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合作机制

2024-07-19

环保合作机制(精选3篇)

环保合作机制 篇1

一、引言

(一) 加强企业环保的意义。

近几年, 雾霾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问题, 治理环境已经变得刻不容缓。我国在高速发展的经济下, 随着GDP的快速增长, 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随之而来。然而, 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只能阻止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企业从长远意义上来看, 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战略目标。就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 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 这是关乎人民健康、民族未来的长远之计。同时,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优、节、保、建四大战略任务, 这进一步凸显了环保的重要性。

在2016年3月5日结束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 李克强就“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作出报告。报告中明确了改善环境的重要性, 坚持环保和发展同时推进, 持续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治理大气、水、土壤的污染, 及时防止污染并对已污染的生态进行修复。从用水量、能耗、碳排放以及森林覆盖面积等方面, 对五年后的生态环境质量定下目标, 尤其是对雾霾天气要取得明显的改善, 要求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李克强指出:我们要持之以恒, 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企业利益关乎国家经济状况, 与此同时企业的环保同样关乎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加强企业环保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环境质量问题是关系民生、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面, 在环境保护的问题上, 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行为都将影响环境质量的高低。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 博弈论对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清晰, 对进一步制定环保政策有重要作用。

(二) 相关文献阐述。

朱兴龙 (2010) 指出政府的环境规制是否有效, 要看企业对此环境规制政策的反应以及政府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惩罚机制。通过对单个个体的博弈分析和两博弈群体的分析, 得出要加大政府对企业的激励力度, 增进监督处罚能力。张倩等人 (2013) 基于规制经济学, 以及规制过程中的博弈研究基础, 采用博弈论分析方法, 研究政府实施排污税环境规制下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通过构建模型分析认为, 政府的排污税率、谎报罚金、企业自身的排污技术水平以及企业的声誉损失影响环境治理策略, 但监管强度并不能直接影响企业的排污水平。因此, 应通过完善环境规制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以积极开展污染治理工作, 提高环境规制。关华等人 (2014) 就我国目前主要采用行政手段来治理环境, 发现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关系, 只通过环保政策通常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文章就建立新的考核标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以及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来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但文章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法, 只是理论上说明环境保护需要改进的地方。贾德友 (2015) 在基于环境保护问题的政府与企业博弈优化分析及对策建议的文章中指出环境保护关乎经济发展、社会责任等多方面, 涉及政府、企业、公众多个群体。文章通过分析当下政府和企业的博弈过程, 研究了他们之间的优化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保护环境的对策建议。侯玉梅等人 (2015) 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双重任务, 将消费者购买行为、节能减排努力准入标准、政府监督信号考虑在内, 构建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分别探讨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下政府如何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 结果表明节能减排努力市场准入标准越高, 政府应给予企业更多的固定补贴;根据观测到的企业不同的节能减排努力水平设计激励机制;政府监督也对节能减排有重要作用。

以上学者的研究都是从宏观的监督进行的分析, 没有对激励机制进行数值模拟。本文将从政府对企业投资环保角度建立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进行分析, 企业投资环保进行生产, 成本的增加需要政府补贴一定的比例, 使得企业获得最大利益, 同时达到政府环保的目的。

(三) 委托-代理模型。

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在广义上指所有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 交易中掌握信息多的一方称为代理人, 另一方则称为委托人。通俗地讲, 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是代理人, 信息滞后的一方是委托人。同时, 这样定义隐藏的前提假定是, 信息优势方影响信息滞后方的利益, 换句话说, 信息滞后方不得不为信息优势方的行为承担风险。委托-代理模型指:在各方参与者中, 一方参与人 (称为委托人) 想让另一方参与人 (称为代理人) 按照自己的利益选择行动, 但委托人不能直接观测到代理人选择了什么行动, 只能通过间接的一些变量来观察, 这些变量由代理人的行动和其他的外生的随机因素共同决定, 因而充其量只是代理人行动的不完全信息。委托人要做的是根据这些观测到的信息来制定一些奖惩措施, 以激励代理人做出最有利于委托人的行动。

