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术馆的教育使命

2024-07-19

当代美术馆的教育使命(共9篇)

当代美术馆的教育使命 篇1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始于1961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在这一大纲中首次增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武术为中小学体育课程, 并具体规定了其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 可以说这一大纲的推行标志着武术正式以体育的形式进入新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之后, 中小学武术教育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停滞期、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期[1]。进入二十一世纪, 中小学武术教育本应有长足的发展。但是, 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显示, 目前中小学武术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应试教育导致中小学武术课程形同虚设;中小学武术过度体操化、竞技化、表演化, 导致武术技击性缺失;过分注重武术套路的技术训练, 而忽视武德、民族精神等人文素养的培养等。总之, 当今中小学武术教育缺乏“武术文化”的底蕴, 培养的人才不仅欠缺真正的武术专业素质, 而且武术文化素养明显不足。笔者认为, 武术是一个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人体技艺文化体系, 中小学武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武术文化素养的人, 它应当肩负起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的使命。

一、武术是一个人体技艺文化体系

首先, 武术是一种文化。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改造着自身, 在创造文化的同时把自身创造成具有思维-劳作机能的“文化动物”, 从而区别于消极适应自然的其他动物[1]。从这个意义上讲, 文化就是人化, 是人类超越自然本能的创造物。换言之,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 不难理解, 以攻防技击为本质的武术是一种文化, 是一种具有特殊表现形式的民族文化。它来源于历代先贤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的类本质对象化的武术实践活动, 主要内容包括武器、武技、武功、武术训练方法、武德、武道等一系列的器物层、制度习俗层、精神思想层的文化成果。

其次, 武术又是一个系统。系统哲学指出系统是普遍的客观存在, 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 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思维领域, 都以系统形式存在[2]。因此, 从系统论的视角看, 武术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早期武术是由拳打、脚踢、摔拿、击刺、劈砍等攻防格斗技法所构成的一个实战武技系统。显然它已经具有武术的本质特征——攻防技击性, 但尚不具有完备武术形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而按照耗散结构理论的进化原则, 武术会不断与中国文化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 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医家等, 进行能量、信息、物质交流, 促进其涨落、平衡、有序的发展进化, 最终形成内蕴中华民族文化模式的武术文化体系。从这一意义上说, 武术不再是一项单纯的技能和技艺, 而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本质特征、反映民族文化基本精神、体现武术人稳定生存方式的文化体系。

再次, 武术还是一种人体技艺。就武术表现形式而言, 不管是进行实战格斗, 还是进行功力、套路的表演和竞技, 所有的武术招法都必须通过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协调配合, 充分调动自身体能, 来实现武术的各种价值。而武术的学习和训练, 本质上也是通过长期而系统的套路、功法、实战等训练, 来开发习武者的身心潜能, 提高其攻防实战能力和表演竞技能力。因此, 在一定意义上讲, 武术又是一种以攻防技击性的人体动作为素材, 围绕“武”的价值和规律, 发展而来的人体技艺。

综上所述, 武术是在中国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 以武技为中心, 经过长期积累、创新而形成的一个人体技艺文化体系。它体现着中国民族的文化、知识、信仰、道德、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的能力、习惯等, 是历史凝结成的为武术人群所共享的相对稳定的生存方式。

二、中小学武术教育要培养武术文化人

武术作为一个文化体系, 其本质是具有人文价值的。在其长期发展完善的过程中, 中华文化所特有的人文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思想方法等都已熔铸于武术的各个层面, 虽然它们在各个现象层面表现形式不同, 但在深层的价值取向上, 则是相通、互补、互约的, 并共同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从狭义的角度来看, 武术是致人伤、残、甚至死亡的武力, 追求的是野蛮体魄和高超武技的完美结合, 而这些看似与文化所追求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化和精神修养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因此, 长期以来武术的人文价值并未受到重视。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小学武术教育普遍选用套路类的拳术作为主要内容, 对学生进行体操式的教学和训练, 使武术逐渐转化为一项体操化、竞技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只重视套路竞技表演技术, 忽视武术本身所蕴含的情感、行为、价值、责任、武德等人文内涵。这样的武术教育,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 能够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其体质, 但是由于缺乏文化熏陶, 所培养的人才只能是单向度的, 即只有知识技能而没有文化修养的武术套路表演竞赛人才。因此, 在一定意义上讲, 这是一种异化的不完整的武术教育, 只能称得上是一种弱化攻防技击性、缺乏人文价值的套路技术训练。

中小学时期是武术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 该阶段的武术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未来武术人才的培养。因此, 中小学武术教育应以培养德艺双馨的武术文化人为其终极目标, 应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武术教育, 完善学生武术文化知识结构, 提高其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培养其高超的武技、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民族文化精神。只有这种在身、心、技、艺等诸方面都具有良好修养的武术人才才能被称为武术文化人。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内有仁义礼智信勇、外有强健体魄和高超武技的武术文化人数不胜数。例如, 三国时期忠义勇武的武圣关公, 宋代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岳飞, 明代并称“俞龙戚虎”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与俞大猷, 明末清初内家拳名家黄宗羲、王征南、黄百家, 清代文武双全的苌乃周、武禹襄、陈鑫, 近代津门英雄霍元甲, 现代德艺双馨的陈盛甫、张文广, 以及至今仍活跃在武术界的神拳大龙蔡龙云、武术教育家邱丕相等[3]。这些武术大家之所以能够通过武术来实现自我价值, 很重要的缘由是他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他们也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树立了楷模。

三、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文化使命

武术教育是培养武术文化人的系统工程, 而中小学武术教育是整个武术教育的基础阶段, 不仅对学生的武功、武技、武德、武道等的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 而且会对其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民族文化精神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著名的教育家怀特海曾讲过:“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 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 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4]因此, 中小学武术教育应肩负起传承武术文化的使命, 武术必须以完整的文化形态进入课堂, 使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文化的陶冶与感染, 产生文化共鸣, 体会武术的文化价值。具体来讲, 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文化使命应体现在武术课程目标、武术教材和武术教学三个方面。

1. 中小学武术课程目标应体现武术的文化价值

课程是学校传承和传播文化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中介和手段。在整个中小学武术教育体系中, 武术课程处于中心地位。而武术课程目标是对中小学生在武术知识、技能、体质、品德等方面的期望程度, 它指导并决定着武术课程的其他一切因素, 如教材内容、活动进程、评价标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因此, 中小学武术课程目标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武术方面的培养规格。只有既体现武术知识、技能、体质方面的价值, 又体现武术的技击价值、人文价值的课程目标, 才是完整的、符合中小学武术人才培养要求的。

目前, 武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中是以体育课程的形式设置的, 其课程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核心价值, 导致武术教育实践只注重学生健康体质和武术套路技巧的训练, 而忽视武术实战技能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 当前中小学武术教育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是一种缺乏技击本质和人文内涵的异化的武术训练, 根本称不上是真正的武术文化教育, 更遑论培养出真正的武艺绝伦、德艺双馨的武术文化人。也正因为武术教育中文化价值的缺失, 当前社会出现了中小学生广泛学习重礼仪、重攻防技击的跆拳道、空手道等域外武技文化, 而漠视甚至放弃学习体操化、艺术化、竞技化的中华武术的可悲现象。因此, 中小学武术教育必须在武术课程目标中体现出武术的技击价值和人文价值, 以传承和传播武术文化和培养文武双全的武术文化人为目标。

2. 中小学武术教材内容应反映武术的人文内涵

中小学武术教材是依据武术课程目的和培养目标所编制的、系统反映武术文化的教学用书, 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因此, 中小学武术教材的内容及特点对中小学生武术素质的培养具有直接的影响。中小学武术教材内容首先应该体现武术的实战技击性, 培养学生防身自卫的素质;其次, 教材内容应该体现中华民族文化, 培养学生民族文化心理、民族精神和民族人文素质;最后, 教材内容才应该体现竞技表演性, 培养学生表演和比赛的素质。然而事实上, 在对现存的散见于中小学体育教材之中的武术内容进行收集和分析之后, 却发现博大精深的武术仅仅以体育内容的形式而存在于中小学体育教材之中, 内容以拳术套路为主。这样的武术教材内容既不能真正体现武术攻防技击本质, 又缺乏武德、武礼、武略、武道、武美等人文知识, 从而也不利于中小学生全面学习掌握武术知识和技能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武术精神。鉴于此, 中小学武术教材应以人为本, 既要注重武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内容, 又要加强武术思想与方法、道德与审美、价值与精神等人文知识方面的内容, 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并掌握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 树立民族自豪感, 成为新时代中华文化的传人。

