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困境

2024-05-22

大学生创业困境(精选12篇)

大学生创业困境 篇1

近年来, 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 高等教育逐步转向“大众教育”, 大学毕业生数量远远超过空缺岗位的数量, 大学生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 而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够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同时也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可目前大学生创业形势不容乐观, 成功率极低、企业寿命也非常短暂, 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制约和干扰。因此, 开展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 加强大学生创业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对促进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很多大学生都有创业的意愿, 有的甚至付出了实际行动。笔者在长沙市按学校级别选取六所高校, 按男女比例一比一进行随机抽取250人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76.00%的学生考虑过自主创业, 但只有2.80%的在校大学生已经进行创业, 0.40%的在校大学生已经创业成功。在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前景的调查中, 45%的人认为“有压力”, 25%的人感到“迷惘”, 9%的人认为是一种“赌博感”, 6%的人选择“其他”, 仅15%的人感到“自信”。据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 2%, 创业成功的比例也比较低, 只有 2%~3%。而国外发达国家应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0%~30%, 而成功率相比之下也高出很多。由此可见, 我国大学生在创业初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阻碍着他们的成功和发展。

二、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境

1.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薄弱

一是自身知识储备还不够。自身知识储备不是单纯的指书本上的知识, 而是指包括社会经验和企业管理在内的所有知识的总和。大学生往往是书本知识学得比较扎实, 而企业管理经验以及创业所需的各项综合知识却显得非常缺乏, 如对经济类法律知识、风险投资知识、税务知识等的了解程度较差。二是组织管理能力还不够。大学生在上大学阶段, 所学东西很多只停留在理论阶段, 很少应用于实践, 缺乏一个锻炼和提升的平台, 其组织管理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因此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 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比较有限, 未能达到一个成功创业者的需要。三是自身心理素质较差。首先是心理上的不自信。其主要表现为: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做事缺乏主见、对创业感到畏惧等。其次是心理承受能力差。很多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 意志力薄弱, 遇到棘手的事情便不知所措, 遇事不够勇敢、果断。再次是抗压能力不强, 遇到较大挫折时表现出胆怯、害怕, 容易选择放弃和逃避。

2.大学生创业资金不够充足

资金是创业者创业必备要素之一, 而资金充裕是保障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充分条件。但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而言, 获取创业资金途径和数目却相当有限, 资金来源途径有以下:一是靠自己去赚取;二是从亲戚朋友那里借去;三是吸取社会上的风险投资;四是获取政府的免费支助或者贷款。资金来源途径的第一种太慢, 而且数目有限;靠第二种, 亲戚朋友怕你失败对你不放心, 不会借很多资金给你;靠第三种, 社会上的投资公司往往因为大学生创业经验少, 企业规模小, 风险大等原因不愿意给予投资;而对于政府的支助和贷款, 但由于名额少, 申请手续复杂, 周期长, 门槛高等原因, 实际上并不容易办理。因此, 资金不足是一个长期困扰大学生创业的问题。

3.大学生创业缺乏创业环境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 大学生创业成效却不大, 很大程度上受到本国创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一是缺乏一个好的制度环境。对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没有相应配套的实施细则, 具体问题如何处理和解决, 没有明确的规定。比如, 毕业生在创业初期, 根据国家及各省出台的相关政策, 可到相关部门申请小额创业资金担保贷款,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真正申请得到担保贷款支持的人实在太少了。政策执行不力, 部门协调不足, 很多优惠政策未能真正落实到位。二是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在传统观念中大学生是天之骄子, 家长们认为孩子们应该去政府部门或企业从事管理工作, 在社会中有良好的身份地位。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去创业是丢失了大学生的身份的行为, 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表现。此外, 作为家庭个体而言, 怕承担风险, 怕创业失败后会影响到家庭的正常生活, 有些父母宁愿孩子少挣些钱、过稳定的生活, 也不愿意支持大学生创业。这些无疑给他们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三是缺乏创业文化环境。首先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没有创业思想意识、自主意识, 很多人认为创业太难, 离自己太遥远了。其次是缺乏创业精神, 他们认为创业之路太艰难, 一路上会吃很多苦, 甚至会遭受失败, 他们不愿意冒这个风险。再次是创业机制还不够完善, 创业程序复杂, 缺乏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和法制环境。

4.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对落后

一是创业教育存在认识偏差。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看成高等教育主流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中, 也没有把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作为一种需要大学生在教育中必须获得的意识和行为特性;他们认为学生只要能够顺利毕业即可, 学生能不能干出一番事业这与学校无关要紧。二是创业教育师资匮乏。首先是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严重不足, 数量有限, 高校本身缺乏大学生创业的研究机构, 因而高校普遍存缺乏具有高深资历的创业教育培训老师。其次是现有创业教育老师整体水平不高, 大多的创业教育教师是“自学成才”, 是理论上的“高人”, 实践上的“矮子”, 市场上的“盲人”。三是创业实践不够。在我国, 大学生却因缺乏创业实践机会, 创业教育却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 虽然有少数高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实践的平台, 可那只是少数的部分而未能普及。而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创业教育竞赛, 虽然能让部分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获取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但因缺乏创业启动资金, 大多都停留于理论分析阶段而未能投之于实践。

5.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人际关系

社会经验和人际关系也是影响创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丰富的社会经验可以让自己和团队少走弯路,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也让自己感到方向明确, 不会感到茫然。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减免一些不必要的办事程序, 可使自己办事顺心得手。然而大学生自身社会实践有限, 缺乏与社会的接触和了解, 因而积累的社会知识、处事原则、操作程序等也是相当的有限, 对于现代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往往只停留在理论阶段, 而缺乏与实践相结合。其次是人际关系的积累也相当的匮乏, 大学生在学校接触的人群往往只是同学和老师, 自己本身与社会接触不多, 因而很难接触到社会上的上层人物和精英人物, 而自己的同学大多跟自己处于同一阶层, 对于自己创业往往不能给予很大的帮助。

6.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选择缺乏理性

好的创业项目是创业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创业项目选择失误是造成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选择缺乏理性的表现有以下几个:一是大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缺乏理性思考与科学评估, 很多时候是因为头脑发热选择了创业项目, 而选择的项目可能并非拥有广阔的市场或前景, 有的项目甚至缺乏可行性, 这样的项目往往很难实施下去, 它的诞生意味着失败或者倒闭。二是由于大学生受资金、经验等因素的制约, 很多大学生倾向于技术含量较低或者门槛较低的领域, 如开办一些中介机构、饭馆、文印店等, 自身知识优势很难发挥出来。三是很多大学生盲目的选择网络创业。由于网络创业门槛低、成本低, 相当一部分学生一窝蜂似的把创业项目锁定在网上创业上, 而其实根本无力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自然很快就被挤出市场。

三、对策和建议

1.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要成为大学生创业强有力的后盾, 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各项扶持。 (1) 加大创业资金扶持。资金是大学生创业必备的条件, 良好资金来源是大学生创业各项活动开展的有力保障。政府应加大对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投入, 首先应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启动资金。其次是根据大学生创业状况开展中期投入, 对于那些好的、有前途的项目根据公司实际状况开展增加投入, 可采取免费贷款或资金入股的方式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再次是加大贷款金额数目和投放范围, 延长启动资金期限。 (2) 加大创业政策扶持。首先, 各地方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缩减大学生创业公司注册申报程序。其次是制定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优惠政策可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 如:提高免费办公场所、无息贷款、免费征税、无偿援助等措施。再次是各级地方政府要制定与已出台优惠政策相匹配的细则,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明确实施细节, 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3) 加大创业教育扶持。首先, 政府应免费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教育培训、政策咨询、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等服务。其次, 政府应加大在创业教育资金投入, 可以和高校联合开展创业教育培训项目, 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和素质。

2.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

(1)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我们要转变传统的观念, 应打破惯性思维, 作为家长及长辈, 不要一顾地为了孩子求稳, 要为孩子的发展和未来着想。首先, 应意识到大学生创业是一项崇高而有追求的事业, 作为家庭成员应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其次, 为孩子的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让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有足够的资金来源。再次, 为他们创业提供精神的支持, 让他们在创业过程不要有思想压力。 (2) 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一是要转化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意识, 及时了解大学生创业形式, 帮助大学生创建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降低创业成本, 提高公司的影响力。二是政府要降低创业门槛, 简化注册手续, 增大贷款和无偿增援, 通过各种途径提供跟踪服务。 (3)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一是要弘扬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是大学生创业遇挫后保持不卑不亢心态的重要保证, 也是大学获取创业成功的力量源泉。二是更新创业文化理念。我们要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要用新思想、新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大脑, 不断推行新制度、新机制、新政策。三是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建立良好有序的市场机制。

3.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

(1) 更新高校育人观念。首先要转变传统的育人观念和就业观念。以往的教学育人观念是引导学生毕业后进入稳定的岗位, 而这样的育人观念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毕业后缺乏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 学校教学管理者要更新教学理念, 要树立新的教育观、价值观、就业观, 让学生真正掌握创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比如说, 高校可以把创业培训课程纳入大学选修课程中去, 让有意向创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相关培训课程。 (2) 加强创业实践教育。创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键环节。创业操作能力不仅需要创业教育而且很大程度上通过实践练出来的, 很多是通过在尝试中悟出真谛、培养创业意识、发展创业品质。因此, 高校应从实际出发, 努力为大学生创业实践创造有利条件和平台, 努力建立创业实践基地, 免费为大学生提供“真枪实弹”训练的机会, 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创业能力和素质。 (3) 加大创业教育师资建设。首先, 应加大对创业老师自身的教育投入, 定期组织老师培训, 让老师更换血液, 更新观念, 增长知识。其次是为老师提供创业实践项目经费, 鼓励老师参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创新创业实践, 增加老师自身创业实践经验。再次是拓宽师资来源。学校和政府可以从工商企业届选聘一些知名企业家或者高层管理家来担任学校创业教育全职或兼职老师, 承担部分教学任务。

