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2024-08-05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通用12篇)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篇1

摘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这是国家的梦, 也是国人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深情阐述, 再度引起了中华民族对自身光荣、责任、使命的热切关注, 激发了中华儿女走向伟大复兴新的自觉。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能量, 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坎坷追梦历程的深刻启示, 也是我们大学生面向未来开拓前进应时刻秉持法则。

关键词:中国梦,改革开放,大学生

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 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 “中国梦”正引领当代中国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迈进。一百多年前,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到:“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莘莘青年学子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 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

“中国梦”吹拂亿万国人的心, 一如“春天的故事”在人心间生根发芽。“中国梦”不是宏大口号, 而是蛰伏在每个中国人心头的期许、希冀;它是每一个中国人生活在美丽中国, 实现安居乐业, 追求事业成功;它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心情舒畅, 工作和生活在自由民主、公平正义、平等有序的和谐社会中;它是通过各族人民同舟共济、艰苦奋斗, 凭着根植于“中国梦”的中国精神, 在不远的未来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社会安定、生态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换言之, “中国梦”既是对百年来中华民族为之奋斗追寻的概括, 也是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渴望;既是对中国人共同命运的深情凝炼, 也是对普通个体人生价值的表达和升华。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 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传达给每个青年最强烈的信号, 是党和国家宏伟大业向每位青年发出的深情召唤。也是让党的事业后继有人, 让党的队伍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根本。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现在,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中国梦”。今天, 中国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中国的发展仍有无限空间, 中国人还需要鼓足干劲、共创未来。在新的征程上, 我们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 必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 继续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当代的青年, 很少像过去那样, 在战场或艰苦环境当中经受刻苦的锻炼, 拥有壮怀激烈、报效国家的机会与责任。但当代青年, 特别是青年大学生, 同样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 这是青年作为现代人所追求目标的重要标志, 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基础。作为国家培养出的当代青年大学生, 应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一、明志, 以远大的志向为国家前进和发展鼓足动能

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是推动发展的“正能量”。作为当代大学生, 一旦拥有远大志向和理想, 就会不畏前行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就会想尽一切办法, 去克服和战胜困难, 就会立足当下、放眼长远, 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和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 开拓奋进, 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二、自立, 勇于承担人才强国的重任

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是当代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项重大战略任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既是国家战略, 又是广大青年的历史责任。在科技和教育迅猛发展, 社会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 当代青年有较多的机会学习、运用、创新现代科学技术。广大青年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任, 争当优秀的创新人才, 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

三、自强, 树立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

青年人最大的优点是:有拼劲、充满活力和朝气;有激情, 始终鼓足创新前行的动力;有锐气, 敢于挑战障碍, 不拘一格。大学生, 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创业、独立奋斗。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 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奋斗, 只有具备百折不挠、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精神, 才能在中国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 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中国梦, 梦很长, 上下悠悠几千年。我的中国梦, 梦很短, 几度兴衰几梦幻。我的中国梦, 梦很重, 征途任重又道远。我的中国梦, 梦很轻, 神州已上九重天。度过了多少漫漫长夜, 跨过了多少沟沟坎坎, 忘不了积贫积弱的昨天, 把握好科学发展的今天, 奔向美好的明天。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党的十八大集中全党智慧, 体现人民意愿, 适应时代要求, 提出了宏伟奋斗目标, 描绘了壮丽发展蓝图, 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敢做梦”、“能圆梦”、“拥抱梦”的决心和信心。

四、激活“正能量”, 落实“中国梦”

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锻炼与提高, 是坚持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与核心内容。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界定为“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只有全面发展各种能力, 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 才能不断从事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不是单一的能力, 而是一个能力体系。在这个体系中, 一是要有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认识和适应自然、社会和自我发展变化最基础的能力, 包括自主学习能力、书本理解运用能力、人际交往学习能力、知识运用和更新能力等等。二是要具备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在实践中有目的地改变、改造、改善、改进和调整实践对象的能力, 包括资源转化与整合能力、运用科技手段能力、专业实习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等等。三是要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的能力的最高形式, 包括创新思维能力、预测决策能力、创新表达能力、创新策略能力等等。所有这些能力, 都是当代青年大学生不可或缺的能力。它既是全面发展的标志, 也是推动全面、高校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具备这些综合能力, 才称得上具备拥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领, 才可以“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才智”。上述能力, 不是凭空而成的, 需要我们广大青年大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锻炼、摸索、提高。

年轻就要造梦、追梦、圆梦。今日的青年一代是一支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生力军, 是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们的历史使命是“富民强国”, 我们的历史责任是学习、工作和奉献。我们是中国今日之责任、明日之希望、民族之未来, 是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正处于黄金时代, 应当学会竞争, 勇于创新, 更重要的是作出贡献, 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贡献给国家最需要我们的地方, 用青春托起“中国梦”。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篇2

摘要:自建国以来,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时代在召唤青年人去坚定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我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应是“科教兴国”的实践者和完成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为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党书记习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总书记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的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继承人,他们将决定祖国的命运,大学生作为青年之中的佼佼者,必须坚定自己的理念,肩负自己的使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贡献。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加强道德修养,锻炼道德品质,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这是大学生对自我的要求,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第一步。我们要掌握科学知识,用科技武装头脑。可以运用到以后的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养育我们的父母。回报传授我们知识的老师。回报给予我们和谐发展环境的国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应当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国家的荣辱兴衰与我们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因此,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更多地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当前世界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中国在国际上所处的环境,敏锐观察和判断国际动向。向着国际上需要的人才战略目标迈进,从而实现振兴中华的理想。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有世界的眼光与全球意识。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时代,中国和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学生的世界眼光,有助于他们拓展思维空间和领域,不仅从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且要从国际的、他国的、他民族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关心人类,关注地球,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发展成长为把握世界潮流、通晓国际规则、目光远大、视野开阔的一代有为青年。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

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 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篇3

【关键词】中国梦 大学生 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應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青年大学生肩负着祖国与民族的希望,是社会前进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往往反映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当代大学生应在“中国梦”的引领下,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树立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发图强。

一、“中国梦”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个历史主题。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中国经历了多灾多难、内忧外患、备受欺凌的悲惨遭遇,经历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赶走列强、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扬眉吐气,经历了改革开放后国家迅猛发展、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实体的辉煌豪迈。至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2013年3月17日,习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又深刻阐述了“中国梦”,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更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它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中国梦”涵盖了民族的梦想和个人的梦想,存在于每个中华儿女的个体理想之中,更存在于每个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之中。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作为大学生主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将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共同理想信念相结合的理想信念,是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重,将个人的理想信念融于国家、民族、社会共同理想信念之中,是大学生对社会、人生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中国梦”的提出丰富和创新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体系,是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最佳结合,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培育有着重要作用。“中国梦”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千万亿梦想的凝聚和升华,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引导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方向目标,是激励大学生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同时,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加油助力,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可以使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梦”的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信念,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二、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追梦与实践主体,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如何,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关系到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总体来看是好的,无论是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是爱国热情都大大增强,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兴媒体的兴起,各种价值观念、社会思潮不断涌现,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理想信念不坚定

当今时代是迅猛发展、瞬息万变的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想充斥着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空间。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知、价值判断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三十多年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公平失义、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蒙蔽了大学生的双眼,致使部分大学生无法正确地看待和评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产生了理想信念的动摇,甚至质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造成的后果就是对社会主义前途感到渺茫,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坚定。

