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2024-05-20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共10篇)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篇1

摘要:在共生理论视野下,区域创新系统作为创新单元的共生体通过共生合作机制能够孕育创新能量。根据共生度和关联度,区域创新系统的合作创新模式可区分为“间歇性偏利共生”型、“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和“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四种类型。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从共生界面建设、环境营造和单元构建等方面着力,增强共生度和关联度,集聚创新能量,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共生理论,共生机制,合作创新模式

自英国学者库克(Cooke,1992)率先提出区域创新系统概念[1]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机制、功能、作用以及案例等进行了广泛研究,采用的理论方法大体上有三重螺旋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等。无疑,上述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区域创新系统研究,但尚存在一些不足。如三重螺旋理论仅强调产业、政府、大学及科研机构三者之间的协同合作,而忽略了其他部门和环境的作用;产业集群理论强调了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的重要意义,而忽视了以开放式创新的方式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所有创新要素;系统动力学理论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联系可以用因果反馈控制理论来加以诠释,并对区域创新主体要素或子系统进行长期的、动态的和战略性的定量仿真分析与研究,但该理论方法忽视了区域创新的主体要素是互为因果、协同共生的,将各主体要素和子系统进行机械还原性地分析不能更完整地认识区域创新系统的涵义和作用;库克所描述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是相对短期的区域创新单元之间的互动等等。从实践上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区域创新经济正迅速推进。研究发现,区域创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科技因素,同时涉及制度、生态环境、人口、文化及观念等方面的因素。换言之,区域创新系统是存在复杂关系的有机共生体。基于区域创新各主体交互合作的内涵及目标,本研究拟引入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采用共生理论分析方法,将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合作方视为具有复杂相关关系的生态有机种群,从而探究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机制及其实现模式。

1 共生理论及其分析方法

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率先提出了共生概念。作为一个生态学上的概念,他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种属生物按某种物质联系而生活在一起,并认为共生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2]。共生理论作为种群生态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主要研究种群之间信息传递、物质交流、能量传导及合作共生的关系。随着共生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共生”的思想和方法引起了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等的关注,一些源于生物学的共生概念和方法理论在诸多领域内正得到运用和实施。我国袁纯清博士最早运用共生理论研究小型经济,他认为共生是指共生单元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3]。

生物共生系统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个要素构成。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互动方式、强度,也反映它们之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互关系。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则构成共生环境。共生系统的三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反映着共生系统的动态变化和规律。共生三要素相互作用的媒介称为共生界面,它是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的媒介、通道和载体。

共生的理论分析就是在认识和掌握共生关系的基础上,分别深入分析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及其相互作用,弄清共生的条件、共生的影响因素和共生的动力机制,从而探索共生进化的实现条件和模式。共生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主要有共生度分析方法、共生界面分析方法和共生模式分析方法三种。

2 共生理论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适用性

在共生理论视野下,区域创新系统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在生产体系中引入新要素,或实现要素的新组合而形成的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共生网络体系。该体系包括主体性要素、资源性要素和环境性要素,主体性要素是指各产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地方政府、金融及中介机构等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资源性要素是指这些主体拥有的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人力和知识资源等。环境性要素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主要是指科技基础设施,而软环境则包括市场环境、社会历史文化和制度环境等[4]。运用共生理论分析方法,可以把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各要素变换成区域创新共生系统中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界面,从而更有效地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2.1 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单元

若把区域创新系统看成一个共生体,参与创新合作的主体性要素即各产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地方政府、金融及中介机构等和他们各自拥有的资源性要素(信息、技术、人才、资金、政策等)就是共生单元,它们是形成区域创新共生体的基本构成条件和能量单位。

在衡量区域创新共生体的共生程度时,共生度与关联度是两个重要的指标。共生度主要强调共生单元或要素之间由于各自内在属性而相互影响的程度,而关联度则强调共生单元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两个指标都是刻画共生单元之间的联系程度。一方面,共生单元之间存在联系的纽带;另一方面,共生关系形成过程中,对共生伙伴的选择要求共生单元间关联度不低于一个临界值。任何单元都会以能力强、匹配性好的单元作为优选共生对象。不过这种选择会受到区域创新系统的近邻优势影响,近邻优势包括地理距离的接近和经济、组织、社会、文化等的共享[5]。这一规律为区域创新共生合作模式选择提供了基本依据。在区域创新合作中,要使合作持续稳定发展,并产生创新能量,提高“共生度”与“关联度”相当重要。

2.2 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环境

共生环境内部的相互作用通常以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来实现。对特定制度和文化背景下的存在“社会根植性”优势的区域创新共生体来说[5],共生环境具有正向、中性和反向作用的多种可能性。

在区域创新合作的环境中,参与创新合作的共生单元与其所在的共生环境间可实现双向激励是一个必要条件。为此,必须建立包括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在内的持续有效的区域创新合作机制。既要增强企业、金融及中介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共生单元在推进创新合作中的积极性,又要在平等、互利、协作的前提下,规范共生合作各方之间的利益转移,以实现整体利益在各个共生创新单元之间的合理分配。

2.3 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界面

共生界面对共生关系形成与共生系统达到均衡有重要影响。畅通的共生界面为共生单元之间的信息、技术、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的交流提供顺畅的通道,使共生过程中的新能量源源不断地产生,促进共生创新系统的演化与发展。反之,若共生界面呆滞,则共生单元间的交互通道不畅,会导致共生创新能量不足,共生能量的不足势必弱化共生单元之间的激励,产生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区域内共生关系的衰亡。

对区域内各共生单元之间的创新合作来说,交通运输、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是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政策流等不可缺少的物质载体或媒介,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设施,资源将无法流动。反之,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无疑会加速资源的流动,提高市场配置效率,使创新合作的交易费用相对降低。因此,提高基础设施质量和水平是保障区域创新共生界面畅通,促进区域内外创新合作的必要条件。

3 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机制与合作创新模式

3.1 区域创新的共生机制

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如同生存于同一生态系统中居于同一食物链或营养链的生物群落一样,同一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多样性主体单元是互相联系结网共生的,每个单元均有属于自己的生态位,各自具有适应性。鉴于创新活动既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非线性过程,也是一个蕴涵着“干中学”与“用中学”的过程。随着全球知识产权竞争的加剧,技术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不断提高,企业很难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有效把握创新的不确定性,这就导致企业必须积极寻求多种协同创新的模式。事实上,合作创新已经成为各国应对的主要措施之一[6]。因此,创新不是孤立的行为,以企业为主体的共生单元在创新过程中需要与外界大量交换信息,包括显性知识(编码化知识)和隐性知识。当显性知识更容易获取时,独特能力和独特产品的创造将依赖于隐性知识的产生和使用[7]。由于空间的接近性有利于隐性知识的有效产生、传播与共享,创新集群和区域就显得至关重要[8]。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及竞争优势的形成要求各种创新相关主体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与学习关系,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是区域共生体的集体努力[9]。区域共生创新系统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中介机构之间在共同利益和各自利益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学习、合作来增进彼此的竞争能力,加速彼此能力成长,从而实现整个区域内共生创新能量的增加。

3.2 区域创新共生系统的合作模式

区域创新系统内的主体单元通过互相联系结网共生促进相互学习,进而促进共生度和关联度的提高。根据共生理论中共生单元的组织程度和行为方式,以共生度和关联度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为标准,可以把区域创新系统共生合作模式区分为“间歇性偏利共生”型、“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和“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等四种实现模式。

(1)“间歇性偏利共生”型合作创新。从共生组织模式上看,间歇性共生虽然还存在随机性生成的成分,但整体上其合作创新的共生界面已经具有某种必然性和选择性。不过,其共生创新界面包含着多种共生介质,一方面能实现共生界面的分工与合作功能,另一方面能使不同性质的物质、信息和能量能够通过不同的介质完成交流。在界面的稳定性上,间歇共生模式已表现出某种界面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是不连续的、间歇的,因而作用也是有限的。

从共生行为模式上看,偏利共生必定存在一种共生单元具有强烈的利他倾向,并且这种利他倾向并不影响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在封闭体系中,偏利共生对非获利方既无害也无益,而对创新获利方则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开放体系中,如果环境具有一种对非获利方的补偿机制,那么非获利方也会得到创新。

可以用示意图(组图一左上)标示“间歇性偏利共生”合作创新模式,方框表示为区域共生环境,内有共生单元Ⅰ、Ⅱ、Ⅲ、Ⅳ、Ⅴ,用虚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共生合作创新关系是间歇性的,单向箭头示意利益和能量分配是偏利性质,共生关系1、2可以表示高校、科研院所对企业的输出,共生关系3可以表示企业的新投资,共生合作关系4可以表示高校的人才培养和输送。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现实存在的“间歇性偏利共生型”合作创新有:地方政府不定期举办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生单元的合作交流会、高校到企业寻求产学研合作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企业到高校或科研院所寻找适用技术进行投资等,这类共生合作创新在时间上具有不连续和间歇性,在利益上可能只存在偏利性,但对非获利方也无损失。这类合作创新的稳定性取决于地方政府、中介机构等共生介质的稳定性,其调节能力越强,共生关系的稳定性越好。

(2)“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从共生组织模式上看,区域创新的连续性共生界面生成具有内在必然性,只有体现共生单元特性和环境要求的共生界面才会成为连续共生界面。在界面的稳定性上,连续性共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并且,连续共生模式反映了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连续、稳定的合作创新关系,这种关系能推动区域创新共进化在较高水平上实现。

从共生行为模式上看,非对称性互惠共生的主要特点是:其一,这类共生以共生单元的分工为基础,产生新能量;其二,这类共生所产生的新能量由于共生界面的作用而形成非对称性分配;其三,这类共生往往不仅存在双边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机制,而且有多边的交流机制。

可以用示意图(组图1右上)标示“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合作创新模式,用实线表示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关系是连续性的,箭头两两双向但粗细有别示意利益和能量分配是非对称性质,连续性共生合作界面A已经建立起来,共生关系1、2可以表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连续稳定的产学研合作,企业在区域共生环境中获利较大,共生关系3可以表示企业与创业投资等融资机构之间的连续性合作关系。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现实存在的“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相对较多:如地方政府每年定期举办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生单元参与的技术交易市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享的技术交易平台、企业与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国家倾斜支持的创新融资合作协议等,这类共生合作创新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利益上互惠共生,但是存在非对称不均匀的利益分配。这类共生合作创新的稳定性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非对称性分配的程度和范围,非对称性程度越低,范围越小,共生稳定性将越好;二是共生界面的性质与功能,共生界面的功能越全,性质越稳定,共生单元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频率越高、成本越低,因而对共生单元的稳定作用越强。

(3)“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从共生组织模式上看,区域“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和“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在区域共生单元之间的合作创新关系方面基本类似,其差别在于创新单元之间在利益和能量分配机制是对称互惠的。因此,“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模式更容易使区域共生合作创新长期保持下去。

从共生行为模式上看,“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的共生界面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任何单元的简单变动不会影响界面的性质与功能。对称性互惠共生有以下特点:其一,以共生单元的分工与合作为基础,产生新能量,即通过共生单元的分工与合作具有更高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生产和交换效率;其二,共生界面具有所有共生单元之间实现对称性分配的功能特性,所有共生单元都同等程度获得进化;其三,共生过程中存在双边和多边的交流机制。共生能量的广普而均匀的分配与多边交流机制的结合使共生体系的进化具有其他低级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可以用示意图(组图1左下)标示“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合作创新,方框表示为区域共生环境,实线表示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合作创新关系是连续性的,连续性共生合作界面A已经建立起来,箭头两两双向且相互对称显示利益和能量分配是对称性质,共生关系1可以表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地方政府之间的稳定且对称互惠共生的产学研用合作,共生关系2表示另一种连续性共生互惠合作关系。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现实存在的“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有:区域内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的技术交易市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享的技术创新平台(基地),区域内官产学研合作联盟,企业与区域内外创业投资或私募基金机构达成的创新融资合作协议等。这类共生合作创新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利益上互惠共生。对称性分配机制使各种共生单元处于较为理想的共生状态中,物质、信息和能量的生产和交换都达到高效率状态。但如果决定对称性分配机制的共生界面发生变化则共生稳定性也会随之而变化。

