小学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2024-07-25

小学语文教学的语文味(精选8篇)

小学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篇1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摘要】“语文味”之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义和精神,对当前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十分明确的指导意义。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如何突显语文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是个实践性的课题。【关键词】闻味

读味

品味

写味

制作精美、菜香四溢的佳肴令品尝者回味无穷。语文课欲开学生之“胃口”,亦要讲究其味,即要有“语文味”。最早提出这一理念的是广东深圳市教研室的程少堂先生。他对“语文味”作了如下界定:“所谓语文味,从内涵上来说,是指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学互生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从外延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语文味”之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义和精神,对当前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十分明确的指导意义。然而,我们又不能不看到,不少语文课,仍存在大量异化变味的现象---课件代替语言品味,问答冲击诵读,人文掩盖词句,以说代写走过场······“语文味”依然远离我们的语文课堂,致使学生听,听得懵懂;说,说得肤浅;读,读得做作;写,写得俗套。难怪有的学生说:“我在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哭了,而老师在讲它时,我却睡着了。如此缺乏生命感召力的课堂又如何能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从而留下形象,留下语言呢?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走在回家的路上,让学生乐学,活学,活用,笔者试图就个人的理解做一些探讨。

一、设境激趣,充分初读,入境“闻味”

在一堂低年级阅读课上,执教的女教师让学生读了几遍课文,认读了几个词语后便开始引导学生探究、想象,结果教学进程“举步维艰”。课后有人问她:“课文中许多长句比较难读,生字也很多,怎么不抓一抓呢?”她说:“这些句子学生课前都预习过了,不会影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因此我没把更多精力放在初读上。如果过多地处理长句朗读指导,我担心会冲淡学生兴奋点。”其实,如果初读环节“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游离于文本之外,精读时必定难以纵深挺进,也就失去了应有的语文味!新课伊始,教师要努力创建情境,采用多种方法导入新课,在教师的激情话语中,在生动的画面中,在动人的音乐中,拉开课文学习的序幕,在形式上吸引学生,在情感上震撼学生,在心灵上呼唤学生,从而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书不读通不开讲”,读通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教师不应简单追求教学场面的轰轰烈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初读,以期达到正确、流利的初读效果,并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初读体会,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对文本形成粗略的整体印象,初步感受文章的韵味。在此基础在轻松、活泼、和谐的氛围中上进行识字、写字教学,落实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相统一,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二、诵读吟咏,感受语言,注重“读味”

在我国的传统语文教学中,重吟诵、重语感、重表达,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读”在语文课堂里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主角就是“读”,“读”是体现语文味的主要手段。演绎到位、指导到位、感情投入的各式各样的“朗读”是语文课区别于社会课、政治课,能够真正体现语文味的主要看点。因此,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教读”、“练读”、“自读”的读法体系,让学生在读中学习语言文字,感受语言的魅力。“教读”,即通过教师“范读、导读、引读、讲读、接读”等形式,教给学生读字、词、句、段、篇的具体方法和正确理解文本内容和意思的具体方法。“练读”,则是通过学生朗读、默读、美读,训练和强化教读的读书法,使学生达成由“读”到“读会”。“自读”这是读法系统中的根本,学生通过“圈读”、“精读”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意上的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在读中提高认识,升华体验,养成语感。

三、揣摩咀嚼,品词析句,潜心“品味”

作家陈建功说过:“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感到自己的狭窄。”在读与感之间为自己的卑琐、势利、狭窄而愧疚不安,就是人格对话所催生的精神增长和心灵提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文心雕龙》)那些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就是饱蘸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生命。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光辉的文章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它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发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着学生的人格素养,使学生得到由内而外的美的享受。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在文本的熏陶、冲击、融汇之中,身临其境,方能“沿波讨源”,达到“ 其言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的境地。在文本关键处,激荡洗涤人心处,应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慢慢赏读,感受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和意蕴,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获得体验与感悟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语文上的“品茗”。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发展语感,触发灵感,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化品位和人格的健全得到提升。而有着这样“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执着探究精神的语文课堂,语文味得以极大的体现。

四、强化实践,留下语言,不忘“写味”

吕叔湘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叶老也曾指出:“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持之以恒地强化学生的实践,才能让学生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所以语文教学不需讲学生置于训练的主体地位,着力于“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就是在语文学习中,对文中的字、词、句、段等语文基础知识,多问个“为什么这么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是什么?”或利用“换词、换句法”和“换位思考法”,加强对文章语言文字和人物形象情感的感悟。动手实践就是多写多练。教师应经常引导督促学生将文本中学到的知识,通过遣词造句、口语交际、写日记、读书心得或办黑板报、手抄报等种种形式加以实践,使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激发自身的语言文化积淀,培养语感。当然,学习语文,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所得就非常有限了。社会是一个广阔的舞台,自然充满了神奇魅力,引导学生到书海中遨游,在生活中阅历,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才能,才是学文之道。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如何突显语文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是个实践性的课题。相信,倘若我们的语文课堂能真正散发更多的“语文味”,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享受更加广阔而自由的精神空间,一定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语文味”诗意地栖息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篇2

一、生活的鲜味透出来

生活处处是语文。当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时, 语文课就变得生动活泼, 丰富多彩;学生就会有兴趣, 有动力。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先“悟”后“练”出来的, 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 学生才能真正悟出文中蕴涵的深意。为此,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情境以再现文中、文外的生活情景。

