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精选10篇)
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 篇1
当前中国电视剧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战争题材电视剧、大型历史剧、古装武打剧、青春偶像剧、家庭伦理感情剧、警匪剧、科幻剧等类型。所有以上类型的电视剧节目在传播过程中,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当前电视剧中存在的问题
电视剧不仅带来了视觉的享受,放松身心,而且还可以在观看的过程中学习到一些知识,拓宽眼界,但同时也相应地产生了一系列消极问题。
1.电视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符合。无论是战争题材电视剧还是大型历史剧,都存在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问题。一些电视剧制作人为了片面的追求电视剧情节的可观性,严重的与史实相脱离,扭曲了大学生对历史真实性的价值判断。在《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一历史剧中,为了突显出纪晓岚的生活作风节俭,进行有意虚假夸大。如纪晓岚所坐的抬轿,其装饰之朴素无人能比。作为乾隆皇帝身边的大臣,代表的是皇家的形象和颜面。这样简陋的抬轿确实有损皇家的风范,自然也是乾隆皇帝所不能接受的。而剧中却对此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严重与历史相偏离。而且剧中为了表现纪晓岚为官的清廉,以贪污受贿为耻,将其与和珅的互斗贯穿于整个历史剧中。而事实是,虽然纪晓岚与和珅都处于乾隆年间,但两人年龄相差二十多岁,在和珅成为朝廷重臣时,纪晓岚其实已经老态龙钟了。再者,纪晓岚在朝中并没有太大的实权,也不太受乾隆的重用,乾隆只是欣赏他的文采而已。而与手握大权的和珅相比,根本不可能发生剧中所描述的那种激烈争斗的场面。
2.题材类型单一。目前中国电视剧题材类型单一,缺乏创新性和新鲜感。乏味冗长的剧情严重束缚着大学生的思想,使其在思想上缺乏创新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思维深度的开拓和思维火花的迸发。近段时间以来,中国电视剧中宫廷勾心斗角剧泛滥,题材撞车现象时有发生,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甄嬛传》和《芈月传》。这两部剧在内容上冗长拖沓,而且其中许多情节达到惊人相似的程度。原本十多集就可以说清楚的故事执意扩展到几十集之多,内容实属乏味无趣,没有新鲜感。作为当下的热播剧必然受到大学生们的热切关注,但这样的电视剧不仅会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学习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思维迟钝,使学生处于一种迷茫的悬空状态,严重抹杀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3.部分剧情情节不合理。部分网络剧和警匪剧剧情低俗暴力,充斥着凶杀和色情的成分。今年的一部火爆的网络剧《太子妃升职记》受到了很多大学生的欢迎。但是如果细看,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暴力低俗的镜头穿插于该剧的剧情中。而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念形成时期的大学生,无疑会受到其消极的影响。不仅不利于健康有益思想和行为的形成,严重的情况下还会诱导大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二、当前电视剧存在问题的相关措施
面对这些弊端的产生,我们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一些方法和策略,使中国电视剧朝着健康、绿色的方向发展,使其充满朝气与活力。在符合客观事实的情况下,为当代大学生奉上一场文化视觉盛宴,使其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
1.将所有电视剧剧情建立在符合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通过电视剧应还原真实的历史事件和情景,切忌夸大或扭曲历史真相,不能为了增强电视剧的可观赏性而跟随自己的意愿来随意发挥。尤其是记录历史史实的电视剧,一定不要脱离历史的真实性而随意植入一些本来就不存在的剧情。这就需要编剧必须充分了解所拍摄的那段历史的真实情况,避免误导当代大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2.要丰富当前中国电视剧的题材类型,减少宫廷剧所占的比例,加大那些具有创造创新性质的电视剧的占比。比如,多拍摄一些反映未来科技创新和具有探索性质的电视剧。这些类型的科幻电视剧要立足于现实,同时又要高于现实,不可将其理解为神话剧。这种科幻类电视剧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动性,使大学生在观看这类电视剧的时候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对未来社会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激发大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活跃思维,拓展想象空间。
3.要净化电视剧的内容。将不利于当代大学生健康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电视剧内容进行过滤。将其中一些低俗暴力镜头彻底清除。电视剧内容一定要符合当下时代主流的价值观念,弘扬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时代精神。通过电视剧内容向当代大学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识,并将这种思想意识转化为行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出积极的力量。
摘要:电视作为一种可视化的信息传播媒介,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目前来看,中国电视剧类型纷繁复杂,种类多样。大学生作为电视剧节目接收对象中的一部分,在其思想、价值导向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中国电视剧节目内容及其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形成所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行分析,针对其中所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从而促使当代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电视剧,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彭吉象.影视美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李明蔚.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0(2).
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 篇2
摘 要 从社会经济、青年人自身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状况以及传统文化影响等方面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就推进新形势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知识经济 政治素质 教育
当今时代,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是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有了更高要求,作为大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层面—思想素质,如何加强思想素质教育,是目前许多高校关注的一个热点。各高校做了许多探索和尝试,推动思想素质教育的进程。可是目前大学生思想素质现状并不令人意,当今的大学生同以往各个时代的大学生相比,知识丰富,眼界开阔,却缺少些激情和动力。,很多大学生思维方法简单,思想不成熟,甚至幼稚,在现实中往往存在着许多矛盾现象。
1 高校学生政治素质的现状
当今时代,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是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时代,也是我国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时代,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社会变革的影响下产生出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1.1 理想信仰趋向多元化
随着全球化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原有体制下形成的单一的思想认识模式正在被多元化的意识内容所取代,其中既包含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先进思想,但也不乏一些陈腐消极甚至是错误的思想,这些错误思想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尚处于思想认识形成期的大学生,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仰上的迷茫。
1.2 自我意识凸现,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实际利益的获得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一方面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自立意识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较好发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片面追求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的实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主义思潮的蔓延和人生价值观的偏斜,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这种情况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我国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1.3 主客体价值判断明显背离,判断标准呈现二重性
从价值评价标准来看,当代大学生具有明显的二重性,即以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评判别人,以利己主义的标准评判自己。这说明,同学们对于见义勇为等行为在观念上是认同的`,但却不能转化为自己自觉的实际行动。这种矛盾性和双重标准,反映了当前社会不良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所造成的腐蚀影响。
1.4 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行为投入存在较严重差异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虽然趋向务实化、理性化,但在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一是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较强,但参与行为的投入较少;二是对社会有基本正确的政治认知和政治评价,但在实际行为上却表现为知行不一。这种价值取向的两重性和价值判断的矛盾性,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实际水平和成效。
2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矛盾问题探源
2.1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不良思潮的渗透侵蚀
从国内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促进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些社会不良现象也给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负面消极影响,他们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一方面,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特点和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假冒伪劣、钱权交易等社会丑恶现象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严重的腐蚀。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人们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分配不公的加剧,加之社会上对高消费生活的有意无意渲染,使得人们心理产生不平衡现象,这都助长了拜金主义思潮的膨胀,使钱多钱少成为不少大学生衡量人的价值大小的主要尺度。同时,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带有全球化意识形态的西方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无时不刻地通过各种渠道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着渗透和传播,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产生着较强烈的冲击,使他们在裹挟着全球化外衣的带有迷惑色彩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念面前产生迷茫,真伪难辨,最终造成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趋势方向发展,价值判断趋向实用化、功利化。
2.2 青年学生自身特点的变化是其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内在因素
由于其身心发展的不确定性,当代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明显的弱点,这对其人生价值取向上所造成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当代大学生虽大多成长在改革开放的重大变革时期,但长期的安宁生活和繁重的学习压力却使其产生了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距离感,对于社会的理解趋于表面、趋于幻想或停留于理论,对社会的实质内涵理解不够,造成了虽身处变革,但又“雾里看花”情况的发生,形成了追求虚华、不尚务实的心理特征。同时,大学生由于其年龄、知识构造、社会阅历以及法律常识等方面的欠缺,在价值观念变化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某些错误观点的影响,造成一部分人政治上的迷惑,甚至造成少数人完全从个人私利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并产生了一些错误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进而也影响到了当代青年主流政治倾向的正常发展。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创新
