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论文

2024-05-28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论文(共10篇)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论文 篇1

大学语文要重视审美教育,是由这门课本身的性质、内容决定的。“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它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文学是诉诸人的情感的一种意识形态,其任务“是使人变得高尚”(高尔基语),其最本质的社会作用是美感作用。大学语文荟萃了诗、词、曲、赋、散文、戏剧、小说等精美作品,不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美的情感、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等等,为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宝贵的素材,可以说,大学语文教学和美育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从美育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看,大学语文应把美育作为根本的教育目的。

文科类大学生由于其独特的专业学科背景,较其他专业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感知、理解、判断的能力,《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更应旨在深化语文智育、德育的基础上,突出语文美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美的能力”。此外,从课程设置看,《大学语文》作为文科类大学生一年级的必修基础课,是为提高其文化素养和对美的感知、欣赏能力,并为以后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化底蕴服务的。因此,在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优秀的文学作品陶冶学生艺术情操,增强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样既达到了语文课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的目的,也使其作为一门基础课发挥了对专业课相辅相成的作用。

所谓审美教育即美育,就是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审美意识形态,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并与学校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既有知识,又具智慧,既有技能,又具审美意识的新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以其独具的形象性、情感性、体验性,成为高校实施美育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那么到底应如何实施美育呢?笔者通过在文科类大学生中开设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首先,通过对教材名篇的审美情感分析,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这是实现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最重要的方面。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作者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景物和谐的融合统一。所以,作品中所描绘的景物或所刻画的人物往往都渗透着作者主观的思想寄托,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应引导学生通过表象去感受作者的内心。如在《巴黎圣母院》中,作者所塑造的英俊、潇洒的将军菲比斯与丑陋不堪的卡西莫多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既包含外表,又涵盖内心。俊美的将军让吉普赛女郎喜爱,也会让很多读者向往,而作者恰恰要批判这种华美包装下的狡诈、自私与虚伪,而在卡西莫多丑陋的面孔中,却饱含着作者对纯真、善良的赞美和向往。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通过对“春”的“怜惜、愁怨、挽留”,表明作者对南宋王朝(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从中可以使学生得到爱国情感的教育。再比如学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引导学生去倾听“海上明月共潮生”的人籁,去感受“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的空灵的同时,更应引导学生去领悟理解作者在诗歌中所流露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哀而不伤的情感和其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因此,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努力挖掘作品的“情”,由作品的表层进入作品的深层,以获得人生感悟、陶冶性情、纯净心灵尤为重要。

其次,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审美实践。对大学语文教学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说学生是大学语文教学运转的轴心,那么实践则是大学语文教学开启的关键。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主的艺术美的鉴赏与评论,而一切艺术美都是来自现实生活的。俄国伟大的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就是生活。只有深入生活的海洋,才能探求包括文学内在的艺术美的真谛。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必须采取全方位的开放模式,大力开辟第二课堂。要把大学语文的教学延伸到对有关的文学、书画、音乐、影视等艺术名作的欣赏。同时指导学生从事文艺创作、演讲与辩论、审美文化研究等创造活动。并且对学生的创造成果给予奖励与宣传。如鲁迅的《伤逝》,内容涉及到个性解放、妇女解放、知识分子的道路、女性人格独立与经济地位、社会制度的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通过讨论,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二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可以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

第三,注重对学生进行形象的美育,利用现代传媒资料,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形象性的特点相一致,大学语文教学也要突出其形象性。大学语文形象性的特点主要依赖于教师语言的形象化与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大学语文讲授的主要内容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中最感人的是文学形象。教师讲授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把握这些文学形象,理解这些文学形象,感动于这些艺术形象,从而得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提升和审美的愉悦。形象的内容要求形象的形式,教师的语言要力求丰富、生动、形象、富有个性。

教师的课堂词汇应是丰富的,语气要富于变化,语音节奏要与讲述内容和谐一致。另外,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大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可谓得天独厚,因为与之相关的图片、图像资料很多,都可以拿来展示或播放。许多与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优美图片,都可以扫描进计算机,再复制到CAI课件中展示给学生。这不仅能增加教学内容的形象性,而且可以突出这门课独有的个性。同时,配合教学播放一些有关名家名作的电影或录像,显然也能增强课程的形象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在看电影、看录像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文学作品及文学形象。

在形象化的教学内容与形象化的教学方式的结合中,教师还要注重引发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及创造美的能力。这种对美的教育是最自然、最生动、最形象、最有效的。比如讲授王维的《汉江临泛》,我们可以制作“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的整体气势的画面,用色彩描绘出“山色明暗交错,连绵不断”的山光水色来,并用动画技巧设计出动态景观:“波涛使得望中的城镇似乎在两岸起伏波动,远方的天空也在腾跃翻卷”,使学生加深理解王维盎然游兴、寄情山水、怡然自乐的情绪。

最后,通过创设作品美的情境,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为了消除学生听课的枯燥感和疲倦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形声并举,音画同步,创设情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感染。分析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戴望舒的《雨巷》,可以让学生先听音乐朗诵,在朗读中感受抑扬顿挫的节奏和优美的诗歌语言,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再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历来对它的评价很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意境深远。讲授中不仅要引导学生随着文章的波澜起伏去展开想象的翅膀,欣赏一幅完整的清风、明月、江水、小舟、歌声、箫声所组成的美妙动人的赤壁夜游图,还要使那些回味思索的余音强化,让学生认识到作者的欢欣情绪、豁达心胸、高尚情操、哲理性的语言,真正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

总之,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文学作品中及教学中相关的美的因素,在课堂上创设美的情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论文 篇2

在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是公共课, 该课程以具有丰富的想象性、情感性、发散思维性的文学作品为依托,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 能带给学生文化上的熏陶, 精神上的启迪, 审美上的享受, 培养学生高尚人格, 提高情商和职业道德。所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要注重培养个体的丰富性和创造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达到提升学生的审美认识, 审美感受, 完成审美创造。

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已经脱离层面上说教, 应该是立足文本, 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把握编者的编排意图, 完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本人通过实践, 认为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审美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紧扣教材, 赏析作品, 感受文本表层美

现行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作品, 表现了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美”:从形式上说有文字美, 意境美, 从内容上说有外在美, 内在美, 语言美等,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鉴赏, 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

