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共12篇)
语文味 篇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堂应当是流淌着“语文味”的课堂, 很难想象, 一个缺乏文学素养的教师能够胜任语文的教学, 能够在语文课改中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个人觉得语文课改的顺利推进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教学技术问题, 而是教师缺少应有的文学素养, 即“语文味”不足, 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意味着真情与个性的消逝, 文学与文化的流失, 想象与创造的衰退, 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滑坡.那么如何使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 使学生听起来“有劲”呢?这就有待于我们去努力解决语文课的“味”的问题.语文课欲“开”学生之“胃”, 一定要讲究它的“味”.“为师不识语文味, 教尽经典也枉然.”下面笔者就谈谈对这一问题的几点认识.
一、什么是语文课的“语文味”
根据语文课程和教学的特点以及我们目前对语文味的认识, 我认为所谓语文味, 从内涵上说, 是指在语文教学中, 在一种共生互学 (互享) 的师生关系中, 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 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从外延上说, 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 是文本 (教材) 的语文味、教学过程的语文味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 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 是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 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语文教学就是语文味的教学.
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既是手段, 又是目的.准确地说, 语文课教出语文味是手段,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出语文味, 最终具有人生幸福感才是目的.因此, 语文味的最高形式, 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 去体味、感悟作品, 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 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 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 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 这样, 在长期的熏陶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 触发学生的灵感,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 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 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层次得到了提升, 同时也就意味着, 学生具有了获取人生幸福 (特别是精神幸福) 生活的能力和素养.因此, 语文教学就是语文味的教学,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语文味”课堂的追求与实现有以下意义:首先, 有利于准确理解、全面贯彻落实和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在新课程的推进中, 广大教师有三重任务:一是理解新课标, 二是实践新课标, 三是发展新课标.一方面, 理解和实践都要避免表面化、形式化、绝对化倾向.例如, 在整个课改背景下的一些教育理念, 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开发课程资源, 改善课程设计, 完善教学过程, 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等, 都是科学的、正确的, 也是各学科带有共性的理念.但在具体贯彻这些理念的过程中, 各学科不能忘了各学科的特点.就语文教学而言, 如何落实新课标的任务, 最重要的是要体现语文特点、语文规律, 不能忘了语文课还是语文课.换言之, 无论你运用什么新观念、新方法, 语文课必须要有语文味.另一方面, 新课标既需要通过实践检验, 更需要通过创造性的实践加以发展.而语文味的理论和实践, 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尝试, 有可能对新课标的发展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其次, 是对目前语文素质教育思想的一种完善或补充.语文教育中确实需要实施素质教育, 但从理念到实践都夹杂了许多非语文因素.而语文味理论, 既吸收了素质教育理念中的精华, 又能避免语文教学的异化, 即非语文化现象的产生.
二、如何在课堂上体现“语文味”
(一) 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环境, 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
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究竟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 现在学术界在不少问题上还有不同看法, 但在许多问题上已形成共识.比如, 语文课不是政治课, 语文课不是德育课, 语文课不是审美教育课, 语文课不是思维训练课, 语文课不是天文地理课或其他自然知识课, 语文课也不全是语言课、语文知识课或文学课.无论把语文课上成上述单纯的哪一种课, 都与语文味背道而驰, 或者说不是我们提倡的语文味.
语文课不是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语文课既不是上述某一学科的代名词, 同时我们也不能把语文课杂化为上述各学科知识的拼盘.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特别是说明文教学中, 存在着过分关注课文中的自然科学知识, 把语文课教成了天文课或地理知识课的现象.这种过分重视语言所承载的内容, 而忽视表达这些内容的形式的做法, 也是与语文味格格不入的.
(二) 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 去丰富语文教学
上出语文独特的情感来.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善良和悲悯情怀, 首先就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伤, 学会有魅力地流泪, 这是语文独特的任务.那么, 如何上出情感呢?首先, 教师备课要备情感, 即要找出教材的情感点.语文课本中的所有课文, 都渗透着作者的爱憎情感或七情六欲, 找准作者的情感点, 是教出情感的基础.其次, 教师要用整个身心去体验课文的情感.如果把上课比作“结婚”, 把培养感情比作“恋爱”, 那么对自己不喜欢的课文不能“先结婚后恋爱”, 而应“先恋爱后结婚”.语文教师对每一篇课文最好是情深似海, 对新课文要“一见钟情”, 对旧课文要“旧情复燃”.教师只有自己先热爱每一篇课文, 才能把自己的热爱传递给学生.当然, 语文课的语文味并不是由课文本身所决定, 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本人的综合素质.因此, 我主张语文教师对自己不喜欢的课文既要敢于删和批, 更要善于培养感情, 即要把否定性方法和肯定性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再次, 还必须摸清学生的情感点.如果说把握教师自己的情感点是“知己”, 那么, 把握教材和学生的情感点则是“知彼”.只有知己知彼, 才能百战百胜.最后, 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在教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 引导和促成三者之间产生和谐共振.教学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这里.
上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来.首先, 语文课要教出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与文化美.其次, 语文课堂要弥漫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美.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 许多时候需要一种感应, 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而这种交流特别需要一种其乐融融的心理环境.在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 教师教得神采飞扬, 学生学得兴致高涨, 师生双方都全身心投入, 这时课堂上就会出现“庄周梦蝶”般的情景: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生, 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教师, 不知道是学生变成了教师, 还是教师变成了学生, 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教学环境融为一体, 就会出现“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优美意境, 就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在教学中的最佳体现.在这里, 语文教学也就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这样的教学不仅是发展学生的教学, 而且也是发展教师自身的教学, 即使师生共同得到发展.再次, 要上出个性美.教师不要跪着教书, 学生也不要跪着读书.教师要教出自己的教学个性, 就要敢于根据自己的理解教课文, 要敢于把自己在教学过程 (包括备课) 中的情感冲动、情感体验告诉学生.第四是要上出幽默美.语文课堂要有笑声.除了特殊内容的语文课以外, 一般说来, 没有笑声的语文课不能说是美的课, 也不能说是有语文味的课.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既要让学生学会有魅力地哭, 也要让学生学会有魅力地笑.但是, 事实上, 让人“哭笑不得”的语文课还真是不少.
上出语感.所谓上出语感, 即上出对语言的敏感, 包括对文体、语体和字、词、句的敏感.所谓上出文体感和语体感, 从教师角度说, 是不同的文体和语体有不同的教法;从学生角度说, 是不同的文体和语体有不同的学法, 具体说是有不同的读法和写法.同时还要让学生领会现代语体与文言语体、书面语和口语的不同表达功能.所谓教出学生对字、词、句的敏感, 是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字、词、句的字面意义或字典意义, 读出字、词、句的深层含义、象征意义和情景意义.这三者之中, 上出对字、词、句的敏感为最基础最核心.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是靠读出来的, 而不是靠分析出来的.因此, 语文课上要书声琅琅, 书声琅琅本身就是语文味的一种重要体现.
积淀民族文化.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工具.一堂语文课, 如果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味, 那么我们就大致可以说它具有语文味.民族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河流, 一代一代的人们汇入自己时代的文化小溪, 才有后来的波澜壮阔的民族文化景观.换言之, “积淀民族文化”也包括积淀当代民族文化.语文教师和学生要做好民族文化的积淀者, 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把握时代特征, 使自己的思考具有时代气息.具体方法是要用现代意识观照每一篇课文, 特别是古诗文.这样, 一方面可以使枯燥的变得有趣, 使遥远的变得亲切;另一方面, 可以使现代人的思考沉淀到经典作品中去, 沉淀到师生的心灵中去, 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三、如何加强教师自身的“文学味”
再好的剧本, 从平庸的演员口中念出, 也会变得干瘪无味, 毫无创造;而优秀演员哪怕是你给他一个菜谱, 他也能念得催人泪下.二者的区别是综合素质的区别.要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 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 最重要的是必须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一方面, 语文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语文味是一种美学境界, 需要全部情感的融入;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体现, 没有全部情感的投入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另一方面, 语文教师自己要有语文味.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味道十足”的人.即语文教师必须首先具有语文味, 即书卷气.是否读书, 读书多少, 是一个教师是否有语文味或语文味浓不浓的决定因素.有无语文味是一个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最集中的反映.其三, 语文教师要注意因长施教.十全十美的语文教师是不存在的.提高自己素质并不是苛求全面发展, 而是发展教学个性.要善于找到自己的特长, 不断突出、强化进而扩展这一特长, 逐步教出有一定味道的语文课.“语文味”的体现关键在于教学过程的实施, 要使语文教学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需要“文学味”的语文教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的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味”.
