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2024-10-26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共12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篇1

党的十八大指出,为实现2020 年前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我国将继续推行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包含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优先推动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新疆地处西北边陲,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研究新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新疆整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

(一)全区经济状况分析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新疆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新疆GDP由1978 年的39 亿元增加到2012 年的7 505.31 亿元,经济总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2012 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 258 亿元,增长35.1%,投资增速居全国第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 800 亿元,实现出口194亿美元。新型工业化战略取得一定成效,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2 804 亿元,同比增长12.7%。农业发展态势良好,2012 年总产值2 276 亿元,同比增长7.4%,位据全国第1 位。

(二)各地州经济状况分析

2012 年新疆各地州GDP差距明显,参差不齐。位居前五的是:乌鲁木齐、伊犁州、巴州、昌吉州、克拉玛依。而人均GDP排名:克拉玛依、巴州、石河子、乌鲁木齐、昌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前五:克拉玛依、石河子、哈密、乌鲁木齐、阿克苏。农村人均纯收入排名前五:克拉玛依、巴州、昌吉、石河子、塔城。克拉玛依人均GDP、城镇和农村的收入均为第一,分别是135 018 元、22 936.9 元、13 472 元。人均GDP居末位的是和田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喀什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克州。新疆南疆地区由于地域、资源、民族等因素,经济发展滞后于北疆。

从整体来看,新疆经济整体发展趋势良好,但区内各地州经济总量差距较大,GDP总量最高的地区是乌鲁木齐市,最低的是克州,二者的绝对差为19 407 077 万元;人均GDP中,排名前十一的地区全部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而阿克苏地区、克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却明显落后于全区平均水平,尤其是和田地区,人均GDP仅为7 015 元,远远落后于全区平均水平,克拉玛依和和田地区的绝对差为128 003 元;新疆各地州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万元以上,最高收入地区克拉玛依和最低收入地区喀什地区相差7 939.9 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中,克州、喀什、和田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最高收入地区克拉玛依和最低收入地区克州之间绝对差为10 236 元。

从五大经济区来看,天山北坡经济区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经济总量占全疆的41.56%。南疆西南部经济区人均GDP不足全疆平均水平的一半,而最高的天山北坡经济区的人均GDP却是全疆平均水平的1.88 倍。从地方财政收入看,天山北坡经济区占全疆比重的56.79%,南疆西南部经济区财政收入仅占全疆5.85%。天山北坡经济带稳步发展,增长潜力巨大,而天山南坡近年来凭借后发之势,已成为新疆第二大经济区。在新疆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区域之间差距却在扩大。GDP、人均GDP、财政收入最高最低绝对差为5.8 倍、5.22 倍、10.19倍。可见,新疆北疆地区经济发展优于南疆地区,不平衡状况比较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全疆经济协调发展。

二、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一)地理条件及区位因素

从空间角度来看,新疆北疆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南疆,区位优势突出。北部是新疆的核心区域,拥有北部的交通优势、矿产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工业化水平等优势,因此经济实力较强一些。南疆因为自然环境恶劣,降水量少,经济基础薄弱,少数民族较多,经济整体实力较弱。

(二)产业结构因素

从1991—2012 年新疆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看,第一产业比重在逐步下降,由1991 年的33.3%下降到2012 年的17.6%。第二产业比重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在1993 年、2008 年达到峰值,近年来稳定在45%以上。第三产业处于平稳上升状态,但近年来比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三产比重变化不明显,对经济贡献度低,不利于经济协调发展。

(三)科教文卫因素

从全疆范围来看,每万人拥有医生人数从2005 年的20.61 人到2012 年的22.63 人,年平均增长率1.18%,增速较慢。每万人拥有大学生从2005 年的90.44 人增长到2012 年的120.35 人,年均增长率3.64%,增速平稳。邮电业务量从2005 年的1 723 759 万元增加到2012 年的2 648 373 万元。全省专业技术人员拥有数从2005 年逐年增加,科教文卫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有了小幅提升,从2005 年的20.71%提高2012 年的23.41%,增速较为缓慢,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生态环境因素

新疆土地辽阔,但适宜人类居住发展面积较少。水资源总量在不断减少,从2005 年的962.82 亿立方米逐渐减少到2011 年的885.7 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减幅更大,由2005 年的4 789 立方米减少到2011 年的4 035 立方米。从地域上看,水资源北多南少,分布不均,和经济布局严重错位。全疆生态系统脆弱,南疆经常出现沙尘天气,北疆大城市也出现雾霾等现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首先,要制定合理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其次,尽快出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最后,加强区域合作。在省级规划的大环境之下,充分考虑当地情况,进行区域经济协调规划。

(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可以加大宣传,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力量,向居民宣传环保思想,落实个人环保义务;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承接

农业是新疆欠发达区域的基础性产业和优势产业,应加大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化。工业是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新疆要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服务业可以增加就业,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司正家,马海霞.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战略与实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1).

