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合作贸易研究

2024-11-04

区域经济合作贸易研究(共11篇)

区域经济合作贸易研究 篇1

学术界研究区域民生经济, 多注重民生经济的需求满足, 但这种研究还受到区域民生经济自然本能的无度无量无节制的影响。改变如此研究现状, 需要提升式的区域民生经济新贸易的体系研究。

研究区域民生经济新贸易发展体系, 就需要加强对区域民生经全球化作用的研究, 从而使更多的区域民生经济溶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 可以让区域民生经济文明化推进世界经经济的进步, 也可以让区域民生经济为全球化经济提供更多的区域经济文明。使全球化经济具有区域民生经济的影响, 不仅能推动区域民生经济世界化水平的运行, 还可以展示区域民生经济的新经济文明体系、对世界经济文明体系做出贡献。

贸易需求源自变化无常的经济

经济来源于大自然的资源, 大自然是变化无常的, 经济自然也是变化的。好的区域经济现状, 会因自然的变化而变化, 这是区域经济起伏变化的客观因素。区域民生经济也会因此而时好时坏, 让经济的变数无限地出现。区域民生经济在变数的运行中, 就产生了各区域的交换, 各区域间的贸易也由此产生。

1. 自然资源与人工化的技术运作, 可以使区域民生经济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在资源丰富的地区, 通过人工化的生产, 使得区域资源形成一种可替代化的运行过程。这样的区域就可以进行更多的各区域间的民生经济贸易。在人工技术提升的加工资源基础上, 再次出现新的生产量, 区域民生经济剩余量的增多, 也是进行区域贸易增长的可能与现实存在。区域民生经济需要对自己的资源充分认识, 认识这些资源可生产的周期, 认识这些资源的人工技术加工成份, 还应认识这些是否可以再生。这样贸易是可以增长的, 增长到一定的额度, 则可能持平, 这是可持久的区域民生经济特征。

2.外在资源加工需要外区域经济, 才能实现区域民生经济外移性贸易

这种区域贸易额, 是以外在区域民生经济不曾存在的区域民生方式为主。因为任何区域资源的品种是有限的, 生产可以用于区域民生经济的产品也是有限的。当区域民生经济对一种产品产生了用够了的感觉时, 就需要外来的区域民生经济生活方式, 这样本区域生产的区域民生经济, 就可以进入到外在的区域民生经济贸易额增长运行中。

(1) 在第一产业, 由农产品演变的食品业, 外在的贸易是运行食品区域民生生活方式的一种形式出现的。它可以是原味的手工技术, 也可以是技术水平或独特方式进行贸易往来。如果以手工技术为输出传达, 这些需要外国、外区域不曾有过的区域民生技术, 则可能更容易进入这些区域的民生经济方式生活中。

(2) 在第二产业, 技术产品可能更适合消费, 则更易进入, 这是区域民生经济消费水平的需求所在。

(3) 第三产业, 服务业则以外技术加人性化服务增长为主。这一方面来自区域的人口素质, 另一方面则来自区域的求新与求变可能性与现实性需求存在。

3.原味、恒久、变化的区域民生经济产品, 更利于全球化的区域民生经济需求发展

(1) 原味是区域民生经济的主线, 民众的生活总是记忆着人类的原始食品与生活, 记忆着区域民众的生活本能规律、节制而有限的生活方式, 这一区域民生经济生活的主线是不会改变的。区域经济贸易是与这条主线相关联的。

(2) 在恒久的生活方式中, 区域民生经济还存在着不变的生活方式, 因为人的生命有限的, 恒久可以为区域民生经济产生稳定而安全的生活方式, 这是区域民生经济贸易额的另一类产品交易可能与存在持续的原因。

(3) 变化, 源自于不断的新味追求, 这是区域民生经济可能感受到每一天的生活趣味的方式, 也是一种可以通过产品生产自己的世界生活方式之一, 这种生活方式在区域民生经济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这是产生区域民生经济的另一类贸易形成持续运行的动机。

区域民生经济贸易可改变波动

1. 改变不景气的经济生活, 可以靠另处的区域民生经济贸易体系

这是因为一些资源生产的良性化区域民生经济是非常节制的, 一些区域民生对自己的人口资源控制得非常好, 处于低增长率, 或减增长率。这对自己的区域民生经济是非常有益的。减省的需求, 加上增加的技术自动化生产线, 这些国家的区域民生经济不但不减, 还可能持久保持增长的产量。对这些国家而言, 可能不需要太多的费用, 如果进行贸易交易也可能保持合理的价格体系。这是一些没有节制的国家区域民生经济所不可能有的民生经济体系。

对人口资源、自然资源无节制的使用, 使得一些国家的区域民生经济变得无度无量消费, 从而导致自己国家的区域民生经济不景气产生。这是现在国际上一些国家人口不断地增长, 却没有出现创新的区域民生经济体系, 没能产生新的区域民生经济新思想, 有的甚至倒退到原始的动物界“弱肉强食”的自然动物界的低度循环。这是不节制区域民生经济恶性运作的结果。

2. 良性的贸易体系, 才可以产生良性的改变区域民生经济波动

一些国家有很长久的贸易体系, 并且与贸易强国保持着宗属国的历史关系, 可是长久的历史贸易并没有改变国家区域民生经济原始动物本能体系。这是什么原因?一些贫穷的国家也通过引入外国的区域民生经济贸易体系, 并没有生成良性的区域民生经济体系, 这是什么原因?一些靠发达的贸易国家却不能产生良性的贸易水平, 而需要另类毒品式贸易额才能不断地支撑区域民生经济体系,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一切问题不一定可以完全解释清楚, 可是有一点是可以分析清晰的, 那就是贸易额是有良性与恶性循环体系的。如果是良性的贸易额体系, 那就是良性贸易循环体系, 否则引入的贸易是区域民生经济非良性化生产的体系。其中包括生产资源、人口资源的非节制、设计规格化的体系, 那么, 无论历史多么久远, 无论贸易额体系多少, 都可能是恶性的区域民生经济循环体系。这类贸易额也可以改变波动, 只是无法停止波动。

3. 区域民生经济体系的贸易额要有良性、恶性的区分、评价和分析

恶性经济体系会加速波动的产生, 并不断地滋长原始落后的区域民生经济, 无节制的自由原始层面运行, 而难以推动区域民生经济的提升与文明经济体系的推进。这是世界上贸易经济体产生后, 贸易额的变化可能是动态的良性, 也可能是动态的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所在。这就是需要区域民生经济体系理性贸易额良、恶性区分、评价、分析, 也是新区域民生经济知识体系创造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4.建构分析贸易良性或恶性的知识体系

建构分析贸易良性或恶性的知识体系, 可以从贸易额是否让区域民生经济更加生活节制;贸易额是否可以让区域民生经济产生新的文明知识体系;贸易额是否让区域民生经济更加生活现代化与原始化;贸易额是否引起了区域民生经济的生产水平提升;贸易额是否使区域民生经济更加依靠智能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对这些问题都能趋向前者的回答, 则良性的贸易额水平存在, 否则就可能是恶性循环的贸易额在运行。

良性的区域民生经济体系, 在过去常处在适中的发展中, 受到来自快速发展的推动, 而快速发展是区域民生经济常具的经济形式。如何将快速发展引到良性运行的轨迹中, 需要对快速发展的产能与收益进行评价。投资虽是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但需要对投资进行收益效果的实证与可能收益趋势进行分析。如果这些体系不健全, 可能会使快速发展成为跟风式的发展体系, 这是区域民生经济体系需要把握良性化的稳健方法。

区域民生经济国际化源自水平

1.提升贸易体系的基础水平, 使之升级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贸易是追求不断的变化, 需要提升贸易的基础水平。提升贸易的基础水平, 则可能对原有的基础设置有技术水平的提升;需要对原有产品基础原料质量水平的提升;需要对原有的基础操作人员水平的提升、或淘汰;需要对原有的市场体系水平提升, 得到更多的收益与利润;还需要开拓更高层次收入层的市场, 这样, 提升就可以实现。提升不能进行的原因, 往往来自于这些因素的一些可以实现, 一些则不能实现。于是找替代品则成为一种提升的方式, 这种方式如果是良性的, 则可以运行一阶段, 因为是重复过去“花样翻新”。如果是恶性的, 则可能将自己的一切都投进去, 时间久了可能会产生崩盘的效果, 或产生引起战争向另外的空间寻找自己恶性替代, 所失去的一切的经济资源。为什么提升水平是比较难做的贸易, 这是源于提升要有战略的规划、操作的经济支持、实现的市场收益精准定位。而这一切当中有一个环节不能实现, 则可能会无法产生提升的效果和提升的水平。在需求欲望不能控制的情况下, 则更难以实现, 因为提升则意味着可能失去一些, 也可能失去一切, 这是需求贪欲所不能接受的, 也是难以适应的。

2.原始科学环保性提升水平, 是常态稳健性贸易额体系

贸易不可能没有遗传基因, 这也是贸易史的基因。后一代为前一代的接替, 就形成了遗传基因, 前面做的价格体系就形成了贸易史的比较资料, 这是贸易源于原始重生与再生一体化的产物与产品。原始的如何适应现代, 需要新的因素溶入, 这些是新原材料的新资源增减。这样的贸易是可以现代化的。而科学分析之外, 还得有一个地球人经济需求的界限, 超过了界线就是需求的反义词, 就可能危机四伏, 这是贸易需要环保的需要, 而环保是对原始自然资源的保护。这是原始的资源在现代价格提升的原因, 也是原始纯正的品质需求导致引起原始的回顾。实现科学就可能是发现新的原始资源与新人工资源的创造加工合制。科学无限的可能分析, 导致人类的传统文化的分裂与不断分出新支源, 人类可能渐渐远离自己的家园。所以, 人类还得用环保来让自己的家园不会变成了消失体系, 这是贸易必须存留一脉, 是原始与科学环保一体化本源追求。

3.文明贸易体系是创造水平, 是永恒性贸易发展的取向

文明贸易体系反映的不是需求面, 也不是奢侈品, 而是一类可以坚持、不动摇的体系。也是动态向前缓慢运行的体系, 保持着一尘不染, 又不断创新与创造的自己体系的前行。其资源是自然的, 又是科学的加工新源料产品;其操作体系是公正与客观的人所控制;其市场价格体系是持平, 收益可能是低度或高度, 这在于文明体系中人的数量与质量的多少, 不在于货币拥有量的多少。它的体系是独立的, 不可能联网;它的体系是发展的, 不可能被垄断所排除, 客观存在;它高于垄断, 也高于众面而不被众面洪流冲垮, 而是站在一个高难度的平台上前行, 产生着高质量的人口素质的合理数量, 保持着高水平的市场面;它或在明处, 也可能在暗面, 不断调节着人类负面与邪恶面左右, 从而保存着人类文明的区域经济生活、生产、理想体系的长存不衰。

4. 文明贸易体系是创新与创造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文明贸易体系既是创新与创造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又是新生产方式的结果, 还需要市场的相应空间。文明贸易体系, 可以让区域的人口素质提高, 则区域可能产生良性化人口减少, 而人口数量更与区域的资源水平与生产水平相对应。合理的人口生产体系一定会产生合理的社会生产体系, 从而影响世界和人的自我的规范性与自然规则尊重。人类可能会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会更多地产生适合人的水平提高程度的新经济贸易体系。

结语

综上所述, 区域民生经济贸易体系是开拓发展的体系。区域民生经济高水平的生产方式、高水平的经济方式将成为区域民生经济国际化的可能与现实。不断开拓我国区域民生经济的各类贸易体系, 可以为区域民生经济的全球化找到推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向前发展的新路径, 也可以为世界各国的区域民生经济, 找到良性发展全球一体化更多的新生活方式和新经营方式。这样, 全球一体化的新区域民生经济主导的新经济体系, 将更加具有文明的多样性, 也更具有运行的安全性和保障性。

参考文献

[1]王晓红, 王海.金融危机后我国贸易出口结构变化及竞争力分析.国际贸易, 2012 (07) .

