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区域合作发展思路

2024-07-12

次区域合作发展思路(通用8篇)

次区域合作发展思路 篇1

次区域合作发展思路

一、合作发展宗旨

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契机,以澜沧江—湄公河为纽带,以“同饮一江水、共建幸福家园”为理念,以推进次区域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开发和开放为动力,以项目合作为突破口,坚持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合作机制,按照WTO和次区域合作总体框架及各项协议的要求,发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发展合作伙伴关系;沟通次区域陆上大通道,实现次区域与中国、东南亚和南亚市场的对接;营造一个适合国际贸易与投资发展的环境;通过对话确定共同实施的项目,建设经济走廊、产业带,使次区域合作得到扩大和发展,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尽快形成;把次区域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先行试验示范区和陆域经贸区;创造条件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改善次区域生态环境,实现次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顺应世界经济大潮,增强次区域国际地位和市场竞争力,共建次区域一体化经济,建立稳定而长久的友好合作关系。

二、计划时间和年限

计划编制基准年为2002年,计划年限为2004—2008年,2008年后作远期展望。

三、次区域预期发展目标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阶段目标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

近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东南亚国家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和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预计2004年—2005年,次区域国家GDP和对外贸易额将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相互投资稳步增加,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基本实现已有或新建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信息通讯的畅通,为货物进出口和人员往来提供快速、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较好地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与自由贸易区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争取“泛亚铁路”东线尽快开工建设,力争将大通道建设上升为联合国促进次区域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加大投入,促进大通道建设目标早日实现。

中期:次区域国家的GDP、外贸进出口额和外资利用率继续稳定增长,境外投资力度明显加大,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三产业的比重有较大增长,各国产业结构趋向合理;非公有制经济有较大提高;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重要口岸和城镇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城市,提高城镇化水平,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在次区域各国一些重要沿边结合部,即泰国北部清莱府与缅甸交界地区、中国西双版纳磨憨与老挝么丁交界地区、中国河口与越南老街交界地区、中国德宏瑞丽与缅甸木姐交界地区等,建成重要的经济园区和生产基地;争取泛亚铁路中、西线开工建设。

远期:次区域国家的GDP增长率应不低于前期水平,外贸进出口额和外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有较大提升;次区域国际大通道建设顺利完成;次区域合作机制业已完善,区域大市场业已形成,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特别是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合作及开发,全面推进次区域各国经济的发展。

四、次区域合作的重点领域

建设大通道、营造大环境、开拓国际市场、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是今后五年次区域发展的主要任务。

1、先行建设次区域自由贸易区。次区域国家要共同努力,使次区域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先行实验示范区,所有即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施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在次区域先行执行,使次区域国家先行受益;应争取将次区域作为UNDP在全球推行的“平等合作、消除贫困、共同富裕”的实验样板。

2、加快建设联系中国、东南亚、南亚的次区域大通道,逐步完善水路、陆路和航空立体交通网络。加快推进昆明—曼谷—仰光、昆明—河内—新加坡、昆明—密支那—印度雷多等三个方向的铁路和公路建设步伐,改造滇越铁路和公路,提高运力;升级改造一批低等级的公路;整治澜沧江—湄公河、红河的一些重要航段,提高航道等级并建设一些重要港口和码头,推进伊洛瓦底江中、缅水陆联运及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充分发挥水运优势;相互开通次区域主要机场之间的航线。

3、建设三条经济走廊,形成贸易、旅游、能源、矿产和农业开发五大支柱产业。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并能够相互对接的贸易运行机制,扩大区域贸易量,促进次区域贸易长足发展,使次区域贸易总量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总量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人流带动物流,建设昆明—仰光、昆明—海防、昆明—曼谷三条经济走廊;形成统一的次区域旅游圈;形成一批自然资源开发基地和“桥头堡”式的现代工业园区,形成一批强势产业,变综合资源优势为产业群体优势。

4、构建次区域共同市场和贸易与投资体系。在重要城市和商品集散地及人口密集地区,建立一批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形成能对次区域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共同市场;确立次区域不同国家之间开展双边或多边贸易共同遵守的较为合理的贸易与投资准入体系,为大市场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

5、建立促进次区域发展的合作框架和内在机制。次区域合作既是在“10+3”、“10+1”框架下的合作,又要构建和突出自身“5+1”的合作框架,使合作方式多样化、层次化和制度化。

6、建立环境监测与资源保护网络。在澜沧江—湄公河、红河、伊洛瓦底江以及萨尔温江等主要流域建立防护林体系,使水土流失的态势得到基本控制;建立健全动植物病虫害检疫防治体系、建立自然保护网络,保护珍稀物种;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建成一批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和示范区。

7、建立教科文卫和社会保障事业网络。建立较完备的初等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立现代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和艾滋病、非典等重大疾病联防共控体系,使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防治;建立国家与社会保障保险体系,促进就业与失业保险事业发展。

8、建立次区域反贫困机制,构筑基本生活保障网络。通过消除贫困,提高生活水平,实现次区域共同富裕和繁荣发展。

9、遏制婴粟种植、加工、贩运等危害社会行为。在传统的婴粟种植区改种经济效高的农作物,遏制毒品的生产和蔓延。建立有效打击和控制婴粟种植、加工和贩运的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第二节 中国云南在次区域合作中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宗旨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抓住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三大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贸易合作为主线,解放思想、认清形势、强化意识、增强信心、开拓进取;培育和壮大农业(含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烟草、旅游、能源、矿产和建筑六大支柱产业;实施层次推进、地带经济、贸易投资、大都市、相互开放和可持续发展六大合作战略;背靠中国内陆,联合大西南和东南沿海省(区),通过政府推动、企业运作,产业先行、区域先试,旅游开路、贸易通关,推进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进程,实现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的对接,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都市。云南在次区域合作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对次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力明显增强。实现次区域各国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促进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发展目标

近期:云南省GDP年均增长保持在7—8%的水平,人均GDP年均增长6.5%左右,按可比价计算的GDP达到350亿美元,云南占次区域GDP的比重达到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力争地方财政收入与GDP同步增长;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为19:43:38。培育群体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2%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三分之一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26%左右;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左右,境外投资明显增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8%,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5%左右。稳定解决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进入小康。

中期:云南省GDP争取在2000年的基础上在翻一翻,年增长率保持在7—9%以上,云南占次区域GDP的比重达到20%;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群体支柱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9%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以上,城镇化水平达到40%,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有重大突破,“大通道”建设有重大进展,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加快,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远期:云南省GDP保持稳定增长,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经济结构趋于优化合理,群体支柱产业竞争力增强,高新技术、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重大大提高,外贸进出口和外资利用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大通道”建设顺利推进并建成,人民生活水平争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本世纪中叶云南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基础。