(二)理想信念多元性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多元并存,我国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开放、多元、民主的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环境,必然导致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也必然出现多元性。多数大学生能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深刻践行“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是,在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处于不断地变化中,他们思想中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也日趋凸显,进而表现出理想信念的多元性。

(三)“个人梦”与“中国梦”相脱离

多数大学生都能够深刻理解“中国梦”,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个人的自我发展与祖国的全方位发展休戚与共,能够做到“先人后己”“先集体后个人”。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上,以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奋斗为主导思想。他们的理想信念趋于低层次化、个人化,倾向于工具性而非价值性,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相脱离。在这些大学生看来,对名、利、权等个人欲望的不懈追求才是理想信念所在,他们把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把他人、社会看成谋求成功的手段,更把社会责任抛在脑后。

三、“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

“中国梦”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指导思想, 为解决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想支撑,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原则和对策起到了指引作用。针对当前“中国梦”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提出的要求以及大学生理想信念出现的具体问题和原因,高校应高度重视“中国梦”的引领作用,积极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培育途径。

(一)以“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以及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育等内容,这些内容与“中国梦”的内涵与实质是统一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之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炼升华。“中国梦”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政治自信和价值自信,“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深化和丰富,对于大学生积极参与“中国梦”的实现进程,在逐梦之旅中接受教育、提升素质、增长才干,成为国家栋梁具有重要作用。

(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兴国之魂,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有力武器和精神支撑。在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也是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方面面,使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努力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养,使其成为具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高校应积极响应中宣部、教育部的号召,把宣传思想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生命线来抓,努力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三进”工程,切实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模式,找出社会制度、历史事件、传统文化、社会道德等与“中国梦”的契合点,把“中国梦”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统一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内在价值,强化“中国梦”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引领。

(四)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全方位渗透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既有内在的教育导向,同时也有潜移默化的隐性渗透功能。开展新型校园文化活动,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把“中国梦”巧妙地植入到校园文化中。比如组织举办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征文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会演等校园文化精品活动,利用校园报纸杂志、校内网、广播、电子屏、校园景观等广泛宣传,邀请专家学者并结合大学生所关注的时事热点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研究,深化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深入理解“中国梦”,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理想追求、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染和陶冶。

(五)充分发挥网络的平台作用

当前,互联网犹如一把双刃剑,给全社会带来了深刻影响。高校应积极打造网络教育阵地,合理运用网络资源,对大学生展开理想信念教育。网络阵地已成为助推高校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将“中国梦”的理论材料、视频资料、先进事迹等在网站上进行集中展示,图文并茂的立体教育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加强记忆,并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建设,主动掌握“中国梦”传播的话语权,在网络教育平台中引导形成一种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和良好的精神风貌,避免错误思想的长驅直入,帮助大学生在树立理想信念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六)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外化作用

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让大学生把“中国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应认真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过程,引导大学生在磨炼中践行“中国梦”,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与“中国梦”有关的“三下乡”活动,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体察民情。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行动是大学生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培育的重要实践环节,将“中国梦”最大限度地融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对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锻炼能力、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篇4

一、“中国梦”的内涵特征

(一) “中国梦”揭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大提升

所谓“中国梦”, 其实现当然是离不开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指标的, 它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实力特征。当前, 我国的经济发展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因此, 党的十八大绘制了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就是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人民民主进一步扩大, 步入到创新型国家行列中去。

(二) “中国梦”揭示了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幸福特征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反映了大家要维护好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最大程度上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作为新时期的幸福指数, 它是物质因素与非物质因素的综合体, 主要是要全面提升当今社会和谐的水平与质量, 要坚持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的发展要求。

(三) “中国梦”揭示了中华文明复兴的文化特征

当今时代是一个文化互相渗透的时代, 我国古代文明要想在新时代中绽放出现代文明特色, 就需要超越传统的文明形态, 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一个五位一体的和谐中国, 其中就包含了生态文明建设。这意味着我国文明具备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的新特征。

(四) “中国梦”揭示了全面发展的人的价值特征

“中国梦”是包容了多种角度的梦想, 包括要让中华儿女都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和全面发展的能力, 让他们在自由的条件下自由发展。因此,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大的发展目标, 它将是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 将在很大程度上大大提升“中国梦”的内涵和凝聚力[1]。

应该说, “中国梦”是每一个积极进取的中国人的坚定信念, 集中体现了中国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的伟大理想和美好愿景。我们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实现了多个进步。我们应该首先努力全面建设一个小康社会, 这将为我们实现“中国梦”奠定扎实的基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栋梁之才和中坚力量, 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地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重大历史责任。

二、“中国梦”视阈下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

(一) 团结一致, 脚踏实地

作为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强烈好奇心的年轻一代来说, 当代大学生有着非常好的时代发展条件, 他们接触了多元化的文化, 体会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伟大成果。但是, 当前又是一个充满着多重危机的时代, 社会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 逐渐出现了各种浮躁的不良心态。这些容易导致空谈大话的出现。因此, 我们必须改变这种习气, 脚踏实地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新一代党中央周围, 实干苦干。事实上, 要想顺利实现“中国梦”, 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而且也要付出更多的艰苦奋斗。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群体, 当代大学生有必要也有义务肩负起这个历史重任, 要在“中国梦”指引之下, 埋头苦干, 努力奋斗, 不要只喊口号不付诸实际行动。只有实干才能真正兴邦。当代大学生必须在享受到物质成果的同时, 避免和防范各种不良思想的误导, 要大力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道德, 求真务实, 脚踏实地地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2]。当代大学生在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的时候, 必须努力克服各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以自己的真才实学, 埋头大胆地创新实干。事实上, 十八大就明确提出务实的实干精神, 认为要进一步健全各种机制, 尤其是树立起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进一步赋予“中国梦”丰富的内涵, 进一步凝聚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进一步培育攻坚克难的顽强斗志, 从而让当代大学生在实干创新中克服多重困难而走向“中国梦”的灿烂大道。

(二) 科学求真, 人文并重

当代大学生有着丰富的人生价值, 他们的命运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不再是简单的年轻一代, 而是肩负着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年轻一代。但是, 他们又享受到了物质极大丰富带来的伟大成就, 容易受到不同思潮的影响。因此, 我们必须进一步指导当代大学生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 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 要深信不疑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因此,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当代大学生必须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 要在为个人努力奋斗的过程中, 综合考虑到集体价值的实现。这就需要当代大学生不仅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更要弘扬一个国家和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仅仅有先进的科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它必须辅之以严谨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文精神。要提高综合素养, 努力做到科学知识方面求真、人文修养方面求善求美。具体来说, 科学精神方面应该具有严密性、精确性、客观性和普遍性, 而人文精神方面则是要以人为本, 尊重并重视人的价值实现和个性化需求。事实上, 有一部分人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对立。这种观念有失偏颇。我们应该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互融合成一种理性主义, 让当代大学生成为具备科学素养和人文修养的新一代全面发展的新人[3]。我们只有把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当代大学生, 才是一种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等教育, 才是一种完美的教育方式, 要通过此种方式让当代大学生具备完整意义上的人生价值观。这是解决当前很多大学生人文素养不高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 尊重个性, 协调发展

