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区域能源合作

2024-12-08

国际区域能源合作(精选9篇)

国际区域能源合作 篇1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能源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 我国拥有占世界总量10%的能源, 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还不到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的一半。2010年,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2.5×108t标准煤, 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耗影响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能源问题在我国能源规划中占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中国能否保证今后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及安全, 如何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的需要, 如何引导能源资源在区际之间进行合理配置, 保障区域能源的发展合作, 均成为当前能源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能源的区域划分

区域划分是探讨区域发展的前提和制定区域政策的基础。能源区划通过能源自然赋存、自然分布、自然丰度及技术经济条件差异进行区划研究和经济评价, 中国的人口、能源消耗和资源储藏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 对能源进行区域划分为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实现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提供科学依据,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利用2005年我国各省市区经济发展指标和能源发展指标以及污染排放效率指标, 对全国各省市区的亲疏程度、近似度进行测量。在上述分析结果的基础上, 考虑空间上相互毗邻, 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结构相近, 经济发展水平接近, 经济上相互联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 社会结构相仿, 区块规模适度, 适当考虑历史延续性, 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型等区域划分因素, 依据各省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水平, 借鉴国家发改委《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国家环保总局的区划方案, 将全国各省市区划分为八大区域:东北 (辽吉黑) 、华北 (京津冀鲁) 、华东或长江中下游 (沪苏浙) 、华南或东南 (粤闽琼) 、华中或中部 (湘鄂豫皖赣) 、黄河中游 (晋陕蒙宁) 、西南 (云贵川渝桂藏) 、西北 (新甘青) 。

二、我国能源的区域特点

(一) 我国能源的分布特点

总体上来说, 我国煤炭、水资源相对丰富, 石油、天然气相对贫乏, 能源资源以煤炭为主。在区域分布上具有不同程度的不平衡性, 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方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 而在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能源的主要消费地区, 能源资源较贫乏。煤炭资源分布的面积比较广泛, 但90%的储量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尤其是晋陕蒙三省区, 储量占全国总量的63.5%。从东西方向看, 煤炭85%分布于中西部, 沿海地区仅占15%。在煤炭资源比较贫乏的大区中有相对较富的省份, 如东北区的黑龙江、华东区的安徽和华中区的河南;而在能源比较富裕的大区中又有相对贫乏的省份, 如西北区的甘肃、华北区的京津两市。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 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80%以上。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12省、自治区, 在全国技术可开发资源量中占80%以上。与化石燃料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相比较, 水能资源与之在空间上有较强的互补性。我国常规能源资源以煤炭和水能为主, 水能资源仅次于煤炭, 居重要地位。

正是在资源分布条件的约束下, 我国形成了北煤南运、北电南送、北油南运、西油东输、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煤东运等地区间能源交换的稳定模式。

(二) 我国能源的消费分布情况

我国一次能源的地区产销格局是:西北、西南基本平衡, 略有多余;华北产多于销, 煤炭、石油均大量调出;东北石油大量调出, 煤炭却需调入;华东、中南地区能源生产不足, 需要大量调入, 特别是江南九省市区 (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 能源产需矛盾最为突出。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区域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而能源消费大省有河北、山西、辽宁、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广东, 这八省市的能源消费合计占全国能源消费的一半多。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四区域能源消费分别占全国的11%, 20%, 14%和9%, 四区域合计占全国的56%;华中能源消费占全国的17%;黄河中游能源消费占全国的11%;西南、西北两区域能源消费分别占全国的13%, 4%, 两区域合计占全国的17%。

三、我国能源资源和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

(一) 能源资源配置和能源消费存在交叉不平衡

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等西部地区的煤炭、天然气、石油资源都相对丰富, 但其能源消费量占全国的比重很低。而华东、华南等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 其自身的资源又有限, 无法满足消费的需求。

(二) 区域资源配置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相关

山西、内蒙古、贵州、广西、安徽、云南等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资源的省份其能源消费中煤炭比例高;辽宁和黑龙江等以石油为主要能源资源的省份其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比例相对较高。

四、我国能源的区域发展合作

(一) 晋陕蒙地区

晋陕蒙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大部分煤田开采条件较好;同时天然气与煤层气蕴藏丰富。现已开辟多条运煤通道, 同时已形成较大规模的晋北、晋中、晋东南与积极建设中的神东、陕北、黄陇等煤炭基地和大多数骨干矿区, 是供应国内煤炭的绝对主体。

晋陕蒙地区应核心建设大型煤炭基地, 主要进行煤炭开采加工、火力发电, 同时开发天然气与煤层气, 发展炼焦、煤化工及其他能源工业和高载能工业。

(二)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多种能源资源, 其中准噶尔、塔里木、吐哈、柴达木和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含油气区, 己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占全国的17%, 天然气占55%, 具有很大的资源开发潜力。此外, 新疆、宁夏等地还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西北地区具备以油气资源为核心, 煤炭开发为辅助的能源生产基地的条件。

在基地建设中, 应主要开发和利用石油、天然气, 同时开发煤炭和水能资源, 发展一批石油化工与高载能工业, 在增强基地能源供给的同时, 通过能源工业的发展, 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 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拥有我国最丰富的水能资源。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西藏六省市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达24286万千瓦, 占到全国总量的60%以上。西南也拥有比较丰富的煤炭与天然气。煤炭主要集中于贵州和云南, 煤质优良, 煤种齐全, 有一定基础的矿区建设, 华南是最近的区外煤源。天然气主要在四川, 是全国四大气区之一, 除满足区内需要外, 也能支援中南地区。

西南能源生产基地的建设方向应以水电为主, 同时进行天然气与煤炭的开发, 建成能够满足本区需求同时支援中南、华南地区的能源生产基地。

(四) 建设专业型能源生产基地

在我国能源生产基地建设中, 除了在以上几大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建立具有全国意义的重大能源生产基地外, 在次级区域或小范围某一能源资源富集条件较好的区域建立专业型能源生产基地, 对保障我国能源供给, 实现区域能源协调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结语

我国要想实现能源资源富集区域能源资源的充分利用, 同时带动能源生产基地经济的发展, 就需要建设能源生产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 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消费中心能源需求的紧张压力, 形成各区域能源协调发展的局面。

摘要:我国能源的可持续供应面临着如何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的需要, 如何引导能源资源在区际之间的合理配置等诸多问题。本文对我国能源的区域发展合作进行初探。

关键词:我国能源,区域划分,发展合作

参考文献

[1]崔选民.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2]陈国新, 瞿正昌, 刁一云.中国能源资源[M].北京:科技普及出版社

[3]戚本超, 景体华.中国区域发展报告2008-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2008

[4]王倩.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

[5]陈文颖, 吴宗鑫.应用MARITAL模型研究中国未来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J].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1 (12)

国际区域能源合作 篇2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国际区域合作”赴比利时培训团

一、欧盟的基本概况

欧洲联合进程已逾60年,先后经历了煤钢联营、经济共同体、统一大市场、经济货币联盟四个发展阶段。1993年,原欧洲共同体的12个成员国批准了《欧盟条约》(也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正式成立。2004 年5 月,欧盟吸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10 国入盟,使其成员国增至25 个。2007 年,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即将入盟;此外,土耳其、克罗地亚等国家的入盟问题也在讨论之中。这样,欧盟将成为拥有4.5亿人口、GDP总值逾10 万亿美元,西起大西洋,东与俄罗斯、独联体接壤,北到波罗地海,南与地中海比邻的“大欧盟”。

经过60年的努力,欧洲一体化建设在经济金融、外交安全、内政司法三大领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目前,欧盟经济总量和国际贸易量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欧元已成为了第二大国际货币。此外,欧盟在独立防务和共同外交上取得重要进展;在制定共同移民和难民政策、打击跨国犯罪上取得一致,并决定建立统一司法区,推动成员国的法律趋同。欧盟已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联合体。欧洲一体化建设之所以取得上述骄人成绩不是偶然的。这里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欧洲各国在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经济水平等方面差异不大,而且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角度看,又从来是分分合合,密切相联的。欧洲历史上战乱不断,使欧洲国家失去了昔日称雄世界的地位。为求和平、谋发展,恢复昔日的辉煌,欧洲各国理性地选择了一条捐弃前嫌、联合发展的道路。因此,欧洲一体化有其内在的驱动力。

欧盟的不断扩大给新、老成员国都带来了不小的发展机遇,但也提出了严峻挑战。通过考察,我们强烈感受到了欧盟在区域发展方面存在的不平衡现象。

近年来,随着欧盟成员国数量的加大,成员国内部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日益显现。按人均GDP和就业率划分,欧盟可以分为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中心区域是从英国北约克郡和伦敦,经法国北部、比利时、荷兰、德国汉堡等地,是欧盟发展速度最快、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其形状像个香蕉,俗称“蓝香蕉带”。这一地带只占欧盟土地面积的1/7,欧盟人口的1/3,但将近一半的欧盟总收入产生于此。围绕这一中心地带的边缘区域则相对贫困,多数地区农业人口比例较大,竞争地位较弱。据统计,欧盟生活在最繁荣区域10%的人口,与生活在最贫困区域10%的人口比较,前者的人均GDP是后者的2.6倍。

就各成员国而言,欧盟25个成员国之间发展差距更大。卢森堡是欧盟中最富的国家,其人均GDP是欧盟平均水平的20多倍,法国、德国、英国和丹麦等国家也均比欧盟平均水平高20%-60%。相对而言,新近入盟的原东欧国家由于各种原因,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欧国家。据统计,已入盟和即将入盟的10个原社会主义国家目前经济总量只相当于荷兰一国,占欧盟原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

经济贫富差距如此悬殊的国家入盟后,必然会成为相当沉重的负担,使得欧盟内部本已存在的利益分配矛盾更加尖锐。以农业补贴为例,最近这次的成员国扩大使欧盟农业人口从700 万增加到1000 多万,分配农业补贴就成了大问题。新成员国的农民在现阶段只能获得老成员国农民所获补贴的1/4。经济差距悬殊也导致移民压力增大,在老成员国的强烈要求下,新成员国不得不接受限制其向老成员国移民的几年“过渡期”。再加之这些由社会主义国家转制而来的成员国,在各个方面还留有不少旧体制的烙印,在新老成员之间长期形成的隔阂绝非短期内能够化解。随着成员国多样性的增加,协调不同利益要求就显得更加困难、棘手。

欧盟每个成员国内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也同样存在,比如德国的人均GDP是欧盟的1.3倍左右,而德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人均GDP不足欧盟平均水平的60%;意大利南部地区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北部地区,英国的北部和西部地区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而我们主要考察的比利时,国家内部的区域不平衡问题也比较突出,北部地区的商业意识强烈,经济发展水平高,而南部法语地区的商业意识要相对较差,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