(4)“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从共生组织模式上看,一体化共生模式具有最明显的共进化特征。在一体化共生模式中共进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其一,分工形式由其他共生模式中的事中、事后分工发展为以事前分工为主要特征的全过程分工。其二,主导共生界面的形成使共生过程中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更有效率,同时也更加稳定,从而为共生体和共生单元的同步进化创造良好的界面环境。其三,共生体的特征共生介质是共进化的重要物质条件。

从共生行为模式上看,相对于“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而言,“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的共生界面一旦形成即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一体化互惠共生有以下特点:其一,通过共生单元之间的一体化分工与合作具有更高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生产和交换效率;其二,一体化共生界面具备所有共生单元之间实现对称性分配的功能特性,所有共生单元同等程度获得进化;其三,共生过程中存在双边、多边和一体化的交流机制。

可以用示意图(组图1右下)标示“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合作创新,方框表示为区域共生环境,共生单元之间的合作创新关系是一体化的,共生关系类型1表示共生单元相互开放边界,交叉融合为一体,共生关系类型2可以表示由政府或强有力机构将各共生单元纳入形成一体化,各共生单元边界逐步消融,从而融为一体而对称互惠共生。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现实存在的“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主要有:大企业、中小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高校参与的由政府引导建立的高度一体化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等。作为一种最高程度的共生创新模式,“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是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着力培育的理想实现模式。

4 结论与启示

在共生理论视野下,区域创新系统内的各主体要素均是区域创新共生体中的共生单元。区域创新能量的增加是在区域创新共生网络中的各共生单元通过联盟、协议、伙伴关系、合作、相互帮助和协同作用等共生合作机制发挥作用实现的结果。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在区域创新共生网络基础上的各种以企业为主体的共生合作和依赖形式出现了前所未有地增长。如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联合体(SEMAT-ECH)就是一个有政府参与的研究共生联合体,企业与其他组织间合作种类形式多样,从R&D伙伴关系到股份合作企业,再到合作制造、复杂的市场营销安排和研究联合体等[10]。

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合作模式分别为“间歇性偏利共生”型、“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和“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四种,其各种特征和实例如表1所示。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合作创新模式在条件具备时可能发生,但并不一定发生,关键取决于合作创新的模式是不是在可能的条件下使区域共生经济最大[11]。在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实践中,可以根据区域内外的共生单元数量、共生界面层次和共生环境状况等具体条件,对实现区域创新提高的共生单元合作创新模式进行选择性构建。例如若某一创新区域内外的共生单元数量较少、共生界面层次不高、共生环境较差,就会导致该区域内各创新单元的共生度和关联度很低,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合作模式可能只是低级的“间歇性偏利共生”型合作创新或“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负责的所在地方政府必须做创新共生网络的“穿针引线”工作,通过内引外联,在市场中培育共生单元,扶持建设共生界面,营造共生环境,提升区域内外共生创新单元的共生度和关联度,就能不断地增进实现共生创新能量,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合作模式就能够实现从低级的“间歇性偏利共生”型合作创新或“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向“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和“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的转化,就能减少和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从而提升区域综合创新竞争能力。可以考虑先在全国各高新技术开发区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共生创新模式,集聚区域创新能量,形成创新“高地”,再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the New Europe[J].Geoforum,1992(23):365-382

[2]冷志明,张合平.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合作机理研究[J].未来与发展,2007(6):15-18

[3]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周元,王海燕,赵刚,等.中国区域自主创新研究报告(2006-2007)——区域自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R].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5]黄鲁成.基于生态学的技术创新行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0——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R].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7]MASKELL P,MALMBERG A.Localized Learning and IndustrialCompetitiveness[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23):

[8]阿歇姆,哥特勒.创新地理学:区域创新系统[M].//法格博格,等.牛津创新手册[M].柳卸林,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9]徐彬.基于共生理论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研究[J].软科学,2010,24(11):27-31

[10]张伟峰,万威武.复杂性技术创新与企业创新网络的共生演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25(5):56-59

[11]傅家骥,仝允恒,高建,等.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区域查新站的合作机制研究 篇2

[关键词] 科技查新 查新合作 区域合作 协调发展

科技查新工作在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对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的科学化管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深层次的情报咨询工作。科技查新制度建立20余年来,科技查新工作为科技立项、成果鉴定以及评奖等方面提供了客观的依据,有力地推进了科技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在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1世纪第一个10年已经过去,我国国家实力明显提升,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这使得高校和社会对查新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而每一个查新站的信息资源、技术和能力却都是有限的,没有哪一个查新站能够独自满足所有用户的所有查新需求。同时,查新站又分属不同系统管理,处于“条块分割”状态,同一区域查新站的发展也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区域差异让平等的用户在查新资源面前无法实现平等。当前,区域合作已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作为区域文化、科研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查新站,如何实现查新站之间的长期有效合作已引起同行的关注和重视。

目前,合作在图书馆的各项业务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4],但科技查新领域的合作鲜有报道。最近,罗凌云[5]提出了教育部查新站存在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现象,考虑在查新站集中与缺乏地区之间开展查新合作。但由于地域原因,难以保持一致行动,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查新站之间的合作。本文以促进科技查新事业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单位,挑选专业对口、距离近的查新机构,提出建立区域科技查新站的管理、项目互审、项目调剂、专家咨询、文献资源的合作机制,以应对查新高峰,加强交流互动,实现科技查新机构的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1 科技查新机构现状

1.1 查新机构数量明显不足

科技查新是我国科技决策科学化的一个有效支持系统。从总体上来看,查新站具有面向全国、突出学科行业的特点。但是,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科技项目的资助力度,高校、科研院所、公司企业的科研项目数量非常大,包括教育部的博士学科点基金、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以及各层次的报奖、成果鉴定等。这些基金的申请与结题,都离不开查新报告作为其项目评定的客观依据。从近几年的情况看(见表1),查新需求呈明显上升趋势。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完成查新报告总数量由2006年的11 088件,增加到2009年的27 041件。平均每所查新站完成数量由2006年的258件增加到2009年的404件。

从表2的统计情况看,在2009年教育部查新站全部查新报告中,服务校内的查新报告数量占45.3%,服务校外即社会的查新报告数量占54.7%。在服务校外的查新报告中,其中很大一部分为其他高校委托查新。查新报告数量在800件以上的查新站有4所:浙江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和东南大学。根据调查,科技查新机构每年的查新高峰的工作量在增多,查新高峰期间,多数查新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突击完成100多件查新报告,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还要保证数量和质量,压力非常大。因此,就目前查新站的数量而言,是不能为当地科研提供满意服务的,且科技查新工作压力日益增大。

1.2 科技查新机构各自为政

长期以来,大多数查新机构各自独立,只注重自己的发展,相互交流少,没有形成一个与其他查新机构协调共进的良好氛围。查新机构的各自为政、缺乏协调造成了不同查新机构之间的查新报告格式、完成时间、收费情况都存在很大差异,即使是教育部的各查新站,其报告格式也都不一样。2009年6月,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制定了《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报告撰写规范(试行稿)》,高校查新机构的报告格式才稍有统一。而其他高校图书馆的非教育部科技查新机构则陷入了无人监管的状态,科技查新质量令人堪忧。

1.3 查新站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高校查新机构起步较晚,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从近几年才开始从事查新工作,查新人员主要由本馆馆员组成,专业知识背景单一,缺乏专业的认识能力,难以准确把握检索关键词和检索策略,对外文专业术语和名词的理解更是困难;尽管也有各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加入到查新队伍,但他们比较年轻,知识积累还不足,也有待增加查新经验。况且,如今学科交叉现象越来越普遍,新学科在不断出现,这也给查新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查新机构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查新队伍的素质,确保查新工作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1.4 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

一般来讲,地区各高校设置的学科和专业广泛且不尽相同,因而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各有侧重。目前,各高校在文献资源购置上是各自为政,自买自用。各高校只保证满足自身的文献资源建设,如保证学科特色、专业特色和固有的特色等。同时,近年来,电子资源在文献保障和各馆的馆藏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购买电子资源少则花费几百万元,动辄上千万元。因此各馆电子资源的引进原则一般是首先保证本校重点学科的需要,而对非重点学科的电子资源,由于经费原因通常只能“望库兴叹”了。对于科技查新工作来讲,查新课题来源广泛,包括理学、工学、医学、农学等各个方面,如果本校文献资源单一,就不能很好地为查新客户提供服务。规模较大的图书馆馆藏资源相对丰富,工作人员学科背景多样化,接受专题查新的工作量更大。妥善解决文献资源不均衡问题,才能使每个查新站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2 建立区域科技查新站合作机制的必要性

2.1 科技查新供求平衡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增加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投入,给科技查新市场带来了无限生机。目前,查新站不仅服务于高校,而且面向社会,步入了市场竞争行列。各查新站都承受着上半年3-4月或5-6月,下半年9-10月或11-12月的查新高峰期,在这个时期科技查新呈现的特点是:项目数量多,时间短,学科范围广(化工、材料、冶金、机械、信息、管理、电子等学科)。如何保质保量保时地完成查新报告就成为高校查新站关注的热点。在每个查新站查新人员数量和专业一定,数据库资源一定的前提下,各查新机构之间要加强协作,缓解查新压力。

2.2 区域用户均衡受益的需要

科技查新信息咨询工作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充分的服务,用户也在获取和利用信息中不断受益。信息资源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区域查新站均衡协调发展强调区域信息用户的均衡受益。目前,我国用户在信息资源面前体现出明显的受益非均衡性。以北京市为例,北京高校数量达98所,而教育部查新站仅有8所。同一区域内查新用户的人均资源占有率相去甚远,用户受益明显不均。区域信息用户的均衡受益就是让用户能够共享全区域范围内的所有信息资源,能够享受全区域范围内的所有信息服务项目,体现信息资源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这不仅需要教育部查新站之间加强合作,更要加强教育部查新站与其他查新站之间的大力合作,实现区域用户均衡受益。

2.3 提高科技查新整体能力水平的需要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科技查新工作起步相对较晚。2003 年, 国家教育部通过严格审查产生了首批综合性查新机构 11家, 2004 年 5 月教育部开办高校科技查新培训班。经过数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规模不断扩大的阶段。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高校科技查新站还是查新界的一个新兵。目前教育部新批准的查新站,由于批准时间较短,其相关查新制度、人员队伍等建设不如第一、二批成熟,其他没有教育部查新资质的查新站更是如此。查新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查新机构的查新人员参加培训获得查新资格证的比例偏低。即使各高校查新站每年都派查新人员参加教育部的查新培训班,但由于培训时间较短,查新人员能力的提高非常有限,可见查新人员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区域查新机构之间的交流、互动与合作,可以增强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直接、有效地提高查新人员的查新水平,在各自行业产生更大的效率。

2.4 实现区域科技查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需要

配置完善的查新文献资源是保证科技查新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单位自建数据库的私有性,任何一个查新机构都不可能购买所有领域的检索资源, 使得有些查新项目需要借助于其他单位的特色资源进行补充检索,这就需要查新机构之间进行合作,以有效地整合各查新站的文献信息资源,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 实现查新站间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丰富文献资源和资源互补。

3 建立区域科技查新站合作机制的可行性

3.1 区域查新站的合作拥有地理优势

图书馆行业条块分割的现状导致区域内各类查新站发展的非均衡性,然而,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图书馆科技查新机构的协作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由于地理位置相近,地缘关系强,往往具有相同的社会组织和政治文化背景,具有相同的需求和共性问题,且由于地理位置较近,在合作中信息沟通方便,有空间近邻效应,实现区域查新站均衡发展非常现实可行。

3.2 先进的网络设施为实现科技查新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中,图书馆通常是自动化、网络化建设走在前面的机构。近年来, 信息和网络技术取得的进展使得各高校图书馆网络配置和性能在逐年提高。此外,在同一个地区,网络连接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网络技术(如网格技术、虚拟数字图书馆技术、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等)的不断发展,增加了利用同一平台进行合作的可能性,为查新站跨系统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3 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合作提供了服务基础

