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

2024-09-12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共8篇)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1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

【摘要】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大家呈现关于佛教的故事。其一是佛教的起源和传播;其二是佛教的创始人的故事及其发展;其三是佛教的思想和戒律;其四是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释迦牟尼、佛教传播、戒律、寺塔建筑、石窟艺术、小说文学 【正文】

一、佛教的起源和传播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分化为大乘、小乘两派。小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正式名称“巴利语经典系佛教”。约在公元3至6世纪,佛教由印度或斯里兰卡传入缅甸,再从缅甸传入西双版纳。佛教传入之初称“摆坝派”,没有被傣族群众 接受。后传入的一派称“摆孙派”,即被群众所接受,成为普及派。由于佛教宣扬的消极、忍耐、调和、轮回、因果报应等有利于维护傣族封建领主的统治,受到统治者的赞扬、拥护并极力推广,所以成为傣族、布朗族信奉的宗教。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在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不就,它既不适应中国社会,中国社会也不了解它。人们把它当作盛行于当时的一种“方术”来看待(佛,又被看作是一种中国装束的神祗)。它主要活动于以宫廷贵族为中心的上层社会之中,还没有能够广泛地普及于民间。由于当时朝廷禁止中国人出家,所以汉代僧人,除个别例外,都还只是一些外籍(天竺、西域)译师;寺院也少的很。当时虽然已经有了佛经的翻译,但为数还很少(共约50几部,70几卷),质量也很低。总之,汉代佛教还处于初传阶段。

魏晋时期佛教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从曹魏开始,朝廷允许中国人出家为僧,到了两晋时代,由于朝廷的支持,佛教的寺院和僧尼逐渐增多起来;同时,也开始有了寺院经济,译经的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这个时期,除了佛经的翻译之外,也有了专门从事佛教义理研究,即所谓“义学”的僧人,从而也就有了中国佛教的注释之学。佛教“义学”的出现,标志着佛教开始了它的“中国化”的进程。由于受魏晋玄学的影响,宣扬“一切皆空”的佛教的“般若”学说,得到了相当广泛的传播。这个时期里,已开始有中国僧人西行求法。他们有的(例如朱士行)到了西域,有的(例如法显)到了印度和狮子国——斯里兰卡,为法忘身,令人敬仰。

二、佛教的创始人及其发展 佛教的创始人,本名悉达多,意为“义成就者”,姓乔达摩,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其他称号有佛陀(觉者)、世尊、释尊等等。有关于释迦牟尼的生年,由于古印度典籍没有时确的记载,各国所传和学者研究,一般都是从佛教本身的史籍去考证,并从座年推算。因此,说法不一,有60种之多。释迦牟尼在29岁(一说19岁)时出家修行,究其原因,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佛陀所处的时代正是古印度各国之间相互讨伐、并吞、阶级和名族矛盾十分尖锐之际,他所属的释迦族,受到邻国强权的威胁,朝不保夕。他已预感到难免覆灭的结局,因而认为世间“无常”。另外,他又目睹人在自有生以后,接踵而来的老、病、死情景,联想到自己也摆脱不了同样的命运,从而产生了人生难脱苦难的烦恼,而当时婆罗门教的思想和行事,又不能使他在精神上获得解脱之道,终于舍弃王位,出家修行。

佛教在南北朝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南朝,宋、齐、梁、陈四朝的历代皇帝,都是崇佛的(其中,梁武帝尤为崇佛,汉族佛教徒们的“吃素”制度,就是由梁武帝规定下来的),因而佛教得以更为顺利的发展;在北朝,除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是反佛的以外,其余诸帝,也都是崇佛的,因此,北朝佛教也有很大的发展。随着佛教学术研究的开展,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佛教学派,这标志着佛教进一步的“中国化”。南朝佛教偏重于义理之学,而北朝佛教则偏重于禅修

隋、唐时期的佛教,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期,也是他的“鼎盛”期。最能表现隋、唐佛教特点的,是宗派佛教的出现,宗派佛教的出现,标志着佛教的“成熟”程度,标志着佛教已经完成了它的“中国化”的进程,从此,它可以名副其实的称为“中国佛教”了。从佛教发展史说来,盛唐时代的佛教,已经达到了它的顶峰,中唐以后,就多数佛教派别说来,开始走下坡路。宋元以后的佛教,日益衰落,但它仍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挥演变着。明代佛教具有较大影响的,是“方册”(线装本)藏经的雕刻,明代以前,佛教藏经都是“荚梵”本(即大折子本),携带、阅读都很不方便。明万历年间,由僧人真可等人发起雕刻《方册藏》,历时多年,雕刻全藏。从此就有了线装本的佛教大藏经。这对于佛教的传播,就更加便利了。

三、佛教的戒律和思想

从思想上来说,佛教分为大乘和小乘两大系统。小乘佛教是早期佛教,大致说来,它还保持了佛教的原始状态;大乘佛教,则是后起的,较之小乘佛教,它已有很大的变化。从思想渊源上来说,大乘佛教是从小乘佛教中演化出来的;而就其社会根源上来说,大乘佛教则是古印度由奴隶制社会走向封建制社会的时代产物。大、小乘佛教于东汉时期,都相继传来中国,从汉代以至南北朝,某些小乘佛教学说,曾一度流行过。但是,自从隋唐时代相继创立了所谓“大乘八宗”之后,除了律宗还有属于小乘律者之外,在思想理论上,便是“大乘独尊”了。除了在大藏经里保存了相当数量的小乘佛教的经、律、论“三藏”之外,小乘佛教的学说思想,除了在少数民族——例如云南的傣族地区之外,已几乎绝响于中国的佛教界。

从佛教思想史来说,佛教的各派思想,到了隋唐时代都已达到了“成熟”时期,达到了顶峰。中、晚唐以后,除了禅宗,都已进入衰落期;宋、元以后,则连禅宗在内,都是陈陈相因,重复旧说,再也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了。

佛教戒律,颇为复杂。不仅有所谓五戒、八戒、十诫、“俱足戒”等差别,还有所谓小乘戒和大乘戒的差别。下面对佛教戒律,作简略的介绍。

五戒:是佛教为在家的男女信徒们制定的戒条,它们是: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

在这“五戒”里,只有不准“饮酒”,没有不准吃肉。这表明,佛教原来并没有禁止吃荤的戒条,所以,现在各国的佛教徒,包括中国的藏、蒙、傣等少数民族的佛教徒在内,仍然都是吃荤的,而这一习惯的形成,是由于梁武帝采取强迫命令的手段,强制佛教徒不许吃荤,一律吃素。从那以后,就形成了中国汉民族佛教徒吃素的习惯和制度。

八戒:是佛教为在家的男女信徒们制定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戒条。它们是: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欲,4.不妄语,5.不饮酒,6.不著香花鬘、不香油涂身,7.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8.不坐、卧高广大床,9.不非时食。前为“八戒”,第九为“斋”(其实也是戒),合称之为“八关斋戒”(实则戒、斋合计,共为9条)。