(1) 中小学武术教材应介绍武术发展的人文背景

中华武术绵延发展几千年, 受到自然、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由于个人、社会的生存矛盾和冲突所导致的生产活动、军事战争等因素对武术的发生发展无疑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 内铸于武术中的中国文化思想是其区别于其他域外武技, 真正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完备武术文化形态的根源所在。因此, 从武术的外部环境看, 由儒家、道家、佛家、医家、兵家等文化思想形成的人文背景对武术的发生发展也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鉴于此, 在中小学武术教材中有必要介绍武术文化发生发展的人文背景, 这样既有助于中小学生对武术形成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又有助于中小学生产生民族文化认同感。例如, 在中小学武术教材中, 可以介绍一些太极拳创编与发展的人文知识, 既能使学生了解到太极拳与《易经》、中医学、道家的文化渊源, 又能使学生从太极哲学、人体经络学说、导引吐纳等角度对太极拳进行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又如, 介绍抗金英雄岳飞、抗倭名将戚继光勤修苦练武艺并通过武艺保家卫国的人文故事, 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到武术文化人的社会价值,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 中小学武术教材应体现武术应用的人文关怀

从本质上讲, 武术是一种武力。它如同一把宝剑具有双刃性, 对个人和社会既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效应, 也可能导致消极负面的后果。究其根源, 武术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性是其决定因素。因此, 为了使习武者能够正确合理地应用武技, 防止并消除武术行为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在中小学教材中应该增加武德武礼、尊师重道、重义轻利等武术相关人文知识, 促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 懂得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始终把国家民族尊严和尊重人的生命作为运用武技的前提条件。例如, 在中小学武术教材中, 通过介绍霍元甲为雪“东亚病夫”的民族耻辱而慑服俄国大力士、吓走英国大力士、大败日本武士以及兴办旨在强国强种的中国精武体操学校等爱国事迹, 来告诫学生习武不应以争强斗狠“敌一人”的匹夫之勇为追求目的, 而应以“安天下之民”的大勇为宗旨。显然, 这样的人文知识对于培养学生高尚武德、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

3. 中小学武术教学中应注重武术人文精神的培养

武术教学, 作为武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 是指在武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 通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 将武术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武术文化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 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武术技能、培养学生武术人文精神, 使学生身、心、武技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化过程。而作为武术教学内容的武术文化, 在其结构体系中, 武术理论和技法只是其躯体, 而武术人文精神才是其真正的灵魂。就其根源而言, 武术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基本精神在武术文化中的集中体现, 主要表现为尚武崇德、尊师重道、重义轻利、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等。而就其本质而言, 武术人文精神是仁义礼智信勇的武术文化价值意识, 集中体现着武术人的文化本质, 并以价值规范和内在机理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支配着武术人的个人和社会行为。因此, 中小学武术教学应当高度关注武术人文精神的培养, 将其贯穿于武术教学的全过程, 落实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之中, 渗透到学习武术、训练武术和运用武术之中, 从而把学生真正培养成德艺双馨、人格完善的武术文化人。

作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武术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人体技艺文化体系。中小学武术教育处于武术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基础阶段, 应对学生进行完整而系统的武术教育, 并通过体现武术文化价值的课程目标、反映武术人文内涵的教材内容、注重武术人文精神培养的教学活动, 培养德艺双馨的武术文化人, 从而完成其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汤立许.建国60年来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嬗变与走向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4) .

[2]冯天瑜.中华文化辞典.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3]乌杰.系统辩证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4]《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编撰委员会.中国武术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5]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徐汝舟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2.

当代美术馆的教育使命 篇2

摘要:对当代小学美术教育中存中的一些问题,从课程地位、师资配置及管理、学生学习品质等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论述。最后结合小学美术新课标的要求,提出了解决现有问题的一些相关策略,为我国小学美术教育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施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新课标;审美意识;教学改革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

[1]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术课堂又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主渠道。美术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

作为一名小学的美术教师,在这几年的美术教育中,深刻地体会到艺术教育对于学生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引导和模范作用。与美术专业院校不同,它不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技巧技法能力,让他们作为艺术家或艺术工作者,我们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活的艺术家”,实现新世纪人类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在具体实施中,我们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欣赏或鉴赏能力,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享受美,激发他们对社会、对生活的热爱,散发青春活力,挖掘自身潜力,为人类和社会做贡献。

传统美术教学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

[2]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到学生个性和审美情趣的发展。笔者对于当前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问题为例,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细致的研究。笔者认为问题的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美术学科在小学课程设置及管理中处于弱视地位、小学美术师资配置及其教学管理问题以及特殊环境下学生学习品质及相关性问题。下面就这三个方向分而述之。

首先,小学学校的教学目标与其导向和定位是以考取重点高中与否为标准,这就使得教育目标过于狭隘。

事实上,大多数人的认识观念中中考成了决定人生命运的第一站。这样一种应试,而非

[3]素质的教育模式,已经从根本上影响了美术基础教学在小学学校的地位,或者说,这样一种价值取向和教育导向是美术基础教学在学校中处于弱视地位的本质原因之一。而影响美术基础教学在学校教学中处于弱视地位的第二个本质原因则是学校艺术教育观念的滞后性。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人们自然就会淡化对艺术教育的关注。由于学生学习时间的紧张,功课、练习题、英语单词等大量的练习与考试,使学生根本无法抽出时间了解和学习美术基础文化知识,即使是每周安排的一节美术课,也难以得以保证质量。笔者在三年级的美术教学中基本还能找回学生的兴趣,但在五年级的教学中,我以深深感到某种力不从心,因为大多学生开始为升初中做准备,希望能有一个好成绩考上一所重点中学,所以,学生上美术、音乐等课一律做语、数、外的作业,全班的集体行为,让老师感觉自己的力量太小,只能减少学生的 [4]学习量与接受难度。另外,美术学科的弱势地位,还体现在学校美术教学硬件设施的不完善和指定性教材对教学的影响。

其次,师资配置及其教学管理的随意性对于提高小学学校美术教学质量有着重大作用。当前,小学美术师资队伍让人心忧。由于受各种滞后性观念的影响,美术学科在小学学校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其重要性就长期得不到发展,对美术教师的选择就显示出特有的随意性。具体到实践中,很多学校都没有专门的美术专职教师,即使有,也没有很好的发挥其作为教学资源的价值。没有专职教师的学校就以闲适的教师代替,这些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对美术及其教育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对美术知识结构及其教学没有系统的认识,教学时也只是以学生随意画为主,至于教学中的知识讲授、重难点把握、德育与美育、技能技巧与理论引导等,就更显得薄弱。另外,教师的专业素质及知识结构的不完备。目前我国许多美术教育类大中专院校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有向美院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靠拢的趋势,导致学生大多重技能、轻理论,重专业性、轻教育性,这样一来,就使得教师在学习时缺乏完备的知识。这些知识修养在小学教师队伍中的缺乏与薄弱,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正是影响小学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内在因素。现代教育学意义上的艺术教师所具备的能力,不仅仅只在专业技能技巧与教学上,还要努力向学者型转变,这就要求要加强教师的教学研究和理论研究的能力,用理性的思维、理论的知识和严格的思辨去指导教学实践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目前,大多数的小学学校的艺术教师,只知道教学,很少有主动探索教学规律和研究教学者,即使有也只是教学经验总结一类的成果,实践性较强,缺少理论性格和思辨素质。这样也就自然而然的导致了教师在美术教学管理能力上的缺乏。

最后,特殊环境下产生的学习品质问题及其它综合因素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学生学习品质的形成。首先,学生的学习品质在总体上具有某种惰性,学习目的不明确,具有盲目性。这并不仅仅反映在艺术教育中,即便基础文化课程的教学也是如此,学生很难主动去学,除了他们自身的原因外,我认为与他们接受的小学基础教育很有关系,在小学里,由于教师素质的不完备,很多时候忽视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和习惯道德教育,加之家庭教育这一环节的长期对忽视,综合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观念,在学习上就表现为盲目性和懒惰性。第二、美术教学的展开同样受经济制约。很多学生都买不起笔、墨、颜料、和画册字帖,只能欣赏,长期的欣赏课教学,让学生觉得乏味,其兴趣的强度也就渐渐减弱。于是在学生的意志,固有的审美心理和弱化的兴趣强度的综合作用对美术产生着及其消极的影响。

