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诚信价值和责任意识

2024-09-23

大学生的诚信价值和责任意识(共9篇)

大学生的诚信价值和责任意识 篇1

依托组织,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感恩、诚信、责任意识

现代社会中,感恩、诚信、责任意识是人性素养和个人德性的具体体现形式。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社会关系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感恩、诚信、责任意识的地位越发显得重要。

首先,感恩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懂得感谢他人、感谢社会,既是责任共负的体现,也是一种人性的沟通。感恩教育是一种强调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

其次,诚信是社会道德体系的根本。诚信是人与人相互交往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同时也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行为规范和准则。没有诚信,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公平、正义、效率和自主原则均无从谈起。

责任就是担当,就是付出。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责任和自由是对应的概念,责任事实上——虽然不是时间上——以自由为前提,而自由只能存在于责任之中。

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没有责任意识、没有诚信观念、不懂得感恩的大学生不能代表国家的未来,完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因此,对大学生的培养,必须注重感恩、诚信和责任意识的提高。

依托我所在的学生组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健全组织制度,培养全能人才,树立干部典型。学生干部是广大学生的标杆,社团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制度,并注意学生干部个人素养和德性的培养,发挥团队的力量。首先提高干部的感恩、诚信、责任意识,为其他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发挥典型和榜样的号召作用,带领其他同学共同努力、一起进步。

二、组织开展相关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协会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组织相

关的讲座和活动,如播放关于感恩、诚信的纪录片等,使同学们多渠道、多方面了解到更多关于如何提高感恩、诚信、责任意识的途径和方法。同时,让大家真正参与到组织的活动中去,参与活动的前期准备、联系、现场的维护、以及收尾工作等等,给大家提供机会去锻炼和实践,使得理论和实践相联系,从而达到提高同学们感恩、诚信、责任的目的。

三、激励情感交流。当代心理学家和伦理学家从不同角度研究,共同认为自

尊感与责任感是迁移能力最强的人类情感,并且认定它们之间重要的相关性,既自尊心的丧失,是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最大情感障碍。因此,社团联和社团应该强化激励机制,经常鼓励其成员所取得的成功,正确评价他们的社会价值,在情感上无条件尊重他们,这样他们才会积极向上,主动参与,愿意去担负更多的责任,在此过程中学会感恩,讲究诚信。

四、营造良好的知感恩、讲诚信、明责任的校园气氛。任何个性都打着社会的烙印,任何个性发展都受着社会的烙印,任何个性发展都受着社会的制约。局部的社会生活环境包括家庭、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等等,对个人素养的形成和培养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社团联和社团充分发挥其成员的主人翁地位,他们对社会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大学生的诚信价值和责任意识 篇2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诚信,法律意识,教育

1 诚信和法律意识的含义

诚信作为一个人必备的品质, 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共识, 对此在《论语》中就有对“言必信, 行必果”, “言忠信, 行笃敬”, 以及“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的论述, 阐述的就是对诚信的看法。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 信也”, “信, 诚也”。可见, 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 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它包括人们对法律的认识、感觉、理解、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观点等等。法律意识不能够自发形成, 需要进行有目的的培养。

公民法律意识强烈的含义至少包含两方面:一个是心中有法律。即知道基本法律常识, 能依法办事;二是有一种维护法律的意识, 即大家所说的维权意识。光知道法律还不够, 还应当努力维护法律。

2 诚信和法律的关系

诚信本身属于道德的范畴, 但是由于其本身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立法者不得不在一定范围内将其从没有强制力约束的道德领域提高到具有强制力约束的法律领域, 如: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合同法》第6条规定, “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诚信之所以成为法律问题, 是由诚信作为道德功能的缺陷所造成的。像所有道德规范一样, 诚信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软弱性, 对不讲道德的人, 作为道德的诚信在他们身上无能为力;诚信要树立自己的权威, 就必须使自身具有强制力, 即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公民诚实守信的义务。由于法律的功能实现以事实为依据, 因而法律里的诚信就体现在明确化的契约 (即合同或协议) 之中。诚信作为法律规范的存在, 并没有否定诚信的道德属性, 但却大大提升了诚信的社会调控功能。

3 重视职业学校学生的诚信和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3.1 重视诚信和法制教育是改变职校学生诚信道德缺失和法律意识谈薄现状的需要

(1) 职校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现状。

(1) 在学习生活中诚信道德缺失表现为:平时学习不用功, 考试作弊, 蒙混过关;不完成作业或者抄袭他人作业来充数;写假假条或无故旷课, 夜不归宿, 逃课上网, 沉溺于游戏而不能正视校规校纪的约束。 (2) 在道德生活中诚信道德缺失表现为:集体生活中偷盗现象时有发生;捡到钱物不上交占为己有;在阅览室或图书馆借书, 乱写乱画, 随手撕扯不以为耻;损坏公物后不承认等。 (3) 在人际交往中诚信道德缺失表现为:互相猜疑, 互不信任:口是心非, 虚情假意:欺骗老师, 骗取同情;网络交友不说真话, 年龄、性别、名字都面目全非。 (4) 在经济生活中诚信道德缺失表现为:借钱不还, 甚至赖帐;从家长手中骗钱满足自己挥霍;不及时上缴学费, 甚至恶意拖欠学费。

(2) 职校学生法律意识谈薄主要表现在:中职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文化基础差、行为习惯差, 导致上进心不强, 自由散漫, 法制意识淡薄。对待违法侵权以及犯罪, 一些中职学生分不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采取宽容忍让的态度。同样, 在择友方面, 有些中职学生也是盲目的。上职高前, 交友尚有父母给予指点约束;而到了职高校园后, 远离父母, 对父母强烈的依赖心理使他们不知怎样交友, 没有个是非善恶的标准。在没有足够的交际能力的情况下, 往往交上坏朋友, 容易打架、斗殴,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2 重视诚信和法制教育是将职校学生培养为合格企业人才的需要

职业学校主要是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实用性人才, 世界很多企业在选择人才时, 主要标准是“德才兼备”、诚信和守法, 一个缺乏诚信和法制观念的人, 没有一个企业敢用, 比如有的学生刚跟企业签了合同就走人。

