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价值

2024-07-23

大学价值(通用12篇)

大学价值 篇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并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来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24个字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社会生活的追求,引导人们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决定一个民族未来。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上都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同时也不否认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扩大、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碰撞下, 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中存在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系列边缘化价值观倾向。如不加以干预,就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凝聚大学生的共同价值追求,才能保证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承载着现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任。大学图书馆,作为大学师生的文献资源保障中心,是传播、交流知识和信息的场所,也是传播先进文化、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阵地。图书馆所提供的知识服务能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 服务师生读者是大学图书馆的基本宗旨,“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价值。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以满足全校师生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是实现图书馆价值,也是是实现馆员价值的最佳途径。

大学图书馆是推进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大学图书馆员应自觉成为先进文化资源的开拓者和引导员,明确自身的使命,开拓创新,整合资源,并在行动上有所作为。[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牢记大学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大力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为此,我们要做到:

一、理论应该内化于心

大学图书馆馆员要增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了解,增进对大学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认同,有了图书馆员的认同,才有图书馆的凝聚力。大学图书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实现馆员职业价值观的重建。通过世界观的改造树立大学图书馆员的职业使命感,通过大政方针的宣传树立大学图书馆员的职业责任感,通过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树立大学图书馆员的职业危机感,通过社会舆论的营造树立大学图书馆员的职业荣誉感。

作为大学图书馆员,应坚持大学图书馆核心价值,把自己个人梦想融入学校和图书馆的发展事业中, 心系读者,工作第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作为大学图书馆员,应坚持大学图书馆核心价值,理论联系实际,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同时,大学图书馆也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各项具体工作围绕“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为了读者一切”来开展服务[2],这样大学生就会愉快地接收管理 ,认可服务价值 , 享受读书乐趣,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二、理论应当外塑于行

重视实践,养成“行者知之成”,行动是理论的生命。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形式,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基本立足点和落脚点。不管出现任何情况,不管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当给予每一位大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有意识的向大学生传递健康的心态,把积极乐观的思想观念传递给大学生,希望通过我们的正确引导和师德魅力的影响, 大学生们能够逐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充满无限正能量的当代大学生。

大学图书馆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必须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教育内容及活动,如吸收大学生参与制定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计划,请大学生在图书馆网页上自主开设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专区、画廊、板报、视频节目等,播放和张贴诸如《辉煌的征程》、《改革开放三十年》、《感动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展》、《十年巨变》等,让大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编排内容,展示成果,解说演讲,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3]。

大学图书馆通过行之有效的现代导读方式实现教书育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有效的重要途径。大学图书馆员与大学生接触较频繁,通过导读的方式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读者汲取积极适用的文献信息,优化知识结构,开阔头脑眼界,滋养精神世界,脱离低级趣味,成为全方位高素质的人才[4]。

导读时可以利用网络发布导读信息, 扩大覆盖范围,让读者及时了解到最新的阅读信息。导读时也可以注入一些喜闻乐见的内容,强化导读活动策划的创新环节,例如,在传统导读活动中注入新鲜的内容,选择切合时代潮流、能彰显学子个性、易于唤起青年读者共鸣的主题或者话题,以激发他们的兴趣点,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

导读时还应该开辟图书馆员与大学生读者新的有效沟通渠道,如打造月、周、学期的校园热书排行榜,引导大学生读者关注阅读热点,丰富精神生活;充分利用读书文化节、读者活动日、读书征文或者优秀作品推荐展览等活动载体;在“4.23”世界读书日开展诸如“阅读伴我成长”等系列活动 ; 请名人名师为大学生开列适合大学生阅读的推荐书目并公布在图书馆网页上;进行阅读之星评选和名家讲座等吸引大学生参与[5]。

总之,让大学生读者在图书馆不断发现惊喜,体验快乐,更加爱馆、爱书、爱生活,不知不觉中接收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三、坚持“行”的持续性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的实践养成,以确保“行”的持续性。只有注重实践养成,真正在“行”上下功夫,才能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图书馆做好读者服务也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比如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活动和读书文化节之类的系列活动就要持之以恒地开展。

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我们除了重视对各学科文献的采购, 也要持之以恒地对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文献进行采购,特别是党中央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等, 以及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献资料要加以采购,使之与其他文献数量结构形成一定的合理比例,使馆藏文献更加合理化、科学化,使之能够直接引导大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民族优秀传统的洗礼[6]。

大学图书馆要利用自身的优势,营造氛围,注重渗透,持续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进行无意识的渗透教育。比如,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图书资料的收藏和导读。只有对祖国的文化持肯定和欣赏态度的人,只有对祖国文明怀有强烈崇敬和自豪感的人, 才会真正从心底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真正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走进图书馆,如能置身于浓郁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氛围中,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7]。

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随着制度、政策、法律等日趋完善,随着包括当代大学生在内的全体公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的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会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中,凝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大学价值 篇2

摘 要 从社会经济、青年人自身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状况以及传统文化影响等方面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就推进新形势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知识经济 政治素质 教育

当今时代,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是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有了更高要求,作为大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层面—思想素质,如何加强思想素质教育,是目前许多高校关注的一个热点。各高校做了许多探索和尝试,推动思想素质教育的进程。可是目前大学生思想素质现状并不令人意,当今的大学生同以往各个时代的大学生相比,知识丰富,眼界开阔,却缺少些激情和动力。,很多大学生思维方法简单,思想不成熟,甚至幼稚,在现实中往往存在着许多矛盾现象。

1 高校学生政治素质的现状

当今时代,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是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时代,也是我国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时代,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社会变革的影响下产生出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1.1 理想信仰趋向多元化

随着全球化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原有体制下形成的单一的思想认识模式正在被多元化的意识内容所取代,其中既包含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先进思想,但也不乏一些陈腐消极甚至是错误的思想,这些错误思想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尚处于思想认识形成期的大学生,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仰上的迷茫。

1.2 自我意识凸现,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实际利益的获得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一方面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自立意识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较好发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片面追求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的实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主义思潮的蔓延和人生价值观的偏斜,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这种情况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我国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1.3 主客体价值判断明显背离,判断标准呈现二重性

从价值评价标准来看,当代大学生具有明显的二重性,即以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评判别人,以利己主义的标准评判自己。这说明,同学们对于见义勇为等行为在观念上是认同的`,但却不能转化为自己自觉的实际行动。这种矛盾性和双重标准,反映了当前社会不良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所造成的腐蚀影响。

1.4 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行为投入存在较严重差异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虽然趋向务实化、理性化,但在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一是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较强,但参与行为的投入较少;二是对社会有基本正确的政治认知和政治评价,但在实际行为上却表现为知行不一。这种价值取向的两重性和价值判断的矛盾性,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实际水平和成效。

2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矛盾问题探源

2.1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不良思潮的渗透侵蚀

从国内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促进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些社会不良现象也给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负面消极影响,他们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一方面,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特点和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假冒伪劣、钱权交易等社会丑恶现象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严重的腐蚀。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人们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分配不公的加剧,加之社会上对高消费生活的有意无意渲染,使得人们心理产生不平衡现象,这都助长了拜金主义思潮的膨胀,使钱多钱少成为不少大学生衡量人的价值大小的主要尺度。同时,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带有全球化意识形态的西方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无时不刻地通过各种渠道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着渗透和传播,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产生着较强烈的冲击,使他们在裹挟着全球化外衣的带有迷惑色彩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念面前产生迷茫,真伪难辨,最终造成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趋势方向发展,价值判断趋向实用化、功利化。

2.2 青年学生自身特点的变化是其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内在因素

由于其身心发展的不确定性,当代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明显的弱点,这对其人生价值取向上所造成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当代大学生虽大多成长在改革开放的重大变革时期,但长期的安宁生活和繁重的学习压力却使其产生了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距离感,对于社会的理解趋于表面、趋于幻想或停留于理论,对社会的实质内涵理解不够,造成了虽身处变革,但又“雾里看花”情况的发生,形成了追求虚华、不尚务实的心理特征。同时,大学生由于其年龄、知识构造、社会阅历以及法律常识等方面的欠缺,在价值观念变化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某些错误观点的影响,造成一部分人政治上的迷惑,甚至造成少数人完全从个人私利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并产生了一些错误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进而也影响到了当代青年主流政治倾向的正常发展。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创新

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整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而适应新时代的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对青年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不良思想倾向缺乏从根本上解决其深层次问题的有效机制;对青年学生忽视政治理论学习的问题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存在只强调抓学生分数而忽视思想品德培养,只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良倾向,这些都不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正确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

2.4 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中华文化不仅蕴藏着丰富而宝贵的精神遗产,也不同程度地渗透着糟粕成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弘扬和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加之极少数利欲熏心的人对于糟粕成分的不适当的渲染,造成社会上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的不利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知识贬值、官本位、“各领风骚几十天”的短期文化等不良文化倾向在部分地区的大学生群体中频频显现,有的甚至大有蔓延之势。这一点,尤须当前教育部门以及全社会予以特别关注。

3 对知识经济下高校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思考

高等院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知识没有思想的大学生是不能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思想素质是新世纪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正处于迅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思想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时期,也是思想素质形成和培养的最佳时期。因此必须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全方位的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有很多途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特点,坚持从理论到实践的统一,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

3.1 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

围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问题,着力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等方面的教育;围绕树立良好心理素质问题,着力加强社会适应能力、受挫折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围绕培养良好的法制意识问题,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公民权益等方面的教育;围绕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问题,着力加强公民道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方面的教育,形成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的,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标准的全面的思想教育模式。

3.2 加强师资力量,培养有思想、高素质的教师

思想素质培养需要有思想、高素质的教师,无论现代教育怎样变革,现代教学手段多么先进,教师仍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素质。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过:一个大学,人才不是在课堂里教出来的,而是在大师所创造的氛围中熏陶出的。

3.3 建立综合评估体系评定学生的思想素质

研究一套适合评价思想政治素质的综合评估体系,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全面考核学生,综合测评表考评尽可能公开、公平、公正、客观,杜绝感情因素,并把它作为学生评三好,优秀毕业生推荐工作的依据。

3.4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了情感交流和双向交流情感

大学的责任就是要使学生学会思考,学校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还要从校园环境入手营造启迪学生思考氛围,全方位培养锻炼学生的思想认识能力。建设一种文化氛围,创造一个自由环境,使学生能够有活力、有定向、有秩序,增强适应性,培育自信心,充分鼓励大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并在探索、选择新途径、处理新问题时,给予积极的引导。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在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视情感作用的发挥,尽量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以坦诚的态度、和蔼的语气、微笑的面容对待每一个同学,缩短心理距离,使学生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使学生由对教师感情上的接近转化为对教师讲授内容的接纳,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使其对教育内容进行充分的吸收和内化。

3.5 抓好课堂教学环节,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

要积极改革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鼓励大学生到改革开放的大课堂去汲取营养。教学时力争把最新的热点问题融于教学之中,把握政策的精神进行正面客观的讲解,启发学生加深对热点问题的理解,在教学中联系热点问题把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最新变化联系起来,使教学处于动态之中,教学更贴近实际也就更生动、更吸引人、更具时代气息。在联系热点问题教学时通过分析把热点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加深学生对一些基本理论的理解。

3.6 在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时,要注意培育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先锋示范作用