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整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而适应新时代的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对青年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不良思想倾向缺乏从根本上解决其深层次问题的有效机制;对青年学生忽视政治理论学习的问题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存在只强调抓学生分数而忽视思想品德培养,只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良倾向,这些都不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正确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
2.4 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中华文化不仅蕴藏着丰富而宝贵的精神遗产,也不同程度地渗透着糟粕成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弘扬和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加之极少数利欲熏心的人对于糟粕成分的不适当的渲染,造成社会上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的不利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知识贬值、官本位、“各领风骚几十天”的短期文化等不良文化倾向在部分地区的大学生群体中频频显现,有的甚至大有蔓延之势。这一点,尤须当前教育部门以及全社会予以特别关注。
3 对知识经济下高校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思考
高等院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知识没有思想的大学生是不能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思想素质是新世纪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正处于迅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思想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时期,也是思想素质形成和培养的最佳时期。因此必须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全方位的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有很多途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特点,坚持从理论到实践的统一,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
3.1 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
围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问题,着力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等方面的教育;围绕树立良好心理素质问题,着力加强社会适应能力、受挫折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围绕培养良好的法制意识问题,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公民权益等方面的教育;围绕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问题,着力加强公民道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方面的教育,形成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的,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标准的全面的思想教育模式。
3.2 加强师资力量,培养有思想、高素质的教师
思想素质培养需要有思想、高素质的教师,无论现代教育怎样变革,现代教学手段多么先进,教师仍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素质。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过:一个大学,人才不是在课堂里教出来的,而是在大师所创造的氛围中熏陶出的。
3.3 建立综合评估体系评定学生的思想素质
研究一套适合评价思想政治素质的综合评估体系,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全面考核学生,综合测评表考评尽可能公开、公平、公正、客观,杜绝感情因素,并把它作为学生评三好,优秀毕业生推荐工作的依据。
3.4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了情感交流和双向交流情感
大学的责任就是要使学生学会思考,学校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还要从校园环境入手营造启迪学生思考氛围,全方位培养锻炼学生的思想认识能力。建设一种文化氛围,创造一个自由环境,使学生能够有活力、有定向、有秩序,增强适应性,培育自信心,充分鼓励大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并在探索、选择新途径、处理新问题时,给予积极的引导。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在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视情感作用的发挥,尽量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以坦诚的态度、和蔼的语气、微笑的面容对待每一个同学,缩短心理距离,使学生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使学生由对教师感情上的接近转化为对教师讲授内容的接纳,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使其对教育内容进行充分的吸收和内化。
3.5 抓好课堂教学环节,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
要积极改革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鼓励大学生到改革开放的大课堂去汲取营养。教学时力争把最新的热点问题融于教学之中,把握政策的精神进行正面客观的讲解,启发学生加深对热点问题的理解,在教学中联系热点问题把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最新变化联系起来,使教学处于动态之中,教学更贴近实际也就更生动、更吸引人、更具时代气息。在联系热点问题教学时通过分析把热点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加深学生对一些基本理论的理解。
3.6 在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时,要注意培育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先锋示范作用
应积极宣传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李素丽等先进模范人物,不怕吃苦、不计回报、为祖国人民无私奉献的光辉事迹,经常性地邀请先进英模、优秀知识分子、优秀校友来校作报告,让大学生以先进的模范人物为榜样,通过学习先进来克服在人生价值取向上的错误观念。高校还要注意发现大学生中的先进典型,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学习榜样。注重“师德”培养,使广大教师树立为人师表的楷模意识,以自身的言传身教教育青年。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戴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若干问题[M].北京:中*中央党校出版社,
3 杨建国.“三个代表”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4 关成华.绚丽的青春———中国青年80年的奋斗与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教给学生数学的思想和观念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8-0054-03
【作者简介】陈柏良,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浙江绍兴,312000)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
2014年10月,笔者应邀参加了江苏省第26届“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暨苏派与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此期间开设了一节“函数的最值问题——以二次函数为例”的示范课。该课既是初中二次函数知识的拓展课,也是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课。由于授课对象是初三学生,因此在课堂上避免使用“单调性”和“闭区间”等术语。本文将授课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以供参考。
一、教学设计
1.内在逻辑线索。
2.教学过程设计。
简短的导语后,让学生说一说下列函数的最值情况。
【设计意图】给出学生熟知的三个函数解析式和图象,让学生观察、分析、表达各自的最值情况。师生共同提炼如何从“形”和“数”两个方面对函数的最值情况进行分析与判断。例如,对函数(3),既要能从解析式的特征上进行分析,得出y=(x-3)2-4≥-4,即当x=3时,函数有最小值-4;又要能从图象特征上进行分析,得出:当x≤3时,函数值y随着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当x>3时,函数值y随着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故当x=3时,函数有最小值-4。
教师指出,“形”是“数”的几何反映,“数”是“形”的代数刻画,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在分析问题中常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本节课将以二次函数y=x2-6x+5为例,进一步探讨函数的最值问题。课上重点关注求最小值,最大值的求解留给学生课后探究。
问题1:当1≤x≤2时,求函数y=x2-6x+5的最小值。
该问题解答后,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别变更为“1≤x≤4”和“4≤x≤6”,让学生继续思考与分析。
【设计意图】给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让学生求最值,其间通过变更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引导学生分辨函数值是如何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列出几种不同情况,从中领悟出求二次函数最值的基本思想和具体方法。本问重在对知识的操作性理解,即让学生懂得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识记性与操作性步骤比较强的简单的问题。这里可先画图,然后截取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的一段图象,观察分析。然后引导学生反思与感悟。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确定,如何求它在某一给定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的最值?
在学生表达、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以下两点:(1)求解的本源在于“探明”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函数值的变化规律;(2)关键在于弄清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与对称轴的相对位置。
问题2:已知a为实数,当a≤x≤a+4时,求函数y=x2-6x+5的最小值。
【设计意图】给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从“确定”变更为“不确定”,让学生从“问题1”概括出的思想和方法中受到启发,进行画图(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求解。本问重在对知识的关系性理解,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本质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能够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能够运用(上一题)所学知识解决一些较综合性问题。
接着,引导学生归纳: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确定,如何求它在某一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的最值?
教师仍引导学生从求解的“思想”和“方法”两个视角加以概括,概括出以下两点:(1)求解的本源在于“探明”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函数值的变化规律;(2)关键在于弄清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与对称轴的相对位置。
为检测学生是否领悟了以上的思想和方法,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
思考:已知a为实数,当a≤x≤a+4时,如何求下列函数的最小值?(仅要求谈思路)
【设计意图】置换函数背景,给学生创设应用知识的新情境,让学生面对陌生的函数图象,继续思考如何求函数在某一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的最小值。本问重在对知识的迁移性理解,即学生是否深刻理解数学知识,能否将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所学数学知识迁移到别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函数的解析式确定,如何求它在某一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的最值?