3.3 重视诚信和法制教育是教育学生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

有些学生由于不懂得法律,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 不能运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而是“私了”, 或者采用违法犯罪的手段去维护自己的权益。例如, 有的人一辆新自行车被坏人拦路抢走了, 不去向公安机关报案, 而是约几个同学去向坏人索要, 并将那个坏人打伤致残, 结果自己反倒犯了故意伤害罪。

4 加强诚信和法律意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诚信和法律意识教育活动要遵循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小型为主的原则, 既要有声势、影响, 又要扎扎实实。要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工作实际, 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1) 要将诚信和法律意识教育作为职业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诚信和法律意识教育要与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有机融合, 提高整体教育效果。

(2) 要以学生为主体,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诚信和法律意识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 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 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 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3) 将诚信和法律意识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 结合教学内容, 将诚信和法律意识教育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品质。德育课程和文化课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 丰富诚信和法律意识教育内容, 寓诚信守法人物、事件等于课堂教学之中, 专业课程教学要在体现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精神的基础上, 融入诚信和守纪精神。

(4) 为人师表, 率先垂范。学校教职员工要带头讲诚信, 做到“言必信, 行必果”,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 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 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 提高公信力, 做诚信和遵纪守法的表率。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各项制度建设, 将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大学生的诚信价值和责任意识 篇3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意识和素质;对策

我国自古就有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人无信不立、市无信不兴、政无信不威、国无信不强”,正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作为“天之骄子”的当代的大学生,思想观念新,创新意识强,而且正在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必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和参与激烈国际竞争的生力军,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希望和美好未来。他们的诚信意识、诚信品质、诚信行为关系到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提高其诚信意识和诚信素质,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社会的需要。

一、大学生的诚信现状

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主流道德是好的,大多数同学基本上是讲诚信的,大学生的总体诚信状况良好。然而个别不诚信行为确实存在。通过课题组的调查发现,学生在作业论文抄袭、上课迟到旷课、各种考试作弊等现象屡见不鲜;无故拖欠学费住宿费大有人在;部分贷款读书的贫困大学生视国家的资助为“免费的午餐”,其资信状况堪忧;对恋爱态度不是很严肃,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态度,多角恋爱,甚至恋爱不成伤害对方的现象时有发生;说假话、编造事实骗取各种资助等也时常有之;制造虚假履历谋求就业职位等现象也常常存在,等等。

二、当代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

1.社会整体诚信环境的欠缺淡化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经济制度还不完善。因此在此阶段比较容易出现市场主体唯利是图,甚至采取欺诈方式获取不当利益的现象。另外受此影响社会上随之出现的人际交往中的不信任、互相猜疑等现象。这些都强烈地预示着诚信意识的弱化和丧失,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2.学校教育制度的偏差弱化了诚信素质的培养

高校道德教育一直在搞,但实效性却是个问题。一是学校德育目标过于笼统,不能满足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虽然在理论上强调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对于道德教育的目标一直没有切合实际的具体要求。二是学校重智育而轻德育,不注重培養学生的道德品格。由于受到升学或就业等压力,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偏重于认知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关注甚少,德育教育往往流于形式。三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渠道单一,手段平平,内容抽象,难以起到好的效果。目前学校的德育主要满足于老师课堂上灌输,对新形势下德育教育研究探索不够,缺乏创新性。

3.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

目前我国社会的信用管理制度刚刚起步,信用体系特别是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健全,缺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制约性强的信用制度和约束机制,不诚信行为没得到有效遏制,这也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知行不一,为了眼前暂时的利益而置个人诚信于不顾。

4.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部分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缺少必要的磨难挫折,难以培养坚毅的性格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处事过程中更倾向于急功近利,对于长远发展所必须的诚信意识和诚信素质的养成未能正确认识,这也是造成部分学生诚信程度低下的重要原因。

三、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和素质的对策

1.把诚信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切实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和素质

(1)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开展诚信系统教育。在当前诚信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诚信教育应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和素质。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诚信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思想品德课的形式进行的,教学内容比较笼统、抽象,教学效果一般。因此应该结合不同学科学生特点,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在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平等竞争的意识以及完善独立自主的人格等内容融入其中,强化诚信意识和诚信素质的培养,从而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2)广大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开展诚信的全员教育。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应重视“人”的发展,要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广大教师要率先垂范,不但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才能来教育学生,而且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启迪学生、感召学生,以学术和人格的双重魅力,给大学生做诚实守信的榜样“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进行诚信的全方位教育。诚信教育不是说教,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必须以各种有效载体为手段,进行生动活泼的教育,才能达到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比如开展典型案例教育、“文明诚信”认知教育、编写文明诚信知识小册子、举办文明诚信专题讲座、报告会等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使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各个场所,使学生入脑、入心。

2.探索建立完善的诚信评价体系和约束机制,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素质

(1)建立学生诚信档案。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根据大学生诚信档案记载的内容,诚信评价体系才有评价的基础。诚信档案的所有内容均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写实性记录,是对大学生的基本信用状况进行描述。诚信档案中详细记录学生在校实际表现、助学贷款情况、学习诚信情况、曾获得荣誉和处分、各类素质表现等。在学生毕业时,诚信档案跟随学生人事档案一并转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诚信纪录延伸到社会,使诚信档案成为大学生的人生第二身份证。

(2)建立诚信评估机制。将学生在校期间诚信档案中记录的各种诚信行为进行认真归纳分析,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并在每学年对学生的信用指数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适时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诚信教育措施的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针对性,更趋于合理化。

(3)建立誠信奖惩机制。将诚信的状况与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三好生评选、入党申请考察、助学贷款申请、就业单位推荐等相结合,对诚信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对不诚信的恶劣行为进行曝光,真正起到制约作用,帮助大学生建立诚信意识,提高诚信素质。

总之,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作为教育主体的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始终不渝地加强诚信教育,重视诚信制度建设,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诚信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逐步提高大学生乃至全体国民的诚信意识和素质。

参考文献:

[1] 汪瑞林.助学贷款呼唤信用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2-

11-13(2).

[2] 吴秀明.关于大学生诚信问题及诚信教育的思考[J].外

交学院学报,2004,(2).

[3] 邱伟光.学校诚信道德建设的问题和方法[J].思想·理

论·教育,2002,(2).

[4] 王益.当代大学生热点问题调查报告[M].北京:中共党

史出版社,2008.