[2]黄凯, 唐根年.我国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经营与管理, 2012 (11) .

[3]肖奎喜, 徐世长.债务经济、美元回流与全球经济失衡——兼论后危机时代中国的应对.国际经贸探索, 2011 (04) .

区域经济合作贸易研究 篇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越加紧密,我国企业在日益成熟的市场环境下也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经济市场中的活跃主体。而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也更为严峻,区域经济一体化给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也成为各个企业和企业家的最为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

1引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浪潮也反映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大势。一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宣告美苏两极格局瓦解;美国虽然成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拥有经济、科技、军事以及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绝对优势,但已无力建立由美国主宰的单极世界;欧洲国家积极推进内部合作,并努力朝着政治军事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日本仍然保持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并试图成为军事、政治大国;俄罗斯资源能源丰富,科研基础也颇具优势,加上同为核大国,正力图重振大国雄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顺理成章。

另一方面,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和前提,政治上的国际联盟也需要相应的经济联盟作保障。如前所述,多数区域合作或者自由贸易安排都有着明显的政治含义。欧洲合作的目的是通过经济合作走向政治联合,实现欧洲的长久稳定和安全。美国是利用自由贸易协议实现政治目的的典型国家。而不久前古巴、委内瑞拉和玻利维亚三国首脑签署的“人民贸易协定”本身就是政治的体现,因为它不仅反映了拉美政坛的新变化,而且表明了拉美左派政府试图以此取代由美国主导和倡议的美洲自由贸易区。东南亚的合作进程,从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的政治推动力。中国与东盟于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政治关系得到了显著改善。日本在中国―东盟启动自由贸易区进程之后,也紧锣密鼓地加快与东盟国家谈判自由贸易区的步伐,其政治含义也是明显的。

由以上可见,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贸易的一个新特点,它以地区性经济集团的形式出现,体现了国家之间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并使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主体正从原有的国家间经济关系向经济集团间经济关系转变。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相继建立起或正在建立一些经济一体化集团,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已达到相当高的规模与水平,对当前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其未来都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2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积极影响(1)促进了区域经济内国际贸易的增长。在不同层次的众多经济一体化集团中,通过削减关税或免除关税,取消贸易的数量限制,削减非关税壁垒形成区域性的统一市场,加上集团内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使经济相互依赖加深,致使成员国间制成品的贸易环境比第三国市场好得多,从而使域内成员国间的贸易迅速增长,集团内部贸易在成员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也明显提高。进入21世纪时代,共同体内部贸易额占成员国贸易总额的比重从30%提高至60%。其中欧共体工业生产增长了20%,区内贸易额从的55%上升到的62%。20欧洲大市场内,欧共体内部贸易的增长更快。其他的贸易集团也大致相同。

(2)促进了区域经济内国际分工和技术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了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经济一体化的建立有助于成员国之间科技的协调和合作。如在欧共体共同机构的推动和组织下,成员国在许多单纯依靠本国力量难以胜任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如原子能利用,航空、航天技术,大型电子计算机等高精尖技术领域进行合作。

经济一体化给域内企业提供了重新组织和提高竞争能力的机会和客观条件。通过兼并或企业间的合作,促进了企业效率的提高,同时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优化。

(3)促进了区域经济内部的贸易自由化。区域经济内通过签订优惠的贸易协定,贸易集团内部相互减免关税,取消数量限制,削减非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管制,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了内部的贸易自由化。

(4)增强和提高了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谈判力量。以欧洲共同体为例,1958年6个成员国工业生产不及美国的―半,出口贸易与美国相近。但到1979年时,欧洲共同体9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380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23480亿美元,出口贸易额是美国的2倍以上。同时,在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欧共体以统一的声音同其他缔约方谈判,不仅大大增强了自己的谈判实力,也敢于同任何一个大国或贸易集团抗衡,达到维护自己贸易利益的目的。

(5)加强了区域经济集团内部资本的集中和垄断。

由于贸易自由化和统一市场的形成,加剧了成员国间市场的竞争,优胜劣汰,一些中小企业遭淘汰或被兼并。同时,大企业在市场扩大和竞争的压力下,力求扩大生产规模,增强资本实力,趋向于结成或扩大一国的或跨国的垄断组织。

3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消极影响(1)阻碍国际贸易的全球化发展。由于任何经济一体化经济贸易集团的各种优惠措施都仅仅适用于区域内的各成员国,而对集团外的国家依然维持一定程度的贸易壁垒,构成或体现出其排他性的本质属性,从而影响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贸易扩大。

(2)对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发展的不利。一方面,工业发达国家间的关税,特别是非关税壁垒严重地影响了发展中国家本来就缺乏的强有力竞争能力的商品或服务的出口。另一方面,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部,以寻求安全的“避风港”和突破集团内部的贸易壁垒。这样,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贸易急需的资本不能引进,加剧了其国内资金短缺的矛盾,阻碍了其经济贸易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使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区域经济合作贸易研究 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 WTO 多边贸易体制 RTAs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化和全球化的相互促进和交替发展成为了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特征。一方面,WTO的创建和运行,不断地促进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集团也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掀起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热潮。无论是加入WTO还是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都是各国出于自己国家的利益考虑,为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选择。因此,就目前国际贸易摩擦日趋激烈化的情况下,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对WTO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背景及内涵

1.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背景。区域经济一体化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呈迅猛发展趋势,到现在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可以说区域组织已经遍布全球。总的来讲,区域经济—体化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微观原因:①实现规模经济,增强竞争实力;②要素自由流动,提高经济效率;③防御战略,形成集团。(2)宏观原因:①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曰益密切,相互依存曰益加深;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极大提高,客观上需要跨越国界,走向经济联合;③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主要范畴,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概念。其实质就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区域经济原则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协作,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优势互补、联合协作,联接并形成为一个利益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WTO的积极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新热潮为WTO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它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有效补充。区域经济一体化更易协调各方的立场和利益,做出令各方都能得到满足的安排,使有关参加方在多边贸易体制下暂无法实现的自由化利益在小范围内实现。

2.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作为多边贸易自由化的“试验场”。 区域经济一体化奉行较少国家间的互惠原则,这使得区域内的自由化协议易于达成,成果易于评估。通过这样小范围的“试验”,就可以为多边贸易体制提供大有裨益的经验教训,为国际贸易自由化提供可供借鉴的先例。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WTO发展并走向成熟的中间环节,有助于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向更深层次发展。

3.区域经济一体化内部成员的一致性行动可以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的顺利进行,达到相应的谈判目标。区域贸易协定(RTAs)构建基础的拓展和深化使得更多的国家在诸多方面都有了共同利益。一方面,广大的成员基础意味着多边贸易谈判实际上不是在100多个国家间进行,而是由几大区域国家集团主导;另一方面,成员间广泛的共同利益能更有力地保障区域内部的一致行动。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对WTO的挑战

我们在看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相容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多边贸易体制产生的负面影响,对WTO提出的挑战:

1.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成员国家在多边贸易谈判中更加难以妥协。一方面,国家个体的谈判自主性因其背后区域集团的存在而受到限制,身份的交错重叠也使单个国家面临更复杂的利益取舍,谈判立场趋于保守;另一方面,几大国家集团实力相当,一旦形成对峙,多边贸易谈判就很容易陷入僵局。

2.WTO中的“授权条款”规定了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之间建立区域贸易协定时,可利用“授权条款”的规定给予区域内成员更优惠的待遇。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有时可能成为规避多边贸易体制中最惠国待遇义务的工具,削弱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多边性。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对多边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具有潜在的干扰性。传统区域贸易协定(RTAs)的区内外歧视待遇与WTO非歧视原则的矛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日益复杂并深化。区域贸易协定(RTAs)多样化发展的一个结果就是,全球范围内缺少统一的优惠性原产地规则。

总而言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其正面的积极影响是主要的,负面的消极的影响是次要的,。因此,WTO要进一步加强对区域经济集团的监督和约束,协调好各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改进和完善其倡导的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同时,各区域经济集团也要不断扩大自身的对外开放程度,将自身运作纳入WTO的监控范围,充分发挥集团经济的优势和特长。只有如此,才能尽量消除或减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负面影响,使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发展,成为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漓高郑昭阳齐俊妍:全球化条件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曹宏苓: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刘田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发展[N].金融时报,2007~02~12

[4]周道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5]胡剑波:关于WTO框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J].消费导刊,2007(2)

[6]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姚利民:WTO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8]刘田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发展[N].金融时报,2007~02~12

[9]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区域经济合作贸易研究 篇4

云南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是连接中国、南亚以及东南亚的枢纽, 沟通了三国的经济贸易往来, 云南便捷的交通条件也是三国之间的桥梁, 从我国内陆西部地区出发到东南亚国家, 如果经云南的话, 路程会比经沿海港口缩短近三千米, 达到了节省时间和财力的目的。

云南省是我国包含民族种类最多的身份, 其中还有16个民族跨境生活, 与周边国家相通, 在长期的交流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相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也有很多华人华侨在此开设工厂, 开展贸易经销活动, 大大增进了与邻国的经济贸易关系。

国家对于云南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 予以了相当多的优惠政策, 为边境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激发了边境贸易企业的潜力, 促进了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另外, 西部大开发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都为云南发展边境贸易创造了条件, 东南亚和南亚区的很多国家也都加入了世贸组织, 这有利于云南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贸易关系。

二、云南边境贸易发展现状

云南省与缅甸之间的贸易往来,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滇缅两地自很早以前便建立了友好关系, 缅甸和云南已经成为贸易发展的“黄金搭档”, 双方互惠互利, 实现共赢。2012年, 在与云南省进出口贸易的所有国家中, 缅甸与云南的贸易总额位居第一, 数额达到22.9亿美元;近些年, 中国与越南的经济合作开展取得了很大进步, 云南省与越南的贸易交流也进一步加强。到2012年, 云南省与越南贸易总额为19.4亿美元, 位居云南省进出口贸易国家第二;云南省与老挝的贸易联系也越来越频繁, 贸易总额稍微比缅甸和越南少, 云南的边境贸易在老挝贸易总额中占到一半左右, 双方的经济贸易有了不小的收获。

所以说, 目前云南省边境贸易发展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三、云南边境贸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云南省边境地区的城市建设在当时受到各种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城市化的整体水平较之国内其他省份偏低, 且边境市州存在着很大的城市化水平差异, 其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西双版纳, 要比怒江高出近17个百分点, 这些状况对云南省整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 也影响了全国经济的进步,

边境贸易的发展已经有很长的历史, 随着口岸城市的贸易量逐渐增大, 城市化水平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如瑞丽市和腾冲县在当时已经十分繁荣, 相对于这些地区而言, 还有一些边境贸易活动开始的较晚的小口岸城市, 基础水平也较低, 口岸升级的速度慢, 像金平县等地区贸易流量就很小。这些小城市随着与周边地区贸易往来的密切, 经济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贸易往来包含着经济、文化、习俗之间的交流, 它们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互相依存, 互相影响, 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最初, 云南边境地区的贸易产品主要以第一产业的初级产品为主, 参与国内和国际的交易活动, 改革开放以后, 边境贸易的范围和力度都逐渐加大, 边境贸易扩展到“贸易与工业、农业”齐发展的局势, 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和加工工业的进步。目前, 绝大多数的口岸城市产业结构顺序都变成了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 经济发展取得了飞速的进步。

云南边境贸易对区域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还包括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的国际化, 云南这个少数民族最多的国家, 它的发展以开放性的经济体系为支撑, 改革开发的优惠政策为活跃云南边境地区的贸易活动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云南边境贸易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还促使商品经济的要素跨地域发展, 推动了云南边境地区的民族经济走向国际化经济的大市场。很多商品都是在几个国家和城市周转, 或途径周边国家市场, 到达泰国、新加坡、印度、孟加拉国等等地区, 边境贸易将云南的民族经济带到了国际舞台上, 贸易总额快速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

边境贸易缩小了地区间的差距, 加速了云南省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对维护国家边疆稳定和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云南边境贸易对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积极影响。边境贸易不仅使区域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促进了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使各个口岸城市都呈现出一篇欣欣向荣的局面, 另一方卖弄, 边境贸易活动往来的频繁, 还促使了云南省与周边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成为彼此重要的经济贸易合作伙伴, 云南省代表着我国的整体形象, 以一种积极的姿态走向国际。边境贸易为促进民族区域经济和云南省的整体发展发挥了关键的力量, 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进步, 提高了中国在国家上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谢天翔, 吴映梅, 杨琳, 等.浅析云南边境贸易对当地民族区域经济的影响[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 (11) :1-3.