教师仍引导学生从求解的“思想”和“方法”两个视角加以概括,概括出以下两点:(1)求解的本源在于“探明”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函数值的变化规律;(2)关键在于弄清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与“关键点”的相对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在“问题1”与“问题2”中,对称轴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二次函数的一个“顶点”,关键在于弄清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与“顶点”的相对位置。“顶点”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还是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外?而对于一般函数,则关键是寻找使函数值变化规律发生变化的“关键点”,自然引出分类。
问题3:当1≤x≤4时,求函数y=x2-6x+m的最小值。
学生回答后,将函数解析式变更为y=x2-mx+5和y=mx2-6x+5(m≠0)。
【设计意图】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由“确定”变更为“不确定”,让学生继续研究如何求函数在某一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的最小值,以检测学生是否“内化”了领悟的思想和方法。解析式中的参数从常数项置换到一次项处,再到二次项处,不同的位置影响着函数的“顶点”的变化与否?思维含量逐渐增加,尤其是实数m作为二次项系数时,分类讨论更为复杂,出现了二级分类(两次讨论),使问题的探究更为深入,更有意义。
求解后,再引导学生归纳: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不确定,如何求它在某一确定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的最值?
教师仍引导学生从求解的“思想”和“方法”两个视角加以概括,概括出以下两点:(1)求解的本源在于“探明”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函数值的变化规律;(2)关键在于弄清楚开口方向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与“顶点”的相对位置。
在完成以上3个问题的求解和概括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研究的思路、所学的知识和领悟的思想、方法。特别地,通过对二次函数最值问题的研究,让学生领悟求一般函数最值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即求解的本源在于“探明”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函数值的变化规律;关键在于弄清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与“关键点”的相对位置,即寻找“单调性改变的点”在哪里?在闭区间内,还是在闭区间外,自然引出分类。同时深刻地体会“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
二、关于设计的几点思考
1.在教学立意上,旨在让学生领悟“大”的东西。
中国画论有“意在笔先”一说,意指完成一幅作品,事先有立意:想表达什么意象?借什么具象来表达?怎样构图?怎样使用画语等等。有了这些主观的构思,将之烂熟于胸,再提笔追写,方能得其形神。数学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上课前,我们得深入思考:本节课该设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哪些数学思维能力?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育学生的理性精神上能做点什么?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历和体验知识发现的乐趣?如何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与教获得发展?有了这些认识和思考后,再合理设计教学程序和方法,方能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优质与高效,实现数学教学的“育人”目标。
本节课,笔者的立意是以二次函数为载体,研究函数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的最值问题。教学不拘泥于二次函数的“羁绊”,而是通过对学生熟悉的二次函数最值问题的剖析,让学生领悟到求一般函数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的最值问题,这是更为一般意义上的“大”的东西。数学教学要有模型思想,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让学生能一般性地思考问题,只有当学生认识到一个原理可运用于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境,并能运用它们使能力有效提高时,这些原理和知识才能算真正掌握并有实用价值,数学课堂教学才真正体现出它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2.在教学内容上,善于将“米”酿成“酒”。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徒弟去问他师傅,一碗米值多少钱?师傅说,一碗米,这太难说了,看在谁的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就是一碗饭的价值。要是在有点脑子的小商人手里,用粽叶包成粽子,就是四五块钱的价值。要是到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手里,酿成一瓶酒,有可能是一二十块钱的价值。所以,一碗米到底值多少钱,因人而异。但可以说明的是:加工的时间越短,费的心思越少,越接近原来的形态,它的价值就越低。对教材内容的加工处理亦如此。面对同样的教材内容,我们要有将其“酿”成酒的意识。这实际上也是解决好一个“教什么”的问题,“教什么”始终比“怎么教”重要。从“教什么”的角度看本节课,教师先通过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问题1),给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引导学生分析求解的原理和方法;然后用提炼出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后续问题2;接着拓展到对一般函数的最值的探究和对含参二次函数最值的探究。教学时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揭示问题求解的本源和方法。
3.在教学目标上,着意教给学生数学的思想和观念。
作为数学教师,要经常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教好数学?学生该以怎样的方式学好数学?我教的课是数学课吗?要教好数学就要充分关注数学的思想和观念,在教学目标上就要突出教给学生数学的思想和观念。教师通过知识这一载体,传达给学生学科的观点,学科的思想,让学生能够通过我们的教学,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具有普遍意义,更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逻辑。本节课在如何达成这一教学目标上构思简单,逻辑清晰。本节课整个教学设计有一条主线贯穿,让人一下子能识别和读懂求函数最值问题的“核心”和“精华”。整个设计从教学起点,到教学过程,再到教学结果,各个环节清清楚楚,自然流畅。学生逐步建构起一般函数求最值问题的思想观念。
4.在教学实施上,始终做到“近人情”。
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 篇4
一、建国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嬗变轨迹
新中国建立至今, 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先后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 每一次重大事件的发生, 都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变化。以重大历史事件和大学生价值观的外在变化为分界线, 我国大学生在建国60年来发生了6次重大变迁。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初:又红又专意识下的社会本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思索“建设什么样的政权”和“如何建设政权”的时代主题。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 国家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坚持“又红又专”, 对青年学生开展以“三好” (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 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同时, 在新政权优越性的感召下, 大学生普遍树立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因此,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艰苦岁月中, 广大青年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追求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如磐石。
这一时期, 在广大人民翻身做主人的时代背景下, 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先后涌现了一批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 如舍己为人的雷锋、铁人王进喜、草原英雄小姐妹、舍己为群众的好战士王杰等。在他们的感召下, 广大青年学生表现出了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的原则和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的艰苦创业、勤奋实干的人生哲学[1]。
(二) “文化大革命”10年期间:从狂热追求到理性抗争
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 大学生在狂热的政治激情驱使下, 成了“文化大革命”初期最激进的排头兵, 他们执着于“造反有理”, 在盲从中逐步丧失理性。“文化大革命”中期, 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初期的跌宕起伏的政治运动之后, 大学生们似乎认识到了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王国只是一片虚幻, 他们对运动感到失落和疲倦。“林彪事件”的突然出现, 更使大学生一下陷入到困惑之中, 特别是批林整风运动的推进, 提高了大学生对“左”倾错误危害性的认识, 促进了大学生的冷静思考。到“文化大革命”后期, 大学生们逐渐清醒、理智, 他们借悼念周恩来之际, 向社会发出了觉醒的吼声, 他们政治思想的觉悟和为正义所进行的抗争, 预示着一场旷日持久的动荡即将结束。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大学生, 在“左”倾思潮“控制”下, 偏离了正常的成长规律, 做出了盲从、疯狂、扭曲的举动。他们荒废了接受教育的大好年华, “知识无用、造反有理”成为大学生们日常思维活动的主流, 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变得狭窄单一。“最纯洁的一代”、“最幼稚的一代”、“最偏激的一代”是许多人对这一代大学生形象的描述。许多大学生不幸成了党内政治斗争的工具。他们发自内心的、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情, 与付出惨重代价后换来的恶果, 无法不使他们产生真正的历史悲凉。
(三) 粉碎“四人帮”至20世纪70年代末:觉醒中的主体意识复归
自1976年粉碎“四人帮”, 全国开始拨乱反正, 中国社会进入历史的转折时期。随着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 大学生开始对过去信奉的人生哲学表示怀疑和重新思考。以“伤痕文学”为代表, 形式上提出了什么是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讨论, 从而使大学生在怀疑与迷茫中开始觉醒。在社会角色和意识上开始由纯粹的、迷茫的客体向个体主体性复归, 自我意识日益强化。在价值取向上不再是纯粹的绝对服从社会需要, 而是在考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同时也开始萌动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大学生在这种反思中重新组合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 探索人生价值。
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由过去的“无我”向“思我存在”、“崇尚自我”的方向转化。虽然他们的个体本位价值观开始萌芽, 主体意识不断觉醒, 提出了自我选择、自我奋斗, 但总体上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仍然很强, 社会本位价值观占主导地位。我国恢复高考后的头几届大学生, 他们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把失去的青春夺回来”成为了当时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旋律。他们关心祖国、树立理想, 积极关注社会生活的每个变化, 积极投身于社会建设与发展中。
(四) 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后期:激情碰撞下的奋起探索
1980年“潘晓”的文章《人生的路啊, 为什么越走越窄?》刊登, 由此展开了一场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大讨论, 它反映了历经劫难后一代青年的内心要求, 表明了80年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一次重要转型:即“非理性”时代的终结和大学生自主选择人生道路时代的到来。之后, 随着西北大学张维迎《为钱正名》文章的发表, 和张海迪“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非索取”事迹的传播, 大学生围绕潘晓“一切人都是自私的”、张维迎“一切向钱看”和张海迪“即使是一颗流星, 也要留下光和热”等观点进行了“怎样衡量人的价值”的大讨论, 标志着这一代大学生己经开始从彷徨走向探索。同时, 开放后的西方思潮的传播使大学生价值观一方面汲取外来世界的知识营养, 另一方面也动摇了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高度认同感, 出现了盲目、片面的排斥和否定文化传统的倾向。
