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教育困境研究论文

2024-07-07

大学生德育教育困境研究论文(精选10篇)

大学生德育教育困境研究论文 篇1

高职院校大学生感恩教育困境及对策论文

摘要: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加强感恩教育的意义进行分析,探讨了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感恩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并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即创新德育课程考核方式,发挥资助平台的正能量教育,开展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关键词:高职院校;感恩教育;困境;对策

感恩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人生态度。学会感恩,学生可以与家长、教师以及身边的人和谐共处,会乐于帮助他人,会积极回馈社会。因此,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感恩教育的对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职院校加强感恩教育的意义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多为’95后,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更强,认为别人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不懂得尊重与感恩。学校教育应从基本的德育工作开始,而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着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应以职业教育为核心,职业院校的职业技能训练导向无可置疑,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给学生以精神上的粮食,让其以一种良好的精神和行为状态在社会中生存更为重要。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感恩教育面临的困境

高职院校由于入学门槛低,学生文化水平和综合素养等方面相对于本科类学校来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纵然很多职业院校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而对学生感恩教育的开展依旧面临着许多困境。第一,家庭教育的忽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需要从小开始,而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由于成绩较差,因此在家庭中常常被家长所忽视,部分学生家长甚至会将自己错误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第二,学生观念的落后。由于从中等教育到高职教育的门槛低,学生顺利进入大学教育前未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对自我的要求较松,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下。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应从转化学生的观念开始,使其能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新的大学生活之中。

三、强化高职院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研究

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重在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针对其自身情况推出合理的德育考核方式,充分利用大学生的资助平台,宣扬资助的正能量,设计更为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多样化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启发和思考,将感恩教育最终落实到实处。

(一)创新德育课程考核方式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中,通过思想品德系列课程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其的考核大多是交一篇几百字的文章作为成绩评定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是对思想观念的引导,让他们通过课程的教育转变原有的思想观念,在行动上有所改变,这才是德育课程教育的目的所在。以感恩教育为例,让学生识别感恩的机会,做到知恩图报,需要体现在行动中。因此,课程考试的方式可多样化,感恩主题演讲,课外实践活动等都是学生思维方式转变的行为体现,让事实说话,才能做到教育更富有实效。

(二)发挥资助平台的正能量教育

在各高校每年都会评定国家助学金,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可以获得国家的资助,对获得助学金的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国家资助是对自己的一种恩惠,以此激励自己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回馈母校,奉献社会,这是资助工作应发挥的价值所在。对于贫困生来说,可以获得国家的资助,顺利完成学业,应存有感恩之心,学校也应充分利用资助的平台,在大范围内进行正能量的宣扬和教育,让所有学生都了解国家资助政策,让更多的贫困生有机会获得国家资助。

(三)开展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大学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场所,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文化活动,其中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就必不可少。如,针对特殊节日―――母亲节、父亲节安排相应活动。也可以设计成按照学生年级开展的系列活动。如,大一新生入学教育中的感恩大学,责任意识培育等活动;大二学生的感恩父母养育,感恩教师培育以及自我成长反思等系列活动;更有大三毕业季的感恩学校,一路陪伴的专场教育活动,让毕业生踏入工作岗位后依然感恩母校,不忘为母校、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通过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学生知恩、惜恩,并将其转化到实际的行动中去。

四、结语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需要将感恩教育落实到学校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中,在校园中培育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接受感恩文化的熏陶,将感恩意识内在于心,外化于实际行动,实现高职院校的学生职业技能学习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广超.和谐社会中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唤醒[J].文学教育(下),(9):57-58.

[2]杨渊,郑植文,李世书,等.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原因及对策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6(23):79-80.

[3]朱亮.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43-45.

[4]刘婷婷.“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4.

大学生德育教育困境研究论文 篇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纵论新时期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问题时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是党在新时期立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国情和民主建设的框架下, 首次提出关于“公民意识”的概念, 标志着公民意识教育正式列入了国家政治发展的目标, 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重要支撑。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问题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公民意识教育的时代背景、历史沿革、逻辑基点、内涵和外延、现实意义、特定教育背景下 (如高职院校) 和特定受教育群体 (如少数民族大学生) 的公民意识教育、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点、公民意识教育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互相作用机理等方面。学术界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充分反映了时代内涵和中国特色, 随之高校公民意识教育活动也逐渐进入了深入发展阶段。但目前相关文献数量较为有限, 特别是针对新时期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所处的现实困境及对策选择进行全面研究还比较少。

本文在借鉴学者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 分析新时期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所处的现实困境及其原因所在, 探究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和途径, 以推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发展, 造就大量成熟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 提升社会系统中的公民意识, 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高校。

二、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相关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我国《宪法》第33条第1款规定:“凡具有中国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且明文规定了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辞海》指出: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包括未成年人和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公民”概念和事件本身是起源于西方,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VolumeⅡC) :一是指城市或通常指城镇的居民, 尤其是指拥有公民权利和公民基本权利的人, 如城市的议员和自由人;二是指国家的具有选举权的成员。

由此可知, 理解公民这一概念, 有两层含义:一是以国家概念的存在为前提, 没有国家则无公民可言, 现代化国家的存在是现代公民的先决条件;二是必须指一国的自然人, 并且具有维持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权利是公民的核心特征。

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 公民是表明个体与国家一种基本关系的关系概念。它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体对国家的权力和义务责任;二是国家对个体的要求和所能提供的服务等。考察西方发达国家公民概念和时间的历史, 公民是现代化的历史概念, 随着国家的现代化和个人的不断发展, 公民概念的理解和实践的发展也是不断深化。