[2]杨强, 张焰.云南省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管理观察, 2009 (16) :101-103.

[3]兰丹, 王伟.西南次区域开发与云南边境贸易的发展[J].经济师, 2002 (09) :21-22.

[4]母卫华.云南边境贸易检验检疫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 2012.

区域旅游合作中区域利益机制研究 篇5

关键词:区域旅游;区域利益;区域合作;合作机制;利益分配;区域经济;地方利益

摘要:区域旅游合作是近年我国旅游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现象,也是提升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区域旅游合作中,区域利益机制是合作成败的核心和关键。但受现实的局限和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区域旅游合作仍囿于“行政区旅游经济”,这不利于区域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直接导致旅游经济的区域分割和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同化。因此,在市场机制、法律手段、财政手段等原则基础上,区域旅游合作应建立区域旅游利益补偿、分享和约束机制,以促使区域旅游合作向纵深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6—0114—05

旅游供给的区域性分割和旅游需求的区域性分布以及游客对整体旅游产品的依赖,使得旅游业具有鲜明的区域性。这种区域性决定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客观必然性,它是实现各地共谋多赢的必然选择。在当前我国的区域旅游合作中,地方政府扮演着倡导者和组织者的重要角色,是合作的主体推动力。然而,在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进程中,由于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地方利益的竞争以及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等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各地方政府在倡导和组织发展区域旅游的过程中面临着重重障碍,导致了区域旅游合作的目标机制、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等不能适应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致使不少区域旅游合作仍停留在重宣言、重形式、重研讨的层面。

在对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中,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区域旅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梁艺桦等探讨了区域旅游合作演化与动因,认为区域旅游合作是地方旅游子系统自身组织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张新则认为区域旅游合作的过程实际上是政府、旅游企业两个旅游开发主体之间进行反复博弈的过程,而政府之间的合作实质上就是区域之间地方利益(行政利益)的博弈过程。在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问题上,邓琼芬等人结合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模型进行研究,解决了区域内各利益主体因利益冲突所造成的可能阻碍协作顺利进行的问题。

不同学者分析区域旅游合作的立足点和所涉及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总体上看,现有研究主要是探讨区域旅游合作的定义、合作的动力机制以及合作的途径和模式,极少从利益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和解决区域旅游合作中的问题。然而,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经济利益是各地方政府及旅游企业参与区域旅游合作活动的必然诉求,因此,区域旅游合作成功的关键就是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分享和约束机制,促进区域利益的协调分配。

一、区域利益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地位

区域旅游合作中,各利益主体为了更好地在区域中获得生存和发展,他们相互协作和依存,形成众多利益主体的共同需要,从而构成区域中的共同利益。

(一)区域利益是区域旅游合作的核心

区域内部各地区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具有独立利益的行为主体,都具有谋求本地旅游经济快速增长和效益最大化的动机和意愿。现实中,地区旅游业发展创造的效益往往背离区域整体的效益,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效益未必能在各地区间进行合理分配。因此,只有构建区域利益机制,才可能从根本上协调区域内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问题,才能找到解决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的突破口。

(二)区域利益是区域旅游合作的保证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一般都是借助行政推动的方式消除地区问的旅游壁垒,从而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这种情况下,市场的主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合理的区域分工十分艰难。如果在区域旅游合作中导人区域利益机制,那么区域内的各利益主体就能在利益的引导下自发性地开展合作,从而促进经济要素的流动,实现区域内的合理分工,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三)区域利益是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关键

从长远目标看,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是通过体制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经济社会秩序,从而解决制约区域旅游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通过构建区域利益机制,在促进旅游资源和资金都是“热点”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同时,带动“冷点”地区富起来,实现区域旅游经济效益的合理分配,从而实现区域内各地区的合理分工和定位,促进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旅游合作中区域利益存在的问题与影响

(一)区域旅游合作中区域利益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计划经济和现实的影响,我国实行“政府主导型”的旅游业发展机制,推动了各地旅游业的发展进步。政府对地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和对区域合作所蕴含获利机会的期待,使得各级地方政府成为主导并推动区域合作的最重要力量,导致区域间的旅游经济互动与行政管理关系产生交叉与重叠;同时,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思维惯性、微观合作主体的有限理性、现行地方政府业绩的考核体系等因素,也使中国区域旅游的发展与合作仍然囿于“行政区旅游经济”的基本格局。在这一背景下,资源的组合局限于狭小的行政辖区内,形成了无数的利益主体,各利益主体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无法按照市场规律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而政府权力的不断下放也导致了许多调控职能缺失或不能及时到位,从而造成了整个区域旅游的无效率或低效率。因此,在“行政区旅游经济”的背景下,区域利益的导入至关重要。

(二)区域旅游合作中利益竞争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区域旅游合作中利益协调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根本性制约,降低了地方政府共同发展区域旅游的绩效。

1区域内的利益竞争不利于区域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

由于利益本位主义思想的存在,区域内各地方政府在发展旅游业时,很少考虑旅游资源跨区域分布的客观现实,只就本地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做出规划开发,造成同类旅游景点遍地开花,区域旅游资源整体效应难以发挥,同时也导致了各行政区在投资和利益分配上重发展、轻保护的现状。例如,长江三峡是一个拥有极具潜力和商机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分属不同的行政主体,各主体对资源开发的步调难以达成一致,以致整条线路的品味不高、旅游服务质量低下。

2区域内的利益竞争造成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同化

各行政区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指引下,为了有效控制旅游经济要素的流动,常常急功近利地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在本行政区范围内构筑起自我封闭、自我配套、自我发展的旅游发展结构体系,形成功能性、结构性的重复开发。这一方面使适合区域发展的优势旅游项目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同时也在客观上为跨区域旅游合作带来重重制约。例如,山西大院民俗文化的开发,一村三镇都一样,旅游者只需选一个观光,这导致了旅游项目的重复建设,无法形成区域旅游经济的聚集效

应和规模效应。

3区域内的利益竞争导致旅游经济的区域分割

由于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和利益至上的经营原则,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或明或暗的政策和措施,争夺客源和资源,保护本地利益。例如,对本地旅游企业实行优惠政策,而对外地旅游企业采取如下的限制性、歧视性措施,控制外地企业设立,禁止外地导游从业,要求换地就换车等。这些措施造成区域旅游市场监管不力,旅行社之间的跨省联合体不能形成,旅游市场秩序混乱,“伪合作”倾向时有出现,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区域旅游经济共同发展的大环境,造成区域旅游市场分割。

4区域内的利益竞争导致合作缺乏有效的推进

目前我国区域旅游合作普遍都借助行政力量来推动,这种方法在增进区域整体利益并实现各地自身利益扩张的同时,也会带来各地间的利益竞争。区域内各地区在资源禀赋、区位分工等存在客观差异的情况下,所能获得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样,由此形成区域内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这种关系仅仅或主要依靠行政机制都难以理顺,必须通过多种机制来共同协调,使合作的利益得以合理分享和补偿,从而激励并约束区域旅游合作行为,推进区域旅游合作持续开展。

三、区域旅游合作中区域利益机制的构建

区域旅游合作是在竞争的基础上展开的,如果缺乏对合作利益的有效分配机制,就不能保障每个合作者都能获得大于合作成本的绩效,则各地区就失去了合作的动力,所以构建区域利益机制是保证区域旅游合作效率的重要举措。

(一)构建区域旅游合作中区域利益机制的原则

区域内各地区基本利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实现本地区旅游经济增长;二是满足本地区政府层面的政治利益;三是满足本地区居民及投资者的偏好。根据以上利益诉求,构建区域利益机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市场机制原则

市场机制在区域利益分配中占有重要地位,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将促使各利益主体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而开展相互间的合作,通过横向的联合和纵向的兼并来整合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提高专业化的分工协作水平,从而优化旅游产业的组织结构,形成区域性的资源有效配置格局。

2法律手段原则

通过法律规范区域利益的补偿分配,必须明确划分出法律调整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实现权利和义务的行为,特别是要借助惩罚性的制度安排来防范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要充分利用利益约束、利益分享和利益补偿的法律机制等,协调好区域旅游合作中不同利益主体间、产业间、地区间的利益分配,确保区域旅游合作目标的顺利实现,这是区域旅游合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3制度设计原则

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构建合理利益机制的关键。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运用制度手段构建各地区在区域合作中的激励结构,通过利益补偿和对弱势群体的援助,维持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在保护各利益主体合法权益的同时。统筹兼顾,抓住各方利益的契合点,扩展共同利益,推动共同利益的整合,同时制约各个利益主体的行为。

4财政手段原则

财政手段对区域利益的补偿分配也起着很大的作用,特别在转移支付方面。一个内部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可以使区位、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不同的各地区通过合理分工协作而承担不同的旅游经济功能,克服单个城市在资源、空间等方面的不足,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实现单个城市无法达到的集聚经济和集群效应。在这一基础上对配合协调的地区,运用支付转移进行补偿,实现协调发展。

(二)构建区域旅游合作中区域利益机制的基本思路

建立完善的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利益机制是减少各地区在旅游合作中的冲突,促使区域旅游合作向纵深发展的需要。为了确保区域旅游合作的有效运转,各地区须在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构建有效的区域利益约束和分享机制,建立完善的利益补偿机制(如图1)。

1建立区域旅游利益约束机制

在区域旅游合作中,市场机制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作用,政府可以运用行政权力对经济进行干预。在个体利益的导向下,地方政府为追逐地方利益而产生对市场过度干预的行为,由此导致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利益冲突。因此,要建立区域旅游利益约束机制,一方面通过健全制度规范,对地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对于合作中可能出现的地方行政垄断,通过制度规范,规定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并对地方政府的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统一规范,体现机会均等、利益分享和公平竞争的原则,有效地消除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例如,出台合作的相关法规,包括区域内允许异地开办旅行社、导游跨地区带团、旅行社跨地区组团和外地车辆区域内自由通行等无障碍旅游政策,培育良好的旅游合作环境。另一方面,加强组织约束,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有效地规范官员的行为取向和行为模式,将政府政绩的评价与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短期及长远计划相结合,重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突出政绩考核体系的综合性,以鼓励、保护并推动区域旅游合作。

2建立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

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主体都有自身的利益选择与预期,因此,需要建立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是指各合作成员通过整合区域旅游业发展政策、制度设计来实现地方之间的利益转移,从而实现区域旅游利益在合作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该机制强调三个方面:一是机会平等,消除一切造成歧视和不平等的制度性障碍,让不同的地区都能够获得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发展机会;二是权利均衡,所有的地区都具有平等的权利,享受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的平等权利;三是责权统一,区域内各个成员的责任和权利是统一的,都是区域旅游的建设者,也是利益的享有者。各地方政府通过合理合法的程序协商制定利益分配机制,并在实践中确保制度实施程序的合理性,从而解决各地方政府在合作中的利益冲突,为区域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例如,社区居民是区域旅游合作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在以往不少区域合作中,当地社区的参与程度比较低,参与方式也比较单一,国外就出现过社区居民因为被迫出售土地而失业的现象。所以旅游合作应充分征求当地居民的意见,突破社区咨询和象征性的参与,增加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社区居民享受应得的权益。