受此“八戒”者,一般都要住在庙里,暂时过一过出家的僧侣生活,时间短者一昼夜,长者七天、半月。和受“五戒”不同,“五戒”是终身受持,“八戒”是临时性的。

“十戒”:即在上述的九条戒、斋之外,再加上第十条“不持金银宝物”,这是为出家的沙弥、沙弥尼们制定的一种戒条。

在戒、定、慧“三学”中,“戒”学为首,在经、律、论“三藏”里,律居其一。由此可见,戒律之于佛教,是多么的重要。

四、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这里且就以下三方面略为叙及,以见一斑。

(一)、寺塔建筑。现在常见各种形式的寺院及塔的建筑,是佛教传入之后的一种新的建筑形式。而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的寺、塔等建筑物也就逐渐的增多起来。自从出现了寺、塔等宗教建筑物后,在中国的建筑史上,也就开拓出一个新的领域,从而使得建筑科学

更加丰富起来。现在,分布于全国的佛教著名寺塔,它们已不再是一些宗教建筑,都已成为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艺术结晶,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发达的历史见证。

(二)、石窟艺术。以云冈、龙门、敦煌三大石窟艺术为代表的中国的石窟艺术,可以说遍布全国,这些石窟艺术的倡始者,虽然都是出于宗教的动机,也就是为了“修福”,为了祈求佛的“庇佑”,而不惜花费浩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开凿石窟。但是,无数的劳动者和无名的艺术家的辛勤劳动,却创造出举世无双的艺术杰作,我们不妨这样说,如果没有佛教的传入,很难想象会有如此辉煌的石窟艺术。而这些石窟艺术,早已成了具有世界意义的艺术宝藏,是传统文化的精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骄傲。

(三)、小说文学。佛教深深地影响于中国的古典小说文学者,大致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想象力;其二是出世以及因果报应的思想。如《西游记》、《封神演义》这类神话小说的产生,以及佛教的那种出世和因果报应的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许多古典作家,如《红楼梦》。由此可见,佛教之影响于中国古典小说文学者,是多么的深刻。

参考文献:

《当代佛教与社会》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唐五代禅宗史》杨曾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佛教史论》杨曾文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中国佛教思想史》郭朋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严耀中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2

首先,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建构大学生的共同价值观的内在涵义。文化具有传承性,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社会不仅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还融入了西方文化, 在这些多元文化中, 区分出当下合理的, 积极的, 稳定的文化显得非常重要。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明,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深厚的文化底蕴, 她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是浸入骨髓, 深入灵魂的。但是有些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改革开放的桎梏, 比如男尊女卑, 封建等级观念等思想, 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部分, 影响大学生共同价值观的形成, 阻碍大学生对自由、民主、公平的追求。

道德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 其中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仁、义、理、智、信”就要求人们在对待别人的时候要有爱心, 仁心, 要有信用,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共同生活中, 将这些优秀道德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认可, 创造了中华民族取之不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的精英群体, 有爱心, 讲规则, 讲信用, 尊老爱幼, 关爱、正义、责任、诚信、崇礼、宽容是大学生群体的内在要求, 是指导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共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正确的良好的共同价值观的树立, 有助于指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上, 拥有良好的道德水平, 与同学、学校、家庭和社会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 有助于指导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 拥有较高道德水平, 用良好的价值观为指导, 处理工作、家庭和社会问题, 为美满生活和和谐社会打下良好基础。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共同价值观的要求, 源来自于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其次, 有助于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下, 探寻大学生的共同价值观。大学生是民族的栋梁, 大学生共同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目前, 由于多元文化的影响, 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性和混沌性的特点。因此构建大学生的共同价值观十分必要。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核心价值观, 也就是不能没有核心道德, 因为它是治国安邦之纲。两千余年中华道德发展历史表明, 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偏见的核心道德, 就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 因而, 道德建设与发展的实质, 就是核心价值的建设与发展。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下, 如何从众多中华传统美德当中精选和确定一些适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 易于大学生所接受, 又能成为易记利行、人人皆知、“化民成俗”的美德, 是一项重要历史任务。从中华民族五千年沉淀下来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 探寻大学生共同价值观,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主要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抽象出的关爱、正义、责任、诚信、崇礼、宽容都应该成为大学生共同道德观念。实际上, 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 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 基本具有一定良好的道德观。但是, 在大学生生长的过程中, 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内容, 如封建等级观念, 法律文化缺失等也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大学生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和建立, 是大学生共同价值观需要避免和抵制的内容。

最后, 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大学生共同价值观的立体全面的教育方式和途径, 具有现实意义。大学生价值观是家庭、社会和学校环境综合教育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制度、思想、历史、生活、文学、语言等各个方面。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 要综合地立体地全面地系统地进行。全社会要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共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意义。要意识到, 大学生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仅凭大学阶段进行是不够的, 仅凭教师的课堂教育也是远远不够的, 每个人从出生, 家庭就有义务帮助人从基本的道德观念开始认识社会。从时间的纵向教育和教师 (小学、中学和大学) 、父母和社会横向教育, 全面出发, 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立体地塑造优秀的大学生的共同价值观。要发挥课堂、媒体、家庭的力量, 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重塑当代社会大学生的共同价值观, 形成关爱、正义、责任、诚信、崇礼、宽容的道德观念。让大学生摆脱错误的价值观和混乱的价值观, 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塑造大学生的共同价值观, 从而为民族复兴和进一步改革开放服务。

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 帮助大学生树立关爱、正义、责任、诚信、崇礼、宽容的道德观念, 有助于帮助他们形成完整健全的人格, 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理想信念,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复兴。因此, 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 共同努力, 帮助当代大学生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抽象出共同遵守的共同价值观。

摘要: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当代社会变革的影响和多重文化的影响, 其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 不少学生存在错误价值观, 比如个人主义至上, 封建等级观念等。为了帮助大学生摒弃错误的价值观, 形成正确的共同价值观, 本文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这一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资源中, 探寻当代大学生的共同价值观,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3

关键词 佛教 中华传统文化 思想特点 文化精神 宗教信仰

分类号 G256 B94

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曾指出,“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歷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他特别提到了佛教:“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

习近平主席在这里提到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和“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那么,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色是什么?其形成与佛教同中国文化的融合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其独特的价值追求与文化影响又是怎样?下面,我想从中国佛教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中形成的中国佛教文化的独特性及其影响的角度,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众所周知,佛教产生于古印度,却兴盛在中国。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外来的佛教经过数百年的演变,最终完全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成为其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佛教既继承了佛陀创教的根本情怀和基本精神,同时又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成了它鲜明的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特点和文化精神。中国佛教的特点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例如“农禅并重”就是中国佛教在小农经济的中国社会中形成的不同于托钵化缘的印度佛教的鲜明特点。