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这首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 全诗紧扣着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 以“月”为重点, 写不同时间、环境下月的变化, 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恬静。诗歌中描写了月夜下充满诗意的景:月光下的江流, 芳甸, 花林, 飞霜, 沙汀, 白云, 青枫, 扁舟, 高楼, 海雾, 江树。云雾弥漫下的江、天、人浑然一体, 朦朦胧胧, 这样一幅神话般迷人的月夜图, 令人无限神往。沈从文《鸭窠围的夜》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带有湘西地方和民族色彩的特异人生, 全文具有原始的天然美。如散文第三段沈从文眼前的水上人日常生活我们都很熟悉“饭焖熟后, 又换锅子熬油, 哗的把菜蔬倒进热锅里去。各人蹲在仓板上三碗五碗把腹中填饱后, 天已夜了。”“好事好玩想到岸上去烤烤火谈谈天的, 便莫不提了桅灯, 或燃一段废缆子, 摇晃着从船头跳上了岸, 从一堆石头间的小路径, 爬到半山上吊脚楼房子那边去, 找寻自己的熟人, 找寻自己的熟地。”生活过得非常踏实, 毫无矫揉造作。所有这些白描的素朴文字, 始终保持一种纯真、天然的元素, 一切都还带有“原料”意味, 具有高度生动的自然性, 原生态, 充溢着生命的张力。这种美是我们可以直接感知的外在的、环境的美。

2 品位语言, 深入探究, 体味内在传统的美

大学语文教学重在赏析作品, 通过文本内在的联系, 如作者经历, 写作背景, 关键词句等, 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 达到对学生的人文培养, 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以《鸭窠围的夜》一文为例, 文中有说:“陌生人自然也有来到这条河中来到这种吊脚楼房子的时节, 但一到地, 在火堆旁小板凳上一坐, 便是陌生人, 即刻也就可以称为熟人乡亲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 毫不设防, 让人们觉得很放松。作者在文本中重在再现了湘西物质、精神的“原生态”, 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倾向, 物质的贫乏不算悲, 水手、妇人们精神上的贫乏才真正应该哀戚。长期单调、枯燥的生活, 使得这里的人们思想特别单纯, 再现了自然纯真的美。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懂得“自然就是美”, 才能长久, 中国有古话说, 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现有部分学生的审美观稍有偏颇, 穿吊带, 描眉涂腮, 装扮成人化, 还有攀比心理, 心思花在外表上, 而不注重内在素质的提高, 这样的审美观虽然不能说决定一个人的思想, 但至少代表一部分。

在《春江花月夜》的讲解过程中, 紧扣15个写“月”的句子, 4个写“春”的句子, 12个写“江”的句子, 2个写“花”的句子, 2个写“夜”的句子, 在“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明月相思楼”“落月摇情满江树”诗句里, 可望见明月的处升、高悬、西斜、下落过程, 看到长夜不眠的思妇, 以及漂泊天涯的游子间的相思之情, 这份执着的纯洁真诚的爱情令人感动。舒婷《神女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表现对女性自身的独立与幸福的大胆追求。泰戈尔《在黄昏的时候》, “爸爸, 我把自己丢失了”一个天真、纯洁、可爱的女孩形象, 让作者不由把现实、想象、人世、天空融为一体, 诗人的笔, 惊人传神。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继承了印度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 汲取了孟加拉民间诗歌的营养, 创造出自己的清新、优美的诗歌风格。

3 学以致用, 结合实践, 传承传统美德

在当今多元化的世界文化背景下, 我们应该以中国人的特有民族性心理和文学自悟力, 拥有“很中国”的文化,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传统的才是世界的, 中国文化要继承精华, 发扬传统, 大学语文可以作为最具传承性的工具, 可以把国语介绍给世界, 同时也打开一扇窗, 让国人了解世界。国际化, 全球化的同时, 我们更应该保留自己的东西, 体现审美创造。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勤劳、善良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蕴涵了丰富的道德文化传统。一句话, 一个动作, 一个笑脸或是一声问候都可以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 是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这些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 矢志爱国, 善待自然, 宽以待人, 尊师重道的事迹数不胜数。

冰心的《笑》, 被称作中国现代“最初的美文”的, 美就美在她捕捉了人类常见的神情——微笑, 张扬了人类最重要的情感——爱。人与人之间一个发自肺腑的微笑, 什么矛盾、恩怨都可化解, 社会也就和谐了。余秋雨《都江堰》中大智大巧、造福万民的专家郡守, 都江堰绝不炫耀、毫无所求地永久性地灌溉着中华民族的母亲般的风险精神, 都蕴涵了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 体现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北岛《回答》, 透过文本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深厚的美学特质, 无畏的挑战精神让青年人热雪沸腾。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字字铿锵, 昂扬进取的气概, 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冒险敢闯的精神, 激励着青年人奋发向上。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

大学语文教学立足审美教育的探讨 篇3

【关键词】大学语文 人文精神 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C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1

1 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大学语文教学对于全面培养和提高人文素质,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审美教育的培养更显得尤为重要,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想象力,思辨力以及感悟力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而现在的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在全国各高校面向非中文系学生开设的大学语文课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人认为大学语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戏称之为“高四语文”,教学中过重强调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再加上考核体系的单一,就把本应最具人文内涵,充满人性之美和生活情趣的大学语文变成了支离破碎的传授知识和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的应试技巧训练,大学语文课堂出现了“教师侃侃而谈,学生昏昏欲睡”的局面。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对多元利益的驱动,对尚显幼稚,一脸迷惑的大学生,如何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培育他们的审美情趣,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做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当代教育亟待解决的既敏感又现实的紧迫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学语文教育的优势,立足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净化自己的灵魂,提高他们崇美向善的本性。

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每一个民族的职责是保持自己心灵永不熄灭的明灯,以作为世界光明的一个部分。

2 审美教育的内涵

审美教育即美育,就是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审美意识形态,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并与学校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懂得欣赏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摒弃。使学生成为既有知识、又具有智慧,既有技能又具有审美教育的新人。大学语文首先属于文学,文学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审美。大学语文的传授必须按照文学的特性来讲。关于如何提高大学语文的美感效果,很多论者提到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不可否认,随着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生动性,但是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手段一样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它可以增加教学的审美效果,但不能代表文学教学应有的审美性。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应该明确文学首先是审美的,文学教学是心灵化、个性化的。无论运用何种手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该用深邃的思想、个性化的语言、饱满的热情,不拘一格的教学方式,营造出生动的课堂氛围,带领学生遨游于惟美的文学世界。

3 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3.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保证审美教育的顺利开展

