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编

2024-07-12

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编(共4篇)

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编 篇1

实话说, 笔者以前进行课文教学的时候, 往往只是注意把一篇文章钻研透, 生动的传达给学生, 虽对于编入教材的有些课文有怨言, 但是基本不去想教材的编选问题, 总以为那是专家的事情。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感到教材的重要性, 现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几篇课文为例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选文的删改不能影响文意的表达

首先把课本上《于园》 (苏教版七下第三单元) 的选段摘录一下:“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 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 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 携余往, 主人处处款之。园中无他奇, 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 上植果子松数棵, 缘坡植牡丹、芍药, 人不得上, 以实奇。后厅临大池, 池中奇峰绝壑, 陡上陡下, 人走池底, 仰视莲花, 反在天上, 以空奇。卧房槛外, 一壑旋下如螺蛳缠, 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 长如艇子, 跨小河, 四围灌木蒙丛, 禽鸟啾唧, 如深山茂林, 坐其中, 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 俱以假山显, 至于园可无憾矣。”

教到最后, 有个很强烈的感觉, 文章介绍了于园的磊石的奇特、水阁周围环境幽美的特点后, 很自然的可以把最后一节翻译成“瓜洲的各个园林亭榭, 都凭借假山而有名声, (游者) 到了于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甚至使人有个感觉:“憾”可以解释成“遗憾”, 最后一小句可以翻译成“ (游者) 到了于园就没有遗憾了”。个人觉得这样的翻译很顺理成章, 但是一看教参就不是这回事, 教参上的翻译是“这样的假山石安置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这样的翻译不免让人大惑不解了。笔者仔细搜索材料, 才知道是编教材的人对原文进行了删减, 原文最后一节是这样的:“瓜洲诸园亭, 俱以假山显, 胎于石, 娠于磊石之手, 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 至于园可无憾矣。”意思是说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怀胎, 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 在主人的精细构思中诞生, 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在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这些句子加上之后, 教参的意思才理解通了。

但是这样一来, 不免让人对编者的删减意图产生了质疑, 为什么要删掉有碍理解文意的重要的几个句子呢?私下揣测一下, 无非是因为出现的“胎、娠、男女”三个词语会让教师不好对学生解释, 会让学生产生不好的联想。如果仅仅因为这点就删掉了妨碍读者正确理解原文的重要语句, 就不免让人怀疑编者的思想境界了, 是太正统还是太守旧?这几个词语严重到这个地步了吗?有必要大动干戈一定要删掉吗?连刘国正先生都表示, 他赞成恢复《口技》原版内容:“删除部分内容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现在把这些内容加进来没什么大不了。”《口技》的语句要比《于园》敏感得多了, 刘先生都赞成恢复。现在的社会都在倡导要对学生进行性教育了, 我们的语文课本还要对学生进行遮遮掩掩, 这与当前的大教育气候也不协调吧?

二.名家名作要谨慎修改

再看一篇《父母的心》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 这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故事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 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 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教参语)

课文的结尾是:“财主夫人听了这番话, 不由得也跟着悲伤起来, 她含着眼泪说:‘是我不对, 老实说, 我虽然没有孩子, 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 而且也羡慕你们。孩子还给你们, 钱呢, 就算做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吧。’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

看教参对结尾的分析, 给予“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但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将永远回荡在每个读者的心头”。并认为“似乎是一个喜剧的结尾, 但仍然使读者为这一家六口担心, 他们能否度过这艰难的岁月呢?……读者担心着主人公的命运, 这就是小说的艺术魅力所在;读者也会祝愿父母浓浓的爱心, 能克服生活上的千难万险, 让全家六口健康而幸福地生活着, 这就是哀怨的力量。”

