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观念研究

2024-07-25

大学生创业观念研究(精选8篇)

大学生创业观念研究 篇1

建国以来, 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先后经历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全方位变革和文化变迁。价值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必然随着社会实践的变革而不断变化。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知识群体, 对社会现象的反应最敏感、最直接, 其价值观的变化更是社会历史变迁的晴雨表。科学地分析建国以来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轨迹、特征和规律, 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展望大学生价值观的重建, 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国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嬗变轨迹

新中国建立至今, 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先后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 每一次重大事件的发生, 都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变化。以重大历史事件和大学生价值观的外在变化为分界线, 我国大学生在建国60年来发生了6次重大变迁。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初:又红又专意识下的社会本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思索“建设什么样的政权”和“如何建设政权”的时代主题。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 国家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坚持“又红又专”, 对青年学生开展以“三好” (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 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同时, 在新政权优越性的感召下, 大学生普遍树立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因此,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艰苦岁月中, 广大青年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追求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如磐石。

这一时期, 在广大人民翻身做主人的时代背景下, 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先后涌现了一批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 如舍己为人的雷锋、铁人王进喜、草原英雄小姐妹、舍己为群众的好战士王杰等。在他们的感召下, 广大青年学生表现出了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的原则和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的艰苦创业、勤奋实干的人生哲学[1]。

(二) “文化大革命”10年期间:从狂热追求到理性抗争

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 大学生在狂热的政治激情驱使下, 成了“文化大革命”初期最激进的排头兵, 他们执着于“造反有理”, 在盲从中逐步丧失理性。“文化大革命”中期, 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初期的跌宕起伏的政治运动之后, 大学生们似乎认识到了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王国只是一片虚幻, 他们对运动感到失落和疲倦。“林彪事件”的突然出现, 更使大学生一下陷入到困惑之中, 特别是批林整风运动的推进, 提高了大学生对“左”倾错误危害性的认识, 促进了大学生的冷静思考。到“文化大革命”后期, 大学生们逐渐清醒、理智, 他们借悼念周恩来之际, 向社会发出了觉醒的吼声, 他们政治思想的觉悟和为正义所进行的抗争, 预示着一场旷日持久的动荡即将结束。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大学生, 在“左”倾思潮“控制”下, 偏离了正常的成长规律, 做出了盲从、疯狂、扭曲的举动。他们荒废了接受教育的大好年华, “知识无用、造反有理”成为大学生们日常思维活动的主流, 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变得狭窄单一。“最纯洁的一代”、“最幼稚的一代”、“最偏激的一代”是许多人对这一代大学生形象的描述。许多大学生不幸成了党内政治斗争的工具。他们发自内心的、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情, 与付出惨重代价后换来的恶果, 无法不使他们产生真正的历史悲凉。

(三) 粉碎“四人帮”至20世纪70年代末:觉醒中的主体意识复归

自1976年粉碎“四人帮”, 全国开始拨乱反正, 中国社会进入历史的转折时期。随着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 大学生开始对过去信奉的人生哲学表示怀疑和重新思考。以“伤痕文学”为代表, 形式上提出了什么是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讨论, 从而使大学生在怀疑与迷茫中开始觉醒。在社会角色和意识上开始由纯粹的、迷茫的客体向个体主体性复归, 自我意识日益强化。在价值取向上不再是纯粹的绝对服从社会需要, 而是在考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同时也开始萌动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大学生在这种反思中重新组合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 探索人生价值。

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由过去的“无我”向“思我存在”、“崇尚自我”的方向转化。虽然他们的个体本位价值观开始萌芽, 主体意识不断觉醒, 提出了自我选择、自我奋斗, 但总体上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仍然很强, 社会本位价值观占主导地位。我国恢复高考后的头几届大学生, 他们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把失去的青春夺回来”成为了当时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旋律。他们关心祖国、树立理想, 积极关注社会生活的每个变化, 积极投身于社会建设与发展中。

(四) 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后期:激情碰撞下的奋起探索

1980年“潘晓”的文章《人生的路啊, 为什么越走越窄?》刊登, 由此展开了一场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大讨论, 它反映了历经劫难后一代青年的内心要求, 表明了80年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一次重要转型:即“非理性”时代的终结和大学生自主选择人生道路时代的到来。之后, 随着西北大学张维迎《为钱正名》文章的发表, 和张海迪“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非索取”事迹的传播, 大学生围绕潘晓“一切人都是自私的”、张维迎“一切向钱看”和张海迪“即使是一颗流星, 也要留下光和热”等观点进行了“怎样衡量人的价值”的大讨论, 标志着这一代大学生己经开始从彷徨走向探索。同时, 开放后的西方思潮的传播使大学生价值观一方面汲取外来世界的知识营养, 另一方面也动摇了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高度认同感, 出现了盲目、片面的排斥和否定文化传统的倾向。

这一时期社会思潮的复杂性导致了大学生思想的混乱和价值取向的分化, 呈现出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在实现价值目标的行动中, 大学生倾向于采用“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的手段和途径;有浓厚的政治热情和社会参与意识, 对改革抱有很高的热情与期待。仅1980年9-10月间, 北京17所高校近百名大学生宣布参加区人民代表竞选。但是思想上的不成熟使他们对改革的探索和民主的渴望有明显的书生意气和偏激情绪, 然而也有更多的大学生积极探索、实践, 喊出了“振兴中华,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的响亮口号[2]。

(五)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冲突裂变上的自我失落

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社会各种矛盾日趋尖锐化和明朗化, 从而对思想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重大影响, 在政治思想领域形成了多元并存的价值取向。急剧的社会变革、外来文化的冲击、腐败现象的滋生、社会错误思潮聚集诱发了学潮。“六四”风波后, 由于盲目的政治热情受挫, 自我设计的道路走不通, 上下求索的无结果, 使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情绪, 进入了心理与情感的低谷。不少大学生自我怀疑、缺乏追求、厌学现象严重, “没劲”、“60分万岁”等语言词汇盛行于高校[3]。

同时, 价值取向普遍从社会转向自我, 关注视野从国家大事转向个人生活领域, 价值观开始向个人本位、功利化倾斜。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受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和知识贬值、脑体倒挂等现象的强烈刺激, 大学生开始认同以功利为目的的实用主义价值观, 甚至陷入“自我”的泥淖, 走向个人主义。诚然, 也有许多大学生在现实与历史的反思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 调整着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心态, 积极走出自我的误区和历史的阴影。

(六) 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务实追求下的多元并存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定, 从而促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形而上”向“形而下”转移, 逐渐确立了能力本位的价值观, 大学生开始由单纯的知识型向能力加素质型转变。加之高校“缴费上学、自主择业”的改革, 使他们倍感经济与就业的压力, 高素质、个性化的人才受到重视, 从而使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的定位具有了理性的光芒, 从空泛的坐而论道转向具体和务实, 将“务实”、“实现自我价值”作为人生的目标, 表现出人生理想趋向实际, 价值标准注重实用, 个人幸福追求实在的倾向。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表现出崇尚自我、个人奋斗、追求实惠、潇洒人生的特征。

同时, 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西方思潮的不断涌入, 对大学生价值观的选择与追求产生了重大影响, 大学生形成了以多元化和多样性价值观为基础的兼容性价值体系。但是, 更多的大学生在价值理想和信念上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并以实际行动迎接新时代的到来。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奥运会成功举办对大学生价值观念促动很大, 热爱祖国和报效祖国, 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

二、建国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本质分析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必然取决于社会现实存在, 并随着社会环境和时代主题的变迁而变化。大学生作为社会生活群体的敏感主体, 由于自身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和我国社会变迁的震荡, 必然呈现出历史性和时代性的表现形式。纵观建国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轨迹, 笔者认为表现出如下特征和规律:

(一) 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特征诠释

1. 稳定性与变动性交织。

建国以来, 在党和国家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基础上, 广大青年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保持着良好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主体地位, 大学生主体表现出了崇高的理想追求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但是, 作为社会存在的表现形式, 大学生价值观也在历史变迁中表现出巨大的可塑性。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移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 个人能力得到了肯定和弘扬, 社会价值呈现出物欲化趋势, 西方多元文化影响着国人的思维。因此, 在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的同时, 价值观呈现出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移、精神追求向物质追求转移、单一价值向多元价值转移的时代特征。

2. 物质性与功利性一体。

建国后, 在社会先进典型和“又红又专”社会思潮的影响下, 广大青年学生将精神追求置于价值观的最高层面, 忽视个人利益和物质利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拨乱反正的过程中, 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 人们能够理直气壮地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在这种背景下,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整个社会出现物欲化倾向, 价值评判标准从“重精神”向“重物质”转移, 大学生在追求精神需求的同时也注重物质追求, 在知识与金钱、义与利、贡献与索取的选择上明显倾向后者, 在专业选择和就业选择上明显出现了物质化、实效化和功利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 相当部分当代大学生存在着“一切向钱看”和“金钱万能”等思想倾向。

3. 开放性与“拿来”性共在。

建国后, 由于受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孤立, 我国的外交主要采取追随前苏联的“一边倒”政策, 因此当时大学生价值观也深刻地受到了前苏联意识形态和价值追求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 大学生在领会西方物质文明的同时, 形成了开放的价值观, 主要表现为:对传统狭隘的政治偏见的突破、对困惑多年的姓“资”姓“社”枷锁的突破、对长期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孤芳自赏”心态的突破, 从而确立了面向全球的广阔视野、科学认识不同社会制度的开阔胸襟以及自觉融入世界的全方位眼界, 也确立起了勇于面向世界的“虚怀若谷”的心态。但是,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西方文化思潮也开始在国内传播, 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和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 敏锐性和辨别力不强, 难以在良莠不齐的文化思潮中选择符合自身和国家需要的价值观, 因此, 他们经常会囫囵吞枣地照搬别国的思想, 形成价值观上的“跟风”现象, 从而对我们国家的文化安全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4. 自主性与自我性并存。

