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研究(精选7篇)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研究 篇1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研究
随着我国走向世界,中国的文化领域既对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批评继承,也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1.请问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您认为大学生需要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吗?*
A.需要B.不需要
3.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吗?
A.感兴趣B.不感兴趣
C.看哪个方面_____________(你感兴趣的那个方面)
4.你觉得你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多少?*
A.了解很多B.了解很少C.了解一点
5.你了解以下哪些中国传统文化?*
(多选)
传统节日,如:元旦,春节……
传统文学,如:中国四大名著……
传统艺术(国粹),如:四川变面……
传统习俗,如:元宵节吃汤圆或元宵……
传统思想,如:儒家文化思想……
6.你喜欢过哪些中国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更喜欢中国传统节日还是外国的节日?*
A.中国的B.外国的C.都喜欢
8.你通过哪种途径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多选)
上网调查
课堂知识
长辈教授
参加一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
传媒的宣传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平时更多阅读中国传统文作品学还是外国文学作品?*
A.中国传统文学作品
B.外国传统文学作品
C.两者的阅读量差不多
10.你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在的社会里发展状况如何?*
A.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发展得很好
B.不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发展得不好
C.不清楚
11.你觉得当代大学生有义务、有责任去保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吗?*
A.有B.没有C.不知道
12.你会参加一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吗?*
A.没兴趣参加
B.视情况而定,有时间、有能力的话才参加
C.会积极、主动参加
13.你觉得哪些活动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知道中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吗?*
A.知道,并且比较了解
B.知道,但不是很了解
C.不知道
15.如果学校开设相关的兴趣班你会参加吗?
A.会B.不会
16.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你最认同的是?(多选)(把字体标记成红色即可)古文诗歌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射覆酒令歇后语传统节日
17.你担心中国传统文化会出现断层现象吗?
A.担心B.不担心
18.你是否有深入了解过某种传统文化?
A.有_________(请说明)
B.没有
谢谢您的参与!灯谜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研究 篇2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确立独立的生活意识, 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才能在社会建设中担负起时代赋予大学生的重任。大学期间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 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用它去践行以实现自身价值。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
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价值规范, 三者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依存, 将不同层面的价值观有效地统一起来, 既体现了对国富民强的向往, 又突出了对社会稳定的美好意愿, 同时, 更彰显了对人民个性的张扬。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 大学生比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但也有的大学生不认同。归结起来, 这些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
( 一) 复杂多样的价值观带来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促使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交流增强, 各种思想错综复杂, 腐朽落后的价值观全面渗透到我们各个角落。西方的一些错误思潮不断侵蚀着我国的意识形态, 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造成不利影响, 甚至影响了他们对共产主义的热爱。[2]
( 二) 不良社会风气带来的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一些严重的问题, 诚信缺失、假冒伪劣、见利忘义等现象屡见不鲜, 并扩展到思想和文化领域。这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立的。另外, 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 也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引导作用。
( 三) 传统文化缺失带来的认知障碍
由于各种文化的冲击以及高校教育体制机制的局限性, 有些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比较缺乏, 认识也相当模糊。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 传统道德也被忽视,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也比较低。[3]
三、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途径
( 一) 教育机构
