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2024-08-01

大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共10篇)

大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篇1

大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探析

[摘 要]:教师的人文素养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语文教师应该是个兼具专业技能和综合性知识修养的人,应该有较强的专业学术研究能力、丰厚的文化素养以及

教育学、心理学、教师口语、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课程开发等与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方法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教师 人文素养

大学语文一门融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于一体的公共课程,在传播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却一直处于 “边缘化”的窘境。导致大学语文地位尴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的人文素养无疑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实施主体,教师的人文素养可以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人文素养呢?有研究者认为:“大学语文教师要有百科知识,是个“杂”家,业务上要求虽然不是很专,但要求博,语言、文学、文化、历史、哲学、宗教、写作等等相关知识都要懂。”①这种观点应该说是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不能全面反映大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在今天,大学语文教师更应该是个兼具专业技能和综合性知识修养的人。首先,从时代的要求和自身的发展来看,大学语文教师在业务上要求不能“不是很专”,而是必须要“专”,他必须是个“专家”;其次,从大学语文教师的工作内容和对象来看,她又应该是个“杂家”,而且这个“杂”,不仅仅意味着他要具备历史、哲学、宗教等与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化知识,还应该具备与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既包括授课对象所学专业方面的知识,又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师口语方面的相关知识、对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和改革方向的了解,以及与之相关的指导学生阅读、口语交际、写作能力、教师口语表达能力和必要的课程开发能力等。

一、专业学术研究能力

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知识大爆炸的信息化时代,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教学,也主要从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因此,大学语文教师要重新思考自身的定位,在传道授业的同时,提高专业学术研究素养既是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关键,也是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其实,在建国前,大学语文(当时称“大一国文”)师资队伍曾得到蔡元培、梅贻琦等老一辈教育家的重视,据王步高统计: 1929—1949年在清华大学教过大一国文的专任教师就有杨树达、刘文典、朱自清、闻一多、俞平伯、浦江清、余冠英、沈从文、王瑶、朱德熙、吴组缃等名教授②,他们无一不是在某一领域有建树的大家。这些大家教授的大一国文课程,对他们的学生也是影响深远,杨振宁回忆在西南联大上大一国文的经历时说:“大一的时候国文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我所以听了闻(一多)先生、朱(自清)先生、王力先生的课,是因为他们每位讲的时候,都是他们特别喜爱的方向,所以讲出来的话非常有意思,这些对于我后来人生的趣味,有很大的影响。”③从上世纪80年代重新开设大学语文以来,这样的景象已不复存在了。但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虽然目前少有名教授愿意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很多刚刚参加工作的硕士博士也只是把大学语文教学作为过渡等现象大量存在,但在大学语文专任教师中,也开始涌现出一批名教授,例如徐中玉、王步高、钱理群、温儒敏等,都是在汉语言文学某一领域有极高成就和影响力的专家。作为新时期的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向这些名教授学习,结合自身的专业、兴趣和教学研究的实际需要,确立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断开拓学术研究视野,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力争在某一领域有学术创新,成一家之言,使自己成为学者式的名师。这样的名师,可以在教学及研究中起到这样几个效果:一是可以此促进本学科的发展,提升自身学术研究能力,培养求真务实的学术研究精神和严谨的作风。二是可以自身在语言文学某领域的研究过程为中介,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教会学生治学的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继而达到当年闻一多、朱自清教授杨振宁大一国文的效果——影响学生的人生趣味。三是可让教师自身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传声筒”,在教学中除了参考他人的学术研究成果外,也能够将自己学术研究的观点和成果,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二、丰厚的文化素养

作为以提升人文素养、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为目的的公共课程,大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光有汉语言文学教育,还包含宗教、哲学、历史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再加上当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语言文学与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甚至与生物学、物理学等自然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变得越来越普遍,这就意味着只在某一领域深耕的专家是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语文教师的,他还必须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建构起更丰厚、更广博的文化素养。

1.结构合理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语文包含语言和文学,结构合理的学科知识,是讲好大学语文的基础,作为一名大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等汉语言的相关知识,因为大学语文的一个很现实的任务,就是补救学生中学语文学习方面的缺陷,提高语言应用能力,据贺阳2009年对清华、人大等四所高校319名同学的问卷调查:“主要测试他们对一些常用汉字的辨识和选择常用词语的能力。结果让人大跌眼镜:高达68%的同学测试成绩低于70分,有30%的受访者不及格。”④据这个调查结果来看,这个补课的任务还很重。其次是要有丰富而系统的文艺学知识。文艺学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应特别注意增强这三个分支学科的理论修养,因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不管是讲解文学基本知识、赏析文学文本,还是阐释文学现象、文学思潮,都离不开这三个方面知识的支撑,只有教师具有深厚的文艺学功底,才能提高教学的层次和质量,才能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和领悟文学的真善美,才能教会学生掌握文学鉴赏、批评的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提升文学修养。最后,还要密切关注中外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以及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最新动向,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成果用到教学中。2.广博的文化知识。原始文艺是“诗乐舞三位一体”,我们也常说“文史哲不分家”,大学语文不但与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有天然的联系,也与历史、哲学、宗教、政治等文化现象有紧密的联系,因此,一名合格的大学语文教师,在提高文学修养同时,还需根据自己的时代要求和教学需要,研究、学习与之文学相关的一些学科理论和知识,不断地吸纳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和信息,关注各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文化修养。同时,要将这些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融会贯通,在课堂上运用自如。