小学美术教学就其学科特点来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作能力。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美术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创新意识的基础,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5]美情操,完善人格。这是美术新课标对于当代美术教育做的最完美的诠释。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小学美术教学的要法度,结合实际情况,笔者认为美术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审美教育

强化审美教育有利于全面素质教育的落实。小学的美术课教学要克服教师上课的随意性、无的放矢,但也要防止培养殖学生当“画家”或是在绘画上有一技之长的思想。要针对现状,除了教给学生一些必备的绘画基础知识外,还要着力于学生的审美素质、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创造能力的提高,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训练学生的想象和设计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另外,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认识、创造美术作品美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

二、主管部门要重视美术教育 教育主管领导要重视拳术教育,给条件稍差的小学配齐美术专业教师,对于不合格听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教师的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逐步适应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要[6]求。同时,加强教育监督力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各样的教学实施情况,杜绝随意安排非专业美术老师从事教学工作;端正老师老师教学态度,摆正美术教育教学的位置,把切实开齐课程、配备好拳术等专业教师的情况作为评价一个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数。另外,还要为美术教师创造好的学习、交流和培训机会,以避免美术教学的随意性再次重演。

三、促进审美教育

美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养成努力学习、讲究卫生、爱护校园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还可以通过艺术作品中的生动形象,向学生进行行潜在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这种教育形式不像说教那样兴师动众,感人肺腑,而是要寓理于情,以情动人,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四、根据新课标探索新方法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在以传统美术教学为知识框架的基础上 ,以全新的理念 ,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 “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 应用”、“综合·探索” 四大学习领域。强调学生的体验性学习、自由表现、主动探求和大胆设计的创新能力 ,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的心情和成就感。

在新课标美术教学中 ,体验学习的内容占了较大的比例。如: 《教室壁报的编排设计》 教学 ,是对学生相互团结、共同合作取得成就感的体验 ,也是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在《光明的使者》教学中,学生在观察、抚摸灯具的过程中,通过手的触觉 ,感受到灯的外型特点、质感;通过视觉观察,发现不同形状的灯与不同色彩的灯的区别;通过动手绘画体验 ,发现了画面上的灯与生活中的灯有很大的差别 ,但又互相联系。体验性学习的方式方法是非常丰富的 ,在具体美术教学中 ,应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既要保证体验学习的实效性 ,又要保持体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五、优化美术教学结构

小学美术教学应建立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课三个板块组成的课程结构。通过对必修课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审美认知;选修课和课外活动课要着重开发具有乡村特点的美术、工艺教学活动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必修课、选修课及课外活动三者之间相辅相承 ,各有侧重 ,发挥着不同的育人功能。优化美术教学结构 ,还要进一步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黄晓玲.西部一乡镇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的调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2.高庆, 阕龙惠;党兴菊等.关于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当代美术馆的教育使命 篇3

一、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使命的当代转型

在当代的社会经济背景下, 形成于19世纪末的“高等教育的三使命说”:即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 显然难以指导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实践。尽管后来的学者对高等教育使命进行了不同的诠释, 似乎没有更权威的解释。尼尔森部长以“期望 (expection) ”的名义陈述了高等教育六大使命, 依稀可辨高等教育使命的悄然转型。

1. 促进人的潜力充分发展

《处在十字路口的高等教育》开篇指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系统要对国家的未来做出基础性贡献。强大、多样、灵活的高等教育对建设国家是至关重要的。”体现了“国家主义”的取向。但在“国家主义”的取向下, 仍将促进人的发展作为第一使命:“高等教育应为所有国民提供终身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 促进人的潜力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从而对个人和社会两方面都做出积极的贡献。”凸现国家主义下对个体发展的尊重与关注。但这里的“人的发展”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公民, 而是“拥有通用技能和职业特定能力的具备自我约束力的个人”。在教育目的部分, 文件进一步阐述了人的充分发展对个人与社会两方面的意义:“为了个体的发展和成就, 为了有效参与工作, 为了对社会有建设性的贡献, 学会终身学习。”“使个体在本地区以至国内任何地方都能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可见, 在知识社会和全球化竞争背景下, 由于生存的需要, “促进人的发展”, 首先要将一个普通人培养成一个有学问的人, 一个专业人才。

其次, “促进人的潜力充分发展”是通过“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和“终身接受高等教育”等途径达成, 前者要求高等教育体系超越“精英教育”、“大众教育”, 使接受高等教育范围扩展到每一个人, 体现澳大利亚政治上平等民主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诉求;后者, 反映了当代社会观念和技术快速发展要求国民素质做出相应的变化、提升, 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见, “人的发展”这一传统使命有了现代意蕴。

2. 推进研究和创新

澳大利亚政府认为高等教育应“以研究和创新的有机结合为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显然是对洪堡提出的“发展科学”使命的继承和发展。洪堡提出“科学和教学相统一”目的是“由科学而达致修养”, 即科学地学习和研究使学生成为理性、个性诸方面和谐发展的人;研究内容是“能够统领一切学科, 关于世上万般现象、知识的最终归属”[4], 即基础科学, 与任何功利目的无关。事实上, 柏林大学践履了“发展科学”的使命之后, 极大地增强了国家的实力。随着知识与经济之间联系进一步被揭示出来, 科学研究也从基础研究拓展到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全球化竞争时代, 澳大利亚政府努力在知识创新与经济之间架起桥梁, 在教育目的中再次强调两者内在联系:“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推进知识的进步;帮助应用知识, 了解知识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益处。”为了提高科研成果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明确地提出“研究商业化”。

3. 对国际社会和国际事务作出贡献

高等教育应“对国际教育、研究、全球化经济和国际关系作出重要贡献”。这是澳大利亚政府在全球化背景下赋予高等教育的新使命。首先, 澳大利亚政府认为全球化会对澳大利亚规模相对小的经济产生影响。高等教育输出, 既能带来经济利益以及国际声望, 也是澳大利亚通往全球化经济的桥梁。从1990年以来, 澳大利亚取消海外留学资助项目、引入海外学生付费机制的改革取得了成功, 海外学生市场成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重要成果之一。因此, 继续发展海外学生市场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使命之一, 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其次, 在对国际研究和全球经济贡献方面, 澳大利亚政府认为全球化已经导致经济一体化和资本的流动。研发和大的合作管理基地会落在世界上那些拥有高技术劳动力、充足的资金、稳定的政府和经济以及拥有企业家文化 (Entrepreneurial cultures) 的地区。将澳大利亚建成吸引全球资本投资的地区, 高校应该发挥重要作用。最后, 高等教育对国际关系的贡献也是值得期待的。澳大利亚历任教育部长从约翰·道金斯 (John Dawkins) 、布莱登·尼尔森、朱莉·毕晓普 (Julie Bishop) 都积极推行“教育外交”策略, 通过教育合作项目同世界许多国家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

4. 繁荣社会

高等教育机构应从“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方面繁荣和丰富社会”。这是对传统高等教育“服务社会”使命的重新诠释。大学直接服务社会的使命始于19世纪中期美国的“赠地运动”, “赠地运动”带来了农业与工业学院……引进了农业试验站和服务局;20世纪初, 范·海斯的“威斯康星理念”创立了“大学为全州服务”[5]的范式, 使“服务社会”与“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三使命。在当代的知识社会、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 “服务社会”的使命正向纵深发展。澳大利亚政府认为社会期望高等教育机构为越来越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重视研究、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 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劳动力市场要求提供服务、开展应用研究;以领先的知识解决面临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包括区域安全、社会凝聚力、生命伦理和水的质量等问题;以高质量的研究、创新知识的应用, 改进人们对问题及其原因的理解。所以, 高等教育机构要与社会各界建立一种新型关系。“大学应该形成一种机制, 通过向各界成员和企业提供技术和专家确保澳大利亚各行业增加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以免被知识经济超越, 要使各行业能够积极提升期望和抱负, 实现区域技能升级。大学与社会各界合作要成为大学使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而不是一个附属的功能。”