意识, 是人的头脑中主观观念的形式和客观实在的内容的对立统一, 是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者的统一。“人的意识不仅仅反映客观世界, 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可见, 意识的内容具有客观性, 意识的发展具有递进性, 并且意识对人的活动具有能动作用。

公民意识主要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 是公民身份、公民角色以及公民主体性的具体表现。公民意识是现代人必需的意识品质, “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 它是一定国度的公民关于自身权利、义务和自我意识、自我认同的总称”。公民意识是影响公民个体所有活动的内驱力, 是进行公民教育、培养良好公民、推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和实现现代化的内在的基本推动力。

大学生公民意识则是指大学生作为国家公民如何认知其与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基本关系的深刻反映。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应有国家意识教育、法治意识教育、权利意识教育、道德意识教育等方面。

第一, 国家意识教育。这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国家意识主要是指公民对所属国家的国情、历史传统、现行政治法律制度所持有的心理、态度、观念的总和, 是公民对国家的向心力, 是个人对国家怀有高度忠诚的一种状态。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意识教育主要内容是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促使其树立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 引导他们发扬民族精神, 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二, 法治意识教育。这是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法治意识是指公民所应当具备的与现代化的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现代文明形态相适应的法律素养、法律价值观念和法律精神。法治意识的实质是用爱国的和民族的国家意识统领下, 用规则来处理个体与政府国家之间的基本关系, 从而使公民意识中的国家意识和主体意识得到内在的刚性信仰的保障, 它是现代宪政在公民意识的最高反映。

第三, 权利意识教育。权利意识指公民对自身权利的认知、理解及态度。权利意识包括权利认知、权利维护、权利行使和权利要求四个要素。通过权利意识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观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第四, 道德意识教育。公民的道德状况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 是民主法治社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撑, 也反映了一个公民对他人的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是指依据一定道德规范进行道德行为选择的思维过程的总和。加强道德意识教育, 要引导大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和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 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公益的行为习惯。

三、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现实困境

根据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大学公民意识教育的现实困境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

系统的公民教育包括教育目标的规范化、教育内容的系列化、教育过程的一贯化、教育方法的科学化以及教育主体的协同化。具体来说就是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制订公民教育的目标体系, 统一教育要求:根据学生不同成长时期的心理发展特征设计公民教育内容, 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依据教育过程的反复性原理, 从小学到大学持之以恒地进行公民教育。青少年时期是公民意识奠定基础和获得发展的关键时期, 但是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在教育阶段和教育内容上都缺乏系统性, 如小学讲共产主义理论、中学讲道德教育、大学讲社会公德, 不顾学生心理发展和认识能力发展规律, 公民意识教育严重失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在实践层面也存在缺失, 往往只是停留在课堂上, 缺乏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教育方式单一, 教育效果不佳。

(二)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缺乏连续性和完整性

公民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内化和实践的过程, 不可能在一个人成长的某个阶段来完成。公民意识教育应根据教育对象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内容, 并且要有连续性。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完善自身的主要场所,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唯一渠道。事实上, 大学生正确公民意识的形成, 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同心协力。但现实情况却是社会、家庭引导的无序性、失范性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高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力度。当前很多大学生在社会上接触到的负面信息较多, 各种不健康的社会思想往往会影响高校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

(三)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缺乏主体性和自觉性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还依赖于大学生能否将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内化成自我需要和行为准则, 并在成长过程中提高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仍对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 教育者往往从自身立场出发, 运用强制、灌输的教育方式, 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探索创新精神, 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的能动性无法充分发挥, 不能根据公民意识教育的要求来进行有效的自我教育。

四、新时期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选择研究

面对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困境,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依赖于正确对策的选择, 不断完善其教育内容, 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 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

(一) 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公民教育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 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才能保证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政治方向, 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因此, 高校在公民教育过程中要发挥主渠道作用, 改革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要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 有针对性进行课堂教学, 增强吸引力、说服力、感召力, 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进行专门的辅导, 发挥大学生学习主体作用, 实施启发式教学, 以增强教学效果。使高校真正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强阵地。

(二)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与校园特色文化、社会实践等活动结合起来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 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校园特色文化所特有的教育引导功能、价值导向功能、人格塑造功能、智力开发功能、身心调节功能和对不良风气的抑制功能, 决定了它在满足大学生文化需求, 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利用一切思想文化阵地和一切精神文化产品, 发挥电视广播、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等各种传播媒体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作用, 强化公民教育, 发挥环境的导向、教育功能, 使公民教育融感性化、形象化、活动化和科学性、趣味件、娱乐性为一体, 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感, 教给学生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 引导学生成长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现代公民。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特色文化、社会实践等活动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它将更偏重于运用知识和提高能力, 更注意培养高质量的创造性人才, 这也使高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形式具有多样性。

(三)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 有利于学生集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校内生活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学校的日常规章制度、行为规范, 是加强学生自理能力和行为训练, 提高公民意识和实际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 大学也是一个小社会, 大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校生活习惯, 有助于他们尽快适应大社会即公民社会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李龙, 周刚志.论公民意识的法治价值[J].浙江社会科学, 2001 (1) .

[2]、李尚旗.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及其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2) .

[3]、殷永贵, 赵志刚, 程家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J].岱宗学刊, 2010 (6) .

[4]、杨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公民教育[J].重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9 (11) .