1. 教育机制需建立健全。首先, 要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 向大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其次, 在教育内容上, 教育者要有选择地吸收借鉴积极的思想因素,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更有效果。另外, 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各学科的情况,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营造良好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学校应该实行有效的管理措施, 加大校园活动举办力度, 鼓励师生参加, 以此增加校园的学习氛围和文化氛围, 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发挥网络媒体作用。高校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 扩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提高大学生对此的认识。高校可以通过网络上的网站、BBS论坛、微博、微信等多种途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教育, 让大学生在娱乐的同时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同时, 高校应该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相关网站进行监督, 对不良的思潮进行及时抵制, 保持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 二) 教育工作者
1. 提升自身师德品行。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终身学习, 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相关时政内容, 与时俱进, 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以自己的素养影响学生,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 要有奉献精神, 在教学工作中恪守指责, 对学生负责, 促进学生的各方面发展。
2. 转变德育教学方式。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 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等因素, 明确课程的目的, 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实践, 既要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又要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3. 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在工作中, 教育工作者要走进学生中去, 在与大学生交往的同时充分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 认真倾听其诉求,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感情方面的问题。只有和学生互动, 密切联系学生, 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三) 大学生本身
1. 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课上, 大学生应认真上好德育课程, 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问题。在课下, 大学生要自觉学习党的有关文献和资料, 积极关注时政热点, 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除此之外, 对于大学经常开设的讲座、名家讲坛和学术沙龙等活动, 大学生要积极参加。
2.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丰富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分辨能力, 认识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 大学生要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 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进而自觉地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他们的价值观代表着未来社会价值的基本取向。因此, 全社会应该共同努力, 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罗爱军.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J].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3.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研究 篇3
有论者用“天下帝国”来形容传统中国的国家类型,天下是一种信仰,帝国则是一种与信仰相关的权力运作方式,天下帝国就是王朝国家。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统治者是汉民族的王朝)的称谓,一般采用统治者姓氏加国号的模式,如刘汉、李唐、赵宋、朱明等,这就是以一姓一朝为特征的王朝国家。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开始向民族国家转型,这一过程延续至今。
由于不同类型国家的价值观念有所差异,如果以不同价值观念作为划分标准,“中国人”这一整体性概念就会出现内在矛盾,因为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太过复杂,在法律的层面上,中国人的身份是基于中国国籍;从文化、族群或信仰层面来界定中国人的身份,就目前而言尚没有一个详尽准确的定义。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大陆国家,一直都以汉民族为主体,汉人安土重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家认同方式。而且中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在普通民众看来,一个没有中国信仰和价值观的中国籍外族人,显然算不上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虽然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法律意义上的国籍划分更具有现代性和现实性,但基于传统价值观的认同依旧根深蒂固,这会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现实问题。