从思想文化的角度,中国佛教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一是形成了以融会般若性空论为特色的心性学说。这种思想的理论表达因与印度佛教的根本教义“无我”说不合,因而在印度佛教中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但由于其与中国传统的灵魂不死观念和儒家的心性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受到了中土人士的欢迎,从而在中国佛教思想中占据了主流地位。二是肯定人人皆有佛性,人人能成佛,鼓励每个人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解脱,这与儒家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强调“人皆可以为尧舜”或“涂之人可以为禹”,都将主体自身的为善去恶作为道德完善和人的本质实现的基本条件是一致的。三是重“顿悟”的直观思维方式,这与中国道家所倡的重直观、重体悟的思维方式不谋而合,因而在中国佛教中成为主流。四是崇尚简易性。佛教传入中国后,其理论和实践虽然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但在中国得到最广泛流传的却是印度佛教中所没有的禅宗和净土宗,而这两个宗派都以理论的简要和修行方式的简易为特色,这特别适合了中国普通民众的需要。五是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调和性。佛教传入中土,十分懂得“入乡随俗”的重要性,而且其本身也具有适应环境的内在机制,因而以“随机”“方便”为理论依据,努力调和与儒、道等思想的矛盾冲突,不断援儒、道等传统思想入佛,从而形成了鲜明的调和性特点。六是佛教内部的融合性。印度佛教有大小乘、空有宗等区别,传入中土后受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又形成了不同的学风或学派宗派,但中国佛教通过各种“判教”对佛教内部各种理论学说进行了调和与融合。七是禅的精神和修行方法深深地浸淫到中国佛教的方方面面,影响到教、净、律各派的发展。八是中国佛教与社会政治和伦理有密切的关系,这显然与中国王权政治力量强大和宗法伦理影响深远密切相关。

佛教一向以高超的思辨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于世,以至于有“哲学的宗教”之称。博大精深的佛学传至中土后,经与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中国佛学思想和中国佛学的独特精神。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学成为“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佛学的精神则是中国佛教文化特色的精神体现。

中国佛学的精神表现为圆融精神、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实践精神等多个方面,其中圆融精神、伦理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中国佛学精神中最重要的部分。

中国佛学的圆融精神的主要内涵体现在中国佛教的儒佛道三教融合思想、“立破无碍”“会通本末”等判教思想,以及中国佛教“三谛圆融”等理论学说等方面。

中国佛学的伦理精神则在中国佛教伦理的善恶观、戒律观、修行观和孝亲观中均有具体体现,特别是中国佛教对孝亲观的强调,成为中国佛学伦理精神融合、吸收儒家伦理精神的突出表现。

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是最值得关注和加以强调的。印度佛教本是强调出世解脱的宗教,其根本宗旨是把人从人生苦海中解脱出来,其立论的基点是对人生所作的“一切皆苦”的价值判断。但佛教的终极理想,仍然是为了追求永超苦海的极乐,其业报轮回观念中也透露出了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人生永恒幸福的积极意义。只是这种积极意义在印度佛教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彰显,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和人生的氛围中却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并得到了充分的拓展。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突出地体现在禅宗和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中。

佛教虽有“哲学的宗教”之称,但它毕竟是宗教,信仰无疑是其最核心的内容,对人能够觉悟成佛的信仰构成了佛教的本质特征。但佛教与一般宗教的重要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解脱是“慧解脱”,佛教的全部学说都是围绕着如何通过信奉佛法而修行,从而获得智慧实现解脱这一根本目标展开的。中国佛教在信仰方面有三个特色也值得注意。

一是三世轮回的善恶报应论。佛教正是通过三世业报轮回说而把人们引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人生道德实践,以追求永超苦海的解脱。这种教义与中土原有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善恶报应论认为父母作善恶、子孙会受报,以及赏善罚恶乃“天地罚之,鬼神报之”,即有外在的力量或主宰不同,佛教强调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轮回的业报,以及业报的“自作自受”,并没有外来的赏善罚恶者,这种教义经过中国佛教思想家融会中印思想而形成的天堂地狱那一套轮回报应说,成为中国佛教的基本信仰。这种信仰蕴涵着中国佛教的独特精神,即强化道德行为的责任感、每个人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表明,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包括佛教在内的各种文化内蕴的积极文化精神并进行适合现代需要的创造性转化。

二是佛菩萨崇拜。由于中国传统宗教有着神灵崇拜的悠久历史,当人们用传统的宗教观念去理解并接受佛教时,就会把佛教视为神仙方术的一种,认为佛陀能分身散体,飞行变化,通过祭祀能向佛陀祈求福祥,具体表现为延续至今的民间的菩萨信仰和烧香拜佛活动。在中国,四大菩萨(文殊、观音、普贤、地藏)及其显灵说法的四大名山(五台、普陀、峨嵋、九华)几乎家喻户晓,其中观音菩萨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发展到后来,观音菩萨不仅救苦救难,而且还会显灵送子、有求必应,因而在民间更受到了普遍的信仰,既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宗教和哲学都以现世现生的生存与幸福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中国文化的独特精神。

三是人的解脱即心的解脱。中国佛教与儒、道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它们分别在经国、修身和治心方面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如古人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虽然这种区分只是相对的,因为三教在历史的演变中往往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性,但中国佛教在印度佛教强调人的解脱即心的解脱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人心、佛性和解脱做了特别的发挥,从而创立了禅宗这一“心的宗教”。大家知道,禅宗也称“心宗”,传禅也称“传心”,解脱的境界就是心的开悟,并由“唯其心净,则佛国清净”发展出了人间佛教和建立人间净土,从而为佛教更好地与当代社会相适应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总之,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色在中国文化的氛围中形成,而透过对中国佛教平等慈悲、仁爱众生、心性解脱、圆融无碍等文化特色的了解,我们也可以窥见到包容守中、和而不同、人文关怀等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当今之世,物质财富和人的物欲同步迅速增长,人们追求外在的财富,有时忘却了自身内在的价值和“人”的生活。环境污染、道德失范、暴力盛行、精神空虚等各种社会和人生问题层出不穷。以科学的态度发掘中国佛教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帮助人们克制贪欲、净化心灵、提升精神、摆脱各种精神困挠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洪修平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江苏南京,210093。

(收稿日期:2014-10-13 编校:方 玮)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4

建立在古代农业生产和生活基础上的中国传统农业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其中包含着因时而变和超越时空界限的`内容.传统农业文化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和观念,为当代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智慧启迪.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智慧启迪.

作 者:张磊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刊 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WEST SCI-TEC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4(6) 分类号:G09 关键词:农业文化   基本内核   现代文化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5

11月21号下午,我校有幸邀请到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玉堂研究员在图书馆三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学术讲座。参加此次讲座的有校党委副书记刘丰林、校团委书记王雪峰,副书记陈丹,学工处主任苏维佳及相关领导和老师。各院分团委学生会主席团及校学生会、校青协、校社联、校科创、广播台等八大组织的主要成员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伊始,刘丰林书记为大家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讲人刘玉堂教授。刘教授将本次讲座分为三个板块: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学的比较以及讲座的重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其中他将重点分为六个小点进行剖析,它们分别是六个“有利于”: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提高理论水平、增强文化知识、提升道德修养、发展文化经济、创建和谐社会。无论是讲到英雄人物、各省份的宣传方式还是对于文化强国的建设,刘教授都多次提到了“创新”一词,也正是有了创新,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够跟随时代发展,并在当代依旧拥有巨大价值。刘教授用其风趣幽默的授课方式吸引着在场的同学们,使整场讲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着。