三、推进六大合作战略

1、层次推进战略。确定优选发展的地域和领域,按照层次发展、梯度推进的原则,由近而远、先易后难、重点突出、逐次展开、全面推进次区域合作。从地缘上考虑,云南可优先与越南、老挝和缅甸合作;从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上考虑可优先与泰国、越南合作;从产业和企业转移难易程度上考虑可与老挝、柬埔寨合作。以项目建设和重点领域的开发带动合作,循序渐进、全面推进。

2、地带经济发展战略。依托次区域国际大通道建设,分地域、分通道走向,推进开发合作,逐步辐射整个次区域。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交通干线为纽带,构建经济走廊和产业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云南重点抓好“一区三走廊”建设,即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昆明国际大都市,建设昆明—曼谷、昆明—海防、昆明—仰光经济走廊。

3、贸易和投资促进战略。扩大贸易和投资,促进跨国企业的形成和发展,已成为今后次区域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商品、技术、服务、跨国公司运营和其它资源的国际间流动和交流,使次区域与全球经济紧密联系,从而达到以外贸和投资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4、大都市带动发展战略。以中国昆明、泰国曼谷、越南胡志明市等大城市为基础,构筑面向整个东南亚、南亚地区的国际大都市,以此带动全流域的开发与发展,并培育壮大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中国思茅和景洪、泰国会晒和清莱、老挝琅勃拉邦和万象、柬埔寨金边和暹粒、越南河内等大中城市,促进中、泰、缅“金三角”、中、老、缅“绿三角”和中、老、越“小三角”结合部及其它地区小城镇发展。

5、相互开放战略。次区域各国都按照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扩大开放的要求,以政府引导、企业自主为前提,充分调动各国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推进各国间的相互开放,以开放促合作、以开放促开发、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繁荣。

6、可持续发展战略。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坚持依法保护与合理使用的原则,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把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和提高各国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提高城乡环境质量,促进次区域可持续发展。

重点推进“通道建设、旅游圈建设、贸易便利化、产业梯度转移、边贸升级转型、水电能源和矿产开发、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及生物资源创新、区域信息化、生态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等十大工程

次区域合作发展思路 篇2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 突破制约环渤海区域合作瓶颈

(一) 区域整体利益大于局部利益的合作理念还未形成

2005年,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环渤海地区新一轮开发开放浪潮的兴起, 该地区对各自的发展战略、经济布局和区域合作做出新的调整。比如, 天津提出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北京在提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之后, 又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和对口支援, 找准北京在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地区的定位, 加强与周边省区市的联系沟通。”河北省提出加快曹妃甸开发建设和“沿海经济隆起带”。山东省2007年提出了“一体两翼”区域发展和海洋经济战略。辽宁提出沿海“五点一线”开发开放战略, 重点打造辽宁沿海经济带。山西、内蒙古也在积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

仔细研究这些地区的发展战略就会发现, 一方面, 各省市在重新定位中对区域经济合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环渤海经济圈”合作倍受重视。在地域上, 京津冀、鲁北、辽西三地区“弧形”沿海经济走廊的联系与合作将会更加密切。在内涵上, 基础设施、产业、贸易、物流、旅游、科技等方面的合作也日益紧密。政府、企业、民间的交流和互动日益频繁。另一方面, 各省市在沿海地区摆重镇、布重兵、出重拳 (建新区、上重大项目、搞重点工程) , 使发展重心在地域上向沿海集中, 由此使产业集中、 (引资) 项目集中、所需资源要素集中的问题凸显。从战略取向看, 环渤海各省市的战略取向和合作重点是有偏重和差异的。山东、辽宁并不满足于在环渤海的定位和发展, 试图在“环黄海”、“东北亚”概念中寻找新的定位和突破。而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去环渤海化”取向使得两省的经济合作重心超越了环渤海经济圈。

可见, 若从环渤海区域整体发展考量, 以上战略大多依然是从追求本地区利益最大化目标出发制定的, 而区域合作理念在战略中并未得到应有的体现。虽然各省市领导层都充分认识到环渤海区域合作存在合作基础和巨大的共同利益, 但从战略本身及实施效果看, 其区域合作理念还处于初期设想阶段, 并未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二) 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导致区域合作壁垒重重

目前, 虽然环渤海地区基本不存在商品流动的限制和贸易壁垒, 但仍然存在着要素流通和资源配置的种种羁绊。这主要源于我国行政区划观念过强, 适应市场经济的环渤海区域合作机制还未形成, 表现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 各省市的行政意识远远强于市场意识。政府对资源的控制能力较强和对企业干预程度过大, 导致整个区域经济不仅具有浓厚政治经济色彩, 还产生了超强的垄断特征, 垄断阻滞了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产业链形成。正因为如此, 区域内不但没有形成统一的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服务市场, 更缺乏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重复建设问题突出。环渤海区内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目前都在竞相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甚至都要求有自己的出海口。天津、秦皇岛、京唐港, 加上正在兴建的曹妃甸, 四大港口集中在半径不到200公里的范围内, 其密集度世界少见。

而且, 跨区域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治理也缺乏有效协调。20多年来, 区域内围绕水资源的竞争不断加剧并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对于存在的问题, 区域内并不是没有认识到, 但长期以来区域间的协调还仅限于学术讨论, 缺乏高层协作机制, 最终造成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需要有整个产业链的配套以及金融、信息、物流等行业的支持体系。在长三角和珠三角, 每隔几十公里就有一个工业化水平很高的现代城市, 已经形成上下游衔接、大小配套、结构合理、分工细致的大规模产业群。而环渤海地区由于京津两大城市双雄并立, 周边能与两市产业衔接的中等城市数量很少, 小型城市的产业水平低下, 不仅难以形成有效的分工格局, 有效拉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而且, 由于产业的传递梯度落差大, 甚至形成了产业“悬崖”, 很难形成平衡衔接的产业链;加之行政区划的阻碍, 区域间的深度合作难以形成。

(三) 环渤海区域市场化程度低, 民营经济的“核心动力”不足

环渤海区域市场化程度与全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相比, 仍有较大差距。表现为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地方GDP的比重在50%以下, 而同期浙江为54.8%, 广东为54.3%。目前较为通行的是用成长型企业区位优势系数 (成长型企业的地区比重与连续样本企业数目地区比重之比) 衡量区位优势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并由此来判断不同的地区对企业更新与企业发展的不同作用。一些研究成果对国内主要经济区域的成长型企业区位优势系数进行了测算, 结果是浙江1.26、上海1.17、江苏1.07、广东1.06、河北1.01, 京津都在1.0以下。系数高于1.0说明该地区成长型企业对老企业的替代速度快, 经济有活力, 而且系数越高, 地区经济活力越大。这说明, 京津乃至环渤海地区企业成长的环境有待加强, 地区活力不足。

