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

2024-10-28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共9篇)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 篇1

语文味是语文学科特有的魅力, 是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来的整体美感, 是语文教学成败的一项重要指标。语文课是不是上出了语文味, 关系到语文课教学的方向, 关系到学生对语文教师的认可度。那么, 如何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呢?

一、着眼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 对各种文体、各种语体和字词句段等的综合感受能力, 包含对语言文字正确的理解能力、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表现自然反映社会的运用能力等。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 它独特的味道体现在听、说、读、写各个环节中。语文教师要抓住课堂的每一个细节帮助学生积累字词、辨析语法、赏鉴段落、区别语体、感受情境、品味含义,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现代文、书面语、口头语等的感知、理解、品味、鉴赏等能力。当学生真正读懂了文章字里行间的意思, 真正能恰当地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 可以说已经品出了味道, 我们的语文课也就上出了语文味。

二、着眼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激发学生的情感

语文学科的魅力更多来源于语文课堂人文价值的渗透。语文课的成败、语文教师的感召力很大程度来自于教师对文章情感因素的挖掘和迁移。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也是来源于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所以, 语文教师一定要带着丰富的激情去挖掘文章内涵, 一定要针对学生的情感去启发引导, 在文章情感、学生情感和教师情感三者之间架起一座畅通无阻的桥梁, 使教师、学生、作者三方共鸣。这个时候, 我们的学生就能够和作品中人物同悲喜共命运, 就能够融入时代, 置身情境, 不自觉地对照自己反观现实, 从而丰富思想提高境界。语文课之所以不同于其他课主要在于更能让学生沉浸在审美愉悦当中, 这实际上就是语文味的体现。

三、着眼于语文学科的丰富性, 挖掘教材的美感

语文是人们认识自然、反映社会的工具, 是人们抒写性情寄托理想的工具;语文承载着传承文明、播撒希望的使命, 承载着歌咏时代、教化万物的使命。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人类情感丰富细腻决定了语文课包罗万象, 语文知识丰富多彩, 决定了语文学科本身具有更丰富多彩的美感。教学中, 语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挖掘语文学科的遣词造句美、语法修辞美、表现手法美、设计思路美、艺术形象美、文学意境美等, 营造自然和谐的语文氛围美, 让学生感受学习语文的轻松愉悦美, 展现语文教师独特的艺术情趣美、幽默个性美等。

当然, 能否教出语文味首先取决于教师自身是否有语文味。教师自身语言贫乏、口齿笨拙, 绝对上不出有味的好课;出口成章、语词精准、妙趣横生的教师, 学生一定喜欢。所以, 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自觉地锤炼自己的语文味:要着眼于字词句篇等细节, 加强基本功训练;加强人格修养, 认真钻研教材, 挖掘思想因素, 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 让学生有味能品;设计独具魅力的个性化教学, 通过特别的教材处理、灵活的手段选择、潇洒的课堂演绎, 呈现给学生无与伦比的美的享受, 让学生能品出味。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 篇2

语文课堂教学一直以来是我们新课程改革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体现,所以课堂教学成了我们研讨的永恒课题。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是师生共同发现、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共同成长的乐园。怎样来实现课堂应有的价值、实践这一“乐园”的遐想?那就是如何在课堂上生动活泼地呈现“学什么”,“怎么学”,“教什么”,“怎么教”。

在课堂教学中,我按照学校要求的八步走教学模式:①确定教学内容;②展示教学目标;③指导学法;④学生自学;⑤讨论交流;⑥成果展示;⑦达标测评;⑧课堂小结。学生动起来,课堂热闹起来了,可是却发现在达标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一分组,学生自主合作,这样自由度大,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不能完成最基本的任务,再加上探究方面缺乏课外资料的收集阅读,探究不出新意,也就不能探出新知。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新课程自由度大,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要有创造性实施力,恰当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要对教材有重新整合的能力。新教材安排的内容具有灵活性,这就需要教师要认真观察、了解、分析学生,密切联系生活。要立足于人的培养,“趣”字当先,牢牢抓住学生“爱新奇,喜热闹”的心理设“趣”,用“趣”。用听、说、读、写促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抓好咱校语文组倡导的“朗朗书声溢校园”、“课前三分钟我主持”、“我是写作小能手”“瞧瞧我的钢笔字”等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教学规律。尤其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尽量在朗朗的读书声或“蜂飞教室声如雷,蝶入课堂无人赏”的心无旁骛默读氛围中点燃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在“舍我其谁”的思考讨论气氛中,使每一个学生或多或少地享受到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以上反思心得我把它概括为:立足文本,关注社会,凝注学生,教出语文味。具体做法为。

1.精备课,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国教师》《中小学教育》杂志先发表、后付费!专著、论著!可挂名主编、副主编!出书快,收费低!

