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大学城创业指导

2024-06-26

大学生大学城创业指导(精选12篇)

大学生大学城创业指导 篇1

一、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创业, 是指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或毕业后, 依靠自身的学识智慧、科技发明、专利成果等资源, 通过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开办公司、创办企业等形式开创自己的事业。大学生创业是就业的另一种模式, 是就业的高级形式, 所不同的是大学生不是被动地等待他人给自己就业机会, 而是主动地为自己或他人创造就业机会, 是勇者与智者面对现实做出的非凡选择,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大学生创业可为社会和个人创造财富。

大学生创业有利于激活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 从而促使许多新创意、新科技能够迅速实现应用, 为社会带来巨大的财富和价值。与传统就业相比, 创业具有较高的风险, 但也有较高的回报。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仅仅依靠为别人工作而变得非常富有, 创业是最有希望实现致富目标的方式之一。

2. 大学生创业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

创业会促使大学生不断创新、超越自我、充分运用个人能力, 将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社会的需要, 从而获得成功。创业是大学生谋求生存乃至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之一。

3. 大学生创业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

创业的过程, 也是锤炼大学生意志品质的过程, 会促进大学生更快成长和更加成熟。创业可以使大学生全方位地投入社会实践, 使大学生获得宝贵的社会经验, 弥补以往经验不足的缺点;创业的大学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的工作, 自己决定何时何地怎样工作, 有助于大学生锻炼自我管理能力。即便创业失败, 带来的有益经验也会使创业者比同龄人更快地成长。

二、大学生创业指导模式探讨

大学生创业是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产物。开展大学生创业指导是针对每一个创业的大学生, 提供科学、理性、系统的创业指导、管理, 最终推动大学生成功创业。

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模式是一种以创业目标为导向, 改善、提高大学生创业成效的管理过程;大学生创业指导必须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创业总目标相联系, 是一个不断循环的流程, 分为四个环节:创业计划、创业辅导、创业成效考核、创业成效分析, 这些环节周期性的循环运用过程就构成了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模式。

1. 创业计划。

创业计划是大学生创业指导模式的起点, 是实施创业指导的基础与关键手段, 是在创业总目标的指引下, 以确定创业的阶段目标、创业的策略与方式等问题的过程, 其中创业阶段目标的确立最为关键。创业计划阶段通过创业团队成员的共同参与、双向沟通, 以确定创业团队及团队成员的创业阶段目标。

创业阶段目标应当包括创业团队的阶段目标与团队成员的阶段目标, 二者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整体, 以支持创业总目标的实现。创业团队阶段目标的确定主要考虑:一是大学生的长远发展目标。创业团队阶段目标必须体现对大学生长远发展目标的支持, 这才能保证创业团队阶段目标与大学生长远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以推动大学生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二是创业总目标。创业总目标是创业团队近期工作明确的方向, 也是确定创业团队阶段目标最直接的依据。三是创业项目服务客户需求。大学生创业目标是通过创业过程实现, 而创业过程的措施、手段最终是由创业项目服务客户的需求决定。

创业团队成员阶段目标的确定主要考虑:一是创业团队阶段目标。创业团队阶段目标是确定团队成员的阶段目标的导向与最直接的依据, 团队成员的阶段目标常常是团队阶段目标的一部分或其分解。二是创业团队成员的自我发展。团队成员的阶段目标主要来源于创业团队阶段目标的分解, 另外也来源于自身工作、专业发展、创业成效改进等方面的要求。因此, 创业团队成员阶段目标的确定必须考虑团队成员自身发展的具体要求。

同时, 创业计划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墨赫曼认为, 在任何类型的设计活动中都有一个根本原则, 那就是把将要使用系统的有关人员吸收到这个系统的设计中来。因此, 在创业计划制定阶段, 创业指导教师与创业团队成员应可能进行面对面交流, 以利于与创业大学生就创业阶段目标、创业策略等问题达成共识以形成责任感, 这样对创业总目标的实现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 创业辅导。

创业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创业辅导, 贯穿于大学生创业指导的全过程, 包括了持续的创业过程沟通与创业成效信息的收集两个方面, 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成效的高低。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员来自于不同的年级、专业甚至不同的院校, 大学生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业实践, 每个团队成员从事创业项目的不同环节;同时, 大学生创业指导教师也常常是利用工作之余进行创业指导工作。大学生创业指导教师与队成员之间, 以及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的直接沟通受到一定限制。

第一, 依据创业沟通目的、工作任务的性质恰当选用通讯工具, 将多种通讯工具结合使用, 以保证创业过程沟通的快捷、高效, 以弥补创业指导教师与团队成员, 以及团队成员之间面对面沟通的不足。第二, 创业过程的沟通可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是经过事先的计划和安排, 按照一定规则、方式进行的沟通。非正式沟通则形式多样, 包括正式沟通之外的沟通。

创业指导教师与团队成员, 以及团队成员之间正式沟通可采用多种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如书面报告可采用电子邮件、传真的方式;单独面谈可采用电话交谈, 也可采用QQ、MSN等互联网即时通讯形式进行团队重要问题及团队成员共同问题的单独交流;也可利用建立的自己创业团队的QQ群进行创业团队指导教师、团队成员之间的多向交流。

非正式沟通是进行创业过程沟通的重要形式, 其形式多样、随意, 沟通双方容易接受, 常常沟通效率高。创业指导教师与团队成员, 以及团队成员之间可利用网络聊天、手机短信进行非正式沟通, 这可提高创业指导教师与团队成员, 以及团队成员之间创业过程沟通的效率、融洽双方关系。另外, 创业指导教师与团队成员, 以及团队成员之间, 应当充分利用团队成员有限的面对面交流机会, 有利于及时发现创业过程的各种问题与风险, 能够促进对创业成员间的认同、信任、友谊关系的建立, 以保证创业过程的顺利进行, 改善、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成效。

3. 创业成效考核。

大学生创业成效考核是一个按照创业计划确定的创业目标, 考查、评价创业计划实际完成创业情况以及创业成员工作情况的过程。通过有效的创业成效考核, 可以发现创业成员的工作有效或无效的原因以及改善、提高创业成效的方法;可以为确认、选择更有效的创业指导方式、方法提供依据。

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员来自于不同的年级、专业甚至不同的院校, 大学生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业实践, 每个团队成员从事创业项目的不同环节。因此, 如何选择创业成效考核方法是创业指导教师进行创业绩效管理的一个难题。

大学生的创业成效考核, 既包括对创业团队额整体考核, 也包括对创业团队成员的个体考核;既包括对创业成果考核, 也包括对创业过程考核, 并且还要兼顾对创业团队成员素质能力考核。创业成效考核方法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创业成效考核的结果以及对创业团队的后续管理的效果。因此, 大学生的创业成效考核应采用平衡记分卡法, 建立创业团队整体层面与团队成员个体层面的相互联系的平衡记分卡, 全面反映、考核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创业成效, 改善、提高大学生创业团队管理的水平与质量, 提高创业团队的运作效率。

平衡记分卡 (Balanced Score Card, BSC) 最初源于1990年美国诺顿研究所主持并完成的“未来组织绩效衡量方法”研究计划。平衡记分卡核心思想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指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 保持对组织短期绩效以及组织未来绩效驱动力的关注, 实现组织管理目标。运用平衡记分对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成效考核;使创业指导教师在掌握创业成效结果的同时, 又能够对创业团队在增强未来发展能力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管理与监督, 有利于改善、提升大学生创业团队的运作效率。

4. 创业成效分析。

创业成效分析是创业指导教师与创业大学生之间, 共同针对创业成效考核结果所做出的交流与沟通, 是实施创业计划并考核其执行情况后, 对不够满意之处所进行的针对性的分析, 是大学生创业指导真正起改进与增值作用的环节。

创业成效分析是创业指导教师与创业大学生进行交流, 并且应主要采用面谈形式, 而非简单的告知创业成效考核结果。创业成效分析应当坚持具体的、全面的、建设性的分析原则, 使创业大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认识创业成效好坏的原因, 并且对大学生创业改进有所帮助。有效的创业成效分析能够使创业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创业中的优点与不足, 并分析相关原因, 明确有待改进之处, 有利于制定、执行下一个创业计划, 以帮助大学生提升创业能力、改进创业成效。

三、结束语

大学生创业指导模式包含创业计划、创业辅导、创业成效考核、创业成效分析四个环节, 在大学生创业指导过程中, 必须充分考虑大学生以及大学生创业的特征以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创造性的、充分的综合利用创业辅导, 以提升大学生分析、解决创业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这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

摘要:在分析大学生创业重要意义的基础上, 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模式的创业计划、创业辅导、创业成效考核、创业成效分析各个环节进行了剖析, 并认为应充分运用创业辅导, 帮助大学生创业团队分析、解决创业出现的问题, 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效。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指导模式,创业辅导

参考文献

[1]程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

[2]王宝生.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3]赵观石.论大学生创业的六个认识误区[J].教育与职业, 2011, (1) .