二、广州从竞争“老大”到推动竞争合作给予我们的启示

据《重庆日报》2008年4月15日报道, 广州正在从一个产业竞争者, 变身为服务珠三角地区的“引擎”。从工业转向现代服务业, 表明广州正在淡化产业竞争者的角色, 转而成为谋划地区合作的推动者。从竞争珠三角龙头老大变为竞争合作的“服务引擎”, 广州发展思路的转变值得环渤海地区借鉴。

(一) 从同质竞争到主动错位——走向竞合

珠三角的城市群, 过去由于发展思路相似, 在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等方面雷同, 形成恶性竞争。广州也曾陷身其中, 参与广深金融中心之争就是一个最好的缩影。但广州并未从这种同质竞争中获得好处。作为中心城市, 其运行成本高, 缺乏发展加工贸易优势, 经济发展一度落后于珠三角其他城市。而珠三角的整体区域竞争力也因这种恶性竞争, 被后起的长三角赶超。

怎样才能成为珠三角真正的区域中心, 担起“带头大哥”的责任?多年竞争的实践使广州认识到, “必须更新观念, 走出同质竞争怪圈!”必须主动与其他城市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此后, 广州毅然放弃轻工业, 转身向汽车、石化等重工业进军。观念的转变带来经济大发展, 2007年, 广州工业总产值从10年前的1000亿元发展到超过1万亿元。周边城市也从中获得重大机会, 纷纷对接广州汽车业, 发展零配件产业。在2008年出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上, 广州为与深圳错位发展, 主动避开电子信息业, 而选择了以生物产业、信息服务、数控装备制造业为重点。

可见, 一个中心城市应该发展什么产业, 并不完全由自身决定, 必须考虑今后一个时期周边城市的市场需求。由于广州已确立“竞合”理念, 即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使其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 冲破地域思维, 担当起区域联动发展的“火车头”。2007年5月, 广州重新确定了城市定位:建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并以全国视角、全球视野, 把广州市的发展置于“与珠三角城市群联动发展的战略地位”, 具备了中心城市应有的宽广胸怀和气度以及科学发展的理念。

(二) 从竞争者到“服务引擎”——主动服务珠三角

广州在发展中深刻认识到, 要成为珠三角名副其实的龙头, 不应是只关注自身发展的小“发动机”, 而应成为对周边区域起到较大辐射作用的大“发动机”。广州对珠三角贡献的大小, 很大程度也取决于它对珠三角的服务程度。为此, 2008年, 广州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到首位, 目标是实现从产业竞争者转型为珠三角的“服务引擎”。它将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园区、总部经济商务区、物流园区、网络游戏及动漫产业基地作为2008年招商引资的重点。目前, 一大批国际先进的现代服务业项目相继落户羊城, 包括微软 (中国) 产业基地、IBM软件创新中心、英特尔广州国际安全数据解决方案中心、英国乐购华南区总部等。而且, 广州已开始在交通、运输、物流等多个领域主动出击, 进一步寻求服务珠三角的新机遇。

(三) 珠三角“争”与“合”给予我们的启示

广州适时转变观念, 主动把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关系从恶性竞争调整为竞争合作的策略, 对环渤海区域合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趋势下, 我们必须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画地为牢的行政体制障碍, 拆除以邻为壑的思想藩篱, 建立一种“竞合”关系, 实现合作共赢。

竞争的结果是你输我赢, 而“竞合”的结果是我赢你也赢。竞争与“竞合”中的“竞”——前者为无序之竞、恶性之竞;后者为有序之竞和良性之竞。竞争与“竞合”的结局——“争”, 以胜负为目的, 难以和谐;而“合”, 乃合纵连横, 以互惠互利为目的。

合纵连横, 以巨无霸之规模合谋大业, 比孤胆英雄、散兵游勇的胜算机会更大。解放思想, 拓宽视野, 不能只看自己眼前利益。一定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竞合”是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惟一路径选择, 在合作中分享不断做大的蛋糕, 从“彼得我失”的“零和”思维转向相得益彰的“正和”博弈。惟有如此, 才能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在竞争中获得活力。

三、天津在应对危机、统筹区域发展中的新思路

(一) 规划先行,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2009年5月初, 天津公布《天津空间战略发展规划》。规划中首先着眼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提出“一轴两带”, 辐射到天津市域版图之外, 即通过“一轴”加强和北京、河北省相关区域的联系, 通过“两带”向外辐射, 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尤其是规划中的东部滨海发展带, 往北延伸至唐山、曹妃甸、秦皇岛直至大连、盘锦一带, 往南到黄骅、烟台。通过这一带可以把环渤海湾的港口城市通过便捷的交通有机地联系起来, 然后在港口的布局上、产业定位上形成合理分工, 促进整个环渤海区域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 也突出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 将天津市的生态建设纳入到京、津、冀地区生态格局中, 期望通过“南北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构建天津城市生态屏障, 并融入京津冀地区整体生态格局, 完善城市大生态体系。

可以说, 此战略规划是从整个区域, 甚至从国家层面编制的, 不仅考虑了天津的发展、滨海新区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以服务环渤海并向环渤海区域辐射的理念。

(二) 注重发挥“大项目效应”, 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推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当前, 天津滨海新区正在成为服务环渤海区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 其发展已进入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全面开发建设的新阶段。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带来的冲击面前, 天津市将重大项目引进和建设作为支撑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的头等大事。仅滨海新区2009年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工业、服务业和农渔业项目达到375个, 包括百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天碱搬迁改造、西飞A320机翼总装等173个项目将于年内竣工投产;中航直升机研发制造基地、中星微数字芯片等156个项目将开工建设。据报道, 2008年竣工投产的空客A320系列飞机等93个重大项目, 可新增产值和营业收入1200亿元;2009年竣工投产的173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 可新增产值和营业收入800亿元。按增加值率20%计算, 两项合计可新增GDP400亿元左右。更为重要的是, 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的建设, 不仅显著提升了天津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 而且, 诸如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端、高质、高新产业呈现出聚集发展的态势, 为滨海新区建设国际领先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实现更长时间和更好效益的发展积聚了能量, 为发挥滨海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 打造中国北方经济中心构筑了坚实基础。