Shallow Debate How to Improve the College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rust Awareness and Quality

HE Jian-hua

Abstract: The current mainstream ethics of college students is good,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integrity in good condition. However, some students don't integrity phenomenon is there, in the credit consciousness and behavior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show is alarming. As a main body educa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to this cannot ignore, must the good faith education throughout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always; Explore built the perfect credit evaluation system and restriction mechanism, improvi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tegrity awareness and credit quality.

大学生的诚信价值和责任意识 篇4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这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当前的知识水平,然后分层次地设置问题,有步骤地开展课堂教学。尽最大力气调动每一位学生,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力,给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引导和帮助,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老师对他有一份独特的希望与关爱。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信心。

二、应加强课堂上的交流与合作。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要求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变为以发现知识,获得知识与获得情感体验为主。这就要求课堂上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要注意课堂的点拨和引导,促使每一位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身体验与自我价值观,主动地去认识知识,并改造知识,形成富有个体特征的知识体系。这样学习的过程才变得有滋有味,有活力,有生命。于是,知识的学习便可以超越认知的范畴而达到影响人的情感和人格的领域。只有这样,每一位学生才会得到适合自己的合理的发展与提高,进而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应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影响、共同提高的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完全放下师者的架子,将自己完全融入到学生之中,和学生一起共同创设课堂情景,共同体验学习的过程,必要时还要学会向学生示弱。这样学生的自我意识、挑战意识、责任意识都会得到加强,进而会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乐意积极主动地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自然会逐渐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关于大学生诚信意识的调研》 篇5

诚信是公民道德规范的道德要求,意思是诚恳老实、有信无欺,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品德之一。也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诚信是人在社会安身立命的本钱,是人的第二身份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如三毛所说“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诚信,而且是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又如美国富兰克林所说“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我们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的人才,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后备军和接班人,我们更应该诚实守信,引领社会的诚信之风,做诚实守信的榜样。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拜金主义的盛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构建诚信校园,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

近几年大学生诚信缺失严重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课逃课,蒙混过关

虽然学校的校规明确规定对逃课者做出处罚,但由于各种限制,并不能落实在每个学生身上。学生应付的手段诸多,如叫人应到,叫同学扮家长请假等,使得学校很难管理。

2.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即使学校有严格的监考系统,监考老师也严格监考,但还是有部分学生顶风作案,无视考风考纪。虽然有小部分考生被记过,但由于学生作弊手法层出不穷,如聘请枪手等,使得考试仍不能公平公正。

3.学费拖欠,延绵无期

由于一部分学生的一边用家长给的学费去“潇洒”,一边跟学校说家里困难。使得学费拖欠,这样不仅对了贫困生不公平,而且是学校的正常工作难以进行,拖缓了学校现代化的建设。

4.不务正业,简历灌水

由于某些学生在学校经常逃课缺课,不务正业。即将毕业,自己的简历只有单单的几张纸,少得可怜。于是这部分学生开始在自己的简历夸大其辞,造假证书,虚构经历等,使得自己的简历看起来显得“光鲜”,从而使得自己能够得到较好的岗位。

5.相处隔膜,难以消除

大学也是一个小社会,大学已变得现实。所以很多学生不敢完全的去相信他人,导致了相处的过程中产生隔膜,使得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变得冷漠。一直这样下去,将会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越来越缺失,最终使得真个校园缺失诚信。这样,不利于良好的校园环境建设,不利于诚信校园的建设。

另外,我在一些网站上看到可以将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程度与美国作一个比较,虽然本比较所采用的美国大学生的数据为2002年和1999-2000年的数据,但其参考价值是依然存在的。2002年美国有60多个校园5万名大学生参加了美国学术中心(CAI)的调查,70%的学生承认有欺骗行为,而根据本课题组的调查,中国大学生的此项数据为69.66%;美国近1/4的学生过去在考试中有严重的考试作弊行为,中国大学生的此项数据为61.13%;美国一半学生在书面作业中有一次或超过一次的严重作弊行为;中国大学生的此项数据为36.96%。在1999-2000年美国全国大学学术诚信评估中,杜克大学约

有40%的学生在研究中未经注释直接引用别人的句子或篡改试验(研究)数据,中国大学生近似于此项的数据为36.96%。

虽然只是有少数大学生有这种表现,但是这种表现有可能影响到全部的学生。根据我们的探究,我们分析了造成部分学生作假的原因。原因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主观方面:

1、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不够,很多学生都是在大学之前都是在家庭的关怀中成长的,社会见识少,经验少,基本上只接触到学校和家庭的生活,道德心理还不成熟,缺乏对社会的分析选择能力,缺乏在残酷社会中生活的能力,缺乏对诚信危害性的认识。特别是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不能独善其身,让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影响自己,甚至将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普遍的现象,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虽然多数大学生都说自己能够诚实守信、履行条约,踏实肯干等,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

2.大学生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甚至不懂法,不知道不守信带来的严厉法律制裁。所以很多大学生做事情往往是先想到自己的利益,很多时候把诚信与法律抛在脑后。

3.大学生的功利主义较强,而且满目跟风的从众心理盛行。大多数大学生能很快的接受新思潮、新思想,而且敢于接受千奇百怪的事物,使得外来的事物与自身的道德价值观先冲突。而当代大学生心态难浮躁,很快就会被新事物、新思潮所占据,使得传统美德在自己的价值观中严重缩水,使得自己的诚信出现漏洞,让欺诈有机可乘。

客观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是大学生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环境,也是一个大校园。现实社会生活中,失信、缺信无时无刻地发生;失信、缺信无处不在地发生。所以我们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下独善其身。所以很多大学生都变成了试事务者的俊杰,慢慢地他们就形成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样脱离诚信道德的处事方式。这样的方式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拜金主义的今天,人人都带着面具在社会中生活,那么在我们大学生当中又有多少人坚守诚实守信这一原则呢?

