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学语文教育研究

2024-06-10

古代大学语文教育研究(共10篇)

古代大学语文教育研究 篇1

摘要:中国诗词文化源远流长,经过多年的积累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诗词。古诗词的学习一直都是教学的重点,不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的语文教材里,古诗词都是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诗词对于语文学习的意义也日渐凸显。以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性、教学现状、教学方法为主,探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旨在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代诗词,教学方法,研究

一、古代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 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情操

语文是与语言文化相关的学习课程,学生学习的知识涵盖面较为广泛,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当前人们所读到的不少诗词名作,不仅意境优美,也有一定的教育和启迪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人们开始注重学生多方面的语文需求,古诗词文化的学习,对于丰富学生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具有重要作用。

2. 传承中华文化的需要

古诗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它流传至今,被时代赋予了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学习古诗词除了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感受古诗词的美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文化的传承。任何一种文化要想使其经久不衰,都必须要有人将其传承下去,古诗词文化也一样,如果不是依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在今天,人们是绝对见不到那些具有韵味的名作的。小学生是未来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学好了古诗词,才能将其更好地传播下去。

二、当前古诗词教学现状

1. 教师过于注重诗词文字的翻译

古诗词文化与小说、散文等文学体裁一样,注重的是学生的理解。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希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取得更高的分数,部分老师甚至觉得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是注重对诗词文字的解释,而忽视了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导致学生无法感受诗词的意境,觉得诗词学习枯燥无比。

2. 教学受考试的影响大

目前,在考试中古诗词的考试题型较为单一,主要有诗词默写和诗歌分析两种。不少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取得更高的分数,不管学生愿不愿意,理解诗歌没有,只一味要求学生将考试时可能会考到的篇目背诵下来。同时,在考试时诗歌分析也是考试的一个大类,因此,教师在进行具体的诗词教学时,也多是以逐句逐句的分析诗歌为主要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感受诗歌的美,学习积极性难以提高。

三、古代诗词教学的方法研究

1. 以文表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会说到一种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以物寓情”,这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是最为常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小学生真正地学到诗歌的精髓,就不能完全按照考试的考题来,而是应当以文表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三首诗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正式的讲解之前,先讲一讲作者做诗的原因和作者的一些人生经历,如王安石为什么要泊船瓜洲,张籍又是为什么“欲作家书意万重”,教师在教学时通过讲解人物经历融入感情,引发学生的共鸣,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适当联想,描绘诗歌美丽画卷

小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他们没有高中生那样丰富的阅读量,缺乏深厚的文学积累,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最丰富的。流传至今的古诗词,都是历史上许多著名诗人的呕心沥血之作,不少诗词里都含有十分优美的意境,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想象能力突出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联想,描绘出诗歌的美丽画卷,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例如,在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时候,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大气磅礴,富有想象力,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也想象一下,自己脑海中的庐山瀑布是什么样的,通过联想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古诗词。

3. 运用诗人故事,感染学生

在我国的许多著名诗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许多诗人的人生经历都十分丰富,如屡试不中的张继曾在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下听了一夜的钟声,而壮志未酬的辛弃疾也曾在夜里挑灯看剑,感叹英雄气短。

诗歌的世界是一个无比宽广的世界,这些著名的诗人忧国忧民,怀抱着一个赤子之心。小学生大多喜欢听故事,教师在教学中将这些与诗人有关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不但可以感染学生,而且还能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从更深层次理解诗歌,提升自己的品味,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总之,中国古代诗词作为文化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在小学阶段做好古诗词教学工作,并不只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学好古诗词更多的是为了让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小学生是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肩负着复兴民族的伟大使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他们的一项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刘莉.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25).

[2]张亚良.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

古代大学语文教育研究 篇2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该如何设计和操作,这是让很多教师都感觉迷茫的问题,复述大意、归结主题、探索表达技巧,已经成为诗词教学的基本套路。教师一味讲解,学生毫无兴趣,这样的教学无疑是低效的。其实,古诗词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教师需要找准切入点,为学生提供更多思维的契机,深度挖掘题目含义,找准诗眼,理清诗词内涵维度,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尽快走进诗词核心,感知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拓宽学生的诗词认知视野。

一、深度解题,理清诗词内涵维度

设计高中古诗词教学时,教师需要有多重观照意识,对古诗词成文背景、作者情感走向、诗词表达意象等内容展开深入解读。在具体操作中,教师不妨从诗词题目入手展开解读,诗词题目往往包含众多信息,为诗词鉴赏提供了更多参数。教师在对诗词题目展开解读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以提升教学解读的针对性。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选用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教师可引导学生对题目展开深度解析:这是一首叙事诗,写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归田之后的村居生活和重返自然的愉快心情。从题目中可以看出,一个“归”字,写出了作者的思想走向,不做官,去做民,这个举动本身就具有震撼力。作者回到田园之中,用一个“居”字,写出了“安居乐业”的情怀,这个“居”字是“闲适安然”的意思。在学习《涉江采芙蓉》?r,教师让学生自行解读题目。学生经过一番讨论,对古诗题目有了个性认知:“涉江”是渡过大江的意思,“采”是采摘的意思,从这个题目中可以清晰看到,这是一首爱情诗。古人送给心上人的礼物,往往不是金银财宝,而是花草瓜果,显得朴素而高雅。正如王维《相思》中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从诗歌题目中可以清晰地感到作者浓浓的相思情。

题目具有概括性,汇集了写作线索、主旨、情感等因素,从题目展开鉴赏分析,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为学生解读诗词题目,并发动学生自行讨论、研究题目,不仅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知信息,而且透过题目,学生很容易抓住诗词鉴赏要领,理顺学习思路,鉴赏的效果也会显现出来。

二、找准诗眼,感知诗词情感主旨

古诗词创作时讲究“推敲”“炼字”,这些关键字词往往就是我们所说的“诗眼”,找准“诗眼”展开诗词鉴赏,可以顺利提取诗词的主旨要义,为诗词鉴赏提供更多信息。诗词成文受多种因素制约,而“诗眼”往往是诗词解读的掣肘点,筛选“诗眼”,解读“诗眼”,需要有关联意识,从不同视角展开探究思考,可以为诗词鉴赏提供更丰富的思维起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鉴赏谢眺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时,先让学生找出“诗眼”,学生经过再三比较梳理,最终筛选出“望”字为全诗的“诗眼”。这首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面是叙事部分,“灞?逋?长安,河阳视京县”。这里的“望”和“视”都属于看的意思,与题目中的“望”字遥相呼应,写出“回望京邑”;写景部分仍然紧扣一个“望”字,从三山回望所见之景,京邑景色历历在目。“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抒情部分为最后三句:“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I不变?”在这里依然有“望乡”一说,紧贴一个“望”字展开。作者登上三山,其目的就是要“遥望”京邑,通过对眼前景色的描绘,借景抒怀,表达了对京城的眷恋之情。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诗眼,并通过诗眼展开鉴赏。当筛选出“诗眼”之后,学生便有了明晰的鉴赏操作思路,这个“诗眼”发挥了“提纲挈领”的作用,自然引出主旨和作者情感,鉴赏操作也水到渠成。古诗词写作的背景因素很重要,而“诗眼”往往能够清晰展示出诗歌的丰富背景信息,为鉴赏顺利展开创造良好条件。