看这样的分析, 对结尾的妙处分析得字字绝妙, 让人也不禁要向学生照样剖析, 但是仔细看原文, 看教参附录的作家原文的结尾却不是这样的。除了字句有点变化外, 关键原文的结尾是这样的:“于是, 那位父亲由于那位有钱妇女的帮忙, 受雇于函馆的某公司, 一家六口过上了好日子。”

看完作家的原文让人有种哑然失笑的感觉, 原来教参上剖析的妙处都是在评价编书者的杰作, 和作者是没什么关系的。笔者在这里也不禁要猜测:编者之所以要改编结尾的理由是什么呢?一是为了给读者设置悬念, 让读者能发挥想象力。二是为了进一步体现“淡紫色的川端康成”的充溢着淡淡的哀愁的文风, 所以不想给予大团圆的结局。但笔者认为这有画蛇添足之嫌, 给予学生一点美好的人文关怀, 让学生对世界怀有美好的向往, 相信人间除了父母亲情, 也存在陌生人之间的大爱, 这未尝不是作者的原意?另外很多教师都对《社戏》的改编有意见。窃以为, 既然要选名家的名作, 是否应该少改为宜?只要不牵涉到一定高度的问题, 可以不改, 相信作家的创作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如果编者觉得哪篇文章不合适, 需要大手术, 那可以不选这篇文章。

三.选文要注意时代性和人文性

教过《甜甜的泥土》 (苏教版八上) 之后更感觉有话要说, 可以先看看教参对这篇文章的说法:这篇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 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 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 无所不在, 无处不有。笔者在去年多次听到教师上这篇课文, 教师都是按照教参的说法进行教学, 并且有的教师明确地把亲妈、后妈标出来, 让学生找出相关根据体会小亮和亲妈之间的亲情, 后妈对小亮的虐待, 有的让学生集体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名教师上课虽然形式活泼了些, 语言赏析扎实丰富了些, 但是总是脱不了教参的大主旨的框子。

听了这些课堂教学, 且不说主旨后一点的提炼有点生硬, 也不免使人怀疑这篇文章有成为学生学习的范文的必要吗?文章究竟在向学生宣扬什么, 是在进一步向学生控诉后妈的可恨, 还是强调亲妈对孩子的爱才是真挚的?仔细看看, 作者是台湾人, 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作者在那个时代写这篇文章估计也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 对于人们也是有一定的惊醒意义的。但二十年过去了, 我们还学习这样内容的文章, 有必要吗?当然我们不否认那些经典作品是有持久的魅力的, 并且它们的魅力会永久持续下去。但是对于有些作品我们不需要注意时代的特征吗?

随着经济的发展, 好多家庭随着人们的婚姻、社会等意识的变化而发生破裂, 并随着离婚率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我想当今社会一方面需要教育人们珍视家庭的稳定, 是不是也需要教育学生正视现实生活啊?现在城市学校中每个班级估计都有很多离异家庭的孩子, 有的地方甚至达到百分之三十的比例, 腾讯网上说北京离婚率达到百分之五十 (未经考证) , 这种情况下, 我们需要向他们宣扬亲妈后妈的严重差异吗?何况文章中的后妈也仅仅是个别例子而已。如果我们持有通常的观点对学生进行说教, 除了对正常家庭的孩子的教育之外, 是不是也是对离异家庭的孩子的一种伤害呢?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说, “恶毒的后母”是一个反复出现的原型, 是人们集体无意识的反映。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作品中, 都会出现恶毒的后母, 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但有心理专家认为, 这些文学形象影响了人们的观念, 以为后母都是很坏的。其实, 恶毒的后母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 我们不应该给孩子留下后母就是坏人的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对于处于后母和继子关系的人来说, 因为心理的相互作用, 即使后母的行为与亲生母亲无异, 也会因为预设的刻板印象而被误解, 所以我们有必要审视我们的选文和教育。再举一例, 基层教师对于《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这样的文章颇有微词, 因为篇幅太长, 没有文学性, 当然这样的历史事件在语文书中可以出现, 但是能否在选文上下点功夫呢?