国家认同由诸多具体的认同模式组成,如政治认同原本是对国家领导人的认同,现在却成为一种社会交往方式,作为日常行为模式的延伸而存在。街头绘画对于中国梦的阐释,则反映当下国人的一种生活情境,这种价值认同在更深层次上展现出中国价值观、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精神。但是由于中国地域的广阔性和民族的多样性,加之近年来欧美文化的涌入,中国文化呈现出一种多元生态,中国人的各种认同取向又存在明显的差异。
举个例子,作为当下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内容,传统孝道与现代尊老文化并非一一对应的,以二十四孝为代表的传统孝道无法完全适用于现代社会。当下城乡老人面对的各种问题,不是个人尽孝就能解决的,也不仅是家庭和个人的问题,更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从国家长远发展来说,讲求文化复兴,使中国有一个立生之本,这是极为重要的,但在传统文化中找出一个中国人的共同价值和认同,并使之与现代社会完全匹配,这是很难做到的。特别是以传统来建构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很容易引发中国人价值纽带的严重断裂。
传统文化复兴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当下的“国学热”,这里的国学主要指儒学,后者是表达传统中国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学术体系,儒学又是以各类经学典籍为主,因此当前“复兴文化传统,重塑国人认同”的思潮是与其他宗教相分离的,这样的文化复兴方式明显排斥了制度性宗教或是具有宗教特征的信仰(即不是宗教却能发挥宗教功能的信仰方式)。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变革,各种社会思潮激烈碰撞,人们的信仰模式趋向多元,道德乱象也随之产生。有论者屡屡主张复兴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如果仅以孔子所述的道德为标准,其中并不包含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其他信仰层面的社会规范,以及现代公民社会的道德,由此产生的问题是,仁义礼智信的适用范围太过狭隘,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所规范的是家国关系、君臣关系、朋友关系等,其并不具备普适性。而台湾在复兴传统文化过程中,在其中加入“人群”这一概念,鼓励人们之间相互交流,多跟陌生人打交道。某个道德标准如果仅适用于熟人社会,并作为一种权力的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台湾在复兴传统方面的行动理念值得中国大陆借鉴。
不仅如此,伴随中国国力的强盛,无边界的国家民族主义思潮汹涌澎湃,这种激进的国家认同理念在中国传统社会也是很少被提及的。
族群认同和宗教认同的矛盾
由于生活方式的差异、社会分工的不同,不同族群和社会阶层对中国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由此形成的身份认同体系内,不仅充斥着矛盾,甚至还存在冲突。
在中国社会的框架中,每个个体拥有不同的信仰身份。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重归以儒学为代表的汉民族传统文化体系,自然成为当下文化复兴的主要方向。问题在于,儒学是由中国本土文化语境中发展出来的信仰模式,但这仅仅是基于汉民族的认同,显然忽略了其他宗教信仰者的权利及其相应的民族认同。按照这种认同标准来衡量,一旦有了其他信仰,一个人就不能算是中国人,这导致中国人的国家认同标准中出现内在分歧。
当然,这与中国人的信仰特征有密切联系。按照汉族人的价值观点,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但对于中国西部许多地方而言,人们不一定会有这样的归属与认同感。炎黄子孙的文化认同给汉族人带来极高的民族荣誉感,但其中隐藏的含义是只有炎黄子孙才是中国人,这种民族主义话语显然含有分裂倾向。中国文化的根究竟在哪里呢?在传统社会中,根和鼎是相通的,鼎在传统中国是权力的象征,权力话语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所以,炎黄子孙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文化的根源,其中存在一种祖宗崇拜、一种族群认同以及一种权力秩序。
炎帝和黄帝是被汉族人建构出来的人文祖先,作为汉民族的起源,其随之成为民族认同的根源之一,后人用国家权力将其确立下来。炎黄祭祀大典如今已得到国家的认可,是国家运用公共权力所举行的公祭活动。然而,炎黄崇拜仅是汉民族建构出的神人关系,而中华民族作为炎黄子孙,其中却存在56个民族。这种文化认同尽管给中国人带来了强烈的民族感情和民族认同,但却忽略了汉民族以外的55个民族,这种说法可能会导致民族间的冲突乃至分裂。探讨中国人的国家认同,必然会涉及56个民族,所以应该强调其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传统。
nlc202309082128
中国文化及其信仰逻辑
中国改革开放道路已走过30多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国力不断增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的发展方向亦得到不断的明确和建立。中国政府如今强调“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但在这种自信中,中国人的认同又充满了内在矛盾。能否将不同信仰凝聚成一个普遍的价值共识,这是一个困难而长远的任务。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普遍的价值共识,很难对其他国家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特别是面对不同文明间信仰的冲突与矛盾。
中国的文化信仰作为一种少数人才能掌握的价值体系,不同于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等一神教信仰,其信仰核心是代替神的神圣性,以国家、民族作为载体,普通人可以修成神,譬如孔子作为中国的文化圣人,就被中国人广为祭拜,妈祖、关公如今亦都被当作神来敬仰。中国本土的文化信仰(儒释道),都与人有关系,“修”成为一种信仰,这也是中国本土信仰最显著的特征。
西方社会的价值规范、制度准则大多源于神的价值观念,与西方的因信称义不同,中国本土的信仰更强调“修”。儒教强调修成圣人,佛教强调修成菩萨,道教强调修成仙,这种信仰是存在等级的。平民百姓通过信鬼、拜山拜水或请神汉巫婆以解决问题,民间信仰由此而来。但中国传统的读书人不同,其在生活体验中不断地获得信仰,文化水平极高的人逐渐地被百姓视为可以通天的神。相对应地,中国的皇帝一直以来都是上通天地、下管鬼神众生的,一方面象征国家权威,另一方面还是宗教领袖,以此确保其政权的合法性。但同时也产生一个问题,即被奉为神的中国人的信仰和认同是什么,这一点不得而知。中国文化具有象征含义,但把中国文化作为一种国家认同的基础,其问题显而易见,即没有一套容易把握的标准和规则。
信仰具有多重性,其能动性是通过民众间的交流而实现的,但它又具有排他性。宗教信仰尤为显著,信仰者对自己的信仰越虔诚,对其他宗教越是排斥。宗教间可以对话,但信仰只能相互尊重。