(一) 不断学习, 海纳百川
魏书生说:“同样是课堂, 有的老师视为畏途, 有的教师视为乐园.同样一篇文章, 一位老师讲, 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忽而眉飞色舞, 忽而屏息凝神, 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换一位老师讲, 学生学得索然寡味, 忽而闭目养神, 忽而惊觉欠伸, 上课简直成了受罪.课堂效果不同, 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的功底和教育思想的差异.”语文课程涉及的面极广, 上至天文地理, 下至市井风俗, 作为语文老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 丰富自己的阅历, 关注我们生活里的热点、焦点, 寻找能引起学生心灵共勉的切入点.未来的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 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样的角色要求促使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在对新知识追求的过程中, 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这样才能夯实你的文化知识基础, 才能使你在语文课堂上信手拈来, 最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那么如何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呢?阅读专业书籍当然必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的语文专业知识, 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艺理论、写作学等, 是评价一个语文教师功底如何的基本标准.其次还应该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语文作为基础学科, 必然与其他学科发生联系, 教师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 有益于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柯瓦列夫说:“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 要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 要具有更宽广的科学视野, 否则, 他就不能唤起和发展对本门学科的兴趣, 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往往对课外知识很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语文教师只局限于教材而不适当拓宽, 学生学得索然寡味, 效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要提高文学素养, 要拓宽文化视野, 还得听从鲁迅教导“读书要像蜜蜂采蜜一样杂采众家”, 多看“闲书”, 除了经典名著外, 语文老师还应该读精的、新的、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 凡是学生应该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 教师都必须读.只有“博观而约取”, 才能酿造最香最甜的蜜, “厚积而薄发”.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语文老师只有“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才能造就“学识宽厚智如源泉”的大智者, 才能修成“行可以为表仪”的大德者, 才能带领学生在语文的大海里自由遨游, 从平庸走向杰出.
(二) 长于反思, 推陈出新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个重要理念, 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 新课程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在表演, 而是教师和学生在交流与合作.语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文学品位, 语文课本应是很有趣的.然而,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并不大, 甚至有些讨厌语文.这与我们语文老师的知识素养关联自然很大, 但教育观念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语文课有着挖掘不尽的潜力和无限发展的空间, 我们只有将语文的特殊魅力尽情展现, 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热爱语文, 并为之倾注情感, 使之成为最爱, 这才是语文教学真正的成功, 也才是语文老师真正的魅力所在.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正如孔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教学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学会反思追求的教学是完美的教学, 而对完美的教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只要我们善于面对教学问题, 进行反思, 改进教学方法, 总会有所收益, 总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的, 也才不会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课堂教学感到厌烦.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 则可能成为名师”.只要养成了自觉反思的习惯, 我们就一定能在反思中提高, 在提高中成长.新课程改革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既洋溢着成功的自信, 也保留着反思的冷静.我们要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环境, 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 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因此, 为了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 语文老师要不断学习, 海纳百川, 长于反思, 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才有可能上出洋溢着浓浓文学味的语文课, 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也才会越来越受学生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必将越来越精彩.“腹有诗书气自雄”才能为上出“语文味”的课奠定基础.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小学语文课堂出现了许多非语文化倾向, 即“语文味”的却失.因此我们要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环境, 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 去丰富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 海纳百川, 长于反思, 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才有可能上出洋溢着浓浓文学味的语文课, 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味,课堂,文学味,教师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70.
[2]杨再隋.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J].语文教学通讯, 2006 (1) .
[3]杨丽芳.语文课呼唤本色的回归[J].小学语文教学, 2006 (2) .
[4]陈丽君.缘情求真, 让“语文味”回归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 2006 (3) .
语文味 篇2
【摘要】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愉耳、悦目、赏心、怡神的,是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的。语文教学的本色是什么?是繁琐的讲解,轰轰烈烈的讨论合作,走马观花的多媒体展示,还是空洞的情感说教?一堂有滋有味的语文教学到底从何而来?语文教学应当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回归本色,莫让语文教学课变了味。
【关键词】语文味; 情感体验; 教学语言; 多媒体教学2002年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课改理念就像一股春风吹进了广大教师的心房,给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投入到“课改”的浪潮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检查教师是否践行新课程理念、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准。由此便有了公开教学就必定要有热闹的讨论场面,凡是教学比赛就必定要有多媒体的展示和合作互动的环节。大家尽量去诠释新的课程理念,演绎新的课程文化。可是,就在这诠释、演绎之中,又使我们许多人茫然不知所措。于是,出现了许多非语文课的现象,形式上的刻意追求渐渐冲淡了语文素养的本位要求,使语文教学变了味。语文教学变了味,失去了“语文味”
(1)语文课变成了思品课、自然课。(2)语言训练不落实,课件代替了语言训练。(3)脱离文本的讨论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文本还没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4)合作探究流于形式。课堂上热闹非凡,对小组成员的任务落实不到位,不能各尽其责。
我在某市“新课标语文优质课大赛”中看到这样一个镜头:
师:下面就文章作者是小孩、中年人还是老人,请同学们分组展开讨论.”(《山中访友》)
于是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大家七嘴八舌展开讨论…….看着轰轰烈烈的讨论场面,教师不禁喜形于色。面对如此热闹场面,我不由地问语文到底怎么了?难道这种无谓争论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吗?
同样,在教学《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时,有一位教师运用课件,以卡通动画的形式,将作者在山中访友的全程编辑成动画片,整节课宛如动画片欣赏课,将课文的内在意境展现无遗,我在感叹课件制作的精致与用心良苦之余,不由又问:这种直白式的演示课件,难道就是我们所倡导的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强调学生的个性体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像上述“热热闹闹走过场,轰轰烈烈搞形式”的现象屡见不鲜。“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才算是一节真正的好的语文课?”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并亟待解决。
2回归本色,重拾“语文味”
语文味并非摸不着看不见、非常玄乎。我们要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运用语言,在日常教学中,着眼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教学有明确的要求: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笔者认为:真正的的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突出语文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另一次交流会中,我有幸听了我校一位年轻教师的一节新课程研讨课《山中访友》,其教学过程如下:
2.1感悟与熏陶
执教者以一幅幅山林美景,配乐朗诵课件,充分调动学生视、听等感官去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在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中唤起情感,体验意境。
2.2整体感知
作者文中访了哪些朋友?说说这些朋友各具什么特点?让学生走进意境,融入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
2.3体验探究
“你喜欢山中的那些景物?为什么?说说你的感受。”融入课文,突出自我感悟,自我体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课文。
2.4拓展、创造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仅山林有友,身边也有许多可亲、可爱的朋友。一株小草、一朵野花、一座小石桥等,你能对他说几句话吗?”
从课文中走出来,进入生活,在课件的配合下,使学生用心去感受,体验世界,在学习课文之后,使语文的外延延伸,去拓展、去创造。
2.5现实与思考
“面对人与自然的现实,说说你的看法。”对此展开讨论,明辨是非,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整个教学过程,没有无谓的讨论,没有热闹的场面,在一些喜欢热闹的同行眼中可能会有互动性不够之类的评价,但本人认为这堂课处处扣住了《山中访友》的语文现象的特点,使学生在教学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了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并重视了学生的自我感悟和体验,提高了审美情趣,突出了语文的本位,确是一节不可多得的语文课。
3“语文味”从何而来
3.1品味语言,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师抓住文中几处关键而精彩的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深切感悟品味出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感悟文字丰富的内涵与魅力。学生在这样品味、感悟的过程中,逐渐走进文本,走进作者,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获得体验与感悟的方法及能力。这样的执教,这样的课堂充满魅力。
3.2凭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文化积淀,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鉴赏课文。
语文味应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层次得到提升。
3.3语文味源于教师足以激发学生情感与美感的个性化语言。
我们知道,不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如何,语文课永远姓“语”,语文课永远是教师、学生和课文作者借助语言文字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拥有扎实、深厚的语言功底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品味作品语言”。记得在南宁市早年的创新语文技能大赛中,有的规范严谨,给人儒雅正宗之感;有的激情满怀,以激情唤起学生的激情。尽管教师的语言风格或许会因人而异,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学语言应该是因文而异,因意而别。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其实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其风格也是因文而异,因意而别的。因此,在教
学说明文时,宜以准确、简明、平实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去品味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在鉴赏诗歌时,应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调动学生去领悟诗歌当中所蕴涵的或哀伤、或思念、或憧憬、或谴责、或幸福的情感体验;在分析议论文时,教者语言更要严谨、周密等等。
综上所述,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回归本色,充满着犹如扑面而来的春风般的“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让我们提高自身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使语文课堂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彰显着聪明和睿智。
智慧的交融、个性的张扬,散发语文的独特芳香,流淌着师生间真情的表白,我们呼唤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本位教学,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新起点》《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16日
语文味到底是什么“味” 篇3
想着这些,思维回到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在听专家讲语文课要“像语文课”,语文课要有语文“味”的时候,却没有听到专家给我们解释什么样的课才像语文课,更别说什么样的课是语文课,在“像”与“是”语文课之间专家没有给我们多少建议。而语文之“味”是何种味道,专家也没有给我们阐释,或许专家也不能给我们准确的答复,或许专家根本就没有答复。想来,这些说法可能只是专家们在做教学研究的时候自己嗅出的“味”,却说不清罢了,我又如何来解答老师给出的问题呢?