(三) 构筑大交通格局, 服务环渤海区域发展

环渤海经济圈的建设, 离不开完善的交通网络。为此, 天津市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契机, 启动实施了滨海新区基础设施3年建设规划, 重点推进道路交通、水资源、能源、环境整治四大系统共300多个项目, 总投资3200亿元。2009年滨海新区重点建设93个项目, 年内预计完成投资1150亿元。连接河北曹妃甸和黄骅的海滨大道、贯通滨海新区南北的中央大道、京津城际高铁滨海新区段、津秦客运专线、集疏港公路、天津港主航道拓宽、天津机场第二跑道等重大项目都在加快建设。2009年第一季度, 滨海新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75.6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45倍, 投资规模和增幅都创历史最好水平。

天津市秉承“滨海新区不仅是天津的新区, 也是环渤海的新区、全国的新区”的战略理念, 将服务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和中国北方地区发展作为自身的历史责任。滨海新区力争通过2—3年坚持不懈的努力, 构筑快捷通畅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 显著增强滨海新区的载体和服务功能, 以此扩大天津与“三北”腹地省区市的经济合作, 充分发挥北方对外开放门户作用, 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四) 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 提高抗风险能力, 为环渤海区域发展提供示范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核心战略, 特别是在应对外部冲击、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9年天津滨海新区在继续推进1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0个行业技术研发中心、56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同时, 将启动建设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滨海工业研究院等10个国家级、省部级研发机构, 建设6个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化学原料药、数字安防等38个省部级研发转化项目。目前, 滨海新区在建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达到100个, 总投资338亿元。部分项目已实现产业化, 累计销售收入超过60亿元, 实现利税7亿元。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80家, 高新技术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8%, 科技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篇3

【关键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滞后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65-01

一、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已得到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年纯收入已由1978年113.6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5153元,增长了约45倍,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尽管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现阶段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多重制约与困难,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十分明显,且基本服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使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好的实现“富民”这一目标。

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数千年来,我国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全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农村区域经济差别明显。中原地区很长时间是中国的经济中心,随着历史的推移,我国经济重心有北方地区逐步移向东南地区。东部地区地理、气候、土壤条件、交通等均具有先天发展优势;而西部地区多山丘沙漠,气候干燥,生态环境恶劣,交通闭塞,且与外界信息交流贸易往来受限制,发展相对落后。即使同省区内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问题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并且相较于城市发展,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对滞后的。

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不高,区域经济产业层次较低。中国作为有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许多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仍无法摆脱传统的经营模式,农业仍是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多数农民失去了务农的兴趣与动力,纷纷进城打工,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多为年龄大的或能力较差的,劳动力整体素质明显较低,并且大多数农村区域的农业生产方式依然落后,生产分散,规模效益低,从而使得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非常低。

第三,中央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支持不足,农村县区乡财政困难突出。由于国家财政对农村区域经济社会的要素特别是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供给不足,造成我国农业及整个农村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尽管已推进多年,但至今仍成效不大。大多数县区乡财政入不敷出,使得基层财政风险不断累积,许多县区乡财政都维持在温饱水平,或有不同程度拖欠工资问题,用来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等办事能力非常有限。

三、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首先,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要自谋出路,充分利用农村区域资源优势,努力打造特色产业,并积极主动承接发达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根据地方差异,寻找自身特点,充分利用本地区资源优势,发挥特长,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打造出属于本地区独一无二的特色产业。除此之外,要有敏锐的战略眼光,结合自身发展规划,突出地方特色,抢占先机,积极引进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投资。

其次,发展地方高校科技人才优势,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活跃农村区域经济。结合当地实情,充分运用地方高校资源,加快农业高校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制定相应技术人才培养政策,围绕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进行科学研究、示范推广等,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劳动培训和输出作为战略产业来对待,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地区科技与高校人才优势,推进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

再次,因地制宜,多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向前发展。未来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将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分工和合作格局,这就要求在发展中要按照各自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民资投向,并将农业多样化模式、特色产业模式、农村工业化和商贸化模式4种模式进行有机结合结合,灵活运用,力求走出一条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发展道路。

最后,构建稳定的农村区域经济财政支持增长机制,加大对农村区域经济的支持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通过运用税收、财政贴息、信用担保等政策工具,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结合加大资金、技术、信息等供给,加大对农村区域社会事业及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于条件,从而确保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稳定发展。

面对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难看出发展农村区域经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不断研究探索,根据各地区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化发展进度,因地制宜,找出能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经济向前发展,从而实现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达到“富民”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鲍宏礼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武汉市: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8

[2]张玉萍; 张亚龙; 农业高职人才培养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J]科技资讯2007(28)

[3]袁夕辉 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 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09(24)

次区域合作发展思路 篇4

中原办事处区域为4.5平方公里,辖区内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是我市重要的对外窗口。近年来,在樊城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中原办事处在巩固完善原有基础上,逐步扩大经济规模,不断提升发展档次,先后引进了领秀中原、九隆广场、卧龙新港等一批商贸项目,成为了樊城区发展商贸经济的重点区域。

一、当前中原办事处区域商贸经济现状

近年来,通过不断优化市场结构,疏通流通渠道,中原办事处区域形成了国营、集体、个体、股份一起上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流通渠道齐头并进的商贸经济新格局,呈现出货畅其流、市场繁荣的新局面。

(一)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商贸经济的主体地位日益提升

通过2008年、2009年、2010年这3年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区域内固定资产投资额成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亿元,2009年增至2.5亿元,同比增长77%,2010年完成投入11.5亿元,同比增长360%。预计201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入23亿元,比2011年相比实现翻一番的目标。2008年辖区实现第三产业总收入37.9亿元,全年新增商贸企业6家。2009年完成第三产业总收入45.58亿元,同比增长20.2%,新增商贸企业20家,其中,年营业额5千万元1家,为襄樊市品尚春晖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过千万元有4家,分别是襄樊市卓安酒店、襄樊市一景花园酒店、你的客栈(襄樊)酒店、和何餐饮公司。2010年,实现总收入54.7亿元,同比增长20%。2011年仍可保持年增幅20%的速度,达到65.6亿元。2008年,区域内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亿元。2009年实现16.38亿元,同比增长43.6%。2010年达到了23.2亿元,同比增长41.6%。2011年中原办事处区域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突破30亿元整数关口,年增幅保持在30%以上。

(二)商贸交易市场运转活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原办事处区域的商品市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单一到系列,由综合到专业,由分散到集中,由零售到批发,由传统到新兴业态,逐步形成了大、中、小并存,新、特、专共生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市场网络体系。目前,中原办事处区域的商贸市场有14个,初具规模并有一定影响的商贸流通市场有领秀中原装饰城、白鹤小商品市场、新华市场、洪沟蔬菜批发市场、华中水果市场、三元摩托城等,这些市场的发展和壮大,对搞活商贸流通,繁荣城区经济,增加居民收入,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三)特色集贸市场有一定的辐射力