4.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大学生要从自身出发, 积累经验锻炼能力, 为以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提高自身的组织领导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提升企业效率和业绩, 甚至也可以让企业转危为安。提升该能力的途径有: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和课程;在校期间多参加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组织领导才能;平日里多组织开展集体活动, 学会将所学管理理念投入实践。 (2) 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好的心理素质是整个创业过程顺利发展的推进剂。首先, 大学生平日里要养成始终保持理性、冷静、平和的心态。受到挫折、失败从不灰心气馁, 即便成功了也不骄傲。其次, 大学生要明白创业道路的艰辛, 应做好抵御压力和困难的心理准备, 凡事要肯于去拼搏, 要勇敢的去挑战。 (3) 提高自身分析处理事务的能力。分析处理事务能力是每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素养。大学生在平日里要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判断力、执行能力, 平日里要养成多思考、多分析的习惯, 同时还要多进行思维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另外, 还要掌握一定的办事能力, 对现实社会要有深入的了解, 要懂得一些社会规则和交际技巧。 (4) 丰富自身的阅历, 增加社会知识。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加自身的人生阅历, 比如说, 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工作实习等。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获得很多社会知识而且也增加了自己对社会的了解, 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此外, 拜访也是获取社会知识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大学生可拜访一些有丰富经验的创业者、企业家、管理家, 可以从他们身上获得大量的社会知识和信息。

参考文献

[1]谢纳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 2011.

[2]郭亚红.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1.

大学生创业困境 篇2

“别人开店开一个,我读了大学,我能开十个!”创业之初,常军信心满满。

可是,一串意想不到的困难,把他击垮,也耗尽了从亲戚那里筹来的12万元本金。

面对创业,大学生应该做哪些准备,应该克服哪些不足?

曾经创业大军中的一员,常军的创业故事可能会给后来者一些启发。

贸然开起美发店 半年亏了十二万

今年27岁的常军现在就职于东太集团左茶叶基地公司,“年薪几万块吧,收入还可以,没有自己开店时的压力,也没有那么辛苦。”去年9月份,他悄悄盘掉了坐落在贵州省贵阳市中心的“香港摩登”美容美发店。这是他大学毕业后第一次自主创业的结局。

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后,常军进了江淮汽车集团,成为市场营销策划的储备军,先从一名车间工人做起,熟悉业务流程。工作压力并不大,却几乎每天都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军觉得工作得很不开心。

在校期间曾经和朋友开过校内花店、经营也不错的他,再度涌起了创业的热情。于是,工作半年后他辞职了。

春节,趁着全家人聚在一起,常军拿出了自己的策划案:决定开一个美容美发店。他坦言,自己并不喜欢这一行,美容美发店只是他构想里的一个过渡。他在策划案里写着,“赚到了第一桶金以后就会投资于其他行业,有资金投入的亲戚可以继续持股,享有分红”。

他的诚意打动了长辈,长辈们也愿意给这样有激情的年轻人一个机会,常军于是从亲戚那里筹到了他所需要的资金――12万元。203月,他和另外一个湖南人,先来贵阳探路。“选择贵阳是感觉贵阳有市场,那里有品质的美容美发店很少。”他说。

可是从筹备伊始,创业之路的艰辛很快就显现出来。“当时人生地不熟,一切都是赶鸭子上架”,他回忆说,光选址、装修就折腾得够呛,“以前几乎什么都没做过,当时几乎什么都做过了。为了省下工钱,店里的墙都是我们自己刷的。”

5月,店铺如期开业,却没有预想的客流滚滚。“半个月后,我发现我犯了两个不可原谅的错误。一是选址错误,虽然是在市中心地带,但是那个地区人流量并不是特别集中,各项费用却很高,给后来的运营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第二,我居然到后来才了解到,夏天,基本上从5月份开始,其实是美容美发的淡季……”

开支远远大于收入,并不丰厚的创业资金几乎弹尽粮绝,常军只能更加卖力。为了让第一次来的顾客成为回头客,他陪顾客买电脑,给顾客介绍客户,根据顾客需要延长营业时间……他的努力,也算是有了回报,经营一天一天步入正轨,可是问题总是一个接着一个,团队之间的摩擦日益增多。

“我那时心太急,太浮躁,又拿捏不好轻重。什么事当说,什么不当说我也不知道。”常军说,自己一遇到挫折,比如当天客流量少、顾客不满意等问题,就变得很焦躁,容易对员工发火,不知不觉把负面情绪转移给了他们,也让他们心里生了怨气。“刚创业的大学生,都没有什么管理经验。怎样去建立一个团队和培养一个良好的团队氛围,是我失败后经常会思考的事情。”常军说。

开销还是太大了,常军算了一下,就算完全步入正轨,也只是维持温饱而已,要达到策划时预期的效果,完全不可能。年8月中旬,贵州一所大专院校附近有一个美发店因老板有急事要转手,常军觉得这是自己翻盘的好机会。那个院校光学生就有8000多人,8月盘下来,9月刚好开学,肯定赚钱。

在市中心店尚在风雨中漂泊时,他又把精力完全投入到另外一个店铺。与老板洽谈,筹款,开始新一轮的四处奔波。正当事情就要一锤定音时,老板突然反悔了。而此时的市中心店,因为疏于管理,已然不像样:员工懒散,处事马虎,待客不周到不热情,营业额下降到只比刚开业时好一点。

大学生创业困境 篇3

【摘要】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出台,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概念做了界定,接着分析了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和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了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对策,为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期为摆脱大学生创业教育困境,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水平有所助益。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教育 困境 有效对策

1大学生创业教育概念界定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指为促进大学生创业,缓解日益紧张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高校兴起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主要表现在通过设置创业课程,教授大学生创业知识,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技能水平,注重大学生独立自主、自信乐观、勤勉刚毅创业品格塑造等方面。

2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2.1有助于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具有自主意识的人能够主动的规划和安排自己的人生蓝图,自主意识的缺失会导致学生盲目从众,缺乏个性,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技能水平为目地的教育模式,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因此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助于其自主意识的培养。

2.2有助于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团队合作意识是一个优秀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在进行创业实践过程中,创业团队的成员必须通力合作,相互包容、谅解,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智慧,团队合作意识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创业项目的成败与否。

2.3有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创业项目的好坏基本取决于创业者创新意识的高低,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中,将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破除成规,创新思路,想出好的创意项目。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 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3.1创业教育观念认识不足

就高校而言,大学生创业教育本来应该是为了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人才,而当前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目的只是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此来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完全偏离。

就学生而言,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创业只是为了获得高物质回报,提高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针对自己的创业项目,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做详细的调研和了解,导致创业结果往往不理想。

3.2创业教育专业师资匮乏

创业教育专业授课教师理论上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丰富的创业实战经验。当前,各高校担任创业教育课程的老师基本都是由学生处工作人员和学生辅导员担任,这些教师理论知识不足,创业实践经验更是没有,各高校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匮乏。

3.3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完善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我国新兴的高校教育模式,目前,在很多高校,并没有正式纳入大学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业教育并未受到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创业教育课基本只是以选修课和讲座的形式在各高校展开,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设置极不完善。

4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对策

4.1转变创业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程,培养国家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业技能的人才,它应该覆盖高等教育的全过程,理应纳入大学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领导、教师必须转变创业教育观念,提高认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把创业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同时作为创业教育的接收主体,大学生也要转变传统观念,提高认识,自觉接受创业教育,注重自身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水平的提升。

4.2加强创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教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创业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创业实战经验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創业技能水平的高素质人才。

一方面,对学校原有师资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创业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提高创业教育师资水平。

另一方面,定期聘请具有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商人、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来学校开展创业教育专题讲座,教授学生创业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4.3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结合学校自身学科、专业设置背景,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将创业教育课程由现今的选修课纳入学生必修课程。

其次,转变单一教学模式,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随时了解市场动向,提高创业技能水平。

最后,结合学校及专业实际,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创业竞赛活动,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参与创业实践活动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良君,孟赵,郑铮.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J].教育与职业:职业指导,2015(6).

[2]张高煜,李欣月,蔡君文,周雯婷.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型[J].科技创新导报,2015(14).

[3]杨吉春.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16(1).