如课文《搭石》的教学设计。从教学实效来看, 本设计注重了文本与生活的联系, 既有语言的训练, 又有情感的升华, 张弛有度, 节奏明快, 进展有序, 将人文性与工具性完美地统一起来, “简约而不简单”, 巧妙而不露痕迹地展示了语文教学的味道。

(课件出示语段) “每当上工、下工, 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协调有序”体会到美。

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生: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师: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 (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 咱们合作着读一读。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 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 后面的—— (生2:紧跟上去)

(速度渐快) 前面的—— (生3:抬起脚来) 后面的—— (生4:紧跟上去)

(速度再渐快) 前面的—— (生5:抬起脚来) 后面的—— (生6:紧跟上去)

抬起脚来, 紧跟上去, 抬起脚来, 紧跟上去, 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 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 这边两组走前面, 这边两组走后面。

师:前面的—— (生组1:抬起脚来) 后面的—— (生组2:紧跟上去)

(速度渐快, 引读三遍)

师:没有人踩脚, 没有人跌入水中, 该是有人指挥吧? (生摇头) 对, 其实又没有人指挥, 那么默契, 那么有序, 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教师又引导学习了画面的美, 将这段文字点击成诗歌的形式, 和着轻轻的音乐和学生一起美美地朗读。)

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 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 你看—— (点击变成诗的语段, 音乐起)

教学中, 老师精心创设走搭石的情境, 让学生与老师逐渐加快地交替轮读。师生之间默契地“引”与“接”, 精妙地体现出“协调有序”。学生在轮读中身临其境地体会“抬起脚来, 紧跟上去”的和谐, 体会没有人踩脚, 没有人跌入水中的默契, 更深入地理解了“协调有序”的意义。接着, 让学生将语言文字转化为有声有色的诗一般的画面, 在想象中丰富了“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画面, 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的美感;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在学生的眼前展开, 达到语言与情感融为一体的美妙境界。

二、词句的真味品出来

词语是构成文本的基本单位。因此, 品词析句是学生阅读文本的第一站, 也是最重要的一站。品出词句的真味就是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品出语言的张力、品出语言的穿透力、品出语言的表现力。其间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品出词句的真味, 如还原情境、诵读体悟、联想触发、填充补足、潜心涵咏等, 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请看课文《庐山云雾》中的一个句子教学。

师: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它的瞬息万变?

生:我从“游客乘车登山, 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 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这句话中感受到庐山雾瞬息万变。

师:你从这个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生:“刚刚”和“转眼间”说明时间很快。

师:你能读出它的变化快吗?

生读。

师:呦, 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你的心情, 你感到很惊奇, 是吗?

生:是。

师:同学们, 你们能加一个感叹词读这个句子, 表达自己的心情吗?

生:啊, 游客乘车登山, 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 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

生:咦, 游客乘车登山, 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 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

生:哇, 游客乘车登山, 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 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

生:瞧, 游客乘车登山, 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 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

师:庐山雾真是太神奇了, 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 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 变化可真快啊!

教学中教师采用了以上多种的教学策略, 还原情境给了学生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 启发学生联想自己身处美丽的庐山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让学生通过感悟以自己的经历填充并补足作者表达的情感。从而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了浓浓的语文味, 使学生读得有声有色, 有滋有味。

三、文章的情味读出来

读, 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读得好, 文意、文情、文势、文序、文趣, 都可在铿锵的朗读声中还原出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叶圣陶语) 。读是要有层次和目的的, 需拾级而上, 在读中内化言语表达之妙。在文本的含蕴处读, 在重点内容处读, 在内容的矛盾处读, 在内容的变化处读, 把文章蕴涵着的浓浓情味读出来。

如课文《我是您的儿子》中的教学, 首先通过变式阅读和整体感知来读出图画。

师:你从哪句话里读出了一幅画?

生:焦裕禄迎着大风雪, 向前迈着大步, 棉帽子的耳巴在风雪中忽闪忽闪地抖动。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幅特别的画吧!

师: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生1:冒雪奔走图。

生2:感人的图。

然后进一步通过感受画面和感动人物来读懂画面。

师:你能看到这幅画的背景吗?

生:一片白茫茫。雪地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 一脚深一脚浅的。

师:茫茫雪海, 留下了深深的脚印。你再用心听听, 听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听到“呼呼”的风声。

生2:仿佛听到艰难的喘气声。

生3:听到了耳巴抖动的声音。

生4:我听到了远处隐隐传来的哭声。

师:再读读课文, 焦裕禄忍着什么?

生:他忍着肝痛。

师:肝痛是一种什么样的痛?

生1:我想是一种钻心的痛。

生2: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

生3:还有他忍着心痛。

师:心怎么会痛?

生:想着最困难的群众, 他心里就会痛。

最后通过化抽象为形象来读活人物。

师:你从这幅画中, 看到一个怎样的焦裕禄?

生:我看到一个不怕寒冷、关心群众的焦裕禄。

师:所以, 兰考的父老乡亲忘不了那一场雪, 更忘不了在雪中奔波的焦裕禄啊!