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集体本位, 个人被深深地隐藏于社会主义大家庭之中, 整个社会处于“无我”的状态。但改革开放后, 个人得到了认可和肯定, 因此,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主体意识也逐步增强。首先, 他们在生活中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信息观念、时间观念和效率观念, 渴望经济的独立性, 因此出现了大学生“兼职热”等社会现象。其次, 他们具备现代政治活动所需的民族意识、参政意识、主人翁精神以及政治民主精神。再次, 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迷信教师和课本, 表现出较强的怀疑精神和开拓创新意识。同时, 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性进一步降低, 大多数学生独立确定自己的工作和前途。另一方面, 在改革开放引发的社会矛盾和西方思潮的影响下, 大学生自我意识急剧膨胀, 并以“改革者”自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加之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 大学生在强调自主性的同时, 开始发展为自我中心主义, 表现在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上, 明显地朝个人主义方向偏移。

5. 多元性与主流性统一。

建国后, 新中国处于社会新旧制度的交替时期, 国内外矛盾错综复杂, 大学生和其他知识分子一道, 思想经历了最为复杂的阵痛时期, 在价值观上表现出一定的迷茫和多元, 但在中国共产党教育和改造政策的影响下, 大学生从内心深处拥护中国共产党, 热爱新中国, 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改革开放以来, 多种文化思潮的交流碰撞, 以及拨乱反正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 导致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同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成分的多元化, 也导致价值观念的多元化”[4]。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大学生必然形成复杂的思想观念, 在多种价值观导向和自身不同价值观的选择上, 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的趋势。但是从全局和整体而言, 当代大学生的主流评价大都仍然赞同社会和集体取向的评价标准, 在关注物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同时, 也会想到奉献社会, 想到他人和集体。换言之, 他们大多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 主流价值观符合社会价值的定位要求。

(二) 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规律揭示

价值观形成和变化有自身的规律性, 是非理性的价值意识和一般理性的价值认识等内在因素以及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建国以来, 在社会历史不断变迁的过程中, 我国大学生价值观也随之不断变化, 并体现出如下规律:

1. 社会存在决定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构成部分, 必然根源于社会存在。历史事件的发生必然反映到价值追求之中。首先,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人民主人翁地位的确立, 大学生表现出奉献社会、忠于祖国的价值诉求;其次, “文化大革命”发生后, 在激进和狂热的时代背景中, 大学生的理性逐渐被光热所取代, 忠于祖国变成了忠于领袖;再次, 改革初期的80年代, 青年大学生注重思考, 寻找精神家园, 思索着“人为什么活着”, 仍然存在着理想主义和精神主义的因素;最后, 上世纪90年代开始,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体制改革的推进, 大学生开始寻找“人怎样活得更好”的带有功利性意味的形而下的答案, 80年代的“哲学动物”[5]被90年代的“经济人”所取代。

2. 交往互动影响律。

交往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主要指不同主体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关系。作为知识和思想传播的主阵地, 高校是知识分子云集的场所, 其思想流动和传播较社会其他地方更活跃。特别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除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外, 大学生会利用网络平台了解外部世界, 包括国外的思想观念, 并在高校迅速传播。

3. 主体发展需要律。

价值观的变化虽然具有对社会变迁的相依性, 但从学理上讲, 价值观取向也是基于发展和需要的主体性诉求。从价值主体的发展和需要出发, 大学生不但关心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而且极为看重自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面临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大学生往往更多地从现实出发思考社会和人生, 不断抉择自己的人生定位。

三、新的历史起点上, 大学生价值观重建之展望

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必然深深地打上新的历史阶段的社会烙印。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6]那么在新的历史背景下, 展望大学生价值观的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从价值主体的信仰、理想目标宏观层面分析展望

1. 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大学生价值观重建的信仰追求。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认识论使大学生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指导性和价值性, 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信仰追求, 必然以此作为一种表现形式。

2.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大学生价值观重建的理想目标。

这是大学生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信仰的合乎逻辑的发展必然。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使大学生由衷地感受到这条道路的正确性与远大前景, 对这一理想目标充满信心。

(二) 从价值主体的具体内容层面分析展望

1. 价值主体意识进一步强化。

主客二分的传统模式随着主体间性哲学观的兴起而逐渐调整, 大学生改变了作为客体而消极接受教育的被动角色, 在强调自身的责任与义务的同时, 更加强调自身的权利与利益。在社会公众事务中, 表现出更强烈的参与意识;在教育活动中, 将更多地发挥主体性作用。

2. 在追求社会价值的同时也极力追求个人的价值, 力图使价值达到最大化。

这是大学生主体性增强后反映在实践意识上的价值取向以及主体特有的行为模式和逻辑线索。这种价值观念将强烈地表征在大学生生活、行为的方方面面。

3. 法律意识增强, 更加注重社会规范。

随着依法治国的进一步推进, 大学生价值观念中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强调社会秩序和运行规则等社会规范意识日益增强, 并作为价值观念内容的要素体现在大学生的各种行为中。

(三) 从价值主体的联系、发展层面分析展望

1. 更加开放、求新、宽容、尊重他人。

这是价值观念多样性的表征, 也是在社会开放环境中, 人类内部的生存条件多样化、利益差别多样化和角色分工多样化在大学生价值观上的表现。

2. 公平正义、互利双赢、高效务实是大学生价值观重建的信念原则。

这种信念原则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性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所决定, 也是大学生在实践中所追求的活动模式和价值取向。

3. 大学生价值观念由复杂性向一元多样性的逐渐整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人心, 大学生中在价值观上带有各种复杂的不同的价值标准和观念, 向统一为一个主流价值观并保留非主流的多样形态整合的趋势发展。

4. 大学生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在实践中共生互动。

随着高等教育的更加开放, 大学生走向社会, 其“社会人”角色愈益明显, 反映在价值观上, 其必然加大与社会价值观的交织力度, 其结果是两者共生互动, 共同促进社会和大学生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盛春晖.建国以来我国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J].职业教育研究, 2003 (08) .

[2]刘志达.团结起来, 振兴中华[N].人民日报, 1981-03-22.

[3]杨德光.西方思潮与当代大学生[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69.

[4]杨长林.转型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法制建设[J].理论观察, 2006 (06) .

[5]宋强, 等.第四代人的精神[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7:125.

[6]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3.

大学生创业观念研究 篇2

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我校大学生的创业情况,对我校学生创业观的进一步了解,并对大学生总体的创业观有一定的了解,并作出一些基本的分析和建议。本次调研的地点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时间为11月七号到十五号;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不等比随机抽样的方法。本次调查发出问卷50份,收回四十八份有效调查报告。对回收后的问卷数据通过人工进行了数据的分析整理。本次调查的局限性就是地域上局限于本校(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现调查结果如下:

我校有37.5%的同学认同大学生创业的观点,52.08%的同学认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8.33%的同学反对此观点,2.08%的同学有其他看法。

70.83%的同学在优厚的工作和自主创业之间选择工作,25.00%的同学选择自主创业,其余同学处于矛盾中。

10.42%的同学对创业概念的理解是开办一个企业 公司,52.08%的同学认为只要开创一份事业都可以叫创业,31.25%的同学对创业概念的理解为开发一项前沿的科技项目,6.25%的同学对创业有其他的想法。

被调查的同学中有16.67%的同学对创业很有兴趣,37.50%的同学对创业比较感兴趣,39.58%的同学对创业的兴趣是一般,6.25%的同学不太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同学比例为0.58.33%的同学有自主创业的想,而对自己创业成功的概率调查中有4.17%的同学认为自己创业绝对成功,六到八成的占50.00%,三到五成的占27.08%,概率很小的占18.75%。

有12.50%的同学选择创业就是为了不当打工仔,47.92%的同学选择创业是为了实现梦想,了解自生价值,31.25%的同学认为是机遇与挑战并存,8.33%的同学持有其他看法。

31.25%的同学在就业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会选择创业,47.92%的同学在学校和社会都提供较多的帮助和支持时会选择创业,20.83%的同学有其他的原因。

25.00%的同学认为创业不可却的自身条件是钱,12.50%的同学认为是人脉,52.08%的同学认为是人脉与创业空间,41.67%的同学认为是勇气,毅力,时间,坚持;16.67%同学认为是专业知识。

14.58%的同学在创业之前会选择参加创业设计大赛,25.00%的同学选择看创业书籍,58.33%的同学会选择去企业实习,14.58%的同学会求助创业型企业家,4.17%的同学有其他的选择。

16.67%的同学认为创业最好的指导方法是请成功人士讲授经验,68.75%的同学选择到成功企业实地参观考察,16.67%的同学会选择请专家讲授理论,8.04%的同学会有其他的选择。

12.50%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创新教育,6.25%的同学认为应加强心理方面的教育,64.58%认为应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14.58%的同学选择团队精神的培养,只有2.08%的同学有其他看法。

在对大学生优惠政策了解程度的调查中有4.17%的同学对此政策很了解,33.33%的同学是一般可解,39.58%的同学仅限于听说,22.92%的同学不了解。

在对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应该做哪些扶持的这项调查中68.75%的同学选择了大学生创业基金的支持,66.67%的同学选择了社会化管理机构提供服务,52.08%选择政策支持,20.83%选择宣传教育。