当代大学生个人创业的困境与对策 篇4

在国内高等教育高速成长的时候, 普及流程的逐渐加速, 自2003年至今, 大学生的工作状况每况日下, “大学生就业难”已然成为大至全国及社会、小至门户和自我急于处理的客观事项。提倡大学生个人创业不但可以处理个人的工作事项, 还可以给他者带来工作机遇, 获得创业推动工作的双向效用, 这能够在某种方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缓和求职难度。尽管当局及国内各处对大学生个人创业在经费及战略上提供了很大程度的扶持, 可是, 在国内当前的教育境况和经济成长的大前提下, 当今大学生个人创业遭受着社会中的很多阻碍, 有待社会的深层次侧重, 并去查询行之有效的处理策略。

二.大学生个人创业遭受的现实困境

1. 创业理念不足

大学生现在是处在思想灵活、精力充沛的如画岁月时代, 对于今后的工作成长抱有无穷的信任及幻想, 因此, 有着较强的自发创业的想法。然而出于很多领域的要素, 切实加以行动去进行创业的成份却比较低下。在考虑结业后的工作方向时, 大部分学生确切表明, 第一要选取从业, 第二是打算攻读研究生或去海外留学深造, 而考虑去个人创业的人却少之甚少, 因为大家都认为个人创业存在的高度的失败率。中国当前的创业教育体制落后、当局的鼓励—维护体制不完还有及大学生个人缺乏创业实力等因素, 导致即便有创业思想, 也没有能力去尝试, 仅仅有一股创业的激情, 可不明白怎样去加之行动, 缺乏对今后发展推测及创业事项可执行性的信心。

2. 缺乏革新力度

大学生是当今时代的创业人群, 应当承受起设立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理想, 提升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整体角逐力;此外, 一个创业事项或创业公司要是期盼得到持续的进展, 在猛烈的市场角逐中获得强大的存活实力, 需要极力跳过其他社会人士的普通创业方式, 可是这都对创业人的革新理念及革新思路发出了苛刻的标准。可是就当今的创业状况而言, 因为中国革新教育一直处在落后的局面, 整个国家极为缺乏革新的气氛, 现代大学生的革新理念大大的滞后于欧美等国。诸多学生革新思路匮乏, 很难提供可执行性强、市场发展强的创业思路;而且大学生也缺乏革新信心及气度, 对新物品的成长潜力存在担心, 畏于波折及败北, 所以, 更不要说在创业的流程中达到革新了。出于对今后发展的考虑, 会干扰国内经济成长模式的切换。

3.创业技术不成熟

具体操作的创业并不是高校内部的远景布置, 而是代表了一种思想或事务应当可以面临猛烈的市场角逐, 并稳固驻守在其领地, 得到深层次的存活及成长, 这就为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创业技术发出了严格的实战标准。创业技术是一种混合型技术, 需要创业人士掌握高等技术实力、社交沟通能力、销售能力、经理管制能力、承担风险能力等, 具有强力的混合性。然而, 当今的诸多大学生并没有掌握较为成熟的创业技术, 在进行创业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如下的若干事项:缺乏对今后创业流程中困难的有效推测, 缺少应对的对策;创业事项落点不明确, 将来成长态势不清晰;等等。这几类核心创业技术的缺乏使得大学生创业途径的曲折, 导致了创业成功率低下的客观困境。

三.推动大学生个人创业的对策

1.社会机构应强化创业服务, 塑造优良的创业气氛

社会境况的态势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大学生的创业理念全体社会应设立自发积极的创业氛围, 在每个步骤上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通道, 扫除阻碍, 才可以最大程度地刺激大学生创业的浓厚期盼。以电视广播、新闻传媒等讯息散播途径去宣扬创业成功人士的艰难过程还有成败的教训, 设立起伟大的榜样, 塑造尊崇革新、尊重科学的优良气氛。我们还需要自发设立以当局、大学、社会民间团体为主导, 三方又各守其职、分工协作的扶植系统, 产生凝聚力, 开发扩散效用, 一起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当局还需要改善个人创业的法律条文、指引有关执行单位去落实创业条文的散布事宜, 提倡国内的相关法律单位向创业人士发放无偿的案件接纳、法律问答、纠纷整合等有关服务。

2. 政府应在体制、战略上强化对大学生个人创业的支撑强度

创业战略的宗旨就是激励越来越多的人创业并缩减年轻企业初始时期遭受的困难, 强化创业人士成功的信任, 提升创业人士的自发性。首先, 创业其实是一种风险很高的事项, 投放的金额越高, 潜伏的危险就越激烈, 而这全部是创业人自身去承受,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创业者的意念。所以, 当局在协助大学生防范风险上需要设立承担大学生创业危险的新体制, 全力提出那个保险资金、国家资本等进行大学生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的设立, 加大风险投资的程度;其次, 当局需要设立专属的创业服务部门, 拟定完备的创业服务系统, 在公司注册、筹资通道、经营管制方面给予完善的指引。

3. 大学生要极力改善个人的创业实力

第一, 学生时期需完成初始的就业策划, 落实今后的创业领域及创业宗旨, 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及有关创业的学业, 进而稳固创业活动打下。第二, 进行个人定位和个人的创业特性。大学生要基于个人状况, 互补余缺、迎接挑战、防范风险, 让个人创业规划得以执行。第三, 转换思维模式, 提升革新理念。要自发学习, 强化对践诺能力的养成, 整体提升个人总体实力, 进而在专业知识、内心素质、创业理念等得以成长。

摘要:大学生个人创业就推动经济成长、缓和就业难度来说, 存在着不可或缺的效用。然而因为存在很多原由, 中国大学生的创业状况面对着创业理念不足、革新力度匮乏、创业技术不成熟等方面的客观困境。所以要求社会机构应强化创业服务, 塑造优良的创业气氛;政府应在体制、战略上强化对大学生个人创业的支撑强度

关键词:个人创业,客观困境,扶持政策

参考文献

[1]阮俊华, 陈璞, 郑博文, 王承超.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的新途径—以浙江大学“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为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 (04) .

[2]王保义.当代大学生创业的现实困境与政策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08) .

青年农民工创业:困境与脱困 篇5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解放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城乡收入巨大落差的吸引下,这些劳动力持续地流向城市并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群体。根据2006年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我国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2亿人左右,平均年龄为28.6岁,以青年民工为主体。另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青年农民工总数为8300万人。青年农民工穿梭于城乡二元经济之间,不断地把城市新的知识、技能、理念带回农村,改造着落后的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作为青年人的一部分,他们富于进取精神与创新精神,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是城市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青年农民工处于社会运动的交叉点,就如处于地壳板块碰撞地带,他们注定要凤凰涅槃,实现经济社会身份的转变,比如由城市非正规部门的打工者转变为城市正规部门的职工,由打工者转变为工商企业经营者。许多进城打工的青年民工在城市打工过程中积累了一定资金、技术、经验之后,毅然放弃了城市正规部门待遇优厚的工作以及在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下价值不菲的城市户口,选择了回乡创业。“民工潮”之后的“创业潮”成为民工集中输出地区一道亮丽风景线,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荡大道,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

青年民工的创业困境

自有资金不足

在刘易斯对城乡二元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托达罗把一国经济划分为三个部门,即农业部门、城市传统部门、城市现代部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以及向城市的转移,但是这些劳动力很少直接进入城市现代部门,而是大量涌入城市传统部门,即劳动密集、使用简单技术的小规模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它们具有以下特点:小私有制、资本有限、就业者文化水平有限、劳动生产率低、福利极差。农民工缺乏完备的权益保护与社会保障,工资收入虽然高于农村务农所得,但总体水平偏低。根据《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提供的调查数据,农民工月平均工资在500元到800元之间,其中,每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3.58%,300至500元的占29.26%,500至800元的占39.26%,800元以上的占27.90%。据此推算,2005年农民工年均工资在6000元到10000元之间,这个数字不仅低于国有单位与集体单位平均工资水平,也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参见下表)。这表明,青年民工要想完成创业所需启动资金的积累,他们必须要在较长时间内压缩基本生活支出,其中的牺牲非常辛酸。

融资渠道狭窄

青年民工创业不仅缺乏启动资金,而农村金融体系的残缺也使得民工创业者无法像城市创业者那样便捷地完成创业融资。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发展银行是以政策为导向的国有农业信贷机构,仅承担粮、棉、油收储贷款业务,不与居民直接发生信贷业务关系,这意味着创业者无法从中融到资金。邮政储蓄以前只充当“只存不贷”的抽水机功能,源源不断地把资金从农村输送到城市,新组建的邮政储蓄银行的贷款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创业者暂时也无法从中融到资金。由此,农村信用合作社成为当前农村地区最重要的面向居民服务的正规金融机构,但近年来,农村信用合作社因不良贷款和巨额亏损而陷入经营困境,它对创业项目的支持也相当有限。此外,像城市创业者可以运用的融资手段,比如风险投资、基金担保贷款、保单质押贷款、信用卡透支等等,农村创业者也难以运用。对于青年民工创业者而言,他们所能运用的融资手段仅包括向亲朋好友筹借或者依赖于农村地下金融市场,比如私人钱庄、合会等等,与正规金融市场相比,其融资成本相当高。统计数据表明,农村地下金融市场借贷年利率在30%以上,这高出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数倍,如果考虑到创业投资的巨大风险,其利率就会更高。

素质有待提升

青年民工虽然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与创新精神,在城市打工生涯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技能,但他们受教育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与城市创业者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根据《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提供的调查数据,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青年民工人力资本水平之所以相对较低,这与他们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途径有关。一般而言,青年民工通过以下三种手段获取各种知识与技能,即经验、短期培训和正规教育。经验即青年民工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知识,这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往往收效缓慢、代价较高;短期培训主要指社会职业培训机构提供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各级政府也推出了许多免费或低费用的创业培训项目,但这些项目往往是针对下岗职工与大学生的,青年民工则很难获得这样的培训机会;正规教育是青年民工在打工前接受的学校教育,其从根本上奠定他们学习、接受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影响较为深远,但大部分青年民工只是勉强读完初中。