为了实现“中国梦”, 当代大学生还必须充分挖掘出自己的个性化特征。如果盲目随波逐流, 掩盖自己的个性化需求, 显然是与新时期的发展要求相悖的。因此, 当代大学生必须注重个性发展, 推崇各种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 从而努力成为一个集“知识、能力、人格”于一身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时期大学生。这就是说, 当代大学生在充分发挥出集体力量的同时, 也要寻求自身个性化发展, 进行自我建构, 满足“教育终身化”和“学习个性化”的时代要求, 重视在个性化中实现创新发展, 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当然, 这种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也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来实现。当代大学生必须从校园里走出来, 走向社会各个角落, 要有独立的人格、高尚的品位、创新的意识, 要留意生活、关心社会、注意时事, 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不仅要学好各种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 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能够在必要时肩负起一定的责任。这就是说, 当代大学生必须学会自我改变, 主动吸收各种优良的社会风气, 启发自己的心智, 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 发展知识和智慧, 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从而构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良性互动局面, 进而使自己真正担负起属于他们应该承担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当代大学生应该是有志的一代新人, 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是我们时代的真正主人。我们要让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觉悟、有志向、有抱负的人才, 能够把个人利益与民族国家利益结合起来, 平衡好三方之间的关系, 在充分享受应有的权利同时, 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把权利与义务很好地统一起来, 从而真正实现“中国梦”[4]。

摘要:文章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特征, 探讨了为实现新时期的“中国梦”当代大学生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 即:团结一致, 脚踏实地;科学求真, 人文并重;尊重个性, 协调发展。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任仲平.筑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N].人民日报, 2013-04-01 (1) .

[2]颜晓峰.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N].江西日报, 2013-04-01 (B03) .

[3]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国梦[N].经济日报, 2013-04-01 (3) .

中国梦之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篇5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一直在寻梦、追梦、圆梦。从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梦”到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梦”„„但由于没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这些梦想都未能实现。“五四”运动以后,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封建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创造了根本前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成功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进而实现“中国梦”。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这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条件。艰苦奋斗是成就任何事业或理想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最近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可否认,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要看到,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决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遇到很多困难与风险。我们意识到,全国人民只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继续埋头苦干、顽强拼搏,才能排除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战胜各种风险,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去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到来!

努力学习,掌握本领,为实现中国梦而贡献青春,这是我们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上富有朝气、富有创造性、富有生命力的群体。实现建党建国“双百”目标的宏伟蓝图,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忧患增人慧,艰难玉汝成。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学习,掌握本领,艰苦奋斗,自觉磨练自己,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我们的青春在为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篇6

关键词:中国梦;理想;理想教育;高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238-03

习近平总书记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上创造性的提出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伟大社会理想——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工作目标。社会成员需要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实践中国梦重要群体的大学生而言,最主要的即是树立崇高的社会主义建设理想。邓小平曾说: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经常教导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社会青年,要有理想。[1]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理想教育工作是构建中国梦过程中大学生教育的核心问题。

一、中国梦、理想与理想教育的概念

(一)“中国梦”的概念阐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包括如下内涵,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和谐。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在中国共产党建成一百年周年时全面完成小康社会的构建,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要建成一个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中国梦在现阶段的基本目标既就是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当代大学生正是小康社会构建的主要力量。

(二)理想的概念阐述

理想是思想意识形态的一种,通俗上指我们的愿望、憧憬、希望。具体而言,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可实现的可能性的向往与追求,集中体现了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政治立场。理想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属于人们精神意识,这种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虽属于对未来憧憬但由于其本身的科学性有成为现实的可能。

理想区别于空想与幻想。空想是不符合客观规律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现的想象。幻想,是在现实中有一定的根据但并没有完全展开,一旦具备某种条件,就有转化为现实的想象。不能把理想混同于幻想、空想等虚无、臆造的东西。现阶段大学生由于理论界定不清,容易犯混淆概念的错误。

(三)理想教育的概念阐述

理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理想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在特定的社会按照一定阶级的意愿和要求,有组织、目的、计划的引导帮助受教育者设定理想的教育活动。中国现阶段理想教育的本质是以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教育活动。当代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中国特色的道德观、切实的择业观,以及正确对待理想的态度和追求理想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二、大学生理想与中国梦的关系

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是中国公民共同的社会理想。公民个人的理想被称之为个人理想,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为个人理想所涵盖。因此大学生理想和中国梦的关系就是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

(一)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互依存、相互矛盾、辩证统一

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着个人理想。直接表现为社会理想决定着个人理想的选择、具体内容和实现方式。中国梦这一社会理想的核心要义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个人理想的确立必须要围绕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正确的个人理想要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服务。个人理想在道路选择上要坚定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广泛的历史底蕴和深刻的现实基础是个人理想实现的最佳途径。大学生追求个人理想必须以中国梦的实现为前提,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理想相互依存,脱离了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个人理想的实现便失去了重心。

另一方面个人理想反映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完成取决于个人理想的确立与实现。众多个人理想构成了社会理想,社会理想的实现依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即中国梦的实现要以广大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及个人理想的实现为支撑,广大学生在确立及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要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特定时代特征相结合,执着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样才不会在实现个人理想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三、当前大学生理想教育的现状

国内学者们对理想教育的现状普遍表示出了忧虑[2]。

(一)大学生理想教育难度越来越大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和价值观相互碰撞,大学生在面对多元价值选择时很容易茫然和迷失[3],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大学生在确立、追求理想时带有明显的利己主义的趋势。例如,外来思想中“个人英雄主义”割裂了大学生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统一关系。第二,当前在校大学生多为1990年之后出生的青年,这一年龄段的青年性格特征明显,不愿接受模式化的正式教育,在学习中更倾向于娱乐性和自主选择性。第三,大学期间青年学生的教育环境宽松,学生个人思想不牢固、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此时大学生的价值观极易受社会变迁和社会思潮的影响。这些因素加剧了大学生理想教育的难度。

(二)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度把握不准

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教师,承担着培育有理想的社会公民的重要使命,在大学生理想教育教学中居主导地位,教师的综合素质怎样对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实效产生直接影响[4]。教师对大学生理想教育的现状是要么把理想定位过高要么把理想定位过低。具体表现为在没有经过任何铺垫的情况下直接对大学生进行理想灌输,过分强调实现共产主义和社会作用从而忽视了个人理想的确立与实现,尤其是对职业理想、生活理想教育的轻视。同时又容易把理想与现实混为一谈。在当前高校的大学生理想教育中,经常会发现高校教育学生只是为了学生能找到一份工作,一味的要帮助解决学生的生计问题而忽视了学生对社会承担的责任。笔者在对安徽省210名随机选取的不同学校的学生的走访调查显示,有84.7%的学生不愿意上学校组织的思想教育课,有79%的学生认为思想教育课与就业指导课没什么差别。只有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思想教育课是有用的。endprint

三、当前大学生理想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对理想的概念把握不清晰

在大学生理想教育实践过程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会把理想教育等同于理想信念教育或者信仰教育。在笔者的调研的210名学生中有47.2%的学生无法明确区分三者的概念。事实上三者具有很大的区别。信念是一种心理状态或精神状态,具体表现为人们参照一定的认知对某种思想或事物表示坚信不疑且付诸行动。信仰属于信念的一种,具体包括两个表现形式,一个是指对虚无的荒谬的观念的疯狂崇拜例如宗教,另一个则是基于社会实践对以事物的发展规律为基础的思想的深信不疑以及身体力行,如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大学生理想教育的目的、方向尚不明确

