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突围教育论文

2024-08-11

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突围教育论文(通用8篇)

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突围教育论文 篇1

摘要:近年来,大学语文教育的政策舆论环境显著改善,但在高校教育现实中仍然存在理论困境和实践困境,文章试从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与课程性质定位入手探讨大学语文教育的突围之路。

关键词:大学语文;母语教育;高等教育

由国际现代语文教师联合会发布的《语言权利世界宣言》指出:“所有语言社群均有权决定其语言被表现的程度:……包括学前、初级、次级技术和职业性、大学和成人教育。”“所有语言社群的语言和文化必须在大学阶段作为研读和探究的主题。”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了在高校开展母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特别提到“大学语文”类课程,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然而实践中,大学语文教育在我国高校中边缘化的趋势却在不断加剧。大学语文教育中的理论研究、教材、师资等基础问题长期搁置,致使大学语文成为很多高校中名副其实的鸡肋,困境重重而突围乏力。

一、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

1.大学语文师资力量不断弱化,教师学历及职称均有降低的趋势

据王步高等撰《我国大学母语教育现状——三年来对全国300所高校大学语文开课情况的调查报告》,“2004年全国大学语文师资中教授和副教授所占比例为10.78%和39.92%,而2006年仅为9.1%和36.99%。2004年博士比例为15.41%,2006年仅为13.01%。”大学语文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科研、晋级都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大学语文的接力棒总是倾向于传给新进教师或学历职称低的教师,且教师流动性大,在大学语文教育上难以有经验和思考的累积效果。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齐森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一些高校‘大学语文’课由教学课时不够的教师担任,不但不能保障师资队伍的稳定,还势必对课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有的学校虽有固定的教研室,队伍也较稳定,但教师在从事科研、发表论文方面都有困难,心理负担较大,积极性不高。有的学校没有专设的教师,而由新加入工作的青年教师担任‘大学语文’教学,这些教师只是将此作为过渡,甚至有的全由研究生上课,根本无法保证授课质量。由于教师兼职多,专业性大为不足,水平不高,人员构成极不稳定,又缺乏学术带头人,师资问题会逐渐凸显。”

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学委员会在语言学家王宁的倡导下实施新的“大学语文”改革计划,这一计划强调以师资的高标为定位,教师团队包括易敏(古代汉语学科教师)、李山(中国古典文学学科教师)、康震(中国古典文学教师)、杨联芬(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教师)、李正荣(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教师)等名师,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欢迎。这种强调师资“高标”的改革路径给大学语文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但这种实验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专业雄厚的师资力量作保障,并没有指出一条教师培养、提升以及监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仍然是困难的。

2.基础理论研究薄弱,课程性质界定不明

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校重新设置“大学语文”课程起至今三十余年,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定位仍然悬而未决,在理论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造成教学实践的混乱。“语文”二字的释义千差万别,莫衷一是。常见的观点有如下几种:

其一,语文即人文,认为人文素养培育是大学语文主要职责。以夏中义主编的《大学人文读本》为代表。这一观点大大扩充了传统语文的内涵,使其与注重知识传授的高中语文区别开来,接受度很广;但也导致大学语文边界不清,反而丧失了学科的独立性。

其二,语文即文学,认为文学大于语文,强调回到文学经典现场,以优秀的作品和教师开放多元的讲解激活学生的审美体验、文化认知和人文情操。这一派别强调了大学语文的本体性,但是在实践中被认为与文学专业的教育界限模糊。

其三,语文即语言文学,在实践中强调听说读写的技能养成,这一派别在实际操作中常受到“高四语文”诟病。

模糊的课程性质界定,也使得大学语文在高校中的作用似是而非,因而难以获得应有的地位,发挥应有的作用。

3.教材编撰无序,选用随意性强

大学语文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成熟也直接影响了教材的编撰与选用。第一,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存在重复。如作为大学语文教育经典的徐中玉等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即有相当一部分篇目与高中语文内容重复,使大学语文难以摆脱“高四语文”的帽子,降低了教学双方的热情。第二,大学语文教材繁多,但很多属受经济利益驱动而为,在选文及体例编撰上并无新见,简单重复甚至错误百出,质量低下。第三,新的优秀教材推广难,教师仍习惯选用熟悉的老教材,致使新的教研成果转化缓慢。

二、大学语文教育的突围

近年来,大学语文的外部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不断改善,2006年11月,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程只能进一步加强,而不可忽视、削弱。大学语文在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2007年5月10日,教育部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鉴于大学语文课程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希望高校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而有关大学语文的媒体报道网络讨论,在改善大学人文教育环境提高大学语文教育质量方面也已达成共识,诸多大学生人文精神失落的实例让人们对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依托之一“大学语文”寄予厚望。但是这些让高校大学语文教师倍感鼓舞的政策和舆论导向并未给高校大学语文教育带来实际的改变。由于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没有明确的学科归属,教师发展瓶颈明显的情况依旧存在,大学语文教育水平的提升只能是人们美好的愿景。借外部环境之东风,推动大学语文高校内部制度环境的实质改善,是大学语文教育突围的必由之路。而简单地将大学语文的重担交给教师,片面谴责教师的责任心和创造力是无益大学语文的良性发展的。

1.确定大学语文教育学科归属是提高学术水准、教学水平的关键

目前,摆在大学语文教育面前的一个现实的基础问题是,大学语文教师没有自己的“阵地”。长期以来,面向全校公共教育的大学语文教师实际附着在中文院系或外语院系内部,似乎只是专业学科的衍生品或者寄生物,没有自己的学科归属。大学语文教师科研成果难以得到肯定,在职称评定的诸方面难以得到认定,晋升困难。因而大学语文教师的流动性和临时性成了必然。这一情况导致大学语文教学简单重复,深度有限,创新困难。尽管舆论将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希望寄于大学语文这块阵地,但事实上却成为大学语文的难以承受之重。

近年学界对重视大学语文的空洞口号已经逐渐落实为对改变相关学科体系和制度的呼吁,诸多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明确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给大学语文一块可持续发展的一亩三分地。“大学语文”是公共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一个学科。多年来高校对大学语文的认识多为教学主导,却忽视了其专业内涵,使大学语文难以获得专业研究的养料补给,而愈加营养不良。2011年南开大学陈洪、李瑞山在《“大学语文”应有明确定位——目前大学语文教育的若干问题》中探讨大学语文学科建制问题。文章认为,依附于其他科学的“大学语文”课程,需要强大的中文学科力量的学术支援,同时又有自身的学科内涵和特色,应逐渐形成有独立内涵和特定研究对象的一个专业。具体来说,“‘大学语文’涉及的专业,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中各专业为基础,又兼有其他相关学科的因素;而在中文一级学科中,又关涉中国文学(含古代和现当代)、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等不同的二级学科。‘大学语文’专业建设的关键,就是如何重新塑造学科和课程理念,如何在这一特定理念的指导下,融合不同的学科基础,构建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主体;同时密切结合教学实践,实现有学术意义的突破,形成以语文为本位而又具备多学科知识资源的课程特色。”这一设想任重而道远,却是大学语文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高校扎实开展母语教育的可靠途径。

2.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明确大学语文的性质是大学语文生存发展的保障

由于顶着“语文”这顶似是而非的帽子,“大学语文”常常被认为是高校专业中文教师的教学冗余,科研更是常常处于真空地带。大学语文在性质定位、内涵外延等基础问题上都存在相当大的争议,在教学中常常依教师个人的专长和研究兴趣各执一端,因而学生也对大学语文的期待淡薄,不知道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有什么区别,不知道大学语文教什么。大学语文的意义对师生来说都萎缩为2个学分,而抽离了其应有的充盈的价值内涵和实践意义。大学语文是什么?大学语文教什么?大学语文怎么教?类似这样的基础问题不明确,大学语文的生存和发展都无从谈起。

近年来,一系列的政策文件都将大学语文置于母语教育的层面上予以强调。2006年11月,时任高教司副司长的杨志坚在“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做《大学语文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报告,报告谈到“我觉得大学语文教育应当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大学语文教育应立足于基础汉语素质的养成。在这一层面上,它的性质就是基础性和普及性的,区别于浪漫的文学教育,注重语言文字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2008年11月国家语言文字管理委员会发布《2007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其中一节为《母语高等教育状况报告》,对大学语文的性质做了更明确的界定,并与外国语文教学、基础阶段语文教学相区别,厘清了大学语文的内涵。报告认为:“这里说的‘母语高等教育’,特指高等学校中面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汉语文教育,亦即习称为“大学语文”的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为主的教育教学活动。称之‘母语高等教育’,是为揭示其根本属性。一般来说,‘大学语文’课程既根本有别于外国语文教学,又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以字、词、句、篇为基本内容,以能力训练为主的模式,也有别于中文专业的语言学类别的课程;而是以经典的或优秀的母语即汉语文本为材料,以阅读解析鉴赏为主要方式,注重学生素质提升的教育教学活动,为高等院校本科教育计划课程的一种。”