二、企业之间的博弈

假设有两个企业, 分别有两种纯策略选择, 即选择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的生产方式或选择低污染、低耗能、高效率的生产方式, 简称“环保生产”和“非环保生产”。企业选择“非环保生产”会产生各种环境污染, 但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 企业受益为R。企业选择“环保生产”对社会公众的利益即社会效益很高, 但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大幅度上升。增加的成本为C0, 包括设备投资、技术投资、人力投资等。以利益为主的生产型企业会以环境为代价来降低自己的成本, 从中赚取最大的利益。 (表1)

用划线法可以很容易看出, (非环保, 非环保) 是两个企业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 但这种均衡是低效率的, 会产生公共资源的悲剧。公共资源是指: (1) 没有哪个个人、企业或组织拥有所有权; (2) 大家都可以自由利用。产生这种悲剧的原因是每个利用资源的企业都相当于面临着一种囚徒的困境:如果仅一个企业进行“非环保生产”, 则自己得利;如果所有企业都进行“非环保生产”, 而且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 则所有企业将面临停产的危险。从企业之间的博弈中可以看出, 仅有企业的存在, 各个企业均以自己的利益为主, 在日益竞争的环境下, 企业只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降低成本, 长久下去环境质量将日益下降, 广大公众的利益将受到严重威胁。所以,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想要获得长久的社会效益, 政府在经济运行中应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政府的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政府与企业的博弈

假设政府和企业分别有两个纯策略, 企业可以选择“环保生产”和“非环保生产”。政府可以选择“监管”和“不监管”。当政府选择监管时, 无论企业做何种选择, 政府必须支付一定的监管成本C1, 包括技术检测、人工考察以及环境评估等。当企业进行“非环保生产”被政府监管发现时, 受到的惩罚为F, 包括停产、罚款以及刑事责任等。政府无法干预企业的具体决策, 只能通过监管的方式影响企业的行为选择。 (表2)

由得益矩阵可以看出, 当政府选择监管时, 非环保惩罚F远高于环保生产投入的成本, 企业会选择环保生产。此时, (监管, 环保) 即是最优选择;当政府对企业的惩罚F足够大时, 企业一定选择环保。此时, 政府的最佳选择为不监管, 即 (不监管, 环保) 为最优选择。在此博弈中, 政府想要让企业主动进行环保生产, 一方面加强监管力度, 确保全面监督;另一方面加大惩罚力度, 一旦查到有违章生产的企业必定进行严厉的惩罚, 使企业考虑到自身的利益主动环保。在此看来, 政府的惩罚力度直接关系企业环保的程度, 政府想要降低自己的监管成本, 就必须加大惩罚力度, 但相反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例如:企业生产性不高, 投资减少, 导致经济的萎缩。在此基础上, 假如政府能再给企业一定的激励措施, 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环保生产带来的高成本, 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 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强环保的力度, 由此政府可以放松对企业的监管, 从而降低政府的监管成本。

四、政府给企业一定的环保补贴

若企业进行环保, 政府会给企业一定的补贴S, 包括技术支持、设备投资补贴、资金拨款等。一方面解决企业环保的实际困难, 降低企业环保带来的高成本, 让企业愿意主动环保;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的监管压力, 一定程度上降低政府的监管成本。若企业选择环保既可以享受政府的补贴, 又可以避免政府监管带来的惩罚。对政府来说, 虽然付出了一定的成本, 但相对监管付出的成本以及随之带来的环境效益, 给予企业的补贴是值得的。 (表3)

当政府选择监管时, 只要R-C0+S>R-F, 即R>C0-F时, 企业一定会选择环保;当政府的补贴足够大, 使得R-C0+S>R, 即R>C0时, 无论政府是否监管, 企业都会选择环保。此时, 政府则选择不监管, 即 (不监管, 环保) 为政府和企业的最优选择。

由以上分析得出, 在C0-F<S<C0时, S越大, 企业环保的概率就越大, 政府监管的概率就越小。同时, F越大, 补贴对企业行为选择的影响越大。

五、企业行为选择

政府与企业在环保博弈过程中, 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二者的博弈关系中, 信息是非对称的, 由于政府不能完全了解企业的行为, 也不可能左右企业的具体决策, 只能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促使企业朝着自己的利益做决策, 所以政府充当着委托人的角色。相反, 企业充当着代理人的角色。企业的行为会影响政府的利益, 同时政府的相关措施也会影响企业的行为选择, 达到双方利益均衡, 实现社会环境的最大效益是政府的最终目标。