当然, 笔者在这里仅仅就这几篇文章进行一点分析, 观点可能有失偏颇, 只是想阐明编者选编文章应该慎重, 应多选文质兼美的文章。

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编 篇2

(一)背诵的价值

中小学语文教学,很多教学任务都是通过背诵完成,背诵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提高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从长远角度看,背诵在对学生道德培养方面也起着重大的作用,其价值不容忽视。

1.加深理解,提升记忆能力

语文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作者创作会花费很多功夫,熟读成诵可以帮助读者感受作者炼字炼句的过程,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一个正常人的记忆能力强于计算机一百倍还多,背诵可以帮助开发这种能力,使人充分利用脑内巨大的记忆空间,从而不断地强化记忆,进而透彻理解文本。

2.积累材料,培养语感

语感是一种潜在的能力,是人们在人际交往和写文章时自然产生的模仿、推理和纠错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容易获取,背诵却可以起到作用。通过对佳作经典等的背诵,累积语言材料,材料刻在脑子里,形成巨大的参照体系。久而久之,潜在的语感能力就会被激发出来。

3.健全人格,助力成长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价值观将影响一生。通过背诵,不但可以积累大量的有价值的语言材料,同时也会把优秀的东西纳入到自己的道德体系中。通过揣摩作者的心思,学生就会学到作者所传达的语言和思想的精华,从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增强文化底蕴,提升人格。

(二)背诵的现状

中学语文教材中明确规定了背诵篇目,但背诵教学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背诵教学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分为两方面,首先是得不到各界的重视,可以支撑的理论太少;其次,在具体的推行过程中还存在误区。

1.得不到重视

升学考试直接考背诵的不多,背诵版块分值少,似乎仅限于古诗文和文言文,而背诵所花费的时间又很多,因此无论是学生自身还是教育工作者,都没有真正意识到背诵的价值,认为背诵的意义就是考试卷面上的那几分,不值得为了几分浪费大量的学习和教学时间。这种观点使得背诵教学的施行受到了很大阻碍。

2.存在误区

很多人认为背诵就是“死记硬背”,现在提倡对学生实施创造性的教育,背诵教学会阻碍学生创造性的发展,也会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得不到创新。还有人认为背诵只是为了应试。

二、教材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可以诵读古代诗词、浅易文言文和现代美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人教版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切实贯彻这一中心思想,但在使用中这套教材也存在一些小瑕疵。

(一)合理之处

200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分为选修和必修两个系列,必修系列教材中共计20个单元,每册4个单元,每单元3或4篇文章,共65篇,其中课后研讨与练习版块明确要求背诵的共计21篇,包括全篇背诵和部分背诵,充分体现了此版教材编排的合理性和对背诵版块的关注。

1.选文经典,具有人文性,教育价值大

入选的文章都会在学习型的基础上注重其深层的教育意义。需要学生背诵的这21篇更是从人文性和教育性两个方面入手,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其中《沁园春·长沙》、《陈情表》等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劝学》、《寡人之于国也》等帮助我们读史明智,《滕王阁序》、《赤壁赋》等带领我们游历祖国大好河山,《雨巷》、《再别康桥》等现代美文让我们领略到文字的美学意义。这些文章旨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品味文章寄予的旨趣和作者抒发的感情,体会其中的节奏、语气和文章韵味,领略作者的才华和品德,学习名家叙事抒情的艺术,文章中渗透的伟人的品格,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文言文诗歌按文学史顺序编排,便于学习

全书背诵篇目中有18篇古代诗歌和文言文,是背诵中的重头戏,这些文章在编排的时候按照文学史发展的顺序,如必修2第2单元的课文,是西周初年的《诗经》接战国时期的《离骚》到南朝和三国时期的《涉江采芙蓉》和《短歌行》,第3单元中《赤壁赋》和《游褒禅山记》均创作于宋朝。纵观必修1到必修5背诵篇目的整体排版,大部分文章是没有偏离文学史发展这条主线的。按历史的顺承来学习文章,便于联系历史典故、时代背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背诵难度。