理想教育是按照一定阶级的意愿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帮助受教育者树立理想教育活动。现行理想教育确实指导大学生如何树立理想追求理想,但没有表明阶级要求的理想的具体目的以及确立该理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没有解释清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还是拥有高尚情操的社会参与者的问题。由于大学生接受的理想教育与具体实践产生矛盾最终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在被调研的210名学生中,有90.4%的学生表示学校只有组织上课没有组织定期回访,4.7%的学生不知道学校是否回访过,4.9%的学生表示应该有过回访。

(三)大学生理想教育中顾此失彼的现象频频发生

这些顾此失彼的现象具体表现为(1)注重理论性教育缺乏实践性教育。只有理论教育而没有实践教育使得大学生理想教育的效果欠佳。(2)注重社会理想而忽视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然而在实践中大学生更关心的是具体理想的实现问题。(3)注重个体理想而忽视理想与理想之间的关系。现行教育中我们只注重单一理想的解读却忽视了理想间的相互关系,导致大学生在看待理想问题时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4)注重理想教育任务的完成忽视理想的多元性。以往的教育模式中往往运用统一的模式和理论对学生进行教育并未考虑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学生对教育课程失去兴趣,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四)大学生空有理想缺乏实现理想的信心

在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大学生确立理想已不再是难题,困难的是大学生没有勇气实现理想追求理想,一些大学生崇尚“活在当下”,只关注今天与现实,对未来抱虚无的态度[5]。造成大学生追求理想信心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种压力来源于社会、学校、家庭。这个难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广大大学生树立勇于实践的决心,还需要全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为大学生追求理想创造良好的环境。在被调研的210名学生中,94.2%的学生表示有理想,但问及是否有信心实现理想时,只有30%的人明确表示有信心。

四、解决大学生理想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中国梦的实现是社会理想实现的过程。但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向理想目标的前进,无疑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6]。大学生理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正是曲折性的体现,要取得前进性的效果需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做工作。

(一)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其实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爱国主义作为中国精神的中心发扬广大。实现中国梦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基础地位,抵制各种不良意识形态的冲击,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7],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只有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才能指导大学生统筹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远大理想与现实理想的关系,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了大学生实践个人理想的有效途径,唯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取得自我实现的效果。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艰苦奋斗的民族凝聚力,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宏大的民族自尊,升华大学生的民族自豪,增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心,从而完成自觉实践社会主义的探索。

(二)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能动作用

社会教育对社会理想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8]。社会是学生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社会的美好激励着学生的向上成长,社会的丑陋却恐吓学生使之不敢走进社会,因此社会要积极传递正能量信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大学生增强实现理想的信心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使其在丰富大学生活方面发挥作用。

学校对学生理想影响最大。学校除了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氛围外,还要定期举办课外拓展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方便学生把活动组织者的外在要求内化为自我要求。同时思想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思想政治老师的教学活动,还要调动广大辅导员和任课老师在生活和教学中灌输理想教育。学校要与学生家庭建立交流机制,使得学生家长自觉配合学校在家庭生活中端正学生理想态度。

(三)开展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

对理想信念的教育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关于实践对大学生理想教育的重要作用学者们表示普遍的认可。要坚持现实性和实践性原则,开展多途径的理想教育活动[9]。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如实的反应理想的稳定性和强度,并能够为理想的正确与否和反思提供借鉴和修改方向。中国梦强调艰苦奋斗的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恰好为大学生创造了展示自己艰苦奋斗乐于创新的舞台。学校要鼓励学生走进田野走进工厂走进社会,进行广泛的调研和实习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增强自身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责任感。尤其要组织学生游览红色旅游景点,革命纪念馆等景点,使学生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带领全国人民走上繁荣富强的民主道路,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志愿者活动也是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通过服务他人,青年学生能够体验到人生价值,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对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endprint

(四)大学生理想教育要因人利导

大学生理想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不同个性,重视不同大学生不同性格的全面培养。尊重个性即是尊重学生的个人理想,每个大学生都有自主选择美好未来愿景的权利,他们有自己的考量与追求,但是教育工作过者要告知学生,一个人追求的目标并不是越高越大越好,而是看它是否适合自己,这是最为根本的[10]。从而要求教育工作者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学生对社会事件的观点与态度,明确他们的追求和向往,从而使理想教育更有针对性,真正帮助大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社会理想与职业理想。

六、结语

大学生理想教育与中国梦的实现息息相关,做好大学生理想教育就是为实践中国梦服务。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关键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因此教育思政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深入学生,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只有在思政教育工作者、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做好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7.

〔2〕蒋建其.大学生理想教育研究综述[J].2008,21(2):36-38.

〔3〕陈洁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人文意蕴对我国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启示[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32-34.

〔4〕谢慧敏.当代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48):108-112.

〔5〕杨柳.当代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1(10):63-66.

〔6〕庞旭瑞.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的几点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11):81-84

〔7〕王宣瑛.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研究[J].问题探讨,2009(5):128-129.

〔8〕陈红曼.试论高校社会理想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131-132.

〔9〕李春生.浅谈大学生的理想教育[J].教育探索,2011(12):147-148.

〔10〕王柏棣,王平.大学生理想教育的现实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9):41-43.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篇7

一、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增强他们追梦的意志和决心

关于“中国梦”的内涵, 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3月17日, 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又指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同时还强调“国家好, 民族好, 大家才会好”、“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实现“中国梦”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必须加强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关键要加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没有人才, 什么梦都只能是空想。因此, 作为高校的教育者, 要从育人强国的角度,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梦”的美好境界, 同时要把当代大学生自身的“成才梦”与全国人民的“中国梦”联系起来。从当代大学生自身来讲, 他们的“成才梦”是渴望得到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优美的生活环境。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要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最高利益, 以人民的共同理想为个人奋斗的目标。

树立崇高理想, 心存伟大抱负, 是当代大学生成就任何事业的必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五四讲话”中强调: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 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 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科学的理想信念, 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 随时都有触礁的危险。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 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嘱托, 他们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 增强实践才能, 更需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明确做人的根本。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是民族的希望。他们就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和管理者, 今天的奋斗, 今天的追梦, 就是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要使他们自觉认识到:一方面, 当代大学生的“个人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 它们又是对立统一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还是互相排斥的。我们要在充分肯定大学生个人“成才梦”的基础上, 引导他们将个人“成才梦”与实现“中国梦”有机地结合起来, 坚定追梦的意志和决心,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真正实现个人的“成才梦”。

为此, 高校要注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与措施,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要紧扣时代脉搏, 紧密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 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紧密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艰苦奋斗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 实现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对接, 解决学生在学业、情感、人际交往、成才目标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激发他们对社会发展、社会价值更深层次的思考, 最终将理想信念升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具体行动。