二、欧盟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有关政策 由于欧盟成员国之间以及各成员国内部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多年来,欧盟一直把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设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了扶持计划,并安排了专项资金。

(一)欧盟协调地区发展的机构

欧盟在区域政策方面设置了职能机构与顾问机构。欧盟委员会是常设执行机构,负责起草政策、法规、报告和建议,并保证欧盟的政令在各成员国畅通。欧委会由20个委员组成,其中一个委员专门负责地区经济发展;下设一个地区政策总司,专门负责制定和执行地区经济政策。通过专项拨款、税收优惠、项目引导等方式,扶持欧盟欠发达地区及行业的发展、工业企业转产等。此外,欧盟顾问机构还设有区域委员会,我们对区域委员会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区域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对欧盟的区域政策和社会发展进行咨询和评价,提出协调区域发展等领域的政策建议,供欧委会和欧洲议会参考。

(二)欧盟协调地区发展的战略规划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对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开始重视,通过规划安排资金和项目成为一种制度。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欧盟已先后实施了1994-1999年的“六年规划”和2000-2006年的“七年规划”,明年开始,即将实施2007-2013年的“七年期支出计划”。

1994-1999年的“六年规划”中,把减少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提高落后地区的竞争力,作为实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重要手段和重要任务,安排了1550亿欧洲货币单位的结构基金(占当时欧盟预算的1/3),并制定了七大目标:一是集中扶持人均GDP低于欧盟平均水平75%的地区(投入资金占基金的68%);二是支持工业衰落地区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投入资金占基金的11%);三是解决长期失业问题和青年人的就业问题;四是实行职业培训;五是促进农业和渔业地区的结构调整;六是帮助芬兰和瑞典人口稀少地区;七是支持欧盟共同倡议的用于跨国、跨边界的项目。据统计,此次计划中欧盟最落后的地区获得了约2100亿欧元的公共和私人投资,创造了80万个就业机会,修建高速公路4100公里,普通公路3.2万公里,有21万家中小企业和800万人得到帮助。

2000-2006年“七年规划”中,为提高政策效率,欧盟把原来的7大目标合并为三大有限发展目标:一是促进人均GDP低于欧盟平均水平75%的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二是支持新目标以外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地区,同时包括一些经济需要多样化的地区;三是人力资源开发。该“七年规划”期间,基金规模加大到2130亿欧元。

即将实施的2007-2013年“七年期支出计划”,目的是寻求提升欧盟的竞争力,以帮助欧盟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该计划将进一步增加基金规模。据在欧盟委员会调研了解到,2007-2013年间,欧盟将其公共财政的1/3,约3360亿欧元投入到旨在缩小地区差距的政策方面。

(三)欧盟地区政策的主体内容

欧盟的地区政策发端于1973年欧共体委员会提交的地区发展报告,1978年基本框架形成。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在建设单一市场目标的促进下,地区政策趋于成熟。欧盟地区政策主要有四方面内容:一是界定“有问题地区”,这类地区包括:促进经济长期增长而需要对其经济和社会基础结构给予援助的不发达地区,通过短期和中期援助来扶持调整产业结构的地区,受世界经济波动或共同体政策负面影响以及预计要受影响的地区,边境地区;二是建立地区发展基金;三是协调成员国与欧盟关系的地区政策;四是制订判别“地区发展失调”指标。

欧盟区域政策的工具主要是基金工具和贷款工具,此外还附之以一定的行政手段。

1、结构基金

结构基金是欧盟区域政策的主要支持工具,近年来额度一直占欧盟总预算的1/3,由各成员国按照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定比例缴纳,并纳入欧盟财政预算统一管理。结构基金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欧洲地区发展基金(简称ERDF),该基金主要用于缩小地区差距、支持工业地区的基金发展和结构调整以及实现欧盟所有地区均衡的社会基金发展提供资金援助。该基金主要用于生产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以及为商业提供服务等领域。二是欧洲社会基金(简称ESF),主要用于职业培训和就业帮助。三是农业指导和保障基金(简称EAGGF),主要为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支持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四是渔业指导性融资基金(简称FIFG),主要用于支持渔业和水产业的结构调整,鼓励渔产品的加工和市场化,并为渔业的发展和现代化提供良好的条件。

2、团结基金(也称聚合基金)该基金成立于1994年,主要为符合条件的环境和交通项目提供资金援助,支持力度可以达到项目总投资的85%,从而强化欧盟内部的凝聚力和团结。基金覆盖的国家主要是欧盟最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目前包括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塞浦路斯、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

3、金融手段

欧洲投资银行是根据1957年关于成立欧洲基金共同体的罗马条约设立的,主要是为欧洲经济一体化提供资金支持。1993年以来,它的贷款额已经超过世界银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多边优惠信贷提供者。为提高信贷安全,欧洲投资银行对一个项目一般只提供项目投资额30%-40%的贷款,缺口部分由结构基金和其他方面解决。据介绍,2004年,有280亿欧元的资金被投入到援助地区,其中71%是对欧盟25国的融资。欧洲投资银行资金的投向主要是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对工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健康和教育基础设施。

4、行政手段

欧盟注重发挥组织机构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一方面,把在落后地区建立有效的法律体系和社会规范,作为实施地区政策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重视组织机构的建设,强调政府、企业、工会和家庭之间的和谐与合作关系,强调树立服务意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协调辖区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欧盟各级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从中央政府、大区政府、省政府到市政府都有负责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的专 门机构和人员。一方面申请和实施欧盟援助项目,实施本级预算安排的项目;另一方面制定辖区内的发展政策,运用各种手段扶持辖区内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各级政府为辖区内企业强烈的服务意识。

三、比利时在促进地区发展方面几个值得借鉴的典型

此次培训过程中,我们重点对比利时进行了调研,对几个地方发展经济的做法印象深刻,现将其发展地区经济的一些组织机构的成功做法总结如下:

(一)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区地区发展局

1974年,比利时中央政府下发权力,全国分为了10个大区。此次培训,我们考察了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区地区发展局。布鲁塞尔大区地区发展局有120名工作人员,主要由代表政府的官员和代表民间的业主同盟及工会代表组成。

20世纪70年代,因布鲁塞尔的土地成本和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大量企业外迁。为避免企业大量流失,并更多地吸引外来企业,政府于1974年成立了布鲁塞尔大区地区发展局。30多年来,该局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总结起来,该局主要开展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针对土地及房地产价格过高的问题,开发了总面积为171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和研发园区。为吸引企业入园,工业园区厂房租金每平方米每年仅为8欧元,科研园区土地每平方米每年仅为6欧元,并允许企业可以30年、60年、90年的期限长期租用。同时,发展 局在城区内收购了一大批旧的楼房并将其改造成办公用房廉价租赁或卖给企业。上述措施,极大节约了企业的用地成本。

二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随着工作的开展,发展局意识到企业仅有土地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套相关服务设施,比如银行、邮局、幼儿园、小学等社会服务设施。为此,发展局采取了公私合营的方式,成立了7个企业商业服务中心,共同开发配套设施。布鲁塞尔大区下设19个市镇,任何企业到地方政府提出用地申请时,地区发展局都去一个专家帮企业向地方政府作解释说明工作。在一些企业(如区内的大众汽车组装厂)需要扩建时,都由发展局出面去和当地政府协商解决。对未能进入园区的企业,发展局对其无偿提供数据库信息,通过该数据库,企业可以找到布鲁塞尔的生产、生活的各类信息,并为企业无偿提供信息更新。

三是高度重视企业的竞争力培育和环保标准。为增强地区企业的竞争能力,发展局共开发了四个研发园区,结合当地的科研力量,吸引和培育了一批医药、汽车、信息等高新技术企业。布鲁塞尔作为首都,发展局在入园企业审核时高度重视环保标准,对污染型企业不予接纳。

四是高度关注当地民生和就业。为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发展局对入园享受低廉地价企业除了环保方面的要求外,一个硬性的规定就是要求该项目必须解决多少就业。近年来,按照政府的要求,发展局还开展了中档住房的开发工作,为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

(二)比利时爱诺省发展委员会 比利时爱诺省是比利时南部的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省,毗邻法国,是欧盟结构基金重点扶持的一个地区。该地区经济发展原来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该省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门类不全,工业部门与大学、科研机构间的联系不强;二是工人和职员的教育培训不够,就业教育和再培训欠缺;三是人口的流动性比较差,大多数居民不愿意更换工作;四是旅游资源潜力大,但开发程度不够;五是对地区发展研究不够,区域开发的主导方向不明确。为解决上述问题,1994年爱诺省成立了发展委员会。近年来,爱诺省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爱诺省发展委员会发展了积极作用,我们在培训期间考察了该委员会。

1994-2005年,爱诺省得到了欧盟总计30亿欧元的资助。在欧盟结构基金的支持下,该委员会近年来主要开展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积极拓展壮大本地的竞争性产业。经过充分调研,委员会确定了制药和卫生医疗行业、特色农业、机械工程业、运输物流业和航空航天工业作为地区的主导发展产业,并力争将上述产业培育成在欧洲具有龙头竞争地位的主导产业。目前,一批企业已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规模。

二是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为鼓励人们创办公司,委员会支持成立了很多咨询服务公司,为人们创造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大力加强信息服务,为企业提供整个欧洲市场和全球市场的信息咨询。委员会同时帮助广大中小企业了解政府采购的相关程序,提高中小企业的中标率,并根据公司的要求为其员工提供无偿培训。三是制定了相关的财税政策鼓励企业发展,并有针对性地加强企业和高校、科研单位的联系。爱诺省降低了当地企业上缴税收的比例,取消了所有上交省的税收;有效改善政府和公司间的关系,鼓励公司、大学、科研单位共创新公司。委员会开发了约20个科技园区,园区内的土地价格非常优惠,并为园区内所有的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共同享用的秘书处,为企业提供日常服务。我们专门考察了爱诺省的CHARLEROI科技园区,该科技园区是上世纪90年代在欧盟的资助下建立起来的,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善,目前在信息传媒、生物、航空、艺术等技术研发和生产领域都形成了一定规模,其中很多企业都是依托当地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形成的。

四是高度重视国际区域合作。爱诺省高度重视和法国的合作关系。为促进两国之间的人员流动,实施了文凭的异国认可制度;鼓励边境两边公司的合作,鼓励环保型、促进可持续发展型企业的发展;积极发展跨边境的旅游业,鼓励共同改善农业污染等问题。

(三)比利时林堡省地区发展局

林堡省位于比利时讲荷兰语的弗兰德斯大区,距离首都布鲁塞尔以东70至120公里,与荷兰东南部城市马斯特里赫特和德国西部城市亚琛相邻,人口大约80万。1975年,林堡开发局作为比利时第一个区域性开发机构成立,1975年合并进入弗兰德斯公共行政机构。我们在比利时培训期间考察了该局。

