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养与语文阅读

2024-10-16

语文素养与语文阅读(精选12篇)

语文素养与语文阅读 篇1

新课标规定: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突破过去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材、局限于学科的局面, 树立大教材观、大语文观, 让阅读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应该强调学生主体建构、自主探究, 变以训练为主为以积累为主, 变深入分析为培养悟性, 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尊重师生的个性和作品的个性, 体现现代教育的民主化、科学化与个性化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入手,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灵活运用教材

教材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 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教师在上课时应开发其他课程资源。对于课文, 教师首先自己要读、悟、探究, 使要教的课文化为自己的血肉, 至少要有自己的理解。挖掘不深, 肯定是蜻蜓点水, 无法深入;没有心得, 必然无法灵活驾驭。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精心选择切入点。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 尤其要注意内容的选择、取舍和详略的安排, 不一定面面俱到, 不一定使自己的教学思路等同于文章的写作思路。但要围绕目标, 根据需要, 顺其自然, 恰到好处。

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正如教育家吕叔湘所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 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 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 附带的说明书, 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因此, 教师不一定就教材讲教材, 还要注意拓展迁移。语文教学应强化内引, 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阅读中;强化外联, 把学得的成果延伸到生活中;不忘和生活对比, 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阅读文本的改编或改写

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改编或者改写是建立在对文本的理解基础之上的, 文本的改编或者改写会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学生在这样的思维过程中自得其乐。老师在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改编或者改写时一定要循序渐进, 难易适度,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最佳。我们可以把一些叙事性作品改编成短剧进行表演, 学生对此尤其喜欢, 这对阅读兴趣的培养甚佳。我们还可以将文章的人称、体裁、开头和结尾进行一些合理改写。

3.阅读复述比赛

为了促进学生认真阅读, 积极阅读, 教师可以适当组织阅读复述比赛。为了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综合阅读, 我们可以先在学习小组内进行阅读复述, 然后, 由学习小组推荐阅读复述优胜者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阅读复述比赛。具体做法:由参赛者向评委 (由各学习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和教师组成) 印发所复述的文章, 然后, 在全班进行复述比赛, 评委打分, 其他同学以举手支持的方式进行评价。评分标准:声音洪亮, 仪态大方, 语言流畅, 尊重文本, 重点突出, 表情得当。

4.凸显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本体地位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 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 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 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 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展开。我着手在课堂内外尝试了几种阅读方法, 具体要求:①美文美读, 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 培养语感, 积累语言材料。②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 通读课文, 大体感知课文内容, 理清思路, 提取和筛选信息。③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 学习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 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

5.营造良好氛围, 激励自主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 任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给读书方法, 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 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烈的学习责任感, 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 应营造自学氛围, 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并不是放任自流, 在学生自学前, 教师应教绐自学程序与方法, 采用一读 (将课文读通读顺, 了解课文脉络, 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 , 二思 (看一看“预习提示”, 读一读课后思考题, 明确新课要学什么) , 三写 (即认真读课文, 深入思考, 在文中圈圈画画, 记下疑难, 写下感受) , 四用 (即使用工具书, 迁移旧知识, 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的方法, 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 明白如何入手, 懂得先做什么, 再做什么, 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 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 但不要扮演包办代替的角色。

其次, 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让学生乐学。动机是内驱力, 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 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 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 通过创设情境, 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 对新知识产生需要和渴求, 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

最后, 营造民主氛围, 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 努力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走向成功, 体验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 开展合作学习,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 使学生愿学、乐学。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 主动汇报, 交流学习。 (2) 互相讨论, 及时评价。 (3) 大胆发问, 鼓励创新。

6.结合生活, 激活经验, 升华情感

有人说,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 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在新课程背景下, 语文教师需要打破书本的限制, 将语文教学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 合理开发与利用日常生活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给课堂教学注入活水, 帮助学生释放头脑中原有的生活经验, 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一方面, 联系现实生活, 唤起学生的经验与情感, 为其文本学习与理解奠定基础。另一方面, 组织课后延伸拓展,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知识内涵, 促进情感的有效升华。

语文素养与语文阅读 篇2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本课题是以国学经典为载体,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综合性课题,其中国学经典指的就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而学生的语文素养指的则是学生在语文知识方面的素质和思想道德方面的修养。通过本课题的开展,旨在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积淀孩子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探索开展传统经典诵读和丰富学生人文底蕴,培育民族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相互关系。

“阅读国学经典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应表述为: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一段时间内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组织和实施学生课内外阅读、写作教学,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是否达到课程标准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验证阅读、写作这两个最基本的语文技能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中规定的阅读写作内容、阅读写作水准、以及阅读写作评价的基本尺度等是否适当。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世界各国都比较重视对本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主要是继承和发展的研究。在此方面国内外许多仁人志士就如何培养小学生开展诵读经典文化发表了若干争鸣,其中有影响的,能系统地阐述并指导同行(特别是一线教师)怎样恰到好处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的做法太少。仅仅是从理论涉及到了在新形势下,小学生诵读经典重要性的问题。

现代教育,偏重技能灌输、功利和考试,以至于在世界文化讯息的冲击下,新生代渐渐远离了独立思考能力、评价能力和深度思想,这怎能不令人担忧呢?人文文化对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环境的造就、传统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读诵经典从儿童抓起,这对强大祖国、繁荣民族、造福人类而言,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1995年初春,赵朴初、冰心、曹禺、夏衍等

9位文化界名人,也在全国政协会上紧急呼吁:“赶快建一个幼年古典教育学校。”1998年中国青基会开始组织实施“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

而如何在小学生中培养自主诵读的方法、途径、模式,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因此,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强化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构建良好的、有序对策和具体的实施操作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理论假设:利用素质教育理论,建立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的创新教育体系和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目的。

2、研究目标:

(1)开展传统经典诵读和丰富学生人文底蕴,培育民族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2)诵读中华优秀古诗文对提高儿童智力,发挥学生潜能的研究。

(3)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力争总结出一些值得推广的教学案例,教学方法。探索适应新课标要求的传统经典文化诵读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

3、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1)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

A 帅选适合小学生诵读的国学经典文化内容。

B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开发完善国学经典文化的校本课程。

C 开展经典文化活动的研究

D渗透在学科教学及日常生活

E重视家校沟通,开展亲子活动。

国学经典文化元素在校园文化上的有形展现,通过文化景点建设,构建特色鲜明、教育效果明显的立体的、开放的校本教材。让校园文化诠释学校办学理念,引领学生亲近经典文化,让校园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2)子课题设计:

探索国学经典文化元素在校园文化中的有形展现。

探索开展诵读国学经典文化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探索弘扬国学经典文化,家校沟通的途径与方法。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调查法:先运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再在课题实施阶段,采用问卷、测试等方法,适时向学生了解课题实施效果,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研究的方法。文献法:借助理论和经验,指导实验研究。

个案研究法:对有代表性的教师、学生作跟踪研究并写出个案研究报告。加强家校的联系,通过调查分析,建立个人档案。及时反馈总结。

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按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总结。在研究中不断反思,及时总结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行动研究法:在研究同时重点写好教育日记(教学后记)、教育案例、教育随笔、教育沙龙和教育论文。