这一时期社会思潮的复杂性导致了大学生思想的混乱和价值取向的分化, 呈现出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在实现价值目标的行动中, 大学生倾向于采用“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的手段和途径;有浓厚的政治热情和社会参与意识, 对改革抱有很高的热情与期待。仅1980年9-10月间, 北京17所高校近百名大学生宣布参加区人民代表竞选。但是思想上的不成熟使他们对改革的探索和民主的渴望有明显的书生意气和偏激情绪, 然而也有更多的大学生积极探索、实践, 喊出了“振兴中华,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的响亮口号[2]。
(五)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冲突裂变上的自我失落
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社会各种矛盾日趋尖锐化和明朗化, 从而对思想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重大影响, 在政治思想领域形成了多元并存的价值取向。急剧的社会变革、外来文化的冲击、腐败现象的滋生、社会错误思潮聚集诱发了学潮。“六四”风波后, 由于盲目的政治热情受挫, 自我设计的道路走不通, 上下求索的无结果, 使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情绪, 进入了心理与情感的低谷。不少大学生自我怀疑、缺乏追求、厌学现象严重, “没劲”、“60分万岁”等语言词汇盛行于高校[3]。
同时, 价值取向普遍从社会转向自我, 关注视野从国家大事转向个人生活领域, 价值观开始向个人本位、功利化倾斜。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受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和知识贬值、脑体倒挂等现象的强烈刺激, 大学生开始认同以功利为目的的实用主义价值观, 甚至陷入“自我”的泥淖, 走向个人主义。诚然, 也有许多大学生在现实与历史的反思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 调整着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心态, 积极走出自我的误区和历史的阴影。
(六) 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务实追求下的多元并存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定, 从而促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形而上”向“形而下”转移, 逐渐确立了能力本位的价值观, 大学生开始由单纯的知识型向能力加素质型转变。加之高校“缴费上学、自主择业”的改革, 使他们倍感经济与就业的压力, 高素质、个性化的人才受到重视, 从而使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的定位具有了理性的光芒, 从空泛的坐而论道转向具体和务实, 将“务实”、“实现自我价值”作为人生的目标, 表现出人生理想趋向实际, 价值标准注重实用, 个人幸福追求实在的倾向。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表现出崇尚自我、个人奋斗、追求实惠、潇洒人生的特征。
同时, 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西方思潮的不断涌入, 对大学生价值观的选择与追求产生了重大影响, 大学生形成了以多元化和多样性价值观为基础的兼容性价值体系。但是, 更多的大学生在价值理想和信念上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并以实际行动迎接新时代的到来。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奥运会成功举办对大学生价值观念促动很大, 热爱祖国和报效祖国, 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
二、建国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本质分析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必然取决于社会现实存在, 并随着社会环境和时代主题的变迁而变化。大学生作为社会生活群体的敏感主体, 由于自身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和我国社会变迁的震荡, 必然呈现出历史性和时代性的表现形式。纵观建国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轨迹, 笔者认为表现出如下特征和规律:
(一) 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特征诠释
1. 稳定性与变动性交织。
建国以来, 在党和国家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基础上, 广大青年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保持着良好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主体地位, 大学生主体表现出了崇高的理想追求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但是, 作为社会存在的表现形式, 大学生价值观也在历史变迁中表现出巨大的可塑性。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移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 个人能力得到了肯定和弘扬, 社会价值呈现出物欲化趋势, 西方多元文化影响着国人的思维。因此, 在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的同时, 价值观呈现出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移、精神追求向物质追求转移、单一价值向多元价值转移的时代特征。
2. 物质性与功利性一体。
建国后, 在社会先进典型和“又红又专”社会思潮的影响下, 广大青年学生将精神追求置于价值观的最高层面, 忽视个人利益和物质利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拨乱反正的过程中, 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 人们能够理直气壮地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在这种背景下,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整个社会出现物欲化倾向, 价值评判标准从“重精神”向“重物质”转移, 大学生在追求精神需求的同时也注重物质追求, 在知识与金钱、义与利、贡献与索取的选择上明显倾向后者, 在专业选择和就业选择上明显出现了物质化、实效化和功利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 相当部分当代大学生存在着“一切向钱看”和“金钱万能”等思想倾向。
3. 开放性与“拿来”性共在。
建国后, 由于受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孤立, 我国的外交主要采取追随前苏联的“一边倒”政策, 因此当时大学生价值观也深刻地受到了前苏联意识形态和价值追求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 大学生在领会西方物质文明的同时, 形成了开放的价值观, 主要表现为:对传统狭隘的政治偏见的突破、对困惑多年的姓“资”姓“社”枷锁的突破、对长期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孤芳自赏”心态的突破, 从而确立了面向全球的广阔视野、科学认识不同社会制度的开阔胸襟以及自觉融入世界的全方位眼界, 也确立起了勇于面向世界的“虚怀若谷”的心态。但是,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西方文化思潮也开始在国内传播, 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和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 敏锐性和辨别力不强, 难以在良莠不齐的文化思潮中选择符合自身和国家需要的价值观, 因此, 他们经常会囫囵吞枣地照搬别国的思想, 形成价值观上的“跟风”现象, 从而对我们国家的文化安全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4. 自主性与自我性并存。
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集体本位, 个人被深深地隐藏于社会主义大家庭之中, 整个社会处于“无我”的状态。但改革开放后, 个人得到了认可和肯定, 因此,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主体意识也逐步增强。首先, 他们在生活中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信息观念、时间观念和效率观念, 渴望经济的独立性, 因此出现了大学生“兼职热”等社会现象。其次, 他们具备现代政治活动所需的民族意识、参政意识、主人翁精神以及政治民主精神。再次, 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迷信教师和课本, 表现出较强的怀疑精神和开拓创新意识。同时, 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性进一步降低, 大多数学生独立确定自己的工作和前途。另一方面, 在改革开放引发的社会矛盾和西方思潮的影响下, 大学生自我意识急剧膨胀, 并以“改革者”自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加之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 大学生在强调自主性的同时, 开始发展为自我中心主义, 表现在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上, 明显地朝个人主义方向偏移。
5. 多元性与主流性统一。
建国后, 新中国处于社会新旧制度的交替时期, 国内外矛盾错综复杂, 大学生和其他知识分子一道, 思想经历了最为复杂的阵痛时期, 在价值观上表现出一定的迷茫和多元, 但在中国共产党教育和改造政策的影响下, 大学生从内心深处拥护中国共产党, 热爱新中国, 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改革开放以来, 多种文化思潮的交流碰撞, 以及拨乱反正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 导致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同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成分的多元化, 也导致价值观念的多元化”[4]。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大学生必然形成复杂的思想观念, 在多种价值观导向和自身不同价值观的选择上, 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的趋势。但是从全局和整体而言, 当代大学生的主流评价大都仍然赞同社会和集体取向的评价标准, 在关注物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同时, 也会想到奉献社会, 想到他人和集体。换言之, 他们大多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 主流价值观符合社会价值的定位要求。
(二) 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规律揭示
价值观形成和变化有自身的规律性, 是非理性的价值意识和一般理性的价值认识等内在因素以及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建国以来, 在社会历史不断变迁的过程中, 我国大学生价值观也随之不断变化, 并体现出如下规律:
1. 社会存在决定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构成部分, 必然根源于社会存在。历史事件的发生必然反映到价值追求之中。首先,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人民主人翁地位的确立, 大学生表现出奉献社会、忠于祖国的价值诉求;其次, “文化大革命”发生后, 在激进和狂热的时代背景中, 大学生的理性逐渐被光热所取代, 忠于祖国变成了忠于领袖;再次, 改革初期的80年代, 青年大学生注重思考, 寻找精神家园, 思索着“人为什么活着”, 仍然存在着理想主义和精神主义的因素;最后, 上世纪90年代开始,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体制改革的推进, 大学生开始寻找“人怎样活得更好”的带有功利性意味的形而下的答案, 80年代的“哲学动物”[5]被90年代的“经济人”所取代。
2. 交往互动影响律。
交往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主要指不同主体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关系。作为知识和思想传播的主阵地, 高校是知识分子云集的场所, 其思想流动和传播较社会其他地方更活跃。特别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除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外, 大学生会利用网络平台了解外部世界, 包括国外的思想观念, 并在高校迅速传播。
3. 主体发展需要律。
价值观的变化虽然具有对社会变迁的相依性, 但从学理上讲, 价值观取向也是基于发展和需要的主体性诉求。从价值主体的发展和需要出发, 大学生不但关心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而且极为看重自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面临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大学生往往更多地从现实出发思考社会和人生, 不断抉择自己的人生定位。
三、新的历史起点上, 大学生价值观重建之展望