“大学语文”的“母语高等教育”定位得到了部分学界认同和学理阐释。

杭州师范学院何二元《大中衔接:大学语文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将母语教育确定为语文本位,避开了人文教育、语言教育等长期以来的争执不休。文章认为“假如我们能够换一种思路,比如不把‘大学语文’看作是一个严格的学科名称,而只是和小学语文、中学语文相似的一个偏正词组,那么需要回答的便只是‘什么是语文’的问题。当然这还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但是至少不会危及到学科本身的成立,因为从来没有人会质疑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存在的理由。”这一阐述将大学语文作为整个母语教育的一个阶段,与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并列,解决了长期以来因为“大学”二字而产生的诸多试图拔高大学语文而出现的工具性、人文性的争端,理顺了大学语文教育的逻辑合理性,有利于大学语文在母语教育框架内的科研教学实践开展。

将“大学语文”界定为“母语高等教育”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确立大学语文教育在高校诸多人文教育、政治教育等领域包围中的独立品格,重拾母语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使母语教育在国民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获得连续性。但是这一定位目前仍停留于理论讨论和探索阶段,尚未获得普遍的理论认同,也未进入普遍的教学实践,在教材编撰推广和教学实验方面仍然有广阔的工作空间,任重而道远。

三、结语

在学科体系中承认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在课程性质上与高校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区别开来,在母语教育的层面上予以界定,是大学语文突破现实困境,生存发展,焕发生机,吸引人才培育人才不可逾越的基础环节和必由之路。

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突围教育论文 篇2

我们的教育确实需要创新,在知识观上,需要认识到很多“真理”其实是假设、猜测;在教育内容上,应该把理性思维、创新思维作为核心;在教育方法上,需要讲中学、做中学、创中学、研中学“四学并举”;在教育组织的架构上,需要民主、公平。

教育中的创新,教师无疑应当是主角,但教师创新面临四个障碍:教育管理的障碍、职业利益的障碍、学生的障碍、自己的心障。管理的障碍已经有无数的文章提及,职业利益的障碍魏忠老师在《教师是教育创新的最大阻碍力》(参见《上海教育科研》2016年第6期)也已提及。本文主要谈一下学生的障碍和教师自己的心障。

一、学生的障碍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教公共课,自我感觉按照传统方式继续教下去,实在没有多大意义,决心改革。传统是讲结论、记结论、考结论,把人变成了结论贮存器。这个储存器一点也不可靠,考试完很快就会忘掉大部分,没忘掉的部分也用不到,记住又用到的,大部分是很危险的,因为大多老师是把这些结论当做唯一正确答案讲的,其实很多答案并不是唯一的;一些结论是不可能错的,不管你怎么做,都符合该结论,因此该结论是没有指导意义的,也不能作为演绎论证的前提;对听来的结论的把握一般是肤浅的,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搬弄这些结论有时害人又害己。

教学生首先得教思维,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本子,记自己的心得体会,想以此为抓手,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思考者。为了交流、鼓励、督促、锻炼,每次上课时挑几个学生在课堂上念一下自己写的文字。首次改革效果出乎意料地好,以后又坚持了多个学期,但总的趋势是学生越来越懒得写,到最后,让学生起来读自己的心得体会,大多说“我没写”,有一个胖胖的男生站起来,没说自己的心得体会,倒把我的教育理念、方法连讽带刺地痛斥了一番。恰逢学校也开始改革,让学生评价老师,本人的得分很低。我的考试方式改革也受到非议,记得那时公共课是一学期考试,一学期考察,考察时一般是教师自己出个题目抄在黑板上,让学生写一篇小论文。写一篇论文不能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水平,有一次我自作主张,搜集了六个小故事,编成六个材料题,找教务部门打印出来,学生觉得这个老师事多。我的教学改革只好暂时打住。

当时还有一个教哲学课的老师也在搞改革,他认为哲学中的每一个重要问题无不存在疑问,常常领着学生讨论一节课也不能给学生一个确切的答案,而不少学生觉得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就是白讨论了,就像农民种地,下种、施肥、浇水、除草,最后颗粒无收。在学期末的课程评价中,一学生用挖苦的语调写到:“老师您胜利了,我们失败了,除了疑问我们什么也没学到!”

学生年轻,朝气蓬勃,勇于创新,接受新事物快,为什么会成为创新的障碍?原因是学生的阅读和阅历都较少,大部分包容心不够,判断欠谨慎,也不愿意增加自己的负担。

二、教师的心障

以上是学生的障碍,至于教师的心障,一点也不比学生少。教师一般经过专业训练,但这种训练有可能形成无形的墙,也有可能形成各种可疑但僵化的模式,就像一个童话故事所讲的:有一头小象走失了,和一群野猪、羚羊住在一起。3年以后,小象长成大象。大象就想,我为什么长得这么快,他们不长呢?经过反复思考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爱戏水;第二,我爱玩滚泥浆;第三,我走路非常平稳,不像羚羊和野猪,走路一点不庄严;第四,我是吃全素的,野猪要吃点肉。大象开办了培训机构,根据自己总结的理论指导羚羊和野猪如何长大。心里边的模式看不见、摸不着,经常处于潜意识状态,自己不知道心里有这种模式,也就没法对其合理性进行仔细审查,但这种模式却规制着人的行为。

笔者曾经给学生讲过康德哲学,鉴于康德哲学的复杂和重要,做出了一点改革,增加了学时数,共6节课;前言部分也增加了内容,占用了半个小时。退休的理科教授在评课时认为不合规矩,前言部分一刻钟左右比较合适。还有一次,讲到培根时,说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退休的马哲教授认为应该在《邓小平理论》课中讲这个问题,大概在他的心目中是邓小平第一次提出这个思想(其实至少列宁、毛泽东也讲过)。

教师一般读书较多,又以教导为业,主要与比自己学识差一大截的学生打交道,有可能导致不谦逊、不包容、不同情理解等自负的品性,这既会阻碍他人创新,也会妨害自己创新,所以教师要经常自省。

三、教师如何突破心障

教育创新可能会遇到各种障碍,但教师是否是教育创新最大的阻碍力量,笔者还没有看到有足够说服力的证据,魏忠老师文章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来自教师的障碍。教师不仅仅是被管理者、受束缚者、挨阻挠者,教师也不是没有任何自主改革的空间,有一些创新不是不能,而是自己不为。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审视卸掉一些妨害创新的心灵枷锁,可以通过审视环境找到一些创新的生长点,诚如凌宗伟老师所说,以一己之力寻找改善的可能。

要卸掉妨害创新的心灵枷锁,最好的办法是学习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实质是对思维的批判,即审查思维的合理性,重点是审查自己的思维,而最关键的是审查自己的思维品格,包括是否谦逊、包容、同情理解等。

不自负是首要的思维品格,只有不自负才能澄清自己的心灵雾霾,实现自我心灵解放;只有不自负才能打开心扉,善意、公正、耐心地倾听、思考他人的新见解;只有不自负才能开展理性对话,在理性对话中实现认识的提升。但自负却很容易滋生,休谟敏锐地觉察到:“自负的情感是那样敏捷的,所以稍一召唤就立刻发生,至于谦卑则需要较强的冲动,才能发动起来。[1]”“凡对自己的性格、天才、财富感到满意的人,很少有不想在世人面前显露自己,并取得人们的爱和赞美的。”[2]所以,思维的首要品格———不自负,也是最难获得的思维品格。

美国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法官勒尼德·汉德说过:“自由的精神就是对何谓正确不那么确定的精神。”这句话是针对他人的观点,更是针对自己的观点。对他人的观点,缺了这份精神,就会产生迷信、盲从;对自己的观点,缺了这份精神,就会产生自负、专制。迷信、盲从与自负、专制往往是伴生的,迷信者需要专制者,专制者也需要迷信者,两者组成的社会将是僵死的、凝固的、不自由的。

首先,克服自负,要对读书的意义有清醒的认知。陈嘉映说得很有道理:“读书人不是先知,不是要用自己的观念取代别人的观念,用自己的观念指导别人的生活。读书人不是世外人,其受虚假观念之制,殊不少于大众,对自己的观念进行深入的反省和更严厉的批判,应是深刻的社会批判的前提。”[3]读书其实是一场搏斗,与巨蟒的搏斗,能够降服它,益处多多,但心灵也可能被它缠缚住,造成心灵扭曲,这种缠缚可能是很舒心的,这种扭曲是不易为自己觉察的,外物映照在这样的心灵中,必然会歪曲,这就是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的剧场假相。

其次,要读多样的书,走多样的路。无知无识的人容易谦虚,见多识广的人也容易谦虚,在见识方面处于中间的人却容易自负。古希腊时的某一天,毕达哥拉斯的弟子们在地中海坐船游览,一个弟子说:“毕达哥拉斯先生的理论一点不错。你们看这海浪一层一层,波峰波谷,就好像奇数、偶数相间一样。世界就是数字的秩序。”另一个弟子说:“用小船去量海水,肯定能得出一个精确的数字。一切事物之间都是可以用数字互相表示的。”一个叫希帕索斯的弟子提出异议,认为存在既除不尽又不能循环的小数,如等腰直角三角形,就无法用一个直角边准确地量出斜边来。这与毕达哥拉斯的观点不一致,引起了其他弟子的愤怒,他们把希帕索斯抛进海里淹死了。这个悲剧就是见识狭窄造成的,弟子们被严格地局限在毕达哥拉斯的理论体系中。

再次,当我们认为对方不对、不合格、不讲理、不智慧时,需要反思:我是根据什么标准判断的?标准是否合理?当别人说的与自己掌握的知识不一样时,我是直接判断他人不对,还是先反思自己的知识是否有问题?对自己认为“不对”的对方产生了反感的情绪吗?“理直”气壮了吗?给对方草率地贴标签了吗?耐心倾听了吗?仔细调查了吗?