白鹤小商品市场、新华市场、前进水果市场等诸多市场作为老牌批发零售市场,生命力还十分旺盛,除稳定覆盖市区及周边县市外,辐射面积也在逐步扩大。领秀中原家具城作为新兴的装修装饰市场,经过3年多的运作,稳定商家达到200多家,目前该市场与天丽家具城为代表的前进路家居一条街对随州、荆门、十堰甚至南阳有一定的消费辐射。而总建设面积170亩,总投资1.5亿的洪沟农产品物流市场,长期固定经营户达到700余户,主要是经营以蔬菜批发为主,兼营干菜、调味、果品等,年经营销售交易量20亿公斤,辐射至广州、海南、甘肃、山东等40余个省市区。

(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比重不断上升

由于近年来,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方面政策到位,环境宽松,手续简便,服务优质,从而使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比重不断上升。

二、当前在商贸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两站”区域的商贸经济虽然在近年来由了较快地发展,但是从规模上、结构上、还是特色上,或是市场培育与发展上,与先进地区的类似区域相比,还存在很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由于缺乏政策和资金的有力支持,区域内的商贸经济还处于市场自发形成的状态,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仍然是发展短板,宣传氛围不浓、招商力度不够,缺乏适应发展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在发展上也未明确制定出一个发展区域商贸经济或楼宇(总部)经济的中长期规划,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贸经济发展的速度。

三、2011年的工作发展思路

为了加快辖区商贸经济的发展,今年,中原办事处党工委确定了“三个经营好、两个服务好”的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以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其中:

“三个经营好”是:

一、经营好办事处。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从建设学习型的领导班子入手,坚持中心组带头学习,倡导班子成员学习与读书,争做学习型街工委,争做学者型领导。不断加强机关干部管理,对中层干部进行轮岗,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充分调动起干部人员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加快办事处的自身发展,初步考虑是将办事处的社区服务大楼以2000万的价格卖出,再以600万的低价在大楼旁边建设裙楼(兴建4000平方米的办公房)。利用剩余的1400万元,按照“五个基本”的要求,建设一流的街道办事处,力争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将中原办事处打造省级乃至国家级的街道办事处。

二、经营好社区。按照“五个基本”的要求,结合社区换届,配齐配齐社区的领导班子。其中,通过换届选举,确保社区两委班子大专学历达到60%以上,每个社区确保1名20岁左右的年青人走上社区副书记、副主任岗位。全办11个社区居委会,至少提拔2名以上懂经济、会管理的人员走上社区书记、主任岗位。在人员到位以后,积极开展社区建设。其中,幸福小区和前进中路2个社区要达到国家级和谐社区的要求。幸福小区社区达到年收入70万元,铁路和洪沟2个社区达到年收入30万元,其余社区不低于年收入10万元。

三、经营好3大实业公司。第一是启动洪沟“城中村”改造,准备以600—700万元的价格购回华中水果市场,利用市场30亩地进行房产开发,预计投资1.6亿元,建设6万平方米的商住房屋和2万平方米的商业用房。通过这6万平方米的新建房,解决城中村改造180户村民的搬迁还建工作,预计今年下半年可以开工建设。与此同时,洪沟城中村改造工程也将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总体投资5亿,总占地180亩,拆迁工作将于2012年下半年完成,2013至2014年完成城中村整体改造工程,届时速达实业公司的年纯收入将达到2千万以上,比现在收入增长约4倍。第二是启动雄风灯具市场的改造。以目前的雄风灯具电料大市场55亩地为主,东到步行街,南到维也纳酒店,项目总占地60亩,采取大招商、招大商的战略,紧盯万科、保利、福星等这些航母级的房产开发商,寻求共同投资、共同开发、共同受益,力争今年完成招商、规划、土地等手续,明年开始动工建设。通过建设后,在该区域建成10万平方米类似万达广场的大型商业群,以及20万平方米的商住楼。这个项目完工后,将为雄风实业公司带来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是现在年收入的3倍多。第三是白鹤水果市场改造,项目计划总占地30亩,兴建3万平方米的商业用房和10万平方米的商住楼,2012年上半年完成招商引资以及各种手续办理,下半年开始动工。该项目完工后,将增加年收入1000万元,使白鹤实业公司的总收入超过1800万元,资金收入率增加2.5倍。

“两个服务好”是:

一、服务好辖区的所有商业企业。明确服务对象和目标,落实工作责任。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建立信息通报和联席制度,对引进的重点项目,采取“三定”的办法,即定领导、定专班、定时限,提供保姆式的服务。对于重点项目的风神大厦改造,我们将专门跟踪落实。项目目前由兴和宏业贸易有限公司投资6500万元竞得,已到位资金4800万元。7楼以上确定改造为四星级以上宾馆,面积约24000平方米。7层以下为商业网点、商务中心、写字楼、驻樊机构等。目前,通过联系和了解纳斯达克上市企业—如家酒店集团正在接洽合营。

二、服务好辖区的所有居民群众。围绕建设环境优美的示范街道,切实抓好城建城管工作,落实好示范路、示范小区创建和疏导点建设,确保市容秩序有较大改变。围绕建设治安良好的示范街道,切实抓好综治工作。围绕建设文明祥和的示范街道,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围绕建设服务完善的示范街道,加强民生保障建设。抓好社会保障与救助,做好困难职工、优抚对象等救助和帮扶工作。

次区域合作发展思路 篇5

内容摘要:本文从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科教兴国、兴省、兴市战略的实施,以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区域高校产学研合作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了论述。

关键词:区域经济 产学研合作 区域高校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不同,计划经济是各行业部门按照各自的需要来规划、设计、发展本系统、本行业的生产和科研的。而市场经济是按地区来规划、组织生产和科研的。不同区域因自然资源、交通条件、历史条件、生产力基础、地理环境等客观条件差异,其经济水平、企业类型、经济结构也不同,从而显示出地方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强化了经济的区域化发展。同时中央也要求各地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在这一大前提下,各地纷纷推出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战略,力促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密切高等教育同地区经济的联系。

区域高等学校是指同处某一地区的高校群体,关于区域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一般认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区域高校发展缓慢,区域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为了充分发挥地方优势,高校必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

区域高校与地方实行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

促进高校面向社会(市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高校资源由社会需求驱动自主配置,这不仅是条块结合的具体体现,也是科教兴国、科教兴省和科教兴市战略的体现。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的发展将主要依靠高新技术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在这一大前提下,经济发展将更加依赖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部分地区已开展与高校联合办学。

学校发展与地区发展相辅相成,学校发展了,地区也能从中受益。地区发展了,就能给予学校更大的支持。美国二战前工业研究机构主要围绕大型企业兴建,而战后,相当一部分工业科研机构和工业公司则围绕大学发展起来。至今美国已经形成五个主要的地区工业研究中心。还有英国的“剑桥科学公园”、日本的“筑波科学城”、我国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等,无一不说明区域高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轴心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高校产学研合作关系分析