应积极宣传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李素丽等先进模范人物,不怕吃苦、不计回报、为祖国人民无私奉献的光辉事迹,经常性地邀请先进英模、优秀知识分子、优秀校友来校作报告,让大学生以先进的模范人物为榜样,通过学习先进来克服在人生价值取向上的错误观念。高校还要注意发现大学生中的先进典型,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学习榜样。注重“师德”培养,使广大教师树立为人师表的楷模意识,以自身的言传身教教育青年。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戴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若干问题[M].北京:中*中央党校出版社,

3 杨建国.“三个代表”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4 关成华.绚丽的青春———中国青年80年的奋斗与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大学价值 篇3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一些思想观念逐渐传入我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大学生群体受其影响,底线伦理丧失、价值理想淡化、价值信仰缺失,针对这些现状从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底线伦理;价值理想;价值信仰;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205-02

一、大学生底线伦理、价值理想和价值信仰的内涵分析

(一)大学生底线伦理的含义

人们的伦理追求通常是“处在道德金字塔的底部,是追求崇高的奉献型伦理美德并以向善为追求对象力求达到‘不作恶的伦理状态”[1]。“不作恶”的伦理要求就是行为的“底线伦理”,底线伦理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应该自觉遵守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是人类良知的最低防线,底线伦理约束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底线伦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它的基本性和最低限度性;二是它的普遍性,即底线伦理是要求所有人都得遵守的道德规范,约束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2]。大学生底线伦理即所有的大学生能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严于律己,不做违反道德要求的事情,不触及道德的底线。

(二)大学生价值理想的含义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的看法和基本观点的统称,“其实质是人们观念中以评价标准为核心的价值信念、理想的观念系统”[3]。大学生价值观是社会价值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是价值之诗,是规范人们思考和行动的价值标准。大学生价值理想是大学生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价值目标的设定和追求,是对未来的一种价值判断。朝气蓬勃、富于理想、充满活力一直是青年群体的内在精神价值,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评价。

(三)大学生价值信仰的含义

信仰是人们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是对某种理论、学说或宗教的信奉和崇拜,是一个人活着的精神寄托。大学生价值信仰是指大学生对某种价值或价值观念的真诚信服和坚定不移地遵循与执行的态度,它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基础上的一种思想意识,是一种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4]。大学生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更要有共同的价值信仰。

二、大学生底线伦理、价值理想和价值信仰现状分析

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当代大学生对是非对错以及由此牵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感到迷茫,因此很有必要对他们的价值观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准确把握其原因和走势。

(一)底线伦理丧失

1.大学生考试作弊,违法乱纪。大学生一般被认为是智慧、高素质的群体,但最近媒体上曝光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比如做枪手代人考试、高考舞弊、非法传销等等,都有大学生参与其间,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已发生了变化。网吧通宵,喝酒闹事,打架斗殴,违法乱纪等行为也很常见。

2.大学生自杀、凶杀。2013年复旦大学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凶杀案等案件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当代大学生自杀凶杀案件已不罕见,他们默视底线伦理,走上不归路。当遇到一点挫折、压力,就选择轻生,当他人侵犯到自己的利益便采取极端的方式谋害同学。

3.大学生恋爱越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很开放,谈恋爱的当众拥抱亲吻,到外面租房住,甚至有的女孩为了享乐成为一些老板的“情人”,这些说明部分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对自己的不正当欲望等不能克制,在恋爱观上已失去了本应具有的责任意识和纯洁性。

(二)价值理想淡化、脆弱

1.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理想更趋务实,价值目标短期化。在一些大学生看来,只有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才是现实的,可能的。他们注重眼前的、局部的物质利益。在目标、过程与结果的衡量中,他们更重视结果的实现。目标短期化虽然带来了注重效率,强化时间观念的现代价值观念,但会导致理想的弱化和功利的强化。

2.当代大学生重物质利益、轻理想信念。大学生受西方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形成复杂的多元化思想观念,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这些思想使大学生的价值观、消费观受到影响,远大理想抱负早已淡化,开始将自己的精力放在如何赚更多的钱买房买车,其价值判断带有明显的功利化色彩,理想信念正在削弱。

(三)价值信仰缺失

1.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信仰日趋功利化和世俗化。在市场竞争体制的发展过程中,物质利益越来越被重视,大学生受其影响,其价值信仰也变得日趋实际,价值取向变得功利化、世俗化。部分大学生开始对金钱和权力无限崇拜,并以此来选择专业和职业。入党的动机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信仰,而是为了以后找工作增加砝码,价值信仰变得功利化,世俗化。

2. 当代大学生存在价值信仰真空及信仰迷茫现象。当代大学生存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元化的现象,甚至有信仰真空现象存在。有同学认为自己没有信仰,没有理想和追求,对信仰什么处于迷茫游离状态。没有信仰的大学生一般也没有社会责任感,总是对社会和他人持否定态度,同时排斥信仰教育,喜欢我行我素。

三、大学生底线伦理、价值理想和价值信仰出现危机的原因分析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底线伦理、价值理想和价值信仰出现危机呢?这些危机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其中既有外部影响,也有现实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更有大学生本身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社会环境因素

1.政治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西方各种文化、社会思潮陆续传入我国,很多大学生受西方存在主义、实用主义和怀疑主义等思想的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离,不思进取,触犯道德的最底线,价值取向功利化。改革开放在某种程度上也动摇了人们原有的信仰,出现了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现象。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社会责任意识也逐渐淡化,大学生的价值观缺少统一的道德标准,价值多元或者迷失。

2.经济因素(市场经济)。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完善,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特点以及市场经济所坚持的利益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一定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以“自我”为中心,以“金钱”为目标,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他们重享受贪乐轻艰苦奋斗,重金钱轻理想追求,重知识追求轻道德品质,部分大学生只关注自己未来的发展而削弱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

3.大众传媒的影响。如今,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逐渐成了国民认知社会、学习知识、了解世界最重要手段之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传播媒体市场导向的经营方针使其具有明显的营利性特征,追求经济效益直接造成了传播媒体意识形态功能的弱化。如现在的电影电视为了收视率,剧情夸张,搞笑,呈现奢侈豪华的画面,脱离生活实际,没有教育意义。“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难免会受影响,使其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

(二)学校教育因素

1.忽视接受者需要和接受者差异。目前高校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程的设置只从“教育者”的角度而不是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考虑,这些课程偏向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现实社会实际联系很少,忽略了学生实际的道德困惑和价值取向的迷茫,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因而受教育者的接受效果不够理想。同时教材内容还是过去的,没有与时俱进,如此忽视接受者差异,肯定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

2.教育泛政治化。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由于对过去的教育机制泛政治化的逆反心理。学校将道德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教育的内容多为泛泛而谈的理论教条,缺乏实质性内容,缺少反映时代变化的鲜活内容和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受教育者被视为工具、手段加以训练,对个体缺乏应有的关注,过分突出政治教育,忽视思想道德的教育,同时不重视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三)家庭教育的欠缺和过分溺爱

家庭是基础文明教育的起点,家庭教育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阵地,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它在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事实表明, 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是不乐观的。一方面现代社会的离婚率越来越高,家庭的支离破碎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另一方面, 现在大部分的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受到家人的过分溺爱,不少学生自私自利,不懂人际交往的技巧,没有集体意识,缺乏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大学生价值观发生变化,与当前大学生自身也有必定的关系。首先,在校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人的溺爱使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在价值取向上往往只看到自己作为价值主体的一面,自私自利。其次,大学与高中阶段的反差让刚入学的大学生没了目标和追求,价值理想也逐渐淡化。再次,大学生价值观发生变化的原因,与当前大学生自身心理特点和社会矛盾的相对运动有关。逆反心理使他们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来看待现实,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并对自己的价值信仰感到困惑迷茫。

参考文献:

[1]晏辉.公共生活与公民伦理[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陈静,李菲.从底线伦理的视角谈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7).

[3]曾燕波.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分析与再塑对策[J].青少年研究, 2005,(3): 3.

[4]雷静.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现状及分析[J]. 兰州学刊, 2004,(6).

大学价值 篇4

关键词:大学排行榜,终极价值取向,工具价值取向,价值哲学

在过去几十年里,“大学排行”这一事物在世界范围内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随着第一个正式的大学排行榜由《美国新闻与世界周刊》(US News and World Report)于1983年推出,到如今大学排行榜已成为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普遍性事物。名目繁多的各类大学排行有不同的类型,有的如墨尔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这样的学术机构所制作,还有的由一些非营利性机构诸如德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心(CHE)或美国的国家科学院所主持制作,但是大多数大学排行榜由营利性机构所制作,这些机构旨在为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大学时提供选择标准和建议。大学排行榜有的对大学综合实力进行排名,有的对大学的学术实力进行排名,还有的对诸如MBA和法学等专业学科进行排名等。如第一个由《美国新闻与世界周刊》推出的大学排行就是基于大学校长和系主任对大学学术声誉整体的评价。

一、问题提出

合理的大学排行榜能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的认识,能对各大学的办学成就有客观的评价,从而通过形成社会舆论促使大学进行办学行为的自我调整,并最终实现其良性发展。目前,大学排行榜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往往一个排行榜的问世便会形成广泛的社会舆论,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高校获得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诸如生源、师资、社会捐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等。因此,大学排行榜的功能不仅在于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对大学形成客观、全面、准确的认识,更在于通过排行榜传递符合高等教育本质、发展规律、未来发展方向的价值取向,并通过对这些价值取向的传递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使高等教育积极地进行办学行为的调适,使其不仅能坚持高等教育的本质、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还能积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

当前无论国际还是区域性大学排行榜都存在一些争议,其最显著的表现是不同排行榜之间存在着过大的差异性。同一大学在不同排行榜上位置不同,细微差异尚可理解,但诸如将英国《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和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相比较,其中一些大学的排名位置则有极大差异。以我国香港地区的香港大学,内地的北京大学为例,在泰晤士报2012年的排行榜中香港大学排在世界第34名,而在上海交大的排行榜中则排在151-200名之间;北京大学在英国泰晤士报的排名为第49名,而在上海交大的排行榜中则同样为151-200名之间,前后之间的差异达到了100多名。我国国内的大学排行榜同样存在类似问题,表1具体展示了几所大学在几个不同排行榜中所处的位置。

不同排行榜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性既反映了其内在科学性问题,也反应了外在公信力问题。从内在科学性看,在对同一所大学进行评价和排名时,其基本依据是各种具体的、可量化的指标,依据不同指标便会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而排名结果过大的差异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各排行榜在选取指标时缺乏基本统一的范式。评价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基本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完善的方法论,方法论决定具体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一门学科的基础性内容,关于研究方法的自觉反思,是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关于研究方法的创造性探讨,是该学科走向深入的路径[1]。对于大学排行这一领域来说同样如此,其发展是否成熟的基本依据便是其是否有完善的方法论,大学排名的方法论决定对具体指标体系的设计、各指标赋值等具体操作程序。同时,同一所大学在不同排行榜上存在过大的差异,还会严重影响大学排名这一行为的公信力。所谓“公信力”的基本涵义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大学排行榜的公信力便是指大学排名这一行为所具有的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公众能从大学排行中得到对大学进行准确定位和评价的信息。而当前存在的同一所大学在不同排行榜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性,使得公众难以对大学进行准确的认识和定位,其公信力必然受到严重损伤。