过去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只关注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进行,在课堂上满堂灌,学生成了被动的“吸收器”,学生中普遍的产生厌学情绪。而在新课程的理念中,要求教师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就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是学生乐学的关键。这一教学观念的贯彻落实,有助于审美教育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激发起学生对作品中真、善、美的追求。需要更正的是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很多大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模式陈旧,常常把教学放在选文字,词,句、文的一般性讲解上,活生生把一篇充满灵气与性感的选文肢解得支离破碎。与中学教学如出一辙,毫无新意,让学生闻而生厌,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侧重于它的工具性,大学语文教学侧重于作品的分析、欣赏,让学生辨别出文学的趣味,领悟到人文的意蕴,尽情观赏文学美景。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深入发现和理解文学作品中的那些包含着优美、和谐、崇高、激情、想和爱的因素,让他们在日渐丰富的艺术体验中培育自己的心灵。

3.2 精选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首先应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情趣为目标,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不仅是读者和作者之间对于世界认识与感受的一种情感交流,而且因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读者在阅读和接受时要进入到作家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去,常常会达到物我交流,读者和作者交融的境界,因此同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艺术作品一样文学阅读也是一种审美活动。大学语文精选的优秀文学作品,熔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于一炉,具有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情感,一些人生感悟的短章小说、一首诗歌就能激发起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摒弃,从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感受美、鉴赏美的和创造美的能力。如唐诗的和谐典雅,宋词的飘逸灵动……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又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空灵之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师生可以全身心地融入诗的境界,深深感受到大自然中春的和煦,江的悠远浩渺,花的清幽芳馨,月的皎洁妩媚,夜的寥廓恬静,沉寂在作者所创造的优美的艺术境界中,获得美的享受,这些作品可以使学生审美情感油然而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激励学生热爱生活,去寻找美的灵感,去发现美的真谛,去创造美的生活。

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努力挖掘作品的情,由作品的表层进入作品的深层,以获得人生感悟,陶冶性情,纯净心灵。

3.3 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审美实践

如果说学生是大学语文教学运转的轴心,那么实践则是大学语文教学开启的关键,教学必须采取全方位的开放模式,大力开辟第二课堂,去寻找更为优化的学习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学习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当几个学生在一起交流、探究后,可使每个学生的文学体验更深一层。认识到这一点,语文教师这时需要做的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用信任感去鼓励每一个学生,学生在自主互动学习中,不要急于公布所谓的正确答案,诸如“没有道理、不够确切”之类的说法,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要用成功感去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要把大学语文的教学延伸到对有关文学、书画、音乐、影视等艺术名作的欣赏中,鼓励学生关注当今文学的动态,同时指导学生从事文学创作、演讲与辩论、审美文化研究等创造活动,并且对学生的创造成果给予奖励与宣传。

总之,现在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探讨都在发掘它的多重含义,但是我们不要忽略文学首先是审美的,它的多重意义都寓于审美之中,否则,大学语文会迷失它的本性。

参考文献

[1] 徐同林.中国文学人文风景——大学语文导读[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4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本文阐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原则,并提出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 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学科具有强烈的人文特色,不但能培养中学生分析与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与熏陶学生的情操,并培养学生的人格素质。依靠语文这一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美,并能提高审美能力,塑造美的心灵,创造完美人生。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将审美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从而更好地活跃语文课堂气氛,为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努力追求美感,并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具有艺术美,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下面,我依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推进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开展。

一、培养学生的自我美育意识

教师应当结合中学语文教材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全面运用自身所具有的强大人格力量来感染与激励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仪表、语言、行为及交际等多个方面施加影响,不仅要求学生做到仪表端庄,符合自己的身份,而且语言应当文明并且注重表达艺术。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和他人进行和谐的交往,并做到宽容处事。

二、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

归根结底,审美教育在实质上是要转移人们的心理气质及其精神面貌,是一种纯精神层面的功利性活动。但是,如今市场经济已经高度发达,在各种各样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出现了大量不利于开展审美教育的不健康的内容,从而导致大量青少年出现了精神空虚、庸俗以及低级趣味等情况。所以,教师一定要积极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美丑与真假的能力,从而树立起更为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壑倒塾肷竺拦邸S镂慕滩闹校?苏轼那乐观而豁?┐锏娜松?态度,就能激发出学生勇敢笑对人生的激情;而屈原那“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定信念也能深深地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在朗读当中提高审美能力。在朗读时,教师应让学生在朗读中发现美与感受美,并学会欣赏美,学会在充满美感的文章中陶冶个人的情操。比如,在朗读屈原的《离骚》时,不但能从中品味到气势磅礴的鲜明艺术风格,而且也能体会到诗人那种对于进步思想的顽强追求、不肯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坚决斗争精神及高尚品格。朗读这样的文章,学生很容易受到感染,并能陶冶他们的情操。

2.在欣赏当中提高审美能力。欣赏文学作品不但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而且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审美方式。学生通过欣赏各类小说、散文及诗歌等各类文学作品,就可以欣赏到自然美景,感悟到人世间的百态人生,品味到文艺作品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并达到相当高的美育境界。比如,当教师引领学生欣赏朱自清的名作《荷塘月色》时,就会发现作者运用了极为细腻的笔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荷塘月色的朦胧之美,从而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美好感觉,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优秀文学作品所带来的美的熏陶,将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增添无穷无尽的审美情趣。

3.在情境当中提高审美能力。情境教学不仅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语文教学手段,而且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审美方法。它运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刺激读者的感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材中文字说明为主的不足,从而有利于学生审美活动的开展。比如,在欣赏诗歌作品的过程中,我会播发这些作品的朗读带,从而增加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理解。假如只是依靠抽象的语言与文字说明,那就难以达到这么好的效果。

4.在写作中提高审美能力。正所谓处处留心皆语文。教师应当学会选取那些家庭、学校与社会当中的典型审美材料,以此作为写作的必备素材。此外,教师还应通过开展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够及时地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与创造美,并学会写作一些具有当今时代美感的文章。

四、强化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可谓是美的载体,每一篇的课文均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美。如一部分文章歌咏伟大,一部分文章歌咏平凡;一部分文章歌颂善良,一部分文章歌颂纯真;一部分文章鞭挞落后,一部分文章鞭挞黑暗。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内容,反映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与引导学生在中学语文学习当中了解人的情感与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内容。比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让学生体会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怀古幽情,并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作品的核心,理解作者感慨今昔、推物及人、由人度己,并抒发人生如梦的心路历程,由此可使审美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语文课堂中的审美教育 篇5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呢?我的体会是:

一、重视“读”,感受美

要让学生感受语文教材的美,这就要实施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通过读,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觉经验,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进入作品美的意境。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范读、播放录音,学生默读、齐读、分角色读、指名读,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围绕审美目标,在各个教学环节上施以不同的阅读形式。这里还需特别强调的就是要重视朗读。朗读,可以把文章美的思想感情“原法原味”的美的声韵传达出来,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教师通过朗读,可以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耳濡其情,领着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搏与灵魂。

二、适时“导”,鉴赏美

读,已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情境中,但这才是审美的初级阶段。要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美感,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适时引导。

语言大师们在塑造人们形象时,对人物“道白”是很下功夫的,学生初读觉得平谈无奇,这时教师就要在无疑处激疑,引导他们深入鉴赏。这种鉴赏给学生带来了更加独特的审美感受。

有时,读一篇好的作品往往叫人忘情其中。而学生在阅读激情正浓时教师顺势把学生的情感推向更深层次,为了使作品的主旨在学生心中进一步升华,教师还可向学生进行场景再现。这就使作品的主题在学生的心中内化为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

三、强化“练”,创造美

创造美是美育的目的所在,也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创造要强化一个“练”字。可从两方面强化训练:

1、欣赏性描述这种描述注重对课文中描写和暗示的人、事、景、物等形象的感情描摹,并携带描述者的情感。还可以作集中性或增补性的描述,这样的描述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进行,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更实际锻炼了语文方面的审美创造能力。

2、作文训练课文是个例子,在引导学生欣赏了作品的美的形象、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美的表达方式之后,要注重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鉴别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进而指导学生去写自己认识的人和事,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作文训练中,一是要引导学生获取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素材,为语文美的创造做准备。这种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素材首先要是感人的有意义的现实生活材料;其次是这生活材料经过了与主观感受的初步融洽,做到“外观察”与“内体验”的统一;还要养成边看边记,随看随记的习惯,使生活信息与主观感触及时用语言定位。二是教师具体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美的创造。为引发学生创造美的动机,教师命题和审题必须十分切合学生的生活感受,把学生作文的被动心态转变为渴望自我表现的创造性冲动。

另外,在主题、结构方面不要有硬性规定,而要给予学生创造的自由天地。三是在评价创造成果时,要坚持语文美的标准,重视作文在和谐性、感染力等方面的得失成败,尊重和保护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创造个性。

此外,可以指导学生将文学作品改写成课本剧,然后再由学生充当角色在班上演出,这就更能调动学生进行美的创造的积极性,还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进行美的创造。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6

江苏高邮界首初中戴广美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学教育 培养学生

审美情趣 审美能力 审美人格

我们不能否定语文教学的技术性内容,如果学生没有基本掌握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学的任务就会落空。但如果一味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而忽视了情感教育,从而导致语文学科人文价值的丢失,这更是语文教学的失败。许多专家学者颇有见地的提出“建国以来没有培养出杰出人才,原因之一就是目前的基础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审美人格的培养。”纵观中国历史上涌现出来的大师,无一不是超脱功利、富有情趣、心态乐观、生活简朴的人,即具有超越性的审美人格。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所以语文学科更要强调文学性,更要注重审美教育,重视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审美人格。

当下全国都在强调高效课堂教学,语文学科也不例外,但语文教学更有它自身的特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忽视人文教育,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的认知和经验,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要始终坚守审美教育,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阅读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文学是人类情感的栖息地。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惊世骇俗,或雅俗共赏,或摇曳多姿,或高瞻深睿,都给人以无限的思考和想象,都折射出作家对美的追求和趋从。让学生亲近文学作品,不仅可以积累知识文化,而且是积累智慧、丰富情感、美化心灵的重要途径。中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许多名家名篇千古传诵,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学营养。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让他们亲近文学、爱好文学、从阅读文学作品中找到乐趣,得到熏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我在教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和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除了按诗歌、散文的文体特点进行讲析外,着重对这两位历史人物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进行深入探索,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范仲淹从朝廷被贬到地方后,不抱怨,不消沉,心中仍为大宋天下忧虑,为劳苦百姓着想,才会在文中吟诵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抒发了远大政治理想。杜甫饱受战乱之苦,一路颠沛流离,来到成都后,在亲朋好友帮助下盖了两间茅屋,才籍以安身。谁知一场秋风吹翻茅屋,卷走了茅草,雨漏风冷,彻夜难眠,但杜甫也没有怨天尤人,悲叹命苦,而是由已推人,想到天下寒士。他吟诵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声,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何等崇高的境界。从课文审美教学的探索中,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心灵的美好,什么是境界的崇高,什么是人格力量的伟大。

除了学习课本上文学作品,还要引导学生阅读大量课外文学作品,教师列出阅读书目,向学生有目的的推荐优秀文学作品。让他们在广泛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中,自觉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运用文学体裁,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有选用。充分运用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学体裁,对训练学生学会审美,提高审美能力是大有帮助的。实践证明,文学作品教学的审美功效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是无语伦比的。

对古诗词教学,就要着重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品味诗词中音韵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如教学苏轼和辛弃疾的词,不仅要弄清典故,理解词句含义,而且要着重把握词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悟他们要“建功立业杀敌报国”远大抱负,领悟诗人在词中高深意境。

教学小说,要把握小说的要素,读出美感。如何欣赏品读小说,首先要教会学生理清故事情节,体会构思技巧之美,其次是学会分析人物形象,领略小说主题之美,再次品读环境描写,感受环境和谐之美。如教茹志娟的经典小说《百合花》时,就重点扣住人物分析和细节描写展开探究。小战士可爱、高尚、体现借被时的腼腆,救人时的勇敢这些细节描写上。新媳妇的淳朴,无私,体现在借出结婚嫁妆唯一的被子和为小战士补衣,最后献出被子的细节上。小说以小见大,表现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这一重大主题,学生从品读中感受到主人公心灵之美,从审美过程中思想受到了陶冶和熏陶。

不同的文学体裁有不同的特征。教学中都可以将他们作为载体进行审美教育,优秀的小说、诗歌、散文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审美过程,教师要把握好审美视角,唤起学生对美的感受与追求,不断提高他们的赏析水平和审美能力。