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必然深深地打上新的历史阶段的社会烙印。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6]那么在新的历史背景下, 展望大学生价值观的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从价值主体的信仰、理想目标宏观层面分析展望
1. 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大学生价值观重建的信仰追求。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认识论使大学生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指导性和价值性, 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信仰追求, 必然以此作为一种表现形式。
2.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大学生价值观重建的理想目标。
这是大学生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信仰的合乎逻辑的发展必然。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使大学生由衷地感受到这条道路的正确性与远大前景, 对这一理想目标充满信心。
(二) 从价值主体的具体内容层面分析展望
1. 价值主体意识进一步强化。
主客二分的传统模式随着主体间性哲学观的兴起而逐渐调整, 大学生改变了作为客体而消极接受教育的被动角色, 在强调自身的责任与义务的同时, 更加强调自身的权利与利益。在社会公众事务中, 表现出更强烈的参与意识;在教育活动中, 将更多地发挥主体性作用。
2. 在追求社会价值的同时也极力追求个人的价值, 力图使价值达到最大化。
这是大学生主体性增强后反映在实践意识上的价值取向以及主体特有的行为模式和逻辑线索。这种价值观念将强烈地表征在大学生生活、行为的方方面面。
3. 法律意识增强, 更加注重社会规范。
随着依法治国的进一步推进, 大学生价值观念中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强调社会秩序和运行规则等社会规范意识日益增强, 并作为价值观念内容的要素体现在大学生的各种行为中。
(三) 从价值主体的联系、发展层面分析展望
1. 更加开放、求新、宽容、尊重他人。
这是价值观念多样性的表征, 也是在社会开放环境中, 人类内部的生存条件多样化、利益差别多样化和角色分工多样化在大学生价值观上的表现。
2. 公平正义、互利双赢、高效务实是大学生价值观重建的信念原则。
这种信念原则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性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所决定, 也是大学生在实践中所追求的活动模式和价值取向。
3. 大学生价值观念由复杂性向一元多样性的逐渐整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人心, 大学生中在价值观上带有各种复杂的不同的价值标准和观念, 向统一为一个主流价值观并保留非主流的多样形态整合的趋势发展。
4. 大学生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在实践中共生互动。
随着高等教育的更加开放, 大学生走向社会, 其“社会人”角色愈益明显, 反映在价值观上, 其必然加大与社会价值观的交织力度, 其结果是两者共生互动, 共同促进社会和大学生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盛春晖.建国以来我国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J].职业教育研究, 2003 (08) .
[2]刘志达.团结起来, 振兴中华[N].人民日报, 1981-03-22.
[3]杨德光.西方思潮与当代大学生[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69.
[4]杨长林.转型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法制建设[J].理论观察, 2006 (06) .
[5]宋强, 等.第四代人的精神[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7:125.
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 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 教育观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66-01
以人为本是新形势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施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创新,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同时确保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意义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就是要以维护大学生的尊严和权利为前提。不仅要对学生做好教育工作,还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引导和鼓励,并且还要做到能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及帮助学生,这不仅是新形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基本的教学要求,也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和目标。胡锦涛总书记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2]。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落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第一,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是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主要方式。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只重视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管理、而轻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学习结果、而轻视学习过程;只重视强制性的灌输、而轻视接受成度;只重视集体的表现、而轻视个人差异等问题,这种教育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为了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使教育观念得到有效的转变。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对大学生的各方面的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强制灌输与接受程度、集体表现与个人差异等在教育过程中都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
第二,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是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环境。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要求必须对育人环境引起重视。当前形势下,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快速发展,但随着市场中的利益关系、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等逐渐多样化,人们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其选择性、差异性以及多变性等都日益增强。这对将要面临就业的大学生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部分大学生心理焦躁不安而精神逐渐淡化、思想素质不高、理想信念不坚定、社会责任感不强等多方面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现象在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促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第三,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是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起着激励、导向以及发展等多方面的作用。虽然已初步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评估体系,但对评估标准方法来说,还不够科学和完善,主要体现在评估的对象远离了现实生活的实际以及评估的组织构成不合理等。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乏人性化、特色化以及个性化的教育方式,而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在评估方法、评估对象、评估结果以及评估组织构成上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合理性、实效性等[3]。在如今这个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社会主义新形式下,本着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体系能够不断完善,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健康成长并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以人为本的教育关念,有利于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可以使大学生的价值、力量、作用都能得到充分的肯定。这就需要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转变教育方式,要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占的主体地位,并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结合,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平等对待、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同时,对于大学生身上的优点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而对于某些思想政治素质存在不足的大学生,应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随时关注他们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以及思想动态,才能及时纠正大学生错误的思想观念。总之,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人格与尊严,才能让大学生更好的发挥出自身的价值所在。
(二)建立因材施教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因材施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项教学方法,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下对学生之间存在的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学习能力以及自身不同的政治素质等进行因材施教的教育体系,可以尊重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建立因材施教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首先,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群体分类,并根据这种差异性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其次,教师应把指导教育与学生自我素质教育相结合、把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解决学生生活各方面问题相结合、从而才有利于建立科学、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三)建立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有利于更好地调动大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其激励机制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在物质激励方面,可以通过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金”,对于思想政治素质突出大学生,包括个人和集体,都给予适当的奖励;在精神激励中,可以为大学生设立“思想政治素质优秀者”、“思想政治素质模范”等荣誉奖,并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的结合,以激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后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227-228
[2]孙豫峰.高效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创新维度[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77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消费观念 篇6
一、大学生消费观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内在联系