[4]佘敏.当前中国大学生创业的优劣势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1) .

[5]蒋龙余.浅析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职教论坛, 2010, (20) .

大学生大学城创业指导 篇2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我们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我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这些都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这也往往造就了我们创业的动力源泉。

我们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但是创业的道路是艰难的,创业的成功与否不一定与知识的积累量成正比。没有很高的学历在创业竞争中也一样能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创业的方向,方式和方法。有的时候还要看准时机,看准市场的潜力。就像比尔盖茨,他之所以能财源滚滚,就是因为他看到了计算机在人类的生活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个市场有无限的潜力,也就是需求会无限增大。

但是在创业道路上,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往往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对市尝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常常盲目乐观,我们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我们经常看到的创业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态自

然都是理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看到成功,也看到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我们变得更加理智。

我们的市场观念较为淡薄,不少大学生很乐于向投资人大谈自己的技术如何领先与独特,却很少涉及这些技术或产品究竟会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就算谈到市场的话题,他们也多半只会计划花钱做做广告而已,而对于诸如目标市场定位与营销手段组合这些重要方面,则全然没有概念。其实,真正能引起投资人兴趣的并不一定是那些先进得不得了的东西,相反,那些技术含量一般但却能切中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常常会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同时,创业者应该有非常明确的市场营销计划,能强有力地证明赢利的可能性。

在创业征途上,有马云、俞敏洪等一批取得巨大成就的创业佼佼者,从他们的创业经历中,我可以学到很多有益的经验,而从那些功败垂成或失败的创业者身上,我们可以得出许多经验教训。结合自身创业的经历,对于大学生创业我亦颇有感想。

就我个人观点,我觉得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无可厚非,但是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不能盲目的跟随潮流。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学习。学习就像老鹰飞翔的练习,只有把翅膀练硬了才能飞得更高。用一个比喻:火焰与海水。火焰象征着热情、激情和希望;海水象征着广袤无边、深邃而又冷酷。没有火焰般激情的创业是不可想象的,而往往也会有被市场经济大海吞没的“牺牲品”。市场经济不同情弱者,也不会给任何人实习的机会。当然仅靠热情是远远不够

的,创业意味着冒险和付出,也意味着失败和挫折。大学生创业其中不乏成功者,但肯定经受了种.种挫折和市场经济大潮的考验。在经历了最初的创业冲动和付出之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成熟和冷静,对创业和成功有了更深的理解。

大学生创业指导策略与实践探索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指导;策略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将大学生创业指导引入高校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在国家的不断号召和鼓励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创业指导工作,然而在传统观念、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还不够理想,大学生指导工作还有待完善和改进,亟须探索出有效的大学生创业指导策略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意识,从而引导大学生顺利就业,缓解我国就业形势。

一、大学生创业指导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里,大学生创业已经势不可挡。在我国当前教育体制和就业背景下,大学生创业一方面可以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解决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国家的号召和鼓励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创业工作。然而就目前来看,针对大学生创业,许多高校依然停留在口号上,只知道一味鼓励大学生去自主创业,忽略了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以至于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频频受挫,挫伤创业积极性。大学生创业需要科学、有效的指导。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观念,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顺利就业,缓解我国当前就业形势。

二、大学生创业指导策略

1.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从哲学角度出发,意识指导行为。由此可见,创业意识是创业的先决条件。对于大学生而言,创业意识的高低决定了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大学生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就业模式,大学生成功创业后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可以给他人创造就业机会。而要想让大学生主动去创业,应当先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大学生有了创业意识,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而言,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引导大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从而在社会生活中发现具有发展性的创业项目。

2.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创业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难免会磕磕碰碰,受到挫伤,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作为一项新项目需要被认可和接受,一旦大学生创业的个人期望与社会现实有巨大的落差时,就会引发心理矛盾,从而挫伤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故此,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要积极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创业为导向,将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告知大学生,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精、艰苦奋斗意识,培养大学生的风险意识,保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使大学生在创业道路上保持一个亢进而又不失冷静的心态。

3.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

创业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事情,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洞察力以及较高的商业智慧。为了引导大学生更好地自主创新,在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应当加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如创新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善于学习的能力、管理能力、领导决策能力等。在大学生创业指导中,要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可以通过创业模拟来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创业。

4.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个体职业兴趣和爱好、职业志向以及职业行为等组成的有机整体。对于大學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对其今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让学生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朝着这个目标奋斗。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十分重要。在大学生进入大学接受教育后,就要积极引导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教育工作,使之树立清晰的目标,找准定位,避免盲目跟风,科学、理智地进行创业。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创业势头迅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指导越来越重要,大学生就业指导是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各大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指导中,学校要重视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强化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创业指导最终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宋宝安.大学生创业指导策略与实践探索[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48-50.

[2]胡娜.当代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大学生大学城创业指导 篇4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体系

(一) 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建立的原则

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有别于专业课和基础课, 既要求传授相应创业方面的理论知识, 又要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二是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原则。通过课堂教学, 学生可以树立创业的信念、创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包括创业的概念、内涵和创业的类型及创业的过程等。通过课外辅导, 可以更深层次地为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创业技能方面的指导。

(二) 创业指导课程设置的内容

创业指导课程内容设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实现创业指导教育有效的关键所在。课程内容应该包括创业意识养成、创业知识储备及实践能力养成几方面。襄樊学院此课程结构由公共必修课和个性化实践活动课两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主要是指大学生创业指导理念课程和创业知识课程, 个性化实践活动课主要是指大学生创业指导政策篇、创业风险规避技能篇、创业项目甄选指导篇及创业工作坊。

(三) 创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 应该在态度、知识、技能三个层面达到目标。从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及创业技能上形成目标要求。

(四) 创业指导课程教学方法

实践式教学法。实践式教学法是现代教育与育人理念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实现方式, 襄樊学院个性化创业指导课采用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的“立体化、开放式”的“二个课堂”联动下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第一课堂是通过一定的理论课程, 使学生在创业基本认识上形成应知与应会能力的培养;第二课堂通过情景模拟、活动课及企业活动日等形式, 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例如,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户外拓展活动;举办各种模拟面试、简历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创业计划书大赛等。

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 改变了以往“教师讲, 学生听”的确被动的教学模式, 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创业指导课程中利用项目教学法, 可选取多类创业项目, 让学生组成创业团队, 模拟创业, 包括企业的运营、管理及财务等。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实践研究

襄樊学院按照“面向全员, 重在实践, 重点扶持, 提升服务”的工作思路, 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 着重抓好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创业基金、创业导师以及创业团队建设, 学校创业工作已初步取得显著成效, 创业工作经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一) 大力加强创业基地建设, 推进大学生创业实践指导工作

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是高校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旨在通过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和争取各类企事业单位建立统一品牌、统一模式的“大学生创业基地”, 为大学生提供与专业、能力相匹配的创业见习岗位, 营造大学生创业的氛围, 搭建良好的创业平台, 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促进大学生开展创业工作。襄樊学院“三级”大学生创业模式, 即襄阳市大学生创业基地、襄城区大学生创业基地和校级大学生创业基地。目前, 学校共建立了1个校级创业基地, 2个校外创业基地, 9个院系创业基地。基地总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学校高度重视院系大学生创新创业场地建设工作, 积极引导他们充分利用和依托重点实验室和实训中心等现有条件, 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校把院系创业基地建设纳入学生工作的考核范畴, 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措施。目前, 全校13个学院中, 有9个学院建立了独立的大学生创业园, 超过半数以上的院系结合专业和创业需求建有学生创业场所, 积极帮助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 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 重点开展创业工作坊