大学生德育教育困境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环境

基金项目:本文系秦皇岛市2014年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理工类高校本科生创业教育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401A395)的阶段性成果。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的日益发展,及国家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创新活动对社会发展与经济转型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责无旁贷。2015年,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高校共青团积极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指出:“高校共青团要勇于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要为大学生举办系列创业讲堂,推动大学普遍开设创业课程,培育各类创业社团协会,组建和打造导师团队与创业基地,加强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资金扶持,及时培育和树立大学生创业典型。”这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政策支持。另外,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各大专院校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49万,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异常严峻。大学生作为最具创业优势的群体,其中的大多数不应成为社会的负担,而应主动担当创造工作岗位的重任,以自身创业带动更多大学生的就业,从而为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方面贡献力量。大学生创业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创业教育问题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提高创业品质、掌握创业知识和提升创业能力的教育。伴随国际竞争的愈演愈烈及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创新型人才的短缺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转换,这对理工科院校的创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有效实施创业教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另外,地方工科院校是我国普通高校的主体,其在校生和毕业生数量都占了较大比重,供过于求的毕业生不断加剧就业形势,加之工科行业的就业环境十分艰苦,很多学生就业时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这无疑加大了理工科院校就业工作的难度。因此,积极开展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及缓解严峻的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创业创新型技术人才。创业创新型技术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国家强盛与否取决于创新型人才拥有的数量及使用的效度。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可见的商业行为,更是一种思维、推理在大学生实践活动中的体现,其需要大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它可以更好的帮助大学生了解和适应社会,促进大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理工科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可以弥补传统工科教育存有的缺陷,在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强化学生的思维方式,丰富大学生创业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使命,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出社会必需的创新人才。

(二)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创业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理工科院校的学科结构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连接现代科技与生产的基础性桥梁。传统工科教育比较重视专业技术的传承,而对有机学科体系的构建则考虑较少。事实上,企业更需要知识、经验与技能集一身的工程人才。理工科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则可以培养出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人才,不光技术精、懂管理,而且创新意识强、思维反应快,可以有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换,从而推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形成,引领和助推地方经济产业的发展。

(三)有助于缓解理工科学生就业压力。伴随我国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多,现有就业岗位无法满足工科毕业生的就业需要,必须通过创业教育鼓励一部分学生创业,使他们由被动就业转为主动创业,在解决他们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从而缓解不断加剧的就业压力,对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

地方理工科院校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力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量的专业人才,但是在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转变过程中,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存在普遍趋同现象,导致所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层次类型太过集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创新教育的实施提升了工科院校的综合实力,培养了社会发展所需的创业创新型技术人才,有力的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创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结合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环境和创业资源等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在燕山大学等学校范围内随机抽取400名工科学生进行调查。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一)创业意识薄弱。在抽调的400名工科学生中,只有

15.84%的学生有创业的打算,而后调研组又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在近三年毕业的工科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学生仅占0.31%。可见,理工科学生的创业意识较为薄弱,且很多有创业打算的学生,并没有很清晰的创业规划,只是受某些成功人物的影响,这与其说是一种创业打算,还不如说是一种创业冲动,是对成功创业的一种期许,最后能将创业付诸实践的,更是十分有限。另外,大多数学生对创业的理解仅限于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他们认为创业就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过程,只要能开创一份事业就是创业。还有,在有创业打算的工科学生中,有一半学生对创业并非出于主观愿望,而是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生活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二)创业素质欠缺。创业素质是大学生创业所必备的能

力、特质和知识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创业能力包括计划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等,创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效率及创业的成功与否。在调研的对象中,有53.5%的学生选择“非常缺乏创业能力”,仅有7.86%的学生选择“完全具备”。这说明大学生对创业准备还不够充分,这也是理工科大学生对自主创业比较谨慎的缘由。在创业特质方面,近70%的被调查者,选择“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只有13.78%的学生选择“较强的责任感”。这说明更多的大学生创业还是考虑自身发展,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自主创业的并不多。在创业知识方面,当问及“大学生创业所需的最重要知识是什么”时,有60%多的学生选择“市场运行知识”和“科学管理知识”,而有85%的被调查对象并不了解这两方面的知识,可见理工科学生普遍缺乏大学生创业所必备的核心知识,不了解国家对大学生有那些创业扶持政策。

(三)创业环境缺失。创业环境是指大学生在政府政策、学

校教育和金融支持等方面所享受到的对创业活动的鼓励与扶持。在对理工科学生开展调查的过程中,当问及“您认为政府有那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48.8%的学生选择“不了解”,32.7%的学生选择“知道一些”,当问及“国家现行的创业政策怎么样”,仅6.5%的学生选择“力度很大,很有吸引力”。这说明大学生平时很少关注国家的创业扶持政策,同时也说明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还做得不够。在学校教育方面,当问及“学校是否开设创业教育课程”,35.95%的学生选择“有”,25.5%的学生选择“没有”,40.1%的学生选择“不知道”。这说明不少高校没有开设创业相关课程,或者并没有将创业课程列为专业核心课程,使得很多学生并不了解创业方面的知识。在对金融支持项目的调查中,29.3%的学生选择“融资困难”,并成为制约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第二大难题。而且,65.8%的被调查学生选择“向亲朋好友借款”,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不了解现有的金融扶持政策,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生获得创业贷款的困难。

三、解决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困境的对策

(一)不断完善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建立与完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是实现创业教育的关键。建立一套适合理工科院校的创业教育体系,开发出符合理工科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和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在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要结合理工科学生的优势与特点,并围绕创业过程的具体环节展开,设置理工科学生的必修和选修创业课程,比如创业风险、创业技巧、创业心理、创业理论等课程,并结合创业教育介绍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另外,要邀请创业教育学的专家学者及实战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来校担当创业导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给予指导和教学。