1960年以前,林堡省的经济结构极为单一,主要以煤矿业和一些重金属生产业为主。1960年至1980年期间,由于海外资本的流 入,林堡的经济发展开始多元化。1987年,政府关闭了林堡所有的煤矿,该项决策导致了18000位雇员下岗失业,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十分紧张。比利时和弗兰德斯政府意识到关闭煤矿所引起的高度社会危机,两级政府承诺在尽短时间内降低失业率,以达到10年阶段内(1987-1997)与弗兰德斯大区相同的失业水平。从那时起,林堡省地区发展局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在欧盟的支持下,林堡省地区开发局主要开展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鼓励私营企业投资。1988-1992年,林堡实施了一项名为“转变公司”的财政计划,该计划规定在公司营运的前十年,提供以减少公司税为形式的津贴。此外,林堡对私营公司投资实施补助金政策,即对在林堡进行投资的公司进行补助金奖励,以扩大生产能力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因林堡省是一个工业转型地区,给投资方的补助金比率通常要高于弗兰德斯的其它地区。这些鼓励措施对提高林堡企业的吸引力发挥了重要作用。1987-1992年,林堡在吸引外资方面工作取得巨大成绩。

二是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支持中小企业,地区发展局制定了很多计划方案。比如为中小企业在质量管理(依据ISO认证标准)、环境认证、出口及市场营销等方面提供支持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关系网络和交换经验,组成不同行业的智囊团为特定行业提供战略、策略咨询;帮助中小企业提供管理培训,通过多种多样的管理训练课程来支持中小型企业的创业。

三是积极推进技术革新。地区发展局对科技发展的支持包括三个 方面:必须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基础研究及与企业合作研究。欧洲地区开发基金的资助加速了林堡科技园的建立,科技园内既包括高科技公司和一些公司的研发部门,也包括研究机构。目前,科技园已拥有500名雇员,被称作“弗兰德斯多媒体谷”。

四是大力扶持支柱产业。经过充分论证,确定了交通和物流、工业转包、旅游、计算机研究、新型媒体和商业服务作为替代采煤业的“先锋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交通和物流业自1990年以来已创造就业机会4000个。旅游业已成为林堡当前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尤其是短期旅游和单日游,目前,林堡建立了1900公里的自行车道,旅游业创造了15000个就业机会。计算机技术研究和新型媒体已成为信息产业的重点门类,技术实力比较雄厚。此外,商业服务在林堡也获得了较快发展,目前林堡正准备实施一个“孪生城市”计划,即把根克和哈根两个城市联合起来,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是大力推进职业培训。这一点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结构基金的支持下,林堡省对50000人进行了职业培训。在经济转型的第一阶段(1987-1992),林堡省把重点全部放在了失业矿工的再培训工作上,大量的人员在短期内完成了培训。在经济转型的第二阶段,在失业风险非常高的社会背景下,为了发现并联系到那些失业高风险目标人群,并激励他们参加培训课程并帮助其重新就业,组织方做了极为特殊的努力。在此期间,地方政府在现有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支持建立了几个新的培训公司,特别针对生产自动化、新型媒体、仓储物流等方面进行职业培训。自1996-1997年,林堡的培训 重点已从为失业者培训的供应方转移到需求方,即根据公司要求,对其员工进行专业化培训,培训内容和方式更加灵活。目前,林堡大约有70%的欧洲科学基金用于资助与工人有关的培训(每年培训5000人)。

六是积极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在欧盟地区开发基金的协助下,林堡在短短几年间,完成了煤矿路面的清理工作,原来空闲地面被开发成旅游度假区、商业街和游览区;其它地面恢复为自然景区和休闲区,这项工作意味着林堡从黑色空间向绿色地带的转变,绿色环境对投资者、游客和本地居民创造了积极的形象。与此同时,林堡省加大了对矿工居住区的重建力度。对原来的矿山居住区的公共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改善,对矿工原来居住的10000所房子进行了改造,并以低廉的价格卖给矿工,从而有效保持了社会稳定。

经过上述努力,目前林堡失业矿工的就业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林堡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失业率与弗兰德斯富裕地区相接近,林堡经济呈现出多元化的新特点。

四、欧盟地区政策对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欧盟区域政策是目前世界上最典型也是最成功的区域政策,它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对经济落后的成员国和地区进行援助,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果。我国当前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与欧盟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从区域政策的设计和实施角度来看却存在明显的差距。结合此次培训和调研活动,对我国区域政策的设计提出如下几条建议:

(一)尽快完善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的管理体系。

区域管理机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政策的效应和效益。欧盟促进地区发展的经验表明,区域政策的研究、实施、评价要依托一个完整的管理机构,在中央政府(欧委会)要一个完备的职能机构和咨询机构统筹考虑欧盟区域发展的政策,并统筹协调有关区域发展的事务;在基层政府,都有一个专门的委员会或发展局来统筹考虑区域问题的协调及资金项目的安排。目前,我国还没有独立的、统筹的区域政策研究和制定部门。因此,从提高协调区域发展的效率出发,亟待加强对区域政策研究、制定的统筹和协调工作,有必要根据客观实际发展的需要,对目前存在的区域经济管理机构进行调整整合,建立权威的、统筹协调的区域政策管理机构。

(二)加快完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

目前,我国的区域政策工具是残缺不全的,国家没有针对问题区域、用于解决区域问题的指向性的发展基金,也没有为问题地区提供服务的有针对性的贷款工具。这样就使得我国对问题地区的经济援助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为此,国家有必要在中央财政中建立区域发展基金,并结合不同类型的问题性区域建立指向性更为明确的子基金。国家政策性银行应改革其现有的贷款机制和运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问题区域的扶持力度。同时,应逐步建立起区域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体系。对区域政策的执行效果定期评估,适时调整区域政策的方向和重点。

(三)积极开展区域发展类型的划分工作。实施明确的区域类 型划分,是为区域政策的实施设定合理指向空间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主要以行政区划作为标准来实施区域政策是不妥的。国家应该选取特定的经济指标,按照功能区定位和区域发展阶段,尽早完成以经济特征为基础的标准区域和问题区域的划分工作。为区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奠定基础,保证区域政策有明确的针对性。

(四)建立完善的区域发展规划体系。欧盟促进地区发展的几个规划目标明确,手段措施完备,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为保证区域政策的有效实施,国家要考虑研究制定国土综合开发规划。同时,加快完善区域规划,区域规划的着力点要放在明确发展思路、产业重点、空间布局、区域合作等重大问题,并明确规划的主体地位和法律地位,使区域发展在理性的指导下科学发展。

(五)高度重视提高地区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调研,我们强烈感觉到欧洲各国和各个地区在促进落后地区发展过程中,对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高度重视。为此,在设计我国的地区政策时,要高度重视对地区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视,对技术密集型、生态环保型企业提出相对优惠的财税政策,大力倡导企业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合作。

(六)突出强调提高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欧盟的地方政府对企业服务是全程式的、无微不至的,包括企业创立前的政策咨询、市场分析、办公选址,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配套设施建设、财税减免、战略咨询、员工培训、信息服务、财税优惠等等各个方面,即在强调企业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将政府完全置于提供服务的 角色。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在发展地区经济时对企业经营行为干预过多,服务欠缺,为此,有必要强调尽快提高政府对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

(七)高度重视地区劳动力的就业和培训工作。欧盟各国在建立开发区、设置诸多优惠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解决区域内的就业问题,解决就业也是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发展地区经济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包括产前和产中的培训。而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对职业培训工作往往重视不够,发展经济急功近利的倾向比较突出,对人的素质提高重视不够,往往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区域政策的设计中,要突出对提高就业容量和劳动力素质的相关内容。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国际区域合作”赴比利时培训团组成人员包括: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邹勇、杨荫凯,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王小莉,铁道部国际合作司的王连斌,吉林省政府发展中心梁占田、财政厅王长祥、开发办王铁虹、共青团延边州委张志刚,上海市合作办彭江,安徽省发改委耿冬木,江苏省发改委陆建康,云南省财政厅樊黎明、许薇、省投资开发公司刘海建、省铁路投资有限公司郭晓,西藏自治区发改委曹宗杰、省招商局康浩,新疆兵团发改委周霖、农九师发改委傅茂淑,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符志平。

国际区域能源合作 篇3

一、国际区域合作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随着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的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获得较快发展。国际区域合作密切的地区成为推进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平台,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区三大格局,国际区域合作的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随着国际区域合作格局日益多极化,新兴发展中国家将在国际区域合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正在开展密切的全方位多领域合作,成为国际区域合作中的新亮点。

投资和贸易往往是国际区域合作的核心内容,但是从最近几年以来,国际区域合作的领域远远不限于投资和贸易等传统领域,合作的领域不断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人文科技、金融货币、区域安全等领域拓展。合作领域的拓展和丰富,为开展国际区域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提升了合作潜力。比如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就提出了以“五通”为主的合作内容,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通过“五通”,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实现合作方的合作共赢。

二、我国国际区域合作的战略重点

(一)围绕“一带一路”推进国际区域合作

“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也是我国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合作、以开放促进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一带一路”横贯欧亚大陆,东接亚太经济圈,西联欧洲经济圈,南通澳新经济圈,正在通过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开放与合作,在国际区域合作与区域治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际合作,而世界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深化国际区域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实现包容性可持续发展。新的历史时期,中國要围绕“一带一路”战略,继续深化国际区域合作,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一是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与沿线相关国家区域战略的对接,在国际区域合作上形成合力。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等相关国家的战略对接,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深化中国与毗邻地区合作。二是依托“一带一路”重要贸易通道,加强与沿线国家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有三条贸易通道,分别为北线通道,即中国—中亚—俄罗斯—欧洲(波罗的海),中线通道,即中国—中亚—西亚—波斯湾—地中海,南线通道,即中国—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三条通道,分别为南部通道,即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印度洋—欧洲和非洲,东南通道,即中国沿海港口—东海—南海—大洋洲,还有目前正在筹划的西南通道,即中国西南地区—印度洋—欧洲和非洲。要进一步加快上述贸易通道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全面合作,推进贸易通道向经济走廊的转变。

(二)围绕“五通”不断拓展国际区域合作领域

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出了“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要围绕“五通”,不断拓展国际区域合作领域。一是要加快国际区域合作中的政策沟通。加强政策沟通是开展国际区域合作的基本前提,只有相关国家和地区在区域合作的政策上达成共识,才能开展后续的合作。二是要加快促进基础设施的互联。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推进国际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只有实现了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才能为人员流动和货物流通创造良好的外部平台。三是要加快推进贸易畅通。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四是要加快推进资金融通。资金是区域合作的“血液”,是增加区域活力的关键所在。要不断深化金融合作,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共同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建设与运营,筹建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五是要加快推进民心相同。民心相同是开展国际区域合作的社会基础,通过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使相关国家的人民能够有更多的国际区域合作获得感,共享国际区域合作的成果。