三、与教学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大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教学,要使教学有效、有趣、有针对性,还需要具备一些与教学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1.与授课对象专业相关的理论和知识。大学语文的授课对象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专业的不同,他们对人文素养提升程度的期望不同,对语言应用的需求也不同。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师深入了解他们的专业特点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加强大学语文与学生所学专业的相互渗透和结合,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既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又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文学作品。在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可以根据专业需要,引导他们将汉语言文学知识转化为职业所需的语言应用能力。

2.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一般的教育原理、方法,能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提供处理问题的依据。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并以这些理论指导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去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用正确的教育态度和人性化的教育手段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3.对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和改革方向的研究能力。大学语文是中学语文的延伸和更高一层的提高,不是“从头学”而是“接着学”,因此,大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加强自己对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和改革动向的了解,参与到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新世纪以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学语文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师行为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个合格的大学语文教师,要能根据这些变化,做好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在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衔接。同时,要能及时洞察中学语文的改革动向,目前,教育部已宣布在2017年前全面实行高考改革,各地语文高考改革也正紧锣密鼓的进行,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已确定将2016年高考语文分值提高到180分,虽然各地对语文考试的内容、方式都提得比较原则,但据温儒敏《高考语文的走向分析及建议》:高考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更加注重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会更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等方面的考查,文言文类型的题目预计断句题和翻译题会增多,虚词等的知识性的考查相应减少。⑤无疑,高考语文的改革将改变国人的认识误区,改变语文学科的持久边缘化,大大提升国民素质,大学语文也应做好衔接,进行相应的改革。4.教师职业口语能力。教师职业口语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决定的,大学语文的讲授本身就是一门语言艺术。一个大学语文教师如果具有出色的职业口语,不仅能准确解析重难点,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还能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成为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范本。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只有在学会用15种至20种声调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做出30种格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本领的人了。”⑥作为大学语文教师,运用富含人文情感、充满教育智慧、富于生活情趣和彰显师表风范的教师口语进行教学,可以收到“入情”、“入理”、“入耳”、“入心”的效果,课堂就容易出现师生共同分享话语权、双向积极互动的情景。

5.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领域各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很多内容和项目都与语文应用能力息息相关,作为大学语文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己对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指导能力。比如师范类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师,就可以积极参与到学生职业技能实训、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环节,在实践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掌握与家长、学生沟通的技巧,说课稿、教学计划、见习实习总结、听课笔记、教案的写作等等。结合实践教学,加强语文应用能力的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也能有效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将来更好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6.大学语文课程开发能力。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针对学生特点,灵活处理好教材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应遵循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校内外渠道,多方面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只要具有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的资源,就可以开发。二是要考虑学生接受的问题,着重开发那些能反映学生发展需要、支持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资源。三是要把握好资源的适应性,着重开发那些贴近学生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的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①宋艳.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理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7):5.②王步高.以提高素质为中心改革大学语文教学[J].中国大学语文, 2004(4):39.③陈国安、王海燕.远去的辉煌——从“大一国文”说起[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6):28.④青记.母语教育现状堪忧[EB/OL].http:///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20.⑤温儒敏.高考语文改革的走向分析及建议[N].光明日报, 2014-03-18(15).⑥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4:443.

大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篇2

一、大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语文一直都是教育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学科, 从语文在所有学科中所占的学分比例就可以看出来, 大学语文在大学教育中有重要的地位, 如今却面临着尴尬的形式[1]。学生很难真正从语文课堂教学中获取有关的文化知识, 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更不可能得到提高。大学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会说呢过发展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不可忽视。

语文课程一定程度上是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承载, 对于语文的学习和尊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化在人身上的反映形式就是人文素养。

通过对语文的学习, 学生不仅可以开发自身智力, 能使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还能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满足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随之引发的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这使得我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国外已经兴起了汉学热, 可是国内的大学生却没有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宝贵和重要性, 同时某些教师对于语文教育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以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没有清晰认识。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在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存在问题

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某些高校中, 例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方法过于单一, 知识为了完成课堂任务而教学, 将重点放在学术观点或者研究方面, 虽然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但是就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大纲要求来说有所偏离。我国大学的语文教育更应该将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重点, 尤其是少数民族, 更要把学生的人文教育作为教学任务的重点。把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作为教育的目标, 让学生对不同的文学作品进行了解, 并对其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文化以及价值观念进行体会。但是我国目前的问题还是在于仍然一直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人文素养水平的提高。

2. 语文教材过于老套, 学科地位的不到重视

虽然时代在快速的发展, 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内部的教材却没有更新, 和社会的发展脱节。缺乏时代感, 内容老套, 科学性差。同时文章内容质量差, 缺乏必要的内在联系, 没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 一些学校甚至把语文课作为选修课,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或者不学, 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对待语文学习的态度都呈现出随意的状态, 这种教学态度和方式极大地阻碍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甚至会完全不起作用。长时间过去不仅使得语文这一学科的地位下降, 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也发挥不出任何作用。

3. 考评模式不合理

我国的教育制度一定程度上属于应试教育制度, 受到这一制度的影响, 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学业水平测试时采用的方式都是通过出试卷题进行考试这一形式, 即通过卷面分数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成绩好坏进行评判, 这种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 并不能真正的显示出一个学生的真正的认知和学习能力, 只会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语文学习, 即通过期末测试, 不注重过程, 只是临时抱佛脚, 没有真正的对语文知识进行理解, 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没有益处。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