三、指导文学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人格

文学教育具有审美功能,它来自于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文学作品教学的审美功能便是在审美欣赏和审美创作中,培养人的审美能力,领悟审美境界,陶冶人的情操,实现和谐人格的构建。

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阅读品赏文学作品,还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让他们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思想得到升华,人格得以健全。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名叫徐悦。刚接触时发现她心理不够健康,只看到社会阴暗面,而不看社会主流。她经常在作文

中写出一些愤世嫉俗,怨天尤人的话,后来我多次与她交流思想,促膝谈心,帮助她端正认识,并推荐几部优秀文学作品让她阅读,每部书读后写出读书心得,再与之交流,帮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有意识指导她进行文学创作,一步步引导她塑造审美人格。后来她创作的小小说《纸童》先在《初中生世界》发表,后又被文学刊物《珠湖》“小说天地”栏目转载,并受到中国作协会员著名小说家王树兴先生好评,现在百度网等好几家网站转载,有数万人点击阅读。一篇小小说不仅反映她写作技巧日渐成熟,而且也表明她审美人格的逐步完善过程。

近几年来,我兼任学校甓湖文学社指导老师,用心指导学生文学创作,有目的培养学生的审美人格。我们常用“请进来”和“走出去”方法开展文学活动,每年邀请省市作家举办一次文学讲座,每学期带领学生走进社会、企业、农村、风景区开展一次采风活动,让学生与社会,自然亲密接触。近几年来甓湖文学社成员先后在《初中生世界》、《中学生报》、《全国优秀作文选》、《珠湖》、《都市风》、《高邮日报》等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100多篇。在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数十人获奖,其中张琳参加省现场作文决赛获一等奖,在全国校园文学大赛中有二十多人荣获一、二、三等奖,在其他征文大赛中有数十人次获奖。文学社在不断发展壮大,文学新人也在不断茁壮成长。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论文 篇7

“审美文化”这一概念的最早使用, 出自于席勒。在席勒看来,审美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理想文化,是一种融真善美为一体的最高境界之文化。吴国玖则认为, 第一次明确使用审美文化这一概念的应该是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美学家冯克斯·德索认为,审美文化主要是指“生活的美化”,指“演说与写作、体态与服装、 房屋与花园”之美。2显然,他的这种解释更侧重于指涉日常生活现象的层面,具有了现代意义。德国思想家阿多诺也在文化批判的基础上认为,审美文化应涉及人类个体文化素质、文学艺术以及自然文化景观等。在审美文化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审美文化”这一理论的内涵,至今仍未达成统一认识。聂振斌认为,“审美文化”这一概念并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中国学者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潮,特别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之后提出来的,并以此来阐释新时期所出现的文化、艺术、审美现象。毫无疑问,审美文化是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潮后的产物, 但是聂振斌认为审美文化是一种阐释新时期出现的文化、艺术和审美现象的手段却是值得商榷的。叶朗认为,所谓审美文化,是指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毫无疑问,尽管叶朗对于审美文化的定义涉及到审美文化所涉及到的审美意识、审美行为方式等问题,但却有宽泛之嫌,是一种广义的审美文化。根据这种认识,笔者认为, 所谓“审美文化”,意指通过自然、社会、 人际等各个方面呈现出来,以大众文化、 视觉文化、媒介文化等为载体而进行传播的,以现代艺术为核心的审美意识、审美价值、审美行为等。

可见,审美文化既包含着丰富的精神要素,并通过物化产品和日常行为而体现,它寻求人与社会的协同发展,以人的发展和人的诗意存在为基本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文化在对人的培育和发展中,具有内在本质上的契合性。换句话说,审美文化的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在物质环境中确立审美意识,奠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审美意识是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文化的建构,审美意识的确立是首要条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是处于社会物质环境之中的自由自觉的主体,因此,物质环境、审美意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某种本质的内在联系。如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样, 物质环境是为审美意识发展的存在条件,共同指向学生和教师主体的发展。所以,在物质环境中确立审美意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社会自然环境中培养审美意识。“将自然作为环境,就意味着,它与人的内在关系。这种关系,如就自然对人的意义来讲,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环境是人的生存之本与力量之源, 也就是说,是环境造就了人,成就了人; 第二,环境是人生活场所,安身的空间; 第三,环境是人的活动对象,生产对象; 第四,环境是制约人、控制人的根本力量。”3大自然的生命感、秩序感,大自然的崇高、优美,或是使人敬仰、震撼,或是使人怜爱、动情,无不与人的审美意识密切相关。中国古代历来有“君子比德”之说,所谓“比德”,也就是将某种自然物质同人的品德结合起来,以物来喻人,将自然物的品德赋予于人身上。这既然对自然物的赞美,也是对人品德修养的一种要求。如中国古代便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说,这其中体现的是中国古人对大自然时间秩序的一种深刻体验,更是对这些自然物身上所承载的生命和道德意义的感悟,将自然属性上升到思想政治道德的层面,这种提升的途径当然是依靠审美的方式。梅的高洁和傲岸,兰的空灵和雅静、竹的虚心和正直、菊花的清贞和冷艳,这一花一草,一木一石,说的分明不是花草树石,而是活脱脱的审美人格。在中国文化传统的积淀之中,这自然之物已经慢慢脱离了其本来的物质属性,而上升为一种审美品格和人的精神品性。所以,有学者就指出,“在中国传统的美育学说体系中,自然美以其天放广阔、自由无待的形式与神韵,对人类的主体性进行感召,使人格在礼法社会中穿越世俗的束缚,在回归天野中获得解放, 高扬个性。自然美对人格的培养,较之艺术美育,在某种程度上更为高远与深邃。”4所以,人面对自然山水时,其实是主体客体通过审美意识而结合在一起, 作为社会当中的主体,人通过这种面对自然的审美活动而获得社会的思想政治观念,培养审美意识,获得审美感受的同时,也完成了自然美对人格美的陶铸。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自然环境对学生的熏陶。引导学生亲近自然, 并以自然物之美为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在文化传统之中。实现由自然之美到大学生思想品格培育的升华。