(一)区域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具有开放性

区域高校产学研合作是区域高校中理工科院校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的整体效能的体现。其中一些科研实力雄厚的高校,其产学研合作的范围较广,其立足点定位较高;而一些科研实力相对薄弱的高校,产学研合作能力相对较差。市场经济中产学研合作是合作双方基于利益的驱使,以互惠互利为基本准则。随着自主权的逐步扩大,高校为尽量多地获取市场资源,在面向本地区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同时,面向区域外、省外、国外开展合作,呈现出明显的开放性。这种开放型的高校产学研合作一方面满足了其他区域发展经济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也造成区域高校为本区域经济服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机会的减少和丧失。

(二)区域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具有优越性

首先,区域高校为区域经济服务有利于高校特色的形成。高校生产传播科学知识,因此,高校在引导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责任重大。其次,区域高校为区域企业服务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高等学校帮助企业培养人才,更主要的是与企业合作进行科技活动,为企业进行专项产品的研究,与企业共同创办生产联合体,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试验,这样才能得到企业界的支持,包括财务上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科技经费大部分来自企业。据统计,80%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以及大部分省市都与大学建立了全合作关系,合作开发或转让成果20多万项。同时,又为各地企业培养了许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近几年来,长三角区域高等学校的产学研合作极大的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由原国家教委与浙江省政府联合组建的杭嘉湖技术开发总公司,先后组织156所高校与杭嘉湖地区企业合作,使得170多项科技成果得以转化,累计新增产值42. 2亿元,新增利润4. 4亿元,并且使地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得以大幅度调整,推动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反过来,地区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如很多地方企业在和学校建立联合实验室,为学校免费添置研究资金和设备等等。

区域高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阻力分析

高技术人才缺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离不开优秀人才,更需要一批具有现代化知识和科学头脑的企业家,以及具有企业意识的高层次人才。

对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理解不到位。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约而同的把目光和精力转到了依托产学研结合。但是,一谈到技术创新,总认为只有开发高技术产品才是创新。

投资体系不健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科技研发投资应以企业为主,政府为辅。很多区域科技研发仍沿袭计划经济时代以政府为主的政策投资体制,企业在技术创新问题上存在着“等、靠、要”思想,许多企业研发支出提取额不到营业额的1%,政府只好采取政策性鼓励措施,严重影响了技术创新的发展速度。

利益分配存在矛盾。纵观我国发达地区的经济,在推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都把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作为驱动的主要杠杆,知识产权说到底是一个利益关系的再分配。产学研合作是要素重组的过程,各方都是利益主体并具有自利行为,因此,利益分配问题是产学研合作的`核心问题。

加强区域性高校产学研合作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有效措施

高校通过校际联合或合作,以高校团队的优势开发高校名牌科技产品帮助形成有科技优势的企业群体,兴办能带动地方一个行业或一个技术领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是高校科技产业发挥科技转化功能的捷径。

企业要真正成为生产经营与科技进步的主体。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方式转换的同时,积极组建科技型企业、企业集团,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开发体系与技术创新机制,逐步提高对科技进步的有效投人,主动与高校联姻,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

高校为开创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办学格局,应及时收集经济建设的信息,围绕本地区、本行业生产技术问题,积极开展科研和技术攻关活动。在承担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的同时,面向社会承担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任务,不断提高科研水平,以充实科研经费,使科研、教学、服务进人良性循环。

要依靠地区政府正确的预测和决策,政府应鼓励、支持地方高校不断地发明创造出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其工艺设备去加强本地企业实力。运用市场经济自由竞争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要求地方政府、企业和地方高校联合起来,合作建立研究中心,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发展地区经济不仅仅与企业、政府相关,更与高校的积极参与相关。例如,上海市政府于7月公布了《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让“知识资本”参与分配,市和区、县政府设立技术成果转化风险基金,经市政府批准的高技术产业项目在税收、用地、供水排水、煤气增容、供配电等方面给予减少和免收,以减轻企业的负担,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蔡克勇.知识经济强烈呼唤产学研结合.上海高教研究,

2.谢旭人.中国产学研联合的现状和经验[J].中国科技论坛,

3.柯森.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潜在阻滞因素.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1998

次区域合作发展思路 篇6

2010-12-13 14:26:36 来源: 发改委网站

2010年12月13日,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工作会议暨区域合作座谈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出席会议并讲话。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出席会议并致辞,云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罗正富出席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主持会议开幕式。

会议围绕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谱写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这一主题,全面回顾总结“十一五”和2010年地区经济工作,认真分析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地区经济形势,研究部署“十二五”和2011年地区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

会上,杜鹰同志作了题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努力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的主题报告。杜鹰同志认为,“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中央的强力推动和各地区的不懈努力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取得辉煌成就。这五年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立、区域经济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强化的五年,是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区域发展差距趋于缩小的五年,是新的区域增长极不断涌现、区域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的五年,是区域管理手段更加有效有力、区域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的五年,也是地区经济工作不断开拓创新、积累丰富经验和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五年来,区域经济发展发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变化,区域发展的增长格局从东部地区“一马当先”向中西部地区全面加速、各区域协同并进转变,目标任务从过去单纯追求GDP增长向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转变,区际关系从不够协调向更加协调转变,调节机制从相对单一的手段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转变。五年来,地区经济工作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始终坚持地区经济工作服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大局这个指导方针,始终坚持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条主线,始终坚持把国家战略意图与地方实际需要有机结合这个工作着力点,始终坚持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这个工作方法,始终坚持系统联动与部门协调相结合这一工作机制,开创了地区经济工作的崭新局面,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次区域合作发展思路 篇7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进跨越式发展,加快发展步伐,必须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园区建设为平台,着力提升工业化水平,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新型工业化带动高新区发展提速增效。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如何把握、落实新型工业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对本地如何走工业化道路的理解。

招商引资是高新区新型工业化的一个重要举措。我们除了立足新疆实际,利用自治区和乌鲁木齐高新区特殊的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者外,更重要的是努力打造优良的投资服务环境,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依靠环境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加强市场意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招商引资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保证。

二、新疆招商引资现状

回顾各地以往传统的招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粗放式、简单化的招商,招商者参加各种展览会、投资洽谈会四面出击,甚至“捡到篮子里就是菜”,项目针对性差,招商的成功率低。为了引资,各地还普遍进行所谓的“感情投资”:投资者来考察时,当地政府高规格接待,使投资者碍于情面难以拒绝。这种情况下,即使投资者投了资,上了项目,也是一种不明智的投资,是一种盲目投资。这样的招商引资其实有很大的水份在里面。