如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大学生就业, 已成为众多家庭的头等大事, 与社会稳定休戚相关, 也是“重民生”的关键所在。大学生就业工作已成为所有学校关注的大事, 襄樊学院明确提出“就业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之一”, 就业指导研究室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2002年开始研究并实践个性就业指导工作。研究开发了襄樊学院个性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并进行了实践与推广, 取得了一定成绩。个性化实践活动主要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月 (一年级) 、大学生创业实践月 (二年级) 、大学生模拟招聘周 (三、四年级) 及专业技能拓展周等8个系列36个模块化的活动课程。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中以构建大学生就业知识体系和就业能力为核心, 以五种不同的教学法为依托,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构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辅导者的学习模式。

近年来, 就业指导教研室重点引入不同主题的工作坊, 如创业工作坊、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坊等, 尤其是创业工作坊, 已形成一定特色。即通过名人名家讲座及现场模拟的形式来让学生参与体验, 从而转化为能力, 激发创业动力, 实现创业。

(三) 不懈努力, 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篇5

签约就业;合同就业;定向就业;灵活就业;网络就业;升学;出国;入伍;参加国家和地方项目

2、选调生和公务员在报名与培养等方面的几点差别(P12)

(1)报名条件不同:选调生的报名条件除符合国家公务员的报名条件外,还要求是学生干部,有志于从事政党工作,服从组织安排的本科以上优秀毕业生。另外不同的地方的不同岗位还会有其他的要求。

(2)培新目标不同:选调生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政党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

(3)选拨程序不同:选调生的选拨包括资格审查,笔试,面面试,体检,考察考核等程序。

(4)培养管理的措施不同:选调生到基层后,组织部门将通过举办培训班,抽调到上级党政机关跟班学习,鼓励参加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得力措施进行重点跟踪培养,帮助选调生脱颖而出。

3、三支一扶政策(P13)三支一扶是支教、支医、支农、扶贫的简称。

(1)相关规定:

a)参加“三支一扶”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服务期限为2到3年,学生应按规定完成服务工作,因身体原因不能继续服务的,须经“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批准,并履行相关手续。b)参加“三支一扶”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其户口可留校管理,也可根据本人意愿转至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应按规定为其办理落户手续。人事档案原则上统一转至服务单位所在地的县级政府人事部门,党团关系转至服务单位。

(2)参加“三支一扶”工作的条件:

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成绩合格,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具有敬业精神,遵纪守法,作风正派,身体健康。但是,定向、委培生和已经落实就业单位(签署就业协议)的高校毕业生不能报名。

(3)参加“三支一扶”工作的相关优惠政策:

a)生活交通补贴,统一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

b)原服务单位有职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应优先考虑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县、乡各类事业单位有职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也应拿出一定职位专门吸纳这部分毕业生。

c)服务期满自主创业的,可享受行事业性收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有关政策。

d)应届毕业生资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基层工作,服务达到国家规定年限,并符合相应条件的,可享受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e)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可通过适当加分以及其他优惠政策,优先录用。到西部边远贫困地区服务2年以上的,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f)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可根据本人意愿回原籍或其他地方工作,落实接收单位的,接收单位所在地应准予落户。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由接收单位按照所任职务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其职务工资标准且服务期计算为工龄。在今后晋升中高级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定。

4、本科毕业生出国留学的三种途径(P20):公费(很少)自费(占大多数)移民

5、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大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P40)

(1)自觉学习,增加修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2)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3)正确的评价自己,找准职业坐标;(4)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自身素质。

6、“理性就业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43)

(1)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重奉献,重发展;(2)树立信心,调整心态,积极主动;(3)认清形势,准确定位降低期望值;(4)拓展途径,全力以赴寻找单位和岗位;(5)避重就轻,立足西部,敢下基层;(6)避免瞻前顾后,优柔寡断;(7)避免从众心理;(8)不能过分强调专业对口;(9)调整思路,树立动态的就业观。

总之,要根据客观形势和自身的条件做好求职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确定合理的就业目标,制定完善的就业计划,积极乐观。

7、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P50)

(1)利于学生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实现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的良好匹配;

(2)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终生学习的意识;

(3)利于学生认清形势,准确定位,合理安排大学的学习生活,实现学业与职业的良好对接;

(4)提升学生职业品质,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

(5)实现学生个体的“人职匹配”提高其就业满意度。

8、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P51)

职业生涯规划要(1)预则立不预则废;(2)宜早不宜迟;(3)做到知己知彼,从容应对,宠辱不惊;

(4)与所学专业结合;(5)与提高综合能力相结合;(6)循序渐进。

9、职业选择的相关理论(P63)

(1)帕森斯人职匹配理论: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和条件。首先,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征。其次,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岗位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前途。第三,是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

(2)霍兰德职业性向理论,从整个人格角度考察职业的选择问题。核心假设把人分为6类:研究型,社会型,现实型,传统型,企业型,艺术型,职业环境也可分为相应的同样名称的六大类型。人格与职业环境的匹配是形成职业满意度、成就感的基础。

(3)职业锚理论:职业规划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而职业锚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

10、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格式(具体内容见课本P78)

(一)前言

(二)自我认识

(三)解决自我认识中的劣势和缺点

(四)未来人生职业规划

(五)结束语***院**班***人****年**月**日

11、自荐信格式(P95)

自荐信

尊敬的***:

您好!

我叫************************************

此致

敬礼!

自荐人:***学校***专业

***(姓名)

****年**月**日

附件(包含学习成绩,各种获奖以及能力证书,毕业证书)

12、有关保护大学生就业的法律(P118)

《就业促进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劳动合同法》

13、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享有的权力(P129)

(1)平等就业权;(2)被推荐权;(3)自主择业权;(4)获取信息权;(5)全面真实了解用人单位的权力;(6)接受就业指导权;(7)违约求偿权;(8)公平待遇权;(9)毕业生在择业期(两年)内将其档案、户口在校保留两年的权力;(10)国家和省规定的与就业有关的其他权利。

14、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权益保护的途径(P131)

(1)掌握政策,学习法律;(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端正就业态度;(3)全面了解用人单位,警惕各种求职陷阱;(4)慎重签订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5)敢于据法力争;(6)借鉴专家意见。

15、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义(P152)

(1)是用创业带动就业,以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2)能促进自主创新,人才培养,带动全民就业;

(3)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16、大学生自主创业基本政策服务集中的方面(出小题注意贷款,见建教材P154)

17、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方式(P173)

自筹资金;向银行贷款;吸引风险投资 ;申请政府基金;典当融资;融资租赁;其他方式。

18、大学毕业生应充分重视角色转化的意义(P200)

(1)有助于大学毕业生调整职业期望值;

(2)有助于大学毕业生尽快融入职业新环境;

(3)有助于重视人际关系,增强人际交往,加强团结合作;

大学生大学城创业指导 篇6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创业指导教师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47-02

1.高校大学生创业及指导教师概述

1.1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

在2012年以来,国家相应出台了诸多利于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创新活动。大学生属于高级知识人群,在创业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促进大学生的整体发展。

1.2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教师

在创业教育活动和相应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师有着一定的社会经验对于创业活动有着一定的了解,能够在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指导,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创业的整体内容和流程,能够减少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失误,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整体质量。

2.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创业指导教师中缺少专职教师

我国目前高校的人才进行创业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专职指导教师,很多教师都是,从其他学院或者其他教育机构调任而来的。学校的普通教师政工人员和学生管理人员都转行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中来,虽然这样增加了创业指导教师的数量,但是由于他们的创业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因此不能够在进行创业指导过程中达到很好的效果。