(一) 模型的建立。

假设政府给企业的补贴是按企业环保力度进行的, 企业环保力度越大, 得到政府的补贴就越多;相反, 得到的政府补贴就越少。企业首先考虑要不要接受, 就上文的讨论中, 企业接受补贴激励是最优的选择。企业就政府给出的补贴激励, 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高投资环保生产;另一种选择仅达到政府标准的环保生产。

假定a为企业投资环保水平, 环保收益的线性收益R=a+θ, 其中θ是均值为零, 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随机变量, 代表不确定的因素。假设R是a的严格递增的凹函数 (即给定θ, 代理人投资环保越多, 环保收益越高, 但投资的边际收益率递减) , R是θ的严格增函数 (即较高的θ代表较有利的自然状态) 。

假设政府补贴激励函数为S (R) =α+βR, 其中α是代理人得到的固定补贴, β是代理人投资环保的补贴系数。

假设企业环保投资成本函数C (a) =ln (a+2) , 其中c0是代理人固定的投资成本, k是代理人投资环保设备的成本系数。

企业环保高投资用aH表示, 低投资用aL表示。相对应的环保收益用RH和RL表示, 政府补贴激励用S (RH) 和S (RL) 表示, 企业投资环保成本用C (aH) 和C (aL) 表示。

该博弈可以用图1所示的扩展形表示。 (图1)

政府的激励相容条件为:S (RH) -C (aH) >S (RL) -C (aL) ;代理人愿意接受委托人委托的参与约束为:S (RH) -C (aH) >0;委托人愿意选择委托的参与约束为:RH-S (RH) >0。

(二) 模型数值模拟。

若努力环保的收益函数为:R=10a-a2, 政府补贴激励函数为:S (R) =2+0.6R, 企业环保投资成本函数为:C (a) =ln (a+2) ;代理人环保高努力水平2单位, 环保低努力水平1单位。则RH=16、RL=9;S (RH) =3.2、S (RL) =2.6;C (aH) =1.39、C (aL) =1.10。如图2新的博弈得益结构。 (图2)

由于S (RH) -C (aH) =1.81>S (RL) -C (aL) =1.5, 满足使代理人努力的激励相容约束;S (RH) -C (aH) =1.81>0满足代理人接受委托的参与约束;RH-S (RH) =12.8>0满足委托人提出的委托条件。由此看来, 政府的激励机制的有效的, 只要政府选择合适的激励合同, 就能保证政府与企业在效益方面得到双赢。

六、加强企业环保对策建议

通过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可以看出, 政府在制定政策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尽量减少企业之间的寻租行为;降低政府的监管成本;企业环保过程中确保企业利益不受影响;使得环境效益最大化。

企业之所以有寻租行为, 是环境质量问题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 每个企业都将这种责任推到别的企业, 或将环境效益问题抛在企业效益之后。政府可将环境质量责任划分到各个企业, 优秀企业评选直接与周边环境质量挂钩。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是相互采取共谋方式的主要原因, 将环境质量作为企业之间竞争的一个方面。政府可将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转化成对立或竞争关系, 将大大减少寻租和共谋的行为的发生。

政府若对每个企业监管, 将付出大力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就我国目前的环保机构还是受到人员、资金和技术的制约, 并且想要做到逐个企业的监管也是不现实的, 这就要求政府加大惩罚力度, 使得企业一旦达不到政府的环境标准, 就会遭受惨重的代价。为保证企业的利益, 政府相应地要给予一定的补贴, 来缓解企业环保带来的成本压力。政府的激励行为一定程度上会加强企业的环保意识, 企业会选择高环保的生产模式。所以, 处罚与激励相结合的政府手段, 既缓解了政府的监管压力, 也保证了企业利益使得企业主动选择环保。

在此基础上, 政府要在企业之间宣传环保生产理念, 加大环境保护教育力度, 将环保深入企业内部作为企业的文化。同时, 企业要注重科研发展, 提高环保技术来推动环保事业。政府要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 将对环境污染大的企业进行改造和整合。因此, 政府、企业和公众想要和谐发展, 就需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以及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 以利益为主的企业需要政府采取强制或激励的方式, 使企业加大对环保投资的力度。在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中, 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委托-代理关系。非对称信息下政府如何制定政策,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是使企业达到积极环保的关键。针对博弈结果, 提出政府最有效的机制, 使企业保证最大化利益的基础上主动进行环保投资。

关键词:非对称信息,政府,企业,最优激励

参考文献

[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

[2]贾德友.基于环境保护问题的政府与企业博弈优化分析及对策建议[J].科技与产业, 2015.4.