那么,信仰是否有利于建构中国人的国家认同呢?它在国家认同的建构中发挥着何种作用?儒释道作为中国文化信仰中最主要的信仰类型,屡屡被人们提及,但中国文化远不止如此。如法家思想自古以来就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二者共同构成中国国家政权的统治手段,中国古代的法律就是法家思想的体现。儒家法制化则意味着强制性教化,这是儒家的道德特点,也是中国家族管理的一个特点。道德具有强制性,但要在内化以后才能发挥其功用。问题是,如果在国家层面制定道德标准,就会有过于国家化的问题,它会导致这种国家认同完全被视为一种价值诉求,其中的社会内涵却遭到忽略。
当代国家认同与中国信仰传统
中国社会以家族关系为基础,但在当今中国,一旦提及中国人的认同,又不能忽视其制度性架构,即以户口身份来划分中国人,这种二元对立结构,冲击了传统中国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认同。没有户籍的所谓“外来人”是不是中国人?从文化上可以认定的事实却在法理上被忽略。
同时,当下中国人的民族爱国情绪高涨,但却表现为一种狭隘自大的民族主义和膨胀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很容易引发民族冲突,缺乏一个共同的神圣性信仰,这是当下中国人身份认同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
再者,处于社会阶层金字塔顶端的中国人的国家认同是什么?处于社会底层的中国人的国家认同又是什么?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中国人,他们的国家认同有着明显的差异。现在中国人蜂拥移民国外,由此折射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中国的社会结构存在一种内在矛盾,信仰的缺失以及没有信仰共识的国家认同,导致中国社会缺乏应有的凝聚力。
“天地君亲师”是传统中国信仰的核心。辛亥革命后,近代民主共和的统治形式彻底否定了君主受命于天的统治形式,国家取代皇帝成为信仰对象,传统信仰中的“君”变成了“国”。民族国家是有信仰特征的,中国的国家类型从王朝国家、天下帝国演变成民族国家。传统中国社会的信仰核心是皇帝,而皇帝又是中国文化的良心。皇帝在天地和亲师的中间,起到了连接神人的纽带作用。其上有天地,而天命信仰则是汉族人的信仰基础。祭拜天地具有严格的等级秩序,天命信仰深深地嵌入中国传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只有皇帝才能祭天地,与天地沟通,普通民众只能拜鬼,敬拜自己的祖先。
祭拜祖先,是汉族人所认同的中国精神。他人的祖宗对自己而言就是鬼,而自己的祖宗在他人看来也是鬼,这说明中国人的祖先崇拜存在一个界限,界限的标准就是血缘。同祖同宗、同德同心,这反映出传统中国社会对祖先崇拜的认同。所谓炎黄子孙,都是同德同心的,以汉族文化感情来讲,“中国人”无疑是种分类标准,即把个体在横向上分成不同的群体,在纵向上分为三六九等,这样的分类图式明显会造成更多的问题,其排斥了儒学以外其他宗教的信仰者,这种以信仰类型来划分中国人的认同方式明显是不可取的。
一般而言,社会只要凭借其凌驾于个人之上的权力,就必然会在人们心中激起一种神圣的感觉,也能够创造神的信仰,其具备一种外在于个体且高于个体的力量。就复兴传统文化而言,中国人的国家认同和文化信仰,的确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评价标准。
认同中国的国家认同
塞缪尔·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曾经预测,未来的世界是基督教、儒教和伊斯兰教这三大宗教相互冲突的时代,其中提及美国人国家认同的问题,论述了美国国家特性所受到的种种挑战,认为美国已处于何去何从的关头,若不大力捍卫和发扬盎格鲁--新教文化这一根本特性,国家就会有分化和衰落的危险。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国家本身就是一个民族熔炉,其民族政策是用一种融入的方法,淡化个体原有的民族认同和背景,这一政策对中国的民族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nlc202309082128
中国一直讲求“华夷之辨”,即以文明礼义作为文化区分标准,进而在此基础上区隔中华本土的汉族人和其他外族人。中华文化奉行一种文化至上主义,如果“蛮夷”被儒化即可成为华夏;相反,华夏文明如果堕落,也会变成蛮夷。从这样的立场出发,华夏民族的文化归属感超越了它的政治的或族群的归属感。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传统目前又得到了强化,当下高涨的民族主义就是具体表现之一。“华夷之辨”讲求祖先崇拜,其规定的族群界限是很清晰的,但祖先崇拜中也存在冲突。比如在孔家后人炎黄子孙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文化的根源
提及本土信仰,不得不说佛教和道教。佛教讲求悟,讲求成佛;而道教讲求道,信奉成仙。这其中也存在明显的差别,中国历史上佛道之争数不胜数,而这两种信仰方式一般依赖于家国王朝对他们的支持,佛道的信仰则为中国统治者的权力提供神圣性。
当然,信奉中国本土的宗教并不等同于中国人的国家认同。基督教已经被现代国家认可,但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它与中国的传统价值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正因如此,当下有论者主张基督徒不是中国人。但就中国基督教本身而言,基督徒声明自己是中国人,其魂是中国魂,中国的教会由此形成了十分独特的国家认同观念。由此可见,单纯地借助文化或宗教信仰来界定国家认同,也是十分困难的。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道德国家、儒教中国、文化中国、佛教中国、民族国家、炎黄子孙、福音中国等说法,这似乎都已成为中国人的国家特性,乃至国家信仰的有机构成。这些说法,表明中国的国家合法性建基于某一文化信仰体系,但其现代特性却因此被减弱。实际上,这是一个把“国族”视为信仰对象来建构的国家,整合了包含信仰资源在内的所有资源,以建设民族国家的权威结构。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和国家之间关系非常复杂,如何实现民族间的真正平等,这是个问题。在多民族国家中,如何处理不同民族、宗教的国家认同?这就引出了用一种宗教信仰来界定一种身份的现代性问题,用民族来界定“谁是中国人”的问题也是如此。阿玛蒂亚森对此予以警示:一旦将全世界的人都归为“伊斯兰世界”、“西方世界”、“印度教世界”或“佛教世界”,就会引发暴力的出现。所以我们现在用某一种族群、某一种文化信仰来判定个人的身份,也许会导致非常严峻的现实冲突。
每一种信仰的建构方式,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民族的,都会有一种相应的信仰体系,进而建构了人们对权力、家庭、国家等方面的认同。在“天下即国家”的文化信仰中,天下是文化信仰的建构基础,国家则是一种具体的政治制度,但其中的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与整合。许倬云认为:“中国,与其说中国是个国家,不如说是个天下。”梁漱溟说道:“中国国家是一个文化,是一个文化体系。”简而言之,传统的国家类型建基于以天命、天子为代表的神圣符号和圣人象征,其统治方式基于家长制的运作方式。 这就构成了“天命-帝国”这样一个具备双重性和可变性的概念,近代民族国家也如是。天命信仰体系作为帝国权威的内核,建构了帝国传统,近代以来,天命至上的信仰传统被转换成意识形态的信仰体系,而国家则成为这一信仰的载体。