这样想想,我更迷惘了。感觉语文及语文教学被人雾化了。就拿语文学科性质来说,从叶老提出工具性后,中国语文界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争论就一直没消停过,如今课程改革了,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性质具体规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好像可以不讨论了。没曾想,讨论更激烈了,争论的焦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能不能成为语文学科的性质。有专家认为如果把语文学科性质界定为工具性,那么其他学科就不能再界定为工具性,如果把语文学科性质规定为人文性,那么其他学科就不能再以人文性来规定学科性质,于是第三种观点便是语文学科性质还可用其他性质来区别。最近听一位语文界专家的讲座,涉及到语文学科性质,专家的观点是民族性,即祖国语文的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隶属于民族性之下。听了之后,结合前面那位老师的疑问,我也作了一个大胆的思考,那就是如果以“民族性”来给语文学科一个性质界定,那么给英语学科一个怎样的学科性质界定呢?“外民族性”?其实一直是思维惯性在我们的概念界定中起作用,认为“工具性”作为语文学科的性质,那么其他学科便不能再拥有这个性质了。若是这样,那么这个人是男人,其他男人便不能以男人来称呼了,这个人是女人,其他女人便不能以女人来区别了。想到这儿,我便豁然开朗了,原来“工具性”和“人文性”确实就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只是这个“工具性、人文性”与数学等其他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又有个性的区别罢了。何来前面的那么些专家们的无谓争论,却意外混淆了一线语文老师的视听呢?
沿着这样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语文却也不难理解。专家们的“像语文课”也就不神秘了,语文的“味道”也就不再那么迷糊了,甚至纯了一点。什么样的语文课“是语文课”,什么样的味是语文“味”?我想语文课应该就是依据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规定教学内容的教学就应该“是语文课”,也就有了语文“味”了吧。小学1~2年级学段就是突出识字、写字教学兼及简单的阅读和基本的写话表达;小学3~4年级学段是该从识字、写字教学向突出阅读教学过渡,同时语言表达的层次也该逐步提高;小学5~6年级学段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不再是教学的重点,阅读、表达应该成为语文学习的核心;7~9年级学段识字、写字教学已完全融于阅读与表达的实践中;而高中学段则应集中体现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高层次的学习。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能遵循课程标准规定教学内容进行语文教学,那就是“语文课”,不必再用什么语文课要“像语文课”来评价我们的语文课堂。
说到这里,我想语文到底是个什么“味”已不用再多言了,或许这个“味”,就是语文学科性质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是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的实现。关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不能因为其他学科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便认为语文学科就不可以以工具性作为学科性质,人文性就不能成为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性质。因此,我们专家、学者、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不要总是纠缠在语文学科性质的争执中,徘徊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单体研究中,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统一,不把语文当作纯工具。也不把语文当作纯人文。要如叶老当初号召的那样,所有学生要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贡献力量。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篇4
所谓“语文味”,是指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读等手段,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美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多年来,语文教学大多行走在它的边缘。而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势必会导致学生语言感受与领悟能力的丧失,在语言面前迟钝化。
那么,如何在新课标下使语文教学中日渐消失的“语文味”回归,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必须体现在真实的教学环境里
时下,开课老师追求的是“课堂气氛活跃”。什么叫“活跃”?就是问问答答,你说,他说,大家说。发问之后,举手如林;回答之后,掌声四起。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开课者费尽心思,甚至“不择手段”,也就不足为怪了。包装与演戏,是当今公开课为追求“活跃”而犯的通病。开课教师常常讲究包装,上课表演性强,作秀给听课教师看。课前大都把问题透给学生,以便课堂上能准确回答;选好口齿伶俐的学生,让他们在课堂大显身手;讲课时按操练好的程序“复制”,只要求学生按部就班。期间,教师不时来些俏皮话或成人笑话,对能回答问题的同学夸奖鼓励。一节课下来,居然也热热闹闹,掌声不断。这也引发了语文教师的思考:语文课堂要不要披上华丽的装饰外衣?课堂上五彩缤纷,热热闹闹的表象里,究竟有多少语文的成分?这样的课堂,这样流水线式的教学模式能制造出“语文味”吗?
因此,语文课堂要体现浓浓的“语文味”,一定要真正回归语文。我们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触摸语言文字,不是搞包装与表演,让学生徜徉在字、词、句、段的密乐,一首别致的小诗,一首引人入胜的歌曲,抑或一个谜语等,都会使学生的情感处于亢奋状态,起到良好的情感诱导作用。如我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上课伊始,就请大家欣赏刘欢的《好汉歌》,并让会唱的同学一起跟唱,顿时群情激荡,歌声响彻教室,同学们一下子就感受到梁山好汉那种豪爽、正直、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英雄情结油然而生。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创新,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开启学生的情感大门,更是帮助学生进入求知大门的敲门砖,使学生如临其境,让学生跨越时空,真真切切地接受情感熏陶。
四、丰富课堂语言,深化情感体验
丰富的课堂语言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指标,教师要游刃有余地调节课堂,得心应手地吸引学生,必须有精湛的语言技巧。现代教学中对语文教师说话的基本功要求很高,要想掌握这门艺术,绝非易事。语文教师必须强化课堂语言技能的培养,从而对课堂上情感的有效融入起到促进作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大都是中外古今的金典佳作,其基调或简洁明快,或优美华丽,或意蕴悠远,或隽永、或飘逸、或灵动、或深刻……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选择要与原文一致统一。
此外,恰当得体的肢体语言和动作语言也是教师课堂语林中,用自己的情感与体验关照语言文字,沉浸其中,品味再三,自由想象,“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是更好么?让课堂成为一个能用简单词语构建的使心灵震撼飞扬的快乐场所。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得以实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真实”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失去了“真实”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味”更是无从谈起。
二、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必须体现在朗朗的读书声中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多读、精读,读出语文的博大精神,读出语文的隽优神韵,读出语文的神采飞扬,正如一首歌中唱的: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指导朗读呢?
1. 重视范读。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不仅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还能在范读中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文字的美妙。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朗读,自然就读得格外投入了。
2. 引导品味。
朗读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在读中细细品味语言的内涵,就像人们喜欢品茶品咖啡一样,当学生手捧教材看到那一行行优美的文字时,一定要引导他们好好地用心品味,这样他们才能尝到书的甜,闻到字的香,感觉到文字的美。感悟有多深,朗读就有多真。不应在学生还未走进文本、没有品词析句、没有体会情感的时候,引导他们读出感情。若教师急于完成预设的任务,急于展示预设的精彩,则结果往往索然无味,也不能深入体味感情。“感悟”即“静思默想”、“潜心会文”,教师要给学生感悟的扶梯,让孩子们默默读书、细细品味、静静思索,充分地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的心灵碰撞。
这样,才能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并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才能入境悟情。
总之,语文课堂应该还原为书声琅琅的课堂,让学生在吟诵涵咏中感悟文本,真正做到意出吾心、语出吾口,真正做到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产生新的疑惑,让“语文味”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沁人心脾。
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功效,为语文课堂上的情感传递架设顺畅的通道。如教师的眼神、动作、表情、言行举止无不诠释着老师的情感,教师要借助这些肢体和动作语言来强化感情的表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的教师犹如一位高明的钢琴家,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可能在学生的心弦上演奏出美妙的旋律,让学生的心绪随着他的节奏飞舞。因此,恰当得体、生动自然的动作语言是每一堂课不可或缺的,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必然会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也必然随着老师的指引,在充满生气的氛围中富有活力地绽放美丽的光芒,教学效率可想而知。
总之,情感是贯穿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线。情感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是获取知识、接受真理的动力源泉,更是一个完美健康的人必备的素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将情感教育寓于教学中的每时每刻,充分把握和运用好情感教育,让学生始终处于情绪激昂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才能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良好的心态中学习,在健康的氛围中不断娱情悦智,和谐发展。
语文课堂教学朗读训练初探
吴丽娟
(溧阳市文化小学,江苏溧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要充分发挥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识字的功能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用科学而合理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朗读,不但符合语文的教学规律和要求,而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特点,因而它对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化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结合自己从事语文教学体会的基础上,对语文课堂中的朗读问题作一浅析。
小学语文课堂中朗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同时又是综合性的,因为这些作用是交叉在一起的,它们共同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但从主要性的角度来分析,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朗读是小学生语文课堂最基本的训练
在语文的课堂训练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当不以为过。朗读是人类阅读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可以加深人们对读物的理解,是感知读物的一种基本手段。阅读是语文学科的主要内容。应当说,语文是有声的艺术,不只是死寂的字符。学语文就要朗读,这和学习其他学科的方法不一样,它是默读不能代替的。因为对于文章的精义妙理,作者的神思妙笔,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得到,而非教师的分析讲解所能代替。
2.朗读能调节和渲染语文课堂的氛围
在课堂教学艺术中,朗读还有着调节渲染气氛、变换节奏的作用。在学生凝思积虑,奋笔疾书的学习活动中,来一段放声朗读,读得声情并茂、荡气回肠、热血沸腾、忘乎所以,确实可以使静穆的课堂升温,而且使学生清胸通肺、神奋气爽,大有益于健康。特别是小学生,爱动喜游是无可非议的天性。明代的王守仁就说过,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内容丰富多彩,课文中的许多事物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同时由于他们的阅历、认识理解能力的欠缺,有时学生即使能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但朗读中难以真切地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对此,在教学中我往往不作过多讲述,不作过多指点,而是通过情境创设,气氛渲染,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似见其景的心理图像,再让学生设身处地,朗读表达,其效果颇好。如:教学《二泉映月》4、5自然段时,我是这样指导朗读的———师:同学们,4、5两个自然段写得最美、最动人。阿炳的《二泉映月》二胡曲深受我国人们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声盛誉。下面请听一听阿炳的《二泉映月》曲,我想大家一定也会感受到阿炳一生的不平凡。听过之后,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有感情。(老师放《二泉映月》,学生静静地听着。)师:多优美的曲子!大家听过之后,一定会把4、5两个自然段读得声情并茂。