(三)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际区域合作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核心内容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顶重点任务,而推进国际区域合作,可以使中国能够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与相关国家联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进一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是要厘清政府和市场责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当前国际经济复苏曲折缓慢,其中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失衡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在推进国际区域合作进程中,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责任,通过政府间的多方面合作,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要以推进国际区域合作为契机,与相关国家深化合作,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国际区域合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优化要素配置。二是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随着中国国际区域合作范围和深度的不断拓展,为中国优势产能开拓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回旋余地,要以机械装备、电力、钢铁、有色、建材、轻纺等优势产能行业为重点,根据国际市场需要,支持中国企业与相关国家开展产能合作,通过出口设备、境外建厂、联建生产线等多种灵活方式走出去。

(四)围绕重点国际次区域推进国际区域合作

在我国推进国际区域合作的过程中,要集中有限资源,以我国目前基础较好、体制机制比较健全、发展潜力较大的国际次区域合作区为重点,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国国际区域合作,共谋国际区域合作美好前景。从我国推进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和未来发展潜力来看,要重点推进以大湄公河国际次区域(GMS)、中亚国际次区域(CAREC)、图们江国际次区域(GTI)等重点区域的合作,通过不断完善国际次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健康发展,并由此推动我国整个国际区域合作。一是依托大湄公河国际次区域合作,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区域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合作机制和重点合作领域,要以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为引领,推进东盟10+3合作、东盟10+1合作、孟中印缅合作,为推动东亚经济合作和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依托中亚国际次区域合作,推动中国与中亚的国际区域合作。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中亚在推进中国国际区域合作中的枢纽作用日益凸显,要依托既有的合作平台,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引领,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重点,加快推进中国与中亚的国际区域合作,同时推进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重点的中国与中亚、南亚的国际区域合作,为中国对外开放合作开辟更多的贸易通道。三是依托图们江国际次区域合作,推动中国与东北亚的国际区域合作。以构建“一带一路”东向和北向新起点为引领,通过以双边合作带多边合作,加快与毗邻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发挥中国在东北亚国际区域合作中的主导作用,构建东北亚国际区域治理新模式。

三、推进我国国际区域合作的对策措施

(一)通过高层对话引领推进

国际区域合作是一个国家高层在区域发展领域做出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安排,因此需要通过高层对话引领区域合作的扎实推进。从中国开展国际区域合作的实践来看,也都是由中国领导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开展高层会晤,就有关国际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达成高度共识后扎实推进的。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中国在国际区域合作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提升,中国在国际区域合作中正处于大有可为而且也能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国家领导人与相关国家领导人的良性互动为中国推进国际区域合作发挥了高层引领作用。

(二)依托重点合作项目务实推进

扎实推进重点合作项目建设,是务实推进国际区域合作的重要举措。在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国际区域合作中,一些重点合作项目有序推进,比如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印尼雅万高铁等,这些合作项目的有序推进,为进一步沟通相关政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同时也为今后的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推进国际区域合作进程中,一方面要与一些毗邻国家共同编制国际区域合作规划,明确开展国际区域合作的重点任务,另一方面,要扎实推进重点合作项目建设,使相关国家和地区有更为明显的获得感,为开展国际区域合作奠定扎实基础。

(三)利用国际合作平台借力推进

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不断崛起,世界治理结构呈现日益多极化的趋势,尤其是随着中国合作共赢的和平发展理念日益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所接受,中国也已经初步实现了由国际规则的被动参与者向国际规则倡导者的转变,中国正处在能够在国际区域合作中主動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在推进国际区域合作进程中,中国要充分利用既有的国际合作平台,如G20、APEC、上合组织、东盟10+3、东盟10+1、世行、亚行、亚投行等多类型多层次的平台,借力推进国际区域合作,并为推进世界经济发展和构建新型国际区域治理模式开创新局面。

(四)完善政策措施统筹推进

开展国际区域合作,要发挥比较优势,在更大区域范围内优化要素配置,推进区域更好更快发展。为了推进国际区域合作的顺利实施,要根据合作需要,不断协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推进国际区域合作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一是要协同完善投资贸易便利化政策,以投资贸易便利化为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要协同完善货币金融政策,积极发挥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的投资促进作用,发挥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依托主要国际区域合作平台,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区域能源合作 篇4

随着中俄两国近年来在区域合作问题上不断向纵深发展, 客观上需要一个新的区域合作模式的出现。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郭力教授从中俄区域合作的实际出发, 在深入研究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推进中俄区域合作升级的新模式——“伞”型模式。该模式提出要以技术贸易为先导来推动双方的产业合作, 从而形成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优势,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增长极的区域效应呈现为“伞”型, 即以双方产业合作的合力优势为伞柄, 并以此为制高点向整个东北亚地区辐射, 通过伞骨——能源、科技、物流、人才等领域的合作将区域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联结起来。

“伞”型模式为中俄区域合作提供了一种有益借鉴, 其合理内核为双方未来合作指明了方向。但是, 任何一个理论模式的构建, 都要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障碍, “伞”型模式也不例外。首先, 中俄双方目前仍然以货物贸易为主, 技术贸易在中俄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偏小, 且主体分散, 无法形成技术合作的强大凝聚力, 因此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区域产业合作。其次, 把科技、物流、人才、劳务等领域的合作作为伞骨来支撑“伞”型模式的强度还不够。中俄目前除了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卓有成效外, 在其他领域的合作还不尽如人意, 无法起到伞骨的强大支撑作用。再次, 要想形成跨国界的地方产业化集群, 重点要解决以国界来划分经济主体的习惯做法, 对中俄边境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等进行重新配置, 从而达到区域经济合作的最佳效果。但是, 在目前条件下, 突破国家行政区划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很难实现。

因此, 要想构建新模式, 就需要找到一个较好的突破口作为“伞”型模式强大的支撑。中俄在能源领域具有合作的优势和条件, 如果双方把能源合作作为区域合作的载体, 通过自上而下, 在整个能源产业链上进行全方位合作, 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双方在技术、投资、人才、劳务以及物流等领域的合作, 先在能源领域形成产业集群, 然后通过辐射和联动效应带动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建立。

二、把能源合作作为新模式突破口的理论依据

之所以把能源合作作为新模式的突破口, 是因为双方在能源领域进行合作优势明显, 互补性强, 面临的障碍较小。

(一) 双方在能源合作上互补

俄罗斯能源资源非常丰富, 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输出国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目前, 俄罗斯正在积极开拓亚洲市场, 推行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而中国由于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数量有限, 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 这直接影响了国家的能源安全。因此, 我国也在积极推行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 寻求稳定的能源供应。中俄双方在能源市场上互补, 地理位置上接近, 政治关系良好, 开展能源合作必将是一个互利双赢的结果。

(二) 双方在能源合作上有较好的基础

中俄能源合作已经具备较好的合作基础, 能源贸易在中俄两国贸易总额中占有重要地位。2009年, 中俄能源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贸易和投资领域, 两国签署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贷款换石油”协议;在油气管道铺设问题上, “泰纳线”一期工程已经开始启用;在实体经济领域还诞生了第一家中俄合资石油天然气公司。中俄在能源领域取得的成果, 对两国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一方面, 俄罗斯可以搭借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火车头, 通过和中国进行能源合作来恢复和增强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 中国也可以借助从俄罗斯进口能源来减小国内能源缺口, 改善过度依赖中东产油国的进口结构, 促进国内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 双方在能源合作上具有地缘优势

中俄地理位置接近, 地缘优势明显。从地缘经济优势来看, 中国东北地区背靠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两大油气田, 双方开展能源合作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而且铺设远东油气管道相比欧洲部分耗资较少。从地缘政治优势来看, 中俄两国政治关系良好, 意识形态接近, 并且已经彻底解决了领土争端问题, 因此双方开展能源合作优势明显。一方面, 远东输油管道相比欧洲部分的油气管道, 没有过国境, 俄罗斯不必担心因为与过境国发生摩擦而导致能源出口受阻。另一方面, 美国和西方国家通过战争在中东地区建立了霸权地位, 严重损害了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供应。中俄开展能源合作, 可以起到制衡欧美、稳定国际能源市场的作用。

(四) 双方政府大力支持

中俄双方政府都非常重视能源合作, 希望通过能源合作来拉动相邻区域的经济发展。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明确表示“远东地区经济复苏任务需要与中国振兴东北的计划相协调”, 而拉动经济复苏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能源领域和中国合作。中国政府也希望借助俄罗斯丰富的能源把东北老工业基地打造成中国的能源保障基地。双方政府对能源合作的大力支持, 集中体现在双方领导人签署的政府间协议文件之中。中俄双方领导人每次会晤时, 都强调要把能源合作放在中俄经贸合作的优先领域, 并且在能源领域签署了一系列政府间协议和文件, 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

三、把能源合作作为新模式突破口的制约因素

(一) 中俄两国能源战略存在差异

中俄能源战略存在三个方面差异。第一, 中俄并非彼此最重要的能源合作伙伴。虽然俄罗斯近年来能源战略东向转移, 中国在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市场上所占比重和地位有所上升, 但是中国只是俄罗斯的次优选择。在国际多边能源合作中, 欧洲仍然是俄罗斯能源出口最重要的市场。而对于中国而言, 中东地区仍将是进口能源的主渠道, 俄罗斯也只是优先考虑的选择之一。第二, 俄罗斯在和中国进行能源合作时, 热衷于把石油出口和电力、天然气以及相关配套能源机械设备产品的出口相挂钩, 从而带动整个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中国恰恰相反, 石油合作中不涉及其他。第三, 俄罗斯对能源产业的规划是“控制上游、开放下游”。而中国关注的是俄罗斯从上游到下游的整个能源产业链, 希望在能源合作过程中促进技术、人才等领域的发展。

(二) 俄罗斯部分人士对中俄能源合作心存疑虑

俄罗斯国内的部分人士对中俄能源合作还心存疑虑,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担心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并非想象的那么广阔。他们认为, 中国出于安全考虑, 首先要立足于自有资源, 不可能对俄罗斯产生过度依赖。中国的能源需求主要来自工业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 而毗邻俄罗斯的东北地区能源并不缺乏。考虑到运输成本, 中国可能会努力寻找更为经济的进口渠道, 到时耗资巨大的远东输油管道就会成为摆设。第二, 他们担心中国的崛起会威胁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俄罗斯部分人士把中国视为安全的重大隐患, 指责中国参与俄罗斯东部大开发是在对其进行“人口扩张”和“经济扩张”, 担心中国崛起之后会收回17世纪以后被俄罗斯占领的领土。他们在看待中俄能源合作时总是带着有色眼镜, 把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视为中国对俄罗斯进行的资源掠夺, 把能源企业间的商业行为与国家安全利益强拉到一起。