2.高校对诚信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重教轻育思想的影响教育由教和育两部分组成教是对学生传授知识,而育则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懂得怎样做人 然而,现在不少学校只重视传授文化知识却忽略了道德教育,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方面观念淡薄,形成只教不育的局面 一些高校为了提高英语四六级的过级率,对抄袭替考现象视而不见,为追求一次性就业率,不仅对学生毕业推荐表的 注水包装视而不见,而且还刻意夸大就 业率以作表率 同时,一些老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说话做事不负责任,做出许多不诚实不守信的事来 身教胜言传,学生作出不诚信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3.家庭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从家庭中来,家庭的熏陶对学生的素质有着绝对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期处于家庭的百般呵护之下。不少在骄纵中长大的大学生,于是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很多临时毁约、不信守承诺的做法,他们常常不认为是错误的。“这是独生子女一代人身上普遍存在的通病”,这也是导致学生诚信观不强的一个主要因素。

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篇6

《论语》记,弟子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说要做到三点:要“足食”,有足够的粮食;“足兵”,有足够的军队;“足信”,还要得到百姓的信任。弟子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回答:“去兵”。弟子又问,如果还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说:“去食。民无信不立。”

-------題記 “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就是格守信义、信用和信誉。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当今社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德规范。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和要求,也是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國現在追求的就是創造一個和諧的社會,和谐社会最最重要的就是诚信问题,有了诚信的保证才能建造经济诚信的可靠的社会。对当今社会诚信度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得出相应解决办法也显得日益重要起来。诚信问题也是为了满足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的需要。我组通过编制“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问卷”的调查问卷,分析当今大学生对诚信的看法以及身边的诚信现象和影响诚信度的相关因素,探讨提高当今社会诚信度的途径和有效策略,以便更好地建设和谐的社会、营造和谐的生活氛围。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本次社会调查是基于当代大学生对诚信的看待与看法,首先对班级的个别同学进行访谈和开放性问卷调查,要求写出自己对诚信度问题的真实想法,自己的诚信行为决策和发展期望等。然后对问题进行分类、筛选、补充和归纳整理。根据以往经验形成了 “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问卷”的学生调查问卷。

为了客观地完成这份报告,也为了比较好的了解社会诚信度的现状及影响。本次社会调查是基于当代大学生对诚信的看待与看法,从统计出的数据分析可以基本得出当代大学生对诚信问题的看待和看法。共发放学生问卷150份,回收有效卷130份,有效回收率为86.67%,其中男生94份,占72.3%,女生36份,占27.7%。

二、关于社会诚信度的调查问卷

1,您对诚信的重视程度

A、诚信很重视B、比较重视C、一般D、无所谓

2,您最信任的人是

A、亲人 B、朋友 C、恋人 D、同事 E、同学

3,您认为当前社会的诚信度怎样

A 一般B 很好C很差

4,您对社会诚信度的认识怎样

A 很了解B 一般C 不了

5,您觉得在您成长过程中长辈对您进行过有关诚信教育吗

A 小时候有,大了就没有了B 经常C 基本没有

6,目前社会的诚信状况是否影响您对他人的信任感

A 影响B 不影响C 有一定影响

7,您觉得目前存在不诚信现象的原因在于

A 社会风气差B 缺乏宣传教育C 自我意识低

D 利益的诱惑E 社会上没有诚实守信的观念

8,您认为诚信会对下列哪些有着重要的影响

A 个人素质发展B 同学间、朋友间的交流、相处

C 日常的学习和生活D 择业

9,您认为目前哪些行业存在不诚信的现象较为严重

A 医药卫生B 金融C 教育D 服务行业E 商业F 美容G 旅游

H 电信服务I 房地产J 物业管理

10,您觉得电视上、网上做的广告的可信度怎样

A 可信B 不是很可信C 不可信

11,您觉得网上购物卖家的信用如何

A 很好B 一般C 不好

12,您平时在商场购物时经常遇到或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吗

A 经常B 一般C 偶尔D 没有

13,对于自己遭受到的无诚信对待,您会如何

A 以后注意,小心谨慎B到相关部门投诉,协商处理

C 借助媒体舆论谴责D诉诸法律

14,对于自己遭遇到的无诚信情况,您会如何处理?

A.以后骗另外的人,把亏的再赚回来

B.无作为,但以后再也不相信别人了

C.这次就算了,今后注意小心防范

D.借助媒体舆论谴责

E.到相关部门投诉,协商处理

F.诉诸法律

15,您最关心的诚信是

A、个人信用 B、政府信用 C、企业信用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我们从有效文件中随机抽取了99份做了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当前社会大学生对于诚信的看法。调查显示,81%左右的人最信任亲人,其次是朋友和恋人,没有人信任同学和同事;60%左右的人最关心的是个人信用,其次是政府信用;60%的人对于诚信很重视,36%对待诚信比较重视…….以14题为例做以下详细分析:

(1)75.76%的人选择“这次就算了,今后注意小心防范”。

现在大多数人的都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一般我们只是上点小当,吃些小亏,我们就会想吃亏了就吃亏了吧,又不是很严重。但是如果我们在路上遇到大骗子,自己上当受骗了,当我们这时候还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是被骗了一点财务而已,以后注意就可以了。对此75.76%的人都没有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正是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观念让不诚信的现象越发泛滥。而且这部分人以后都不会再相信别人了,那么这样的人还会对别人讲诚信吗?

(2)36.36%的人选择“到相关部门投诉,协商处理”。

这个结果还是比较乐观的,可以看出来正义还是存在的。比起那些以恶报恶的人来讲,这一部分人可以站出来维护社会的安定,而且数量也比较大,这是我们很愿意看到的一点。

(3)共有9.27%的人选择A选项“以后骗另外的人,把亏的赚回来”和B选项“无作为,但以后再也不相信别人了”。

这些人是道德不健全的表现,这些想法实在可耻,损人利己,自私自利,不体谅他人的感受而只顾着自己的利益。选择后者的人,只因受过一次骗就不再相信别人,不再对这个世界寄予期望,是心理脆弱的典范,也是不可取的。对于这些人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教育,让他

们对社会的诚信产生信任感,愿意为社会的和谐贡献力量。

从此题调查结果来看,大家对诚信的态度还是很重视的。诚信是为人处事最重要的一项,若人无诚信,如何为人,大家身边的人都是靠诚信来维系的,它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桥梁。如果丧失了诚信我们将相信谁,谁又能相信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时时刻刻小心翼翼的生活,无暇享受身边的人带来的温暖。我们应该在必要的时候借助法律的手段来让身边的不诚信的程度降低到最小,所以大家在遇到不诚信的情况下,能采取正确的态度,以免其他人也受到伤害。