因此,提高大学排行榜的内在科学性以增强其外在公信力刻不容缓。影响大学排行榜结果最直接的要素在于具体指标体系的设计,其基本依据在于大学排行的方法论基础,成熟的方法论的形成基于评估主体一定的价值取向,而影响评估主体价值取向则源于对大学本身的认识和理解。基于以上逻辑,提高大学排行榜的内在科学性以达到增强其外部公信力的根本要义就在于,在充分认识和理解大学本质的基础上,明确大学排行的价值取向。基于价值哲学的理论视角,对大学排行榜的价值取向进行深入理解和研究,是提高大学排行榜内在科学性和外在公信力的基本前提。

二、大学排行价值取向探索———基于价值哲学的分析

当前国际国内范围内,各类大学排行榜层出不穷,其广泛地存在说明其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大学排行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诸如各排行榜之间结果过大的差异性、外部公信力缺失等。而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则在于排行榜设计者的价值取向,为此,有必要就大学排行的价值问题做深入的哲学性思考。

作为一个哲学流派的价值哲学,即狭义的价值哲学创始人是洛采(Hermann Lotze),而作为一种哲学理念和哲学立场的价值哲学的创立者不仅有洛采,还有马克思[2]。价值问题的本质是人类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是对实践主体行为本质特征的理解,对其价值意义的挖掘。在价值哲学看来,人类活动的根本特点,就是为了享用价值而创造价值。价值问题是人类生活和人类活动的核心问题[2]。价值哲学主要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阶级、社会的意义。中外哲学家很早就对价值进行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的本质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任何价值都有其客观的基础和源泉,具有客观性。价值既是客体属性的反映,又是对客体属性的一种评价和应用。价值是人的某种需要同满足这种需要的客体属性的特定方面的交接点。人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在现实的人同客体的实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即在社会实践中确立的。价值与人们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需要、利益、兴趣、愿望密切相关。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价值标准或价植规范受其阶级地位的规定和影响,不同阶级对利害、是非、善恶、美丑等往往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价值哲学的根本使命就在于对人类实践行为的审视,站在一定立场上依据一定的标准做出价值发现和价值判断。

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是指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他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3]。不同主体根据不同的立场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因此,会形成各异的价值取向类型。关于价值取向有许多分类方式,较有影响的是心理学家Rokeach的分类,他把价值取向分为两大类:终极价值和工具价值[4]。终极价值指的是反映人们有关最终想要达到目标的信念;工具价值则反映了人们对实现既定目标手段、方式方法的看法与选择[5]。受这两种不同价值取向支配的主体在实践行为中对同一事物就会形成不同的认识,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持终极价值取向的实践主体将其关注的重心放在了行为结果之上,而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和手段,经典的“黑猫、白猫”论就是典型的终极价值取向。相反,持工具价值取向的实践主体则更多地关注实现最终目标所需要的手段、过程或路径,而实现同一目标可以依赖多种手段、通过多种路径并经历不同过程,目标的唯一性和手段、过程、路径的多样性是工具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

同理,大学排行榜的行为主体的价值取向也可分为终极价值取向和工具价值取向。所谓大学排行行为者终极价值取向是指评价主体对高等教育最终所要达到的办学目标的认识,即高等教育办学行为的结果,而高等教育最终的目标和结果体现在其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之上。因此,大学排行榜终极价值取向就是指通过具体的指标设计对这三大基本职能的结果直接认识和评估。大学排行工具价值取向是指对实现高等教育最终目标所依赖手段、工具、路径的看法,即对实现大学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手段、工具、路径的评价,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对大学规模、学科数目、教师数、重点学科数等的重视。因此,大学排行主体基于各自认识,采取不同评价指标对大学进行评价便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有终极价值取向也有工具价值取向。

三、大学排行价值取向实证分析

(一)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

笔者选取的研究对象是目前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各大学排行榜,然后选取其中较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并有一定争议性的几个排行榜作为的研究对象,如表2所示(1)。

2. 具体研究方法。

解析各排行榜指标体系,分析各具体指标所代表的具体内容,基于前述对大学排行榜终极价值取向和工具价值取向概念和内涵的阐释,判断各排行榜价值取向。

(二)具体分析

1. QS大学排行榜价值取向分析。

QS(Quacquarelli Symonds)是国际知名的高等教育信息分析和调查机构,从2003年开展世界大学排名以来,至今已经是第8届。其编制世界大学排行榜时参考的指标包括科研、教学、就业和国际化。科研领域由“每位教授论文被引用次数”(20%)和“学术声誉”(40%)组成。在2011年的学术声誉评估中,该机构向全球33744名学者提出的问题是“您认为在您的学术领域水平最高的30所大学是哪些”。在“毕业生评价”(10%)中,该机构向全球16785名企业家询问了“喜欢雇用哪所大学的毕业生”。另外,对教学通过“每位教授的学生数量”(20%)来评估,国际化程度通过“外国学生比率”(5%)和“外国教授比率”(5%)来评估。

从QS大学排行的指标设计和对各项具体指标的赋值情况看,直接对大学办学终极目标进行评价的指标有:论文引用次数(直接反映大学学术生产力)、毕业生评价(反映对人才培养这一大学终极目标的评价)。其他所有指标均未直接就大学办学目标进行评价,其中“学术声誉”这一指标是对实现学术成果工具效力的评价;“每位教授的学生数量”这一指标是对师资情况的评价,而师资是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同样,对大学国际化程度的评价也具有工具性价值取向。因此,通过对QS大学排行榜各具体指标价值取向的分析,该排行具有很强的工具价值取向。

2.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价值取向分析。

从该排行榜的指标构成看(见表3),各项指标均是直接对大学终极目标的评价,诸如对“教育质量”评估以校友获得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数量为具体指标,直接评价了一所大学教育质量的高低,教育质量越高,毕业校友也就越能取得更大成就。其他各项指标诸如教员质量、学术成果等也通过各项具体指标的设计,直接对一所大学的办学成果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因此,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具有强烈的终极价值取向。

3. 网大版大学排行榜价值取向分析。

基于对大学排行榜工具价值取向和终极价值取向的阐释,笔者认为网大大学排行榜具有强烈的工具价值取向,其指标设计中对实现大学办学终极目标的手段、工具和路径的比例占到78%之多,仅有22%的比例用于对大学终极目标的评价(见表4)。

4. 校友会版大学排行榜价值取向分析表。

校友会大学排行榜的指标设计中,具有终极价值取向的指标所占比例为55.69%,其比重大于工具价值取向指标的比例,因此,笔者认为校友会大学排行榜终极价值取向较为明显(见表5)。

5. 人大版大学排行榜价值取向分析。

由于人大排行榜未能查到各项指标具体权重,所以在此仅计算各项指标的数量。从表6统计结果看,代表工具价值取向的指标一共有5项,而属于终极价值取向的指标仅有“科研论文”这一项,依此,可以初步判断人大版大学排行榜持工具价值取向明显。

(三)问题分析

基于前述对5个不同大学排行榜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一些排行榜在价值取向上具有较强的工具价值倾向,其中诸如英国QS、网大、人大版这三个排行榜都持工具价值取向,也就是说这些排行榜在对大学进行评估时主要是通过相应具体的指标设计对实现大学终极目标的手段进行评估,诸如:学科数量、学术声誉、学生结构、校园面积、图书数量等。另外两个排行榜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和校友会则是较多涉及终极价值取向,即这两个排行榜通过具体的指标设计对大学的终极目标进行了评估,诸如人才培养结果、学术生产结果等。由此可以发现,持不同价值取向排行榜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同一所学校以不同价值取向而设计的具体指标进行评估,也有不同的评估结果。较之于工具价值取向,持终极价值取向的大学排行榜对大学的评价更具客观性,体现在对各大学的评估和排序均基于其办学行为的客观结果,诸如学术成果、校友成就等。而持工具性价值取向的大学排行榜更多是间接地对实现大学办学目标的手段的评价,任何目标的实现都可以借助多个工具、通过不同路径和手段实现,因此,这就决定了持工具价值取向的大学排行榜在进行指标设计时可以有多种选择,不同的指标体系设计就会相应地形成不同的大学排名结果,因此难以科学、客观地反映大学的真正办学实力和成就。正是因为各大学排行榜之间价值取向所存在的差异而导致排名结果的差异,并最终影响到大学排名这一行为的社会公信力。

(四)工具价值取向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特征分析及排行榜制作者内在动机探究

基于前文对大学排行榜价值取向理论研究和实证考察,持终极价值取向大学排行榜借助一定指标体系对大学办学行为的结果进行直接评估并排名,使其更具科学性、客观性和公平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持工具价值取向大学排行榜因重于对大学办学行为所借助手段、路径和工具的关照而造成在指标设计时过大的随意性和差异性的缺点。但从前文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很多大学排行榜制作者持工具价值取向,既然有此缺陷,为何还有如此多大学排行榜持有此种价值取向呢?其内在动机是什么?为深入揭示其根本原因,有必要对持工具价值取向大学排行榜的指标体系的基本特征有所分析。

通过对各大持工具价值取向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的汇总,可以总结出这些指标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巨大差异性。从表7可以看到三个不同大学排行榜所使用的具体指标种类达到了十余种,对其中不同具体指标的选取与排列组合便形成了不同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这是大学排行结果存在巨大差异性的根本原因,因此排名结果缺乏外在公信力。二是过大主观性。诸如网络知名度、同行评价及专家评价这样的具体指标,这些指标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便是容易受主观倾向及偶然因素影响(诸如网络知名度就极易受偶发社会关注度大的事件的影响),因此,在大学排名中不具客观性和公平性。三是过度外显物质性。上标所列举具体指标中有诸如图书数量及人均图书数、校舍面积及生均面积、国家重点学科数、院士数、博士点数等,这些具体指标共同的特征是外显性和物质性,易于通过数据进行量化统计并得到结果,但这些物化指标并不能客观体现大学办学实力,诸如其中的校舍面积和人均校舍面积至多能反映一所大学的规模,而与其办学实力并无直接关系,因此,这些类似指标的过度使用严重影响大学排名的内在科学性。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持工具价值取向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的三个基本特征:巨大差异性、过大主观性和过度外显物质性。为此本研究便可得出这样的一个核心观点:即持工具价值取向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所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其本质反映了排行榜制作者指标体系设计时对具体指标选取具有可控性,也就是说排行榜制作者可以基于自己的主观意愿通过特定指标的选取和使用,最终得到带有主观倾向的结果。因为,首先,具体指标的巨大差异性使排行榜制作者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排列组合,从而选取其中具有倾向性的指标形成指标体系,并得到具有倾向性的排名结果;其次,过大主观性也使得排行榜制作者倾向于选取更易于达成期望排名结果的具体指标;最后,过度外显物质性同样可以造成前述两个特征所造成的结果。

因此,持工具价值取向的大学排行榜不具客观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排行榜制作者对大学排名结果所具有的主观可控性,基于利益驱使通过对具有过大差异性、过大主观性和过度外显物质性指标的选取和使用,从而得出差异性巨大、不具内在科学性和外在公信力的大学排行榜。

四、重构大学排行价值取向

如前所述,大学排行榜对大学进行评估并排序这一行为有两大价值取向,一是终极价值取向,二是工具价值取向。持终极价值取向的大学排行榜通过设计具体的指标对大学办学结果给予直接评估并排序,具有较强客观性、内在科学性和外在公信力,能尽最大程度地反映一所大学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成就,因此应该是未来大学排行榜应持有的基本价值取向。而持工具价值取向的大学排行榜由于其指标体系所具有的过大差异性、过大主观性及过度外显物质性特征,导致其排名结果易于受排行榜制作者主观控制,因此,一定程度上缺乏基本的客观性、内在的科学性和外在的公信力,是应该受到摒弃的价值取向。同时,要全面评估一所大学的办学实力,需要综合考核大学所具有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三项基本职能。因此,笔者提出在对大学进行评估并排名时,要持终极价值取向,并对大学所具有的三项基本职能进行全面评估。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