(三) 俄罗斯对外能源政策多变

从1992年俄罗斯联邦成立至今, 俄罗斯对外能源政策在处于不断调整之中。俄罗斯历任总统, 甚至是在同一个总统的不同任期内, 都制定了不同的对外能源政策。比如叶利钦刚刚上台之初, 希望融入西方社会, 制定的能源政策有利于西方而忽略了中国, 导致与中国关系趋冷。但随着北约东扩, 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出现了分歧, 叶利钦政府遂于1994年结束了向西方“一边倒”的政策, 开始把注意力转到东方, 这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条件。普京上台之初, 延续了叶利钦后期的能源政策。但是“9·11”之后, 俄罗斯加强了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 对华态度有所降温, 反映到能源合作领域就是“安大线”石油管道的破产和“中石油”竞购“斯拉夫石油公司”的失败。但到了普京的第二个任期, 北约继续东扩和西方国家在俄罗斯家门口搞“颜色革命”让俄罗斯非常恼火, 普京政府于是把能源合作的重点又开始向东转移。2008年5月, 梅德韦杰夫就任俄罗斯总统, 开启了“梅普组合”的时代。梅德韦杰夫基本上延续了普京后期的能源政策, 但是由于国际形势不断变化, 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 “梅普组合”势必会在对外能源政策上进行调整, 对此我们应该做好心理准备。

四、把能源合作作为新模式突破口的具体措施

(一) “贷款换石油”

目前, 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50%左右, 单纯从国外进口能源已经无法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因此, 加快建立能源战略储备成为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关键。我国现在外汇储备非常充裕, 但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 我国的外汇储备也不断缩水。如果我们把外汇储备投放在俄罗斯的能源领域, 通过“贷款换石油”的方式, 把部分美元资产转换成油气等资源类资产, 就能有效地调整外汇储备结构, 抵御金融风险。而且, 中国在能源领域也可以摆脱单一的陆地和海上储备方式, 走向合约储备方式。中俄双方已经于2009年2月17日签署了两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能源合作协议:俄罗斯承诺未来20年间将向中国提供3亿吨石油, 以换取中国向俄两家石油公司提供250亿美元的贷款。其中, 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分别获得了15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的贷款, 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这对中俄双方是互利共赢的局面。

(二) 组建能源合资企业, 为技术转移提供载体

由于俄罗斯长期的对外能源战略是“控制上游、开放下游”, 所以中俄能源合作一直停留在“中国是市场, 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基地”的层次。若要实现双方合作的扩大和深化, 就必须突破传统的合作模式, 对中俄能源合作进行战略升级, 加强双方在技术层面的合作。中俄双方可以通过组建合资公司等形式实现技术的转移。首先在区域内实现能源产业集群的建立, 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形成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 最终实现以产业合作为伞柄, 能源、科技、物流、人才等领域合作为支撑的“伞”型模式的建立。目前, 中俄双方在能源技术领域合作还不是很多, 组建合资公司的情形则更少。不过, 随着双方的不断努力, 合作前景向好。2009年10月11日, 中俄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宣称, 已正式出资收购俄罗斯松塔儿石油天然气公司51%股权, 这是第一次有跨国公司对俄罗斯天然气田实行控股, 开创了中俄能源合作领域的先河, 也为相关技术的转移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三) 加强天然气领域合作, 实现中俄能源合作重点转移

目前, 天然气已经成为继石油、煤炭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能源, 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23%。作为清洁能源的天然气, 很有可能在未来的能源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成为最重要的能源。但是, 天然气分布很不均衡, 俄罗斯、伊朗、卡塔尔等十几个天然气出口国论坛成员拥有全球72%的天然气储备以及42%的天然气开采量。其中, 俄罗斯的天然气资源最为丰富, 探明储量、开采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未来50年, 俄罗斯最具有出口潜力的是天然气而非石油。俄罗斯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优势所在, 积极地和其他重要的天然气输出国进行合作, 于2008年12月23日组建一个类似于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天然气输出国组织”, 以发挥俄罗斯在未来天然气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而相比石油而言, 我国的天然气储量更加匮乏, 必须加强与天然气输出国的合作, 而与俄罗斯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可以预见, 作为比石油更加环保的能源, 天然气必将取代石油, 成为未来中俄能源合作中的重点。

(四) 加强政府间协调, 制定共同的中长期能源合作战略。

作为“伞”型新模式构建的突破口, 中俄能源合作不应该是一个短期合作计划或项目, 而应该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合作战略。但是, 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还没有制定出两国都认同的切实可行的中俄能源合作战略。虽然双方政府也签署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协议, 但是能源合作的主体仍然是单个企业, 合作的动力主要是中国因能源紧缺积极寻找合作伙伴, 合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中国面临的能源缺口问题。由于缺乏共同的战略指导, 这种合作表现为合作主体分散, 合作范围过窄, 合作层次较低, 缺乏长期稳定性, 不利于技术的转移和投资的扩大。因此, 中俄双方政府应该加强沟通和协商, 尽量消除双方在能源战略上的差异, 共同制定互利共赢的中长期合作战略。

(五) 参与建立东北亚能源合作机制, 形成跨国界的地方能源产业集群

在当今的国际能源市场, 只想开展双边合作而排斥多边合作是不现实的, 能源的出口国和消费国必须相互协调和合作, 避免恶性竞争。中日韩都是东北亚地区能源消费和进口大国, 都把目光投向能源丰富的俄罗斯。为了避免恶性竞争, 维护地区安全, 就需要中、日、俄、韩共同协商建立东北亚的能源安全和供需平衡机制。此外, 俄罗斯拥有东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和远东三大油气资源区, 要想全面开发需要巨额资金, 这对东北亚各国来说, 独自承担都是不现实的。如果充分利用日韩在资金、技术上的优势, 发挥中国在地缘政治上的优势, 就可以建立一个积极稳定的东北亚能源供应多边合作机制, 而非排他性机制, 这对区域内各国都有好处。而要建立东北亚合作机制, 就需要一个组织机构来进行协调。因此, 建立东北亚的能源合作组织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一旦东北亚能源合作组织建立, 将为东北亚各国协商能源政策与战略、加强能源合作提供一个理想的平台, 为维护东北亚能源安全提供保障。更重要的是, 这样一个组织的建立, 有利于深化中俄区域合作, 培养政治互信, 实现跨国界的地方能源产业集群。

总之, 中俄区域合作新模式的建立, 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载体, 而中俄在能源领域具有合作的基础和潜力, 正好可以作为新模式建立的一个突破口。中俄能源合作不能再停留在你买我卖的低层次上, 而要加强技术、资金、人才等多方面合作, 从而带动整个能源产业链的发展, 形成突破国界的地方能源产业化集群。只有这样, 才能够为“伞”型模式提供强大的支撑, 并最终形成以产业合作为伞柄, 能源、科技、物流、人才等领域的合作为伞骨的区域合作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郭力.中俄区域合作的“伞”型新模式[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7 (3) .

[2]郭力.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模式[J].求是学刊, 2009 (9) .

[3]于珊珊.中俄伞型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的构建机理[J].西伯利亚研究, 2008 (2) .

国际区域能源合作 篇5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白热化,快销时代应运而生,具有区一定域性影响的优质时尚产品生产厂家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成为继品牌延伸策略之后企业的又一重要品牌策略,为越来越多的具有区域性影响的企业提升品牌资产、走向具有全球影响的国际市场开辟了有效的路径。本文在区域性企业优质时尚产品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国际品牌的影响力进行品牌提升塑造设计研究,归纳出品牌契合度所选择标准、基本路径、策划原则与设计方法等,使得区域性优质时尚产品与国际品牌合作的策略更具系统性和规范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旨在对区域性优质时尚产品与国际品牌合作的策略提出一些探索性的意见,希望能对如今全球化背景下的不同层次或影响力之间的品牌合作在策略上提供一些有益参考,特别是对此类区域性优质时尚品牌与国际品牌合作的策略研究,对当今中国面临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的时尚产业转型高速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区域性优质时尚品牌;国际品牌;品牌合作;契合度策略

0 导言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快、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凝聚和映射着企业文化的品牌形象,逐渐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和主导地位的有力保证。著名营销学专家迈克尔·波特曾指出,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品牌将是决定企业命脉的重要因素。品牌作为一种文化是大众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为区域性优质时尚品牌与国际品牌合作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品牌作为一个企业的灵魂体现,是一个企业存在和延续的重要支柱。对于企业,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重要得多,而唯一拥有市场的途径就是拥有具市场优势的品牌。如今时尚品产品领域发展迅速,尤其不少区域性优质时尚产品企业都有较好的经验和做法,但是其对品牌的发展理论研究不够完善,对品牌系统性发展的研究不够全面,本文希望通过对区域性优质时尚品牌与国际品牌合作的策略研究,以期对之后的国际化合作甚至我国本土化品牌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借鉴,对企业品牌未来发展提实践和理论的支持,从而促进优质时尚品牌的良性发展,为品牌的发展作出贡献。

1 区域性优质时尚品牌概述

区域性的优质时尚品牌即在本地区中具有较好口碑和影响力的高质量品牌。其品牌文化能提升区域形象,但影响力仍有一定的区域限制或局限性,此类品牌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一线知名品牌进行务实合作,不失为一种有效策略。品牌是企业为产品加上的标志,一般是由名称、名词、符号、象征、设计或它们的组合构成。从广义上讲,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经济价值体现,从狭义上讲,品牌通过理念、行为、视觉、听觉四方面进行标准化、规则化,使之具备特有性、价值性、长期性、认知性的一种识别系统总称。任何品牌,最重要的因素是必须具有强有力的品牌质量,抛开质量的品牌,一切都等于空谈。想要打造品牌,尤其是一些大众知名品牌,必须严把质量关,没有任何的捷径可寻。而每个品牌由于市场分工、所属领域不同,品牌定位也随之不同,想要打造优质的时尚品牌,不仅仅要注重产品的质量,还需要不断丰富产品的品牌内涵,从某种层面上说,时尚是精神的,优质时尚品牌是物质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不在于被动的追求而在于理智且熟练的驾驭,使其获得更美好的生活,即优质时尚品牌需要内外兼修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品牌在发展过程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进行长期的努力,从代表企业品牌到代表行业的品牌到代表区域的品牌甚至最终成为国际品牌都是需要不断蜕变形成的。