3建立区域旅游利益补偿机制

区域经济合作贸易研究 篇6

一、模型构建及数据说明

本文借鉴韩家彬等 (2012) 的做法, 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把技术进步、出口、进口和FDI也引入生产函数, 把其他影响经济增长的不可观测的因素设为μ, 则传统的生产函数被改写为:。[2]为了减少异方差和统计数据中的价格变动的影响以及数据波动的不平稳性, 对上式取自然对数, 得到本文计量回归分析的面板数据模型:

Y为各省市的经济增长, 用CDP来表示;A为技术进步, 用各省市的研发投入表示;K为资本量, 用各省市的国内投资表示;L为劳动力, 用各省市的就业总人数表示;EX用各省市的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额表示;IM用各省市的货物和服务进总额表示;FDI用各省市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净流入量表示;c为随机误差项;j表示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i为省份;t为年份。

本文大部分数据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 少数缺失的数据利用中值法计算得出。进口、出口和FDI数据利用人民币对美元各年的年均汇率换算得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 (由于西藏所缺失数据太多, 故未将其纳入模型) 。[3]

二、实证分析

(一) 单位根检验

为了检验各个时间序列的平稳性, 回归之前需要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 防止“伪回归”, 本文主要采用LLC检验, IPS检验和ADF检验法。通过分别对Ln Y、Ln A、Ln K、Ln L、Ln EX、Ln IM、Ln FDI进行检验, 发现各序列都是非平稳的, 存在单位根;对其一阶差分后的序列进行检验, 发现各序列都是平稳的。故可知, 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各变量的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即为I (1) 过程。

(二) 协整检验

各变量的时间序列是同阶单整的, 故可进行协整分析。本文采用建立在Engle and Granger二步法检验基础上的面板协整检验, 具体方法有Pedroni检验和Kao检验 (结果见表1) 。Kao检验显示, 全国和东、中、西部的P值都是0, 在1%的显著水平下;Pedroni检验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各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即存在协整关系。

(三) 回归结果及分析

本文利用Hausman检验来分别确定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影响形式, 结果都拒绝了原假设, 故其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见表2。

注:***、**和*分别表示回归结果在1%、5%和10%的水平上显著。

结果显示, FDI、进出口贸易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就FDI而言,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 FDI流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这种负面影响总的来说不是十分强烈, 为-2.05%, 东部和西部分别为-11.22%和-6.56%,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西部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东部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 最早引入了大量FDI, 这些外资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一旦FDI的流入减少甚至出逃, 会对经济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4]随着产业和资本从沿海向内地转移, 中部地区流入的外资不断增加, 但由于中部经济发展欠发达, 基础设施不完善, 劳动力素质不高, 技术水平低等原因, 使得利用FDI的效率低下, 并没有推动经济增长, 甚至反而造成了大量资金的闲置和浪费。1999年以后, 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西部吸引外资提供了良机, 由于西部地域辽阔, 技术和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 涌入的外资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起到明显作用, 短期内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

进出口方面, 从全国来看, 进口和出口都能推动经济增长, 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比进口大, 这符合“出口促进经济增长”假说。东部地区的进口和出口对经济增长均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中部地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 但力度小于东部, 而进口的推动作用不显著;西部地区进口和出口都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东部地区凭借自身的比较优势, 进出口贸易平稳发展, 进入了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国际化模式;中部地区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 出口发展迅速, 但薄弱的基础使得进口贸易发展滞后, 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明显;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 出口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将会逐步显现, 进口虽然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 但强度不会太大。

最后结合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来看, 全国以及东、中、西部的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 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全国及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对而言, 中部和西部地区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低于资本和劳动力, 而且中部地区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西部地区。可见, 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是影响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因此,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1993—2013年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FDI、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得到以下结论和启示。

(一) 结论

在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 FDI、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但三者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从全国整体来看, FDI和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十分显著, 其中进口和出口贸易均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 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大于进口贸易, 而FDI却对经济增长起着负面影响;东部地区的情况与全国平均水平最为吻合, 虽然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仍大于进口贸易, 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以及FDI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地区, 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 而进口却不显著, FDI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低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出口贸易和FDI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 而进口贸易则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 但均不显著。另外, 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仍是影响全国及区域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

(二) 启示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三大区域应结合自身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特点, 因地制宜, 综合考虑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基本要素, 制定出具有特色的、适合本地区的综合发展策略, 避免盲目跟风和一刀切。

第一,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对外贸易发展成熟且与经济增长形成了良性机制, 进口、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大大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故相关部门应注重优化进出口商品的结构, 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提高商品的技术含量, 增强国内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提高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另外, 东部地区引入的大量外资已经渗入到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 外资流入的减少或出逃以及国际局势的变动会对其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故东部地区应逐步减少对外资的依赖, 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率, 并积极、有效利用国内资金, 合理分配内资与外资的比例, 防止外资独大。

第二, 对于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地区, 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出口拉动, 进口贸易发展萎缩, 外资流入量少。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除了要大力发展出口贸易以外, 要更加注重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外资投入环境,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吸引高质量的外资以解决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同时, 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管理经验, 努力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使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 从而提高进口贸易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三,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由于开放的时间相对较晚, 进出口贸易和外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不显著。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等优势, 并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等政策以及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 大力完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投资环境, 从而吸引FDI从东部和中部向西部流动并带动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转移, 促进西部地区企业成长、产业升级, 尽快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5]

参考文献

[1]赵春玲.湖北FDI、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 2012.

[2]韩家彬, 张振, 李豫新.进出口贸易、FDI对金砖5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12 (11) :66-73.

[3]邓淇中, 郭丹, 刘涛.FDI、进出口贸易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差异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10 (16) :107-109.

[4]毛新雅, 姚宇.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中国东部地区的实证[J].工业技术经济, 2009 (9) :146-152.

区域经济合作贸易研究 篇7

1 变量选取和数据处理

在研究经济问题时, 采用面板数据比单纯采用横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的优越。由于时间序列数据的自由度缺少和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常常使确定每个解释变量的个体影响的希望受到挫折,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或是增加样本信息或是减少模型要求的信息。而面板数据由于能提供更多的自由度和个体属性方面的信息, 所以能缩小模型的信息要求和数据提供的信息之间的距离。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的资料, 本文选择了我国1998~2008年东部、中部、西部GDP、出口、进口和产业人员数的省际面板数据以及1997~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FDI、国内投资、研发的省际面板数据 (由于西藏的外资吸引数量很少, 因此没有将其计算在内) 。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以及各省的统计年鉴。在做计量分析前, 为使计量结果更加精确, 对各变量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

GDP:应变量, 表示各省国内生产总值, 按照公式GDP平减指数=现价GDP/不变价格GDP计算得到;

INV:表示国内资本, 数据由全社会固定投资减去FDI得到, 本文以1996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指数为基期进行折算;考虑到国内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滞后期的影响, 本文最终用滞后一期的国内资本来表示当期的国内资本。

EX:表示各省出口总额, 本文以1997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基期进行折算;

IM:表示各省进口总额, 本文以1997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基期进行折算;

FDI:表示各省外商直接投资流量, 数据按照当年的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折算, 本文以1996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指数为基期进行折算;考虑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滞后期的影响, 本文最终用滞后一期的FDI来表示当期的FDI。

R&D:表示各省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考虑到研发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滞后期的影响, 本文最终用滞后一期的R&D来表示当期的R&D。

L:表示各省的从业人员数。

其中,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市;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1个省市。

2 计量分析

由于是比较分析东、中、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和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根据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基础上, 建立计量模型设定如下:

式 (1) 中, i (i=1, 2, 3) 表示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j表示属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各个省份;t (t=1997, 1998, …, 2008) 表示年份, μ表示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

利用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 分别对三个地区进行最小二乘回归, 得到如下结果 (表1) :

3 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对比表1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3.1 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的拟合优度为0.9366, F=556.192, 且各变量都通过10%的t检验, 说明东部地区拟合效果很好;D-W值为1.93, 说明模型的整体解释能力很强, 模型不存在自相关。东部地区进出口贸易、FDI中, 出口、进口和滞后一期的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正的, 且出口的系数大于进口的系数, 而进口的系数又大于外商直接投资的系数, 说明东部地区利用地理位置及经济基础实施较为完善的优势, 率先使经济发展进入了中级发展阶段, 进而进入了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国际化模式。

3.2 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拟合优度为0.9707, F=596.008, 且各变量都通过10%的t检验, 说明中部地区的拟合效果很好, D-W值为2.04, 说明模型的整体解释能力很强, 模型也不存在自相关。中部地区进出口贸易、FDI中, 出口、进口和滞后一期的FDI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正的, 且三者的弹性系数相差不大。由于中部地区刚好处于东部和西部之间, 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东部落后, 但又比西部领先, 加之目前我国正面临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原来在东部地区的制造业基于环境及成本优势考虑, 纷纷转移到中部和西部地区, 间接促进了中部地区出口能力的提高;而通过进口, 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 缩小了和东部地区的技术差距, 带动了相关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

3.3 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的拟合优度为0.9599 F=1044.960, 且各变量都通过10%的t检验, 说明西部地区的拟合效果很好, D-W值为1.96, 说明模型的整体解释能力很强, 模型也不存在自相关。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FDI中, 出口、进口和FDI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正的, 说明在西部地区, 进出口贸易、FDI都对经济增长起正效应。

根据以上的实证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进出口贸易、FDI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不同影响。由于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不同的阶段, 东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模式以出口为主, 中部地区则进入到进出口贸易及FDI均衡发展的模式, 而西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及FDI还是以进口为主。

4 结论与建议

进出口贸易、FDI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而进口虽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 但是通过它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一些无形的东西, 从长期角度考虑是利大于弊。我国正处于从主要依赖要素投入而支撑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过程中, 所以进口和FDI的这种技术溢出效应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实证结论并结合对外贸易模式的演化规律, 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4.1 制定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东、中、西部地区应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1) 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应制定以出口为主的中级国际化发展模式。在当前出口为主的中级国际化发展模式的同时, 要努力进入到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主的国际化最高阶段, 率先鼓励一批在国际上也处于竞争的企业走出去, 先到非洲和亚洲部分发展中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这样做既可以利用当地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又节约运输成本和节约资源并积累相关经验, 使我国的部分产业逐步具备和发达国家竞争的能力。

(2)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中等, 应制定均衡发展的国际化模式。要利用经济基础相对较好、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的优势, 多引进一些高质量的外商直接投资, 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产业升级, 发展壮大自身的优势产业, 从对外贸易的均衡发展逐步过渡到以出口为主的国际化模式, 并带动经济发展水平上升到中级发展阶段。

(3)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应制定以进口为主的初级国际化发展模式。国家“西部大开发建设”实施多年, 有力地带动国内和国际资本对该地区的投资, 西部要利用起国家对西部的相关倾斜政策, 以及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的优势, 逐步摆脱以进口为主的国际化模式, 着重发展基础性产业, 充分利用起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进出口贸易和FDI, 加快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逐步由内向国际化阶段过渡到外向国际化阶段, 使经济发展水平向前发展。

4.2 积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

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进出口贸易和FDI外, 还有技术、劳动力、国内投资、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基本要素, 要把它们综合起来考虑, 积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加快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要抓住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机遇, 摆脱目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生产方式, 重点发展一批技术密集型产业, 带动东部地区部分产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大力引进国外的高新技术, 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同时重点发展一批优势产业, 在适当的时候鼓励企业大胆对外直接投资, 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劳动力,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部地区要抓住国家振兴中部地区的政策以及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 大力改善交通设施、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本地区的科研能力;西部地区的经济相对较为落后, 要按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 切不可心急, 先修好内功, 重视教育, 要利用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 只有把进出口贸易和FDI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并以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 经济才能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摘要:进出口贸易和FDI (外商直接投资) 的快速增加是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本文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进出口贸易、FDI发展模式的不同, 从区域经济的层面出发, 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来分析不同地区进出口贸易和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 从而为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FDI,区域经济,影响

参考文献

[1]周婧雅.FDI、对外贸易与山东区域经济增长[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 (10) .