三、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必须体现在促成学生的情感共鸣上
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一些名篇佳作,往往饱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乃至生命。语文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语文教师必是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
例如,《蜡烛》一文的唯美细节:那位南斯拉夫母亲把牺牲的苏联青年遗体拖走时,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她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三次;她还把一直珍藏了四十五年的结婚喜烛点燃在苏联烈士的坟前……学生通过品读这些精美的语言文字和感受作品的动人情节,能够感悟体验到那位南斯拉夫母
(生练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读得很有感情。)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感情很投入。我都被你们有声有色的朗读陶醉了。试想,对于《二泉映月》产生的美妙想象仅靠语言的点拨,学生朗读是难以到位的,而以美妙的音乐渲染气氛,听其乐,见其景,生其情,学生朗读课文就达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3. 朗读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
朗读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有效方法。朗读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读书时把辨形释义、正音、识字有机结合起来,便能积累词汇,熟悉句型,洗练语言,规范口语,能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因为“读”是前提,“读”是接受信息,而写作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如果没有信息,处理信息就无从谈起。背过的东西,写文章时若能用到它,便能招之即来,呼之欲出。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朗读对于写作也是大有裨益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郭沫若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当然,“读写结合”的“读”,不仅指朗读,朗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比之于默读更有在培养语感方面的独特功能。朗读可以加深对语文的音节、语调、语气、语速、语脉乃至轻重徐疾的节奏、韵律的感受,不仅从思想感情上为之感化,而且无疑使行文增色。
朗读是一种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读懂别人的文章的最终目的是自己学会写文章,这看法不一定全面。但对小学生而言,写这一关是非过不可的。我以为,要完成从读到写的过渡,模仿不失为一条捷径。而要模仿得好,翻出新意,进而走出模仿,走出自己的写作路子,精读、朗读乃是不可或缺的前提。精读细赏过的文章烂熟于心,会转化成人的语言背景,一旦有相似的情景写法,她就会渗透出来,迁移到诱发上,利用现成的形式表达新的内容。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一课时,我先是大量呈现了春景图,有盛开的梨花、桃花、杏花,也有绿茵茵的草地、繁茂的野花,等等,然后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春景有了一种特别深刻的感受。再让孩子们学习课文,细细品味文中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句子,他们就能体会到春带给作者的心灵震动,带着这样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学生就能对自己并不是很熟悉的散文语言有较好的理解和感悟了。最后呈现声像资料“春天的公园”、“春天的山林”、“春天的田野”、“春天的校园”,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过的语言细细描摹,他们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4. 朗读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
文章是作者描写现实、反映生活、抒发感情。文章是作者亲对苏联烈士的爱有多深。它已超越了国界,如同亲人,如同母子。学生已被作品的感人细节深深地打动了,他们和故事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学生的情感就这样被激发了,“语文味”就这样营造出来了。
这样,语文课堂就变得有滋有味,让“语文味”诗意地栖息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学应体现语文味论文 篇5
摘 要: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它的基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如果语文课失去了工具性,那无所谓什么人文性、实践性了,因此工具性是语文的生命。语文课姓“语”,形成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语文课的专责,形成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才是语文课育人的最大价值所在。那怎样才能体现语文味呢?我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来入手。
关键词:兴趣 展现 师生关系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善用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达到高质量和高效率。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要充分放飞学生的思维,就必须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少些无谓的清规戒律。凸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就能够让学生充分交流互动,从交流互动中获得知识。只要学生学得生动、学得有趣、学得快乐、学得积极,就应该给学生“一路绿灯”。你“情不自禁”了,不举手也可以说;你的灵感就要稍纵即逝了,插嘴就插嘴吧!你可以顺应老师和教材的意思说,也可以向老师质询、向教材发难。你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话,进入讨论。教师可在课堂上常用“大家随便说”、“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谁还有其他想法或看法”、“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等语言来鼓励学生。教师是教育的促进者、指导者、帮助者、参与者、合作者、课堂教学研究者、未来生活设计者、人际关系艺术家,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环境,让学生有机会、有时间去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找出规律,悟出新知,形成新联系。
四、热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了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
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
语文学科回归语文味 篇6
关键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G633.3
在六年的理论和实践学习中,我认识到语文这门学科既重要又难教。这由它的学科特点决定的,语文学习涵盖内容更广,收效慢,又关乎学生的未来成长。要想教好语文,除了教师自身的博学广识,自身的魅力,还要让语文学科回归语文味,抓住语文四大核心素养去培养学生。所谓的四大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審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荷塘月色》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法、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意
(2)运用多媒体手段,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画面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直抒胸臆的语句的含义,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下面我来结合《荷塘月色》的课例具体阐述我的看法。
一是感受语言文字的舞蹈即培养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语言的学习是语文素养里最基本要求。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你,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在《荷塘月色》中,我会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的解读角度出发,让学生品读其中优美的语言文字,理解掌握文章中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通过运用这些传神的动词后,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掌握文章的比喻和通感手法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引导学生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形象的动词进行一定的仿写训练。
二是火花的碰撞即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应该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夜晚散步,朱自清找到心灵的宁静了吗?”“作者由于心情不平静而观赏荷塘的行踪路线和心路历程是怎样?”
三是感受沿途风景即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以我观物,故物皆我之色彩”。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篇优美的夜色荷塘,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验鉴赏散文的乐趣。
四是文化的体味即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地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在荷塘月色第七段与第九段,作者描绘了不同于北国风光的莲,描绘了江南采莲旧俗图正好是江南文化的一个剪影,所以可以适当的拓展关于江南文化的资料,以丰富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态度。
一篇简单的散文,在教师博学广识下变成一堂生动形象的语文课,可以做到使学生爱学、乐学其中。抓住语文四大核心素养去培养学生,需要教师不断前进探索,不断丰富自身的学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更多的同学在语文课有参与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享受语文课堂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语文教学已成为一个世纪性的难题,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诊断出他的原因。王尚文教授的回答是:“病根在现代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学本身所内涵的人文性漠视。所谓人文性,是根于人的言语活动的实践性而生发出来的心灵自由性和主体创造性。表现在语文教学中,是重人的情感、人的体验、人的实践。但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指向人的言语情感、人的言语体验、人的言语实践的。因此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要确立一个既包容着语文又包含这人的情感、人的体验、人的实践并将其融为一体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语感。”语言是社会现象,语言学是人文科学。着眼于语言本身,把它当作一种客观对象进行剖析,着眼于人与语言的关系。
让语文课堂洋溢“语文味” 篇7
诚然, 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 其内容庞杂, 其形式令人眼花缭乱, 大量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涌进课堂, 语文教师俨然是博学多才的学者, 语文课也仿佛成了综合课。非语文的东西更是“越俎代庖”, 语文味严重缺失, 换句话说就是“种了别人的田而荒了自己的地”。
一名语文教师究竟应怎样做, 才能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呢?两年来, 我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1. 诗情画意, 感受“语文味”
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 是情感的语文, 因为语文课不仅学语文知识, 还承载着传承文化的任务——文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以“情”感人是语文课的重要特点。从某种角度说,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命脉。教育家赞可夫曾这样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 欢快的情绪, 能使他们精神振奋, 思维活跃, 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基于此, 教师饱含浓郁炽烈的情感, 学生便会随之入境, 领略语文动人心魄的艺术美丽。
记得王崧舟老师在执教《一夜的工作》时, 他先声情并茂地朗诵宋小明为周总理写下的一首诗。然后, 让学生读一读, 想一想:诗的什么地方感动了你?
生1:诗里写了这么多“你就是这样的人”, 说明诗人非常爱戴周总理。
师:来, 继续说什么地方感动了你。
生2:“把所有的伤痛藏在你身上, 用你的微笑回答, 你是这样的人。”因为这里, 总理把伤痛藏在自己身上, 他用微笑回答。
师:不是一点点伤痛, 而是—— (生跟着说:所有的伤痛) , 有哪一位能把所有的伤痛都藏在自己的身上? (学生情绪激动)
生:“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 在你的胸前写下, 你是这样的人。”
师:你感动吗?为什么?
生:因为他把所有的心装在他心里。
师: (点头肯定) 为什么诗人会写下这样的诗句?究竟总理的什么感动了这位诗人?我们一起走进总理的一夜。请大家拿起课本, 大声朗读《一夜的工作》。注意, 读的时候, 把生字读准, 把句子读通, 一边读一边琢磨一个问题——读完总理的一夜后, 假如请你用一个词表达你的感受, 你想用什么词语?为什么?