(二)进一步优化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环境。实施创业教育是政府、高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政府要制定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法规,要不断拓宽和完善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渠道和体系,同时政府要强化服务意识、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理工科高校在深入宣传创业服务政策的同时,要根据高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配套政策,比如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设立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社团协会、举办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开设大学生创业知识讲堂等,为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提供有利的创业土壤。大型企业要为大学生主动搭建资本与项目的对接平台,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孵化基地,并力邀优秀的工科大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创业项目中去。

(三)营造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的文化氛围。创业文化影响着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和创业能力的提升。高校应将创业教育融入到学校的育人机制中,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和渗透,邀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来校举办创业讲座和分享创业体验,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他们的创业精神和事迹,从而激发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意向。另外,学校要设计一些高水平的创业比赛项目,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些创业比赛项目中,从竞赛中选拔出那些应用强的科技成果,通过改进、提高和推广使这些项目走向产业化,营造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的文化氛围。最后,高校应自建和联系一些创业实践场所或创业实训基地,也可以根据创业项目的特点,让一些有明晰创业计划和较强创业能力的学生,到一些大学科技园创办小企业,亲身体验和学习感受创业的各个环节与过程,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学习创业经验、提升创业能力和构建创业所必需的创业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大学生德育教育困境研究论文 篇4

【摘 要】本文综述了通识教育和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找出了我国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误区,探索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创新建设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课程

一、通识教育和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

1.通识教育的内涵

对于通识教育的内涵,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给予解释。我国学者李曼丽在综合了国内外学者的各种表述之后,对通识教育做了初步构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2.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

课程是教育活动中影响人全面素质提高最为直接、最具稳定性的基本因素,因而通识教育课程必然成为真正实施通识教育的关键。通识教育课程是指完成通识教育目标的一系列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组合。它的主体是相对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的课程,但也不排斥能满足通识教育目标的部分专业教育内容。

二、我国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与误区

1.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没有表现出自身的特色,存在盲目模仿痕迹

现在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不是非常清晰,通识教育课程特别是“通识选修课程”等设置随意性很大,而且往往在形式上盲目模仿和照搬国外的样式比较多,自身特色性研究不够。通识教育的根本应该是首先能体现通识教育的相关课程和教学方式。

2.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与体系不合理

(1)通识教育必修课多,通识教育选修课少。通识教育必修课一般占通识教育课程总学分的80%左右,通识教育选修课一般占通识教育课程总学分的20%左右。由于通识教育课程中必修课过多,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差,严重降低了学生对通识教育的期望值,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我国通识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外语、计算机、体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些主要是教育部规定的一些课程。一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的课程。二是提高身体素质的课程。三是语言工具类课程。以上通识教育课程约占全部通识教育总学分的70%左右。除此之外,各专业根据专业需要开设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基础课程。

3.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存在着知识化倾向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着知识化倾向,大多数学校以掌握知识的数量来考虑通识教育课程的价值,缺乏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总体的设计和措施保障,认为设置什么方面的课程学生就能直接获得相应的素质,形成了偏重知识体系;以知识体系的选择来代替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造成了知识量太大而课时有限的困境,无法建立起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广阔的知识体系;不利于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基本探究方式的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学习以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学习,形成各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识教育课程教育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通识教育课程大都采用大班上合堂的形式进行,大都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主宰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活动,学生很少有机会自由思考和质疑,没有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学生要做的全部工作就是记诵、练习、应试,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

5.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机构与措施不完善

美国高等学校为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大都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通识教育课程的规划和执行。而我国一般院校均没有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大都由教务处进行宏观管理,具体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相应的教学系(院)负责确定,通识教育与教育课程的管理处在松散状态。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没有严格的标准,大多数院校也缺乏对这方面进行监控的制度与体系。

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创新建设的对策

1.进一步转变通识教育的理念

通识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思想,而且是一种实践活动,要做到有效地在大学里实施通识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能把学校仅仅看作是一种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不能把教学活动简单地理解为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实施模式的结合体,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作为一种课程实施模式,它紧密结合专业教育以培养判断力准确、洞察力敏锐的社会新人。学校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让学校的教师群体对通识教育观有个较为全面了解,从而争取一个共同的信念和支持,特别是学校的教授群体,他们的支持与否,是通识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2.科学设置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学校的课程,因此一个完善的通识教育体制还应包括合理的课程设置。通识教育课程首先应该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开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体育、计算机等必修课程外,还应设置包含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三个方面的选修课程。人文知识领域的设计目标为培养学生的人文及艺术素养,使其有基本能力;自然科学领域的课程的设计目标在于授予学生对生态及科学发展的基础知识,进而激发学生对此领域的兴趣与认知;社会科学领域的课程设计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的社会科学素养,使其有基本能力。

3.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教学方法与方式上,采用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采取问题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积极推进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同时鼓励以科研促进教学,采用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增加一定数量的研究型课程。

4.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模式创新

为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规划、管理与实施,大学可以建立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进行指导、论证。同时又设置了通识教育课程的研发与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全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规划、研究、组织实施、质量监控与评价,负责通识教育课程师资队伍的优化整合和培养提高,负责通识核心课程的研发与建设等。

参考文献:

[1]戴本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城口教育困境与对策 篇5

---浅谈城口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城口县厚坪乡中心小学 蔡明全

近年来,城口教育乘着“普实”验收的东风,踏着课程改革的步履,在“五园”建设方面有了较快发展。但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还不够与时俱进,在发展过程中突显出来的许多困境仍然制约着城口教育的发展。