[2]邓淇中.FDI、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J].科学决策, 2010 (01) .

区域经济合作贸易研究 篇8

1 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东北亚各国的贸易现状

自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 东北三省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步伐加快, 对外开放度提高, 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2013年, 东北三省进出口总额为1790.13亿美元, 同比增长39.2%, 其中, 出口额为875.27, 同比增长36.9%, 进口额为914.86, 同比增长41.6%。2013年辽宁全年进出口总额1142.8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9.8%。其中, 出口总额645.4亿美元, 增长11.4%;进口总额497.4亿美元, 增长7.8%;吉林全年全省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58.53亿美元, 增长5.2%。其中, 实现出口总值67.57亿美元, 增长12.9%;实现进口总值190.96亿美元, 增长2.8%;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由降转增,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388.8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3.4%。其中, 出口162.3亿美元, 增长12.4%;进口226.5亿美元, 下降2.2%。可见, 东北三省的对外贸易额增长迅速, 对外贸易发展良好。

从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的国别 (地区) 结构来看, 东北亚各国是该地区发展对外贸易的重点, 但各省主要的贸易国 (地区) 不尽相同。2013年末辽宁省对外贸易国家 (地区) 217个。全年对亚洲出口380.4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3%。其中, 对东盟出口116.8亿美元, 增长45%;对香港地区出口40.7亿美元, 增长20.7%;对日本出口101.2亿美元, 下降0.1%;对韩国出口54亿美元, 下降3%。全年对欧洲出口101.4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对欧盟出口86.2亿美元, 增长13.6%。全年对北美洲出口89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5.4%, 其中对美国出口79.4亿美元, 增长15.6%。全年对拉丁美洲出口41.7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3%。全年对非洲出口23.1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6.9%。2013年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进出口223.6亿美元, 增长5.8%;对美国进出口19.6亿美元, 下降7.4%;对印度进出口6.1亿美元, 增长7.0%;对欧盟 (28国) 进出口22.9亿美元, 增长1.9%;对巴西进出口13.8亿美元, 增长62.0%;对马来西亚进出口6.1亿美元, 增长34.1%;对韩国进出口4.4亿美元, 下降43.5%;对日本进出口4.3亿美元, 下降23.2%;对新加坡进出口3.7亿美元, 增长25.5%。吉林省主要贸易对象也集中在日、韩等国 (2) 。可见, 日本、韩国和俄罗斯这些东北亚国家是东北三省的主要贸易国, 因此加强与东北亚地区的贸易合作是东北地区发展对外贸易的重点。

亿美元

资料来源:《2013年辽宁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吉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亚各国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2.1 贸易规模方面存在的问题

(1) 总的看来, 东北三省贸易规模不大, 占全国比重较小。近几年东北三省与东北亚各国的贸易规模虽然不断增大, 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 东北三省与东北亚5国的进出口总额在我国与这5国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仍然比较小, 有的甚至逐年减少。2010~2012年, 东北三省对韩国进出口总额分别为846304万美元、1019603万美元和1039918万美元, 分别占整个中韩进出口总额的4.1%、4.2%和4.1%, 有下降趋势。2010~2012年, 东北三省对日本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889760万美元、2102680万美元和1897232万美元, 分别占整个中日进出口总额的6.3%、6.1%和5.8%, 也呈现下降趋势。可见日韩两国虽然是东北三省的贸易大国, 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 东北三省与两国的贸易额仍占很小比重。在这几年的双边贸易发展过程中, 这一现象并没有改变, 并且增长速度低于全国的总水平。东北三省与俄罗斯的贸易额近几年增长最为迅速, 2010~2012年, 东北三省对俄罗斯进出口总额分别为969883万美元、2185938万美元和2458595万美元, 分别占整个中日进出口总额的17.5%、27.6%和27.9% (具体见表2) 。在中俄贸易额中所占比重虽然高于其他东北亚国家, 但这几年增幅比较小。由此可见, 东北三省与东北亚国家的贸易规模比较小, 在我国对外贸易额中的比重不如其他地区, 这不利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但是, 也意味着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东北亚各国间的贸易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东北三省应该充分利用这种空间加强与东北亚各国的贸易往来。

万美元

注释:比重是指东北三省与韩、日、俄进出口额占我国与韩、日、俄进出口总额的百分比。数据来源:《2013年辽宁统计年鉴》、《2013年吉林统计年鉴》、《2013年黑龙江统计年鉴》、《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2) 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北亚各国与东北三省之间的贸易发展不平衡, 地区差距较大, 这不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韩国、日本与东北地区的贸易合作主要集中在辽宁省。

2010~2012年, 辽宁省与韩国进出口总额分别为707507万美元、865247万美元和901567万美元, 分别占东北三省与韩国的进出口总额的83.6%、84.9%和86.7%, 而吉林与韩国进出口总额分别为63662万美元、68803万美元和60893万美元, 分别占东北三省与韩国的进出口总额的7.5%、6.7%和5.9%, 黑龙江与韩国进出口总额分别为75135万美元、85553万美元和77458万美元, 分别占东北三省与韩国的进出口总额的8.9%、8.4%和7.4% (具体见表3) 。

万美元

注释:比重是指东北三省与韩国进出口额占东北与韩国进出口总额的百分比。数据来源:《2013年辽宁统计年鉴》、《2013年吉林统计年鉴》、《2013年黑龙江统计年鉴》。

2010~2012年, 辽宁省与日本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533814万美元、1721208万美元和1558982万美元, 分别占东北三省与日本的进出口总额的81.2%、81.9%和82.2%, 而吉林与日本进出口总额分别为289118万美元、312615万美元和281813万美元, 分别占东北三省与日本的进出口总额的15.3%、14.9%和14.9%, 黑龙江与日本进出口总额分别为66828万美元、68857万美元和56437万美元, 分别占东北三省与日本的进出口总额的3.5%、3.3%和3.0% (具体见表4) 。

万美元

注释:比重是指东北三省与日本进出口额占东北与日本进出口总额的百分比。数据来源:《2013年辽宁统计年鉴》、《2013年吉林统计年鉴》、《2013年黑龙江统计年鉴》。

俄罗斯与东北地区的贸易合作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 2010~2012年, 黑龙江与俄罗斯进出口总额分别为747356万美元、1898618万美元和2130921万美元, 分别占东北三省与俄罗斯的进出口总额的77.1%、86.9%和86.7%, 辽宁省与俄罗斯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60125万美元、216756

万美元和245462万美元, 分别占东北三省与俄罗斯的进出口总额的16.5%、9.9%和10.0%, 而吉林与俄罗斯进出口总额分别为62402万美元、70564万美元和82212万美元, 分别占东北三省与俄罗斯的进出口总额的6.4%、3.2%和3.3% (具体见表5) 。

万美元

注释:比重是指东北三省与俄罗斯进出口额占东北与俄罗斯进出口总额的百分比。数据来源:《2013年辽宁统计年鉴》、《2013年吉林统计年鉴》、《2013年黑龙江统计年鉴》。

可见, 东北三省与东北亚各国贸易发展中, 地区发展不平衡, 这会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因此, 东北三省应该不断加强与东北亚各国的贸易往来, 充分参与到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去。

(3) 东北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区域市场。由于市场发展程度比较低, 地区分割, 使得东北三省的生产要素难以依据市场化原则进行合理的配置, 导致生产要素很难有效的分配到效率比较高的企业、地区或者产业, 难以建立起地区比较优势, 不利于各省进行集团化合作以提升与东北亚的贸易合作。因此, 这不仅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东北亚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也阻碍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不断振兴。

(4) 东北三省出口企业在对东北亚地区出口过程中, 缺乏产品的品牌意识。例如近年来虽然东北三省对俄罗斯的出口迅速增长, 但是由于不重视产品的品牌形象, 使得很多东北三省的产品在俄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在对日韩出口过程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这对东北三省对东北亚地区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2 贸易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初级产品出口比重过大, 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偏低。从上述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亚各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东北三省外贸出口主要依靠初级产品、粗加工制成品。例如, 2013年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261.5亿美元, 仅增长1.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4.3亿美元, 仅增长6.7%;吉林机电产品出口134.7亿美元, 下降6.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5.6亿美元, 下降5.6%;黑龙江机电产品出口47.9亿美元, 增长9.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0亿美元, 增长9.7%。可见, 东北地区对东北亚各国贸易的商品结构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 这是限制东北地区对东北亚各国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2) 原材料和资源类产品进口比重大, 对外资源依赖性强。东北三省从东北亚国家的进口产品中, 原材料和资源类产品占有很大的比重, 这就使东北三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东北亚国家的资源产生很大的依赖。比如, 黑龙江每年都要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的肥料、原木、原油、纸浆、和钢材等资源类产品。近几年, 这些产品的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不断提高, 从而使东北地区很多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 从不利于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东北地区现在的产业结构虽以重化工业、基础原材料和资源产品加工工业为主, 但其中资源型产业在重工业中占据绝大部分, 因此对外资源的依赖性不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也影响其产品在东北亚市场上的竞争力。

(3) 国有企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东北三省有很多的国有企业, 并且大多数国企涉及装备制造业和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业部门。在过去这些重化工业是东北地区的强项和优势, 但是这些国有企业的优势在外贸发展过程中却没有发挥出来。近些年来, 东北三省对东北亚各国出口的机械设备、机电产品及石油化工等产品比重小。这些涉及传统产业的国有企业, 虽然经过近20多年的改造调整, 但是产业结构仍然未能有较大改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造业依然是以原材料工业作为支柱, 天然气开采、农产品加工和木材采运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专业化部门, 由于其产业链条比较短, 导致难以发展下游产业, 深加工工业的发展也较为滞后, 同时, 大部分的国有企业的生产设备相对老化, 导致产业机构调整的阻力大, 困难重重。随着时间的推移, 最后导致这些产业设备和技术老化, 经济效益低下, 所制造的产品不但成本高而且质量低下, 缺乏竞争力, 这就使众多东北国有大型企业过早地成为“夕阳工业”并退出了国际竞争的行列, 这是这些年来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贸易实现跨越式战略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 调整产业结构, 降低能耗, 强化环保节能减排, 是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惟有这样, 才能提高和发挥国有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换句话讲, 只有把国有企业做强做大, 才能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才能更好地参与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 才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实现“再工业化”。

3 东北老工业基地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

当前, 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亚国家合作的模式需进一步从互补型提升至战略型。我们认为,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合作内容。

3.1 科技合作

在互补性的合作背景之下, 技术合作是在有限的领域当中不同技术水平的商品之间所进行的跨国交易, 比如进口军工产品和出口家电等。而战略型合作则是深入到生产过程进行研发合作。战略型合作几乎可以适用于所有的经济部门, 例如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宇航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一些传统产业, 比如共同合作开发环保型的新型纺织面料, 共同开发矿产的提炼和开采技术等。高新技术部门是以投资知识作为核心, 其研发规模较大, 也是各国之间进行科技合作的重点。与传统的技术贸易相比较, 合作开发具有合作空间大的特点, 可以通过投资来促进贸易, 提高贸易商品的附加值等。另外, 合作开发还可以把两国之间的科研能力相结合并推动两国的科技共同进步, 从而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提高两国的国际竞争力。