技术力量薄弱

从技术层面来看,青年民工创办的小型工商企业技术水平比较薄弱,他们选择的行业多为技术要求较低的传统行业,比如商品零售、农产品初级加工、水产养殖等等,这些行业与城市创业者选择的行业迥然不同,比如艺术设计、生活服务、咨询分析等等。技术薄弱使得创业者无法充分有效地化解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也增加了创业风险与经营风险。比如一些青年民工创业者返乡创业时继续选择了经营农业,而农业易受自然灾害的干扰,比如洪涝、干旱、霜冻、酷暑、疫病等等,但由于技术水平较低,他们无法应对自然的挑战。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产品就会缺乏市场。此外,技术水平与成本密切相关,技术水平越低生产成本就越高,预期收益不高而成本高昂,这无疑增加了创业风险与经营风险。

投资环境恶劣

美国经济学家蒂布特的“以足投票”模型表明,人们会以“以足投票”的方式来选择居住地,当他们发现居住地符合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目标时,他们便会在这一区域居住下来生活和工作。同样地,资本以及创业投资也会进行“以足投票”,追求“地利人和”的居留地。所谓的“地利”,不仅指自然地理条件,更包括政府创造的投资的“硬环境”,比如完备的基础设施;“人和”则主要指投资的“软环境”,比如高效率、无缝隙的公共服务。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尽管地方基层政府愿意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地资本以及进城务工民工回乡进行创业投资,但是地方政府受制于财力而难为无米之炊。近来年,中央政府不断加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投入,比如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三个高于”的基本原则,其中之一便是“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高于上年”,但是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中央政府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也只能收得“撒胡椒面”的效果。基础设施的不

完善,一方面增加了创业者的投资成本,比如创业投资者需要自己完成一部分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了投资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了创业者生产经营过程的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比如交通设施不完善增加了原料运入与产品外运的成本,前者属于生产成本,后者则属于交易成本。

农村地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城市政府也有较大差距。虽然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招商引资,注重吸引外出务工民工返乡创业,但一些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比如税务、工商行政管理、土地管理等职能部门,不仅不能为回乡创业民工提供及时高效的公共管理服务,反而把公共管理服务作为自己敛财牟利的手段,比如诱使创业民工请客送礼,甚至强制地参与利润分配,这些都降低了创业者的创业积极性。

积极支持青年民工创业

改善农民工待遇,加快创业资金积累。农民工在城市从事最脏、最累、收入最低的工作,权益保护与社会保障残缺不全,并为讨回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份多年未涨的微薄薪金而身心俱疲。无论是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比如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加快民工创业资金积累等等,还是超越经济利益的计算,基于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的考虑,我们都需要积极改善农民工的待遇,让他们获得与贡献、绩效相一致的工资报酬。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积极支持创业融资。伴随着中国农业银行经营网点在农村地区的收缩,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成为面向居民服务的主要金融机构。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这需要改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困境,这需要通过有效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消化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的基础上,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需要对尚处起步阶段的邮政储蓄银行贷款业务加以引导和规范,在积极支持农村各类融资的同时强化风险管理,避免不良贷款的累积。此外,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信贷、互助基金等等也是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拓宽青年民工创业融资渠道的可行选择。

在支持青年民工创业融资方面,公共财政应当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可以为创业项目贷款提供财政贴息,也可以将创业项目纳入扶贫开发项目。我国政府在贫困地区推动的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其还款率一直不高,其中的原因包括:(1)财政扶贫资金与信贷扶贫资金的分配与使用是在灰色状态下操作的;(2)小贷信贷支持的项目盈利能力较弱,缺乏稳定的现金流来偿还贷款。如果能将一些能够扩大就业、盈利前景明朗的创业项目纳入扶贫开发支持的范围,其资金使用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重视基础教育,重视对民工的技能与创业培训。青年民工在打工前接受的中小学教育,这些教育从根本上奠定他们学习、接受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重视与发展基础教育是提升民工创业群体素质的基础。此外,政府应当重视针对民工的技能与创业培训,政府既可以直接推出培训计划,也可以通过扶助民间职业培训机构对技能与创新培训给予间接支持。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创业提供技术支持。舒尔茨曾经把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技术停滞,其实技术停滞不仅仅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也是二元经济格局下整个农村经济的基本特征。青年民工创办的工商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缺

乏市场竞争力,地方政府应在企业技术与研发方面给予支持,比如健全农村技术服务体系,为企业研发提供财政补贴等等。

大学生创业困境 篇6

关键词:经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创业企业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5-147-2

0 引言

创业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被称为继文化教育、技能教育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1],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直接驱动力之一。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国家层面众多创业政策相继发布,各地高校关于创业创新教育的教改举措和休学创业政策也逐步落实,纷纷从形式和内容上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探索和实践。

1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明显不足[2],具体表现在创业参与度不高、创新技术含量低、创业成功率不高等。由于长期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养,经管类大学生具有创业优势,往往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中坚力量。美国作为世界上创业教育发起最早、普及最广和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其创业教育就是起源于商科学院[3]。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地方高校在生源、科研、师资等方面处于劣势,只有主动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形成鲜明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才能不断拓展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就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有效思路。因此,探索地方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困境及教育破解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地方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创业实践之困境

2.1 运营能力困境

运营能力即经营运作管理能力,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运用企业的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4]。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运营困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自信和勇气,冒险精神不足;自高自大,不能充分估计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风险,以至于惨痛失败;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遇到困难不愿意亲力亲为。究其原因在于学校只重视专业理论的教育,轻视对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规划上,多数高校还仅限于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较少采取受众面大的常规性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安排上,专业见习和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没有发挥有效作用,因为大部分学生主要忙于考研、就业、考公务员、考证书等事宜而形同虚设。

2.2 团队困境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团队合作是企业成功的保证,不重视团队合作的企业是无法取得成功的。”甚至有投资人说,宁愿投资于具有二流创意的一流团队,也不愿投资于具有一流创意的二流团队。经管类大学生创业实践中的团队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团队成员同质化严重,大根据我们的调查,62.9%的大学生选择“大学同学”作为创业合作伙伴,这种成员之间的同质性不能实现优势互补;缺乏宽容和合作精神,由于大学生缺乏沟通技巧和宽容精神往往导致团队的矛盾和分裂,成为创业过程中的绊脚石;团队管理制度不规范,大学生创业团队在激励制度、招聘制度、法律法规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上往往不够规范和细化,随意性较大。难以长期持续地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3 项目困境

“隔行如隔山”,每个行业都有一定的进入壁垒,尤其表现在专业技术方面。理工科大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往往已经掌握了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新型技术,企业存活和成功的概率就比较大。由于缺乏专业技术特长,MBA学生一度被硅谷嘲笑,甚至有人认为MBA学生创业意味着泡沫的到来。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更多的会偏向代理服务、餐饮、娱乐文化等技术含量较弱的第三产业,在创业活动中往往扮演的是销售、财务、客服等辅助角色,彰显的决策力度小。而技术门槛低,启动资金低的项目和行业的竞争往往是非常激烈的,这造成了经管类大学生创业的项目困境。

2.4 资金困境

调查显示创业资金已经成为经管类大学生创业的瓶颈,有近70%的大学生所能承受的创业启动资金不超过10万元。由于大学生创业项目收益低、风险大的特点,导致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在具体实施上缺乏动力,不能很好地落实。一些社会组织如工会、企业联合推出的创业扶持基金和贷款基金等,往往手续烦琐。根据我们的调查,大学生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父母的资助、亲戚朋友的转借和个人的积蓄,占到80%以上,但往往数额有限,且缺乏可持续性。

2.5 环境困境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滞后,许多地方高校尚未形成浓郁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和完善的创业生态系统。循规蹈矩、甘于平庸、封闭的校园文化氛围消磨了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朝气和激情。就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念来看,大多数的家长希望孩子在毕业后考研、考公务员以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是去冒风险创业。社会和家庭缺乏对大学生创业失败者的包容和理解。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害怕在创业失败后被贴上“不务正业”的标签,从而创业兴致减小,对创业望而却步。

3 地方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路径

3.1 重视创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实际运营能力

运营能力是一定条件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和长期的积累逐渐成长形成的。经管类院校和专业要树立“大创业教育”的观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创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创业前就体验基本的创业经历,为日后真正的创业活动做好铺垫。通过金融和管理类心理测试来了解经管类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在言传身教中向大学生传递企业家精神。将课堂扩展到社会实践中去,让学生自主寻找经营地点、策划经营方案、设计销售目标、分析预算以及广告策划等,并请专家评析、指导,提高创业素养。积极倡导创业计划大赛的开展,为参赛大学生提供专业教师引导、市场信息咨询和理论知识指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2 培育团队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者的团队建设能力

创业是激烈的商场实战,成功要靠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优秀的团队应该是一个优势互补的团队,研发、技术、市场、融资等各方面的人才组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作为创业导师的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创业者掌握薪酬、股权、机会、情感、环境等多种激励方式的灵活运用,提高他们的团队建设能力。对于风险投资者、普通员工等企业内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也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3.3 配备跨专业创业教育师资,鼓励大学生的创新创意开发

在“互联网+”的变革时代,只有那些能及时发现用户需求并快速转化为商业机会的创业项目才会有很好的潜力和前景。大学生创业者要以更创新的思维、更快速的行动、更高的专注度、更深的细分领域去选择和判断新型的创业项目。高校要加强对校内创业教育课教师的职业培训,强化校企合作,重视企业兼职师资队伍的组建,形成多元化的创业导师团队。在创新创业教育在各高校日益成为与专业教育并行的通识教育、经管类大学生的专业优势似乎越来越被淡化的背景下可以考虑依托双专业、双学位形式对经管类大学生进行跨专业的创业教育。除了以各种方式指导学生自主创业外,还应鼓励和重视大学生创新创意的挖掘和开发。

3.4 引导大学生多元化拓宽融资渠道

从教育破解的视阈来看,高校的创业教育应该把创业融资列为创业必修课程,从如何有效利用政府基金扶持、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投资者的投资等多种方式的融资入手,拓宽学生的融资渠道和融资视野。有条件的高校应积极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高校在缺乏支持经费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联合融资,降低融资风险。还可通过校企合作、举办竞赛等方式搭建吸引风险投资的平台,积极探索让大学生以技术、专利、管理入股的新型融资机制和加盟连锁经营等低风险、低投入的经营模式。

3.5 创设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

影响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因素,可以追溯到家庭、社会和学校。高校应尽力打通产、学、创各个环节,积极参与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还要积极筹建大学生创业园,免费为学生提供水电齐全、网络顺畅、位置方便的经营场所和温馨、舒适、人性化的办公桌椅和设施,为创业大学生提供跟踪服务,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把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纳入学分制的管理模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的学业政策。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和沟通,改变学生家长“学而优则仕”的就业观念,以宽容的心态积极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创业。

参 考 文 献

[1] 黄藤.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创新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9(24):41-42.