互动环节,现场同学积极发言,向刘教授提出了政府青年等应对网络造谣应该如何做、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如何、当代青年应当怎样看待中国文化遭受他国抨击等问题。刘教授一一作出了解答。

本次讲座利用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同学们更加了解我国文化资源丰富却未得到更好的挖掘以及利用的现状,以创新为根本途径,将我国文化流传下去,发扬光大,激励并引导我校学子积极培养创新精神。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6

摘要:有人说,中国当代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问题。从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对一个国家、民族的教育的影响是很深远的,而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价值观。中国教育根植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什么样的?它究竟怎样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教育?对这样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是该怎样做?本文就一些文化现象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关键词:传统文化、价值观、当代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传统文化价值观

中国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著名的文明古国,它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全世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中与文化发展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不可估量的独特作用。承载者历代先贤门睿智思想火花的中国优秀文化典籍,不仅记载并世代传诵着这一在世界各文明古国中唯一自成体系的且一脉相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也成为不断兼容并序的吸收不同类型的文化,并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的物质载体。

一直以来,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许多要求和规范,都可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他们的历史渊源。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造就了无数的道德楷模和典范事例,有着极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财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可以概括为探讨“天道(天地的来源及其法则)与人道(人自身和人类社会和其他动物是否有人性)的关系,创造了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它体现的是中华民族 “天人合一”的核心价值观。注重天人关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也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道德价值的最终归宿;“和”是中国传统人生理想的最高价值,落实到教育上则是将“中庸之道”作为人生道德价值的分寸把握。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教育的积极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的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教育的积极影响更是可以肯定的。

以前,我们的前辈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并在他们自身的丰富与发展过程中影响和丰富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即而有许多千古传诵的英雄事迹和文学作品影响着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古代私塾教育推崇熟记《四书五经》。孩子从小便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报效国家成为栋梁之才。胜不骄,再接再厉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败不馁,卧薪尝胆,终成大器。在自古流传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影响下,不断的开拓创新,推动历史车轮的前进,碾出一朵朵文明中外的奇葩:四大发明的创造,英雄人物的产生,优秀诗歌的流传等等。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美德尊老爱幼, 勤俭节约, 诚实守信等。还有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小学教科书中的《孔融让梨》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用文。孔融年纪虽小,但是懂得把大的梨分给自己的长辈,而把小的留给自己。小学生学完这篇课文后,当自己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会下意识的去模仿,养成尊老爱幼的好习惯。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因此加强从传统文化的特点来看,传统文化对于培养人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教育,继承中华民族的瑰宝,以及自身的审美观念,都有极为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很有帮助的。

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平主义传统和人道主义精神将成为润养未来教育的营养素之一。中国古代昭君出塞与文成公主和亲等典故, 正是国家和平主义的表现。而“和为贵”, “仁政”.等提法, 以及老子关于“老吾老及人之老, 幼吾幼及人之幼”等论述, 都代表着中国几千年一贯的人道主义精神。此外, 从《礼记》里的“大同世界”, 到康有为的《大同书》, 再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口号, 都代表着中国和平、有为的精神。上述这些, 对培养未来学生的理性思维与合作意识和平精神都是有益的。

此外,中国古代矛盾辨证思维对提高未来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也是大有助益的。这种矛盾辨证思维在老子的名著《老子》中有大量的论述,阐明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孔子也有辨证明法思想,讲究形式“叩其两端”,讲究“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这种矛盾辨证思维认可“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的观点。对未来受教育者更为深刻的认识社会和自然界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而成功的解决问题无疑也是颇重要的。未来的教育强调大量开设文化选修课程与活动课程,让受教育者大量参与文化鉴赏、审美。为此,学校要为受教育者创造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这是因为未来社会更强调人作为社会的主体,要消解未来社会的巨大压力,提升人类生活质量,优秀高雅的生活则离不开较高的文化鉴赏力与审美能力,也离不开很重要的人际协调能力与活动能力。正如约翰奈斯比特所说的: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将使人们需要借助艺术来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而着一步将从学校开始。未来的教育者将在改革中培养受教育者的文化审美素质,提升其精神生活层次,同时也给受教育者缓解巨大社会压力,调整好个人心态的技术手段。

三、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对当代教育的其他影响

(一)传统文化中重视道德、强调群体意识对教育主体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具有悠久的重视道德的教育传统。孔子是儒家教育之父,其教育思想就是道德伦理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中心,主张“克己”、“内省”,极为重视个人的道德培养。《大学》里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内圣外王”作为培养目标和理想人格,道德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的本质。这在今天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道德滑坡、吸毒和暴力增多、拜金主义思潮泛滥、生态环境恶化的条件下, 仍不乏时代的意义。但同时,在这种传统的伦理型的教育价值取向的涵摄下,整个教育活动都被纳入了道德规范的模式中,使人们坚信,复杂的思想行为都必须符合伦理道德标准,用伦理道德原则去包容一切,解释一切。在实际生活中,以伦理原则为绝对尺度的评价模式,把人的多元化的行为仅仅归结为一种简单的直线型评价,人的丰富多彩的价值活动统被纳入不变的道德评价框架中,人的生命创造力受到严重的阻碍,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传统文化对主体价值活力的限制,束缚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探求,对主体的全面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强调主体意识,从孔子起,儒家文化就一直把教育同社会、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成为连接社会个体、家庭和国家的纽带,把一切社会成员连接到一个统一的道德规范之中,将个体塑造成为群体中的和谐因子,使个体与社会保持为一个统一体,以实现统治者的政治理想。很显然,强调群体意识,对于激发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民族凝聚力,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有积极的作用。但儒家伦理道德对整体关系的过分注重,压抑了个性的自由发展,其人格是外控的,服从的,接受主体是被动的,它并不重视主体的自我能动性和潜力的发挥,教育中的主体价值只是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途径和手段被承认。这种压抑人的独立意志和锐意进取的价值取向,正是与我们今天所要培养的创新人才的特点背道而驰的。

(二)家族化的价值取向对当代学生观和尊师观的影响

从周代开始,“孝”成为调节家庭和家族内部关系的基本道德原则,而孝”和“忠”都表现出了一种建立在血缘和等级基础上的后背对前辈,下级对上级的绝对崇尚和服从的倾向。

这样的价值取向影响到教育,使得顺从、听话被看成是一个好的学生的主要标志。但是,“一般而言,中国学生是比较尊重教师的,但其中又带有明显的血缘和等级色彩,个人的尊师观是有条件的,狭隘的。如一般人只尊重亲自教过自己的教师,不太尊重别人的敬老师,尊重观带有狭隘的感恩报德的色彩,这也是形成中国教师在学生面前地位较高,而在整个社会中地位较低的状况的重要社会根源。”

“在现实社会中,尊师的等级色彩比较中,以半人对教师的尊重程度与教师的所在岗位和学校有关。如“尊重大学教师,优待中学教师,轻视小学教师,漠视幼儿园教师”这样等级化的尊师现象。”