1.应对大学人才培养行为的结果进行直接评估。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判断一所大学质量高低的基本标准便是其在各个时期是否培养了一大批能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的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由于人类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有不同标准,因此难以用统一标准衡量不同发展时期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大学来说,其培养的人才既要立足于能对民族国家内部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全球化背景下还要有国际交流、沟通与解决跨国性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对大学人才培养职能进行评估时,就要在持有终极价值取向的同时关照大学对学生国际国内两方面能力的培养结果。其基本内容包括:在校学生参与并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在校学生国际交流与沟通及问题解决能力、学业完成能力、就业能力、毕业生到国外就业及跨国企业就业能力;毕业校友在各行各业的工作成就等。如获得诺贝尔奖及菲尔兹奖数、一定时期内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文化学者数等。

2.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另外一个重要职能,因此,要对大学科学研究的成果有客观和直接的评价。大学是推动人类社会科学进步的重要力量,不仅能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科学人才,而且还是科学研究的直接承担者。在此背景下,科学研究能力的高低是判断一所大学综合实力高低的核心指标。据此,在对大学进行排名时,要持有终极价值取向对大学科研行为的结果进行客观的、直接的评价,而不仅仅是对科研手段和条件的评估。具体来说主要通过以下一些具体指标进行评估:在国际国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文章数、高被引用论文数、专利数、科研成果转化获得资金数、在校全职研究人员及教师获得诺贝尔奖等学术大奖数等。

3.社会服务也是现代大学不可或缺的职能,在进行大学排名时也要将其作为评估对象并设计具体指标对其评估。随大学“围墙”被逐渐拆去,大学与其置身其中的社会发生着日益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大学需要从社会获得办学所需的各种资源,另一方面大学也利用其自身所具备的优势服务社会。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便是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这也是衡量大学实力的重要指标。从当前世界范围来看,世界一流的大学往往具备一流的服务社会的能力并做出巨大成就,如耶鲁大学就是一所通过不断向所在社区提供高质量服务而改变所处社区形象和命运的典型[6]。而在当前的各类大学排行榜几乎都忽视了对大学这一职能的评估。因此,在未来的大学排行榜中要在终极价值取向导向下通过具体的指标评估大学的社会服务水平和成果。具体指标诸如大学参与社区发展和管理的项目数、大学参与解决社区公共问题项目数、大学参与非营利性自愿者活动数等。

大学排行应该是一个集科学性、客观性、公平性等价值诉求为一体的行为,而这些价值诉求获得的关键在于行为主体的价值取向,即大学排行榜制作者的价值取向。当前各类大学排行榜之所以引起广泛争议,其外部公信力严重受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内在科学性、客观性、公平性的缺失。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就是工具价值取向广泛存在于各类大学排行榜之中,排行者重于间接地对实现大学办学根本目标所借助的手段、工具和路径的评价,而疏于对大学办学终极目标和结果的直接认识和评估。而一项目标的获得通常有多种实现路径和手段,这就导致了持工具价值取向的排行榜指标制定的过大的差异性和主观性,通过对排名指标的控制得到主观倾向的排名结果,并最终影响排名结果的内在科学性外部公信力。因此,为避免此类问题,提高大学排行榜的内在科学性并重新获得外部公信力,需要大学排行榜制作者秉持终极价值取向,对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行为结果直接评价并排名。

参考文献

[1]孙伟平.价值哲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2008:前言.

[2]冯平.重建价值哲学[J].哲学研究,2002(05).

[3]价值取向.百度百科[EB/OL].[2012-03-26]http://baike.baidu.com/view/1151623.htm.

[4]Rotech Milton.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M].New York,NY,US:Free Press,1973.

[5]王重鸣.管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1-122.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 篇5

二、课题的研究人员:

顾问:邬春芹

组长:陈凡凡

组员:蒋静敏郭 丹戴玥张洪 韩 梅凌芝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1.价值取向: 指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的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意向或倾向,它以一种外在行为的形式体现着人们的价值意识、价值理想、价值追求等。

2.就业价值取向: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就业过程中对职业价值追求、定位、评价和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

四、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就大学生就业意向和职业价值观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就研究工具的开发和应用作了很多的尝试。如方俐洛和凌文辁等就中国职业兴趣量表的建构作了很大的贡献。梁龙娟和佘贤君对当代大学生就业标准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就业标准主要涉及工作发展前景、工资收入、个人潜能的发挥、住房、工作单位所在地、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工作量以及个体兴趣等。在郑伦仁和窦继平所作的研究中,将职业价值观概括为进取心、自主性、经济价值、声望和工作安定性等5 种尺度,其中,进取心为影响最大的因素。显然,在对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研究中,虽然国内研究者较多采用了量表测量的方法,但在研究工具上并不统一,不同的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研究工具。同时,在对价值观区分的标准方面也不尽相同,而在不同价值观理论指导下所编制的问卷也会不同。例如,Holland 首次从个体特质维度

提出“职业选择理论”,并在此理论基础上编制了职业兴趣调查问卷,而Lofquist 和Dawis 则提出了工作调整理论,开发了满意度问卷和职业需求满意量表等研究工具。上述问题对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选择、择业标准、择业地区意向、择业单位性质意向、择业薪酬期望、对择业影响因素的评价等六个方面,综合考察高等教育扩招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并进行分析,得出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引导的若干思路。

五、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就业价值取向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就业过程中对职业价值追求、定位、评价和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其人生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现实表现,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就业模式从“国家包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以及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价值取向也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调查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把握其变化趋势,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可以为大学生就业与就业政策的实施及教育实践提供重要的参数,对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和就业观的教育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择业价值取向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择业过程中对择业价值追求、定位、评价和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它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选择与追求。

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存在着两种取向:第一,个人取向,着重从个体的角度来探讨职业行为,重视个人的需要、能力、兴趣和人格等内在因素在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特性2因素论(t rait2factor theory)、需要论(need theory)和职业选择发展理论等均从个体角度出发,探讨职业决策者的价值取向;第二,社会取向,倾向于研究作用于个人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强调个人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在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社会经济学

理。在参照有关问卷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设计了《江苏教育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选择、择业标准、择业地区意向、择业单位性质意向、择业薪酬期望、对择业影响因素的评价等六个方面,并于2005~2008年连续3年对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研究。

六、研究方法和手段: 1.调查法

通过观察、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测量题目的确定及量表结构、因素分析、二阶探索性因素分析、项目分析、信度分析、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分析。

2.文献研究法

著作中可供我们参考的有价值的东西很多,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可让我们的研究工作少走弯路,早出成果。

七、研究的具体步骤及安排:

1.准备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0月 制定研究方案,建立

课题组。

2.实施阶段 :2009年10月—2009年11月 研究实施,分步骤

有重点地推进研究工作,进行问卷调查。

2009年11月—2009年12月 分析问卷,总结课题。

3.总结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1月 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完成结题工作。

八、预期研究成果:

通过对我校届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呈显著的多元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大学生既注重个人事业的发展,又兼顾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既能正视就业压力,又存在消极心态;既偏重个人兴趣,又追求理想化的薪酬待遇;既看重经济因素,又存在急功近利心态;就业意向城市化趋向加重,社会奉献意识淡化。注重个体价值,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看重物质利益,过于追求经济价值的实现;择业观念较为传统,缺乏艰苦奋斗的品质与创业精神、竞争意识。尽管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同时存在不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念、消极的就业意识以及盲目的择业行为,应引起

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国家、高校和家庭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九、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的可行性分析

当前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迫切需要对大学生加强就业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国家、社会、高校等各个层面既要转变观念,又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通过国家政策的调控,完善与优化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体系,特别是要制定出引导毕业生创业和面向基层就业的鼓励政策;要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加强毕业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奉献意识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与创业意识教育,要积极营造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舆论氛围,转变家庭的传统就业观念。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与存在的问题,积极推动大学生的合理择业和顺利就业,从而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组织人员保证,成立课题组。

顾问:邬春芹

组长:陈凡凡

组员:蒋静敏郭 丹戴玥张洪 韩 梅凌芝

2.制度保证:学校建立可以研究责任制;建立课题组活动研讨制度。

3.经费保证:学校每年投入课题研究经费千元左右。

论大学生军训的价值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军训 发展历程 意义

一、军训的概念

军训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进行的,是高等院校改革教育内容,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四有”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培养和储备我军后备兵员及预备役军官,壮大国防力量的有效手段。

二、军训的发展历程

军训最早起源于我国的奴隶社会,根据《礼记》的记载,西周已经将官学进行了划分,分为国学和乡学,并进行了年级划分,分为小学、大学两个级别。我国的军训事业的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加大了对军训事业的投入,并将其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20世纪中期,我国颁布了《兵役法》,规定应当在大学开展军事训练活动,随后,我国先后在全国100多所学校学校开展军事训练试点工程,并在高校开展预备役技术军官训练。试点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在高校开展系统性的军事训练,培养了大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卓绝的精神,也锻炼了他们的体格,同时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情情怀,增强了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对于提高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2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简称《兵役法》)。在随后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又对《兵役法》做出了修改,强调“应当在高等院校开展学生军事训练活动,提高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之后又先后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分别对预备役军官的选拔和军事训练开展的内容、形式进行了规定,指出预备役军官的选拔应当突破界限,并积极地从非军事院校选拔优秀的人才。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还指出,在推进军事训练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有效地将军事训练和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完善国防教育体系,改进国防教育教学方式,提高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另外,文件还指出,应该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素养,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培养大量优秀的后备人才。

三、大学生军训的意义

(一)有利于推进国家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

大学生作为国家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发展和兴旺的基础,也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为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大量的高校都将军事训练引入了学校的国防教育之中,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军事训练来推进国防教育,提高大学生对于国防知识的认识,明确国防安全、国家发展、民族兴衰的重要性,并实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抗打击能力的目标。因此,从宏观上来讲,强化大学生的军事训练,是国家发展的需求,有利于推进国家的人才队伍建设,从而有效地推进国家的发展。

首先,它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系统化的军事训练,极大地起到了锻炼身体、强身健体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抵抗能力,并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军训有利于推进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具体而言,通过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学生的理论素质和身体素质都获得了提高,大量的学生进入到军队之中,成为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军队人才的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再次,它完善了我国的国防后备力量。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的人数日渐增加,每年招收的新生已经突破70万人,这是一支巨大的后备力量队伍,通过科学的军事训练,能使其他们备专业的军事技能和理论技能,同时认识到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并树立了牢固的国防观念,能够为我军实行战时快速动员、储备基层指挥军官、技术军官和后备兵员打下坚实的基础,完善了我国的国防后备力量。最后,它有助于提高国防教育的水平。国防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国家情怀,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通过军事训练,能够起到良好的国防教育的目的,有效地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极大地提高了国防教育的水平。

(二)有利于完善个人的综合素质,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一直以来,军训大多是在新生初进校的时候开展的,这是实现高中生向大学生转换的重要环节,对于推进个人的发展和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坚强的品格。军训大多是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忍耐力、坚持力等,通过大量辛苦的训练,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身体素质,也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另外,这种训练将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许多积极的影响,鼓励他们更加积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其次,它还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军训作为大学生生活的首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学习上,他们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时间安排和规划,科学合理地运用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在生活上,通过军事训练,他们形成了良好的时间观念和纪律观念,并会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形成积极的影响;在工作上,军训期间,各种活动都是通过团、营、连、排的编队形式开展,无形中建立起了学生管理的组织模式,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优秀管理能力的学生干部。

【参考文献】

[1]苑士军.国防教育概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

[2]吴勇刚.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J].国防教育,2002(02).