四、培养诚信意识

1.宏观政策环境和社会舆论氛围的外在客观因素激发诚信意识

要达到社会的和谐、诚信,要先从学生入手。制定和完善促进诚信意识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整体规划诚信意识教育工作。要对诚信意识培养的短期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等主要问题予以明确规定,并力求制度化、操作化。随着社会对诚信重视,有利于诚信意识培养的政策表征与制度规定正在逐步系统和完善,诚信度认同感、诚信情感意愿和诚信行为发展的良好宏观政策环境正在逐步健全。

2.加大政策制度的执行力度

在与大学生的访谈中,许多大学生表现出较强的诚信认知和诚信愿,但对政府的惩恶扬善的力度大多数都持怀疑态度。如果这些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无法得以全面实施,那么这将严重削弱上述宏观政策环境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其结果必然会降低大学生积极的诚信意识。因此有关部门在颁布施行相关制度规定后,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加强既定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监控督促执行与落实,必要时应采取一定形式的强制性评估考核。

3.强化诚信意识氛围营造,建设网络领地,优化诚信意识培养的环境

充分利用媒体宣传阵地,报纸等大众传媒以及互联网等新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发表评论、剖析理论、进行人物访谈等多种形式,宣传阐释诚信,宣传报道体现诚信意识的先进典型,展映展播以弘扬诚信意识为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为开展好培育诚信意识的教育活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大力宣传诚信的作用,形成诚信意识浓厚氛围。及时报道诚信意识教育活动进展情况,努力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营造浓郁的诚信意识教育氛围,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导向。

五、总结

诚信就是讲信誉,而信誉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民族的现有处境和未来发展。对于个人来讲,与人交往要讲信用、守诺言,言行表里如一。邻里之间,有信用方能真诚相待;朋友之间,有信用方能真诚相处;生意场上,有信用方能赢得客户;就是从政为官,也得有信用方能取信于民。对于市场主体来讲,在经济活动中,要守合同,重契约,不出尔反尔,更不能坑蒙拐骗,大搞欺诈行为。从根本上看,一个企业只有有了信誉才能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寻求贷款、推销商品、吸引资金、招徕顾客、开拓市场等,才能卓有成效地参与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份调查报告,是当代大学生对诚信问题看待一份真实缩影,中间所反映出的问题同样也值得我们深思。诚信问题关乎到我们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小到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大学生的诚信价值和责任意识 篇7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意识,和谐社会

责任意识是一种道德意识,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认知。康德曾经说过:“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大学生一方面作为成年人,已经有能力承担自己人生的责任,另一方面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所具备的责任意识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决定着未来几十年社会责任观的价值取向。因此探究如何培育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一、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意义

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意识的人,才会主动承担起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才会努力工作,报效祖国。所以,培育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它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

责任意识是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在责任意识的基础上才能架构整个道德体系的各种元素,没有责任意识也就没有道德。所以,责任意识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同时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必须拥有的宝贵财富。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存在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由人的本质决定了人的价值具有社会性,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得到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只有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并为此不断付出努力,才能促进自己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价值。

2. 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意识,那么,作为公民,他不会正确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权利并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作为家庭成员,他不会使这个家庭幸福;作为经营者,他会设法损人利己。“一个和谐的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有责任的社会,应该是诚实守信的社会,团结友爱的社会。”[1]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的一个群体,如果责任意识淡薄,必然会大大影响整个社会公民的责任意识,也必然会大大削弱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以,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3. 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力军。他们将直接或间接参加市场经济的所有活动,如果不能用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较高的社会道德水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市场经济就会成为充满欺诈的无序市场,这样的市场经济足以摧毁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由此可见,培育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

4. 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道德品质如何,尤其是责任意识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且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能够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社会长期繁荣和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二、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的现状及成因

中国历来重视对青年一代的责任意识教育,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名言警句,无不包含着对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培养的重视与期望。在这种重视之下,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他们思想纯洁,理想高远,学习勤奋,工作热诚,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多数具有较高的责任感。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明显淡化甚至缺失。他们有的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稍有烦恼就出走甚至自杀;有的在恋爱中实用性和功利性十分明显;有的在处理个人利害关系时,“一切按照利己的原则行事,考试作弊,恶意拖欠贷款,学术论文造假,应聘时自己虚假包装”[2]等等。当代大学生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一方面大学生的认识具有片面性。由于社会生活本身是错综复杂的,一些大学生往往被自己所关注的社会现象所迷惑,把握不住社会生活的主流和发展的趋势,看不到社会生活的本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个性独立意识得到提倡,功利意识和权利意识得到强调。这种情形反映在大学生身上,“自我性极为突出,他们更关注自己的身心感受,强调个性化和反叛性,强烈地渴求自我意志”[3],他们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对立起来,认为如果追求社会整体利益,其个人价值的实现就必定会受到影响。于是他们便忽视并不愿担当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大学生自制能力和实践能力较低。一些大学生由于自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低下,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表现不尽人意,难以抵挡各种不良诱惑,从而放弃了应负的责任,于是便把所有的时间投入到虚拟的世界,去寻求心灵上的刺激和寄托。“‘一无’、‘二没’、‘三拉倒’即无所谓、干活没劲、玩也没劲、一切拉倒吧”[4],正是这种颓废倾向的表现。

2. 家庭的原因。

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不少家庭都过上了殷实的生活,而这样舒适安逸的生活也使大学生产生懈怠。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身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家庭中越来越处于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意味着,一方面他们独享了家庭的全部关爱,得到了比多子女家庭更加优越的成长条件;另一方面也赋予了独生子女义不容辞的更多的甚至全部的家庭责任。然而,在他们成长的历程中家长给予了太多的爱,他们更多是被照顾的感受和体验,沉浸在对现实生活的享受和家长的过分关爱中,对家庭所给予的一切心安理得,忽视了自己作为子女的义务,而养成了只知道索取不知回报的习惯。只愿享受家庭的爱与照顾,而不愿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为家庭付出,缺乏对家庭对父母的感恩意识;缺乏生活的磨炼,意志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差。个别大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了所有的人都围着自己转。这是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甚至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学校的原因。