三、把握名句,体会诗词丰富意境

古诗词中有很多流传千古的名句,这是诗词鉴赏的关键内容。鉴赏名句是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教师以名句鉴赏为突破口,其操作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名句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名句内聚了太多的精辟内涵,在表现形式上也有独到之处,这便成为古诗鉴赏的重要切入点。设计名句鉴赏课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名句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展开全面分析,培养学生掌握学习名句的方法,这对提升诗词教学有重要作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每当诵读这首诗时,我们都会对其中的名句记忆犹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不仅是全诗的名句,还是主旨句。先后三次出现在此诗中,而且每次出现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师以此句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进行鉴赏,体会名句的丰富内涵。学生展开热议,并给出自己的见解。有学生认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说明蜀道行走的艰难程度。在这里,作者并非要刻意展示蜀道之难,而是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将当时社会比喻成蜀道,让人寸步难行,这无疑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抒发。也有学生说:李白用笔变化莫测,对蜀道之难进行艺术刻画,展现了古老蜀道峥嵘、高峻、崎岖的特点,而且引入典故,展现蜀地战乱的惨烈,这无疑是一种映射的写法,从而表达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教师对学生分析给出个性点评:李白笔下的蜀道的确够难,用“难于上青天”来形容,可谓恰到好处,事实也证明了李白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后来爆发的“安史之乱”,验证了李白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教师从名句入手,发动学生展开广泛讨论,对全诗进行深入解析。从学生个性解读中可以发现,教师的设计是比较适合的,抓住主旨句,关注作者思想脉络,自然引导学生走近作者思想,对全诗展开到位探究。高中学生思想比较独立,教师在具体引导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思想实际,给出提示之后,要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信息展开研读,这样才能成功激活学生主动学习思维,形成综合阅读素质。

四、归结意象,拓宽诗词认知视野

所谓意象,是指诗词中可见与不可见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还包括作者的情思。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诗词意象时,需要对相关意象进行解读,培养学生探索诗词意象的意识。诗词意象丰富多彩,渗透了作者丰富的情思,这是诗词的基本属性。学生诗词学习的基础薄弱,对意象的把握还比较稚嫩,教师要给出明确的引导,让学生在意象探索过程中完成诗词鉴赏。

陆游的《书愤》,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雄放豪迈,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这首诗。学生借助手中教辅材料,很快就掌握了诗歌主要内容,对作者情感也有了一定认知。教师引导学生归结全诗意象时,学生展开了热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情感,涉及的意象便是作者的经历,如“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中提及的“瓜州、雪夜、渡口、楼船、铁马、秋风、大散关”等,都具有鲜明的意象特征,我们从这些意象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回顾当年往事的心情。诗歌后半部分以抒怀为主,因为有前文的回忆做基础,抒怀展开自然和谐。“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从这些诗句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诗人的拳拳报国之心。陆游不仅是著名的诗人,还是一位爱国志士,终身不舍报国之志,但壮志未酬,自然郁郁寡欢,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激愤和辛酸。师生以此作为鉴赏切入点,一起探究全诗的意象,顺利打开了学习思维,课堂进入良性互动之中。

鉴赏古诗词,要关注语言表达技巧与修辞方法的运用,从诗词意象角度切入,充分调动学生的鉴赏思维,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确保鉴赏维系在较高品位之上。陆游的诗词大多带有怀才不遇的惆怅,其意象分析应紧扣作者情感,为学生学习提供明确的方向,这样的鉴赏引导无疑是高效的。

古代大学语文教育研究 篇3

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就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语文教学起着传承、发展、创新民族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功能。因此,古诗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究教与学过程中学习思路、学习方法、巩固练习的创新,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常常在课堂上将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一古脑的“倒”给学生,而且往往把诗歌分解得支离破碎,作者介绍、解题、释词、译句、分层、内容、主题、艺术手法等无一遗漏,总结时也不会忘记来一句——“因此这首诗被人誉为……”这种程式化的教学忽视了诗歌本身个性的、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内涵,同时剥夺了学生对诗歌作为审美对象的感知,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难能可贵的想象力。

通过教师的激情导入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古典诗词的教学,不仅仅有赖于教师具有相应的诗词知识,而且倚重教师创设阅读情境,营造阅读氛围的激情和感染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昂扬情绪体验的教师怎能唤起现代中学生阅读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类诗的激情。学生只有对阅读材料产生“亲近感”,才会排除各种无关因素的干扰,从而专注地投入到“倾听”工作中去。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这样设计导语:“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请问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是谁?(苏询、苏轼、苏辙)“一代苏长公,四海名未己。投荒忘岁月,积毁高城垒。”再请问这首诗中的“苏长公”又是谁?(苏轼)不错,是苏轼。我们今天就学苏东坡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正是苏东坡在“投荒的岁月”里写的,词人苏东坡因为被贬到湖北黄岗,一个当时叫黄州的地方。一般说来,被贬职总归有点不太舒服,但是我们现在反过来审视这件事情,我们倒觉得苏东坡的贬职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这样以谜语形式开头,一开始就调动了学生探寻答案的兴趣,把枯燥的诗词教学转化成与学生的游戏活动,使教学活动在兴趣中展开,然后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誘,把有关文学常识再交待给学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想象,把文中的文字符号自由的重组画面。该画面自然也倾注了学生的情感.顺而推之,为学生走进作者,缩短远距离、长时间的背景代沟提供可能,让学生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情感,进而达到我们的审美教育目的。如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作者写了九种不同的景物,却不用一个连词,而能巧妙地把它们组织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柔和的画面,渲染一种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并且含蓄地烘托出了羁旅之人的哀愁。这些正是本课的重点部分。这个空间的大背景是动静互存,相互帮衬的:枯的藤、老的树、小的桥、古的道、人的家为静景,而昏的鸦、流的水、西风、瘦的马为动景。中国民间谚语“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就是把人的生命律动喻成草木,荣于春而枯于秋,把自然的生命与人的生命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面对万物生命的结束发呼“逝者如斯”(孔子语)的感叹。这里的秋理应包涵生命之秋。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联想与想象,脑海里自然就会勾勒出一幅苍凉、凄美的的画面,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是情语。自然景物一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就再也不是纯客观的自然,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再通过文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人化了的自然。它完全溶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褒或贬,或好或恶。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诗人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或交叉或重叠,也就是让学生被美的境界所激发的情感与诗人在诗中所寄托的情感产生共鸣,形成无语的对话,上升为自己的对此事的精神态度,即主观的感情色彩。长期这样做,在教学中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单位: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古代大学语文教育研究 篇4

启示一: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是“名家”,也要是“杂家”

本人的爷爷名叫王乃洵,外公叫全一松,两位老人家年幼时都师从密其基老秀才接受私塾教育。由于年龄的原因,本人确实不知道密老秀才的本领有几何,但从本人的爷爷及外公的身上能略知一二。爷爷王乃洵的毛笔书法极好,在世时曾是山东省书法协会的会员和山东省临沂市书法协会的理事;外公的简笔画也是非常了得,在世时曾是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的会员。两位老人家不光有这“独门绝技”,诗琴书画、吹拉弹唱,也是样样精通。在那个缺乏文化的年代里, 爷爷和外公的算盘珠子拨拉的特别响,村里年终决算,都得请两位老人家去掌舵。由是,从爷爷和外公的身上,本人能猜测到当年的密老秀才不但是一位满口“之乎者也、子曰诗云”的教书育人的“名家”,也是一位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杂家”。

再看看如今站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讲台上的老师们,他们大多只会教授语文,换成教授小学数学、美术、音乐等其他课程,就不知如何是好了。假如我们这些小学语文教师人人都像密老秀才那样,肯定能胜任其他学科的教学。就是单纯的教授小学语文,给学生传授知识时,教师也得“旁引佐证”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老师,不但要做一名“名家”,也要做一名“杂家”。

或许密老秀才是个个案,但窥豹一斑,古代私塾先生既做“名家”也做“杂家”的教书育人的理念,应该引起我们这些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教师的深思。

因此,身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做一名“名家”,也要做一名“杂家”。这就是古代私塾教育给予我们这些小学语文教师的启示之一。

启示二: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悟性”的培养

“背咏”和“临摹”是古代私塾教育教学的两大法宝。

先说“背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在私塾课堂里背咏的东西 ,除了“百家 姓”、“三字 经”、“千字文”、“庄家杂字”、“幼学琼字”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还要逐步加大难度,背咏“四书五经”。对其中的内容,私塾先生极少讲解,深奥、晦涩的知识,全凭学生在背咏过程中的逐步理解。再说“临摹”。不论是毛笔字的临摹,还是八股文的临摹,私塾先生也是极少讲解,也是全凭学生的理解。这种“背咏”、“临摹”的过程,私塾先生之所以极少讲解,是因为私塾先生要让学生在“背咏”、“临摹”的过程中,逐步感悟。其实,这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这同现代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动口、动眼、动手的过程中,逐步过渡到动脑,就是让学生的全身心都动起来。这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正是今天我们大力倡导的先进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模式啊。