其次,在校园环境中培养审美意识。 如同自然环境一样,学生所在的校园环境同样也与人的发展密切关联。大学校园物质环境所承载的文化传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与此同时,优美可人的环境,也使人赏心悦目,使人在和谐愉悦的氛围当中实现自我的发展。所以, 大学校园物质环境同样充满着人文关怀的审美韵味,也是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 校园物质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大学校园的物质环境,应该充满着和学校特色相结合、和学校的发展历史相结合的人文气息,通过教学楼、图书馆、体育场馆等标志性建筑物,通过各类校园之中的亭台楼阁、人文景点、楼道、墙壁等来激发广大师生的审美情趣,使其在这种高雅、具有艺术感和美感的物质环境中, 去品位历史、感受人文气息,从而在提升学生对大学、对自我的认同感,在审美文化的氛围中,使“美”弥漫于校园之中,以语言美、行为美为导向,开展文化活动, 形成良好的习惯,不断提升自我的个性品格修养。

二、在社会人际传播中呈现审美价值,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审美文化最终要通过人的主体行为表现出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以人的行为的完善和人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目的的。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人的存在即意味着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人际交往是人主体行为表现的必须途径。“人只有对他自己认为是美的事物才能愉快地接受,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彼此相互认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接纳他人之美的过程,也是向他人展示自己之美并被他人接纳的过程,因此,学会审美是大学生实现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5也就是说,人际交往和人际传播的过程,其实就是借助于审美价值的传播而实现的思想交换的过程。可见,在培育审美意识的基础上,在社会人际传播中呈现出审美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主体的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从校园内外结合的人际传播来看。人际传播,简单来说就是不同主体之间借助于各种语言或其他媒介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思想、文化交流活动。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信息的接受主体首先从信息的传播主体获得审美感知。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由于现代传播媒介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其接受社会信息资讯、 感受社会物质环境的途径被大大拓宽, 与校园之外的人际互动随着大大增多。 因此,作为一名思想教育工作者,敏锐地把握大学生与社会人际的关联,了解其通过交流对象而获得的形式感知,是判断大学生思想走向的重要标志。在经过此阶段之后,学生有可能将这种审美感知融入到主体的想象活动之中,也就是说,人际传播会慢慢从形式阶段进入到主体的审美活动当中,将外部世界和内在审美追求结合起来。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人际传播的这种审美文化属性,在具体的工作中,了解学生与社会物质、精神环境的互动及对这些现象的认知和情感态度,在其中判断学生在与社会人际交往和传播中的位置、感受及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如此,方能判断学生审美价值的尺度和方向。在此基础上,教师就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 在学生与社会的人际交往和人际传播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度的审美引导,使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相契合。

另一方面是校园之内的人际交往和传播。校园之内的人际交往和传播,相对于学生与校园外部的人际交往和传播来说,价值的取向差异性相对来说要小,但是因为涉及到学生群体内部的诸多复杂关系,所以也当引起重视。

当代青少年,个性突出,思维敏捷, 因此,在对待事物和处理事件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看待和处理事物往往具有自己个性化的观点和方法。面对同样的校园物质环境,不同的大学生会有自己不同的审美意识,因为也会形成不同的审美价值判断。如因某种要素引发学生之间的意见相左,甚至因为奖学金、评先评优或生活琐事的矛盾, 这种审美价值判断的差异就会彰显无疑。如果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便很容易坚守在自身的价值判断中, 而无从考虑他人的审美体验。所以,从思想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还是应掌握青少年作为群体和个体在校园之内的人际交往和传播方式,搭建合适的平台,使每个个体有机会通过恰当的方式和媒介表达自己的审美取向、向同学和老师传递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这样,通过拓宽交流和传播渠道,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便可以相互理解、和谐共处。通过借助审美价值的导向作用,以审美文化为共通的媒介, 通过校园内部的各类文娱活动,人与人之间的审美体验得到分享,整体的“和谐”便能轻易达成,广大师生既得到了高雅的审美享受,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三、在文化传播中实现审美行为,达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精英,承载着社会文化传承和时代文明传播的重任, 尤其在当前的社会文化语境中,通过培养精英的知识分子,承担文化传播的重任,以美的方式,弘扬社会价值,培育健康积极的社会文化氛围,更显重要。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前社会“电视、电影、画报、网络、灯箱、招贴、橱窗、 装潢、商品包装、公共建筑甚至人体等媒介构筑了一个巨大的、无处不在的形象空间,急遽膨胀的形象包围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审美活动跨越高高的精神栅栏,化为快感漫溢的视觉形象,人们的审美趣味体现出‘物化’的倾向。”6换句话说,在现代社会,审美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被一种视觉体验的快感所替代,文化传播的精神内涵正在逐渐被湮没于纯粹的形式感的追求之中,视觉快感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物质形象本身的功能性要求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外在形式感和对主体外在感觉的刺激追求,使文化传播走到了一种尴尬境地。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一方面正处于并经受着这种文化语境的挤压,另一方面,他们在从求学再到走入社会之中,也必然是社会文化的传播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要在社会文化的传承之中,培养健全的人。所以,复归文化传播的审美属性,通过审美化的行为来承担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责任,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对此,有研究者就曾指出,文化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相互耦合,具有以下功能:文化传播具有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的作用、具有社会整合功能以及社会调适作用。7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论文 篇8

【关键词】大学语文 审美教育 实施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50-01

大学语文从艺术性和思想性上看来都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这都给审美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所以应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情操,激发学习的乐趣。下面就论述一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审美教学实施的有效途径。

一、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1.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以开阔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的语文教学,中学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传授学生字词、语句的含义以及一些写作技能,而大学的语文教育抛开了局限的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和繁琐的课后练习,它是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上去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去领悟文学形象、感受文学内涵、体验文学美感。所以说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审美愉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文学作品中潜移默化的文学美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爱好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人格美

现在实施的素质教育,其本质就是训练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和一些良好的素质能力,并且培养学生自强自信的精神,积极乐观的气质,以及宽广的胸怀和理想的人格。孔子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揭示了审美、人生、人格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也阐述了文学对于人格健全的作用。所以说在大学语文中实施审美教育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人格美。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1.创造审美环境,抓好课堂教学

语文课的审美首先应该是在课堂上,老师应该为学生创造美的环境来配合美的意境,对于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都应该精心设计,创造出美的氛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老师通过以下的方式来为学生创造美的意境。首先,可以通过教材中名篇的阅读来创造氛围。文学本质上也是一种语言艺术,无论是抒情还是叙述,都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出来,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描绘,将文章中的意境或者人物的形象优美的展现出来,让学生感悟作品中所蕴涵的美感。在朗诵的时候,一样要注意表情和抑扬顿挫的语调。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田园诗的时候,通过老师的朗诵,为学生创造一幅安静和谐的田园风光,让学生体会到最淳朴的自然景色,感悟着诗人宁静致远的逍遥。其次,对名篇情感的审美分析。这一环节教师应该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剖析文章中景所含的情,人所含的美,着重分析人物的思想情感。教学中要避免一味的灌输,应该为学生的思维留有一定的空白。中国诗句最讲究景外景和情外情,让学生自己感悟诗句中的美。课堂上多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调动学生自己积极性,让学生体会作者细腻的情感,领悟作者在文中创造的美的境界。