QQ:1624575606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其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就是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语文素养。这就需要教师立足文本,把文本内容研究清楚,把文本中所蕴含的语文素养充分挖掘出来,联系学生实际,做到面向全体,落实到人人,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显出来。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从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丰富细致的描写和叙述角度阅读,认识什么是叙述什么是描写,理解童年的“我”对玩耍和读书态度,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他们讨论什么是童年。课堂上学生从课文的阅读、质疑中读出了“童年的就是快乐的”、“要珍惜童年的记忆”,进而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快乐往事…… 我觉得这一教学设计体现了“课堂是师生共同发现、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共同成长的乐园”这一理念,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到充实提高。

2.巧设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十分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如教学《台阶》这一课时从学生初读后的交流中,我发现学生不明白为什么此文要以“台阶”为题目,更不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我就让学生再读书,读懂“大门口有高台阶的家庭在村子里意味着什么?”“父亲为什么要造高台阶房子?”“父亲是怎么造房子的,用了多少时间,经历了那些艰辛?”再读之后,学生明白了“台阶”是线索,也清楚了父亲造高台阶的不容易。但对作品中蕴含的人文情怀仍是不清楚。我就让学生回忆父母及村子里人们热衷的话题。“房子呀!”学生发现,“再瞧瞧你们村的房子,后建的总要比先建的怎么样?”“漂亮”、“高大”、“新奇”、“适用”、“有个性”,“呀,我们的父亲和文中的父亲是一样的。”捕捉到这点,我死扣:“哪里一样?”学生滔滔不绝,谈论热情很高。热议间歇,我又追:“由此,你们看到父亲身上有什么优秀品质了吗?”学生稍作思考,答案便纷纷涌出。我让学生再读房子造好后父亲在青石板上的表现,问:“房子造好后,父亲怎么了?他感到幸福了吗?为什么会这样?字里行间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学生争论言说不止。待时机成熟。我出示延伸习题,“今年国家领导人大力提倡要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你的幸福感是什么呢?你的幸福感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学生又热议开来了。我止住议论,让他们把答案写在纸上。完了以后,我不点名地念收上来的答案,全班简评。在评的过程中把“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用心做好份内的事就是幸福”等幸福感传递给学生;又适时地抛出:文中的父亲造好高台阶后没有幸福感的原因之一是他当初奋斗的基础是为自个,也就是他的幸福感基础是建立在满足个人利益上,若要恒久的幸福就要为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我觉得此教学设计在充分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价值取向和活动范围的前提下把握住了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要保护每个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存,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上述《台阶》课堂没有按照教前的教学设计发展,但是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生成了个性化阅读、个性化表达、个性化体验的目标基本达到。所以教学设计是要求我们教师心里装着学生走进课堂,而不是自己,更不是教案,这样我们的课堂最终才会是“指向人的解放”。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4.关注课堂实践,灵活处理生成

课堂生成是教师教后学生学或学生学后教师指导之后学生产生的新的知识、认识感悟、情感态度价值感等等。课堂上的生成有的是个性的,有的是共性的,有的是语言文字,有的是动作表情,有的转瞬即逝,有的恒久不变,有的是精华是智慧,有的是糟粕是垃圾,有的是教与学的必然结果呈现,有的是教与学的偶然火花迸溅。这些需要及时把握,灵活处理。教育得法之处在于善于把握教育契机。

新课改要求教师讲不超15分钟,30分钟的学生活动期间教师做什么呢。我觉得这30分钟里教师比讲课还累。教师得倾听、观察学生学的情况、以判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习方法的确定是否合理有效。对个性化的问题作个别指导,对共性问题作引导阐释。对学生的闪光点,亮点做出赞许鼓励的信息,还得思考出现的新问题解决的办法、推进课堂进程,组织完成目标。在这30分钟里教师走进学生,及时发现解决课堂生成。既掌握了教学的情况又亲近了学生,使教师明白该教什么,使学生感觉到“老师就在我们中间。”有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们语文老师是我们的同学,她与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看到这话,我一点不生气,学生把我当成同学是荣幸啊。我处理课堂生成的绝招是:听了看了学生的学习生成后,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层面,参与讨论发言或按自己设计的目标发问。学生不知不觉把我当成了他们中的一员而忽略了教师的权威性。融洽的课堂气氛是我想要的。

5.引导,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体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味地任学生信马由缰、海阔天空显然是不行的。学生学一段时间,游一些文章,获得了些知识,但也会产生混淆或疑惑。况且学生学的知识和“游”的文章必然是有限的。这就需要语文老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梳理归纳语文知识,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构建语文知识体系。如在文言文古诗词这一块,先分课整理文学常识,实词虚词,重点句子,文章内容理解,写法归纳。六册书学完后再按体裁进行归类整理。现代文先按单元整理如作家作品,文章标题,体裁,中心思想,写作技巧,语言特色等等。六册书学完后,又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整理,构建三种文体的语文知识体系。其它如病句的类型和修改方法,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等语文知识都要帮学生构建。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科学的教学设计要以语文文本为载体,从学生成长和社会需要出发,对学生、学习材料以及课堂涉及到的学习资源作出充分而又灵活的规划。打破依赖别人解读、为自己而设计教案的陋习,努力做到教学设计是为学生设计、为语文课程的发展设计、为体现自己专业成长设计。