[2]庄争蓉.福建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朱甲羽.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曹洪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与分析[J].山东经济,2005,(2).

[5]皮建才.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J].经济学家,2011,(12).

[6]覃成林.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和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篇2

摘要:在我国城镇化加速阶段,城镇密集地区作为国家经济做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将成为引导城市化深入、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手段,而区域交通设施的协调将是城镇密集地区协调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珠江三角洲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表明,协调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空间的合理布局,加强区域内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和互动合作,引导和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方面,是政府可以充分发挥作用领域。可以预计,对区域交通协调发展的研究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城市交通设施研究的一个重点。

1.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特征与交通

1.1 珠江三角洲城镇与交通发展概况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总面积41698平方公里。末,珠江三角洲户籍人口2336.8万。按照“五普”统计,20珠江三角洲总人口达4150万,有5个城市人口达到700万(包括香港)。

经过20余年的发展,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20,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8363.94亿元,比年增长12.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104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310元。三产业比重为5.3:49.5:45.2。

年珠江三角洲有设市城市23个,建制镇369个,城镇密度达到94个/平方公里。设市城市中有特大城市2个,大城市8个,中等城市6个,小城市7个,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广州、深圳为中心,与香港、澳门联系紧密,城乡一体、类型完备的城市群。2001年,按非农户籍人口比重计算,珠三角城市化水平达48.7%,按“五普”人口统计,城市化水平已达72.7%。

在城市空间上,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形成城镇连绵发展,城市经济活动一体化初具规模的都市地区,行政界限在大部分地区已经只是管理上的界限。

同时,珠江三角洲也是交通运输最发达的地区。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以广州为中心,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相配合,沟通广东省和全国的综合运输交通网络(见图)。

2001年珠三角经济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9792公里;公路密度为71.45km/百km2,高出广东省平均水平13.1个百分点。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主要有广州至深圳、广州至开平、广州至三水、广州至清远、惠州至深圳等。

京广、京九铁路是珠江三角洲与我国内陆省份客货运输最重要的南北通道,区内铁路运营里程514km,其中干线里程466km,主要有:京广线、京九线、广深线、广三线。珠三角的主要港口主要集中在香港、广州(黄浦港)、深圳(盐田港、蛇口港、妈湾港、赤湾港等)、珠海高栏等,是全区重要的对外口岸。

广州机场、深圳机场已经成为目前我国运输最繁忙的机场之一,珠海三灶机场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珠三角9个地级以上城市2001年完成客运量10.49亿人次,其中铁路4281.4万人次,公路98266.5万人次,水运1447.5万人次,民航921.9万人次。

尽管已经在空间上形成连绵的城市发展带,但是在发展中仍然各城市独立为政,制定各自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交通设施建设计划,从区域全局看,区域内交通设施规划和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策略和行政界限的割裂,与经济、社会的实际运行矛盾随着城市化程度和区域城市的联系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大,已经开始制约整个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表现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各地争上机场、港口、火车站等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而跨城市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发展与共享,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难以协调,难以实现合理高效的区域资源配置,同时也降低了已有设施的服务水平与经营效率。

[1] [2] [3] [4] [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篇3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基础建设发展的较为迅速。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开始步入我们的生活中。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我们将教育与经济联系起来,两者互相促进,能够起到良好的发展。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较为紧密,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地处中部地区的湖南省,在经济增长方式上面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对此湖南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其中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较为迅速。为适应湖南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有必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互结合起来。教育者充分认识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将高等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两者相互融合,相互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本文就湖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展开讨论,以期能够对湖南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湖南 ; 高等职业教育 ; 区域经济 ;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47-03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发展,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等职業教育发展规模、形成结构以及发展速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与智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当前,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科学技术日益更新的过程中,如何将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对就当前湖南省教育规模与教育结构来看,其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不足之处。改善这种局面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依据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结合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培养人才的结构,深入分析其中各种不协调因素,针对不协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