由此看来,要注重对小学生“悟性”的培养,是古代私塾教育对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启示之二。

启示三:对学生励志的教育要运用“润物细无声”的策略

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采用的方式大多是说教、批评,甚至是家校联手,联合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这种空洞的说教,效果很不理想,有时甚至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再看私塾先生对学生的励志教育,他们大多采取让学生背咏那些励志的名言名句的方式。就是那些励志的名言名句,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盛年不重来,一如难再晨,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学生时常温习这些古人的名言名句,就会自觉学习、发奋努力。知道了“礼之用,和为贵”的道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就会团结、和谐。从小就深刻理解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长大成人后定会为民、为国分忧,为了人民的利益甘愿流汗流血。

古代大学语文教育研究 篇5

一、词语解释:

1、悲士不遇赋

2、楚辞补注

3、方回

4、饮冰室诗话

二、论述题

1、论《左传》的叙事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

2、论初盛唐时期诗人对诗的复古理论和创作实践。

3、王夫之批评苏轼的诗:“除却书本子,则更无诗!”(《姜斋诗话》卷下)”,请解释其义,并结合苏轼的作品说说自己的评价。

4、以《四声猿》为例,谈谈明杂剧对元杂剧形式上的突破。

专业基础

1.提出“为何写作”的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2.提出“别材别趣”诗歌理论的南宋理论家是-----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唐代诗人-----4.“望洋兴叹”这一成语出自-------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曹植的---------------6.著名的“红拂夜奔”故事出自唐传奇---------7.“不恨天涯行役苦,恨西风,吹梦成古今”是清代词人---------名句

8.“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是鲁迅对------------的评价

9.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部诗集是----------10.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秋收》、<<残冬》

11.<<文学革命论》的作者是--------12.郭沫若的诗作---------中运用了古天方国有关凤凰死而复生的神话 13.一般把郭小川和-------称为50-60年代“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

14.50年代被人称作“图卷戏|的老舍话剧是--------15.记载中国原始神话最多的先秦典籍是--------16.“曲水流觞”是发生在传统节日------的活动 17.希腊神话中闯过12个难关的大力士是--------18.中国、希腊罗马和----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19语言系统中两种根本关系是--------和聚合关系

20.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做的分类叫做语言的---------分类 21.某字的汉语拼音为yan(第四声),其韵母属于四呼中的-------------22.从造字看,“烦”是六书中的---------字

23.解衣衣我,推食食我中的两个“衣”和两个“食”在古注中音义不同,这种

现象称作-

24.中国最早的词典是--------25.最后一部进入<<十三经》的是--------

二、选择题

1.<<大学》李“三纲”未包含的内容是

明明德 新民 止于至善 中庸

2.下列不属于海德格尔的理论是 此在 烦 畏 恶心

3.被后世称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

李白 王昌龄 王维 杜甫

4.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指出:唐诗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则多以-------见胜

筋骨思理 古朴自然 冷峭清峻 清新空灵

5.<<小雅》怨诽而不乱,<<国风》好色而不淫,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

一评语出自

<<汉书》 <<后汉书》 <<文心雕龙》 <<史记》 6.《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这篇话本小说出自

<<警世通言》 <<喻世明言》 <<醒世恒言》 <<初刻拍案惊奇》

7.<<人家词话》的作者是

王国维 朱光潜 梁启超 宗白华

8.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叙事诗的是

<<王贵与李香香》 <<赶车传》 <<漳河水》 <<向太阳》

9.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象征派诗人是

李金发 戴望舒 冯乃超 穆木天

10.下列小说中运用了第一人称叙事的是 <<呼兰河传》 <<子夜》 <<骆驼祥子》 <<围城》

11.下列人物形象属于“中间人物”的是

梁生宝 萧长春 王金生 梁三老汉

12.下列作品属于“现代派小说”的是

<<无主题变奏》 <<十八岁出门远行》 <<铺花的歧路》 <<动物凶猛》

13.下列曾被称为90年代“女性文学”代表作的是

<<一个人的战争》 <<方舟》 <<弟兄们》 <<在细雨中呼喊》

14.明末冯梦龙搜集整理的吴语民歌是

桂枝儿 桐城时光歌 山歌 霓裳续谱

15.<<玛纳斯》是哪个民族的史诗

柯尔克孜族 藏族 蒙古族 哈萨克族

16.汉语发展演变的主要特点

任意性和强制性 突发性与平衡性 强制性和不可论证

性 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7.在语言演变过程中,相对比较稳定的层面是

语言 词汇 语法 词义

18.下列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是

酒吧 夹克 卡片 足球

19.下列什么词语的汉语拼音需要使用间隔符号

亲耳 下雨 排污 气恼

20.下列哪一个词有语素义失落的现象

听证 裙钗 人物 迷惑

21.甲骨文出土后,第一步全面研究甲骨文的著作是

刘鹗的<<铁云藏龟》 孙诒让的<<契文举例》 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 罗振玉

<<殷墟书契菁华》

22.音韵学上的“促声”是指

仄声 短调 入声韵 入声调

23.中国现存最大一部类书是

永乐大典 艺文类聚 古今图书集成 皇览

24.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在以下哪部著作中正式确立

汉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新唐书艺文志 四库全书

25.在训诂学中,直接解释词义的 方式称为

声训 形训 义训 通假

一、词语解释

1、声无哀乐论

2、端平更化

3、刘熙载

4、《山洪》

二、论述题

1、论稷下学宫的内容和对后世的影响。

2、论明清理论中人物论。

3、论五四时期文学社团的兴起。

三、赏析题

1、李颀<<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2、姜白石<<疏影》

古代大学语文教育研究 篇6

一、学习习惯的培养

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技能、能力形成的重要保证,有些习惯本身就是学习技能的重要成分。我国古代教育早已认识到这一点,因而十分重视习惯的作用,强调在对儿童的教育中严格要求,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西晋时期葛洪说:“少则志一而难忘,长则神放而易失,故修学务早。及其精专,习与性成,不异自然也。”[1]儿童精神专一,容易养成行为习惯,而习惯一旦养成,就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古代语文教育同样也贯彻着这种思想,对儿童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有严格、细致的规约,如朱熹的《童蒙须知》,吕本中的《吕氏童蒙训》,真德秀的《教子斋规》,程端礼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王守仁的《教约》,崔学古的《幼训》《少学》,唐彪的《父师善诱法》等莫不如此。《童蒙须知》从握笔、读书的姿势,到学习的方法、态度、心理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将其作为语文基本训练的重要内容。如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潦草”;读书,要“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要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诵读,“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对书籍,“须要爱护,不可损污绉折”。

二、识字教学

古代蒙学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首先在较短的时间内教儿童集中认识相当数量的汉字,再开始读书。清人王筠就说:“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能识二千字,乃可读书。”[2]古代的识字教材大多以简短而有意义的句子为基本单位,篇幅短小,句式整齐,使用韵语,知识丰富,思想性强。以古代流行最广的识字教材“三、百、千”为例,《三字经》共1248字,《百家姓》472字,《千字文》1000字,三本书合计2720字,基本上不重复,每句为三言或四言的韵语。这样一方面能在识字的同时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和基本文化知识的学习。明人吕坤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3]可见,识字教学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另一方面,篇幅简短减少了儿童的记忆量,便于熟读背诵;押韵的运用则诵读起来悠扬悦耳,易于记诵,又能合乎儿童的兴趣。

至于识字教学的方法,则根据儿童记忆力强而理解力较弱的特点,采用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相结合的方法,教师略微讲解文句和字意,并不要求全懂,然后通过反复的读和背而达到牢固掌握。古人还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如清人崔学古在《幼训》中介绍,教师教儿童识字,“先截纸骨方广一寸二分,将所读书中字楷书纸骨上,纸背再书同音,如‘文’之与‘闻’,‘张’之与‘章’之类,一一识之。又遇姿敏者,择易讲字面,粗粗解说。识后用线穿之,每日温理十字或数十字,周而复始,至千字外”。纸骨即纸片,一面书字,一面加上同音字,字形与读音同时学习,循序渐进,积少成多,反复学习,达到巩固。