(五)研究时间安排:

准备阶段(2011.9—)

对目前师生素养现状,文化底蕴进行调查分析,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实施阶段(2011、11—2012、12)

(1)帅选适合小学生诵读的国学经典文化内容。

(2)收集资料,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和《三字经》《弟子规》《古诗70首》《论语》唐诗宋词等古代经典为主体。同时精选中、外、现、当代美文。在诵读、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完善国学经典文化的校本课程——《诵读千古美文,浸润书香人生》(暂定)

(3)以“弘扬国学经典,浸润书香人生”为主题,营造“书香校园”——打造国学文化墙,布置国学文化走廊,筹建国学讲堂等,让校园文化诠释学校办学理念,引领学生亲近经典文化,让校园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提升校园环境的内涵。

(4)开展诵读、征文活动,要求学生每日坚持诵读20分钟。每学期开展二次读书节系列活动,以班级或年级组为单位,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诗歌朗诵会、读书采蜜卡、读书笔记、读书征文等活动。以“读书专刊”为载体,鼓励学生以德载文,以情润文,将诵读与征文紧密结合。

(5)结合经典之作,谈人生体会,交流展示读书成果。进一步调整、完善方案,进行阶段性小结,扩大成果。加强研究的薄弱环节,提高整体实验水平,整个实验有明显进展。

结题阶段(2013.1—2013.6)

深化发展阶段,整理、小结各子课题经验,继续深化研究。汇总整理各种资料,准备结题。

(六)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1、本课题研究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成果有广泛的实用性。

2、本课题可操作性强,内容是具体的,研究思路是清晰的,紧紧围绕校本教研而开展,对良好科研氛围的形成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创新之处:

1、找准切入口。“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抓住时机,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有组织地让他们接触一些人类最为优异的典籍,给学生们从小建构一个高水平的平台,是现代教育所承载的一个伟大的历史使命。

2、教师专业发展。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校园特色文化的建立,以及品牌学校的打造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就是要通过本课题研究宣传读书学习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引导教师有深度、有内涵地专业发展。引导教师创新。解决自我教学中的困惑,形成自我的特色,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3、学生培养。研究如何把学习传统经典和语文课堂教学相融合,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为语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七)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

家长对本课题的认识状况的统计和分析调查报告2011.3

国学经典的校本教材的定稿和校本教材调查报告

小学生阅读习惯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调查报告

阅读经典与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活动研究论文集 论文汇编 2012.9 最终成果:

阅读经典与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阅读经典与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探索经验总结 2012.9

阅读经典与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论文 论文汇编

(八)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包括课题主持人在内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学校条件分析

学校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占地14余亩。现有20个教学班,1000余名学生,60余名教职工。

近年来,学校立足农村办学实际,以活泼团结,务实求新的精神,引领广大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使我校步入了新沂市先进学校行列。

学校布局合理,各种配套用房一应俱全,技术装备完善。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方针政策,走科研兴校之路,学校成立了教科室,组织完善,制度健全,我校具备完成该课题研究条件。

语文素养与语文阅读 篇3

语文素养就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人格,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首先,让学生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语文教科书具有传递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思维、陶冶情操、培养语文能力等作用,兼有思想情感教育、知识传播和技能训练三种价值。有效地用好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关键。运用好教材,重要的方法就是教会学生阅读。

学生阅读能力是衡量语文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学生语文实践性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积累的祖国语言文字加以运用,并在阅读的语言环境中体验理解,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达到再积累,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现在我县在教科局教研室的指导下,大力提倡运用中学阅读课型教学,为学生阅读提供了阅读方法的保证。当然,我们对阅读课型方面需要专家的大力指导,充分利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型研究》教材,由生疏到熟悉,由理解到运用,指导学生读书,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型研究》的基本理念就是“以读为中心”,阅读教学的十种基本方法,形成了十种基本课型,即:朗读课型、背读课型、说读课型、议读课型、疑读课型、析读课型、抄读课型、写读课型、赏读课型、演读课型,哪一种课型里都有这个“读”字,所以说,“读书、读书”就是要让学生有书可读,这书,首先是课内课文,再次才是课外的文章,如果,我们在课堂上都不重视“读”课文,学生又怎么去课外读文章呢?而长期以来,我们好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讲”而不重“读”,让学生不是读书,而是“听书”,就是听老师讲书,这样的教学,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如何能得以提升呢?所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型研究”更加突出了学生“读书”的地位。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那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怎样运用潘泽远老师的几种课型呢。下面我简单介绍三种。

第一种朗读课型,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课文,学习朗读知识。

结合课文朗读,学习语调、语速、重音等朗读知识。

第二步:读课文,训练朗读技能。

学生朗读课文,确定每段朗读的语调、语速、重音。

第三步:读课文,讨论朗读体会。

就是用朗读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这种课型主要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诵读来体会作者的感情,感悟理解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在“读”中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运用好这种方式,也等于教会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怎样才算正确地读出重音,活用语调,巧用语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谈自己的体会。例如:这个词为什么要读重音?由读准重音的理由谈对词语的理解。这句话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调?由把握语调谈对句子的理解。这段话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速?由语速的运用谈对内容的理解。朗读到位了,文章理解了,体会也便加深了。

第二种“说读课型”,就是边读边说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通过“读”和“说”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说话能力、概括能力,“读”要读全文,读重点段落、句子。“说”要按要求说课文的内容、特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其充分活动。

第三种,“写读课型”就是用写作促进阅读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写读课型,是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让学生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结构立意等特点,同时进行写作训练,使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读写训练贯穿在整堂课的全过程中的一种课型模式,以对课文的仿写、缩写、扩写、改写、续写、评析等灵活多样的写作形式来促成学生读中语写,写中思读,有效地提高读写能力。现在的学生特怕写作,可我们用现有的课文教学生怎样写作文,不就节约了很多时间吗?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是提高了吗?

注重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篇4

一、激趣———增强课外阅读的动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 都依赖于兴趣。”学生有了阅读兴趣, 就会产生“我要读”的渴望。

1. 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 学生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 个个精神抖擞, 双耳竖立,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娓娓渲讲, 被激化, 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带入了一个有趣、惊险、奇特、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错、期待大白结局之际, 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 后面的可更精彩呢, 欲知后事, 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这样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 主动去进行阅读, 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 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

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 (或组织学生讲) 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 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长的故事, 进行对比、教育, 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 对书的渴望, 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3. 介绍读物梗概激发阅读欲望。

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 激发学生“欲知详情, 请看原文”的欲望。如结合《将相和》《赤壁之战》的教学, 教师可出示《三国演义》 (儿童版) 介绍书中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 纷纷要求借书阅读, 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 以及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实践证明, 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二、指导———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

我们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不仅爱读, 而且会读, 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 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 做好读物推荐。

由于学生年龄小, 阅历浅, 所以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 良莠不齐, 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作为教师, 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 (1) 推荐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我们推荐读物时, 可以结合课堂内容进行。如上完了《丑小鸭》, 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学习了《景阳冈》, 可以向学生推荐《水浒传》; (2) 推荐与学生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小学六年, 跨度较大, 我们推荐读物时, 不能一刀切, 必须根据每一级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 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 (3) 从时空结构上推荐有关内容:在实践中, 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影视、广告、标语等引入课堂, 丰富深化教学内容。