教出古诗的语文味 篇3

基于此,我在教学班尝试采用专题教学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高涨,教出古诗的语文味。下面从整合专题、课堂展示、拓展探究三个环节,结合贬谪诗专题的教学实践,探讨高中选修课古诗词专题教学,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从被动到主动:让学生积极整合出富有“诗味”的诗歌专题

新课程改革已提倡多年,当前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依然以“教师讲析”为主。在这样老师唱主角的课堂中,绝大多数学生必然成为配角,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久之,学生也就必然以为所谓的古诗词鉴赏就是这样:读一首诗,然后做习题,之后听老师分析讲评,后订正答案,再花时间记住这些所谓的“标准答案”。这样的诗歌鉴赏教学效果差不说,更不要说感受到语文味了。

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诗歌的鉴赏水平,教出古诗词的语文味就要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成为欣赏诗歌的主体。我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就采用古诗词专题教学,实施如下:

1.高二下学期,经过和学生共同讨论,我们对教材编选的诗歌进行重新梳理。这些专题来自学生的讨论结果或建议,能体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选题原则除了考虑内蕴深厚,还要便于在原有基础上探究思考提升。最后确定的古代诗歌专题有:如山水田园诗赏析专题、婉约词欣赏专题、南宋爱国诗词赏析专题、贬谪之思专题、隐逸情怀专题、家国情怀专题、沉郁顿挫的杜诗专题、李白与杜甫、苏辛豪放词等专题。

2.根据兴趣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学习小组,每小组均设小组长,由组长负责分工,如查找资料、确定主讲人、制作PPT等。

3.公布小组讲课时间,要求自制课件,突出亮点,展示风采,上课实践。

4.学生交流点评反馈,教师点评引导拓展探究。

一石激起千层浪,方案一公布教室马上炸开了锅,激发了他们欣赏古诗的热情,同时也给学生不小的挑战。学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他们不但熟练掌握了课本重点介绍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涵咏诗韵”鉴赏古诗词的方法,而且频繁阅读古诗鉴赏资料、专著;也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与老师交流阅读、鉴赏、探究心得。在专题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改变对古诗词的态度,学生们发现古诗词并非枯燥无味、艰深难懂,而是“万紫千红”,富有趣味。诗词专题既能体现古诗歌的核心文化价值,又便于实际教学操作。诗词专题既尊重教材、又关注学生的学习诗歌实际和兴趣。

这样,负责贬谪诗专题的同学找到数量众多的所学贬谪诗词,并将初高中必修、选修所学及课外阅读的《琵琶行》、《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滕王阁序》、《书愤》、《新城道中》、《将进酒》等内容串联起来,构建了贬谪诗专题。

诗歌专题的优势在教学容量大,探讨性强,使学生从被动到主动的参与。这样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语文能力;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获得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从而增进文学素养,丰富文化底蕴,好文章、好专题定能读出“诗味”。

二、从浅层到深层:课堂展示现“情”味

每个小组按日程整理、印发资料给全班同学,待学生充分阅读、品味诗词专题之后,适时布置每个小组进行成果展示,教师根据学生提供的资料作适当指导与提升。因此,课堂展示也是使学生从感性阅读到理性认识的契机,从而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枯燥的诗歌鉴赏知识。

因有不甘落后心理加上好表现,在课堂展示环节,每个小组的同学真是穷尽其才,形式多样,堂堂掌声不断。

比如贬谪诗词专题的同学就提了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1.贬谪是我们古时独有的文化现象,因而产生了大量贬谪诗词。那么谁来说说贬谪是一种什么的人生经历,对中国古代文人意味着什么?

学生能分析归纳出:由环境的落差导致心理产生落差。

2.我们来回顾学习这类诗词,重点来品读贬谪诗词的情感内涵,看看在人生困境中的诗人们都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它们因何感动千百年来的读者,又为何得以流传?

学生能分析归纳出四类:中国古代文人遭贬谪后抒发自己所感,发自己的心声,由于个性、遭遇及时代不同,作品中流露的情怀也不尽相同:(一)委屈不满,愁苦愤懑;(二)纵情山水,钟爱释道;(三)心念君王,初衷不改;(四)豁达乐观,善于解脱。

通过专题阅读、课堂展示,学生不仅抓住了贬谪诗人的人生际遇,而且深刻地解读出贬谪诗的情感内核。由此,让我意识到教学指导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冷静的分析,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读,去品,从而进入古诗词的内涵。学生就必然真切地接近诗歌,感受古诗词中蕴含着悲欢离合的“情”味。这就是刘勰在《文心雕龙》所说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诗词展示课的“情与味”,让“语文味儿”诗意地栖息在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中。

三、从知识到文化:拓展延伸,引领思考感悟文化

中国古典诗词因其凝练的语言、多样的想象、诚挚的情感而被传唱千年。语文新课标强调: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这就说明:如何让学生传承、发展和创新我们的民族文化,是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任务。这也就是富有语文味课堂的终极目标是要引领学生感悟到“文化味”。