三、写字训练

唐代以前,识字和写字为同一套教材,如《仓颉篇》《急就篇》《千字文》等既是识字教材,又是写字教材。由于这种教材中有很多笔画繁复的文字,并不完全适合初发笔的儿童学习书写。于是到唐代出现了专门的写字教材,写字教学也与识字教学分开,不同步。写字从简单容易识认的字开始,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清初褚人获记载:“小儿习字,必令书‘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天下同然。”[4]写字训练的步骤为:把腕——描红——描影——跳格——临帖。教师还要讲授一些写字的基本知识,如作字四法、把笔四要等。写字练习为儿童每日都要进行的功课。如宋朝《京兆小学规》就规定儿童每天要“学书十行”。

四、阅读教学

蒙学的阅读教学从最初的识字教学阶段就已起步。在识字读物中不仅包含丰富的名物和掌故,而且涉及语言的各种基本结构,儿童熟练掌握之后,在进一步学习时,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基础,不会感到陌生。

专门的阅读训练主要有:1.阅读散文故事。散文故事篇幅简短,最短的只有三四句话,二三十个字,且内容通俗,难度不大,又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为儿童所喜爱。唐彪说:“日记故事,俱载前人嘉言懿行,以其雅俗共赏,易于通晓,讲解透彻,不独渐知文义,且足启其效法之心。”[5]以之作为初级的阅读教材,是非常合适的。

2.教儿童一些优美浅近的诗歌。明人吕坤说:“每日遇童子倦怠懒散之时,歌诗一章。择古今极浅极切,极痛快,极感发,极关系者,集为一书,令之歌咏,与之讲说,责之体认。”[5]诗歌音韵和谐,易于记诵,可以使儿童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习兴趣;诗歌又语言精炼,蕴含深广,想象丰富,记诵一定数量的诗歌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启发思维和想象,培养良好的语感。

3.学习经书和古文。这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和主要内容。《后汉书》记载:“马续七岁能诵《论语》,十三明《尚书》,十六治《诗》,博观群籍”,张霸“七岁通春秋”,“范升九岁通《论语》《孝经》”“司马迁十岁诵古文”。可见,这些经书古文早在汉代已是蒙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从《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来看,儿童从8岁入学到15岁,要读完《小学》《四书》和诸经正文。

阅读教学的方法非常丰富,通常是多种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总的特点是教师的讲解与儿童的学习相结合,强调诵读、记诵,熟读精思,反复涵味。清人崔学古在《幼训》中提出:“书忌口传”,要求教师“每教两三遍,须令自读一遍,再教……又教书时,缓缓朗诵,勿恃自己书熟,令童子追读不上。又教时,便将书又粗粗训解,难者罕譬曲喻,令彼明白,则后来受用。”他反对教师一味口头传讲,而是对于容易理解的句子只作简单的解释,对于难懂的句子则用打比喻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教师不但要讲解,还要领读,学生则要求自读、追读。他在《少学》中还提出,读文,首先要“探读数遍,篇只求明,不先求熟;明则自然易熟;明后复讲完篇。或正在读时,提一句,责令自讲,讲后再读,熟后再温。得趣全是涵泳”。“探读”,就是让学生试探性的阅读,自己读懂文章大意。然后教师再讲,讲的重点根据学生自读的情况和文章的特点来决定,讲的过程中,还随时让学生自讲,以检查、反馈和促使学生思考,再通过反复诵读、涵泳,达到精熟,得其旨趣。这种教法,是非常科学的。

五、写作教学

古代大学语文教育研究 篇7

关键词:古代教育思想,语文教师,职业倦怠,人格修养

一.浅谈语文教师的人格修养

古代的中国, 视教育为民族发展的动力。所以远在四五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把教育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按照张岱年先生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的思想, 教育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一部分, 是中国古代文化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 是中国古代文化不断创新的动力。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很多关于师德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教师的人格修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研读、深思、借鉴、学习、践行。

梁启超说:“无论教人或教自己, 非把人性问题解决, 教育问题没有法子进行。”[1]教育所面对的是人, 人是不断发展, 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因此, 全部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对人的思考基础之上。所以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出现的语文教师, 首先要明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指导人发展、进步的活动。对于语文教师自身而言, 也是一种不断提升人格修养的过程。只有这两方面实现双赢, 才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人格学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格是现实的有特色的个人, 是人经由社会化获得的, 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个人特质结构, 是人思想和行为的综合。[2]《辞源》中解释说, 修养, 指通过内心反省培养完善的人格。所谓“修犹切磋琢磨, 养犹涵养熏陶”就充分表达了这层意思。

语文教师人格修养即是个体作为教师这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道德行为范式、道德品质和境界, 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主体本质。[3]教师人格修养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 是教师在教育生涯中情 感、品质、道德的凝结。它决定着语文教师的人生境界和价值目标, 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最起码 的素养。借用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框架来描述主体性道德人格则为:一个包含着“向善性”在内的、具有无限提升的可能性本我;一个在社会意义上独立的、自主的自我;一个具有超越意向的、追求至善的超我;三者和谐统一。那么, 语文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也便是这三者的和谐统一。

二.浅析语文教师现状

近年来, 在网上、报刊、杂志等媒体上不断出现诸如:“语文教师‘鸭梨山大’、“语文教师的一段真情告白———下辈子不会在当语文老师”等新闻。这些新闻的核心都讲述了部分中小学语文教师倍感压力之大, 在寒假期间向学校递交辞职信, 毅然离开“三尺讲台”, 去谋求其它职业, 也发誓以后不会再干教师这一职业。更有北京某小学的周华老师说道“想起学生就觉 得头疼!”这句话引起了同事们的共鸣, 青年语文教师纷纷诉说工作压力大, 老教师也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杭州市教育研究所对该市31所中小学的调查显示, 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太大, 并已成为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个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对教育这一职业产生了倦怠感。

职业倦怠是纽约基础临床心理学家弗 登伯格 (H.J.Freuden-berger) 1973年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的。随着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 职业倦怠也成为一个专业名词流行起来。所谓倦怠, 一般是指“失败、精疲力竭”。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工作压力情境下, 逐步形成的一种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的现象。随着社会竞争的 日趋激烈, 应激情境的不断加剧, 语文教师不能通过积极的问题解决来化解痛苦以至在工作中表现为身心疲劳、耗竭状态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教师队伍中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

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社会发展对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手段等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传统的教师职业特征无法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 市场经济条件下, 价值观的变化给传统的教师职业观念带来极大的冲击, 语文教师个体自身的人格特征对职业倦怠的产生也有直接影响。语文教师人格特征中往往会存在一定的不良因素, 所不同的是个体人格特征有所差异。语文教师若存有某种人格特征, 如怯懦、自卑、孤僻、狭隘等, 在面临同样的压力时, 该类特征明显的教师往往不能采取适当的策略加以应付, 更容易陷入倦 怠状态。

三.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教师人格修养的启示

自古以来, 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 程师”, 并被定下 了“乐守清贫、甘于奉献”的行为准则。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老师必须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老师的特质。语文教师作为一种人,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特殊职业, 便要进一行, 爱一行。以为人师表的形态居于社会的特殊位置上。语文教师自身必须要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这就是说社会要求他们在精神上是一 个完人———时时刻刻要警惕自己为人师表的形象, 万万不可放松对自己的约束。

(一)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教师人格修养的启示

“仁”乃孔子思想的核心, 也是最重要的道德教育内容。所谓“仁”就是“爱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 而达人” (《论语·雍也》) , 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爱人”的品质, 爱每一个学生, 尊重每一个学生, 从而成就每一个学生。

孔子可以说是中国最早提出较为系统地道德修养理论的思想家之一。《论语·学而》一篇中曾子讲“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传不习乎?”要求语文教师要经常对自己进行自我反省, 他认为这是修身的基本方法之一。