四、教师如何成为欢快自由的教育创新者

埃及的金字塔,传说是奴隶建造的,但在1560年,瑞士钟表匠塔·布克在游历了金字塔后,却断言“金字塔的建造者不是奴隶,而应当是一些欢快的自由人”。2010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主席扎希·哈瓦斯在一份声明中说,发现金字塔建造者的墓穴建在国王的金字塔旁,说明这些人绝不是奴隶,否则,不会在国王墓旁修建自己的墓穴。教育创新,涉及学生的心灵金字塔的构建,更加微妙、精细、灵动、难测,所以教师要成为一个教育创新者,首先就要成为一个欢快、自由的人,这需要公平的奖惩机制,比较大的自主权(青岛大学范跃进校长提出,教师应该享有四个自主权利:自主确定教什么,自主确定怎么教,自主确定在哪里教,自主确定考核方式),也需要教师的精神成长。

基本生存得到保障后,人是有能力过一种精神生活的,如享受学生的成长。会享受学生成长的教师有一种价值感,觉得生活很有意义,因而内心满足而欢快,种种不如意会很快过去,不会长期占据他们的心灵,所以他们的心灵在大多数时间是自由的,在这样欢快、自由的心中,就会流淌出美妙的教育创新。青岛大学有一位卢文丽老师,职称讲师,工资不多,但经常自己付费组织教育活动,在教育中的创新很多,如“周一明信片”“如如茶会”“咏而归晚会”“周末读书会”等等。她曾经还用美丽的语言为多个学生写了个人小传似的文章,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总结出两句话,请书法家写成条幅,送给学生。卢老师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忙碌着、付出着,但兴高采烈,因为她也充分享受着学生的成长。不可否认,也有一些教师处于沉寂、僵化状态,仅仅日复一日地完成自己的基本讲课任务,但这样的老师幸福指数远远不如卢老师高。

世间并没有救世主,与其抱怨,不如创新,身边总有可以改进的细微之处。

参考文献

[1][2]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突围教育论文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社团 困境 突围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大学生社团的作用

1.1 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产物,也是校园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大学生中的零零总总的社团,通过精妙的构思和细心的安排,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融合了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素质培训和拓展,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不仅仅能够陶冶情操、充实精神世界,并能够综合提升各方面的素质,得到道德的升华。

1.2 有利于加强学风建设

由于大学生社团中有大量的学术性质的社团,如科技协会、数学建模协会、英语协会、电脑协会等等,通过开展竞赛、讲座、沙龙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形式,将社团活动和学习紧密相连,有利于在校内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加强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的建设。①这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整个校园的学术风味浓烈,使学生们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开拓创新的学术精神。

1.3 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在高校社团中,同学们能接触到不同于自己专业领域的,社团在为同学提供学习各专业知识的机会的同时,也建立了一个促进各类学生的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更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完整知识结构,培养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2 大学生社团的现实困难

2.1 管理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

由于高校中的社团被定性为非正规的组织,大都是挂靠在校团委,或是有学生自治组织,如学生社团联合会负责管理,因此没有得到老师学生的充分重视。由于共青团的工作负荷日益增加,团委投入在学生社团建设上的精力极少。因此,表面看来,大学生社团的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变,但实质上质量上乘的活动凤毛麟角,且文体活动所占比较大,活动形式陈旧,缺乏创新,文化底蕴较薄弱。

2.2 社团成员流动性大

由于大学生社团的体系不够成熟,没有专业化的指导和规范化的管理,社团内部成员也没有系统化的编制,成员工作中无据可依,手足无措,导致人员流动性较大。当下的社团管理大多依靠于团委,因此在人事调动方面呈现于两个极端。一者,由于团委的工作负荷较大,没有过多的精力顾忌社团方面的事务,因此对社团换届,人事更改的事宜不管不问,全权由学生自行处理,缺乏权威性和组织性;二者,由于社团归属于校团委,在人事调动方面,团委老师不由学生民主选举,直接任命某些职位,使民主性大大降低,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

2.3 社团活动经费短缺

经费紧张是制约高校社团建设和正常开展活动的瓶颈之一。②目前,社团经费的主要来源有学校拨款、会员缴费以及社会赞助,但是所的金额仍是有限,再加上,社团活动繁多,很难满足活动开展,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活动经费都难以保障。另一方面,活动场地、设施建设不到位。即便有了足够的资金保障,但是没有合适的场地和充足的设施,依然达不到最佳的活动效果。此外,由于社团数量众多,在时间上各个活动会发生冲突,没有合理的合并使得每项活动的参与度都不高。

2.4 社团缺乏专业指导

社团开展活动的宗旨是围绕学校的工作重点,以服务学校、服务同学、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开展有益于同学全面综合组织提升的活动,积极创造良好的学风、(下转第232页)(上接第209页)校风。但目前,社团的指导老师大多为团委老师,而管理组织大多为学生自己的群众性组织的社团联合会。但是由于团委老师的工作重点更多的放在学生会和团委上,很少有精力顾及社团,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因此社团大多由学生自治组织来管理,因此不免缺少了專业化的指导。③因而产生严重的弊端,学生社团活动结构失衡,文娱活动占到过大的比重,而学术、科研、实践类的活动较少,此外,总体而言,走形式过场的活动较多、经典富有意义的活动较少。

3 大学社团突围策略

3.1 制定规范有序的管理制度

首先,社团管理委员会应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在一定高度上把握社团建设的总体方向。从社团活动的申请、审批、开展到后期的结果反馈都要制定严明详细的制度。首先在社团举办活动之初,要经过大学生社团管理委员会、所在学院和校团委的三重审批。其次,要安排专门的指导老师,在社团运行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化的管理,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完善社团组织机构,促进工作高效和谐。细致的来讲,每个社团坚持实施周例会制度,同时做好例会记录,到会人员签到工作,做到财务公开化和透明化。

3.2 社团活动求精求简,重应用重实践

社团真正要吸引到学生们的积极参与,最关键的还是要从活动的内容着手。积极倡导活动形式与活动内容与专业特色相结合,进而加强活动的实效性和延展性,有助于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和社会以及相关职业的结合和转换。当然在增加活动学术性的同时,也应保持学生活动轻松愉悦的氛围,娱教相结合能够保证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程度。④因此,将社团活动紧密与专业相结合,建立相关专业的学生社团,多多开展知识技能竞赛、学术研讨交流、就职前景介绍等活动,在巩固课内教育成果的同时,也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好专业的欲望,快速向社会角色转换。

3.3 扩大融资渠道,丰富资金来源

经费是保证社团活动正常开展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要尽可能扩大融资金渠道,与社会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以解决经费不足的难题。同时学校方面也要加大对社团建设的资金支持,学校应从教育经费中拨出部分作为“第二课堂”活动经费的专款,也应从科研、生产收入或经费中拨一点。⑤此外,社团自身在筹集经费时也要实行有偿服务制,在增加社会效益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大学生社团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挫折。由于高校中的社团被定性为非正规的组织,没有较正规的规格,没有得到校团委党委老师的充分重视。因此,为了实现大学生社团的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要正确分析当前大学生社团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加强教育力度,构建公开透明的信息交互平台,激发同学们的参与激情,合理规划和调用校内外资源,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实践育人视野下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活动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JGB053)

注释

① 李研.对完善高校学生社团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08(1).

② 吴笑兵.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的新思路[J].青少年研究,2007(4).

③ 梁文化.对高校学生社团存在问题 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百色学院学报,2008.21(4).

④ 王志杰.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11).