[3]侯玉梅, 朱俊娟.非对称信息下政府对企业节能减排激励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 2015.1.

[4]万林葳.生态文明理念下企业环保投资博弈分析与建议[J].甘肃社会科学, 2012.1.

环保合作机制 篇2

1、制定标准——夯实安全监督约束机制的基础

抓标准制定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使原来零散、不全面、顾此失彼的安全管理变得系统化,使之成为监督约束的行为规范,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在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上,应按照国家和企业在不同时期颁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并注意三个结合:与企业的安全工作和生产作业特点相结合;与基础管理现状相结合;与企业工作发展的内容和要求相结合。

(1)完善安全总监——安全监督——安全监督员为主体的監督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充分发挥安全监督人员在基层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至关重要。为此,在公司聘任安全总监,基层单位设置专职安全监督,班组配备兼职安全监督员,把技术过硬、责任心强、敢于逗硬的人员充实到安全监察队伍中。各级安全监督人员按照股份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的要求开展监督检查,实行安全监督人员定期述职制度,每周至少向上一级安全监督汇报一次安全监督工作情况,每季度向安全生产委员会述职一次,安委会依据《安全监督考评标准》对安全监督人员进行考评,实施奖惩,实现安全工作专业管理。

(2)制定统一的安全监督检查标准。在原有管理标准的基础上新制定了《安全生产考核评比标准》。主要从安全管理、HSE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风险管理、设备管理、仓储管理、消防管理、现场管理、基础工作管理、行政后勤管理、综合职能管理、服务承诺管理、事故管理、其他管理等13个方面进行了完善,每条都有考核内容、方法及扣分尺度,并将考核得分作为先进单位或个人的评比与奖励条件。为了使《安全生产考核评比标准》具有符合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和唯一性,我们将“标准”下发到各部门学习讨论,使广大员工人人掌握、自觉遵守。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克服了管理者的主观性,增大了各管理环节的透明度,使员工的行为得到了规范,做到了岗位有专责、操作有规程、行为有规范、考核有依据、检查有标准、违反有罚则,为安全监督约束机制的正常运行起到保证作用。

2、责任到位——把握安全监督约束机制的关键

抓责任到位,就是抓安全到位、效益到位。责任与安全成正比,责任上的疏忽往往会造成安全上的漏洞,这是有血的教训的。尽好责任是一个员工敬业精神的真实体现,也是用好监督约束机制的关键。岗位是责任点,点点相连形成责任网,全面责任到位就能纺织成安全屏障。

