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的文化使命

2024-05-13

当代大学的文化使命(精选7篇)

当代大学的文化使命 篇1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始于1961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在这一大纲中首次增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武术为中小学体育课程, 并具体规定了其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 可以说这一大纲的推行标志着武术正式以体育的形式进入新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之后, 中小学武术教育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停滞期、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期[1]。进入二十一世纪, 中小学武术教育本应有长足的发展。但是, 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显示, 目前中小学武术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应试教育导致中小学武术课程形同虚设;中小学武术过度体操化、竞技化、表演化, 导致武术技击性缺失;过分注重武术套路的技术训练, 而忽视武德、民族精神等人文素养的培养等。总之, 当今中小学武术教育缺乏“武术文化”的底蕴, 培养的人才不仅欠缺真正的武术专业素质, 而且武术文化素养明显不足。笔者认为, 武术是一个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人体技艺文化体系, 中小学武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武术文化素养的人, 它应当肩负起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的使命。

一、武术是一个人体技艺文化体系

首先, 武术是一种文化。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改造着自身, 在创造文化的同时把自身创造成具有思维-劳作机能的“文化动物”, 从而区别于消极适应自然的其他动物[1]。从这个意义上讲, 文化就是人化, 是人类超越自然本能的创造物。换言之,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 不难理解, 以攻防技击为本质的武术是一种文化, 是一种具有特殊表现形式的民族文化。它来源于历代先贤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的类本质对象化的武术实践活动, 主要内容包括武器、武技、武功、武术训练方法、武德、武道等一系列的器物层、制度习俗层、精神思想层的文化成果。

其次, 武术又是一个系统。系统哲学指出系统是普遍的客观存在, 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 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思维领域, 都以系统形式存在[2]。因此, 从系统论的视角看, 武术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早期武术是由拳打、脚踢、摔拿、击刺、劈砍等攻防格斗技法所构成的一个实战武技系统。显然它已经具有武术的本质特征——攻防技击性, 但尚不具有完备武术形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而按照耗散结构理论的进化原则, 武术会不断与中国文化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 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医家等, 进行能量、信息、物质交流, 促进其涨落、平衡、有序的发展进化, 最终形成内蕴中华民族文化模式的武术文化体系。从这一意义上说, 武术不再是一项单纯的技能和技艺, 而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本质特征、反映民族文化基本精神、体现武术人稳定生存方式的文化体系。

再次, 武术还是一种人体技艺。就武术表现形式而言, 不管是进行实战格斗, 还是进行功力、套路的表演和竞技, 所有的武术招法都必须通过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协调配合, 充分调动自身体能, 来实现武术的各种价值。而武术的学习和训练, 本质上也是通过长期而系统的套路、功法、实战等训练, 来开发习武者的身心潜能, 提高其攻防实战能力和表演竞技能力。因此, 在一定意义上讲, 武术又是一种以攻防技击性的人体动作为素材, 围绕“武”的价值和规律, 发展而来的人体技艺。

综上所述, 武术是在中国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 以武技为中心, 经过长期积累、创新而形成的一个人体技艺文化体系。它体现着中国民族的文化、知识、信仰、道德、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的能力、习惯等, 是历史凝结成的为武术人群所共享的相对稳定的生存方式。

二、中小学武术教育要培养武术文化人

武术作为一个文化体系, 其本质是具有人文价值的。在其长期发展完善的过程中, 中华文化所特有的人文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思想方法等都已熔铸于武术的各个层面, 虽然它们在各个现象层面表现形式不同, 但在深层的价值取向上, 则是相通、互补、互约的, 并共同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从狭义的角度来看, 武术是致人伤、残、甚至死亡的武力, 追求的是野蛮体魄和高超武技的完美结合, 而这些看似与文化所追求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化和精神修养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因此, 长期以来武术的人文价值并未受到重视。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小学武术教育普遍选用套路类的拳术作为主要内容, 对学生进行体操式的教学和训练, 使武术逐渐转化为一项体操化、竞技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只重视套路竞技表演技术, 忽视武术本身所蕴含的情感、行为、价值、责任、武德等人文内涵。这样的武术教育,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 能够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其体质, 但是由于缺乏文化熏陶, 所培养的人才只能是单向度的, 即只有知识技能而没有文化修养的武术套路表演竞赛人才。因此, 在一定意义上讲, 这是一种异化的不完整的武术教育, 只能称得上是一种弱化攻防技击性、缺乏人文价值的套路技术训练。

中小学时期是武术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 该阶段的武术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未来武术人才的培养。因此, 中小学武术教育应以培养德艺双馨的武术文化人为其终极目标, 应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武术教育, 完善学生武术文化知识结构, 提高其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培养其高超的武技、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民族文化精神。只有这种在身、心、技、艺等诸方面都具有良好修养的武术人才才能被称为武术文化人。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内有仁义礼智信勇、外有强健体魄和高超武技的武术文化人数不胜数。例如, 三国时期忠义勇武的武圣关公, 宋代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岳飞, 明代并称“俞龙戚虎”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与俞大猷, 明末清初内家拳名家黄宗羲、王征南、黄百家, 清代文武双全的苌乃周、武禹襄、陈鑫, 近代津门英雄霍元甲, 现代德艺双馨的陈盛甫、张文广, 以及至今仍活跃在武术界的神拳大龙蔡龙云、武术教育家邱丕相等[3]。这些武术大家之所以能够通过武术来实现自我价值, 很重要的缘由是他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他们也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树立了楷模。

三、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文化使命

武术教育是培养武术文化人的系统工程, 而中小学武术教育是整个武术教育的基础阶段, 不仅对学生的武功、武技、武德、武道等的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 而且会对其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民族文化精神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著名的教育家怀特海曾讲过:“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 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 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4]因此, 中小学武术教育应肩负起传承武术文化的使命, 武术必须以完整的文化形态进入课堂, 使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文化的陶冶与感染, 产生文化共鸣, 体会武术的文化价值。具体来讲, 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文化使命应体现在武术课程目标、武术教材和武术教学三个方面。