3.选段背诵,难度降低

这21篇课文中,有5篇是篇段背诵,分别是《记念刘和珍君》第2和4节,《游褒禅山记》第3段,《过秦论》后3段,《廉颇蔺相如列传》后5段和《滕王阁序》中2、3两段。选段背诵,背诵的难度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厌烦情绪。

(二)存在问题

2007版教材最新一版教材,同旧教材相比,背诵篇目变化不大,仅是对个别篇目进行了小小的修订,但是依然存在问题。

1.时代感不强

教材中明确要求背诵的21个篇目中,现代诗歌和散文过少,仅是必修1中三首诗歌和一篇散文,共3篇,分别是:《沁园春·长沙》、《雨巷》和《记念刘和珍君》(篇段背诵)。时代感在教材中体现得不够透彻。

2.注释数量少且过于简单

理解是背诵的基础,学生不能理解的词语,教材要给出权威准确的注释。教材中的注释量过少,不够准确权威。如必修2第三单元的选文《赤壁赋》“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教材中对“骤得”的注释是“数得,屡次得到”,可见,这里对“骤”的理解是不准确的,“骤得”应该是“突然得到”的意思,“骤”应该是“突然,忽然”的意思。

3.背诵篇目安排过于集中

教材每单元的组成兼顾文体和人文内涵,每个单元都会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如必修2第三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但是这个单元的《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三篇文章全都要求背诵,这样安排过于集中,会增加学生背诵的负担。

4.背诵要求太枯燥

基本的背诵要求无外乎两类,一是直接要求背诵的“背诵全文”,一是“熟读并背诵全文”这种形式,这种直白枯燥的表达使学生谈背诵色变。

三、选编建议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试行时存在一些问题,教材编写者应与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分工合作,共同更正。

(一)与当代紧密结合

青少年时期是人记忆力最强的阶段,记忆伴随一生,背诵材料时一定要选择经典佳作。教材中应增添时代性突出的文本,贴近现实生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选择学生感兴趣且教育价值突出的文章。

(二)注释更标准

书下的注释是理解课文的最好工具,注释应有语言学根据,符合作者本意和文章逻辑,精准无误。学生理解欣赏文章,背诵时就不会吃力。很多教师和学生会借助参考资料帮助理解,但这些参考书毕竟良莠不齐,不准确的注释容易使使用者偏离轨道,影响分析。最好的资料就是教材,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语文学界的各类优秀成果,深入文章,分析内涵,做到理解准确、表述清晰。

(三)分散篇目

背诵篇目过分集中很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高强度集中的背诵对背诵效果是有很大影响的。再加上一些不可预估的客观因素,势必会对背诵产生不利的影响。教材在编写时应考虑到主观差异性的问题,分散背诵篇目,背诵的篇段贯穿整册教材,整个学习过程,以减少学生压力,提高背诵效率。

(四)要求生动化

鼓励背诵可以在细节上下功夫,教材编写时摆脱传统的说教模式,委婉生动地提出要求。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如仿写、游戏、示范、竞争等形式提出,以提高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自觉背诵的习惯,受益终身。

四、结语

背诵可以加深理解,帮助记忆;积累材料,培养语感;健全人格,助力成长。但背诵教学实施时得不到重视且缺少相关指导理论。包含背诵内容的课文在整套教材的篇目中占到五分之一,这些文章选编的优劣直接影响整套教材的质量。需要一线教师、教育专家学者、教材编写者一同努力,提高编写质量,更正问题,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最大程度地发挥背诵的价值,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背诵水平,进而推进中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波.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背诵能力[J].教学研究,2009,(2).

[2]伟志成.语文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3]谢淑丽.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名篇背诵[J].中学教学参考,2011,(11).