22.92%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创业应具有强烈的挑战精神,62.50%的同学认为应具有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29.17%的同学认为应该有较好的专业基础,41.67%的同学认为应该有管理及领导艺术20.83%的同学认为应有良好的社会关系。

在调查的48份有效问卷的调查中仅有8.33%的同学反对此观点,2.08%的同学有其他看法,可是在这项调查中有25%的同学选择自主创业,其实调查中仅有

6.25%的同学不太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同学比例为0,并且在优厚待遇和自主创业之间也有大多数的同学会选择优厚的工作,而绝大多数同学在学校和社会都提供较多的帮助和支持时会选择创业,我觉得学生缺少对创业的热情和了解,社会也缺少对大学生的鼓励。被调查的同学中对创业的理解却有着很大的差别,认为创业成功概率在五成以上达到54.17%。为什么大家觉自己成功几率大却不敢实施呢?这个值得我们自己和社会去反省,当代大学生有太多的想象派,却不付诸于行动,这些和我们自身的耐力是有关的,除了这些我认为和我们受到的教育夜市离不开的,这些年的教育已经把我们的棱角磨平了,少了太多拼搏的勇气,使得太多人敢想而不敢做。在别的调查中,发现12.50%的同学选择创业就是为了不当打工仔,说明同学的创业观念还是很明确的。绝大多数同学在创业之前会选择他们认为可行的方法来获得他们想得到的技巧。在对学校应加强的教育方面大多数同学认为要加强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学认为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在于年轻的活力,较强的学习能力,较好的专业素质。政府应对大学生创业基金的支持社会化管理机构提供服务,宣传教育,政策支持方面的可行性加强。不过被调查的同学中对大学生优惠政策相当了解的人比例很小,为4.17%,对那些有创业想法的人社会应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帮扶机制,同时学校应该给予鼓励和辅导,高校在大学生自我创业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和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包括创业指导、资金落实、客户联络、社会沟通等,尤其是提供比较规范、适用、系统的创业教育。高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一方面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观念,另一方面主要是就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创业技能进行全面培训,并最终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创业,政府的帮扶作用不可小视。一些地方政府政策的出台,对于大学生创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政府帮扶的持续性需要关注。此外,大学生创业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政府的帮扶作用,社会应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去逐步锻炼其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是大学生勇敢的去创业。

不管国家政策、高校、社会环境如何,我们认为最重要在于大学生自己,因此大学生主体不容忽视。下面给大学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树立全新的人才观,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从前面所讲,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创业者具备一些核心的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要有创业观念、有才、有胆、有识,同时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克服创业过程中的困难,这些高要求决定了当代大学生想走上创业之路,就必须按照创业者素质的培养规律,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锤炼自己的胆子,同时培养自己的创业人格、创业者思维和创业意识与技能,克服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积累型”、“继承型”,掌握的死知识多,运用的知识少,胆子小,生存能力差的人才类型。

实践证明,创业者素质的培养是有规律的,其成长也是有过程的。而从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之都是创业者成长的捷径,中国有句俗话:“一年学成个庄稼汉,三年学成个生意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注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锤练自己

要树立自信、自强、自主、自立意识。自信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条件去开创自己未来的事业。自信赋予人主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相信自己能够成为创业的成功者,尤其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更需要自信。自强就是在自信的基础上,通过企业的实践,不断增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进一步磨炼自己的意志,建立起自己的形象,敢说敢当,敢作敢为,不贪图眼前的利益,永远进取,使自己成为强者。自主就是具有独立的人格,具有独立性思维能力,不受传统和世俗偏见的束缚,不受舆论和环境的影响,能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善于设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自主还要有远见、有敢为人先的胆略,能把握住自己的航向,自立就是凭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建立起自己生活和事业的基础。

(三)广泛获取创业经验

如今,不少大学都开设了创业指导课,教授创业管理、创业心理等内容,帮助大学生打好创业知识的基础。大学图书馆也提供创业指导方面的书籍,大学生可通过阅读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

其次,创业是目前媒体报道的热门领域,无论是传统媒体,如报刊、新书、广播电视、还是网络媒体,每天都提供大量的创业知识和信息。一般来说,经济类、人才类媒体是首要选择,比较出名的有《财富人生》、《创业家》、《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以及“中华创业网”、“中国创业论坛”等专业网站。此外,各地创业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机构的网站,也蕴藏着丰富的创业知识。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创业知识,往往针对性较强。

(四)注重自身能力的综合培养

大学生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创业。创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与不同的人和事打交道,对人的能力要求很高。从事创业的人既要懂经营,又要善管理,既要能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又要当机立断,临危不乱,指挥若定,既要能言善辩,又要能谈判公关,既要能开拓创新,又要不怕挫折、困难。因此,创业能力的综合性很强,其中要有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造能力、经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公关能力、应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把握机遇的能力、谈判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作为21世纪教育的4个支柱”,并把其作为开启未来人生大门的四把“钥匙”。“学会认知”就是教人掌握认知的方法,学会学习的方法、手段,培养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做事”就是要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驾驭处理复杂突发事件、危机的能力。“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培养人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和管理能力。“学会生存”就是要不断增强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的责任感,培养人的交际能力、语言表

达能力、判断能力等等。因此,大学生要主动树立“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从而使自己在创业时“走得出”,“站得住”,“干得好”。

(五)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

实践环节能使大学生在校期间积累创业经验,培养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如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书大赛等。其次,大学生还可通过参与社团组织活动、创业见习、职业见习、兼职打工、求职体验、市场和社会调查等活动来接触社会,了解市场,并磨练自己的心

志,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第三,商业活动无处不在,大学生平时可多与有创业经验的亲朋好友交流,甚至还可通过Email和电话拜访自己崇拜的商界人士,或向一些专业机构咨询。这些“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往往比看书本的收获更多。通过这种人际交往途径获得最直接的创业技巧与经验,将使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受益无穷。其四,投身于真正的创业实践。在毕业前后进入创业启动阶段,可以单独或与同学轮流租赁或承包一个小店铺,或加工、修理、或销售、服务等,在真刀真枪的创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这些活动成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大课堂的第一步,同时大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既为他们将来开展创业活动积累了经验,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为大学生提供应对挫折,面对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促进大学创业成功。(责任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富有建设性意义的调查结果与信息,普及创业理念,弥补大学生长期呆在校园里对社会缺乏了解的不足,增加日后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大学生创业观念研究 篇3

关键词:大学生,绿色消费模式,观念,行动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关注,绿色需要(即环保需要)逐渐从隐性需要转变为显性需要,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绿色需求(即绿色消费需求)。绿色需求是生态化需求,是一种现实的市场需求。消费者利用绿色产品(或者不使用非绿色产品)来满足绿色需求的过程就是绿色消费(核心思想是消费活动不以损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绿色消费、绿色生产以及相应的绿色营销等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绿色市场,为通过市场手段解决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环境问题提供了美好前景。

绿色消费模式是绿色消费内容、结构和方式的总称,是面向未来、对当代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后代负责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模式是对西方消费主义消费模式和传统消费模式的扬弃,是消费模式升级的具体表现。绿色消费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以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为先导,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动为根本,以国家的绿色法律和绿色政策为保障,以绿色科学技术(环保科学与技术等)的发展与进步为基础。

从1992年地球高峰会议后联合国建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至今已近20年,从2001年我国的“绿色消费年”至今也近10年,虽然绿色消费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但绿色消费模式仍然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如何推动绿色消费模式的扩展和深化也成为实现科学发展所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大学生群体作为正在接受系统化高等教育的青年群体,具有接触和接受绿色消费观念的先天优势,更具有进行绿色消费行动的巨大潜力。大学生绿色消费模式研究对于了解在全社会如何促进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和扩展、如何将绿色消费观念转化为现实的绿色消费行动、如何促进整个社会的消费模式升级和绿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1 大学生绿色消费模式实证研究部分数据结果

2002年,司林胜等人对我国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实证研究结果是:消费者对绿色消费概念的理解不够全面,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绿色产品知识不足以指导消费;我国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普遍比较淡薄,农村居民的绿色消费观念落后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影响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绿色产品还没有成为大部分消费者购物时的特意选择,对绿色产品不了解、不信任是影响消费者主动选择绿色产品的主要因素,消费者判别绿色产品的依据不科学,希望确实具有绿色效果是绿色消费者产品购买决策的首要因素,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仍然受产品价格的影响,消费者对所消费的绿色产品的满意度不高 [1]。

2005年,韩艳宾等人对武汉地区消费者绿色消费现状实证研究结果是:绿色消费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较以往有所加深,但还不够全面;绿色消费群体比较局限,绿色消费模式还未成熟;消费者使用绿色产品的满意度有所上升;消费者对绿色商品价格的敏感程度中等偏高[2]。

2008年,李君等人对成都大学生绿色消费状况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是:成都大学生对绿色消费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对绿色消费具体内容的认知度不够、对消费过程中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够;从绿色消费行动来看,成都大学生消费习惯的健康度和环保度不高[3]。

2009年,钱明慧等人对北京地区绿色消费现状的调查结果是:消费者对绿色商品的认识不够,消费者对绿色商品满意度偏低,消费者环保意识不断提高[4]。

2008-2009年,按照方便抽样原则,笔者针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近300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大学生对绿色消费模式的认识、期望和行为。调查活动实际发放问卷296份,收回问卷280份,有效问卷276份。