5. 丰富多元文化

澳大利亚政府将“丰富文化的多样性, 承认原土著居民和少数民族独特地位。”作为一项使命提出, 既是追随世界潮流, 也是期望通过高等教育纠正历史遗留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前, 澳大利亚一直奉行“白澳政策”[6], 澳洲土著居民和其他有色人种在受教育方面是被严重歧视和排斥的。从70年代初开始, 多元文化教育逐步引起澳大利亚各界人士的重视。70年代后期澳大利亚结束了逆世界潮流的“白澳政策”, 开始推行“多元文化”政策, 主张“种族融合”, 而不是“同化”, 强调文化多样性, 尊重和容纳多元价值观, 实行无歧视的移民政策;与此同时, 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制定和实行多元文化教育政策, 主张在“公正、平等、正义、宽容”的原则下各种族和平共处, 各民族都获得了受宪法保护的受教育权利。在这样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下, 澳大利亚政府赋予高等教育改变土著居民和少数民族教育落后面貌的使命, 尤其强调在坚持公正公平原则下对土著居民和其他少数民族实施特殊政策, 包括开办补习学校、提供第二次入学机会、双语教学和免费教育等。

6. 培养个体的社会责任感

“重视保护个人权利, 培养个体对他人和整个社会的责任感。”澳大利亚政府在强调对个人权利、个人尊严保护的同时, 要求高等教育肩负培养个体对他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 包括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这是澳大利亚政府赋予高等教育第六项使命。如果说第一使命强调了个体的“人的潜力充分发展”, 把普通人培养成有学问的人, 从而能够“有效参与工作”, 那么, “培养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则强调了人作为社会成员, 为了参与社会生活而准备。

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针对学生的“公民知识、理解、归属感、能力与参与性下降”这一社会现实成立了以历史学家斯图亚特·麦辛泰尔为首的“公民学专家组”, 开展公民教育问题研究, 开发公民学课程, 推行公民身份和公民学教育计划 (包含学校、高等教育、技术与继续教育以及社区教育) , 目的是建立“积极的、明智的公民身份”和就“一套核心的澳大利亚价值观、权利和责任”达成一致的意见[7]。

布莱登部长说, “教育不仅仅为年轻人将来作准备, 而且要培养他们创造他们想要的生活。”这种现代需要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能积极参与民主社会建设, 能够创造有道德生活的人, 为“建设民主、文明社会, 促进宽容, 并为建设这样宽容、民主和文明的社会提供支撑。”

二、启示

从高等教育“传统三使命”说到澳大利亚《处在十字路口的高等教育》中六使命的当代转型, 显现三方面特征:工具主义取向的强化, 民族性的凸现以及产业性的彰显。

1. 工具主义取向的强化

考察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六大使命, 我们不难发现, 澳大利亚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产生较大影响的关于大学理念、使命的思考, 进行了继承与扬弃。它包容了工具主义、存在主义、理性主义的大学理想[8]中适合现代知识型社会和全球化经济竞争时代需要的合理成分。它继承并发展了以博克和克尔为代表的工具主义的大学理念, 大学不应该成为远离社会的象牙塔, 大学有责任用自己的知识为社会提供服务, 人们追求知识主要是作为手段, 而不是目的;它汲取了以纽曼、洪堡、弗莱克斯纳等人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的发展知识的理念, 大学是一个学术系统, 学术发展是其最根本的目的, 教育的作用在于使理性完全发展, 启发良知良能, 以陶冶理想的人格, 达到自我实现;它重视以雅斯贝尔斯、奥尔特加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者观点, 知识带来自由, 可以使人免于偏见与无知。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每个人认识人的存在、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责任等。这些历史元素使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扎根于历史传统, 但不固守传统。

它又吸收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人力资本理论和经济理性主义理论[9]。20世纪60年代,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将人力资本理论引入教育政策领域, 并不成功。20世纪80年代, 国际经合组织 (OECD) 对人力资本理论修正, 号召成员国重新审视私人教育投资和社会教育投资的关系, 教育的私人投资、教育创造个人收益、经济增长和平等方面的价值被进一步挖掘。澳大利亚政府于是将国家发展、高等教育发展与私人投资联系起来。经济理性主义于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经济学教授麦克尔·普西 (Michael Pusey) 提出, 主张自由市场的新古典经济学思想引入公共部门管理, 认为主要的政治问题都是经济上的问题, 教育被视为经济政策的分支, 而不是社会、经济和文化政策的混合。这些理论应用使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在工具主义取向上不断强化。于是, 高等教育的公司化运作、质量、公平、公共问责、成本效益、价值增值等问题被纳入到高等教育变革的视野里来认识。

2. 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凸现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当代使命尽管根植于历史传统, 蕴涵普遍性意义, 但在知识社会勃兴, 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 也凸现了澳大利亚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首先, 与“传统三使命说”比较, 澳大利亚政府在当代使命中增加了两项使命:一是对国际教育、研究、全球化经济和国际关系作出重要贡献;二是丰富文化的多样性, 承认原土著居民和少数民族独特地位。前者表达了政府进一步争夺高等教育国际市场, 维护澳大利亚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优势的战略思想;后者则作为长期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国家, 赋予高等教育“丰富多元文化”的使命, 以期改变土著居民和少数民族教育落后面貌, 实现整体国民素质提升的补救策略。这两项使命都极具澳大利亚本土色彩。

其次, 在澳大利亚政府的六大使命中虽然关于促进人的发展、科学研究和创新、繁荣社会文化与培养个体的社会责任感等四项使命与传统三使命存在继承关系, 但是在民主、知识社会和全球化竞争背景下, 内涵已发生了变化:在人的发展含义上, 专业能力优先发展;在道德发展领域, “参与民主社会生活”目标超越“个人行为约束”目标;在科学研究方面, 不再是纯科学研究, 或关注应用研究, 而是实现研究成果商业化;在服务社会方面, 不仅是向社区提供培训、技术服务以及校园设施, 而是引领社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服务社会使命不再是科学的“副产品”[10], 而是当代基本使命之一。

这些变化便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使命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表现。因此, 《处在十字路口的高等教育:一个综述性文件》可能预示着高等教育使命国别化研究走向深入。

3. 产业性的彰显

从政策的视角来看,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使命的当代转型过程是从公共事业走向产业化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的惠特拉姆政府时期, 在“推进社会平等和生活质量、扩大民权、经济的稳定繁荣发展、促进民族认同感和国家安全、营造公正的国际秩序”的国家政治目标下, 澳大利亚大学是建立现代国家、发展民族文化、培育现代公民所必需的机构或场所, 是为澳大利亚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服务的机构。高等教育目标与政治目标一致。政府的高等政策致力于入学机会的平等。“作为获得个人能力, 教育机会的权利而非作为个人发展方式的收入政策或职业创造的平等观, 占据了主导地位。”1974年, 政府取消学费, 对大学实行全额拨款, 大学是完全意义上的公共机构, 高等教育属于一项公共事业。

20世纪80、90年代, 随着知识经济勃兴,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澳大利亚政府在努力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同时, 试图创造一个更具竞争力的经济和一个更平等的社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是澳大利亚政府和商业部共同努力的方向。在人力资本理论和经济理性主义的框架下, 高等教育目标从与国家政治目标趋同转向与国家经济目标一致。大学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公共机构, 可以扩大收费和赢利、可以像企业那样运作和破产。高等教育成为一项引领经济发展的产业。于是, 争夺高等教育国际市场, 维护澳大利亚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优势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使命。

《处在十字路口的高等教育》发布至今已过去6年,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正如政府所期望的那样: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部分, 并为整个社会各界带来进步与繁荣。根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2007年公布的数据[11]:在OECD国家中, 2005年, 澳大利亚大学毕业生占总人口59%, 位居第一;高等教育入学率82%, 位居第一;在国际教育市场所占份额位居第五, 仅次于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2008年12月澳大利亚官方统计显示[12], 高等教育成为澳大利亚第三大出口产业, 仅次于煤矿和铁矿。

摘要:进入21世纪, 面临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竞争, 澳大利亚政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的影响下, 基于本国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成就, 在2002年《处在十字路口的高等教育》中赋予高等教育六大使命:促进人的潜能充分发展、推进研究和创新、对国际社会和国际事务作出贡献、繁荣社会、丰富多元文化和培养个体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文本的解读, 我们发现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使命悄然转型并展现出工具主义取向的强化、民族性的凸现以及产业性的彰显的特征。

关键词: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使命,《处在十字路口的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Higher Education at the Crossroad:An Overview Paper[EB/OL].http://www.backingaustraliasfuture.gov.au/publications/crossroads/pdf/crossroads.pdf.2008-10-12.

[2]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 陈军, 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46, 56.