[4]郑国民.关于背诵优秀诗文的几个问题[J].语文学习,2004,(2).

[5]赵晔.高中古诗文背诵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6]陈若愚.新编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文言文注释献疑[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17).

[7]武亦文.浅说语文学习中的记诵问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8).

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编 篇3

一、涵泳阅读, 发掘语言魅力

在电视传媒如此普及的今天, 这些课文的内容早已被编导们搬上了荧屏, 课文对学生来说已无多大吸引力——甚至可以说它的吸引力远远不如一集电视剧来得强烈和直接。如何把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吸引到文本中来呢。我采用了反复涵泳式的阅读和动作如情入境的阅读,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我在教学《猴王出世》这一课时, 我在课件中“把那猴在山中, 却会行走跳跃, () 草木, () 涧泉, () 山花, () 树果;与狼虫为 (伴) , 虎豹为 (群) , 獐鹿为 (友) , 猕猿为 (亲) ; (夜) 宿石崖之下, (朝) 游峰洞之中。”把文中的词有意隐去, 让学生从课文中把它们补出, 或是把重点字通过颜色把他们突出, 在通过多次朗读中 (尤其是标出的重点字) , 学生体会了名著经典的语言的凝练简洁, 形式的对仗铿锵, 意义的准确传神。

又如在教学《景阳冈》武松打虎的段落, 我让学生用圈圈出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 用短横线划出老虎的动作, 然后同桌分角色互读, 最后学生得出结论, 作者为何把老虎写得那么凶猛, 原来是衬托出武松的英勇。阅读再次扩展开去, 文中为何用那么多的笔墨写武松喝酒, 为何两次写落日, 也是在反衬武松的英雄形象, 为后面武松打虎埋下伏笔。课堂教学也较轻松地完成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吸收祖国的语言文化遗产,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思辨阅读, 走进文化内涵

在教学古典名著改编的课文时, 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 这些作品到底从哪些方面让人越品越香, 越品越有意蕴。难道仅仅是只有语言的魅力?还有没有文化的神韵?于是我抽空也阅读经典名著, 阅读有关评论经典名著的书籍, 渐渐地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底蕴。

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 我从《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介绍入课, 告诉学生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 无论是政治家还是企业家, 无论是专家还是平民, 都爱都这本书,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许多人说这是一本谋略的书, 一本智慧的书, 一本人事的书, 一本天文的书, 今天我们读的课文也可以获得这样的感受。经过这样一介绍, 学生的学习热情立刻调动了起来。然后我提出问题, 认真读读课文, 在文中圈圈划划, 请你说出文中“谁谋谁?”, 最终谁谋算成功?学生读后交流, 纷纷发言, 说先是周瑜谋诸葛亮, 因为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 想谋害他于死地, 然后是诸葛亮谋周瑜, 谋曹操, 曹操也谋周瑜和诸葛亮, 最终是诸葛亮谋算成功, 因为他谋对了周瑜部下鲁肃忠厚老实, 谋对了三天后有大雾, 谋对了曹操不敢派兵迎战会放箭, 正是彼此的“谋”, 让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这是彼此的“谋”, 才使诸葛亮告诉鲁肃不要把他的计划告诉周瑜, 正是这些“谋”, 让诸葛亮“神机妙算”, 让诸葛亮在船里笑得潇洒自如。然后我又引导学生从篇课文中去寻找诸葛亮的“智慧”之所在, 去探秘诸葛亮的“人事”之道。就这样, 我通过“谋略”, “智慧”“人事”三个关键词语把学生引向了《三国演义》的文化的领悟之路。

三、拓展阅读, 引向大书世界

石如军老师说:“在对经典作品的教学阅读中, 如果对文本的感悟脱离原著, 忽视其作为“节选”的特性, 会走入“教教材”的误区!”因此我们在进行古典名著阅读教学时, 我们最终的落脚点要把学生引入原著。于是, 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拓展阅读。