(三)功名化的价值取向与当代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质量观。

功名化的教育观指示我国当代教育出现诸多不好的现象,如“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读书无用论”、“学而优则仕”等。我国传统社会,官为本位,崇官求官的文化价值取向至今仍有着广阔的群众基础。中国人的成就标准通常是按照官制大小排定的。这种对教师极高地“官”的价值取向对中国教育考试制度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把教育作为人、社会、国家一体化的统构力量,这种统构力量能把个人的利益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就是通过受教育入仕为官,于国家是“治国平天下”,于个人是光宗耀祖。因此,读书做官的传统构成了社会关于成就价值的主要取向。当时的科举制度从体制上为人们通过接受教育改变地位提供了可能。通过考试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真才实学的官员(如文天祥、史可法、林则徐等),对管理国家有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选拔人才,对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不足在于它走向了极端,“科举、作官、发财”变成人们上进的三部曲和不可动摇的公式,多少迂腐的儒生,将一生投入了无止境的考试准备中,索然无味的经书,机械的八股文,耗完了青春、心血乃至整个生命。十年寒窗,一举成名,入仕为官者毕竟少,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中国今天的教育(尤其是考试制度)来说,也是深刻的。

仍然有很多人把能否培养“官”和“名人”“尖子人才”作为判断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而与科举制度神似的高考制度就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体现。而现在的高考制度,虽较科举制度有很多先进之处,但在人们的心目中,高考仍旧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这种片面的选材制度也造成实际工作中教育质量观的偏差。

中学时代是人生的一个黄金时代,然而,由于生理发育原因,朝气蓬勃的中学生正处于有强烈逆反心理的青春期。然而,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不完善等原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强调的永远是知识,知识永远是第一位的。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人的主要标准,而忽略了其他的方面。忽略了作为一个人应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样就违背了我们教育的初衷。有很多问题少年,心理压力过大,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一旦与人发生矛盾,不能很好的冷静思考,往往冲动的依靠暴力解决,有很多校园暴力事件,都发生在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身上。

(四)权威化价值趋向对当代教学思想和师生关系的影响

传统文化中崇尚权威的价值取向对中国教育中的师生观的影响重权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崇尚权威的价值取向在我国具有久远的历史,我们几千年的皇权专政,见了主子上级领导要三叩九拜,皇上赐了死罪还要谢主龙恩,令加上人治而非法制,等级制度森严,使百姓都养成了一种臣民心理。

当时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正礼”,出于对礼和道的尊崇,推崇教师的绝对权威,并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师者,人之模范也”、“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等。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的整体思维模式对中国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人才规格的影响,思维模式是人们在思维中把握世界的整体联系的定格,特别是对于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之关系的稳定的看法。以其表现形式位和极大作用的承认及对教师率先垂范的严格要求,对今天的影响是积极的。但由于当时对权威的绝对的崇尚,人们把名人的重要著作绝对地经典化,一家之说具有崇高而神圣的地位,变成了绝对的真理,而引经据典因此也成为做学问的必由之路。虽然强调在对“礼”和“道”的认识上有“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一般来说,教师的权威是不容挑战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从属于教师,学生不敢反对教师,教师不轻易接受学生的新异观点,即所谓“师道尊严”。在这种重权威的价值取向下的教育缺乏科学和民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只能囿于引经据典的狭窄范围内,不能体现其主体性和创造性,唯书、唯师遏制了人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同时,受其思维模式的影响,忽视对事物作分门别类、精细具体的分析。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内容单

一、狭窄的知识结构缺乏宽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严重分离;教学方法单

一、灌输、填鸭、答案惟

一、重演绎、推理、按部就班、少思辨、重直觉;在教育目的上,不能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养规格,所有的人都“千人一面”。

在当今,尽管有些老师已经接受了新的民主的教育思想观,但是特别是在中小学,中国的师生关系仍竭力推行教师的权威,无论是在组织教学,评价教学,思想教育,还是班级管理上,教师都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而缺少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坦诚讨论。又如教材,教学形式,教学大纲,考试,答案的统一,无不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心理。

四、对我的启示

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简直数不胜数,是一笔值得未来充分加以发掘的巨大遗产。祖先遗留下来的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学艺术包括朴实的诗经、瑰丽的楚辞、壮伟的汉赋、优美的搪诗、铿锵的宋词、厚实的明清小说、幽雅的古琴、清亮的琵琶、浑厚的二胡、魅力无穷的围棋与中国象棋、变化多端的书法、多姿多彩的国画。每一样都韵味无穷,都是未来受教育者进行文化鉴赏,审美的重要内容与对象,确实可成为未来受教育者的宝贵财富。将上述那些文化财富连同西方古典文化财富,现代当代世界文化财富加在一起,才能构成未来教育乃至整个未来社会的文化审美对象体系。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话题历来是文人的关注的焦点,但是,对于如此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同一文化圈内,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早已被我们的年轻人抛弃,在日本韩国却完整的保存着。

中国经过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再加上解放后的批林批孔运动,有人指出,我国实际上出现了文化断层的现象,这与日韩保存儒家文化形成明显的反差。对于中韩文化的异同在此不深究,我想说的是,人们看到日韩有很多生活方式,如跪拜,还有举行的活动,如韩国的端午节是对儒家传统文化的保存,而在中国这样形势的活动越来越少。我认为,中韩对传统文化的不同在于形式上,中国抛弃了形式,但是在心理上,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这么多年所谓的断层是指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把好的批成坏的,而那些坏的还在我们身上留着。[7] 对这样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是该怎样做?我想首先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教育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继承的重要性;同时,也应该看到传统文化对当代教育的局限性,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传统文化价值观不良影响。其次,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化做教育的力量,须体现在情境性、主体性、针对性的原则。情境性就是摒弃直截了当的生硬灌输,利用文字与教学设施,创设能吸引受教育者的特定情境地,如奇峰突起的故事等,是他们的注意力乃至兴趣调动起来,再良好的心理状态中进入学习过程。主体性就是只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让他们有体验,讨论乃至提高的大量机会,再实际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中优化自身的素质。如果又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教、背、考”,背离受教育者的心理需要,也就很容易造成失败。针对性,是说内容要有取舍,不是多多益善,应依据现实未来教育目标的需要而选取适当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篇7

首先,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包含了三个小的维度: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 自之辟民”, 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由此, 中国, 在西周初期有三种含义:天子所属之城, 即京师, 与四方诸侯相对举;商周封域, 与远方相对举;专指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 即夏区, 用于周所封诸侯, 称为诸夏, 与四夷相对举。在如今的中华民族共和国形成过程中, “中国”的含义发生了多次变化。由专指中原地区演变为包括所有的郡县, 之后又进一步发展为包括所有边疆;另一层面, 由专指汉族扩大为包括中国广袤土地上的各个民族, 并最终演变为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传统”, 是指世代相传、从古至今, 一脉相承的思想、文化、道德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它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起到了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传统表现了历史发展的继承性, 它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也蕴含了深远的超越历史的现实意义, 对当今人类社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 就词释意来说, 文就是“记录、表达和评述”, 化就是“分析、理解和包容”。文化一定有一个特点, 有历史, 有内容, 有故事。“文化”一词源于《易经》。《易经》云:“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正天下。”其意是按照人文进行教化。文化既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属于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它又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属于一种历史现象。确切地说, 文化既包含于在物质之中又超脱于物质之外, 它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是感性与知识上的升华。