中国的文化特点是“神由人造”,其既非无神论,亦非有神论。中国文化信仰的基本特征是一切由人来决定。 潘光旦先生曾说:“中国文化从神权解放出来,可以说比任何民族文化为早;解放的结果倒不是无神论,而是神由人造论。”天命只能由皇帝掌握,其他人无法替天行道,这就决定了传统中国的国家类型,即基于天命与天子的信仰方式。能够得到天命照顾的人会当皇帝,处于社会的顶层,而不得到天命照顾的人就是百姓,且世代都是如此。由此,中国人的国家认同问题似乎就转变为“神人交通”的问题,而非利益的分配结果,它是历史圣人实践宇宙伦理、家国信仰的产物。
为此,中国历史上的国家认同传统由三个层面构成。第一个层面集中体现于对在位专制君主的忠诚,皇帝就是国家,忠君与报国是互相等同的。国家认同的第二个层面,被聚焦于维持由某一姓的君主所统治的王朝。王朝在则国家在;王朝亡则国家亡,“宗庙社稷”,也就是一姓王朝,是前近代的中国人国家认同观念的核心。“中国”和“正统”这两个观念,构成了国家认同的第三个层面,其主要是王朝认同,而不是种族认同。
就个人而言,中国人的信仰缺乏一个真实的神圣基础,缺乏一个真实的社会实践基础,缺乏一个构建信仰认同的社会共同体。从表面上看,只有权力得到认同,中国人的信仰才有依靠,中国人的认同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就现代的国家类型和信仰类型而言,现代社会中最神圣的是法律,法律的最高象征是宪法。文化认同、信仰认同、法律认同,这些认同都在国家认同关系的不同层面中,发挥了不同的功能。但是,其中最基本的、最神圣的是法律,法律认同即是国家认同。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更应强调本土文化建设,强调本土文化的自信,其需要依靠法律与宪法,并通过法治来保证中国的文化复兴,保护多民族的中国,保护各民族真正的平等,保护多宗教的信仰,保护各宗教的平等。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研究 篇4
A、新闻报道B、学术文章C、娱乐八卦D、体育报道E、传统文化F、其他
2.您是否愿意了解更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A、愿意,毕竟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嘛B、想了解,但是没有良好的途径
C、不,这些东西已经过时了,落伍了D、其他
3.您如何看待当下的传统节日?
A 只剩下吃喝了,说实话过个节挺累的B没洋节时尚,很土过C不知道传统节日要怎么D 挺有节日气氛,很中国。
E 节日都已经商业化了,成了很多的商家作秀的舞台。
4.您对哪个节日更有热情?
A西方节日B传统节日
5.您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态度是?
A很喜欢B喜欢C 没什么态度D不喜欢,认为太古板
6.对于将4月2号(孟子母亲的生日)定为母亲节,您对此的看法是?
A很好B没什么必要效仿西方C只是形式而已D 没什么意见E不感兴趣
7.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怎么看?
A非常看好B 比较看好C悲观D非常悲观
8.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A.纯属封建毒瘤,当弃之B.大多数是腐朽的,要舍弃多数;
C.喜忧参半,于己没有多大影响。D.大多数都是好的,应该给予足够的支持。
E.无论有点多还是缺点多,都应该结合时代来改进。
9.您对现在的中国传统文化现状满意吗?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D.无所谓
10如果有一项旨在保护与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您会参加吗?
A.不论什么时候举办只要有空都会参加B.如果是周末休息时间可能参加
C.不会参加但是支持这样的活动D.不参加也不支持
11.长远来说,您认为有无必要在大学中大力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开设优秀传统文化兴
趣班?A.有必要B.没必要C.无所谓
12.你觉得在大学开设中国传统课程(如《论语》、《孟子》)是否有必要?
A非常有必要B有必要C无所谓D不支持,觉得浪费时间
13.你有民族传统文化的特长吗?(包括书法、绘画、舞蹈和艺术等方面)()
A.有B没有,但想学。C没有,暂时没有兴趣学。
14.你对下列哪些哪一类型的传统文化最感兴趣?
A手工艺(特色手工艺品)B饮食文化(特色小吃)
C文学(戏剧诗歌小说)D科学技术(天文地理等方面的成就)
15.高中是文科()理科(),您认为“传统文化的了解”很大程度上受文理分科影响
吗?()
A是,文科生受到的传统文化教育较多B是,文科生对传统文化比理科生更感兴趣
C不是,理科教学中也渗透传统文化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研究 篇5
中国传统诗词对当代大学生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发展的见证,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不仅对我们民族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世界而言,它仍然是一朵美丽的奇葩。小范围讲,它影响着中华民族几年的民众,大范围讲,他对世界人民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是唯一一个不间断的文化。我简单的从几个方面,分别列举中华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及政治,经济的影响。首先是人们的生活,中华传统文化大致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成语等;传统节日有: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些文化及节日,深入到了每家每户,例如历史所推崇的古文、诗词歌赋等,由于人们的推崇,几乎家喻户晓的文化,就通过这些古文、诗词歌赋的内容传播的文化思想。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丰富了生活内容,同时也陶冶了情操。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同样也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节日的由来都有着他自己的传统意义,无论是祭奠英雄,还是对家人的怀念,都在提醒并教育着每一个人,叫我们学习他们的优良品格,或是遵守孝道等,给我们带来了,良好的影响。不仅是中国人,在其他国家,例如日本,韩国,也有很多节日,也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传承下来的。所以,我们的文化不仅影响着国人,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精神食粮。接下来是政治上,从秦始皇统一国家以来的中国古代,一直推崇中央集权,从一定意义上讲,在当时的社会中,这种制度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这种制度,中国在当时的世界发展中,处于一个领先的地位。并且在外交上,中国的制度流传到了日本等周边国家,壮大了我们的力量。例如,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也是向中国借鉴学习过去的。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也给我们带来的积极的影响。