一是高等院校责任教育认识不到位,导致大学生责任意识淡漠。责任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的实质是如何做人的教育”[5]。做人的根本原则是承担起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乃至对自然的起码责任。然而高校在日常的工作中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将责任教育加以贯彻,导致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淡漠。二是责任教育内容单一化,方法呆板,缺乏时代性、针对性。中国高校德育以道德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灌输和自省为主要方法,注重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这种教育具有丰厚的儒家传统文化背景,有利于民族道德文化的认同。但过分强调传统,缺乏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随机应变的灵活性。我们在构建现代学校德育教育中,还没有寻找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平衡点。因此,高校责任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责任要求过于理想化,空谈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使一些大学生觉得崇高的责任目标难以达到,并逐渐被怀疑或放弃。在开展各类责任教育活动中,存在着简单化、教条化、命令化和形式化的倾向,导致教育活动中的形式主义盛行。这种责任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责任教育的实际效果。

4. 社会的原因。

社会多元化的影响使得各个组织和个人都关注并追求自己利益的实现,而社会整体利益变得难以确定,且不易被个人所感知和认同;“市场经济是强调个体利益、凸显个体利益之间相互区别的经济。”[6]这些容易导致人们在市场竞争中关注自身的发展,很少关心或者顾及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这对涉世不深的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的形成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个人本位主义、实用主义是西方近代以来的主流思想,它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根本对立起来,只要能更好地实现个人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一部分大学生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出现了追求实惠,只要权利、不负责任、不尽义务的现象。

三、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主要路径

责任意识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经历中逐步教育和培养出来的。要使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以及个人共同付出努力。其主要路径如下:

1. 突出高校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与培养。

首先,高校教师应该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意识。高校教师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中国高校有的教师“重教书轻育人,或只教书不育人”[7],在强调知识的学习、才能的培养,却不肯定社会责任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有的教师则公然宣扬大学生只要能管好自己就可以了,不要妄想去改造社会。针对如此令人担忧的现状,高校首先应该着眼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使他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因为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意识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大学生。其次,利用学科教学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通过知识点的教学和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的教学,引导大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思考世界观、人生观方面的问题,帮助大学生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教师应在备课中挖掘教材中与责任意识有关的结合点、切入点,在教育的方式上应尽力摒弃传统的灌输式而采取启发分析式,让大学生主动参与。只有通过教学让大学生自己独立作出选择,并对其所作的选择进行理性的思考,他才能甘愿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承担责任。同时教师应注意责任意识的层次性与交叉性。由于大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原因,在对他们进行责任意识的教育时,应主要引导他们关爱自己、关爱生命,关注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后,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师生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等产生深刻影响,同时又能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增强学校的创新能力,实现校园安定有序运行。高校应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凸显和谐的人文精神,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2. 重视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熏陶与引导。

家庭是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第一课堂,而父母的影响是最明显的,因此应加大家庭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力度。一是树立正确的责任理念。父母应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引导并鼓励孩子敢做敢当、勇于承担责任。只有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才能逐步发展到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二是加强行为规范、文明礼貌的培养。父母应该用社会所共同倡导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教育子女,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重、自立、谦让、合作、助人等基本的道德品质;教育孩子养成尊老爱幼、团结同学、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同时通过各种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孩子树立讲礼貌、讲文明的责任意识。三是提高家长自身的品德修养。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作好表率。因此父母在对待工作和生活、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态度方面,在日常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的种种活动中,要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处处体现出负责任的态度。此外,必须重视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引导与培养。以网络、电视、广播、报纸、墙报等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具有全方位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它们不仅传播了信息,还左右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形成。因此,要利用大众媒体,大力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无形的道德教育,从而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3. 强化大学生自身对责任意识的重塑与提升。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责任意识的形成正是责任主体在无数次的内化与外显的交替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大学生只有积极配合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与引导,自觉接受教育,吸收这些教育中的有益成分,并将其内化为自我意识的一部分,才能重塑与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同时,大学生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懂得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影响和决定着个人价值的体现和发展。没有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与合理的社会竞争机制,个人的才能和价值很难得以实现。只有在集体中,个人的才能才可以获得全面发展。此外,大学生应提高自身修养。“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从毛泽东到历代国家领导人,都一直在强调。”[8]大学生只有主动提高自己的修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教育自己,加强精神境界的提高,才能坚定崇高的信念,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

总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的教育与培养,以中国传统责任意识为底蕴,融合马克思主义实践精神和科学民主精神,创造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责任意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与生成是一个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长期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贾庆林.加强互利合作共建和谐世界[N].人民日报,2006-10-25(3).

[2]何桂美.构建多维向立体化高校德育模式的探究[J].理论月刊,2010,(7).

[3]石晶,崔丽娟“.90后”青少年文化的特点及教育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10,(14).

[4]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5.

[5]倪素香.伦理学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6]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8.

[7]谢琳.师德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

用责任和诚信打造事业航母 篇8

她是谁?她就是拥有多家子公司,拥有员工千余人的吉林省龙兴集团董事长刘湃。

打破铁饭碗 借钱创业赚得第一桶金

1985年,土生土长的刘湃以几分之差与大学之梦失之交臂,但是不愿服输的她在同年年底,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桦甸市司法局公证处公证员,捧起了令许多人羡慕的“铁饭碗”生活。

但是生性好强的刘湃不甘心自己的人生就这样平淡无奇地过下去,她认为,一个人的命运要靠自己来设计,她要做点自己喜欢的事。

199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毅然决定打破“铁饭碗”,搏击商海,追寻自己的梦想。

“ 1997年1月,我的一个朋友因为饭店生意不好找到我,希望我能帮他把饭店给兑出去。当时,我就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刘湃说,她的这种想法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于是在家人的帮助下,她筹集了10万元,办起了人生中第一个企业-金龙饭店。

饭店开业初期,各种困难就像一座座大山一样横在刘湃面前。

“刚开始创业时,真的很难,一是没有经验,二是资金有限。”刘湃说,为了经营好饭店,她只能边学边干。一年后,她不仅学到了很多经商经验,也赚了第一桶金。

1998年,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多年培植的诚信,刘湃筹集到50万元,办起了桦甸市一流的龙兴大酒店。两年后,红火的酒店也给她带来了丰厚的利润。2000年,她再次投入资金,办起了龙兴宾馆,成立了桦甸龙餐饮文化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设龙兴宾馆、龙兴酒店、苏密枫雪谷旅游渡假村。

进军超市业 开创超市下农村的先例

商海搏击,得先机者胜。在做强做大餐饮业的过程中,刘湃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不断开拓的创造力,抓住了一个又一个商机。

“2002年的时候,我发现桦甸市虽然有许多超市,但是非常分散,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的形式,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刘湃从国际大型连锁超市的发展模式,看到了桦甸市超市业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