2. 指导课外阅读方法:

阅读一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 细细揣摩, 较深地了解文章的文字和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 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 再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 最后浏览全文, 综述大意。在课外阅读中, 常用的是略读。根据目标的不同, 我们又可以把略读分为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培养课外阅读能力, 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 扶放相结合的原则, 切忌拔苗助长。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顺序, 即先初读, 感知书中大意, 然后精读品析, 最后评议摘录。

3. 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 (1) 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 科学珍闻, 生活常识等, 以丰富语言, 增长知识, 启迪思维, 陶冶情操; (2) 提纲型:在读过一本读物后, 把其中的要点或提纲挈领写下来, 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 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 (3) 感想型:在读完一本读物后, 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 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 (4) 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 改写故事, 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 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 摘录讲评, 交流感想等方式, 提高做笔记的能力。

三、活动———加强课外阅读的落实

学生通过阅读, 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就想通过一定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创造意识, 所以我们要根据儿童成长的心理发展规律, 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以增强学生对所做事情的兴趣, 从中感受掌握知识和收获的喜悦。

1. 开展识字、朗读比赛。

要鼓励学生多识字, 多读书, 可以在班上举办“识字大王”比赛活动, 鼓励学生人人争当“识字大王”;中、高年级可以举办“朗读比赛”活动, 可以分角色, 配乐朗读, 然后进行评选, 将评选的最佳选手推荐到学校当播音员。

2. 办读书剪贴报。

办读书剪贴报, 也是激励学生多读书的一种好方法。它能集学生读书、编辑、绘画、书写于一体, 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读书所得。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向去寻找有关的课外读物, 完成剪贴报的任务, 定期进行评比, 逐步提高要求, 期期要有新的内容。这样学生不知不觉就会养成多读, 多积累, 善于收集的好习惯。

3. 开展教师、学生、家长读书日活动。

开展教师、学生、家长读书日活动, 是刺激学生读书兴趣, 让学生展现“学识”“能力”的机会。根据儿童心理活动规律, 学生参加活动时会神经系统紧张, 表现欲增加。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不定期地举办教师、家长、学生“读书日”活动。通过活动, 让家长了解学生读书情况, 掌握学生读收的爱好, 学生也在老师、家长面前充分展示了读书的“才能”, 提高了读书的兴趣。

四、测评———检查课外阅读的效果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 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 提高阅读质量, 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 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 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 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 教师要及时地鼓励,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 会更坚持大量地广泛地阅读, 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

1. 家校互动:

课外阅读, 就其形式来讲, 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外读书。因此与家长配合是很有必要的。建立家长联系卡制度, 争取家长配合, 督促、检查子女的阅读情况。第一, 教师要指导家长按照学生要求为学生提供读物;第二、给孩子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第三、家长要向教师及时反馈学生读书的情况, 形成校园课外阅读的网络, 让学生时时处于读书的氛围中;

2. 建立读书报告制度。

每天抽10分钟, 安排一个同学讲述自己阅读中的收获, 其余同学评议。此举一举两得, 不但能矫正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不足之处, 还能借同学的口, 开拓其余同学的视野。

3. 定期检查读书笔记。

通过检查读书笔记, 能让老师了解学生所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 并指出他们笔记的优缺点, 明确努力方向。

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篇5

河南省汤阴县宜沟镇前李朱小学王学宾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巨大的阅读量对不爱读书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可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而言,却轻易而举。可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让学生喜欢阅读,轻松阅读,并能感受阅读之乐趣呢?

一. 阅读形式要多样化

1. 读一读,讲一讲

坚持一月举行一次“我会讲故事”活动。在“故事会”上,要求学生把课外读到的精彩故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出来,看谁讲得好,看谁讲得多。爱表现自我是孩子的天性,为了课堂上赢得别人的掌声,孩子们课下就会主动下足功夫坚持阅读,并坚持读到极致。

2. 读一读,演一演

对课文中精彩的故事,还要求学生演一演。比如《将相和》一课就采取了这种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演之前,学生会细细品味人物的语言,揣摩人物的心理,从而刻画出人物形象。无形之中,对文章的理解就会加深,并且会对其它人物产生兴趣,从而会对整部著作产生浓厚兴趣。

3. 读一读,赛一赛

每隔两周,我们就会展开读书竞赛,让学生把自己课外读到的精彩片段大声朗读出来,和大家分享,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就会深入品味语言,潜移默化之中培养语感,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二. 指导学生写出读书心得

学生仅仅喜欢阅读还不够,还只是停留在阅读的表层,要让学生的阅读更深一层,就需要指导学生在做好读书笔记的基础之上写出读书心得,把读书的感悟,对人物的理解,思想意识的进步形成文字,记录下来,久而久之,读写结合,以读代写,以写促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得到提高。当学生喜欢阅读,善于阅读,并能勤于写作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总之,阅读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汲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培养

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的成长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运用情感因素提高语文素养

光泽实验小学林遐

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论述都说明了情感的作用大。教师如果能艺术地通过多渠道发掘情感因素,将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营造氛围——调动情感

儿童的情感会形成一种驱动力,聪明的语文老师应该利用儿童的情感,成为他们主动投入、参与教学过程的驱动力;责任心强的语文老师更应该培养、发展儿童的情感。情感因素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对于小学教学来说,学生课堂情绪明显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我曾经进行过比赛背诵文章精彩片段的试验,结果表明,当我以严肃的神情、严厉的语调进行教学,对学生的添字、漏字和感情不到位不断点评时,学生学习精神压抑,记忆能力大大降低;相反,当我态度和蔼,笑容可掬,并且配以无声语言的积极暗示,学生朗诵积极性高涨,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背诵,结果不仅记得快,而且朗诵得有滋有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使学生的情感保持在对学习充满热情的状态之中。让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生动活泼地协调于学习过程中,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要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情绪,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教学观。改变教师那种“高高在上”的地位,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在讲课过程中,我不是始终站在讲台前,而是时时走到学生中间,一边讲课,一边与他们进行眼神的交流。有时,我还摸摸他们的头、肩,有时适时地赏识、肯定或使用表示夸奖和钦佩的手势,如伸出大拇指、鼓掌等。于永正老师给新老师的20条贴心建议中有这么一条:“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可以让学生感到你的真诚和亲昵,拉近师生的距离„„”

其次,教师要力求在课堂上形成师生相互信任、喜爱的亲近关系。儿童的情感是比较肤浅的。他们往往只根据衣着打扮、外部表情来评价一个人,也常常为了很平常的鼓励而高度兴奋。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注重自己的衣着言行。课前,或以微笑迎接学生入座,或以简短的开场白吸引学生注意;课中,以期待的目光与孩子们接触,善于掌握教学节奏,有张有弛,使学生的情感始终围绕着教学中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我送教下乡的课堂中,一女同学十分买力地朗读了“将军愣住了„„”(《丰碑》)这一段,读得不是很理想。但我还是笑着肯定道:“看得出,你尽力了,再努力些就更好了!”她的眼神立刻告诉我:“老师,我能行!”

