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2024-10-26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共9篇)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篇1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体现

星移斗转,光阴荏苒。敬爱的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整整20个春秋了。20年前,百万首都人民肃立十里长街,顶风冒雪,哭送周恩来灵车的动人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随着时光流逝,人们对周恩来怀念和敬仰之情,不但没有淡薄,反而与日俱增。

那么,周恩来为何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博得人民的颗颗爱心?这是因为,一方面,他在缔造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为党和人民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他毕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不求索取,但求奉献,把一切献给了党和人民,连自己的骨灰都撒到中华大地,完全彻底地实践了他“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的宏愿。正是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周恩来特有的纯真的人格魅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的爱戴和钦佩,甚至连他的一些国内外政敌也不得不为之折服。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具有廉洁修身的可塑性。青年的人格尚处于为定型阶段,是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阶段,它使大学生获的独立指导和调控自己行为的可能性。另外,廉洁修身是人生美的的一部分,它在任何人身上都不可能孤立存在,总需要人生的其他美德加以烘托和支持,需要丰富的道德储备作为基础。在大学生身上,虽然有某些道德上的不足,但更多的是道德上的优势,如大学生对国家的责任感(近期大学生对奥运的支持,整个宿舍挂满五星红旗,就可以看出这点)、对同类的同情,对父母的义务等,这些美德伟大学生的廉洁修身提供了伦理资本,使大学生的廉洁修身的可塑性大大加强。再者,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为大学生的廉洁修身提供了外在压力。因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不仅需要硬实力,还需要软实力,社会对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突出。最后,社会理想人格也为大学生廉洁修身提供了榜样示范,因为现阶段大学生推崇的是知识、文化、修养和财富兼备的理想人格。我们正处于身心发育、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很容易受腐朽现象的侵蚀,而且这种不良意识一旦形成,以后就难以纠正。现在,某些电视节目充斥着对灯红酒绿生活的渲染,部分书刊上堆积着对奢侈生活的描写,生活中耳濡目染的也是父辈们的“迎来送往”。在这种环境下,如果我们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提醒,便会照搬成年人的某些行为,从而埋下隐患。让我们从小接受廉政文化教育,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建设方面采取的一项新举措,也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新课题,对于大学生从现在开始具有抵抗腐败的免疫力,确保健康成长,对于今后社会的大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身为大学生干部的我,要带头落实廉洁自律规定,提高廉洁勤政的自觉性,做廉洁勤政的模范,要珍惜自己的政治前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正确对待权力,正确对待苦乐,正确对待工作的艰巨性,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

作为年轻的大学生,更应该重视自己的修养。“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己”,通过“反省”自身,思考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提高自己的道德层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走人民群众的道路。拥有一个高的起点,将来步入社会才会有个低落点。作为祖国后备力量的主体——大学生更应该认识到今天的局面,认识到“廉洁”所面临的挑战,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从而带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正所谓:欲廉洁,先修身。对处在社会化重要时期的大学生来说,修身具有特殊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篇2

一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特点

1以自我为中心, 重视发展主体的自我意识, 轻视集体主义

当代大学生已经逐渐步入社会, 参与社会实践, 他们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他们把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作为大学阶段的重要目标。尤其面向21世纪的教育要求培养出各方面综合发展的人才。也就是说, 21世纪的人才, 不仅要掌握知识, 更重要的要有独立完善的人格。要关心社会、关心他人, 具有对社会的责任感。但是, 在当代大学生中确存在着不关心他人和集体, 以自我为中心等现象。

2重视物质利益, 轻视无私奉献精神

市场经济遵循求利原则, 它追求利益最大化,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方面通过对个人利益的肯定, 导致了人们利益意识的觉醒, 另一方面通过制度保证了公民合法利益的实现。社会对物质利益的重视, 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追求物质利益已不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肯定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这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积极影响, 同时也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成功的欲望。但一些大学生却走向追求物质利益的极端, 在实现人生追求中, 一些大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 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 把金钱至上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 淡化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崇尚金钱, 出现了信仰危机。

3注重知识、能力、水平的提高, 忽略道德品质的提升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当代大学生越来越认识到知识对于自己的重要性, 知识能使人获得财富, 知识能使人获得强大力量, 知识能使一个民族变得优秀, 变得强大起来, 知识能使一个国家变得繁荣昌盛。?这使得大学生的求知欲越来越强, 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 并且在学习中, 力求使自己的各个方面的素质都有所提高。一些大学生开始慢慢去接触社会, 希望早日为社会服务,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也有一些大学生却认为, 个人价值的实现, 只决定于个人的知识、能力, 而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 故出现了重视知识轻视道德的现象。

二进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内容

1要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内容之一, 它是调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原则。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利益应当服从民族和国家利益。它强调的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强调当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 顾全大局。但是, 集体主义并不抹杀个人利益的合理性, 强调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 维护个人的尊严。因此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集体主义教育。

2要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它对于当代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价值取向上具有重要作用。

3要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可以看成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当今坚定理想、信念就是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大学生只有具有这种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才能产生不竭的动力。