转型期新闻伦理的困境与突围 篇4

转型期新闻伦理的困境与突围

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新闻媒体迫于国内与国际传媒的发展形势,进行了体制改革.由于这种改革不是在市场经济的磨合中自然进行的,而是在行政作用下强制进行的,因而很难找到传媒双重属性的契合点,使新闻伦理陷入了二元对抗的困境之中,造成新闻伦理的异化.因此,要彻底改变新闻伦理的`堕落局面,重构新闻媒体圣洁的精神之塔,必须建构一套系统的新闻伦理制度,确定新闻伦理新秩序,调节和规范新闻从业者的行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良好的伦理道德环境.

作 者:管成云 谭婷 GUAN Cheng-yun TAN Ting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云南,昆明,650222刊 名: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1(3)分类号:G206关键词:新闻伦理 困境 异化 新闻伦理制度

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突围教育论文 篇5

作者简介解德渤,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赵光锋,山东交通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圈圈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广泛关注的核心议题。这主要是因为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高等教育强国战略中的关键环节,其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问题,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然而,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可谓“荆棘丛生”:办学定位模糊、办学特色不够鲜明、与地方发展结合不紧密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空间始终处于研究型大学与高职高专院校的夹击之中,这些学校在“学术性”与“应用性”发展定位中摇摆不定,从而陷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办学窘境。事实上,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办学定位从一开始就是应用型的,只不过在具体教育实践中误入他途。就此而言,地方本科院校“要不要转”似乎已经没有讨论的必要,需要我们迫切解答的是“如何转”的问题。可以说,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势在必行,否则其发展前途令人堪忧。在此需要澄清的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不是简单的名称的改变、更不是地位的下降,而是办学理念的根本转变。尽管“应用技术大学”这一术语是从德国引入的舶来品,但是从办学理念上加以考究的话,美国的“威斯康星理念”(Wisconsin Idea)则为这类大学的办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一、“威斯康星理念”的中国遭遇圈圈为实现西部开发的目标,美国林肯政府于 1862 年签署了著名的《莫雷尔法案》。该法案规定各州通过赠地获益的方式开办农工学院。此法案被视为现代大学第三大职能— —直接服务社会的肇始,同时也 被认为是美国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干预。受惠于《莫雷尔法案》,一大批州立大学发 展起来,包括我们所熟知的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1904 年,威 斯康星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Charles Van Hise)在就职典礼上作了“为州服务”的主题演说。在他的 带领下,大学通过提供专家服务与广泛传播知识等方式将大学的社会服务活动推向高潮。1912 年,麦卡锡(C.McCarthy)教授将威斯康星大学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抽象为“威斯康星理念”。用一句话来概括,“威斯康星理念”的实质就是“大学的边界即州的边界”。也就是说,大学需要通过 专业化的学术活动在公共事务和政治活动中发挥广泛参与和积极引领的作用。历史证明,赠地学院的创 建不仅为美国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而且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开创了高校服务社会的先河。圈圈“过去的终将成为历史,但历史未必都会过去”。美国“威斯康星理念”在百余年后的中国拥有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2013 年 6 月成立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2014年4月达成“驻马店共识”——这些都 不是偶然的,已然是中国教育改革、社会改革行至十字路口的关键抉择。毫不讳言,教育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折射出时代的要求以及社会变革的诉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 调整与升级亟需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一个严峻的事实就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我们仍然固守着 精英教育时代的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而忘却了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多元化使命。可以说,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甚至是后大众化时代既需要学术型人才也呼唤应用型人才。但从整个高等教育格局 来看,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更大、也更迫切。然而,现实中人才培养的“倒挂”现象就成为“威斯康星理念”的一重遭遇。圈圈高等教育体系中人才培养的“倒挂现象”有其内在的生发逻辑。必须明确的是,单一的不合理的高校评价体系形塑了地方本科院校效法研究型大学发展模式的观念,而政府所掌握的优质资源与分配权力 则迫使地方本科院校认可评价体系及其制度观念的正当性,从而评价体系与资源分配的“联姻”进一步 强化了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逻辑。具体来说,地方本科院校按照统一的学术标准培养人才致使办学目标趋同,由此培养出的学生与就业市场需求始终处于一种“隔离”状态,从而导致就业问题成为高等教育的“死结”。这一连锁反应直接导致地方本科院校无法满足地方社会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地方发展的步伐。正因如此,地方政府和社会团体不愿投入过多的资金支持地方高校发展。这种境遇就进一步诱使着地方本科院校千方百计通过 “升格” 获取某些社会资源以及由此衍生出的附加值,“专业升本”、“跑硕士点”、“争博士点”等升格行为迫使地方本科院校接受研究型大学的学术规则,进而强化了办学目标趋同化的社会事实,从而饱受社会的质疑。这也就是“威斯康星理念”在中国语境下遭遇搁浅并使得地方本科院校发展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怪圈的基本逻辑。因此,各高校发展的“趋同”现象成为“威斯康星理念”在中国语境下的第二重遭遇。圈圈应该说,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就是为转变人才培养“倒挂”现象和办学模式“趋同”现象而做出的努力。遗憾的是,许多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者仍囿于以往教育发展的怪圈,在办学理念上还未获得实质性突破。那么,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在服务社会过程中究竟存在哪些“理念偏差”呢?

二、“理念偏差”是阻碍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实践的关键因素

(一)“功利化”教育倾向占据上风圈圈与 19 世纪德国洪堡大学的“纯粹学术”相比,美国州立大学更加强调“应用学术”,这实际上与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传统密不可分。可以说,威斯康星大学是将这种服务精神发挥到极致的典范。如果说,德国对世界所贡献的大学模式是理性主义的,美国为全球瞩目的大学模式是实用主义的,那么我国大学的 发展模式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甚至说中国有自己的大学模式吗?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事实上,我国的大学模式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德国模式,尽管我们强调科学研究,但不是旨在“达至修养”的科学研究。我们的科研是排行榜的数字、指标,与加强人才培养、改善人民生活的目标相去甚远。尽管近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学习美国,但是我国的大学发展模式也不能完全划归至美国模式的范畴。服务社会的精神并没有走向大学办学理念的核心地带,仅仅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中的些许点缀品而已。尽管我国历史上就有实用主义的传统,但在相当程度上不是重视行为结果之功效与价值的“实用主义”,而是关注行为背后所蕴藏的利益、资源乃至权力的“实利主义”。圈圈一个无需辩驳的论点就是,今天中国的大学无一例外地加入了“经费大战”、“生源大战”和“排名大战”,这是极端功利主义教育的鲜明例证。在这种“功利化”教育倾向日趋严重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学术挂帅”思想作祟的评价逻辑、“资源至上”办学实践的制度逻辑。不得不说,这是我国大学发展的严重误区,也是一种为追赶世界一流大学而做出的短视行为。这种行为能够称得上是实用主义哲学精神指导下的教育策略吗? 显然是不可以的。圈圈在这一基本逻辑下,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考虑自身办学实际情况,一味地迷恋于学术评价标准、追随研究型大学和一些老牌的地方本科院校的脚步,而对自身的应用特色弃之如敝履。依循这一分析理路,学校往往采用“胡萝卜加大棒”式的激励制度与评价制度威逼、利诱身处“制度铁笼”的教师们,使得他们无心教学而只是慌乱地为加薪晋升而发表文章、出版著作。除此之外,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来源大多是研究型大学中年轻博士们,他们已经习得了“研究至上”的游戏规则或共享思维,他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往往更为关注研究而不会对教学表现出太多的兴趣。这也就使得“重科研而轻教学”的景象由研究型大学开始向非研究型大学扩散,从而成为各类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圈圈在制度规约与自我规训的双重机制下,教师很难有额外的时间与精力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距离学生生活较远,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为考试而学习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我们并不反对地方本科院校从事科研活动,我们排斥的是那种不顾学生需要的科研、不顾应用特色的科研。如果地方本科院校普遍从事“纯粹学术”而抛弃“应用学术”的话,未免有些“越俎代庖”的讽刺意味。如此一来,地方本科院校就不免会陷入极端功利主义的泥淖中并散发着庸俗卑微的市侩气息。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对学术精神的损害以及对服务社会的渎职。