第三,不强迫学生接受老师的答案。学生的意见往往有其独到的、适于孩子理解的优点。于永正老师说:“老师总喜欢把自己当成一个教导者,或许这样在学生眼中老师也成了一个高高在上的,不可亲近的权威者。但是当你以朋友的关系与学生相处时,原来一切都是自然生成,甚至可能会有一个个意想不到的奇迹出现。”例如:在《鲸》的教学中,一位学生提出“胎生”是什么意思?正当我思考怎样回答时,我班的傅玄之脱口而出:“‘胎生’就是不是蛋孵出来的。”“你怎么这么聪明!”我情不自禁开心笑着并竖起大拇指。这个解释是多么浅显易懂,真是我始料未及的。再比如,在《丰碑》教学的质疑环节中,讲到文中为何讲牺牲的军需处长与云中山化为一体时,陈诚同学说:“云中山很高,军需处长的精神是多么崇高,可以与云中山比一比!”从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的潜力不可忽视,他们比我能干!

放下老师的“架子”,树起孩子的自信;让学生多问、多说,多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投入学习。

二、感情朗读——陶冶情感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我认为,感情朗读能有效地达到这个目标。教育家叶圣陶特别提倡美读。他指出“所谓美读,就是设身处地地尽情发挥当时的情感,激昂处还他一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一个委婉,与文中人物心灵相通。”语文课是一门思想性很强、感情色彩浓厚的学科。感人的故事,生动的人物形象,优美的语言文字,其中多数课文适合学生朗读,尤其是某些具有强烈震撼力量的课文,更应重视美读。惟有美读才能起到以读移情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首先,语文老师自身要训练出扎实的朗读基本功。因为范读有多种功能:老师的正确读音使生字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正确的印象;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打动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很快进入教材的情境中。教《月光曲》这课,我请班上的小钢琴演奏家弹奏《月光曲》,我在悠扬的琴声中朗诵:“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在美妙的音乐中,听着老师入情入境的朗诵,学生产生了如临其境,似见其景的心理图像。他们有的说:“我好像看见五线谱的音符在跳舞。”有的说:“我看到海浪涌得很高,把月亮冲洗得更加皎洁。”音乐的感染,动情的范读,触及了孩子的情感领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揭示的是反复自读,达到自悟的道理。古诗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那么,如何艺术地引导孩子们自读,以达到自悟其中意境成为关键!《江畔独步寻花》描绘了一幅无限美好的春光图。教学这首古诗,我是这么引导孩子们自读的:一.以简洁的描述和动情的吟诵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想象画面;:1.静静地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地在脑海中出现诗中的画面;2.轻声自由朗读,想象画面;3.指名朗读,静听时努力使头脑中出现画面。三.感情朗读,激活画面:1.带着脑海中的画朗诵诗歌给老师听;2.请学生以“我仿佛„„”为开头描述头脑中的动画;3.在头脑中展示着描述的一幅

幅动画再一遍遍地读诗(指名读齐读);4.想象自己就是诗人,眼前仿佛就是明媚的春光,自然吟出这首诗。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反复诵读与想象,学生们在以抢答赛为形式的练习环节中发言踊跃,正确率高!在品词析句的环节中,更显出他们个性化的思维:“‘压枝低’让我仿佛看到花实在太多了!”“我喜欢‘恰恰啼’,它让我感到黄莺叫得很甜。”“‘娇’用得很好,原来它是形容小姑娘娇滴滴,用来形容黄莺,让我感到了黄莺的小巧玲珑,讨人喜爱。”整个课堂教学我始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朗读,让学生进入诗歌所描述的优美意境中自主学习古诗,并使情感得以陶冶。

总之,语文教学,从教师方面说,必须不止于讲解,更需要朗读,因为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获得情感的升华。

三、赏识学生——美化情感

我们做学生时都有这样的感觉——当我们喜欢哪一位老师时,哪门功课就学得主动、轻松。这实际上是情感在起作用。维系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东西就是“看得起”。儿童人小情多,要与他们够朋友,你一定得赏识他们!

赏识讲究人情味。班上刚开始进行早会课说话训练时,大多数同学不敢上台。为了鼓励他们,我用红笔在大拇指上画了个小人,当勇敢者在台上顺利地说完话,我就树起大拇指,顿时,上面的小人便朝他(她)咪咪笑。这种新颖又有情趣的赏识方式使孩子们乐不可支,更成为他们积极发言的驱动力!鼓励孩子需要赏识,批评孩子更要讲究艺术。班上有个调皮男孩,对同学一贯没有礼貌。一次上课,有位同学回答错了,他毫不客气地大嚷:“蠢猪,这都不会!”我一听立刻不动声色地说:“请聪明猪发表意见。”机灵的他红着脸,不敢正视我望他的眼神,慢慢地站起来说出自己的看法。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说过:“假如我们抛弃僵化的教育方法,用一种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方法,那么,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栋梁之材。”赏识讲究平等。赏识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平等。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指导学生学习中克服权威思想与学生平等相处。在教师赏识的语言、眼神、手势中自主学习,能使学生充分体验“天生我材必有用”例如:指导学生学习《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我采取教给方法,放手自学,汇报交流的形式。通过指导学习总理审阅稿件那一段落,教给比较词语、联系上下文的学习方法,再让学生用这两种学法自由读课文中与中心句关系密切的句子,体会作者怎样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最后,让学生充分各抒己见。学生自学时,我边指导,边鼓励;学生汇报时,我不仅认真倾听,更以欣赏的态度或评价,或交换意见。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不吝啬赏识的语言:“好极了!你的看法连我都没有想到!”“体会有自己的见解!”“你真会学习!”“你很有思想!”甚至一声“OK”;不吝啬赏识的神情:微笑、惊喜„„在赏识的氛围中,学生心灵舒展,精神放松,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总理看一句这么认真,那一叠文件有多少个一句呀!总理真辛苦!”一位学生问:“最后两个自然段意思一样,作者为什么重复写?”另一位学生回答:“何其芳实在太激动了,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赏识教育创始人周弘说得对:“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因为赏识,学生们越来越喜欢我,也就越来越爱上语文课,常常在下课铃响时,听到他们喊:“怎么这么快下课?”赏识教育美化了我和学生之间的感情。

四、语言训练——激活情感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教人医术者说:要想让别人知道人体的构造,首先你得拿起手术刀,一刀一刀地解剖给人家看;教人武功者说: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自己去摸爬滚打才有可能得到真功夫;教人医术与武功如此,教人学习语言文字大概也是这个理。”——于永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师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刻苦钻研教材,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练习,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在语言训练过程中,为师者切不可包办!我总是鼓励、启发他们自己通过思考、讨论,在实践中获得新知。如:《丰碑》一课的练习环节时,我指导他们用“湿润”造句。第一个学生说:“一粒沙子吹进我的眼睛,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笑着说:“你说的这个意思指某个物体使眼睛有泪水,能不能不用这个意思,再说一句?”话音刚落,一位女孩深情地说了这么一句:“学完《丰碑》,我的眼睛情不自禁地湿润了。”说得多好啊!我没有就此满足,又点拨道:“不讲眼睛里有泪水,用这个词的另一个意思说一句。”学生安静地思考着。我轻声提醒:“清晨„„”一位男孩迫不及待地举手:“清晨,露水湿润了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在这样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仅是理解了“湿润”和用它造句,更是掌握了学习语言的方法。