在实践环节中, 大学生的做事态度与思维引领指导着他们在实践环节中的决策过程和行为选择。当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诚信、理想、爱国等这些价值涵盖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与荣耀使命, 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下的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做出了完整的表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专门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2]这是对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作了进一步提炼和功能定位。就目前国内形势而言, 无论是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还是我国历来的道德教育, 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仍是好的, 呈现积极务实、健康向上的趋势, 但因大学生对社会不能深刻认知, 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多局限于个人的视角, 容易出现复杂、多变的焦躁心理。

三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就目前而言,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法和手段仍存在一些主、客观方面的问题, 如教育的方式枯燥、单调, 存在灌输式, 采取现代化、信息化、创新化的方式不足。因此, 要创新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理念, 更好地在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改进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 积极探索教育的新模式。

1改进课堂教学核心点

掌握理论基础, 丰富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养,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 首先要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知识与核心内涵, 这是必要前提。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 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是开展价值观教育和传播主导价值观的主要手段。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学习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 更要积极寻找当前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 把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时代性、创新性、科学性的授课方式放在首位, 增强当代高校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为培养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当代大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新教学模式

革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 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课堂上, 既要重视与大学生的互动性、趣味性, 用形象、鲜明、具有代表性的实事及趣事来帮助大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理解、掌握理论性知识, 更要引导大学生在课后勤思考、多实践, 鼓励他们勇于发现独自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

3自主培养良性价值观

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价值观和人际价值观有助于推进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良性形成, 前提是要做到加强学风建设。就整个当前社会的浮躁氛围来说, 严重影响着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和人际价值观的形成, 因此, 要提倡理论联系实际, 克服形式主义、本本主义, 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满腔热情的工作习惯, 在整个社会形成求真务实、不说空话、不谈大话的社会风气。一方面, 有助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 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能起到推动作用。

4倡导、鼓励当代大学生自主投身社会实践

古往今来, 人类的思维方式、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与当时社会风气的盛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 人对事物正确的认识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应当积极去感受、认知、领悟。人的需求、动机、理念、情感、意识等心理因素的形成和发展也有赖于客观外界条件。营造当代大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环境, 对于其价值观的良性发展能起到根本性作用。

正因为社会风气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之间具有内在的相关性, 因此, 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把在校学习和社会实践等有效结合起来, 并借助现代社会先进的科技、网络手段,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促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健康发展。要倡导、鼓励大学生自主投身社会实践活动, 从而为建设更加强大、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做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228-01

一、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大学生的就业制度已经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统招统分”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自新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实施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每年约为70﹪左右,而30﹪左右的大学生不能如愿找到工作。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当代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不高而自我定位过高、认为高学历就代表着高薪水、大量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等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的普遍的就业现状。

二、当代大学生错误的就业价值观

价值观对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居于核心地位。近年来,我国社会整体价值观念发生显著变化,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许多变化。而我国当代大学生的错误就业价值观有以下几点:

(一)期望值过高,不肯降低标准。虽然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但不少大学生仍然抱有“天之骄子”的优越感。认为读大学就理所应当应有好工作。但是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已不再是计划经济下的稀有产物,而是市场经济下的普遍人群。所以很多大学生在错误的就业观念指导下在工作地域的选择方面仍然是偏向大中城市。预期的收入也是抱有很高的期望值,根本没有考虑到现在社会的残酷现实。当残酷的就业考验摆在面前时又不肯降低标准,仍一味地固执己见,不肯将就工作,以致现在出现大量的“啃老族”的年轻人,宁可啃老也不出来自己就业或者创业。

(二)盲目追捧所谓的“铁饭碗”。众所周知,公务员、律师、医生是目前稳定性最好的职业。这些“铁饭碗”无疑是当下广大毕业大学生毕业后的最优选择。他们都满怀希望期盼能使尽浑身解数挤进这些最稳定的职业队伍,以求捧上这个“铁饭碗”。近几年来报考公务员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就业的首要选择,尽管成功的机会渺茫,但这仍不能打消广大大学生追求这个“铁饭碗”的高涨的热情。有的考生一年没考上,可能会两年、三年甚至是牺牲更多的时间开考公务员。

(三)一定要专业对口。找工作找对口的仿佛是大学生就业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了。大学四年寒窗苦读自己的专业,如果毕业没有对口的工作对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如果离开大学四年苦修的专业而去做一个根本不熟或者没有多少接触的专业的工作就力不从心而且还会没有自信。

三、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的措施

第一,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要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要帮助大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和科学的发展意识,在找工作时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要到国家需要的西部,到基层去实现自身价值。即使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也有坚定的人生观、价值观支持引导着大学生完成各项工作。

第二,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观指导,照亮大学生就业的道路。当然,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式比较严峻,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就业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仿佛给广大的大学生很大的就业压力。当今的大学生之所以找不到很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认清当前的严峻的就业形式。因此,学校应当多加强大学生关于就业方面的指导交流,帮助大学生认清现在的情况,以便他们更好地投身基层工作和到真正需要他们的地方去。

第三,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适应各个工作岗位的硬性要求。现在的就业市场是买方市场,招聘会上的招聘条件有很大一部分是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士优先。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身的就业机会。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很少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工作经历更是少之又少。当然面对有需要工作经验的岗位时会望而却步,这时就需要各个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应当更加注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注