1. 中小学武术课程目标应体现武术的文化价值

课程是学校传承和传播文化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中介和手段。在整个中小学武术教育体系中, 武术课程处于中心地位。而武术课程目标是对中小学生在武术知识、技能、体质、品德等方面的期望程度, 它指导并决定着武术课程的其他一切因素, 如教材内容、活动进程、评价标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因此, 中小学武术课程目标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武术方面的培养规格。只有既体现武术知识、技能、体质方面的价值, 又体现武术的技击价值、人文价值的课程目标, 才是完整的、符合中小学武术人才培养要求的。

目前, 武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中是以体育课程的形式设置的, 其课程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核心价值, 导致武术教育实践只注重学生健康体质和武术套路技巧的训练, 而忽视武术实战技能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 当前中小学武术教育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是一种缺乏技击本质和人文内涵的异化的武术训练, 根本称不上是真正的武术文化教育, 更遑论培养出真正的武艺绝伦、德艺双馨的武术文化人。也正因为武术教育中文化价值的缺失, 当前社会出现了中小学生广泛学习重礼仪、重攻防技击的跆拳道、空手道等域外武技文化, 而漠视甚至放弃学习体操化、艺术化、竞技化的中华武术的可悲现象。因此, 中小学武术教育必须在武术课程目标中体现出武术的技击价值和人文价值, 以传承和传播武术文化和培养文武双全的武术文化人为目标。

2. 中小学武术教材内容应反映武术的人文内涵

中小学武术教材是依据武术课程目的和培养目标所编制的、系统反映武术文化的教学用书, 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因此, 中小学武术教材的内容及特点对中小学生武术素质的培养具有直接的影响。中小学武术教材内容首先应该体现武术的实战技击性, 培养学生防身自卫的素质;其次, 教材内容应该体现中华民族文化, 培养学生民族文化心理、民族精神和民族人文素质;最后, 教材内容才应该体现竞技表演性, 培养学生表演和比赛的素质。然而事实上, 在对现存的散见于中小学体育教材之中的武术内容进行收集和分析之后, 却发现博大精深的武术仅仅以体育内容的形式而存在于中小学体育教材之中, 内容以拳术套路为主。这样的武术教材内容既不能真正体现武术攻防技击本质, 又缺乏武德、武礼、武略、武道、武美等人文知识, 从而也不利于中小学生全面学习掌握武术知识和技能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武术精神。鉴于此, 中小学武术教材应以人为本, 既要注重武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内容, 又要加强武术思想与方法、道德与审美、价值与精神等人文知识方面的内容, 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并掌握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 树立民族自豪感, 成为新时代中华文化的传人。

(1) 中小学武术教材应介绍武术发展的人文背景

中华武术绵延发展几千年, 受到自然、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由于个人、社会的生存矛盾和冲突所导致的生产活动、军事战争等因素对武术的发生发展无疑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 内铸于武术中的中国文化思想是其区别于其他域外武技, 真正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完备武术文化形态的根源所在。因此, 从武术的外部环境看, 由儒家、道家、佛家、医家、兵家等文化思想形成的人文背景对武术的发生发展也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鉴于此, 在中小学武术教材中有必要介绍武术文化发生发展的人文背景, 这样既有助于中小学生对武术形成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又有助于中小学生产生民族文化认同感。例如, 在中小学武术教材中, 可以介绍一些太极拳创编与发展的人文知识, 既能使学生了解到太极拳与《易经》、中医学、道家的文化渊源, 又能使学生从太极哲学、人体经络学说、导引吐纳等角度对太极拳进行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又如, 介绍抗金英雄岳飞、抗倭名将戚继光勤修苦练武艺并通过武艺保家卫国的人文故事, 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到武术文化人的社会价值,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 中小学武术教材应体现武术应用的人文关怀

从本质上讲, 武术是一种武力。它如同一把宝剑具有双刃性, 对个人和社会既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效应, 也可能导致消极负面的后果。究其根源, 武术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性是其决定因素。因此, 为了使习武者能够正确合理地应用武技, 防止并消除武术行为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在中小学教材中应该增加武德武礼、尊师重道、重义轻利等武术相关人文知识, 促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 懂得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始终把国家民族尊严和尊重人的生命作为运用武技的前提条件。例如, 在中小学武术教材中, 通过介绍霍元甲为雪“东亚病夫”的民族耻辱而慑服俄国大力士、吓走英国大力士、大败日本武士以及兴办旨在强国强种的中国精武体操学校等爱国事迹, 来告诫学生习武不应以争强斗狠“敌一人”的匹夫之勇为追求目的, 而应以“安天下之民”的大勇为宗旨。显然, 这样的人文知识对于培养学生高尚武德、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

3. 中小学武术教学中应注重武术人文精神的培养

武术教学, 作为武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 是指在武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 通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 将武术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武术文化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 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武术技能、培养学生武术人文精神, 使学生身、心、武技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化过程。而作为武术教学内容的武术文化, 在其结构体系中, 武术理论和技法只是其躯体, 而武术人文精神才是其真正的灵魂。就其根源而言, 武术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基本精神在武术文化中的集中体现, 主要表现为尚武崇德、尊师重道、重义轻利、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等。而就其本质而言, 武术人文精神是仁义礼智信勇的武术文化价值意识, 集中体现着武术人的文化本质, 并以价值规范和内在机理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支配着武术人的个人和社会行为。因此, 中小学武术教学应当高度关注武术人文精神的培养, 将其贯穿于武术教学的全过程, 落实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之中, 渗透到学习武术、训练武术和运用武术之中, 从而把学生真正培养成德艺双馨、人格完善的武术文化人。

作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武术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人体技艺文化体系。中小学武术教育处于武术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基础阶段, 应对学生进行完整而系统的武术教育, 并通过体现武术文化价值的课程目标、反映武术人文内涵的教材内容、注重武术人文精神培养的教学活动, 培养德艺双馨的武术文化人, 从而完成其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汤立许.建国60年来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嬗变与走向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4) .