一、教师整体素质差

1、部分教师文化素质低。近十几年来城口教育形成了高中缺教师在初中调,初中缺教师在小学调,小学缺教师在民办教师中转和以低门坎在社会上招。这样一种恶性循环导致一部份专业不对口的教师进入教师队伍。同时形成了小学教师老龄化,中学教师年轻化,高中教师中龄化的畸形,将制约城口教育的长足发展。

2、部分教师思想素质差。长期以来, 我县大部分教师受工资低,工作环境艰苦,学校激励机制不够,人事管理体制不合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有怨教和抵触情绪。于是呈现出一部份骨干教师消极教书,把主要精力用在搞第二职业上。极大地影响了城口教育教学质量。

3、师资配置不均衡。城镇学校严重超编,区乡学校严重缺编,不得不请大量代课教师。降低了教师整体素质。

对策:

1、提高招聘教师门坎。

2、调整人事调动制度,稳定各阶段教师队伍。实行城镇优秀教

师到农村、到贫困、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支教的制度,防止支教流于形式,将支教作为城镇教师晋升高一级职务、评优的必要条件。接受支教的农村学校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城镇学校顶岗煅炼,学习优质学校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其管理水平,更新其教育教学理念,提高其“造血”功能。

3、学校应加大教育教学激励机制。

4、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二、校长缺乏动能

时代的发展赋予了城口教育日新月异的内涵,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经济高速发展的教育呼唤着高素质校长的诞生。然而城口各中小学的校长大部份在一个地方一呆就是几十年,直到退休。因为他深知自己上不能再升,下只要不犯错误不会当教师,久而久之,校长的动能就逐渐减弱了。这将严重制约一所学校的发展。

对策:

1、改革校长任用制度,实行民主推荐与文化考核相结合的聘用制度。

2、与县乡党委政府一样实行换届制度。三年或两年换届,搞得好的可连任两届。这样可以把更多优秀的管理人才吸收到管理队伍中来,让广大教师知道只要努力奋斗就有很大机会当管理人才。无形之中给管理者和教师注入了无穷的动力。使得一坛死水,重新充满生机。会极大地推动城口教育的发展。

三、教育教学资源匮乏

1、资源投入不足。教育投入的问题仍是制约着资源建设的重要因素。随着“普九”验收城口教育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硬件的投入。但软件方面的建设非常不足,甚至是贫乏。现城口有80%的学校连一间多媒体教室都没有。满足实际教学活动中所需要的优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并不充分,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短缺。

2、资源配置不合理。城口教育资源建设欠缺国家的统筹规划、整体调控以及有效引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村级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的相关政策遗缺和具体协调、措施引导上的力度不够,也是造成现今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问题始终无法有效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的教学资源在整个系统性、与文字教材配套等方面所存在问题比较突出。

3、没有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大部分学校特别是村小对上级配发的远程教育模式一没用。中心校对上级配发的远程教育模式二利用率也不高。将直接影响城口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对策:

1、因地制宜,合理配置资源。

2、各级政府加大对软件(教育资源)的投入。同时学校也要想方设法加大投入力度,不能坐等花开。

3、合理利用现有资源。

四、学校、家庭、社会没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负担着把年轻一代培养成创新人才的任务。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上均有各自的特点。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在三方面教育中,学

校教育起主导作用,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统一性特点;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着亲密的血缘关系,父母和家庭环境无时无刻不对还资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社会是青少年的大课堂,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及各种社会现象必将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社会教育体现出多样性、实用性、纪实性、补偿性等特点。三个方面之间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各有相对的独立地位和独特功能,它们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因此,只有把学校教、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统一起来,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形成目标一致,功能互补的教育合力,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而我们的现实是只注重了学校教育,缺乏对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对策:

1、学校教育要主动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学校要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走出误区。广开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渠道:一是开办家长学校,有计划、按步骤对所有家长进行培训,二是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主要让班主任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指导,四是领导和教师经常进行家五是开设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和校园网,广泛与家长交流。

2、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对应,通力合作。家长应该参加家长学校和学校的活动,依靠学校,建设学习家庭,指导孩子规范、健康上网,充分利用最新信息技术,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家长应该经常与学校尤其是班主任进行交流,询问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孩子的思想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和教育,争取最佳效果。

3、构建学校管理的社会参与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吸纳社会各方面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4、统一思想、建立组织、完善制度、建立“三结合”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五、农村小学的办学不平衡以及规模萎缩

目前我县有很多村级小学布局并不合理,点多面广,办学规模日趋萎缩。客观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对策:

1、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尽快实现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有机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2、以校际间教师相互流动学习和培训为突破口,积极培养和造就大批的热爱农村教育、懂得农村教育并且善于管理的干部队伍,慢慢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培养,平衡城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3、制定农村小学建设和管理的基本规范,强化农村小学教育的制度管理。

4、减负松绑,从多种渠道减轻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和工作负担,关心贫困教师,关爱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切实解决其生活、工作、家庭及子女就业等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舒心工作、自主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5、各乡镇应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搞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撤掉一些生源不足、规模过小、条件较差的学校;扩大部分生源较好、地理位置较好的学校办学规模;积极创办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到中心学校就读、在校住宿。这样可以把有限的教育资金集中起来使用,集中投资,既可保证重点,适当提高标准,加强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器材设备作用,又可节省开支,从而加快了农村小学的发展步伐。

六、留守儿童逐年增多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农村大约40%的“留守儿童”及隔代教育管理的出现给城口学校教育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这需要教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

对策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温馨的校园环境,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温暖的集体中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2、发挥校园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水平。针对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实行代理家长制,辅导学业、疏导心理、沟通情感、矫正行为,真正使教师成为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知情人、成长过程中的保护人。