二、培养勤奋的优良学风, 增强大学生圆梦的知识和本领

回顾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 是一个大国生生不息的奋斗史。近代中国, 面对坚船利炮的西方列强, 承载“四大发明”历史传统的泱泱大国被迫打开了国门。无数仁人志士, 秉承“科技救国”的理想, 为民族存亡奔走呼号, 前仆后继, 矢志不渝。新中国成立后,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 逐步建立起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从“两弹一星”为国家赢得地位和尊严到“杂交水稻”普济天下苍生;从“神舟”遨游太空到“蛟龙”深潜海底。从建国之初经济破败、民不聊生的“烂摊子”到今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曾经连铁钉、火柴都要靠进口到今天成为世界第一大生活用品出口国。这一幅幅喜人的画卷都描绘着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 中华民族不断追求新知识、探索新真理、创新新科技的理想信念, 承载着用新知识、新科技追求“中国梦”的伟大历程。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 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并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我们的社会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彻底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 要使我们的祖国进入世界先进发达的民族之林, 还要靠大批的创新型人才来建设和发展我们的国家, 来振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青年强则国强, 青年立则国立”。当代大学生充满着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 是推动国家发展前进的“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四讲话”中强调: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 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因此, 高校大学生首先要培养勤奋、严谨的优良学风, 要静下心来刻苦钻研、勤奋努力;要下苦功夫、真功夫;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其次要树立创新学习的学习理念, 要以求真务实为基础, 采取创造性的学习方法, 积极追求创新成果。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善于组合、加工、消化已有知识, 而且要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不仅要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 更要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做到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全面学习、终身学习, 增强圆梦的知识能力和本领。

三、弘扬中国精神, 铸造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人格品质

人总是要有一定的奋斗精神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这段话不仅概括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 还深刻阐明了“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的决定性意义。今天的中国, 我们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 要实现“两个百年计划”、“两重历史重任”, 更需要“中国精神”一如既往的支撑与激励。我们要引导大学生弘扬它, 不断学习、领会、实践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精诚团结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勇敢坚毅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诚实守信的精神等, 引导大学生在提高自身科学技术素质的同时, 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 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科学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铸造实现“中国梦”的高尚人格品质。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增强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实践能力

“在实战中锤炼意志, 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寻梦、追梦、圆梦的真实写照。所以, “中国梦”不止是一个目标, 一种愿景, 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知、情、意、行”相转化的过程, 要把“知”最终转化为“行”, 而我们的大学教育仅仅停留在书本、停留在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必须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 走向社会, 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 学习社会知识, 增长才干、锻炼毅力, 在实践过程中自觉履行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实践第一的观点, 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也是高等学校教育必须实施的教育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推荐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一般包括研究型、服务型和养成型三种类型。

其一, 研究型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从学校和社会选择或指定的研究课题中, 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它侧重与学校的发展定位、专业特色相结合, 与课程教学环节相结合, 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结合, 一般包括教学实践、专业实习、科技创新、科技服务等, 主要在“考察”、“探究”、“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潜能。

其二, 服务型社会实践主要包括“三下乡”、“四进社区”、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2009年温总理在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湖南大学看望广大师生时勉励青年大学生到艰苦的地方去从事包括志愿服务在内的社会实践, 去吃苦, 去锻炼。大学生要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在教育、科学、文艺、环保、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社区服务等方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

其三, 养成型社会实践主要是培育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发挥教化功能的一种社会实践。它在内容上强调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重在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人文素养、自立自强意识等。养成型社会实践一般包括军政训练、勤工助学、生产劳动等。大一学生的军训是这一实践活动的最主要、最基础的形式, 我们要充分利用军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军事理论教育, 把好大学生的“入门关”。高校也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 做好校内勤工助学工作, 以补贴的形式, 鼓励大学生到图书馆、教室、食堂、宿舍等地方做兼职, 还可以提供助岗助教, 学生班主任等岗位。勤工助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另一方面还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增强大学生自强自立的信心。

总之, 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定要坚持学以致用,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 掌握真才实学, 勇于创新、勤于实践, 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成才梦”的关系, 强调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任务和新思路。本文从实现“中国梦”是对当代大学生成才理想的内在要求入手, 分别从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知识能力教育、人格品质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等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教育路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梦,教育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同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全文) [EB/OL].新华网http://www.e23.cn.

[2]罗国杰、夏伟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修订本)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刘洋:优良品质引领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EB/OL].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网站, 2013-04-23.

[4]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EB/OL].新华社, 2013-03-17.

[5]石国亮:解读中国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3.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篇8

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 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 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 我以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国家也是如此。把梦想变为现实就是从模糊的意识变为一种清晰明确的思想意识和理想信念的过程。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指出“中国梦既是马克思主义的, 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史文清在2013年5月20日《学习时报》发文指出:“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典范”, “中国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新境界。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需要, 中国梦内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

可见,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思想意识,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二、当代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重要意义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有利于推动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 而且可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一, 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当前, 由于受到多元思想文化的影响, 部分当代大学生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忽略了集体、国家利益, 中国梦教育能够使当代大学生理性地看待个人主义, 更多地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价值取向, 从而正确地激励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当今社会环境影响下, 少部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对国家和政府产生了不信任感, 中国梦教育可以为当代大学生真正了解社会和国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让他们对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充满激情与信心。同时, 中国梦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 “对于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提升当代青年学生的政治素养起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 ]

第三, 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各大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 工作岗位日趋饱和, 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形势, 而就业问题又是关系大学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中国梦教育能够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端正心态, 有针对性地进行择业, 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第四, 树立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对当代大学生中国梦教育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做到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 对当代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起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作用。

第五,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国梦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 可以使高等教育的内容更加完善, 在一定程度上是突出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历史教育和民族教育的内容, 优化高等教育学科结构, 突出高等教育的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

三、当代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 打牢当代大学生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 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群体。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把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联系起来, 用中国梦打牢当代大学生的共同思想基础, 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热爱祖国和人民, 热爱中华民族, 热爱我们的每一寸土地, 激发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找到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结合点

1. 中国梦指引当代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理想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 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 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 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 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3]当代大学生都有追求自己理想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 要实现这一愿望, 就要树立科学的人生理想, 把个人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 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我国的社会现实和基本国情, 选择和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

2. 中国梦提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动力

青年时期是一个最容易产生理想的花样年华, 也是最有激情和干劲为实现梦想而付诸实践的时期。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就是每个大学生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搏、不懈奋斗的过程, 中国梦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核心价值追求, 把大学生个人发展的梦想与民族复兴的梦想紧密相连, 为当代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3. 中国梦明确当代大学生报效祖国的责任担当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立则国立。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落到青年身上。中国梦指引着青年大学生以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态度, 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奉献的关系, 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贡献微薄之力。同时, “中国梦”作为当代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目标, 也要求他们不畏前行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 学好文化知识, 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坚持, 从而促进和明确了他们报效祖国的责任担当。

(三) 搭建当代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校园传播平台

1. 利用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当代大学生中国梦教育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校园范围内形成的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意识潜能和行为方式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当代大学生中国梦教育, 把中国梦巧妙地植入到校园文化中, 让他们随时随地都能接受中国梦教育。

2. 运用新媒体平台, 加强当代大学生中国梦教育

新媒体给当代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和平台。新媒体在大学中的普及率较高, 是进行中国梦教育的有效路径。

第一, 建立高校的中国梦教育网站。加强高校新媒体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为当代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提供硬件支持, 开设能够吸引他们阅读、点击的栏目, 做到内容多样、形式活泼, 激发大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

第二,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中国梦教育网络政工队伍和制订一套完善的中国梦教育网络工作制度。把中国梦教育纳入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网络建设总体规划, 为网站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和人力保障, 严格网络工作人员选拔程序, 制定网站运行具体办法。

3. 推进高校课程及相关改革, 加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

第一, 通过设立专门的中国梦教育课, 或者在“两课”教学中加入中国梦教育章节, 把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固定下来。建立高校对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主要渠道。

第二, 通过突出历史教育的重要性, 让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使他们感受到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让他们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从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信心。

第三, 通过改革高校辅导员制度, 要求辅导员除了提高他们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以外, 还要对他们进行中国梦教育, 引导他们了解中国梦, 信仰中国梦, 并在中国梦的指导下确立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一支有梦想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可见, 对当代大学生实行中国梦教育, 既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又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梦”已成为当前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 承担着践行“中国梦”的伟大使命。阐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重要意义, 着重分析从打牢大学生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找到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结合点、搭建当代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校园传播平台入手, 来构建当代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中国梦,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 (2012年11月29日) [N].人民日报, 2012-11-30.