第四,大学生应当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抗挫折的能力。面对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应当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在校期间多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刻苦学习全面发展,使自己成为一个社会学要的全方面的人才。努力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各种挑战,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就业观念和坚定地信心,打消各种就业中的消极观念,使自己在职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第五,大学生要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知识,加强自身诚信意识。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和栋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人才。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学习党的各项理论文化知识,用党的各项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要坚持诚信就业,一旦和公司签订就业合同后就努力在自己的公司实现自身的价值,不应频繁更换公司。要做到从一而终。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社会氛围下,在各种各样不同价值观的冲击下,要始终跟隨中国共产党的各种理论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先进文化知识,并用他们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科学文明的就业价值观,并在学校积极接受诚信教育,加强自身素养,用正确合理的就业价值观指导自己未来就业之路。

结束语: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是一项艰巨而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我们应当根据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改正大学生错误的就业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长远的、合理的就业价值观。努力培养适合社会发展和需要的新时代的优秀大学生,使他们在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作者简介:杜肖静(1986— ),女,河北人,河北经贸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硕士。

参考文献:

[1]张进辅.青少年的价值观的特点构想与分析[M].北京: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论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篇4

价值观是一种基本信念,是关于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等的取向与选择。我觉得一个人内心所坚定的价值观对其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大学固然是国民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思想最活跃的地方,但同时也最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所以我们更要坚定自己的信仰和正确的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包括爱党爱国,立身做人;勤学善思,立志成才;历练本领,立业为民。

爱党爱国,立身做人是大学生立身成人的前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这个社会深刻变迁,思想文化及价值观念多元冲突交汇的时代,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把爱党爱国作为最高的信仰,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勤学善思,立志成才是大学生的职责与任务,当代大学生要有一颗坚毅勇敢的心,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发展和党的执政使命之中,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完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学好并深刻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练本领,立业为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要求。当代大学生要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去,不断历练自己,一个人只有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承担责任、做出贡献,他的价值才得以体现。

但当前社会发生的很多事时常让我们觉得失望,时常让我们想好好的思考一下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人们心中还有没有所谓的价值观存在。就在2010年10月20日晚,西安一名大学生驾车与一名骑车的女子相撞,事故发生后这名大学生将为逃避法律责任,向伤者连刺8刀致其死亡,后驾车至

郭杜十字时再次撞伤行人,最后被附近群众抓获。后肇事者承认撞人后准备逃逸,发现对方正在记自己的车牌号而拔刀行凶,所以他持刀行凶只因伤者看见了自己。这起事故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反思,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为何会有这样冷漠而残忍的人,他也是一个大学生,为什么他会做出让世人愤怒的事,也许是因为他害怕承担,害怕责任,也许是他的信念不够崇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样的人,他不是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在他的内心也一定没有崇高的信仰和正确的价值观。

一直觉得昆明是一个温情的城市,有着美丽的云和善良淳朴的人,西林也应该是一片净土,有着认真勤奋和内心高尚的人,而不应该充满低迷和黑暗。我觉得人若做到了如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愈敏洪所说的“像树一样活着”就可以很好的履行自己的价值观和责任,知道怎么样去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他说 “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让我们每个人都牢牢记住这段话,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像树一样成长,我们应该像狼一样活着,狼其实是很钟情的动物,公狼有着很强的责任感,它们会在母狼怀孕后,一直保护母狼,即使小狼出世后也会一直保护他,直到小狼有独立能力,同时它们也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所以当小狼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时候,它们也会放手,让小狼去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下。

大学是有些人的天堂,但大学也是有些人的地狱,当你在大学努力认真充实地活过每一天,每一天都能有收获,那大学就是你的天堂,但如果你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可自拔,你只是在等等一天天的浑浑噩噩的过完大学四年,拿到毕业证,学位证,但也有可能你甚至拿不到毕业证,这样看来的话,大学不是你的地狱又