3、各校要发动社会力量,帮助和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困难,为留守作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公民道德教育的困境论文 篇6

公民道德教育虽是晚近兴起的名词,但全民的道德教育却不离乎中国固有的传统,成熟的人与成熟的社会 ――公民道德教育的困境论文。儒家所说的圣人“神道设教”,《礼记·大学》所讲的“修齐治平”之道,都是以圣人或圣王垂范示教,教化万民。重视对民众进行道德教育,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悠久的传统。在古人的治国理念中,由道德上成熟的人来治理道德上成熟的万民,才能形成一个成熟的社会。道德教育的对象是具有普遍性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但教育的方法和目标却是不同的:作为国家的管理者或治理者,以学校教育的方式,在德行上修己以治人,由“明明德”而“新民”,由“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平”的关键,则在于先修己身,率先垂范,示教万民,这也就是所谓圣人“神道设教”的意义。君子之德风,小之人德草。万民则以圣王为楷模,受其教化。这种由道德上成熟的人组成成熟的社会的理想模式,也即是所谓的“内圣外王”。

“公民”一词,按照《辞海》的解释,乃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包括未成年人和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在内。”根据这一定义,“公民”的概念相当于“国民”,系指一国之民全体而言,固而公民教育也就是全民教育。除此之外,辞海还特别提到了我国《宪法》对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哲学论文《成熟的`人与成熟的社会 ――公民道德教育的困境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个规定是对前一定义的补充,即“公民”不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而且还是宪法所规定了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由此,与公民有关的道德教育,不仅是全民的道德教育,而且是与公民作为法定政治权利和义务主体相关的道德教育。

大学生德育教育困境研究论文 篇7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 推动着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 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2004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16号文件) , 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中明确指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都为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 对于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大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具有指导意义。

十八大以来, 随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出一系列新的治国理政的举措, 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法治等诸多领域逐渐进入了一个“新常态”时期。“新”就是较以往明显不同, 有大的变化和特点, 新鲜生动, 引领着健康进步的方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出现了也将会出现诸多的“新”。常态, 就是长期要坚持和延续下去的态度和态势, 而现在中国最明显的态度和态势, 正是改革。

然而, 在改革的过程中, 国内外环境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加之如今的大学生群体以“90后”为主, 其意识形态领域也伴随时代变化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树立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如何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理念, 构筑更具时代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 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研究和解答的问题。

二、新常态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前进的巨大动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新时期的迫切需要。加强新常态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 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时期, 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弘扬爱国主义传统, 对于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在中华民族正处于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关头, 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 另一方面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中国前进的道路上充满着巨大挑战。这种挑战不单表现在物质层面, 更表现在精神层面, 这是对我们全民族意志、品质和能力等各方面的全面考验。

(二) 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 大学生是未来的主力军, 他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责任与使命。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 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 摆正自我的位置, 正确回答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责任等问题, 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 牢记国家的培养, 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起来, 坚定爱国主义理想信念。

三、新常态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 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影响大学生正确爱国主义认识的形成

新媒体时代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开放性、匿名性的平台, 信息的发布和使用空间都十分自由。新媒体带给人们便捷的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些腐朽落后甚至危害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信息也会通过媒体大肆传播。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意识形态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络媒体宣扬人权思想、个人主义等错误的政治观点和思想观念, 另外, 国内一些反国家的恶势力利用新媒体传播反动信息, 蛊惑人心。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还未稳定的时期, 面对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海量信息, 不能做出理性判断和鉴别, 看问题时容易主观、片面, 热情高涨但行事上易冲动, 容易受外界影响, 急需要正面的教育和引导。

(二) 大学生思想的矛盾和困惑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

现阶段, 我国社会存在很多矛盾。大学生最关心的就是就业问题。但是目前受高校扩招和国内经济形势不景气的双重影响,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很多大学生毕业时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尤其那些期望靠教育来改变现实的贫困家庭和个人, 就业情况令他们非常失望的同时, 也会使他们在思想上产生矛盾心理, 甚至对社会与国家的不满。大学生寒窗苦读数十载, 最后的回报与投入相差甚远, 在物质匮乏的状态下无法让他们大谈爱国主义的雄心壮志。另外, 现阶段价值标准多元化, 大学生价值标准的选择趋向对自己的实用, “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充斥着大学生的头脑。尤其对于外语外贸类院校, 学生出国的人数较多, 部分学生崇尚国外文化, 认为只要是外国的就是好的、看电影只看外国大片、购物只看洋品牌等。

四、新常态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紧密结合

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首先解决为什么要爱国的问题。为什么要爱国?因为每个公民都是国家的一份子, 国家的名誉、利益和个人的名誉、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个人提供了生活发展的保障。

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要使大学生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 使他们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意识, 让他们将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命运相结合,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 充分发挥党基层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大学生党员是一支重要的骨干力量, 要抓好学生党员的理论教育, 提高广大党员的理论修养,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使学生党员能够牢记并自觉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并且引领周围的同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同时, 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作用, 鼓励学生社团积极配合学校党团组织开展“中国梦”“四进四信”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2.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已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核心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集体主义思想, 这其中也包含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理念。通过学习传统文化, 感受国学国粹之美, 可以完善大学生的人格,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3. 建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生在校园中学习生活成长,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一种无形的环境教育力量,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高尚的风气、良好的秩序、幽雅的环境, 有利于形成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行为方式,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加强校风建设、倡导文明校园, 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调节情绪、启迪智慧、增长才干。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用培养学生的爱校、爱国热情。