在这个教学中, 教师通过“读出画面、读懂画面、读活形象”三个层次, 引导学生把“一句话”转化成“一幅画”“一个人物形象”。从语文素养的角度看, 教师把句子感悟、语言转化、思维想象、情感体验等诸多要素都有机地融合在了这个教学中, 既有“语言点”的突破, 又有“内容面”的联系, 还有“情感线”的贯通。

四、语言的韵味留下来

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学习的起步阶段, 也是掌握语言规范与规律的关键时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 发展语感, 注重语言的积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厚实的语言积累。在儿童的记忆中, 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 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因此, 我们尽可能地挖掘教材的语言因素, 通过对典型“言语作品”的剖析、玩味, 积累下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

例如课文《花钟》从词语积累迁移到写话迁移有如下教学过程。

1. 盘点词语

师:除了时间写得好, 开花写得好, 其实课文中还有很多词写得很好。让我们合拢课本, 在脑中想想, 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指一名学生回答) 。

师:让我们也来盘点一下这些词语 (师出示词语要求齐读) 。

争奇斗艳艳丽

芬芳迷人暮色

含笑一现苏醒

绽开笑脸左右

欣然怒放大致

舒展花瓣

2. 老师根据课文第一节内容,

已经做成了一个花钟, 但要请大家帮一个忙, 在从早到晚的每一个时间段旁给注上花名, 能行吗?

学生罗列花名, 师随机在一边点击花名) 。师:凌晨四时。 (学生接——牵牛花)

……

花钟真美, 可是有一些遗憾, 知道什么遗憾吗? (还有三个时间段旁没有花名)

老师在课外查找了一下资料, 你们看 (出示图片和花名) : (蒲公英、茉莉、荷花) 这些图片的下面有时间介绍。

3. 小练笔

师:让我们也来过把作家瘾, 让我们也来写一写什么花在什么时间开的。如果你能用上刚才我们盘点的词语来写写它的姿态、颜色, 或者香味, 甚至用上自己的词语更好。

师:哪位小作家愿意读给大家听, 让我们也来欣赏一番。生交流自己的小练笔。

生1:上午8点 (时间在前) 左右 (时间表达得准确) , 荷花欣然怒放 (运用词语盘点上的词) , 向人们展开了美丽的笑脸 (自己独特的句子) 。

生2:婀娜多姿 (自己独特的词) 的荷花在上午8点 (时间在中间) 绽开了笑脸。

生3:心旷神怡 (改为沁人心脾) 。

这里, 老师让学生在充分欣赏花钟的奇妙, 感受课文第一段花名、花时、花开等各种美的同时, 抓住了不齐全的遗憾, 让学生补写, 学生的兴趣就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而且老师提供的图片正是这三个时段缺的花卉, 所有的学生都有一种强烈填补的表现欲和成就感, 写的积极性非常高涨。总之, 学生学习文本, 并不是单纯地感动一番, 了解一下内容, 在学习了文章的言语技能, 言语形式之后, 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 学会运用语言文学技能。

探析小学语文的“语文味”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品味领悟;语文味;读写悟评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让语文走在语文的路上,把非语文的东西,甚至是语文中不重点的东西挪出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尽显语文的特性和魅力,充满浓浓“语文味”。“语文味”就是语文教学体现语文教学本色,它是语文课堂的灵魂,也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一、设境有趣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有味的语文课堂

新课伊始,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法导入新课,在教师的情景创设中,给学生再现生动的画面,在动人的音乐中,拉开学习语文课文的序幕,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教师不应简单追求教学场面的轰轰烈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初读,以期达到正确、流利的初读效果,并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初读体会,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对文本形成粗略的整体印象,初步感受文章的韵味。在此基础在轻松、活泼、和谐的氛围中上进行识字、写字教学,落实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相统一,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一个语文味弥漫的课堂,教师的语言必须先有语文味。语文课堂是在教师在与学生的教学对话中展开的。一个老师文化底蕴越深厚,语文素养越高,他的语言感染力越强,与学生的对话就越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他的课堂就越有语文味。同时教师要善于学习,引得源头活水,站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就是语文,“我们”身上散发出的浓浓书卷气,会让每个学生着迷,爱上语文。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教出语文课独特的情感、美感来,让学生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二、感受语言美,读出“语文味”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种教学方法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读”在语文课堂里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主角就是“读”,“读”是体现语文味的主要手段。各式各样的“朗读”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关键,因此,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方式的阅读,让学生在读中学习语言文字,感受语言的魅力。训练和强化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分析出来的,而是靠读出来的,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阅读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交汇,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受到启迪、熏陶。没有了诵读的小学语文课堂,就是丧失了语文味的课堂。只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语文的品位,让语文味真正在课堂上弥漫!

三、读写结合,写出“语文味”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的确,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回归语文课的本真,让阅读教学弥漫浓郁的语文味。

我在教授了《匆匆》一课后,让学生用心灵倾诉,提示学生在读了朱自清先生这篇文章后,最想说些什么。有学生写道:我们的生命皆由时间组成,片刻时间的浪费,就是虚掷宝贵的生命;有学生写道:生命无时无刻都在流逝,我们要把握有限的时间,不断提升人生的价值……学生有感而发,感受深刻,富有哲理诗意,小学课堂的语文味在写作的训练中得到提升。

四、品析课文,领悟语文味

作家陈建功说过:“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感到自己的狭窄。”在读与感之间为自己的卑琐、势利、狭窄而愧疚不安,这就是品味课文、领悟人格所产生精神和心灵的提升。那些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就是饱蘸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生命。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光辉的文章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它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发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着学生的人格素养,使学生得到由内而外的美的享受。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入情入景,方能“沿波讨源”,达到“ 其言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的境地。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慢慢赏读,感受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和意蕴,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获得体验与感悟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语文上的“品悟”。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品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培养语感,引发灵感,涵养学生的气质和文化风度。这样不断提升学生浓郁的语文味、语文能力、文化品位和人格。