在教学《难忘的一课》时,我紧扣课文中心句,设计了拓展练习。“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单的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表达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作为炎黄子孙谁不爱自己的祖国呢?让我们发自内心地齐呼三遍这句话。请文艺委员指挥,全体起立,齐唱《国歌》。以这个句子开头说一段话——“望着五星红旗,心中默念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时,我脑海中浮现出„„ ”学生李宁怿 写下这么一段话:“当我望着五星红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时,脑海里浮现出,在天安门广场,处处彩旗飘扬。毛主席亲自按下键,升上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来到天安门前的人,有的专注地看着,有的行军礼,有的行队礼。看着五星红旗冉冉上升,当国旗升上旗杆顶,群众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我又想起了在奥运会场上,中国健儿让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升起,让国歌一次又一次地奏响。健儿们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有的情不自禁地唱:‘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有的眼泪夺眶而出,观众席上欢呼雀跃。”

在设计练习时,我还注重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有时,学完课文,我对孩子们说:“电视剧播完都有令人回味无穷的片尾曲,咱们也动动脑筋给课文配上课后歌,那一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让学生根据熟悉的曲调给课文编课后歌,这更是创造性的语言实践训练。孩子们写的歌词精彩纷呈:“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中国出了一个英雄,他的名字叫邱少云„„”“伟大的周总理为人民服务,他就像人民心中的金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慈祥„„”“无论是生活上,还是事业上,他们时时刻刻给对方帮助,建立了伟大的友谊,举杯痛饮,同声歌唱,伟大的友谊地久天长。”“忘不了,您那春天般的温暖;忘不了,您那破旧的睡衣;忘不了,快乐的泼水节;忘不了,飞机遇险的时候;更忘不了,您一夜的工作„„”一些音乐爱好者还一展歌喉呢!听着学生演唱他们自己创编的歌,不仅是收获的喜悦,更让我仿佛看见了他们的美好未来。

“情动而辞发”,在创造性语言实践中,学生的感情到位了,语言自然也就“活”了起来——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正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

语文素养与语文阅读 篇6

【关键词】阅读体验;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语文素养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这句话道出了读书对人的心灵塑造。对于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处在塑造期的中学生,阅读的作用不容忽视。阅读是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求知、开智、立德、审美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阅读?怎样在在阅读中长见识、长能力、长智慧,健康地成长呢?

一、注重学生的阅读参与,让学生成为阅读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是新理念对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要使语文教学,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走出困境,其关键在于:真正把学习语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情景的创设是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索的关键。由谁生疑呢?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用情境呈现问题,设计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启动学生的思维并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无论什么人都不可能代替学生去读书学习。无论是谁,要想获得知识技能,除了靠自己一本一本、一篇一篇、一项一项地去扎扎实实地读、练外,别无他法。教师只能起“领航”“推进”的作用。教师要淡化课堂教学,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熟读,背诵优秀文章,体会其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语言美。让学生从内心本能上感受到知识的美,激发起阅读的积极性。

二、借助文本中的情感,推波助澜,陶冶学生的高雅情操

在我们的阅读文本中文学形象、文学意境本身就是促使学生产生这种认同和共鸣,它蕴蓄在字里行间,文学审美经验不足的学生不易感受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审美体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此来感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师心如枯井,冷漠无情,只知生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传达”作者的感情,非但引不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之感,所以要让学生动情,老师必须先动情。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种特定的情境,进入一种忘我的艺术境界,将作品的艺术情思、艺术形象再现给学生时,师生之间就会实现认知与情感的自然融合。这时无声的铅字就成了有声有形,令人可闻可见的动情音符。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

具有健全的阅读心理,有良好的阅读品质,这是阅读教学顺利开展的内在因素。从培养阅读习惯的角度而言,阅读目的在于阅读本身,为阅读而阅读,阅读动力在于对阅读本身的兴趣。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汇集人类文明的宝库,是学生的良师益友,阅读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唤起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憎恨,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插上理想的翅膀,获取奋斗的力量。只有当阅读行为融入学生的生活,阅读行为才是有意义的,阅读才能真正成为一种可延续的生命活动。在实际教学中,要从学生的主观需求及自我发展水平出发,融入学生自我意向的追求,要不断采用暗示或激励手段,强化与提高他们的良好阅读心理,是切实提高学生内在动机的有效途径。阅读的成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可以办到的。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是终身需要,应该永不停辍的意义,并逐步养成持之以恒的阅读品质。

阅读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与不断付出的过程。只要在阅读中有足够的重视,在注意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同时又注意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克服不良阅读心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也自然便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四、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善处个性,引导阅读,,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阅读前,要了解学生的阅读爱好和阅读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可能;在阅读中,既要交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解决学生阅读中遇到的困难,更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后,要和学生一起交流、共同提高,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张扬自己的阅读个性。

培养阅读能力 提升语文素养 篇7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爱上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课堂上创设“新”“奇”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好奇心是人们对新奇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 可以说是一种本能。好奇心人皆有之,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 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 以“新”引趣, 以“奇”趣, 力求用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使学生优先加以注意, 在兴趣盎然中进行认知, 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整个的信息加工过程。

在语文阅读开始之初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 对于引起学生对重要信息的注意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创设问题情境是将学生引入问题之中的过程。通过“设疑”使学习者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 出现心理的不和谐状态, 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围绕问题进行探究解决认知产生的矛盾, 在矛盾解决的过程中, 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理解加深有助于阅读目标达成。如《驿路梨花》一课中, 学生提问:“这篇课文到底是用什么顺序写的?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根据提出的问题, 学生们自己阅读, 互相讨论, 自主探索解决。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 至学生契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 教学就十分有效, 而且还增强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要了解语文文字, 通常的办法是翻查字典词典。从原则上说, 无论什么人都应该把字典、词典作为终身伴侣, 以便随时解决语言文字上的疑难。学生应该每人必备字典词典。起初要对学生进行查字典的训练, 以便学生能灵活运用, 随后把文章的疑难词语留给他们, 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二) 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

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精髓所在。在阅读中, 鼓励学生把所读作品中的精彩句段、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介绍、重要篇章的论点、论据或艺术特点等认真地整理出来, 养成认真做笔记的习惯, 对学生今后的学问研究或者课程的学习都将受益无穷。

(三) 培养学生有质疑的习惯

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 应积极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善于质疑, 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能够辩证地分析问题, 而这一切也是未来世界对人才的最基本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头脑里产生的疑问越多, 他们对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和新教材的兴趣就越高。”如教学《赤壁之战》, 在学生弄清了曹操和东吴的兵力对比之后, 问学生:“你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周瑜是怎么打败曹军的?”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 自己去寻求答案, 兴趣浓, 效果好。

三、分阶段实施培养措施逐步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 同时又必须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 中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 积累阶段

积累阅读是语文教学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以古人为例, 古代科举考试考生要想“金榜题名”就必须将《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等四十多万字的书全部精读背熟。此外还要看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及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典籍等。由模仿到积累到训练、自悟, 直至成名成家。