1. 重新对大学语文进行定位并进行教材改革

我国部分高校仍存在把语文设置为选修科目的现象, 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对于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尽管一些名校已经做出表率, 例如南开大学就已经将其列入了必修必选课, 其他学校在这方面仍然处于建设中。语文并不是简单的总结历史经验或者我们经历的社会发展, 还应该包含其他的知识, 但是现代语文教材并不重视这一点。因此教材编写时要尊重历史, 并对其中的文章进行严格的筛选, 对于利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内容进行积极采纳。并且在编写模式上不断创新, 激发学生积极性, 使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化被动为主动。

2. 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革新,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为灌输式, 模式古板,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中, 要把学生作为整个过程的主体, 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尊重客观存在的差异性, 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时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文章[1], 同时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同的课堂需求得到满足, 充分调动学生的每一根神经, 教学效果增强会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提高。

3. 改变和学生的交流形式

我国的信息技术已经极大的发展并且应经被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时也可以被利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利用信息化平台为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 例如一些优秀的小说、名著等, 同时可以就其内容与学生进行讨论, 和学生及时进行沟通, 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总结

大学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要不断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 改变古板的授课模式, 同时优化语文教学课本的内容, 改变落后的评价方式, 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语文教学过程中蕴含的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积极性, 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大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篇3

【关键词】人文素养;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究

人文素养教育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标志, 具备人文精神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人。人文素养教育的核心, 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性的完善、提高, 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大学语文正具有此种功能, 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的工具。本文就此对大学语文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大学语文课在人文素质养成上的缺失

大学语文是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应该着重从文化角度对语文进行诠释, 用哲学、史学、美学、语言学、文学等知识全方位透视和剖析范文, 因此, 大学语文可以让学生从丰厚的文化中得到陶冶, 开发性灵, 从而提高人文底蕴和文化修养。但是现在的大学语文本身就存在着很多人文缺失, 根本无法满足这个要求。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缺失。

一是在教学内容上人文的缺失。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内容( 素材内容和编排)、方法论指导、价值判断、规范概念等。教材内容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成分, 现以我们在用的周建忠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全书分为三大部分: 散文、诗歌、小说。其中, 散文占39.3%,诗歌占45.9%,小说占14.7%,而古文在其中所占比例最大。

二是在教学方法上的人文缺失。教学方法的主体是教师,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素质会直接影响到他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效果。

三是在考核上的人文缺失。教学要求往往通过最终的考评体现出来。大学语文考试还是沿用中小学的考试形式,一律采用闭卷笔试; 考核内容以语言文学知识为主, 语言方面又是以语法分析为主; 文学方面则是作者生平加上文学史式的文学常识, 甚至连考试涉及的作家, 与以前高中所学语文都有惊人的相似,过于注重对基本知识的考核, 忽视人文素质方面的要求, 能够让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题目少之甚少。

二、大学语文教学应重视人文素质培养

《大学语文》不仅起到传授语言知识的作用,更传承着民族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肩负起民族振兴与祖国强盛的历史责任。如,屈原的《桔颂》寄托了他对故国乡土的挚爱情怀,其特立独行、扎根故土、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后世敬仰。司马迁的《苏武传》塑造了一个威武不屈的爱国者形象。乡愁诗人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大陆及中国文化的眷恋之情, 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在冷雨的聆听中与大陆共鸣。还有一部分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作品, 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遐想,使学生开阔胸襟,净化心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将其转化为学习上的动力,从而使学生坚定理想和信念,发奋学习,报效祖国。

《大学语文》教学可以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感染学生,陶冶情操,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教材中“孔孟语录”虽然文字不多,但集中了儒家学说的精华,尤其是有关如何做人的论述,句句闪烁着真理的光芒,闪耀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儒家所推崇的人格价值,对于抑制世俗价值观的泛滥起了重要作用,这些传统美德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三、如何加强教学模式的改革

1.加强课堂教学

课堂内容必须有深度、有启发性。 通过课堂知识的辐射,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会有一个感性的、系统的了解, 逐渐形成一种对人生价值自觉追问的人文精神。

2.精选教学内容

在引导学生课外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课堂教学要精选教学内容,使学生领略到作品丰富的思想性、奇妙的艺术性和高超的技巧性,进而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他们被领入文学殿堂、感受到这一广阔世界的精彩时,他们的求知和参与的欲望就会大大增强。

3.改进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教学应着重于作品的分析、欣赏,让学生辨别出文学的趣味,领悟到人文的意蕴,尽情观赏中国文学之美景。

4.把《大学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外

可以开展以培养人文素质为中心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定期举办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开展文化艺术节,邀请名人举办人文知识讲座,开办文学沙龙,举办文学社团活动等。还可以督促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努力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培养对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的感情,树立社会责任感,形成辩证看待社会现象的良好心理, 养成参加实践活动的良好习惯,将人文科学知识一点一滴地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和感悟融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生命中, 逐步形成高尚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范洁.大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5,(6)

[2]段志东.大学语文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J].高教论坛,2004,(2)

[3]张绍红,张俊.论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35

作者简介:

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篇4

依兰县三道岗镇第一中学 崔世全

什么是人文素养呢?就是把人文科学的能力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换句话说,它和我们语文教学当中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吻合的,也就是提高我们在这几个方面素养。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过去我们偏强调字音、字形、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等,吸强调它的工具性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就是说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情感的感化,对学生态度的把握,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等,都存在着认识上不足和实践中的忽略。一部分教师太过于功利,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狭隘的教,考什么教什么,完全是应对中考,不考虑学生的长远的发展,终生的发展,太过于功利,就会唯利是图。忘掉了在课堂上应给学生带来美的世界,高尚的人格,纯洁的心灵,不朽的精神,高贵的品质等。培养出的学生也自私,冷酷,虚伪,甚至唯利是图,从而背离了教育的目的。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个性发展、能力培养。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呢?