[3]葛盈辉.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与变革[J].国际高等教育研究, 2006, (1) :24-26.

[4]赵婷婷.大学何为——理想与现实间的冲突及协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35.

[5]克拉克.克尔.大学之用[M].高戈, 汐汐, 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8.

[6]牛道生, 陈尚真.从“白澳政策”到多元文化教育——试探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体制形的艰难历程[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 (5) :98-105.

[7][澳]西蒙.马金森.现代澳大利亚教育史——1960年以来的政府、经济与公民[M].沈雅雯, 周心红, 蒋欣, 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205, 13, 17.

[8]肖海涛.大学理想的哲学基础[J].江苏高教, 2000, (2) :8-11.

[9][澳]西蒙.马金森.澳大利亚教育与公共政策[M].严慧仙, 洪淼, 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11, 14.

[10]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的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264.

[11]OECD.Education at a Glance[EB/OL].http://www.oecd.org/dataoecd/5/58/39367703.2009-03-20.

高三当代青年的使命作文 篇4

十九大刚刚落下帷幕,如何做一名有为青年,担起复兴中华,传承中国梦的使命,在于君子。

孔子说:“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而患无能也。”是说一名有高尚品德的人,不担心不被人理解,而应担心自己没有能力。我认为这对于我们青年尤为重要。做一君子,首先来的一定是能力,无能者,懦弱者,观望着,踌躇者,何以担起振兴中华的重担?而在这个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养的过程中,必定会有孤独,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如何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地为挑起民族大梁奋斗,至关重要。这方面,孔子的“和”和不“合”应当对我们有启示。求学路漫,为人民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息,牢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样坚持,并在黑夜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一定能向君子迈进一大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对我们青年而言,大概是这个道理吧!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颜回在困境中的态度,弟子尚如此,何况孔子耶?为了发扬君子人格,他栖栖惶惶,席不暇温,“曲弓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做有为青年,成民族复兴之大器,选择君子,也必应有这样的大胸襟,大毅力。想想史铁生扶轮问路、地坛浑思,“活在最狂妄的年纪却断了脚。”;曼德拉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等拥自由,二十七年奋斗;三毛行走沙漠,用柔弱的双肩托起生命的沉重。选择君子,做有为青年,却仍旧“以天下为己任。”这时,成为君子的路途,定当坚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日月永恒运动,从不停歇。我们青年有如初生骄阳,更应永不停歇,时刻前行。

老夫子还有言:“君子坦荡汤,小人长戚戚。”让心中敞荡,做大气的君子,“克己复礼”,用“厚德载物”的凄凉承载青春,追求君子,焉能无为?

《大学》中也说:“君子必慎其独也。”《中用》中也有“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做有为青年,选择一名君子,不仅在公众前,独处时也要谨守原则和道义。

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人,应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做有为青年,选择君子的路上有太多使命:缓解老龄化,以青春撑起国家、民族的脊梁;推助中国拥抱世界,建设“一带一路”,牵手人类命运共同体……

“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君子是一个理想境界,做有为青年,选择成为君子,永远在路上。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我们青年应不忘为人民而有为的初心,在追求君子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以的一番谆谆教诲而收束,献给同我一样的广大青年:“青年同志应坚定信念,志有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谱写精彩人生,在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过程中书写人生华章!”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当代美术馆的教育使命 篇5

奴隶制时期统治者夏启把歌舞“登天而窃以下用”, 《礼记》是艺术书写成文字变成后世典籍。六艺教育《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 是一部关于儒家思想的资料。六艺教育中乐教也是古代的艺术教育形式, 虽然与美术教育没有直接的紧密联系, 但乐教对艺术的发展, 尤其是对艺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以及对艺术作品鉴赏水平都有一定的提升。因其对人的审美观和能力有积极影响, 所以对后代的艺术教育, 尤其是对当今的美术教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六艺教育概述

六艺之名, 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乡三物”中就包括“六艺”, 它由礼、乐、射、御、书、数组成, 是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从夏商时代六艺教育内容的雏形就形成了, 但不完备。到了周代, 内容才基本稳定下来。它以礼为首, 蕴含了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理念。礼由祭祀天地祖先的仪式而发展成为宗法等级制度, 成为人们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的典范, 为的是能够符合封建社会统治的需要, 所以六艺的教育就成为了统治者治国的强有力的法宝。

乐配礼, 包括音乐、诗歌和舞蹈。在我国古代, 乐有愉悦的功能, 更有感化教人陶冶情操的功能;射是射箭, 可以作习武和行礼讲;御是驾马车, 在古战争中不会驾驭战车是绝对不行的;书指识字写字;数是指算术。古代人认为书和数是才能和智慧的最基本条件。贵族的子弟是主要的教育对象, 同时有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这种制度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合理有效的方法, 它的影响力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正是因为这样, “六艺”教育成为了当时主要的教育内容。

六艺教育内容中与美术联系最多的就属“书”了, “书”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字的识读与书写, 由于中国汉字具有象形性和意象性, 以及它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所以汉字的识读和书写对于中国视觉文化传统的形成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书”的教学对中国的古代美术教育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在当今, 人们对书法的学习和追求更加强烈, 并没有被五彩的视觉文化所淹没, 而是略显出一些淡雅和从容。

二、六艺教育的教育思想

(1) 因材施教

“六艺”教育的思想是古代教育实施因材施教思想的具体体现。但近些年来, 由于某种原因, “应试教育”成为了主导, 我国的美术教育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 例如很少有美术课程, 占用美术课的时间, 甚至没有开设这门课程。虽说不是有美术课就是素质教育, 但美术课程的设置会对素质教育开展和全面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封建社会教育思想的主导, 并传承着六艺的思想精髓。因材施教是孔子教书育人的一个重要原则, 具体是指根据学生的智力和兴趣的不同而制定的教学方案。他的教育思想和课程内容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并且平衡了社会各个阶级的利益关系。六艺的教育重视把人培养成为君子, 也重视会国家的安定, 本质就是把国家的繁荣稳定建立在全民素质的提高的基础之上, 这非常符合当今的素质教育理念。周代的“六艺”教育就比较完善了, 其教育方法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普遍性等特点。

古代六艺教育强调教育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不能以一概全片面地理解教育, 不管学生喜欢不喜欢, 有没有兴趣, 听明白听不明白, 讲完就算完成任务了。而是要有目的地安排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例如有的学生对色彩特敏感, 有的对形体结构掌握的好, 有的学生有独特的创新能力, 所以美术教育的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偏爱和能力不同而进行设置, 更好地挖掘他们在美术专业的潜能, 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

(2) “智力的差异性”的教育思想

古代“六艺”教育认为人的智力是有差异的, 主张教育内容必须要有高中低层次, 孔子说过“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 意思大致相同。这对当今的美术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甚至对其他学科的教育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学校的教育首先应该辨别人的多种才能, 然后根据学生的个性和潜力的差异性, 指导开发其专长优势, 美术专业学校应该担负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并发展其个性的任务。必须意识到开展各式各样的智能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去的重要性。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具有不同的智能组合。多元智能理论可以为我国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每个人拥有七种不同的智能, 它们在个体智能中有同等的作用, 只是在每个人身上呈现出不同的形式而已。因此, 不是想当然地认为谁聪明或笨, 而是体现在某方面擅长的问题。教师应该具有每个学生都是最棒的学生观, 对每一位都抱以积极肯定的态度, 并乐于从不同方面观察和接受学生, 发现各种潜能的存在加以培养, 更有利于他们个人的发展。例如某些同学具有美术绘画方面的天赋, 如果老师一味地看到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差, 没有给学生必要地鼓励表扬, 会伤害到其自尊和自信, 在其他方面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认识到人类智能的多元性之后, 将来的美术教育的发展应该更加重视关个性多样性和独特性, 只有这样才能使培养出的美术学生具有创新能力, 创作出更多的优秀美术作品来。

传统的美术教育只重视艺术作品的临摹学习, 忽视了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用应试考试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绘画水平, 考察学校的教育成果, 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方法,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独创性了。未来的美术教育应该是学校给学生提供某些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工具, 让学生利用有限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动手动脑设计制作, 培养创新能力。

三、“信而好古”的经典的教育思想

随着周室的衰竭, 教授“六艺”的老师四处分散, 这有利于各地私学的兴办, 促进了当时教育思想的快速发展。尚礼好古、以经典为法则的教育理论逐步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每一个角落, 成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原则, 也随着中国绘画的不断发展, 成为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信而好古的观念通过艺术理论反映出来, 形成中国古代以典范为宗旨的美术教育思想基础, 并通过遵循典章仪轨、摹拓临写样范法帖、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粉本白画等美术教育途径, 达到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目的, 它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的美术教育史, 是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