[2]丁萍.新形势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意义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3) .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篇9

一、强化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 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 我以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和文化, 在人类文明史上书写下了浓重的篇章, 同时, 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沧桑的民族, 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家和人民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 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民族复兴、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梦想。然而, 梦想实现不易, 复兴之路艰难, 中国近代史又是一部艰难求索史, 一部不懈奋斗史, 从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从一盘散沙到团结和谐、从备受凌辱到独立自主、从封闭愚昧到文明开放, 中华民族雪耻图强的探索从未停止, 伟大复兴的梦想从未泯灭,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无数的曲折与悲壮, 豪迈与奋斗, 用蘸满自己鲜血的笔改写历史, 在布满荆棘的历史险峰里踏出一条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终于不可逆转地结束了中国积贫积弱的历史, 不可阻挡地推进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

回眸历史, 在民族发展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青年都站在了时代的前列, 他们在救国图存的杀场上抛洒热血,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激流中流淌汗水, “中国梦”承载了历代中国青年的理想、青春、热情和奋斗, 印满了历代中国青年沉甸甸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之迹。历史是一代又一代延续的,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 不同时代的青年, 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 承担不同的历史使命,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重任是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他们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和精神, 继承老一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础上, 开创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纪元。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我们要实现现代化, 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树起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新的里程碑。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 国家就有前途, 民族就有希望。当代大学生是与民族复兴历史进程并进的一代, 他们将是这个过程的亲自参加者, 这段历史的直接创造者, 用“中国梦”激发他们的责任感, 强化他们的使命担当意识, 让他们认识到责任的重大和光荣, 从而时刻牢记使命, 奋勇担当使命, 同时要明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事业, 前进的道路上无疑会有各种艰难险阻, 但只要使命在心, 坚定不移, 就一定能抵御各种风险, 战胜各种困难, 推进伟大事业前行, 刷新历史发展篇章, 为中华民族明天的梦想与追求铸就辉煌的成就。

二、固牢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之基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无数仁人志士历经肝脑涂地、上下求索而寻得的一条唯一能够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 为救国图存, 中国人民有过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孙中山是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伟人, 但由于没有找到正确道路, 故而都未能解救中国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苦难的中国带来了希望, 有了中国共产党, 近代以来激荡在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民族复兴梦想才渐渐明晰起来, 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 我们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科学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在对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总结中走出来的, 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

历史这面镜子和这部教科书昭示我们:道路决定命运。一个国家和民族, 有了正确的道路, 人民的奋斗才能充满希望, 命运的航船才能乘风破浪, 党的十八大再一次向世人宣告,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 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遵循,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更应认同和接受这条历史和人民选定的道路。

当代大学生出生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 寄予厚望, 但是, 由于国际国内各种因素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一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倾向, 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 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 也是最危险的动摇。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 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 甚至会影响终身, 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们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对大学生“中国梦”的教育要将信仰问题作为重要内容, 引导他们树立“中国梦”的远大理想,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生信念, 将“中国梦”根植于大学生内心。我们要多维度、多视角地让大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也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实践证明了的光明之路, 它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新生活的巨大热情, 大幅度提升了综合国力, 使国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只有这条道路才能将“中国梦”的理想变为现实, 别无他途。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成为坚定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三、引领大学生正确定位人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 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是十八大传达给每个青年最强烈的信号, 是党和国家宏伟大业向每位青年发出的深情召唤, 也是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保证。

当代大学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大学生的价值观决定着他们对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判断、选择、好恶取舍, 支配着他们的行为[3], 其价值选择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当代大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深刻的国内社会转型, 他们面临的选择很多、机遇很多, 在多重诱惑和各种选择面前, 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 关注自我多, 关心社会少, 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大学生努力寻求人生定位的时刻, “中国梦”为大学生在当下找到自我、确立人生方向提供了时代坐标, 对大学生“中国梦”教育要注重其价值观塑造, 将认同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实现中国梦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追求, 将大学生多元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行为统一到“中国梦”的共同理想上。

大学生都有追求个人理想, 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 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理想信念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内在的契合性[2], 应将个人梦和国家梦有机结合在一起。首先,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 要求每一个中国人都用自己的勇气、智慧、创造精神同心共筑, 中国梦给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施展才能的机会, 让每个人能够梦想成真。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国家好, 民族好, 大家才会好。个人梦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 一滴水只有放入大海才不会干涸, 一个人只有将自己融入社会才最有力量, 大学生只有顺应时代潮流, 主动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将个人的学习、成长、事业、理想置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才能获得更大发展机会, 把握发展的主导权主动权,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其次, 梦在前方, 路在脚下, 唯有实干, 一切美好的东西才能创造出来。当代大学生一定要知行统一, 抓住在校学习的黄金时期, 从今天做起, 从点滴做起, 自觉地锻炼自己, 主动完善自己, 努力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 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勇于创新创造, 矢志艰苦奋斗, 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以真才实学助力中国梦, 成为实现“中国梦”当之无愧的接续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对当代大学生“中国梦”的主题教育, 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定要发挥各方面力量, 利用各种渠道形成合力, 使“中国梦”真正深入大学生心灵, 让他们在学习中理解, 在理解中践行, 在追梦、圆梦中释放青春的光彩。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梦”的亲自参与者和直接创造者, 提高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激励大学生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 在对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中应突出强化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 引领他们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正确定位人生发展目标。

关键词:“中国梦”教育,当代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11.18.

[2]李抒望.对“中国梦”的几点解析[J].社科纵横, 2013, 28 (4) :1.