2 国际品牌现状及趋势

对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品牌而言,其不仅都为某行业、某领域中的佼佼者,而且都具有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品牌形象、全域性的知名度、深厚的品牌文化、能为给所在企业带来可持续的高额利润和国际赞誉。现如今,国际品牌不论是在市场占有率方面、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营销策划方面、影响力等方面都具有较为显著的成绩。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国际品牌在全球品牌中所占比例不到3%,但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销售额超过50%;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企业依托自身或联盟资源优势进行大规模技术创新,获得尽可能多的专利。同时以知识产权国际化为背景,控制和转让相结合进行专利经营;在品牌营销和建设方面,国际品牌成功的因素就是做好品牌营销和品牌建设,永远与时俱进,培养品牌内涵,保持着品牌年轻化的状态;在品牌影响力方面,品牌的影响力,就是它能够在社会当中达到多大的影响度,国际知名品牌在全世界社会经济发展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这使得其皆具有较高的品牌价值;在品牌定位方面,品牌的定位并不体现在市场上,而是体现在消费者心中,国际品牌皆从理性方面打造品牌定位,从感性方面提升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象地方式;同样,国际品牌对承诺的重视度、对品牌商业化能力要求都较高、文化认知十分清晰,总之,国际品牌对于自身的优劣、发展、规划都具有较为明显的标准,对于市场、消费者重视度都较高。现如今,国际品牌对市场和对消费者的渴望不仅限制于本行业、本领域,其大多都对未来的发展的动向较为清晰即通过跨领域、跨行业进行合作发展使得自身成为多元化、全面发展的国际品牌趋势。

3 区域性优质时尚品牌与国际品牌合作的策略

世界经济竞争激烈,区域性优质时尚品牌想要长久立足于市场,必须打造强势国际化品牌。打造强势品牌时需分为两步走,对内企业在培养强大的品牌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需要通过充实、完善自身品牌的核心资源来迎合市场需求,对外企业应走出去,再强有力的品牌也有鞭长莫及的领域,与其他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知名企业品牌进行合作,通过契合度分析选择正确的对象,提升市场的竞争力、整合双方的资源,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共赢的局面。

品牌的契合度的高低直接决定合作双方的成功度,一个优秀的品牌与其他品牌合作势必会考虑其契合度,通过契合度的分析进而决定合作与否。而品牌契合度评价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品牌因素、消费者因素、市场因素。通过三个因素的综合分析能够为企业品牌合作的成功奠定基础。

3.1 品牌因素

品牌作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资产,在发展过程中,产品本身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产品,没有品牌,或者是只有贴牌,没有品牌的企业更是没有生命力和延续性的。品牌是一个企业的主心骨,是一个企业存亡的关键。而品牌的产品定位、形象体现、文化内涵则构成了品牌因素。

3.2 消费者因素

在不同年代、不同行业,消费者是企业发展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消费者作为企业发展经济最有利的支持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的成败关键。而消费者因素主要包括受众范围、对产品的关注度以及购买欲三个方面,三者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形成了企业的消费者因素。

3.3 市场因素

随着“快销市场”的迅速发展崛起,市场对品牌的冲击也逐步加大,品牌想在市场中立足必须准守市场的“潜规则”,而市场是有一个个企业一个个品牌聚拢而成,市场需要企业,需要品牌,而品牌也需要市场平台推广自身,两者互惠互利,最终达到共赢。而对于企业品牌而言,市场占有率和同类竞争产品两个方面构成了市场因素。

4 优衣库与迪士尼合作案例分析

自2016年5月27日起,优衣库与迪士尼进行合作,以“MAGIC FOR ALL”的主题提出了全球发展计划,并在上海设有主题概念店铺。这次的合作带来的效果将是一种双赢的局面,从迪士尼的角度来看,概念店的落实可以看作是为前不久开园的上海迪士尼乐园预热,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迪士尼元素,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同时也为企业的推广和普及提供良性平台;从优衣库角度来看,迪士尼强有力的影响力增强了优衣库的市场竞争力,卡通形象的趣味性为优衣库注入了“年轻血液”使得其获得更多的层次的消费群体及粉丝。

4.1 品牌因素分析

多样化综合产业发展的迪士尼主要经营领域由原先的动画电影产业扩大到娱乐节目、主题乐园、互动媒体、商店等业务;不论社会如何发展,迪士尼一如既往塑造着快乐温性的健康形象,不断创新、不断变化,始终坚持将富有童趣、快乐、迪士尼化的魅力精神传达给消费者,始终注重细节、将言谈化为行动、用心聆听、培养人才、维护客户作为企业的最高准则;而迪士尼品牌文化的魅力始终着眼于创新、品质、共享、故事、乐观、尊重。

以超市型自助购物方式的优衣库主要经营童装、成人休闲装、休闲正装、内衣,其不断关注并满足大众需求,带来时尚、简约、舒适、与大众生活方式相匹配的“物美价廉”的休闲装。以“低价良品、品质保证”作为经营理念,以商品化、快餐式的信念将本土品牌走向世界各国。从产品层次上扩展了产品使用功能,从体现当代精神的时装、职场服饰的干练造型、绿色健康生活的运动概念以及具有童趣及舒适度的家居服系列,尝试通过服饰来诠释当下社会的简洁大方、舒适度强、个性时尚的生活方式。

从品牌因素来看,迪士尼通过“Storytelling”的方式来向社会展示其魅力,而优衣库通过“超市式”购物方式来吸引市场,两者在社会都具有年轻的、亲民的、有趣的、不拘一格的、积极向上的、乐观的、健康的品牌形象与理念,优衣库作为优质品牌,迪士尼作为国际品牌两者品牌定位精确融合、经营理念相通,在一定程度上根植了工匠精神,使得合作不会造成双方品牌形象的损失。

4.2 消费者因素分析

对于迪士尼而言,受众群体不单单只是乐园的游客,还包括影视业、商店业等多个方面,在过去,将受众的重心和关注点放在孩童身上,而随着迪士尼产业的增多、涉及领域的范围逐步扩张,也在不断扩大迪士尼的受众群体,打破以往的“低龄化”“偏女性化”进而转向无年龄、性别和文化。而迪士尼粉丝在关注动画影业的同时,还兼顾影视作品推出后的周边产业业务发展,进而对影视作品中的相关事物具有较强的购买欲。

优衣库作为一个大众品牌,所面临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大学生、刚步入职场的新人、对于穿着方面没有特殊要求的、对于价格相对较为敏感的人群。从经济水平来看,优衣库的主要来源是中低产阶级人士;从年龄层次来看,优衣库主要对象年龄层在18-35岁;从消费观念来看,主要范围是对价格较为敏感、对着装无特殊性需求的消费者。同时其切实考虑到各个阶层人的心理,满足该阶层的需求,两者的供求想通,极其容易培养品牌忠诚度。随之消费者对优衣库的品牌关注度相对较高,购买欲也较强,产品销售的成功率较强。

从消费者因素来看,消费者对于迪士尼的喜爱群体并没有固定的界限,其粉丝遍布社会的各个阶层,对于受众群体相对局限的优衣库而言,迪士尼能为其提供更多的消费群体,拓宽消费者市场。而迪士尼与优衣库在消费者心中都是较真诚、踏实、有保障的良心品牌,所以两者之间可以互借品牌所拥有的资产来影响消费者对另一方的态度,通过话题增加关注度进而促进优衣库产品和迪士尼周边业务的营业额,从而为双方在市场发展奠定了情感基础。

4.3 市场因素分析

通过大量的数据表明,迪士尼不论是从市场占有率或是同类竞争产品角度与其他企业相比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对市场具有显著的影响力。以电影动画业市场占有率情况为例,该产业内地票房超过了246亿,其中进口片约为116亿、占比超过47%。在这116亿票房中,有82.6亿都是由好莱坞六大公司出品的影片贡献的。其中,迪士尼今年在内地战绩颇丰,以6部影片52亿的成绩高居榜首。从同类竞争产品角度分析,以3月4日上映的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疯狂动物城》为例,该时期为电影上映的大好时机,较多期待已久的影片纷纷上映并获得票房。以同期上映的几部影片作为参照对象,通过数据调查从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图表中可以看出《疯狂动物城》获得较好的社会反响。《疯狂动物城》在上映首日以14.6%的排片率获得2239万元的票房,然而该片并没有止步于此,与同时期上映的影片不断拉开差距,呈现逆势上涨,成为了内地影史首个过10亿的动画片,并最终以15.28亿的超高成绩使其成为内地影史上最卖座的动画片,也是内地影史票房榜第六名。

优衣库作为时尚界的一员,随着时尚界以“快、狠、准”为主要特征的快时尚迅速兴起,带动全球的时尚潮流。从市场占有率来看,根据其2016前3个季度的业绩数据报告可以看出,企业实现收入14346亿日元,同比增长6.4%,而竞争对手H&M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达30%,GAP发布的三月财报净销售额下跌6.3%,且在过去的8个季度其营业额也一直在下滑。从同类竞争产品来看,影响同类品牌的主要因素有三点——价格、质量、款式,通过对比分析后得出“快时尚”同类品牌对比表,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市场情况下,虽整体呈现疲态,但优衣库相对空间较大,发展前景相对明朗。

从市场因素分析来看,迪士尼与同类企业相比,市场占有率高,品牌优势明显,是极其具有空间的国际化品牌,而对于自身要求较高、“稳扎稳打” 、渴望走向国际市场的优衣库比同类品牌发展势头相对明显,与此同时,现如今,跨界合作在企业中较多,逐步形成了商业大流,成为一种新型模式,为企业提供“新鲜血液”。优衣库与迪士尼合作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一方面迪士尼具有较好的市场份额为优衣库在宣传中获得更好的平台去展示,另一方面由于如今的迪士尼通过授权来开发市场,优衣库通过与迪士尼的合作为迪士尼提供授权费的同时,购买优衣库服装的消费者也成为一个个自媒体,为迪士尼进行免费宣传。即两者互惠互利,对其合作提供较好的市场平台。

5 结语

优衣库与迪士尼,一个是区域性影响力的企业品牌,一个则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百年老店和金字招牌。通过迪士尼与优衣库的案例分析,两者不论是在品牌因素、消费者因素,或是市场因素都具有较好的品牌契合度,两者的合作各取所需又共同获利,是较为成功的品牌跨界合作。区域性优质品牌的优衣库与国际品牌迪士尼合作,使得其更快的走向国际市场,而迪士尼通过优衣库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市场销售额。这样的合作是较为成功的案例,即品牌合作的关键在于企业品牌的契合度,契合度与企业品牌合作成正比关系,契合度越高,品牌合作成功率越高;契合度越低,品牌合作成功率越低。

本文通过案例进行分析,探讨适合企业合作的标准,通过品牌因素、消费者因素、市场因素分析得出理性结论:对于企业而言,区域性优质时尚品牌与国际品牌合作走向国际市场是大势所趋,能否选择合适品牌的标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步骤。希望通过探讨,对之后的品牌合作提供借鉴标准,尤其对当下正在转型发展的中国相关企业提供一定启发与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分棉,周煊,林汉川.消费品类国际品牌成长驱动因素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12).