大学价值 篇7

一、价值取向多元化

长期以来, 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中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 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 整个社会思想的中心价值观不再具有支配性。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关系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而多种经济成分必然产生多元化的市场主体, 不同的群体和阶层的人们有着各自的利益基础和生活方式, 因此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现象是必然的。在这样的环境下, 特别是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 中西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 多种价值观并存现象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他们中有人信奉“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价值观念, 也有人信奉“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价值观。有坚持“报效祖国”的价值取向的, 也有人“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的价值观。还有人坚持“钱越多, 人生价值就越大”和“生活追求舒服、满意”的享乐主义价值观。应当指出的是, 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多元格局中, 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仍居主导地位。但多元价值观也可能引起思想的混乱和社会的无序,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警惕。

二、价值目标务实化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当代大学生的现实主义观念大大加强, 理想主义的价值观念逐渐减弱。市场的负面作用, 以及西方一些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 大学生中有的人认为, 理想太大、太远、太空, 个人的现实生活最为实惠。如今大学生更为关注的是个人自身的状态和现实利益, 强调人首先要对自身、对家庭、对现实负责, 通过自己的努力, 创造实惠、美好的生活。在义利观上, 当代大学生赞同“正当地索取, 积极地奉献”, 追求权利义务的均等。在政治观上一些大学生不太关心政治, 政治观点、政治立场淡漠, 他们更愿意关心切身利益。大学校园内许多学生都在拼命学习, 但是他们大多都在学习实用知识, 外语、计算机等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所占比例一直居首位。现实主义的一个突出表现还体现在大学生对物质享受、对金钱不加掩饰的追求。当代大学生评价职业的主要参数是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力、职业的稳定程度等, 这些都是很现实的条件。不可否认, 今天的大学生讲实效重现实, 其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实用色彩, 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是, 这种实用性有时带有一定的庸俗性, 如有些大学生过分看重金钱、地位和眼前利益, 他们欣赏高尚却不想拥有高尚, 赞赏英雄模范但并不想成为英雄模范, 少了一点应有的理想和精神。

三、价值观念从集体本位向个人本位倾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逐渐从以社会为本位向以个人为本位倾斜, 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学生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 自我意识、自我价值凸现。当代大学生在处理与社会的关系上更倾向根据社会现实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正式并积极追求其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需求, 进取精神、成就欲望和自我责任明显增长。有一项调查清楚地表明了这一变化, 大学生在回答在校学习的动力时有47%的学生认为“为谋求自己美好生活”, 高于认为“报效国家”的学生比例13个百分点;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服从国家需要”与“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两个选项之间选择时, 有31.7%的学生选择了后者, 远远高于前者。调查的结果还显示当代大学生进取意识、自立能力、竞争意识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但奉献精神、组织纪律性却呈减弱趋势。

四、价值实现途径多样化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得到了增强和确认, 他们凭借头脑中的知识立足于商品竞争的社会, 他们比较强调自我奋斗、自我实现。劳务市场和人才市场的建立, 促进了人才流动和优化组合, 使人才的价值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深深撞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人才观、职业观和价值观。这样的社会背景为青年大学生“实现自我”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机会。大学生这个最敏感的群体, 迅速地从观念到行为适应了这种变化, 一度出现的经商热、出国热、创业热清楚地表明了当代大学生在成才道路的选择上不再单纯的依靠集体和组织,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崇尚个性、自信, 在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和方法上日趋多元化, 更为务实。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条件的制约, 教育的实效性还是不容乐观。教育价值导向的弱化, 必然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产生消极的影响。而要确保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导向功能, 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 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困惑, 直接源于这种价值观的多元化, 所以, 解除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困惑, 首先就必须确立一套先进的主导价值观。大学生有了一个主导的价值标准, 就不会无所适从。在中国现阶段, 主导价值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质、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 提供了发展动力。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才能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2. 以学校为阵地,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 它是在校园内, 由广大师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校特色的, 以培养学生素质和提高学校全员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 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为此, 我们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宣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 塑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创建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文明校风。

3. 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次深刻变革, 也对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大学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面对学习、就业、经济、人生等方面的问题, 他们渴望了解社会, 更渴望在了解社会的过程中看到自身的差距,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为此, 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过深入家庭、社区和社会生活, 开展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等, 了解国情、民情, 切身感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 感受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 从而增强对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性的理解, 增强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实践教育, 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这样学校所倡导的价值观在学生身上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4. 不断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在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主要是通过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党团教育进行的, 所以高校要开展这方面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在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工作中, 要理论联系实际, 紧密结合国内外实际, 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 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 正确回答和帮助大学生认识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就业、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使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党团组织的教育活动, 使党员、团员首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进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大学生。

5. 优化家庭教育, 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 家庭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长期、深刻的影响。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父母与子女朝夕相伴, 对子女的情况最熟悉, 教育也最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同时家庭教育增加了情感教育, 可以更好地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为此父母要注意加强对子女的品德、人格教育, 使家庭教育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 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6.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净化社会环境。

环境是大学生成长的外部条件, 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 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许多困惑, 就是因为他们感到现实生活与他们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是不同的, 甚至是矛盾和对立的。因此, 解决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困惑, 还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净化生活环境, 使大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价值观教育与社会所奉行的价值观尽可能一致, 而不是相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净化社会环境, 就必须坚决制止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 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 反对经济交往中的假冒伪劣、欺诈行为, 打击社会的丑恶现象, 纯洁影视、书刊等大众传媒, 扫除黄赌毒。同时, 要大力宣传各种典型事迹, 为大学生树立楷模, 讴歌无私奉献的时代英雄, 创造一个勤奋、务实、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王小锡, 王易, 卢黎歌, 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大学价值 篇8

一、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特点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国内外形势的影响, 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总体积极向上, 但价值主体取向已由社会本位转向社会个体新结合本位, 他们更倾向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价值观念日趋功利化, 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层次多样化, 价值目标现实化、短期化, 价值评价标准日益相对化、多变化。

(一) 价值主体复杂化

改革开放以前, 整个社会价值体系高度统一, 全国人民都为了早日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不已, 人们奉行唯一的价值观, 集体主义观念深入人心, 个人利益往往被忽视甚至被否定。改革开放之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领下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市场经济肯定自主生存与发展, 它为个体提供创造社会价值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均等机会。受其影响大学生普遍自我意识较强, 对自我存在更为认同, 往往会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来设计并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因而, 大学生的价值主体取向由社会本位转向个体本位, 甚至有进一步超过社会本位的趋势。但同时, 我们也看到大学生价值主体取向正逐渐由单一走向社会个体新结合本位的整合, 其追求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和谐统一。

(二) 价值观念功利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念上的改变, 以前人们奉行的中庸、中行、中和等清静自守、与世无争、安贫乐道的旧理念慢慢被开拓进取、顽强拼搏、敢于竞争的精神所代替。但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转型期, 经济制度和市场体制还不完善, 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 人们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 价值观念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受社会现实影响, 大学生价值观念也形成了重功利的实用主义思想, 许多大学生把地位与财富作为毕生的价值追求。

(三) 价值取向多元化

在计划经济时代, 价值文化的单一导致大学生把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作为唯一选择。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的飞速变革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进入新世纪后, 伴随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步伐,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层次更加多样化。多元价值取向是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显著特点。原有体制下形成的单一价值认知模式被多元化的价值意识所代替。在高校中以民族命运、社会责任为己任的大学生很多, 他们能够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而奉行利己主义、个人实用主义的也不在少数。多元的价值观在相互碰撞中推动着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演变与发展, 大学生群体价值观体系已不是以某种单一价值观主导为特征, 而是以多元价值观为基础的兼容性价值体系。

(四) 价值目标现实化

21世纪之前的大学生普遍社会责任感较强, 常常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 他们有着凭一己之力改造社会的勇气和信念, 有时会与社会产生冲突。而进入新世纪以后,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往往更加灵活变通, 在追求现实利益同时, 不会脱离社会现实, 而是在社会规范中找到个人与社会的锲入点。在适应社会的进程中, 他们往往受社会现象和风气的影响, 变得更加务实, 从追求理想和抱负转到追求功利和实惠。

(五) 价值评价标准相对化

现代社会环境的日益宽松, 使大学生的眼界逐渐拓宽, 这给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转变提供了现实条件, 价值评价标准也随之宽松。其价值观念的评价标准也趋于相对, 表现出对一切新事物的理解, 认为存在即是合理。身处网络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对信息的接收更加便利, 对一切信息都能找到其合理之处而将其消化。由于普遍存在着多种价值观, 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标准有明显的双重性:在价值观念上认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价值行动上却执行个人主义标准;用集体主义标准严格要求别人, 却用利己主义标准宽松要求自己。

二、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原因

(一)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在传统社会, 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 生产资料匮乏, 社会分工不明确, 生产劳动必须通过群体协作来完成, 因而社会集体意识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 大学生懂得市场经济是一种肯定主体自主生存发展的经济, 市场发挥着资源配置的主体功能, 它为市场中的每个利益个体提供创造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均等机会。这样, 他们开始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 自我意识越来越强。

利益是经济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群体纷纷以利润最大化为终极目标, 市场的趋利性容易引发大学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堕落的价值取向。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渗透到非经济领域极易引起重功利、重结果等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倾向, 如商品等价交换原则在社会责任、无私奉献等价值领域会引起大学生价值观的裂变, 在人际交往关系中会造成人际冷漠疏远, 久而久之社会则变得缺乏真诚与爱心。

(二) 国内外多元文化的冲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日益与现代社会文化所要求的勇于创新、敢于竞争的现代精神相冲突, 也与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人才观相悖。新时期的大学生推崇个性的发展, 注重自己的个人表现, 具有很强的活力。

当前我们所处信息流通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 众多西方资本主义价值意识形态随全球化的步伐传到中国高校, 在世界多元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交织博弈下, 大学生缺乏甄别良莠价值观的能力, 极易迷失自我, 陷入道德误区。受当前社会上贪污腐败不正之风、财富成功观、社会道德滑坡等现象潜移默化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摒弃了传统道德观, 疯狂追逐物质享受和财富地位。

(三) 互联网媒体的负面影响

在整个社会价值观陷入混沌状态下, 身为主流价值观传播者的媒体本应担负起积极引领、宣扬正确价值观的责任。但在这个浮躁的年代, 有些媒体为赚足眼球, 哗众取宠而推波助澜宣扬垃圾文化。就像如今的一些影视剧不顾历史真相, 瞎编乱造故事情节, 为迎合观众无所不用其极, 其中一些不健康的价值观念被不少大学生所吸收, 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反作用。开放自由隐秘的网络平台上, 大学生可以不顾社会现实的拘束, 以虚拟的角色在网海中恣意驰骋, 往往会引发大学生价值观的错乱。