在对绿色消费认识方面调查结果统计如下:有89.9%的学生认为绿色消费中的“绿色”指“商品颜色不一定是绿色的,但消费过程中具备了环境保护意识或行动”。有60.5%的学生认为“不使用塑料袋收纳物品而改用非塑料袋是绿色消费行为”,有33.3%的学生认为“不使用塑料袋收纳物品而改用非塑料袋是否属于绿色消费行为取决于非塑料袋的具体材料”。有38.8%的学生认为“减少甚至不使用电池是绿色消费行为”,有27.9%的学生认为“减少甚至不使用电池是否属于绿色消费行为取决于电池的具体性质”,有19.2%的学生认为“减少甚至不使用电池是否属于绿色消费行为取决于电池是集中回收还是分散回收处理”。有69.2%的学生认为“减少碳排放是绿色消费行为”,有18.1%的学生认为“减少碳排放是否属于绿色消费行为取决于减少碳排放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有84.8%的学生同意“消费绿色产品能够改善环境”。有83.0%的学生同意“绿色产品对身体有益”。有82.6%的学生不同意“绿色产品仅指绿色食品”。有82.6%的学生同意“绿色产品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有86.6%的学生同意“推行绿色消费需要政府大力支持”。

在对绿色消费期望方面调查结果统计如下:有84.8%的学生认为“如果条件允许,我会购买绿色产品”。有81.2%的学生认为“我对产品价格很敏感”。在回答问题“如果绿色商品的价格是普通商品的价格的2倍,您会购买绿色商品吗?”时,有10.1%的学生认为“绝对不会购买,因为太贵了或其他原因”,有72.8%的学生认为“要是绿色商品比普通商品的质量明显好很多的话,那么我也许会购买”。在回答问题“购买相同品质的产品,相比较普通产品的价格,您愿意为绿色产品付出的最高价格”时,有21.4%的学生回答“和普通产品价格一样”,有47.5%的学生回答可以高“1~10%”,有21.0%的学生回答可以高“11~20%”,有6.9%的学生回答可以高“20%以上”。

在对绿色消费行动方面调查结果统计如下:在回答问题“您过去进行过绿色消费吗?如果有,在过去的一个月内,有多少次呢?”时,有5.8%的学生回答“从未进行过绿色消费”,有25.7%的学生回答“有过绿色消费,但在过去1个月从未进行过绿色消费”,有36.2%的学生回答“有过绿色消费,且在过去1个月进行过1-3次绿色消费”,有18.5%的学生回答“有过绿色消费,且在过去1个月进行过3次以上绿色消费”。有76.8%的学生认为“目前购买绿色产品很不方便”。在回答问题“一周内,您购买您认为的绿色产品的次数”时,有10.5%的学生回答“从不购买”,有67.4%的学生回答“一到两次”,有14.9%的学生回答“三到四次”。在回答问题“您经常在哪里购买绿色产品?”时,有81.5%的学生回答“超市”,有3.6%的学生回答“绿色产品专卖店”,有1.8%的学生回答“绿色产品连锁店”。

2 大学生绿色消费模式的特点

综合上述实证研究部分数据结果和其他文献相关数据,可以总结出大学生绿色消费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2.1 绿色消费模式尚未成为大学生主流消费模式

人类的消费模式经历了原始生态消费、线性消费、循环消费、可持续消费和绿色消费等模式的更替[5]。作为满足高层次需要的绿色消费在全社会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小康社会尚未全面建成的条件下还不可能成为社会主流消费模式。从相关实证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大学生消费模式也受到社会发展阶段和中国具体国情的约束,从整体看来还不是大学生消费模式的主流。认清大学生绿色消费模式的这个特点对于学校、企业和国家确定推动和深化大学生绿色消费模式的努力目标和具体措施有着重要意义。

2.2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念超前于社会

消费观念是消费者对消费行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它的形成受到消费者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的直接影响。消费观念作为人们价值观念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形成后不易发生变化,能长期地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大学生作为具有高敏感性、强信息流动性的青年群体,从总体上看对绿色消费的概念接受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大学生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出现绿色消费意愿和绿色消费倾向。前人研究已经证明,较年轻的消费者更加具有绿色消费倾向,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信息的能力和速度越快,对绿色消费认知度越高[6]。出现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大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理想教育(指大学生在大学特殊环境里容易受到理想吸引和召唤),高校校园环境相对封闭,大学生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生活、学习消费上,受到现实问题的干扰相对较小。

2.3 大学生绿色消费行动滞后于观念

虽然大学生群体有绿色消费基本意愿,但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行动水平落后于观念水平。高收入意味着消费者能承受由于支持环保运动、购买绿色产品而多支付的金钱,而大学生由于收到经济来源限制(主要收入来源于家庭支持),因此从具体消费行动上看,在很多绿色产品的价格相对同类产品要高的现实情况下,大学生绿色消费行动的整体水平明显与其较高的绿色消费观念水平不一致。实际消费时价格因素成为主要考虑,绿色消费行动相对较少,绿色消费行动动力还不强烈。当然,在绿色市场上缺乏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绿色产品,国家很少有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绿色消费鼓励政策,整个社会绿色消费环境还不成熟等也是大学生绿色消费行动滞后于观念的重要原因。

3 对策建议

为了推广和深化大学生绿色消费模式,根据大学生绿色消费模式的特点,从大学生绿色消费活动相关者角度看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3.1 大学生自身可加强主动学习,通过绿色消费行为体现社会责任感

绿色消费行为是一种体现人的道德观、责任感的外化行为,通过不断学习、提高道德修养,大学生在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情况可以进一步培养和发展绿色意识,通过具体直接的行动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对自己、对他人、对后代负责。

3.2 大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和大学生实现在绿色消费模式方面的双向互动

由于大多数大学生主要是在大学校园里过集体生活,只在寒暑假等少数时间才在家庭生活,因此大学生所在家庭与大学生在绿色消费模式方面的关系主要是:大学生所在家庭提供大学生绿色消费的经济来源,而持有绿色消费观念的大学生向大学生所在家庭传导和辐射绿色消费观念,从而帮助实现将绿色消费观念从大学向社区、城市甚至整个社会的扩展。

3.3 高校应细化对大学生绿色消费教育的内容和层次

虽然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念的整体水平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但大学生绿色消费知识和绿色消费能力仍然相对缺乏。高校应提供绿色消费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同时应注意加强绿色消费行为的细节展示和示范来引导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具体可通过形式多样的课程、活动等方式进行。在学校鼓励和引导下,学生社团在学校绿色消费教育中可以发挥很大作用。此外,应注意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平台来进行绿色消费教育,强调互动性和可操作性。在进行绿色消费教育时,应该把“团结协作”和“言传身教”等理念贯彻到具体课程和活动中,通过大学校园内的所有人群共同创建适宜绿色消费的校园环境。几年的大学校园绿色教育会培养学生的绿色理念,为绿色消费行动在未来的扩展打下良好基础。

3.4 企业应针对大学生开发适宜绿色产品

企业是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微观主体,是市场绿色产品的主要提供者。绿色消费模式的具体内容体现在吃、穿、用、住、行、自然环境的绿色消费、固体废物回收与利用等多个方面[7]。从企业角度看推广和深化大学生绿色消费模式主要就是要通过绿色营销活动准确把握大学生绿色消费需求的内容和结构、开发和提供适应大学生经济水平和消费心理的绿色产品。在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活动中应注意把握“领先半步”(指在消费者前方走得太远没有好处,领先半步就对了,多了你卖不出去,少了你又可能错失机遇[8])的原则。以大学生作为目标市场的企业应有针对性的加大绿色环保知识的宣传,特别是增加网络宣传方式,主动与学校合作以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企业针对大学生市场应采取特殊的绿色价格策略和绿色品牌策略。

3.5 国家对绿色消费的各种鼓励政策可以具体化到高校大学生

由于绿色消费具有典型的外部性,因此国家在全社会通过税收、补贴(转移支付)等手段对绿色消费行为进行支持和鼓励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具体表现。由于大学生绿色消费在现在可能对家庭有辐射作用、在未来可能对社会有示范作用从而在整体上对促进全社会绿色消费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国家应以培养学生(主要是大学生)的绿色消费意识作为提高全社会绿色消费的意识的战略举措。这种战略举措和鼓励政策具体到学校就包括对大学生绿色消费适当采取特殊税收政策,制订针对大学生的具体绿色产品标志、标准,对校园内的绿色产品标志、绿色宣传等加强监管力度等。

4 研究局限和进一步研究建议

大学生创业观念研究 篇4

“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新特征

人的思想行为活动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之一, 科学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的规律, 掌握其思维模式和行为特点, 也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之一。随着“90后”大学生走进校园, 通过与他们密切接触和谈话, 我们发现“90后”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新特点:

1. 盲目自信, 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 网络信息的普及, “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更加快捷, 知识更加丰富, 他们因此认为自己比别人甚至老师知道得多, 对自己的人生表现出的自信远超过他们的前辈, 往往对前代人的批评指正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厌倦和不耐烦, 盲目认为自己懂得最多, 做事最得体, 事实上遇事很容易失败。其次, “90后”的独生子女一代“以自我为中心”的痕迹也十分明显, 重视个人利益, 社会责任意识渐趋弱化。在为人处事方面, “90后”表现出很高的自我性, 不少学生信奉“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 学生间几乎没有相互合作的意识。虽然他们渴望思想上的独立, 但实际在生活中对家长和老师仍然有较强的依赖性。