[2] 易金平.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考[J].当代经济,2012(24):128-129.

[3] 雷家骊.国外典型创业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14):25-28.

大学生创业融资困境及对策探究 篇7

一、大学生创业融资困境

当前,大学生创业融资可供选择的渠道比较多,按照融资对象可分为私人资本、机构资本和政府背景资本,如亲朋好友、天使资金、银行、创业基金等。然而,在实践中,大学生在创业融资时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如银行贷不到款、家庭支持有限、风险投资不易获得等。曾经有学者对某省大学生创业者的融资渠道进行调研,结果发现,73.2%的大学生创业者选择向私人资本融资,私人资本融资已经成为了当地大学生创业的基本融资方式[3]。2006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该基金会系全国首家从事推动大学生进行科技创业的非营利性公募基金会,成立以来在传播创业文化、支持创业实践、开展创业教育、扶持创业项目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截至2015年1月底,累计共接受4 141个项目申请,资助项目为1 054个[4],年均约120个项目,以上海地区50多所高校进行计算,平均下来,每年每所高校仅仅有2-3个大学生创业项目获得该基金的资助,数量屈指可数,严格而又繁琐的审批程序常常使得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最终放弃了创业的想法。大学生创业融资难仍然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积极性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大学生创业融资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造成大学生创业融资陷入困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政府的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为了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不少与大学生创业融资有关的优惠政策。例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部门早在2010年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2014年5月再次联合下发相似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各地要认真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银行贷款和财政贴息,简化反担保手续,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鼓励企业、天使投资人、群团组织、行业协会等以多种方式向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然而在实践中,无论是宣传方面还是执行方面,力度都很不够。某大学曾在学生中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3.3%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对创业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应当更加务实有效,仅有5%的创业大学生非常了解政府部门及学校的创业帮扶政策,64%和50%的被调查者希望政府放宽贷款政策和拓宽融资渠道。某省某部门规定,大学毕业生首先需要到有关部门登记并领取失业证,然后才能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大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去登记失业,而且学校也积极为这些毕业生“寻找”就业岗位,最终使得这一政策很难落实。而且由于相关部门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所设门槛过高,办理手续复杂繁琐[5],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也违背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初衷。

(二)各类社会机构在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持方面尚未形成合力

当前,各种金融机构、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在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持方面尚未形成合力,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力度还很不够。尤其是银行作为最重要的外源融资渠道,却对着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态度。大学生由于刚毕业参加工作,信用额度普遍较低,而银行为了规避风险,在大学生申请创业贷款的过程中往往设立很多门槛,使得他们的贷款手续相对繁琐,贷款成功率也比较低,这就让那些有意申请自主创业贷款的大学生望而却步,另外寻找其他的途径。有些银行甚至没有制定针对创业大学生的优惠信贷政策。

(三)高校缺乏创业融资实践操作层面的培训和指导

很多高校都在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有些高校还成立了创业基金,开设了创业相关的课程,但由于承担课程教授任务的主要是从事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老师,大多数缺乏创业实践尤其是融资方面的经验,很难从实践操作的层面对创业融资的渠道、技巧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培训和指导。

(四)大学生创业者的融资能力有待提升

在实践中,很多大学生还不善于整合多方面资源,仍然把向家人、朋友借款作为创业资金来源的首选[6],他们往往不善于按照自己项目的相应规模制定合适的融资方案,对于自身创业项目的融资渠道、资金需求、融资模式等缺乏整体的规划。有些大学生在面见投资人或投资机构时不善于阐述创业计划及其核心优势,对于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市场前景、营销战略、风险管控、财务预测等也缺乏深入透彻的思考,融资能力方面的劣势往往导致他们最终未能获得外部资金的支持。

三、解决大学生创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为了解决大学生创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社会、高校、大学生创业者都应该做出相应的努力,具体对策如下。

(一)政府层面:加大创业资金扶持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

首先,政策制定部门要建立起政府、高校和银行、创业投资机构等多位一体的服务网络,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微博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传播途径,让大学生切实了解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等融资渠道及申请要领。其次,政策执行部门要适度降低大学生创业融资门槛,简化大学生创业融资手续,对于大学生开设网店、微店等新型的创业形态应采取更加科学、便捷的审批措施。再次,进一步完善政策落实监管措施,对于执行不力的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

(二)社会层面:形成合力共同化解大学生创业融资难题

首先,各金融机构、创业投资和扶持机构以及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等应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形成共识,建立大学生创业融资服务网络,为大学生创业融资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其次,为了减轻甚至消除金融机构以及创业投资和扶持机构的顾虑,可以考虑引入欧美国家采用的商业保险机制,由保险公司对入围的创业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和深入考察,如果创业项目可行性和预计收益较高,那么保险公司会对该创业项目的收益给予最低的商业保险,即该创业项目如果达不到保险公司设定的最低收益,保险公司将给予赔付[7]。

(三)高校层面:开设创业融资专题培训讲座和课程

高校可以定期邀请银行、创业投资和扶持机构等单位的专家来开展与创业融资相关的讲座,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开设大学生创业融资的相关课程,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文件精神,教授创业融资分析、创业融资渠道寻找、创业所需资金测算、创业融资的选择策略、创业融资实务等方面的内容,使大学生了解创业融资的相关理论,掌握创业所需资金的测算、创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及差异,了解创业融资的一般过程。

(四)学生层面:努力提升自身创业融资技能

大学生创业者应注重提升自身创业融资技能。首先,应正确评估项目自身价值,多方了解可能采用的融资渠道,根据自身项目的投资规模、行业特征、资金回笼速度、股权控制程度、还款能力等详细考虑项目的资金需求量以及融资渠道。其次,在会见投资和扶持机构之前,认真撰写创业计划书,对所涉及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并做好答辩准备,力争能简洁、清晰、明了地做好项目演示,恰当回答评委提出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博,何雨欣.我国大学生创业率仅有1%左右大学生创业潜力巨大保障措施有待完善[N].中国青年报,2014-06-01(1).

[2]谭运进,孔繁荣.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率低的原因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5):76-78.

[3]张宇,关仁涛.黑龙江省大学生自主创业融资渠道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5):261.

[4]上海市大学生科创基金会.基金会简介[EB/OL].http://www.stefg.org/about/about.aspx,2015-03-02.

[5]韩俊杰,刘盾.政策支持不给力创业教育不实用[N].中国青年报,2012-02-20(9).

[6]王琚瑶,江瑜,王泽宇,等.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2(8):214.

大学生创业困境 篇8

我国高校在持续了十几年的扩招之后,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创业不仅是一个理论口号,更是一个能够激发大学生潜能、解决就业难题的实践性政策。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对创业的认可度不断提升,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将创业视为实现个人价值的理想途径,积极投身于创业热潮中,在有效提升自身社会经济地位的同时,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也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创业依然面临着不少难题与阻碍,为他们提供更加完善的政策和制度保障迫在眉睫。

一、当代大学生群体创业政策面临的困境

大学生群体的创业选择受到各方面社会因素的影响,在这其中,创业政策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有学者评论:“创业政策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目标群体能否理解和接受政策的目标和手段”。

就实施效果来看,大学生创业政策面临着双重困境:一方面是高校内创业政策体系的有效性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在社会实践中创业政策无法得到彻底地落实。

首先,现阶段政府所出台的政策大多数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集中在减免登记、管理费用等各类行政性管理费用方面,对于大学生创业贷款扶持及税务减免力度不足,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创业的实际需要。其次,各地在制定创业扶持政策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协调性与统一性不足,未能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再加上宣传不到位,使得学生对政策的了解度有限,创业热情减退。

此外,我国高校现有的创业扶持措施基本属于创业教育范畴,包括在校方合作企业中体验创业的模拟实践等方式,由于高校管理人员自身缺乏相关创业经验,往往流于形式,效果有限。

二、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创新与转型

大学生创业热情与现实政策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创业的高期望与低选择,典型地反映出社会转型过程中,在新兴领域存在的制度缺失的问题,要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创业的发展,需要运用整体视野把握全局,进一步完善相关领域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1. 借助整体视野走出创业政策困境。

培育整体视野是走出当代大学生群体创业政策困境的前提。创业政策是一个系统的体系,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开展创业教育,促进创业文化,减少进入障碍,支持启动资金支持和商业服务、以及刺激目标群体。任何一个环节没有落实到位,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政策效果。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从整体视野出发,使各部门协调一致地制定出系统的政策,有利于切实提升政策效果。