是什么呢?就像愈敏洪曾说的“你可以很懒散的一辈子什么也不做的活下去,也可以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你可以一辈子就待在一个城市里活下去,你也可以一辈子走遍全世界。所有这一切的决定,全是来自你自己的这颗心。”,所以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怎么去想,在于我们自己想要做怎么样的人,想走多远的路。大学其实是半个社会,所以要认清现实,你在哪里,你在做什么。上了高年级后,要让自己有大人的形象,如果大一的学弟学妹看到你,你要能让他们感觉到你是他们的学长学姐,你很成熟,所以要学会让自己慢慢的成长起来,不论是在精神还是知识能力上,都要有所进步。在大学也有很多意外用钱的地方,比如修第二学位或者考这样那样的证,为了你的家人和你自己的前途,永远都不要乱花钱。大学四年一定要多去图书馆,如果你四年内很少去图书馆的话,就等于自己浪费了一大笔一大笔财富,因为去借书并不需要你任何代价,所以常去那里,随便翻翻,或多或少都会有收获的。大学的竞争范围是所有的大学生,所以我们应该很清楚的知道是否可以放松学习,这个社会是不公平的,但那些不公平很多情况下都是自己带给自己的,是你不够努力,是你不够细心,是你不够灵活,是你不够大胆„„面对不公平的东西,一定不要抱怨,你的不公平可能恰恰是别人的公平,所以不如去努力的奋斗,靠自己去争取你觉得最合适的公平。大学不是给我们玩的,而是用来奋斗的,用来为将来做准备的,用来完善自己的,用来成就自己的。记得俞敏洪还讲过一个关于生命历程三文鱼洄游的故事,讲到他在加拿大的时候,刚好是三文鱼每四年一次洄游的时候,因为要回去产卵,繁衍后代,所以它们会洄游。三文鱼的一生充满了危险和悲壮,它们克服困难,躲避无数危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搏击逆流,洄游产卵,为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这样做也许只是遗传和基因使然,但我们的生命也应该像三文鱼一样,需要经历,需要体验,需要升华。它们的生命历程,给我们权大的震撼,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四年的生命循环,和这样的使命感,它们觉得生命最后一生应该献给自己的后代,它们的生命因为繁衍后代变得永恒。“人生用六个字来表达是比较恰当的,第一个叫做经历,第二个叫做体验,第三个叫做升华。就是你一辈子怎么活下去,有很多不同的活法。所有这一切的决定,全是来自你自己的这颗心。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经历。如果你身边有人过着比你更加丰富的生活,像徐霞客那样,他能够走遍他想要走到的地方,而你自己却只能在一个地方很无聊过

下去的时候,其实你就应该先问一下你自己,既然都是人,为什么他能?为什么我不能?”

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价值观 篇5

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树立这样的价值观,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下,我们的亿万莘莘学子,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受住磨练和考验,为祖国和人民作出卓越的贡献

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篇6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价值的内涵非常丰富,一般可以分为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价值,还有综合性、复杂的价值,如人的价值(或称人生价值);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各种数据表明,中国人目前的价值观,尤其是精英阶层的价值观,尚存在很大问题。

1.现状与思考:

中国社科院《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移民输出国。过去十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大陆各界精英、富商通过技术移民或投资移民的渠道,获取他国永久居民权或国籍。在他们看来,似乎只有在彼岸才能实现他们的价值观,似乎国内的现状让他们极不满意。

有各种数据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三波移民高潮在进入千禧年的这十年内已有愈发汹涌之势。统计表明,自1978年以来,有106万中国学生留学海外,仅27.5万人回国。流出海外的78.5万青年才俊,相当于30所北大、30所清华的所有在校本科生。过去十年,随着各移民接收国政策的放开,中国越来越多的知识精英与财富精英大量入籍澳洲、新加坡、美国等地。对于我们这些刚上大学的大学生而言,能深切地感受到:几乎认识的同学里,总有那么一个两个在外国念书,而且一出国便对中国国内的一些事情指手画脚,颇有政治偏见。

“中国人如何看待外国人?”这是一个讨论了几百年的老问题。1858年,根据《天津条约》,战胜的英国人禁止中国政府在官方文件中把外国人称为“蛮夷”。改革开放以前,外国人要么是“洋鬼子”,成为中国人嘲笑和恐惧的对象,要么被当成现代的榜样来崇拜。改革开放后,随着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华生活和工作,以及越来越多中国人出国旅行或迷上西方体育和电影,中国人对外国人的看法不再那么极端。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人日益熟悉外国人,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对外国人的仇视憎恶亦或是仰慕之后,今天崛起的中国人应该意识到,国外原来和中国在很多地方也没什么两样。原来他们发展中也有过问题,老百姓曾经过得比我们还苦,失业率比我们今天更高,看起来不可一世的美国人不也得低三下四的找我们大笔大笔的借钱。随着对西方了解的加深,中国人对西方的盲目崇拜越来越淡了,能用一种批判的眼光、理性的态度看待外国人。中国人终于能够,也应该能够开始平等、客观地看待西方了。

2.审视与评价

当代大学生,或者范围再广一些,当代青年,作为祖国的一个亚文化群体,我们的价值观具有两面性,所以要辩证地看待。一方面,青年是开放、创新、和蓬勃的群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灿烂的太阳,意味着这个国家与民族未来的任何一种可能的发展前景;但另一方面,青年的反叛性、情绪化、反社会性等特点,容易形成一种不稳定的社会暗流,如果任其放纵,对青年群体不加以疏导,那么这种“暗流”可能逐渐发展为“灾厄”,侵蚀社会的健康思想。

十八大刚刚闭幕,新的领导班子产生;美国重返亚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印度崛起;普京“复辟”,带领俄国飞速发展;欧盟何去何从;中日韩领土争端···这十年,将会是不平静的十年,将会是考验14亿中国人的十年。所以说,我们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应当承认,在21世纪,对中国青年的价值取向进行方向的规定是有难度的,这个难度表现在很难动态地把握青春思想价值问题,很难用数据来对青年价值观进行预测,很难在多元化价值观中找到正确的路等等。研究青年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观的内涵与关系是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思想价值观的前提与基础,如果不能找到一条光明、正确而又完美的的路,我们可以多找几条理性的道路。