四、“规矩绳墨”的教育思想

《孟子》尽心下:“梓匠轮舆, 能与人规矩, 不能使人巧。”《墨子》天志上云:“譬若轮人之有规。”《荀子》劝学云:“其曲中规。”这种规矩绳墨的经典教育思想, 一直被诸多典籍和言论所重视和引用。作用在于能使事物在规定的范围内做事, 不会违背常规。这对现代的教育起到了规范的作用, 但同时应该看到它所存在的缺陷, 主要体现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其中包括想象力、创新力等。特别是在当下素质教育之下, 更是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这都间接地影响了美术教育的发展。作为教育部门应该充分利用“规矩绳墨”教育思想给我们留下的优秀成果, 但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不能墨守陈规。

五、“师道尊严”的教育思想

尊敬师长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荀子》曰:“国将兴, 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 则法度存。国将衰, 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 则有人快。人有快, 则法度坏。”师道尊严是古代教育的基本前提。对于师傅的言传身教, 在教育思想观念上与“信而好古”是一脉相承的, 也是美术教育过程中普遍遵循的规律。时代改变, 教师也应该改变教学理念, 积极进行角色创新, 由原来的“传道、授业、解惑”型教师向“激趣、启思、导疑”型转变;由命令主导型教师向指导帮助型教师转变;由被动阐释、执行型教师向主动研究决策教师转变。这些转变没有改变教师的地位, 全部放手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关系, 两者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达到教学的目标和目的。

结语

今天, 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发展先人的优秀教育思想来进行美术教育呢?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 他们自己想学什么是很重要的。再就是举例与理论要好好结合, 没有理论作为基础, 无论怎么教都没有效果。要了解学生的感兴趣, 利用所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引导并对其进行审美教育。选择多元化的美术教育内容, 在美术教育内容上往往重视绘画的学习。美术教育不应只停留在绘画上, 而要兼有漫画、木刻、剪纸、涂染、木偶、雕刻、折纸、泥人、手工等多种的教育内容。陈鹤琴先生指出:凡是学生能够学的并能够学得非常好的, 我们都应当教他们。

自从六艺教育理论的产生, 儒家理论体系形成后, 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教育思想。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 同时促进着中国社会的进步,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世界, 可是事物都存在着两面性, 孔子、儒家一直影响着中国华人的教育理论, 也不可脱俗地存在着对中国教育的负面影响。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美术人才和培养大众的整体审美能力, 提高国民素质。美术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是要到社会的各个工作岗位的。我们应该肯定六艺教育在我们古代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而对于那些不利于当今的美术教育的因素尽量避免。用我们先人的优秀文明成果来武装自己。

摘要:“六艺”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历史上占相当重要的地位, 六艺教育的宗旨是明德, 而不在于是否掌握高深的技术。六艺的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的教育思想, 同时也影响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医术、天文、算数等技术技艺都不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取知识的, 而是由父子相传, 师徒相授, 世代相传有利益于文化的传承性, 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启示。今天的美术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六艺的教育思想,美术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多元智能理论与六艺教育思想对比研究.

[2]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

[3]朱丹.论“六艺”美术教育思想《魅力中国》2010年03期.

当代美术馆的教育使命 篇6

进而应该思考的是,博物馆、美术馆对公众的平等对待与公共教育的平等化是否也具有某种内在联系呢?在具有强烈政治意识的平等主义这个论题基础上,我们应如何认识美术馆在公共教育中的政治性功能与意义呢?我认为,公共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校教育、学科教育,它的核心是公民教育,它的基础是哈贝马斯所讲的公共领域和公共性。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既是与私人领域相对立的,也是与公共权力机关直接抗衡的。而“公共性”既是“公共领域”价值范畴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体现出自由的、民主的原则和批判性。在他看来,所谓的“公共领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雅典的公民政治集会,在自由发表意见和自由对话之上产生了完全不同于私人领域的公共领域。到18世纪,由于咖啡馆、报纸、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的出现,在这些场合中的自由交流导致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出现。因此,公共领域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形成自由的公共舆论。在法国,以文学和艺术批评为前导,公共领域表现出明显的政治性,对抗官方检查制度,争取言论自由。可以说,“公共领域”的重要性就在于言论的公共性和自由交流。

因此从逻辑联系上看,在公共教育中,美术馆的公共性中必然包含的自由交流问题,就是首先必须解决的围绕着公民教育的目标而进行的思想与艺术的自由交流问题。实际上,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教育上,公民权利中的自由价值观是最应受到保护和肯定的,如信仰、言论、选择、学习、认同等领域中的自由,这是公民自由权的核心。在公共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价值观,就是对自由权利的肯定和宣传,而这种肯定和宣传本身就离不开思想与艺术的自由交流。

然而,在当代社会中常常出现权力与资本对美术馆实现公民自由权利的干预,对于进入公共教育领域中的艺术与思想的自由交流更是充满疑虑甚至敌意。当汉斯·哈克准备在古根海姆博物馆展出一些房地产图片时,由于涉及到博物馆赞助人、贫民区等问题,博物馆董事长托马斯·梅塞取消了这次展览并解雇了策展人。在当代艺术馆的运作中,来自政府的拨款和资助人的赞助几乎构成全部经济来源,而这两者在本质上都很容易造成对艺术领域中实现公民自由权利的监控与压制。皮埃尔·布尔迪厄与汉斯·哈克曾深入讨论过这个问题:国家必须资助自由的文艺事业,否则文艺将沦为企业金钱的奴仆。

虽然刚才谈的主要是艺术展览的问题,实际上对于由艺术展览派生出的公共教育的影响也同样存在,甚至会使自由权利的问题更为突出和尖锐。换言之,创作与展出的自由权利已经成为美术馆公共教育中的政治性议题,它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在精神生产的自由与自主性方面,使受教育的公众获得一种精神启蒙。这是因为从艺术创作的本质上说,自由权利问题远比在更为复杂和微妙的其他社会领域中来得更鲜明、更容易理解,更符合公共教育所需的启蒙意义。

将政治性功能和意义引入美术馆的公共教育问题中的逻辑前提是公共政治的基本含义。在传统的政治学中,“政治”是指“在共同体中并为共同体的利益而做出决策和将其付诸实施的活动”。在这个概念中,共同体利益、决策和实践活动同样是公共教育中的重要要素,公共教育问题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性功能及意义。从与公共教育的内在联系来看,“政治”其实包含了人性化的、建构性的重要价值观。爱德华·萨义德认为:“政治是为了实现愿望,为了得到认可,为了改善处境,为了赢得解放。这些都是我的兴趣所在……美学的任务不是对政治进行阐释,而是与政治一起成为奋斗目标的一个部分。”萨义德的论述中一个关键地方就是对政治的理解:他反对仅仅作为权力的政治,赞成那种在争取权力之外还有更多、更符合人性目标的政治——实现愿望的政治、承认的政治、改善人的处境的政治、解放的政治。

在这样的目标下,公共教育与艺术都应完全负起它们的使命。应该破除的是弥漫在艺术与教育领域中的关于政治性的偏见与恐惧,应该在政治这个概念的真正意义上理解它和实践它。比如,平等主义的公共教育意味着打破等级、财富、职业等身份标识对教育的限制和控制,这种价值观本身就对公共政治产生极大的作用、发挥重要的功能。由于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具有的面向公众、视觉主导、联系生活等特性,就具有更多实现平等主义教育理想的可能性。

那么,究竟何谓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我认为,它不仅仅指美术馆开办美术学习班、举办艺术讲座、设立导览员制度等措施,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馆的展览、学习活动等培养公众的价值观念,即上文所讲的关于自由、公民权利、公共关怀等观念。汉娜·阿伦特说“政治就是对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我们可以接着说: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就是培养公众对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这种观点是对美术馆在公共教育中的政治性功能和意义的一种清晰表述,它表明这种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不是灌输意识形态,而是一种对公共生活的真正投入。托尼·贝内特认为,博物馆将另一种平民转变为“公民”——人们学习用权利的目光来关注这个世界。完全可以说,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和意义也正在于“将平民转变为公民”。作为美术馆,难道还有比这更重要的社会使命吗?