(二) 自主性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能从不同的角度去领悟和感知一篇文章。除此以外, 学生在每读完一篇文章之后, 要多与其他学生或老师积极地讨论, 交流思想, “以彼之长, 补己之短”这样既让自己学到了知识, 又丰富了自己的思想。

(三) 个性化阅读

“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成了个性化阅读的标签。所谓个性化, 指的是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受注意力、兴趣、以往的经验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独特见解。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在课堂阅读教学中, 应指导学生不必囿于唯一的一个答案, 可以从自己的个性出发, 去理解作品的内容。同时, 对学生反复强调, 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不必顾忌别人的看法, 学生就会获得运用这种学习方法的乐趣。

对于学生个性化阅读, 教师如同养蜂人。在春天的原野上, 放手让一群快活的小蜜蜂飞向百花丛中, 这些可爱的蜜蜂们会通过自己触觉、敏锐的嗅觉和味觉, 去体会百花万种风情, 去聆听某一朵花蕊里的生命赞歌, 去采撷各自不同却醇香甜美的蜂蜜。

培养阅读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 篇8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可以看出,阅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作用。只有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我们才能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获取到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以此来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的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语文老师所头疼的。语文教师为此想尽各种办法,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可是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在这里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们发现,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学生对于某些知识感兴趣,他们会在这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去钻研,探讨。因此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大量的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结合课文教学,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课堂教学中,一篇美文足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学习了《列夫·托尔斯泰》之后,学生对他敏锐的观察力兴趣十足,这样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引导领会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由此来推荐学生阅读他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学习了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可以向学生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看到可爱的莎莉文老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魏巍的《我的老师》等等。学过了安徒生的《丑小鸭》之后,可以要求学生搜集整理其他的童话、小说,并推荐他们课外阅读《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等等。这种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阅读,学生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而且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推荐课外读物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由于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差异,阅读兴趣也各有不同。因此,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课外书籍时要做到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对于那些天生安静,喜爱文学的学生,可以多推荐他们阅读一些中外名著;对于那些好奇心强、喜欢动手研究的学生,可以多向他们推荐《十万个为什么》《发明与创新》《环球科学》等科普读物。这样,符合学生的阅读口味,他们既乐于接受,又能切实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更培养了他们的兴趣爱好。

(三)循序渐进,逐步巩固深化

中学生年龄小,有些读物不适合这个年龄段阅读,因此在向学生推荐时,教师要向学生推荐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文质兼美的书籍。还要注意与学生的阅读能力相适应,只有学生读得了,读得好,才能兴趣倍增,切莫求多,以免囫囵吞枣,适得其反。同时还要注意通过多种形式多样的方法,巩固深化。为此,教师应在培养兴趣的过程中围绕读书活动采取板报、专刊、故事会、表演、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刺激学生阅读兴趣,使之得以巩固和提高。

二、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等于成功了一半。”面对着大量的阅读题,单靠教师是永远也讲不完的。因此教师必须要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让他们借助一定的工具,自己去探索、辨析,真正提高自身的素养。

(一)“速读”与“精读”有机结合

语文教学中,要想对一篇课文有所了解,首先应该是速读、浏览,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基本的思想感情。而要想对课文深一步的了解就得依靠精读了。精读的时候要认真仔细,要随时圈点、勾画、批注、摘抄,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精美的词语,关键的词句要圈点、勾画、摘抄;边读边想,在所思所感之处,要随时批注。只有“速读”与“精读”有机结合,学生才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精神。

对于课外阅读,教师更是要教给学生实用的阅读方法,即“速读”与“精读”有机结合。拿到一本书应先看序言,简单地了解作者的精神实质、写作的意图,然后通篇浏览,读完之后,对于重要的篇目可以采用精读的方法,这样内容上融会贯通,就会深层理解文章所要表述的主旨了。

“速读”和“精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两种阅读方法,前者可以增加阅读的广度,适应当前信息时代的要求,后者则增加阅读的深度,理解作者的思想精髓。而这两种方法的结合更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以“导读”为主

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于有些简单易懂的文章,学生们能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对于一些深奥的句子,他们很难透过文字领会到隐含的含义。这时,教师必须给学生予指点,两三句话的提示,能使他们领悟即可。

教师在给学生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文章的重点、难点,启迪学生的思维,通过想象、联想,拓宽他们的思路。对于那些胆小的学生,要鼓励他们遇到疑难大胆提问,多参与到讨论、交流中来,敢于表述自己的想法。切忌填鸭式的指导方法,一股脑儿地把知识灌输到学生脑里,忽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多思考、勤动笔的习惯

不管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欣赏,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勤动脑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养成在阅读中发现问题,通过深入思考、认真分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如圈点批画、摘抄要点、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遇到好词佳句要摘抄,读到会意时,可以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或三言两语的评论,或写读后的感想体会。只要是发自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点点滴滴都是学生阅读的“果实”,都应该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学生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更培养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遇到疑难无法解决时,可以先加以标示,再寻求帮助。这样,不动笔墨不读书,不但可以加强记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清阅读思路、把握阅读内容。

(二)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初中生的知识底蕴有限,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疑难问题,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预习、自读、自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工具书,自己动手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而对于那些单凭自己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

落实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篇9

一、激发兴趣, 快乐阅读

课外阅读, 是学生在课外独立的阅读活动。学生对阅读怀有浓厚的兴趣是成功实现课外阅读的第一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量作出了具体的量化规定, 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会读书、爱读书的好习惯。因此, 教师应当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 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指导他们阅读课外书籍。

1. 创设氛围, 热爱阅读

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设立一个读书角, 摆满适合学生的图书。并与家长沟通, 让家长们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 得到他们的支持, 让他们在家中也摆满各种有趣的书。这样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 学生都能顺手拿书来翻看阅读, 从而使阅读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再在同学和家长一同读书的氛围下, 自然让学生走进书的世界中。

2. 巧用悬念, 诱发兴趣

对于少读书或不愿读书的学生来说, 就可以用听故事的方式。当教师或家长用声情并茂的叙述让学生了解部分故事情节, 认识人物个性时, 他们就会乐于接受。当学生想再听时, 教师或家长就利用这个机会设置故事悬念, 诱导学生自己去看书, 去更深入地了解故事, 这样就达到了激发阅读兴趣的目的。

二、传授方法, 有效阅读

教师应指导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从而提高他们阅读的效益。首先要利用课堂, 指导学生学会精读、细读、快速读、略读等阅读方法, 并让他们了解各种阅读方法的使用范围, 从而使他们在接触课外读物时能更好地提高阅读的效率。

1. 精读经典

精读, 就是逐字逐句地精研细读的阅读方法。课本教材中一些名家所写的散文语句优美, 文质兼备, 教师就可以以这些美文为凭借, 指导学生进行精读, 引导他们抓住精要, 并边思考边批注, 慢慢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这样, 当他们在课外碰到精美的文章时, 也能够自主尝试精细地阅读, 从而逐步积累丰富的语句。