(1)不要因为部分人的堕落而不相信社会。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加快,中国的工业人口已经从几百万人增加到了2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变得躁动不安。没进城的想进城,进了城的羡慕外国,出了国的希望永远留在欧美。

这种躁动是工业化教育的结果。30年的时间,十几亿中国人的梦想从三十亩地一头牛变成了发达工业社会,甚至超越了中国迅速扩张的工业经济。从长期来看,这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中国正在进步。但我们的父辈实在是太着急了,躁动汇集成了震荡,反思变成了怀疑。“儿童时期”的纯真和执著都成为了历史,在千禧年,中国进入了自己躁动的“青春期”。

青春期的中国喜欢直接的物质刺激。所以我们的父辈这一辈人中,有很多人在改革开放后一度放弃了勤俭建国、艰苦奋斗的口号,转而追捧各种“立刻见效”的思想,追随各种急功近利的运动。

全国上下,从军队到党校一起下海经商。教育医疗从投资变成了包袱,于是教改、医改通通改成了收钱;国外的一切都被无限美化,所以外资得到了超国民待遇,免税三年,拍屁股走人。国有企业被低税收的外资挤垮,只能 “减员增效”;宝贵的工业人口被迫成千上万地下岗摆摊;投机最来钱,所以社会资金涌向投机市场,炒股票、炒古董、炒大蒜、炒盐、炒房子;地方政府为了完成上面的GDP指标,不得不求助房地产来刺激经济;为了减少欧美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家决定减少出口依赖,扩大内需,结果导致贫富差距拉大···

这些“折腾”,是新中国工业社会的青春期叛逆。有浪漫诗人说:“青春就是用来犯错的。”确实,对于这个时期某些人的自甘堕落,我们没有必要去跟他们斤斤计较。

国家在成长,童年时期感性的工业化激情也就变成了少年期的理性工业化思想,自然知道正确的道路在哪。新中国童年的建设有激情,基础打的牢,也经得起青春期的折腾。再

加上国际合作不断,中国的工业化社会已经渐渐找到了自己的感觉。从70年代喊口号反对美帝国主义,到80年代国内精英纷纷逃离中国投奔自由世界,再到08奥运海外华人争相护旗···有句话叫“出国后才知道什么是爱国。”这几十年中国的自我定位进行了两次180度转向。但中国的社会心态并不是简单地转了一个圈,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建立了自信。当年急于建设共产主义的激情和盲目的乐观被自我否定,尽管有堕落,尽管有浮躁,但是我们看到了更多理性人的思考,而这些人,是可以领导中国进入下一次变革的。用马克思和列宁的话说,这是历史的“螺旋式上升”、“退一步进两步”。

当代中国的很多人,叛逆也好,堕落也罢,都是这个国家青春期的躁动。我们的父辈也即将面临退休问题,他们把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家交给我们这些80后和90后。当代大学生,不再是温室里娇嫩的花朵,而是准备接手整个国家的新一代,理应正视前方的道路,而不要为个别人的堕落儿怄气。

(2)爱国,要从爱自己的同胞做起。

民众举行抗议活动 反对日本窃占中国领土钓鱼岛

冲动之下,人往往难以自控,有可能做出不够理性甚至过激的举动。比如前不久,多个城市爆发的反日游行中,途中个别年轻人一时情绪失控,出手打砸沿途的日系车。

年轻人血气方刚,爱国热情可嘉。但是,保钓绝非一朝一夕即可大功告成,我们必须做好长期、深刻、复杂斗争的准备。我们愤怒也好,激动也好,都不能失去理智,不能不过日子。爱国首先应当理性,必须做到行动有进退,行为有底线。

而这个底线,就是不能损害同胞的利益。之前,有些年轻人看到国土被占,一时急火攻心,看到和日本有关的东西就来气。其实,那些被破坏的车辆,都是国人财产。打砸也好,泼漆也好,伤害的是国人的利益。这种结果,与爱国的最初动机简直是南辕北辙。

这种不理智的过激行为,不仅会造成公私的财物损失,还可能使得同胞之间对于爱国行动产生抱怨、怀疑,不理解,甚至可能造成意见分裂。这种结果,不是爱国青年所愿意看到的,而是对手所期盼和乐见的。一切的失去理智,都是“处于下风”的前兆,对事解决无益。

一切爱国举动,都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来表达。比如,我们可以选择自己表达抗议和爱国的手段。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买日本车,不买日本化妆品,不去日本旅游,这都是法律赋予的个人的自由,谁也拦不住,谁也干涉不了。但是,我们不能以暴力去干涉别人,甚至去破坏同胞的私有财物——这已经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了。

有朋友问,爱国就必须爱国人,那么如果遇见日本人该怎样?我们是一个文明的国度,在和平状态下,谁也不应该对平民施暴。施以武力,那是在战争状态下双方军人之间的事情。对平民、妇孺施暴,是几十年前侵华日寇的作为,我们永远不齿。

什么是爱国?爱国,不是去爱政府,也不是去恨其他的国,爱国,要从爱自己的同胞做起!这是我们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急需认识到的。