贬谪诗词是传统诗词文化的典范作品,值得学生主自合作探究,从而感悟到我们优秀知识分子蕴涵在诗中的文化。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诗人痛苦的人生经历,去思考为什么这会成就诗人们如此多优美的不朽的诗篇?在这样的困境中,诗人是如何超脱出来的?是怎样实现人生的突围?进而指导学生从资料搜集、取舍和研究的方向、方法等方面加以指导,并把探究形成的结果进行交流;还可以鼓励学生上网查询阅读,使学生明了贬谪诗词所折射的历史文化。

学生最后明确到:在这些被贬谪的诗人从宫廷庙堂文化政治中心走向僻远的江湖,更是淹没于文化的蛮荒地,迈进人生低谷的精神困境中。同时,迁客也从尔虞我诈的官场走向民间,走向自然山水,融入更为广阔的天地中,他们也因此获得解放和自由,找回自我的欣喜。最终他们都可喜地进入到一个纯粹的艺术创作的自由天地,于是他们实现了艺术的新生,也完成了生命从困顿到豁然开朗的突围。

这样学生随着阅读的量的增加及探究的深入,慢慢领略了其中蕴涵的哲理,充分感受到贬谪文化。相信浸润了贬谪文化的学生也学会如何面对人生的失意,完善了学生人格。

综上,通过选修课贬谪诗词专题来探讨诗歌鉴赏教学的语文味,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由对贬谪现象的探讨,到解读贬谪文化,使学生人生境界得到提升。

诗词专题引导学生依照兴趣和新课标进行必修与选修的整合,使单篇课文成为专题整体架构中的有机部分,以点带面,步步深入,纵横联系,发挥了整体效应。这些专题提高了学生学习诗词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诗词教学情境,传播了民族传统文化;从而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让古诗词课堂充满了语文味。

中职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 篇4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 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 使学生习得各科知识, 培养专业领域实际工作能力, 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 主要表现在:一是语文基础薄弱。表现为“听说读写”几乎无一过关, 听话不得要领 , 说话词不达意 , 阅读障碍重重, 写作时错别字连篇, 言之无物。二是缺乏学习动机。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不少中职学生迫于家长的压力而上学, 学习目标不明确。三是缺乏学习兴趣。不少学生认为自己到职校是来学习专业的, 语文和专业是两码事, 学不学无所谓, 对语文课程缺乏兴趣, 上课不认真听讲, 课后从不主动学习, 更谈不上刻苦努力。

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除了学校和学生对语文重视不够外, 更重要的是教师把语文课当成纯粹的语文知识传授, 一味说教, 将满堂灌、分析式、串讲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方法。

二、语文教师素质是教出语文味的关键

新课程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一定要上出语文味, 每位语文老师都要不断提高素养和水平。如何做呢?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 教出“语文味”, 要提高教师素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 要使课堂发出语文味, 教师应该自身就有语文味。试想, 一个自身语言都贫瘠干涸, 安于就事论事、墨守成规、照本宣科的教师, 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把课堂变得有滋有味的。反之, 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出口成章, 辞藻丰富, 旁征博引, 妙语连珠, 收放自如, 那么, 这样的课堂不管是预设也好, 生成也罢, 无疑都会是一堂好课。要教出“语文味”,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

“给人一杯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种熏陶的过程, 要熏陶学生, 教师的文化素养就要比较高。语文教师腹中没有几百首诗词, 几百篇古文, 几百部中外近现代著名作品, 没有几个自己所钟爱、崇拜甚至痴迷的文学作家, 那么要使得课堂充满语文味是很难的。

当然, 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不仅仅是文学, 还有诸如字、词、句、章等方面都应该扎实。此外, 语文教师最好还是杂家, 对各方面知识都要有所了解, 如音乐、美术、天文、地理等;能不断吸收新的知识, 了解新的动态。

2.语文教师应该倡导“个性化”教学。

“教无定法, 但必有法”。语文教师即使年龄、学历相同, 但是性格、气质、才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 不同教师的语文课应该是千差万别的, 不能按照一个模式, 每个教师都应该找出个人特色, 在语文教学中加以凸显。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 教师仪表风度等各方面都应尽量显示出个人审美风貌。这种审美风貌体现在教学全过程中, 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 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影响和吸引学生。无个人味的语文课, 每个教师都照本宣科地教, 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 对读者来说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这样的语文课, 学生没有学习兴趣, 更不必说有“语文味”。

(二) 教出“语文味”, 需要情感共鸣。

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 主要是因为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教学情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复杂的心理现象, 伴随着对文本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如果教师不能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 使之与教师、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那么, 教学活动便是干瘪空洞、枯燥无味的。“情感”是否“共鸣”, 是教学情感乃至教学活动的关键。教师讲课冷冰冰, 教学无激情, 必然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只有把教学情感交流、沟通得恰到好处, 才能克服枯燥无味的说教, 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其实, 语文课上, 除了知识点的习得外, 更需要激情, 需要感染, 需要情感共鸣, 需要“语文味”。现代教学论把语文教学划分为两个领域: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二者应该相互渗透, 互为因果, 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