(二)“依附性”发展思维依然严重圈圈目前许多高校习惯于在政府的襁褓中喃喃自语、听命于政府的指令,这应该是中国高校的通病,地方本科院校也不例外。这种依附性发展思维看似是大学对政府的一种依赖心理倾向,但深层反映出的则是一种策略空间,大学为规避风险、推诿责任而寻找到的一种“明哲保身”式的生存之道;反映出的是一种利益关系,它们总是寄希望通过政府的支持获得办学的合法性以及获取资源的正当性。同时,地方本科院校的依附性发展思维还表现在企图复制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路径。在两种依附力量对比中,地方本科院校对政府的依赖是一种实质性依赖,对研究型大学的依赖仅仅是一种策略性依赖。归根结底,这就说明了当前许多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性与使命感。圈圈实际上,这是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所必须面临的问题之一。或者说,社会经济的转型并未带来我们所预期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更新。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分工的概念还比较模糊,高等教育的供给与需求似乎总能被设计。“大政府、小社会”的政治理念比较盛行,政府包办高等教育的雄心规训着高校的“懒汉思维”。那时,大学的教学、管理、就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并没有机会得以暴露,但市场经济的到来确实对大学造成了极大地冲击,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则加速了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挑战— —供需矛盾愈加凸显。这种挑战使得政府采用原有的对高校的管辖方式有些捉襟见肘。试想,如果一所大学失去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品格与勇气,即便在大学排行榜上遥遥领先,距离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承诺却越来越远,在美国哈瑞·刘易斯(Lewis.H.)那里不过是“失去灵魂的卓越”。因此,只有 大学管理者从“依附性”发展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地方本科院校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被激发出来,服务地方发展的许诺才有望实现。圈圈完全依靠行政意志来办学的时代逐步在褪去,社会将在未来的高校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说,大学为社会服务的精神之所以在我国难以“落地生根”,关键就在于大学、政府、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难以协调。如今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提出就是国家积极调整几者关系的有利证据,这也就呼唤社会作为第三方力量参与到高校治理结构中去,用社会力量来缓冲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直接冲突,进而实现政府支持、高校自主、社会参与的高校治理理念的更新。

(三)“一次性”教育观念尚未转变圈圈在范海斯担任校长的14年间(1904-1918),威斯康星大学通过大学推广部开设和组织了各式各样的课程与活动,从大学专修课程到普通教育补习、从理论知识研讨到职业技术培训不一而足。这鲜明地体现了美国州立大学在继续教育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功利化”教育观念与“依附性”发展思维致使其忽视了社会的真正需要,在长官意志与学术怪圈中难以自拔,从而限制了“终身教育”理念的现实拓展。事实上,终身教育不仅是教育的一种理想,在不久的将来更将成为一种具体实践。这一使命将主要落在一大批地方本科院校身上。圈圈当前我国旨在统筹中央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城镇化建设正在稳步推行,这项工程可谓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不容否认,未来产业结构更新升级速度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这一社会现实对社会工作者在学校中所习得的原有知识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就此来说,终身教育将成为不可回避的时代话题。同时,地方本科院校在这方面又肩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美国州立大学的经验已经证明其在“回炉教育”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这也是地方本科院校显著不同于研究型大学的方面。由于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行政区划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从而其办学定位也主要是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地方性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区位优势。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实践内容主要是应用型教学、应用 型科研、应用型服务,应用性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特色。圈圈与其他类型学校相比,地方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立足地方需要、发挥应用特色、面向终身教育。尽管社会上普遍认同“活到老,学到老”朴素的终身教育理念,但是人们更多地选择企业培训或其他的进修方式,而不是选择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承认,我国许多高校的粗放式的专业设置与精细化的社会分工不相匹配,这是一个事实。但更令人尴尬的是,高校的陈旧的教学内容与当前的社会需求相差太远。美国康奈尔大学围绕牛奶的生产、运输、营销以及保鲜等方面开设了一系列的专业课程、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培训了不计其数的社会人员,从而实现了为当地牛奶产业服务的宗旨。就我国而言,如果地方本科院校仍不顾及社会的迫切需求而独自在象牙塔内“孤芳自赏”的话,那么“一次性”教育观就不能及时得以扭转。其结果是,这类高校就很难满足地方人民的学习需要,难以得到地方人民的支持,从而自身未来的发展也必将是“步履蹒跚”。

三、“理念转型”是实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第一要务圈圈“威斯康星理念”的胜利不仅仅是美国的胜利,也理应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共享的精神财富。毋庸置疑,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完全复制美国模式是不明智的,也是不足取的,但“威斯康星理念”中蕴涵的“实用主义”、“独立自主”、“终身教育”的办学思想是值得我们挖掘的文化精髓,进而可以指导地方院校的办学实践。

(一)秉承实用主义的办学理念,树立服务地方精神圈圈“威斯康星理念”的核心在于“为州服务”,这与美国实用主义传统一脉相承。由于知识生产模式与知识承认逻辑的差异,地方本科院校不可能完全模仿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样式。借用美国博耶学术类型的理论框架加以分析,研究型大学的知识生产属于“探究的学术”、地方本科院校则属于“应用的学术”。在知识承认逻辑方面,研究型大学更加看重同行评价、同行认可,地方本科院校更加强调社会评价、社会认可。进一步来说,研究型大学坚持的是传统的理性主义办学理念,而地方本科院校则秉承着实用主义的 办学理念。圈圈英国伯明翰大学首任校长约瑟夫·张伯伦(JosephChamberlain)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为了学者自己的学问不过是一种优雅的自私,为了州和人民的利益而做学问才是优雅的爱国主义。”这警示我们不要从趋同发展的认识误区走向另一种截然对立的认识误区:研究型大学只强调理论研究,地方本科院校只重视实际应用。事实上,二者都是在学术的框架内从事研究,只不过学术取向不同而已。地方本科院校就要利用大学的教育资源与研究能力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即扮演着“服务站”、“瞭望塔”的角色。“服务地方”应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战略抉择。譬如加强校企合作、加大技术转让、创建科技园区或 者落实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圈圈我们对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发展战略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但忧虑的是其过于讲求实际、追求实利而走入功利化教育的陷阱。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真正发展还有赖于杰出的大学校长、优秀的教 师和毕业生们,需要他们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伟大雄心和深谋远虑来统摄和匡正大学对 “效用”和“功利”的强调和诉求。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办学理念,走出特色发展道路圈圈如果按照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关于政府、高校、市场关系的“三角协调模式”进行解释的话,地方本科院校肩负着既要服务地方政府又要满足市场需要的双重使命。这其中涉及一个原则性问题— —独立性,即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警惕沦为政府附属机构的危险,也不能因过分市场化而损害教育的公共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美国的创业型大学在教育实践上的成功在世界 范围内享有盛誉,近些年来我国也一直在借鉴这方面的发展经验。倘若中国高等教育包括地方本科院校 无法突破后殖民主义时代“自我殖民化”的心理自卑情绪,那么“亦步亦趋,终为奴仆”的命运则是难以逃 脱的。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需要走出依赖行政指令的误区、走出研究型大学模式的困扰,也要避免 落入别国发展模式的窠臼。诸多实践经验已经宣告上述种种发展思路的破产。圈圈这就呼吁地方本科院校坚持独立自主的办学理念,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轮的地方本科院校不是也不可能全部转型,而是地方高校根据自身条件以及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所做出的 一种自觉行为。如果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演变成一股“趋之若鹜”的潮流的话,这种行为不过是新一轮的资源争夺而已。实事求是地说,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生命力在于与地方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它只有不断地回应社会需求,其专业发展特色才能逐步得以凝练,方可兑现大学对社会的承诺。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理性选择,也是其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特色发展道路。也许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会带来短暂性的隐痛,但从长远角度来看,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是其根本出路甚至是唯一的出路。这将是地方本科院校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

监狱教育改造的困境与出路大全 篇6

监狱教育改造的困境与出路

教育改造作为改造罪犯的三大手段之一,在维护监狱工作长治久安、努力打造平安监狱,持续推进监狱质量全面建设战略,更好服务于创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监狱体制的深入变革,教育改造自身暴露出不少问题,也面临着种种障碍,在困境中求发展。所以必须理清思路,拨云去雾,打开出路,使得其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实现监狱工作宗旨。

一、教育改造在监狱工作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劳动改造的强化与教育改造的弱化

劳动改造的强化与教育改造的弱化在经济社会中不是个别事例而是普遍现象。由于我国建国之初就确立了监企合一的制度,监狱既是国家刑罚的执行机构,又承担着企业生 产的功能,更甚者还担负着建立一个小社会的责任。在当今社会,这一体制尚未改变,监企仍旧是一体,监狱仍旧承担着刑罚执行的职能和经济功能。这样一来,监 狱除获得国家的部分财政支持外,还需由自己想办法解决另外一部分资金。而且在经济社会中,监狱企业还要上交一部分税收或利润。因此在这种直接利益的驱使 下,监狱必然会重视监狱企业的效益,也就是注重罪犯的劳动成果。同时,由于监狱要向上级单位上交部分利润,上级单位对监狱的考核直接与此有关并且占大比 例。那么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一个追求经济效益的氛围。这样就必须强化罪犯的劳动,并且在对罪犯的考核时,同样以其创造多少劳动成果为重要依 据。如此一来,劳动改造就被追求经济利益的目的所异化,劳动较强地发挥创造物质的功能,而改造的目的由此被冲淡,甚至于造成罪犯厌恶劳动的后遗症。可以认 为强化劳动创造物质的功能,冲淡改造的作用,实际是在强化劳动的惩罚,也就是实现劳动的报应。根本上这与劳动改造的现代目的相冲突。