2.2高校创业指导教师数量不足

我国目前高校创业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由于我国高校创业指导工作开展较晚。因此高校相应的创业指导教师较少,高校并没有为创业指导教师设立专门的岗位。教师数量的缺少导致很多高校在开展相应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指导的过程中,无法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学校创业活动缺少,不能够提升学校创业的整体质量。

2.3高校创业指导教师缺乏经验

我国高校很多创业教育和指导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经验,在开展指导的过程中,往往是以简单的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创业活动和创新活动进行指导,这导致在指导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只能学到理论知识对于创业实践活动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仍然无法提升高校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整体质量。

2.4创业指导教师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

我国高校并未针对创业指导教师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很多高校在设立创业指导教师岗位的过程中对于创业指导工作不重视。因此,创业指导教师并没有自身的考核机制,教师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并没有按照自身的教学成果和效果得到相应的收益。

3.加强高校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3.1重视高校的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要想提升高校创业整体水平就要重视高校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央和地方的各个部门应当加大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的整体经费投入,要让这些资金投入能够真正用在高校创业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建设工作中。要对政治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提升创业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整体质量。

3.2加强高校创业指导教师考核机制建设

要想提升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整体水平就要加强高校指导教师考核机制的建设,由于创业指导教师的工作形式和高校的其他教师不同,因此应当针对创业教师的特点设立相应的考核方案,应当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全程创业指导教师的考核周期,同时要能够对创业指导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指导质量进行相应的考核工作,在创业指导教师中形成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3.3拓展高校创业指导教师师资来源

要想提升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整体水平,提升高校创业指导教师的整体质量就要拓展高校创业指导教师的师资来源。学校要能够为创业指导教师设立专门的岗位,同时提升教师的薪资待遇。

3.4加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

大学生创业和企业是分不开的,大学生在开展创业活动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和企业进行密切的合作能够找到医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整体的装卸流程,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整体水平。因此应当加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让企业中的相应管理人员到大学担任创业指导教师,建立长效的创业教师培训体制。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工作的过程中,创业指导教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在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少专职教师、高校创业指导教师数量不足、指导教师缺乏经验。因此,要想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整体水平就要加强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拓展高校创业指导教师师资的来源,加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建立相应的创业指导教师考核和激励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大学生创业的质量,提升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指导模式思考 篇7

一、以参与项目和竞赛作为实践手段

创新创业实践是整个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起中介意义的环节,它为大学生提供了实现自身想法和展现实践能力的基本平台。高校主要通过举办各种科研、设计、开发、创业模拟和竞赛以及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作为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手段。“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扩充为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完成。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创新训练项目是基础,创业训练项目是过渡,创业实践项目是目标。可以兴趣驱动和自主实验为原则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开展创业训练计划时引入模拟公司管理模式;实施创业实践计划时配有创业导师并引入孵化器。指导学生参与学科及科技竞赛活动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与实践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挑战杯”有两项重要赛事,分别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为大学生科技成果提供展现舞台。当前,“挑战杯”科技作品成果社会价值愈来愈高,参赛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创造性也不断提高,成果质量日益得到专家及社会的认可,并产生了社会价值。然而“挑战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竞赛渗透着浓厚功利色彩,折射出应试教育弊端;竞赛作品学院气浓,成果转化较难;科技创新陷入创业困境。

二、以参与基地建设作为实践平台

由于项目参与式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强调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学生通过“干中学”方式实现创新创业意识及技能提高。高校可与政府、企业一道通过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的基地建设作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高校可为大学生创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大学生以团队合作方式进行科研活动并主动参与创新性实践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业和学科竞赛,提高学生基本知识应用能力,促进实践技能提高,培养团队精神;同时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实验,为大学生创建了一个开放式的环境。培养大学生创业思维和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提高自身能力、发掘自身潜力的平台。高校可大力发展校外实习基地,建立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结合的双导师制度,通过校企合作,针对性地选择和实施项目,为大学生提供创业锻炼的场所和机会,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职业责任感和专业知识学习兴趣,培养面向社会、创新能力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同时为大学生了解市场、熟悉公司基本管理和运作情况提供创业经验。以政府或高校主导的大学生创业园主要帮助和推动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成长,创建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政府可提供如下扶持政策:如资助优秀创业项目、支持创业载体建设、提供创业场地扶持、鼓励多渠道融资创业、减免相关税费、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创业指导和培训等。斯坦福大学所在的硅谷就是典型的创业园,通过提供基础商务服务、中介增值服务和资本运作服务等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高校中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的师生来开拓创业。

本文主要阐述了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指导模式,以参与项目和竞赛作为实践手段中主要讨论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挑战杯”大赛。以参与基地建设作为实践平台中主要讨论了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陈伟,钱执强,徐东波“.大学—科技园”联动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浅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5):51-53.

[2]卢宝臣.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140-141.

[3]许朗,贡意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项目参与式创业教育[J].学术论坛,2011,(9):213-217.

[4]孙晓梅.试论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功能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20-122.

[5]郭莉,王菡,王栩楠.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管理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6):118-121.

[6]徐钦民,张涛.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型素质培养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1,14(5):4-6.

[7]丁三青,王希鹏,陈斌.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基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1):96-105.

[8]张向明,刘新琼.构建创新创业大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6):130-132.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篇8

一、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

结合当前艺术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教学当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以至于学生毕业后在能力上达不到实际工作中的要求;在学校教学中,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指导教学不重视,仅仅以课本上有限的知识进行教学,没有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应用到学生的教学中。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好,艺术类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身能力的提高,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减轻学生压力,培养社会新型人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大学生当前的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就要从教学中学生对就业创业的的理解上、态度上、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着手进行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在知识和经验上的不足,学生自身的抗压能力比较弱。目前的教育模式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教育的模式的影响,教学中依然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大部分只是还是依赖于书本上,在这样的教学情况下,学生最多也仅仅是掌握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缺乏实际的表现能力。在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缺乏就业创业教育这一方面的丰富经验,所以对于学生在就业创业教育中不能提供太多的帮助和学习上的指导,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资源上的缺乏。在当今社会提倡新型人才的影响之下,艺术类院校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在对学生的实际教学中把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才的教学目标落实下来,引导学生勇敢创业,多为学生组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上的共同提高。

二、艺术类院校要合理利用教师资源

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都离不开教师的合理指导,若果学校缺乏有关方面的教师,那么学生的教育工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学校中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院校教育中,从事就业教育的教师大多缺乏自身的创业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学,所以学校应该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在学校中建立专门的就业创业学习小组,为教师更好的实行教学任务创造条件,学校要定期让教师多参加各级各类的创业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从而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在教学中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明确教学方向,要求教师不但能讲授专业知识,还能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教学实践工作,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个体素质。在教学中,要建立合理的教师培养考核机制,促进艺术教师队伍的健康和谐发展,高度重视教师工作,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教学之余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从而适应新的教育形式的发展需要。学校要适当加大教师外出学习机会,让教师及时掌握最新教育形势,从而进行教学安排。学校要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各种奖励措施,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为教师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在教育中,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高低,以及自身素质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结果的好坏,教师自身有了高水平的专业创作能力,才能指导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更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创业意识,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创业的意义和价值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创业的内涵,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理想和创业信念,培养创业精神,为将来走向社会进行创业打下基础。

三、在学校内为学生构建就业创业活动平台

在学校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学生创造就业创业活动平台,从而锻炼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中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大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创业比赛、知识培训等活动,提高学生自身能力,从而激励学生自主创业。在教学中,除了对学生知识上的教学以外,还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观察、自我发现、自我学习知识整理、自我创造能力培养等,使学生能在艺术学习中达到正真的高水平;在活动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让学生认真的对待每一次活动。学校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学校组织的创业活动中,学校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大学生学会创造、学会学习、学会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根据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对学生开展全面的教育活动,结合学校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创业培训计划,利用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一些能力范围之内的、风险小、见效快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在这一过程中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随着近年来社会上对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不断重视,学校在指导学生就业创业各方面的教学有着很大责任。在艺术院校教育中为学生开设就业创业指导教学,可以让大学生有足够的心理面对就业,以积极的心态面向社会,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能,为自己就业时能准确定位,做好准备。在学习中大学生要端正思想,树立积极的就业态度,平时注意收集就业信息,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交际能力,在学习期间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面对挫折要适时进行调节,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创业做好准备。

摘要: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当今高校毕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率,缓解其就业压力的重要环节。针对制约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因素,应采取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等措施引导、促进其就业、创业。

关键词:高校毕业教育,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

参考文献

[1]孙玉贤.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社科纵横,2014(11):155-156.