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 以多向思维取代单向思维, 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冷静的分析, 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去读、去品, 从而进入文本。教师的情感投入是至关重要的。语文教育需要激情, 需要全身心投入;语文教育需要诗意, 需要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语文教师必是感情丰富并会“煽情”的人, 需要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 在了解教材的同时了解学生, 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 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 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学生在高昂的情绪中, 产生想象和顿悟, 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让语文课堂有滋有味, 让“语文味儿”诗意地栖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从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入手, 着重论证了提高教师素养和情感共鸣是语文课能教出语文味的关键。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教师素质,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语文味儿”理论构想[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3 (13) .

简简单单教出语文味 篇5

【片段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师:有许多富有童心的诗人,他们为我们描绘了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去分享古代儿童的童年生活吧!

大屏幕出示:《牧童》《村居》。

古典音乐响起,学生诵读(个别读、齐读)。

【分析】千百年来,优秀的古诗词时刻撞击着国人的灵魂,滋养着国人的性情。因此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结合“语文主题学习”的统合理念,上课伊始,笔者就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入手,结合一些学生已经积累过的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品味诗词的意境。接着由读到悟,从诗人的诗句中去想象一千多年或数百年前儿童的生活场景,去品悟古人童年放风筝的天真烂漫,乡村生活的美妙惬意,分享古代儿童的童年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童年的美好。

【片段二】感伤怀念共氤氲

师:有一位台湾作家叫林海音,她的童年就是在老北京的城南度过的,后来她去了台湾。她把自己的童年生活写进了一本书里,这本书叫做《城南旧事》,接下来我们就读读这本书的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

出示旧照片,学生齐读课题。

师:当作者脑海中不断地浮现骆驼队这一画面时,哪些童年往事重上作者的心头呢?(生默读课文,汇报)

生1:在冬阳下学骆驼咀嚼的样子。

生2:和爸爸谈骆驼为什么系铃铛。

生3:我想给骆驼剪毛。

生4:我不断地追问骆驼的去向。

师:这四件事情当中,哪件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抓住关键句谈谈你的感受。

生5: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学骆驼咀嚼这件事,我从“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中感受到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

生6:我觉得骆驼虽然丑,可是作者还是非常喜欢它。

生7:孩子对骆驼充满了天真与好奇。

……

师:还有哪件事你觉得有趣呢?

生8:林海音想给骆驼剪一剪那不整齐的毛,这件事体现了她的幼稚天真。

生9:我从这件事中感受到了作者对骆驼的关心。

师: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生10:对逝去的童年生活的一种淡淡的感伤。

生11:对童年生活的一种深深的怀念。

【分析】“语文主题学习”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不再像以前那样段篇章条分缕析,它删除了无效的教学环节,结合训练点直奔中心,简简单单教语文,使课堂教学高效低耗。所以结合这堂课的训练点,以“作者记忆深刻的四件事情当中,你觉得哪件事情最有趣”这一问题统领全文。学生在自读自悟之后,笑谈趣事之趣,品悟一去不返的无奈感伤。然后抓住课文的最后一部分文字“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这如同一个反复呈现的旋律主题,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诵读当中,感悟一次次地加深升华,情感随之一次次地递进,感叹童年虽一去不还了,但是那份纯真美好的童真童趣却永远让人深深地怀念。激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朗读也逐渐地从生硬到自然到入情入味。感伤和怀念的气息久久地氤氲在课堂中,童年生活的美好充溢心灵,久久不散。

本节课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深情诵读,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和作者心灵发生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领悟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产生强烈的创作欲。“语文主题学习”这种简简单单、直奔教学要点的教学方法,在删除了大量无效环节的情况下,让师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仔细品味语文,语文所蕴含的美感也在简简单单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教出文学作品的语文味 篇6

在语文课本中, 汇集了数量众多的经典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这些文学作品, 大多出自名家之手, 文质兼美, 感情真挚, 情节感人, 语言优美, 是经过时间洗礼考验的好作品。那么, 如何让学生能够真正的走进作品, 与作者坦诚相见, 促膝谈心, 幸福着作者的幸福, 悲伤着作者的悲伤。与名家同呼吸。语文教学, 就是要充分体现语文课的特点, 说得直白一点, 就是要教出语文味。这就是语文教师的使命。

那么如何让学生尽快的走进作品, 走进作者的心灵?