[2]姚曦,王佳.国际品牌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模型与提升路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03).

[3]笪亘.国际品牌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产品设计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4(24).

[4]陆娟,边雅静.不同元素品牌联合模式下的主品牌联合效应研究[J].管理世界(月刊),2010(12).

[5]周楚敏.迪士尼卡通人物形象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6]潘薇.迪士尼球土化文化传播策略探讨[D].上海交通大学,2010.

国际区域能源合作 篇6

捕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如果将全球CO 2排放量按照行业统计, 发电行业是最大的排放源, 但由于人类对于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 人类将会在未来50年内或更长时间里继续致力于开发能源。而燃煤发电厂由于煤炭储量巨大, 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及安全性, 火力燃煤发电机组必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由此可见, 实现电力行业, 尤其是燃煤发电厂的低碳化发展, 将是应对全球变暖、推动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CCS碳捕集和封存技术是当前最受关注的低碳技术, 它不仅能将CO 2封存于地下或海底, 还能实现CO 2“变废为宝”, 被看作是最有发展前景的解决方案之一。

CCS技术 (即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技术) , 是指从工业和能源相关的生产活动中分离CO 2运输到储存地点, 长期与大气隔绝的过程。CCS技术的产业链由四部分组成:捕获、运输、存储和检测、增强石油采收率。通俗来讲, CCS技术就是在CO 2排放之前就对其进行捕捉, 然后通过管线或其它运输装置输送到油气田或海洋等地点进行长期封存, 从而阻止或显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以减轻对地球气候的影响。燃煤发电产生的CO 2经过CCS技术可以消除高达90%的CO 2排放。对实现从现在高碳的发电方式转变为未来零排放发电的低碳目标, CCS技术潜力巨大。

从现有的技术条件及发展前景来看, 电厂的CO 2捕集主要分为3种:

第一种, 燃烧前捕集。主要以IGCC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为基础, 先将煤炭气化成清洁气体能源, 从而把CO 2在燃烧前分离出来, 不进入燃烧过程。目前, 我国正在天津建设第一台25万千瓦级IGCC发电机组, 今年投产发电。

第二种, 燃烧后捕集。指直接对电厂燃烧后的烟气实施CO 2的分离和捕集, 捕集装置位于电厂烟气排放下游, 可分为化学吸收法、物理吸附法、膜分离法、化学链分离法等等。以上两种方法由于电厂排放的CO 2浓度低、压力小, 导致能耗成本过大, 不适宜大规模推广。

目前, 最被市场看好的就是第三种方法——富氧燃烧捕集。这种方法是指以纯氧作为助燃剂, 在燃烧前将空气中所含大量的氮气除去, 同时在燃烧过程中对锅炉内加压, 使得燃烧后烟气中的主要成分为CO 2和水, 分离水后, 这样烟气中高浓度的CO 2气体可以直接进行压缩捕捉。因此, 开展以富氧燃烧为基础的CCS技术将对燃煤发电厂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基础。

跨国合作走清洁低碳之路

山西省作为我国的煤炭大省, 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 长期以来以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等高耗能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构成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这种以资源消耗、高碳输出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新世纪的经济发展当中, 越发显得步履沉重。因此, 大力推进低碳经济, 实现经济模式转型迫在眉睫。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履职伊始时就提出:“山西要大力推动转型发展, 要推动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性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 最终实现山西的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山西国际能源集团作为山西省属最大的发电企业, 已把清洁燃煤发电利用技术列入集团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开展实施了山西盂县、高平等多个IGCC多联产项目的前期科研工作, 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推进煤炭清洁燃烧的同时,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 合理利用煤炭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山西国际能源集团与美国空气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合作, 共同开展CCS技术研究工作, 积极探索低碳能源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并同步开展实施东光热电350MW超临界空冷供热工程富氧燃烧示范项目。美国空气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在富氧燃烧技术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并拥有与大型富氧燃煤电站配套的大型空气分离设备制造、碳捕捉与净化技术。山西国际能源集团依托山西国际能源太原东光热电有限公司2×350MW超临界空冷热电联产项目, 充分利用美国空气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在CCS领域的研究技术、先进的研究设施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 合作开发富氧燃烧示范项目, 该项目建成后, 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CO 2零排放 (200万吨/年) 清洁发电示范项目。

山西国际能源集团东光热电2×350MW供热机组项目是由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太原市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建设的煤电一体化项目。山西省委、省政府对山西国际能源集团东山热电工程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山西省重点办将东光热电工程列入2011年山西省重点工程预备项目, 要求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进度, 山西省发改委批复的《太原市热电联产规划》、太原市政府批复的《太原市集中供热专项规划》以及山西省国土厅批复的《山西省土地总体利用规划》都已明确将山西国际能源集团公司东山热电工程列入近期建设的重点项目。

2011年4月11日, 由山西省发改委组织、山西省投资咨询规划院承办的《山西国际能源集团350MW富氧燃烧发电及CO 2捕集利用封存项目预可研》评审会在北京召开, 与会评审专家认为, 山西国际能源集团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及美国空气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合作, 进行全球首家350MW富氧燃烧发电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 不仅技术方案可行, 而且在碳减排领域体现出很强的前瞻性, 是具有全球化战略眼光的举措。

人类发展历史是生产技术不断变革创新的历史, 技术上的每一次飞跃, 都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改变, 推动以CCS技术为代表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山西国际能源集团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快建设东光热电350MW富氧燃烧示范项目,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推动建设“绿色山西、健康山西、净化山西”做出自身的贡献。

注释:

国际区域能源合作 篇7

( 一) 中国能源资源的特点

首先, 从能源分布与消费来看, 我国能源分布不均衡, 生产供不应求, 人均占据有量较低, 人均能源消费量仅占世界水平的62% ,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次, 从能源开采来看, 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一般采用井工探矿的方式进行开采而不是露天开采, 增加了能源开采的难度。此外, 从21世纪以来, 国际石油勘探逐渐转向深海, 但是相比世界海洋油气勘探, 我国海洋勘探开发技术与先进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在勘探装备和技术上相对落后, 特别是深水勘探方面经验较少, 因此, 提高我国的海上勘探技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 二) 东盟国家能源资源的特点

从能源分布来看,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该地区原油探明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东南亚国家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 成为世界新兴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在天然气的储量方面, 马来西亚位居世界前列, 不仅可以自给自足, 而且大量用于出口。从对能源的开采和利用率来看, 虽然其拥有丰富的能源储量, 但需要借助他国的科学技术力量来进行开发, 其对煤炭资源的利用一般采用的是直接燃烧的方式, 降低了煤炭的利用效率。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2014最不发达国家报告》结果中, 柬埔寨、缅甸、老挝三个国家列入了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的范围之中, 但是这三国拥有大量的可开发的能源资源。因此, 为了使能源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 促进能源生产国的经济建设, 可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打开中国与东盟能源贸易市场, 实现优势互补, 保障我国和东盟国家的发展利益。

二、中国与东盟能源合作的必要性

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能源合作具有长期性和历史性, 具体可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1973年底, 我国与菲律宾国家第一次建立了石油贸易合作, 80年代初期, 我国与泰国签订了石油贸易五年协定。在全球进入海洋合作的趋势下, “丝绸之路”的建设将会最大的惠及东盟及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东盟国家不仅具有地理优势, 而且具有能源优势, 作为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开发区之一, “丝绸之路”的建设将会增加我国和东盟国家的能源贸易往来。这不仅表现在我国对传统三大能源的需求上, 在新能源领域也有所体现。相对于我国来说, 东盟国家在经济及科技水平上仍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 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发展缓慢, 而我国可以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优势, 为东盟国家提供能源技术服务, 以实现能源贸易的新发展, 丰富能源贸易种类。

三、中国与东盟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

( 一) 东盟能源出口受限

随着能源出现枯竭的紧张趋势, 东盟国家为考虑自身能源安全利益, 对能源出口进行严格限制。越南政府对本国的煤炭出口实行了严格的限制, 不鼓励大量出口本国煤炭资源, 逐步减少对外出口量。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我国原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 但是受其出口限制的影响, 我国来自东盟的原油进口量逐渐减少, 对我国能源事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 二) 能源投资准入问题阻碍能源贸易发展

能源涉及到一国的自然资源主权问题, 因此, 在进行能源投资时, 东盟国家会对其进行限制, 尤其是在能源投资的准入问题上, 一些国家并不支持外资进入。自2013年以来, 越南政府加强了对外资的准入限制, 在资源开采方面禁止引入外资, 提高了外资企业在国内的税率。

( 三) 能源运输通道存在潜在威胁

马六甲海峡作为海上的石油通道, 其运输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一方面, 马六甲海峡存在三国共管的现状, 政治局面不稳, 沿线国家为争夺领土主权不断加强竞争, 导致海峡运输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 美国、日本、印度三国也在争夺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 试图遏制我国海上石油的运输通道, 真正控制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运输权。此外, 马六甲海峡岛屿众多, 每日有大量货船和油轮通过, 为海盗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猖獗的海盗活动也成为我国海上运输安全的潜在威胁。

( 四) 南海争端阻碍我国与东盟的能源贸易发展

由于能源供应紧张的局势不断加强, 南海丰富的能源储备加强了各国对南海的主权之争, 尤其是面对东盟国家对南海的主权领土的争夺, 影响了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能源贸易。

四、对完善中国—东盟能源合作的国际法思考

( 一) 建立与东盟贸易合作的有效协调机制

能源出口限制政策阻碍了能源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也对能源进口国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 应对能源出口限制进行合理的管制, 尤其在能源出口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方面, 应该建立专门的能源约束机制, 对例外条款的适用进行严格限制。以北美自由贸易协议为参考, 根据该协定, 除非对国内消费施加相同限制, 否则缔约国在能源产品的进出口方面将承担零关税义务。该协定还规定除4种情况外, 不得以“国家安全”为由, 维持或采取能源产品的进口或出口限制措施。从该协定可以看出, 在限制能源出口方面,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以缔约国的零关税义务为标准, 给予了缔约国之间能源贸易合作的优惠税收措施。此外, 在例外条款的限制上, 该协定采用列举的方式进行了限制约束, 这有利于能源进口国对出口国实行限制措施进行约束, 赋予了进口国一定的权利。