2002年12月18日,她在桦甸市大十字街开了一家占地面积10580平方米的大型超市。第二年,刘湃与当地供销社强强联手,从构建农村新型物流体系出发,要把龙兴超市开到乡镇。当年,龙兴超市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其连锁店在桦甸市的6个乡镇上落地生根,初步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新型物流体系,率先实现了小超市大连锁,开创了吉林省超市下農村的先例。刘湃也成为全国超市下乡的第一批开拓者。

用感恩的心将荒山变成绿林

刘湃爱好摄影,桦甸的金达莱、红枫叶、雾凇、明湖都曾是她镜头里的主角。同时,她也是一个有着浓浓感恩之心的女性。

童年时,刘湃就有一种绿色情结,希望在她有能力时,种好多的树,尽自己的努力将桦甸的荒山用绿色装扮起来。

从创业以来,刘湃就在构建绿色产业方面下功夫。龙兴宾馆也被有关部门确定为“三A”级旅游宾馆,龙兴超市及连锁店更设立了绿色食品专柜,但她仍觉不够。

2002年,正处于事业发展高峰的刘湃毅然决定进军造林业。当时她的这种转变令很多人不解。因为投资造林业,不仅收益慢而且风险高。

“企业用税收回馈社会,用发展回馈社会,用安排就业来回馈社会,这些是对的,但这也是远远不够的。”刘湃说。

当时,在桦甸市公吉乡公郎头村,有一座面积达20多公顷的荒山,过去由于村民们在山上开荒种地,山上的植被已荡然无存。由于植被破坏,每逢雨季,那里总会发生程度不同的泥石流。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后,当地农民因无钱退耕还林,使得这座荒山依然光秃秃,退耕还林工作不见起色。

经过前期周密的调查,刘湃决定,一定要用市场的力量帮助父老乡亲重建绿色家园,要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于是,2002年4月,桦甸市龙兴绿色生态林建设正式启动。在5年时间里,建立了5个植树基地,栽种的树种有红松、落叶松、樟子松、云杉、杨树和果树,总数量达100万株以上。如今,那片片荒山已经成为透射着无限生机的人工林区。

更令刘湃高兴的是,在她的感召下,桦甸市有更多的有识之士也加入到了造林队伍中,桦甸市的绿化工作越来越受人关注了。

现在,她组建的吉林省龙兴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成为吉林省的重点龙头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桦甸市周边地区1000多户农户开展产业化经营。刘湃在桦甸市周边的5个乡镇开辟了10个龙兴生态基地,形成了以北五味子、野山参种植为主,以红松母树林营造为补充的基地建设体系。

在公司的八道河子基地,还建设了面积达24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猪场,饲养、繁育生猪近2000头,还修建了一个鱼塘,这样就形成了种植、养猪、养鱼的生产循环,为桦甸的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感恩回馈 与公益事业并行

打水不忘挖井人。刘湃的乐于助人是出了名的。几年来,吉林省龙兴集团向慈善总会、学校、贫困者捐款200余万元。而龙兴集团参与公益事业和扶贫助困活动一直在进行着……

在汶川地震救灾捐款中,吉林省龙兴集团管理人员带头,全体员工首批捐献11万元,成为桦甸市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玉树地震捐助3.4万元,桦甸特大洪灾捐款81万元。

刘湃说,钱并不多,却代表了她的一片心意。搞企业不仅仅赚钱,而是要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一个企业只有把团体的利益和家乡、社会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所以,在这方面,龙兴集团在不断地努力着。

勇于承担责任 创建诚信大厦

刘湃骨子里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女企业家。她所领导的龙兴集团也是一个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诚信经营、安置下岗职工、员工薪资福利不断提升、捐资助学、扶贫济弱、千方百计带领农民致富……

“作为吉林省龙兴集团的带头人,我也经常在想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我也认识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带给企业的种种好处,客户和消费者认可企业,员工依靠企业而工作更加尽心。企业在任何时候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以公共利益为重,长此以往,必将获得民众更大的支持。”刘湃如是说。

诚实守信,对社会、员工和消费者负责是吉林省龙兴集团承担的核心责任。

刘湃认为,一个企业要保持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诚信必须放在第一位,对社会、对客户、对员工,都必须坚守诚信。诚信是企业的“立业之道,兴业之本”。她也是根据这个原则来经营她的企业。

“人没有诚信就无法立身,家庭没有诚信就无法和睦,商业没有诚信就谈不上兴旺,国家没有诚信就不稳定,诚信关系一切事业的兴衰与成败。”刘湃说。

吉林省龙兴集团秉承着诚信的经营理念,十五年创业一路走来,赢得了发展,更是臝得了口碑。正是凭着多年培植的诚信,刘湃在创业过程中才得到了朋友们的信任,获得了很多帮助。最初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很多都是来自朋友的帮助。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是无形的资产,培育好了,才能衍生出无穷的价值,这也是诚信的回报。

著名青年经济学家、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民革中央委员、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董藩曾不无感慨地告诉同行之人:刘湃董事长是他多年接触到的众多商人中,唯一真正把社会责任感放在第一位、把利润放在第二位的人。长期形成的经济学直觉告诉他,这样的人不一定是最富有的商人,但一定会成为杰出的企业家,尤其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下,这样的意识具有光芒四射的张力。

2010年,她在桦甸市经济女性年度人物评比中,获得“纳税女能人”称号。

近年来,龙兴集团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开拓创新奖、中国生态文明楷模、吉林市最具有社会责任感企业等多项殊荣。今年5月28日,为表彰刘湃的突出贡献,中国光彩会授予刘湃中国光彩事业奖章。

就像刘湃所说:“只有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才能信心百倍地去做事”。说这句话时,她满脸的自信。而这样一位热爱生活的人,没有理由不成功。相信龙兴集团在她的带领下,未来会愈加精彩!