(一) 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对消费所持有的观点也就是消费态度, 受着当前多重不利的影响。首先, 我国正处在转型期, 加之网络不良信息的冲击, 大学生很容易受到消极的影响。其次,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家长宁肯自己吃苦, 也不会亏待孩子, 无形中惯坏了其消费行为。再次, 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 容易受外界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形成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 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盲目消费、脱离自身实际的“从众”消费、不顾家庭实力的“超前”消费等问题。所以加强我国大学生消费观念教育势在必行。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市场经济高速发展, 全球化的浪潮也随之而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发生着深刻变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教育观念落后问题、教育方式滞后问题、教育实效性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改进和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 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 寻求科学发展。
(三) 大学生消费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具有较浓厚的阶级性,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综旨是维护执政党的地位和阶级利益。而在实际教学中, 须主要从大学生实际的需要以及高校教育实践工作的需要考虑, 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大学生施加影响的同时, 要以提高大学生的全方位综合素质为目的, 要以把大学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根本任务。涂庆皓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消费教育研究》[1]中论到,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而服务, 更要为人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具有统一性和融合性”。
二、大学生消费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首先是自身因素的内在影响。大学生由于消费心理尚未成熟, 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 大学生的消费观在市场经济利益至上的氛围中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其次是家庭消费观的影响。家庭的消费观在大学生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从思想上就认为父母在金钱上的支持是无条件的, 无论自己怎么去进行消费, 都合理合情。再次是学校消费观教育的不足。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 然而高校的规章制度和校园文化建设却跟不上节奏, 这往往给大学不良消费观的形成制造了温床。同时, 学校周围的饭店、酒吧、网吧、歌厅等娱乐场所, 对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经常出入于其中, 严重影响着其正确消费观的形成。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从多种渠道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
(一)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大学的自我教育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坚持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大学生在接受外在的教育的同时, 更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进行自我教育, 无伦在其日常生活中还是学习中, 都自觉的去增强自己的消费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消费观的教育运用到实际行动中, 认清自己学生的特殊身份, 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 把精力集中到学业上来而不是追求物质享受, 学会合理地利用自己的资金, 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二)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启蒙作用, 家长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 鼓励孩子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参加勤工俭学, 让孩子知道钱财来之不易, 培养出孩子反对铺张浪费的道德认同感。家长在满足学生日常生活消费需求的基础上, 还要多与子女的辅导员进行沟通, 了解子女的不良消费习惯并及时纠正。无论家庭经济状况有多么富有, 也要从思想上转变子女的不良消费观念, 培养其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品质, 树立子女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
(三) 学校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正确消费观
高校教育不能仅仅只局限于文化知识层面, 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 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消费教育, 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理论支撑, 使学生培养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 抵制不良诱惑的侵袭。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 要注意对非经济专业学生的教育方法, 可以通过选修课、座谈会等方式对其进行正确消费观的基础知识教育。学校在自身建设上应该严格制定规章制度, 使学生在学校有压力有动力的去学习, 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学习上来。丰富自己的校园文化, 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 孕育出浓厚的文化底蕴, 使学生自觉的把自己融入其中进行熏陶, 远离各种社会上的娱乐场所。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民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同时人们的消费行为也需要科学的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未成型, 对他们的消费观念进行正确引导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 对高校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涂庆皓.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下的大学生消费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2]赵剑辉.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 篇7
随着国际国内以及高校自身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就业方式的日益多样化,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边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反映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上, 呈现出复杂、多元、易变、难测的特点和积极面与消极面共生的现象, 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 民族复兴愿望强, 责任义务意识弱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复兴愿望, 希望社会稳定, 人民安居乐业,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祖国日益强大,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同时也存在个人的成长动机与国家的振兴、社会的发展联系不多, 过分关注个人眼前的机会和发展, 缺乏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理想信念淡化, 太讲实际, 太讲实惠, 欠缺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等现象。
(二) 政治上进意识强, 辨析问题能力弱
当代大学生政治意识、社会行为的理想激情正逐渐被理智、客观、现实的头脑和冷静的社会行为所取代, 大多数大学生思想要求进步, 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不少的学生还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 有着强烈的上进心。然而, 大学生在观察问题、处理问题上往往表现出具有时代性特点。同时, 也有少数学生是非观念模糊, 重义气, 轻原则;有些学生政治幼稚, 容易受社会思潮包括西方思潮的影响, 在一些重大的是非问题上辨别能力比较弱。
(三) 人生进取精神强, 集体整体观念弱
当代大学生已经认识到成熟的市场经济不靠关系而靠知识、靠才能, 竞争不相信眼泪, 惟有靠真才实干, 因而能勤奋学习, 追求新知, 锐意进取, 努力练就一身真本领。但是他们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从大众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的偏向, 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自我意识很强, 过于注重功利, 注重自我价值与自我奋斗, 缺少从社会、从整体、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导致产生了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大局意识、社会整体意识缺失的倾向。
(四) 成才立业期望强, 抵抗挫折意识弱
当代大学生自我成才的期望非常强烈, 学生中出现了考研热, 出国热, 都想成就一番大业。但是又对达到事业成功过程中的困难挫折估计不足, 有些学生面对复杂社会、面对激烈竞争、面对事业上的困难挫折, 缺乏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或者不能沉着应对, 心气浮躁, 适应能力差或者信心不足, 心理脆弱, 视前途为畏途。
(五) 道德法制同感强, 基础文明素质弱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法制认识与社会的道德主流和法制社会的潮流是享福的, 正义感很强, 希望改善社会的道德风气和法治程度。但他们相当一部分人往往又忽略了自身素质修养, 缺乏认真履行的精神, 不愿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 产生了对社会、对他人要求高, 对自身要求低, 诚信公德缺失, 言谈举止欠文明的偏向, 存在认知与行为、道德目标与价值取向相背离的现象。
二、高校应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一) 创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观念
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观念。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 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创造条件发展人。学生是主体, 不是客体, 思想道德教育是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要求, 任何教育只有转化成自我教育才能真正到达教育的效果, 因此, 要将社会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 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化发展和谐统一。
(二) 充实教育的内容, 创新工作的形式、方法和手段
1. 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目标, 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确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念。
2. 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就是要使大学生既懂得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 又能融入世界优秀文化当中, 牢固确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思想观念。
3. 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守法纪、讲信誉、勤工作的国民才是现代合格的公民, 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因此, 要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进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俭自强、敬业创业、艰苦奋斗和集体主义教育, 使他们牢固树立“守法守信受益”和“在集体中求发展”的价值观念, 引导大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参考文献
[1]贾洛川, 沈国勤.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J].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1 (增刊) .