2. 目光较远, 功利性行为明显。

由于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大, 信息越来越透明, 这些“90后”大学生对现实社会了解得较清楚, 忧患意识普遍较强, 他们从一进入大学开始就能认识到就业的严峻, 能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 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划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 这些方面与他们的前辈相比, “90后”的大学生更趋于理性。其次, 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多变, 让他们更加务实, 认为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 而不是关注无关紧要的部分。因此, “90后”大学生对于大学开设的课程, 凡认为对将来找工作有用的就重视, 没用的就不闻不问, 甚至于挂科。对评优以及入党等对学生个人发展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的, 成为了最受学生重视的活动, 许多学生在入学的时候表现出对入党不感兴趣, 并不积极, 但当其意识到将来的评优、找工作会受入党影响时, 随后就积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个别学生还赤裸裸地表达了其入党的动机就是为了将来不会因此而错失提拔、升迁、就业等良机。

3.思维创新, 心理承受能力差。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信息获取量的增多, “90后”大学生见多识广, 由于接触社会活动的机会多, 他们思维活跃, 创新能力较强, 他们向往民主, 有十分强烈的参与意识, 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信任和理解, 对民主管理、民主作风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关注。其次, 由于“90后”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浪, 缺乏经受挫折的经验, 致使他们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 容易受到伤害, 遇到问题及困难时, 如同惊弓之鸟, 导致一步错步步错现象大频率的发生, 在竞争的洪流中屡战屡败, 进而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总体说来, 这些“90后”大学生不具备成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 心理调适能力不强。

4.精通网络, 也易沉迷于网络。

对于出生在网络时代的他们, 也更善于运用网络。早在高考填报志愿前, 在学校论坛上就有很多“90后”新生发帖询问关于学校专业的事宜, 咨询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设置课程的情况, 便于选择专业, 到了7月初, 论坛就已成立专门的新生专栏, 有很多“90后”新生登录, 向学长咨询住宿、选课、分班等各种问题, 甚至有些“90后”新生已经开始寻找老乡, 安排进校的向导。然而“90后”的一代从小承受很大的学业压力, 刚刚离开父母的他们, 往往有一种解放的感觉, 容易放松自己, 常常经受不住网络的诱惑, 自我控制力较差, 上网成瘾, 尤其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中, 最终导致荒废学业。因此, 网络对于“90后”的大学生来说, 可谓是“成在于此, 败也在于此”。

“90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新特征的成因分析

“90后”出生时, 改革开放已显现出明显成效,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变革的重要时期, 香港、澳门回归, 加入WTO, 举办2008年奥运会以及即将开办的上海世博会, 这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正是见证了中国的发展。

1.社会环境的转变。

“90后”大学生身处这样的社会大环境, 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 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 尤其今日中国的信息发展迅速, 同时由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原因, 全球各地的物品均涌入中国, 各国交流日益广泛, 而“90后”相对年轻, 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 在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也与前人有很大的不同。

2.家庭环境的转变。

“90后”的大学生, 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家庭条件比较优越, 没有其他孩子分散父母的注意力, 因而他们与父母的精神接触较多, 爱的需要能够得到充分满足, 这便使独生子女智力发达、情绪愉快、性格活泼, 易树立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然而, “90后”的大学生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 无法建立兄弟姐妹间的伙伴关系, 这不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也使他们很难培养起尊重自己、尊重别人、了解行为规范、协作精神、服务精神等良好品德。其次, 现在独生子女是父母期望的唯一寄托, 在孩子成才问题上别无选择, 不能有失误, 家长的期望值偏高, 对于“90后”的学生竞争压力过大, 在进入大学之前一直受学习的压迫, 一旦进入大学, 觉得好容易熬过来了, 大学可以轻松了, 就容易产生松懈的心理, 往往反而会因此荒废学业。

3. 教育环境的转变。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普及和高考的逐步改革, 我国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年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90后”的大学生思维活跃, 创新性高, 学校的教育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 教育以启发、引导为主, 而不是一味的填充知识。学校不再以应试教育为主, 逐渐将教学重点转向素质教育, 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的能力, 尤其要学会脱离课本, 多去查阅资料, 了解更多课外的知识,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依赖于老师的传授, 在这样教育体制培养出的学生, 就算将来走上社会也是自主的。

“90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教育研究对策

2008年9月, 随着高等学校新一届大学生走入校园, 第一批“90后”的大学生进入人们的视线。然而, “90后”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上与“80后、70后”大学生如上所述有许多不同, 传统的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目标、管理制度、管理体系、教育方法、教育模式已难以与之相适应。因此本文着重针对“90后”大学生特点, 结合新时期思想教育工作目标和任务, 探讨在继承以往优良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 重新构建适合“90后”大学生创新思想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1.建构“90后”大学生创新思想教育机制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以历史的、战略的眼光来思考、设计这一工作, 通过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完善各项教育管理制度, 健全工作长效机制, 拓宽实施途径, 形成学校、院 (系) 、班级、宿舍、学生代表“五点一线”及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齐抓共管, “条”、“块”结合的教育管理体系, 且全员为“块”即基层服务的理念, 充分发挥“条”对“块”的指导协调作用, 最终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

2.搭建自我适应、自我挑战、自我超越的大学生创新思想教育平台

处在多元化时代的“90后”大学生, 其思想品质、意志、毅力、生活格调及情感一旦受到干扰, 极易出现颓废、消极状态, 甚至导致了人生的缺陷和悲剧。因此大学教育要使他们的灵魂健全, 到达博雅高度, 具有完整的人格, 就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 使“90后”大学生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同时, 不仅要为他们搭建教导、传授、说服、批评、控制的平台;还应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启发学生、激励学生、聆听学生自身的领悟, 培养他们自尊、自信、自爱、自律、自强的“五自”优良品格, 为其搭建自我认识、自我适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 自己解决问题的平台, 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接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实现人格的独立, 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挑战的优良品质。

实践证明一个教育者与学生之间亲和力的强与弱, 会直接影响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彼此的信赖、教育实效及目标的达成, 爱既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只有真爱才可获得真心。

摘要: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90后”的思想观念有着不同于前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特征。本文就以“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从教育者的角度提出重新构建新形势下适合于“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及创新思想教育机制, 并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 为他们搭建心理断乳的平台, 从而使他们灵魂健全, 具有完整的人格。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及行为特征,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宗贤.略论大学生的“精神成人”.现代大学教育.2008 (6)

[2]西宪民.打造“十心”服务.强化高校辅导员的德育影响力.中国论文下载中心.[09-06-3016:56:00]http//www.studa.net/教育/高等教育

大学生创业观念研究 篇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 网络日益成为人们接受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思想活跃、容易迅速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群体而言, 他们对网络信息有着本能的求解, 甚至与网络几乎密不可分, 网络成为大学生了解各方面新闻信息的主要来源。然而, 面对瞬息万变、良莠不齐的信息海洋, 一些消极的价值观、人生观、法制观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在此背景下, 网络负面新闻的广泛报道和传播,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一项更加紧迫的重要任务。

负面新闻, 一般是指经人加工而成的带有危害性的消极的新闻报道, 一般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报道的内容是负面的新闻信息, 产生的影响也是消极的、负面的;另外一种是报道的内容本身并不是负面的, 但由于表现不当, 如记者认识上或操作上的不慎, 产生事与愿违的消极影响。[1]负面新闻的传播, 会对社会、人们的心理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 包括破坏、瓦解、腐蚀、煽情等负面作用。[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对大学生民主法制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切实提高大学生民主法制教育的质量, 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尤其是在当代国内外环境日益复杂、网络负面信息泛滥的情况下, 首要工作是认识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在网络负面新闻影响下的现状和特点。

对大学生法制观念现状和特点的实地调查

大学生法制观念是指大学生这一群体对于法治理论和法律制度的心理反映、情感、思想和评价的总称。法制观念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主要包括三个渐进的层次, 即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信仰, 由表层认识到深层理解、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逐步深化, 构成一个完整的综合体系。[3]

课题组从大学生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信仰三个层次, 包括多个方面的问题, 对北京市多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实证调查, 并分别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1.大学生的遵纪守法观念

在对我国法律制度的认同感方面, 数据表明 (见图1) , 网络对立法或法规的负面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对我国法律制度合理性和完善性的认识, 但对法律权威的影响较小, 虽然部分大学生认为我国法律还存在缺陷, 需要进一步完善, 但仍然十分认同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制度。

另外, 虽然部分学生认为我国的法律还有待完善, 但行为上还是拥护的。选择了“拥护, 自觉遵守”的学生为53.2%, 选择“基本上拥护和自觉遵守”的为38.1%, 两者之和达到了91.3%。可见, 绝大部分大学生对法律是十分遵守和拥护的。

2.大学生的法律至上观念

在法律的作用和地位方面, 网络有关违法犯罪行为的负面报道可以加强大学生对法律作用的认识, 提高法律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调研表明, 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 认为法律在现代社会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一比例低年级学生为55.1%, 高年级学生则高达74.6%, 说明随着大学生年龄的增长, 特别是通过系统的法律知识的学习, 大学生对法律在维系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在权与法的关系方面,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当前大学生心目中法律的真正权威还没有树立起来, 在网络负面新闻的影响下, 仍有一部分学生有“权大于法”的思想。例如在回答“您认为打赢官司主要靠什么?”这一问题时, 52.4%的学生认为打赢官司主要靠关系好 (见图2) 。另外, 在回答“在我国经济生活中, 起主要作用的是?”这一问题时, 认为“法律起主要作用”的大学生占32.1%, 认为“领导意志起主要作用”的大学生占21.6%, 认为“关系占主导作用”的占了27.4%, 回答“说不清楚”的大学生占18.9%。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法律观念出现了一些偏差, 他们把关系看得很重并把他们凌驾于法律之上。这种错误的观念如果不及时纠正往往会使他们目无法纪, 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近几年大学生的犯罪率不断上升, 法律观念的偏差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3.大学生的司法公正观念