(二)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指引大学生积极学习、领悟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只有短短24字, 但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都做了明确的要求, 其中的内涵和要求需要大学生认真、深入地学习, 全面地理解和把握, 进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耳、入脑、入心。不仅要真正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更要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 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的同时, 真正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引导大学生学好本领, 掌握才干, 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是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一代, 他们正直青春年少, 是学本领、长才干的未来栋梁。所以, 要引导青年大学生珍惜在大学的宝贵时光, 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学习、刻苦学习、勤奋学习、多学知识、多增才干、多长见识, 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为将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人生的理想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方向。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是一个人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大学生是时代精英, 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 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力量。加强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 对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深远。

1. 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中国梦”

“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国家梦想。习近平同志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 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要引导大学生认清现实, 树立正确的理想, 以社会需要为导向, 以个人条件为基础, 对自己的理想进行设定。高校要加强“中国梦”的学习宣传, 将其中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融入到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中。

2. 引导大学生学习“四进四信”精神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进四信”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对当代大学生共青团员有着深远影响。习主席提出通过进支部、进社团、进网络、进团课等“四进”方式, 使大学生树立“四信”, 即对党科学理念的信仰、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对以总书记为党中央的信赖。“四进四信”讲话精神促进当代大学生共青团员从最细微的行动中不断向党靠拢, 不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而提升当代大学生共青团员的总体素质, 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理想信念, 为国家培养人才, 为明日光芒添灯助威。

五、结束语

鲁迅先生曾说过:唯有民魂是最可贵的, 唯有它发扬光大起来, 中国才有希望。体现一个民族灵魂的关键之所在就是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然而爱国主义思想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在新常态、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开展深入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 才能使爱国精神真正融入大学生的血脉。

摘要:本文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 结合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提出在新常态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困境, 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紧密结合, 要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关键词:新常态,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胡伟, 李承明.中国新常态[J].西部大开发, 2014-12-15.

[2]刘淑珍.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 2009.6.

[3]胡继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2.5.

[4]何圆圆, 李娟, 张德兵.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08.11.

大学生德育教育困境研究论文 篇8

关键词:地理教学;现实困境;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引言:实际上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属于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很多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认识到知识中所阐述的地理知识。新课改背景要求下对中学地理教育提出了“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有效完成中学地理教育目标”的要求。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只是将地理作为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很少考虑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学地理教育现状令人堪忧。

二、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现实困境

(一)中学地理教材缺乏研究的积累

通过对中学地理教材的研究发现我国中学地理教材存在着问题,每次地理教材改革几乎都是匆忙推出,缺乏研究的积累、缺少理论知识的武装、没有实践的验证、缺乏必要的评估。我国多次改革中学地理教材,但始终没有真正摆脱这个现实困境,这导致了地理活动课的内容、目标、活动形式依然停留在经验性的教学上。教材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有效性的重要工具。我国中学地理教材改革体系明显存在问题,地理教材改革应加强专家的参与,以此来保障地理教学的科学性。

(二)地理教育定位不准确

目前很多学校依然把地理教学定位为理论知识教学,将其规划为知识体系中,以逻辑方法组织教学内容。但实际上中学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这种错误的定位,使得中学地理教学过于乏味,所以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不高,因此地理教学质量较差。知识教学法并不是万能的可以适用任意学科,传统知识教学方式缺乏实践性,很多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地理现象联系不大,因此学生在学习后印象并不深刻较容易遗忘,并且照本宣科的教学内容比较有限,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和进步。

(三)缺乏专业教师团队

很多地理教师的教学依然停留在经验教学和知识教学层次,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比较陈旧,教学过程中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主要原因是教师自身对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和意义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没有很好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技术进行教学。另外,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来进行教学,缺乏改革教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地理教育的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策

现代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未来世界将成为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提高我国教育水平,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且其中强调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中学地理在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地理知识中涉及了很多的其他学科,地理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中涉及到了自认学科、人文学科、历史、天文、民族学等等多方面知识。地理教育的综合性特点,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想要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中学地理教育目的。必须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只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地理教育的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师应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转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从知识灌注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创新,塑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想象可以无拘无束的发挥,让学生体会到地理学习的乐趣,认同学生标新立异的想法,打破教师的话语在学生心中就是真理的思维模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学生的成功给与肯定和表扬,以此来增加学生创新和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2]。

(二)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最大动力,感兴趣与不感兴趣学生所付出的努力是不同的。当学生都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主动探索、学习,执着的想要弄清该事物的奥秘,来满足自身强烈的好奇心,可以说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及学习动力的关键[3]。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充分把地理科学的魅力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教学中选择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采用趣味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强化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学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演讲教学、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

(三)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新时代人才的标准要求,人才不仅要具备大量知识储备,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中学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中学部分,对整个国家来说意义重大。因此教师在进行中学地理教学时应考虑到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启发和培养。创新思维往往是冲疑问和创新开始,没有疑问就没有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巧妙的设计疑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和探索。

结束语: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提出,我国中学地理教育经历了多次的改革,虽然在改革中走了不少的弯路,但很多教师已经正确认识到了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教育方法上依然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但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正在逐渐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徐梅玉.浅谈兴趣教学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师范学院,2012,13(11):119-124.

[2]周言菁.项目教学法对中学地理教学的价值探讨[J].湖北師范学院,2012,13(11):119-124.

[3]李文搏.对改革中学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2011,11(14):132-136.