语文教师就要时时处处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若有不对的地方, 一定要及时批评自己并加以改正, 这是为人师表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教师职业是光荣的, 同时也是繁重的, 但如果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全心投入教育事业, 那么许多困难都会逐步加以解决和克服。教师要认识自我, 加强个性修养。心理学研究发现, 尽管许多人认为对自己是了解的, 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很好地了解自己。一个理智的语文教师要做到有自知之明, 既不狂妄自大, 也不过分自卑, 从而改进自己的态度与行为, 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 及弱点,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注意扬长避短, 克服不足。语文老师自身人格修养的提高不仅会鼓励自己克服职业倦怠, 也会给自己的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二) 朱熹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教师人格修养的启示

宋代朱熹明确的主张把道德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他指出, 要向人们灌输伦理 道德思想, 不仅要启发他们加强自身的修养, 而且要开设学校进行专门教育。在朱熹的教育思想中, 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轻视功利, 而把“存天理, 灭人欲”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存天理, 就是要人们遵守封建道德纲常, 灭人欲, 就是要人们控制、遏制对物质生活的欲望。

在世人眼中, 教师应该是精神上的富有者, 物质上的贫 困者。特别是当今物欲横流的 社会, 看到别人腰缠万贯, 教师心理难免失衡, 心想自己从事的是培养祖国未来和希望的职业, 有什么理由独守清贫?于是, 当面对国家发放的微薄工资, 面对日益增长的物价时, 对生活前景充满忧虑, 对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也就失去了信心。职业倦怠油然而生。朱熹的教育思想直接点中了现代很多语文教师的心里 所想。他的思想折射出的 “灭人欲”正是要告诉每一位 语文教师, 不要被社会的浮华和物欲的冲击所诱惑, 语文教师应该有自己独高的追求和目标, 而不是仅仅为了谋生。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价值观念。让语文教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在桃李满园中升华。

(三) 颜元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教师人格修养的启示

明代中叶以后一位重要的思想家颜元强调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应当着眼于“身实学之, 身实习之, 终身不懈。” (《存学编》卷一) 他认为, 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和鼓励人们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目的, 不仅是要人们了解和掌握道德规范, 更重要的是要人们能够按照这些规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颜元反对将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同社会实际脱离开来。他认为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离不开社会的实事实物。笔者认为颜元的这一思想最赋价值。因为所有的理论和思想精华, 如果不能将其践行, 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那么它只能是空谈罢了。语文老师就应该率先垂范, 以身作则, 用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 用自己的言行来教育自己的学生 。“言传”很重要, “身教”更重要。

不仅文中提到的思想家对现代语文教师人格修养有重要的启示, 老子、孟子、荀子、董 仲舒、王阳明、顾炎武等思想家以及《大学》、《中庸》、《道德经》、 《礼记》等教育著作也提出了系统的修养学说, 这些修养方法虽然有其时代的特定内容和阶级的局限, 但在今天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他们留下的古代教育思想给现代的语文老师莫大的启示, 对当今语文教师人格修养的提升依然起着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梁启超.儒家哲学[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3:183

[2][美]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 (第六版) [M].陈会昌, 等, 译.

[3]焦兴青.论教师的人格修养[J];西藏大学学报, 2008.6

古代大学语文教育研究 篇8

关键词:语文教育史,古代教育传统,当今语文教学

作为独立分科意义上的语文存在的时间并不长, 但作为实质上的语文在教育史上应该是非常漫长了, 毕竟我国从先秦到清末的教育一直都是以语文教育为主体的, 所以审视、整理、分析古代教育思想的优良传统, 对于指导我们当今的语文教学和教学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取古代教育传统之精华

(一) 古代的语文教育是融识字教育与文史经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教育, 譬如《千字文》、《三字经》, 本为古代儿童识字的教材却也充满了思想教育的意味, 这就决定了古代语文教育内容的博大精深。应该说大部分文言文都具有文质彬彬的特点, 不仅仅可以作为写作的范式, 而且充斥着古代人的思想和智慧, 《诗经》、《论语》、《左传》等等莫不如是。到了当代, 入选我们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不脱离內容的综合性这一特点。但由于受到西方教育体系的影响和知识大潮的冲击, 语文教育倾向于应试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只注重枯燥乏味的“文”的讲解, 却忽视了文言文最为本质的“文以载道”的特点, 难怪许多学生学过课文之后却不知其所言了。因此, 抓住文章內蕴的“质”的精华, 并和当下形式精密结合, 应是当今语文教学思考且注意的地方。 比如教学《陈太丘与友期》这一课时, 借陈太丘的儿子驳斥其父朋友的事件, 完全可以引发学生进行当下所倡导的诚信问题的讨论, 在讨论中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诚信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新世纪的我们应当义不容辞的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效果。

(二) 古代的语文教育更多地从整体着眼进行诵读训练和写作指导。读, 着重诵读整篇文章和整体的著述;写, 着重进行整篇的习作和谋篇布局的训练。这种整体性的古代教育思想, 可以激活思维、引发联想、增强语感、陶冶性情, 和我们目前所倡导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和陶冶性教育不谋而合。而我们在当今语文的教学中, 知识讲解过多, 整体感悟较少, 往往只注重生僻字词以及所谓的重点句的分析, 把完整的一篇文章分解的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因此, 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从整体上感悟体会, 无疑也是当今语文教学应努力的方向, 何况学生凭自己的知识积累, 有时可以完全理解, 并不需要老师过分的条分缕析。

(三) 古代语文教育的训练方法是通过读写的实际操作使学生获得读写能力。“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都是古代关于多进行实际操作的论述。正是坚持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我国古代多奇才。毕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实践和积累的过程, 要想学有所成, 必须大密度、高频率的训练。当今教学重讲解轻训练, 常常忽视了语文的这一特点, 把语文等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 认为只要老师多讲解必有学生学习上的立竿见影的进步, 殊不知, 这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值得庆幸的是当今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认识到加强学生实践的重要性, 不但有指导性的让学生多读多写, 而且根据当前形势和社会需求, 鼓励学生多听、多说。

当然, 这种实践并不同于为了应试而进行的题海战术。首先是目的不同, 实践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题海战术则是为了学生应试、为了使学生取得高分, 而完全置学生能力的提高于不顾;其次范围不同, 实践兼顾到学生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 题海战术则往往是以做题为主要方式只是进行考题方向的训练, 范围狭窄。当今的语文教学, 务必把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和题海战术区别开来。

(四) 古代语文教育注意利用汉语文的特点进行教学。汉语文具有象形性、表意性、审美性、情感性、灵活性和艺术性等, 传统的语文教育正是抓住汉语文的本体特点并加以充分利用, 如识字教材中讲究押韵、综合训练中加强属对的练习、阅读写作中注意妙字神笔。可是当今语文教学多注意西方的主义和理论, 却舍本逐末的忽视了汉语文特点, 致使汉语文本身的强大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而抓住汉语文的本体特点进行教学, 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感染, 而且有利于学生联想、想象、逻辑、创造等多种思维结构的合成。因此, 从汉语文特点的视角重新思考研究当今语文教学策略定会给我们带来可喜的收获。

(五) 古代语文教育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 强调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是对启发式教学的论述。这种教学法一是强调教育学生必须抓住时机、二是强调教育学生要有明确的要求, 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因材施教则是对不同的学生表现出的不同个性, 持有不同的态度, 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这是自孔子以来的古代语文教育的传统。而自从我国引进班级授课制, 就形成了一位教师面对众多学生的格局, 加上功利主义的影响, 教育窄化为应试教育, 随之产生了“灌输式”、“填鸭式”等教学法, 语文教学当然难免其影响。当今正处于信息社会, 语文教育做为本民族的教育, 理应站在时代的前沿, 担负起为未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要求, 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个性, 而传统教育中的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正好与此相吻合。可喜的是, 当今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已经将其做了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例如, 讨论法、问答法、情景教学法都是对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和发展;而“三主三式”、“六步课堂教育法”等一些教学模式的提出, 则正体现了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因材施教教学法的渗透。

二、弃古代教育传统之糟粕

(一) 古代语文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少数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利益的官吏, 这一教育目的制约了古代的语文教育内容主要是为了应对科举考试的需要而进行的读写教学。读, 限于读四书五经和前人的著名闱墨;写, 限于习作八股文和试帖诗。只为功名的目标之狭隘和封闭, 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如小说中所刻画的受科举迫害的范进、孔乙己等不胜枚举的人物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而当今时代语文作为一门学科, 其教育目的小而言之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大而言之是为未来的社会培养人才。所以当今语文教育的知识价值标准不能被政治价值标准同化, 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 不能把语文教学中阅读的内容牵强附会地披上政治教育的外衣, 不能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控制作文的政治方向, 毫无理由地控制学生思路的开阔和思维的活跃。