(四) 高校价值观教育的缺陷

身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高校担负着大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重要职责。但如今高校的价值观教育内容过于陈旧, 形式过于简单, 说教太多、实践太少, 这种无实效性和吸引力的教育在大学生中根本没有市场。

(五) 大学生自身素质良莠不齐

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 身为独生子女的他们成长在社会急剧发展、变迁转型时期, 往往个性十足, 他们独立自主能力较强, 能够独立思考问题, 对一些新鲜事物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但他们的思维理智尚不成熟, 受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的价值观往往偏离了正确轨道。他们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又受网络环境的熏陶, 在社会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下, 他们容易模仿追随, 但他们空有一腔热情, 不能脚踏实地, 与老一辈大学生相比缺少实干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新时期对大学生价值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一)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目前, 我国市场经济稳步发展, 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如今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社会环境下,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大推动作用。如今的大学生尚未走上社会, 在当前社会多元价值文化的冲突和交融下, 大学生的多元价值观存在有其合理性, 其价值观具备较强的可塑性, 社会有责任在宏观角度上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为了引领新时期的大学生走出价值误区, 应将中国传统道德观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 强化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塑造其具有德才兼备、爱岗敬业的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价值观念系统的灵魂, 指引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风尚和时代的发展, 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动力。坚持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核心价值导向, 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学生不仅要会做事, 还要会做人。

(二) 变革强化高校的育人功能

目前高校价值观教育不能从本质上打动学生的心灵深处, 故不能从深层次上塑造学生的价值观。高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 应该给予其一种认识世界、分析问题的立场和方法, 培育其辩证的思维, 用战略思维去看待社会和国际的种种问题, 帮助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所以, 高校两课老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 转变价值观教育理念, 创新课程教学, 加强学生实践指导, 真正成为大学生灵魂的导游者, 推动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促使大学生良好价值观形成的良好载体。校园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教育文化, 优秀校园文化的发展会形成一种校园精神, 这也是一种价值意识体系。校园文化的主要组织者、参与者大多为学生自己, 他们可以在活动的组织、宣传、实施及总结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这个价值观内化过程中, 大学生亲身体验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得与失, 学到了团队协作、与人为善、有序竞争等精神品质。优秀校园文化的积淀是一个历史积累过程, 需要学校和学生的共同营造。加强优秀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 加强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除了社会和学校的帮助教育之外, 大学生更应该认清自己方方面面的不足, 加强自身修养, 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 端正学习态度, 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 摒弃功利主义的学习目的, 积极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 成为一名有社会责任心的合格公民。新时期的大学生普遍存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与社会要求脱节的现象, 表现为缺乏日常道德规范, 行为举止轻佻, 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特点。价值观教育最终结果应该是知行合一, 故大学生应端正不良的日常行为, 多加强社会实践, 在社会中多与人接触, 锻炼自己的毅力,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体系构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不仅需要全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和帮助, 更需要大学生自己从内心树立积极主动的态度, 切实加强自身修养,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 各种社会思潮交织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及问题。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总体积极向上, 但价值主体取向已由社会本位转向社会个体新结合本位, 他们更倾向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价值观念日趋功利化, 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层次多样化, 价值目标现实化、短期化, 价值评价标准愈发相对化。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 并提出了大学生价值体系构建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堂, 刘剑波.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走向及其成因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年增刊, 115-117.

[2]韩芸.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其价值观念重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 21 (9) :84-88.

[3]串冬梅.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体系构建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4 (2) :19-20.

[4]刘永清, 李淑娟.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J].资治文摘 (管理版)

大学价值 篇9

(一) 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 因而他们的价值观状况尤其值得关注。据调查表明, 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无论是北京奥运会涌现出的“鸟巢一代”还是汶川大地震中自发投入抗震救灾的志愿者, 以“80后”为主体的广大高校学生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觉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一代, 是充满理想、大有希望、勇于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一代,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依然是健康和向上的。

(二) 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变迁的加剧, 我国经济基础和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些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多变化, 也出现了不少新问题。目前, 在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一些突出的价值观问题是: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 社会责任感不强、团结协作意识较差, 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心理素质脆弱。特别是随着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的明显增强, 在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上日益呈现出分化性与多样化的趋势。近年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吸毒、暴力、自杀、非法传销、非法同居、颓废弃学、沉迷于网络等不良行为正是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指引。

2.原因分析。

大学生价值观的困惑与当今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是紧密相连的, 也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学校的德育状况有关, 具体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科学技术信息化带来的多样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 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与世界进行交流与合作。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思想观念顺势而来, 冲击着我们的生活, 我国传统价值观赖以生存的同一性文化已让位于现代多元的异质性文化, 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呈现多元趋势。二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传统的价值和信仰体系难以解释许多新的社会现象, 导致部分社会群体出现信仰真空, 与新型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 导致目前的社会处在一个精神信仰较为混乱的价值失范阶段。与市场经济相伴生的主体利益多样化, 使思想、文化、价值观处于一种激荡的氛围之中, 部分大学生片面理解市场经济所注重的物质利益, 把个人利益和金钱的作用推向极端化, 片面追求物质享受, 形成片面的金钱观和价值观。三是学校德育的滞后。“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模式没有根本改变, 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 轻视道德修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内容落后于社会发展的实际, 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存在的脱节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教育方法上, 填鸭式的灌注仍占主导地位, 采用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和建立稳定的德育实践基地还有欠缺;形式活泼、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目标一致的德育还很不够。四是从学生的特点来看, 大学生是思想最活跃、最容易接受新观念的群体。这一方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增长了他们的见识, 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他们价值选择的难度, 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背景下, 更容易出现价值观的困惑和迷失。与此同时, 由于大学生意识特征上的独特性, 理性思考较少, 因而易出现价值认同上的被动性、片面性。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判断, 比较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从而在价值取向上产生动摇, 甚至步入价值观念的误区。[1]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理论意义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倡导的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 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基本规范和准则, 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和保障。在当前价值观出现多样化乃至相互冲突, 不少人出现困惑、迷茫、盲从的社会转型期, 更加突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只有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动员下, 多元价值观才能得到合理的调适、引领和规范, 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才不至于无所适从, 他们才能从多种价值观的甄别中选择出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 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基本内容, 构成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基体。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大学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旋律,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大学生价值观的现实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道德基础。[2]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 并紧紧围绕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展开。我们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主导因素, 并结合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 更新教育模式, 以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 利用各种教育阵地, 通过多种渠道, 全方位地开展教育, 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核心是寻求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选择,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统领和整合大学生的多元价值取向, 为他们指引正确的方向, 使漂泊躁动的心灵重归健全的精神家园。

(一) 发挥主渠道作用, 增强教育实效。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首先是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要将核心价值体系纳入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并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在教学实践中,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学会运用正确的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倡不同思想观念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辨, 在碰撞与交融中学会识别;力戒标语式的说教, 运用典型事例的示范作用, 激励学生与之比较对照, 自觉的学习和效仿;[3]教育者必须率先垂范, 为人师表, 带头实践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理论要求, 才能真正做到教育和带动广大青年学生。

(二)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

有效的认同首先依赖于认同内容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缺乏吸引力就无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向往和接受, 无法使其真正在心中认同。如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亟待研究, 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期的拓展与创新、共同理想的提炼和概括等等都需要理论工作者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才能使其不断丰富与完善, 才能使大学生对它恰当的理解, 从而实现对它的认同。要引导大学生科学认识和把握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三) 注重社会实践。

培养和提高价值判断能力仅靠灌输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它必须落实到校内外的社会实践和有意义的活动之中, 落实到大学生的行为选择当中。高校应努力创造机会让大学生走向社会,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认识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仰的正确性。通过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实训、实习等职业岗位锻炼、文化科技“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 服务社会, 了解社会, 感受社会, 使自己的价值认识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校内实践活动主要结合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进行, 以集体主义教育和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做贡献为重点, 以培养大学生的自强、自立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四)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净化社会环境。

在坚持课堂教育主渠道同时, 还必须加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净化生活环境。现实社会环境也是最能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因素之一, 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许多困惑, 就是因为他们感到现实生活与他们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是不同的, 甚至是矛盾和对立的。因此, 解决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困惑, 还必须加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净化生活环境, 使大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价值观教育与社会所奉行的价值观尽可能一致, 而不是相背离。

四、结语

价值观的塑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相互配合, 形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正面导向作用的综合影响系统,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要多角度、全方位、多媒体、多层次、分步骤地向学生不断传播和强化正面信息, 用先进文化和思想占领高校课堂、讲坛、学术研讨、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网络等阵地, 构建起一个立体、全面、综合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体系, 形成一股合力, 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消除不良价值观的负面影响。[4]

参考文献

[1].刘振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2

[2].邵南征, 曾庆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2

[3].李星光.努力寻求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选择[J].新西部, 2008, 2

生活教育:大学教育价值新取向 篇10

一、大学教育价值取向的演变

(一) 大学教育价值的知识取向

知识取向是大学精英教育阶段的产物。这一阶段持续时间较长, 从中世纪大学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在我国则持续到21世纪之前。此时, 大学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主要围绕高深知识的生成或传承,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创新知识体系。尽管中世纪大学有着很强的专业性, 突出专业的实用性与功利性, 但大学由于无需过多考虑职业问题, “贫困学生和终日操劳而收入微薄的教授, 总是可以在离开大学进入公职领域或担任其他职业时致富, ”[1]因而一些非功利性智力探索、个人修养与文化传播随之产生, 使大学成为一座自我陶醉的孤岛, 形成了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知识取向教育。同时, 精英教育阶段教师主要关注教学和科研, 对外界环境变化缺乏应有的敏感性, 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育传统与教学习惯。

知识取向的大学教育以知识延续与拓展为目的, 以教师为主导,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体表现为:在课程设置上, 课程结构相对稳定, 学生服从于现有的课程设置, 较少受到外界职业因素的干扰。专业培养方案按照学科基础设置, 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主要课程, 此外还包括部分通识课程, 但所占比重较小。在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上, 以教师为主体, 偏重于课堂设计与课堂教学, 学生课外活动的实践机会较少。尽管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较高, 但是由于考试评价是以知识为主, 因此, 学生仍是以学习学科知识为中心, 参与其他活动的时间与广度都不够。

(二) 大学教育价值的职业取向

21世纪以来, 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大学生自主择业的难度, 使就业成为社会、家庭与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据调查, 2008年毕业大学生就业率不到70%, 2008年底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 而2009年又有60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2]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其生存与尊严, 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在高职院校的就业导向影响下, 一些本科院校不同程度地把课程与教学改革建立在就业导向上, 大学校园开始有转变成职业技能模拟车间的倾向, 校园中充斥着各种招聘和求职信息, 知识教育取向不断消解, 职业教育取向开始显现。

职业取向的大学教育以学生就业为目的, 以市场为主导, 以实践教学为主渠道, 不断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具体表现为:在课程结构与内容上, 适应职业变化需求, 动态调整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 减少理论课程比例, 增加职业技能教育内容, 课堂教学不再以理论知识为中心, 而是以专业技能为中心;在课堂与课外关系上, 课堂教学时间被压缩, 就业实践机会增加。这种模式以就业为取向, 打破了文化教育模式知识中心主义传统, 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三) 职业取向的教育价值的式微与生活教育价值取向的出现