大学生大学城创业指导 篇9

一、创业指导的内涵界定

《创业学》一书对创业的定义:“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新颖的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2]创业是创造出某种有价值的新事物的过程,不仅对创业者本身有价值,对其开发的某些目标对象也有价值。创业过程充满了艰辛、挫折,并非一帆风顺,需要付出不懈努力。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让他们在创业挑战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大学生创业指导主要指根据大学生创业者自身特点、个人意向、将来从事创业的领域, 为其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实践技能等培训,根据不同项目提供个性化实践指导和帮助。让他们理性选择创业,在今后工作岗位快速提升自身能力,树立正确创业观念,从而更好地为社会输送高质量、 高素质创业者。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存在问题

相关调查报道显示,很多高校创业指导课程多列为“公共选修课程”,因创业指导教师经验不足、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等问题导致大学生对创业课程不感兴趣,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使创业课程成为一种 “表象”。本文梳理出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面临的五大问题:

1.创业指导课程设置不明确

大学生创业指导属于高校理论课内容。由于对创业指导课程理论研究不成熟,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很多高校未开设相关课程。有些高校认为,创业教育是第二课堂活动,主要局限于操作层面,比如,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和讲座论坛、 组织参观企业、创办科技园或创业园与创业孵化器等。[3]使得创业教育课程出现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基础理论知识脱节现象。这种第二课堂式创业教育,忽略了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失去了内生动力。

2.创业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功利主义化较普遍。不少高校认为,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的目的是创办自己的企业。以致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受益面窄,仅以创业结果衡量创业教育效果,使创业教育内涵狭隘。我们应回归创业教育本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实现理论基础上的创新,培养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

3.创业指导师资力量不雄厚

各高校在组建创业指导教师队伍时缺少系统规划,在人员津贴发放、课时编制、绩效评定等方面关注不够,整个指导队伍缺乏基本保障,导致人员流动较快, 不能形成梯队模式,严重影响整支队伍的建设进度。从队伍成员结构看,其人员多为兼职教师,有学生政治辅导员、学生处就业工作人员,还有管理学院相关任课教师。人员结构的不稳定导致任课教师责任、目标不明确,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感不强,影响了创业指导工作的实际效果。

4.创业指导文化氛围不浓厚

缺乏浓厚的文化氛围,难以在体制上得到保障,是当前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就环境而言,激烈竞争市场环境下下,大学生创业更容易遭到一些成熟同行企业的排斥和挤兑;体制上,政府虽出台了一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但对连续发展缺少规划性。不少大学生在拥有一个新颖想法时,往往难以实施。创业氛围不浓使不少大学生经历初次创业后停滞不前。

5.创业指导培训缺乏实效性

对大学生创业指导大多以创业政策的传达、信息的传递、毕业手续办理等为主,缺乏对学生连续性、全程化指导和规划,形成“创业指导形式多,解惑少;信息宣传的多,落实少”,忽视了创业指导的真正内涵。相当一部分高校大学生从入学直到毕业对专业发展前景模糊、职业需求认知不科学,最终导致职业理想与现实脱节等。

三、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路径探索

创业教育的本质是使大学生具备成为创业者的基本能力。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要求每一个大学生成为企业家,而是让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具有创业者的基本素养,应对激烈竞争的实力,跟上社会进步与时代步伐。作为创业教育重要内容的创业指导体系,其本质是创业教育的延伸,把培养创业基本素质灌输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进一步完善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能为高校创业教育融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1.促进政府、社会、高校、家庭的全方位协同

(1)政府、社会层面。国家在体制创新中给予大学生创业的特殊政策并不多,目前还未形成一整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法规[4]。调查表明,我国现有的一些创业机制,比如财政扶持、社会保障优惠等,总体上有利于鼓励、规范、促进青年一代就业创业活动,起到一定激励作用,但还存在理论、实践、创新相脱节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5]74目前,执法部门实行的“收支两条线”体制给大学生就业创业造成阻碍;这种体制将原来不合理的政府收费合法化了,再加上超收奖励和罚款分成使一些政府部门和行政收费性事业单位想方设法额外收费,制约了大学生创业。也使得大学生在缺乏一定资金情况下创业时,面临更多困难。迫切需要国家、社会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帮助创业者做好市场调研,决策风险,提供资金帮助。

(2)高校层面。高校应有效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指导服务工作,促进其科学化、 规范化发展;要借助社会资源有效推进、 扶持大学生创业。高校承担着对大学生引导、教育作用,要培养学生创业精神,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还要通过产学研联合,加速高校科研成果转,调动社会资源的积极性,参与到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过程中。

(3)家庭层面。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 很多家长希望子女有“铁饭碗”,能到工资待遇好、条件舒适的事业单位,不肯让子女自主创业,怕承担风险,不愿意让子女到条件偏远地区工作。调查发现,家庭经济原因也是大学生不想创业的因素。因此,家长应转变传统观念,认识社会现状, 尊重子女的想法,提出合理建议,但不能打击子女积极性,鼓励子女自主创业,在创业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当前,只有依靠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引导高校有效开展创业指导工作,激励市场积极参与,助推高校创业工作,才能实现政府驱动、高校引导、市场介入、家庭支持的全方位协同的工作机制,使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工作良性开展。

2.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是指在创业者的主观世界中,具有开创性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从哲学角度讲,主要是人们对创业的理性认识、创业思想和创业观念;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主要是指人们创业的心理基础、创业个性和创业意志;从行为学角度来讲,主要是指人们创业的行为模式、创业作风和创业品质。从相关调查情况分析看出,大学生不安于现实,善于抓住一些新奇的事物,敢于大胆想象并实践,面对创业失败,大学生认为能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会为下次创业奠定基础。大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为:

(1)抗挫力薄弱。当代大学生多是90后,出生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走向繁荣,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时期,被戏称为“温室里的花朵”。他们大多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斗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至于没有形成规避风险的能力。创业过程肯定不会一帆风顺,一旦遇到困难不能及时解决和处理,便会出现问题,最易在“蝴蝶效应”影响下使整个创业土崩瓦解。有资料显示,在我国注册的公司98%都会在创业前三年破产倒闭,其中大部分创业者是刚离开校门的大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没有丰富的经验,缺乏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坚实后盾, 遇到挫折很难渡过难关。

(2)大学生缺乏创业实践锻炼。我国高校旨在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教学重点没有落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上。社会上的创业培训机构多面向已经创业初见成效的人,且费用昂贵。大学生只能通过书籍或网络零零散散地获取部分没有层次性和连续性的理论知识,只有极少数学生通过虚拟平台学到少许实际经验,但这些与真正的实体创业所需要的经验相比相去甚远。(3)创业信心不足。 调查显示,“创业信心不足”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一个主要因素。大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创业知识,缺少一定的创业实践锻炼,导致个人不愿意主动创业。遇到问题, 将困难放大,低估自身的能力,不能对社会现状进行准确评估,不善于适时地抓住机遇。[5]74

高校应当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要结合学科发展前景、社会实际需求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根据各门课程的专业培养目标,重新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建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同时,应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并与校内外实习、创业竞赛、 创业孵化等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主要包括锻炼计划管理的能力,善于领导,发挥游刃有余的交际能力;具有建立和改进店铺的管理制度能力,切忌墨守成规,学会改革创新;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学会处事不惊,面对困难劈波斩浪;具有坚守职业操守的能力,以心待人,诚实守信;具有学习能力,积极充电, 与时俱进;具有社会交往能力,思维敏捷, 善于交谈;心态调节能力,成熟稳重,宠辱不惊;保持身体健康,积极向上等。