为此, 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充分利用东北亚地区现有的各种信息合作载体, 加强与东北亚各国在科技发展战略、政策的协调与合作, 建立区域灵活多样的科技投资基金筹措机制和多层次的科技合作咨询服务机制, 以科技合作产业化不断巩固和充实东北亚科技合作, 以科技中心为合作纽带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亚区域科技实践合作创新的发展。

3.2 环境合作

在保护区域环境问题上, 东北亚各国存在共同利益。因此, 与政治、经济合作相比, 环境合作最易被东北亚合作各方所接受, 它将有效改善合作各方的关系。环境合作与经济合作互为因果, 它既是经济合作的前提, 也是经济合作的结果。东北老工业基地“再工业化”发展和全面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必将对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以加大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因此, 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亚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目前中国对东北亚国家的环境合作主要集中于日本和韩国, 而与俄罗斯、蒙古和朝鲜的环境合作力度较小。而且, 中国与日韩在环境合作方面主要是受援方, 合作项目实施的质量与效率不高。

为此, 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在环境合作中发挥更为主动、积极的作用, 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环境保护合作的规划和部署, 加强环境产业的意识, 建立起环保区域资金筹措机制、环保区域组织协调机制、区域环保科技合作机制区域环境标准与评估机制和区域环境控制与补偿机制等, 拓宽环境保护合作的范围。

3.3 加强文化交流, 促进政治互信机制的建立

妨碍东北亚区域合作模式由互补型向战略型提升的最大因素是由历史原因及文化差异造成的东北亚各国间相互信任的缺失。为此, 东北老工业基地应通过推进文化交流, 进而达到促进我国与东北亚各国政治互信机制的建立、加强政治与外交合作的目的。在此方面, 东北三省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拓宽和利用相关渠道, 提高和东北亚各国人民对相互国家发展状况和文化传统的认识和了解, 国家政府可以进行相互往来和交流活动, 例如中俄“友好年”, 建立起东北亚区域范围内各国地方政府“友好城市”, 以及鼓励建立民间文化组织、组织跨文化培训、开展跨国办学教育及召开国际研讨会等活动。通过相互之间的文化往来, 加强东北亚区域的凝聚力, 进而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共同的地区认同。

3.4 推动合作制度安排由区域化向区域主义迈进

中央政府层面在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强与东北亚国家合作机制化建设问题上, 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种模式。

3.4.1 一步到位的多边模式

也就是说, 将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朝鲜在内的东北亚6国一步到位组织到一起, 在一个框架下直接进行多边对话。不过, 由于东北亚地区地域辽阔, 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加之政治、民族矛盾错综复杂, 该模式一下子实施的难度较大。但是, 有必要考虑将其作为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总体框架和长远目标。

3.4.2 中日韩三边模式

东北亚区域合作能否成功的关键, 在于中日韩三国能否建立起真正的自由贸易区, 这实际也是东亚区域合作机制化推进的关键因素。目前来看, 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接近, 三国之间的经济依赖程度也在逐渐加强, 已经具备了建立经济共同体的有利条件。但复杂的政治地缘现实是中日韩三边合作无法回避的问题, 它对中日韩合作机制化的推进具有极大的制约作用。该模式能否建立, 取决于三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和成功的外交策略。

3.4.3 双边合作模式

由于双边合作模式只关系到两个谈判的主体, 所以面对的阻力要小一些。和多边谈判相比较, 双边自由贸易谈判具备易于克服地域局限、易于达成协议、涉及更多领域、谈判时间短等优点。同时, 经过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 可以把谈判过程当中所积累的经验使用到多边以及区域谈判当中。所以, 双边合作模式具有较强的现实可操作性。不过, 相互交叉与多层重叠的自由贸易区的各种规则可能会增加各经济体之间的交易成本, 因此需要加强合作各方在贸易便利化方面的协调。

地方政府参与区域合作具有灵活、高效和务实的优越性, 因此, 是推进区域主义发展的重要补充要素。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促进和东北亚合作机制化的方面应考虑开展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试点、建立边境经济合作区以及进一步推进“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首脑会议”的制度化建设。

摘要:当前, 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亚各国之间的贸易发展总体态势良好, 但也存在贸易规模不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北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区域市场、缺乏产品的品牌意识、初级产品出口比重过大, 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偏低、原材料和资源类产品进口比重大, 对外资源依赖性强、国有企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方面的问题, 对此, 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亚国家合作的模式需进一步从互补型提升至战略型, 主要包括科技合作、环境合作、加强文化交流, 促进政治互信机制的建立、推动合作制度安排等。

区域经济合作贸易研究 篇9

东部沿海地区对外贸易的依存度较高, 反映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 对外贸易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 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度的提高, 东部沿海地区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对外贸易极大推动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 同时也带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使该区域劳动力收入水平提高。

另一方面,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从对外贸易方式和主体结构上来看, 以加工贸易为主, 在以出口加工为主要业务的中小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份额很大, 这部分企业的对外贸易不仅给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了国外先进的加工技术和管理经验, 促进了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同时也扩大了其产品在国外的市场份额, 提升了该区域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1 对外贸易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对外贸易起着重要作用, 面对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 能否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规模。对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由于开放度高, 对外贸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尤为突出, 但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 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复杂。国际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在区域经济中都面临着很多潜在风险。任何企业或地区, 都很难把握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情况, 也无法准确确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和区域的产业结构布局, 更无法预测各国的政治、对外贸易的相关政策走向。

其次, 我国对外贸易, 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依存度过高。物资过分依赖于进口, 上游原材料价格对我国加工的工业品的成品影响很大, 国际市场的产品价格上涨, 会使我国消费领域的价格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 一些重要的战略物资 (如原油、铁矿石、煤炭等) 价格的上涨甚至给我国造成了持续的通货膨胀压力, 也带来了严重的失业等社会问题。许多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东部沿海地区的出口加工企业更是举步维艰。

再次, 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加工产品的附加值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资本和技术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而我国对外贸易中出口产品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小, 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面对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 我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下降, 而科学和技术发展水平离发达国家还相差很远, 尤其是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差, 因此很难参与到国际高端产品市场的竞争。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很大。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集中于出口加工业务, 利润空间较小、技术水平较低, 面对世界经济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 一些企业已经深深感觉到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转变发展方式, 谋求可持续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 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 但转型升级过程也面临着较多困难。一方面,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目前, 我国的金融制度结构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 金融体系的信贷发放和证券市场融资政策大都向大型企业倾斜, 东部沿海的中小加工企业很难获得正规金融体系的融资支持。另一方面, 东部沿海中小加工企业出口产品的结构单一。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很低, 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及资源成本的比较优势, 甚至一些企业的利润来源于出口退税。因此, 面临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等严峻考验,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迫在眉睫。东部沿海区域内企业产品的出口秩序也非常混乱, 由于出口产品的差异小, 区域内企业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价格是企业间竞争的主要工具, 这也进一步挤压了沿海地区出口产品的利润空间。

2 对外贸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我国对外贸易的规模较大, 进出口在经济发展中作用举足轻重。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由于开放度远高于内陆地区, 对外贸易对促进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大, 同时, 对外贸易除了能够带来利润, 还能够为国内企业带来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制度, 是国内企业改进技术、优化产品结构的重要动力, 也是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竞争能力的重要引擎。针对上述问题,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对外贸易加以完善和指导:

2.1 调整产业结构

金融危机使我国产业结构、企业产品结构暴露出很多问题。国外市场的低迷使对外贸易量大的企业尤其是出口加工企业产品积压严重, 工厂停工, 工人失业。究其原因是企业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 企业抗风险能力弱, 产品无法适应国内市场。因此, 国内企业应重视开拓国内市场, 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研发和生产国内市场急需的产品, 从而实现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 并有效缓解失业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纵观我国经济发展情况, 经济结构不合理, 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转变, 出口企业应该响应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号召, 转变经营思路, 从生产低附加值高耗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加大研发投入, 转向生产新能源、新材料的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 同时调整产品的国内外市场份额, 提高企业对抗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 谋求区域经济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转变招商思路,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在招商引资方面, 各地区政府要积极拓展招商引资渠道, 提高外资和合资企业生产技术水平,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利用引进的资本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 提升区域内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 推进技术溢出和扩散, 帮助国内企业改进工艺, 升级产品。同时也要重视引入先进的人才和智力资源, 鼓励国内企业向外资、合资企业学习, 开展管理理念创新、管理制度创新。还要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 适当扩大金融、保险、物流等领域的开放度, 加大各行业的国际化水平。

在积极利用外资的同时也要加快推动我国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我国招商引资的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但对外投资规模却非常小, 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对外投资更少。截止2010年底, 我国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累计2600亿美元, 仅仅相当于我国引进外商投资的16.6%, 我国拥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聊聊无几。因此, 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变关键是要鼓励我国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国门, 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一方面相关的政府机构要鼓励大型企业开展跨国经营, 加大对外投资, 特别市一些大型成套设备、先进技术的出口, 简化审批手续, 并加强对企业对外投资的宏观指导, 加大对外投资环境的研究考查力度, 完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 建立健全投资的促进和保障机制。

2.3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在我国的出口产品中, 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大概只占10%, 其余90%都是“贴牌”生产, 而在价值链中生产环节的利润是相当微薄的, 越是技术水平高的产品附加值越高, 国外企业处于价值链的前端, 垄断了技术的研发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 国内企业虽然拥有很高的出口产品产量, 但受益却很少。为此, 相关政府应建立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 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改善信贷和融资环境, 鼓励企业加大投入, 以市场为导向, 强化技术研发, 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

政府要助推企业自主创新, 加大教育科研投入, 为构建创新型产业结构创造良好环境。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联盟, 重视教研结合, 并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提高科研经费的利用效率, 达到产学研的密切结合, 发挥科研院所对国内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2.4 促进东部沿海中小型企业对外贸易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往往规模较小, 企业中产权与个人产权混合, 有些甚至存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 因此在企业制度上存在着劣势, 要实现可持续高效发展, 就应该尽快改革企业管理制度, 由传统的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实现资本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分离, 聘用职业经理人, 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克服集权管理的不足, 通过管理制度创新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推进决策科学化。

经过管理改革的中小企业, 特别是东部沿海的出口加工企业, 要想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就必须增强企业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而出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水平上, 因此企业必须加大投入进行先进技术研发, 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扩大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范围。同时, 要注重人才的培养, 管理理念的更新和先进体制的引进,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另外, 随着世界环境的不断恶化, 社会消费者对于环境的关注也变得越来越重, 低碳生产和生活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绿色生产和消费的趋势, 加大投入, 改进工艺, 推进清洁生产, 积极开发无污染、少污染的产品, 把绿色产业作为企业持续发展和提升出口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向。其中可采取战略性的产业政策, 通过调整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优惠政策等加以扶持, 培育区域经济优势, 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5 创新对外贸易立法, 不断提高法制意识

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出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的品质和效益较低、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不均衡、贸易方式存在局限等问题。因此, 我国对外贸易受到资源环境制约、贸易摩擦等问题频繁出现。相关政府部门极需深入调研国内外经济和政策环境, 掌握其变化情况, 持续深入地完善我国对外贸政策, 更新关税、贸易方式、进口、服务贸易等政策, 并构建出我国对外贸易法律的总体框架和体系。其中可以借鉴国外贸易立法的成功经验, 使我国的对外贸易立法与国际贸易法律并轨。另外要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探索并建立起可操作性强的对外贸易管理相关法律、规章制度, 并不断完善贸易担保制度。

参考文献

[1]鲁越.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对外贸易现状和宏观经济政策[J].特区经济, 2010 (11) .

[2]江育春.后金融危机时期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探析[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 2010 (2) .

