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养能力

2024-07-31

语文素养能力(精选12篇)

语文素养能力 篇1

美国哲学家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读书足以怡情, 足以博彩, 足以长才”。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 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的确, 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中学生而言, 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怎样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要通过语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不妨做以下尝试。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爱上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课堂上创设“新”“奇”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好奇心是人们对新奇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 可以说是一种本能。好奇心人皆有之,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 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 以“新”引趣, 以“奇”趣, 力求用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使学生优先加以注意, 在兴趣盎然中进行认知, 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整个的信息加工过程。

在语文阅读开始之初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 对于引起学生对重要信息的注意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创设问题情境是将学生引入问题之中的过程。通过“设疑”使学习者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 出现心理的不和谐状态, 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围绕问题进行探究解决认知产生的矛盾, 在矛盾解决的过程中, 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理解加深有助于阅读目标达成。如《驿路梨花》一课中, 学生提问:“这篇课文到底是用什么顺序写的?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根据提出的问题, 学生们自己阅读, 互相讨论, 自主探索解决。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 至学生契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 教学就十分有效, 而且还增强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要了解语文文字, 通常的办法是翻查字典词典。从原则上说, 无论什么人都应该把字典、词典作为终身伴侣, 以便随时解决语言文字上的疑难。学生应该每人必备字典词典。起初要对学生进行查字典的训练, 以便学生能灵活运用, 随后把文章的疑难词语留给他们, 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二) 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

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精髓所在。在阅读中, 鼓励学生把所读作品中的精彩句段、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介绍、重要篇章的论点、论据或艺术特点等认真地整理出来, 养成认真做笔记的习惯, 对学生今后的学问研究或者课程的学习都将受益无穷。

(三) 培养学生有质疑的习惯

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 应积极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善于质疑, 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能够辩证地分析问题, 而这一切也是未来世界对人才的最基本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头脑里产生的疑问越多, 他们对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和新教材的兴趣就越高。”如教学《赤壁之战》, 在学生弄清了曹操和东吴的兵力对比之后, 问学生:“你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周瑜是怎么打败曹军的?”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 自己去寻求答案, 兴趣浓, 效果好。

三、分阶段实施培养措施逐步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 同时又必须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 中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 积累阶段

积累阅读是语文教学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以古人为例, 古代科举考试考生要想“金榜题名”就必须将《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等四十多万字的书全部精读背熟。此外还要看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及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典籍等。由模仿到积累到训练、自悟, 直至成名成家。

(二) 自主性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能从不同的角度去领悟和感知一篇文章。除此以外, 学生在每读完一篇文章之后, 要多与其他学生或老师积极地讨论, 交流思想, “以彼之长, 补己之短”这样既让自己学到了知识, 又丰富了自己的思想。

(三) 个性化阅读

“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成了个性化阅读的标签。所谓个性化, 指的是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受注意力、兴趣、以往的经验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独特见解。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在课堂阅读教学中, 应指导学生不必囿于唯一的一个答案, 可以从自己的个性出发, 去理解作品的内容。同时, 对学生反复强调, 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不必顾忌别人的看法, 学生就会获得运用这种学习方法的乐趣。

对于学生个性化阅读, 教师如同养蜂人。在春天的原野上, 放手让一群快活的小蜜蜂飞向百花丛中, 这些可爱的蜜蜂们会通过自己触觉、敏锐的嗅觉和味觉, 去体会百花万种风情, 去聆听某一朵花蕊里的生命赞歌, 去采撷各自不同却醇香甜美的蜂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 用形象的话来说, 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 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 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支柱, 更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只有加强阅读, 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能力 篇2

[摘 要]语文教学要落实审美层面的核心素养,就要重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途径主要有品词析句、深度探究、比较鉴赏、重视审“丑”,并应鼓励个性化解读,追求审美鉴赏创新。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审美鉴赏;审“丑”;比较

对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界已初步达成共识,即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文化传承和理解。其中审美鉴赏和创造包括“鉴赏”和“创造”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鉴赏是创造的起点和基础,创造是鉴赏的归宿和目的。对美缺乏鉴赏能力的人,是难以创造美的。因此,要落实审美层面的核心素养,就要重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一、品词析句,夯实审美鉴赏的基础

语言是文本的载体和存在形式,自然也是文本中各种美的要素的载体和存在形式。所以,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以语言为抓手,通过语言这个媒介来实施。培养学生品词析句赏析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起点。

所谓品词析句赏析语言,是指对文本中的词语、句子和标点符号等进行品味、揣摩,体会其丰富内涵、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感受语言的无穷魅力。例如鲁迅的《祝福》,有两处叙述祥林嫂讲述阿毛的故事。一处是:“我叫阿毛,没有应。” 另一处是:“我叫,‘阿毛!’没有应。”文字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加了一个标点,换了一个标点,变了一下语气,却把祥林嫂的心情巧妙地传达出来。前一处是请求旧主人鲁四奶奶收留自己,她强压悲痛,努力克制自己,以平静的语气陈述事实。后一处是在她饱受世人冷眼,精神备受折磨,极度想念阿毛的情况下脱口喊出的。“我叫,‘阿毛!’”她完全沉浸在当时的情境中,情不自禁地呼唤爱子。标点和语气的变化,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一个母亲紧张、急切地寻觅孩子的情景。品析语言的方法主要是比较,通过删、换、改来与原文进行比较:删一词语比比看,删一标点比比看,删掉辞格比比看;换个词语比比看,换个句式比比看,换个语气比比看;改变词序比比看,改变句序比比看,改变人称比比看„„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删、换、改的比较,领悟作者遣词造句、写情绘态的艺术匠心,领悟语言之美,夯实发展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基础。

二、深度探究,升华对文本的审美理解

在语文审美教学中,感知美主要是对审美对象文本的一种直观的、外部的、整体性的认识,而鉴赏美则是在此基础上对文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的细致考察。它需要走进文本深处,也需要跳出具体文本。为此,审美鉴赏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入乎其内”。鉴赏美不仅要从审美视角对已经感知和初步理解的文本从整体到局部进行推敲,体察作家遣词造句之匠心、布局谋篇之巧妙;而且要对文本的深层结构进行探究,把握其深层意蕴。如苏轼的《赤壁赋》,从表面看,抒?l了旷达洒脱、寄情山水的情怀。但透过文本的表层结构会发现,在旷达洒脱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深刻的人生苦痛和由此而生的深沉苦闷与悲凉。尽管苏轼努力让自己寄情于眼前的清风明月,但残酷的现实和壮志难酬的苦闷都使他无法真正解脱。所以,苦闷和悲凉才是《赤壁赋》的情感内核。