在对司法公正的信心方面, 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大。在调查过程中, 当问到“如果你牵涉法律诉讼, 你是否对法院能作出公正判决有信心”, 只有24.7%的大学生选择“十分信任”;对于信心不足的群体, 我们进一步问及“为什么不相信司法判决的公正性”, 回答是受网络负面报道影响的学生占了57.5%。由此可以看出, 网络负面报道产生的一个消极影响就是降低了大学生对司法公正的信心, 由于大量的负面报道, 使大学生对现实产生怀疑、悲观的情绪, 这对我国法制建设、司法制度建设是极为不利的。

4.大学生的民主平等观念

对于我国的民主制度, 大部分大学生表示认同, 并认为目前的民主化程度较好, 取得了很多成就;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民主化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与西方国家还存在差距。但随着网络上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民主制度的批评报道的传播, 容易导致大学生对我国的民主制度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 (见表2)

看到网络有关贫富悬殊、“同命不同价”等负面新闻后, 大学生对平等的看法会发生变化, 根据调查, 在网络负面新闻的影响下, 47.4%的大学生对社会平等产生了怀疑, 感觉现实中人与人是不平等的;19.5%的大学生认为人与人从来都不平等;25.8%的大学生仍然十分认同社会的平等, 认为负面报道只是表面现象, 本质上还是人人平等的;7.3%表示不清楚。

综上所述, 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民主平等的观念会产生一定影响, 尤其是本来对民主平等概念就没有深入理解的群体, 网络负面新闻对其的影响更大, 他们的观念更容易随着网络负面新闻的消极影响而改变。

5.大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念

权利义务观念是法律观念中的核心内容, 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 表明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真正的权利义务对等观, 包括正确认识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 妥善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自己与公共利益的关系等。

经调查发现, 网络负面新闻容易导致大学生对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发生偏差。由于网络上大量负面新闻的报道, 比如领导干部滥用权力、社会底层群体失去生活保障等消息, 使部分大学生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产生错误的认识, 比如认为权力拥有者 (政府、司法机关、立法机关) 的权利多于义务, 而社会底层人员或者普通百姓的义务大于权利等, 这些思想观念都是由于不能正确分辨网络上的不良信息, 将个案错误地理解为整体情况, 以致发生对权利义务认识的偏差。

对当代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分析和思考

1.当代大学生法制观念的总体特点

结合上述调查研究的结果, 可以看出, 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信仰三个方面。在法律心理方面, 网络负面新闻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对诉讼的排斥心理以及违法犯罪的侥幸心理;在法律观念方面, 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的“法律至上观”、“民主平等观”、“权利义务对等观”、“程序正义观”等方面容易产生消极影响;在法律信仰方面, 负面新闻报道容易动摇大学生对司法公正的信仰。

从大学生角度来看, 第一,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较为成熟的大学生, 其法律意识相对于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的大学生不容易受到网络负面新闻的影响。第二, 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大学生, 比如党员、预备党员等, 其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较一般的大学生更加坚定和成熟, 不容易因网络负面新闻而轻易改变。第三, 法律知识较丰富的学生在看到网络负面新闻后, 更加倾向于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分析, 多数有自己的思考, 不容易受到网络报道的误导, 而法律知识欠缺的大学生比较容易在网络负面新闻面前迷失, 无法判断事实真相, 其法律观念和法律信仰容易在负面新闻的影响下发生动摇甚至完全改变。

2.大学生形成当前法制观念的原因

对于大学生而言, 一方面他们涉世不深, 对社会缺乏深入的了解, 人生阅历并不丰富, 不具备丰富的个人经验和社会知识;另一方面, 由于和父辈之间存在代沟等问题, 导致大学生和家长交流沟通的比率也不高, 就算是沟通, 也很少深入到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同时, 大学生个体意识增强, 加上不固定老师的上课方式也致使大多数学生和授课老师的关系仅限于学术讨论, 极少深入到探讨价值观的层面。所以, 在面临价值判断和选择时, 大多数大学生们便倾向于求助信息量大、方便快捷并且不必担心他人传言的互联网, 网络信息对于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时, 一些大学生就容易受到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4]

在这样的情况下, 高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大学生在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缺少正确的指导和心理疏导, 可能会导致他们对社会产生不良认识、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 从而在今后的人生中无法很好地进入社会、融入社会和适应社会, 甚至产生社交困难、心理障碍等情况, 无法发挥他们对社会应有的贡献。

而另一方面, 我国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 对学生心理辅导, 尤其是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还有待提高, 这方面的薄弱环节需要我们加强重视。

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未来发展路径

1.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加强和完善

法制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直接途径, 如何进行法制教育, 如何在教育中起到良好的效果, 值得反思。首先, 加强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视, 配备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教师队伍, 以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素质和法制观念的培养, 并可以结合相关案例, 着重提高大学生的法律心理和法律观念, 从而树立正确的法律信仰, 将法律至上观、民主平等观和权利义务观等融入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之中。

另外, 还可以通过开设法律选修课的方式, 使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相关的法律知识, 比如经济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等, 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也大有裨益。[5]

2.大学生新闻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 如果具备全面的新闻素养, 就能够更好地判别信息传播中的杂音, 掌握平衡视角, 而不被肆意泛滥的网络新闻误导和迷惑。新闻素养的培养, 是信息化社会未来公民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高校应加强重视, 积极引导, 提高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降低社会阴暗面对他们的消极影响;同时, 将新闻素养的培养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不仅使大学生认识到违法信息的危害性, 更能使大学生增强对负面新闻的辨析能力。

3.高校校园网络的全面规范

大学生获取新闻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即是校园网络, 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 有助于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一方面, 校园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服务和便利, 另一方面, 又通过对正确价值观、法制观的宣扬对大学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 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6]另外, 还可以通过校园网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及时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 从而加强大学生对错误思想和不良现象的防御能力, 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建立正确的法制观念。[7]

4.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开展

在法律课堂学习之外, 学校还应当积极发挥党团组织的带头作用, 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实践活动, 通过实地调研、法律咨询、模拟法庭、庭审观摩等形式, 对学生进行直观、生动的法学教育。加强大学生对法律的感性认识, 并提高学生对实际法律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应对能力, 真正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和守法。[8]

在网络负面新闻泛滥的现实下, 高校的法制教育不仅是教师的工作, 更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重视和积极参与, 并且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校园法制教育的改革应当始终坚持, 校外法制环境也需要稳步提高。只有结合整个社会的力量, 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法制观念, 抵制网络负面新闻的不良影响, 减少和预防违法犯罪, 提升法律在社会中的地位, 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养。

摘要:信息时代大学生面临各种新闻信息的冲突和挑战, 其中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的影响尤其突出, 在此背景下, 加强大学生法制观念、提高高校法制教育质量, 首先要明确大学生法制观念在网络负面新闻影响下的现状和特点。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研究, 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法制观念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 对高校的法制教育进行了反思, 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以期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观念,法制教育,网络负面新闻

参考文献

[1]邓利平.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多维视角[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1, 7.

[2]杨丽艳.浅谈负面新闻信息的传播功能[J].东南传播, 2009, (9) :66~68.

[3]魏志祥.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 2003, (4-5) :166.

[4]庞东辉.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6, (3) :18~21.

[5]张美琴, 章淑兰.网络时代学校法制教育——挑战、机遇与对策[J].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5) :173~176.

[6]曾利, 赵海程.信息时代高校法制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1) :57~58.

[7]韩世强, 陈秀君.中国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及改革路径探索[J].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73~76.

大学生创业观念研究 篇6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 语言学习的研究者们逐渐将研究重心从“如何教”转向对学习者———学生“如何学”的关注, 由此开始了新一轮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Rubin在70年代率先描述了成功学习者的共性特点, 之后, 西方的研究者们纷纷从学生的角度探讨影响英语学习成绩的各种因素。学生的语言学习观念的调查研究就是其中之一 (文秋芳, 1995:5) 。语言学习观念是影响语言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对语言学习的观念带入课堂。

国内外学者都对语言学习观念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国外学者如Riley指出, 学习者关于语言及语言学习的观念可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他在学习语言时的态度、动机或行为Ehrman和Oxford发现学习者相信自己能够学好语言的观念与其在口语和阅读上的精通程度呈显著性相关。Ausube (1978) 指出影响学习者的最重要因素是学习者已有的东西, 即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学习观念则是学习者原有知识的重要部分。学生所持英语学习观念的正确性无疑会对英语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这不仅仅体现在对语言焦虑的作用上 (Young, 1991) , 更多地体现在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上 (Wenden, 1987) 。国内研究者文秋芳 (1995) 确认了英语学习观念分类, 分别是:形式操练观念、功能操练观念、母语观念。文秋芳认为要调整学习者的英语学习策略, 就必须使他们的英语学习观念发生变化。戴炜栋和王栋对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观念进行调查分析, 认为学生普遍认为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实践比掌握语言知识更为重要, 因而不赞成通过翻译的方法来学习外语。

总体来讲, 国外语言学习观念研究开展相对不够广泛, 而我国外语界对语言学习观念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 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调查还很少见。本调查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开展的实际现状, 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观念进行问卷调查, 旨在找出学生学习观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积极探讨解决之道。

2. 调查方法

2.1 调查目的。

从学习者的角度了解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观念的现状;从学习者的角度评估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从学习者的角度讨论如何更好地从事大学英语教学。

2.2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学生主要来自于河南省, 少部分来自外省。另外, 调查采用当堂发放问卷、当堂收取的形式, 回收率为100%。