职业取向的大学教育所带来的问题表现为四方面:一是大学理念缺失。学生以就业为主, 把主要精力关注于未来职业生活, 不再坚守大学的传统理念, 大学难以发挥学术与文化中心作用, 失去了自由、文化与理性的大学精神。二是课程结构失衡。在就业导向下, 大学专业实践不断增加, 专业基础课程被压缩, 这就导致学生的专业课程学时不足, 专业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学时较短, 从而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三是大学文化不足。受不良就业情绪的影响, 学校的文化氛围已不再是20世纪中期之前那种充满理想与激情的情境, 许多学生较早地出现紧张、焦虑与不适的心理感受。大学各种活动已失去了文化的丰富性, 成为为未来职业的过渡与准备。四是学生素养单一。学生较早地涉足职业实践, 从进校开始就通过家教、推销以及创业等实践活动, 试图锻炼自己的能力, 思考如何深入社会, 提升交流与工作能力, 难以静下心来阅读经典, 无心修炼高雅艺术, 专业课程浅尝辄止, 学生的整体素养不高。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当下生活, 而使他们由于失去一些应有的文化素养而造成将来低质量的生活。

大学教育的职业取向所带来的浅层次问题已经显现, 深层次问题不断积聚, 这就迫使大学不断反思教育取向, 统合大学的传统理念与学生的现实需求, 克服知识本位与市场本位, 回归到学生本位, 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重塑大学理念的基础。杜威曾经指出, 传统教育没有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生活的形式, 没有使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相协调。陶行知不仅继承了杜威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精神, 而且还进一步把这一理论发扬光大, 提出生活教育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简言之, 生活即教育, 从而把通过社会实践接受教育纳入教育的范畴。[3]现在看来, 这些思想并没有过时, 相反却有着更强的预见性与感召力。大学需要重新确立生活教育的价值取向, 既要延续传统精神, 增进学生的知识与智慧, 拓展学科知识, 同时, 也应基于发展的连续性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的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原则, [4]满足学生未来职业生活需要, 关注学生当下的生存状况, 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体现大学生活的完整性。

二、大学教育价值的新取向——生活教育的内容

生活教育是把大学生当下必然的经历作为教育的内容, 引导学生发现生命意义, 珍爱生命价值, 在此基础上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要求, 主动积累学科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提升学习能力, 结合社会发展的情势, 增强社会理解力,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一) 生命教育

教育是在生命历程中展开的, 生命的延续与存在状态是教育的基础, 因而生活教育首先是生命教育。当前, 大学校园中的暴力、自杀及其他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 部分学生不关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特别是在就业压力加剧的背景下, 学生漠视生命的诱因有所增加, 有些高校频繁出现伤亡事故。可见, 在当今社会复杂多变的环境中, 生命教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 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 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 舍弃二者中的任何一个, 生命都是不完整的。[5]自然生命也就是人的生理生命, 其教育是要使学生了解生命的来源、生命的构成及生命的趋向, 这些内容是不同阶段的学生都需要了解的常识。对于大学生而言, 不仅要了解自身与他人生命要素及生理特点, 更主要的是要认清人的价值生命。大学的独特品性就是更强旺地展开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与社会生命的过程。其中, 精神生命教育是基础性构成。只有在大学教育中, 精神生命教育的全部理想才具有实现的更好外在条件和主体内部依据。[6]大学还应通过教育使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何在, 如何提升生命意义, 使他们增强对生命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与自我表达, 以及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与呵护。生命教育从主体上包括自己的生命教育与他人的生命教育。由于个人生命是别人给予的, 个人没有选择出身的自由, 从个人同别人形成的伦理与社会关系出发, 个人要肩负起家庭的义务与责任。对于别人而言, 个人有生的权力, 生命是至高无尚的。社会的本质决定了别人的生命不仅不能侵犯, 而且要倍加呵护。学校应让学生明了个人生命对他人伦理关系与生活的意义, 尊重同学、家长与教师以及其他人生命价值与意义, 体验欣赏他人生命所带来的愉快与幸福, 以及伤害他人生命所带来的悲伤与痛苦, 增进个人承载生命意义的能力。

(二) 专业教育

从大学诞生之日起, 专业教育已成为大学的核心内容, 无论是早期神学、法学与医学, 还是近现代分化更细的学科专业, 专业教育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根本, 成为大学区别于其他层次教育的标志。大学具有学术性与事业性双重属性, 而学术性又是大学的第一属性, 大学根据学科的分化与组合划分出相应的院系, 把不同教师与学生归属于某一个院系。在强化通识与淡化专业的背景下, 学系的概念有所弱化, 学生首先生存于大的学科门类下, 而后根据学术兴趣自由地选择相应的专业, 不过, 学生最终的归属仍然是专业。同时, 在可以自由离开组织的背景下, 教师在学科与单位的选择上, 对于学科的思考远大于单位, 学科给教师带来的利益始终是教师选择是否离开的最高尺度。

大学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发展专业能力似乎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 教师与学生按照专业培养方案按部就班地教与学, 至于专业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应该教授专业中的哪些内容, 学生从中获得了多少, 是否需要专业教育以外的东西, 这些内容该如何安排, 如何评价, 生存于其中的学生参与得尤其少。关于专业教育, 有人认为应该增加专业技能课程, 有人认为应该加强通识教育内容, 有人则认为需要增加一般技能课程。实际上, 如何把学生发展放在第一位应该成为专业教育不容回避的问题。传统课程在设置过程中尽管考虑到了社会、学生与专业的多种需求, 但多数课程在实际运行中主要从学科本位出发, 对学生内在需求关注不够。大学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 分析学生的心理逻辑, 重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发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伦理。

(三) 社会教育

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以及反思与批判社会成为大学生活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以知识为主导的传统教育中, 教师与学生专注于专业课程, 着力于知识的积累与传承, 较少与周围社会生活发生联系, 大学成为一座孤芳自赏的象牙塔。正因如此, 大学背负着不入世俗的不良评价, 特别是在近代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浪潮中, 以及在资本主义制度萌芽与发展过程中, 大学受到了社会的强烈批判。如今, 随着知识经济成为社会的主流经济形态, 大学又开始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 从而逐步走进社会深处。然而, 大学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利益为导向的教学与科研服务, 而社会急需的公益性内容相对不足, 大学应该履行的引领作用彰显不够。学生对社会事务的介入方式及内容较弱, 情绪化的网络发泄无法代替合理的社会批判, 也无助于推进社会改革。

大学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大学理应融入社会, 直面社会问题, 以其知识与文化引领社会发展, 回馈社会需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适应社会, 走近社会生活, 体现出知识分子与社会之间应有的人格品性与作用张力, 进而对社会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与合理的批判。同时, 还应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提升社会文明, 推动社会进步。因而, 大学要能够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参与精神,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与批判能力, 使学生生活在真实的社会中, 而非游离于社会之外, 成为一个冷漠而孤独的看客。

三、面向生活教育的大学教育改革

以生活为取向, 要求大学教育以学生生存与发展为本位, 积极关注学生生存状态, 立足当下, 面向未来, 通过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充实课程活动内容, 推进社会实践活动, 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

(一) 课程体系

大学专业课程是在一定价值取向下, 由不同领域不同性质内容组织的结构体系。从课程设计与实际运行结构来看, 大学不同专业的课程结构大致可分为:通识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要课程。从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上看, 通识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20世纪80年代, 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提出《公共基础课计划》, 代替先前实行的《通识教育大纲》, 拓展通识教育课程范围。[7]通过学习, 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思考并作出书面表达, 对文学和艺术、历史、社会科学等作出批判性评价, 掌握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数学和实验方法, 对伦理道德问题有所认识等。以美国杜克大学为代表, 20世纪90年代末对原有通识课程进行调整, 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通识课程体系。根据知识领域、文学艺术、社会文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以及其他课程类型, 按照知识领域、探究方式、重点探究与能力培养不同教学目标形成矩阵式课程结构。[8]不过, 不同国家在课程结构的重心及设置取向上有所侧重, 但总体上是在立足学科的基础上, 越来越重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

根据学科、社会与人的发展维度, 大学各专业课程应由以学科为主的专业课程和以社会与人发展为主的通识课程组成。有学者在梳理出专业知识中心课程、典型产品带教学课程和核心通识课程三种类型的课程体系基础上, 提出了以方法论为中心的四板块课程体系。[9]这一设计并没有超出核心通识课程范畴, 只不过把方法论单独列出加以强调。新的课程架构要在合理划分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比例基础上, 把专业课程内部结构交由各学校专业团队进行设计, 通识课程由各校根据人文、社会、自然、技术与方法四个领域, 参照教育目标分类方式, 按照知识、情感、技能与能力四个层次, 并对不同课程类型在发展层次上进行赋值, 形成结构清晰而完整的矩阵式课程结构及相应目标。特别是“打破我国通识课程中外语、计算机、体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比例约占全部通识教育学分的70%”, [10]增加其他人文等通识课程。

(二) 教学改革

在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目标引领下, 大学课程体系只是一个静态的结构概念, 合理的课程结构与体系只是实现大学目标的第一步。从国外实践来看, 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远未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在许多高校中, 人文类专业不过是要求学生在革个院系学习一定数量的课程, 缺乏系统性和深度;而自然科学类专业过分强调知识本身的传授, 而忽视了教会学生探求这些知识的方法。”[11]教学上, 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和课堂中心仍然盛行, 学生没有获得教学目标所期望的发展结果, 因而如何把大学理念转化大学文化, 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 还需要通过教学环节实现学生与知识互动, 学生的发展与知识文化内涵互动。

大学要切实推进教学改革, 特别是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 从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出发, 实现教学方法变革。着力改革最常采用的讲授法, 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学生多学、教师少教方法吸纳进来, 大量使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 合理设计与分组, 充分发挥大学图书及信息资源作用, 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 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分析与综合能力, 提升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同时, 对于核心概念及原理尽量采用案例法, 把复杂原理通过案例情境进行简化, 既结合学生的日常性经验资源,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可以通过案例解读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这种课堂上的多向交往与互动, 能够生成丰富的潜在课程, 从而创造激动人心的学习与交流氛围, 改善师生关系。

(三) 课外活动

大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学生在学习中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因而, 大学的整个时空都充溢着学习的因素, 充满着生活的内容。课堂只是大学一个部分, 按照教育部有关大学专业课程总学时的规定, 学生每学期每天平均教学时间约4.5节课, 其余时间都在课外中度过, 如果不能有效设计与利用课外时间, 学生生活将失去目标引领, 尽管学生在生活着, 但这种生活的意义与大学的本真要求与时代的需要相去甚远。事实上, 大学生网恋、学业成绩不良以及目标缺失等现象同学生课外活动目标迷失有关, 同学生自我规划不足有关, 也同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有关。

大学文化是由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生活空间所营造。大学首先要有意识建构生活性的校园文化, 注重校园艺术设计, 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主体, 开展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体验大学较高的知识情趣, 较美的校园环境, 较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学生社团活动, 尽管数量较多, 但规模参差不齐, 目标定位缺失, 活动经费缺乏, 进入了发展的迷茫期, [12]需要多渠道筹措活动经费,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避免学生社团活动行政化与形式化。前者以分管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占主导, 由学校设计与组织, 难以体现学生活动的主题与意义;后者把社团活动作为评比的内容, 作为学校文化的点缀, 而不是为了学生真实的生活。学校要克服学生社团活动的行政化与形式化倾向, 使社团活动主题多元化, 方式多样化, 效果生活化。