[2]冯天瑜.中华文化辞典.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3]乌杰.系统辩证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4]《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编撰委员会.中国武术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5]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徐汝舟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2.

当代大学的文化使命 篇2

(1)做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2)做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者

(3)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社会主义荣辱观

有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中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兴业路76号召开。4.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5.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6.邓小平理论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7.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0.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坚持党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性质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 11.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12.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3.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4.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15.“四个服从”: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上级组织服从下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16.党的三大优良作风:(1)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2)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3)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17.申请入党的基本条件: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18.发展党员的具体原则:(1)质量首位原则(2)入党自愿原则(3)个别吸收的原则 19.入党动机是指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党章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这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最终奋斗目标对党员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也界定了正确的入党动机的内涵。

20.入党动机的重要性(意义):(1)只有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坚定争取入党的信心;(2)只有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经得起各种考验;(3)只有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采取正确的入党行动。21.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入党:(1)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员标准;(2)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3)加强自我修养,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做出实际成绩。22.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23.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4、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5.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26.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7.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28.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29.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30.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活动,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动脱党。

31党组织讨论觉得问题,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32.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

33.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34.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五年。35.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

36、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

37.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

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的使命 篇3

主持人:李文君投稿邮箱: liwenjun163@163.com

如何理解大学的文化功能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马敏

大学不仅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更是国家民族精神的培养园地,肩负着引领社会风气的重要作用,在精神、文化上都应走到社会最前端。为什么这么说?这要追溯到办大学的初衷。办大学的第一个初衷就是传承。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知识、民族精神的深厚底蕴,需要延续,需要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办大学的第二个初衷即是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不管是精神文化,还是技术知识,都需要不断地加以改造、改进,不断提高。在大学里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也正是紧紧围绕这两点来实施的:首先是传承。让学生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我们的国家是怎么成立的,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现在所学习的知识体系的由来及远景。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创新。为了向着发展目标前进,我们需要更多、更先进、更科学的知识文化,需要融合新时代的文化精神,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创新。

这其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可以说是现在大学更需要强调的一个功能。因为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全球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经济社会地位,但精神文化上与经济发展没能匹配,没有发挥出更大的影响作用。而要想实现国家大发展,文化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决定力。说白了,人的精神文化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基于大学是造就人的精神文化素质的初始园田,因此,大学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应引起特别的重视。

大学是文化繁荣发展的精神家园

武汉大学校长 李晓红

大学校园中聚集着大批优秀的技能人才、思想领袖,如何带领他们进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引领社会风气、精神文化发展,是我们每一个高校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第一,要坚持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二为”方向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二为”和“双百”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在大学教育中实施,让它们走进课本、走进教案,在课堂上展现,深深进入学生的脑海,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学生们的精神食粮,从而传承民族文化。

第二,对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大学中,通常情况下,对知识文化的培养与成果,是最受关注与重视的。现在特别提出,对精神文化的建设和成果,需要提高重视程度,需要科学的建设体系,需要良好的环境氛围,因为社会需要大学的精神文化作为引领。

第三,大学需要培养一批能够进行思想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智囊团。这批人不但应具有深厚的科学知识功底,深悟到哲学的内涵,中西结合、敢于创新,能引领国人思想,而且能走出去,在国际上发声,并占有话语权,具备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第四,大学应该不断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大学是社会文化繁荣发展的精神家园,应该不断发挥大学本身的这个优势,加强校园硬件建设,如文化馆、博物馆、学校文化墙、图书馆等文化场馆建设,以硬件文化建设设施,带动先进文化的传播,得到社会对大学文化建设的高度认同,从而提高大学对社会文化建设的影响力。

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引领社会前行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马德秀

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和国家将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上升到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并明确指出在文化传承创新中,高等教育的责任与作用。这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思想发展方向,也提出了更明确、更高的要求。

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一所国家重点大学,不仅严格加强教育科研工作,而且从中国文化的传承做起,针对中国发展需求,适应国际文化背景,创新、发展精神文化,力图在中国精神文化发展中,起到重点大学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学校深刻领悟国家大战略方针,并适应地方战略需求,大力推进人才素质培养,力求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与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学校着手于对无形文化的教育培养,从而带动有形知识的提升,而有形知识体系又反过来提升了无形文化的价值。学校以社会服务为出发点,向着人文科学发展、知识体系拓展、文化引领的目标同时前进,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高校发展之路。

发挥大学文化传承和创新职能

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 户思社

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大学理应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大学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支生力军,要主动参与和推动文化建设和发展。无论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在广大青年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大学都肩负着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使命和崇高责任。

大学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为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科学技术能力的文化人才作贡献。文化的广泛交流与取长补短是世界性趋势,多元文化交融的机遇和挑战不可避免。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既要教给他们避免跨文化交际冲突的方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又要培养大学生动态开放的心态,使他们养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吸纳外来优秀文化的自觉性,能够站在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之上的高度来把握文化现象。大学应利用各种途径,强化对全体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他国文化,进一步拓展跨文化心理空间,展现宽宏大度、兼容并蓄的跨文化人格,在跨文化交际中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大学的文化引领作用