2、重视监管,轻视教育,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一方面对教育与监管的定位不准。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影响事 件有两大因素:内因和外因,内因决定事件的发展方向,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监狱宗旨是“挽救人、改造人、造就人”,从这方面讲,教育改造矫正灵魂、攻心治 本,是内因,监管改造重看硬守、规范行为,为外因。但部分人民警察在治标与治本的问题上思路不清,不能正确地处理好监管稳定与教育改造的关系,认为只要监 管不出现事故,教育改造工作只是监管工作的配角。为了稳定抓监管,忽视了教育工作的长效治本功能,因此,分析研究监管安全多,制定针对性施教措施少,使短期的稳定蒙蔽了人民警察的视线,导致狱内犯情动态复杂,长此以往,给狱内秩序稳定埋下了潜在的隐患。标本兼治才是确保监管秩序稳定、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治本之策。

另一方面民警的观念跟不上教育改造本身的步伐。实际工作中,个别领导和部分人民警察跟不上时代的 步伐,思想上墨守陈规,不思进取,工作上创新意识不强,习惯用多年的传统教育模式开展教育工作,对涉黑、涉毒、涉枪和“法轮功”类罪犯增多的趋势认识不 足,对“80后”罪犯改造中出现的问题不予重视,对近几年出现的“同性恋”、心理失调、心理障碍和心理变态的罪犯准备不足,致使教育方式、方法、手段和应对措施缺乏针对性,教育效果不佳。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干警从传统型的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应对押犯构成的新情况,在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上下功夫。

3、人民警察素质与提高改造质量不相适应的矛盾

(1)部分民警的能力、素质确实有待加强。以江苏监狱为例,现在少数罪犯已达到本科、研究生学历,民警总体上也就是大专、本科,在苏北监狱个别民警还是中专,再囤于工作性质和场所的限制,疏于学习教育业务,视野不如罪犯开阔,思想不及罪犯新潮,往往在教育中“说”不过罪犯。

(2)监狱教育力量相对薄弱。部分监狱还是“大机关、小基层”模式,基层民警配备不足;监区、分监区各配备一名教育干事(兼职),对于目前的改造形势,已是远远不够。

(3)民警队伍建设存在不足。当前受监狱住房城市化的影响,民警的住房压力、子女受教育的压力比较大。缺少学习,常产生本能危机。严格的工作要求使民警不胜负荷,不少民警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有轻微的心理障碍。这些均影响了对罪犯的教育效果。

4、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存在误区。

(1)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不少监狱领导及普通民警分不清教育与心理矫治的区别,认为心理矫治同教育一样 都是面对面开展工作,换汤不换药。部分基层民警对“大机关”有抵触心理,对心理矫治人员来监开展工作不主动配合。

(2)人员配置上存在误区。心理矫治是一项 专业型很强的工作,其人员配备必须专业化、社会化,实际上不少监狱的心理矫治人员都是由其他科室抽调过来的民警担任的,缺少专业知识,且无实际经验。

(3)使用上存在误区。罪犯心理矫治又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工作,如用韦氏成人智力测验量表(WAIS-RC)可以测知不同罪犯的智商、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 能力等,利于罪犯调配工种;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可测得罪犯的气质类型,予以不同的施教;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可以排摸罪犯的精神状 况;用应对方式问卷可以测骨干犯、事务犯的责任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融入基层,方能发挥作用。但少数监狱却让心理矫治人员搞一些理论工作,甚至放在应付领导检查上,再不,用行政命令指导心理矫治工作,明确提出期限和效果,让其发挥“万能”作用,严重制约了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相关对策和和今后的工作思路:

1、重塑经济社会中的劳动改造与教育改造

现代刑罚目的必然要求监狱必须把教育改造摆在中心位置。监狱一切工作的重心是如何做好教育改造,以实现现代刑罚的主要目的。由于现实状况是劳动改造被置于中心位 置,而教育改造在经济利益面前被迫退居次要位置,甚至于尽占可怜的比例。鉴于这种情况,为在根本上实现现代刑罚的主要目的,就有必要重塑经济社会中的劳动 改造与教育改造。重新把教育改造置于中心位置,把经济利益追求放在次要位置。

监企分开是现今监狱体制改革的关键。监企分开实际上是把监狱的刑罚执行功能与经济职能分开。换言之,还监狱本来的面目——国家的刑罚执行机构,把创造经济利润的功能剥离出来。原属监狱的企业脱 离监狱的管理后,可以成立监狱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由其统一管理。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希望通过监企分开在根本上把监狱及其管理人员从原来高度追求经济效益的 主观态度转变到教育罪犯为主上来。因为监企分开可以从根本上消除监狱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监狱及其管理人员的直接利益挂钩。这样一来,监狱及其工作人员可以从 繁重的经济劳动中解放出来,相应的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花在教育罪犯上。

2、积极探索三大基本教育手段在改造罪犯中的最佳结合点

改造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监狱工作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改造罪犯三大基本手段,为此,我们应当按照系统科学的理论,把改造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兼顾,以实现对罪犯改造的最佳效果。狱政管理、劳动改造如果不能与教育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只强调狱政管理或劳动改造,就难以 发挥教育改造攻心治本的作用。因此,在对罪犯的改造过程中,必须寻找三大改造手段共同发挥作用的最佳结合点,使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综合发 挥改造罪犯的积极作用,共同实现改造工作目标。

3、加强民警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民警队伍的综合素质。

(1)打造“拴心留人”工程。监狱当局及监狱领导要真正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民警的工作困难、生活困难,倾听民警的呼声,落实从优待警的规定,待遇向基层一线倾斜,如优先晋级、晋职等。特别是农村监狱的住房城市化问题,各级领导要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帮助民警解决住房难、行路难、子女受教育难等问题。

(2)推进“素质强警”工程和“业务育警”工程。监狱要站在服务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抓好民警队伍建设,当以打造“学习型监狱”为契机,鼓励及组织民警参加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定期安排民警警体技能培训、业务培训和政治理论学习;充实一线警力,让民警从繁重的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予以必要的学习时间,形成“工作+学习”的模式;严格考核,奖优罚劣,形成制度,提高民警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教育业务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

4、坚定不移地推进罪犯心理矫治。

(1)加大宣传,强行推进。对于罪犯心理矫治这一新事物,自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接受,上级机关应加大宣传,让民警和罪犯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消除”无用论”及“恐慌心理”,转而积极接受。另外,上级机关也要坚定认识,排除干扰,强力推进,让其早日发挥作用。

(2)建立良性的运行模式。上级对监狱方面要予以足够的经费、指导及检查;监狱要专款专用,配齐配强心理矫治人员,尊重心理矫治的规律,摒弃行政命令的方式;构建开放的心理网站,发布信息,开通咨询热线,对社会开放运转;加强与社会机构的交流,实施心理矫治人员走出去,引进来,聘请社会专业人士来监狱会诊与治疗;加大心理矫治软环境建设,提高心理矫治在民警和罪犯中的认可度。监区、分监区要主动走进心理矫治,理解支持心理矫治,加强对罪犯的教育,配合开展心理矫治。在矫治方式上,要充分使用卡特尔16因素个性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等方法,运用多媒体、测谎仪等器械,来保证矫治的效果。

5、建立科学的罪犯改造质量评价标准

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突围教育论文 篇7

一、自我效能感与就业能力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Bandura) 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概念, 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一行为的信念和判断。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人胜任感强, 对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 相信自己能够实现既定目标, 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性高, 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自我效能感对于大学生就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朱昭红等人 (2012) 的研究表明,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和就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择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就业能力越强。王运敏等人 (2012) 的测量显示, 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明显高于未签约学生, 且有显著差异。

自我效能感之所以会对就业行为产生关键性影响, 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一) 自我效能感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行为

自我效能感通过思维、动机及身心反应等中介过程, 影响大学生的目标和抱负、结果期望、情感倾向及对阻碍和机会的判断和选择。在择业过程中, 大学生首先会估量自己的能力, 然后选择那些他们认为自己能胜任的领域、职业、岗位和工作地区, 而回避那些超出其能力的任务和环境。具体而言,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己, 更具有自信心、独立性和决断力, 他们倾向于选择与自身特点和兴趣相匹配的职业及具有发展空间的岗位, 主动地搜集相关信息, 积极进行职业规划, 勇于尝试, 乐于接受挑战, 这有助于促进个人择业探索性和择业技能的发展, 拓宽职业选择的范围, 提高职业选择的合理性, 更好地进行职业准备。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在择业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比实际拥有从事某种职业的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