二是“出乎其外”。鉴赏者要能够由此及彼、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探究文本所表现出的更丰富、更广阔、更深远的内容和意义。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巴金《小狗包弟》的主要价值在于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的社会现实和特殊时代造成的人性的扭曲[1]。这种理解缺乏审美高度。教师应引导学生跳出文本所反映的具体时代和具体事件,进入对社会、人生和人性的深层思考。《小狗包弟》固然是对特殊时代现实人生的观照,但它更是对人性的反思,对人类良知的拷问。

三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朱光潜先生说:“对一个作品,我们只能感觉到它好还不够,还应该能说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好。[2]” 一般来说,在审美感知阶段,审美主体往往只能直觉美是什么,而在审美鉴赏阶段,审美主体则要明了美之为美的原因,认识美的本质,把握美的规律。如《再别康桥》的审美鉴赏,在反复诵读中,学生能感受到这首诗很美,美到让人沉醉,但多数学生对于它美在哪里不甚了了。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揣摩,明白这首诗美在语言、美在意象、美在意境、美在诗情。

三、比较鉴赏,培养审美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有鉴别才能辨真伪、分优劣、明异同。在语文审美鉴赏教学中,比较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审美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一是求同比较。求同比较是探求不同文本共同特征的鉴赏方法。比如贾谊的《过秦论》和杜牧的《阿房宫赋》,虽然一为政论,一为文赋,但内容上却有重要相似点,可以进行比较鉴赏。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个文本都是考察秦王朝灭亡的原因,都是借古讽今。

二是求异比较。求异比较是探求文本之间不同之处的鉴赏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差异,了解和把握文本独特的个性美。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是作者在官场失意后写出的千古美文。文中都多次写到“乐”。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小石潭记》中的“乐”饱含着压抑和苦涩,而《醉翁亭记》中的“乐”才是一种怡然自得之乐。

三是求同辨异比较。求同辨异比较是一种既探求不同文本的共同之处,又探求其相异之处的鉴赏方法。例如,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与柳永的《雨霖铃》放在一起比较,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写秋景,都是借景抒情。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意境和感情基调上:从意境上看,《沁园春?长沙》是一幅色彩绚丽、境界开阔、充满生机的湘江秋景图;而《雨霖铃》则是一幅色调暗淡、笼罩着凄清氛围的深秋别离图。在感情基调上,《沁园春?长沙》积极向上、豪迈奔放;而《雨霖铃》则低沉感伤。

四、重视审“丑”,增强辨别美丑的能力

美与丑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描绘美、歌颂美,固然能够激起人们对美的追求,但暴露丑、鞭挞丑,通过对丑的否定和批判,同样能够体现审美理想,引起人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审美鉴赏不仅不排除丑,甚至其本身就包含了丑。中学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鲜明生动的丑的形象。如《孔雀东南飞》中自私冷酷、一意孤行的焦母;《孔乙己》中自恃清高、穷酸迂腐的孔乙己;《变色龙》中恃强凌弱、谄媚无耻、见风使舵的奥楚蔑洛夫;《皇帝的新装》中愚蠢的皇帝、虚伪的官员、狡猾的骗子;《范进中举》中前倨后恭的胡屠户、阿谀逢迎的张乡绅、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范进„„文本通过对“丑”的生动刻画,讽刺和鞭挞了现实中各种各样的丑恶嘴脸和行径,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人性的呼唤。在语文教学中,鉴赏“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从人物肖像上分析。文学作品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丑”的肖像,以突出人物特征。如《装在套子里的人》描写别里科夫在晴朗的日子里带雨伞、穿雨鞋、用棉花堵住耳朵„„这幅肖像突出了别里科夫害怕一切新生事物的特征。又如鲁迅在《故乡》一文中,用“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活脱脱地“画”出了豆腐西施杨二嫂的丑陋形象。

二是从人物言行上分析。作家往往用人物语言和行为的前后矛盾来暴露“丑”的嘴脸。如《雷雨》中的周朴园,他在言行举止中处处表现对侍萍的一往情深,称侍萍“贤惠”“规矩”,要为侍萍修墓,保留当年的旧衬衫,侍萍当年住过的房子不让人进等。但当侍萍就站在眼前,对他的利益、地位、名誉可能造成巨大威胁时,他立刻撕下伪装,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声色俱变,伪君子的本性暴露无遗。

三是从人物形象的对比中分析。为了突出“丑”形象的特征,作家还常常拿美的形象与之对比。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阳光活泼、追求新生活的华连卡与保守顽固、害怕并压制新生事物的别里科夫,《皇帝的新装》里说真话的纯真无邪的孩子?c自欺欺人、愚蠢虚伪的皇帝和大臣。

五、鼓励个性化解读,追求审美鉴赏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能够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见解”。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从文本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审美鉴赏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批判精神,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解读。如《诗经?蒹葭》,教材中把“伊人”注释为:“那人,指所爱的人。[3]” 这就把《蒹葭》局限为一首爱情诗。“美是抽象的诗意。”《蒹葭》之美,正是其意蕴的抽象朦胧,把它仅仅定性为爱情诗是武断的。因此,教师应鼓励和启发学生突破教材的束缚,提出自己的见解。比如,“伊人”可以是“我”求之若渴的贤达之人;“伊人”也可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象征,象征人们想要追求的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是语文审美教育的核心,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培养语文素养 提高作文能力 篇3

【关键词】 注重阅读积累语言 注生活 常练不懈 培养素养 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9-023-01

语文教学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作文教学。学生一提到作文往往是一脸愁容,百般无奈;教师也是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家长更是病急乱投医,到处给孩子买书籍,请家教。结果还是下了很大工夫收效甚微,学生作文水平毫无起色。那么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进行作文教学呢?我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培养阅读习惯,积累语言材料

曾听过这样一段话:伏天读书的饮甘露,冬日读书如偎暖炉,花前读书俨然仙翁,月下读书如温旧梦;雾重重时读书开人茅塞,雨敲窗时读书驱人寂寥;春风得意时读书平心静气,坎坷失意时读书淬砺心志;多姿多彩的日子读书以助雅兴,平淡无奇的日子读书以添风骚。读书有如此多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阅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阅读好课本上的文章;二是阅读好课外的文章。开学伊始,在第一堂语文课上,我就与学生制定了严格的阅读计划。每学期利用朝读时间精心阅读美文,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摘抄文中优美的句子,并能简短的评论,一个星期至少完成一篇读后感。阅读是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除了把文章读懂读熟外,还要明白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中心的。切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我要求学生读每篇文章都带着问题去读,读后要简要自答,一篇文章读后应能记住文章的内容,知道其大概的意思。读书时应做到四到位。即眼到位、心到位、手到位、口到位。不仅要善于把那些生动、优美的词语和精彩感人的片段摘抄下来,还要勤写心得体会。