2. 巧用略读

略读法的应用, 可以培养学生迅速“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略读法是首先要看书籍的序言、目录, 或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然后从头到尾进行快速地浏览, 从而迅速准确地从全局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概要。因此, 教师在平日里要放手让学生围绕相关主题, 利用图书馆、书籍报刊、网络、电子读物等多种媒体进行信息筛选。当然, 略读不是走马观花, 而是要集中注意力, 有目的地浏览。

3. 笔记精华

为了巩固课外阅读的成果, 养成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如引导低年段的学生将自己喜欢的精彩词语、句子摘录起来, 为以后的写作文积累词汇;鼓励中年级的学生将所看的故事大意进行简单概括, 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要求高年级的学生在阅读作品时, 要评注文章, 或自选一个角度, 写一篇读后感, 进一步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 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写作能力。读书笔记的形式是可以多样化的, 不需要面面俱到, 只需抓住重点, 抓中文章的精华部分。

三、选择书籍, 精彩阅读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 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小学生的求知欲非常旺盛, 对课本以外的读物也能保持很高的兴趣, 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 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引导他们选择一些“爱看”、“适合看”的书, 使其对书产生好感。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也都是童话故事、名人小时候的故事, 还有些从名著中节选或改编的文章。因此, 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将这些篇章的前后内容做个简单的介绍, 以激发学生想了解整个故事的兴趣, 再把相关的书籍介绍给他们。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更易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可根据节选的课文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向学生推荐内容相关的, 或体裁相同的书籍。

四、课文延伸, 拓展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 联系课外读物, 从而扩展对语文知识的了解, 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 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喜爱音乐的白鲸》一课时, 认识生字“鲸”, 教师可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对鲸的认识, 学生们便会主动地到《动物百科》等书上去寻找有关鲸的资料, 认真阅读, 以便于讲给别人听, 这样就在阅读“鲸”的资料的同时也读到了其他有趣的知识。通过这样的延伸和拓展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从而积极主动地在课外去寻找有关资料, 开展阅读活动。

总之, 语文教师要着力通过课程阅读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深入挖掘语文的人文内涵, 引导他们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思红.学会阅读——谈中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05 (3)

指导阅读方法 提高语文素养 篇10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我们应该注重课堂教学设计, 尝试多种教学方法, 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 从而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我认为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来实现, 情境教学是教改的最佳办法。

教学古诗文的时候, 经常因为学生对古人生活体验不够, 而无法准确把握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所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 就能使学生有直观感受, 提高古诗文课堂效率。

如我在教学《三峡》一文时, 古时自然景观已不复存在。上课时, 由于古典场景的缺失, 只能让学生凭空想象, 确实是在难为孩子们。我觉得用多媒体展示从网络搜来的三峡古时的风光画面, 会给学生感受到描写自然风光带来的很大帮助。第一段中的山高岭连的地貌特征;第二段中夏天水漫山丘湍急呼啸的情状;第三段春秋季节清荣峻茂的美景;第四段林寒涧肃、高猿长啸、渔歌悠长的凄美。若能把这些古典场景, 制作成连环画面, 再加上一些文字解释, 配上恰当的音乐请进课堂, 直观的画面, 舒心的音乐, 清新的文字, 省去了老师的很多讲解, 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更能让学生受到环保教育,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由于注重了课堂教学设计, 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参与机会, 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 主动探究, 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到有效地提高。

二、注重学生体验, 多方实践感悟文本

一谈到阅读教学, 大多数老师都会想到教参。其实, 教参只是一种参考, 阅读教学更多的是要求我们老师根据文本实际, 根据学生实践体验, 创造性地使用教参, 而不是忽视学生的实际体验, 照本宣科。例如, 课文《海燕》, 这是高尔基的名篇, 文本中的暴风雨、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义在今天这个时代早已超出了原来文本的象征意义。鉴于此, 在教学文中的象征意义时, 我没有照搬教参上的定论, 而是将它交给学生讨论文中的暴风雨让你想到了什么?各种海鸟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经过讨论, 各种体现新时代的象征意义就出来了, 并且都非常贴切。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我觉得将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有机整合起来,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谈谈我的做法。

在反复诵读整体感悟文本的基础上, 我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比如, 用多媒体出示:“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表达了对天上宫阙的向往, 为什么向往呢?“我欲乘风归去”, 是人为什么要乘风归去呢?这些问题既节省时间, 又让学生一目了然。通过合作探究, 教师给与启发诱导, 大家协作学习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 补充, 修正后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观看教学视频, 让学生把自己的意见通过口头交流后设定为讨论题, 和周围同学一起探讨。这样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 又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

信息技术的运用已成为现代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 特别是在语文古诗文的教学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很大程度上提高语文古诗文教学的质量。经过学生的多方体验, 对文本知识感悟深刻, 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注重实践, 培养真情

语文的实践性特点之一, 是能品味出作品中的真情。真情需要认真观察生活, 用心感受过生活的人才能品味出。这一点自己深有体会。在进行《背影》教学之前, 我先听了一位教师的课, 课堂上学生在小组学习中, 对父亲的背影并没有多大的感受, 这部分主要靠教师讲解。于是自己进行了反思:学生之所以不能体会背影的巨大艺术魅力, 是平时对亲情的观察不够敏锐。于是, 在进行《背影》教学之前的一周, 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每天观察父母的背影半小时, 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一周后, 当我进行教学时, 发现大多数学生能将重点锁定在父亲的背影上, 并结合自己的体验, 讲出了独特的感受。在这节的教学中, 学生始终流露出自己的真情, 并一次一次地感动着班里的每一个人。可见, 用心体验文中的情感, 也能使教学的效果能达到理想状态。

总之, 我们要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 以教材为载体, 不断拓展延伸, 以训练语言为主要内容, 以优化教学方法为手段, 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创造参与机会。学贵于思, 思缘于疑。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培养学生参与能力, 积极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理论联系实际, 真正把握阅读方法。这样,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创新, “授之以渔”,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示自己的风采!

参考文献

[1]毛元利.加强名著阅读丰富文化底蕴[J].甘肃教育, 2010, (04) .

[2]李樯.如何培养技校学生的阅读能力[J].职业, 2005, (S1) .

[3]王浩.语文课教学中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1, (10) .

[4]王根成.浅谈初中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09) .

[5]姜以钢, 许武, 田墨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运用[N].咸宁日报, 2010.