五、运用有效评价,评出语文味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仅是饱学之士,还应该是谐趣之人,于无痕处育人,在不经意间运用精妙的语言去化解课堂中的尴尬。于永正老师教童话课文《小稻秧脱险记》时,一位小朋友读“杂草被喷雾剂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过之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喘不过气来了’”这句话时,声音很大,既有“气”又有“力”。于是便入情入境地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洒一点。”说完,朝他做了个喷洒的动作,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这位同学再读时,耷拉着脑袋,真的有气无力了。教师的适时和机智的评价,会激励学生换位思考,深刻领悟语文课本的魅力。教师评价的有效与幽默,会让课堂充盈浓浓人情味。我愿意带上淡淡的书香走进我的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六、结语

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仅反映在引导学生通过语感实践反复诵读,更表现在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语言,从而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技巧所在。语文课要关注语言文字,要通过嚼词析句,品出语文味。重视语言文字的赏析,引入语文课堂的源头活水,对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增强教学境界的艺术美,浓化课堂教学的语文味极为有利。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如何突显语文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是个实践性的课题。倘若我们的语文课堂能真正散发更多的“语文味”,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享受更加广阔而自由的精神空间,一定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语文味”教学常驻小学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语文味儿”理论构想》,《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7期.

[2]程少堂:《“语文味”究竟是什么?》,《语文月刊》2009年第5期.

[3]钱冰山:《文化渗透:语文味教学的重要元素》,《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2期.

[4]葛福安:《程少堂语文味教学的“创生性”》,《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3期.

语文味,语文教学的本真 篇4

钦州市第一中学

李爱红

【摘要】多年来语文教学存在这样的弊端:追求热闹、追求形式、小组讨论虚设,多媒体滥用等等,掩卷而思,到底怎样的教学才是语文课堂的本真?程少堂老师提出的语文味课堂就有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本人从四个方面来谈怎样上出语文味的课堂。

关键词:语文味

课堂教学

十年之久的语文课堂经历了追求形式的多样、热闹、十八般武艺呈现之后,近几年又回归沉静,反思如何上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其实早在2001年12月程少堂老师就提出了“语文味”的教学,2003年在一篇论文对“语文味”下定义为:“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当时这个观点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和讨论。

程老师经过七、八年理论与实践探索,对“语文味”的界定又有了新的补充:“语文味,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我通过学习《程少堂讲语文》这本书,结合多年的实际教学的反思,更坚定“语文味”教学是语文课堂的真正回归,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对教师而言,是凸显个性、师生互学互享其乐融融的课堂;对学生而言,是语文素养和思想境界不断提升的课堂。

如何让语文课充盈浓浓的语文味呢?

一、教师个性化的授课

作为一位语文老师,首先他的语言要有语文味。“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老师文化底蕴越深厚,语文素养越高,他的语言感染力越强,越会评价、鼓励学生,越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他的课堂越有语文味。其次,他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对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那么爱不释手,就像“情人”那样热爱每一篇文章。即使是枯燥的文章也上得生气盎然。上课时将自己完全融入到教学情景中去,通过语言用自己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心与心的交流,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第三,对教材的大胆取舍,善于选择最适合某种文体或语体的教学方法,选准价值点,灵活授课。如程少堂老师上的说明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纪念碑》,在细读文本的环节,从四个角度研读。(一)从文章角度细读;

(二)从文学角度细读;

(三)从文化角度细读;

(四)在“反英雄”的时代呼唤英雄。一般教师都能做到第一第二点,从文化的角度讲到汉白玉的特殊意义穿插讲了中国的玉文化,第四点应该是程老师在备课时自己的独特思考(价值点),所以这一课上课的主题为:在“反英雄”的时代呼唤英雄。由什么是英雄到呼唤全民族的不朽意识,提升学生对英雄的理解和认识。看完他的教学实录,实在震撼!原来说明文也可以这样教。程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勇敢的一课。

二、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全身投入的朗读。

语文素养永远不是靠老师细致全面的分析,而是主要靠读出来的。这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的确,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朗读是唯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学习方法。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在琅琅书声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有选择的范读,声情并茂的范读更能感染学生,更能尽快走进课文的意境中。教师指导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如引读、范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默读、重点读、反复读、配乐分角色读等。无论哪种朗读,都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或悲伤或欢快,或沉郁或悲壮。学生全身心投入朗读,重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和不同的语气、语调,让学生从声到形,从形到境,因境生情,缘情动声,使语言中蕴含着的丰富思想感情。巧借朗读手段与文本内容的有机融合,这样才能读出语文味,语文素养在读中悄然培养。如读《出师表》追忆先帝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这一段,要读出诸葛亮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亲贤远佞”这一段要读出诸葛亮长辈对晚辈的恳切叮咛之情。如读冰心的《母亲》,要读出母爱的宽容和博大。