二、关注生活,多练不懈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这是告诉我们作文必须让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亲近自然,走进社会,体验生活,感悟人生,从自然社会、生活中获取自己亲身经历的写作素材。当孩子们生活丰富起来的时候,当他们有话要说的时候,他们就会如“源头活水”汩汩而出。我接手新班,都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并取名为“随笔”每周坚持完成三篇练笔。内容是“校园、家庭、社会”等方面,自己根据实际自拟题目。平常日子我有意无意地指导学生怎样去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教学生观察人的外貌、语言、行为。揣磨其性格;如何去关注校园里每天的生活,从平凡中捕捉闪光点,动情处随时记下。对学生的“随笔”每周收上验收并写好“点评”,点评要能做到对症下药,语言简短幽默,鼓励为主,重点应放在写作技巧指导上,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兴趣。学生形成习惯后,练笔之作,题材非常广泛,多是思想和生活的真实写照。无形中学生写作的乐趣,乐在写中,其乐无穷,写作能力自然提高了。

三、真情实感,真切动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教学,是情感的投入和再现。学生只有从内心深处先感动自己,才能去感动别人。因此要让学生写真话、表真情。我们必须解放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孩子的眼光去感知孩子的世界,真正去了解学生们这个年龄段的想法和需要,正确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把自然赋予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生活中的酸酸甜甜、曲曲折折,把对社会、对人生感悟出来的点点滴滴、枝枝节节,都尽情地表达出来,用我手写我心,用我心抒我情,用我情表我意,用我意行我文。我在阅读教学中,通过美文的教学,引导学生情感的体验。如通过写景文的教学,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通过写人文章的教学,培养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通过人物传记的学习,让学生从名人身上得到人格的升华;通过古典诗词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这些情感美文作基础,我们就引导学生以刻画人物叙述的事件,观赏的山水中汩汩流出的,而不是从人物口中直接喊出来的。我们可以通过对身边亲人的描写,表达浓浓的亲情;通过对家长景物的描写,表达思乡的情感;通过叙述校园的生活,表达师生情谊;通过内心的独白,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总之,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矫揉造作的。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吸引人、打动人心。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深入生活感受生活。

[参考文献]

[1]沈海美.《让孩子在蔚蓝的天空自由翱翔——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2]方杰.《学生作文兴趣的策略及初步实践》.

培养阅读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 篇4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可以看出,阅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作用。只有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我们才能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获取到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以此来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的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语文老师所头疼的。语文教师为此想尽各种办法,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可是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在这里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们发现,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学生对于某些知识感兴趣,他们会在这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去钻研,探讨。因此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大量的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结合课文教学,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课堂教学中,一篇美文足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学习了《列夫·托尔斯泰》之后,学生对他敏锐的观察力兴趣十足,这样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引导领会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由此来推荐学生阅读他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学习了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可以向学生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看到可爱的莎莉文老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魏巍的《我的老师》等等。学过了安徒生的《丑小鸭》之后,可以要求学生搜集整理其他的童话、小说,并推荐他们课外阅读《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等等。这种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阅读,学生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而且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推荐课外读物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由于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差异,阅读兴趣也各有不同。因此,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课外书籍时要做到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对于那些天生安静,喜爱文学的学生,可以多推荐他们阅读一些中外名著;对于那些好奇心强、喜欢动手研究的学生,可以多向他们推荐《十万个为什么》《发明与创新》《环球科学》等科普读物。这样,符合学生的阅读口味,他们既乐于接受,又能切实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更培养了他们的兴趣爱好。

(三)循序渐进,逐步巩固深化

中学生年龄小,有些读物不适合这个年龄段阅读,因此在向学生推荐时,教师要向学生推荐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文质兼美的书籍。还要注意与学生的阅读能力相适应,只有学生读得了,读得好,才能兴趣倍增,切莫求多,以免囫囵吞枣,适得其反。同时还要注意通过多种形式多样的方法,巩固深化。为此,教师应在培养兴趣的过程中围绕读书活动采取板报、专刊、故事会、表演、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刺激学生阅读兴趣,使之得以巩固和提高。

二、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等于成功了一半。”面对着大量的阅读题,单靠教师是永远也讲不完的。因此教师必须要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让他们借助一定的工具,自己去探索、辨析,真正提高自身的素养。

(一)“速读”与“精读”有机结合

语文教学中,要想对一篇课文有所了解,首先应该是速读、浏览,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基本的思想感情。而要想对课文深一步的了解就得依靠精读了。精读的时候要认真仔细,要随时圈点、勾画、批注、摘抄,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精美的词语,关键的词句要圈点、勾画、摘抄;边读边想,在所思所感之处,要随时批注。只有“速读”与“精读”有机结合,学生才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精神。

对于课外阅读,教师更是要教给学生实用的阅读方法,即“速读”与“精读”有机结合。拿到一本书应先看序言,简单地了解作者的精神实质、写作的意图,然后通篇浏览,读完之后,对于重要的篇目可以采用精读的方法,这样内容上融会贯通,就会深层理解文章所要表述的主旨了。

“速读”和“精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两种阅读方法,前者可以增加阅读的广度,适应当前信息时代的要求,后者则增加阅读的深度,理解作者的思想精髓。而这两种方法的结合更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以“导读”为主

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于有些简单易懂的文章,学生们能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对于一些深奥的句子,他们很难透过文字领会到隐含的含义。这时,教师必须给学生予指点,两三句话的提示,能使他们领悟即可。

教师在给学生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文章的重点、难点,启迪学生的思维,通过想象、联想,拓宽他们的思路。对于那些胆小的学生,要鼓励他们遇到疑难大胆提问,多参与到讨论、交流中来,敢于表述自己的想法。切忌填鸭式的指导方法,一股脑儿地把知识灌输到学生脑里,忽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多思考、勤动笔的习惯

不管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欣赏,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勤动脑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养成在阅读中发现问题,通过深入思考、认真分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如圈点批画、摘抄要点、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遇到好词佳句要摘抄,读到会意时,可以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或三言两语的评论,或写读后的感想体会。只要是发自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点点滴滴都是学生阅读的“果实”,都应该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学生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更培养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遇到疑难无法解决时,可以先加以标示,再寻求帮助。这样,不动笔墨不读书,不但可以加强记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清阅读思路、把握阅读内容。

(二)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初中生的知识底蕴有限,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疑难问题,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预习、自读、自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工具书,自己动手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而对于那些单凭自己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

语文素养能力 篇5

(二)(B卷 能力素养提升)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古代诗歌鉴赏及名篇名句默写(60分)(一)古代诗歌鉴赏(55分)1.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范诗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点明人们往来的原因,表达了诗人对鲈鱼的喜爱之情。

B.“江上”和“**”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主旨所在。

C.雍诗“尝闻”二字,写人们对天气变化的关切;入手就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

D.“为问西风早晚回?”早晚回,即何时回,赋西风以人格,这怯生生的一问,表现的心情是焦灼的。

E.两首诗所表达的内容与思想感情完全一样,都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关心和同情。