大学生的诚信价值和责任意识 篇9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跌宕起伏的钢材市场,公司上下广泛开展“强化对标挖潜,推动技术创新”主题教育,不断强化基础管理,深入推进挖潜增效,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职工队伍和谐稳定,生产经营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受严峻市场形势影响,公司经营形势不容乐观。而在如此严峻的经济状态下,企业如果想突围出来,不仅得有过硬的产品,而其害的有一支对企业忠诚,有责任人心,敢担当的职工队伍。

本人曾经也是一名一线员工,在多年的一线工作中,归纳自己对待工作的思想动机有以下几点:一是把责任推到上道工序,二是认为管理层不够重视,三是认为生产任务这么紧,以保产量为重,质量、安全当然退而其次,四是态度问题:认为工作累,收入也不高,出错难以避免等等。但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在其他企业参观考察了解后感觉到,员工技能、质量控制、原料采购、管理能力等等因素固然重要,但有一点不容忽视:员工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对企业忠诚度下降导致企业劳动生产率不高,企业效率低下的主观方面的关键因素所在。

众所周知,员工特别一线员工,是构成企业的基石,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与否,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而强烈的责任心,是每位员工做人做事的最基本准则之一,是衡量每个人有否良好心态、主人翁意识的判断标准之一,是每个人能否做好工作、获

得领导认可和在公司存在价值的前提条件,更是一个人能力发展得到良好提升和未来职业规划最佳成长的综合素质之全反映。员工的责任心,就是企业的防火墙。其实许多企业巨人轰然崩塌与员工的责任心缺失有关;员工的责任心缺失,又与企业经营员工责任心的能力不强有关。如何培养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值得我们深思。

责任,从字面上理解为每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责任在思想和实践上都日益被人们越来越重视。责任常常被理解为尽责、职责、负责任的意思,但仅仅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还不能被称为真正的责任,它仅仅是一种最低要求的责任。在集团公司身处逆境,我们每一名员工需要的是一种大责任意识。

所谓的大责任意识,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在工作中里就是要抱着对公司整体发展负责,对公司忠诚、把公司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责任和道德一样都是源自于自身的一种内在力,责任从一定方面也可以归结为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从一定层面上说,它很难用法律条规或者规章制度来划定什么是负责任、什么是不负责任。就和道德一样,它很难用法律法规来约束,大多数情况是缘于人们的内心自觉或者约定俗成的观念。在近代,“上帝”作为西方国家的一种精神依托,在经济社会上已经很难发挥作用了,人们心中已经将金钱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而道德所关注的亲情、友情都已经显得很淡了,人们的道德水平有了明显下降,其实归根到底,这种道德滑坡就是缘于人们的责任心不强,责任意识不强,或者也可以说是人们仅仅停留在最底层 的责任意识,没有一种真正的责任意识。现在公司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抱着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只把自己手头的那一点事去做好,从来不会有一种宏观、大局、全面的眼光。这样的人,我们不能说他们不负责任、只能说他们责任心不强、或者说他们没有真正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的提高不能仅仅归结于自己内心的觉悟,还应该通过外部力量来提高。而如何培养职工责任意识和忠诚度,本人有如下几点看法:

第一、管理者对员工的责任意识培养,应坚持“以人为本、以职工的利益为出发点”,公司的发展最终还是为社会、为职工谋福利,公司时刻应该把职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切切实实为职工服务,与职工将心比心,职工才能真正“爱企如家”,才能把公司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职工的责任意识才能显著提高。对于管理者来说,让员工产生责任感的方法是对员工进行激励。公司组织各种各样形式的培训,如管理人员网络培训、作业长、班组长任职资格培训等。但上级管理部门应将该培训工作做足、做细,发挥出它应起到的作用。各级管理部门也可将培训工作下放至班组,以充分发挥基层管理作用,提高班组的战斗力(此举延伸至作业长、班组长的素质能力和协作意识的考验)。通过培训教育,让员工自觉自愿地反复做正确的事情,把演练和实战相结合,对操作流程熟悉、对操作标准形成条件反射,形成统一的行为模式和企业氛围,这样才能提高整个班组的责任心。利用收入杠杆加以刺激,也就是说与效益工资挂钩,这时职工就会意识到责任的压力。当员工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金钱

对他的吸引力就不大了,他们更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管理者对员工的激励也要体现出这一点。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有才华的知识型员工更渴望的是拥有更广阔的舞台,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所以,管理者对他们委以重任是对他们最大的激励。这将使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空前地高涨,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个人成就感也将大大增加。管理者在给了员工更大的发展空间之后,员工的创造性将会得到更大的发挥,责任感也会因为从事一件重要工作而在无形中增强了。

第二、应培育良好的责任文化,对企业而言,责任文化的培养可以形成一种优良的企业传统,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负责任、人人为企业的氛围,这样,所有员工就会被这种氛围感染,责任意识也会有很大提高,就会转化为一种道德力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铁山精神”是酒钢的企业文化,我们不能躺在前辈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上睡大觉,而要将她发扬光大,将她的现实意义更加深入。

第三、应该加强责任文化的宣传,特别是对先进典型、事迹突出加大宣传力度,让员工心中形成向典型、向优秀学习的意识,潜移默化下就会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就如现如今涌现出来的公司劳动模范田彬峰同志,学习田彬峰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和“信念坚定、立场鲜明;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胸怀大局、纪律严明;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工人阶级

伟大品格,是党员学习的榜样,是职工学习的楷模。学习田彬峰,就是要学习他对党无限忠诚,对事业无限热爱,对工作认真负责,永争一流的精神;学习田彬峰,就是要学习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顽强拼搏的精神;学习田彬峰,就是要学习他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自强不息、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

第四、应该将责任意识的培养真真正正落到实处、落到每个员工心中。各种安全职责、岗位职责不仅仅是挂到墙上、挂到嘴上,应切切实实让每个员工从内心深处认同这种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有这样一个现象:很多人在中国总闯红灯,到美国就不闯红灯了。为什么?这是因为在美国守秩序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具有强大的影响力,闯红灯成为一种耻辱。

对管理者来说,我们就是要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里,有责任感的员工不会感觉到孤单,反而会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同样,没有责任感的员工必将受到相应惩罚,感觉到耻辱。

值得注意的是:决定奖惩机制能否建立起来、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是相应部门能否做到真正授权。如果授权不充分,没有给予主要责任者充分信任,责、权、利比重失衡,事事须请示、时时须汇报,这将挫伤主要责任者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什么事都不敢管,什么事都不想管,最终变成缩手缩脚的乌龟人,但授权并不等于放权。员工在做一件重要事情的时候,管理者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辅助、指导、支持,但不能越俎代庖。

上一篇:高湖中心校团委工作计划2010年上学期下一篇:遨游书海作文高一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