各个图书馆由于历史发展不同,学科专业各异,服务范围有别,在信息资源的内容和种类方面必然有一定的差异。电子资源拥有量最大的图书馆有几百个数据库,少的也有几十个不等,学科范围覆盖文理工农医各方面,在学科领域上形成了有效的互补。基于这种情况,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馆际合作可以通过组织与协调,将区域内特色的、珍贵的文献进行整合,将同类资源中不全面的变得更加全面,将散见各处的特色文献形成合力。

3.4 有共同的合作愿望

经济全球化打破了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壁垒,图书馆间的联手合作成为形势发展之必然,科技查新也不例外。配置完善的查新文献资源、拥有高素质的查新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咨询专家是科技查新质量的重要保证。但任何一个查新机构都不可能购买各个领域的检索资源, 也没有一个查新机构能配齐掌握检索技能的各门专业人才和专业全面的咨询专家。各查新机构普遍感到依靠自身经济实力和人才力量难以适应各种学科、专业科技查新服务的需要,更不能为各种科研项目和专业技术创新提供高附加值、高知识含量的相关咨询服务,而合作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

3.5 有很好的合作基础

国内外图书馆的跨系统合作具有许多成功的典范,例如国外的OCLC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国内的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和BALIS(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等合作组织从传统的合作藏书建设、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向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联合编目、联合采购、联机检索、网络协作参考咨询等合作业务不断拓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跨系统合作的影响力正在日益扩大,查新合作也成为大势所趋。

4 建立区域查新站的合作机制

4.1 建立区域查新站管理合作模式

我国现行的查新站管理体制基本上同图书馆的管理体制一样,属于“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缺乏总体上的统筹规划和分工协调。普遍存在查新报告标准不统一、查新资源重复开发、查新和查新审核效率低下等问题。虽然我国设有不少图书馆学会和工作委员会,但由于它们没有统一协调运作图书馆和查新站大政方针的自主权,因而能真正发挥作用的不多。然而,要使查新合作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必须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制。站际合作与资源共享的成功要素之一是领导部门的重视,没有上级的督促检查,合作可能是一盘散沙,资源共享也就无从谈起。其中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法规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应该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资源共享是一个需要多个查新站合作的系统工程,为了协调不同查新站之间的利益和职责,政府需要出面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规范各个查新站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这种管理机制应该是多层次的,包括决策机制、参谋机制及监督约束机制。具体是由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出台科技查新站之间协作的指导性意见,为跨系统长期合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以确保各方利益不受侵害,切实实现查新站的区域管理合作机制。

4.2 建立查新项目合作模式

为查新项目出具的查新报告由查新员和审核员共同来完成。目前,查新员完成报告初稿后,一般都由本查新站的审核员进行审核,由于审核员与查新员在同一个查新站,难免碍于情面,对查新员的审核流于形式。这样,查新报告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如果采取查新站之间相互合作的审核机制,以上问题就会大大减少——审核员能更客观地对其他查新站的查新报告进行严格审核,公正地给出查新报告的审核意见,其他查新站的查新员也会认真地对待审核出来的问题。这样才能非常有效地提高查新报告的质量,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查新员的查新水平。

4.3 建立查新项目调剂合作模式

查新项目逐年增多,而且专业庞杂,理、工、农、医每个方面都有。到了查新高峰期,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距离查新用户近的查新单位,客户门庭若市。如果查新站之间有良好的查新项目调剂合作模式,那么,其他查新用户少的查新单位就可以很好地分担用户多的查新站的工作压力,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满足每个查新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每个查新单位都不可能配齐所有专业的查新员,每个查新人员也不可能各个方面的知识都掌握。不同查新站查新项目的调剂,可使各查新机构受理项目时面向对口专业的用户,扬长避短,实现人才资源优化使用。这些查新人员相互间取长补短、学科专业间相互协助,可大大提升整体的查新服务能力。

4.4 建立查新专家联合数字咨询服务模式

高校查新机构起步较晚,查新人员比较年轻,专业知识不足,查新经验有待增加。几乎所有查新人员都面临“隔行如隔山”的困境,尤其是在做国外的查新项目时,查新人员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建立共享专家咨询系统是对查新报告质量把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查新咨询专家既能针对查新过程疑难点出谋划策,也能对查新报告所做的新颖性认定作出较全面的评判。查新联合数字咨询模式对查新站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作用。专家咨询模式是指在分布式的网络咨询环境中,查新员通过联合咨询组织的统一用户界面提问,提问依据一定的原则分配给成员馆(专家)进行解答。各查新员之间或查新员与专家之间可以进行文字、音频、视频等实时交互。

4.5 建立查新资源合作模式

为了满足查新所要求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查新机构必须拥有相应的能满足查新需求的查新资源。但任何一个查新机构都不能购买各个领域的检索资源,通常,具有专业特色的高校图书馆,多年来始终是围绕着本校的专业特点建设特色文献资源,因此,单个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不能满足所有专业的查新需求。查新资源合作可以有效地整合各成员馆现有的查新资源,发挥每个图书馆的优势,并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实现查新资源的均衡配置。

5 区域科技查新服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5.1 观念方面

目前,科技查新的合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查新站的工作人员观念保守,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并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害怕自己的成果被他人利用。在合作中,共享的概念仍较多地停留在文献资源方面,对人力资源共享缺乏认知,严重阻碍了科技查新的合作。因而,我们在理念上要强化对人力资源合作共享的认识,在实践中要重视人力资源共建共享活动,充分认识加强人力资源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5.2 利益分配方面

高效的驱动和运作机制是科技查新合作由理论走向实践并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驱动和运作的核心机制则是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利益是制约查新资源共享尤其是人力资源共享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共享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各查新站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可以根据价值创造与贡献方面的不同,对利益进行合理分配。如何协调各查新站之间利益分配与成本分担、效益与公平问题直接决定了查新人力资源共享的进程。应该维护合作体利益至上的原则,合作体整体利益有时会与成员的个体利益发生冲突,如果过分强调个体利益,则可能导致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时,各成员应当把整体的共同利益放在本查新站利益之上加以考虑,因为成员从合作体得到的利益是仅靠个体查新站的努力难以实现的。

5.3评估方面

区域查新站应进行科学的长效评估,制定关于评估查新合作咨询的规范或准则,并依据评估标准对实施查新合作的单位和查新员定期进行各类专门项目的评估检查,对所有查新员的各类服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结果应与等级评定、奖励等联系起来。

5.4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区域查新合作会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包括用户隐私权问题和文献传递过程中的版权问题,因此应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①要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防止个人信息被窃取、泄漏;②要制定联合参考咨询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各成员在数据库采购时要在协议中增加有关文献传递的内容,如允许向其他成员馆传递文献,但避免大批量下载传递某一种文献的行为。

6 结 语

区域合作机制是区域查新站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度保障。健全合作机制,是实现查新站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区域内各查新站在人力、技术、资源等方面存在差异和不均衡,根据各自的优势分别对各自的内部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然后再在查新站之间通过各种资源共享和资源互换来达到合作效果。加强区域查新站各层面的相互合作,能够打破行政分割的局限,实现资源的优化和高效配置,节约成本,提高整体运行效率,实现各方优势互补,向区域协调和均衡迈进,使各地区科技查新机构形成多站并存、互促互荣、集群发展的市场化格局,达到科技查新机构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岗.宁夏公共信息资源区域协作联盟的建设构想.图书馆研究与实践,2009(11):73-77.

[2] 张永明.浅谈图书馆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中山大学学报,2010,27(4):48-49.

[3] 李晓萍.网络时代跨系统的图书馆馆际合作研究.图书馆建设,2009(9):20-23.

[4] 于湖滨,张军.对新形势下馆际合作若干问题的探讨.图书馆研究与实践,2003(2):12-14.

[5] 罗凌云.科技查新中的馆际合作模式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10(2):62-64.

[作者简介]孙秀良,男,1981年生,馆员,博士,发表论文15篇。

高彦静,女,1970年生,副研究馆员,硕士,发表论文10篇。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篇3

珠海、中山、江门三地共同签署的《珠中江旅游合作协议书》中主要提出六大措施: (1) 实行旅游联席会议制度的工作机制, 成立珠中江旅游合作领导小组, 由局长作为领导小组的负责人和联席会议召集人; (2) 整合三地旅游资源, 积极推动三地旅游资源开发, 打造珠中江“温泉度假区”、“高尔夫乐园”和“文化旅游区”; (3) 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合作、联手推进旅游市场互动; (4) 对旅游市场管理、旅游安全和重大旅游投诉等问题实行联合应急机制, 共同处理应急事件, 推动无障碍旅游; (5) 建立人才合作交流机制, 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6) 积极推进三地旅游企业和旅游协会间的紧密交流与合作等, 借以繁荣区域旅游市场, 共同打造珠江口西岸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实现三地互利共赢, 共同推进区域旅游大合作、大发展。

2. 珠中江区域旅游合作协议实施的障碍分析

2.1 珠中江旅游经济的高增长性需求之间的博弈竞争

随着旅游业以其较强的关联带动效应和就业效应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 珠中江三市也将其定位为地方优先发展产业, 其中珠海将旅游业定位为大力发展的四大特色经济之一、江门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中山将旅游业定位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因此, 珠中江三地都存在对旅游业增长率的绝对需求, 但与产业定位不相符的是, 珠中江三地旅游在珠三角区域发展中竞争力不足, 其旅游总人数与旅游业总收入相对广佛肇、深莞惠旅游经济圈已经远远落后。

数字来源:2009年广东省旅游统计年鉴

同时, 珠中江三地旅游业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表1) , 因此, 在现实经济体系中, 珠中江三地作为独立的行为主体, 在旅游资源非均衡性与独特性及地方财政有限性的约束下, 三地都希望旅游业能跨越式发展, 政府与旅游企业之间将展开博弈竞争, 极有可能按各自最优决策行事而产生不合作。同时, 随着区域旅游深度发展, 从旅游开发、旅游市场进入、旅游服务价格制定、旅游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存在广泛博弈。因此, 在合作中如何让合作主体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 形成互相遵守的共同规则将十分关键。

数字来源:2009年广东省旅游统计年鉴

2.2 珠中江城市之间旅游形象遮蔽效应

虽然珠中江三地旅游发展差异较大, 但三地推出的主要旅游产品却极其相似, 发展目标基本一致, 形成明显的遮蔽效应。珠海形成了以休闲度假、会议会展为特色的旅游发展格局, 已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热点城市和区域性旅游、休闲、度假城市, 其温泉、高尔夫等旅游产品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江门温泉资源丰富、华侨旅游资源突出;而中山温泉、高尔夫具有先发优势, 但随着近年来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 规模影响减弱, 因此, 三地温泉、高尔夫旅游产品交叉重叠, 但发展目标相似, 意味着三地主要客源市场相近, 优势旅游产品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弱势旅游资源形成遮蔽, 这将在一定程度对区域旅游合作形成阻碍。

2.3 各自为政的重复性旅游项目建设

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背景之下, 珠中江三地分别根据独自的资源特色, 进行大规模的旅游项目建设 (表2) 。从珠中江三地旅游近年来及未来几年旅游建设项目来看, 区域内的重复建设问题较为严重。

三地各自为政的旅游产品开发得在局部区域内相同产品集中, 以温泉和高尔夫产品为例, 三地有10家高尔夫产品, 20家左右的温泉产品, 最终极可能造成区域内的恶性竞争, 而非合作, 这将是三地旅游合作的严重阻碍, 是合作中应该极力要解决的问题。

2.4 缺乏有效的区域旅游深层合作推进机制, 利益关系尚未理顺

由于三地之间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形象声誉以及旅游产业都存在较大差异, 各方多能获得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样:珠海、江门旅游经济突出, 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主要受益者, 发展旅游业积极性较高, 而中山作为边缘城市, 投资面临较大风险。因此, 这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单靠行政机制或主要依靠行政机制都是难以理顺的, 必须通过多种机制来共同协调。如果合作的行为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合作的利益得不到合理的分享和补偿, 珠中江的区域旅游合作将难以为继。

3 珠中江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3.1 观念创新——合作共赢, 保障利益, 统一市场, 重组要素