解析:选AE A项,“表达了诗人对鲈鱼的喜爱之情”错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的是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是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之意。E项,“所表达的内容与思想感情完全一样”错误。不同点:范诗写的是江上的渔民。人们只知道鲈鱼好吃,但它是渔民冒着生命危险打来的。雍诗写的是秦地的农民。麦收时节,风雨不止,白发老农长久站在麦场高处,盼望着天晴。

(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后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范诗后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大风大浪里,这条小船就像一片树叶一样,让人感觉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但为了生计,渔民不得不这样。②雍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白发老农像鹤一样站在麦场高处,这一比喻形象地写出老农伸长脖子望天、长时间站立的样子,写出了老农内心的焦急。

2.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梦后寄欧阳永叔 [宋]梅尧臣

不趁常参久,安眠向旧溪。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适往言犹在,浮生理可齐。山、王今已贵,肯听竹禽啼。

[注] ①永叔:欧阳修的字。写作此诗时,梅尧臣居母丧,即将服阕。②常参:宋制,文官五品以上官员每天参加朝见,称常参官。官员一般在五更前鸡鸣时便需等待上朝,是谓待漏。③山、王:山指山涛,王指王戎。山涛官吏部尚书,王戎官司徒、尚书令。山涛曾举荐嵇康。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题是“梦后”,诗的重点也是抒发梦后感怀,但诗先交代自己的情况,作为梦的背景。

B.首联实写,说自己正居母丧,离开朝廷已经很久,安居在故乡,对后面写梦起了重要作用。

C.“五更千里梦”,虚写梦境,诗人安眠旧溪,梦向千里外欧阳永叔,可见思念之深。D.“残月一城鸡”是梦中场景,诗人在梦中听到鸡鸣(早朝信号),准备参见皇帝。E.颈联写人生如梦,官场得失交替,因而有“可齐”之“理”,以表明自己看重功名利禄。

解析:选DE D项,“残月一城鸡”是梦醒后实景,不仅写出在“安眠向旧溪”时的梦醒情景,而且寄托着去国(离开京城)、思友之深“意”。E项,“浮生理可齐”表明诗人看轻富贵功名之得失,保持廉节的情操。

(2)本诗尾联“山王”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的哪个人物形象相似? 作者写“山王”有何用意?请结合诗歌予以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①

[宋]赵长卿

[注]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注] 作者是宋朝宗室,“靖康之变”后,北宋亡于金人,宗室纷纷南迁,最后定居临安一带。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过尽征鸿”一句表达了词人思念故园的情感,词人用比兴手法,以征鸿比喻漂泊异乡的旅客,含蓄地写出了词人期盼和失望之情。

B.“一春”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表达了词人惆怅自怜的感情。说明从春分到春社,词人都处于思乡痛苦的煎熬之中,竟然没有理解他的人。

C.“怀家”两句是一实一虚,“夜”字境界阔大,与起句“过尽征鸿来尽燕”相呼应,构成一个艺术整体。把思家意绪、中酒情怀表现得迷离动人。

D.上阕说“故园消息茫然”,是表示失望,在感情上是一跌;下阕则借江头春汛,激起一腔回乡的热望,是一扬。江水殷勤有情,正暗暗反衬出人之无情。

E.“别来”一句,写词人乘春浪即将告别临安,却又舍不得离开的矛盾心态。全词情感起伏有致,语言自然流畅,明快简洁,富有韵味。

解析:选CE C项,应为“天”字境界阔大,与起句相呼应。E项,“明快简洁”错误,应是“含蓄隽永”。

(2)词尾作者以景作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词内容进行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词人设想自己登上归船,蜷缩在低矮的船篷下,聆听敲打着船篷的雨声,从船舱中望去,只见断桥一带的杨柳,迷迷蒙蒙,似乎笼罩着一层烟雾。词人借想象之景写出心境的凄凉和心中欲去而流连、不去更思归的复杂情绪。词的最后以景作结,寄情于景,渲染了情境,使词含蓄隽永,意犹未尽,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访中洲 [宋]姚镛

踏雨来敲竹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相连未暇论奇字[注] 奇字:一种异于小篆的字体。

(1)本诗被访者并未出现,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了“被访者”的形象?请简要分

那么诗歌的艺术分析依据什么呢?我想首先就是诗歌语言。当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各种文学体裁都离不开语言。如果从语言学的角度给诗歌下一个定义,不妨说诗歌是语言的变形,它离开了口语和一般的书面语言,成为一种特异的语言形式。如果一个人平时总是用诗的语言来讲话,别人一定会感到奇怪或可笑,因为不合乎日常交际使用语言的习惯。所以在其他文体里不允许出现的句子,却可以成为诗中之佳句。

词语是构建诗句的材料,也是诗歌意象的物质外壳,由语言分析深入一步就是意象分析。诗歌的艺术分析不能停留在语言的表层上,得意忘言是诗歌鉴赏的法门。中国诗歌艺术的奥妙,从意象上可以寻到不少。其一是词语的精练与意象的密集。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词语的数量并不多,蕴涵的意象却相当丰富,因而诗的感情容量大,启示性强。统观中国诗歌,自然界的意象占据显著的地位,而且其意蕴不断丰富,这是中国诗歌艺术的又一奥妙。唐诗之富于艺术魅力,原因之一就是多姿多彩的意象层出不穷,这些意象既已成熟尚未衰老,正处在最富有生命力的时候。中国诗歌艺术的另一个奥妙在于意象组合的灵活性。在这方面,汉语语法的特点给诗人以极大的方便。诗人可以灵活地处理和表现意象的时空关系、主宾关系,不黏不滞,自由地挥洒笔墨,使诗歌的含义带有更大的弹性。

由语言和意象的研究再进一步就是意境和风格的研究。词语的组合构成诗篇,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境研究是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揭示意境的形成,既可看到诗人的构思过程,又可窥察读者的鉴赏心理。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风格也有密切的关系,诗中经常出现某一意境,就会形成与之相应的某一种风格。

诗歌的艺术理论、艺术分析、艺术鉴赏,单从诗歌本身入手,就诗论诗,难以得其三昧。诗歌艺术和哲学、宗教、绘画、音乐有密切关系。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既深入到言、意、象、境和风格的范畴,又旁涉哲学、宗教、绘画、音乐等领域,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遂能充分展示中国诗歌艺术的完美与晶莹。

7.以下不属于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研究方法的一项是()A.重总体的品鉴,不重细密的分析。B.只求心灵的启迪,而无意于逻辑的实证。C.注重直观的感受,而不甚注意建立理论体系。

D.靠妙悟作出审美判断,结论更能引起别人的兴趣和共鸣。解析:选D 该项后一分句是说传统方法的长处,与题干不符。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其他文体里不允许出现的句子,却可以成为诗中之佳句”,说明了诗歌语言的变形性和创造性。