1.研究湖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绪论

在知识经济浪潮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主要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如今,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作为教育大省,湖南省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本省要想在中部经济取得领先地位,就应当协调好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1.1相关概念的界定

弄清楚湖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关系,就应当将其中的概念理清。本次研究涉及“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概念[1]。这些概念需要彻底弄明白,才能够实施研究。

首先为高等职业教育。实际上高等职业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高等职业教育指的是在受教育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学习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其中包括了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民办高等学校以及高职院校等所有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及其教育教学的行为。狭义的高等职业教育指的是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其重点包括本科教育及以上的高等职业教育。本次研究所涉及的高等职业教育指的是广义的高等职业教育[2]。广义的高等职业教育更能够体现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与特点。

其次为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包括区域与区域经济两方面的内容。区域最早起源于地理概念。通常情况下,区域指的是占有一定空间,并按照一定特征进行规划的地理单元。区域的划分可以依据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等方面进行区分。湖南省区域经济指的就是本省内地理环境。区域经济通常指的是以社会劳动的地域分工为基础,将本地区域的特色与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湖南省的历史沉淀、组织机制以及资源禀赋影响着本区域的经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这几方面与区域内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最后为协调发展。根据相应的理论基础,协调是指系统内的组成要素或者系统之间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致性。本次研究所认为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实现和谐优化的关系[3]。但是,发展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系统内的各种因素要想达到优化、和谐的关系,系统组织间必须保持一个彼此作用运动的过程。协调发展强调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相互协作、相互促进与相互适应。另外,这两者之间还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调控过程。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协调发展需要在中央政府的管理下,依据区域发展的现状,合理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规模与专业结构。进而可以实现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相辅相成的动态过程。

1.2我国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

当前,经济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我国已经研究较为长久[4]。但是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较少。几年来在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已经开始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部分学者宏观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因而有学者就指出,应当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之间的互动,经济的发展依赖于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最终目标就是科教兴国。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两者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就应当相互适应,教育结构与国民经济结构相适应。教育的方方面面唯有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两者才能够共同发展。另外也有不少学者从衡量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的指标出发,对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有助于厘清其中的各种关系,可以客观的评价其中各种现象[5]。众所周知,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够起到真正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在高等职业教育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与明显。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动机与动力源的作用。但是,从客观成面上而言,社会经济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高等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是那么的明显。甚至有的区域,由于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影响了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分析与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来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自行发展并达到共同发展的过程。endprint

2.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始终是以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在其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相关的理论基础与依据。以此为契机,才能够更好地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1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随着历史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都属于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互依赖,使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6]。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经济在这过程中表现出促进与制约的作用。首先,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这两者之间的促进主要表现在,第一:高等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将社会边缘化的产业逐渐转变为社会的核心内容。高等职业教育在其办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创造知识、商品化知识以及传播知识,进而促使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就是创造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服务于社会,使得区域经济能够获得更好的、更快的发展。第二:区域经济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物质基础。但是,区域经济也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高等职业教育朝着更高的要求发展,与区域经济保持一致的发展步骤。其次,高等職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制约性。高等职业教育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是立即显效的,高等职业教育效果的体现职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因为这一长期过程导致了高等职业教育需求与供给者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时间间隔。另外,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依据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规律。

2.2新增长理论

在研究区域经济学的过程中,新增长理论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新增长理论是外生长到内生长演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7]。其能够确立劳动经济增长的特殊地位。该理论观点是经济可实现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内生因素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并不是外部力量发展的因素。内生技术进步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技术进步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在政府不干预的情况下,经济的增长是实现可持续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经济均衡发展的一种体现。在知识经济时代下,高等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高等职业院校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长期与潜在性的经济效益。即使高等职业教育所起到的效益是长期的过程,但是其在短期内同样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并且区域经济的增长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给了物质基础,使其更好的培养高素质人才。

3.湖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

在前文中笔者就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的作用。但是,不同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两者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就当前湖南而言,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快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很好的适应人才的结构。