美国社会学家史蒂文·塞德曼认为:“社会学必须恢复其公共教育者的角色,不仅是为了重建其公共权威,而是为了促成公共领域的复兴……我期待这样一种社会学:不忌惮道德倡导,坚持人文研究应服务于创造一个更美好世界的最初承诺。这种社会学应担当起对它所参与创造的世界的责任。”塞德曼对社会学的反思产生很大影响,有学者认为:“事实上,赛德曼力促社会学家们去思考他们自己的工作所具有的伦理和政治含义,作为公众的捍卫者和某些特殊社会安排的倡导者去积极参与公共讨论。”我们可以从社会学对自身反思中获得的启发是,美术馆应该积极参与到公共讨论中,承担教育的、道德的责任,美术馆应该“恢复其公共教育者的角色,不仅是为了重建其公共权威,而且是为了促成公共领域的复兴”。

实际上,在社会学与艺术学和美术馆之间,这种以建设公共领域为最高使命的精神纽带在美术馆的历史上早有呈现,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侧重。如根据前引杰弗瑞·艾布特对美术馆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1793年向公众开放的卢浮宫博物馆,既有向国内批评家和国外观察家表明革命政府的稳定性、它所具有的力量和足以有效地保护国家遗产的能力的意图,同时更含有让公众参加到国民生活的一切方面的公共性原则;而在19世纪晚期美国各地纷纷成立博物馆的浪潮中,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除了包括对艺术家的培养、提高生产设计的水平之外,最重要的是作为普通市民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场所,博物馆被设想为有可能取代宗教机构,帮助人们保持家庭和社会价值观的地方;到了20世纪后期,不仅艺术史与博物馆的关系问题引起更多讨论,社会学家们也同样提出了疑问:博物馆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使自己的活动成功地惠及现代社会中的贫困者与少数族裔?

当代美术馆的教育使命 篇7

一、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学上的不重视。一般美术课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很低, 每班每周只有一节课。而且, 美术课经常需要大量的美术用品, 这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因为不是考试科目, 学生从主观上就很不重视, 上课时候也不能把学习用品准备齐全, 从而造成有些学生上课作业完成不好。而且现在的美术课中真正让学生自己操作的时间并不多, 40分钟的时间一般一半的时间是学生绘画或者制作, 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完成一个较为出色的作品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于是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只能草草了事, 敷衍过去。再加上各学科的学习任务繁重, 而美术这门课程又不在升学考试范围内, 这就导致了学校不会给予过多的重视, 为了提高升学率, 学校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主修课上, 而美术这门课也就被学校遗忘在了角落里。时间长了学生们的心理也就会认为美术这门课可有可无, 更有学生在美术课上学习其他的课程, 这种情况下学生就无法发现美术课的魅力, 也无法从中受益。

2.师资力量薄弱, 教法不得当。“在今天的教学中, 美术已经不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真正体现美术的含义, 无法发挥应有的教学效果”。大部分教师认为, 美术只是教会学生画画即可, 在课堂上拿出一幅画让学生照着画就行, 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传授, 这种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学会了绘画, 而无法真正体会到美术这门课的博大精深, 更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 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引导学生进行美术文化学习, 更不能放弃知识技能的教学。只有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结合知识技能的学习, 才会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学设备不健全, 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低。由于学校对美术教学的不重视, 在软硬件的配置上也会存在着差异。有的学校虽然能够按照国家课时计划标准开设美术课, 可是受到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很多学校少开或者某些年级不开美术课的情况也屡屡发生。有的学校就算开设了美术课, 也形同虚设, 经常被其他主课老师无情占用。同时, 学校的教学设施, 对能不能有效的推进美术教学也很重要, 因为现实中教学环境及设施的差异的确存在着。再者由于大部分学生为了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 往往牺牲娱乐时间去学习功课, 这样一来就更没有兴趣去学习美术甚者其他主修课以外的课程了。很多学生在上美术课时候选择做其他课程的习题, 他们认为有学习美术课的时间, 不如去完成其他科作业, 提高其他科的成绩, 因此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大幅下降, 对美术学科的优势不予理睬, 长此以往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情操陶冶又如何提高?

二、美术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对一件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时, 学习效率也就会跟着提高。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得了解学生, 因材施教, 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 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 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 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 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 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 也可从课堂活跃度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课堂娱乐中对美术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此更加热爱美术。如:当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临摹一幅书中的国画作品时, 有的同学要求画竹子, 有的要求画荷花, 这时教师应毫不犹豫很爽快地就答应他们的要求, 因为如果这时候很强硬的拒绝他们, 硬要他们统一作业, 虽然他们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 但他们可能就因此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丧失了一些对美术的兴趣, 自然也不会体验到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愉悦。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尊重学生意愿, 在许可的范围内向学生“妥协”一下, 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2.加强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沟通。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没有油画, 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 人生的乐趣便失去了一半, 这就会给各种疾病的入侵洞开门户”。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很多家长认为美术对孩子的未来是没有用的, 并不能帮助学生上一所好的大学, 找一份好的工作, 他们会为学生设计好一条最省事最高效的学习计划, 会把什么有必要认真学, 什么不必花时间去学分的清清楚楚。家长的言行早早就植根于孩子的脑海里, 使他们受到影响, 从而不重视美术课程的学习。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不断努力和家长沟通, 让他们认识到美术教育的真正作用, 改变对美术教育的看法。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进步, 我们需要的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专业人才, 而这不仅仅是体现在分数上。因此关注学生基础教育的同时, 也要注重素质教育, 培养综合能力。除此之外, 还应鼓励学生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 给予他们信心, 营造好学习的大环境。

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教师在学生美育的培养中也占很大一部分因素。教师应全面把握教材, 灵活运用。在教学中应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 而不能把它上成了语文课、历史课;要把握好教材并灵活运用, 不一味的照搬教材,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设计自己的课堂, 这样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更容易让他们吸收理解,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

4.将美术纳入考核范围。美术课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修课, 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在出生时候并不具备审美能力, 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才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古往今来受到科举考试制度的约束影响, 学生们都已经习惯了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自己学习能力和左右自己的学习爱好。如果将美术纳入考核范围之内, 学生就会主动尝试了解美术、学习美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多的联系实践, 可以督促学生学习美术, 端正学习美术的态度。

美术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其教学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人文素养为基本。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 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目的,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摘要:美术教育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一环节, 特别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 它显得更为重要了, 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启迪学生的智慧, 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 在新课标践行的今天, 由于对其片面的理解, 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若不及时加以重视及改善, 一切都还是涛声依旧。

关键词:美术教育,教学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于源溟, 李冲锋, 姬升果.现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艺术[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1.

[2]赵其坤.归真·寻美:赵其坤美术名师基地成果集[M].上海三联书店, 2011.

[3]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M].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1.

[4]郭淑颖.农村美术课堂教学激趣之我见[J].中学英语之友·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9, (2) .

[5]吾买尔·阿不都热西提.如何上好初中美术课[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2012, (7) .

当代美术馆的教育使命 篇8

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追问,同时也是直面当下的社会现实,四川美术学院于2010年3月20日在该校虎溪校区举办了“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校长论坛”。一方面,论坛邀请到国内十所美术院校的院长,他们是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何洁、天津美术学院院长姜陆、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邱瑞敏、西安美术学院院长王胜利、鲁迅美术学院院长韦尔申、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徐勇民和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他们作为高等美术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同也作为全国具有代表性和引领性的美术院校的负责人,对于中国当下美术教育的现状特别是潜在的危机和挑战,无疑有着真切体会和深刻思考;另一方面,论坛还邀请到国内重要的美术专业媒体的负责人出席,他们是《美术观察》杂志主编李一、《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画刊》杂志主编李建国、《当代美术家》杂志执行主编俞可、雅昌艺术网主编詹泳鸿等。他们作为美术专业媒体的负责人,在很大程度上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从媒体的角度,参与到美术教育事业之中,影响着美术教育的进程。此外,论坛还邀请到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诸迪、重庆市副市长谢小军、重庆市教委副主任牟延林等出席。