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 篇8
“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新特征
人的思想行为活动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之一, 科学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的规律, 掌握其思维模式和行为特点, 也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之一。随着“90后”大学生走进校园, 通过与他们密切接触和谈话, 我们发现“90后”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新特点:
1. 盲目自信, 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 网络信息的普及, “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更加快捷, 知识更加丰富, 他们因此认为自己比别人甚至老师知道得多, 对自己的人生表现出的自信远超过他们的前辈, 往往对前代人的批评指正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厌倦和不耐烦, 盲目认为自己懂得最多, 做事最得体, 事实上遇事很容易失败。其次, “90后”的独生子女一代“以自我为中心”的痕迹也十分明显, 重视个人利益, 社会责任意识渐趋弱化。在为人处事方面, “90后”表现出很高的自我性, 不少学生信奉“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 学生间几乎没有相互合作的意识。虽然他们渴望思想上的独立, 但实际在生活中对家长和老师仍然有较强的依赖性。
2. 目光较远, 功利性行为明显。
由于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大, 信息越来越透明, 这些“90后”大学生对现实社会了解得较清楚, 忧患意识普遍较强, 他们从一进入大学开始就能认识到就业的严峻, 能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 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划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 这些方面与他们的前辈相比, “90后”的大学生更趋于理性。其次, 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多变, 让他们更加务实, 认为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 而不是关注无关紧要的部分。因此, “90后”大学生对于大学开设的课程, 凡认为对将来找工作有用的就重视, 没用的就不闻不问, 甚至于挂科。对评优以及入党等对学生个人发展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的, 成为了最受学生重视的活动, 许多学生在入学的时候表现出对入党不感兴趣, 并不积极, 但当其意识到将来的评优、找工作会受入党影响时, 随后就积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个别学生还赤裸裸地表达了其入党的动机就是为了将来不会因此而错失提拔、升迁、就业等良机。
3.思维创新, 心理承受能力差。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信息获取量的增多, “90后”大学生见多识广, 由于接触社会活动的机会多, 他们思维活跃, 创新能力较强, 他们向往民主, 有十分强烈的参与意识, 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信任和理解, 对民主管理、民主作风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关注。其次, 由于“90后”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浪, 缺乏经受挫折的经验, 致使他们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 容易受到伤害, 遇到问题及困难时, 如同惊弓之鸟, 导致一步错步步错现象大频率的发生, 在竞争的洪流中屡战屡败, 进而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总体说来, 这些“90后”大学生不具备成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 心理调适能力不强。
4.精通网络, 也易沉迷于网络。
对于出生在网络时代的他们, 也更善于运用网络。早在高考填报志愿前, 在学校论坛上就有很多“90后”新生发帖询问关于学校专业的事宜, 咨询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设置课程的情况, 便于选择专业, 到了7月初, 论坛就已成立专门的新生专栏, 有很多“90后”新生登录, 向学长咨询住宿、选课、分班等各种问题, 甚至有些“90后”新生已经开始寻找老乡, 安排进校的向导。然而“90后”的一代从小承受很大的学业压力, 刚刚离开父母的他们, 往往有一种解放的感觉, 容易放松自己, 常常经受不住网络的诱惑, 自我控制力较差, 上网成瘾, 尤其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中, 最终导致荒废学业。因此, 网络对于“90后”的大学生来说, 可谓是“成在于此, 败也在于此”。
“90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新特征的成因分析
“90后”出生时, 改革开放已显现出明显成效,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变革的重要时期, 香港、澳门回归, 加入WTO, 举办2008年奥运会以及即将开办的上海世博会, 这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正是见证了中国的发展。
1.社会环境的转变。
“90后”大学生身处这样的社会大环境, 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 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 尤其今日中国的信息发展迅速, 同时由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原因, 全球各地的物品均涌入中国, 各国交流日益广泛, 而“90后”相对年轻, 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 在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也与前人有很大的不同。
2.家庭环境的转变。
“90后”的大学生, 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家庭条件比较优越, 没有其他孩子分散父母的注意力, 因而他们与父母的精神接触较多, 爱的需要能够得到充分满足, 这便使独生子女智力发达、情绪愉快、性格活泼, 易树立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然而, “90后”的大学生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 无法建立兄弟姐妹间的伙伴关系, 这不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也使他们很难培养起尊重自己、尊重别人、了解行为规范、协作精神、服务精神等良好品德。其次, 现在独生子女是父母期望的唯一寄托, 在孩子成才问题上别无选择, 不能有失误, 家长的期望值偏高, 对于“90后”的学生竞争压力过大, 在进入大学之前一直受学习的压迫, 一旦进入大学, 觉得好容易熬过来了, 大学可以轻松了, 就容易产生松懈的心理, 往往反而会因此荒废学业。
3. 教育环境的转变。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普及和高考的逐步改革, 我国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年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90后”的大学生思维活跃, 创新性高, 学校的教育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 教育以启发、引导为主, 而不是一味的填充知识。学校不再以应试教育为主, 逐渐将教学重点转向素质教育, 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的能力, 尤其要学会脱离课本, 多去查阅资料, 了解更多课外的知识,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依赖于老师的传授, 在这样教育体制培养出的学生, 就算将来走上社会也是自主的。
“90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教育研究对策
2008年9月, 随着高等学校新一届大学生走入校园, 第一批“90后”的大学生进入人们的视线。然而, “90后”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上与“80后、70后”大学生如上所述有许多不同, 传统的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目标、管理制度、管理体系、教育方法、教育模式已难以与之相适应。因此本文着重针对“90后”大学生特点, 结合新时期思想教育工作目标和任务, 探讨在继承以往优良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 重新构建适合“90后”大学生创新思想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1.建构“90后”大学生创新思想教育机制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以历史的、战略的眼光来思考、设计这一工作, 通过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完善各项教育管理制度, 健全工作长效机制, 拓宽实施途径, 形成学校、院 (系) 、班级、宿舍、学生代表“五点一线”及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齐抓共管, “条”、“块”结合的教育管理体系, 且全员为“块”即基层服务的理念, 充分发挥“条”对“块”的指导协调作用, 最终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
2.搭建自我适应、自我挑战、自我超越的大学生创新思想教育平台
处在多元化时代的“90后”大学生, 其思想品质、意志、毅力、生活格调及情感一旦受到干扰, 极易出现颓废、消极状态, 甚至导致了人生的缺陷和悲剧。因此大学教育要使他们的灵魂健全, 到达博雅高度, 具有完整的人格, 就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 使“90后”大学生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同时, 不仅要为他们搭建教导、传授、说服、批评、控制的平台;还应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启发学生、激励学生、聆听学生自身的领悟, 培养他们自尊、自信、自爱、自律、自强的“五自”优良品格, 为其搭建自我认识、自我适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 自己解决问题的平台, 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接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实现人格的独立, 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挑战的优良品质。
实践证明一个教育者与学生之间亲和力的强与弱, 会直接影响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彼此的信赖、教育实效及目标的达成, 爱既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只有真爱才可获得真心。
摘要: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90后”的思想观念有着不同于前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特征。本文就以“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从教育者的角度提出重新构建新形势下适合于“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及创新思想教育机制, 并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 为他们搭建心理断乳的平台, 从而使他们灵魂健全, 具有完整的人格。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及行为特征,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宗贤.略论大学生的“精神成人”.现代大学教育.2008 (6)
[2]西宪民.打造“十心”服务.强化高校辅导员的德育影响力.中国论文下载中心.[09-06-3016:56:00]http//www.studa.net/教育/高等教育
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 篇9
一、积极影响
(一) 促使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进一步更新
手机媒体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 传播来自世界各地、各民族的文化成果, 而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开放自由的社会环境, 久而久之, 就形成了相对开放的心态。手机媒体传播具有现代化的特征, 带来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同时, 也改变和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使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主体意识、人文意识和参与意识等日趋增强, 促进其思想观念不断更新。