(二) 古代语文教育严重脱离语言实际和运用实际。其一是因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历来尊崇经典, 并且以文取士, 于是, 全部语文教学的内容就被局限在读古文、写古文、写八股文的圈子里;其二是因为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文言文这种书面语为主要形式的, 这往往会造成只重视书面语而忽视口语的局面。而当今时代需要的是经世致用的人才, 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 而且需要所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所以今天的语文教学一要正确看待经典, 不要弃之不学, 又不要以古代的只知背诵模仿而不知为我所用的方式去学;二要重视听说训练, 使语文走向广阔的生活, 并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吸收营养, 这是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三) 古代语文教育忽视我国自古就很发达的文字、训诂和声韵之学, 同时还相当严重的忽视文学教育, 这不得不说是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巨大损失。正缘于此, 我们在长期的语文教育中没有清晰地认识到汉语文的特色、丢失了“诗教”的优良传统、戏剧和小说不能登大雅之堂、没有形成语文的科学体系。当今语文教学我们应当力避这一固弊, 发挥汉语文之特长、适时适当地继承诗教传统、挖掘戏剧和小说中的精彩之处、逐步建立自己的科学体系, 使语文教学均衡、全面、健康地发展。

古代教育传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其精华, 和我们当前所追求的语文素质教育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其糟粕, 又给我们目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多少警醒和启示啊。这对我们反思当今的语文教育现状, 思考今后的语文教育航行, 不是一个很好的指点吗?古代教育传统应该是我们在从事当今语文教学和教学研究时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灵感。

参考文献

[1]曹明海潘庆玉编著.语文教育思想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2.1.

[2]郑国民.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1.

[3]禹明华.儒家文化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影响述评[J].现代教育论从, 2005, (3) .

古代大学语文教育研究 篇9

一.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内容

同为古代送别诗, 不同诗人笔下抒写的内容是不同的, 从中反映出其特殊的感情体验与人生体悟。下面我将从诗歌选用的景物、抒发的情感以及其中蕴含的美好祝愿三方面对送别诗的内容进行研究。

1.对送别的景物与环境的描写

在离别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境中, 诗人往往会借助身边的事物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达到意在言外的效果。同时, 由于诗人对事物的感知以及创作特色的不同, 他们选用的景物也会有所差别。

有的古代送别诗的景物和环境于水路、水边有关, 李白就善于在离别时摄取眼前的流水, 移情并寄情于流水。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五年级上册) 一诗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出蜀不久, 便结识了孟浩然。孟浩然将要去广陵, 他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 李白选用了“孤帆”、“长江”、“天际”等景物, 此皆诗人远望的景色, 写出友人别后的情境, 正如后人所说“帆影尽则目力已极, 江水长则离思无涯, 怅望之情在言外。”长江向天边流去, 诗人对朋友的牵挂也随江水一起流向天际[1]。由此可见, 景是情的体现, 不同景物的选用表现出诗人离别中复杂特殊的情感。

2.抒发依依不舍与眷恋之情

虽说这些诗人作诗时选取的景物不同, 使得作品风格迥异或是自成一派, 但也都脱离不了性情中人的队伍。其送别诗中所蕴的朋友情谊从诗词中溢出, 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或直露不掖, 或委婉曲折, 使人感慨。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五年级下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直观看来,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然而诗人意不在景, 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 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此外, 我们能够在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八年级上册) 中感受到一种诗意的离别;也能够从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年级下册) 中“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看到他在送别族叔李云时的那份不舍。

3.对友人的由衷赞美与美好祝愿

离别时分, 文人多伤感之情, 而有时, 诗人们心胸又是那样地豁达, 他们反客为主, 劝慰友人。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年级下册) 中,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一句值得我们关注。东汉时学者称东观 (政府的藏书机构) 为道家蓬莱山, 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汉代文章。建安骨, 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 其文章风格刚健, 下句则提及“小谢” (即谢朓) 诗清新秀发的风格。而李白在此提及, 是用汉文、魏诗和小谢的成就来比并、称许李云, 表达了对族叔李云的由衷赞美。[2]王勃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五年级上册) 中有“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一句, 诗人在临别前劝慰友人:不要像一般儿女一样伤感, 只要你我心音相通, 为真知己, 即便身各天涯, 不是也像身居相邻一样吗?诗人的豁达、豪迈之情从其对友人的劝慰语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同时也寄予了一份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3]。同样的,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五年级下册) 中末句“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对荷花极尽赞美之词, 看似写景, 实则以荷花喻友人, 委婉表达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二.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艺术

除了古代送别诗中的内容, 这些诗的艺术表现也是值得关注的一部分。如诗中现实主义是如何体现的, 每首诗的艺术结构又是如何, 以及诗人采用的写作手法等问题都是需要探讨的, 下面我将来具体谈谈。

1.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多变的艺术结构

古代诗词的创作, 诗人多采取现实主义的写实方法对身边的景与自身的情进行渲染描写。而在古代的送别诗中, 更是不缺现实主义的运用。现实主义诗歌指的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这一类型的诗歌作品。一般说来, 这类诗歌作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与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

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这些古代的送别诗, 大都描写出了与友人送别时的场面, 都是作者的真实经历。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七年级上册) 中, 岑参以对边塞壮丽雪景的描写作为典型的环境, 而雪中送别又表现出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字字传神, 含蓄隽永。包括前文提到诗人往往会借助身边的事物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达到意在言外的效果, 景物的选用也是现实主义的一种体现。这些都是通过典型的方法, 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 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正如恩格斯说的, 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古代送别诗中大都使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文人的生活方式、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现实生活。

在艺术结构上, 我们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七年级上册) 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年级下册) 为例, 分析送别诗的三种不同结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七年级上册) 的结构是先景后情。诗歌前十句写送别前的雪景,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中一个“愁”字写出了诗人为友人的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 为转入写送别作铺垫。以下八句再转写送别。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五年级上册) 是情景交融,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是以景结尾, 比较含蓄, 启发读者想像品味。此外, 同样是李白所作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年级下册) 这首饯别诗, 如歌如诉, 感情跌宕起伏, 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态。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 全诗在结构上也有了大跨度的跳跃, 其写法与前两首诗差别很大。

2.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的多样使得作品的语言风格不同, 不同的作者有着各自擅长的写作手法。

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古代送别诗中, 诗人多是采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来创作。我们可以从诗人对送别的景物与环境的描写中能够看出这一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七年级上册) 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 只是泛说, 为虚;后两句描绘, 展示具体形象, 为实。虚实结合, 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 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 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 境界阔大, 有“天”, 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 阳刚与柔美, 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五年级上册) 中“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也运用了虚实结合, 前半句送别是实景, 后半句想象扬州的美景是虚写。而李白另一首送别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年级下册) 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运用了生动奇特的动作描写, 多样的写作手法使得送别诗各有各的亮点。此外, 有的诗歌还使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

3.多样的修辞艺术

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经常采用想象、夸张、比喻等修辞丰富自己的诗歌内容。在情感强烈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年级下册) 中就用了奇特的比喻:“抽刀断水水更流”本是生活中的现象, 现在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 这个比喻富有创造性。由于这一比喻源于眼前之景, 合乎心中之情, 因此读来也感到是自然天成。

而与李白相比,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七年级上册) 则以一“奇”字开创新意。塞外苦寒, 北风一吹, 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 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 极为新颖贴切。春风吹来梨花开, 竟至“千树万树”, 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诗人将春景比冬景, 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 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 着想、造境俱称奇绝。在这首诗中, 诗人还在“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一句中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此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五年级下册) 中“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了大胆的夸张。

4.古体近体兼具的诗歌形式

形式, 即体式, 指诗歌的语言结构的组合方式, 它是为内容服务的, 有时奇妙的形式能够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 有助于读者理解诗意、加深印象。