(3)精神文明的重建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人的精神确实处于巨大的混乱和虚无之中,但不管怎样,政府权力所控制的范围和力度在逐渐地收缩,而市场及社会在逐渐地发育。每个人、每个家庭可以自由支配的空间在不断扩大。在这个私人空间中,我们可以不必信奉官方的意识形态,追寻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我们无法再将责任推托给他人,而必须直面自己的良知,而在良知的指引下生活,风险似乎也没有以前那样大了。我们已依稀看到中国人重建自己精神世界的希望。这希望其实就在潜伏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的深处。每个人都希望给自己的生命找到意义,希望在家庭、社区中过一种平和、宁静的生活,希望帮助他人或者在自己有危难时得到他人慷慨的帮助。

精神重建乃是社会领域、由每个普通人自发地参与的事情,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注意的。有人说,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少有人注意精神的丰盈。确实,当电脑在每家每户普及,当纸质书逐渐被电子书取代,我们的文明正在面临巨大挑战。如果我们都不读书,如果我们的思考内容都是从互联网上剽窃来的,那么整个社会还有什么精神文明建设可言!

知识,确实是能改变命运的,并不是说只是能为你功利化地挣多少钱、让你连升几级官,而是让读书人更加接近理性,接近人类文明。

“绝大多数的人并不会为自身长期的福祉设想,他们通常只会为立即的舒适和满足打算。这是一种具有主宰性的倾向,更可说是人性深层的本质。”而要摆脱这种宿命,加尔布雷斯的答案是“自我救赎”,大学生必须在功利与梦想之间寻找到心态的平衡。于是,对理性的崇尚与对知识的渴求,变成了拯救路径之一。“哪怕在这个深夜,只有我一个人还在读书写字,人类就还有救。” “ 读书是和虚无对抗的方式,是了解历史的最佳渠道,她可以让你精神丰盈,让你在这孤独的世上永远怀有乡愁,永不失去希望。”

精神文明的重建,第一步就是要多读书。

结尾:

我不怕今天的压抑,也不怕明天的遥远,我唯一的害怕,是我们已经不相信了——我们不相信这个国家和她的子民正一点一滴在缓慢进步;我们不相信激情和梦想依旧可以为我们指引一条找到信仰的路;我们不相信这个社会尽管千疮百孔但仍旧值得我们去尽心改造;我们不相信这片土地依旧能够带给我们强烈的热爱和归属„„如果要形成好的价值观,请相信,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吴志新 《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特点的调查研究》

姬长军 《冲突·整合·创新——何以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和谐价值观》 戴木才 田海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探》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实证研究 篇7

1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中存在的问题

1.1 拜金主义严重

现在大学校园充满浓浓的金钱氛围,有老师忙于兼职,有男生忙于打工,有女生忙于相亲。例如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女嘉宾马诺在节目播出后,以“拜金女”之称迅速蹿红,随之而来的“口水”漫天飞舞,马诺的现实和拜金,只不过是被电视媒体放大的效果。现实生活中的“拜金女”,又何止仅仅是马诺一人,在《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调查显示有一半多的女大学生愿意嫁给“富二代”,理由仅仅是可以少奋斗几年,作为女大学生,她们本可以靠自己的实力生活,却空想着嫁给“富二代”这种纯功利性的社会价值观,无疑不侵蚀许多在校女大学生心灵中的那块净土。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是现实中风行的一种观点,女生都爱好去找一个“富二代”作为自己的结婚对象,她们愿意拿自己一生的幸福去做赌注,绝不留情地把自己拿去和金钱交换。像这一类的女大学生,她们具有明确的利益目标,甚至可以直奔物质享受而去。金钱的诱惑,使许多人都走向了畸形的人生价值观。

1.2 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表现明显

首先,个人主义盛行。客观地讲,现在的部分大学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总以为周围的一切都要围着他们转,思想政治课上倡导的为国家、为集体做贡献,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好像与他们没有了关系,而个人主义、利已主义在大学校园空前膨胀。大部分的大学生把利己主义作为自己行事的准则,做任何事情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为自己着想,而把集体利益撇向一旁。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不关心国家大事,缺乏社会责任感是当代大学生的普遍现象。其次,功利主义尤为突出。现在的大学生不管在那方面都渴望成功,这种想法虽好但是他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往往都希望通过走捷径就可以收获成功。例如:最常见的就是考试舞弊现象,这在大学校园是最为常见的现象,大部分学生都希望期末考个好成绩,拿个好名次,从而获得奖学金,但是又不肯付出,不认真复习,抱着舞弊的心理去取得自己想要的高分,功利主义极为明显。

2 当前高校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成因

(1)应试教育的弊端。教育本是以人为本作为其主要目标,但是,由于受传统科举制度的影响,教育的选拔性功能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应试教育以考试为指挥棒,过分重视分数,忽视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常被看作是不知道感恩的一代,在他们的脑海中没有感谢的概念,总以为老师的谆谆教导、用心良苦是烦人的表现,而父母对他们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事,是他们份内应该去做的事。应试教育无视人的主体价值,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应试的机器,而忽视他们思想品德的提高,人生价值观的引导,以致于使许多学生由于一时的错误而走向歧途。