湖南女子学院党委书记 易银珍

大学的文化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大学自身的文化引领。应坚持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育全过程,体现到课堂教学中,体现到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中,体现到学校日常管理中,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人心,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道德风尚,促使大学师生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二是对社会的文化引领。应努力创造更多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以优秀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来服务社会,通过创造更多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引领社会进步潮流;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和文化资源,通过文化讲座、文化培训、文化展览等多种形式,直接为社会提供文化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人民文化素质。三是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应树立国际意识和世界眼光,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在增进对国外文化了解的同时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风采,积极推动中华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贡献。

发挥好大学在文化强国中的作用

扬州大学党委书记 陈章龙

大学文化的内部功能主要表现为教化育人,大学文化的外部功能则包括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播与辐射、示范与引领、服务与支撑诸多方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这也给大学发挥文化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在服务文化发展、促进文化繁荣方面重任在肩,大有可为。

其一,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学既是一种教育机构,又是一种文化存在。传授知识、传承文化是大学与生俱来的职责。传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的方式则是扬弃。在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去粗取精,赋予新义,创立新知识,形成新文化。大学正是这种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通过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借鉴世界进步文化,创造时代先进文化,丰富精神文化的内涵,充实人类智慧的宝库,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篇4

第一, 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大学生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21世纪的头一二十年, 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和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新的知识经济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正在来临。所谓知识经济, 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 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 (2) 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3) 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4) 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的进步特征, 就是知识不断创新, 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

面对知识经济的滚滚浪潮, 面对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迅猛发展的现实, 当代大学生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中华民族科技创新, 步人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历史重任, 自觉加强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举创新的旗帜, 不断开拓进取, 为尽快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出自己的智慧、青春和力量。

第二, 迎接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挑战, 大学生要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保证我们的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继续前进这一历史重任。自从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国际敌对势力一直在交替使用武装颠覆和“西化”、“分化”两种战略, 力图铲除社会主义制度。

当其用军事干涉等手段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种种行为都以失败告终之后, 便改变策略, 着眼于政治攻势、思想文化渗透和经济手段, 妄图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进行分化、瓦解, 使之“演变”为政治多元化、经济私有化、生活方式西方化的资本主义制度, 从而达到其“不战而胜”的目的。当代中国所面临的两个挑战, 既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挑战, 也是对青年一代的挑战。迎接两个挑战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既需要党和人民的不懈努力, 更需要青年一代承担起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就是要坚持科技创新, 以此振兴我国科技事业, 使我国的科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使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 运用科技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学生是我国人口中有机会享受现代科技教育的很少的一部分人, 是未来我国迎接科技挑战的中坚力量, 理应肩负起振兴我国科学技术、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挑战的历史使命。迎接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挑战, 就是要使老一辈革命家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千秋万代地传下去, 让西方敌对势力妄图在中国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身上复辟资本主义的梦想彻底毁灭。保证我们的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继续走下去的这一历史使命, 已经历史地落在了我们青年一代的肩上。青年一代只有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 培养大无谓的革命胆略和气概, 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大旗永远飘扬下去。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100年间, 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 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彻底结束民族屈辱的历史。

这个历史伟业, 我们已经完成了。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的100年间, 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 则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历史伟业, 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已经奋斗了50年, 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再经过50年的奋斗, 也必将胜利完成。”

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100多年来无数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理想。孙中山先生第一次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 揭开了中华儿女追求民族复兴的序幕。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建立了新中国,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领导全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 确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伟大构想,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领导全国人民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进一步描绘了我国在21世纪的发展蓝图, 这就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说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 到建党一百年时, 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 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 基本实现现代化,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可以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既是一项空前伟大的事业, 也是一项空前艰巨的事业。在前进的道路上无疑还会有各种困难和风险。但无论什么困难和风险, 都不能动摇我们的坚定信念和雄心壮志。在党的领导下, 这个历史伟业一定能胜利完成。正如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的那样:“我们要始终不渝地追求真理、为真理而奋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全党同志都决不能固步自封, 决不能畏惧艰险, 必须紧紧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现在的大学生是与改革开放同行、和民族复兴历史征程并进的一代。他们将是这个过程的亲自参加者, 这段历史的直接创造者。这既是难得的机遇, 更是崇高的责任。青年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科学文化水平较高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当代青年的肩上。当代青年要在前人已经取得伟大成绩的基础上, 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时代赋予的重任, 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3“四个统一”和“五点希望”的成才目标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青年, 总是从永葆我们党的事业生机与活力, 从确保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 来认识和看待青年。面对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当代大学生树立什么样的理想, 掌握什么样的知识, 具有什么样的能力, 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世界是你们的, 也是我们的, 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 正在兴旺时期, 前途是属于你们的。”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关注未来, 就要关注青年;赢得青年, 才能赢得未来。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篇5

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技文化竞争

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

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

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内容:八荣八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征: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是真正能够

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体系,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广泛民众基础的价值体系、是能够引领时代前进的价值体系,是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的价值体系)理想的含义: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好自身发展的向

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的特征:时代性、超越性、实践性、现实可能性

理想的分类方式:性质和层次、时序、对象、内容

信念的含义: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理想与信念的关系: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

提,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

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如何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②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③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④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⑤保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坚定的信念

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①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②反映了个人对祖

国的依存关系③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法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①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②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

团结的纽带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④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

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①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

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②作为港澳台、海外的中华儿女,不一定赞成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但却不能损害社会主义祖国的利益,不能不拥护祖国统一③只要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就能够求维护祖国统一之同,存意识形态之异

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

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

劳勇敢、自强不息

时代精神的内涵: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

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重要条件

爱国主义包含情感、思想、行为三个基本方面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P63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

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2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

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3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①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②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人生观的变化往往回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

P65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三方面相辅相成,人生

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P67端正人生态度:认真、务实、乐观、进取

P72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形成的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

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

P73人生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是人们从价值角

度考虑人生问题的根据

P73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①人生价值内在的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

社会价值两个方面②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④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

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P75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

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P75人生价值评价的普遍标准: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

P75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原则):①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②坚持物

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③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④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P82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的关键:利益关系

P82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

原则

P84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从本质上看,二者是

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增强竞争的实力

P84如何处理:鼓励竞争、提倡竞争、保护竞争,同时又要提倡合作,提倡互相关

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P87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了人与人的关系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P90道德的含义: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通过社会舆...