珠中江区域旅游合作要建立合作共赢的理念。对于珠中江旅游合作而言, 三地利益的分配及协调投资将成为最大的障碍, 因此, 在竞争和合作并存的珠中江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中, 建立一套完善的的保障机制, 如建立旅游合作发展基金、实施年卡互通、培育制度化的营运机制等, 保证三方的共同利益, 对区域旅游合作的成功十分关键。

3.2 组织制度创新——强化区域旅游合作三级职能体系, 完善合作制度体系

珠中江区域旅游合作必须进一步强化目前的区域旅游三级协调机构, 向更具有实质性的方向转变, 实现成员和功能的对接和转化, 学习国际经验, 建立同域职能管理机制, 才能真正实现区域旅游深层次合作。在珠中江三地区域合作进程中, 应该逐步完善合作制度体系: (1) 成立区域性行业协会和研发机构, 近期可选择性成立各种旅游行业协会, 包括旅游企业协会、旅游人才与教育协会、旅游者协会、旅游研究协 (学) 会、旅游合作基金会等, 为各种形式的区域旅游交流、协调和管理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 (2) 制订并完善珠中江旅游城市合作组织的相关文件。制订并完善珠中江旅游城市合作组织的协议、规则、制度、标准, 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珠中江区域旅游一体化旅游管理和调控法制化; (3) 继续加强珠中江旅游业区域联合行动。在联合营销、市场整顿、信息联网、投诉应急等基础上, 制定协同发展战略, 重点是珠中江的旅游规划, 打造旅游精品线路, 建设统筹化的大三角; (4) 建立监督反馈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 建立区域旅游发展的调控模式。

3.3 产品创新机制——和而不同, 细分市场

在区域旅游产品建设中, 珠海应强化其旅游高端产品在区域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大力发展大型活动, 增强城市的影响力;江门应该加大乡村旅游的特色培育;中山应该围绕香山文化和名人效应, 彰显其文化内涵, 使三地形成大众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自然景观产品和文化景观产品的多元组合, 以此增强资源的协同性和互补性。同时, 针对细分市场, 三地推出特色精品组合线路, 如名城一名人—名水 (温泉) —名岛旅游线, 并着力开发与彰显城市特色和地域经济特色的旅游产品, 如珠海的节庆旅游、中山的特色乡镇旅游等。

3.4 旅游企业合作机制创新——旅游企业资源共享, 产业联合, 战略联盟

珠中江区域旅游合作应该打破区域障碍, 建设完整的旅游企业合作机制。在合作初期, 允许三地旅行社不经地接社和配备地陪实行组团、接待一条龙服务, 实现区域旅游一社通;引导和组织本地游客到区域内旅游, 实现客源互送共享, 使珠中江区内各旅游城市之间互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互支持在区域内举办的全国和地方性旅游交易会和大型节庆活动。经过长期合作, 鼓励区域旅游企业的纵向、横向发展, 三地应当对进入本地的旅游企业给予与本地企业同样的待遇, 使旅游企业在优惠政策、景点门票、酒店食宿等方面享受同城待遇;三地的产业联合最终形成分别以旅行社、旅游交通、饭店为核心的战略联盟, 也将促进珠海拱北口岸中旅、九洲集团等优势旅游企业的纵向、横向发展, 加快三地的无障碍旅游区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篇4

一、 地方人大间合作的必要性

面对区域性公共问题,与地方行政机关间合作相比,地方人大间合作更具“超脱性”和“权威性”,特别是随着我国法治化国家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大作用的凸显,地方人大间合作会成为一种必然。

(一)地方人大间合作是地方间合作的一个重要层次

当今世界,无论是联邦制国家还是单一制国家,都有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政府管理体系,地方政府在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方面正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是构成政府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意义上的地方政府分为三个层级:省级、县级、乡级。而从实际上来看,“我国的地方政府从纵向上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即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有的地方分为三级,有的地方分为五级),横向上更是形态各异,既有一般意义上的地方政府,也有民族自治的地方政府,还有世界首创的特别行政区的地方政府”[2]。地方政府是一个广义概念,不仅包括行政机关,而且还包括立法、司法机关,区域性、跨区域性地方政府间合作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仅限于行政机关的合作是远远不能透析各方合作的本源,地方人大间合作应是构成地方间合作的一个重要层次。

(二)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的需要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要事项”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汉江水环境保护是关乎汉江流域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民生工程,地方人大责无旁贷,必须从履职的高度介入到水环境保护工作中去,而不是仅仅将水环境保护列入人大议案,监督、督促行政机关去治理。水环境整体具有不可分割性和复杂性特点,仅以一地之力根本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地方人大应该从履职和对人民负责的高度加强与其他地方人大间合作,形成整体合力,达到对汉江母亲河的综合治理与保护。

(三) 开创地方人大工作新局面的需要

在我国,按照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地方人大上下级之间是法律监督、业务指导和工作联系关系。实际中,自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以来,地方人大之间的关系也仅仅限于以召开会议、互传文件的形式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交流经验,而这很大程度上都是停留在对人大制度建设、工作方法和机关建设等方面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地方人大横向间交流与合作很少,在公共事务治理中合作更是少见。在针对汉江母亲河保护中,河谷两地人大常委会合作倡议,拟共同出台治理与保护方案,初步形成了一些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开创了地方人大工作新局面。

二、地方人大间合作困境分析

(一)认识不足,开放意识缺失

上下级人大关系比较松散,本级人大常委会只对本级人大负责,上下级之间没有主动合作与联系的动力与必须。现有的联系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开开会,交流交流,游山玩水,“坐一坐、谈一谈”,流于形式。在传统意识中,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能够认真贯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已属不易了,根本没有必要与其他地方人大合作,这些人工作眼光仅仅局限于本辖区内,主动走出去的意识不强,缺乏开放思维。

(二) 法律性、程序性强,缺乏灵活性

人大工作具有法律性、程序性强的特点,在介入区域性公共事务治理中,不像行政部门那么灵活,人大工作主要还是以法律、法规输出为主,站在贯彻法的高度督促行政机关去解决。在汉江母亲河保护上,只有列入人大的议案,人大才能行使职权监督政府去办理。地方人大对议案的选择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各方合作的力度,区域性公共事务治理的整体性与地方人大对议案选择的碎片化,导致地方人大间合作缺乏客体,必须加强合作。

(三) 规范性不强,制度不健全

地方人大间联系有组织、有计划的少,多数都是松散型、自发的行为,常因领导之间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而发生联系,缺乏制度化的沟通方式。包括行政机关间合作在内,汉江母亲河的保护至今没有形成一份规范化的地方间合作协议,地方人大间规范化的合作方式更是没有,目前仅仅是河谷两地人大常委会共同倡议出台方案保护汉江水环境是远远不够的。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的合作方式,最终会导致合作随时搁浅、夭折。

三、地方人大间合作机制的构建

地方人大间合作能否有效地运转,构建科学合理的机制是关键。

(一) 构建规范化的组织结构体系

区域性公共事务的治理,必须建立制度化的组织载体统一行动。相对于行政机关的合作,地方人大间的合作规格更高、权威性更强。汉江流域地方各级人大可以安排城环工委工作人员作为专职联络员,具体负责地方人大间沟通与合作,力争在全流域内建立地方人大间统一、规范的组织协调机构。

(二) 构建制度化的沟通联络机制

1.定期的会议制度。会议作为最重要的制度化沟通渠道,地方人大间合作也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有效的沟通方式。汉江流域的地方人大间可以协商轮流主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邀请包括行政官员、专家学者、群众代表等在内共商汉江母亲河保护大计。

2.联合组织视察。针对汉江水环境保护,地方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和委员视察调研时,应邀请其他地方人大组织代表和委员参与进来,并倡议以后的视察活动要互派代表和委员,并通过城环工委牵头,形成制度化的沟通联络渠道。

3.信息共享与通报制度。汉江流域地方人大间要将在水环境保护工作中形成的一些好的做法与存在的问题,及时相互通报、共享信息。

(三)相互监督机制

地方人大不仅要监督地方政府强化对汉江水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同时地方人大间也要相互监督。“人们自己不会监督规则的执行,即使这些规则是他们自己设计的。”[3]汉江母亲河老河口段的污染一定程度上是由上游丹江口无污水处理厂,加之水上餐饮暴增,屠宰场多,水污染严重造成的。丹江口发展造成的外部性却让老河口、谷城付费,从市场交易公平原则来看,明显不公平、不合理,但由于水资源不可分割性而造成产权不清晰、责任主体不明确,“谁污染谁付费”的市场原则是行不通的,必须借助公共部门力量进行干预。地方人大作为地方最高权力机关理应发挥积极作用,构建地方人大间相互合作监督机制。针对汉江水环境保护,老河口人大应与丹江口、谷城等地方人大建立沟通联络机制,互相监督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情况,努力构建“合作—监督—合作”良性循环模式,通过各方的共同合作来达到汉江水环境良好治理与保护效果。

针对汉江母亲河的保护,地方人大间合作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沟通联络渠道,形成区域内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整体合力,让“谁污染谁付费”的市场原则能够真正地贯彻执行下去。

参考文献:

[1]乔·B.斯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杨晓维等译,2003年版,第122~123页。

[2]沈荣华:《中国地方政府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3]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余逊达,陈旭东译,2012年版,第53页。

区域之间经济合作机制研究 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信任与动机,形成过程

0 引言

当前经济发展全球化浪潮已经到来, 各级区域之间的经济依赖程度显著提高。从区域发展过程来看, 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愈来愈受到学术界和业界的广泛研究和探讨。区域之间经济合作的动力机制问题涉及相关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 本文仅对区域之间经济合作的概念和内涵进行解析, 对其本质和运行过程等内容谈点看法。

1 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

区域经济合作是在经济发展当中, 以横向经济联系为纽带, 以自愿为前提, 按照共享互惠、协同发展的原则, 打破区域和体制的边界, 而产生的一种行为与组织。在这种行为与组织中, 信息、人才、市场、资本等生产要素能够在这个区域范围里相互作用。

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行为的主要表现:时间上, 合作各方沟通协作;空间上, 各区域之间的现金流、人才流、物资流和信息流等形式的流动。现金流是指各类资本和借贷的流动等;人才流主要指人才在区域之间的流动, 具体包括人口迁移和人才配置等;物资流主要涉及原材料、煤电等能源、各种生产装备和各型号产品在地域之间的流动;信息流是各类信息从各组织之间相互传递的过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主要包含不同区域或者不同级别之间的企业集群或集团化公司、经济合作组织等。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深层次发展, 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区域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各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专业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区域之间的紧密合作, 形成了各种级别的互联网络。区域发展的本质就是整合配置各种资源、资本、人才等要素的问题, 在此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的问题是区域组织和组织效率。区域经济联合是由各区域间的相互依赖、组织效率、合作竞争与控制所决定的, 这种联合是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区域发展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零散聚落形成阶段;城市出现阶段;中心———外围二元空间形成阶段;城市系统扩散阶段。到最后一个阶段, 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阶段, 区域经济合作都扮演了关键角色。如果没有这种联合与协作, 区域经济就得不到均衡协调发展。

2 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质

2.1 信任

信任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任广泛存在于各种形式的生产和生活当中, 不仅能够有效促进社会与经济交互程度, 而且在人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起到了重要的连接作用。建立在信仰、习俗以及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信任是构建区域乃至国家层面的社会资本之一, 信任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规模和社会组织的大小。

信任通常是在合作伙伴从认识、评估、沟通再到签约等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 是合作各方经过无数次的正反馈产生的结果。当合作各方对彼此都产生投资兴趣之后, 就会力求通过建立长期的关系来获取更多的利益, 并通过激励机制来长久保持经济合作关系。

在计划经济时期, 政府的强制性指令和规划常常替代经济信任, 信任体系尚不健全。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相关制度等信用体系也得到了相应的逐步完善。信任日益成为了维系各组织间有效经济联系的关键, 同时也使得信任危机严重影响了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