(2)当代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是80后出生,他们是在国家快速发展、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对他们来说,人生唯一重要的竞争就是高考,因此,当他们以优异的成绩考取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后,便对自己有了松懈,再没有上高中时的那股干劲,那种吃苦耐劳的毅力,个个都把大学当作是轻松娱乐的殿堂,曾经的豪情壮志全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加之,大部分大学生为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优越,让他们个个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以至于他们在人生价值观的选择方面暴露出种种弱点。

(3)就业的压力。由于近年来就业压力骤增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更为现实,在一些高校,“急嫁族”嫁“富二代”近年来呈现出上升现象,不少人依靠婚姻谋出路,有人戏称“曲线就业”。这一现象既反映了当今女大学生们婚念价值观的转变,也折射出经济社会转型期人们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

3 解决途径的见解和看法

综上所述,有许多原因造成了一些大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时没有把握好一个度,没有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致使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与社会相偏离,也是社会所不提倡的。因此,有必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行。

(1)针对女大学生都想嫁“富二代”这一普遍现象,学校应该给予恰当的教育。为此,笔者建议:一是作为“教学育人”的大学学府不能只注重扩大招生,而普遍忽视素质教育,应当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二是“金钱至上”导致了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遭到了颠覆,然而媒体不厌其烦,不惜版面把那些女生嫁入豪门的新闻天天端出来款待受众,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和诱拐的作用。此种现象当戒!三是必须想方设法、竭尽所能地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机会,让更多的女大学生能够充分就业。“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就是这个道理!

(2)针对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表现,学校应该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从2004年起,我国就已经在实行新课程改革,目标就是以人为本,倡导素质教育,从而建立起一套新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并且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弊端。例如:形式化突出,大多数老师为了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实行素质教育,盲目的推重形式而不重视实际内容。与此同时,教师本身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以及人生价值观的确立有很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发挥教师在各方面的表率作用,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此外,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要求学生发掘自己的优点给自己个目标去努力。让学生学会选择,选择了就不要回头,一直向着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奋斗。顺境不得意,逆境不消沉,绝境不绝望。要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就要求先将自己的事业或者自己该干的事情完美的去完成了。只有你完成了什么,别人才能认可,而人生的价值也就在其中体现了。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徐凤姝.大学生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邹强.价值观念变迁中的学校德育变革[J].教育探索,2006(9).

[3]张海波.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嬗变的原因及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1).

[4]张增杰.论大学生心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5]张进辅.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特点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2).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篇8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生命教育

开展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研究,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也有助于高校教师及管理者了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状况,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西部地区的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其中男生占45.92%,女生占54.08%;文科专业学生占34.35%,理科专业学生占35.37%,医学专业学生占30.27%;大一年级学生占7.14%,大二年级学生占32.65%,大三年级学生占26.19%,大四年级学生占34.01%;独生子女学生占31.29%,非独生子女学生占68.71%。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共发放问卷310份,回收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94份,问卷回收率96.7%,问卷有效回收率94.8%。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但防御能力不高。90.5%的大学生认为“身体健康”非常重要,8.8%认为一般重要,只有0.7%选择不重要。在问到“遇到火灾等突发事件时的应对方式”时,有3.1%学生表示一点也不知道,有83.7%表示只知道大概方法,但没实践过,只有13.3%的学生表示知道,并实践过。以上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的防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对大学生同居持开放态度,但学校性教育缺失。当被问及对“大学生同居”的看法时,47%的男生和22%的女生认为大学生同居很正常,只要双方自愿就可以,22%的男生和23%的女生认为只要将来结婚就可以,9%的男生和23%的女生表示反对,20%的男生和30%的女生表示说不清楚。此外,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分别是电视、网络和书刊杂志(73.8%)、同学(9.9%),家庭教育(5.4%),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只有10.9%。这反映出大学生性知识的来源很少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正规教育,家庭和学校性教育严重缺失。

3.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存在极端行为。当问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时,只有2.7%的学生认为不重要。可见几乎所有大学生都认为人际关系的好坏与个人的发展密切相关。但是,当问到“如果同学间如果出现矛盾怎么办?”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会采取及时沟通对话协商的办法,但也有小部分学生会选择不去理睬,从此关系僵化,还有1.7%的学生表示会采取极端过激行为。当问到“如果遭到冒犯,是否有其杀死对方的念头?”,结果让人很吃惊,有4.8%的学生表示“经常有”杀死别人的念头,24.1%的学生选择“偶尔有”,71.1%的大学生选择“没有”。数据表明有一部分大学生还不能做到尊重和爱惜他人的生命,缺乏必要的法制观念。

4.大学生生活质量不高,心理咨询机制不完善。当问到“对大学生活的感受”这个问题时,有36.73%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活精彩而充实,4.76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活无聊、空虚,38.44%的学生认为希望渺茫,看不见路在何方。还有20.07%的学生认为没什么感觉,稀里糊涂就过来了。数据显示出,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不高,生活满意度非常低,生活缺乏目标,看不到希望,对未来感到迷茫。当问及“如何缓解生活压力”时,有绝大多数大学生选择自己会慢慢消化,有3.74%的学生为此感到困惑,不知如何应对,有15.31%的学生选择寻求发泄途径,仅有5.4%的学生选择求助心理咨询。可见,大学生调适情绪的能力并不高,高校心理咨询服务也不健全。表1是学生压力主要来源:

表1 大学生压力的主要压力来源

5.热爱生命,正确对待自杀,但是存在极少数自杀倾向。在问到“能否做到热爱和珍惜生命”,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示自己一定能做到热爱和珍惜生命,仍有24.15%的学生表示不清楚自己能否做到,还有4.1%的学生认为自己做不到珍爱生命。当问到“当你遇到很大的挫折,你有过自杀的想法吗?”时,只有一半学生表示从来没有过自杀念头,有37.1%表示偶尔有自杀念头,有6%的学生经常有自杀念头。以上数据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很可怕的现实,高校中有自杀倾向学生比例很高。

6.积极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但存在功利化倾向。当问到“你在什么时候觉得生命最有意义?”的多项选择题时,选项的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实现个人目标的时候(84.4%)、被需要的时候(76.2%)、能使父母安度晚年的时候(71.1%)、被别人赞扬或仰慕的时候(41.5%)、赚很多钱的时候(40.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更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但也存在部分学生贪图物质上的满足与享受。

7.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看法。调查显示,高达74.1%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很有必要,21.1%的大学生认为无所谓,只有4.8%的大学生认为生命教育不重要,可以看出,大学生普遍对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有强烈的期盼。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篇9

摘要: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推力,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事关重要。因此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尤为重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学生;价值观

正文:

虽然理论上人的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但是随着人们周围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着改变。而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大学生生活学习中存在着、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因此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因为本身强烈的好奇心和尚不成熟的自我控制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新鲜事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价值观影响大学生的不仅仅是大学期间的学习与生活,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总的来说,价值观的重要性有以下几点: 1.价值观思想认识上的统一是人际关系的基石 2.价值观利益上的互动和协调是人际关系的核心 3.价值观信息上的沟通是健康人际关系形成的关键 4.价值观实践上的一致是人际关系的保证

因此价值观对于大学生的生活与发展都是相当重要的,这种重要性体现在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学习与个人交际中。扩大一个层面来讲,由于大学生必将成为未来社会健康发展的新鲜血液,又因为受过高等教育,所以大学生必将是整个社会的中流砥柱,因此说他们影响着整个国家的未来也不为过。所以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培养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部分。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思想积极、乐于助人、勇于奉献,能够以大局为重,不仅仅计较个人得失,多学些本领,多掌握几种技能,适应竞争,适应社会,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同时,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明确,心系国家安全与人民安危,更加热衷于关心国家大事,并发表个人意见。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代大学生中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正迅速兴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影响,把“一切向钱看”、“当官发财”作为自己的人生幸福的标准,他们把我奢侈、享乐作为人生的意义所在,更加趋向于形式化的东西。并且热衷于攀比。一部分学生讨厌学习、埋怨现状,旷课去兼职、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把大学简简单单的看成一直文凭,以此作为上升的跳板。此外,崇尚个人主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利己主义膨胀,对集体利益的漠视冷淡。崇洋媚外,遗忘优良传统。

二、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原因

(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导致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的加大,出现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高收入阶层的奢侈生活,以及舆论媒体的渲染以及不正确的引导,此外还有社会生活现状中不得不面临的各种问题:就业、医疗、住房等等,都从负面冲击了大学生的价值观、消费观,以致出现攀比、摆阔等白金行为、享乐主义。这时部分大学生为了追求高消费,甚至放弃学业去外兼职挣钱以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虚荣心。这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也慢慢地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

(二)、学校的价值教育导向不健全

目前教育改革依然是人们争相讨论的一个焦点,在经济高速发展、全球化成为主流时,中国的传统教育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而空洞乏味的教学方法、错误的价值导向导致大部分学生认为步入大学就相当于人生有了保障,因此在大学彻底放松。此外中国的大学教育同样有很大的弊病,过分注重空洞飘渺的形式,比如,学生会的存在已然变成一个校园内的官场,在这个官场里学生学会了走后门、攀关系。

(三)、信息时代网络、媒体的影响

网络时代的到来将自制力有限的学生彻底冲垮,网络里的各种诱惑(游戏、电影等)也一点点蚕食着学生的价值观。一切以利益为标准的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也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

(四)、大学生自身意志薄弱与不成熟

因为未曾接触过社会,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思维、情感处于变化发展中。因此在充满不良诱惑的外界环境下,大学生很容易就迷失自我。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们更热衷于外来的事物,又由于心理的不成熟,因此一些腐朽的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深深毒害大学生。

三、利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方法

(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决弘扬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树立先进典型,抓好示范教育,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重视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用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武装大学生,加强党的建设,正确引导大学生,以先锋模范带动大学生。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二)、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

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不仅仅要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更要勇于实践,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观。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须使社会的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在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大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创造社会所需要的行为,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三)加强学校教育

首先应当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环节。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想,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运用理论、文化、宣传等手段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通过科学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健康活泼的集体活动来营造一种明朗、健康、活泼、有序的文化氛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有凝聚力的校园文化,给学生以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上一篇:锻造分厂2012年7月份质量总结下一篇:公司新人个人工作总结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