总而言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实践过程中创造的文化, 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是中华民族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兼容并蓄、倡导和谐、崇尚道德的特点。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 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在当代, 继承并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研究其现代价值,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长期的发展历程中, 中华民族在特有的政治体系、经济模式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并且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有着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特征较为鲜明, 大概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一) 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谐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尤为重要的, 因此,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首先就表现在人与人和谐相处上。中国儒学巨著《论语》中曾经提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观点, 这就体现了人与人的交往中应当换位思考, 应该学会宽厚待人。儒家大师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由此也可以见得,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的精神核心也对人的行为道德提出了要求, 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意识在这些思想的推动下日益强化, 也加速了实现社会和谐发展。除此之外,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是和谐观念的一种表现。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观点在这一思想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促进实现的社会的发展与繁荣。生态的平衡也深受古代思想家们的重视, 道家鼻祖老子提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强调人类发展应该敬畏自然, 以自然规律作为发展的导向。综上所述, 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的倡导可见一斑。

(二)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修身养性

在中国古代, 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因此道德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协调人际关系、修正自身行为、梳理社会秩序这些方面无不需要道德的约束与规范。提到个人的道德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强调对待一切事物都要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思想, “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林则徐的这句名言, 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古代伟人对广阔胸怀的追求。“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思想也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国人对这种道德精神的追求。在社会层面而言, 孔子提出“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强调“德治”, 通过传统道德思想与政治的有机结合, 以道德来治理国家, 以德服人, 从而实现社会和谐, 其意类似于的“以德服人”的观点。由此可见, 中国传统文化对修身养性的崇尚。

( 三)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兼容并包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人民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长处, 取长补短, 继承革新并行, 使中国传统文化适应中华民族时代发展的需要, 也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永续发展。这就使得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保持旺盛生命力并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百家争鸣的盛世、唐代, 胡汉文化的交汇融合、明清时期, 优秀国外文化被中国文化所接纳, 为中国传统文化添砖加瓦, 以上例子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并包。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 一)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环境, 没有适宜的自然环境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因此, 我们的发展应该以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作为基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老子《道德经》中“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就体现了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当今时代, 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依然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近些年来, 中国的发展速度令人叹为观止, 社会的科技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是, 有些进步却是以牺牲生态为代价, 一些不合理发展方式导致当地环境污染、资源锐减, 这种发展模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因此, 中国传统文化中顺应自然而后利用自然、倡导“天人合一”的发展思想对于我们走科学发展道路,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以及创造真正的绿色GDP依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

(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为贵”、“家和万事兴”这些关于和谐相处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极为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 和谐的观念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骨髓中。在当代,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谐思想能够贯穿于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 可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规范人民行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探索了形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 它是勤劳的中国人民精神文化和思想理论的结晶,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实际相结合, 使其在当代得以传承和发展, 可以对现代化建设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使中国梦的实现大步向前, 也使中华民族长久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刘军汉.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党史文苑, 2011 (4) .

[2]顾伟列.中国文化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高晶.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6.

[4]孙宏典, 杜超.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7.56.

[5]魏则胜.道德建设的文化机制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140.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8

关键词:农业文化;生态文化;传统农业;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F3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5-0155-06

近几年来,学者们基于对中国传统农业遗产丰富性的认识和现实需要,提出要以更广阔的学术视角和研究方法拓展农业遗产的研究内容。其中一个重要的维度或方向就是要透过其“器物”层面而深入其思想内蕴:从以往“对古农书的校注与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分析”,拓展到对“农业遗产丰富内涵”的挖掘[1]。如此,才能够触及中国农业遗产的内在灵魂,了解其文化定位和独特精神价值。本文以相关农业历史文献为依据,吸收、参照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生态意蕴及其具体内容,结合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与需求,对其在当代生态文化建构、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和意义做出分析评价。

一、 传统农业文化的生态意蕴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总是与其依托的生产方式存在着深刻联系。中国古代,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以个体家庭为组织形式、以经验知识和技术为依据、农业和手工业有机结合的生产方式成为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这种小农生产方式决定了建筑其上的中国农业文化在人对自然的关系方面表现为“顺应和依从”。其内在的关联和制约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经验性知识和手工技术限定了当时人们对自然改造的水平及生产能力。在中国古代,虽然有当时较为发达的农学知识和农业应用技术,但大多是对自然客体表面、浅层次关系的认识或直接生产经验的总结,始终没有超出经验和技能的范畴。在实际农业生产中,人们凭借这些经验和手工工具从事农事活动,不可能按照人自身的需要、意志对自然界作出根本性的改造,而只能在“顺天应时”的时空框架内展开农事活动。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决定着人对自然关系的狭隘性和力量的有限性。人对自然关系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生产的技术手段,同时也取决于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马克思说:“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2]在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以血缘为纽带的个体家庭或家族,在个体家庭内部,自然形成“男耕女织”的分工形式,通过个体家庭的劳作来满足家庭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需要,由此形成闭门自足、不暇外求的封闭格局。在这种条件下,人们难以形成广泛的社会联系,也难以结成更强大的社会力量来控制和改造自然界,因此,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占主导地位。

总之,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以个体家庭“男耕女织”的组织形式,通过经验性的种植、养殖等生产形式利用自然,从而获取生产和生活资料,这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方式。由此勾画出“数口之家,自然分工,顺天应时,辛勤劳作,衣食自足”的农耕文明图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就是从中国古代农耕田野上蒸腾和升华出来的绿野魂灵,它作为一种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和文化类型,其中所包含的哲学思维、价值追求、道德观念、科技思想、审美情趣等都具有原始的生态性取向。

(一)生态哲学观

哲学,作为一种终极关怀,以抽象的理论形式表达人们对宇宙万物,尤其是人与万物关系的看法。每一个时期的哲学内容,作为该时期时代精神的精华,都以理论的形式反映着时代的客观状况。在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思想家的提炼和建构,形成了系统性的生态哲学理论。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人与自然统一的“天人合一”观念。在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中,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下,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应“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长,五谷繁殖”(《淮南子·主术训》)。如违天逆时,则“五谷萎败”。应该说,这种思想是对当时条件下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人们对当时农业生产发展规律的认识。它倡导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顺天时,应地利,适当运用人力控制,天、地、人之间有机配合和协同,才能够使农业有好收成。这种农业生产经验升华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古代具有多种含义,但基本含义是指人与自然相依相存,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天人合一”强调的是自然界的先在性和优先性,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顺应性和依从性。人要尽量地体察“天道”,使自己的行为顺应自然变化和自然节律,“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不逾自然之道,不乱自然秩序。如此,才能够使天道和人道合二为一,才能有生产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2.人与自然有机关联的生态系统观。在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从宏观上要恰当地协调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实现天、地、人之间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在微观上还要协调农业生产内部各种生产要素和生产环节之间的关系。因此,在中国古代农人和思想家眼里,农业生产过程中无机物、动物和植物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犁耕、播种、浇水、施肥、收割、贮藏等各个环节因因相随,环环相扣。基于这种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生态系统观,即把宇宙间各种具体的事物和现象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此所谓“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吕氏春秋·有始览》)。对此,郭文韬先生认为“在农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应该是有机论思想”[3]。英国著名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先生在中西古代哲学理念的对比中曾经指出:“当希腊思想从这种古老的观念,移向机械的因果概念(预示出文艺复兴时的完全破裂)时,中国人是在发展他们的有机思想方面,而将宇宙当作一个充满着和谐意志的有局部的整体的结构。”[4]他把中国古代这种有机论思想视为现代系统论思想的源头。