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评价手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

标准)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P90道德产生的历史条件:①社会关系的形成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P91道德的主要功能: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P95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①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②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③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④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⑤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⑥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P10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P103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原因:①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②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③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④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P105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内涵、强调内容、基本要求:①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②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③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④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

P11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

奉献

P114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又是对当

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的正确反映

P114为什么?1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需要

大力倡导,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2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3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4诚信既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维持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

P115诚信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①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②是大学生全

面发展的前提③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改革秩序

P120私人生活: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P120公共生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P12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①活动范围的广泛性②活动内容的公开性③交往对

象的复杂性④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P123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的重要意义: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

要条件、2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3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特征、4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P125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

P126社会公德:人们在社会交往好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是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了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间的关系

P126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P127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P130联系实际,大学生如何增强自身的社会公德意识?:1社会公德与人们在公共

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养,对宣传、维护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2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3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P131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道德要求: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

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P133法律是最权威的规则,既有国家强制性,又有普遍约束力

P134法律的规范作用: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公告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P136《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

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

„„P138《集会游行示威法》:必须有负责人

P140《环境保护发》的基本原则:①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②预防为主、防

治结合、综合整治③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P141《道路交通安全法》

„„P143《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公务员法》基本原则: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和法治②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③任人唯贤、德才兼备

劳动者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国家调整就业政策方针: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①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②服从

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③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创业观?:①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②要有敢于创业的勇

气③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恋爱中道德的体现: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不能误把友谊

当爱情,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不能片面或功利化的对待恋爱,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家庭美德主要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结婚的必备条件:①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②必须达到法定婚龄(男 22 女 20)

③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④禁止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法律的一般含义:①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有制定和认可)②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③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保证法律实施的方式:国家强制力,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纪律观念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

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主要表现:①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②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

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

法律体系:以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7 个法律部门: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3 个层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

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其他任何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法律运行过程:立法、守法、执法、司法

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在法律运行中,行政执法是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是实现国家职能和法律价值的重要环节

司法机关是指国家检查机关和审批机关,人民检查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人

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法治”与“法制”:“法治”是一种治国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

意识;“法制”通常是指国家的法律好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强调依法治国是法治的本质特征之一。

依法治国: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

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主体:人民群众)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①弘扬社会

主义法治理念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③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④加快建设法治政府⑤深化司法体制改革⑥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⑦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容:依法治国(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本质要求)、公

平正义(价值追求)、服务大局(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内容;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途径

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的观念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①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②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新的国家安全观: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

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社会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食品药品安全

法律上的证据与一般事实的区别:①合法性:证据的形式、收集、查证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②客观性:证据必须是客观真实的,不能捕风捉影或主观臆断③关联性:证据只有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才能对案件事实具有证明作用

近代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1787 年美国联邦宪法

第一部社会主义国家宪法: 1918 年苏俄宪法

我国第一部带有“宪法”字样法律文件:清末《钦定宪法大纲》

我国先后于 1954、1975、1978、1982 年颁布四部宪法,现行宪法为 1982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 1988、1993、1999、2004 年修正案

宪法特征:①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②法律效力最高③在制定和修改

程序上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我国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国体(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优越性:①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

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③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④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⑤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宪法规定),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须年满 18 周岁),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特定主体权利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

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义务民事主体制度: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自然人从出生到死亡具有民事权利

能力

如何规定:① 18 周岁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②

16~18 :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③ 10 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④ 10 周岁以下:无民事行为能力人⑤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⑥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权利:①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②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③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④公平交易⑤依法获得赔偿⑥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⑦获得有关权益保护知识⑧人格尊严、民族习惯得到尊重⑨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

发生权益争议时解决途径: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协调、向有关行政

部门申诉、提请仲裁机关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刑法的基本原则:罪行法定、罪刑相当、适用刑法一律平等(是法律平等在刑法中的体现)

犯罪形态: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既遂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刑罚体系:①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判

当代大学的文化使命 篇6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知识层次高、社会感受力强,朝气蓬勃、充满生机,是推动大学文化兴旺发达的重要力量。他们和其他大学人一起,担负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重任,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让其积极参与大学文化建设,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塑造其大学文化人格,对于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从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青年大学生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历史使命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1]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一般来说,“硬实力”是指经济、科技、军事等有形力量,而“软实力”是指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力量。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就提出了文化力的概念,认为“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革命力量”,[2]文化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当代科学认识论者认为,“力”不仅表现为经典意义上的“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而且还表现为精神对物质的作用。这一观点对发展知识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文化力”提出的依据之一。人们普遍认为,文化虽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它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就像电脑的软件与硬件同等重要一样;文化软实力是通过文化对人的作用来提升人的意识形态,从而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虽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创造科技的学术研究、知识创造是一种文化力;人作为劳动力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但培养、提高人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的教育是文化力。一句话,文化软实力是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生产关系及其他派生于生产力的意识形态因素,如文化形态等,都有相对的独立性,都通过其对生产力的作用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正像发展是硬道理一样,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面对当下大学文化建设紧迫而艰巨任务,青年大学生应积极参与进去,为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做出自己的贡献。具体而言:

1.1 以和谐文化为指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点,在大学文化的建设中树立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和谐是一种德性而优雅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和谐文化理应成为体现现代教育对人终极关怀的文化生态系统;在我国的和谐文化构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本基点和重心之所在。当前,社会转型导致了文化价值观的多样化,我国大学文化正处在价值观困惑、盲从和偏颇的危险期,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大学人的思想行为、精神追求和发展方向,以确保大学发展的和谐稳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凝聚下,才可能调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大学文化的建设做出贡献。和谐大学文化既是大学的软实力,也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当代青年大学生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就必须树立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3]当下,青年大学生在参与大学文化建设中迫切要做的: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二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汲取和借鉴发达国家优秀大学文化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特色和社会主义本性;三是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塑造大学文化品格,推进大学文化发展;四是要自觉把“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大学文化的建设中去。

1.2 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宏大背景,在与时俱进的大学文化精神的构建中,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结合起来

21世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然是中华民族面临的时代课题,面对种种机遇和挑战,特别是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青年大学生应努力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结合起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大学精神。现代大学精神是现代大学文化特质在大学理念和大学人行为中的体现;它以科学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等等为底蕴,以综合化、学术化和国际化为基本指向,是一种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自由民主精神与合作创新精神、学术操守与功利目的为一体的文化精神。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构建现代大学精神,是当代大学人的责任,更是青年大学生的光荣使命。当今时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大、求知欲强,接受新事物快,辨别能力较差,在大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对增强其生存力、凝聚力、竞争力、辨别力乃至文化认同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当今时代又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青年大学生在参与大学文化建设时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结合起来树立创新理念,形成创新思维,不仅在大学文化的内容方面,而且要在大学文化的形式和传播手段方面都能做到创新。一方面,要弘扬积极因素,抵制和批判各种消极因素,以追求卓越的创新激情、探索真理的求是态度、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投入到大学文化的生活和精神之中;另一方面,既要保持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又要大胆借鉴和有选择地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及其文明成果,不断推进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民族性、时代性,力争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文化。

1.3 以历史、时代和文化为三维坐标,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基础上,努力使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翻开人类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对有关历史、时代和文化问题的探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人类社会历史的每一步跃迁,都是在对一定文化传统的依托和超越中实现的。人与文化的这种矛盾冲突所形成的张力正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所必要的,所以,文化反思与文化自觉就成了人在特定时空中的自我反省与自我更新。当人类在时光隧道穿行到21世纪时,每一个有思想的青年大学生更应该以历史、时代和文化为三维坐标,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同时,积极参与现代大学的文化建设,既以史为鉴,继承优秀的大学文化传统,又面向时代和社会实践,大胆创新大学文化,努力使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相统一。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当代大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愿望最为强烈,然而,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以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如何看待个人的荣辱得失并把此与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联系起来,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义利关系并把此与国家、集体、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这关乎到青年大学生如何成才,成什么样的“才”的问题,也直接关乎到当代大学文化的形态、风貌、主流和精神。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化“世界”里,青年大学生应充分借助自己饱满的激情、复杂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把自己的生命历程看作是建立精神、修正精神的文化历程,既要立足于对现实世界的把握,又要实现意义世界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既要享受物质的人生,也要创造文化和精神的人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之中。

1.4 以大学校园文化为主阵地,在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前提下,奏响学习、处人、做事、爱情、消费等等的交响乐,不断凝练大学文化品格,推进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环境由保守封闭逐渐走向了宽松和开放,为大学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的交流和互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此期间,不仅国内各院校之间,国内与国外大学之间的交流也日趋频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和行业界限被打破,站在科技前沿的高等院校完全被置身于信息革命的浪潮中,大学校园文化已经没有了有形和无形的界限而更趋开放。如前所述,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主体是青年大学生,大学生的风采、气质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集中展现;而先进的科学技术,优良的校风、学风和优秀的大学精神,各民族、各地域文化成果的风云际会,又构成了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当代青年大学生应该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不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积极地以大学校园文化为主阵地,在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前提下,奏响学习、处人、做事、爱情、消费等等的交响乐,不断凝练大学文化品格,推进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一是培养自己的成才品格。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勤奋学习、艰苦创业,让自己火热的青春结出充实而饱满的累累硕果;二是培养自己的成人意识。逐渐把自己养成自立、自强,懂法、守法,有责任意识和道德良知的现代公民。三是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既要塑造自由、平等、协作的学习风气,又要创造民主、高效、有序的治学环境,同时,要努力培育文明、高雅、多元、动感的校园文化生活。四是形成自己正确的处世态度。在追求科学、合理、殷实、简约的物质生活基础上,塑造自己高尚、平和、健康、和谐的精神生活。

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代的大学文化建设中,青年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或缺的。青年大学生以自己所特有的“后发”优势及所拥有的新知识、新思想和新精神等力量,演绎和催生着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相信经历了2008年暴风雪和抗震救灾悲壮洗礼的青年大学生,定会进一步破除所谓“80后”、“90后”的文化预设,勇扛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完成祖国和人民光荣而神圣的重托!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7:33-34.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5.

当代大学的文化使命 篇7

近30年来, 河南大学出版社累计出版图书5000余种, 其中学术专著、高校教材占80%以上;有260余种图书获国家、省、部等各种奖励, 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近30年来, 河南大学出版社不断深化改革, 锐意进取, 资本积累从建社初期的借款5万元, 艰苦创业, 发展到今天的总资产1.36亿元, 年销售码洋1亿余元的规模, 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近30年来, 河南大学出版社培养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编辑、出版队伍, 形成了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出版企业文化精神, 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政策的感召下, 在河南大学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2010年4月, 河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 迁住郑东新区, 以河南大学出版社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基地同时建立。这既是对出版社的充分信任, 又是对出版社的最大支持, 借助这个平台, 河南大学出版社必将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一、创新观念筑根基