三、细细嚼词赏句,品味词句之妙。

许多老师在课堂上把这一环节变为可有可无,如时间紧就把它删了,认为太繁琐。其实,如果不品味字词,就不知道文章的精妙之处。所有教学细节无一不是文本的文字引发,并紧紧围绕文字形成波澜,语文课要关注文字。如何体会词句的精妙呢?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品昧比较是阅读文章,悟其神妙的重要方式。语言的赏析,就引入了对文本思想、情感、形象、韵味体悟的源头活水,课堂的出彩与灵动可能就在这里呈现。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选择课文的精湛词句与其相近词句进行比较,采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式,仔细解析它们在一定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序、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让学生比较,推敲感悟课文语言,对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起到熏陶作用。如《孔乙己》中孔乙己到店喝酒,两次掏钱各用“排’字和“摸”,“排”字把孔乙己装阔绰,回击对方的那种神气活灵活现表现出来。“摸”字写出孔乙己举止艰难以及穷困潦倒的穷酸相。陶渊明的《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引导学生把“见”与“望”进行比较品味:“见”是不经意而见,无意之中,表现诗人田园生活的恬静,悠闲;而“望”字则有意而望。这一“见”字,意境全出,置一“望”字,神气素然。

四、融入生命体验、幽默点染的课堂。

程少堂语:“一堂好课需要教师倾注整个灵魂的力量来进行,一堂好课在教学过程后面活跃着一个丰富、有力的灵魂。抽离了这个灵魂现场,语文教学是单调的、僵死的,它所创造的,也必定是一个没有智慧和生命的干枯世界。一堂有语文味的好课背后应该站着语文教师这个人。”课即人。语文课堂是课堂上的自由人,他要冲破昔日的条条框框,以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从另一新视角重新构建语文课堂,他会用厚积而薄发的智慧,大气的幽默贯穿整个课堂,学生身心愉悦、快乐学习、面带微笑。也许,语文味的课堂没有老气横秋的匠气和步步为营的模式化。

充满浓浓语文味的课堂是我们教师追寻的理想。我们相信:只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精神的品位,语文味定会在语文课堂飘荡!

参考文献

做一个有语文味的语文老师范文 篇5

---有感于2009年初中语文教学研讨会

峨眉四中 叶发林

本人有幸参加了2009年10月30日—11月1日的“全国2009年初中语文教学研讨会,在这三天里聆听了领导专家的讲座、优秀教师的课,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在培训中,使我想到了一些从未想过的问题,发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对原有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通过观课、听讲座和学习交流使我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技能、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创新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主要有以下感悟:

1、初中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立场,从学生问题出发,充分发挥教学的价值。语文教学的价值在学生身上。力图让不好的学生变好,让好的学生变得更好!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价值,避免“假、大、空、慢”的教学。语文课堂上课中始终要关注学生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如我们在检查预习时,不要让学生简单的搬旧知识,在课堂上背诵固有的知识,还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是怎么想的”、“我是怎么样理解的”。要在广度、深度上思考问题。

2、从教学价值出发,要对自己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定位,不要空洞的没有价值的目标。要认真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法。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切入点和方法。一堂课的教学是要交给学生什么,不是你要教什么.有价值的课堂要让不好的学生变好,让好的学生变得更好。每堂课的价值要有侧重点,不是面面俱到,如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以反映自然世界为主,所选的诗文都是温情并茂的优秀诗篇,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就写作价值上看我是这样认为的《春》可以重点训练优美语言,《济南的冬天》科技侧重训练不同角度观察细致描写,《夏感》简单直白的描写语言。如果能在本单元中讲不同的写作贯穿其中,并且充分发挥文本价值,学生写作水平就一定会得以提升。

3、语文课堂要充分体现语文特色,要有语文味。语文课堂应该是有情感的、有语言魅力的,从内容上判定语文味,从教法上体现语文味、从教室内涵上体现语文味。如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性实践活动,程少堂老师就从“成都大排档

菜单”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菜单的文字美、语言美、文学特色、文化内涵,就会让学生感觉语文就是由味道,以后不管在什么场合吃饭,菜单都会引起他的注意,就自然而然的将语文引入了大语文课堂。

4、教师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就必须多读书,多积累。包括实践积累(大量的经验和感悟)、阅读积累(大量的看书)、写作积累(有动笔的习惯、写反思、写感悟)。教师要用全部的积累来上一堂语文课,使课堂语文味更浓。有丰富内涵的老师才是学生喜欢、佩服的老师。

5、语文老师是需要情感的。有激情的老师才是能调动学生情绪的老师。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情绪。可以是哭、也可是是笑。有哭有笑的课堂才是有生命的课堂。才是吸引学生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有语文味的课堂。往往有情感的课堂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会让他们长时间记住这位老师。

6、构建和认识不同文体或者教学内容的教学重点,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关注学生长远发展,高中学习甚至终身学习效果。初中老师要理顺初中和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联系,让自己在教学中适当为学生的高中发展准备。我每每和以前教过的学生,他们都在说,你讲的知识我们高中老师一点一提我就懂了。当然这部分学生一定是初中吃不饱的学生。如现在学生进入高中后就觉得“句子成分”有问题,这是在初中不讲的。那么我们在介绍这个知识点时要认真引导。不要求全部掌握,但要让不够吃的孩子完全弄懂。

7、充分尊重语文课堂中学生的权利,把课堂权利在自己的掌控中还原给学生。这是课堂体现学生主体的最直接的一个组成。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堂中还给学生设问权、交流权、评价权等。就会让教师释放出来,把课堂上来又价值。

语文教学应体现语文味论文 篇6

摘 要: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它的基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如果语文课失去了工具性,那无所谓什么人文性、实践性了,因此工具性是语文的生命。语文课姓“语”,形成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语文课的专责,形成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才是语文课育人的最大价值所在。那怎样才能体现语文味呢?我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来入手。