2. 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的建设。

在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各级政府要积极设立大学生创业实习、孵化基地,为高校大学生群体提供创业资金、创业场所、创业培训等多层面的支持,同时提供配套的税务、融资、法律等多方面的创业服务;此外,还要立足大学生创业实际,进一步加大贷款、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要重点关注和探讨大学生创业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极力在政策上予以倾斜,确保创业群体的社会基本待遇,使创业者有足够的信心发展事业。由于各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客观差异性,各级政府应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政策,兼顾地方经济需求和大学生的创业发展,努力使两者实现共赢。

3. 加强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执行力度。

大学生创业政策是一个系统化、科学化的体系,相关部门应激发与动员不同利益主体积极参与、共同完成创业政策的制定工作,从本质上规范政策执行,减少偏差。此外,在大学生创业政策的落实过程中,加强有效检查和监督,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反馈,及时做出调整。

4. 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政策环境。

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为大学生群体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的通力合作。首先,政府要把大学生创业政策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中,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推进大学生创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与此同时,努力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到大学生的创业扶持项目中,促进企业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资助和激励。其次,针对大学生创业群体的独特性,相关部门要有的放矢地制定政策,不能将大学生创业与“弱势群体再就业”混为一谈,应该采取综合评估的方式进行择优资助。

三、结语

摆脱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当代困境,实现合理转型,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企业针对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开展行之有效的合作,找出摆脱困境的转型发展措施,解决其中的“瓶颈”问题,实现大学生创业的新发展。

摘要: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对于解决当代就业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创业政策领域,却存在着对政策的高评价和现实的低选择的矛盾,其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准确把握大学生创业者群体的特殊性。笔者认为,运用整体视野把握全局,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领域的政策和制度保障,是在新时期推动大学生创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政策,困境,政策转型

参考文献

[1]晓明.大学生创业政策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13(2).

[2]李良成,张芳艳.创业政策对大学生创业动力的影响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2).

大学生创业困境 篇9

一、大学生创业存在的特点

1.创业企业的类型。大学生创业绝大多数是个体创业,基于创业动机不同、发现商机市场不同、进入的市场不同,个体创业可分为生存型创业者和机会型创业者。生存型创业者是没有其他合适的工作所以创业,在现有市场中抓住机会进入现有的小市场;机会型创业的动机是发现有吸引力的机会所以创业,创业者发现了新需要与新市场,创业的方向是对开辟大市场有把握。据杭州市人力社保局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杭州市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1581家,较上年同期增长23.6%,创历史新高。这些新诞生的企业中,文创类的企业共277家,占27.6%; 电子商务企业260家,占25.9%;信息软件202家,占20.1%。在杭州市杰出人才培育计划项目负责人看来,杭州大学生创业类型呈现出三种趋势:一是行业跨度非常大,不再局限于传统行业,电子商务、环保、动画、景观规划、电子配件等均有涉及;二是互联网公司占比走高;三是创业项目的技术含量增高。

2.创业资金的来源。想创业,资金是保障,刚毕业大学生没有资金积累的过程,创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向家人自筹资金,这是绝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的主要选择之一。国内某权威大学生就业调查机构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大学毕业生的创业资金82%来自于个人和家庭的资金,这样的资金来源途径从根本上限定了大多数大学生创业的规模。向银行申请小额的创业贷款也是大学生创业者资金来源的一个途径,创业者可以向银行申请小额的贷款来支付创业的资金投入,这样的模式目前更多的是作为向家人亲戚朋友自筹资金的补充,比较少的作为首要资金来源。小部分的大学生读书期间通过竞赛,奖学金,实习等方式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这也是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的一个途径,这样的资金积累往往比较少,与创业的所需资金有一定的差距。更多的来源是上述多种途径的组合体,这是目前大学生创业的绝大多数创业资金模式。

3.创业政策的支持。杭州鼓励大学生以创业促就业,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助力大学生创业。加大自主创业金融扶持政策力度,将规定的20万元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提高至30万元,将2年贴息期限延长至3年,设立合伙企业可适当提高贷款额度,着力帮助高校毕业生解决创业资金问题。杭州鼓励高校毕业生网络创业,凡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从事电子商务经营可按规定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对按规定缴纳社会养老保险满1年的,可给予一次性自主创业社会保险补贴。据悉,目前该政策属于全国首创。政府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成长型大学生创业企业,设立成长型大学生创业子基金、 安排专项扶持资金、项目融资支持、资助、组织开展创业大赛及补贴等形式扶持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发展。

二、大学生创业困境的分析

杭州大学生创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但其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困境。

1.经验不足,创业能力不够。在大学生创业群体里75%左右创业企业规模很小,不少大创企业只有两三人,甚至只有一个人,组织机构不健全,盈利甚少,经营困难,没有完整的财务数据,也没用技术支撑。此外,大多数创业者不仅缺乏创业行业的相关知识、团队管理经验,也缺乏创业的经验,28%的创业者是一毕业就创业,近34%的大学生创业者从未有过自己创业行业的从业经验。在创业热潮中,许多大学生不顾年龄及阅历等方面的限制,仅凭着一股热情去创业,对创业的认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对社会的需求缺乏深刻的认知,对可能遭遇到的风险和失败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视野狭窄,盲目创业,最终经不起市场考验,以失败告终。事实上,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和其他的创业家在性格上的要求是一样的,首先要有企业家的潜质,要专注诚信、讲规则,要有远大的目标又要能脚踏实地,要关注市场,要打造核心竞争能力,其次还要具备财务、法律和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2.资金困难,融资能力不强。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决定了在创业过程中普遍会面临没有足够的创业资金和企业发展资金保障。对于创业的大学生,其起步资金多数由家庭出资,对那些家境一般的人来说,创业显然行不通。政府虽出台了一系列资助奖励政策,如无偿资助和无息贷款,但有一定的申报要求,还有对政府政策的不了解等因素,使大学生没有很好的利用。在银行融资方面,由于创业学生的信用等级难以评定,银行对其授信贷款持谨慎态度,也很难获得贷款。 大学生选定的创业项目受经历、眼界所限,多数难以获得风险投资者的青睐。其余诸如典当融资、融资租赁等方式,因为大学生创业者自身拥有的现实资产的规模有限,也很难获得相对大额度的资金支持。资金困境将影响创业的规模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很多大学生创业企业在创业初期因为缺乏资金持续支持而创业失败。

3.缺少调研,对市场了解不够。大学生的市场观念较为淡薄,不少大学生很乐于向投资人大谈自己的技术如何领先与独特,却很少涉及这些技术或产品究竟会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就算谈到市场的话题,他们也多半只会计划花钱做做广告而已,而对于诸如目标市场定位与营销手段组合这些重要方面,则全然没有概念。其实,真正能引起投资人兴趣的并不一定是那些先进得不得了的东西, 相反,那些技术含量一般但却能切中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常常会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大学生刚走出象牙塔的大门, 对社会和市场缺乏准确的认识,对自身没有较为准确的定位,并没有一定的市场考察调研数据做支撑。在创业企业的发展上注定了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认识的片面性,这也是阻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一个主要因素。

三、提高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对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杭州新常态下培育大学生企业发展的源泉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来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杭州正努力完善由“高校、政府、社会”三者整合构建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

1.优化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高校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启蒙阶段,学校除了创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外,还应该充分重视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纳入学分制管理的范畴。通过在校内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区、成立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创业实训室等途径,让大学生参加创业活动,锻炼自己的创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

大力推进SIYB(SIYB包括四个培训模块:GYB、SYB、IYB、EYB) 的项目训 练,通过小班教学,U字型授课模式,为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提供创业的学习平台,树立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完善创业计划,提升创业能力。

2. 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近年来,杭州市政府不断加大扶持大学生创业工作力度,先后出台了大学生实训工程、大学生创业导师制、大学生创业企业联系制度、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等。在2015年发布的杭州人才“27条”新政中,提出要建立“大学生创业融资风险池”、“大学生创业资助”、 “大学生创业大赛项目无偿资助”、“杰出创业人才培育计划”、“大学生创业企业扶优资助”、“大学生网上创业资助”等等。这些政策的组合要将大学生创业纳入政府创业服务体系,帮助大学毕业生成功创业。具体措施:一是加大资金支持。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引入风险投资,同时要募集社会资本,本着双赢的方针,探索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二是设立创业培训机构。大学生自主创业 “屡创屡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自身缺乏创业素质和能力。政府应设立专门机构, 对准备创业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政策法规培训。三是构建创业平台。构建一个良好的创业平台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政府应在政策、项目上为大学生企业提供支持。

3.引导和服务大学生成功创业。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支持创业、鼓励创业、保护创业的社会舆论环境,积极宣传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扶持政策, 策划开展“创业论坛”、“创业设计大赛” 等活动。在高校要依托创业园地或实习基地,鼓励大学生通过制定创业计划,参与社团活动,增加创业意识。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以更开放的心态引入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通过增设创业技能和创业方法的课程等方式加强创业素质培养。并加大创业导师队伍的建设,建立导师 + 项目,导师 + 资金,导师 + 团队、 团队 + 项目,网络 + 实体,创意 + 资金, 项目 + 企业、大赛 + 孵化等多种指导模式,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少走弯路。