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中接触最多的应该属我国文化精髓:诗词文化。中国古典诗词是一个充满美的文化,在中国古典诗人的笔锋下变化的可谓是淋漓尽致“菊残犹有傲霜”、“云破月来花弄影”、“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问君能有几多愁,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一幅又一幅得的景色,一幅又一幅的画卷,通过如此简单而又凝练的句子,就被使人们给写尽了,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中国古典诗词的绘画美。中国古典诗词最大的特征就是抒情,一首诗词能写几春秋,一首诗词千行泪,一首诗词寄明月。克罗齐在他的《美学》中有说过:“凡是艺术就是抒情的,都是情感的诗词和剧诗”。中国古典诗词的句词行间,不仅浸透着中国古典艺术,还有中国古典绘画浓厚的美。颜料、水墨是传统画家的笔,而文字则是诗词作家的画笔,他们将自己的内心的艺术泼洒在画卷上而绘制的文字画,刻骨铭心,文字中就会透着山水,人文,别离,残秋,明月的画卷,那边是中国古典诗词上的艺术绘画类。至于说起中国古典诗词的音乐美,那就更不需要解释了,诗歌是具有音乐性的语言,音乐作品的最大特点是音符有节奏的流动。中国古典诗词非常注重音韵节律之美,正如黑格尔曾说:“诗则绝对要有音节或韵,因为音节或韵是诗的原始的唯一的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甚至比所谓富裕意向的辞藻还重要。”鉴于这一点,在诗词上诗人们更加重视对音韵的处理。在历史上诗与歌就有着很久远的渊源,在起源时他们与舞蹈便是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中国古代宫廷中的以乐配诗词,以诗词唱乐曲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其实,诗词的音乐美不仅仅在于他的节奏美,韵律美,还在于它的文字美,现代人把古典诗词拿来断章取义,就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去品味在简简单单文字后的音乐美,一顿一挫的优雅者。歌乐的节奏中的是文字的节奏,曹操的《观沧海》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就是一首很好的有这节奏的诗词,他会让读者有一种读着读着就停不下来的感觉,关健就在于他所融入的音乐美、节奏美、一气呵成,成就的便是音乐美了。然而,中国古典诗词在其建筑方面,却有着更不寻常的发展,它似乎是传承了中国古典真是建筑的文化,在结构上表现得更让人不得不以一种惊叹的表情去看待它,雄伟、大气、整齐、有方圆。很简单的一个例子,《诗经 秦风 蒹葭》在其建筑上就是一个完美的典型: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在水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看来,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词作家都是到方面的能手,会诗词,善音乐,能绘画,懂建筑,难怪中国诗词能够伴着中国文化一路走来,达到了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度,却又不那么风尘仆仆。在说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之前,首先要明确的是,古典诗词诗词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更是中国人情感的一种高度凝练的表达方式,通过对以往诗词的背诵达到的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可以这样说,中国文化赋予了古典诗词浩如烟海的内涵和缤纷多样的情感---或贬谪之痛,不得志之苦;或国破家亡,流离之感;或相思情浓,儿女情长„„我们在任何时候几乎都可以找到那样切合我们心情的句子,隔着千载的时光和岁月扑面而来,寻到了知音。秦汉大漠,三国鼎立,两晋风骨,唐松,宋柏,元骑,明枪,清碑„„历史渐行渐远,凭吊的,抒情的,感慨的,呼吸吐纳间,自成文章,成了胸廓里不吐不快的诗情词章。这是中国人独特的情感流露表达,分外的诗情与画意。而正如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反作用于意识一样,古典诗词也滋养了中国人敏感、内敛的情感内核。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古典诗词传承着文化,积淀着历史,仿佛隔着千载却又近在眼前,一灯如豆,挑灯夜读,侧有红袖相守墨香萦绕;古典诗词凝练的语言,锤字的精髓,无一不体现着对于文字运用的智慧,体现着朴素的中国哲学,给人以警示与启迪;古典诗词多样的内涵,是研究我国文化的第一手材料为我们展现了当时人民的生活,读古典诗词犹如是一幅风俗卷轴画正在你面前徐徐展开;腹有诗书气自华,毋庸置疑,饱读诗书之士,谈吐之间,自有一番别样气度,使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使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成为一朵奇葩。总结:意境是中国古代诗词文学追求的一种理想的审美形态和艺术范型,从传统哲学思想原型和古代文人文化人格类型的文化研究视角切入,可以窥探到古代哲学思想和士大夫文化人格对诗词意境审美风格范型的影响,而从古代诗词的审美意境和风格范型中又可以反观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士大夫文化人格时诗词意境审美风格范型潜在的文化渗透与厘定,这样就可以对诗词意境的审美风格范型作出文化的厘定与分类。此外诗词文化的影响深入每个人的成长过程,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发扬古人优良的传统美德,从而完善自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还孕育着许多文化精髓尚未被我们所了解,我们应该努力学习,进一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秉承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辩证继承精神,为中华文化的继承,发展,传承作出应有的贡献。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研究 篇6
试论从文化视角研究外国哲学及其对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作用
本文提出从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双重度来研究外国哲学.认为从文化视角对外国哲学研究在本质上就是把外国哲学研究放在中外文化圈内,特别是放在中国文化圈内,这种进入中国文化的外国哲学研究本身就成为中国文化与哲学的构成部分.这样它才直接影响到当代中国文化与哲学的`发展.本文也论及了外国哲学研究在当代中国哲学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着重论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与外国哲学三大哲学主流之关系,如何正确认识三者间的关系促进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等问题.