这个教学片段, 王老师用富有磁性的声音, 激情而内敛的情感, 抑扬顿挫地朗诵宋小明的诗, 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语文”的美丽殿堂, 把人们对总理的怀念、爱戴、崇敬之情展示在了学生面前, 营造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诗一般的情感氛围和基调。
2. 诵读揣摩, 读出“语文味”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读, 能帮助理解语义, 能帮助再现情境, 能帮助领悟内涵, 能提高语言水平, 能发展思维能力。然而, 要想使学生真正把书读好, 读出语言的滋味, 读出语言的神韵, 就要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读, 读出“语文味”。
例如我在教《詹天佑》这篇课文第4段“勘测线路”时, 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 感受詹天佑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以及那颗强烈的爱国心;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地读书。通过范读设境、想象移情、多元解读等多种诵读形式来读出詹天佑的令人感动之处, 激活学生的思维, 积淀学生的语言。又如,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时说的话”就采用了设置情境的方式来进行多元朗读:在施工委员会上, 詹天佑面对着所有的铁路建设者, 慷慨激昂地勉励工作人员“______”;看到有些工程人员偶尔粗心, 施工质量不是很高, 便语重心长地勉励工作人员“________”;极个别工程人员因为条件艰苦, 消极怠工, 便严肃而恳切地勉励工作人员“________”。再如, “詹天佑的内心活动”这部分则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元解读:如果强调这是中国人修的第一条铁路, 怎么读?如果强调詹天佑的坚定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该怎么读?如果强调修不好铁路的后果, 那又该怎么读?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揣摩, 明白理解的角度不一样, 朗读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 关键在于是否能表现出詹天佑的爱国情怀。
以上教学, 学生的每一次朗读, 无不体现着对文本的理解, 无不渗透着强烈的情感。这样的多元诵读, 使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增强了, 使学生的语言思维更活跃、更深刻了。同时, 在这样的多元诵读中, 浓浓的“语文味”也就洋溢其中了。
3. 品词析句, 品味“语文味”
品词析句, 是感悟语言的有效策略, 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感受力的主要方法, 更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在品读比较当中, 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 品读出语言的意蕴和情味, 才能对语言和语境有所感悟。因此, 我们语文教师要把有目的、有选择地于细微处辨析字词, 看成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唯有这样, 才能使语文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朝气, 也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洋溢浓浓的“语文味”。
记得我在执教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迟到》这篇课文时, 我充分挖掘语言生长点, 引导学生通过品析重点词句, 来感受父亲的严厉。
师:刚才,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 也有了自己的思考, 现在谁来谈一谈, 你从课文哪些词句感受到了父亲的严厉?
生1:我从“他瘦瘦高高的, 站到我的床前来, 瞪着我”这句话中的“瞪”字感受到了父亲很严厉。
师:你这是抓住父亲的—— (板书:神态) 。真会读书!
生2:我还从“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感受到了父亲的严厉。
师:为什么连续用了两个“快起”。
生:因为父亲很着急, 在催促“我”起床, 所以连续用了两个“快起”。
师:你这是抓住父亲的—— (板书:语言) 。那描写父亲语言的还有哪一句?
师:请大家认真读读这两句话,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3:刚才两个“快起”现在只剩下一个“起”。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
生:它还连续用了两个“!”号。
以上教学, 我紧紧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 引导孩子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 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 提高学生敏锐感悟语言的能力, 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试卷“语文味”之我见 篇8
什么是“语文味”呢?语文试卷中的“语文味”又如何理解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专家们是怎样定义、理解“语文味”的。
在全国首先提出“语文味”这个概念的是深圳市教研员程少堂先生。他对“语文味”的定义, 强调共生流动性, 侧重于陶醉享受:
所谓语文味, 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 以共生互学 (互享) 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 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 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 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强调通过学习而得到的收获, 侧重于方法技巧:
“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 即“写的什么”, 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 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 我理解的就是我们每次训练重点中提到的“学习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 其实“怎么写的”就包括这种“表达方法”。具体地说, 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 “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 “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浙江教育学院汪潮教授强调个体阅读, 侧重于审美感受:
首先, 对“语文”、“味儿”的含义进行说明。“语文”包含“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 其核心是“语言”。“味儿”有滋味、意味、趣味、情味、韵味等之义。“语文味”不是纯粹的味道, 不是单一的语言文字训练, 也不只是一种文学鉴赏, 它是一种具有语文学科个性色彩的、富有文化特色的整体审美感受。
以上三位专家是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语文味”的, 各有侧重, 却又颇具共性。程老师认为“语文味”浓的课堂渗透了师生生命体验, 弥漫着浓厚的文化味 (文化气息) 、文学味 (文学鉴赏) 和其乐融融、妙不可言的课堂氛围。强调语文味是在师生双向互动中产生的和谐美, 是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义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 在课堂上获得的。王老师认为在“读”“写”“品”中皆具语文味, 语文味不一定非要有师生的互动才会产生, 独自一人的静阅默读、感情朗读、圈点批注、心灵抒写, 也具有语文味。他认为语文味是通过读、写、品而获得的表现技巧。汪教授侧重强调语言本身所富含的文化带给人的审美感受, 强调语文味是语言这种载体所寄托的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美好感受, 它可以是个体感受, 也可以是师生互动的感受。
三者之间虽然各有侧重, 但共性却是明显的, 都强调语文味是一种审美感受, 它的产生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
语文味是个体的, 也是双向的, 还是群体的;是动态的, 也是静态的;是吸收, 也是吐出;是外界调动引发, 也是个人静思默想。
二、语文试卷的“语文味”
程少堂老师讲的是语文课堂的语文味, 笔者这里谈谈语文试卷的语文味。两者之间既有共性又各具特点:两者都能让学生获取知识、生发情感、得到启发, 从而丰富语文修养, 因而都具有浓郁的语文味。他们的区别在于课堂是动态的, 考试是静态的;课堂是有声的, 考试是无声的;课堂因为互动而不断生成, 考试因为独立思考而妙笔生花。
语文课堂因为有老师的点拨启发, 有同学的各抒己见, 有彼此之间的争执激辩, 有老师声音、姿势、表情、动作的表演, 有学生之间的阅读、思考、讨论, 语文味因而显得浓郁而芬芳, 丰富而多姿。语文试卷的“语文味”与课堂相比, 似乎显得清淡寡味。细想则不然, 语文试卷虽然没有语文课堂那么生机勃勃, 趣味盎然, 既好看又好听, 但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命题老师精心选择命题材料, 布局试卷结构, 挖掘材料蕴涵的语文味, 设计语文试题, 组织题干语言, 同样能激发考生情感, 启迪考生灵感, 发掘考生潜能。考生在命题老师有效语言的引领下, 在充满温馨的启发下, 神思飞扬, 妙笔生花。这其中的语文味让人迷醉而不能自拔, 因此说, 语文试卷中的语文味与语文课堂同样馥郁芬芳。
根据上文的分析比较, 我们可以把语文试卷的“语文味”理解为试卷的文化味、文学味;人情味、人性味。
1.文化味:让考生贪婪吮吸
文化味指的是试卷知识丰满、源远流长:天文地理, 无所不及;农林医药, 无所不涉;历史典章, 皆可入围;诗词歌赋, 乃座上宾。文化味浓厚的语文试卷总是从不同学科、不同层面、不同深度、不同方位向考生呈现五彩缤纷的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精髓。
文化味指的是考生能从试卷中获得知识、充实心灵。考生阅读此类试卷, 能感受到世界之奇妙、人类之智慧, 深知自身之不足、学习之迫切。于是喜爱、迷恋、沉醉之情油然而生, 于是贪婪地吮吸、专注地品味, 让浓浓的文化芳香滋润心脾, 愉悦精神。
2.文学味:让考生怡情悦性
(1) 命题选材富于文学色彩。
语言生动形象, 内容趣味横生, 体裁异彩纷呈。散文诗歌、小说辞赋以其文采华美、语词精炼、情感丰富、内涵深蕴而属于首选之列, 引证论说文体则选旁征博引、雄辩滔滔、逻辑严谨、言辞凝练之文, 介绍说明文体则选语言生动、条理清晰、句式整齐之文。即便非阅读型试题, 设置也应具有文学性, 如:
下列两例公益广告语很有创意, 请选择一例, 用简要的语言加以分析。①“图书阅览”: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②“关爱他人”: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2) 拟题表述具有文学色彩。
确定所要考查的能力点以后, 用尽可能美的语言表述, 用尽可能美的形式呈现, 如2007年泰州市试题:
根据汉字的表意特点, 请仿照例句写出你的联想或想象。一个“雨”字, 让我仿佛看到了漫天的小雨淅淅沥沥地洒落,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一个“集”字, 让我仿佛看到了______;一个“山”字, 让我仿佛看到了______。
语文试卷无论是材料选择还是题干表述, 都应具有浓浓的文学味, 能给人以文学的熏陶, 给人以审美的陶醉, 给人以情感的享受。
(3) 结构名称体现文学色彩。
试卷板块名称的拟定都有文学韵味, 让整个试卷都笼罩在文学的光环之中。如2008年湖北宜昌卷三大板块:触摸汉字、轻松阅读、快意写作。在“轻松阅读”这一板块之下又设以下板块:观山水之美景、品龙井之香醇、赏白瓷之雅趣、仰大师之风范、沐明月之清辉。这样的结构显得匀称整齐、典雅质朴, 浓浓的文学味扑鼻而来。
3.人情味:让考生真情流淌
它源自人性之中最温情的一面, 是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 是一种由内而外感染他人的个性魅力, 是一股可以温暖人心的精神力量。语文试卷的拟制是作者 (要求阅读的文章) 与考生之间的交流, 是命题老师与考生的交流。
人情味是命题老师对考生的一份关爱与期待。试卷用以考查学生的文字材料就浸透着命题老师的诸多情感:所选材料或者用以教化考生, 或者用以丰富考生, 或者用以感动考生。试卷用以考查学生的题干设置, 也渗透了作者对考生的关怀和期盼:用括号提醒, 用着重号提示, 用例句引领, 都是防止考生走向“邪路”;去冗存精, 明确指向, 前后布局, 都是为了使考生直奔“主题”。
人情味是考生对他人的一份真情表白与感动。考生在命题老师的引导之下, 神采飞扬, 文思敏捷, 真情涌动, 许多答案动人心魄, 许多文章催人泪下。
4.人性味:让考生提升灵魂