B.诗歌艺术的研究只有和哲学、宗教、绘画、音乐等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展示诗歌艺术的完美与晶莹。

C.本文从中国古代对诗歌艺术的把握说起,主要阐述了诗歌艺术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今天为什么还要读古代的经典?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

化,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受传统文化熏陶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多人都发生气质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改变气质;对社会而言,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①空,根据“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及“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可知应该填“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第②空,根据“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可知应该填“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第③空,根据“在个人,可以改变气质;对社会而言”进行推断,应该填“可以转变风气”。

答案:①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 ②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 ③可以转变风气

13.下面是某客运站的进站流程示意图,请用简洁的语句介绍整个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介绍流程时,按照图中的箭头有序说明即可。重点注意人票证验证和在公安处置点验证这两个环节的说明,要按不同情况分开介绍。

答案:乘客购票后,先通过预检口预检,再到验证口安检。人票证验证相符则可候车上车;人票证验证不符需至公安处置点接受验证,验证不通过将被拒绝上车,验证相符则可候车上车。

四、写作表达(60分)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培养阅读能力 提升语文素养 篇6

一.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浓厚的阅读兴趣是阅读活动的一种重要动力。兴趣可以培养,阅读的成功可以强化阅读兴趣,只有培养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兴趣可能转化为一种自觉意识,一种主动倾向;而有了这种自觉和主动,才可以变苦读为乐读。首先,要求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喜爱的美文,短诗,成语故事等,利用课前两分钟讲给大家,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调动他们的胃口,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与课文有关的内容。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阅读就会有所收获。

二.创设快乐的阅读氛围

良好的阅读氛围具有激励学习动机的功能。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彰显灵性,展现个性。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比单纯的说教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更利于培养学生自觉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这样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协同合作、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注重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强调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训练的同步进行。教师不仅要成为教材的使用者,更要成为教材的开发者。教师不仅是学生阅读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更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参与者和欣赏者。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一是明确目标,落实任务,规范要求,定期检查,要求学生每人备有阅读笔记本,读书时要作好记录,教师定时检查。二是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全员参与,逐步提高,对于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不同的阅读材料选择不同的侧重点,分层施教。三是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结合口语训练,强化学生思维训练,教师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四是找准切入点,进行有效答题,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针对不同文体进行问题的解答。五是拓宽阅读渠道,利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诸如网络资料,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及生活中其他形式的文字资料,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提倡个性化解读

历朝历代的名篇佳作,都是作者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各自内心世界的表达,或者感情流露,所以这些著名篇章都打下了强烈的时代烙印,反映了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真情实景。但是,这些经历过时代变迁的名篇佳作,在今天读来仍有很强的感染力,而且往往能读出一些具有现代意义的新感觉、新感受。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一般的理解和认识。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感想。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熟读精思的习惯。经典的文学作品,闪耀着思想的光辉,焕发出独具一格的魅力,无不是作者深思熟虑后的结晶。鲁迅的文章睿智、深刻的底蕴,绝不是某个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得益于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层次的思索。在课堂上,学生要学会跟随老师的讲解,对重点语句及文章结构内容作点评,把教师讲解中的关键言简意赅的记在相应的位置上,可记难认字的音,难解词的义,关键句的作用,还要做一些简单的评点,这对培养自己良好的读书习惯、训练深刻的思维方法很有好处。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提高阅读能力,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快乐的阅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学会阅读,提倡个性化解读,让学生放飞思绪;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深刻的思维方法;多背诵并善于积累,提高他们鉴赏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能力 篇7

一、摒弃传统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语文教学中, 尽管教育界也进行过创新等讨论和改革, 但是在升学率平均分等指挥棒下, 语文创新教育仍未完全走出传统教育的怪圈, 传统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对创新型人才要求的需要。

1.传统教育的弊端。

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是一种便于操作的应试教育, 是一种选拔式、竞争式的同时又是呆板的教育, 把学生引入扼杀创新精神、割裂知识本质联系、忽视应用和实践的歧途。学生的综合能力、探索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被否决, 更谈不上什么创造能力。在语文基础教育的领域中, 这一点显得尤其突出。传统的教学只对课本负责, 忽视学生的未来, 这就形成了教师教、学生学的固定单一的教学模式, 极大地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多向发散, 学生的创新精神受到严重的扼杀。

2.创新教育的内涵。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 意味着不拘形式;意味着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推陈出新;意味着能综合已有成果实现知识的重新组合;意味着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形势下, 创新教育将是语文课程改革永恒的主题和不竭的动力。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 应该在语文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也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3.语文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处理好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课程改革, 要致力于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因此, 我们初中教师要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 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能力, 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自学习惯。这样不仅基础扎实, 而且也是可持续性发展的。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核心是独立思考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一边读文章一边想画面的能力, 培养想象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个人见解, 说真实的想法;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事物, 鼓励他们发现事物, 提倡写个性化的作文, 增加想象作文的练习。

二、改革教法, 培养创新能力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初中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主要阶段, 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特别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要注重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欲望,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解释和看法,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新思维。使学生逐步养成敢于提出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敢于探索新知的优良品质。

1.渗透创新, 加强阅读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 要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想象力可以产生无穷的智慧, 想象的空间有多大, 创造力就有多大。教师要尽量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还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例如:教授《秋天》这首诗时, 我首先展示了三个画面, 分别是农家图、鱼家图以及原野图。要让学生通过朗读, 想象农家图之安静、闲适:“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想象鱼家图之清冷, 原野图之空阔, 寂寞寥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构成一个立体的画面, 自然地进入诗的世界, 去领略诗歌意境之美妙, 体会诗人内心的深情。

2.利用多媒体, 激发写作兴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写作课教学, 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许多教师站在现代教育发展的高度, 开始运用它。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新的现代化的教学形式, 它将教学信息通过多彩的图像、声音、图表、文字等直观形象生动地作用于学生的感受器官。在写作中, 先制作好课件, 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应用写作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写作的思维规律, 写出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语言准确的应用文体。由于应用文体的格式性较强, 我们在制作课件时, 往往只注重文章结构及格式的展现, 而忽略了内容的表现和对写作思维规律的探索。在制作和应用写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 一定要从教学目的和规律出发,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创设情境, 训练朗读创新思维。

情境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义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引起学生乐观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挖掘教材, 激发学习的创新情感, 有效地训练朗读的感觉。培养了直觉, 发展思维创新, 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 利用情境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生想象的情境, 优化学生的思维, 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综合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讲究教法, 张扬个性。首先, 坚持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原则。其次,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境, 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阅读教学中, 创设教学情境, 想象能力也是语文能力的重要内涵。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 实际上是学生通过作者的语言再造一个新的人物形象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推进离不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力一丰富, 如临其境, 对作品的阅读理解也有了创新。因此,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人物形象的再塑造, 故事情节的续写, 诗歌意境的再现, 填补艺术的空白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语文素养。