现如今,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都在招商引资,竞争愈演愈烈。但是,很多地方招商引资并没有着眼于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未能立足区域产业特色和优势,而大都以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者,甚至陷入“恶性竞争”:你的政策优惠,我的政策比你的更优惠。这样做一方面造成各地经济结构趋同,产业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重复建设,生产能力过剩,资源大量浪费,给国家、投资者和当地产业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招商引资只有转变观念,从感性招商转变为理性招商,引导投资者理智投资、科学投资,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有的放矢,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才能开创招商引资工作的新局面。

7.5事件对新疆的招商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没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就引不得凤凰来。”投资要扎根几年、几十年,对环境的要求更高。

这起事件一定程度上将会加大招商引资的难度,内外贸也将受到负面影响,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将可能加剧。“7.5”事件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破坏程度远超过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不少商家担心在乌鲁木齐的安全,暂时不会过来。“那些暴徒使这里变得没有生意做。”所以说,我们急需建设稳定和平的政治环境,同时也需要招商引资思路上的改变。

三、招商引资新思路

第一,创新招商观念,拓展招商渠道。抓住全国经济新一轮开发机遇,创新招商观念,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健全投资规则,依法办事。设立投诉调解中心,制定投诉调解规则,加强培训和教育,建立高素质的招商队伍,以规范透明的法制环境让投资人“放心”,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其“称心”。创新招商办法。鼓励现有外商自主招商,发展配套产业和下游产品加工;以洽谈会、乡友联谊会、迎春座谈会等节会活动进行菜单式推介招商引资。以热情热诚热心的招商环境让其“倾心”,以说到做到周到的服务环境让其“安心”。

第二,理顺“四个关系”,提高招商效率。一是“数”与“质”的关系。切实转变“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和做法,把利用外资与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改组改造真正结合起来,鼓励跨国公司投资农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真正实现招商引资的“高质量”。二是“入”与“出”的关系。利用外资既要“积极”主动,更要在“有效性”上下功夫,处理好外资的投入与产出效率的关系。不仅要关心“前道”工序引进了多少外资项目,而且更应当关注“后道”工序中这些项目是否真正引进来、真正办成并发挥作用,产生效益。三是“用”与“护”的关系。利用外资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相辅相成。因此,引进外资必须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认真做好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和环境防治、利用与治理工作,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四是“开”与“节”的关系。处理好利用外资与合理利用资源的关系,既“广开财路”,又“开源节流”。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提高综合利用率。

第三,培育新的增长点,强攻招商重点。加大第一产业招商力度,培育外资新着力点。所有针对特色农业的招商主要应集中于农产品的深加工企业,同时还应强化农业的生态、景观等多方面效益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加快第三产业开放步伐,培育外资新增长点。根据经济发展需要继续扩大服务行业开放领域。政府应制定政策,完善制度,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利用外资力度,努力实现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开拓高新技术引资途径,培育外资新闪亮点。高新技术产业因其“高、大、新、尖”转移便利,更易成为未来招商引资的重要板块。无论是技术梯度还是产业层次上的差距都较适度,应以此为切入点逐步进入高新技术产业,从而带动当地配套产业的发展。

四、小结

招商工作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决定于地区的社会影响力。尽管乌鲁木齐高新区成立至今15年了,但是,在过去相当一段时期,乌鲁木齐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其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还有所欠缺。要实现高效率的招商,就要创新思路,打造招商品牌。

参考文献

[1]、郁建兴,徐越倩.政府招商引资活动的有限性与有效性[J]东南学术,2003,(02)

[2]、石杰.政府直接招商引资的反思[J].对外经贸实务,2005,(02).

[3]、喻建良.市场营销与招商引资实践[J].湖南社会科学,2004,(01).

次区域合作发展思路 篇8

“十一五”时期,我国区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后期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地区经济总体上仍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系统回顾,“十一五”时期,我国区域发展取得了如下几方面的成绩和经验。

(一)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更加注重遵循区域发展客观规律和各地区发展实际

“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逐步细化,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区域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各区域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东部地区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中部和东北地区发展活力持续增强,西部地区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各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区域经济增长格局正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二)区域合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把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调控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相互配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日趋完善。“十一五”以来,以市场为基础的合作交流全面展开,区域合作机制逐步完善,区域间市场开放度不断提高,同时,政府积极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增强贫困地区发展能力,大力引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践证明,区域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大政府引导力度,促使政府引导力量和市场主导力量共同发挥作用。

(三)区域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程度不断提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符合科学发展巩要求的空间开发理念

区域规划和政策对推动区域产业和人口合理聚集,科学统筹空间开发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有利于避免无序无度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开发。“十一五”以来,重点地区开发开放加快推进,区域经济活动空间聚集趋势逐步加快,城市群成为我国人口和经济活动的主要聚集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江苏沿海、辽宁沿海、海峡西岸等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中西部资源环境条件较好的城市群经济聚集效应明显增强,正成为新的区域增长极。

(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致力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央历来重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保护、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扶贫开发资金安排向老、少、边、穷以及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倾斜。“十一五”以来,各地区经济快速增长,2006-2008年,四大板块年均经济增速十分接近;2008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全面超过东部地区,传统增长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五)区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区战协调发展必须注重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

区域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加快比较优势互换,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东部地区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加快建设,西部地区优势能源资源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加快推进。通过立足地区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各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此外,打破地区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重新组合,实现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充分的市场交换,才能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六)科学发展理念继续强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基本前提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衡量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十一五”以来,地区经济工作更多地关注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坚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在系统分析各地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资源状况、环境容量的前提下,制定并实施有区别、有针对性的区域发展策略;更多地立足区域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研究制定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政策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十二五”期间我国区域发展的基本形势判断

“十二五”时期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持续改善,社会保持长期稳定,具备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未根本改变,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收入分配拉大趋势未根本扭转,社会组织形式、利益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同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世界范围内的要素竞争更加激烈,我国保持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准确判断区域发展总体形势是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思路和战略的重要基础。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形势以及“十一五”期间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情况,“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发展将呈现如下几个主要趋势。

(一)区域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各区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进入“十二五”,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会逐步淡化,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亦随之优化,区域经济长期以来保持的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将会延续。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引导和日益完善的区域政策体系调控下,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会进一步凸显出来,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国际竞争能力日益增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产业升级步伐加快,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各区域经济实力将进一步增强。

(二)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但区域差距拉大趋势仍将长期存在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超过东部地区是我国区域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积极变化,标志着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反映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进入“十二五”,上述发展态势有望延续,区域发展协调性将持续增强。同时,东部地区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的格局短期内不会发生重大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资源要素会继续向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聚集,受既有经济基础影响,区域发展绝对差距仍将继续扩大,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将是“十二五”的重要任务。