一是利用课外时间把改编的课文与原著中的篇章进行对比读。

二是把课本的内容进行延伸读, 如读了《景阳冈》后, 武松打死了老虎, 后来故事又是怎样了, 石猴称了王, 故事又是怎样发展, 引导学生读下一篇。

三是向学生推荐读。因为原著语言有很多生字, 对小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阅读障碍, 有了阅读障碍, 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 因此, 我便向学生推荐少儿版的《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 并告诉他, 以后对于原著一定要读, 并且多读。

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 七分靠课外”“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对于古典名著选编的课文教学, 只要我们不断地付出努力, 不断探索, 不断改进, 通过从古典文学里选编的课文的“一扇窗”教学, 学生是含得住语言魅力的“千秋雪”, 通过在古典文学中节选文本的“一扇门”的指引, 学生将会踏上精神文化的“万里船”的旅途。

参考文献

[1]王文彦, 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

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编 篇4

一、李白诗作入选的基本现状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李白是小学生接触古诗文中一位极其重要的作家,这和文学界长期以来对李白的研究与认知相一致。李白诗作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编选现状大致如下: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共入选古诗词44首,李白作品6首,分别为《静夜思》《赠汪伦》《望庐山瀑布》《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所占比例约为13.6%。苏教版共入选古诗词32首,李白作品直接呈现的有2首(《望庐山瀑布》《峨眉山月歌》),间接涉及的有2首(英英学古诗中涉及《静夜思》和散文《黄鹤楼送别》中涉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所占比例分别约为6.3%和12.5%。语文版共入选古诗40首,李白6首(分别为《静夜思》《古朗月行》《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所占比例为15%。长春版共入选69首(不含课后积累部分51首),李白5首(不含课后积累部分1首),占0.72%。冀教版共入选古诗38首,其中李白14首,分别为《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以及一个单元《追寻李白》,该单元包括了李白10首诗作,《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夜宿山寺》《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送友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沙丘城下寄杜甫》《上李邕》《秋浦歌》《行路难》,李白诗作在所选的古诗中所占比例约为36.8%。显然,李白诗作在冀教版古诗教学中占了重要地位。各版本对李白诗作的选编中,编者在选文思路、编写策略等方面各有千秋,也有一些共同的偏颇。

二、李白诗作的选文特征

1.选文继承“文质兼美”的基本标准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李白诗作中入选率高的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峨眉山月歌》《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这不是一种巧合,而是基于历代文人墨客对这些诗作的价值选择与审美认同。李白的《静夜思》被誉为“千古思乡第一篇”,具有自然又含蓄的境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堪称神来之笔,其中下笔之绝妙,想象之超凡,夸张之大胆,历来备受嘉誉。尤其是诗中“生”“飞”“挂”“落”等词的选用,盘活了整首诗,末句更见李白“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难怪苏东坡在《戏徐凝瀑布诗》中曾称赞此诗为:“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1]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也是送别诗中的珍品,唐汝询的《唐诗解》中评价其为:“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别之情,俱在言外。”[2]蘅塘退士赞誉其为:“烟花三月下扬州,千古丽句。”[3]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更彰显了李白对汉文字高超的驾驭能力,在二十八字的绝句中地名就有五处,共占十二字,分别为“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更为重要的是读来丝毫无拗口之嫌,反显酣畅淋漓,轻快之至,极为罕见。王麟洲曾评为“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这正是诗仙李白的自然天成之处,也是学生最需要学习的汉语驾驭能力。可见,在选文过程中,李白诗作“文质兼美”的内在品质是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基本标准。