诗歌有古体诗、近体诗之分, 而近体诗又分为律诗与绝句。古体诗的写作相对自由, 格律上没有严格限制, 能够让诗人尽情发挥, 体现出了音乐美, 而近体诗格律非常严格, 讲究平仄, 富含节奏美。在苏教版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 选用的古代送别诗的诗歌形式包含了这两种形式。古体诗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七年级上册)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年级下册) , 近体诗有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八年级上册) 以及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五年级上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五年级下册) 。

三.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教学方法

有人这样来评价古诗文教学:“古诗词教学必须确立这样两个基本点:固守语文本体, 披文得意, 缘意学文;显现古诗词以言造象、立象尽意的本色。”[4]以此结合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古代送别诗特点, 我们认为可以运用以下三种方法开展相关教学。

1.创设情境法

古代诗歌大都是富含意境之美的, 而送别诗写的是离愁别绪。其中有送别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复杂的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 意境氛围就通过诗人的笔触营造了出来。在古代送别诗教学中, 我们可以重点放在创设与诗的感情基调一致的情景中来。结合多媒体幻灯片, 我们可以通过音乐、图画以及语言的渲染让学生们把握全诗的整体基调, 再让学生诵读, 体会诗歌发生的情境, 并融入到诗歌创设的意境中去。

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七年级上册) 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利用情境的创设, 抓住重点字词的理解, 使学生理解诗歌大意。通过多媒体幻灯片投影出边塞白雪皑皑景象的图片, 结合离别之乐, 引入本课的教学。随后让学生自由诵读, 诵读是为了促进读者对作品的感知和理解, 所以在课堂上采用诵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教学文本的感知和理解, 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读中初步理解诗中蕴含的画面与情感[5]。但在此之前可以提出一些问题, 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送别的现场。教学中需要预设, 但这种预设最好是在对文本整体把握基础上提炼出一个简单而根本性的问题, 而教学的生成需要自然而丰富, 这中间离不开教师恰切的点拨与高效的归纳。简单而根本的预设应该能清晰地指出目标, 同时又能给学生留有挥洒个性的生成空间[6]。

2.联想训练法

中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 不仅要让学生识得古字, 懂得其意, 更要借助联想和想象的方法, 让学生理解诗意, 感悟诗韵。一是借助诗中提供的相关物象发挥联想和想象, 二是突破诗的有限形式的限制发挥联想和想象。

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五年级上册) 为例, 诗中本就运用了想象的手法, 可以借此拓展, 烟花三月的扬州会是如何的吸引人呢?让学生试用优美的词句将想象的画面展现出来。这样做不仅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 还训练了语言, 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得以活化。在学生交流后, 辅以课件展示诗中美景, 让学生感到真实且不空洞的美丽, 为学生入情入境奠定了基础。

3.知识延伸法

古诗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一项瑰宝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对古诗也是相当的重视。所以可以借古诗教学的机会, 通过知识延伸法加强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发现、理解、表达等综合能力, 不局限于教材, 使学生灵活地掌握课内外知识以得到相应发展。

我们可以加强学生古今知识的延伸拓展, 古代送别诗与现代送别题材的诗歌可以放在一起体悟学习。对于古代送别诗, 其中包含很多典型的意象, 但比较固定。而现代的送别主题诗歌中, 意象的把握可能呈现出跳跃的趋势。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八年级上册) 与席慕蓉的现代诗《渡口》相结合, 同样于水边送别, 比较两者的差异, 对比分析古今送别诗, 这样将古代与现代诗歌知识联系起来分析。

总之, 送别诗是在古代诗歌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分支, 以上我们通过对它们的内容、艺术结构与相关教学方法的分析, 对教材中选用的古代送别诗篇目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感受体悟到古代送别诗的美妙之处, 做到真正掌握。并由此提醒学生应当珍惜友谊与人伦亲情, 拥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内心世界。

摘要: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内容有:对送别景物与环境的描写;抒发依依不舍与眷恋之情;对友人的由衷赞美与美好祝愿。送别诗的艺术特色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多变的艺术结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多样的修辞艺术;古体近体兼具的形式。在教学方法上建议采用创设情景、联想训练和知识延伸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材,古代,送别诗

参考文献

[1]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 巴蜀书社, 1986年

[2]俞平伯等:《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2年, 第494页

[3]刘吉美:《送别诗的多样情怀》, 《文学教育》 (下) , 2010年, 第1期

[4]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6年, 第1期

[5]夏峥嵘、胡根林:《诵读是诗意的启蒙》, 《中学语文教学》, 2013年, 第6期

古代大学语文教育研究 篇10

一.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羁旅诗的具体内容

人生变幻无定, 福祸莫测, 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于是羁旅漂泊也成为了人生的一种常态, 我们欣赏那种“慢慢走, 欣赏啊”的从容心态。古代由于通信不便, 游子在漂泊的路上无以为寄, 便以沿途的山水风物为寄托抒发性灵。他们的步伐丈量过千山万水, 心也跟着阅尽了人世沧桑。也因此, 羁旅诗凝聚了诗人们较为真实的情感变化, 彰显了他们鲜活的生命热情, 体现了诗人们丰富的人生智慧。细细品味这十首羁旅诗, 我们发现它们的抒情内容有以下几种:

1.客居他乡, 漂泊天涯的艰难

离家在外往往多有不便, 张继的《枫桥夜泊》 (三年级上册) , 就充分反映了羁旅漂泊的艰难与苦涩。“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夜深了, 气温骤降带来属于夜的清寒, 空荡的客船上诗人辗转反侧, 裹紧身上的单衣, 望着江上零星的渔火, 耳际是不远处寒山寺里传来的邈远的钟声……这使得张继的苦楚, 更添一笔孤寒。再如杜甫的《登高》 (高中必修三)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更是直接道尽羁旅之苦, 使人消瘦潦倒。因此, 羁旅之苦, 苦在风餐露宿, 苦在寂寞空虚, 苦在无处安定, 不知归处何在。

2.渴望山河无缺, 向往安定生活

人类归根到底是一种群居性动物, 而漂泊在外的游子恰如离群的孤雁, 始终存着重回集体的渴望。因此, 饱受羁旅之苦的游子们对于安定生活的向往也就自然而然了。但同时, 他们更希望自己对理想与抱负的不懈追求终有一天能实现, 哪怕衣带渐宽也终不后悔, 甘愿“为伊消得人憔悴”。无论是夏完淳还是文天祥, 对于收拾旧山河, 为国家誓死效忠的赤子之心始终不变。诗句“毅魄归来日, 灵旗空际看”,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都是对理想信念执着追求的箴言。

3.思念亲友, 眷恋故乡的温情

人在旅途, 前路漫漫, 不知方向地漂泊, 给人一种虚空、寂寥之感。当风餐露宿、孤舟独眠时, 更容易想起家中的粗茶淡饭, 亲友的笑语和关爱;当仕途受挫、行走艰难时, 更加希望有亲友在身后给予坚强的支持。诗句如王湾《次北固山下》 (七年级上册)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杜甫《登岳阳楼》 (七年级下册)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夏完淳《别云间》 (八年级上册) :“已知泉路近, 欲别故乡难”……李白曾道:“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可见故乡、亲友, 总是令游子们魂牵梦萦。

4.怀才不遇, 报国无门的悲愤

羁旅诗中此类悲愤之作有不少。例如文天祥《过零丁洋》 (八年级上册)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面对的就是家国覆灭、无力回天的苍凉以及对统治者用人不当的埋怨愤恨;杜甫的《登高》抒发的则是客居它乡、漂泊无依、无奈命运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杜牧的《泊秦淮》 (八年级上册)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发出的是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统治者不思进取、醉生梦死的不满。然而, 最令诗人们悲痛的莫过于英雄末路, 美人迟暮。抗清英雄夏完淳在《别云间》中这句“无限河山泪, 谁言天地宽”的血泪质问, 使少年人的沉痛悲叹更加震撼人心。可见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一直是历代诗人心头滚烫的一碗热血, 掺杂了他们内心最深刻的执念与最动人的吟唱。