首先,要有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成长,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 1

各项要求,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气质性格,来教育学生。宽广的心胸,严谨的治学,稳定的情绪,乐观的态度,都会给学生树立良好的神圣形象,无形中使他们的品质受到熏陶,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使学生敬佩爱戴,成为学生学习效仿的典范,这就是师德的重要性。生活中要远离黄、赌、毒等不良习气,兴趣广泛,不搞时髦,衣着大方得体,具有亲和力,成为学生衣着举止的表率。

其次,爱岗敬业要爱字当头。爱岗敬业是教师的立业之足,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本身,才能真正懂得传道,授业,解惑的内涵。我们把教育事业当作我们的第一要务,才能不断地探究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这样就会总结教育的经验,形成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的感受,有了自己的教育风格,为教育事业的更好的发展服务,培养更多的人才。热爱学生就是和学生要打成一片,具有很好的亲和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既要爱他们,又要公平,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批评和表扬相结合,通过谈心了解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的想法,他们的困惑,为有针对地教育服务。不要漫骂、讽刺和打击,要鼓励学生为主,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第三,要坚持终生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现在是学习型的社会,新的知识不断涌现,知识在不断地更新,不学习很快就会被时代所淘汰。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

有广泛的阅读,尤其是文、史、哲的内容,而且还要有精的部分,就是对于不同的文章和不同文体,都应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于自己的阅读,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感悟,不断地创造,才能激起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在学习中体会到求知的快乐。要通过文章丰富的内涵,先给自己的知识充电,驾驭知识能力才会有所提高、自己情感上,才能迸出创造的火花、对知识的态度才能更加端正、才会对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起到帮助作用。

最后,学习其它人的先进经验,方法。教育在不断地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更新教育的理念,教学的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在不断地创新。我们一方面学习他人的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一方面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的手段,就是要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既要练好自身的素质,在专业领域创新进取,又要在使用多媒体技术上,有所收获,有所积累,有所创新,突破原来一支粉笔,一张口的教学模式,改变那种单

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丰富自己的同时,也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了见识,为今后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教师成长专题 篇5

人文素养的缺失构成教师成长的最大障碍,缺乏人文精神的教师不可能真正成长起来。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状况直接影响教师的成长,影响着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承担起历史重任,完成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

所谓文化素养是指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审美素养。从本质上说,这三方面是有机统一和不可分割的,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只是为了说明、研究的方便才分而为三,但他们又是有区分的。其中,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素养的基础和核心,科学素养和审美素养以人文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文素养的延伸。因为科学离不开人文,科学离开了人文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科学也要人为本,科学离开了人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什么是人文呢?

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人文的概念包含了“人”与“文”两个方面,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和对文化的关切。人文的意义“首先是人学,是人的反观、自省和自审之学。它超越了生理学的层面和心理学的意趣。而在人的自我超越之处领悟人性和人道,进而用人所创造的价值之光去净化人的心灵。”(参见马兆兴主编的初中版《新课程与教师综合文化素养》第50页2004年8月第一版)

“人文的主题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简单的说,人文精神就是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是对人的理解、容忍、接纳、尊重,是对人的爱护和关怀;是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人文重视思想和理性的价值,关注人的发展,认为人具有潜能。再简言之,人文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和幸福为本。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高人的素质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

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中,科学的重要性,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尽管科学尚未得到完全普及。然而人文的重要性,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在我国由于人文素养的缺失与萎靡已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

现出来。信念遭到嘲讽、理想受到冷落,道德濒临危机、情操蜕变为欲望,责任淡漠并与金钱捆绑在一起,诚实成了愚昧的代名词,堕落成了聪明和强者的象征,金钱常常强奸法律和正义,权力在手中成了买卖的商品。所有这一切已经并且正在严重影响着个体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蚕食着社会稳定的根基,动摇着人们的道德信念和理想,迷乱着人们的政治信仰,导致了许多的社会矛盾和危机。假烟、假酒、假药、假钞屡禁不止,道德失范、未成年人犯罪、贪污腐败等不良社会风气,这些固然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致。但不能否认,人的文化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的缺失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因此,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范围的扩大,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发展也越来越呈现出整体性、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为了应对新形势,刚刚跨入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就拉开了序幕,并在全国逐步展开。新 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育工作者 和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要提高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固然要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审美素养,但我们认为,更为重要的、紧迫的任务应该是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因为没有人文素养的提高,就不会有教师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没有人文素养的教师,也不可能具有真正的科学精神,也就不会有很高的审美修养。人文素养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根本之所在。科学离不开人文,否则就会失去主导,走向邪道。所以我们说,只有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才能确实提高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提高教师素质。也只有具有人文素养的教师,才能真正懂得并尊重科学,努力去把握科学的本质,并把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新课程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必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因为只有具备人文素养,教师才能真正树立“以人为 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在教育与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人”看,当作有情感的、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独立的人,而不是把他们当作“工程师”手下的“产品”,当作“园丁”手下的“花朵”。教育毕竟不同于植物的栽培或动物的饲养那样的工作。教育是通过主体、为了主体的发展,而在主体间进行的一种精神交流和对话。通过这种交流对话,教师要引导、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自尊意识,使其主动地寻求自我发展和进步的目标,不断完善自己。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没有人文素养肯定是不行的。为什么这样讲?这是因为,没有人文素养、缺乏人文精神的教师就不可能充分理解人性,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样的教师不会在心中有爱的阳光,也不会拥有教育的智慧和灵感;这样的教师,也不会有教育的耐心,缺乏对社会和人生的责任感,心中又没有爱,试问这怎么能教育好学生,感动学生的心灵,促成学生的转变和成长?谁都知道,爱和尊重是教育的前提,但在教学活动和管理中,我们却时常见到冷漠、粗暴、野蛮这又怎么能教育好学生,唤醒学生的心灵的觉悟呢?这样的教师必然会压抑学生的主体意识,制约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窒息学生的思维活力,最终使学生成为应付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根本无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塑造强健的心灵,当然也谈不上让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因此,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是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挑战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要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就必须从小抓起,从学校教育抓起,而首先必须从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抓起。