3.加强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教学[2013]14号)中特别指出,高校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指导,加强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及学科建设,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咨询指导,聘期专家学者、企业家、 行业成功人士担任就业创业导师。[6]

首先,应让青年教师亲自进行创业锻炼、言传身教。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 相结合的办法,把校外企业家特别是杰出校友邀请到学校为学生现身说法,让大学生了解创业过程,。同时,青年教师也要积极主动到企业锻炼,积累创业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

其次,为创业指导教师搭建交流平台。高校设立创业教育导师培训体系,积极开展相关教学研讨和交流,提供专业的网络资源,让创业指导教师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沟通交流。

第三,为创业指导教师队伍提供制度保障。将创业指导纳入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范围考虑,对创业指导教师,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培训交流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建立和完善创业指导教师的聘任、考核、激励制度,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创业指导教师队伍。

4.完善专业的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为学生服务的创业指导应具备专业的指导性,尤其是专业知识方面指导水平,在科技时代几乎是决定该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7]笔者在指导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发现,很多学生的作品仅仅以微信或淘宝为交易平台,很少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背景。因此,对大学生的创业指导要结合大学生特点,实现个性化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在给予学生创业指导同时,要联合不同学科的专业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创业在专业知识上的可行性,尽量将大学生的创业成果通过论文、专利等形式转化,建立大学生的创业成果转化平台,实现线上线下齐发展,更好地调动广大师生的创业热情。

总之,通过政府、社会、高校、家庭的全方位协同,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对高校大学生实现专业的创业指导,可使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更具有实效性、专业性、针对性,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麦克斯研究院.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郁义鸿,李志能,Robert D.Hisrich.创业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9.

[3]曹胜利,雷家彇.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96.

[4]陈洪涛.关于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遇到的主要“瓶颈”及对策分析[J].现代阅读,2012(9):255.

[5]赵迎华.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盐城工学院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6):74.

[6]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ncss.org.cn/zx/zcfg/qg/280740.shtml,2014.

大学生大学城创业指导 篇10

一、大学生创业心态调研分析

(一)调研群体及背景

为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的创业动机与创业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大学生对于创业的看法、认可度与参与热情,开展了关于大学生创业心态的调查。本次调查以济南市部分高校的大学生为总体,采用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其中包括山东交通学院长清校区、中华女子学院长清校区、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校区和山东建筑大学。本次调查对象的抽取及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均由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调查人员分五次深入到各个学校中完成。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650份,回收问卷623份,其中596份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达到91.69%。本次调查对大学生的年级分布、性别比例、自主创业的可能性、阻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因素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对准确、如实描述当前的大学生创业心态情况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二)基本调研数据

我们将调查群体的基本信息和有关创业的调查数据摘录如下:

关于年级构成,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大学生群体中,大一新生占51.80%;大二学生占30.00%;大三学生占8.10%,大四学生占10.10%,说明学生所处的年级越小,反而创业的比例越大;关于性别比例,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大学生群体中,男生占71.54%;女生占28.46%,说明男性学生参与创业的比例比较高;关于来源分布,参与本次调查的学生群体有6.30%的大学生来自大城市;21.80%的大学生来自中小城市,15.40%的大学生来自城镇,56.30%的大学生来自农村。

关于自主创业的参与热情与认可程度,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大学生群体中,34.50%的大学生有意向自主创业;49.00%的大学生想创业,但需视自身情况而定;5.40%的大学生打算毕业后边找工作边创业;4.50%的大学生未曾考虑过自主创业;6.30%的大学生表态说基本不会自主创业。说明愿意创业的学生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目前可能有些支持条件不够成熟,所以要看情况而发展。

关于自主创业的障碍,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大学生群体中,26.50%的大学生认为阻碍自己自主创业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创业资金,8.70%的大学生认为阻碍自主创业的主要因素是没有合适的合作伙伴,27.10%的大学生认为阻碍自主创业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创业经验,9.00%的大学生认为阻碍自主创业的主要因素是创业环境不理想,17.40%的大学生认为阻碍自主创业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创业的基本知识,9.00%的大学生认为阻碍自主创业的主要因素是缺乏直接有效的优惠政策,资金与创业经验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短板。

关于学校在加强大学生创业方面应组织开展哪些活动这一问题,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大学生群体中,21.4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多开展与企业的交流活动加强大学生创业,12.0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经常开展创业设计大赛,14.2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提供创业项目基金,16.7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经常举办大学生成功创业典型报告会,14.8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经常开展创业咨询活动;19.2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开设创业基础辅导课程,以更好的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与企业多开展交流活动、开设创业基础辅导课程、举办创业典型报告会成为大学生急需学校提供的支持活动,以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感悟,从中获取经验。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具备良好契机

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自主创业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已为毕业生创业创造了良好的契机,[1]政府、高校、及大学生三方面条件都已基本成熟,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政府层面,已经创造了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有位著名经济学家讲过:“环境胜于种子。”环境恶劣,再好的种子也无法生存成长。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与此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优化了创业环境,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行政保障。

关于高校层面,创业教育已全面铺开。当前,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学与课程体系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各高校纷纷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创业训练,[2]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为大学生群体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自主创业做好准备。

关于大学生群体本身,自主创业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在大学生当中,自主创业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在回答“毕业后的就业选择”这个问题上,有9.1%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在单纯询问“自主创业的可能性”时,有34.5%的大学生打算自主创业,49%的大学生视情况而定,5.4%的大学生准备边工作边创业。在回答“就业区域的选择”这个问题时,大部分人择了北京、上海、广东和其他沿海城市,在回答选择这些城市就业的原因时,有17.7%的毕业生选择了“看中了该地的创业环境”,这表明,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十分高涨,许多有想法、敢创新的大学生必会脱颖而出,成为自主创业的领头羊。

三、“1+X”创业指导体系的构建研究

要做好创业指导工作,必须有一个职能明确、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创业指导体系。

(一)组织机构层次

“1+X”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的运作关键在于执行机构的完善和有力。整个机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图1所示)

1. 统筹规划层:学校创业指导委员会

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切实把就业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由主要校领导牵头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创业指导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部署、专业支持及考评等具体职责。

2. 具体操作层:学校创业服务中心和各学院创业指导小组

近年来各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各项具体工作的重心逐渐向下属的学院转移。因此,“1+X”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也必须由学校创业服务中心和基层学院具体组织实施。学校创业服务中心和各学院创业指导小组作为具体操作层,其对“体系”的执行能力至关重要,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3. 辅助实现层:各类学生社团

“1+X”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涉及学生的范围很大,而且内容涉及各个专业领域,光靠学校本身的教育资源是不够的,因此须有必要的辅助力量。各类相关的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作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阵地,可以在“创业指导体系”的建设中发挥较大的作用。比如各类社团组织如“大学生创业协会”和学生会就业与实践部等,将会在提高创业指导的影响面、普及程度以及载体多样化上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保障体系构建

为满足当前大学生的创业需求,结合此次大学生创业心态调研,特提出“1+X”创业指导体系的构建模型(图2所示):

(三)何谓“1+X”

1. 一个基础——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

学校通过成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等就业、创业后续等支持服务。

设立创业服务窗口。设立创业服务窗口,专人负责,为大学生咨询政策、办理手续等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大学生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科技文献查新、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鉴定推广等服务;培养创业指导人员,为每个大学生创业企业配备创业指导人员,签署“结对协议”,提供帮助与服务,既能提高创业企业的成活率,又能推动创业企业的发展。

成立大学生创业者俱乐部。以“扶持大学生创业”为工作理念,以创业指导人员为核心,使大学生创业者俱乐部成为大学生创业者的家园。创业者俱乐部主要提供三方面服务,包括政策服务——向大学生创业者及时提供并落实国家和地区出台实施的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措施和补贴计划;管理服务——统一对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有组织、有针对的管理、监督和指导,促进其健康发展;交流咨询服务——通过举办创业沙龙、创业交流会等形式为大学生创业者们提供交流和管理咨询的平台,提升创业团队的管理水平、成熟度和整体素质。