语文试卷中的“人性味”, 应当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意识里早就存在的积极向上的人性, 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 让他们明白要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总之, 命题老师通过试卷的命制, 给考生上了“最后一课”。他们或者让考生通过阅读考试材料感知到某种积极向上的人性, 受到熏陶教育, 从而抑制消极颓废的人性。为达此目的, 命题老师在选择考查材料时, 会选择有益于学生成长的知识点、能力点、情感点加以考查, 于是所考查的知识、能力是常见的, 是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 所用于检测的材料本身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和良好的育人功能:或者塑造良好的意志品质, 或者熏陶健康的道德情感。命题老师也往往从挖掘、弘扬良好人性的角度命制试题, 让考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敢于鞭挞人间丑恶, 善于抒写自己的心灵情感, 于是他们的人性得到了张扬, 他们的灵魂得到了提升。
走进语文,品味地道“语文味” 篇9
一、口诵心维
如何走进语文?图解走不进语文,它看似形象,却如甜蜜毒药,将我们对语文的敏感扼杀;分析走不进语文,它看似深刻,却如一把匕首,将绝色语文肢解得不忍目睹。滔滔不绝地讲解、高频率多媒体展示、华而不实的小组合作……只能作为一种点缀,无法真正走进语文!如何走进语文?唯有读,唯有想,唯有悟。读得如亲历其境了,便走进了语文;读得如亲见其人了,便走进了语文;读得如亲触其物了,便走进了语文;读得如亲闻其声了,便走进了语文;读得如亲染其情了,便走进了语文。走进语文,便是“语文味”的境界。学生书声琅琅,笑脸涨红,如痴如醉;学生陶醉于书中,两眼迷离,如临其境;学生读后不吐不快,小手直举,小嘴直嚷;老师沉浸于学生书声里,额角涔涔,激动不已……这才是真正有“语文味”的课堂。
二、学高为师
要使语文课有“语文味”,教师必先有“语文味”,“腹有诗书气自雄”才能为上出“语文味”的课奠定基础。这“语文味”是朗朗的书声,是对字词句篇的深入揣摩,是教师的真情投入,是引经据典的旁征博引……要使语文课有“语文味”,学生也应有“语文味”。当然,这“语文味”不是教师要求就能做到的,它是教师感染出来的,是教师引导出来的。语文教学要求教者要引领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的声韵之美、色彩之美、形质之美、情感之美、义理之美。如此,教师就应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案,教材钻研要深,课堂语言要美,环节设计要精,教学形式要活,意境韵味要雅……做到既不失语文本色,又让学生兴趣盎然。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教出来的东西要丰富一些,深刻一些,即“老师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
三、准确定位
课文内容可以说无所不包,政治经济、伦理修身、天文地理、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人文自然,古今中外,几乎都涉及了,人类各种文化现象在课文中几乎都有所体现。这些内容明显的特点是容量大,涉及面广,表现形式多样。学生读着这些意蕴丰厚、文质兼美的课文时,他们受到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及如何做人的教育……他们从课文中知道了将相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的故事……知道了李白、杜甫,知道了曹雪芹、关汉卿,知道了鲁迅、巴金,知道了托尔斯泰、马克·吐温……他们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美景,知道西沙群岛的海里鱼特别多,了解有关计算机和航天器的知识……课文的内容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启迪、震撼,得到净化。应该说,上述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所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和所应取得的教学结果。但这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和最重要的教学结果吗?我们的语文教学这个舞台,经常让一些客串的角色所占据,而语言训练这个主角却被挤到舞台的犄角旮旯。如《穷人》这篇课文,学生读后,其内容固然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课文的语言和篇章的表达特点,应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从语文角度讲,后者印象的价值比前者印象的价值更为宝贵,理解课文内容与理解课文的语言形式和篇章形式相比,理解形式比理解内容更为重要。
四、字斟句酌
新课程标准虽然明确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并没有否定语文知识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所以字词的教学、知识的积累、语言的品味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在有关字词句篇的教学中,确保学生有大量时间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品味语言的表现力,品味遣词、造句、修辞、布局……不求其全,择其一端反复品味,力求做到一课一得。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向苏轼学习。苏轼有一种读书方法,叫“八面受敌”读书法。一种书每读一遍,都只选一种角度,只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比如他读《汉书》,第一遍,从中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用兵之法;第三遍,去研究人物和官制。几遍下来,他精通了《汉书》。如此高效的读书方法,今人不可不认真借鉴。一堂课下来,无论在语文的“工具性”上还是“人文性”上,学生有些许收获,都令人欣慰,何必追求面面俱到的浮泛。当然,评价一个老师的课是否“语文”,不能只凭一堂课作结论,如果所上的课是重点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的,这样的课无疑是语文课;如果所上的课是侧重于视野拓展、思维启迪、感情熏陶,这样的课也很“语文”。不过,这一切,都离不开字斟句酌。
五、个性凸显
语文课要凸显语文的个性——语文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必须是个“味道十足”的人。他是一个驾驭语言的高手,谈吐幽默,深沉含蓄,能把学生似懂非懂、想说又说不出的话说出来,使人茅塞顿开;他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情种,他爱每一篇课文,能抓住每一篇课文的情感点,把遥远的东西讲得亲切而自然,把枯燥的东西讲得生动而有趣;他更得是个内功足、底蕴厚的学者,能把握各种文体的特色,把一篇篇互不相连的语文课讲得语文味浓浓的。为了语文课的个人味,每位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教学上的优势,想方设法使个人的语文特色在课堂凸显,教出个性美,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六、独具视角
语文课要教出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与文化美。教师可根据教材编写的体例和单元教学的要求,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理解言语。在课文中起关键作用的言语,含义深刻的言语,特别是那些既是关键的,又是含义深刻的,同时又使用了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极佳的言语,是语文教学的比较要紧之处。在语文课融融的氛围中,可以尝试摒弃一些烦琐环节,把课堂重点设计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跳读品味精美语言,具体感悟生动情节,学习借鉴写作技法,挖掘体验生活哲理……从而和故事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与自然社会同呼吸共律动……教师运用独特的视角,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创造性及生命活力。
七、言外之旨
文章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直接或间接,都从正面或侧面体现着中心意思。中心思想或明或暗体现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对中心意思的表达以及读者对中心意思的理解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对课文中的词句段进行具体感知和分析,进行综合概括后得出的结论。因此,对文章词句的分析和理解是理解文章中心意思必不可少的过程,是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但是,因为言语生成的变化无穷、汉语——词多义、修辞的同义选择和变异组合的特点,理解具体的言语必须结合语境。脱离语境或断章取义,有些言语根本无法理解或理解不到言语的深层含义,有些理解甚至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截然相反。理解语言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语境会给言语提供补充信息,尤其是对那些含而不露、露而不尽,脱离本义较远的言语。一些内涵深刻、形式独到的言语,必须结合语境,才能达到全面、准确的理解,才能体会到其表达效果,才能感悟到其精妙之处。
八、形神兼得
表达效果好的言语,总是“意则期多,字惟期少”。高超的作者惜墨如金,不肯轻易落笔,生怕行文落入窠臼,心忧所言俗气、空洞、粗陋、冗长、呆板;期望用少而精的言语表达更为丰富、更为深远的意义,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一。其二,言语本身有模糊性的特点。其三便是语言和现实的矛盾,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现象是经常存在的,要准确地表达我们感觉到的东西,语言几乎永远不够使。基于这三点,言语为读者和听者提供了思维参与和补充的机会和余地。除了那些平白直叙、一览无余的言语,其他许许多多的言语都会引起言语客体的思考。言语客体在和语言对象接触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依据言语的描述,沿着文章的语流,顺着作者的思路,将自己的思维沉陷于文章所设置的语言环境之中。随着语流和语境的变化,读者随时随地会将自己的思维参与到作者的思维之中,以自己的思维为作者所提供的思维空间进行思维的补充。语文教学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对言语对象的思维参与能力和思维补充的质量。但是我们遗憾地看到,许多老师竟然无视语文课最具“张力”的“文学层面”中的那些能激起读者无限遐思的引发人的美好情愫的至情至性的文字,硬生生塞给学生一个标签式结论,窒息了学生的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使之无缘领略那让人迷醉、让人心旌摇荡的语文“胜境”,直令人扼腕叹息。如此,则“语文味”荡然无存。
九、体验纷呈
古人云:“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只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感悟的传达、体验的分享,才能使课堂呈现缤纷的色彩,真正散发它的“语文味”。在课堂交流的目的是深入地探究文本,从而在交流中深入感悟、体验文本。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文本的过程,是由静态转化为动态的过程。课本中很多课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要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真、善、美要素和亮点,鼓励学生围绕文本,用文中的语句交流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学生不知不觉中熟知和运用母语,散发浓浓的“语文味”……
清朝袁枚说:“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让我们拋开那些单调沉闷的讲解,拋开那些机械乏味的训练,抛开“繁采寡情”的文本,充满激情地与学生一道欣赏那些文质兼美的佳作,让学生走进语文,痛享“悦读”,咂摸地道的“语文味”。
摘要:走进语文,便是“语文味”的境界。教师“腹有诗书气自雄”是上出“语文味”课的基础。学生唯有读,唯有想,唯有悟,才能走进语文。课文的语言和篇章特点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品味语言表现力。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创造性及生命活力。对内涵深刻、形式独到的言语,结合语境才能达到全面、准确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言语对象的思维参与能力,熟知和运用母语,用文本的语句交流感受和体验。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篇10
那么, 如何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呢?