(二) 自我效能感影响大学生执行职业决策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

自我效能感越强, 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的追求越努力, 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 也会进行积极的归因并及时调整自己, 在良好的心态下继续坚持, 这有助于提高其职业成熟度和就业能力。而自我效能感较低者会过多考虑个人的劣势和困难的严重性, 缺乏足够的决心和勇气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目标, 遇到挫折后易将之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 继而体验到强烈的自卑和焦虑, 并会采取消极的退避行为或防卫行为, 这就大大限制了个体主动性的发挥, 使其经常在困难面前放弃努力。

(三) 自我效能感影响大学生就业过程的能力发挥

自我效能感通过思维过程对个体活动产生自我促进或阻碍作用。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确信自己能很好地把握环境, 较少受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的困扰, 因此, 在就业过程中精力充沛、思维活跃,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 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和困难上, 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并利用情景激发出更大的能量来发挥潜能, 使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 对环境缺少把控感, 在就业过程中将潜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更严重, 将注意力集中在可能的失败和不利的后果上, 这将导致焦虑、恐慌的情绪反应, 使解决问题的思路变得狭窄, 阻碍其能力的有效发挥。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现状

(一)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不足

Taylor和Betz (1983) 提出,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包括个体对自身完成准确自知、收集职业信息、目标定向、制订计划、问题解决等五项任务所需能力的信心水平。万生彩 (2011) 的研究表明, 职业自我效能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显著相关。

然而, 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职业决策时, 职业规划目标模糊, 对专业和职场了解欠缺, 对自己就业的行业、岗位没有明确的定位, 自我认知不清, 因此, 在做职业决策时缺乏主见, 盲目从众。很多学生在就业前把主要精力用于考各种证书、兼职工作, 在求职时不充分考虑人职的匹配, 而一味追求热门单位、热门地区、高新职业, 并将其作为就业“成功”的参考标准。大部分学生偏向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 并以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导致理想与现实的错位, 给他们的顺利就业设置了障碍。陈红霞 (2013) 的研究发现, 在期望的就业单位上, 政府机关、国有企业成为大学生眼中最理想的工作单位, 分别为34.1%、27.5%, 仅有15.7%的学生选择民营企业;在首选的工作岗位类型上, 选择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分别占46.0%和30.5%, 将技术辅助和服务性工作作为第一选择的分别有8.7%和5.1%, 选择工业和农业第一线的仅有2.5%和1.4%。

(二) 求职过程中自我效能感较低

1. 就业认知悲观

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普遍持悲观态度, 自信心不足。黄一岚等人 (2013) 的调查显示, 有75.8%的就业困难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就业困难。罗清萍 (2012) 的调查表明, 有57.3%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焦虑, 很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所占比例达到44.2%, 有的学生则选择“考研”的方式来逃避就业难的压力。由此可见, 一部分学生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缺乏自信, 持一种逃避的态度。

2. 焦虑情绪明显

班杜拉认为, 面对应激源时, 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的应激状态、焦虑抑郁的程度等身心反应。在个人感到自我无效能时, 潜在的厌恶性刺激就会让人感到焦虑。

在没有落实就业单位之前或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时, 大学毕业生的焦虑情绪比较明显, 这种情绪甚至向低年级在校大学生中蔓延。这种不良情绪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严重者还会因负性情绪过度积累而产生过激行为或轻生的念头。

3. 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普遍

面对一职难求的严峻形势和一次次的挫折, 一些大学生常会产生自卑心理, 巨大的压力使得他们对自己评价偏低, 认为自己知识储备不充分, 缺乏熟练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 达不到单位要求, 不敢不愿去超越自我, 造成在面试时不能正常发挥。

还有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时缺乏独立意识和自我负责的态度, 自己不主动出击, 消极逃避就业市场, 总是依赖学校或家人亲友给找好就业单位, 有些毕业生甚至连就业面试也要父母或同学陪伴。对于工作单位的选择, 有些大学生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志向独立决断, 而是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

(三) 入职后自我效能感欠缺

入职后, 面对新的工作环境, 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在就业初期对角色转换准备不足, 自我效能感降低。由于对工作单位不熟悉, 对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了解不足, 对工作流程不适应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不足, 他们往往表现出学生心态和畏缩行为, 无法以自己现有的能力、经验和知识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造成工作效果不理想, 引来上司的不满和同事的误解, 进而感觉到较大的心理压力, 甚至完全否定自己。

针对以上问题, 高校有必要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提升加以干预, 以对其就业行为产生正向牵引力。

三、面向就业, 提升大学生就业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班杜拉于1986年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中提出, 人们关于自己才智和能力的自我效能感主要是通过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和生理状态等四种信息源提供的效能信息而建立。因此,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一) 改进教学和工作方法, 让大学生获得直接的成功体验

帮助大学生积累成功的操作经验是提升其自我效能感的关键。心理学认为, 成功的经验能提高人对自身能力的评价和预期, 增强抗挫折能力, 并把这种体验和信心泛化到类似的情境中去。据此, 高校应着重做好以下三点:

1. 鼓励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探索性学习活动。沈洁 (2009) 认为, 它所具有的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等要求和特征对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大有裨益。这种学习方式可以确立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 保障学习者自主选择的权利, 从而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其保持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 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 并对学习结果具有更合理的自我归因, 最终有效提高自我效能感。

2. 要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应着重推进大学生就业实训, 加强实验、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 让大学生在真实而可行的任务中了解职场环境和岗位要求, 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和交往技能, 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 体会到学以致用和创造价值的成就感和快乐。这样, 大学生在求职时就会减少神秘感和恐惧感, 更加自信、理性地去选择和竞争。

3. 要鼓励大学生认真进行全程职业生涯规划, 强化其目标、动机和执行力

具体可由学生工作部门和专业教师相配合, 引导各年级大学生根据各自基础和兴趣设定并分解职业目标, 鼓励其为实现既定目标设计多条路径, 同时有计划地加以执行。教师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要进行积极反馈, 在学生面临困难时提供支持, 帮其分析行为的得失。这些做法有助于削弱现实障碍对学生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 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其自我实现的需求, 使他们能够做好充分的事前准备, 增加成功经验, 自觉迎接挑战。

(二) 发挥榜样的作用, 增加大学生的替代经验

通过榜样的力量, 可以提高学习者的效能预期, 使他们能够从榜样中获得信心。对于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而言, 要充分发挥三类榜样的作用。

1. 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和积极影响。

作为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之一,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可通过其自身的言谈举止、情感态度等直接向学生提供行为范型, 教育、感染学生。自我效能感较高的教师通常对学生抱有较高的期望, 会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和肯定, 而得到教师积极评价的学生往往比较自尊和自信, 产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较高的自我期望。同时, 自我效能感较高的教师, 在工作中往往信心十足, 能够创设民主、接纳的心理氛围与活跃、热烈的课堂气氛, 给学生提供较多的锻炼机会, 使其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而良好的学习的效果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因此, 为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高校首先应采取系列措施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2. 发挥同龄人的参照作用。

一方面, 学校可以在校内和校友中有针对性地选取优秀的学生或毕业生作为榜样, 请他们向大学生讲述自己的奋斗过程和经验。学生们可以通过社会比较判断自己的效能, 当他们看到背景和水平与自己相当的同学能完成某项任务时, 就会更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也可完成同样的任务。值得注意的是, 榜样并不一定是各方面都最好的那个人, 而是有自己特点和某方面优势的人, 要让学生意识到,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只要努力去追求, 都可能成为他人的榜样。另一方面, 班级内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经常性的交流活动, 创造一种进行观察学习的环境, 促进学生从中学到别人的长处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并将之转换为自己的经验, 也可使其从他人的反馈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 增强自信。

3. 发挥职场人士的信息提供作用。

高校应有目的、有选择地邀请不同职业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到学校进行演讲和交流, 为大学生提供观察、学习和模仿“角色榜样”的机会, 使其获得间接经验, 懂得在不同条件下运用适切的处理策略和方法, 增强对未来和环境的控制感。

(三) 进行言语说服, 树立大学生的就业信心

言语说服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在高校的学生工作中可以得到普遍应用。

当前,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与就业歧视密切相关。由于制度缺陷、法律缺失以及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等原因, 大学生就业时经常会遇到学历歧视、履历歧视、户口歧视、性别歧视、外貌歧视等问题。严峻的现实给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使他们感到个人的能力和努力在现实面前无足轻重, 一些二三本院校沦为考研基地, 一些高职院校把学生专升本作为办学目标。