作 者:温纯如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39 刊 名: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0 24(2) 分类号:B5 关键词:文化视角 外国哲学研究 当代中国哲学发展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研究 篇7
近日媒体报道的上海警方破获一起“援交少女”参与卖淫和介绍卖淫的特大案件;90后学生自拍不雅照在网络上的疯狂流传;网爆, 大一女陪睡5晚换iphone, 称身边同学都这样做;大学生在厕所、宿舍生下婴儿的新闻满天飞;学生傍大款和傍贪官的更是屡见不鲜。这一桩桩事件的发生都给我们敲响警钟, 大学生们如不树立正确健康的婚恋观, 终将站上道德的审判席, 甚至悔其一生。
由此可见, 婚恋观在人的价值观念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没有一个正确的婚恋观, 就不会有正确的人生观;没有正确的人生观, 就会偏离人生的正确轨迹。
1. 西方婚恋观与传统婚恋观的差异
受自然、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经过漫长的岁月变迁和发展, 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婚恋观即西方的婚恋观和中国传统的婚恋观。这种婚恋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西方婚恋观与中国传统婚恋观在婚姻基础上的存在差异
据美国著名的公众意见专家路易斯哈里斯的统计, “83%的美国男女认为, 爱情乃是男人和女人结婚的第一位的, 必不可少的动力。更有90%的美国人相信, 维持美满婚姻的首要条件也是爱情。”西方认为婚姻完全是以个人本位为基础, 个人喜好、个人意志高于一切。而中国传统中则认为婚姻应以父母之命、门第身世、家教家风和年龄适当为首要考虑条件的家庭本位为基础。
1.2 西方婚恋观与中国传统婚恋观对忠贞的理解存在差异
传统中国信奉“忠贞不贰”, 正所谓“好马不配双鞍, 好女不嫁二夫”。讲究的是从一而终, 爱情具有排他性和唯一性。所以传统中国在择偶时尤为慎重, 对方的诚信品质、对爱情的专一和婚姻的责任感都是最重要的参考标准[3]。而西方所认为的忠贞, 只是婚姻或恋爱时的“忠贞”, 而不是一辈子的“忠贞”。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 如果爱情没了, 双方就可以协议离婚, 离婚后双方互不干预各自的生活, 各自寻找新的人生伴侣。
1.3 西方婚恋观与中国传统婚恋观对婚后的家庭地位存在差异
中国传统婚恋观中女子讲究服从, 离婚受到约束。封建社会丈夫可以对照七出之罪给妻子写休书, 但妻子却要男主女从, 安守妇道遵守本分, 是没有资格提出离婚的。在西方, 两性在经济上是平等的, 妻子和丈夫均可在外谋职, 共同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 在家中地位平等, 婚姻恋爱自由。
1.4 中国传统婚恋观与西方婚恋观在社会舆论的制约上存在差异
西方社会在六七十年代发生了“性革命”的浪潮, 这股浪潮来势汹涌, 一下子席卷了整个欧洲和美国, 对西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不再谈“性”色变, 破除了对性的罪恶感, 提出应不受任何约束地追求性的快乐, 西方社会对性的舆论开放化。传统中国则以谈论性爱为耻, 更是把女性的贞操重于一切, 女子倘若做出违反三从四德之事, 将会遭到整个社会的诟病和谴责。
2. 在西方与中国传统文化双重作用下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变化趋向
传统婚恋观仍是当代大学生婚恋心理的主流, 可以说还是起着主导地位。信息的全球化, 便捷的网络, 影视作品的交流都使西方的婚恋观冲击着当代大学生, 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善于学习和模仿。在传统婚恋观和西方婚恋观双重作用下,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 我们在今年下半年开学初对132名学生进行了一场座谈会及问卷调查。问卷总共有34个题目, 内容包括大学生恋爱观、择偶观和性观念。参加的学生中有53名男生和79名女生。调研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有如下变化趋势:
2.1 择偶条件存在差异
在择偶的条件中, 男生的选择依次是“人品性格”“外表、年龄”“学识、学历与健康”“经济状况”“其他”, 女生的选择依次是:“学识、学历与健康”“人品性格”“经济状况”“外表、年龄”“其他”。女生更看重男生的经济状况和未来发展前途而对对方的容貌要求不高;男生正好相反, 男生更看重女生的容貌, 只要看着赏心悦目、出得厅堂就行, 学历、收入都在其次。
2.2 恋爱存在盲目性
调查中, 有99%的学生接受大学期间恋爱。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恋爱是婚姻的基础, 恋爱的目的是为了选择终身伴侣, 但也有3 6%的学生选择的是生理和心理需要, 还有6%的学生选择是因为派遣寂寞。这说明有些学生的恋爱目的仍有盲目性。
2.3 性行为趋向轻率
有76%的学生接受婚前性行为, 有65%的学生接受在大学期间同居行为, 有58%的学生认为童贞“不重要”或“无所谓”, 有51%的人赞成在校期间可以结婚, 更有4 2%的学生接受婚外性行为, 认为“配偶容忍就不要干涉”。这些表明当代大学生性观念越加开放, 这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2.4 对待情感更加宽容
如果失恋了有78%的人选择“顺其自然”这与91%的人赞成“合则聚不合则分”的结果是相一致的。调查中仅有1人选择“无法原谅对方, 伺机报复”;若恋人以前和别人发生过性关系, 一部分学生选择“不追究只看将来”;如果未来配偶与人发生性行为, 很多学生选择了“不会影响夫妻关系”。
2.5 选择更加自我、思想更加开放
有72%的学生选择“真爱不受年龄限制”, 有69%的学生选择不赞成“门当户对”。对于家庭是否一定要有自己的孩子, 有41%的学生选择“否”。这些都表明着当代大学生更加自我, 在感情中完全以个人为中心, 个人意志高于一切。
3. 积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恋爱观
3.1 加强学校教育, 帮助大学生提高恋爱的层次和品位