2.2 动机

区域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区域内部的需求成为经济合作的动机。外部环境变化的推动力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 经济全球化浪潮造成了各国市场的不稳定, 使得世界市场总体表现为供过于求, 同时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提高, 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显著提高;其次, 各地经济体制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谋求区域利益的最大化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动力之一, 成为处理区域关系的主导;最后, 区域规模经济能够有效减少竞争性成本。规模经济是正确的大小和业务规模带来的经济利益, 范围经济是一个多元化的商业模式, 具有效率和经济性。表明这种联合推广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和合作使得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行为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综合上述所讲内容, 区域经济联合的驱动力主要有市场因素、利益集团因素和地方行政因素:包括市场营销, 引进外资, 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带头作用比较劳动市场因素。

3 区域经济合作的运行过程

3.1 区域经济合作的选择标准

理想的经济合作区域的特点是:大型、有吸引力和良好的经营环境。从宏观层面来说, 区域经济联盟的合作伙伴的选择考虑区域比较优势 (包括地理区位, 自然资源, 人力资源和政治等方面的优势) 、潜在市场的大小和支撑条件。从微观层面来说, 选择目标区域一般都是通过标准化的筛选过程, 目标区域和市场需求分析和评价的联合演出, 具体包括:潜在需求, 经济发展水平, 行政效率和政策和地方性法规, 社会文化, 有竞争力的条件, 还要进行实地调研。

3.2 区域经济合作的利益分配

在现代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 竞争与合作是协同存在的。各地区在获取各自最高利益实现共赢的同时也再所难免存在着利益冲突。各区域对共同利益的认识, 不但要考虑到各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和互惠互利来增进彼此之间经贸关系的深化, 而且要考虑到利益分配和协调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目前, 大多数典型的区域经济合作都是在竞争与合作协同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谋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促使各方具有一种大局意识和观念, 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做到求大同, 存小异。通过沟通协调各方政策, 达到相互承认的具有共同约束力的权威协议, 在竞争、合作中实现双赢。

也可以把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分配看做是一种博弈。区域之间经常存在某些共同利益, 追求利益的本质促使各区域之间结成联盟, 并以这个联盟为依托共同来进行博弈。当联盟获得利润后, 内部的各区域就会按照先前约定好的协议原则进行既得利润的分配。联盟是否能够带来更多的利益, 决定着这种联合是否能够存在。区域经济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主要包括事前商谈和事后分配两个环节。事前商谈要求联盟内各区域, 各自策略要让联盟内的所有区域都能实现各自的利益。通过有效沟通, 合作各方共同建立一个事后利益分配的协议。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以让联盟各方获得基本均衡的收益。而且在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 联盟内部的利益补偿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事前商定的协议实现。

4 结语

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表明, 要想保证区域经济联合进一步扩展就要增强社会整体的信任度。设置高效率和高利润的经济合作机构, 连接中央和地方以及区域地方政府间的沟通, 实现政府与独立企业间的自主合作经营, 充分实现、发挥和保障政府在经济合作过程中的向导作用, 促使企业全面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参考文献

[1]孟庆瑜.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检视与反思[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 13 (1) :54-59.

[2]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与分异研究[J].人文地理, 2004 (3) :36-40.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篇6

关键词:区域,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创新,调查启示

模式、机制创新在世界现代化建设中已成为重要的支撑点、动力源。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指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研发创新的一项制度安排。产学研合作机制一般是指:产学研合作从意愿开始, 到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结束全过程中牵涉的有关运行制度与作用方式。而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创新则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分散风险与提高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是我国高校发展的最新战略部署, 对积极推进区域 (地域或地区范围) 间地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与协同创新, 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建设创新型国家,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 深入研究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创新, 对于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 贯彻落实“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 结合国际比较, 本文试图对义乌市这个区域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创新和高校服务社会案例作一些分析探讨, 以促进区域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发展和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提高。

一、义乌市区域政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创新调查分析

1992年原国家经贸委、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联合启动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 这是政府第一个推动产学研合作的重大工程, 从那时开始, 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从各地实际出发, 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 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各方共同努力, 探索和实践产学研合作的各种有效模式、机制, 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浙江省义乌市作为列入国家战略的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市, 作为连续6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18个典型成功经验城市之一, 义乌市对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值得我们去总结、研究, 下面作一些分析探讨:

(一) 政府创立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共享机制

据统计, 截止到2012年6月底, 义乌市中小企业2.6万家, 全市亿元企业达到138家, 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60亿元, 同比增长10、4%, 面对如此强劲的增长势头, 政府极力做好管理和服务, 搭建好多种公共服务平台:加盟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 这个市场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化、网络化、集约化的现代化技术市场, 义乌配备了多名技术人员和高性能计算机10台, 免费为企业发布技术难题, 人才需求等信息;免费为企业提供网上技术咨询。义乌市国有产权交易所搭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 为企业推荐科技项目、知识产权融资;为高校、科研单位、发明人挂牌发布最新的科研成果信息, 积极推介, 努力实现与用户对接, 有偿转让。2007年1月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的义乌市“国家日用小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是政府建设的质量检验机构, 拥有高学历人才为主的专业技术队伍, 积极参与省内外科研立项和产品标准的起草工作, 检测设备齐全, 检测范围广泛, 包涵了化妆品、玩具、饰品、五金、文体、针织品、彩印包装等七大类, 可以为全国提供第三方公正检测服务。从国外实践来看, 无论是发达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国家, 还是新兴的工业化发展中国家, 政府广泛参与介入产学研合作已成燎原之势, 面对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世界许多国家清醒地认识到: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之一是产业竞争力, 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而这个需要巨额资金投入, 单个企业难以独立承受, 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投入, 需要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 创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如2005年7月法国政府决定在全国实施“竞争力极点”计划, 并为该计划提供了15亿欧元的资金支持, 目的是使入选的67个项目分布区域的企业、培训中心与研发机构组成合作关系, 发挥资金、知识和人才优势, 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起到协同创新的作用。除了政府财政支持外, “竞争力极点”项目计划还免除利润税、职业税和地产税的优惠政策, 对于在企业从事研发与创新的雇员, 企业还可以免缴50%的社会分摊金, 减轻了企业负担。“竞争力极点”计划不仅仅是法国政府支持产学研合作创新一个计划, 而且是反映法国未来经济发展新战略的一个重大计划。

(二) 创意园搭建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

2008年10月创立的义乌创意园, 由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实施, 市政府下拨500万元经费, 按年度预支。至2010年底引进企业55家, 其中有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等研发机构9家。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引进高校创意人才, 集中创意创新智慧,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 促进义乌小商品转型升级, 通过双师共育学生、校企共建实践基地、长期合作追求共赢, 推动更多高校学生在义乌创意园学习、设计、实践、创新, 培养高质量的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技能的高校毕业生, 截止2012年6月底, 已有15所高校的数以千计的大学生、研究生前来学习、实践。国外如英国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 争取更多的政府研究经费, 促进产学研合作深入进行, 有利高校人才的培养。如在21世纪初, 英国教学公司通过计划项目促使高校和企业合作, 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对项目进行跟踪、检查与协调, 促进高校项目不断进行。教学公司的作用主要是二点:一是高校通过教学公司项目, 不但从政府获得了研究经费, 而且与企业合作组成了紧密的关系, 对企业生产实际有了更深的了解。二是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开辟了新的路径, 选择优秀大学生参加项目实践, 通过项目实践锻炼, 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为走上社会做好准备。

(三) 浙江大学义乌创业育成中心孵化企业

浙江大学义乌创业育成中心成立于2009年9月, 创建该中心的目的是:培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 推进浙江大学成果产业化, 作为产学研合作的平台, 为企业提供各类服务, 把该中心建成创业创新的示范基地。三年来在产学研运行管理的模式、机制方面不断地磨合探索, 已先后引进高新技术项目25个, 进驻创办企业18家, 2012年6月止, 孵化成功产业化企业2家, 其中与东华大学产学研合作的义乌市越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获得2千万元风险投资, 在义乌经济开发区投入规模化生产。三年来创业育成中心培训产学研合作相关人员1600余人, 发挥了孵化培育作用, 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国外如以色列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快速, 产业孵化器功不可没。政府强化与孵化器、被孵化企业三方面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为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了便利。孵化企业产业化后, 规定孵化企业的20%股权属于孵化器所有, 其产品销售额的3%返还给政府作为孵化基金。可见, 政府不但资助初创企业, 还资助孵化器使它不断发展壮大, 孵化器每半年要向政府递交书面报告, 责、权、利明确, 孵化器是独立法人实体, 由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组成董事会。这种做法值得引起我们重视。

(四) 虚拟研究院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2009年9月义乌市成立虚拟研究院, 按照集合科研院校资源, 服务发展地方经济的宗旨, 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截止2012年6月底, 有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8所高校14位专家入驻虚拟研究院, 专家每月有12天时间在义乌下企业调研, 帮助高校与企业签订合作项目200余个, 合同金额6300余万元。和每个镇、街道的企业合作开展“握手行动”, 广泛深入开展推进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活动, 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专家还对有关企业技术难题开展持续跟踪服务, 帮助企业自主研发, 提高产品质量,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义乌市政府三年投入虚拟研究院1380万元, 精心打造产学研合作团队, 加快义乌经济发展。国外如美国“先进技术计划” (ATP) , “先进科技计划”项目根据企业的需求提出, 并且企业要分担项目费用, 允许政府部门、高校、非营利独立研究所和企业合作, 参与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1991-2001年, 该计划有581个项目获得批准, 其中资助“先进技术计划”18亿美元, 企业界配套18亿美元, 这些项目有一半多有一所或多所高校参加, 或承担子课题研究, 美国有150多所高校与25个国家实验室参加了“先进技术计划”, 取得了数百个应用成果。

(五)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攻克关键技术

为了帮助企业攻克关键技术和培养人才, 东华大学与义乌浪莎针织有限公司合作, 创立“义乌浪莎博士后工作站”, 2004年由国家人事部批准, 先后有四位博士进站工作, 共完成四个研发项目。有的项目是根据企业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需求来研发的;有的是高校博士带来的研究成果, 如“天然染料的染色研究”项目, 就是2011年4月入驻该站的一位女博士与浪莎公司合作攻关的, 计划二年完成, 浪莎公司给予经费10万元。东华大学还与浪莎公司合作成立了“纺织品研究开发中心”, 开展新材料研究、新产品设计等。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是产学研合作的一种新的尝试、新的模式、新的机制, 通过项目合作研发, 既为企业攻克了关键技术, 降低了研发的成本, 又为高校和社会培养了高质量的人才。如法国的《创新与科研法》指出:鼓励科研人员担任企业咨询专家, 研发人员借调或离岗, 原单位允许保留公职, 最长可在企业工作6年时间。

(六) 校企深度合作协同创新

美国学者彼得.葛洛最早提出协同创新 (CollaborativeInnovation) 含义:“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 借助网络交流思路, 信息及工作状况, 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 为高校指明了新的前进的方向, 高校必须和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充分调动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 加快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的科技创新、融合与扩散。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支撑和引领作用,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浙江理工大学三位教授与浙江 (义乌市) 棒杰服饰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协同创新, 于2007年5月联合申报了省科技计划项目:“舒适分段压力无缝内衣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品开发”, 省级财政按企业投入经费900万的15%补助, 市级部门再按省级补助的50%资助, 实现了舒适分段压力无缝内衣的产业化, 企业新增自动生产无缝内衣机器200台, 年增利润280万元以上。极大地提升了该企业无缝内衣的国际竞争力, 该企业成立了研发中心, 在这里有三位教授的实验室、办公室, 三位教授每月来企业2-3次, 同时也带本科生、研究生来做研发实践, 三年后, 好的毕业生就留在公司里, 企业为高校老师提供了施展本领的舞台, 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基地。企业获得了产品的关键技术, 实现了新产品的开发并产业化, 获得了人才, 这就是校企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的结果。又如美国为了研发提高燃油效率、降低排放、减少污染的新一代汽车, 1993年9月新一代汽车合作计划获得美国国会批准。该计划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 高校参与合作, 建立官产学研新的合作模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 该计划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 特别是油电混合技术达到了使用的水平, 并且保持功能和成本不变, 汽车制造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同认为:该计划应该延长发展更远的目标。希望更多的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协同创新, 能走得更久更远, 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义乌市区域产学研合作调查分析与国际比较的几点启示