( 二) 保障能源安全, 降低投资风险

在能源投资领域, 我国和东盟应充分利用已建立的自由贸易区体制, 积极推进能源投资与合作, 实现投资自由化, 降低能源投资的准入门槛, 拓宽能源投资领域, 推进共同开发, 共担风险的投资机制, 在能源投资领域建立一个自由、公正、透明的体系。

( 三) 突破马六甲困局, 保障海上运输安全

首先, 我国应尊重三国的领海管辖权, 坚持沿岸三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主权立场, 维护马六甲海峡的法律地位, 加强同马来、印尼和新加坡的能源贸易合作, 维护马六甲海峡运输安全。其次, 我国要支持东盟国家打击海盗的政治立场, 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依据, 明确缔约国在打击海盗方面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最后, 我国应该开辟新的海上运输路线, 摆脱马六甲困局, 以顺应能源贸易的发展。

( 四)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21世纪以来, 亚太地区正以其飞速发展的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中心, 中国作为亚太能源消费增长中心, 与东盟国家在能源合作层面有着天然的区位优势, 但却面临同域外能源消费大国的激烈博弈, 在能源空间日益紧缩的今天, 海洋油气资源丰富的东盟国家必将成为大国能源博弈的主战场。由于南海争端政治性较强, 因此, 在南海油气资源开发方面, 仅仅依靠市场调节并不能解决问题, 需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合作开发机制。我国应该坚持在有理、有利、有节维护主权的完整, 并积极寻求与东盟国家开展在南海油气资源联合开发的道路, 推动南海资源联合开发合作机制平台的建设, 一方面可以循序渐进的解决影响南海油气资源联合开发合作机制的问题, 避免当事的东盟国家联合区域外大国对我国领土的侵蚀和油气资源的利用; 另一方面可以推动我国与东盟国家在能源合作领域向多层次、高水平发展, 提高我国与东盟国家在能源合作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能力。因此, 中国必须联合东盟国家, 确保双方在能源安全的共同利益, 并结合区域实际和优势, 参与全球范围能源竞争。

五、结语

能源贸易合作影响着一国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为我国与东盟地区的能源合作创造了新的契机, 进一步加深了能源贸易的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 东盟最为重要的战略支点, 能源储备地, 将为能源贸易合作增添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吕余生.深化中国—东盟合作, 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J].学术论坛, 2013, 12:29-35.

[2]邹立刚.中国-东盟共建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04:39-45.

[3]于昕.马六甲海峡法律环境初探[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3:44-48.

国际区域能源合作 篇8

全球总能耗的74%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可见, 当今社会主要依赖于传统化石能源, 化石能源的应用推动了社会发展, 但资源在日益耗尽。同时化石能源无节制使用, 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世界各国纷纷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作为未来能源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现在, 全球有30多个发达国家和10多个发展中国家制定了本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能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 已经成为各国增加能源供给, 促进节能降耗, 保障能源安全,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

《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和清洁发展机制的提出, 为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 促进这一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强大动力。随着人们对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深入理解和广泛接受, 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将会得到更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与认同。中国政府为促进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发展,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法规, 公布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编制完成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 为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也为国际科技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计划”中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内容

“计划”所称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氢能、天然气水合物等。

实施“计划”的目标

1. 发展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 促进各国技术优势互补, 建立技术合作平台。

2.在吸引国外先进技术向中国转移的同时推动中国的先进技术走出去, 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

3.制定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交流与合作技术指南, 参与国际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技术标准规范的制定。

4.促进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与国外联合建立先进技术应用示范项目。

5.以企业为主体, 强化产学研合作, 加快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科研成果的转化;

6.建立与发展一批大的示范项目, 促进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技术创新。

7.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 建立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推进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规模化发展。

8.合作培养从事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研究与开发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

“计划”重点支持领域

1. 太阳能发电与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系统, 薄膜太阳能电池和其它新型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综合建筑, 低成本、低污染太阳能高纯硅材料生产技术,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工业应用等。

2. 生物质燃料与生物质发电:非粮能源作物、纤维素原料乙醇、能源林业植物、生物柴油、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气化、沼气及发电等。

3.风力发电:风能资源评估, 大型高效风电机组, 海上风电机组及风电场建设等。

4.氢能及燃料电池:制氢 (太阳能、核能等) 、储氢和输氢技术, 新型燃料电池与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等。

5.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储运、利用技术等。

“计划”重点任务

1.开展基础研究

鼓励和支持中国研发机构与大学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 开展新技术基础理论研究, 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 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科技理论成果。

2. 建立产业化示范

重点跟踪、引进和研究国际适宜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先进技术, 开展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的系统评价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多能互补系统等研发工作。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发展是以现代制造技术为基础的新型产业, 因此要重点合作开发其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合作建立国际化检测中心。

3. 面向规模应用

积极参与制定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国际化和地区性技术标准与规范, 为新产品进入市场提前做好准备。交流和借鉴国外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规划、政策及管理经验, 建立和完善中国的法规与管理制度。

4. 实施“走出去”战略

鼓励中国企业、研发机构和大学走出去, 积极参与国内外大型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合作项目, 并在国内外合作建立研发中心或基地, 与有关国家建立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同时推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

5. 促进国际交流和对话

建立与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对话机制, 交流在能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观点和经验, 共同探讨解决发展瓶颈的方法与策略。以论坛、讨论会、政策对话等形式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对话、协商和沟通。

6. 培养高层次人才

利用合作研究项目、合作研究中心和示范工程等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 共同培养从事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研发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

怎样实施“计划”

1.成立计划组织机构

由国家科技部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联合协调有关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重要科研机构, 组织实施“计划”。成立“计划”国际科技合作指导委员会, 启动国际合作机制。

由科技部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联合组织, 在全球范围内聘请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高层次专家, 成立“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专家咨询委员会, 对“计划”的优先领域、重点任务和合作方式提出咨询建议, 供指导委员会决策。

2.设立专项资金

将安排专项资金启动“计划”, 吸引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资金共同推动“计划”实施。同时重视吸引国际大型能源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和私营资本投入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

实施“计划”五个宗旨

1.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依靠科技创新, 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心, 以及携手解决世界未来能源问题的努力。

2.通过选择国际领先和国内急需的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科学技术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拓宽引进先进技术的渠道, 促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 建立国际交流平台, 支持我国先进、实用的能源技术走向国际市场, 推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 促进各国先进技术的融合。

3.通过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积极引进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技术人才, 提高中国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基础研究水平, 解决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发展中的关键科技问题。

4.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推进规模化利用程度, 有效降低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使用成本。

5.建立中国与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对话、协商和沟通机制。

“计划”坚持的五个原则

1.合作互利共赢。结合世界各国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优势和特点, 按照国际惯例, 在科技领域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 互惠互利, 合作共赢。

2.保护知识产权。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国际科技合作中, 要加强有利于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 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的先进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

3.先进技术共享。在保护各自知识产权的基础上, 加强各国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示范和应用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鼓励我国先进新能源技术进入国际交流平台, 促进先进技术和科技资源共享。

4.集成优势资源。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和其他新的资源组织方式,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提升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同时为国际新能源技术推广应用作出贡献。

5.开展技术创新。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开展技术创新, 开发高效与环境友好的能源利用新技术, 提高能源利用的总体水平, 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与发展。

国际区域能源合作 篇9

“一带一路”创造新机遇新选择

“通过论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新疆,成为新疆走向世界的桥梁,成为区域和国际合作交流的平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论坛开幕致辞中表达了由衷的希冀。

第一次到新疆的埃及《金字塔报》执行总编曼苏把参与论坛当作“一次了解新疆之旅”,提前3天进疆随团参观考察。“这次新疆之行,我看到了真实和发展中的新疆。 过去10年间,阿拉伯国家和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年贸易额从255亿美元增加至2400亿美元。‘一带一路’建设, 为埃及以及阿拉伯国家带来更好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曼苏说。

“作为中国最西部的地区,只有新疆繁荣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才能一路向西发展。”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中国学院院长、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理事会成员侯秉东看来,要重视新疆发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非斯坦陵博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代主任罗斯·安东尼则对乌鲁木齐经济发展经验很感兴趣。“两个月前,南非与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今后还将进一步加强与乌鲁木齐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借鉴和学习乌鲁木齐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活动打开了又一扇让世界了解新疆的窗口。论坛开幕前夕,主办方组织参观考察乌鲁木齐、昌吉、吐鲁番等地, 所见所闻使与会宾朋对新疆的发展与建设,有了更深切的认知和了解;两天的交流切磋,各国专家学者聚焦新疆、 畅叙丝路、共谋发展,对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了新的憧憬。

推动互联互通,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人员、货物、 资金、文化的交流。新疆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作用,互联互通是关键。”在论坛分组讨论会上,罗斯·安东尼如是认为。

“‘一带一路’对韩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互联性。 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将使韩国能够延伸进入亚洲中心地带,节约了时间和空间成本。”韩国外交部政策咨询委员、 国会韩中政治经济论坛咨询教授黄载皓表示。

“目前,新疆已初步形成以国家级产业园区为载体, 以29个各类口岸为依托,以铁路、公路、航空为通道的立体的交通对外开放格局。但同时,新疆对外开放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对外开放平台、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副司长邹勇认为,新疆要加大连通内地与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和俄罗斯、蒙古国的铁路、航空、公路通道建设,积极推进加快亚欧大陆桥、新亚欧大陆桥、中巴经济走廊等骨干通道建设,推动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济和社会研究中心负责人安德烈·V·奥斯特洛夫斯基透露,为加深经济、政治合作与融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等6国组建了欧亚经济联盟。在他看来,“中国新疆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有许多共同点。丝绸之路经济带辐射总人口30亿,而欧亚经济联盟仅覆盖2亿人。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不仅可以节约有限资源,还有助于加强双方在高科技、交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

在论坛讨论中,与会人士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互联互通给予充分肯定,纷纷表达共创共享“一带一路”的强烈心声。

传承历史文化,实现东西文明交融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需要各国、各民族之间的良好沟通与合作,新疆发展论坛应更多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人文交流。”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大学地方发展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图列绍夫则认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应立足历史文化的传承。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文学系中国语言与文学院院长阿尤甫说:“古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欧亚各国的贸易要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构想,符合欧亚大陆各国重塑丝绸之路的共同渴望。一直以来,中国新疆是丝绸之路必经要道,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密不可分,新疆对外开放的态度,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就是对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与发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新疆研究室主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许建英发言时表示,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东西方的交通大动脉,反映出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西方对中国认知和交流的历程。从文化角度看,丝绸之路是世界文明交融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轨迹,是人类共有的历史遗产,也是共同创造的文化品牌。

上一篇:行政管理人员下一篇:学科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