组建大学生创业导师团。聘请成功企业家和专家组建创业导师团,采取单个辅导、授课辅导、咨询辅导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同时,推动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及各类创业协会的建设,促进大学生、导师进行深入交流。[3]

2. X:“以人为本、全方位”的立体式创业指导体系

在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的基础之上,以灵活多变的“X”模式为大学生提供多种途径的创业指导服务。

建立创业信息服务体系与信息畅通的源泉。加强和完善学校创业指导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对大学生提供各种创业政策咨询、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创业信息,[4]形成以校级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为核心,辐射各个系(院)、覆盖全校的创业指导服务网络;并依托局域网站,开辟各系(院)创业指导服务子网。

完善创业课程体系。通过开设KAB、SYB等创业课程,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以帮助在校学生充分认识创业,树立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并用体系化的创业理论知识引导大学生正确选择创业模式。

构建创业融资体系:解决第一桶金从哪里来。创业是许多大学生心中的梦想,但光靠梦想和激情并不够,创业更需要资金。因此,善用政策和金融工具,找到合适的融资渠道是成功创业的第一步。大学生创业项目大多属于中试阶段,风险相对较大,很难寻求社会融资。大部分的大学生主要靠个人从家庭,亲朋好友处借款,这限制了大学生创业初始资源的获得,也使得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风险小的创业模式,收益小的保守的创业模式,从而限制了创业思路和创业规模。

为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基金筹集的难题,扩大创业选择空间,学校必须想方设法建立较可行的创业融资体系:首先要利用好国家提供的“小额贷款”等资助政策,借贷于银行获得部分创业资金;其次,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专门为有技术成果的大学生创业提供资助;再次,如果预测该企业将拥有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成果,还可以寻求风险投资商的资金支持;[5]同时要利用一切办法拉动有关经济组织向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投资,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切实的资金帮助。

完善创业实践体系,搭建真正的实战舞台。我国的传统教育一直是重“教-授”式的理论培养,缺少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培训,虽然由于时代发展的需要这种课堂讲学的传统教育有所改观,但是见效不大。大学生创业模式的成功选择在已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需要的自己实践,实践出真知。为此,学校应建设相应的创业实践体系,除在校内为大学生提供模拟实验室和勤工助学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外,还要联合企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与企业合作创业实训基地及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区,为大学生创业搭建真正的实战舞台。

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为加快大学生创业的步子,高校应想法设法整合社会资源,以“政府主导、媒体搭台、市场培育、广泛参与”为宗旨,在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资质的企业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以加强基地项目合作,推进基地学校联合;打造大学生创业园区,按照“整合资源、搭建平台、错位发展”的原则,利用本地区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区,[6]重点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引导大学生创业项目按产业布局向园区集中,形成集聚、示范、带动效应。

结合大学生实际,推荐创业模式。大学生创业有优势,也有局限性。学校的学习使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由于没有进入社会,商业意识、社会经验等方面都比较欠缺,因此大学生在创业方向的选择上应扬长避短,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建议低成本创业的几个简单模式:如个人工作室创业,在校大学生结合专业特长开设个人工作室,可大大降低创业成本,在创业的同时对自身技能又是一种很大的提高。网上自主创业,现在网络已变得日益普及,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另一个舞台,成本比较低,对于初次创业或者小本创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除网上开店外,大学生也应该结合自己的特点提供一些网上智力服务,或一些有创意的电子商务。比如学国际贸易的可以通过网络寻求国际订单为传统行业提供网络销售,为要走出去的中小企业提供外部信息,建立虚拟办公服务等等。

这些创业模式由于风险小,投入少而适合普通的大学生创业人群,但需要强调的是任何创业行为都会存在一定风险,在创业前进行前期的系统分析,以及开展针对性的知识补充、能力培训等将大大提高创业的成功几率。

结束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我国高校而言,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活动仍处于较低水平和初级阶段,不容乐观,这与我国当前的教育水平、经济发展程度、人才培养模式和资本风险意识等有直接关系。但是,随着大学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的就业也将从学历就业转变成能力就业,创业必将成为就业的一种选择。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也不愿在保守中成功。因此,为“全副武装”在校大学生,为大学生创业做好全方位的准备,高校必须建设一个系统的、新型的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使毕业生纷纷涌入创业的大军中,高校才会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的创业心态,构建适合于当前形势下的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笔者通过个人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在对山东济南部分高校大学生创业心态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1+X”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有效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熊英.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4,(8).

[2]钟小川,黄妍.谈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4,(3).

[3]喻怡,田晓红.我国创业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

[4]欧清华.浅析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

[5]王青山,黄勇.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及借鉴[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0).

大学生大学城创业指导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社会资源 整合 保障措施

受大学扩招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一方面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企业出现明显萎缩状态,这现实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构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2013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909万,再创历史新高。在当前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一部分大学生通过创业形式实现就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一种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大学生缺乏相对应的社会经验,资金、技术和能力的支持,大学生创业困难重重,甚至出现了创业失败居多的情况,导致大学生创业成为了大学生就业之外的一个社会新问题。所以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通过多种举措鼓励和帮助大学生成功自主创业,缓解就业压力。

1 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大学生创业

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要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把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要整合各方资源(政府,学校、企业、金融、税务等),促进大学生创业。

1.1 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多方联动协作机制

在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就业创业政策性文件的指导下,各地区纷纷成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小组,对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进行分析和指导,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此外各地区还出台了一些相关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将实现大学生就业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标准之一。各地区政府积极调动多方资源,同时积极发挥高校创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中心的作用,为自主创业者提供专业、多元、高效的融资服务。

1.2 传播创新创业理念,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

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不仅注重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还要面向全社会,针对各类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

各高校可通过设立创业管理学院、创业教育中心等机构,开设有关创业的系列课程、辅修专业、双学位等学习体系,编写相应的教材等一系列措施,对创业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经验,形成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为大学生创业注入智力支持。

1.3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创新创业指导和服务水平

高校为了鼓励和支持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一般都建立了相关专业的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中心除了提供相关服务之外,还积极进行对指导人员的资格认证工作,逐步实现就业指导专业化,还将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绩效考核机制纳入高校评聘体系。

1.4 搭建创业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发挥高等教育的资源优势,在高校设立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各种创业指导网络,通过信息化平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支持、交流与对接服务。在充分发挥高校优势资源的同时,积极协调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园、企业等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对接,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等方式,对大学生创业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服务。

2 提供后勤保障,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2.1 政策扶持

2.1.1 提供资金支持

按照多方筹资、形成合力、提高效益的原则,统筹运用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资金、就业专项资金,重点向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倾斜,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每年安排一定就业资金用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顺利开展。

2.1.2 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

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发布以来在扶持创业促进就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资金是创业的最大困难,没有资金,再好的创意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大学生是创业潜力最大的群体,政府希望通过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在创业期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按照贷款程序提交贷款申请。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者可在创业所在地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从事项目获利较低的,可享受不超过10万元贷款额度的财政贴息扶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各地区纷纷提高了大学生创业者申请小额担保贷款额度的标准,并且对贷款期限内的小额担保贷款予以全额贴息,贷款期限不超过两年,对有发展前景、还贷及时、增加就业达到一定比例的,可给予二次贷款。为避免申请人一事跑多个部门,该市规定,今后凡申请人户籍与创业地不在同一行政区域的,由户口所在地就业服务机构推荐到创业地就业服务机构办理贷款手续。

2.1.3 发放创业补贴资金

为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政府每年都会拿出一定的专项资助大学生自主创业。 政府发放的补助资金一般包括税收返还资金、住房补贴、实训补贴和实训基地补贴等。这笔创业补贴资金既是对大学生创业成绩的肯定,更是支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先后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和完善创业补贴发放、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制度,并深入走访创业大学生,了解创业现状,送去鼓励,使创业大学生从物质和精神上得到双重支持。

2.1.4 落实社会保险补贴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发放和管理得到了进一步规范,符合相关条件的人员可以领取相关补贴。如离校两年后,仍未就业成功的大学生,可先进行失业登记。登记后,以各种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按相关标准缴纳社会保险,并按申请申请报销费用补贴,最长不超过三年。