3.人与自然协调并进的可持续发展观。受古代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限制,难以开辟和利用新的生产资源,往往把一定时期的生产资源看作一个不变的常数。出于对自然资源有限性的认识以及一年收成难以满足今后长期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忧患,促使人们产生了一种普遍观念:在一定时期的生产中,人们要节制自己的欲望,顺应自然事物的特点,对此进行合理开发,留有持续利用的空间和余地,“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二)生态价值观

价值,是人们对事物意义的认识和评价。生态价值,是自然万物和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呈现。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不高,基本上是对自然界中无机物以及动植物资源的直接开发和利用。自然万物是人类生命的前提,生活的保障,离开了自然万物,人类就失去了生命和生活的依托。因此,在中国古人眼里,自然万物具有高于人类生命的作用和价值。首先,人是自然的产物。对人类生命的解释,很少将其归结于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或神仙上帝。所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易传·序卦》)。“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内经·素问》)。这都强调的是人对于自然的派生性以及自然价值的至上性。其次,每一种自然物各有其价值。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是土地、山林、水源等,离开了这些自然因素,农业生产就无法进行,人类也就失去了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古代人对此有着明确的认识:“地者何也,诸生之本原也,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管子·水地》)。“山泽救于火,草木殖成,国之富也”(《管子·立政》)。总之,自然界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仅具有生产上的使用价值,而且对于人类生命存在来说,更具有本原上的价值和意义。

(三)生态伦理观

从对自然的顺应和依从,到对自然生态价值的认可,并由此生发出对自然的关爱之情以及对自然的行为规范。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伦理关系和伦理规范不能仅限于人与人之间,而且应该向自然物投射和延伸,伦理关系包括人与物所构成的整个世界,即所谓“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作为儒家学说最高的道德准则是所谓的“仁”,其核心内容是爱,而爱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也包含着人对自然物的关爱。孟子认为,“仁”即爱人又爱物。汉代的董仲舒更是明确地把道德关怀从人的领域扩展到自然界,他说:“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矣谓仁?”(《春秋繁露·仁义》)如果缺少对自然的关爱,那么,这种仁爱就是残缺不全的。圣贤之人应该以博大的情怀包容和关爱天地万物。对此,北宋哲学家张载总结道:“乾称父、坤称母,子兹藐蔫,乃混然其中。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5]天地为父母,个人乃因天地而生,天下民众都是我的同胞,自然万物同样也是我的兄弟。这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其中透露出浓浓的人文关怀和生态伦理意识。

(四)生态科技观

在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中,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低下,形成了农业生产资源的相对短缺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资料需要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种矛盾的主要途径,除了对现有的自然资源节俭利用之外,顺应自然节律,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效率和潜能,对自然资源循环利用成为人们解决这种矛盾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中国古代具体的农业生产中,基于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生态科技思想:首先,农业生产要顺应自然的节律,不能人为地破坏和中断自然事物的生长发育周期和自然特性,以使自然事物的特性和功能充分完整地表现出来,达到地尽其力,物尽其能,材尽其用的目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出:“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荀子也认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荀子·王制》)。秦汉时期人们进一步认为:“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淮南子·主术训》)。总之,就是要根据自然物的生长发育特点对之合理利用,为持续生产留有空间。其次,倡导循环和立体性的农业科学技术。所谓循环农业,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根据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特性的经验性认识,建立循环相生、节次利用的农业生产链条。如古代南方农业生产中的“草—鱼—稻”模式:“买鲩鱼子散于田内,一二年内,鱼儿长大,食草根并尽,即为熟田,又收鱼利。及种稻,且无稗草,乃齐民之上术。”(刘询:《岭表异录》)著名农书《知本提纲》中将农业生产纳入“人—地—天—动物—植物……”相辅相成的系统流程结构中,提出了“余气相培”学说,可以说是古代循环农业思想的典型代表。立体农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和自然特点,全方位、立体式地利用空间,使农作物能够在相互作用中并行生长发育,从而取得农业收成。《知本提纲》中所谓“今俗间谓麦下为夷下,言芟夷其麦,以其下种禾豆也”,指的是谷子与小麦之间的轮作以及小麦与豆类之间的混种或杂作。古代南方“桑基鱼塘”的空间结构是:掘地为水塘,塘中养鱼,塘边植桑。桑叶养蚕,腐殖质养鱼,由此形成了一个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作用、竞相生长的动态空间系统。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循环和立体农业为解决当时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其基本的技术原理是人们对自然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关系的经验性认识或生态观念。

(五)生态美学观

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天地万物及与人的和谐关系不仅是人们的生命之本、衣食之源,而且也是人们的心灵所系、情感所依、审美之维。中国古代美学即表现为对人的力量、人格的高尚和道德完善的赞美,更表现为对自然万物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颂扬与欣赏。在中国古代的美学理念中,首先,自然万物被视为美的本原,对天地万物的和谐关系的感受和体悟是人类的审美体验和精神享受。战国时期的音乐籍典《乐记》中说:“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煖之以日月,而百物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音乐之美本自于万物之和的天籁之音。中国美学高度肯定大自然生生不息之美,欣赏、赞叹它在时间上的无限,空间上的无垠以及结构的宏伟与和谐。

其次,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审美的最高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对自然界的欣赏和赞美并不消除人在审美中的主体地位,更不否定人在审美客体或审美对象形成和创造中的意义。相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美学所研究和探讨的中心问题。在此问题上,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哲学理念贯穿和渗透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基于天人合一观念,中国美学总是从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去找美。”[6]因此,“天道”与“人道”并行不二、合而为一是人类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既然天道生生不息,自然和谐,广阔无垠,那么,人也应该尽量体察天道,尊奉天道,不逾自然之道,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自然达到内在的和谐一致,此便是“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春秋繁露·循天之道》)的境界。这种“循天之道,王者法天”的美学思想体现在中国艺术创作的各个领域:中国书法讲究形如狂草,笔走龙蛇;绘画追求“一画收尽鸿濛之外”;文学创作的理想是“笼天地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尽力体现小庭院映衬大宇宙,使人力创造与自然美色巧妙地融为一体,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体现出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生存状态的追求。这一切都反映出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的生态化向度。