(二) 加快了大学生思想的社会化和现代化步伐
大学生通过手机媒体逐渐全方位地深入了解社会, 了解社会主流思想、大众思想。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自身的思想观念, 并顺应社会的主流思想, 使大学生自身的社会化特征不断增强, 不断适应社会潮流, 融入社会生活, 使得大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最后实现大学生思想的社会化。
同时, 手机媒体带来的新思想对于大学生思想中的封建的、传统的、腐朽的成分进行了不断的冲击, 从而加快了大学生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进程。
(三)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化思想的发展
当代大学生是思想活跃、个性张扬、独立自主的新一代, 然而手机媒体作为一种生活的必需品, 它所带来的信息具有普遍性, 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并且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隐蔽性逐渐加强。手机媒体的出现, 形成了大学生对等交流的体系, 充分体现了交流的个性化。手机媒体给大学生提供了个性展示的平台, 在这里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心得, 抒发自己的情感, 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同时, 手机网络的隐蔽性也恰恰保护了大学生张扬的个性, 为大学生思想的个性化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二、消极影响
(一) 对大学生生活态度产生不良影响
第一, 手机媒体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手机在使用过程中会有强烈辐射, 长期使用会对脑神经造成较大的损害, 产生记忆力减退、头晕脑胀、睡眠质量不高、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根据调查, 61%的同学手机开机时间长达18~20小时, 长期随身携带手机造成了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心理, 部分同学会产生幻听, 若偶尔不带手机会显得焦躁不安。此外, 由于手机的便捷性, 大学生通过手机就可以订餐、娱乐、看书, 这就导致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操作能力减弱, 长此以往, 会形成懒散的生活态度。更严重者, 沉迷于网络中, 长此以往会形成孤僻的性格, 对生活失去信心。这些都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第二, 手机媒体的使用增加了大学生的经济负担。手机媒体的消费占大学生生活费用的重要部分, 手机的款式、功能在不断丰富, 运营商也不断开发新的功能来吸引消费者, 如彩信消费、上网流量消费、游戏功能的开发, 这些都导致大学生手机消费日趋增加。数据表明, 上网费用和通信费用占手机消费的主要部分, 每月手机话费在50~100元的占到65%, 100元以上的占有20%, 这对于没有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 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必然会带来相应的经济负担。
(二) 对大学生学习态度产生不良影响
第一, 在大学课堂上不难发现, 上课时间打游戏、聊QQ、看视频、看小说等现象, 严重影响了听课的效率, 也严重损坏了课堂秩序, 这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的好坏。更为严重的是, 有一些学生沉溺于手机网络中, 晚上通宵玩手机, 第二天精神恍惚, 或者干脆旷课在宿舍睡觉, 长期下去, 荒废学业, 很有可能无法毕业。另外, 现阶段大学生不注重知识积累和思维的培养, 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 首先想到的是通过手机百度搜索, 造成一定的依赖性。总之, 大学生不合理利用手机, 严重影响了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
第二, 手机功能的隐蔽性和私密性, 为大学生利用手机在考试中作弊提供了条件。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更新, 大学生利用手机在考试中作弊的现象时有发生。经调查, 86%的同学见过或自己使用过手机作弊, 由此可见, 手机作弊引发的大学生诚信危机值得我们加以重视。在每年的期末考试中, 学校考场巡视人员总能抓到几个典型, 而用手机作弊的占大部分。手机的滥用助长了大学生的作弊行为, 进一步造成了大学生诚信度的降低, 引发了大学生的诚信危机。
(三) 对大学生价值观念产生不良影响
第一,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主流意识进行干扰。由于手机媒体传播信息的能力极强, 其所带来的信息错综复杂, 甚至很多暴力、腐朽、低俗的信息也进入到手机媒体中, 导致大学生对思想观念的标准模糊化, 难以辨别社会主流意识。
第二, 助长个人利己主义思想的形成。手机媒体作为互联网的终端, 网络的平等性使得人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各大论坛发表言论, 很多同学为了凸显自己的个人主义和求异主义, 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种行为日积月累就会不自觉地助长大学生形成个人利己主义的价值观, 这对大学生日后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是极其不利的。
摘要:目前, 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必需品, 因为手机是融合学习、娱乐、传媒于一体的新媒体, 携带方便, 很受大学生青睐。当然, 手机势必会对其生活理念、学习态度、价值观念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手机媒体,大学生,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王继发.融媒体背景下手机媒体信息传播的问题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 (9) :184-185.
[2]陈红璇, 周晓霞.手机文化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探索 (重庆邮电大学)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1) :33-34.
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 篇10
一、中西方价值观念冲突与影响
1. 价值取向之论。
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经济基础, 决定了两者在处理义与利关系的问题上采取两种迥然不同的态度, 中国价值取向重义, 而西方价值取向重利, 主要特征是一切从利益出发, 重利轻义的思想始终占居统治地位。近年来, 由于受西方功利性道德规范的影响以及长期以来接受西方文化习俗的磨蚀, 我国外语类大学生的道德规范标准正在发生悄然变化, 以对利益的谋求为行为手段和终极目标的道德规范逐渐被视为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基础, 这种视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与行为已经偏离我国传统的道德规范。
2. 价值标准之评。
整体本位和个体本位之说是中西方价值观念系统中价值标准的主要区别, 中国价值观倡导天人合一和整体本位;而西方价值观则从人的个体本位出发, 突出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然理性, 人的价值被归结为人的自我价值。中国外语类大学生在接触和了解西方社会文化及价值过程中易受到所谓“个人本位”的西方价值观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侵袭和影响而改变自己应有的立场, 造成极端个人主义的自我膨胀和社会道德生活的无序。
3. 民族精神之议。
民族精神被视为一个民族的身份象征, 它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感的重要依托, 爱国报国、天下为公、崇尚和平、民族团结和民族振兴等民众价值取向向来是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力的核心内涵。在西方社会, 民众价值取向渊薮于宗教情怀, 宗教被视为提供精神安慰、人生关怀的最高层次精神支撑, 民族精神争议关键的结点在于中国是否存在宗教。当代个别青年学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 还有一些大学生把自己的前途寄托在神灵的赐予上, 个人大学生在邪教组织和民间迷信中去寻求新的“精神寄托”和“心理平衡”而不能自拔。
二、价值导向的聚焦与整肃
1. 社会上价值体系的重建与整合。
在充满文化冲突的转型时期, 我国青年学生特别是外语类大学生内心深处产生猛烈的冲击甚至出现处于信仰缺失的情况在所难免, 为了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社会、文化机构以及学校有义务引导学生重建其价值体系, 为青年学生提供必要的精神引领和帮助, 教育者要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持理性客观的态度, 以独立、平等和尊重的态度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价值归宿。另外, 思想教育不能以呆板、僵化的教育和宣传方式进行, 要赋予意识形态教育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和具体的形式和内容。
2. 课堂中文化价值的调试与萃取。
作为抵制西方文化价值入侵的一方战场, 课堂上语言课程教师必须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握文化发展的主旋律,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文化心态以及对不同价值观念的识别能力。此外, 外语教师要在英美影视欣赏、文学、礼仪等文化传播课程中加强人文精神的熏陶, 精选优秀影片、文学作品和能够传递正能量的案例进行教学, 努力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 使青年学生在文化熏陶中自觉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人生价值的自我调整与完善。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擅变整合时期, 青年学生价值观念形成不断地自我调整和完善, 为应付社会转型时期急剧的文化变迁和文化冲突, 青年学生需要改善认知方式, 以客观、灵活和健全的认知方式积极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大学生活是青年学生走向社会的中转站, 现实需要大学生将来独自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独立处理各种问题, 这要求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参与现实生活和课外实践活动, 锻炼自我实践的能力, 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自我、把握自我。
三、结语
面对现代社会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冲突与博弈, 中国外语类大学生在价值观的选择问题上要学会独立思考和具备明辨是非、美丑的价值判断力。对待西方的价值观、民主观、自由观, 既不要一味地崇拜、效仿, 更不能一味排斥、否定, 拿来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文化民粹主义都不可取。在多样文化交织面前, 青年学生要在尊重包容中提高文化认同感, 又要承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下的开放型文化认同模式。
摘要:中国外语类大学生在融会贯通中西方语言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同时需要面对两种迥异价值观念方面的分歧以及多元价值观念的冲撞, 这种价值规范差异不仅是导致跨文化交流中误解和冲突的根源,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因此, 对外语类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重构思考十分必要。
关键词:文化冲突,价值观念重构,西方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于桂敏, 白玫, 苏畅.中西方价值观差异透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6 (9) :11-12.
[2]李喆.价值话语下的民族精神解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6 (1) :13-14.
【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推荐阅读:
大学生创业观念09-15
中学生思想道德观念06-06
大学生创业观念研究07-25
大学生就业转观念天地宽07-23
90后大学生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的研究05-23
思修论文论大学生应如何增强法制观念08-31
大学生对牛奶消费观念和概况的调查表09-10
大学生价值10-26
大学生锻炼价值10-03
大学价值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