2.3 研究工具和数据处理。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研究, 采用结合Horwits的《语言观念调查量表》 (BALL1) 和国内文秋芳所设计的学习观念调查问卷 (文秋芳, 1996) 自编的问卷调查表。该问卷主要分从三个方面调查学生的英语学习观念, 即英语学习能力、英语学习方法和英语教学。对采集来的数据, 主要采用统计的方法, 算出在问卷调查的各项中所占的百分比, 以得出结果。

2.4 调查问卷结果数据的处理。

2.4.1 英语学习能力

经过调查, 71%学生都相信语言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 但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85.1%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学好一门外语。这说明虽然学生对自己的外语能力不是很自信, 但他们大都认为外语学习能力并不是决定因素, 只要经过不断努力都会把外语学好。由此来看, 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对能学好一门外语还是很有信心的。70%以上的学生认为儿童比成年人学外语容易。其实, 儿童和成人各有优势, 儿童的优势主要是心理和生理上的某些方面, 他们的发音可能更地道、准确。但外语学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而对一些较难的语言内容, 成人学习者更有优势。他们自控能力强, 心理等方面更成熟, 会有意识、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认知手段, 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4.2 英语学习方法

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对英语学习方法的观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对学习方法主要停留在传统的观念, 73%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就是跟着老师一起练的, 89%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必须背单词和短语, 67%的学生认为交流语言的流利度比准确度更为重要。在对学生学习时的非智力因素 (情感因素) 调查时发现, 93%的学生认为不断评估自己的进步对学好英语很重要。另外, 85%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要有长期和短期的目标。从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调查中可以看出, 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很大一部分是在教师长期教学中形成的。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很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教师在学习方法上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引导和帮助。

2.4.3 英语教学

在对英语教学方面的问卷调查中, 对“要是老师教学水平不高, 学生肯定学不好”的选择, 86%的学生选择的是同意。另外, 76%的学生认为中国并不缺少学英语的环境。91%的学生认为“进行大量的英语练习有助于英语的提高”, 97%的学生认为“英语教学一定要有好的教学方法”, 84%的学生认为“对学生英语学习中犯的错误一定要坚决改正”, 82%的学生认为老师应尝试采用更多的教学方法。从调查中可以看到, 学生很重视英语教学的方法和教师态度, 教师应该采取更多的英语教学方法, 尝试更多新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

3. 建议

3.1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强化英语教学的理念。

教师应该针对独立院校学生的特点,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安排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打破沉闷的传统教学模式, 让英语课堂生动有趣, 吸引学生。比如说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 不要一味地照着课本念, 一味地讲解单词、翻译、语法, 尽量想法设法创新英语教学法, 采用讨论法、表演法, 创设有意思的问题情境, 结合英语电影、英语歌曲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施教。大学英语教学内容通常包括英语使用技能、英语语言知识、英语交际能力等。独立院校英语教师要善于通过英语语言知识的教学把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培养起来, 并最终把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潜力尽可能地挖掘出来。

3.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勇于探索的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 他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主动地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中, 通过吸收调整, 建构出适合自己的新的知识和经验。在对英语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求, 试图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体系。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应积极引导, 将更多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学生。同时, 教师的授课方式要侧重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 从多个视角去阐述问题。另外, 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断探索的能力, 并且要求学生经常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针对每个学生情况的单一性, 应进行个性化指导, 给予他们学习策略的指导和反馈意见。

3.3 营造轻松的英语学习环境。

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学生能发挥最大的学习潜力 (G.Losanov) 。人们最原始的认知通常表现为内心的一种好奇心, 随着新奇事物的产生而产生, 又随着其消失而消失。教师应抓住学生认知的这一原始特性并加以引导, 把学生的不稳定的好奇心引导到对英语学习的稳定兴趣上去。通过兴趣作用把英语学习活动变成自己的需要, 培养学生强烈的英语学习动机, 让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4. 结语

调查结果显示出, 尽管很多学生已经学习英语多年, 但是他们有关英语学习的观念仍然有一些是消极的, 并且对英语学习是非常不利的。观念对现实有较强的过滤作用, 正确的观念虽然并不一定能保证学习的成功, 但是正确的观念能引导学生利用好自身的内在资源, 意识到外在资源的丰富性, 从而增加学习成功的可能性 (励哲蔚, 2007) 。同时, 学习者的观念更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 (Horwitz, 1987) , 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在大学生入学初期了解他们的英语学习观念, 了解他们英语学习的实际, 在推行科学的英语教学理念的同时对他们的学习观念给予帮助, 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观念作正确的评价, 并且能运用正确的观念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 从而更快、更有效地适应大学的英语学习, 并进而成为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

摘要:学习观念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地作用。作者结合使用文秋芳和Horwits所设计的调查问卷, 对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有关英语学习观念的问卷调查, 着重分析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状况的认识和对英语教学现状的评价, 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对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独立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Wenden, A.and Rubin, J.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Prentice-Hall, 1987.

[2]Horwitz, E.K.The 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of be-ginning university foreign language students[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88.

[3]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4]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5]戴炜栋, 王栋.一项有关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观念的调查分析[J].外语界, 2002.5.

[6]樊丽君.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观念调查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4.8.

[7]励哲蔚.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调查[J].外语教学, 2007.9.

大学生创业观念研究 篇7

京津冀经济圈是全国三大经济圈之一, 已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又一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这一历史时刻, 地处“两环” (环渤海、环京津) 中心地带的河北省, 掀开了转型谋变的历史新页。特别是2005年, 北京、天津、河北人事部门共同签署了《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合作协议书》, 标志着京津冀地区人才开发一体化合作拉开了帷幕, 为今后京津冀地区的人才交流合作确立了法律的保障。

1 大学生择业观的内涵

择业观是择业主体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的认可、评价、态度、方法和心理的倾向等, 它既是择业者择业理想的直接体现, 也是择业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直接表达。大学生的择业观可以概括为:是大学生在读书学习、社会实践、接受教育等活动中, 对如何选择职业这一实践活动的较稳定的认识、态度和基本的指导思想。

2 河北省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及特征

了解大学生择业观的特征, 是解决大学生择业问题成功的开始。课题组于2010年5-6月份抽取河北省省属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共10所,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2010届毕业生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 采取直接调查方式, 即现场发放问卷, 现场填答, 并当场收回。采用SPSS13.0数据处理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 回收有效问卷752份, 有效率为94%, 其中男生48%, 女生占52%;文史类学生占35%, 理工类学生占55%, 其他类学生占10%;本科生占53.9%, 专科生占46.1%;省属重点大学学生占32%, 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占41%, 高职院校学生占27%;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得出河北省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及特征为:

2.1 择业地域特征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及大中等城市更吸引毕业生。男女毕业生间差异较大, 男生更趋向于去江浙等东部沿海城市、河北省沿海城市以及中西部等有较多发展机会和较大发展潜力的地区就业, 女生求稳心理较重, 更趋向于选择到离家乡较近的地区就业。

2.2 择业单位性质

毕业生择业时把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政府机关等国有单位作为首选, 求稳心理比较突出, 不愿付辛苦、不愿冒风险, 只有进国有单位无望的情况下, 才不得不选择外资、合资、民营企业或自主创业。不同性别、不同生源、本专科毕业生间没有差异, 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 这说明传统的择业思想在每位学生头脑中依然根深蒂固。

2.3 择业规划

大部分毕业生没有做择业规划, 没有择业目标, 不知道想要的工作是什么, 也不知道自己的特长和能胜任的工作是什么。少数毕业生有不太成熟的职业规划, 极少数毕业生有较成熟和完善的择业规划, 对自己要学的东西和将来的择业方向有很好的计划和安排。

2.4 择业困惑

在回答“您在择业时遇到的最大困惑”问题时, 四个答案是毕业生选择较多的, 一是人生目标模糊, 占到28%;二是自身能力欠缺, 占到23%;三是职业前景不明, 占到21%;四是职业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 占到18%。

3 河北省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

3.1 不能客观进行自我评价, 择业期望值偏高

一些大学生缺乏准确的自我评价, 不顾主、客观条件, 盲目追求高福利和稳定的工作和热门职业, 希望到经济发达地区及大中等城市就业, 希望到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以及政府机关就业。缺乏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 缺乏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 不能从小事做起, 从底层做起, 从现在做起。由于没有考虑到自身条件、职业特点和用人单位的要求, 也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职位, 是否与自己的职业目标、人生规划相一致, 结果造成多人过独木桥的“扎堆”现象, 理想目标可望而不可及, 既影响成功择业又浪费了自身优势。

3.2 没有进行职业规划, 漫无目的, 错失良机

对数大学生对自己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很好的规划, 上学时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 择业时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 适合干什么, 能够干什么, 在求职时漫无目的, 喜好“见一家爱一家”, 今天认为这个单位待遇不错, 明天又觉得那个单位有利于自己发展, 漫天撒网式地投送简历, 有的还向同一家的单位同时申请多个职位, 在网络求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最后在多个单位与多个职位中难以取舍, 高不成低不就, 丧失就业机会。

3.3 缺乏自信, 妄自非薄

一些大学生自身存在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 导致他们对自己评价过低, 低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看不到自己的优势, 觉得自己没有资格或能力去从事一份更好的职业。在择业中有的悲观失望、抑郁孤僻, 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他人, 不敢参与就业市场竞争;有的怕吃苦、怕失败、不愿承担新的或是更多责任的工作, 自甘平庸;有的缺乏自信、过于拘谨、优柔寡断、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 从而错失良机。