(2) 朗读中的创新思维。教师的诵读, 对于营造良好的氛围, 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至关重要。所以, 教师在作范读时, 要感情充沛, 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并且善于传达作者细微的情感变化。有的文章感情强烈, 有的深沉委婉, 教师要领会作者的真挚情感, 为教学创设情调。感情越强烈的, 教师就越要用高亢、有力的音调和迅捷的语感来感染学生, 让学生体会到创造新思维的价值。针对不同的文章, 要通过教师的诵读营造不同的情感氛围, 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感意境。朗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性, 让学生投入到作品所创设的情境中去, 让学生去感受、去联想, 进而汲取文章的营养, 只有这样, 语文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中学生的朗读能力, 让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赵春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希望月报 (上半月) 》2008年第2期。

[2].王祥《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2008年第11期。

[3].戴娟娟《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刍议》, 《教师》2009年第9期。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 篇8

一、精心准备课堂内容,切实提高课堂实效

问题设计是否由浅入深?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有怎样的答案?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能否给予深层次的引导……这样的思考是课前必须做的。也只有这样的准备才会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这样的问题设计层层深入,学生的回答也就水到渠成。而当自己的精心设计没有出现预期的效果时,则更需要教师做到有的放矢。当然,教师不能让学生信马由缰、海阔天空地去说,必须能回归课堂,让思维关注文本。在大力推行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背景下,还学生真实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的思想和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让学生有时间进行思考。只有把时间给了学生,我们的课堂才会有实效,才会引出学生心灵的汩汩清泉。

二、依据新课标理念实施教学

依据语文新课标理念,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中相互渗透和整合,这样才能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所以,我们应该大胆地突破课堂教学固有的模式,勇于实验、大胆探索,创造并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要通过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习语文效率。反思过去多年的教学,笔者总以为把课文讲好,把作业改完,把成绩提高上去就等于完成了教学任务。事实上却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如何学习才能产生更多有价值的问题。让他们懂得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享受阅读的过程,课本中的课文只是一个个例文,要通过这个窗口,把学生引领到阅读的海洋,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新课标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习语文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开放性、动态性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对于语文课本每个单元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可以大胆采用这种开放性、实践性的方式,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感悟生活。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作业的重视,及时检验教学效果。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对每一次作业都精心布置,杜绝随意性。我们还可以大胆地让学生自己进行作业评判,学生自己评判作业的过程也是其自身知识和能力提高的过程。语文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也应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和评价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到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使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

四、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语文素养能力 篇9

一、注重识字教学, 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

1、从《语文课程标准》出发,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多采用一些形象生动的识字教学方法, 如采用猜谜语识字、编歌谣识字、讲故事识字、做游戏识字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他们的印象, 从而达到帮助或促进他们记忆的目的。

2.认真分析形声字的偏旁。对于认字和正字有很大帮助。在汉字构成中, 形声字最多, 占全部汉字的80%以上, 所以教师可通过对某些有代表性的文字的形体分析来提高学生识字和辨字的能力。形旁表示事物的类别, 有较大的概括性。同一形旁的字, 一般多属于同一大类, 有明显的意义特征。掌握这一特点。对记住字形和了解字义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对于因形相近或音相似而容易写错的字, 要对比教学, 以义辨形, 更好地了解字的成因, 再写时就不易出错了。在平时的教学中, 除了要注重识字教学外, 还要注意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像词语的搭配、归类、辨析和修改病句等方面的练习, 它们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了, 作文教学才能稳步提高。

二、重视作文后的自改和互改

修改是针对习作的再思考、再认识过程。平时的作文教学, 老师往往比较注重写作知识的讲解和对草稿的批改, 而对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训练重视不够, 没有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事实上, 通过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 作文中的很多语病不但可以被发现并改正, 更主要的是学生间会引以为戒。那么, 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呢?

我们把稿子从头到尾用心去读, 可以默读, 也可以读出声来。这样在用心读的过程中疏忽的地方自然会被发现, 哪两句衔接不紧密啦, 哪些词配合不当啦, 哪些句子的成分不完整或者有重复啦, 诸如此类的毛病都可以被发现。同时也会思考并找出怎样写才连贯、自然、紧凑、完整等, 而这些恰恰正好是修改的办法。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我们可以安排专门的习作修改指导课, 先集体修改, 再个人修改, 以自己修改为主, 也可以同桌邻桌互相修改。引导学生按照修改作文的一般步骤, 采取增、删、调、换等常用方法对字、词、句、标点等都要进行细致的修改。同时, 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修改习作时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讲评时, 也要突出总结修改作文的情况, 提出要求.按老师的标准再次修改。长期这样反复地训练, 学生不但能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 而且还能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三、加强阅读训练, 积累语言, 培养语感

首先, 平时的课堂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充分地阅读, 并在读中对词、句进行比较、揣摩, 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在课文中, 体现作者遣词造句匠心的词句有很多。教学中可采用反复朗读、比较分析、揣摩体会的方法, 学生自会领悟到遣词造句的规律,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造句的生动形象, 感受语言的精妙所在, 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程度。其次, 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汉语言的文字和词的形态没有大的变化, 基本上依赖于人们的意会。学习这样的语言, 中国人的办珐就是多诵读、多感悟, 就连如今把汉语言炒得最热的外国朋友们也是采取这种方式来学习汉语, 他们学汉语不但要学习语法知识, 还要大量阅读中国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和丰富的现代文学作品。这不但彰显了汉语言的魅力, 同时也充分证实了中国语言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因此, 作为中国人, 我们要学好汉语; 作为中国的老师, 我们要为孩子们学好汉语负责。但是光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 多少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 没有一定的阅读功底是写不好作文的, 也是学不好语文的。教师要依照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不同的知识水平以及阅读能力和阅读需求给予正确指导和推荐。另外,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开展轻松愉快的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谈谈自己的感悟。还可以在班级内开展新书介绍会等活动, 把自己的新书、好书介绍给同学们。通过这些活动, 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到资源共享、互相勉励。最主要的一点是要鼓励学生坚持读书积累。书读多了, 积累的写作素材、好词佳句自然丰富了, 遣词造句和表达能力自然提高了;书读多了, 可以有效地积累语言, 培养语感, 使学生不但能够充分地理解感悟别人的文章, 还能清楚明白、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写自己的文章, 还可以准确地修改自己文章中的不足和漏洞。

语文素养能力 篇10

依托民俗活动的传承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有如下三大优势:

1.学生兴趣浓厚。对于传统的民俗, 特别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事项, 无论是刚刚走进校园的孩童, 还是身处在大城市或偏远乡村的高中生, 甚至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都无一例外地喜欢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从他们出生那一刻开始, 他们就不断地耳濡目染, 对传统民俗的兴趣也与日俱增。