关键词:兴趣 展现 师生关系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善用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达到高质量和高效率。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要充分放飞学生的思维,就必须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少些无谓的清规戒律。凸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就能够让学生充分交流互动,从交流互动中获得知识。只要学生学得生动、学得有趣、学得快乐、学得积极,就应该给学生“一路绿灯”。你“情不自禁”了,不举手也可以说;你的灵感就要稍纵即逝了,插嘴就插嘴吧!你可以顺应老师和教材的意思说,也可以向老师质询、向教材发难。你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话,进入讨论。教师可在课堂上常用“大家随便说”、“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谁还有其他想法或看法”、“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等语言来鼓励学生。教师是教育的促进者、指导者、帮助者、参与者、合作者、课堂教学研究者、未来生活设计者、人际关系艺术家,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环境,让学生有机会、有时间去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找出规律,悟出新知,形成新联系。

四、热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了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

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学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篇7

一、什么是语文课的“语文味”

根据语文课程和教学的特点以及我们目前对语文味的认识, 我认为所谓语文味, 从内涵上说, 是指在语文教学中, 在一种共生互学 (互享) 的师生关系中, 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 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从外延上说, 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 是文本 (教材) 的语文味、教学过程的语文味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 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 是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 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语文教学就是语文味的教学.

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既是手段, 又是目的.准确地说, 语文课教出语文味是手段,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出语文味, 最终具有人生幸福感才是目的.因此, 语文味的最高形式, 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 去体味、感悟作品, 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 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 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 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 这样, 在长期的熏陶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 触发学生的灵感,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 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 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层次得到了提升, 同时也就意味着, 学生具有了获取人生幸福 (特别是精神幸福) 生活的能力和素养.因此, 语文教学就是语文味的教学,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语文味”课堂的追求与实现有以下意义:首先, 有利于准确理解、全面贯彻落实和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在新课程的推进中, 广大教师有三重任务:一是理解新课标, 二是实践新课标, 三是发展新课标.一方面, 理解和实践都要避免表面化、形式化、绝对化倾向.例如, 在整个课改背景下的一些教育理念, 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开发课程资源, 改善课程设计, 完善教学过程, 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等, 都是科学的、正确的, 也是各学科带有共性的理念.但在具体贯彻这些理念的过程中, 各学科不能忘了各学科的特点.就语文教学而言, 如何落实新课标的任务, 最重要的是要体现语文特点、语文规律, 不能忘了语文课还是语文课.换言之, 无论你运用什么新观念、新方法, 语文课必须要有语文味.另一方面, 新课标既需要通过实践检验, 更需要通过创造性的实践加以发展.而语文味的理论和实践, 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尝试, 有可能对新课标的发展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其次, 是对目前语文素质教育思想的一种完善或补充.语文教育中确实需要实施素质教育, 但从理念到实践都夹杂了许多非语文因素.而语文味理论, 既吸收了素质教育理念中的精华, 又能避免语文教学的异化, 即非语文化现象的产生.

二、如何在课堂上体现“语文味”

(一) 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环境, 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

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究竟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 现在学术界在不少问题上还有不同看法, 但在许多问题上已形成共识.比如, 语文课不是政治课, 语文课不是德育课, 语文课不是审美教育课, 语文课不是思维训练课, 语文课不是天文地理课或其他自然知识课, 语文课也不全是语言课、语文知识课或文学课.无论把语文课上成上述单纯的哪一种课, 都与语文味背道而驰, 或者说不是我们提倡的语文味.

语文课不是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语文课既不是上述某一学科的代名词, 同时我们也不能把语文课杂化为上述各学科知识的拼盘.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特别是说明文教学中, 存在着过分关注课文中的自然科学知识, 把语文课教成了天文课或地理知识课的现象.这种过分重视语言所承载的内容, 而忽视表达这些内容的形式的做法, 也是与语文味格格不入的.

(二) 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 去丰富语文教学

上出语文独特的情感来.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善良和悲悯情怀, 首先就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伤, 学会有魅力地流泪, 这是语文独特的任务.那么, 如何上出情感呢?首先, 教师备课要备情感, 即要找出教材的情感点.语文课本中的所有课文, 都渗透着作者的爱憎情感或七情六欲, 找准作者的情感点, 是教出情感的基础.其次, 教师要用整个身心去体验课文的情感.如果把上课比作“结婚”, 把培养感情比作“恋爱”, 那么对自己不喜欢的课文不能“先结婚后恋爱”, 而应“先恋爱后结婚”.语文教师对每一篇课文最好是情深似海, 对新课文要“一见钟情”, 对旧课文要“旧情复燃”.教师只有自己先热爱每一篇课文, 才能把自己的热爱传递给学生.当然, 语文课的语文味并不是由课文本身所决定, 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本人的综合素质.因此, 我主张语文教师对自己不喜欢的课文既要敢于删和批, 更要善于培养感情, 即要把否定性方法和肯定性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再次, 还必须摸清学生的情感点.如果说把握教师自己的情感点是“知己”, 那么, 把握教材和学生的情感点则是“知彼”.只有知己知彼, 才能百战百胜.最后, 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在教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 引导和促成三者之间产生和谐共振.教学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这里.