(一) 产学研合作人才与资金是核心

我们走访调查了义乌市10多家产学研合作单位 (包括企业、高校、政府部门、科研机构) 请有关人员填写了问卷, 集中反映的问题如下:产学研合作各方最关注的问题是:产学研合作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在产学研合作推进中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进一步制定有关的法律、政策措施, 如提高企业科技人员各项待遇:住房与子女上学等, 吸引更多的高校人才到企业发展;推出科技计划引导合作各方, 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成功的标志主要有:给企业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 为高校与企业培养的人才。以上调查反映了人才、资金等核心问题, 这些核心问题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就能更深入地推进区域产学研合作发展。

(二) 建立政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是基础

推进区域、行业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加快行业研发基础设施、行业研发中试基地等建设, 由政府有关部门和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共建会更好。极力提升区域、行业吸纳科技创新成果的能力。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 帮助行业、企业在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流程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可使企业显著提高产出绩效,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优化区域、行业产业布局, 提升行业、企业对科技创新成果的需求, 组建区域、行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储备中心, 政府出台一系列规定条件, 筛选一批区域、行业、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 以此来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的产出与应用。政府部门对博士后工作站要给予扶持, 出台配套的政策支持, 下拨经费资助。博士后工作站也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获得政府资助, 需要政产学研各方努力, 推动博士后工作站不断发展壮大。

(三) 建立产学研共赢机制是关键

挖掘区域与高校各方面资源, 促进区域产学研合作可持续发展。努力探索产学研各方在资源整合、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利益分享等方面长期合作共赢的结合点, 创建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 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以实施区域、行业重大科技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 推进产学研合作联盟。发挥高校科研“龙头”作用, 力争在区域、行业一些技术领域通过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促进优质企业和高校科研资源强强联合。建立高校为企业培训机制, 依托高校建立更多的为企业服务的区域培训中心。培训更多的研发人才与企业员工, 解决人才问题, 培训经费可以作为税收减免的依据。政府要为产学研合作创新出台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 减轻企业的负担。促进行业、企业产学研合作联合体形成, 共建企业实体, 推进针对企业创立、发展等问题实施诊断和技术创新咨询服务。推进创建产学研多方需求的沟通联络机制、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多赢机制, 力争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共赢互惠, 促使产学研合作深入、长期地发展。

(三) 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促发展

高校应制定各项优惠的制度措施, 鼓励教师、科研人员深入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成果对接、产业化等工作, 不断提升教师、科研人员研发能力、实践技能, 不断提升教师、科研人员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本领, 打造一支过硬的产学研合作师资队伍。建立由政府部门牵头的产学研合作评价系统, 吸收高校专家、政府专家、企业专家、科研专家参加, 有效及时地对产学研合作项目进行评价、监督检查, 努力提高区域产学研合作项目质量, 不断创新区域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 促进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发展。

总之, 产学研合作的深入进行、模式机制的不断创新, 是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经济效益的最有效途径, 也是推进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高宏伟.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4) .

[2].李祖超, 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7) .

[3].佚名.法国经济发展新战略:建立“竞争力极点”.中国生物信息网.

[4].理查德.兰伯特.大学——校企合作.2005年国际科技动态翻译材料, 2005 (4) .

[5].孙福全, 陈宝明, 王文岩等.主要发达国家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基本经验及启示[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

[6].樊春良.全球化的科技政策[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7].章璠.创新与科研法概要.http://www.sipo.gov.cn/sipo/xwdt/gwzscqxx/2003/200608/t20060804-106505.htm.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篇7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演化,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机制

一、引言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区域创新系统成为区域竞争力提升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重要动力。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 在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区域人才集中、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等方面起到明显推动, 因而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手段。而区域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为区域创新系统演化提供物质保障, 并经过创新系统内各主体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产生持续的激励创新的动力, 进而提升系统的创新效率, 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向最优方向演化。现有研究应用多种方法对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交互关系和交换机制从不同视角进行富有成效探讨, 但这些研究在系统整体性上缺乏对它们之间互馈机制的关注。为此, 本文把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看成互馈的循环整体, 并建立互馈模型以揭示它们互馈发展的内在决定机制和关键因素。

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加速机制

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强化与激发系统内各主体的创新意识, 不断促进与增加创新行为的有效供给, 以及通过提高创新系统演化效率和加强系统主体的合作创新动力降低区域经济发展中阻滞因素, 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其加速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区域创新系统最优演化能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其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只有当企业产品和服务具有独特性时, 才能吸引顾客, 占领市场, 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首先, 区域创新系统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使区域内企业在性能、质量、制造工艺、品种、包装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体现出企业竞争优势。其次, 区域内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开发新产品替代旧产品, 延长企业产品和其核心技术的生命周期, 使企业竞争优势得以持续。

第二,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指区域产业通过技术进步以及技术、知识创新使其由劳动与资金密集型向资金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转化的过程。首先, 区域创新系统通过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能源的发明、扩散、应用与产业化, 打破创新系统原有平衡, 扩大创新活动空间与范围, 使得原有产业部门与产业分解形成新兴产业部门和新产业。其次, 创新系统还会利用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不断改进产业间投入产出联系, 使得区域内上下游产业间过程和产品创新加速, 促进区域内产业间联合与创新扩散。最后, 创新系统利用技术创新扩散使区域内传统产业不断更新换代, 从而推动传统产业改造, 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综上分析, 区域创新系统通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推动区域企业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 不断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 实现其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三, 区域创新系统最有演化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快速提升。依据区域内经济资源总量和分别情况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将有限资源配置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势行业中去, 从而实现区域经济资源配置优化。其次, 创新加快技术进步, 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升、节约资源使用, 从而增加资源和能源总量, 实现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创新人才管理方式, 吸引了优秀人才的涌入, 凸显了区域内人才优势和价值。再次, 区域创新系统有机整合了区域内创新资源, 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和谐、可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系统最优演化能提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系统最优演化的激励机制

区域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为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保障, 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 推动各创新主体的互动与相互作用, 激发了创新主体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提升了区域创新效率。激励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区域创新提供内在动力。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产生巨大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通过市场机制的内在功能使市场需求信息被真实、完整的输出给科研机构和企业等主体, 诱发他们创新动机和创新行为。区域创新主体通过对市场信息准确地捕捉来确定市场和创新需求方向, 推动区域创新并提高其创新收益。区域创新活动不仅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市场需求, 而且进一步丰富、扩大了市场需求, 从而形成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和融合。

第二, 各类主体间竞争与合作是科技创新的外在压力。区域经济系统中各种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其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它们为获得更多经济利益与市场份额益必然在市场经营中形成全方位的竞争格局。而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其产品和服务必须具有独特性, 因而企业必然投入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创新活动提升其竞争优势;反之, 企业若不进行创新, 则必然在市场竞争中淘汰。因此区域系统主体之间竞争压力迫使区域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地开展各种创新活动促进其市场竞争优势提升。

第三, 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区域经济高速、稳定发展为区域创新提供充裕的物质、资金、人才等重要创新资源, 通过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使创新资源得到最优效率使用。首先, 创新资金筹措渠道的优化增加创新资金投入总量;其次, 创新投入成本约束和创新收益激励将使区域企业把创新投入转向创新研究、成果转化以及技术服务等方面, 实现创新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 优化创新资金投入结构。再次, 区域经济高速增长使得创新资源得潜在收益大大提高, 引导创新资源合理流动, 增强了区域创新资源保障。

第四, 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创新环境的优化。区域经济增长增进了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相关政策的完善, 有效改善了创新制度环境。首先, 创新成果产权的明确界定以及其交易行为规范化使创新者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极大激发创新人才的积极性, 为充分发挥创新人才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 区域经济发展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重塑了创新型人才的创新精神、进取心和创新积极性。

四、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模型构建和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表现出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了准确反映二者之间的互馈关系, 本文拟采用LOGISTIC方程为工具, 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模型, 以全面反映二者动态互馈与相互作用关系。

1.模型假设

(1) 选取区域经济增长潜力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选取区域创新潜力代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整体情况。

(2) 区域经济增长潜力与区域创新潜力都是时间t的连续、可微函数。

(3) 单位时间区域创新潜力的增加对其经济增长潜力的反馈系数为 α1, 单位时间区域经济增长潜力增加对区域创新潜力的反馈系数为 α2, 其中 α1>0, α2<0。

(4)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都满足LOGISTIC演化规律。

2.模型建立

科技创新对区经济发展与增长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支持作用, 建设区域创新系统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引入新要素或要素的新组合而促进区域经济资源有效配置, 使得经济源得到更为合理利用, 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升级, 增强区域经济竞争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而区域创新系统的最优演化能有效助推了经济增长。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区域创新潜力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假设其影响因子和系统创新效率有关;区域经济增长潜力对区域创新潜力有重要影响, 假设其影响因子值和经济实际增长有关。区域经济发展与其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相互作用模型可用以下微分方程组表示:

3.模型稳定性分析

上述微分方程组 (1) 本质上一个2 维分线性动力系统, 其本质属性是由系统的定态决定, 而系统定态常用系统的不动点方程来刻画, 它是由系统中所有状态变量对时间的导数为0 的点组成。当系统处于定态时, 系统状态不再发生变化, 即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系统 (1) 的不动点方程为

由 (2) 可得到系统 (1) 的4 个局部平衡点:E1 (0, 0) 、E2 (M1, 0) 、E (0, M2) 、E4 (M1 (1-α1) / (1-α1α2) , (M2 (1-α2) / (1-α1α2) 。因为只有平衡点在第一象限时, 模型才有实际意义, 所以E1, E2, E3都无意义, 只有E4在 α1α2<1 时有意义。系统 (1) 是一个由微分方程描述的动态演化系统, 通过对系统 (1) 均衡点雅可比矩阵J进行局部稳定性分析, 分析结果见表。

由表1 可知, 系统 (1) 共有4 个局部均衡点, 其中均衡点E1E2, E3是系统 (1) 的不稳定点且无意义, E4在 α1α2<1 条件下是局部均衡且有意义。利用相轨线分析法对E4进行全局稳定性分析, 可以发现E4也是系统 (1) 的全局稳定点。

综上分析可知, α1α2<1 在条件下, 当t→∞ 时, 无论x1, x为何值, 系统都会向E4演化。因而, 在满足一定条件下,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会通过动态反馈作用都可以达到快速、稳定的相对均衡的演进状态。

五、仿真分析

由上述对系统 (1) 稳定性分析可知, 系统 (1) 的稳定条件α1α2<1, 下面通过计算机仿真来进一步分析在系统稳定条件下,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馈规律。假设时刻t=0时区域创新能力x1 (0) =1.5%, 区域经济增长潜力x2 (0) =1.5%, 区域创新系统最大创新能力M1=10%, 区域经济最大发展潜力M2=15%, 区域创新能力的固有增长率r1=3%, 区域经济增长潜力的固有增长率r2=5%, 单位时间区域创新潜力增加对区域经济增长潜力的反馈系数为 α1=0.4, 单位时间区域经济增长潜力增加对区域创新潜力的反馈系数为 α2=0.6。取25 个时间单位进行仿真如图。

从仿真图可以看出, 初期 (0-12 时间单位) 由于受知识、技术、服务、市场、资金、制度、政策等各种条件限制,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性不强, 因而区域创新

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规模也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虽呈正相关, 但是发展水平和规模都较为缓慢。黄金期 (13-25 时间单位)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仍正相关, 但是发展水平和规模都有非常大的提高。这说明在黄金期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动态均衡的互馈关系。较高水平创新能力可带动区域经济较快增长, 而较快区域经济增长也推动区域创新能力迅速提升。因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很强互馈机制。

仿真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之间不仅存在着复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馈关系, 而且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强度也是变化的, 随着它们演化、发展水平的提高, 其作用强度也逐渐增强。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正是在二者相互作用、共生演化过程中, 实现其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跃迁演化。仿真分析也说明, 本文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能够科学、客观的描述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互馈机制。

六、政策启示与建议

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是互馈的循环整体, 不仅要强调区域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加速机制, 而且强调区域经济增长对区域创新以及创新能力提升激励机制, 有效发挥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 实现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循环共生演化。因而二者之间的互馈机制有深刻政策含义, 对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 完善区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系统最优演化间互馈的关键要素, 因而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创新人才互动模式, 实现了各类精英人才在产学研项目中良性互动与合作, 以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同时也要加大区域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 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科技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家队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二, 完善创新协同机制。创新协同机制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以及创新系统最优演化的关键。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多主体的复杂系统, 他们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既可能存在一致性也可能存在矛盾性。打破区域中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人才交流制约因素, 实现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 完善和健全创新协同机制, 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经济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循环共生演化。

第三, 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因而政府应通过政策创新、服务创新以及制定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相互补的产权制度、专利制度、税收制度、奖励制度等来推进区域创新环境优化, 健全激发创新的机制, 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四, 完善区域创新投入机制与创业风险投资机制。发挥区域创新投入中政府引导作用, 拓宽创新投入的渠道, 通过产业、信贷、税收等政策激励企业大幅度增加创新投入以及引导多元化的社会资本参与创业风险投资推动区域自主创新, 让科研机构和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 加速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进而推进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祥兵, 严广乐.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的博弈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 2012, 33 (11) :1-8.