2.学生时间充足。民俗文化集中呈现的时间绝大部分是我们的法定假日。目前像春节、清明、端午, 国家都安排适当的假期, 这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来体验民俗传统, 进而去提升语文素养。中国人历来重视亲情, 重视以血脉关系为纽带的情感。因此, 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之时无论多远、多忙都会携上亲友前去团聚祝贺或祭扫。这种习惯给了我们借助民俗传承提升语文素养的可能。

3.自主空间较大。与各种民俗息息相关的语文知识浩瀚若海。所谓“十里不同风”, 各地的民俗又各不相同, 所以民俗文化传承以及与之相应的语文知识也不尽相同。学生学习、发挥自主能动性的空间很大。

本文以南通地区传统的“放烧火”习俗为例, 探讨借助这一民俗的传承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的教育方法, 以此启发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思考。

“放烧火”又叫“放哨火”, 是流传在江苏南通地区独有的古老民俗, 是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的一枝奇葩。其做法是在元宵节天黑之际农户把散落在田头的稻根、麦秸、杂草堆积点燃, 民间俗称“煨百虫”。另将路边、坟地、沟岸、荒地的乱草烧掉, 谓之“剿虫窝”。晚饭前后待天色稍暗开始“放烧火”。用芦苇或稻草扎成碗口粗细的草把沿田边挥舞, 疾走高呼民谣。在整个民俗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至少三个方面的语文素养:

一、收集整理资料能力

无论是全国通行的民俗做法还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事项。首先让学生学会通过信息检索来查找相关民俗的资料。就“放烧火”这一民俗而言, 可以通过查阅地方杂志, 检索网络文献等多个途径发现“放烧火”习俗的源远流长。其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去其螟塍, 及其蟊贼, 无害我田雅。田祖有神, 重畀炎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们的先民对火的崇拜。在接下来的具体民俗传承过程中学生必然还将接触、收集到大量的资料, 并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 在纷繁复杂的处理过程中积累语文知识, 培养语文素养。

二、口语交际与写作能力

以“烧火把”的制作为例, 学生必须走街串户与长者交流了解这一风俗, 并学习“烧火把”的制作技术。这当中包含了与人交往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学校在进行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时往往还会煞费苦心地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 让学生在相应的环境中去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而与居民直接进行“烧火把”制作、“放烧火”风俗的采风交流时学生体验的是真实的口语交际环境, 能够学会如何得体、准确地与人交流。学生在掌握了“烧火把”制作的过程后还必须进行必要的资料的整理, 把口头语转化成书面语, 把相关的方言转变为普通话, 还有一个语言组织整合的过程。

“烧火把”制作过程, 最终形成这样的文字表达:

⑴原材料

较直的芦柴两根, 不短于1.5米。

干燥的稻草 (芦苇、红草或茅草) 一捆。

⑵捆扎

将稻草顺齐。稻草根部与芦苇根部一个方向, 从芦苇根部的地方开始包扎芦苇, 用稻草捆扎。依次顺次向芦苇尾端捆扎。注意捆扎的松紧要得当。

⑶成品

如图所示:

⑷点燃舞动

“烧火把”制成后点燃末梢, 起初可抓住其中间迎风舞动。燃烧过程中, 手抓“烧火把”的位置不断后移, 最后抓住裸露在外的芦苇根部。若干人排成队在乡野小路上舞动火把, 一边呼喊童谣口号, 煞是壮观。

这样的文字表达至少有这几个方面的特点:准确、有条理、简洁, 有时甚至还需要画图说明。显而易见, 学生的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特别是文字表达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当然, 除了整理活动步骤这样的文字之外学生还能在做调查报告、研究方案的过程中提升写作能力。

三、诗歌鉴赏能力

在整个“放烧火”的民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童谣的呼喊。这些童谣都朗朗上口、平仄相对、一韵到底, 虽是坊间童谣但也是中国诗歌艺术的体现。让学生整理这些童谣, 进行朗诵比赛, 无疑能让学生掌握很多的诗歌知识, 增加对中国诗歌的理解。例如:

正月半, 炸麻串;人家的菜, 洋钱大, 我家的菜, 盘篮大;人家的菜, 生了癞, 我家的菜, 上街卖!噢......

正月半, 炸麻串;人家的菜, 挑一行, 不够老娘尝一尝;我家的菜, 挑一棵, 全家吃得暖和和!噢......

正月半, 放烧火;别人家养丫头, 我家养小伙!噢......

正月半, 放烧火;别人家的萝卜锹柄“奘”, 我家的萝卜盘篮“奘”!噢......

灯笼亮, 火把红, 正月十五炸麻虫。

场头田边都炸到, 炸得害虫影无踪。

我家的萝卜石磥“奘”, 别人家的萝卜才在长!噢......

在诗歌教学中, 我们应该让学生至少学到这几个方面的内容:领悟诗情画意, 培养学生想象力;把握诗歌内涵, 渗透情感、人文精神;理解诗歌的音韵美, 通过诵读加深记忆和学生的文化积淀。在此项民俗文化传承中, 我们通过对这些带有浓重乡土气息且生动有趣的儿歌的收集整理, 能轻松地实现上述诗歌教学的目标。在此基础上, 还可以组织学生仿照这些歌谣, 进行自创歌谣比赛, 即简易的诗歌创作大赛。

立足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篇11

[关键词]语文素养 综合能力 兴趣 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39

在小学阶段,语文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工具。在启蒙教育阶段,小学生需要一些基本的语文素养来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从小养成自我思考的好习惯,从而实现语文能力的逐渐提高。如何在课堂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情境,让课本中原本静态的画面立体鲜活起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一课时,教师可以先通过PPT呈现一些关于庐山的图片,并配上解说:“这就是我国江西的庐山。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庐山的美景,是不是很美?大家想知道更多关于庐山的知识吗?”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充分地调动出来了。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配音范读,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文章的抑扬顿挫,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入地了解文章的主题,体会文章的主旨思想呢?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例如,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由于学生对彭德怀比较陌生,对文章的历史背景也知之甚少,如果只让学生简单地阅读几遍文章,教师再根据参考书进行一些讲解,那学生是不能准确地感受到彭将军的伟大的形象的。因此,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课文内容、背景,利用PPT或是视频给学生展示一些彭德怀的故事,从而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了解到彭德怀的思想品质。这样,学生不仅对文章的理解加深了,而且在心底产生一种对革命精神的向往之情。

二、巧用文章内容,发散学生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感悟。例如,让学生去完成一份手抄报,他们不仅要大量地搜集资料,还要自己进行版面设计,最后还要誊写。这些环节需要学生自己亲自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信息处理的能力。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长城和运河》等文章后,可以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我国自然景观的小文章,让他们在网上收集资料,这样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增强。

在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时,教师先提出几个问题:同学们每次切苹果都是怎么切的?为什么总是这么切?想过换一种方式吗?显然,这是知识和思维引导并进的一种方式。然后,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说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接着,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并让他们查找资料,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的回答。最后,教师让学生开展讨论,使他们思维进行碰撞,产生出思想的火花。

三、跳出文本内容,组织课外阅读

语文素养是一种重要的素养,是学生学习所有学科,从事各种工作所必备的基础素养。如果仅仅依据课本上的几篇文章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材,通过增强学生课外的阅读量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推荐一些充满正能量,并且富有感染力的书籍,引领他们去阅读一些优秀的课外书籍。教师可以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展开读书活动,推荐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以及吴承恩的《西游记》等。这些关于爱、勇气、智慧和力量的书籍,让学生充分地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不断地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总而言之,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师要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学生的兴趣;巧用文章内容,发散学生思维;跳出文本内容,组织课外阅读等几个方面,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实践能力得到拓展,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

目标。教师要积极地营造学生课堂学习的氛围,以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胡晓容.浅谈小学语文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2).