2.选文开始自觉关注儿童阅读心理

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继承了选文应具备“文质兼美”的标准外,还将儿童阅读接受心理作为了选文的重要参考因素,这是对儿童阅读心理的自觉关注和儿童阅读权利的自觉追求。如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入选《古朗月行》原文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4]出于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心理的考虑,编者只节选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一部分李白从儿童视角出发描写对月亮美好又稚拙的认识,既写出了月亮的形状又写出了月亮的透彻皎洁,它将孩童的天真与童趣表现得一览无遗。删减了原文中后六句,一方面降低了文中难读难懂难认的汉字障碍,另一方面也删除了诗作中大量的古代传说,大大降低了阅读难度,同时也摈弃了成年人独有的凄凉心境,只留下一份最纯真的追月情怀,可谓一举多得的节选佳作。长春版也选了此文,题目标注为“《古朗月行》(节选)”,这样做更为严谨。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入选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5]此诗用语朴素,却字字见奇,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仿佛一位老顽童和孩子之间的低声细语,我们似乎都可以看到一群孩子随着李白攀爬那高山高楼,一同体验那份惊恐与欣喜。类似的作品选编是对传统教材李白诗作选编的重要突破,是教材中切实关注儿童阅读心理的最佳诠释,也是语文教育界关于阅读是文本、作者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理念在教材层面上的实践。

3.选文以李白为中心设计单元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对李白诗作的选编一般以“单篇”形式出现,冀教版五年级下册将李白诗作作为一个“单元”进行整体设计,可谓独树一帜。该教材以“追寻李白”为单元主旨,共入选了李白的10首诗作:山水篇(《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夜宿山寺》《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友情篇(《送友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沙丘城下寄杜甫》),理想篇(《上李邕》《秋浦歌》《行路难》)。[6]山水诗篇表现了李白寄情山水的潇洒与独行;友情诗篇传递了李白对友人的重义与深情;理想诗篇中更流露出李白的傲气与率真。“追寻李白”的单元设计较成功地引领学生从李白诗歌作品中感受李白的诗歌魅力和人格魅力,着眼点在作者诗仙李白身上,以期让学生从不同阶段、不同角度全方位地了解李白、走进李白、追寻李白,触摸他不朽的诗魂。足见冀教版编写组对李白诗作及其人格的独到理解和钟爱。较之常以“古诗两首”“古诗词二首”等形式依附于自然、人文等单元主题的组元方式,这一“追寻李白”的单元设计更显独具匠心。这种设计的上位理念是“知人论世”说,是我国古代文论的一种基本观念,也是鉴赏诗歌的一种重要原则,值得借鉴。

与此相关,李白人格精神的传承也受到其他编者的关注,如《铁杵成针》《李白求师》、余光中的《追梦李白》等内容的入选教材,也是期望通过李白的人格精神传承对学生的人格精神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李白诗作的编写策略缺失

相对于李白诗作选文思路上的勇于创新而言,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在李白诗作的编写策略上略显暗淡,仍需语文教育界共同努力以求改进。

1.应增强选文编排的学理依据

纵观各个版本,出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同样一篇李白诗作,分别安排在哪个年段,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究竟是什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随意性、波动性较大。以《独坐敬亭山》为例,长春版一年级上册“汉字家园(二)”单元就选了此诗[7],主要是作为识字的教材,分别设计了“马、牛、羊、鸟、鱼、虫、独、坐、高、飞、去、不、只”等字。从教材的设计来看,也不是完全根据此诗来教汉字,“马牛羊鸟鱼虫”六字中只有“鸟”字在诗中出现。教材对这些汉字的教学主要依据象形字的字理进行设计,画面只为字理教学服务。而对诗文中所描述的内容和意境,教材的画面上丝毫没有体现,甚至有些干扰。《独坐敬亭山》的确涉及了“鸟”字,但却是“众鸟高飞尽”,根据诗文的意思看不见鸟才对。教材设计时在树枝上画了一只鸟,以便进行汉字字理教学,但这不便于学生理解诗文的基本内容。还有“不”字在“相看两不厌”中,教材在诗文中标注为bù,但是读的时候“不”字在语流中发生了变调读为第二声,对刚入学不到两个月的学生有些难度。人教版在小学四年级下册也选了《独坐敬亭山》,教材要求在识字的基础上理解诗作。对诗作中“敬亭山”“闲”“厌”作了注释,要求背诵,并能根据诗作画图。[8]两者之间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无独有偶,李白的《望天门山》,人教版将它编排在小学三年级上册,只是在基本理解和背诵的层面上。苏版编排在了初中二年级上册,加重了诗作审美意蕴的点拨。由此可见,对李白诗作的编排如何体现学生的年龄梯度和审美差异,以便更好地发挥李白诗作的教学价值,值得学界深入探究。