(四) 社会实践

大学的职能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 包括生产性职能、消费性职能和公民职能, 其中, 公民职能主要指培养学生政治、经济与社会职责的理解力, 对社会目的与行为的批判力, 为其他人提供力所能力的服务。[13]在我国, 大学生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 校园内又以专业学习为主要任务, 从而导致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 对社会现状与问题分析不够, 服务能力不强。对于社会的热点问题, 学生主要借助新闻媒体发表个人的观点与看法, 常常出现许多偏激的语言与过激行为。不可否认, 学生言语与行为的正义性, 对社会改革发展有促进作用, 但有些问题由于缺乏理性会导致建设性批判不够。同时, 受高考制度的影响, 学生原本应通过日常生活与学习发展起来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发展滞后, 延迟到大学进行学习, 从而加重了大学阶段的发展任务, 需要借助学生校外活动提供多种能力的发展空间。

大学价值 篇11

关键词 健康 价值观 云南师范大学大学生

一、前言

我国对价值观的教育主要依赖于学校的教育,我觉得社会也应该肩负一定的责任,毕竟人作为社会的一个部分,出了校园这个安全、安逸的环境,我们便处在了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因此我们必须得学会如何融入到这个社会中来。

研究大学生健康价值观有利于解决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些大学生健康问题,一些大学生心理不健康或者社会适应不良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收到其健康价值观的引导作用。那么,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和教育者们就应该从最根本的健康价值观着手,在修正大学生健康价值观消极一面的基础上,更为彻底地解决大学生健康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湖北工程学院学生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男女生各100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各种健康书刊、报纸、期刊、网络等途径查阅国内外有关健康价值观研究论文。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4.逻辑分析法

三、湖北工程学院学生健康价值观特点及现状

(一)特点

根据回收的调查表1分析,我校大学生健康价值观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大学生在健康价值观上整体表现是积极向上的。(2)大学生在健康价值观内容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分析大学生健康价值观内在联系时我们发现“健康价值目标”和“健康价值手段”之间存在差异,表现为目标执行力不够。(3)大学生在处理健康问题上的矛盾性,相比于生理方面,大学生更关注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价值取向。

(二)我校大学生健康价值观的现状

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大学生的调查问卷发现,很多大学生对自我的定位较高,社会阅历不够丰富以及心理发展不够成熟使得他们进入社会之后,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是有很大的差距,实际生活情况跟自己预期的不太一样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会导致一些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障碍的产生,进而发生一些带有暴力倾向或者是有损于他人或社会的事件,这对于即将毕业的大三大四学生来说尤为突出。还有一部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不能够较好的适应社会,主要表现在不善与人沟通交流,自闭,抗压能力较差,自我调节舒缓情绪的能力不够等现象。

四、研究现状与分析

(一)健康价值观的结构

健康价值观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结构,第一层分为“健康价值观目标”和“健康价值观手段”两个维度。在第二个层次中健康价值目标分为“生理方面的目标”、“心理方面的目标”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目标”三个维度。健康价值手段则包括“对待健康的思想和态度”,“掌握健康的知识技能”,“关于个人的健康行为”和“关于群体的健康行为”四个维度。

(二)影响我校大学生健康价值观的因素

1.对健康的理解太片面不够重视 性别、專业、家庭环境三个结构性因素

还有就是性别不同健康价值观也会有所不同。男生可能因为毕业之后所要面临的压力比女生多,比如说就业、情感、家庭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影响会较大地影响我校大学男生的健康价值观,同时所处专业的不同也会对价值观产生影响。当然,家庭环境的不同对价值观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有的学生家庭条件可能比较优越,父母的文化程度较高教育方法得当,会充分满足他们在生活和情感各个方面的需要,因此自我评价也高,在心理上也会有一定的优越感,导致其生理心理健康目标较低。

2.学业、感情、就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

长期以来,在我国应试教育这种大背景下,人们都是以成绩的好坏来作为评判标准。学业压力是指学生在学校里与学习活动有关的各种负担,即通常所说的课业负担。首先,每一位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既从一个以往被动学习的角色转变成自主学习的角色。刚入学时,大学新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高中时期所向往的大学生结果与实际的大学生活不太一样,有所冲突,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全新的教学模式,都会让他们产生困惑,从而导致心理失调。

五、结论

健康价值观可区分为健康价值目标和健康价值手段。前者体现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后者表现为对待健康的思想态度、健康知识技能的掌握、涉及个人和涉及群体的健康行为实施这几个渐进的因素。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更具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因此有些学生感觉一下子从高中那种紧张、被动、单一的学习生活中解放了,但又不知如何安排学习与生活,反而迷茫和焦虑。

参考文献:

[1] 李冬生,阮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2).

大学价值 篇1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大学生

党的第十八次人民代表大会强调“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凝聚社会共识”。并首次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的产生是当代大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对事物的认知与感受。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对高校大学生的成才、成才具有积极作用。这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使命要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网络文化、外来信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多元的冲击, 其主流是勃发向上的, 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指引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对中华民族事业的伟大复兴起到重要作用。

一、价值观概述

价值观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 凝结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评价标准, 成为主体判断客观有无价值及其大小的观念模式和框架。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主体, 他们关心时事、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并善于捕捉和接受新生事物, 通过新媒体等工具获取信息。此外, 大多数同学能够以理解、赞同和支持的态度去看待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及对重大事件的处理, 追求积极上进的政治态度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与选择, 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对于书本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已然无法满足他们对知识的苛求, 从而通过努力拓宽见识、在实践中开创新的思维、历练各种能力, 确立自强、自立、自信的意识, 对于“多学些本领, 多掌握几种技能, 适应竞争, 适应社会”这种说法, 已得到当代大学生的普遍认同。

二、当代大学生生价值观存在问题

1. 重个人主义, 轻社会规范。

当代大学生注重自我价值的多元追求, 过度强调自主意识, 把主体需要与个人的主观追求混为一谈。个别大学生对各类社会规范有强烈的不满, 甚至以与社会规范对立为荣, 忽视团队合作的价值与利益, 强调标新立异、凸显个体自由, 这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个人主义价值观是极端的个人主义, 主张个性, 个人心理欲望不受制约, 过于强调竞争, 在竞争中主张不择手段、不惜损人利己。一些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就是自私的, 他们选择个人主义作为自己处世准则, 凡事先为自己打算, 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另有一些人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时刻从“利己”出发, 对同学的事不闻不问, 对集体活动也漠不关心, 对国家大事更是毫无兴趣, 严重缺乏社会道德感。在价值观方面会出现种种弱点, 如只讲索取不懂奉献、好逸恶劳、学习松弛、缺乏敬业意识, 怕吃苦、好享乐、爱虚荣、追求高消费等消极思想。

2. 重市场竞争, 轻团队合作。

市场经济竞争意识、效益意识的激化, 扩大了大学生的竞争心理, 这些概念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部分大学生过度强调自我奋斗与竞争利益, 主观的认为团队合作使人际关系复杂化, 导致办事效益降低, 产生功利心理。大学生功利主义主要表现在:生活上追求安逸, 就业上随遇而安, 用金钱来评判一切, 重脑力技能学习而弱化思想品德教育等等, 其危害非同凡响。休谟在《人性论》中这样描述“没有东西比一个人的权力和财富更容易引起我们对他的鄙视。”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持续下降也是由极端的功利主义诞生的不良风气。为谋私利, 甚至不择手段的危害他人, 报复社会, 进而产生违法犯罪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就因过度追求个人功利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三、大学生价值观存在问题解决途径

1. 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导价值观。

中心价值观充斥着任何一个社会, 当代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是崭新的, 要明确对多元价值观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开放性明确提出认真反映大学生价值观的真实性, 包容性是指在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中, 把握个体和社会的结合点。坚持科学理论指导, 使当代大学生把社会主义价值观扎根于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当代大学生确立价值观的基础, 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首先, 就是要把握当代大学生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习与认知;其次,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 用行动落实“中国梦, 我的梦”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创业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性。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对价值取向、价值决策的形成提供了依据, 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使大学生产生正确价值观。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立足学生的主体需求。

价值观产生于必要的本质需求, 客观的反映了大学生所需的事物或行动, 才能激发大学生的做事自主能动性, 从而可以直观看出主体需求量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 并重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价值观所带来的核心调节作用, 使得大学生正确地、合理的判断自身行为的合法性, 增强自我反思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 加强先进文化的整体合作能力, 充分落实校园文化深度建设。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 虽然价值观选择可以多样化, 但必须明确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大力弘扬、倡导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文化, 不能没有主次、没有鉴别、没有取舍地把各种文化杂乱的拼接在一起, 应该用先进思想文化引领时代进步, 通过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来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主体, 指引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成才。除此之外, 为了提升大学生对文化认知感、使命感, 积极鼓励和支持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的参与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要完善高校制度管理体系, 通过科学的管理, 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有序的校园文化, 彰显校园文化的时代特色;二要净化校园的舆论环境, 通过多渠道, 多形式形成健康的舆论导向和“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校园精神;三要美化校园学习生活环境, 为大学生营造现代化、科学化的平台。由于高校大学生是价值观教育的主体, 是校园建设管理中的主导者, 只有更好的鼓励、培养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实践性, 才能使大学生接受主流价值观的热情被激发, 通过实践活动贯彻到大学生的自觉行为中, 使他们对传统优秀文化进行自觉的继承和发展。

3. 发挥榜样模范带头作用, 提供社会实践锻炼机会。

通过个体思维与整体环境的交互作用体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不断与时俱进的吸取先进文化、调整原有思维结构。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 提高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 让大学生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 在社会实践中找到自身与社会的契合点, 加强自我认知、自我了解, 增强社会的适应性。高校应根据自身理论完善的特点, 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结合。充分发挥模范榜样带头作用, 利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 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价值观教育, 让当代大学生以先进的模范人物为榜样, 摒弃不良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取向上的歪曲思想,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中要做到求真务实, 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形式上, 可以通过读书易书“书香传校园”, 勤工助学“五彩成长计划”, 座谈会“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等活动来进行宣传教育, 增强大学生对价值观的思想认识;通过“实践群众路线、关爱孤儿成长”, “美画家园请您参与”, “学以致用、奉献社会”等实践活动, 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关注民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

4. 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

从形成和发展的角度认知, 社会文化的必要产物是价值观, 是通过社会化的进程反映给个体的。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种影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无可厚非的作用。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确立完善的价值观, 反之亦然。当今社会的思想文化, 包括新闻、理论、出版、文艺等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都有责任。为此, 上述行业需主动承担起所应有社会责任, 弘扬社会主价值观,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应加强网络管理工作。目前, 网络遍布着整个社会, 网络管理工作不理想, 对大学生产生消极的思想心理。网络管理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保证各类网站价值取向的明确性、目标性、正确性, 坚决抵制不健康信息的传播, 优化网络环境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不仅仅靠高校来完成, 让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了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素质, 从而构建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 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的统一,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将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落到实处。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了解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问题时, 尽量避免产生一些先入为主的思想意识, 要深刻认识到其不成熟性, 多元化背景对价值观的冲击等诸多影响, 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也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只有社会、高校、大学生个人三方面的齐心协力, 才能更好的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度, 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对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整合和创新, 尽量避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不和谐音符。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 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振平.市场经济与价值观[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1998.

[2]杨小勤.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策探讨[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 .

[3]杨馨璇, 滕建华, 尹岳伟.浅析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变迁[J].科协论坛, 2011 (2) .

上一篇:模拟操作仿真下一篇: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