2.把握学生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审美意识

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所以在审美过程中学生也应该是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审美意识。因为文章中的审美因素是先通过学生的内心世界然后再结合他们的一些亲身经历和生活体验逐渐积累起来的审美观念,是一个由外向内,再向外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在把握学生心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章中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审美过程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就可以达到一种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课外的语文环境精心审美教育

语文的学习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在进行审美教育过程中也应该与课外相结合,利用课外的语文环境进行美育活动。比如说在校园中创办诗社、举行美文大赛、编写板报、组织演讲比赛或者诗歌朗诵比赛等,还可以针对具体的文学作品开展专题交流活动,通过这些课外活动来为学生创造课外的语文环境,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力和感悟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品位的目的。课外语文环境的审美教育其实是一种审美实践,这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基础之上去表达美,把美呈现给他人,实现美的传递和创造。

4.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给学生多角度的审美享受

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说通过朗读,可以是教师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也可以是听朗读录音,通过声音来引起共鸣。还可以通过音乐教学,因为艺术之间都是相通的,音乐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充分地表现和激发情感,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音乐手段来欣赏我国古代的诗词,能够充分的发挥诗歌的音乐潜能和抒情魅力,会产生妙不可言的审美感受。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画面与音乐完美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审美享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将课堂内外相结合,并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渗透美育,使得学生可以发现美、爱好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用美的力量来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和高尚的品格,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2]徐贞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教育【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3]仇春霖.大学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l0

加强职高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9

大厂职教中心 张秋宏

【摘 要】教改中语文教学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语文教学中审美意识的渗透往往被人忽略。而这恰好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语文;审美教育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语文教学受到了社会上诸多的指责,每当学生在社会中出现一些不良情况,诸如学生越来越自私、自利、不爱护公物、沉迷于网络游戏、高消费、缺乏对世界的人文关怀,缺乏诚信友爱,心理素质不好,心灵有些扭曲等等。这时,人们就将矛头指向教育,尤其是指向语文教学。一时间,人们高喊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口号,对语文教育提出全方面的改革。语文老师也是无奈之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一直处于被批评的角色。

新课改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这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意识虽然在教学中进行了渗透,但是往往没有被作为一个教学重点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审美教育恰恰是素质教育的向更高发展的结果。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审美教育具有多方面的育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必须加强职高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这是有重要原因的。

一、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历史传统

审美教育有着它优久的历史,早在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重视审美教育。如我国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孔子便十分重视对于“诗”“乐”的学习。“乐”实质上就是审美教育。孔子把“乐”同规范社会政治制度及伦理观念的“礼”相提并论,并且共同置于学校教育科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前列。他认为礼可以安上治民,乐可以移风异俗,要治理好一个国家“礼”“乐”是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他还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并由此提出“不学诗,无以言”。可见,孔子已自觉地把美育列为他所开创的学校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四运动前后,我国着名学者王国维,蔡元培等也曾积极传播西方美育思想。19,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完全之人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蔡元培则不仅在理论上对美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而且还积极付诸实践。19当他出任民国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时,就着手教育改革,把美育规定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此外他还创办音乐、美术的专门学校,开设美学课程,聘请教师,甚至亲自授课等。19,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时,又在当时新形势的推动下,响亮地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鲜明地显现了他的美育思想的民主主义色彩。

现如今,实现审美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体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审美教育是语文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

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语文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为工具性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教育目的决定于人性,人性是永恒不变的,教育目的也是永恒不变的。教学中提倡人文性,就是呼唤“人的回归”和“以人为本”,所以既要崇尚科学,又要弘扬人文,使人们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浑然一体、相互促进,使人与社会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我们倡导人文性,在课堂上,就是要教给学生一个优秀的人所具有的各种优秀的品质。让学生拥有诚信、怜悯、知道做人的道理、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有健全的人格、乐观、上进、宽容、倡导合作、懂得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这些正确的观念和思想。而这些观念和思想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明辨美丑,分清是非,学会审美。这就是审美教育。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所以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定为教学目的之一。因此,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进行美学知识的渗透,就是中学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任务。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自觉地通过对教材中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美、感知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美学素养,以造就具有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个性、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的一代新人。现行语文教材中,适于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的课文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调动学生丰富的内在情感,使他们去真切地感知课文美的所在,就能激发他们的审美愉悦。

当然这些审美教育不仅仅需要我们在课堂上传授,更要身体力行,要知道,这种优秀的品格是需要熏陶的,一个有良好道德情操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一个学生,如果他从老师那仅仅学来知识,那他是可怜的。反之,一个老师,仅仅教给学生知识,那么他是悲哀的。一个优秀的老师,教给学生在知识和人格方面的比重都是一样的。

三、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美育引入学校教育,以陶冶情操为目的,培养青少年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优美的感情,丰富的文化知识修养,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

美育与德育、智育并不矛盾,德育不是说教,智育不是灌输,它们同样也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和其它艺术一样需要情感的交流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美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没有美育,人生就会失去一半的美好意义,把美育的.原则贯彻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去,把死板的记忆化为主动的想象,把频频的说教变成吸引人,鼓舞人和令人心悦诚服的形象,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四、审美教育是由职高的特点所决定的

未来的社会是信息化和艺术化的社会。人的创造力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一定艺术气质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科学、高尚的审美能力将成为现代人才的必备素质。

传统教育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艺术素质的培养,因而限制了人的创造潜能的发挥,这一弊端是必须革除的。因此,注重审美教育,加强科学素质与艺术素质的融合,开发创造潜能,已成为时代的呼唤职高的学生许多是直接面向社会和企业的,现在许多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这是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职教语文教学必须把教学目标定位在适应企业需要的实用人才上,突出实用性、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增强学生适应企业岗位竞争能力,方可拓展职业教育生存空间,振兴职教事业,服务经济发展。