中学德育课程实施困境与应对论文 篇9

中学德育课程的实施关系着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有许多地方和学校目前在实施德育课程的过程中存在着普遍性的一些问题,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一、对德育课程缺乏认识,重视不足

中学德育课程的实施能够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对于其良好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十分重要。但目前,许多学校对德育课程的实施普遍不够重视,理论不能与实践相结合,对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计划与正确的实施安排,这使得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缺乏良好的基础和前提。

二、德育课程内容形式单一,脱离现实

很多学校的德育课程内容单调乏味,没有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基本上都是空洞地宣讲大道理,对于具体的公民社会道德教育,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等基本内容很少涉及。如刚开学时,学校本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但大部分学校还是在德育课上照本宣科地对学生进行华而不实的思想教育,不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接轨,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实施结果就是,只有少数学生能听进去,而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的德育课程漠不关心,甚至抵触。

三、德育课程组织管理不到位

在一些学校,管理德育课程实施的部门与德育教师之间不能充分互动,管理机制不健全,各个组织部门之间的协调性较低。数个德育部门各自为政,不能对德育课程的实施做到统筹兼顾。一些学校领导对于德育课程的管理很少做出明确的指示,也没有具体的工作安排。这样,在德育课程实施的时候,领导和教师都没有明确自己的职责,更不用提深入调研、了解学情了。这样的德育课程即使开展了,其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只有完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积极举行各类德育活动,并及时、科学地做出评价,才能保证德育课程的完整实施,进而追求实施效果和改革完善。

四、德育课程师资力量及经费不足

农村教育科研的困境分析及对策 篇10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科研工作愈来愈受到普遍的重视。作为教育条件较薄弱、师资力量相对匮乏的农村学校,如何因地制宜,开展教科研活动?本文试图立足于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困境,探讨摆脱困境的出路。

农村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困境

农村开展教育科研的认识偏差

在很多农村中小学,上至学校领导,下到普通教师对开展教科研都有着各种错误的认识。

从学校层面讲,学校领导普遍认为,学校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教学任务重,搞教育科研是浪费时间,也影响教学工作;他们只重视抓教学质量,重视学校的升学率,看重的是教师的教学成绩,极少把教育科研工作纳入奖金和工资进行考核。当然,也有少数学校搞教育科研,但个别学校搞科研的目的并不单纯。即使搞了教育科研的学校,也只是搞搞形式主义,没有真抓实干。

从教师层面讲,农村学校大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升学成绩好,教师的教学水平就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好。一些教师视教研活动为“负担”,还有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不太清楚,几乎没有参加过新课程的业务培训。陈旧的观念、落后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教师研究意识的培养和研究习惯的养成。即使搞了课题的学校,真正投入其中的也只是少数的几个教师,大多数教师只是图交差了事,完成任务而已。

农村开展教育科研的物质困难 第一,教师素质相对较低。具体表现为:一是农村教师的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二是教师的知识储备老化、教学方法落后。三是教育观念守旧。四是农村在职教师学历层次还是偏低,相当一部分属于“民转公”教师。

第二,教育科研条件较差。一是偏远的农村学校,因财政困难,必要的教学条件都不能满足,更谈不上满足教育科研工作的需求了。二是对现有的教育资源也不能很好的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三是教育科研机构不健全,教研机构人手不够。四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参加教研活动。

农村开展教育科研的理论困惑

一是视野狭隘,理念滞后。应该说也有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长想通过教育科研来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发展,但真正搞起来却感觉心有余力不足。如无从下手,找不到教研的切入点等。二是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目前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缺乏理论支撑,大多数学校的教研活动一般还停留在听课;期末考试结束后,教师写一份试卷分析和教学工作小结上交了事。三是选题不准,推广不力。在农村,教师考虑选题时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对课题的实施步骤和操作过程设计过于简单,空乏,大而化之。因而课题在实施研究时,便会遇到操作障碍而难以继续研究下去,严重影响了教育科研工作的时效性。不仅如此,在结题后很多教师把成果束之高阁,忽视其成果的推广。

农村教育科研摆脱困境的对策

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笔者以为,搞好中小学校教育科研,校长应该率先垂范。校长在教育科研方面良好的示范作用应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支持教科研工作,二是关心教科研工作,三是直接参与教科研工作。

优化环境,完善机制

要开展好教育科研,学校应建立健全教育科研管理体制。通过专业进修等形式,培养一大批专业知识巩固、熟悉教研、科研业务,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教师作为教研科研骨干,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以教科室为龙头,以学科教研组为中介,以备课组为基础的三级教研科研网络。形成以行政为“主体”,以教科室、教研组为“两翼”的分工负责的科研管理阵容。

加强培训,科学指导

从很大程度上讲,教科研就是创新,而创新又来自于积累。信息时代,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不断的培训学习来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为达到学习提高的目的,学校应该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实行“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政策,鼓励学习上的多向交流。笔者认为在加强培训科学指导方面,一是学校要舍得花投入对一些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二是可以聘请区域里有影响的教师担任学校教研活动的技术指导。三是要通过培训后有一定基础的教师“传、帮、带”的形式来带领“徒弟”,把教研的力量不断扩大。四是通过本校的力量进行校本培训。

骨干带动、全员参与

为搞好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必须实行“全体动员、全员参与、骨干带动、重点实破”的策略,即大力倡树教科研之风,提倡人人搞教科研。同时吸收学生和部分家长参加科学实验研究等。要选拔骨干教师负责学校重要科研课题,以保证教育科研出成果、出效益,同时在全体人员中起到鼓舞、示范作用,以提高带普及。

课题引路,提升水平

在进行课题研究时要注意:一是要注意从身边的教育现象中去发现课题、选择课题。要对自己身边熟悉的问题进行选择,特别要注意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二是要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等。

上一篇:事业单位答题技巧下一篇:七年级写暑假趣事的日记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