一、语文味, 要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上
语文课就是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训练, 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去表情达意。语文课如果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就偏离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所以我们在语文课中必须牢牢把握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一主线。
怎样的语言文字训练才富有语文味?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时要抓住语言文字的个性, 充分发挥其内含的语意, 让学生在一字一句中感受到语文的深意, 达到语言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语言文字所具有的魅力, 即使是片言只语, 也让它富有无限的语文情趣。
我曾听一位教师上过一堂低段的语文课《丑小鸭》。虽然课上得有点稚嫩, 但从课堂设计和教师在行课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控所透出来的浓浓的语文味却让我不能忘怀。
【《丑小鸭》教学片段】
1.揭示课题时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丑小鸭》, 请大家看老师是怎么写题目的。
师 (板书“丑小鸭”三个字, 边写边说) :小朋友们注意看老师是怎么写这个“丑”字的, 请大家看好笔顺。
师 (板书“鸭”字时边写边说) :这个字左边一个“甲”, 右边一只“鸟”, “鸭”就是最棒的鸟, 看老师写这个字时在田字格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写得小, 右边写得大。
师 (及时归纳) :左右结构的字一般都要做到“左窄右宽”, 这样这个字才好看。
(通过课题书写, 从字的笔顺到字的间架结构, 有重点地抓住字的特征进行无痕教学, 说明教师在上语文课时有较强的语文意识, 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语文意识的渗透。这就是语文课的语文味。)
师: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你们知道这是谁写的?
生:是一个叫安徒生的作家写的。
师:对! (板书: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 你们还看过安徒生写的其他童话故事吗?大家来说说。 (生答:《皇帝的新装》《风车》《红鞋》《蝴蝶》……)
(简介课文时进行适当的文学知识的教学, 这是十分必要的, 涉猎无须太深, 点到为止, 让学生知道“童话”这一文学样式, 也知道安徒生及他写的各种童话故事, 为进一步学习包括课外自读做一定的知识铺垫。这也是语文味的体现。)
2.初读课文时
师:下面我们自己来读读这个童话故事, 读的时候老师可是有要求的。
出示要求:
(学生读书, 教师巡回指导)
师:好, 大家都读得很认真。现在我想问问你们, 读了这个故事后是什么感觉?你读出了什么味道?
生:我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一种很同情丑小鸭的感觉。
生:我在读这篇课文时先是很生气, 到后来我高兴了。
生:我读这篇课文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是啊, 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们的心情会受到影响, 悲也有, 喜也有, 伤心也有, 开心也有, 这就是这个故事的魅力所在。
(对于低段学生来说, 读课文后一般说不出什么道理来, 但感受一定会有, 所以教师让学生说感受时学生就说得很好, 也很准确, 又各不相同, 说明学生在读课文时都有各自的感受。教师这么做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的特点, 很有语文味,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也知道故事都是会有魅力的。)
3 .生字教学时
(当学到“讨厌”这个词语时, 教师是这样教学的)
师:请同学们把这个词的音读准。 (生读)
师:看看这个“厌”, 我以前的学生总会写错, 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你们能帮我分析分析吗?
生: (饶有兴趣) 我想老师以前的学生没有看清这个“厌”字, 他可能把那个大字右上的一点点错位了, 点到上面去了。
师:分析得真好。你们以后碰到这个“厌”字, 还会像我以前的学生一样吗?
生: (响亮地) 不会!
师:为什么?
生:我们看清了这个“厌”一点的位置了!
师:好!老师相信你们。那谁能读出“讨厌”的味道来?
生: (憎怒地) 讨厌!
生: (厌恶地) 讨厌!
生: (娇嗔地) 讨厌!
(在教到“暖烘烘”时, 教师是这么教的)
师:谁能准确地读好这个词?
生:都没有读出后面一个烘的轻声来。
师:“暖烘烘”是ABB式的词, 一般叠词最后的那个字要读轻声, 请大家读一遍!
师:词也有情, 请读出“暖烘烘”的味道来!
生: (温暖地) 暖烘烘!
师:你有过暖烘烘的感觉吗?请你来说一说。
生:太阳照在我的身上, 感觉暖烘烘的。
生:我喝下一杯热开水, 肚子里暖烘烘的。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 老师也来说说, 好吗?老师小时候有一天生病了, 妈妈特意请了假, 陪着我去看医生。回来时天下雨了, 妈妈把自己的外衣披在我的头上。回到家, 看着妈妈, 我的心里暖烘烘的。
师:老师用的暖烘烘跟刚才小朋友说的意思一样吗?请你们照老师的用法说说看。 (生说, 略)
(“讨厌”的教学, 教师从字的书写到词意的感情色彩, 把这一词语的语文意义充分开挖, 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暖烘烘”的教学, 教师抓住读音和一词多义进行了有效的训练。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理念:简简单单的教学设计却装了满满的语文味。)
二、语文味, 要体现在对文本解读的独特上
每个人对同一文本都会有不同的体验, 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应对文本进行全面解读, 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课文,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也是阅读教学课语文味的体现。
我曾听过特级教师支玉恒上的 《月光曲》。他对《月光曲》的文本解读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也让听课教师豁然开朗。
【《月光曲》教学片段】
跟其他教师一样, 在初读课文后支玉恒老师让学生找出写月光曲的文字段落, 然后进行分析, 得出:“月亮升起———波光粼粼;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月亮照耀———波涛汹涌。”这就是兄妹俩理解出来的《月光曲》的音乐画面。兄妹俩这样理解的依据是什么?教师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最后讨论得出:是从琴声中听出来的, 当琴声缓慢轻柔时, 感觉月亮刚从海面升起来, 海面在月光的照耀下呈波光粼粼;当听到琴声急促有力时, 仿佛看到月亮升高了, 海面上风卷巨浪的情境;当听到琴声激昂高亢时, 就好像看到在月光的照耀下, 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景象。当兄妹俩从音乐声中醒来时, 贝多芬已不见人影, 他跑回客店把这首即兴弹奏的曲子记录下来, 于是就有了这首《月光曲》。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出这首曲子是贝多芬出于对穷苦的兄妹俩的同情而作的。至此, 一般的语文教师就会作罢。但支玉恒老师不然, 他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 为什么这样的琴声一定出自这样的情境?他引导学生从对琴声的破解中得出贝多芬的心情变化线路:在河边散步的贝多芬“听到有人弹他的曲子———有一点触动;后来看到了兄妹俩———十分感动;发现自己遇到知音———万分激动”, 所以他在弹琴时开始琴声缓慢轻柔, 后来感动了, 琴声就有点急促有力, 到最后他激动了, 于是琴声就激昂高亢。通过对贝多芬心情变化的分析, 让学生得出贝多芬写《月光曲》并非一定是表达对兄妹俩的同情, 其实也是贝多芬自己心情变化的记录, 所以也可以说《月光曲》是贝多芬为偶遇知音的心情记录而作。
支玉恒老师对 《月光曲》 作这样的文本解读, 就是为了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读文章, 去理解文章, 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特别重视的语文思维训练, 否则我们的学生就只有墨守成规的呆板思维, 那样的思维品质谈何创新?语文阅读课就应该这样教, 这就是阅读教学中的语文味。
三、语文味, 要体现在对文章情感的领悟上
语文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富有很强的情感性, 因此语文课堂上应充满情感, 让学生从中得到陶冶。有效的朗读是理解情感、表达情感的必由之路。教师在语文教学时一定要把“读”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来, 也只有这样, 才能体现出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来。
我曾听过特级教师盛新凤的 《如梦令》 一课, 她就是一“读”到底, 把这首词上得既生动又深刻。
【《如梦令》教学片段】
《如梦令》是李清照的一首小令词, 才33 个字, 却表达了丰富的意境。这样的文本怎样才能上出语文味呢?那就是一个字———读。教师出示全词让学生放声自读。在教师的带读下, 学生完成得很为出色。
“一读”:放声自读。等学生自认为读好了, 教师再抽读, 要求是读通顺;接着教师要求读出节奏来, 通过教师带读、师生轮读, 让学生懂得怎么停顿, 怎么读出节奏;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要求学生读出味道来。
“二读”:读懂意思。在学生再次自读的基础上, 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出词句的意思。读懂一句说一句。学生经过“一读”对词句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 所以很快就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同学们的相互交流补充下, 完成了对整首词的理解。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再让学生诵读全词, 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三读”:读出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在读到哪些词句时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说给大家听。很快, 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眼前的画面, 如“溪亭日暮图”:“黄昏时分, 太阳慢慢从山的后面落下去, 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空, 远处的山, 近处的水, 还有被霞光染红了的溪亭, 都笼罩在晚霞的余晖中。水面波光粼粼, 好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风光图啊!”……接着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想象读好“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这两句词。通过这样的引领, 学生陆续归纳出“藕花深处图”“一滩鸥鹭图”, 把整首词读成了几幅画, 对这首词的理解也变得丰满起来。此时再让学生朗读全文, 学生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四读”:读出词魂。教师激发说:把词“读胖”不算有水平, 如果能把词“读瘦”才能见真水平。学生跃跃欲试, 教师趁机提出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 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 并讲出理由。于是学生饶有兴趣地边读边思考。这样让学生带着特殊任务去读才会有效。因为这时学生对这首词已读了无数遍, 没有有趣的任务驱动, 很难激发起学生读的兴趣来。通过这样研读, 很快完成了任务, 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读成了“醉”字;有的说读成了“记”字;有的说读成了“暮”字;也有的说读成了“兴”字。不管学生说什么, 只要能自圆其说, 教师都不加否定。这实际上是让学生通过读, 更充分地理解词的意义, 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五读”:读出心情。教师说:不管读出的是“暮”也好, “兴”也好, “醉”也好, 老师认为都有道理, 因为“暮”所以“兴”, 因为“兴”所以“醉”, 因为“醉”所以“记”。作者不仅仅是因为喝酒而醉, 更因为景美而醉, 作者是被“陶”而“醉”的, 让我们带着各自的理解, 自由地、放纵地把这首词任性地诵读一遍, 最好能背出来!