[2] 胡晓容.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1).

[3] 高子阳.爱读爱写: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未来教育家,2016,(01).

语文素养能力 篇12

一、问准问题, 走近作者

教学主问题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是否有效。主问题着眼于课文内容, 往往细小而琐碎, 学生一看就懂, 一读就会;主问题局限于课文的遣词造句, 常常过于理性, 学生无法产生共鸣, 游离文外。当主问题指向作者的写作目的时, 学生就会在思索答案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作者表达的魅力, 在享受作品表达之美的同时将思想性轻松收入囊中。请看《翠鸟》 (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的两个设计思路。

设计一:

A. (初读课文后)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翠鸟的?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 答出了外形、行动、栖居地。此教学环节用时6分钟。)

B.翠鸟的外形是什么样的?作者写得好吗?为什么? (学生结合文中句子, 谈感悟。)

C.读读这一段, 你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吗?

设计二:

A. (初读课文后) 你喜欢翠鸟吗?为什么? (喜欢。翠鸟长得漂亮, 是捕鱼能手。)

B.读读第一段, 想想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喜爱之情的?圈出有关词语。

C.再读第一段, 作者通过对翠鸟哪些部分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翠鸟的外形。)

D.你发现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作者描写外形时按照由整体到局部, 从头到尾的顺序来写的。)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 设计二有“针对性”, 紧扣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启发性”,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趣味性, 使学生“欲罢不能”。在问题的引导下, 学生与作者心灵契合, 爱护动物的情感油然而生。而设计一只是进行简单的情节梳理和理性剖析, 没有深入到语言内部去, 相当粗略, 因此学生无法产生情感共鸣, 也无法获得思想启迪。

由此看来, 教学问题设计中“意图本位”的体现, 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切入口要对准课文主题,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与之产生情感共鸣。设计一中“翠鸟的外形是什么样的”, 学生只需照本宣科即可, 既没有思维的含金量, 也没有情感的涌动。二是问题设计要吻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一中“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翠鸟的?”过于抽象。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长于抽象思维, 对于他们而言, 设计二中形象到抽象的问题设计更为合理。这种提问降低了难度, 学生轻松获知课文第一段是从哪个角度去描写翠鸟的。接下来几段的教学也按照这样的方法, 理出各段段意, 然后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文章的主要内容。层层剥茧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了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三是抓住关键性词句, 依托具体的语言分析来落实, 不能只在故事情节中打转, 做着无效的劳作。

二、品读入境, 达成共鸣

要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文章的“情”、作者的“情”的触动, 除了问准问题外, 还需不吝时间, 让学生浸润于课文的语言文字, 从精妙词句着眼, 反复品读、细细咀嚼。这正如同炒花生一样, 不翻炒, 哪来的香味四溢呢?

略读课文《花的勇气》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一文, 作者别具匠心, 文中有许多语言看似很特殊。例如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 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对于“拔地而起”的用法, 有一位学生提出异议:在地面上陡然耸立才能谓之“拔地而起”, 花儿长得那么矮小, 又怎能配得上这个词呢?对于这个问题, 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并请学生用“拔地而起”造句。在造句的过程中, 学生对该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拔地而起”除了形容山、树、建筑物等高耸外, 还可以形容变化日新月异。深入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疑惑:不管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拔地而起”都与花儿沾不上边啊?我继续启发:“拔地而起的事物因为高、快使我们不得不仰望。那么, 花儿又是凭借什么让人仰望呢?”朗读、思考后, 一只只小手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他们发现, 让花儿“拔地而起”的不是它本身的高度, 而是那份“凌寒独自开”的勇气。解读语言的密码, 带来了课堂中情感的共鸣。

问出来的答案是干涩的, 读出来的感悟是滋润的。在感悟、品味中, 无声的文字就变成了有声的语言, 再现了文章的意境美和形式美,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文章的文义、文思、文气, 参悟到文之真意、文之真谛。

三、迁移运用, 升华情感

很多教师都会在阅读教学中精心设置练笔环节, 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但是, 我们却发现学生进行语言迁移时所表达的内容常会游离于文本之外, 造成感悟和情感的偏移, 打断了课堂的情感流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实现练笔的“价值最大化”呢?笔者认为, 让学生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或有特色的语言表达, 去转换、丰富、发展课文内容, 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能力, 而且对他们的文化素养、思想品质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如, 《父亲和鸟》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一文中“父亲又说:‘听, 鸟要唱歌了。’我们刚坐下, 鸟就唱了起来。”其中“刚……就……”一词凸显了父亲的话与鸟儿动作衔接的紧密, 笔者请学生围绕“父亲爱鸟”这个话题用上这个词来造句, 结果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父亲刚观察一下, 就断定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刚走到树下, 就闻到了鸟味。”“父亲刚走进树林, 就放轻了声音。”……学生在造句中习得了语言的表达规律, 更为重要的是, 他们进一步体会到父亲是鸟儿的“知音”。

句子的模仿要结合课文的内容, 同样, 在理解课文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段落迁移也要紧紧结合课文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春天, 燕子经过瑞士时气温骤降, 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 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 并用列车将这些获救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在救助行动中, 作者着重抓住了贝蒂的外貌、动作、心理活动将她救助燕子写得十分具体。文章内容并不难理解, 关键在于如何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习得作者的表达方法。贝蒂是唯一一个救助燕子的瑞士人吗?显然不是, 她只是千千万万救助者中的一员, 作者以她为例, 写出了政府→居民→贝蒂如何奉献爱心的。除了贝蒂外, 还有哪些人也可以作为代表性人物呢?他们在救助燕子时的外貌、动作、心理活动又如何呢?模仿性练笔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想象空间。学生植根于课文, 想象于文外, 读与写如水乳交融, 于无痕之中达到体味语言、理解主题思想的目标。

上一篇:生态环境卫生下一篇:多功能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