上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来.首先, 语文课要教出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与文化美.其次, 语文课堂要弥漫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美.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 许多时候需要一种感应, 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而这种交流特别需要一种其乐融融的心理环境.在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 教师教得神采飞扬, 学生学得兴致高涨, 师生双方都全身心投入, 这时课堂上就会出现“庄周梦蝶”般的情景: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生, 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教师, 不知道是学生变成了教师, 还是教师变成了学生, 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教学环境融为一体, 就会出现“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优美意境, 就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在教学中的最佳体现.在这里, 语文教学也就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这样的教学不仅是发展学生的教学, 而且也是发展教师自身的教学, 即使师生共同得到发展.再次, 要上出个性美.教师不要跪着教书, 学生也不要跪着读书.教师要教出自己的教学个性, 就要敢于根据自己的理解教课文, 要敢于把自己在教学过程 (包括备课) 中的情感冲动、情感体验告诉学生.第四是要上出幽默美.语文课堂要有笑声.除了特殊内容的语文课以外, 一般说来, 没有笑声的语文课不能说是美的课, 也不能说是有语文味的课.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既要让学生学会有魅力地哭, 也要让学生学会有魅力地笑.但是, 事实上, 让人“哭笑不得”的语文课还真是不少.

上出语感.所谓上出语感, 即上出对语言的敏感, 包括对文体、语体和字、词、句的敏感.所谓上出文体感和语体感, 从教师角度说, 是不同的文体和语体有不同的教法;从学生角度说, 是不同的文体和语体有不同的学法, 具体说是有不同的读法和写法.同时还要让学生领会现代语体与文言语体、书面语和口语的不同表达功能.所谓教出学生对字、词、句的敏感, 是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字、词、句的字面意义或字典意义, 读出字、词、句的深层含义、象征意义和情景意义.这三者之中, 上出对字、词、句的敏感为最基础最核心.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是靠读出来的, 而不是靠分析出来的.因此, 语文课上要书声琅琅, 书声琅琅本身就是语文味的一种重要体现.

积淀民族文化.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工具.一堂语文课, 如果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味, 那么我们就大致可以说它具有语文味.民族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河流, 一代一代的人们汇入自己时代的文化小溪, 才有后来的波澜壮阔的民族文化景观.换言之, “积淀民族文化”也包括积淀当代民族文化.语文教师和学生要做好民族文化的积淀者, 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把握时代特征, 使自己的思考具有时代气息.具体方法是要用现代意识观照每一篇课文, 特别是古诗文.这样, 一方面可以使枯燥的变得有趣, 使遥远的变得亲切;另一方面, 可以使现代人的思考沉淀到经典作品中去, 沉淀到师生的心灵中去, 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三、如何加强教师自身的“文学味”

再好的剧本, 从平庸的演员口中念出, 也会变得干瘪无味, 毫无创造;而优秀演员哪怕是你给他一个菜谱, 他也能念得催人泪下.二者的区别是综合素质的区别.要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 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 最重要的是必须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一方面, 语文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语文味是一种美学境界, 需要全部情感的融入;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体现, 没有全部情感的投入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另一方面, 语文教师自己要有语文味.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味道十足”的人.即语文教师必须首先具有语文味, 即书卷气.是否读书, 读书多少, 是一个教师是否有语文味或语文味浓不浓的决定因素.有无语文味是一个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最集中的反映.其三, 语文教师要注意因长施教.十全十美的语文教师是不存在的.提高自己素质并不是苛求全面发展, 而是发展教学个性.要善于找到自己的特长, 不断突出、强化进而扩展这一特长, 逐步教出有一定味道的语文课.“语文味”的体现关键在于教学过程的实施, 要使语文教学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需要“文学味”的语文教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的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味”.

(一) 不断学习, 海纳百川

魏书生说:“同样是课堂, 有的老师视为畏途, 有的教师视为乐园.同样一篇文章, 一位老师讲, 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忽而眉飞色舞, 忽而屏息凝神, 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换一位老师讲, 学生学得索然寡味, 忽而闭目养神, 忽而惊觉欠伸, 上课简直成了受罪.课堂效果不同, 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的功底和教育思想的差异.”语文课程涉及的面极广, 上至天文地理, 下至市井风俗, 作为语文老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 丰富自己的阅历, 关注我们生活里的热点、焦点, 寻找能引起学生心灵共勉的切入点.未来的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 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样的角色要求促使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在对新知识追求的过程中, 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这样才能夯实你的文化知识基础, 才能使你在语文课堂上信手拈来, 最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那么如何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呢?阅读专业书籍当然必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的语文专业知识, 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艺理论、写作学等, 是评价一个语文教师功底如何的基本标准.其次还应该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语文作为基础学科, 必然与其他学科发生联系, 教师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 有益于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柯瓦列夫说:“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 要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 要具有更宽广的科学视野, 否则, 他就不能唤起和发展对本门学科的兴趣, 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往往对课外知识很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语文教师只局限于教材而不适当拓宽, 学生学得索然寡味, 效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要提高文学素养, 要拓宽文化视野, 还得听从鲁迅教导“读书要像蜜蜂采蜜一样杂采众家”, 多看“闲书”, 除了经典名著外, 语文老师还应该读精的、新的、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 凡是学生应该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 教师都必须读.只有“博观而约取”, 才能酿造最香最甜的蜜, “厚积而薄发”.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语文老师只有“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才能造就“学识宽厚智如源泉”的大智者, 才能修成“行可以为表仪”的大德者, 才能带领学生在语文的大海里自由遨游, 从平庸走向杰出.