2.1.5 实行工商注册优惠

对一些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国家实行工商注册免收费政策。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从事个体经营的,工商部门免收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成立企业的,工商部门免收登记类、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

2.1.6 享受税收减免优惠

面对当前就业形势,政府为了进一步鼓励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以及以创业带动就业,实行了一系列鼓励优惠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了《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将大学毕业生自毕业起三年内可享受的一系列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作了明确规定。其中,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有创业意愿并进行创业的,可向所在学校申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毕业后进行创业的,可凭毕业证书直接向创业地县以上人社部门申请核发《就业失业登记证》,作为享受政策的凭证。

2.2 完善服务

2.2.1 实现创业培训新模式

各级政府依托现有的培训机构,做好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结合当地实际,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培训机制和信息发布平台等。为解决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需求不相匹配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如何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培训、进行岗前培训工作,帮助高校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各高校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指导,已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投标。

2.2.2 拓展创业服务新内容

为了进一步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各地区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政策宣传活动,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创业就业政策咨询服务,并对大学生就业意向情况进行登记,并给与指导。同时政府还要重视高校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中心的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库,同时开展一系列大学生创业大赛,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另外还可以举办一些创业项目展示会和推介会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创业服务。

2.2.3 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

各级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要充分结合本地区实际,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建立有重点、有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创业项目资源库,关注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优先建立其创业项目的资源库。建立融政府、企业、个人于一体的创业项目评估机制,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项目支持,建立创业者俱乐部,并定期开展创业就业服务活动。各级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要定期发布相关就业项目信息,提供咨询服务,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交流,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目标。

2.2.4 搭建创业孵化大平台

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利用学校大学科技园的战略联盟合作网络资源、行业影响力以及园区企业资源,为学生及教职员工创业提供创业资金、创业场地、注册服务、政策咨询、创业辅导等全方位创业孵化服务。

各级政府要积极建立专业化的创业导师团,依托当地创立的企业品牌,以各地高校的就业需求为方向,创新设计行业创业就业模式,打造设计专业大学生创业就业平台。创立专业资质,打造专业设计人才,培养专业创业型群体。创业孵化平台是我国当前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要求,在政府、企业、高校的联合支持下,打造的面向大学创业孵化的专业孵化器。以高新产业的技术创新为核心,为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提供平台支撑和引领。按照“企业运作、政府支持、行业集中、功能完善”的基本原则,通过“孵化-投资”的运营方式,结合大学生创业的各类特点,努力打造创业孵化的硬件平台、增值服务的软件平台、风险投资的网络平台使创业孵化平台成为大学生创业孵化行业内最具创新氛围、最具投资吸引力、最具企业发展空间、最具人文活力的新兴创业基地。按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相关政策规定,政府要积极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组织保障

2.3.1 加强领导,明确分工

要充分发挥就业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制定具体的落实方案,细化工作责任,注重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统筹协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既要用足用好已有政策,又要针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措施。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政府组织开展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工作,将纳入年度就业工作绩效考核范围。

2.3.2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各级政府要建立开展创业服务工作推进机制,并重点指导高校毕业生数量较多、创业环境较好的地区,将创业实训、创业孵化、创业指导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多方位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

2.3.3 树立典型,营造氛围

根据各地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适时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评选表彰活动,树立一批大学生创业典型、优秀创业培训(实训)导师、支持创业服务金融机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个人和单位。通过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大政策落实和宣传力度,增进全社会对促进大学生创业服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努力培育崇尚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和创业环境。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是一个系统化的大工程。大学生创业主要是由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群体组成的。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经过了几年大学教育,掌握着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属于高级知识人群,他们思维灵活、敢想敢做,背负着社会的种种期望。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大学生创业也成为大学生就业之外的新兴的现象。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系列政策,目前,大学生就业已被纳入政府发展的规划当中,政府通过多方渠道,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引导和扶持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郑艳.关于大学生创业指导教育的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

[2]张蕴初.大学生自主创业研究综述[J].高教高职研究,2011(11).

[3]胡国胜,李炳论.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业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企业文化,2009(12).

[4]孙秀丽.大学生创业实践中的校企合作模式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5]俞金波,黄文光.大学生创业类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

[6]李霞.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24).

[7]方伟.中国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新探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05).

[8]丁忠利,王凌云.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9]郭斌,罗建林.关于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2).

大学生大学城创业指导 篇12

一、必须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和定位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是一门公共课, 其性质是以学生就业为核心的生涯发展教育, 既要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课程主要是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 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的未来发展, 提高就业能力。因此, 教师要正确理解本课程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转变原有“爱慕虚荣、自我封闭、消极怠慢”的观念, 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目标, 实现自我的准确定位, 促进学生努力全面地提高能力, 真正实现“关心学生成长, 关注学生发展”的目标。

二、在课程设计方面, 加强模块设计与案例分析

我认为应针对大学的教学特色和学生自身特点, 打破学科体系, 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要求, 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1. 大一阶段:以心理辅导为主, 培养正确的择业观和综合能力。

大一新生经历高考、进入大学校门后, 面对新环境和生活学习方式, 可能会感到很迷茫, 不能很快适应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就业指导课程从这个阶段开始, 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特点, 帮助他们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让他们尽快找到正确的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在这个阶段中, 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加强思想教育, 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这个阶段中, 还需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既要正确认识自身, 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课程要将素质教育深入其中, 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如组织、社交、创新、动手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自我发展能力, 同时还需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和求知的欲望。帮助学生分析自我的优缺点, 让他们认识到全面的综合素质在以后的工作中的重要性, 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通过案例讲解分析, 请一些已经毕业的学生与他们座谈, 从而加深新生在这方面的认识。

2. 大二阶段: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 注重专业技能。

对于大二的学生来说, 各方面都更加成熟。在教学中, 应该联系实际, 针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鼓励学生增加自己参与竞争的筹码。比如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已经优异的专业成绩和实践经历等。因此, 在学生已经找准奋斗目标的基础上, 这一阶段的教学应引导他们努力提高自己的软硬件水平, 为将来的就业储备足够的知识和能量。同时, 也要为他们提供有益的实习和培训的机会, 从而通过实践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 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此外, 还应通过丰富的符合青年特点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竞争和团结协作意识等。

3. 大三阶段:通过场景模拟和案例分析等途径, 提高学生的就业技巧。

这个阶段是最后的冲刺、实践阶段。学生知识的储备、素质的形成在前两个阶段基本已经完成, 这时的课程应侧重于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客观环境, 如政策咨询、形势分析、收集信息等, 还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和实际的变化, 调整职业目标和计划, 通过场景模拟、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面试技巧和应变能力。场景模拟就是模拟招聘, 让学生体验实战。从学生的衣着、问候、回答问题等方面综合观察, 由老师和学生进行打分, 针对面试学生的不足, 加以指正。

此外, 在课程教学中, 可以以案例分析导入课程, 既要有能体现课程学习的简单案例, 又要有可以体现就业特点的综合案例。从现实职场中取材, 强调趣味性和实用性, 充分地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丰富教学方法, 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式”的教学模式

大学生就业指导并非单纯的纸上谈兵, 要与实践结合, 充分发挥学生的组织作用, 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学生的素质拓展计划中。在教学中, 应当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 以及校外的实践, 学生要按照课程的进程, 积极地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和小组讨论等活动。此外, 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企业, 体验生活, 通过与企业的交流, 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 收集业内成功者的经验, 为学生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的依据。

以学生为中心的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 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教师的核心作用不在于传递知识, 而在于从学生的自身出发, 使每一个教学策略都以学生的理解、思考、感受和活动为基础, 引发和促进学生的体验与思考, 从而达到新知识的建构。[1]

总之,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一方面应借助形势, 让学校重视, 另一方面, 教学人员更应该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让“效果”说话, 让学生目标明确, 少走弯路, 这应该是广大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教学人员的努力方向。[2]

参考文献

[1]张俊杰.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学尝试.教育与职业, 2002, (8) .

上一篇:微营销下一篇:网络品牌资产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