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篇10

在中、小学教育中,一说到审美教育,人们就会联想到音乐、美术课程,其实,语文和审美教育,尤其是语文课程中文学教学和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
我认为:语文教学,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的重要的环节。语文教师,应当成为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感情和高尚情操的美育工作者。
语文课程中有许多文学作品。文学可以是某种政治思想和倾向的传者,但文学首先必须是文学。否则,文学作品就成了某一抽象的政治概念的演绎,成了缺乏生气的,没有血肉的冰冷的“论文”,死的图式或比喻,而不是表现现实的活生生的镜子。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讲文学当然要将语言,但决不能因此而离开作品本身的剖析,孤立地讲字词句。否则,将变成枯燥的说教,乏味的条条,支离破碎的知识。
就现代中学生而言,我感到他们对文学懂得太少了。拿一篇他们学过作品,让他们分析,他们就背书似的讲开了,一时代背景,二主题思想,三段落大意,四写作特色------,问他们有何艺术上的感受呢?不清楚,理由是老师没讲过!我并不反对这样“一、二、三、四”,问题是这个“一、二、三、四”成了一个“套数”、“模式”,这样就把文学作品的味道和独创性抹煞了。
文学是感情的领域。文学只所以美,主要就在“情”字上,净化人的感情,培养人的情趣,陶冶人的性灵,美化人的灵魂和情操,这些应是文学作为美的教育可以达到的基本方面。
文学的功能,主要是凭借界艺术形象以情感人,文学的美,渗透于它独具的“诗意动情力”之中。文学“增人感”,也能“启人思”。优秀文学作品对人生总有新观察,新的体验,新的发现,然而这一切是由“增人感”来实现的。而我们的文学教学中,重在说“理”,很少言“情‘,甚至“情”“理”分家,有“理”无“情”。殊不知,不言“情”,不能触及人的感情世界,是无以谈文学的,也就不可能通过文学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的。
看来,文学的美感教育,应当是通过艺术欣赏的途径,教人鉴别: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喜,什么是悲?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卑鄙?什么是和谐,什么是矫揉。
因此,语言文学教学,应该把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我以为,要达到着一目的,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把学生带进作品的艺术境界里去。
艺术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读者通过艺术欣赏,在思想感情上和作者得到交流,发生共鸣,使作者所提供的艺术形象,得到补充和发展。宋朝著名山水画家郭熙很讲究意境,要求画中的山水使人觉得它是可行的,可望的,可游的,可居的。但绘画创造的是视觉形象,而文学是语言艺术,它需要通过语言的媒介来创造形象的。为此,语文教师讲作品就得通过语言的分析,设身处地,甚至“梦魂神游”地把作者所构想的形象,意境再现出来,使学生宛如身临其境,参加到作品所写的生活中去。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仅从思想上、理智上,而且主要从感情上、情绪上接受作者借作品所体现的审美感情,形成自己有血有肉的美丑、邪正、是非、得失的观念。
诗贵意境。意与境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境下有意,意中有境。讲诗的意境,就应当首先找到展开意境的思路或线索,让学生循着这条线索,一步一步走进诗的境界中去。比如杜甫《石壕吏》中说:“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看来这里的“听”字,是构成全篇的线索,可以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到老妪的悲苦、愤激,领会作者同情人民、指斥小吏的爱憎感情,得到美感教育。对于叙事性文艺作品,应当引导学生从作品展开的鲜明、真实的生活画面中,抓细节、抓矛盾、抓人物,让学生脑中浮现出典型环境和典型性格,从而引起学生和作品中人物思想情绪上的共鸣,关心人物的命运,爱作者所爱,憎作者所憎。鲁迅在《故乡》里塑造闰土这个淳朴善良而又辛苦麻木的农民形象,主要通过回忆中和眼前的闰土的截然不同的神态和语言,以及“母亲”的补充和“我”的感想,激起读者对农民的无限同情和对反动统治的满腔仇恨。因此,讲闰土这个形象,当从他现在和过去在形貌、心灵、性格上的鲜明对照中,让学生感到,正是旧社会的生活重担压弯了闰土,扭曲了他的灵魂,造成了他和“我”之间的隔阂,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感情波澜。
这里还谈一下文学作品中反面人物的美学意义问题。我认为,从反面人物形象的分析中,也可以进行美的教育。俄国著名讽刺作家果戈里就这个问题说过一段精粹的话,他说:“难道正面的和反面的不能为同一目的服务?难道喜剧和悲剧不能表达同样的崇高思想?难道剖析无耻之徒的心灵不有助于勾画仁人志士的形象?难道所有这一切违法乱纪,丑行污秽不能告诉我们法律、职责和正义又该是何物?”(《剧院门前》)作家写反面人物,是为了撕去其假面,暴露其丑恶灵魂,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同样显示了作者的崇高的思想。如鲁迅作品中的鲁四爷、赵大爷、假洋鬼子等反面人物就是作者给我们提供的一面面照妖镜,使我们从中看到生活本身就是美与丑的尖锐对立,体现到作者对丑的事物的憎恨、否定,对美和崇高的肯定。
杨朔的《荔枝蜜》不只是赞扬蜜蜂的辛勤劳动,而是着力写了蜜蜂短寿而又不给人添麻烦这一特点,以蜜蜂的可贵品质,咏赞“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的崇高情操。教这样的课文,如能把学生引进蜜蜂世界,随着作者感情的变化,由不喜欢蜜蜂,到自己想“变成一只小蜜蜂”。这样,也就能培养学社美好的情操,树立他们为人民为子孙后代去酿造生活的蜜的高尚品质。
即使在教古代文学作品中,同样应该注意这方面的教育。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胸怀,不能不是一种美好的奋发、进取的情操。尽管有其时代的局限,但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美好情操,还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此外,好的作品总是情文并茂的。语文课教学,当然要讲语言的美。当语言能够准确、生动、鲜明地表现作品的意境和思想时,就是具有一种语言的美感。宋代诗人姜白石谈诗作,一方面要求“句中无余字,篇外无剩语”,另方面又要求“句中有余味,篇外有余意”。这里讲的两“无”、“两有”,把文学创作中练字、练句和练意结合了起来。既反对了离开语言地讲“意”,也反对了离开“意”支离破碎地去讲语言。这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也是极为精辟的意见。
但是,在我们的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往往脱离意境、作家的风格孤立地讲语言,这样,也就谈不上给学生以语言美的教育了。
如何通过语言文学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需要继续探索的一个课题,它涉及面广。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应该成为文学教学贯彻审美教育的中心环节。

上一篇:2马沟小学素质教育工作计划下一篇:皖江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