语文味就是让学生多些朗读。

朗读的方法可谓多矣。一方面, 老师可以尝试范读。可以像鲁迅笔下的寿镜吾读得摇头晃脑, 也可以像于漪笔下的老师那样“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吟。”总之, 能感染自己, 然后感染学生就行。

但是, 说句老实话, 这个时候学生对作品的感受仍停留在肤浅的初步的感知之中。然而就是这个初步的感知, 却能够让学生牢固的掌握一些语文的基础知识。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 实际上是多种感官在协同工作, 对学生的语言积累、情感熏陶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求读正确, 能够读懂, 读得流畅, 进而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进入到文本意境之中。当然读的方式多种多样, 轻声读与默读相结合, 精读与粗读相结合, 单个读与齐读相结合, 还可以进行男女生分别读或分角色朗读。不过, 任何形式的朗读必须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本课的教学目的来确定。

语文味就是让学生多些批注。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一定要多给学生自己独立地去玩味课文的时间和空间。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学生在课文空白处加标记和评语。这样的勾、画、圈、点, 让学生把课文的段落内容、思想感情、文章特点、个性语言等方面的感受及时记录下来, 学生的自学成果也就显现出来了。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把读、思、写很好地糅合在一起。

为了尽快让学生学会批注读书的方法, 我们要多些给学生以鼓励和表扬, 及时捕捉学生在阅读中的闪光点, 批注的精彩之处。比如, 抓住学生在批注中那些独到的见解, 那些深刻的感悟, 那些在无疑处的有疑, 等等, 都是有价值的表扬素材。要让学生及时获得继续感悟、继续享受的动力和热情。至于批注的对象, 可以是文中的关键语句, 也可以是在自己有疑惑的地方, 可以是自己有“心领神会”的地方, 也可以是自己有“奇思妙想”的地方。可以是写出自己的一份体会, 可以写出自己的一份疑难, 可以写出自己的一份欣赏, 可以是一份点评。总之, 可以写的地方都能写, 想写的地方都可以写。让学生学会批注, 运用批注, 这是学生一生都会受用不尽的一种能力和习惯。

语文味就是让学生多些咀嚼。

我们知道,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 而在于相机诱导”。因而, 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些咀嚼回味, 多些想象空间, 让课堂出现一种灵敏的寂静的气氛, 让学生自由放飞心绪。

一位老师为了学生细细品味《最后一课》中的那份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感, 出示了一首小诗:

怎忍看最后一眼/那一眼里全是眷恋/静静的是课堂/不平静的是心中的波澜/战争的音讯令人厌倦/多少双眼睛把和平企盼/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童年在瞬间长成成年/最后一课/是一生难忘的经历

他先让学生朗读诗歌然后再让学生配上题目, 并谈谈从诗句中读出了怎样的感情。然后在这个基础上, 引导学生去品味课文中那些感人的细节:“哪些语句能够表现这种情感?”

同学们找出了很多相关的语句。然后, 老师着重引导学生分析了“最后一课”打动人心的原因。

当然, 教出经典文学作品的语文味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不断努力, 语文课的语文味会越来越浓。

摘要: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 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语言特色, 都值得引导学生去玩味。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 从朗读、批注、咀嚼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引领学生感悟作品语文味的方法。

将寓言教出浓浓的“语文味” 篇7

一抓词语, 品“人物”, 读寓言

师: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青蛙很快乐?读一读, 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从“没有谁”看出它很快乐。我觉得它有点自大。

生:我从“算是到了极点”看出它很快乐。“极点”说明它到达了高兴的顶点。我还感受到它有点小骄傲。

生:“独占”, 说明井中只住它一个, 它很快乐, 也很得意。

生:“尽情地蹦跳”“安然休息”, 让我感觉到它在井壁窟窿里不怕风吹雨打, 很舒服, 很快乐, 也很满足。

师:这些词把青蛙的快乐、自大、骄傲、满足表现得淋漓尽致。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青蛙的话吗?

寓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 其道理和寓意隐含在故事当中。要让学生理解寓意, 不能靠教师生硬说教, 而是要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咀嚼、体味、感悟。在课堂上, 学生紧扣“快乐”, 抓住“独占、极点、尽情地蹦跳、安然休息”等词语品味“人物”心理, 体会青蛙的自大、骄傲与满足。在抓词品读的过程中, 学生积累了词语, 培养了语感, 提高了朗读能力, 课堂充满了“语文味”。

二抓句子, 练表达, 用语言

师:小青蛙就像一个语言大师, 它的话对仗工整, 富有节奏。你能仿照小青蛙的话, 说说鳖的快乐生活吗?

生:高兴时, 鳖爬上沙滩, 享受暖暖的阳光。疲倦了, 它回到海底, 躺在珊瑚中安然休息。

生:高兴时, 鳖和鱼一起赛跑。疲倦了, 它潜入海底, 享受小鱼儿的按摩。

师:孩子们, 你高兴时, 疲倦了, 生气时, 烦恼了, 又会怎么做呢?