(三)推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仍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首要目标

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是区域差距的主要表现。加快缩小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首要目标,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能否真正享受改革开放成果,也决定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进程。“十二五”期间,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中,应把普遍提高和改善欠发达地区居民生活水平,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

服务水平差距作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出发点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立足点。

(四)区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但科学发展理念仍需继续加强

“十二五”时期,在科学发展观引导下,各区域产业结构都将呈现出改善升级的趋势,经济效益明显提升。但受传统发展模式的惯性作用,区域发展的依赖路径难以彻底摆脱。中西部地区过度依赖能源、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开发的发展模式仍将延续,但开发方式和利用效率有望提高。同时,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加快发展,各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仍不容忽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仍要放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突出重要位置。

(五)行政区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区域一体化进程将加快推进

受责任、体制、利益、绩效考核等因素驱动,各地区加快发展的愿望将更加强烈,地区经济将进一步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局面。但总体来看,大部分地区的发展仍会立足于行政区划板块,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等现象还将存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各地区基于自身发展需要的区际联合与协作将不断展开,区域合作广度、深度得到拓展,形式、手段日益丰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国土空间优化开发。

(六)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稳步推进,区域政策的空间尺度将进一步细化

“十二五”时期,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总体战略将进一步推进,同时根据中央总体部署和区域发展阶段特征,区域战略部署也将相应调整和完善,老、少、边、穷、枯(资源枯竭地区)、库(区)等特殊类型地区的发展将予以进一步关注。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要素集聚效应仍将大于扩散效应,重点区域开发开放在区域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日益凸显,城市群、经济圈(带)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明显增强,地区经济结构在四大板块的基础上,将呈现出明显的多极优化趋向。

三、“十二五”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与重点任务

(一)“十二五”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

“十二五”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把鼓励先进地区率先发展和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结合起来,建立并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政策框架体系和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全面提升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细化并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有关政策。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组织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发挥经济特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方面的示范作用,培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和经济圈(带)。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资源枯竭地区、生态脆弱地区的支持力度。拓展流域治理范围和目标,灵活运用法律、行政、市场等手段,推进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全方位拓展国内和国际区域合作。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形成区域分工合理、产业结构优化、比较优势发挥、公共服务均等、区际良性互动、区域差距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二)“十二五”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出境、跨区通道建设,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引导资源富集地区、重点边境口岸、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主要生态源区和生态水源补给区生态重建和移民安置,继续实施对口支援和帮扶机制。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先导产业和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着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提升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加快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推进重点经济带(区)加快发展,加强两型社会建设。继续深化东部地区改革开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加快海洋开发步伐,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是推动形成多极带动的国土开发空间格局。积极培育若干带动力强的发展轴带。提升沿海发展轴,带动沿海地区转变发展模式;强化沿长江发展轴,打造贯通东中西部经济联系的战略通道;依托京广铁路和京港高速公路,打造我国第三条经济隆起带;培育陇海一兰新开发轴,打造沟通欧亚经济联系的拓展走廊;发挥哈大经济带的带动作用,形成统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干骨架;形成西南开发轴,推动与东盟的区域合作。引导重点城市群(带)集聚发展。发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的复合优势,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支撑区域,建设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世界级城市群;立足辽宁沿海、成渝、山东半岛等城市群,加快发展国家基础性战略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引导武汉、长株潭、海峡西岸、辽宁沿海、江苏沿海等城市群加快发展,打造全国区域统筹发展的主要载体。积极培育区域增长极。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主线,以省会城市为核心,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特色产业体系,形成若干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增长极。

三是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加快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积极探索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成功模式;支持中西部有条件地区加大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力度;鼓励东部参与中西部地区各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建立多种类型、不同层次的区域合作组织,发挥区域合作组织在解决公共产品领域、规划领域、区域重点问题领域的组织协调作用,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协作互动的推进区域合作的立体网络,尝试赋予重要区域合作组织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和探索实践权利,逐步消除影响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规范推进对口支援工作,支持欠发达地区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对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综合研究,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次区域合作,以市场拓展和要素整合为重点,强化战略通道建设,重点提高境外基础性战略资源供给地的运输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与东南亚、中亚、东北亚地区的合作进程,拓展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领域。深化与港、澳、台的经济合作。

四是建立健全新的区域政策体系框架。研究制定符合主体功能区理念的区域政策体系,积极推进不同类型区区域政策研究制定工作,提高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优化开发区,明确规划编制内容、管制目标及实施手段,严格限制占地多、消耗高、排放多产业的发展;支持自主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率先开展流动人口本地化的试验,

加强国家对实施流动人口本地化的指导和政策支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鼓励土地利用政策创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对重点开发区,合理确定各类用地规模,优化用地结构;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强人口和产业的集聚能力。对资源密集地区,理顺中央与地方、区域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保障资源供给。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增加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鼓励生态移民。

五是积极推进重点地区的区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规划编制、实施与管理的体制机制。着重开展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有重要影响的重点经济圈、经济带、城市群、特殊类型区的区域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做好区域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衔接,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和对地方开展区域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加快出台《区域规划编制与管理办法),积极推进已有区域规划的贯彻实施。积极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完善国家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依据区域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划定不同类型区的空间利用格局;鼓励开展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工作,支持各地区探索适宜不同地区特点的功能区划方案;加快形成中央地方分工协调的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体系;搞好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定期评估、规划方案修订等配套工作。

六是着力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将中西部落后地区作为公共资源配置的重点关注区域,引导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广大中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严重滞后的困境。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将人力、物力、财力向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医疗、科技、文化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倾斜。根据不同地区的贫困特点和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区域性的扶贫开发规划,因地制宜地推进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优化扶贫资金使用结构,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推进产业化扶贫机制,突出专项扶贫的重点。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建立扶贫开发工作考评与验收指标体系,对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跟踪分析和监管。引导东部发达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对口帮扶力度,提高中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七是积极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流向区位条件好、价值创造能力强的区域;破除不利于市场一体化的行政性规章、管理措施和调节手段;推动形成规范运作的行业性自律组织体系,建立良好市场秩序。整合国家现有促进协调区域发展的行政管理机构,积极探索实施区域综合管理的可行性和有关机构设置问题。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立法工作,重点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条例的研究制定工作。进一步厘清各级政府的公共职责与公共权限,明晰各级政府事权和公共支出责任,完善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整合专项性转移支付项目,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财力分配关系,形成有利于缩小财力差距的科学合理的转移支付模式。

执笔:杨荫凯、张明强

上一篇:老子的名言及翻译下一篇:龙头中心小学家长学校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