[3]满海龙.论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1, 28 (4) :109.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篇10

1.1 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发展进步的关键时期,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的希望在于青年人。而当代青年大学生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我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与当代大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息息相关, 也与大学生自身是否能够健康成长直接相关。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必须深入研究我国的历史发展和现今社会现实, 密切关注现今社会的变化, 更好地引导青年大学生去努力拼搏锲而不舍地找到问题的根源, 从而能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坚持实干兴邦, 不断为人民服务, 逐渐实现“中国梦”, 去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2 有利于坚定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念

世界经济蓬勃发展, 而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往来也越来越密切, 伴随着各种文化思潮和一些良莠不齐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潮似水般地涌进国门, 冲进校园, 也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

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 是一个先进民族奋力向前的向导标识, 更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年勇敢走在时代前面, 不断奋斗, 开拓, 奉献。目前, 我国仍然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和社会转型期, 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更加需要借力“中国梦”这一丰富内涵, 高扬我国民理想,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理想信念来武装教育当代大学生, 巩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

1.3 有益于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梦”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口号和思想本身就代表我中华名族千千万万民众的希望期盼, 更加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从而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客观发展需要。“中国梦”的提出更加凸显了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 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度, 更加体现了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观。实践不仅是理论的基础, 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反之亦然, 在不断实践中形成正确的理论方针是更好实践的指南, 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乱行。没有伟大的理想, 实现“中国梦”永远都是在“进行时”, 当前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将实现“中国梦”化入内心, 去认认真真地践行。

2 用中国梦唤醒当代大学生的时代担当

2.1 立志以求远

我国的广大青少年应当志存高远, 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 锻炼自己的意志, 让青春在时代的进步中焕发绚丽的光彩, 坚定理想信念。中国梦是全国千千万万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期盼, 也是我国青年一代应当牢固树立的伟大理想和目标。

“志不立, 天下无可成之事”。当代青年大学生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树立远大的志向。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一个没有梦想的民族必然会被世界所遗弃。当代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建立的关键时期, 能不能确立符合时代发展的人生理想, 直接关系到他们在未来沿着哪条路走、成为什么样 (下转第20页) (上接第6页) 的人、为什么而学习等一系列问题。青年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就要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和基本国情, 并以此为基点设定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2.2 立行以求功

我国的青年大学生应当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 埋头苦干, 从自身做起, 从点滴做起, 用自己勤劳的双手, 一流的业绩成就自己精彩人生。要不怕艰难, 攻克难关, 勇于到艰苦的基层, 经受锻炼, 增强个人才干。要敢闯敢干, 努力在改革中创出新路, 创新业, 不断开拓发展新天地。

恩格斯说过:“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 而是看他的行动, 不是看他自称如何, 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因此, 一切怀抱远大理想的青年大学生, 其人生发展与个人价值的实现都必须植根于祖国繁荣强大的沃土之上, 报效祖国是每一个青年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 国家就有前途, 民族就有希望, 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 也是未来的”, “是国家的、民族的, 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我们的, 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

2.3 立学以求进

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的本领, 学习是不断成长进步的有效途径。青年大学生的素质和本领将会直接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古人说:‘学如弓弩, 才如箭镞。’说的是学问的根基好比弓弩, 才能好比箭头, 只要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 就可以让才能很好发挥作用。青年人能够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本领, 应该把学习视为第一要务, 作为一种社会责任, 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 一种生活方式, 树立远大的目标和理想, 让勤奋学习成为实现理想的动力, 让自己的青春更加无悔。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飞速, 知识更新更是日新月异, 学习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青年学生应当坚持奋发学习, 增强自己的本领, 珍惜美好时光, 集中精力, 刻苦钻研, 切实做到学以立德, 工以养技, 学以致用, 以自己毕业以后能够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学生要以学习为己任, 养成健康科学的学习习惯, 学会运用不同领域不同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 结语

总之, 实现伟大而美丽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的辛勤努力和付出。当代青年大学生尤其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就要引导大学生编织小梦想, 共筑“中国梦”,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让青年大学生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给北京大学学生回信勉励当代青年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N].人民日报, 2013-05-05.

[2]人民网.中国梦:内涵.路径和保障[EB/OL].http://cpc.people.com.cn/.

[3]高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 (2) :25-26.

孟子的理想与当代中国梦 篇11

关键词:孟子;理想;中国梦

何谓“中国梦”?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的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他为中国发展目标、民族共识和中国道路规划了新的蓝图。“中国梦”不仅是文化精神、哲学基础和理想色彩的集中展现,也是中国传统思想、传统精神、传统智慧高度凝练的形象化展现,孟子的“仁”和“义”伦理观、“制民之产”、“君轻民贵”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等等。这些博大而深邃的光辉理想,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动力的凝聚和“中国梦”的实现具有巨大的历史借鉴意义,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和发扬孟子的理想,将其历史地融合在一起,这样就能够为我们民族未来生活奠定深厚的精神基础,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有所贡献。

一、孟子的“仁”和“义”伦理观——实现“中国梦”核心价值的历史渊源

实现“中国梦”必须有“魂”,这个“魂”是指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它有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丰富的内涵。孟子倡导的“仁”和“义”,是指“仁者爱人,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所提出的“仁”,就近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善”。仁是从自我的人格修养角度讲的;义则是对待他人的态度上讲的,对待他人,要知羞恶。可见,孟子的“仁”和“义”伦理观与“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高度契合,已经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政治和哲学思想基础。孟子在《公孙丑章句》中提出“仁则荣,不仁则辱。”要求人们以义寓利,不片面追求利,把仁义作为治国道德范畴。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然要承认等价交换、生存竟争;必然要承认优胜劣汰的思想观念,其运行结果可能会导致对个人物质利益的确认。由于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 有些人不能够正确处理“义”和“利”之间的关系,在“以义制利”和“义利并举”方面没有做到位,甚至“见利忘义”,个人主义和贪欲极度膨胀,便很容易超出合理的限度,结果导致政治上出现腐败现象,经济上出现秩序混乱,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必然冲击“中国梦”的实现。我们必须要提倡人的生存不仅是为了追求物质享受还应具有高尚的情操和道德水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强调“友善”,就是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二、孟子的“制民之产”——实现“中国梦”经济基础

实现“中国梦”必须有“路”,这个“路”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之一。多种所有制经济就要求有私产,保障个人财产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早在2000多年以前,孟子就倡导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所谓恒产,指稳定的生产和生活,在当时来说就是拥有一小块土地,解决温饱问题;所谓恒心就是指一个人正常的道德行为。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就是说老百姓要安居乐业,就必须有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就必须有能保障温饱的生产,生活资料,这样就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反之,如果没有一定的产业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就不可能有正常的道德意识,就会违法乱纪、无所不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就必须满足老百姓基本的生存权利,必须以保障老百姓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给予百姓们一定的产业,从而使百姓们的生活有所依赖和保障,甚至是过上富足的生活。实践表明,我国政府早已取消了几千年实施的农业税,这就是同情劳动人民并具有仁爱之心的具体表现,这些富民惠民政策的颁布,更加科学有效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可见,制民之产换民恒心的目的就是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实现“中国梦”的经济基础。

三、孟子的“君轻民贵”人本思想——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主体

实现“中国梦”必须有“人”,这个“人”是指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主体。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思想,他认为君主和社稷皆为人民而设,民生是目的,君主与社稷是手段,也就是说人民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历史主体,是立国的根基,只有取得人民的支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地位才能巩固,国家才能稳定。孟子要求统治者掌握权力应时刻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行拂乱其所为,具有大丈夫情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应时时刻刻反省自己。实现中国梦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就要求在治国的过程中,在政策的制定上要以百姓的利益为重。此外,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还要求“尊贤”,尊贤使能,以尊贤为当务之急,贤的标准是德和能二者,用人不应该“唯学历、唯年龄”,用人的标准应该把德放在首位。同时还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推进政务公开和党务公开,秉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保障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民享有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权利和其他各项权利。要坚持八项作风规定,反对人们深恶痛绝的官僚作风,惩治贪污腐败,强化人民群众的权监督力,决不允许个人权力凌驾于法律和人民之上。否则,就会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阻碍力量。