很多教育者认为与学生公开讨论婚恋、性问题, 是严重有损师道尊严。其实不然, 很多学生因为好奇, 又不能从正确途径了解性, 反而会受到有害文化的侵袭。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性教育, 包括:性生理知识、性心理、性道德教育等内容, 可以结合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 把握引导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规律和心理规律。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 “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美育目标包含了德育的功能, 美育和德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应该充分发挥美育的德育功能, 开展相应的活动, 来焕发学生的高尚情操, 使他们感到一种非常愉悦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而且能催促他们向高尚的道德理想趋近;让学生通过有关爱情题材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辨别美丑的能力以及对爱情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提高学生恋爱的层次和品位。
3.2 处理好观念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不盲目随波逐流
大学生的婚恋观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的写照, 也是社会问题的反映。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 一些不良思想, 西方社会的性解放以及自由开放的婚恋观正日益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婚恋观。“一夜情”“网恋”“第三者”早已不是新鲜的名词。现下“网婚”“试婚”“隐婚”“急嫁族”“丁克族”正悄然流行。我们应教育引导学生处理好观念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不盲目随波逐流。马克思说过:“真正的爱情是表现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不是过早的亲昵。”恩格斯将爱情归结为“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4]。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是一份责任和奉献。大学生要摆正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 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学习应该作为第一重要的任务, 要使爱情成为一种推动力量, 不断鞭策自己前进。避免因为流行而盲目跟风。
3.3 避免家庭的错误引导, 使恋爱功利化
大学生婚恋观形成的过程中, 父母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都具有很重要的影响。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吵架、父母一方对婚姻不忠诚不负责这些都会引起孩子婚恋观的消极一面。还有些家长给子女灌输“金钱至上”的观念, “要娶就娶有钱的, 要嫁就嫁有权的”这些都造成了孩子错误的婚恋观。学校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可以通过一些讲座, 座谈会邀请学生家长, 共同探讨学生的婚恋观教育, 避免家庭的错误引导使大学生形成错误婚恋观, 使恋爱功利化。
3.4 抵制有害文化, 加强对大学生爱情内涵及恋爱道德的教育
发挥学校的文化过滤功能, 坚持弘扬优良的主旋律, 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和侵害, 为大学生营造具有良好文化的舆论氛围。首先进行爱情涵义的专题教育, 让学生领悟爱情的真谛, 即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 在各自内心中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的仰慕, 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其次, 加强恋爱道德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自觉抵制封建的性道德观和西方资产阶级的“性解放”等腐朽思想的侵蚀, 使他们学会关心恋爱对象的身心健康, 明确自己在恋爱和性爱中的责任和义务, 正确处理恋爱与性爱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赵冰洁.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2, (2) :111~113
[2]刘亚丽.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特点及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 2003, (10) .29~31
[3]郭艳.从民谚看传统婚恋观.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2005, (1) :63~65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研究】推荐阅读: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调查报告08-30
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06-14
当代大学生对早餐的调查问卷08-23
谈谈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11-04
当代大学生对创业态度的调查报告09-13
当代大学生对台湾问题的看法调查问卷11-24
关于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07-25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09-12
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调查报告10-24
当代大学生对理性爱国认识的社会实践调查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