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定是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才可能从教书匠成长为能师、经师甚至名师。而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就必需善于读书,学会学习,与时俱进。要养成勤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

学习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是每位教师的人生必修课。从某种角度说,学会读书和学习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基础。只有学会读书和学习,我们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没有学习,就没有教师的成长;不吸收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创

造和积累的文化财富,教师在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就无法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把握有度;不汲取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智慧和道德理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就无法抵御物欲和声色的诱惑,远离浮躁的心态、宁静致远;教师也无法在现实的、繁重的日常教育生活保持冷静和克制,把握教育的契机。因此教师要学会学习和读书,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尤其要阅读经典,与人类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话,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提高文化素养,尤其要提高人文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科学精神,这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形成、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思想和智慧的形成,就是教师跨越东西方文化经典所构成的桥梁的过程。在我国,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要在汲取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讲求实证精神的基础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背靠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中汲取营养,学会思考和拿来。唯其如此,教师才能远离平庸和浮躁,才能真正成长起来,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精神生活的指导者,让学校和教师的管理更有效,教育更成功、更有智慧,更加人性化。

当然教师还要向周围其他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方法;还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还要积极向教学实践学习,积累经验,不断思考、总结,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等,所有这些都是必要的。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必要的前提,这就是教师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具有人文精神。没有了人文素养,缺失了人文精神,教师是绝对不可能真正成长起来的。

大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篇6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称中国学术为国学,所谓国是本国之义。具体讲,就是中国传统学术。总起来说,中国传统学术包括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等。其中自然科学有天文、算学、地理、农学、水利、医学等,这些都是国学的内容。如上是中国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研究的成果,也是我们学习《国学》的导引。

《国学》的内容博大精深,是前人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先进文化”的基点,正是根植于中国《国学》的精髓。诸如,“以法治国”、“以德治国”、“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就借鉴了古人的文明成果。秦始皇统一六国,任用“商鞅变法”的“立法治国”。十四届六中全会“弘扬道德”,正是道家老子“道德经”的神奇。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引用了“中华道德”的行为规范。“构建和谐社会”,借鉴于佛家的“和”。我为《百佛书画册》题序,逻辑推理说:“和谐者,平衡也;平衡者,为善也;为善者,尚和也;尚和者,和尚也。”这种“以和为尚的精神叫“和尚”,“和尚”是佛家的尊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建国初,周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正是儒家提出的“和而不同”,即“求大同存小异”;小平同志提出的香港、澳门回归的“一国两制”政策,也是根由于这一儒家学说。当今,世界各国成立了五十多个“孔子学院”,这是东方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在美国“世界孔子研究会”的大堂上,悬挂流金牌匾,上写孔子名言:“以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日本的“立命馆大学”的校名,就取孔子《论语》中的“安身立命”。孙武、孙膑祖孙创立的《孙子兵法》及《三十六计》,成为世界尊崇的“军事宝典”。总之,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很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宝库,任何“文化策划”、“文化创意”,都离不开这个源泉。

二、人文素养:

理解“人文素养”,遵循字面内涵表述组合意义就是最实际、最便利的途径。“人文”,在这里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肯定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我看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以人来对抗神,对抗任何试图凌架于人的教义、理论、观念、进行中事业及预期中目标,对抗所有屈人心身的任何神圣。

现实中,我们可以大致上把“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等同使用。因为,如同具有“达标”的自然科学能力却不见得具备“达标”的“科学精神”一样,具有“达标”的人文科学的知识及处理人文活动的能力,也不见得同时具备“达标”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是人文素养的根本特征。举个例子: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许多受到主流社会迫害的中上层人士,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来自下层社会群众的同情和关照,这让“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等被专政人士曾大发感激、感慨之情。而那些对落魄者不歧视不加害的“草民”,虽然缺乏人文科学素养,甚至不具备接收革命教育的起码的文化素养,但他们在那个把人文当垃圾的社会环境中,却是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精英分子。

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结果――“文明成果”的最重要部分,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文明、进步的“发展”,不可以和人文精神相违背、相脱离。否则,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总量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发展,社团组织的发展……都会成为压制、残害甚至毁灭人类的野蛮力量,并且,这些东西发展越快、成就越大,它所制造出的痛苦和灾难就越大。

三、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师人文素养的基本构成:关心学生生存、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师区别于其他社会角色的职业特征,也是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支撑和服务于这个核心的是教师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化育方法。

现代教师的人文精神应该包括下面几方面的内容:

(1)具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心。我们的学生、下一代的精神面貌如何、生存方式如何,他们是否有道德、有能力、有信心、有活力、有尊严,全靠我们今天的教育。

(2)对教育的理想不断追求。没有理想的教育,便不能造就理想的人。我们应该不断追问:什么是教育的真谛?什么是教育的源头?什么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教育的愿景应该怎样绘就?在接一批新的学生时,有没有确立你的目标?