4.积极构建大学生创业投资体系。大学生创业要积极构建良好的创业投资体系。一方面大学生创业者应主动地展示创业项目发展规划、技术成果、企业发展前景争取吸引到创业投资者的支持;另一方面,促进完善的创业投资平台建设, 在实施创业投资的整个过程中,创业投资家积极参与到所投资企业运作过程中去, 为其未来的成功注入活力,使资金的供给者与使用者结成合作伙伴关系,投资者完成了资金监管、风险预估,资本运作的效果达到其最理想的状态,大学生创业者获得了资金支持、风险共享,提高了创业成功率。

摘要:文章以杭州为例从资金来源、政策支持等角度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创业存在的特点,剖析了创业过程中在融资、经验、把握市场等方面的困境,并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对策。

大学生创业困境 篇10

一、创业教育在文史哲专业大学生中开展的情况和遇到的困境

1. 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出现偏差

长期从事某一方面学习或研究容易对某一类问题形成较定式的思维或处理方式, 从而在对待其他问题时采取同样的思维或处理方式。文史哲相关专业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与经管类、理工类有较大的差异, 和经济运行、产业技术几乎没有关联, 所以大多数文科类学生认为创业对自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通过问卷调查, 70%的受访者表示:创业教育的开展对自己的意义不大。

2. 教师、学生及其家庭对创业教育的认同度不高

某些教师长期从事专业课的教学和研究, 对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 认为在没有打牢专业课基础的情况下进行创业教育, 完全是哗众取宠、本末倒置的行为, 等同于学生的课外活动, 从而厌恶和排斥创业教育的开展, 并在言行上影响学生的思想。同时, 国内的创业环境不理想,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创业风险很高。

3. 创业教育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 大多数学校往往临时聘请经济管理类教师承担创业教育课程的授课, 各学院创业教育课程教师一般从本学院选择, 但传统文科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内容很少涉及创业教育的内容, 既无创业和企业管理经历, 又缺乏理论研究, 更谈不上教学效果。事实上, 多数高校推动创业教育的是就业指导中心而不是教务处, 就业指导中心所能调动的工作人员限囿于各学院学工办和团委。但是, 各院级团委工作人员年龄处于二十五到三十五岁之间, 人生阅历简单, 鲜有人从事过创业实践, 照本宣科就成为主要的授课方式。同时, 他们正处于组建家庭、养育下一代的关键时期, 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已属不易, 很难抽出时间进行创业教育上的研究和实践。虽然有通过自身努力而教学有成者, 但是凤毛麟角。学校和学院邀请一些创业人士或成功企业家来学校作报告, 以增强创业课的实效性, 但某些报告者过于吹嘘自己、夸大创业之艰难, 所讲案例个性色彩浓厚, 缺乏普遍的规律性和影响力。部分文史哲专业学生对这样的报告兴趣不大, 甚至有抵触情绪。

4. 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相对国外发达的创业教育建设, 无论是经验模式还是理论构建看, 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理论体系的滞后致使我国现阶段在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并没有将创业教育彻底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 创业教育课程往往由学生处或者就业指导中心选择基本教材, 安排辅导员和负责就业的行政工作人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教育。这种学生处和教务处两张皮似的教学模式, 使得学科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并未形成有机紧密的联系, 导致我国大学生在现实创业中脱离专业优势依托, 缺乏创业竞争优势。而文史哲专业原本就缺乏专业优势, 这种模式让创业教育更成为一种摆设甚至负担。

二、解决当前文史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困境的途径

1. 科学认识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的英文表述是“enterprise education”, 还可以被译为“事业心、开拓精神教育”, 可见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倡导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事业心。高校创业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创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 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创业教育内容可以理解为:第一, 创业精神学:感性的创业冲动、知性的创业认知、理性的创业理念的逻辑演进与多维建构;创业哲理、创业伦理、创业心理的释说与体系, 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性。第二, 创业知识论:创业经济学、创业管理学、创业环境学、创业人才学、创业法学的学术性、伦理性、实用性与协调性。第三, 创业实践论:创业主体的行为规律与创业实务。

文史哲专业的大学生虽然没有直接创业的优势, 但通过创业教育, 具备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在工作单位的某一领域同样能成就一番事业。

2. 分专业分层次地进行培养

根据对创业成功案例的分析统计发现, 文史哲专业毕业生人数较少, 经济管理和具有技术含量的专业毕业生占大多数, 事实证明不同专业大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认知、兴趣、理解和转化实际能力等方面有差距。当前, 各高校一般都是选基本通用教材, 在全体学生中普及教育, 没有进行分类指导和分层培养。要改变这种情况, 各高校必须开发适合我国国情和高校实际的创业教育通识课程, 以便更好地向学生传授创业的一些基本知识。要开发与专业情况实际相结合的高级课程, 以满足那些具备一定创业条件和素质的学生提高创业能力。培养不应游离于专业课程之外, 而应依托专业对学科教学过程进行重构, 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创业教育课程培养体系。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文史哲专业的教师多从事单纯的专业理论研究, 无法有效地推进创业教育。所以, 高校要加强校内的创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当前, 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等公共课师资力量的建设模式比较成熟, 学校要以教务处、学生处为核心力量, 借鉴这种模式, 组建专业师资队伍。随后进行创业教育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方法、企业实践等方面的强化培训, 以提高其创业教育素质。还可以组织创业教育教师去创业成功的典型企业参观考察, 实地了解创业企业成功的原因、具体的运作方式, 以获得切身的感受, 增强授课的生动性。也可外聘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人士作为创业教育课堂教学的辅助师资。

4. 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创业意识类课程, 注重激发学生创业动机和热情, 引导学生创业入门; (2) 创业知识类课程, 注重创业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 广泛涉及创业学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类知识、人文社科类知识等; (3) 创业能力类课程, 强调对学生撰写创业计划、开办新企业、搜集与处理信息、管理沟通等与创业相关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注重创业真实过程和环境的体验; (4) 创业心理品质类课程, 主要指导学生学会心理调适和激励, 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及创业心理学、创业精神等内容。

在创业教育的方法方面, 要侧重于案例教学, 并重视精选案例。对于创业教育中案例的选择, 不能只是简单的创业故事介绍, 而要注意把创业案例中折射出的创业精神及方法挖掘出来。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注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讨论, 深入分析案例中创业主角创业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文史哲专业一般没有相关的实践课程, 也少有与之联系密切的企业可供实践。因此, 可以利用科技软件, 模拟创业实践教育。就是使用开发成熟的软件系统, 人为创造经济活动仿真环境, 从形式到经营都与现代公司一样, 但是它的产品和货币是数字化的。模拟时, 除货物是虚拟的并且不发生实体位移外, 其他如票据、账册、操作方式、核算办法等均按照现实经济活动中通行的做法设计和运作。因此, 学生在其中可经历全部业务操作过程, 了解和弄清其各环节之间的联系, 而又不必承担任何经济活动风险。

经过这种实践, 学生大体明白如何选择创业项目、筹集创业资金、组建创业团队、运行与管理创业企业、市场营销等, 为以后的创业活动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扬州大学就业创业课程教研室.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 扬州大学, 2010, 7.

[2]扬州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扬州大学校友创业实例集锦。扬州大学, 2011, 10.

[3]扬州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创新创业教育学习材料汇编.扬州大学, 2011, 9.

[4]严毛新.高校创业教育的两难选择及展望.浙江社会科学, 2019, 2.

[5]夏永全, 蒋茂贵.论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湖南社会科学, 2009 (1) .

第一次创业就陷入困境 篇11

马上又要到付房租的时间了,又是9,000块,如果我不续租的话,我的3,000元押金就拿不到了,而且这就代表我要放弃了!说实话,我真的很不甘心。希望能给我一些意见!

Mr.透透气:

你知道吗,世界500强里的那些大企业,没有一家是第一次创业就走到现在这么辉煌的;你知道吗,所有世界级的风险投资人,最喜欢项目的团队领航人是曾经经历过创业失败的。

因为失败是最好的试金石,可以测出你对理想的坚持度,是否可以强大到足以抵挡人性里所有灰暗的心理,重新从过去的阴影里走出来,拥抱前面又一个新鲜的太阳。

当然,为了避免重大的失败可能导致的元气大伤,损失掉重新站起来的资源和条件,不把误伤变遗憾,如何在创业前避免犯下可控制的硬伤就很重要了。

你现在的硬伤就很明显:对目标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不了解;对他们的消费量不了解;对利润的合理幅度不清楚;对门面的性价比也不了解。总之做对的东西少,盲目的事情很多。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空有雄心把所有积蓄投上去,却没有勇气把自己全身心的投进去——放弃现在的工作,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创业的全面实践中去。你要学会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3个月过去了,还不知道硬伤到底出在哪里。你觉得现在出现的失败是不是本可以避免,也是不可以原谅的呢?