语文素养与语文阅读 篇11

一、利用课堂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教材中的课文篇数虽然有限,但却是学生积累和吸收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阅读可以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内在韵味。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凭借它可以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凭借它可以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进行知识的积累;凭借它可以去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凭借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凭借它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搭建能力展示平台。尽情品尝语文乐趣

学生在阅读完了一些书籍后,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就会产生表达的需要和冲动,我们还应该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把读到、听到、看到的故事讲给同伴们听,把他们的阅读成果汇报给同伴们看,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实现了“内在”语言积累的“外化”。汇报形式无疑是多样的,从课前的“谈天说地”到“读书园地”墙报到各式各样的比赛活动,什么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欣赏表演、交流辩论会、自办小报展等,既可以让学生品尝到读书的收获和喜悦,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更多的学生看到了别人的阅读经历和成果,也能从别人的展示中为自己指引阅读的方向,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这样一来,学生从兴趣阅读自然向意志阅读转化,养成了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三、重视基础知识积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他们词汇贫乏,掌握的句式也非常有限,对于他们来说,扩大词汇量,熟悉各种句式,日积月累、发展语言是其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老师应深谙此理,将课堂有效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熟读成诵,只有牢牢记在心里,那才是学问。语言的积累包括语言基础材料的积累,语言规律的积累,语言典范的积累以及语言中的文化积累等。

教材中的课文许多是大师级的名篇佳作,文质兼美,属于经典作品,有一定的蕴涵和深度,老师在教这些课文的时候,让学生在课文中把上述词语找出来,然后作拓展练习,写出自己所知道的相同结构的词语,最后让学生把这些词语摘抄下来,这是积累语言的好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语言习惯的良好途径。如《丑小鸭》这篇课文,文中有很多生动形象而又动听优美的词语,如:“雪白的羽毛”、“漂亮的影子”、“长长的脖子”、“厚厚的冰”、“洁白美丽的天鹅”、“镜子似的湖面”;“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毛灰灰的”、“太阳暖暖的”等。这是非常好的语言材料。重古诗词背诵。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课程标准》推荐的一定数量的优秀诗文篇目,让学生知其大概博闻强记。久而久之,学习对语言的运用就得心应手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是背诵,没几天学生会忘得一干二净,所以我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用于积累的本子,平常把自己认为好的句子、词语写上去,每一课结束时留几多分钟让学生自由积累“好词佳句”。每一周抽一节课给学生积累,这样学生有了交流的平台。弥补了农村小学资源有限的缺陷。有效地利用了资源,提高了学习效率。典范的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规范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材料,是学生学习并逐渐形成语言规范的关键。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鉴赏、领悟并进行归纳整理,最终积累了富有生命的词汇和语言,积累了富有个性的思想和情感,更积累了规范的语言系统。另外,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让课内和课外的语言学习互相补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这是积累规范语言的有效途径。

四、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加强语言能力实践

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文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受语言一领悟语言一积累语言一运用语言,形成培养语文能力的正确途径。结合语文教学,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表达能力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种课程形式。它十分注重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直接体验,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老师只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己,做有心人,就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进入综合实践活动的新天地。

在教学中我每个星期都会精心安排一节课给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学生乐学、爱学,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还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

在文本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篇12

一、在文本阅读中加强对祖国文字的认知积累丰厚的语言文字素材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基础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 杜甫有“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之训, 在古语中有“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的经验之谈。这些都说明了阅读与积累对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我们的教材平均每学期三十多万字, 《课程》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如此丰富的阅读文本, 学生可以凭此积累大量的语言文字素材, 可以使学生逐渐具备较成熟的语言文字体系, 在不自觉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

二、在文本阅读中感受文字的力量

《课程》总目标规定中学生应“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众所周知, 阅读是对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吸收, 是用我们民族和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的心灵与古今中外的伟大心灵对话, 让学生的思想与古今中外的优秀思想碰撞。书籍, 特别是经过了时间沉淀和筛选而被后人认可接受的那些名家名著, 是影响学生智力活动和精神发展的最优秀最重要最有效的媒介。在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中, 有很多闪光的精神, 有很多闪光的思想, 也有很多闪光的形象, 这些对青少年情感发展无疑是一种有益的熏陶。比如, 《岳阳楼记》吟出了范仲淹“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胸襟, 《出师表》表明了诸葛亮知

批读文属于精读、讲读课文形式之一。小学语文西师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 在精度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 安排了批读课文。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要领, 学会入情入景地阅读, 有创意地阅读。对于如何上好批读文, 因为没有什么可资借鉴的经验, 目前大多数老师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处于探索之中。现谨结合车老师执教《七颗钻石》一课, 谈谈对批读文教学策略探究的一孔之见。

一、激趣导入, 整体感知

阅读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对文章内容整体的把握与感知。同时, 在开课之初就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一堂课的成功, 其意义显然是不言是喻的。

上课伊始, 老师播放课件, 配以动情描述:在晴朗的夜空中, 繁星点点, 星光闪耀。每当这时遥望北方的天空, 你会发现有七颗钻石一般晶亮晶亮的北斗七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传说, 用心去感受它的美丽。轻声读文, 思考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文中的水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

老师的设计意图是:多媒体声像同现, 一开始就营造出传说中的神奇,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探究的冲动。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 老师就势形成板书, 从而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有了形象的感知。

二、精读课文, 归纳学法

人们都说:“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作为一种尚处于探索和恩图报、鞠躬尽瘁的忠心, 《爱莲说》说出了周敦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唱出了杜甫推己及人的大爱;读《诗经》, 看先民之诚挚淳朴, 品《观沧海》, 叹曹操之英雄情怀, 赏《孔子语录》, 学圣人之仁义道德, 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感东坡之神思飘逸……更有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泰戈尔的《金色花》、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记载着人类精神的语言文字是有生命力的, 凝聚着前人心血的语言文字是有感染力的, 语言文字的力量可以深入人心, 透彻灵魂, 让学生深入的揣摩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精髓, 参悟文本中语言文字的奥妙, 同文字的主人们同呼吸共感触, 实现心灵的净化, 得到思想的升华, 自然能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和道德修养。

三、在文学阅读中学会思考

《课标》要求中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阅读文本不仅只是阅读文学作品。学生的面前是浩如烟海的人类进化史和进步史的记载, 学生的面前有数不胜数的经验总结和未来展望, 而新时代的中学生们, 理应站在巨人的肩上看世界望未来。读《看云识天气》, 了解大自然是有规律可循的;读《昆虫记》, 认识与人类共生共存的众多朋友和敌人;读《生物入侵者》, 感人类的渺小与无知, 读《罗布泊, 消失的仙湖》, 叹人类的愚蠢与悲哀……还有《旅鼠之谜》《敬畏自然》《大自然的语言》《伟大的悲剧》《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 看自然的伟大, 宇宙的浩渺, 看人类的虚心探究, 伟大尝试。思考自然之谜, 思考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思考人生的价值取向。阅读文本能让中学生在思考中成熟, 以较高的思想境界和社会责任感关注世界, 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 而那些能够做出正确选择的学生必然是具备较高语文素养和公民素质的人才。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 新课程改革对中学语文教学是一场扑面而来的春风,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 我们应在这春风中种下阅读文本的种子, 培育出较高语文素质的人才,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世界的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批读文”教学

◇邓小明车凤

实验过程中的新课型, 正因为没有相对成熟的教学模式, 所以留给了老师极大的创新空间。老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是先作示范引领, 再归纳总结学习方法, 最后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学习提示自主学习, 加深对批注方法的掌握和理解。

如老师在导学第二.、三段时, 首先用课件展现重庆旱灾图片, 配以叙述, 然后顺势提出问题:小姑娘的家乡也遭受了这样的不幸, 文中是如何描述的?静心读文, 透过文字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几个词体会到旱灾的严重的?大屏出示批注, 再指导学法可以在学习中抓重点词进行批注) , 有感情地朗读。

老师的设计意图是:运用形象的干旱图片, 刺激学生的感官, 让其读中悟出水的重要, 唤起他们关爱意识。在阅读时, 也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感悟批注的方法。

上一篇:工程采油下一篇:质量前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