(3)积极维护教育的公平。我们要积极维护教育的公平,关心农村教育,关心弱势群体的教育,关心教育资源的分配,关心教育机会的平等。在教学活动中,摈弃标准化、同步化、统一化,对待不同出身、不同智力、不同性格,一视同仁、一律平等地对待。

(4)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本。以学生的生存为本,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要提升学生的生存质量,让学生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积极勤奋,心灵充实,安逸愉悦,并为学生未来生活的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要体现在学生对教育的选择上,要给学生提供最大的选择机会,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等等,要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的张扬。简单地说,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使学生对教育享有 “参与性”和“选择性”。

(5)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意味着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和体验,去感受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及沮丧时的心情,去体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以心对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是一种爱,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对学生心灵的点拨。

四、中华传统文化:

教师的人文素养 篇7

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人文素养”呢?

一、由衷而又终极的关爱情怀

教师的爱, 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发自心灵深处的、指向终极的关爱。这是一种情怀, 一种更高的境界。这种关爱, 是建立在“人”之上的, 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珍视、对“人”的终极关怀。因此, 它是民主的、平等的, 无私而不带功利、朴素而又无比高尚、自觉而又永恒持久的。在“人”的基础上, 教师的爱至少还应具有三个要义:一是“同情”, 对弱小者、落后者、不幸者的同情 (而不是歧视、遗弃) ;二是“宽容”, 对幼稚的原谅, 对过失的包容, 对冒犯的宽怀 (而不是苛责、惩罚) ;三是“赞赏”, 由衷地赞美每一个学生, 相信他们将有作为, 珍视他们的体验、感悟、潜能、智慧及他们每一次小小的进步。

二、广博而又丰腴的文化底蕴

教师的文化底蕴, 一要“渊博”。传统上我们更注重“渊”, 当然, 仅有“渊”是不够的, 教师更应强调“博”, 要成为“杂家”, 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 熟谙诸子百家, 略通天文地理;二要“丰腴”。要广泛涉猎, 并消化吸收, 长成自己的人文“血肉”。改变课程缺乏整合的现状, 是教育改革的要务之一。因此, 教师除了广泛涉猎, 还要“整合”, 要形成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历史、对社会的独特理解、感悟、态度和信念。

三、敏锐而又深邃的时代感悟

教师的时代感悟, 首先应表现为一种状态。它要求教师随时张开获取信息的触须, 时政的、自然科学的、教育教学的……现实生活、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都应是教师视野所及———这是一种生命的状态、生活的境界。

教师的时代感悟, 更应是一种悟性。表现为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信息量, 更要有“悟得”。有个性化的、深刻的洞察和体验, 反思和批判, 感悟和思考;有理的启迪、情的激荡、美的浸染, 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灵性。

四、和谐而又优雅的审美品位

教师的审美品位, 应该是和谐而又优雅的。和谐, 让学生感受到恬静和陶醉;优雅, 让学生崇敬、向往。这种审美应成为一种意象、一种氛围、一种力量、一种磁场, 体现于教师的仪表、言谈、举止, 体现于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手段的选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以美激智、以美发辞、以美冶情、以美育德、以美立人。通过富有美感的教育过程, 实现对学生情感与智慧的滋养和润泽。

五、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魅力

教师的个性, 首先应该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 应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材料独特的感悟、对教学素材独特的呈现方式、对学生多元反应独特的处置方法。其次是鲜明, 如果说独特指向性质, 那么鲜明指向强度, 它将使教师的教学烙上个性印记, 深刻而隽永。独特而鲜明将形成一种强力, 一种风格, 震撼学生, 感染学生。

六、积极而又多彩的生活情趣

教师的生活情趣, 应该是积极而又多彩的。表现为:一是富有童心, 充满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二是开朗乐观, 幽默风趣, 充满生活的机智;三是丰富而多姿多彩, 充满动感和蓬勃朝气;四是昂扬而奋发进取, 充满对理想生活的执著追求。这是教师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 是一种以前未被重视的、新的而又有效的课程资源。它将让学生看到有血有肉的教师, 它将熏陶和感染学生, 让他们形成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信念。

探微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篇8

关键词:探究 新课改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148-01

21世纪是一个纷繁多变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迎来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课改伴我一路走来的近七百多个日月里,让我感触颇多,现就新课改条件下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人文素养探微一二。

1 什么是“人文素养”

“人文”二字,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国古代的“人文”指礼教文化。素养则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它是一个人内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

2 内修教师“德性”,默化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现实中,我们可以大致上把“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等同使用。其实,人文精神才是人文素养的根本特征。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这就是说人文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注重内在品德和行为的修养,注重人与人的交往,尤其是注重与学生的交往,法国教育家卢梭说:“作为教师,首先就要了解学生。”古人云:“师者人之模也,无德者无以为师”;马卡连柯认为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作用“首先是教师品格的熏陶,行为的教育,然后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这足以说明教师的“德性”对学生有多重要。如我在上《陈情表》时,就在“孝”字上大“煽情”,让生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是留守孩子的此时更懂祖辈喂养自己的艰辛,同学们很是动容,在课堂上畅言感动的细微,情到深处还泪光莹莹。