因为不放弃已有的工作,你只能在业余时间去跑批发市场,你只能在与消费者面对面沟通的关键环节失去踪影,你只能束手无策的等待小店的亏本。

当然我不知道你的雇员,是不是那么尽心和擅长做小店销售的,因为这非常关键:他不会诱导客户,他没有打折的权力,他没有很好的服务意识,他没有发现问题和提醒老板的经营意识,这些都可能会让你3个月下来仍然对那个市场没有清晰的认识和判断。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再战3个月,不放弃这场自己永远赢不了的战争,你这是在和谁赌气较量呢?是命运吗,是面子吗?恐怕只是让提供战场的房东心里笑开了花。

其实对于创业的成本来说,这3,000元的押金,不是现在的账面数目,而是你一开始就准备好的、为可能的失败而要交的学费,因为如果没有这3,000块,你根本都启动不了这个项目。如果要因为这个成本去追加又一次投资,只是在你失败的学费上再加上9,000元,哪个选择比较明智,你应该很清楚了。当然,如果你能谈到一个下家来入住,那么3,000元的押金是可以拿回来的,不过要看时间能不能给你这个运气了。

如果能从第一次的失败中获取了经验,以后不会犯类似的错误,你是可以甘心的;如果是因为没有延续做老板的身份而失去面子的不甘心,如果是因为几万块辛苦钱的投入而没有保本的不甘心,那么你就要先问一下自己:是不是真正输得起?不然,就甘心一辈子给人打工去吧。

网友评论

大学生创业困境 篇12

一、大学生创业困境:社会支持网的弱化与缺失

对于社会支持, 较普遍的定义为“社会支持就是意识到的或实际的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提供的服务性或表达性的资源” (Lin, 1986) 。从社会支持的内容来看, 考伯将社会支持区分为情感性支持、网络支持、信息性支持、物质性支持、服务性支持和抚育性支持6种 (Cobb, 1979) ;卡特纳和罗素 (Cutrona&Rusen, 1990) 将社会支持区分为情感性支持、社会整合或网络支持、满足自尊的支持、物质性支持、信息支持5种 (转引程虹娟、龚永辉、朱从书, 2003) 。本文将社会支持分为物质支持 (提供金钱、实物等有形帮助) 、信息支持 (提供创业的信息) 、精神支持 (包括对创业者的关怀、理解、尊重, 提供工作的建议和指导) 和服务支持 (包括自主创业相关政策帮助和提供创业教育等服务性帮助) 4种, 以下讨论将根据这四种分类进行。

从社会支持的来源渠道来看, 可以将大学生创业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划分为正式社会支持网与非正式社会支持。廖和军 (2004) 把社会支持划为正式的制度化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 前者包括政策法规所体现的国家支持具体实施国家政策法规的单位支持以及来自于其它市场组织、高校等方面支持;后者包括来自于家庭、朋友、同事 (同学) 、恋人、老师等社会关系网的支持。目前, 这两种支持网络提供的支持内容不同, 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主要提供信息支持、服务支持和一部分财务方面的物质支持, 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则主要提供物质支持、精神支持和一部分的信息支持。

(一) 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

1.物质支持缺失:

缺少资金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最主要障碍。有关调查发现, 缺少创业资金成为不赞成大学生创业的最主要原因。社会资金支持方面, 银行贷款与风险投资对大学生创业的项目的要求比较苛刻, 只有极少数创业者能够得到帮助;另一方面经济环境欠佳, 加之政府对融资的支持力度较小, 大学生获得融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 许多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只好放弃。创业资金难以获得的问题, 主要是由于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中对大学生创业者财务方面支持较少, 难以满足大学生创业的需求。

2.信息支持的缺失:

创业信息不对称。据调查, 大学生对创业政策的了解比较匮乏, 在“毕业后有创业打算的”学生中有60%的学生知道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有鼓励政策, 但对具体的政策了解上仅有10%的学生是完全清楚的。造成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是多样的, 其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缺少信息来源网络:学校还未提供足够的创业信息, 其他信息网络也少有针对大学生创业所提供的信息, 这凸显政策出台后的宣传滞后的问题。大学生对相关创业政策了解较少则反映了创业的信息支持不够, 而信息支持主要由正式化的社会支持网络所提供的。

3.服务支持的缺失:

创业教育与创业环境欠优。据调查, 缺乏创业技能、创业经验、创业学习等成为除了创业资金问题以外的最主要困难。目前的创业教育体系主要由大学提供, 但是相关教育只在极少数高校展开, 对大学生创业技能广泛的缺少难以提供充足的帮助与支持。同时, 创业政策环境不优对大学生创业难以起到帮助作用。目前国家政策在注册登记、人事档案方面提供免除一定费用的优惠, 但同时还设置了限制性条件, 首先规定自主创业者只能从事个体经营, 而不能开办公司, 并对从事个体经营又进行了行业的限制, 如不能从事建筑、广告、网吧等, 政策难以为创业者提供足够的帮助。

4.精神支持的缺失:

大学生创业自信不足和抗压力差。对西安地区五所高校的15个专业1, 156名大学生的自信心所作的调查发现, 有31.8%的人缺乏一定程度的自信, 有3.2%的人有较为严重的自卑感。除了自信不足等、怕失败、抗挫能力差等问题影响大学生创业的精神状态。这种大学生情感、心理方面的障碍反映出正式化的社会支持网络无法提供足够精神性支持。

(二) 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弱化。

家庭是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主体, 随着社会转型, 其结构逐渐微型化, 主要家庭类型从扩展家庭向核心家庭的过渡, 这种变化也导致非正式社会网络的支持功能弱化;同时, 随着相关制度化市场体制的完善并开始发挥作用, 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弱化也成为一种不可逆的趋势, 所能够提供的支持不能满足创业的需要。一是物质支持方面, 大学生在校期间多数较难有一笔能够支撑创业的积蓄, 而大多数家庭无力支撑较小规模创业起步的资金, 许多大学生空有创意却没办法启动。二是信息支持方面, 美国社会科学家林南认为强关系下所提供的社会资源同质性较强, 而我国人伦关系多以强关系为主 (边燕杰, 1998) 。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也是以强关系为主, 所提供的支持同质性较强, 能够提供的创业信息有限。三是精神支持方面, 在目前的创业中, 精神性支持主要由亲人、朋友等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提供, 但是这种帮助多是较业余、缺乏专业而科学体系的帮助, 多数情况下很难从根本上对大学生创业心理进行改善。四是服务支持方面, 在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中, 家庭能够提供一部分创业素质教育方面的教育, 但是这种服务性支持极其有限。其他由非正式社会支持所能够提供的服务性帮助也较少。

随着自主创业的升温, 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支持作用出现了一定的弱化, 但是依然是目前自主创业的主要支持来源。本文认为, 如果谋求自主创业现状的改变, 那么应该主要关注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 同时辅以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完善。

二、新型大学生创业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

(一) 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

1.政府。

一是在物质支持方面, 笔者认为, 应该倡导建立一种从中央到地方再到高校的创业物质支持网络。这个网络可以尝试为大学生的创业资金提供担保, 由学校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评估, 为评估合格的项目争取地方财政或者中央财政的一定支持来帮助大学生创业起步。可以尝试通过政府财政与信贷机构共同提供给创业者小额贷款;此外, 政府对该类型企业有一定的税收政策优惠的手段, 帮助大学生创业者获得创业资金支持。二是在信息支持方面, 政府应通过电子政务平台构建自主创业的信息支持网络, 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定位、创业项目、创业融资渠道、创业评估等相关信息, 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充分了解创业选择、创业程序、以及相关帮助信息。三是在创业政策支持方面,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环境作为重要的服务性社会支持, 应该包括政府直接支持、中央政府的创业政策、政府项目 (政府项目中的服务型组织) 等政策, 对大学生创业有重要帮助作用。从注册公司来说, 缩短的注册审批程序、减少费用能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除了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 鼓励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 政府还应将相关政策支持与其他政策配套, 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

2.高校。

大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思维的重要来源是高校及周围的环境, 那么一个能够覆盖教学到校园生活的正式制度化信息网络能够在创业意识方面对大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栏、组织讲座等方法从校园的方方面面渗透入创业的观念, 引发大学生对创业的思考。一是在服务支持方面, 大学生创业者可以通过创业教育培训的支持, 提高创业素质, 例如创业注册的法律信息、注册企业的必要条件、电子商务等;同时由创业服务系统进行辅助, 掌握必要的管理、公关、领导技术, 弥补经验不足的缺点, 从而将所有已获得资源有效整合, 从而让创业项目步入正轨。这就需要由高校牵头建立创业教育的支持网络帮助大学生系统的获得创业教育。二是在精神支持方面,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发展学校社会工作来实现。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介入, 组织团体社会工作进行创业心理提供支持帮助, 同时结合个案社会工作, 通过接案、判断问题、制定工作目标与计划并实施、评估等处理方法, 在校园内与心理咨询工作方面相辅相成, 为大学生在创业中遇到的信心受挫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帮助。

(二) 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

大学生创业者可以考虑更多的联系对象扩大社会支持网络的范围, 尝试寻找可能的帮助。同时, 将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与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相结合, 通过非正式网络的成员, 使用正式网络的途径来获取创业资金, 或者通过协同创业获得更多的融资。在信息支持方面, 大学创业者应该尝试将非正式社会网络中的弱关系强化, 获得来自血缘、亲缘、业缘、地缘方面的支持;同时, 可以寻找和自己兴趣相投的其他人组成团队, 让社会支持网络的覆盖面更加广泛, 获得更多的支持与帮助。还可以通过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获得服务性支持, 包括通过强关系与弱关系获得业务等方式一定的创业资源, 并通过获取创业经验避开创业误区, 提高创业素质。当然, 更重要的是, 家长、同学、朋友、老师等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中的成员应转变观念, 积极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

参考文献

[1].周秋江.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 2007, 12:113~115

[2].欧清华.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障碍与对策探微[J].教育与现代化, 2004, 3:30~37

[3].肖于波, 闫喜, 林邱乾.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法规政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5:61~62

[4].龙叶, 袁俊.试论了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信息环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7, 3:92~93

[5].秦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网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7, 6:4~5

[6].冯华, 王振红.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创业问题剖析[J].商业时代, 2009, 7:61~63

[7].陈艳红.浅析当代大学生创业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08, 9:122~125

上一篇:抗菌活性物质下一篇:企业规避外汇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