教师通过这么“五读”, 完成了对这首词的教学, 让整个课堂书声琅琅, 话声不断, 也很好地让学生体会了其中包含的情感, 真正上出了语文的味道。
四、语文味, 要体现在对语文深邃博大的体验上
语文, 不但要指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精妙并学会运用, 还要引导学生体验到语言文字背后所表露出来的思想情感, 我认为还应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 感受到文字对重现历史、演绎传奇、品读人性的功能, 从而体悟到中国语文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
曾听过一位教师上李清照的 《夏日绝句》, 印象颇深, 能引发我们对怎样上语文课的思考。
【《夏日绝句》教学片段】
《夏日绝句》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西楚霸王项羽的一首绝句。短短20 个字, 如何让这首绝句充分散发出语文的光芒, 教师作了深入的思考, 要让它散发出语文的魅力, 让学生在学习这首短诗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
上课伊始, 教师提问:什么叫英雄?请学生来说说。在学生众多的、答不到点上的回答后教师出示: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注释“英雄”的:①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②不怕困难, 不顾自己, 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 令人钦敬的人;③具有英雄品质的。
然后教师又问:你知道哪些英雄人物?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英雄。这样做在课前就把“英雄”这个概念进行了放大, 让学生对英雄有了比较深的理解, 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接着教师出示李清照的 《夏日绝句》, 请大家自读这首诗, 并思考, 这里写的英雄是谁?学生在自读课文后回答:这首诗写的是项羽。教师又问:谁知道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
语文试题也应有“语文味” 篇11
试题一:
我是小画家,我能把下面的句子变成一幅画。(5分)
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太阳公公高兴地笑着。蓝天下是一条小河,河里有几只鸭子在游泳,河岸上还有一些漂亮的花儿。
试题二:
我能写同学的名字啦。(要求写出四个同学的名字)(8分)
反思:
1“综合性”导致“语文味”的缺失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综合性学习”已经成为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查一查、访一访等其他领域的学习方法纷纷登上了语文教学的舞台。它们改变了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改变了课本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的状况,更改变了在语文学习中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弊端。由此,语文试题也常常出现了所谓的“综合性”试题。不难看出,试题一旨在考查考生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于是,我们在学生的答案中看到了:(1)有的学生将“白云、太阳、小河、鸭子、花儿”按出场的顺序逐一呈现在卷面上。我们所看到的不是一幅优美的完整的图画,而是5个单独的图案。(21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画得很美,构图也很好,但就是画上没有鸭子。我们都知道。小学考试只是一种评价的工具。它发挥着反馈、诊断、激励和帮助等功能,起着促教促学的作用。试问:只画了5个单独图案的学生是不是就能说明他不理解这段文字呢?在以后的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是要加强这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培养还是加强构图能力的培养呢?没有画鸭子的学生,难道就能说他对“鸭子游泳”不理解吗?也许画面上没有鸭子。很大的可能性是他们不知道鸭子怎么画吧!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是否就要教学生怎样画鸭子呢?而学生在准备语文考试的同时,是不是还要去准备有关绘画的知识呢?诚然,这样的“综合性”试题考查的不是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它无法实现促教促学的功能,更不能称得上是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试题。
2“生活化”导致“语文味”的缺失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生活化语文试题走进了语文考场。生活化试题,大都创设了充满生活化的真实情境。在这种场景中,学生思维活跃,灵感进发,写出的答案精彩纷呈,各显奇妙。通过这样的考证,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得到了真实的应用,语文能力也由此得到了充分而生动的展现,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读语文可以解决生活问题,产生更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初看试题二也是一道生活化试题,它一方面考查的是学生的识字情况,另一方面考查的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交往情况。殊不知,有学生的答案是这样的:李小明、王小明、张小小、王小平。面对哭笑不得的答案,阅卷老师可以判他错吗?不行!答案没错呀!可这是他同学的名字吗?天知道呢。难道在阅卷时,我们还得拿一份这个班的学生名单吗?也有学生一个名字也不会写,究其原因是,同学的名字太难写了,很多字还没学过,只会说,而不会写。这样的“生活化”试题,不仅没有“语文味”,甚至可以说是一道无意义的试题。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篇12
关键词:“语文味”,书声,阅读,写作,质疑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课堂上,要确保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去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并力求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展示得自然妥帖,有艺术性,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这就是语文课上语文的味道。
语文味并不是摸不着、看不见、非常玄乎的。要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运用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一、书声琅琅,读出语文味
“读”是我国传统教学强调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一种手段。它是理解读物内容,吸收语言资料,表述内心世界不可逾越的途径。古往今来,多少人对“读”做过推崇与肯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是读与理解的关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是读与表达的关系,“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讲的是读与思考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是读与写作的关系,而这些,都说明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对改变先前阅读教学繁琐分析的弊端,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用大部分时间“讲课文”,就是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在此,我主张以“读”为主,以“讲”为辅,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有的放矢地读。我认为应该把时间充分让给学生去读,通过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字、词,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等。一堂语文课,我们不妨拿出五分之二的时间来“读”,让语文课书声琅琅。如果是语言精炼、文笔优美的散文、诗词等,时间还可适当延长。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我是这样设计朗读教学过程的:第一遍读,让学生从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弄懂在阅读中遇到的生字新词;第二遍读,主要是从读中去理解课文;第三遍读,则是让学生仔细揣摩,既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更深入理解,也是对语言文字的反复玩味,主要通过对朗读中轻重缓急、虚实浓淡的体会来紧抠语言文字。如在引导学生理解鸟的天堂的鸟多和欢的特点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谁能读出鸟数量多的特点?”“谁能读出鸟欢的特点?”“谁又能读出鸟的天堂的美?”通过这些问题,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纷纷举手试读。在读与评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美丽景象,体会到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之情。这样一来,“读”代替了老师所谓的分析提问,既减轻了负担,又加深了印象,还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岂不一举三得?
二、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改进作文教学
学生作文,既是表达方法的练习,更是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练习。特别是学生新学到的词语句子,如果能够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用一用,对学生内化这些语言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不仅是指写作方法上的结合,也应该包括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结合。因此,作文练习不仅是作文课的事,也是阅读课的重要任务之一。阅读课的作文和作文课上的作文应该有不同的分工。以扩大学生语言积累,内化课文词句的作文练习,主要应该在阅读课上进行。因此在阅读表达课上,应该结合课文的特点,适当地设计作文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运用并掌握课文中的词句以及一些写作方法。
我们在阅读表达课上设计的作文练习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基本模仿课文的语言说一段话或写一段话。这种练习的目的既可以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又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二是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这种练习中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自己在学习语言上的进步。三是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说话写话。比如《白鹅》中描写白鹅各方面特点时采用的是总分结构方法,我们就让学生模仿总分结构的写法来写一种动物的特点。
三、质疑与思辨,点缀语文味
在很多的语文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质疑,例如:省略号的“作用”等等,学生得到了充分的挖掘。课堂上师生生成出了“改一改”“像作者一样写出来”这些智慧的火花。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这意味着教师为使学生习得语言可以选择这样的“例子”或者创造性地运用这个“例子”。教师在学生对“这个省略号用得不好”提出质疑时,带着学生打破教材权威性的观念,对学生的看法予以认同,并让学生来改一改,写一写。虽然具体在这里的处理是否恰当有待讨论,但这种做法对培养、树立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是影响深远的,课堂上学生思维、语言得到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这不就是“语文味”十足的课堂吗?
【语文味】推荐阅读:
“语文味”课堂08-10
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07-16
留住语文课的语文味09-10
小学语文教学的语文味07-25
彰显语文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11-15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10-28
浅谈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发言稿论文08-28
语文味教学的无限性09-23
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10-23
散文教学如何教出语文味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