4 基于京津冀都市圈,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实现顺利就业

4.1 推进区域人才一体化, 引导学生拓展择业范围

环渤海经济圈的构建及逐渐形成, 人才市场的一体化是一个前提。河北省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在经济层面上融入北京、天津经济, 还要在人才配给上开辟毕业生面向环渤海的就业快速通道, 积极搭建网络信息平台, 构建面向我省大学毕业生信息网, 把推进和实现一体化作为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内在要求, 树立人才战略新思维, 赋予人才战略新内涵, 进行人才战略实践创新。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一体化带来的有利机遇和条件, 拓展择业范围,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做好客观的职业规划。

4.2 实施“四一战略”, 指引学生找准职业定位

“十二五”期问, 河北省把加快优势地区率先发展作为战略重点, 强力推进“一圈一带一区一批”建设。即加快构筑环首都绿色经济圈, 加快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 加快发展冀中南经济区, 加快培育千亿元级重点园区和大型企业集团, 打造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 形成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四个一”的战略重点将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也必将同时带动对大学生的需求, 有关部门在实施“四一战略”的同时积极引导大学, 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 在与京津对接的过程中, 使学生对需要的人才和岗位有充分的了解, 培养和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结合自已和优势和兴趣爱好, 根据社会需要的人才素质和技能, 来加强学习和锻炼, 找准职业定位, 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

4.3 对接京津发挥区位优势,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河北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找准对接京津的关键点, 把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攻方向, 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跨越。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必然会使劳动力结构和技术结构出现一系列变化, 促使劳动力就业产生新组合, 大学生在这些行业领域, 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问。另外, 按照京津冀一体化的要求, 河北省将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城镇建设水平。这个变化要求加强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能力建设, 也对公共财政、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城乡基础建设等领域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必然需要数量众多的掌握先进知识和一定管理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因此, 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新时期的河北省大学生, 要充分利用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 充分了解京津冀都市圈的人才需求结构和需求状况,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实现充分就业和自主创业。

摘要: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京津冀都市圈的背景下, 分析了河北省大学生择业的现状和特征, 总结了河北省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基于京津冀都市圈,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 实现顺利就业的对策。

关键词:京津冀都市圈,大学生择业观念,择业观

参考文献

[1]高玉峰, 张福喜, 刘海华.河北省大学生择业意识状况调查[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

大学生创业观念研究 篇8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指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个人或一个团队,为了一种共同的创业目标,利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进行创业[1]。目前,自主创业的年龄不断被刷新,全球最年轻的从事网络行业的创业者年龄只有17岁,所有这些创业传奇有力冲击着充满热情与活力的大学校园,但渐渐地我们发现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在慢慢消散,近年来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逐年下降,2004年的比例为14%,2005年为9.8%,2006年仅为4.3%[2]。

(一)自主创业的动机

自主创业客观上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是开辟和拓宽就业的一条新途径,但是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创业的动机不是为了解决就业,而是成就一番事业,赚大钱。大学生对于自主创业有非常高的期望值,这可能与社会大力正面宣传“创业精英”有关,摆在学生面前的都是已经非常成功的创业人士,学生都把像比尔·盖茨、李嘉诚这样的著名人物作为自己的榜样。一开始就设置高不可攀的目标,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比较容易受到打击。南开大学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近九成的大学生因“失败率高”而恐惧创业,明确表示不会选择创业,在对不到11%(67个人)打算创业的学生进行创业动机调查中,创业动机是运用自己的知识,成就一番事业所占的比例超过了50%;居第二位的是自己当老板,赚更多的钱,占了38%;选择挑战自我的人占到了28%,居第三位;只有5个人(7.4%)的创业动机是为了解决就业。所以尽管近几年的就业形势严峻,选择通过创业来解决就业问题的大学生仍是少数[3]。

(二)外部环境的制约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整个社会,包括走在时代思想前沿的高校,都未形成鼓励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美国是创新经济最发达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硅谷创业奇迹的出现,引发了创业经济的浪潮,政府大力支持高校、小企业等自主创业,以知识、技术等自主创新带动经济迅猛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文化基础。据美国考夫曼创业领导中心1999年的报告显示,在美国有91%的人认为创业是一项令人尊敬的工作,而每12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希望开办自己的企业[4]。而在我国,自主创业的动力主要来自政府,出发点主要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难以孕育创业人才层出不穷的社会氛围,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难免会困难重重。

(三)创业准备不足

创业知识欠缺、创业能力不足、创业心理不够成熟,这些都制约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当今大学生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易于接受新事物,对于自主创业体现出了很大的热情与信心,但是目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最基本的一些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比较理想化,还未创业就想着做强做大,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量身设置目标,不能很好地结合国家、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对未来的困难和障碍预计不足。另外资金不足、手续难办、缺乏社会关系等问题也客观存在,但正是因为大学生对于创业准备不足,面对这些问题就束手无策,存在“等、要、靠”的思想,不能主动出击、知难而上,制约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的进行。

二、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和定位

“创业教育”是由英语中“enterprise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创业教育”最早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在巴黎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大会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要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岗位的创造者。”从此,创业教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热点之一。创业教育已经成为继毕业文凭、职业技能证书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

(一)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1997年清华大学的“创业计划大赛”被公认为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最早实践。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创业教育的理念,“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同年开始我国每年举办全国性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这一活动促使创业教育的影响在全国高校进一步推广。2002年教育部确立了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9所高校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进行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我国开展创业教育近十年来,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各类创业活动,如“挑战杯”,在高校广泛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结合实践活动,部分高校开展了创业理论教育,开设了“创业教育课”、“创业风险投资”等课程;全国有近百家大学生企业,成立科研技术的研发中心和孵化中心。

但在取得成绩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创业教育意识淡薄;热闹的创业报告和创业竞赛,与冷清的创业教学和创业实践构成鲜明对比,创业教育只是面对一小部分同学,有很强的精英化痕迹;创业教育未形成统一规划的体系,课程设置、教师配备、教学模式上都存在不足。

(二)创业教育的定义和特征

什么是创业教育?从教育内容看,创业教育是以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和开拓精神、冒险精神,并能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和商业规划活动的教育[5]。从哲学理论的角度,创业教育是贯彻以人为本,开发人的潜质,成为具有开创个人事业的,使“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的教育[6]。

创新是创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创业教育的灵魂、关键就是创新。自主创业从创业想法的出现、创业计划的实施、创业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应对都涉及到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深化,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创性品质。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目前,创业教育的一个误区是服务于各类实际的创业活动,受众面较小,而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为出发点,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这种创业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同学的。“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7]创业教育具有终身教育特征,帮助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能够善于把握各种机遇进行创业。

(三)创业教育的目标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责。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转变就业观念,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就业观念就是打破传统的就业模式,不能完全盯着国家和社会提供的有限就业岗位,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开辟新的就业途径,实现自我价值。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创业能力和生存能力,具备领衔开拓或合作开拓事业的创业精神,为全社会创新文化建设发挥辐射作用。

我们不能单纯用大学生创业的现时绩效、经济绩效来给这项活动“打分”。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并不是要求大学生在校或一毕业就马上创业,学校的创业教育不是企业家速成教育,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为社会提供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潜能的人才,帮助学生在一生的职业生涯中勇于开拓和创新,不因循守旧,有敏锐的眼光、开放性的思维和付诸实践的勇气。

三、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基地,作为创业主力军的大学生从这里走向社会。高校担负着为国家、社会培育创新人才的重任,开展创业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

(一)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2007年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拐点。所谓的“拐点”,即毕业人数超过社会新增加就业岗位的半数,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达到495万人,与社会增加的900万个就业岗位相比较,仅占到55%,标志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突显,成为全社会的问题[6]。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式已经从“精英就业”进入到了“大众化就业”,就业的层次不断下移、扩大和分化。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负责培养大学生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已刻不容缓。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甚至是冒险精神,鼓励有条件的同学自主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建设创新型社会、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综合国力之间竞争体现在各种软实力的竞争,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以创新带动经济的发展。作为高校,要紧跟世界高等教育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的改革发展的步伐,积极改变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创业教育的体系,落实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四、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创业教育更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紧密联系实际,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加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展创业教育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握时代的契机,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引导。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社会的转型,就业形势的严峻,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感到迷茫,高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创业教育,引导学生以积极平稳的心态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弘扬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开拓自我发展的广阔空间,展现良好的综合素质,坚定“明天会更好”的信念。

通过创业教育,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都对自己的人生理想充满坚定的信心,这也正是进行创业教育的要义所在。理想的实现在于不断追求,坚持不懈。通过成功示范、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引导学生把实现自我价值和贡献社会、服务人民的理想统一起来,激发学生的创业愿望,坚定自己能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一展身手的信心。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发挥主动性

.创业教育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面对不确定的将来,能够独立开辟生活道路,独立地解决问题,创造人生价值。面对这样的要求,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准确定位。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这些差异性影响着他们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定位。为了避免就业过程中的盲从,以及更好地获得个人发展,要引导学生了解自我,鼓励广泛实习和实践,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长。在日常工作中,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各项任务,少一些包办和细节性的引导,树立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意识,允许学生尝试和犯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健全人格

自主创业是充满挑战与风险、竞争与合作的过程,是对创业者心理素质和人格的全面考验。创业教育的定位不仅仅是解决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开发和发展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性品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合作的作风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健全的人格,境界的高远才能够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加强挫折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积极引导和增强当代大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开创事业取得成功的法宝之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激烈,优胜劣汰,创业活动具有风险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更需要创业者付出艰辛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创业活动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需要团队力量和协作精神。大学生往往有较强烈的竞争意识,但团结合作意识却比较淡薄,不善于与人交流沟通,需要引导大学生重视人际交往,建立健全的心理素质,完善自身的人格发展。

上一篇:感染中毒性休克下一篇:使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