(二) 长于反思, 推陈出新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个重要理念, 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 新课程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在表演, 而是教师和学生在交流与合作.语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文学品位, 语文课本应是很有趣的.然而,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并不大, 甚至有些讨厌语文.这与我们语文老师的知识素养关联自然很大, 但教育观念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语文课有着挖掘不尽的潜力和无限发展的空间, 我们只有将语文的特殊魅力尽情展现, 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热爱语文, 并为之倾注情感, 使之成为最爱, 这才是语文教学真正的成功, 也才是语文老师真正的魅力所在.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正如孔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教学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学会反思追求的教学是完美的教学, 而对完美的教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只要我们善于面对教学问题, 进行反思, 改进教学方法, 总会有所收益, 总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的, 也才不会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课堂教学感到厌烦.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 则可能成为名师”.只要养成了自觉反思的习惯, 我们就一定能在反思中提高, 在提高中成长.新课程改革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既洋溢着成功的自信, 也保留着反思的冷静.我们要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环境, 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 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因此, 为了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 语文老师要不断学习, 海纳百川, 长于反思, 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才有可能上出洋溢着浓浓文学味的语文课, 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也才会越来越受学生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必将越来越精彩.“腹有诗书气自雄”才能为上出“语文味”的课奠定基础.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小学语文课堂出现了许多非语文化倾向, 即“语文味”的却失.因此我们要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环境, 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 去丰富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 海纳百川, 长于反思, 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才有可能上出洋溢着浓浓文学味的语文课, 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味,课堂,文学味,教师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70.

[2]杨再隋.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J].语文教学通讯, 2006 (1) .

[3]杨丽芳.语文课呼唤本色的回归[J].小学语文教学, 2006 (2) .

小学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篇8

一、在营造学习的氛围时凸显语文味

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更是老师、学生跟文本之间的对话。老师想要在阅读教学中上出“语文味”,首先就要学会鼓励学生放开天性,据文想象,发散思维,重视引导他们学习如何朗读和默读。但教师本身也应该注意在阅读教学中不要太过注重对文本意蕴的讲透,试图通过“讲”的方式让学生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课本。在如今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太过偏重学生对文本内容知识点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驾驭语言能力的培养。长期下来,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贴标签”式的教学模式,公式化地告诉学生碰到文章里描写风景的部分就是“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是“爱”,把文章泛化讲解,造成学生对语言文字材料积累感悟不够。

以“读”为根本的阅读教学确实需要讨论文本的内容,不过也应通过对文章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章的本味。学生学习阅读时的情感需要老师适当的推进,为学生营造共生、互学、互享的教学环境,力求生活化教学,激活学生的语感,强调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二、在鉴赏文章的过程中凸显语文味

阅读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引领学生走进文章,学会与文章“对话”,从中提高自身的领悟能力,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可以从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获得裨益,不管是提高语文能力,或者陶冶思想情感,均是在鉴赏中完成的,在对文章进行鉴赏时,可对文章中人物的形象进行感受,并品味其细腻的语言,进而领悟出文章中的丰富内涵,最终体会到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学生在鉴赏中能够有自己的思考与情感体验,可受到文化底蕴的感染与启迪。如在《草房子》一书的阅读指导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把自己代入到文章,想象自己就是主人公桑桑,设身处地感受桑桑在得到与失去友谊时的感受,在文字与情感的反复转换中,仔细揣摩语言运用的妙处,汲取语言的精华,并不断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品味语言的精妙,正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理解文章的需要。

三、在分析作品的语言时凸显语文味

阅读教学中切记“大而全”的教导方式,品味语言就是品味语言的表现力,一篇好的文章之所以动人,给人以美感,正是因为其语言的表现力。学生在对作品进行分析时,会开动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的思考。在一篇文章中,学生进行理解性的阅读探索可准确把握文章的内涵,只有理解透彻重点句与关键句,方能使文意得到有效把握,分析作品的语言,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可概括中心意思与内容要点,对作品的表达技巧、语言以及形象进行分析,还可通过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把握好文章的整体思路。例如:《桂花雨》中有一句“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而苏教版则在这一句上选择改成“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对比不同,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略文章的含义,只有在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语序、不同的层次的阅读下才能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品味到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体会到作者的用心,语文味也才能得以体现。正如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的那样,理解是从文本中接收有意义的东西,并把它们解释或转化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这正是个性阅读、多元解读的最好解释。

四、在品味文本的经典处凸显语文味

任何一篇经典的文章均有其动人之处,品味一篇文章时需通过不断的朗读体验,首读时直述语意,再读时加深理解,三读时品味全文,学生通过次次动情、层层深入的朗读能使学生深深体会到经典文本的魅力所在,使“悟情”水到渠成,“语文味”更加浓厚。曾记得看过一位老师写自己在教授《湖心亭看雪》这篇课文时,曾在网上下载了百余字的资料卡片,内容非常详尽,包括了一些举例说明,但最终都没用上。自己在课堂上的灵光一现,简画出“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两三粒人影”的图景,这样的“白描手法”反而使教学浑然一体,一气呵成。“语文味”本来就有着意象性很强的特点,学生的想象力也很丰富,正好相得益彰,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让本来枯燥难懂的教学变得通俗易懂。往往教学时,学生总是“心通而口未能言”。这种时候,老师往往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应该引导学生用联想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用画面感来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学生才会豁然开朗,真正读懂文章,吃透文章。

上一篇:让我高兴的一件事400字作文下一篇:母亲不在的日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