生:高兴时, 我在球场上拼搏。疲倦了, 我在梦乡里遨游。

生:烦恼时, 我对着小树大声倾诉。伤心时, 我把眼泪写进日记。

寓言的语言或比喻, 或象征, 或拟人, 生动有趣。其中许多精美的语句, 幽默的表达, 都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寓言教学不能“得意”而“忘言”, 读懂故事万事休, 而应该牢牢抓住那些有特点的句子, 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 做到“言意兼得”。在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仿照小青蛙的“语言”, 说说鳖的快乐生活, 再联系实际说说自己, 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不失“语文味”。

三抓“留白”, 练想象, 悟寓意

师:听了鳖的话, 井底之蛙会怎么做呢?发挥想象续编寓言。

生:青蛙跳出井口, 看见了辽阔的大海, 赞叹道, 外面的世界真大啊!

生:青蛙在大海中过上了快乐的生活, 不再目光短浅, 骄傲自大。

生:青蛙在去大海的路上遇到了暴风骤雨, 险些丢了性命。

……

师: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 我看到了一只勇敢的青蛙, 也看到了它遇到的种种危险。那么青蛙该不该跳出井口呢?

生:应该, 它要不跳出来, 就永远体会不到鳖的大快乐。

生:应该, 不能因为困难就不去追求更大的幸福。

新课标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教学中, 我充分运用寓言的“留白”, 让学生发挥想象续编寓言。学生在想象中激活思维、发展语言, 在想象中延伸文本内涵、升华文本寓意。

说明文也能教出语文味 篇8

一.缺少语文味的说明文课堂

说明文教学中, 有些教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懂文章所介绍的科普知识方面, 较少涉及文章是如何谋篇布局的, 是怎样正确使用语言和修辞的。说明文被上成“物理课”、“地理课”、“科学知识课”, 迷失了语文的“自我”。

例如, 有位教师教学《看云识天气》一文, 上课一开始, 就设置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一是设计表格, 罗列出文中的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二是搜集有关天气的成语、谚语、俗语, 以及如何利用天空中的云来识别天气。课堂上, 学生讨论得很热烈。尤其对后一个问题, 有的学生查找资料, 思考了很长时间, 有的还在纸上作了摘抄。最终, 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 也确实搞懂了这两个问题。

这位教师用了几乎一节课的时间, 帮助学生解决了这么两个气象问题, 这究竟是语文课还是天气常识课?通过这节课, 学生既没有掌握文中形象地描写云变化万千的词语, 也没有把握作者准确运用的各种描写方法, 虽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但总觉得缺少“语文味”。

二.散发语文味的说明文课堂

1.说明文教学要有“读味”

作家张炜说:“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张志公先生也说:“一篇文章, 读出声音来, 读出抑扬顿挫、语调深情来, 比单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 对文章的思想感情, 领会得要透彻得多, 从中受到的感染要强得多。”说明文教学, 必要的讲解、分析能使学生理解文本, 在此基础上, 进行朗读的指导, 则能使学生更容易深入文本, 体会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如, 一位老师教学《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时, 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后,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3自然段, 并布置朗读任务:把特点通过读表现出来。由于之前学生对文章有了初步直观的认识, 因此, 学生在朗读时已触摸到文字的“温度”, 感情也自然流露在朗读中。在学生朗读时, 老师又巧妙地进行点拨。如当学生读到“它们的热度非常高, 表面温度至少3000度。即使是最坚硬的金属, 一接触它们的表面就会熔解, 甚至化为气体”时, 老师适时地点评:“你读的时候什么感觉? (生:很热) 是啊, 读得我浑身都冒汗了, 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文字中, 这是朗读的艺术, 很好。”当学生读到“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 有的可以装得下80万万个太阳” (学生朗读时突出了数字) , 老师说:“你读的时候注意了什么? (生:注意了恒星的大) 我也听出了你注意了那些数字, 通过读重音来强调, 这也是一种朗读的技巧。”随后, 老师还通过让学生同桌互读、互评的方式, 通过师生合作读的方式, 让学生体会恒星温度高、体积大的特点。

两个数字, 一个举例, 在朗读中成为学生触摸文字的载体, 再加上老师充满人文关怀的点评, 让文字在学生的朗读中“燃烧”出了独有的表现力。

2.说明文教学要有“品味”

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 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 包括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词句, 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文教学就是要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咀嚼、比较, 让学生揣摩语言, 充分感受说明文用词的艺术。

例如, 钱梦龙老师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时, 品味“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句话用词的准确性。先出示教学挂图———“中国石拱桥”, 让学生先不要看课文, 说明一下大拱和四个小拱之间的位置关系。

生①:大拱的两边各有两个小拱。

生②:大拱两边的顶部有四个小拱。

生③:桥身的左右两边有两个小拱。

生④:大拱的两端各有两个小拱。

生⑤:大拱的两端的上面各有两个小拱。

根据学生所述, 钱老师一一在黑板上描绘其形, 可是没有一种能与教学挂图相符合。这时钱老师示意学生看书:“在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继而师生一起讨论句中的“肩”与“各”为什么用得准确。

钱老师品味词语的方法巧妙, 他用挂图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解答与课文所说的一致, 都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纷纷欲试。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童趣一下子得到发挥, 对“肩”与“各”这两个词的理解也水到渠成。

3.说明文教学要有“写味”

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写是教学时应着力培养的一项能力, 说明文教学也不例外。

例如, 一位教师教学《送你一束转基因花》一文, 在感知转基因花、理清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的基础上, 提问:上这篇课文之前, 老师在网上搜索了有关转基因的信息, 发现人们对转基因技术争议很大, 就在微博上发了博文, 希望同学们跟帖, 谈谈自己对转基因的看法。

(屏显)

博文:转基因技术的出现, 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一面是利益的诱惑, 生活的需要, 一面是健康的担忧, 转基因技术到底何去何从?