二、工业化进程中生态文化的重构

当代生态文化的出现和发展,起因于近代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近代工业文明的起步,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超越了农业文明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工业文明的思想基础是工业文化或现代文化,其基本的哲学理念是“主体性解放”前提下的“人类中心论”;基本的价值观念是追求人自身物质利益的功利主义;基本的手段是主张利用科学技术的工具性价值。以这种文化为指导的工业社会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类物质利益需要的同时,却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出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阻。在这种背景下,人们认为,续接或替代工业文明的文明形态是生态文明,而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是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崭新阶段,是在对先前各种文化形态批判继承基础上进行的文化建构,其创造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批判性。生态文化是直接针对工业文化的缺陷而提出来的,是对工业文化的批判性超越。学者们认为,工业文化中的人类中心论,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的功利主义,科学技术工具价值观等及其指导下的人类实践活动,是导致人类生存困境的思想根源。因此,要走出人类生存困境的首要前提是对支撑工业文明的思想基础——工业文化进行批判。有学者提出:“由于现代生态危机与现代文化是内在相关的,那么,要走出现代的生态危机,必须对整个现代文化进行彻底批判。”[7]正是在对现代工业文化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当代生态文化的基本主张。

2.科学性。可以说,不管是古代农业社会还是近代工业社会,出于对生产经验的总结或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都提出了一些生态思想和生态观念,但往往都带有经验直观性和理想性,缺少对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非生物的相互关系以及人和环境关系的科学认识。而当代生态文化的重要思想前提是当代科学的进展与成就。20世纪以后,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较为清晰地揭示了自然界,特别是生物圈中各种自然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同时也揭示了人类的活动对周围环境所产生的效应。可以说,当代生态文化的一些基本观念,如生态哲学理念、生态价值理论、生态伦理思想等都是以当代科学为依据的,是在科学性基础上形成的价值性判断,因而实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3未来指向性。严格来讲,从目前看,世界各国的发展都没有完全跨越工业社会阶段,促进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需要仍然是人们行为的主要驱动力量,而在这个过程中,利用科学技术的工具性价值征服和改造外部自然界,仍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由此决定了工业文化观念在人们现实的思想和行为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只是人们在由自己的活动所导致的生存困境的体验中自发或自决地形成了生态意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系统性的生态文化是对工业文化的批判性超越,其目的是对人类的工业文化观念进行深刻反思,为现实和未来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上的规划、方案和指导思想,为未来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提供理论铺垫。在此,人类文化的创造性和超越性特点非常明显地表现了出来。

三、传统农业文化生态思想的承继与创新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确实蕴含丰富的生态意蕴。不过由于受当时生产方式、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技术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中的生态意识还不可能达到现代生态文化的水平、高度和要求。原因在于:

其一,传统农业文化的生态思想是以生产经验为依据和基础的,缺少科学论证。在古代农业的具体生产过程中,人们意识到,要取得农业生产的收成,必须顺天应时,尊奉自然节律,承认自然万物的优先性,并使人的活动与自然规律相一致。在这种条件下还不可能形成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科学性认识,也不可能对人为什么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进行理性和科学的论证。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具有经验自发性,缺少理性自觉性。

其二,传统农业文化缺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径规划。从根本上讲,农业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所强调的是人对外部自然的顺应,当人与自然发生了矛盾和冲突,则以收敛和消除人道主体性作为前提,通过克制、收敛甚至牺牲人的欲望、要求,以求得与自然的和谐一致,被动地服从自然的支配。这种状态在当今条件下已失去现实支持。现阶段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消除人与自然的深层冲突和矛盾,达到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状态。所谓人的自然化,是指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以此作为人类行为的出发点;自然的人化是指通过人的现实活动,使外部自然体现人的愿望利益和要求,成为属人的自然界。二者的统一就是主客体融合的状态,也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显然,在古代的农业社会不可能出现达到这种状态的现实手段,因此,在理论上也难以有规划实现这种状态的路径设想。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只能停留在思想家们的主观体验和理想追求之中。这就意味着,中国传统农业文化蕴含的生态意蕴还只是一种可能的生态文化,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加以创造性转化,建构成一种符合当今时代发展需要的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人们根据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理性分析而进行的创新性的文化建构。然而,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同其他文化形式一样,具有历史继承性。因为文化作为人们的行为方式、规范、信仰、规则等都不是一朝一夕、一代人能够创造和形成的,需要经过数代人的历史经验的积淀和传承。

美国思想家希尔斯认为,在文化发展中,“尽管存在着无可置疑的区别,却没有哪一代人创造出他们的信仰、机构、行为规范和各种制度,即使生活在现今这个传统空前地分崩离析的时代的人也不例外。”[8]其中,特别是关于天、地、人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理念,基本的价值观念以及理想、信念和追求,在人类本性和外部环境结构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条件下,古代的经验和思考成果往往具有超时空的价值和启迪意义,这些文化传统构成了时代进程中新文化创造的源头活水[9]。如果说工业文化是对农业文化的否定,那么生态文化可以看作是对农业文化的否定之否定,是辩证的扬弃,其中表现更高阶段的重复性特征。可以说,产生于古代社会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农业文化是当代生态文化的萌芽或雏形,它内在地蕴含着生态文化的一些基本的思想原则和要素。

其一,传统农业文化奠定了当代生态文化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念——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由于生产技术手段的低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承认自然对人的先在性和优先地位,尽量使人的活动“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易·乾卦文言》)。这种“天人合一”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是农业生产得以进行的必要前提,也是当时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和理想追求。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尽管在时代特征、理论内涵、实现方式等方面有诸多不同,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仍是其基本的原则和价值取向。这就表明,传统农业文化与当代生态文化之间在精神主旨上具有相通之处和内在的关联性。

其二,传统农业文化以萌芽和雏形的形式涵盖了当代生态文化的基本内容。生态文化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宗旨而形成和建立的观念体系,它内在地包含着人们的宇宙观念、价值取向、伦理思想、审美情趣等内容。对这些内容,生活在传统农业社会的一些思想家曾进行了长期的思考、探索和总结,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观点和认识,而且初步建构了具有原生形态的生态文化体系。其中的一些思想观点经过创造性的转换可以直接作为当代生态文化的组成部分,或者为当代生态文化的系统建立提供了一种思维范式或参照模型。

总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而生态文化则是生态文明的理论前奏和思想铺垫,在当代生态文化的形成和结构过程中,传统农业文化的生态智慧则成为其思想的出发点和理论的源头,凸显其他文化类型无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思明,卢勇.中国农业遗产研究:进展与变化[J].中国农史,2010(1):3-1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

[3] 郭文韬.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508.

[4]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陈立夫,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357.

[5] 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62.

[6] 刘纲纪,李泽厚.中国美学史(1)[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30.

[7] 杨志华,左高山.现代文化批判与生态文化构想——卢风教授访谈录[J].现代大学教育,2006(5):1-10.

[8] E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50.

[9] 李根蟠.自然生产力与农史研究(下篇)——中国传统农业利用自然生产力的历史经验[J].中国农史,2014(4):3-21.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agriculture carried on around the natural cycle of heaven,earth and man.As a result,based on this production mode,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has been inevitably originally ecological.It contained the ecological philosophy,ecological values,ecological ethics,ecological science, ecological aesthetic,etc.These ecological ideas provide the thoughts and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ecological culture,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nd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ntemporar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ould be the sublation and innovation of ecological thought in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上一篇:工作表扬稿下一篇:校园春色写景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