3、检查考核——用好安全监督约束机制的有力措施

加强各作业环节的检查考核是运用安全监督约束机制的有效方法。在检查考核中,我们注重抓了“二卡工作法”和“三违”员工过“六关”整改法。

(1)“两卡工作指导法”,即《领导班组工作指导卡》、《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班组工作指导卡》。领导班组工作指导就是要求领导靠前管理和服务,根据各自的职责深入班组,对执行制度、生产作业、设备运行、岗位操作、安全巡检、工作态度以及服务质量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指导,帮助班组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将发现的问题填写在《领导班组工作指导卡》上,提出改进意见,并及时跟踪改进情况,从而加强了生产作业的过程控制,融洽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一线班组的管理水平。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班组工作指导就是要求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根据各自专业管理特点,每天用50%的时间深入班组,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程、QHSE管理体系和内控体系标准逐条对照检查,对发现的不安全因素和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人与事及时制止、纠正,如实填写《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班组工作指导卡》,经过有效实施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班组工作指导,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最大限度地扫除了管理盲区,堵塞了管理漏洞,使过去发油作业前溢油探头放置不当、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进入轻油泵房和发油岛不触摸人体静电释放装置、女职工戴首饰上岗作业等违规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2)“三违”员工实行过“六关”整改法,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由于“三违”行为具有习惯性、反复性、盲目性、无知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三违”现象是一个绕不开也躲不过的管理难题。我们创新推行对“三违”员工实行过“六关”整改法,有效地杜绝了“三违”现象的发生。在反“三违”中,我们专门设置了“三违”行为举报箱,广泛发动员工查找自己及身边员工的“三违”现象,分环节、分岗位进行梳理分类,组织员工学习讨论,让员工了解本岗位可能出现的“三违”现象及其危害性,制定了《反“三违”和管理规定》、《“三违”禁令》和《员工违章扣分台账》等管理制度和措施,员工一旦发生“三违”行为,他必须经过个人反思亮相关(在员工大会、板报、简报上点名批评),班组帮助教育关(所在班组帮扶教育),股室惩罚警醒关(按员工考核办法给予处罚),家属亲情感化观(唤起员工对个人和家庭负责的意识),“三违”医院治疗关(对违章行为进行深刻剖析),安全领导评审关(对个人整改进行检查验收)。这“六关”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防护网,使一切“三违”行为无处藏身。

通过抓“三个环节”的工作,较好地发挥了监督约束机制的作用,不断加强了安全管理的执行力,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员工遵章守纪、敬业守职以及安全观念得到增强,由过去“要我安全”逐步转变为“我要安全”,不仅主动性、积极性和自我约束力得到显著提高,而且班组与班组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督促、团结协作的风气日渐浓厚,促进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精诚合作环保家居 篇3

1. 大家选择墙纸首要考虑就是墙纸会不会放出有害气体,玉兰墙纸在环保方面有什么特殊处理?

消费者在选择建材时,环保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做过一个调查,中国消费者关注度第一位的是环保问题。而玉兰墙纸非常注重环保和健康人居,无论是玉兰自己的产品还是旗下的产品,都是以环保作为第一准则。我们这次推出功能性墙纸,自带的除臭功能不仅能够消除二手烟或油烟等一些生活中的异味,更重要的是可以消除装修时产生的甲醛和乙醛。

2. 在此次中小户型展会上,玉兰带来了很多产品,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吗?

此次参加这个活动,我们主要是基于“环保家居关注人居”的角度,主打我们与日本合作推出的三款功能性新产品。我们有数据显示贴上功能性壁纸后24小时内可以把房间里的甲醛和乙醛减到0。在日本,他们把这个功能叫做消臭,在国内我们叫做去甲醛。在中小户型中,对于空气质量的改善很重要,我们推出这款功能性产品不仅不会释放出异味或有害气体,正常情况下反而可以释放出比空气中更多的负离子,达到森林和水边的标准。目前绿城和万科两大房地产巨头在未来精装房项目中也会开始使用这种功能性墙纸。

3. 对于环保墙纸的价格,中小型户主是否能承受?

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环保并不一定意味着贵。当然每个东西都有一个性价比问题,这款功能性产品的性价比很高,但价格并不是很贵。消费者在装修过程中,或者在墙纸购买过程中,会出现价格误解,可能这是中端市场一些不规范行为造成的。但是我可以告诉消费者,所有玉兰产品包括这个功能性产品的指导价格在玉兰官网和淘宝官方旗舰店都可以查询到。

4. 玉兰墙纸在市场上是如何定位的?面对市场的个性化需求,玉兰如何适应?

玉兰墙纸的定位还是服务中高端人群。但是下半年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活动——“一心一亿中国墙纸三十年”。就是玉兰墙纸服务一亿中国家庭。所以我们还是以最多数的中国消费者作为服务对象。至于个性化定制,牵涉到一个工业化生产问题。我们现在更多是对下游大客户提供一些定制化服务,比如万科地产。对零售或者中高端地定制化服务,我们现在有计划但是还没有实施。我希望在两年之内大家会看到一个新的玉兰形象,可能是一个整体家居形象。到时候我们可以在虚拟产品和虚拟服务中提供高端定制服务。

5. 请简单介绍一下玉兰未来三至五年的规划。

上一篇:当代美术馆的教育使命下一篇:动态带宽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