[2]张宇, 王蒲生, 李平.深圳市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 (5) :52-54.

[3]张战仁, 杜德斌.研发产业与上海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互动机制研究[J].软科学, 2009, 23 (10) :91-94.

[4]孙捷, 王斐波, 朱艳, 杜威漩.市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及其互动机制[J].商业研究, 2006, 15:42-45.

[5]洪进, 余文涛, 郭韬, 朱云浩.区域创新系统的AIITD演化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32 (12) :94-101.

[6]张振刚, 田帅, 陈志明.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10, 28 (5) :89-94.

[7]王祥兵.金融监管信号传递与金融市场有效运行[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5, 36 (9) :2-9.

[8]王祥兵, 张学立.货币政策传导系统协同演化机制研究[J].管理评论, 2014, 26 (11) :55-65.

[9]王祥兵, 严广乐.货币政策传导系统分形特征研究[J].管理评论, 2013, 25 (4) :59-68.

[10]王祥兵, 严广乐.货币政策传导系统稳定性、脆性及熵关系[J].系统工程, 2012, 30 (4) :10-17.

[11]王祥兵, 张学立.货币政策传导系统混沌特征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 2015, 55 (1) :1-9.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篇8

运行机制是指影响人类社会运动的内外因素及其内部结构、功能、相互关系, 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区域创新网络运行机制则是指由网络中的各个创新主体综合利用各种创新资源, 通过由其正式或非正式网络关系结构、功能及相互关系, 自发产生自主创新行为并推广应用的一系列规则和运行方式。本文所提出的区域创新网络整体运行机制强调从关键层和支撑层两个方面设计, 以实现提高区域内各个个体以及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及优化配置、增强创新辐射性等功能。

一、设计区域创新网络整体运行机制图

对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区域创新网络, 该网络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 通过多个创新主体的参与和多种创新资源的共享, 通过网络状的相互作用与交流, 实现以创新为主的目的。相应地, 针对区域创新网络的运行机制设计必须能够保证各个主体真正实现有效的互动与交流, 从而真正达到提升区域创新网络自主创新与互动创新能力的目的。

具体地, 需要通过区域创新网络运行机制实现以下几方面目的:各个创新主体有动力自主研发;网络内各类创新主体实现交互学习, 推动知识交流、知识分享与融合、消化吸收, 从而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 促使合作创新;为了网络内各创新主体能够自主创新、合作创新, 而且形成良性循环运转, 需要有相关机制激励、约束、支持与促进。

为了有效实现这些目的, 将区域创新网络的整体运行机制设计为关键运行机制和支撑运行机制两个层面。其中, 关键运行机制是促进区域创新网络源源不断的进行创新、激发活力的机制, 支撑运行机制是促使区域创新网络的科技创新进行转化、吸收、扩散与辐射的机制, 两方面机制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任何一方的缺乏或者薄弱, 都会影响区域创新网络整体创新功能的发挥 (见图1) 。

二、区域创新网络运行的关键机制

关键运行机制是区域创新网络的核心运作方式, 主要包括三个依次向外辐射的子机制, 分别是自主创新机制、互动创新机制、资源流动与优化配置机制, 以达到区域创新网络自主创新能力的辐射与推广应用, 并将该区域创新网络与区域 (城市) 创新系统和国家创新系统进行对接, 有力推动区域和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区域创新网络的关键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 自主创新机制

基于市场需求的驱动力, 企业会运用自有资金或者金融机构的资金, 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等资源共享与合作开发, 提高科研成果产业转化率, 缩短应用研究时间, 降低研发风险, 提高企业科技人员科研水平, 增强企业应用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 互动创新机制

利用知识共享系统, 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可以共享知识、技术、信息、资金、人才、科研设施、科研场所等, 通过高校和企业合建实验室、联合申报课题、企业为高校设立奖学金和实习基地等等形式, 实现创新主体多边互动学习与提高各自创新能力;然后通过各种合作形式, 如在企业间形成技术联盟或联合研究中心等, 促进技术互补、强强联合, 发挥协同作用, 提高整个网络的创新能力。

(三) 资源流动与优化配置机制

政府可以对区域创新网络内各个自主创新企业提供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鼓励网络内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提高自主研发实力, 并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网络内聚集;中介组织也可以促进高校创新成果在企业的转化、应用、集聚等, 加速创新成果的产业转化率;基础设施建设则有利于创新资源在网络内各个主体之间自由流动。

这三个机制之间互相作用、互相促进, 不可分割开。

三、区域创新网络运行的支撑机制

关键运行机制的有效和高效运转, 离不开支撑机制的支持和保障, 支撑运行机制应该包括网络准入机制、网络内外融合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利益保障机制、监督约束机制和网络退出机制。

设计完善、严密的支撑运行机制可以有力保证和促进关键运行机制的运转, 达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同时, 关键运行机制在实际运行中, 也可以发现现有支撑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并推动支撑运行机制不断修改完善。关键层和支撑层运行机制的有机配合和相互促进, 会大大推动整个区域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的自我完善和良性发展。

(一) 网络准入机制与退出网络机制

进入该区域创新网络的各个主体需要自觉遵守该网络内的各种规则与约定, 自动接受网络运行规则、利益保护规则、利益分配规则、监督处罚规定等, 以保证合作各方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创新等。为此, 应该健全完善网络内创新主体所在的各类市场体系, 规范市场行为, 维护市场竞争性环境, 形成公平竞争、有奖有惩的市场环境, 并且制定相应的网络准入标准, 对于达到一定准入条件并保证遵循规则的企业可以允其准入该创新网络, 对于达不到准入条件或者进入该网络后又不遵循规则的企业则令其退出该创新网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与整合网络内创新资源与能力, 以免造成浪费。

(二) 网络内外融合机制

一是网络内部各个创新主体之间, 通过沟通、交流与融合尤其是通过先期合作经验等各种途径培养起来互相之间的信任关系, 以实现各个创新主体之间互动程度高、沟通顺畅与持久、合作协调与默契的状态;二是网络内部与外部更大网络系统如创新城市、创新省份、创新国家之间的融合, 保证网络内外是交流互动、互相促进的, 既吸收了网络外部的知识、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资源, 又将网络内部创新资源或者创新成果向网络外部辐射, 目的是带动网络所在地区、省份等的技术进步、创新能力。

(三) 利益驱动机制

利益驱动机制, 即促进主体创新、成果转化等的激励机制:通过优化创新人才的创新条件与环境, 为创新人才提供激励性的奖励措施, 以促使创新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新才能;通过良好的激励机制鼓励风险投资资金流入创新网络内, 给予雄厚的创新资金支持, 加强风险分担;通过有效的奖励措施, 协调各个创新主体之间关系, 鼓励他们实现较高效率的自主创新、互动创新;通过激励手段促使区域创新网络内的创新资源高效率流动、合理配置, 促进网络内创新成果有效的转化、扩散;通过激励机制促进网络内创新主体自主创新和互动创新的持续性等。

(四) 利益保障机制

在法律法规保障方面, 主要是保证创新者和创新单位的合法收益, 公平分割互动创新成果的利益等, 通过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明确并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归属, 保障创新主体对创新成果的独享权和在市场上从该权利中获得经济租金的权利;在信息服务保障方面, 主要通过政府投入建设, 在区域内建立专业化的公共信息平台, 将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均纳入信息网络系统, 提高信息知识覆盖面与对外开放程度;在创新资金保障方面, 企业等主体的创新资金毕竟有限, 政府应鼓励风险资金、证券市场资金、海外引资等积极投入到区域内的各创新主体。

(五) 监督约束机制

通过区域创新网络内部设立的监督部门对创新主体的实际运作、利益分配等加以监控和约束, 再配合着来自外部的政府、社会、媒体舆论的多方监督来共同实现对创新主体的监督与治理。

总之, 关键机制和支撑机制是紧密配合、互相作用的一整套运行机制, 其合力作用有效地保障了区域创新网络的自主创新、互动合作、自我调节、自我完善, 促进区域创新网络这个开放的网络系统形成动态良性运转, 激发网络行为主体间的互动合作与协同进化, 加速知识的创新、扩散和应用, 创新资源要素也得到最佳运用。从而不断提升网络内各个主体和网络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 并且带动省市、国家创新能力的增强。

摘要:文章在分析区域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目的的基础上, 从关键运行机制和支撑运行机制两大方面设计了区域创新网络整体运行机制图, 并对构成整体运行机制的自主创新机制、互动创新机制、资源流动与优化配置机制、网络准入机制、网络内外融合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利益保障机制、监督约束机制和网络退出机制等进行了分析与融汇。

关键词:区域创新网络,运行机制,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1].FREEMAN C.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J].Research Policy, 1991 (20) .

[2].周立军.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结构与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2) .

[3].徐巍, 王金桃.区域创新网络的技术合作与转移的方针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 2010 (3) .

[4].蒋同明, 刘世庆.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区域创新网络演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7) .

[5].蒋忠永.论集聚经济下我国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J].经济论坛, 2011 (2) .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机制

【分类号】G718.5

引言

随着我国的工业、农业、制造业、信息等产业的经济转型,我国的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产业大军的主力,肩负着为企业培养一线职业性技能型人才的使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实践,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已成必然。然而我国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比较滞后,无法实现长效双赢的运行模式,抑制了高职教育良性发展。如何改变高职院校现有的校企合作机制,促进学生向专业社会化转变,加强产业进校园的步伐,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1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界定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指通过一定的机制将学校、企业和产业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产业化经营实体,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入合作的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特色办学模式,如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专业设置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人才与社会发展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同于其他的产业合作,它不会衍生新的产业,只是职业教育与企业、产业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支持。

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现状分析

2.1 专业设置滞后社会产业化发展需要。随着我国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快速发展,需求的产业人才也在不断地变化。一些高职院校对区域或国家的专业人才需求不能够及时的了解,使得专业设置不能及时调整,不能适应社会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导致一些专业人才扎堆、饱和,一些紧缺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使得人才培养不均衡。

2.2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成熟。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是从中职学校晋升的,原有的师资理论能力不强,缺乏专业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引进的新教师绝多数是从高等院校毕业的研究生,缺乏企业的生产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对企业、行业的最前沿技术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和知识标准的及时更新缺乏了解和掌握,使得教授学生的理论知识滞后。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强使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应用得不到很好的锻炼,进而导致高职院校与企业现有的技术应用出现脱节。

2.3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积极性不高,合作层面浅。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的与企业联系、建立实训基地、制定“二加一”培养方案,结合自身专业发展引企入校,建立合作关系。高职院校的经济实力有限,又缺少政府的政策支持,使得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利益得不到显现,导致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有些学校虽然与企业建立的合作关系,但合作仅停留在企业接收学生实习浅层次上,让学生作为临时工为企业工作,相关的管理制度、学习计划不完善,使得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不佳,沒有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开发、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校企合作缺乏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一些企业合作一两年就不合作了,主要是由于校企双方的沟通不够,制定的有效合作机制不完善,使得企业利益得不到保证。

3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机制建立

3.1 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1)政府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制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扶持政策和鼓励制度,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参与监督和管理;2)制定职业院校领导与企业的管理者互相兼职的实施制度,更好的促进校企合作交流,互相了解需知,进而共同发展,实现双赢。3)构建校企科研和实训基地管理和合作机制,学校聘请企业专家从教指导学生实践或引进技能型人才,校内教师定期进行企业培训,学习实践经验,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3.2 建立资源融合机制。1)组建区域性的教育集团。将区域内的同一产业链上的相关的高职院校、企业、科研机构和行业、社会组织集聚到一起,形成一个综合社会团体,进入深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2)创办现代职业教育的产业集群或创业园区。园区设立生活区、实验区、研发区、创业区等功能区域。由政府引导和引进国有、外资、股份制等优秀的企业进驻产业园,为学生营造自主创业和就业的环境,搭建创新平台。3)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联盟。以企业为主导,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实际需求,学校针对于企业制定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专门的输送人才。以学校为主导,企业需要提供学校相关的资源配置,供学生和老师实践和研发应用。

3.3 完善校企合作的质量评价机制。1)构建学校和企业的内部评价体系。学校质量的内部评价设有学校总体、系部独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主要考查实行产教融合的教师的实践成果转化情况、毕业生企业工作情况和社会影响力等。2)行业协会的评价制度构建。将行业协会作为校企合作的第三方质量监督机构,主要职责是评价校企合作的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和产化效益,将评估结果进行反馈和总结,指引和规范产教深度融合。3)政府教育部门制定产教融合的奖惩制度。根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定标准,进行校企合作运行中的定期监督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给予合理的奖惩措施,鼓励学校企业长期有效的深度合作,有利于发展地区经济,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出贡献。

4.结论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教育的特色和办学趋势,是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模式和机制,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备条件。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机制,为学院和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和互赢互利、共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杨运鑫.中国新合作职业教育论纲[J].教育与职业,2013 (35):5-7.