在论坛上,我国十所美术高校的院长、专业媒体的主编以及相关领导,围绕“中国美术院校学统文脉的传承与创新”、“国际化背景下的当代艺术与艺术教育”、“当下高等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个问题,深入地展开讨论。与会者着重探讨了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前景,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另一方面,今年适值四川美术学院建校70周年,作为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学术传统的美术高校,四川美术学院将在2010年举办系列学术活动。而本次“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校长高峰论坛”,拉开了这一系列学术活动的帷幕,也是校庆期间的开场大戏。借此契机,四川美术学院不仅可以梳理自身的学统和历史文脉,更可以为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积极探索。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在开幕辞中讲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十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美术院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国内的美术院校都在积极思考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思考如何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从四川美术学院发展历程中,可以总结出这样的经验:专业结构、生源质量、办学条件,是实现规模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四川美术学院在自己70年的历史中,形成了“贴近生活、服务人民;知能并重、奖掖新人;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同时,也形成了四个方面的发展特色:第一,以“出作品、出人才”为办学目标,坚持教学与创作的互动,以教学带创作,使学生在创作实践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艺术的修养和实际的工作能力;第二,坚持兼容并包的学术主张,营造宽松的氛围,注重保护学生的艺术个性,鼓励独立思考,自由发展;第三,把艺术工作室、实验室、美术馆的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为师生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第四,把“努力打造育人环境”当作关键环节。另一方面,在大学城的规划上,形成了“生态校园”的建设思路,提出了“十面埋伏”的规划理念。以“不贴一块砖,不铲一座山”为基本原则,努力保持原生态,让学生感受原生态环保和地方人文传承的价值与意义。而在近年的教育质量工程建设中,四川美术学院动画、绘画、艺术设计、雕塑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油画系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影视动画学院被评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当代艺术试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动画专业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改革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外,四川美术学院获批为国家大学生创新型试验计划实施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学科教学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发言说,四川美术学院是国内的独立美术学院中跑在最前面的几所院校之一。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四川美术学院的创作成果特别是版画作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改革开放后,四川美术学院解放了思想,以崭新精神面貌,善于学习吸收西方的现代理念和形式元素,成效非常显著,而且可以说是一直处于最前沿的探索态势中。在近二三十年中,四川美院一方面积极吸取现代的、国际化的美术教育理念,一方面又注意保持中国本土和四川本土的文脉和文化特色,而且能很恰当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所以,四川美院的人才既具备国际性的艺术视野和知识结构,又能体现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特色,其探索实践既具备前沿色彩,又能和文脉紧密连接。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发言中提到,长期以来,四川美术学院的创作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生了像罗中立的《父亲》那样既揭示了中国农民的苦难又表现出农民希望的绘画,而且形成了“川美画派”这样一个历史性的现象,产生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生力军。这种创作特色,其实已经形成了一种精神的脉络和谱系。其中有两点非常可贵,一个就是真切而朴实的人文关怀,另外一个就是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表现方式。艺术教育发展的真正内涵,应该在学科结构、专业结构、育人模式上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韦尔申认为,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美术学院相比,我国的高等美术教育事业还很年轻,但我国的高等美术教育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主动改革,改比不改好,早改比晚改好。以前注重的都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但那种做法,往往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启,不利于创作型人才的培养。下一步改革的重点之一,应由单一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向多能力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打破学科和专业的壁垒,使学生能合理地获得更科学、更丰富、更系统的知识与技能。

西安美术学院院长王胜利强调了学校定位的重要性,他认为,我国美术院校在基本结构和办学模式上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应该构建以中国文化为主体的教学体系。高校扩招以后,更应注重教育质量和办写特色,应该抓住上述两点来做强。“当代艺术”绝不是西方文化、西方审美标准和西方价值观的体现,我们的创作应强调中国人的审美方式,体现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我们强化创新精神,但其前提是关注中国本土文化。人才问题的关键是师资问题,谁能聚四海之贤,谁就能够建设一流的学校。

天津美术学院院长姜陆在发言中说,如果没有一个比较科学、准确、合理的方向选择,一个学校就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最近,教育部在未来的教育发展规划中提到了分类指导的原则,这是一大进步。在以往,很多针对艺术类院校考核、评估标准,都混同于理工类院校的考核标准,这对艺术教育的发展很不利。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高等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根据社会对于不同类型艺术人才的需求,调整学科设置,开设新的专业,效果比较好。但专业设置过于细化,会产生教学内容的重复,由此还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交叉”,或是把一些专业推向边缘,对学生的培养很不利。

从上述观点中,不难看出,美术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滋生出很多不同以往的新问题,同时也对当下的美术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挑战。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中,尽管美术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已经不同于王国维、蔡元培的时代,但美术教育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始终不能被忽略。或许,本次论坛的讨论,仅仅是对于中国当代美术教育的一次集体探索和经验碰撞,它并不能完全解决当下美术教育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但是,本次论坛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背景之下召开,不仅对四川美术学院自身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将为整个中国当代美术教育提出可资参考的建设意见,从而为推动高等美术院校的教学改革、促进艺术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当代美术馆的教育使命 篇9

关键词:幼师,美术教育,素质教育,关系

素质教育既包括生理元素的健康程度, 也包括思维元素的健全程度, 它是人在社会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思想与行为的具体表现, 是衡量一个人综合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幼儿美术教学中, 渗透素质教育, 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社会文明的重视, 也体现了现今社会对幼师的专业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标准要求。本文将以美术教学中灌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为切入点, 全面分析当代幼师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幼儿美术教育的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

(1) 美术教育的概念:美术作为一种艺术, 是有生命和情感的, 它可以作为幼儿的“第二语言”, 幼师基于幼儿教育的特点、原则, 结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和教育规律, 以各种美术活动来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并在美术创作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审美鉴赏能力。[1]

(2) 美术教育的特点: (1) 培养目标:幼儿美术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成为画家, 而是通过这种幼儿比较喜欢的益智活动, 传授他们学习方法和灌输一些基础的价值观, 丰富其感性经验和审美认知。[2] (2) 判断标准:幼儿美术教育的关键不是看孩子是否画得逼真, 而是通过幼儿的画, 来窥探其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 观察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情况。 (3) 成长环境:幼儿的美术表达能力深受其成长环境的影响, 尤其是家庭环境, 幼师可以通过美术了解幼儿的内心, 及时与家长沟通, 为幼儿成长携手共创优良环境。 (4) 牵引性:美术教育综合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 锻炼其表达能力、感悟能力、计算测量能力、观察能力等, 它可以将自信、快乐、健康灌输到孩子的综合能力当中, 为后续的学习、生活的素质教育打好基础。

二、美术教育渗透素质教育的方法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幼儿开展美术教育是为了让其成为开启孩子思想、情感、能力宝库的钥匙, 所以要基于孩子自觉、自愿、自发的基础之上, 因此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是先决条件。第一, 幼师要尽量站在孩子的视觉和思考角度, 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绘画方法、色彩搭配来激发其作画兴趣;第二, 就是要“寓教于玩”, 从脑生理功能开发来看, 大脑左半球是记忆、语言、计算、书写、逻辑推理等智力活动的控制中枢, 右半球是视觉、知觉、身体协调、情感等神经心理功能的控制中枢。幼师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丰富孩子的认知经验积累, 充分开发孩子的各项智力水平。

(2) 模仿只是方式, 创新才是目的。幼儿美术教育的重心不是技能的传授, 而是开发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依据“泛灵论”的儿童心理特点, 幼师组织美术教育时, 应该尽可能地少设框架、模式或要求, 让孩子们尽量在无拘无束、相对自由的氛围下作画, 要让幼儿的画作完全是其自由想象, 主观情绪的反应结果, 多鼓励、少要求, 开发幼儿敢想、敢画的创造能力和追求新奇特意的冒险精神和求异精神, 让幼儿个性和身心发展顺应自然天性。

(3) 让美术教育完善幼儿的道德品质。美术创作活动和美术的表达形式往往可以体现创造者对人、事、物的主观判断和认同。因此美术教育的实质是为幼师引领幼儿人格发展和价值判断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平台。幼师在组织美术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要让画作体现孩子的心理及心理感受, 还应该注意传达积极、乐观的正能量, 让艺术的熏陶完善幼儿人格, 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综上所述, 我国自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 尤其是城市家庭, 大多只有一个孩子, 这些孩子身上承载的不仅仅是父母所有的期望, 还有国家赋予的时代使命。幼儿时期的启蒙教育会直接影响一代人的综合能力水平和一个国家的兴衰, 在幼儿园教学时期, 加强美术教育和素质教育, 是当代人才培养机制对幼师教学提出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1]户金.浅谈当代幼师对于加强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J].青年文学家, 2013 (36) :191—191.

上一篇:城市服务经济下一篇:环保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