跟帖:_________

教师设计的写的训练, 具有时代性, 拓展、延伸了学习内容, 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同时, 训练了学生的探究力、创造力。

4.说明文教学要有“情味”

著名科普作家石工说过, 好的说明文“立意新, 材料精, 文词美, ‘意美以感心, 音美以感耳, 形美以感目’”。入选课本的说明文, 均是学生和教师能接受的好的说明文。阅读这些说明文, 不仅能够吸取丰富的科学知识养料, 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例如, 本人教学《松鼠》一文时, 采用对比赏读, 引领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让说明文课堂充满“情味”。

师:屏幕上有两则介绍松鼠的材料, 大家阅读后感觉有什么不同?

(屏显)

材料①布丰笔下“松鼠”的描述:它们面容清秀, 眼睛闪闪发光, 身体矫健, 四肢轻快, 非常敏捷, 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 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 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 一直翘到头上, 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材料②《辞海》中“松鼠”的条目:松鼠亦称“灰鼠”, 哺乳纲, 松鼠科。体长20—24厘米。尾蓬松, 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 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 林栖;用树叶, 草苔筑窝, 或利用鸦、雀的废巢。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 年产1—4窝, 每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 以及欧洲各地。

(一生读)

生:《辞海》中的小松鼠数据确凿, 概括性和科学性很强。而布丰从不同角度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松鼠的特征, 富有情趣。

师:哪些词语你认为最精彩?

生:“清秀”、“闪闪有光”、“矫健”、“机警”等词语,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松鼠富有活力的特点。

师:作者笔下的松鼠为什么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呢?

生:作者很喜欢松鼠。

教师适时插入《辞海》中“松鼠”的条目, 通过对比阅读, 读出两则材料的不同点, 读出文字背后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挖掘出说明文中的感情, 使课堂充满“情味”。

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语文味”具体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 “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 “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教学时, 教师要结合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充分挖掘文本中丰富的教学资源, 运用灵活有效地教学手段, 说明文课堂一定会飘满浓浓“语文味”。

摘要:说明文内容相对枯燥, 没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 没有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 学生不感兴趣。教学内容除了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外, 似乎没有什么可讲, 很难上出“语文味”。本文笔者就此谈谈看法。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 篇9

一、明确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功能的阐述,吴忠豪教授认为: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可大致划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一类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所谓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即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所谓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则包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等。

阅读教学中,如果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来组织教学,就一定能让“语文味”溢满课堂。

二、阅读教学中本体性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實施

(一)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渗透在本体性内容教学之中

于永正老师在上《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时,是这样处理语文课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于老师首先教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读熟了,但没感情,于老师就范读,学生不由自主地鼓掌,学生知道于老师的读才叫有感情地读。接下来,学生模仿于老师有感情地读。第一节课就是让学生学习感情朗读。第二节课于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这篇课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些段落画下来,然后写批注。学生写完后,同桌交流,全班进行评点,最后,于老师出示自己的点评,让学生体会好的点评应该是什么样的。接下来,于老师让学生根据这篇课文内容,以高尔基“儿子”的身份给父亲写一封信,让学生经历练笔的过程。

整节课教学内容清清楚楚,就是学习感情朗读,学写批注,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封信,整堂课就是围绕这三个目标展开教学,这些都是“本体性教学目标”,于老师上的是真正的语文课。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反映的“给永远比拿愉快”的哲理,这些“非本体目标”都渗透在朗读,批注、写信的过程之中了,不宜刻意地单独提出来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来教学。

(二)找准本体性教学内容中的具有语文核心价值训练点

《蝙蝠和雷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从语文的角度来审视这篇课文可以挖掘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很多,但什么是这篇课文的“语文核心价值点”呢?

这篇课文是小学阶段为数不多的说明文,说明文本身精炼准确的表达方式最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如何阅读知识性文本更值得我们思考。因此,教学中在明白了蝙蝠与雷达这样的基本常识后,最应该设计的一个问题应该是:“课文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介绍了一种科学知识,哪些语言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再次回读全文,品味语言描写的妙处,留意文本中出现的关键词,更有助于学生发现文本中的重要讯息。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时要有意引导,发现“即使……也……”等关联词语有助于简洁的表达,透过“反复、终于”等词语看出科学研究的艰辛……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察觉这些词,阅读说明文对他们而言就不会很难,更有助于他们学习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说明文写作。这也就是本篇课文最应该挖掘的语文核心价值之一。

上一篇:黑人形象下一篇:大型企业成本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