当然如果在教学中“以轻蔑的和傲慢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学生,就会使他跟自己疏远,因而破坏他自己的威信,而没有威信就不可能做一个教育者”(马卡连柯语)。事实上有的学生不喜欢某学科的原因并不是课程本身存在什么问题,很多情况是由于教师职业道德冷漠,目中无“人”,对学生缺乏同情、爱护和应有的尊重后,学生才不喜欢任课的教师。“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真诚的与生交心,理解、信任、关爱他们,他们才可能敞开心扉,听取老师的见解,把老师所倡导的价值观、道德观接受并内化为信念和意志,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不正印证了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吗?内修教师“德性”,让生潜移默化于你的人文素养里。

3 练就自家功夫,提升人文素养

身为语文老师,又身处在知识的爆炸时代,践行着新课改。事实上,语文课不只是在教母语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还应该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场所。所以,作为知识的重要传播和创造者,只有通过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掌握最新学术动态,更新、优化自身的知识系统,才能使自己是教学内容不落伍,也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的精神食粮。“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在《观书有感》里就提出应广博的学习。所以,我认为,提升语文老师的人文素养,就得练就自家功夫。

第一,应多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教师没有书籍的滋润,难以得来身后的学识和素养!我认为语文教师不仅要钻研古文化,多读中外名著,还应结合新课改多读科普文。其次,教师应注重当代作品与非名人名家作品,其内容到形式透着时代气息,贴近当今现实,所以对水平上流的作品也应多读。另外,可以凭自己的喜好选择如天文、地理等进行阅读。教师通过“阅读”,可以汲取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精神营养,并把这种精神营养转化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提高教育和教学效果。陶老曾言:“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所以,多读书是提升语文教师素养的必经之路。

第二,应多写作。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个“反思的实践者”。通过反思,才能把偏见、常识和自以为是的想法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进而依靠思考写作的过程去获得理论的帮助而迅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当然作为语文老师不光要自己写,还应在日常教学中与学生谈心、指导学生“以我手抒我心”。教师躬亲引导,学生也乐于写作,学生所行所思便跃然笔端,教师发现问题便能及时处理。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过程。

第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助教语文。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是知识的载体,民族语言是存储、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在民族语言中,蕴藏着有时代特色的多学科知识。要教好、学好、用好这些知识并有创新,只靠教师讲解,学生探讨这种手段,显然不够,必须调动并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实行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民族语言存储、传递信息功能的进一步发挥。同时要鼓励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语文教学,培养并提升语文教师信息素养。

的确,“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成峻极”,作为语文老师不点滴钻研、积累怎行?不勤奋苦学怎行?厚积才能薄发啊!

4 助长兴趣和游历,丰富人文素养

教师的兴趣可助长教学。记得我在上《筼筜谷偃竹记》时,由于平时喜欢画竹,就拿着粉笔画了几根竹子,当然不能与文与可、苏轼比美,但也赢来了同学们的掌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当然教师个人的爱好兴趣并不一定局限在与所教学科直接内容上,还可以发展其他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上,如书法、园艺、刺绣等。健康的兴趣爱好能构筑个人完满的精神生活。

事实上教师的生活是单调的,接触面是狭窄的。只有丰富的心灵才能影响孩子的心灵,“我不能想象,不到故乡各地旅行游览,不观察自然景色,不用词语抒发感情,怎能去讲授语言。”古人亦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游历有益于增长你的知识,游历有益于增加你的阅历,游历有益于丰富你的素养。我们应利用长假多出去走走。

总之,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对“明天的太阳”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新课改下,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吟着屈原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迈向明天!

参考文献

[1]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教师[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一) 篇9

第一章 新课程下的教师人文素养

一、人的素质和素养

素质: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质,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能力素质等等。

素养:在素质中由于后天环境和教育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那一部分。人的素养分为审美素养(审美情趣)、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人文素养是什么

以人文知识、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为其构成要素的人的素养。

(1)人文知识:一般包括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历史学、文化学、心理学、宗教学、考古学等。

(2)人文态度:对某一特定的人、事物、观念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

(3)人文精神:理想、信念、价值观等。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对教师人文素养的要求:

1.教师的社会表现角色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3)学生成长的合作者

2.教师的自身发展角色

(1)自我反思者

(2)自主学习者

(3)优秀示范者

(4)成功的学者

3.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对教师人文素养的要求

(1)必须有雄厚的人文知识

(2)有真诚的人文态度

(3)具有人文精神

(4)对学生的爱

三、如何看待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和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从教师的社会表现角色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是学生成长的合作者,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高度的人文素养。

教师人文素养的内容:首先教师必须有雄厚的人文知识,有关于历史、关于艺术、关于语文、关于创造的充分多的知识;其次教师必须具有真诚的人文态度;再次教师必须具有人文精神;最后是对学生的爱。一种无比完美的知识、态度和精神的融合,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根本。

四、教师的人文素养修炼有什么意义

人文素养修炼的意义就在于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或者说人文素养修炼就具有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大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篇10