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补偿机制研究 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补偿机制;政府行为企业化;外部性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09)03—0027—06

一、问题提出及文献述评

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瓶颈和制约因素,造成合作效果不佳。主要问题有不合作、合作成本高、效率低下,结果导致区域经济差距加大。问题存在的根源之一是中央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引导职能异化为中央财政代为实施区域补偿政策或财政救济政策,并以此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失衡。而地方政府之间没有经济性和合作性的补偿,故区域经济合力效应不能有效地发挥。中央财政补偿使得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补偿者和被补偿者身份模糊,从而使得经济补偿本来可以发挥作用的却不能够发挥出来。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扶贫并不是根据区域经济合作的需要,而是根据中央的行政安排,这种地方政府补偿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因此,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基础上的补偿机制,该项研究对区域经济合作不论从深度还是广度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关区域合作的研究比较多,研究主要集中在合作领域、合作方式和合作机制等问题。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指导机制,地方政府协调机制,企业促进机制和中介机构发挥作用机制,区域经济合作补偿机制研究的文献很少。本文从政府行为企业化人手,研究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行为具有负外部性及其补救措施——补偿机制。政府作为补偿主体,从不同层次来看,上级政府要用税收及转移支付方式进行由上而下的补偿,同级政府可以通过市场行为采取企业补偿和合作补偿。

二、政府行为企业化及其解释

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地方政府融合了政治权力和控制经济资源权力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由于政治权力差异和控制资源的不同,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了差异性、不平衡性。与此同时,政府间的竞争与合作也反映了区域经济的竞争与合作。在这种融合过程中伴随着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关系的博弈。对于我国地方政府行为有不同的理论解释,比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种:地方国家合作主义模式、政府厂商论、企业型政府和政府至高无尚论。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必须由政府推动和主导。某种意义上说,我国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是在政府主导下发挥后发优势,实施追赶型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本质上,政府具有企业性特征,由于市场转型,因而在实施过程中政府变成企业化政府:像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一样追求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中国政府行为企业化在中国渐进式改革中创造了持续高速发展的奇迹,被西方学者冠以“北京共识”,并且被当作一种模式区别于新经济自由主义倡导的“华盛顿共识”。由于中国的国情,政府行为企业化有其独特的形成路径。政府的准企业性质主要体现为他们追求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

政府在推动我国市场化进程和发展地方经济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由于政府行为企业化,增强了政府办事的目的性和提高了办事效率。中国经济发展奇迹主要来自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来自中央向地方政府的经济分权,并从体制上维持一个集中的政治权威,把巨大的经济体分解为众多独立决策的小型地方经济,创造出了地方为经济增长而竞争的“控制权市场”。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导致地方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有利于投资增长的政策环境的改善,并加快了金融深化的进程和融资市场化的步伐。同时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和中国经济的深度开放,也是地方为增长而竞争的结果。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地方政府作用主要表现在倡导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和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政府行为企业化重要原因是行政边界和经济区域高度重合。中国的行政边界和经济边界高度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区经济”,它以地方政府管理和规划经济为核心,以其管辖的行政区为边界,并视行政边界为“经济边界”,有意识地限制地方财政投入到行政边界以外地区。行政边界与经济边界高度重合最显著的表象为:地方政府会有意识阻止或促使生产要素在跨行政区的流动;行政经济区之间的产业同构现象比较明显,经济结构变化缓慢,除非有外部因素推动;经济中心和行政中心高度重合,政府对经济具有主导作用;地方政府表现出过多的参与企业竞争的经济行为;行政经济区的经济辐射能力有限,区域边界经济成长性较弱。

在行政边界与经济边界重合前提下,区域经济合作的交易成本呈现出递增趋势。在区域经济合作初期,由于行政边界和经济边界的高度重合,经济合作的效率非常高。从短期来看,交易成本低、效率高是因为政府积极参与具有内在的动力:税收和升职。从交易费用来看,行政经济区域在搜集信息、谈判和签订契约、履行契约、监督契约實施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效率。从长期来看,交易成本上升是因为在腐败、寻租和缺少利益刺激的情况下会导致效率低下或不作为,或者是提高了决策费用、实施费用以及监督费用。

决策费用是政府通过既定的政治程序确定公共产品的配置规模、结构时所产生的费用总和。首先,由于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消费者从公共产品中得到的效用不能通过市场机制的价格信号来反映,因而很难得到一个准确的关于公共产品需求状况的信息,这增加了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费用。其次,在民主机制下,公共产品的供给是由投票机制来决定公共产品供给的,在公共产品的性质和选民的消费偏好、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通过一致同意或多数同意的方式来决定公共产品的供给方案,必然会发生较高的决策费用。

实施费用是指政府在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筹资费用、投资成本和分配成本。假设政府在供给公共产品时的生产成本是常数,那么实施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

为保证政府部门有效率的供给公共产品,通过各种监督手段建立约束机制非常必要,因此在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中必然会发生相应的监督费用。由于政府部门产权的特殊性,政府部门不能像私人部门那样供给各种各样的物质激励手段;同时,道德风险和代理风险也可能出现在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当某一个制度执行的监督成本过大时,则说明此项制度是失败或无效的。

由于分税制下的税收要求和任职绩效考虑,政府和政府官员在区域经济合作和合作补偿中起到非

常重要的作用。交易费用与成本大小完全取决于政府官员的行为。在全局和整体利益下,区域经济合作中必然存在利益的不对等性,如果政府官员把个人利益掺和到区域经济合作和补偿中,在双重约束下,合作及补偿会走向两个极端:愉快合作和不合作。本文研究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企业行为企业化实质上就是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行为像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一样,追求利益最大化,并由此产生外部性。

三、政府行为企业化负外部性

政府行为企业化存在着正、负外部效应,且负外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正外部性具有替代作用。地方政府对自己企业化行为能够给其他地区产生什么样的正效应和负效应是清楚的,但是由于体制和区域的因素,它不需要为负外部性承担责任,同样正的外部性也得不到补偿。因此,在区域经济合作中负外部性呈现有意性特征,并表现为稳态。

政府市场化外部性存在的前提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企业化政府和转型时期。在这三个条件下,地方政府企业化表现较为突出,并导致政府市场化外部性特征也更为明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政府行为的指导线,按照“猫论”只要能够把经济搞上去,不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是政绩和才干的体现。因而,外部性的根源在诸多产权不清的前提下追求政绩、税收和剩余权控制形成强大的负外部性。

从制度职能来看,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行为企业化外部性表现为:

1.市场壁垒。市场准入、市场退出和市场过程管制等政府行为对市场主体(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市场行为的直接的和强制性的干预而形成的外部性。市场准入制度有利于在位企业资本市场和组织内部的利益相关者,而不利于其产品市场的利益相关者,因为投资者可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行为企业化形成的外部性主要体现在行政化的市场壁垒,产生的结果是资源超配置或者资源闲置。

2.收入分配负效应。政府借助于财政、货币政策改变市场信号,从而对微观主体产生外部影响。显然,这种影响是通过市场机制而起作用的。宏观调控型外部性的一大特征是正、负外部性的并存性,如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在存在负斜率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情况下还有利于失业者,但不利于债权人和拿固定收入的人。在我国区域差异较大,同一政策对于不同区域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乃至相反的。更为甚者,一个地区社会福利政策影响到其他地区的收入分配。

3.公共物品供给的不公平性。在我国转型时期,公共物品供给特点是公共物品供给的外部性非常严重。如,普遍的对劳动者的合法权利的保护不力;在农民事前毫不知情、事中无任何谈判权、事后只有很少补偿的情况下,征用农民的土地,结果造成行政权侵犯农民的土地财产权;为了保护城市居民的既得利益而禁止农民工自由进入城市或限制其就业范围等。在区域经济中,公共物品的提供与享有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高度相關,这又诱导资源在区域间的流动。

4.转移支付的不对等。转移支付通过公开的和直接的货币性与隐蔽的和间接的非货币性的转移支付两种方式进行。失业救济、贫困补助就是直接货币转移;对亏损国企的补贴和对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国内特定产业的关税的与非关税的保护等所实现的转移支付都是间接的、非货币的转移支付。在我国货币性的转移支付不足,各种非货币性的转移支付却大量存在。在不同层次上的政府转移支付,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转移支持意味着生活及产品成本的下降。

从经济职能来看,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行为企业化的外部性表现为:区域经济合作中利益不均等性、区域位势差难以消除、财富负效应、区域资源的净流出及挤出效应。

1.区域经济合作中利益不均等性。区域经济合作遵循互利互惠和自愿原则。在双方都可以获得利益的基础上合作才有可能发生,按照帕累托最优原理,区域经济合作至少不让一方利益受损。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更注重短期利益,这是由政府官员的任期决定的。区域经济合作中短期利益为正,而长期利益为负,如果长期利益加上短期利益和为负,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利益不均等就更为明显。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分工决定合作双方的利益分配。利益不均等还表现在收入增长的速率的不均等,在区域经济合作中,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总量和增长速度都要快于另一个地区,进而造成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2.区域位势差。区域的位势差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现状差异,综合反映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又是未来发展的起点,具有区域性和可变性。区域性会形成区域的产业特色,有特色的区域产业可能会形成更大的优势,从而会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这样,如果存在着区域差距,政府就可以通过支持和培育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而控制和缩小区域差距。

在我国区域的位势差本来就是地方政府之间相互竞争形成的。政府企业化行为必然会加强和巩固这种位势差,这样区域竞争中他们才能处于有利地位。在没有优惠政策的情况下,为什么东部发达地区还能保持着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因为他们有高工资待遇,吸引全国各地优秀人才到沿海地区,他们有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全国各地资金的进入。地方政府企业化行为固化了区域位势差。

3.财富负效应。地区差距体现在GDP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不同地区教育、文化、医疗保障和消费水平差距拉大会产生很强的财富负效应。如奢侈堕落生活方式、人口转移、社会浮躁、暴富心理、仇富心理和犯罪率等现象都属于财富负效应。从根本上说,区域经济合作中财富负效应就是,富裕地区给贫困地区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进而导致不良的社会行为,结果导致贫困地区的人文环境恶化。

4.区域资源的净流出。理论上政府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目标是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合作要实现大的区域内部产业结构更为合理,起码不能出现重复建设和产业高度同构的不合理现象;合理的产业布局而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产业相对集聚,进而形成规模效应,并提高区域对外的竞争力。当地方政府行为特征企业化,缩小区域差异不再是区域经济合作的规范分析而形成的价值模式,因而在区域经济中出现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是常态。最终结果是企业化竞争下资源向发达区域流动。欠发达区域就会出现资源短缺和产业效率低下等问题。

5.挤出效应。从政府和企业关系角度来看,政府行为企业化以后,必然会做出与企业争利的事。本来交给市场,通过企业间的竞争就可以非常有效率了,可是,地方政府却要积极参与或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支出部分,在市场份额一定的情况下,造成企业投资机会或投资利润的减少。这种挤出效应不仅出现在区域内部,也可能发生在区域间。

四、区域经济合作补偿机制:解决外部性

(一)为什么要解决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造成市场失灵,在外部性存在的前提下,市场机制不能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因而要采取某种方式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管制。政府管

制的目标是尽量消除负外部性导致的效率损失,同时要给正外部性予以补偿。政府要实现外部性管制目标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手段,政府直接规定被管制者的行为或施放负外部性的水平。解决补偿机制问题实质上就是解决外部性问题,在政府行为外部性的情况下,如何由政府来解决,即自己解决自己问题。从解决外部性的思路上是行不通的,因此,区域经济合作中要强调上一级政府的作用,平级政府中要强调企业的作用:谁受益,谁补偿。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只是一种形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广阔和充满活力的区域经济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在我国区域经济中,依然面临着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区域优势资源整合依然受制于区域市场开放度和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区域间依然存在市场分割、贸易保护和投资障碍等问题。因而,一个区域的、开放的、非排他的区域合作环境还在建设中。其中补偿机制没有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二)区域经济合作的补偿思路