四、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的忧患思想——实现“中国梦”的风险挑战

实现“中国梦”必须有“备”,这个“备”是指“中国梦”的实现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须时刻准备迎接挑战。孟子指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徽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优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这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民族忧患精神,也为我们“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这是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然而,它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各国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风险,也就是说全球市场、资金、资源、人才的争夺矛盾更加尖锐,世界范围的贸易竞争和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当下,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总是千方百计的向国人灌输“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等西方价值观,总是千方百计的要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颜色革命”,眼下香港的“占中”行为,已经曝露出那些“数典忘祖”中国人的丑闻嘴脸。因此,我们要借鉴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民族优患精神,坚决抵制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和受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加紧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渗透和扩张的行为,坚决抵制西方国家极力推行它们的发展模式、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我们要时刻牢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国家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威胁,防患于未然。

总之,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孟子的光辉理想为我们指明了实现“中国梦”而应该坚守的思想原则,针对复杂条件下可能出现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和方法的内在要求,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孟子的思想精髓来完善当今的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完全以人民的利益为导向,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真正实现孟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这才是理想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刘海龙,孟子思想中“仁义”与现实联系的中介[J],社会科学,2012(04)

[2]刘明杰,论孟子“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J],西部教育研究, 2012(03)

[3]陈聂红,孟子民本思想对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意义[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2(02)

[4]崔华前,论孟子思想对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贡献[J], 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10)

[5]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62

[6]徐洪兴.孟子一百句[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7]王其俊.孟子解读[M].泰山出版社,2003

[8]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王兴业.孟子研究论文集[C].山东大学出版社,1984

[10]周正,浅谈孟子思想对当代廉政建设的几点启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05)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篇12

1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

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然而,因为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文化多元化发展浪潮的冲击,再加上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自身发展层面上也存在很多问题,这就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缺乏理想,信念薄弱甚至缺失,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我国小康社会构建目标的实现。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时代感特别强,但是责任感比较差,时常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突出、张扬。二是认同感非常强,对于共同理想以及爱国主义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都能够形成比较正面的认识,期望与社会接触,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然而,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社会实践能力比较差[1]。三是参与意识比较强,但是分析辨别能力比较弱,对事物缺乏深度思考,还有一些大学生没有政治鉴别能力。大学生虽然知识丰富,思维模式也比较先进,但是毕竟人生阅历不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因此不能客观地分析社会现象,时常出现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行。四是缺乏集体观念,但是主体意识却非常强。一些大学生往往做出一些逃避、转嫁责任的事情。五是缺乏艰苦奋斗的作风和精神。

2 影响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发展的原因

2. 1 经济社会转型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冲击

伴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地不断推进,当前我国大学生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如经济、就业、学习等。这就使得部分大学生往往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缺乏人生目标和生活动力。由于缺乏积极的理想信念,他们往往没有勇气、信心和毅力去迎接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的挑战,以至于产生消极心态,意志消沉,沉迷游戏世界等。

2. 2 多元混杂的信息环境影响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全民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与网络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心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互联网使他们接受到大量的信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2]。互联网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认识和了解世界的知识信息,另一方面又充斥着暴力、色情、犯罪等毒瘤,容易对思想免疫力薄弱的大学生造成错误的诱导和毒害。一些大学生沉迷于色情网站,还有一些甚至因网络暴力的诱导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2. 3 文化多元化浪潮的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和网络科技的日新月异,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交织,并产生激烈碰撞,当代大学生就处于这样一种文化多元化浪潮之中。不可否认,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中有很多积极健康的元素,比如乐观、自信等等。但同时,一些西方文化价值观中的消极元素正在对我国当代大学生产生着不良的影响,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等。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抗腐蚀能力比较弱,部分大学生受这些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好逸恶劳,往往通过一些极端的非法的方式取得财富。

2. 4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有待提升

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相关部门和学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缺乏认识,关注度不够; 第二,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还未形成合力; 第三,学校理想信念教育目标和课程脱离大学生思想实际,不能产生效果; 第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未能适应经济社会的新变化。

3 “中国梦”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引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重要思想,并阐述了它的深刻内涵,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不但引领了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更是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引导作用。

3. 1 “中国梦”激发了大学生的梦想

“中国梦”认定了个人理想在国家理想和社会理想中的合理地位,它提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国梦”的提出让当代大学生有了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只要肯努力,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这是对个人理想和奋斗的积极肯定,激发了大学生的个人梦想,促进了大学生积极健康理想信念的形成。

3. 2 “中国梦”坚定了大学生的信念

当代一些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意识,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梦”为大学生提供了理想信念的坐标,引领大学生确立人生方向,构建积极的理想信念。它首先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引领,引导大学生要有梦想,要将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统一起来; 其次,它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是大学生必须坚定为之努力的使命。“中国梦”坚定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坚定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3. 3 “中国梦”启发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中国梦”的实现之路必须是一条改革创新之路。大学生富有创新的梦想、勇气和斗志,是当今社会最有创新潜力、最富有活力的群体。“中国梦”重视个人梦想和个人价值的实现,重视创新精神的发挥。在这样一种社会宏观环境之下,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启发,创新精神得以施展,创新能力得以体现,其个人素质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4“中国梦”引领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

4.1加强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首先,必须改革大学思想政治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实效性、针对性,增强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必须将“中国梦”的思想内涵与社会民情紧密联系起来,并将之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这样的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社会现状结合起来,非常具有说服力。其次,建立健全网络教育机制。应该构建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平台,利用网络、社会交际平台,实施以“中国梦”为引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将“中国梦”的内容和相关思想内涵、视频音频资料以及模范人物的事迹等上传到网络共享平台上,供大学生学习。同时用QQ、微博等工具开展互动,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网络学习氛围。

4. 2 加强文化熏陶,引导大学生凝聚个人梦想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语言风格、行为习惯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应该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比如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文化节、文艺表演以及主题演讲等。推出一些富有积极健康意义并且为大学生所喜爱的文化作品,构建独特的校园文化风格,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其次,通过举办优秀党员、先进人物等评选活动,树立一批思想高尚、表现优异的值得广大学生学习的先进典型。同时开展教育研讨座谈会,宣传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构建推崇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以先进人物感召广大大学生,促进其健康理想信念的形成和梦想的凝聚。

4. 3 加强实践培养,鼓励大学生以实践追逐梦想

学校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民情,了解自己毕业后即将置身社会开始人生奋斗的新起点[3]。可以举办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社会实习活动,组织大学生到各行各业的企业里进行轮岗实习,让大学生亲身体会到我国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亲身感受到社会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需要大力解决的社会、经济、民生问题,了解到最真实的社会现状。进而让大学生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明白到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才有可能实现个人梦想,并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自己的贡献。

4. 4 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提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

在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广大大学生个人梦想的凝聚和积极健康理想信念的形成。通过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预备党员、开展党员继续教育等活动,进行“中国梦”主题理想信念教育。在开展教育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要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并让他们积极引领学生们成长和成材,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为“中国梦”和个人梦想的实现努力奋斗。

5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科技的突飞猛进,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在的物质环境和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都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一些大学生受到复杂生活环境的消极影响,理想信念开始动摇,有些甚至误入歧途,前景堪忧。“中国梦”的内容、内涵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它能够统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大学生的个人理想紧密地结合起来。学校应该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让“中国梦”的内涵和精神指引大学生的精神道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开拓创新,为社会主义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实现作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曹丽萍.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46-47,73.

[2]张海龙,郭彬,侯伟.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的探讨[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29(1):64-67.

上一篇:100%低地板车辆下一篇:阻抗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