所谓“人文”,通常指贯彻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等。人文素养指的就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1]现阶段,我国社会科技空前发达,咨询传播空前迅速,个人意识空前高涨。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迷茫或者说空虚,尤其是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堪忧。培养、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是要使其懂得如何将所学到知识内化为一个优秀的人的基本心理品质。重视对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对于协调好当今社会的诸多矛盾、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的现状简述

(一)文史知识极度缺乏——优秀文化传承断层

调查发现,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对人文文化的理解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大学生对理解一些人文文化概念的了解大多数只停留在一知半解和粗浅的表象化阶段,有的甚至望文生义、凭空臆断。比如说,当问及“民主”、“共和”、“儒家文化”等概念时,大部分大学生仅仅知道民主和专制相对,对其具体含义却语焉不详;由于近代以来历次批孔批儒运动的影响波及至今,许多学生仅仅知道儒家文化大致包括“忠”、“孝”、“礼”、“仁”等,而不清楚“天人合一”、“义利之辨”等更能代表儒家文化的先进性。现在的大学生已经远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熏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不到足够的继承和发扬。

(二)“传统文盲”大量涌现——重外而轻内

随着时代的进步,目前大学生中不懂电脑等现代科技的“现代文盲”越来越少,然而缺乏人文素质,不知道祖国传统的文史知识,不能正确读写文章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现在很多学生不愿意也没有耐心看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业余时间除了是对着电脑玩游戏就是盯着电视荧屏看没完没了的节目,不看书、少写字,成为没有读写技能的“无笔族”。另外,当今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受不到“慎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等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重外而轻内”。

(三)心态浮躁、功利心重——拜金享乐主义悄然蔓延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加快,冲突矛盾也日益加剧,在这个大环境下,大学生对文化的接受常常因心智尚处于发展阶段,易产生困惑而迷失方向。据调查,95%以上致力于考研的学生目的都是为了将来找一个好工作,而不是真正热爱自己的专业;部分大学生开口闭口谈钱,人前人后说利,“学习只为求职”、“大学时代是修炼的时代”,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座右铭。

二、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的原因剖析

(一)社会层面: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心理日益加强

全球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各种利益相互摩擦、斗争,使当前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各种层次、性质的文化令大学生茫然失措,难以鉴别、吸收东西方优秀文化的精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功近利、网络快餐文化势不可挡的蔓延趋势以及考级、考证等就业实用主义的现实需要,使得大学生无暇估计人文素养的培育。

(二)学校层面:应试教育,唯“考”独尊

从小学到高中一以贯之的应试教育,使青少年从小就得不到人文教育的滋润,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不知“人文”为何物。大学校园本是增加学识、提升修养、净化心灵的场所,可是现在大学生看的书除了专业课本外,就只是外语、电脑、经济类书籍和如何面试、社交方面的书,至于提高自身素质的人文类书籍则鲜有人读。大学生读书求职的心态非常“务实”,把读书和求职紧密联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们考虑的是如何适应这个社会,因而急于掌握各种工具知识和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经济管理知识和人际交往知识。

(三)家庭层面:望子成龙,期望值高

在当今独生子女的时代,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未来抱有一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心理,在孩子身上寄托了过高的期望,望子成龙心切,积极配合学校的应试教育,孩子上大学之后迫切希望能出人头地,在毕业后找到一份体面又薪酬丰厚的工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收回教育成本。因此,部分父母“唯分数论”、“唯结果论”,只要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能在毕业后找到好工作,就是孩子的胜利、自己的成功,至于其他,概不关心。

三、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促使大学生健全人格、改善思维方式

人文素养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强的渗透力,不仅表现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表现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增强非智力因素等几个方面。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求实精神,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精神,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虚怀若谷,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操守等,这些都已成为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精神支柱。“未学做事,先学做人”,人文素养的培育对于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改善思维方式、冲破狭隘功利主义意义重大。

(二)良好的人文素养会使人受益终身

襟怀坦荡、礼貌待人、严肃认真、踏实真诚、谦虚谨慎、自强自尊、活泼机敏、稳重冷静、乐观热忱等优良的人文素养是塑造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催化剂,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健康向上的优良人文氛围的浸染和滋润下,大学生必然会注重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健全精神人格。“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当良好的人文素养内化为大学生品性中的一部分时,无论他处于一个怎样的境遇,都能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协调自己的知、情、意、行,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积极面对人生。所以说,良好的人文素养会使学生终身受益无穷。

(三)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只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而人文素质,即思想境界、精神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志。高雅的人文修养可使学生自觉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人类、关怀自然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具备健全美好的人格,使其自身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如果说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是叶,那么人文素养就是根,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所以,每一位大学生应主动地、自觉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四、培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

(一)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而且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它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模式等都有深层次的影响。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只有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才能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对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认同感。[2]我们要通过优化社会大环境、创建浓郁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等手段,使大学生感受、理解、热爱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他们身上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

依据目前的现实情况,落实方式之一就是将选修课做精做实。从某种意义上说,选修课的课堂和老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递。通过多开设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

科学课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美英等国高校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值得借鉴。如哈佛大学的“共同基础课”五类课程中,文学与艺术和外国文化是其中的两类;牛津大学一直坚持在学生中开展古典文化知识的学习。我国高校应该像重视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那样重视人文课程,加强投入、纳入制度化管理。

(三)政府、社会、高校积极参与,联手培育

上一篇:COMBO?什么是CD-ROM读取速度下一篇:普陀区初中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学科教研组长会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