2.应加大引领学生理解诗文的力度

小学语文教材在引领学生理解李白诗作方面略显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文本的基本注释有些缺失。准确把握古诗文字词的注释义是学生理解诗文和走进诗文的前提和基础。笔者发现,有些重要的字词,需要教材注释却没有注释。如《静夜思》中的“床”字,典型的古今异义,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都选了此诗,奇怪的是这些教材无一对其进行注释。这不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诗文的真实意义,因为学生很容易根据生活经验误解了诗作中“床”的本义。再加上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会读其音却可以不辨其形,更可以不知其义,也就是俗称的“念天书”,也就是说教材中要求“背诵”并不指向诗作的理解。第二,文本有些字词虽有注释但注释的准确性有待商榷。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对“黄鹤楼”“之”“故人”“烟花”等进行了注释,对这些字词加注释表明编者开始关注文本的理解层面,较之前者无注释无疑是一种进步,但个别注释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考证。如人教版对“烟花”一词注释为“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9]较之百度上对此诗的注释,“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10]人教版注释上显得有些单薄,这样的注释不便于激发学生对诗作丰富的感受力。另外,对诗作字词句的准确理解和把握,还涉及语境义。如《静夜思》中的“举”字,李白用“举头”而不是“抬头”,为何?因为李白当时身缠疾病、身无分文,望月思乡之情才会如此沉重。可见,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教材可以适当提供诗文的创作背景,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作所传递的情感,也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运用语言文字恰如其分地传递情感的语用能力。

3.应加强李白诗作审美元素的设计

李白诗作的审美至少应该包括清新的意境美、和谐的音律美、明快的语言美、飘逸的情思美、神奇的想象美。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编写设计中,缺乏抓住李白诗作中的意境、音律、语言、情思、想象等审美元素进行设计。教材一般都是识字、朗读、背诵、默写、谈感受,背其他同一主题的诗文,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理解诗作时,如何引领学生细细品味李白遣词造句的精当之处;在朗读诗作时,如何引领学生通过停顿、重音、延音等感受李白诗文的韵律美;整体观照诗文时,如何透过语言文字感受李白诗作的意境美,以及诗作中所呈现的想象美,这些审美元素的涉入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感能力和文学品鉴能力的提升。而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在引领学生走进诗作、走进诗作审美境界的设计上相对薄弱,可以在教材中适当加入一些“咬文嚼字”“名家点评”“知人论世”“名句赏析”“朗读提示”等内容,以便学生和文本之间展开深入的对话与交流,提高学生的文学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现行几个版本已经在李白选文的质量、新选文的推出、李白人格资源等多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编排的学理逻辑、理解诗文的力度以及诗作的审美元素设计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研讨,以求在小学阶段充分领略和感受李白诗作的艺术价 值,最大限度地发挥李白作 品的教学价值。

摘要:李白诗作的选编是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版本在选文思路上略有异同:绝大多数版本选文以“文质兼美”为入选的基本标准,一些版本选文开始自觉关注学生的阅读接受心理,个别版本将李白诗作进行整个单元设计。整体而言,李白诗作的编写策略在考虑选文编排的学理依据、学生理解诗作的力度以及诗作审美元素的设计等方面有待提高。

上一篇:科学与技术顾问委员会下一篇:社会契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