近30年来, 河南大学出版社办公地点不断变迁, 出版理念逐渐明晰, 发展战略不断调整, 经历了初创时期 (1985~1990) 、成长时期 (1991~2000) 、发展时期 (2001~2006) 和转型时期 (2007~至今) 四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 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 国家决定新建一批大学出版社。在时任河大领导的积极努力下, 河南大学出版社于1985年2月获准成立。

河南大学出版社成立伊始, 办公地点设在河南大学西南角的西一斋二楼的三间房子里, 条件十分简陋。1986年, 出版社迁至河南大学东南隅的六号楼, 这是1919年落成的河南大学第一座中西合璧式的新式建筑, 庄严秀美、典雅大气。革命先驱李大钊曾在这里发表演说, 播撒革命火种。作为图书馆, 万千学子又在这里获取知识、探求真理。出版社曾在这里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耕耘了16个春秋。2002年春天, 出版社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的出版大楼落成, 出版社正式迁入新的出版大楼办公, 同时也迎来了出版社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建社初期, 河南大学出版社确立了“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 为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服务”的办社宗旨, 提出“立足本校, 面向全国, 出好大专教材和学术专著”的出版理念。第一任社长陈信春、总编辑朱绍侯和常务副社长赵帆声带领大家克服困难, 靠着借来的5万元开办资金, 艰苦创业,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相继推出了《汉碑集释》《全唐诗重篇索引》《美国文学简介》三部教材和学术著作, 为出版社的发展铺下了第一块基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出版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出版社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员工, 抢抓机遇, 参与竞争, 强化管理, 深化改革, 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符合现代出版运营机制的规章制度, 使出版规模不断扩大,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各项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

进入21世纪, 随着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河南大学出版社的发展也进入关键时期。面对出版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和变幻莫测的图书市场, 在出版业改制、出版集团组建、外资进入发行、民营书业崛起的新形势下, 社领导班子审时度势, 客观分析当前的形势和自身的优势, 科学制定出“大学术、大教育、大市场”这一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出版理念, 提出“在改革中求创新, 在创新中求突破, 在突破中求发展”的工作思路, 坚持“以开封本部为基地, 以省会郑州为依托, 立足河南, 开拓市场, 走向全国”的发展思路, 以学术出版走市场, 以大教育出版打基础, 开辟出版社发展的新途径。

2008年11月, 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召开第二次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会议, 包括河南大学出版社在内的61所大学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启动, 这标志着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河南大学出版社自觉适应改革进程, 围绕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机制灵活的管理体制等, 进行企业内部调整, 推进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 并于2010年成立了河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初步完成了出版社体制改革的任务。

二、依托优势树特色

“东壁图书府, 西园翰墨林。”河南大学出版社根植百年老校的沃土, 依托河南高校的学科优势和河南大学丰厚的学术积淀, 整合出版资源, 打造学术精品, 把出版高校教材、学术专著、教学参考书放在首位, 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 为传承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材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在出版的5000种图书中, 大中专教材和学术专著占80%以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848年欧洲革命史》《教育评价学》《大学英语写作教程》《中国文化史》 (英文版) 为代表的一大批高质量的教材, 被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列为通用教材并获省级以上及中国大学版协优秀教材奖。出版社还利用本校学科优势和地域优势, 策划出版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专著, 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出版特色。如开封历史上曾为北宋都城, 学校宋史研究起步早, 力量雄厚, 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出版社利用这一优势, 组织出版了“宋代研究丛书”, 首批图书出版后, 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 并向台湾地区转让了版权;第二批、第三批图书陆续出版, 形成了规模效应, 成为出版社的品牌图书。

编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学校在国内较早开设编辑学专业, 在编辑学的教学和研究中积累了一批成果, 出版社及时组织出版了“编辑学研究丛书”, 受到原国家新闻出版局局长边春光及业内人士的好评。

出版社还依托学校重点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科研力量, 推出了《英国文学漫话》《英国小说史》《英汉翻译技巧》《金域荣———英诗运化》等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著作, 扩大了出版社在英语研究界的影响, 被全国英国文学学会接纳为仅有的5个理事单位之一。

此外, 河大出版社还策划组织出版了“19~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丛书”“元典文化丛书”“河南新文学大系丛书”“当代中国思想史丛书”等, 形成了以人文社科为重点的出版特色。其中“元典文化丛书”和“河南新文学大系”分别获得第十届中国图书奖和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为出版社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三、彰显个性创品牌

在强调出版个性的同时, 河大出版社还注重品牌图书建设, 以教育和学术为两翼, 形成特色, 做出品牌。

在学术出版方面, 河大立足全国, 面向世界, 不断整合出版资源, 积极打造学术精品, 逐渐形成鲜明出版特色, 走出了专业出版、特色出版和品牌出版之路。目前, 以“元典文化丛书”和“国学新读本系列丛书”为代表的国学典籍与传统文化、以“明伦学术书系”和“中国学术批评书系”为代表的现代学术与文化批评、以“赫尔墨斯国际前沿论文书系”和“国外文化理论研究丛书”为代表的西方学术与前沿理论等, 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品牌意义, 在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受到了同行和学术界的好评。