在产权清晰过程中的庇古税政策,可能是中国目前区域经济合作最佳选择。首先,我国的市场环境和政府行为与庇古理论更为接近,在政府能力上,我国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这点可以局部填补庇古政策效应中政府的负面影响。但是,政府企业化行为特征中,成本最小化特征难以实现,甚至产生新的外部性,因而,完善市场经济、产权清晰,让企业自愿协商降低外部性才是最佳选择。

区域差异是经济合作的外部性表现之一,缩小区域差距是我国政府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含义。因而区域经济合作要以区域合作弥补区域差距,谋求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既要保护发达区域的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利益,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区域、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这是区域经济合作必须要应对的命题。

(三)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

尽管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严重的外部性,在外部性补偿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资源补偿的主体混乱。目前我国中央财政补贴充当区域补偿的主要形式,政府之间的补偿主要是落实扶贫政策,不是因为区域经济合作,经常出现补偿错位。

区域经济补偿的主体混乱。(1)目前我国中央财政补贴充当区域补偿的主要形式。中央政府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往往会扩大对不发达地区经济援助,这样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会向经济不发达地区倾斜。这样的财政倾斜的政策只是对不发达地区进行输血,不是提高这些地区的自我造血的功能。中央财政补贴的参照体系:国民生产总值、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状况、基础设施和社会稳定的需要。资源补偿性的中央财政补贴不是重要内容。对资源稀缺性的补偿很多政策往往不是为了资源补偿,而是为了资源开发方便而进行的补贴措施。(2)政府之间的扶贫政策。为了消除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央政府要求东部发达地区对口帮助西部和欠发达地区,帮助的方式是派送管理干部、捐钱送物。在这种配对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关联度,利益是单向的,作用只是扶贫,不是创富。因此,政府扶贫政策没有和区域经济合作协同考虑。从资源利用角度来看,如果按照谁获利谁承担责任的原则,地方政府与政府之间的补偿行为可能比中央政府的行为更为有效。虽然这是有悖于市场经济行为的。

其次,企业补偿还没有形成习惯和风气,追求利益最大化依然是企业经营的唯一目标。企业作为补偿主体的前提条件:产业合作是区域合作的重要形式,存在产业转移和产业融合。技术转让是企业补偿的最佳形式;产业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而不是相反)次之;最差的形式是企业捐助。这行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操作。在政府行为的不规范前提下,如政府的寻租行为、强行摊派行为、捐助资金使用不当、挪用捐赠资金,企业捐赠的积极性不高。再次,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补偿机制的建设严重滞后。

(四)补偿的方式

1.政府补偿形式。(1)价格补偿:垄断定价权利。原材料与产成品的价格剪刀差的普遍存在是中西部地區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照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理论,原材料相对价格低具有合理性,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自然资源的垄断定价是不可行的,在垄断竞争的前提下,只能实行适度垄断定价。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原材料市场还不可能实行寡头垄断和垄断,因此,对原材料实施垄断定价还是不可行的。但是,对自然资源的开采权国家具有垄断权力,只要排除政府的寻租行为,实施开采权的价格垄断,制定高的价格还是可行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补偿的作用。(2)税收补偿:征收资源税。从上面分析可以得出,单纯对自然资源进行垄断定价是不可行的,对自然资源使用征收高额资源税是可行的。由于自然资源的价格弹性低,税收由消费者承担,使用自然资源较多的地区是发达地区,相当于发达地区对中西部地区进行了补偿。(3)产业补偿:产业布局的倾向。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方面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央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的着眼点应该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因此,在产业布局中,对资源性地区要有所倾向。其中,资源的副产品和深加工产业是重点。

2.企业补偿作为补充形式。政府补偿行为具有局限性,尽管在WTO条款下规定了不可诉补贴。但是要通过政府补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造血功能,而不是输血功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仅是中国富裕地区都没有能够通过政府补贴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更不用说贫穷落后的地方。就是外资带动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技术模仿一样,企业补偿对落后地区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企业补偿的方式有:技术转让、产业链延伸(产业转移)、补偿贸易和捐赠等。

五、区域经济合作补偿机制的目标体系

1.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同性是区域经济差距越来越大的主要表现。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发展的协同性是我们构建补偿目标体系的重点,因为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缩小差距。具体措施有: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增强区域经济间的互补性;实施技术转移、产业转移政策,进而形成合理的区域间产业布局,克服产业同构现象,杜绝挤出效应。

2.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本身就体现了经济发展可持续性。资源作为一种资产,对其资产权利的界定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否则,就容易导致资源使用的混乱。由于我国法律规定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以,现阶段我国资源产权仅指资源资产的使用权。因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明晰资源产权、积极有效地推进国有资源产权的有偿使用、资源产权的界定要把区域民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制定合理的价格,进一步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建立和完善利益补偿机制,让区域经济中的弱势群体分享资源收益。

3.区域生态环境适应居住性。和谐社会构建,

首先是安居工程,不能突破环境的居住属性。因此,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生态补偿和保护措施,不断完善政府对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积极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加大补偿力度,努力实现生态补偿的法制化、规范化,推动各个区域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立生态保护利益补偿机制需要起征生态建设税,征收生态建设税要遵循“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生态建设税应主要用于西部生态建设,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和建立上下游之间生态建设的利益补偿机制。

4.基本社會保障标准的一致性。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该享受同等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的社会保障标准,即同民同权。当然对于富裕地区由地方政府提供的额外社会保障服务除外。为此,区域经济合作补偿机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适度提高农民工工资,逐步缩小与城市工人工资的差距;建立欠发达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他们具有基本的社会保障,与发达地区不能差距太大;改革户籍制度,允许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并享受流入地的社会福利;以人为本,建立欠发达地区服务型的管理机制。

六、结论

政府行为企业化在正负外部性并存情况下,区域经济不断发展,负外部性逐渐显现,这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逻辑起点。依据经典的应对外部性理论,政府应该是消除外部性影响的主体,然而政府行为本身就是外部性的制造者,这给解决政府行为企业化所造成的外部性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文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前提下,提出政府与企业共同解决外部性,并提出区域经济合作的补偿机制构建的目标体系。事实上,从理论上构建区域经济补偿机制相对于从实践上进行补偿机制设计容易得多。补偿机制的设计和实施必须要有政府推动才有可能呈现有效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完善后。政府从企业化政府向企业性政府转变,区域补偿机制才能通过市场行为和公民意识得到根本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公齐.政府行为企业化:中国经济奇迹的一种解释[J].华东经济管理,2008(8):20—24.

[2]陈铁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补偿机制研究[J].珠江经济.2007(7):51—58.

[3]王磊,刘希勤.交易费用、政府边界与财政体制改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2):20—24.

[4]李秉文.“行政区经济”下地方政策税收竞争规范[J].集团经济研究,2007(6z):14—15.

[5]叶初升,蔡玲.经济发展中的协调失灵及其矫正:文献述评[J].财经科学,2006(3):62—69.

[6]何立胜.杨志强.内部性·外部性·政府规制[J].经济评论,2006(1):141—147.

[7]刘祖云.政府与企业:利益博弈与道德博弈[J].江苏社会科学,2006(5):121—128.

[8]科尔奈.短缺经济学(上、下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

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 篇11

一、国际贸易有利于实现区域分工

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离不开分工的重要推动作用。换句话说, 区域分工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现实中, 区域分工逐步演进, 会实现分工规模的扩大, 发展成为国际间的分工。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 分工是剖析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众所周知多样化与专业化是分工的二重性。在实践中, 该二重性正是实现发展的两个基本机制。而它们要想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与价值, 必须依靠四方面的力量。首先, 要依靠有比较优势的区域分工。有比较优势的区域分工可以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 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各种福利条件。其次, 要依靠有分工促进的劳动专业化。有分工促进的劳动专业化可以实现专业化人员的持续操作, 优化人力资源, 提高劳动生产率。再次, 要依靠区域间的分工演进。区域间的分工演进能够衍生一些新产业, 实现区域经济结构的多样化。最后, 要依靠规模化经济的发展。规模化经济的发展有助于顺利实现规模效益, 扩宽市场发展空间。由此可见, 国际贸易有利于实现区域分工, 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国际贸易有利于实现区域要素积累

对于区域要素积累而言, 国际贸易是其首要途径。之所以这样说主要基于以下四方面的理由:

第一, 只有依靠外贸对资本的传动作用, 才能真正实现“贸易创造型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资源结余是它们的一项共同特征。凭借着自身剩余劳动力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优势, 许多国家既积累了大量的国内财富, 也刺激了本国的贸易出口, 还获得了许多的生产资源和要素。以宁波为例, 宁波市的许多企业都起步于外贸生意, 凭借着外贸生意来不断积累资本。当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以后, 这些企业才开始着手实体产业。通常情况下, 国际贸易在同等条件下更容易出现本金和利息的偿还转移。因此, 预期外贸流入量会随着贸易量的增大而增大。然而, 当遇到预期本息偿还机会欠佳的问题时, 资本流入就容易受阻。进一步讲, 随着外贸额度的不断增加, 外资投放信心也会不断增强。之所以这样说, 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理由:首先, 国际投资信任度会随着外汇结余以及出口的增加而增高;其次, 随着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 产品前景变得更为广阔, 出口产业也变得更为发达, 与此同时, 国外企业的投资信心也与日俱增;再次, 面对着蓬勃发展的出口产业, 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变得更加强大, 在外汇盈余汇出以及产品销售等方面表现出强大的信心。

第二, 国际贸易有利于加速区域储蓄到现实投资的转变。一般情况下, 储蓄转为投资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资本品生产的充裕能力就是其中的一项。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它们在此方面显得较为薄弱, 这也是造成它们资本缺乏的重要原因所在。

三、国际贸易有利于优化区域结构

在优化区域结构方面, 国际贸易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而言, 这种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国际贸易有利于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在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情况下, 国际贸易一旦缺失就容易造成巨大的损失。这种损失有大有小, 也涉及到各个领域, 不利于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例如, 有甲乙两地, 甲地的优势在于资金和劳动力, 而劣势在于土地。与其相反, 乙地的优势则在于土地, 而劣势在于资金和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 无论是甲地还是乙地, 单凭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优质发展。而如果彼此间进行资源优势互补, 优化资源配置, 就容易营造一种双赢的局面。将此例进行放大, 与国际间的资源优化配置相比, 国内区际间的资源优化配置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 要大力发展国际贸易, 冲破国内区际间的局限性, 实现各类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通常情况下, 生产资源具有趋利性特征。出口行业效益的提高必然会严重冲击着进口行业, 使得各类趋向于出口行业, 从而实现各类资源的集中和优化。

其次, 国际贸易有利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在现实中, 可以通过多项指标来衡量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其中的一项显性指标。进口与出口是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两种主要力量, 分别起着“推力”和“拉力”的作用。两种力量相互作用, 共同实现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具体而言, 出口“拉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际市场需求对出口原料以及半成品和成品需求的拉动。通过这种需求拉动, 可以实现产品厂商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 伴随着辅助性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区域经济与输出产业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 生产和销售成本会不断降低, 输出部门的生产规模也会不断扩大。进口的“推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 对于国内未有的产业产品, 可以通过进口的方式来刺激消费需求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 对于国内已有的产业产品, 可以通过引进设备和技术的方式来扩大产业规模以及提高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 国际贸易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究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的辩证关系, 实现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为了实现预期的探究效果和发展目标,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 要对加强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一个清晰认识;其次, 要对当前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有一个全面分析;最后, 要对加强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有一个科学把握。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瑜, 杨少英.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J].中国商贸, 2011 (20) [1]马瑜, 杨少英.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J].中国商贸, 2011 (20)

[2]顾海兵.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著——评《国际贸易与区域发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1 (8) [2]顾海兵.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著——评《国际贸易与区域发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1 (8)

上一篇:联盟利润分配下一篇:安全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