面对学生的自我形象低下、失望、愤怒和沮丧, 教育工作者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和能力观, 通过充满信心的表述来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信念。要让学生相信, 不是所有重点高校的学生都比非重点高校的学生能力强, 也不是所有热门专业的学生都比非热门专业的学生能力强, 自己的将来并非完全决定于现在的出身;要让学生理解, 成功的标准并不是单一的, 他们可以有多种选择, 尝试不同的道路;应劝导他们不要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而要努力提高自己、展示自己。需要指出的是, 说服者需具有权威身份、个人魅力和可信度, 并具有体验基础, 能让学生产生共鸣, 说服的理由要充分、可靠、经得起推敲, 否则就不易产生良好而持久的说服效果。

(四) 调节情绪和生理反应, 优化大学生的身心状态

1. 改革高校管理体制, 营造宽容自由的学术氛围

高校的整体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和个性具有内化作用。只有破除行政管理一元化和“重科研、轻教学”的功利化倾向, 扩大校内民主, 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的个人成长为本,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能力, 建立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 拆除思想的藩篱, 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和创新。也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焕发出朝气, 拥有激情、信心、自我负责的态度和对环境的掌控感。

2. 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提高大学生的情绪智力

(1) 引导学生悦纳自己, 提高内心的安全感。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没有和养育者建立安全信任的关系, 他们经常受到“重要他人”的忽视、否定和指责, 并将这些负面评价内化为自我概念, 将自己视为“没有价值的人”, 这就阻碍了他们对自己的认同、对成功的渴望、对目标的执着。心理辅导者对于这类大学生要无条件地接纳, 尊重理解他们的想法, 让他们学会分析自己的心路历程和人格成因, 客观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摒弃完美主义, 停止对自己的不满和批判, 学会自我欣赏和自我激励。

(2) 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积极的自我暗示是对某种事物的有力、积极的叙述, 它可以调动潜意识的力量, 开发自己的潜能, 帮助意识达成愿望或启动行为。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首先需要明确就业的具体想法和目标, 然后在心中不断地描绘已达成时的景象, 切身地体会那时的内心感受, 将目标或愿望灌输至潜意识中, 作为一种蓝图支配个人的生活和工作。

(3) 指导大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自我强化是一种较高水平的激励方式, 人们可以通过教育指导获得这种能力。具体到就业问题, 高校可以引导大学生确定职业生涯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 根据自己设立的评价标准, 对个人进行奖惩, 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每获得一次小的进步和突破, 都给予自己一些奖励和酬劳, 使持续的小进步逐渐累积成较大进步, 在成功的经验中看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4) 帮助大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大学生要学会掌握和运用积极的归因模式, 即把成功归因于能力、自身努力等内部因素, 以增强自尊、自信的积极情感和成功的期望与动机, 维持努力的行为;把失败归因于身心状况、自身努力等不稳定、可控的原因, 以维持较高的自我价值感, 避免无助、畏难等消极情绪情感的产生, 使个人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降低对自己的评价和对未来成功的期望。

3. 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 改善其生理和心理状态

研究表明, 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 并且加强力量训练会使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吴彩荣 (2011) 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锻炼态度、锻炼行为呈正相关, 并且是相互促进, 并有较强的预测度。岳晓清等人 (2010) 提出, 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明显提高, 集体锻炼项目优于个人锻炼项目, 课外体育锻炼的强度、时间及经历对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均有影响, 差异非常显著。

因此, 学校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集体性体育项目, 适当加大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 使大学生养成长期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以降低大学生的焦虑水平, 改善情绪状态,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及团队合作精神, 提升自我效能感。

摘要: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困境, 自我效能感因其对职业决策、求职与就业的重要影响而成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种突围路径。但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自我效能感仍较为欠缺, 在职业决策时目标模糊, 对职业和自我认知不清, 求职过程中悲观、焦虑情绪明显, 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普遍, 入职后, 角色转换困难, 产生自我否定。根据班杜拉的理论, 为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能力, 高校可通过鼓励研究性学习、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全程职业生涯规划让大学生获得直接的成功体验;通过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同龄人的参照作用和职场人士的信息提供作用让大学生获得替代经验;针对就业歧视造成的心理压力和自我效能感的不足, 进行言语说服, 树立大学生的就业信心;通过改革高校管理体制, 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 提升其情绪智力和身体素质。

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突围教育论文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困境;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6.085

纵观自主创业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自主创业的产生原因无一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对高品质生活质量的追求理念密切相关。如今大学生的数量远远超过了企业的需求,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极易给社会带来各种负面效应,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以支持大学生创业,很多高校也设置了大学生创业课程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客观、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1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1.1对创业教育在认识上有所不足

我国的传统思想是待人温和,谦卑有礼,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下,我国国民的思想日渐保守,渴望平静安宁的生活,普遍缺乏企图心。在此背景下,多数大学生在毕业后会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循规蹈矩的生活,只有少部分的大学生会选择自主创业。但是这些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往往对创业的认识不足,只看到了创业带来的丰厚回报,认为自主创业不仅能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还可以带来可观的收入,然而他们却没有对创业项目进行详细的调查和了解,也没有结合当前市场需求研发新的创业项目,导致创业的结果很不理想。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专门针对将要毕业的大学生设置的课程,通过学习让大学生了解自主创业的内涵,转变学生对自主创业的错误思想,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技能,使大学生形成完善的创业构想,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创业失利的风险,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2创业教育上的师资力量不够完善

由于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授课教师大多由大学院校从教师队伍内部选拔指派,然而这些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充分的发挥指导作用。举个例子来说,通常情况下教师在毕业后会直接留校,或者是到其他学校就职,他们没有亲身参与过自主创业,也不了解当前的市场形势,只能照本宣科,教授学生理论方面的知识。虽然教师会在课堂上与学生探讨成功企业的案例,分析企业成功的经验,为学生日后的自主创业提供借鉴。但是多数企业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将他们的创业方法搬到现代的市场环境中,只能适得其反。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有限,无法传授学生实践经验,造成学生的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匮乏的尴尬局面。

1.3缺乏完善的创业教育体制

虽然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大学生创业的成果仍旧不容乐观,即使大学院校采用了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也没有挽救这一颓势。出现这类现象归根究底是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没有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很多大学院校设置的创业教育课程较少,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上也比较落后,且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而且大多数的大学院校没有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生缺乏经验,不能将创业理念付诸现实,创业热情也会随之下降。同时学校将创业教育重点放在与经济学相关的专业上,因为这些专业的设想较容易实现,可以为学校带来可观的利益,相反对于理工科专业的教育呈现巨大的落差,这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免有失偏颇。

2针对高校创业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

2.1开拓思维,培养大学生创业思维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大学生的思想也有了明显的转变,不再一味的随波逐流和模仿,很多大学生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然而由于我国大学生的数量十分庞大,这种变化只在一小部分人群中蔓延,大部分学生还是因循守旧,导致大学生创业教育仍然举步维艰。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来说,要将其看成是我国高等教育新课改的一部分,将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和思维培养挪到发展的日程当中,在长期的发展中将创业思维深深植入大学生脑海中,发展成为大学生今后可能的完成的一种使命。还要在自身建立创业的理念,摒弃那些固有的阻碍大学生深化思维的传统教育和择业观念。

2.2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投入

师资力量的优劣决定大学生能否接受良好的创业知识教育,也是未来大学生进行创业的基础,所以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建立一个良好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对学生创业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创业教师的要求,应当具有丰富创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具备专业、丰富的创业实践活动经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为学生讲课过程中进行更为深刻的创业描述,学生听的过程中也更容易理解。从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组成看,主要还是专业院校毕业教师,在创业课程传授中缺少社会中成功人士或是知名管理者的亲身教授,纵观近些年我国影视专业或者是法学专业学生在相应课堂中常常可以看到知名影视演员、表演艺术家作为客座教授进行实践的专业演讲,法学专业也会邀请知名地方律师进行案件讲解,同时也可以邀请一些创业失败的人来讲一下他们失败的经历和教训,这样可以增添更多的真实案例,也使得讲授的内容更加丰富,对于创业教育来说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便于学生理解。

2.3创新教育模式,健全创业教育体系

大学院校应设计完善的教育体系,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进行全面的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加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课时安排,将该门课程当作特殊的专业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在教学内容上,应重视教材的合理运用,选择学术性高、实践性强的教材,并与本专业有良好的契合度,通过学习教材内容深化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应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经常与学生展开讨论,针对书本上的案例让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给予学生自由发言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的观点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教师可以针对某个创业项目组织辩论赛,将班级分成两个小组,每组持有一个观点,探讨该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教师还可以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整合到一起,为学生创造交流的平台,使学生了解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的创业理念需要实践来证明,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大学院校要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学校可以邀请大型企业的管理者或者是创业成功的优秀毕业生到校内举办讲座,向学生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使学生了解不同人群的创业历程。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在企业和学生之间建立桥梁和纽带,将学生的创业理念展示到企业面前,以获取企业的资金支持,使优秀的创业项目得以顺利实行。

3总结

上一篇: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紧急会议讲话稿下一篇:年终决算会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