在教材出版方面, 出版社始终围绕全国相关高校设置的学科、专业及课程出版有益于其建设与发展的教材。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新世纪课程改革设计专业系列教材”“新世纪课程改革美术专业系列教材”“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教学教材”“高等院校广告学专业应用型教材”“研究生外语教学系列教材”“高职高专国家规划教材”等图书, 它们对高校的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高校的学科发展和教材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为实施学术精品带动战略, 河大出版社还相继出版了“宋代研究丛书”“文艺风云书系丛书”“中国古典版画丛书”“新思潮文档丛书”“回望周作人丛书”“英语博士文库丛书”“汉语专书语法研究丛书”“中华语汇通检丛书”“客家文化研究丛书”“插图本中国民间文学史”“超越生死”“中国绿洲”等。这些高水平的人文社科类图书的出版, 体现了高校出版社的学术文化内涵, 在学术界、出版界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注重图书品牌建设带来的显著效应是承担国家重点出版工程项目的重大突破。近年, 河大出版社先后获准承担了国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中华大典·农业典》和国家清史工程《袁世凯全集》的编辑出版任务。《中华大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文化建设工程, 而且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也是罕见的盛举, 对于全面整理中国古籍, 抢救、保存、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该书由国务院批准立项, 新闻出版总署将其列为“十一五”国家重大工程出版规划之首, 由出版社承担出版任务的《中华大典·农业典》总字数4500万, 划拨项目经费共1573万元。在全国100多家大学出版社中, 仅有3家申请到出版任务, 河南大学出版社是河南省唯一的一家。这既体现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出版社编辑水平、图书质量、综合出版实力的认可, 也体现了对河南大学这所百年老校在古籍文献整理方面学术实力的信任。《袁世凯全集》是国家重大文化建设项目“清史工程”子项目之一, 当《袁世凯全集》作为“清史工程”的子项目立项的消息传出之后, 有许多出版社与作者或编委会联系, 希望能够列入自己的选题计划。作者出于对河南大学出版社的充分信任, 在经过认真考察和比较以后, 毅然把3500余万字的书稿交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两项国家重点出版工程任务的参与和完成, 不仅在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史上, 而且在河南省出版史上, 都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四、服务社会重担当

长期以来, 河南大学出版社都是一家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作为企业, 她必须注重经济效益, 作为事业单位, 她必须注重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是出版社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特别是作为一家大学出版社, 作为一家文化企业, 她的根本职责就是服务大学、服务教育、服务社会。

河大出版社根植于河南大学这片沃土, 该校为出版社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出版社也牢记服务河南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责, 积极参与学校和院 (处) 的各种活动以及社会公益性项目。比如, 为成立河南大学百年校庆活动基金会提供1000万元的注册资金支持、为校医院捐赠价值近30万元的大型医疗设备、为中国残联和青少年基金会捐赠价值150多万元的图书、为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100万元, 还冠名赞助河南省高校老干部乒乓球比赛、为河大参加CUBA篮球赛赞助服装、为河南大学潭头附中捐赠图书和现金、每年为河大附小幼儿园捐赠钱物、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奖品等。所有这些活动都体现了出版社为学校、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 提高了河大和出版社的社会美誉度。

作为一种长效机制, 出版社长期设立出版基金, 支持学术专著和教材的出版。1997年, 出版社专门设立了“河南大学学术著作和教材出版基金”, 每年拨出50万元资助优秀教材和学术著作出版, 资助《河南大学学人文库》和一批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出版。其中《师陀文集》 (8卷) 、《于赓虞诗文辑存》 (2卷) 、《孙作云文集》 (6册) 、《马佩文集》、《任访秋文集》 (13卷) 、《樊粹庭文集》 (6卷) 等, 均代表了河南大学学者的学术水平, 不仅扶植了一大批中青年学者, 而且为河南大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2008年, 为了加强高校教材的开发力度, 提高河南大学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 鼓励更多的优秀教材脱颖而出, 又增加40万元和教务处联合设立50万元的教材出版基金, 使50多种高质量的教材得以顺利出版, 有力地支持了河南大学高水平教材建设工作。

据统计, 近30年来, 河大出版社累计捐赠和补贴出版基金价值1000多万元。虽然出版社已转制为企业, 但是出版社仍将牢记大学出版社的社会职责, 为河南高校乃至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尽心竭力。

五、战略转型谋发展

近年, 是河南大学出版社的重要转型期和持续发展期。全社员工凝聚向心力, 勇于开拓, 既保持了出版社综合效益的平稳发展态势, 也进一步提高了出版社的社会影响和品牌效应, 不仅获得了首届中国政府出版奖提名奖以及省委“五个一工程”奖等省部级奖项, 而且版权贸易也在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实现了重要突破, 这些都为河大出版社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河大出版社的战略转型主要表现为战略空间布局的转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战略空间布局上, 河大出版社根据出版资源和市场划分, 在开封出版基地之外, 分别建立了郑州出版基地和北京出版平台。目前, 共有郑州、开封、北京三个办公基地, 办公面积近万平方米, 在职职工80余人, 成为一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高校文化出版企业。随着转企改制工作的完成, 新成立的河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主体已迁驻郑州, 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为前沿、以郑州为主体、以开封为依托的新格局。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 河大出版社自觉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2004年, 出版社与河南报业集团联合投资成立了“河南大河大图文传播有限公司”, 利用主流媒体的出版资源, 结合出版社的力量, 丰富选题内涵, 扩大出版影响, 形成良性互动。同时响应省新闻出版局创建社刊工程的号召, 整合河南大学基础教育类的期刊资源, 与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室联合投资组建“河南大中基础教育书刊出版策划公司”, 打造河南基础教育期刊品牌, 逐步扩大在本省乃至全国的市场份额。2012年, 以打造高端人文社科学术出版为平台的“北京上河卓远图书出版公司”成立, 这标志着以北京为前沿的学术出版高地正式形成。随着出版社转企改制的完成, 河大出版社适时提出了“以出版产业为主体, 拓展壮大文化产业”的产业调整思路, 利用河南大学新闻传播、编辑出版、旅游策划、设计创意等学科优势, 以河南大学出版社为主体, 成立“河南大学文化产业基地 (郑州) ”力争把她打造成河南省高校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展望未来, 河大出版社将按照国家有关文化发展改革的战略部署, 抓住大学出版社体制改革的契机, 利用河南大学文化产业基地的资源平台优势, 积极推进出版社的战略调整, 力争把出版社建设成为河南省重要的出版基地之一, 进入全国高水平大学出版社行列。

上一篇:生命系统下一篇:油气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