[2]翟帆.行业缺少人才向行指委问责[N].中国教育报,2013-02-0(3).

[3]张冬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职教论坛,2014.35.47-49

课题研究: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LZY15438)

作者简介:林爱琴,(1980-),女,沈阳市,讲师,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研究方向:高职教学改革和高速切削。电话:18002401598,邮箱:laq1206@163.com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篇10

自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阿·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是一种生产函数的变动”的概念, 并特别强调“经济的变革, 诸如成本的降低、经济均衡的打破、残酷的竞争以及经济周期本身, 都应主要归因于创新”之后, 创新一直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只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 它被赋予不同特点。

1 区域科技创新的涵义

所谓区域科技创新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一定区域背景下由科学、技术、教育、经济等诸要素形成的一体化的发展机制, 是一个以企业为主体, 地方政府、教育科研单位、中介机构构成的区域系统。它依托区域科学技术创新实力, 有效地利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 协调区际间的科技合作与竞争, 实现区域内科技创新资源 (人才、知识、投入) 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 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和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和普及, 从而创造和发展区域的竞争优势, 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科技创新系统是区域科学与技术组织、高校、企业相互作用, 共同发展的网络。这种创新系统具有系统的主要特征, 而且是开放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承担着把高新科学与技术内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自变量、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现代化、从而保证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任务。

区域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与企业科技创新的桥梁与纽带, 在其运行中包括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社会创新、文化创新和政治创新等。区域科技创新结构与国家科技创新结构相类似, 主要由区域科技创新结构、区域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和区域与区外科技创新互动等五大部分构成。从各区域经济发展实践来看,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区域经济竞争力尤其是可持续竞争能力的强弱。

2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

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一般应有自主创新能力、域外技术的综合利用能力、创新制度供给能力、新市场开辟能力、管理创新能力、新资源开发能力、协调能力和先进的思维能力等8个部分。

2.1 自主创新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科技创新的新路子。”温家宝总理也明确指出:“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

对自主创新的认识, 首先是一种方向。它强调的是, 我们要用创新的思维, 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尽可能多的创新。同时不排除学习别人。

自主创新可以分为3类: (1) 集成自主创新, 就是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 (2) 引进或模仿创新, 在引入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3) 原始性自主创新, 就是通过自己的研究发明全新的技术, 由此开发出全新的或新一代的产品。三者的共同点就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自主创新能力就是区域 (企业) 在市场竞争中, 通过有效运用区域内外的各种创新资源, 通过建立新的技术平台或改变核心技术, 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 使区域能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有机综合。

2.2 域外技术综合利用能力

域外技术综合利用能力, 主要是指对域外适用技术的综合利用能力。所谓适用技术, 不一定是高技术, 只要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 能够使区域通过该技术运用与普及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可。

域外技术综合利用能力是指区域在个体独创性动力不足的情况下, 吸引域外适用技术为己所用, 重点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和创新或者改变核心技术, 生产出改进新产品的能力。但由于是一些“局部的”或“微小的”改变, 所以一般很难申请到专利, 一般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域外技术综合利用在区域独创性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是一种较优的选择, 如落后地区实施“赶超战略”时。

2.3 创新制度供给能力

区域科技创新需要全社会的系统协作, 因而离不开制度规范的调控和政府一系列财税、金融、产业技术、人才激励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没有这些制度和政策, 科技创新将寸步难行, 同时创新本身 (发生) 及其影响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料性;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创新主体与创新来源的多样性;技术创新高风险性和准公共物品的特点, 使得区域科技创新客观上也要求鼓励探索、允许失败;规范秩序、加强约束;保护产权、合理分配等相应制度的配套, 需要通过对企业制度创新、产权制度创新、科技体制改革、政府管理体制的转变、人才制度的完善、投融资制度的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建立合作共享机制, 不断完善政策制度环境, 从根本上解决体制、融资、人才和技术能力等问题, 激励、保障、推进区域自主创新的发展, 如图1所示。

2.4 新市场开辟能力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外在表现仍然是能够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 被消费者认同接受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 并且能够通过市场交换顺利地实现价值补偿。而且日本的“小批量, 多样化”的丰田制看板式生产模式已经被美国的“大批量, 少样化”新的温特制节点生产模式所超过, 其弊端就在于生产规模小, 生产成本高。因此, 开辟新市场, 扩大市场规模, 以获取规模经济效应势在必行。

2.5 管理创新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区域科技创新的复杂性及难度加大, 因此政府管理体制能否与时俱进从政府资助、创造购买、明确导向、专利制度、税收优惠、直接投资、集合创新等方面, 不断进行管理创新、不断强化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力度, 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需要政府明确导向, 创造区域科技创新的激励性制度与政策环境;加快政府部门改革, 加强宏观的政策引导, 放松对微观经济成分的管制, 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服务;加大政府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行政支持,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切实发挥政府在区域科技创新进程中的主导作用。

2.6 新资源开发能力

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永续的资源供给是区域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区域的整个资源系统中, 绝大部分资源 (尤其是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矿产资源) 在短期内供给是缺乏弹性的, 因此, 不断开发新资源, 提供资源永续供给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科技创新一项主要任务之一, 也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对于新资源开发能力的理解, (1) 区域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的能力; (2) 对于人力资本的投入, 构建学习型组织, 不断提高国民素质的能力; (3) 更新、拓展社会关系网络, 获取新的社会资源的能力。

2.7 先进的思维能力

在经济发展中, 我们说“理念决定一切”, 而在科技创新中, 我们认为“先进的思维决定一切”。因为原始性创新的困难就在于一要靠知识的积累, 二要靠少数天才的灵感。灵感来自于什么呢?其实来自于科学家先进的思维能力。

科学家只有具备先进的思维能力才能够突发灵感, 产生原始性创新, 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产品;科学家只有具备先进的思维能力才有可能将多种现有技术集合形成集成创新, 开发出改进的新产品;也只有具备先进的思维能力, 才能增强其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引进创新, 获取自主知识产权。

而政府领导人如果不具有先进的思维能力, 就无法科学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也更不可能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有利于创新的制度供给,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了。

2.8 协调能力

区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 区域内外有各种经济行为主体、利益主体,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 如果任由市场机制进行自由配置的话, 往往会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如垄断因素的存在、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等。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系统更是如此。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溢出效应极强的公共物品, “免费搭车”的现象出现的可能性更大;科学技术成果的外部效应也极大, 而且是正的外部效应;R&D投入巨大, 成果、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是一种高风险、高投资的活动, 单凭一个或几个企业是无法完成的。因此, 政府的组织协调能力就非常重要而且必要。

3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

从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实践来看, 要保持区域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 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利用区域科技创新去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 必须形成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借鉴国际成功经验, 一般应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3.1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从外部机制看, 必须深化体制改革, 实现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 依靠政策倾斜、法律保护和市场培育等引导激励手段, 真正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利益主体、风险主体、研究开发主体和决策主体;从内部机制分析, 必须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通过产权制度、激励制度、组织制度等制度创新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和优胜劣汰, 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建立技术创新的利益驱动与风险制约机制, 促进大中型企业建立健全科研开发机构, 尽快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能和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大型企业集团;改变国有企业经营者由上级任命的方式, 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者市场选择和淘汰机制, 建立有效的企业家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灵魂和核心作用。

3.2 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专家共同体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或称关键资源, 而人是知识的载体, 运用知识去创新, 去改造世界;我们说“理念决定一切, 理念错一切全错”, 而理念是指政府领导人的理念, 是指企业家的理念;即使区域拥有再多的科技资源, 如果不加以合理组织、优化配置, 也无法形成强大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去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这就需要在知识界有卓越的领军人物即科技帅才。因此, 要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必须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专家共同体。

3.3 构建协调统一的管理体制

协调统一的管理体制构建关键在于政府要加强沟通和协调。 (1) 政府部门内部的协调问题。政府要更多地了解影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以及自身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总结相关机构中的成功经验并在其他机构中推广, 利用新建的或已有的论坛, 在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之间讨论影响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共性问题; (2) 企业与政府的协调问题。设法明确承认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在支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着事实上的伙伴关系和共同利益, 以增强它们相互之间的互补性, 当前, 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活动出现背道而驰的情况越来越多。因此, 必须加强它们之间的协调才能够使它们齐心协力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作出各自的贡献; (3) 加强民众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了解。设法让民众了解创新活动的重要性以及民众通过什么方式来支持创新, 提高技术开发领域中正式奖项的知名度; (4) 要加强区际乃至国际合作, 加强杰出科技中心的认定工作, 以鼓励跨区甚至跨越国界的科技合作。

3.4 构建完善的区域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大量的R&D的投入, 没有大量的风险资本, 就好比汽车没有加油一样, 整个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没有办法运转的。而单靠财政投入, 能力毕竟有限, 弄不好, 就会出现中国的“筑波”现象;如果仅依赖企业投入, 因为风险大, 可能难以如愿。所以, 必须由政府政策倾斜引导形成完善的包括政府、金融机构和民间机构在内的多元化的、市场化的、新型的创业风险投融资体系。

首先, 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 采取信用担保、贷款贴息、资本金投入、种子基金和参股等多种方式,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 地方政府、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共同投资的市场化新型创业风险投融资多元体系, 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业风险投资企业, 投资处于种子期和起步期的创业企业;把科技投入作为公共战略性投资, 切实增加对科技计划和应用型科技项目的财政投入。其次, 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不断提高科技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 确保实现法定增长。第三, 进一步完善贷款担保机制, 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特点, 探索多种担保方式;加大市、区两级政府的风险投资引导资金, 通过参股、合作等方式, 吸引社会资本, 设立和发展风险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可以全额资产对外投资, 也可实行承诺资本制和设立存续期;鼓励高科技企业上市, 鼓励转让并购, 建立多渠道的产权社会化机制, 使风险投资得以滚动壮大。最后可以从高新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入手, 积极发展非政府创办的风险投资公司, 二板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 发展和规范各类非政府风险投资基金和投资银行, 形成灵活多样的投入和退出机制, 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摘要:当前, 世界经济正转向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知识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大大超过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贡献总和, 成为最主要的经济因素, 经济的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靠科技进步, 科技创新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它正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根源和最直接的推动力。本文从区域科技创新的涵义入手, 深入分析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及其提升机制。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构成,提升,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德禄.区域的崛起——区域创新理论与案例研究[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0

上一篇:在抗战中下一篇: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