二.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羁旅诗的艺术特色

纵观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羁旅诗的一大特色, 便是羁旅途中诗人所见所闻的任何一种景物, 都有可能触发他的羁旅之思。诗人们十分善于将眼中景与心中情结合起来。正因如此,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更容易地窥见并体味游子们的心绪。这十首羁旅诗常用的表现手法有以下几种:

1.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在羁旅诗中, 有以下几种表现手法:

A.抒情为主, 虚实结合

在古代羁旅诗中, 哪怕是一枝一叶也总关情, 诗人在诗歌中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为主, 善于将眼中景与心中情有机结合, 虚虚实实, 加以联想想象, 字字珠玑, 催人断肠。例如夏完淳《别云间》“毅魄归来日, 灵旗空际看”一句, 写自己甘愿为国捐躯, 至死不悔, 哪怕自己死后也想要看到祖国山河的收复, 希望回归美丽的家乡, 拳拳家国之情跃然于纸。让人不禁想起了陆游《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同样是收复失地、保卫家园的爱国名句, 至今读来荡气回肠, 深入人心。

B.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这是古诗间接抒情中惯用的手法, 往往为主观意志情感服务, 即王国维先生所说的“有我之境”。2例如柳永《雨霖铃》 (高中必修四)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一句, 借寒蝉凄凄哀哀的鸣叫、渲染离别时惨淡凄凉的氛围;又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借凄凉的猿啼、秋天肆虐的大风营造属于秋天的萧条肃杀, 抒发心中的凄怆悲凉。还有一种独特的手法便是以乐写哀。典型的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最初以为是写旅途中壮丽开阔的风景, 尤其是海日冲破残夜的阻力喷薄而出, 春天最终摆脱旧年的束缚将希望带给人间这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图景, 其实, 只不过是想衬托自己苦苦思归的郁闷心情罢了。

C.白描、对比与反衬手法

白描的运用见于“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这些诗句。诗人对景物不加雕琢的描写, 更添一番旅行途中朴素自然的真实感。对比手法则见于杜甫的《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就极力渲染了洞庭湖的雄壮开阔, 从而反衬出个人的渺小, 微不足道。人类的生命像是蜉蝣一般短暂, 与天地永恒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诗人因而发出对生命与功名的慨叹。诗歌情感张弛有度, 含蓄与直白相结合, 更容易让我们体味诗人作诗时的情绪变化。

D.意象丰富独特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某些景物在羁旅诗中经常出现, 是引导中小学生学习古代羁旅诗的重要参照。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八年级上册) , 运用枯藤、老树、古道、瘦马、夕阳这一系列意象的渲染叠加, 营造出一幅羁旅客断肠天涯的凄凉图景, 抒发深切的思乡之情, 此情此景让人顿生共鸣, 令人感伤。除此之外, 还有月、水、鸿雁、落木、孤舟等, 也是古代羁旅诗中常见的意象。

2.修辞手法

A.对偶与夸张

关于对偶, 杜甫《登高》的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 尤为精妙。句中“风”对“渚”, “天”对“沙”, “猿啸”对“鸟飞”, 名词、动词、形容词对仗工整又贴切自然, 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 十四个字, 字字精当传神, 达到了很高的审美境界。3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 末字常用仄声, 此诗却用平声入韵。因此, 沈德潜先生在《唐诗别裁》中就有“八句皆对, 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 格奇而变”的赞语。说起夸张的手法, 当推杜甫的《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用夸张的手法写洞庭湖将吴楚分隔在东南两城, 日月星辰、天地昼夜都浮于其上, 极力渲染洞庭湖的浩大开阔, 气势磅礴。

B.设问与叠字

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就是典型的设问句。鸿雁尚且可以归去, 可怜自己何时能与家人团聚?这是在问自己, 也是在问命运的安排, 颇有无奈心酸之感。如此便将诗人乘舟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朱东润先生评价李清照的《声声慢》 (高中必修四) “创造性地用上大量确切而生动的叠字, 以加强感情的渲染, 毫无斧凿之痕。”4这十四个字精炼概括, 细腻地展示了经历过国破家亡夫死, 长期的流亡生活后词人曲折的心理活动, 生动地展现了复杂哀怨的内心世界。

3.语言与诗歌形式

A.语言:简洁自然, 流畅婉转

这类诗歌的语言特征总体来说多简洁自然, 流畅婉转。李白有诗云:“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可用来说明羁旅诗不假雕饰、率真朴素的风格。这十首羁旅诗的共性是多用口语, 注意炼字, 读来平白如话却又自然生动, 韵味无穷。前文所提到的诗作大多如此。这些诗句经过诗人们的千锤百炼, 已经了达到质朴流畅、圆润婉转、意韵无穷的境界, 足见匠心独到却丝毫没有斧凿之感的作诗功力, 彰显了诗歌的自然之美。

B.形式:古体近体, 平仄和谐

提起古代羁旅诗的诗歌形式, 则古体近体皆有, 平仄和谐。苏教版选取的这十首诗在形式上有古诗近体, 也有七绝、五律、七律。诗歌注重音乐性, 十分讲究平仄, 押韵严格。例如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 就属于仄起首句不入韵的格律。诗歌对仗遵循“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的规则, 无论是平仄还是粘对, 都循规蹈矩, 严谨考究。吴小如先生在《唐宋词鉴赏辞典》中评价李清照的《声声慢》“原来的《声声慢》的曲调, 韵脚押平声字, 调子相应地也比较徐缓。而这首词却改押入声韵, 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 这就变舒缓为急促, 变哀婉为凄厉。”再如《雨铃霖》, 龙榆生先生这样评价道:“一百三字, 前后片各五仄韵, 例用入声部韵。前片第二、五句是上一、下三, 第八句是上一下四句式, 第一字宜用去声。”5

三.研究中小学教材中古代羁旅诗的现代意义

1.现实意义

余光中的一首《乡愁》表现了诗人思想最执著的主导情感———家国意识。可见无论古今, 乡愁总是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而当今社会通讯虽然越来越便利, 人情却不如以前那般浓厚, 不少青年将眼光一味地投向海外, 却忘记了什么叫做春晖寸草, 什么是莼羹鲈脍。羁旅诗中强烈的爱国思想意识和人伦情感, 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让人“记得住乡愁”。

2.教育意义

A.培养知识能力

苏教版所选取的这几首羁旅诗, 有助于学生学会用简洁自然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做到干净利落, 言简意赅。这就锻炼学生注意诗歌的炼字、炼句, 物象描写中的动与静, 声与寂, 情与理等方面的相互映衬、烘托, 修辞色彩等的能力, 为学生学习诗歌, 赏析诗歌打下良好的基础。

B.培养情感能力

客居他乡、漂泊天涯的艰难;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思念亲友、眷恋故乡的温情;渴望安定、追求理想的执着……当今处于温室的中小学生对羁旅诗中这些复杂的情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通过系统的归纳式分析, 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理解。并且有些羁旅诗中哪怕是羁旅天涯也始终不变的爱国之心, 在大力宣传爱国教育的今天, 彰显出它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C.学习表现技巧

表现技巧一直是学习古诗中的重难点, 古代羁旅诗因为有羁旅途中, 情即所见的写作特点, 而别具特色。因此, 掌握了这些表达技巧, 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 学会自主学习, 这对于分析类似诗歌如送别诗、贬谪诗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这些古代羁旅诗, 如珍珠般散发着动人的光泽, 闪烁着别样的诗歌风情。这些诗歌所蕴含的可贵的家国之思以及人伦情怀在当今社会仍然值得我们去深思, 挖掘其中的闪光之处。

参考文献

[1]文中所选的所有羁旅诗均来自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由江苏教育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出版。它们分别是三年级上册的《枫桥夜泊》, 七年级上册的《次北固山下》, 七年级下册的《登岳阳楼》, 八年级上册的《泊秦淮》、《过零丁洋》、《别云间》, 八年级下册的《天净沙》以及高中必修三的《登高》, 必修四的《雨霖铃》、《声声慢》。

[2] 王国维:《人间词话》,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第5页。先生认为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 原文是“‘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 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

[3] 傅德岷、卢晋:《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湖北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第177页。

[4]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第54页。

上一篇:土地股份制改革下一篇:数学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