3.1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湖南有着历史悠久的教育区域,自改革开放以来,其教育事业已经获得较为显著的效果。首先,高等职业教学的办学规模。从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数量、学校规模等情况来看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其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从近年来,湖南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来看,其逐渐显现出一定的不足之处,招生数量存在的局限性影响了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与具体情况。使得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资源。其次,高等教育结构。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其主要指的是教育系统内部组织各方面之间形成一定的联系方式,其各个方面在比例与方式上面具有促进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反映。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教育的内外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包括了布局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以及层次结构。现如今,高等职业教育在此方面已经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加快提升办学层次,是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优化。最后,高等职业教育科技规模。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创造优秀的科技成果,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这几年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科技成果较为显著。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湖南区域经济的现状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湖南省在2007年的农业生产总值为2600多亿元,较上年增长了5%左右。湖南省的主要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位置,其粮食产量居全国排名较浅。湖南省之所以在农业生产方面创造出如此可观的经济价值,其中可以从这么几方面看出。首先,湖南省的农产品具有总量优势。其次,湖南省具有科技优势。现如今,湖南省已经在科研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具有攻克科研的能力。再次,农产品加工发展速度较快。随着农产品总产量的发展,进而带动了农村的二三产业。可以说,湖南省近几年农业结构的优化、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得农业产业化取得较好的成效。但是,在其中湖南农业的最大弊病就是加工水平较低,科技含量较低。由于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农业产值上升速度不快。造成农业产业化其后的形成较为困难。另外,湖南工业发展较快。其工业体系较为完整、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湖南工业门类较为齐全,虽然湖南经济结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体系的痕迹,但是其增长方式始终是湖南工业发展的最为严重的问题。

4.促进湖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

从当前湖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其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应当采取发展的战略。

4.1高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需要适应产业结构

从系统理论的相关知识可知,了解系统就需要对其中的元素与结构进行分析。因此,在其中我们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的调整需要依据不同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层次、科类以及布局等结构适应产业结构。实践证明,产业结构层次越高,对教育需求也就会越高。如果缺少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撑,高层次的产业结构就不会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产业结构通过产业结构的发展阶段与区域经济发展,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这种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改革。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依据产业结构的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为产业结构与劳动技术、劳动工种提供与之相匹配的人才。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协调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湖南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有不同的发展要求。针对此种情况,高等职业教育应采取有效的措施。endprint

4.2深化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体制改革

在社会市场主义经济体制不断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湖南区域经济已经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针对湖南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优化高等职业教育配置资源,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高等职业教育观念的改变。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现如今,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就是法制建设[8]。法制建设要求政府在管理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实行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的。通过这种方法强化政府政策的引导性。政府在做好其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将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逐渐转变为间接管理与宏观指导,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决策科学性。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市县政府与省级政府两级管理的过程中,以地方管理为主。可以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由此可见,在充分调动湖南政府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性过程中,各级领导部门应当积极主动办学,促使高等职业教育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促使两者能够协调的发展。

4.3实现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的多元化

要想优化办学体制,就应当落实办学的主动性,让各高等职业教育掌握办学的自主权。高等职业教育是高度化的社会产业。在其发展中必然会受到市场经济的规律制约。正是基于此,高等职业教育就应当拥有办学的主动权。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自主权就是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拥有完整与发展自己的权益,形成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高等职业教育自主办学,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使其能够真正的在区域经济中发挥出良好的作用。办学体制的多元化,能够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多元化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才跟上发展的脚步,才能够促进两者协调发展。

5.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深入分析湖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情况,并根据其现状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这样才能够对湖南教育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可知,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的各方面努力。促使其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发展当地的高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谷建春,陈艳.湖南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对策研究——基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J].云梦学刊,2012,9(1):86-90.

[2]之享.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促进湖南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2):1-8.

[3]欧阳河.湖南省2006-2020年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趋势预测[J].现代大学教育,2010,13(3):40-46.

[4]张玉亭,陈凯.赶超发展:做强湖南高等教育的战略构想[J].现代大学教育,2011,9(6):44-50

[5]刘耀明.从人口大省迈向人力资源强省——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朱俊杰访谈录[J].教育发展研究,2013,9(6B):6-11.

[6]陈媛,尹坚毅.湖南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2,9(6):59-64.

[7]孫玉华.发挥高等教育资源优势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J].辽宁教育研究,2004(5):19-21.

[8]杨娅,邓超,孟自强.湖南省高等教育“九五”计划及2010年发展规划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1996(4):55-61.

作者简介:何静,硕士,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

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篇4

关键词:地区差异,协调发展,统筹经济,因地制宜,产业结构

目前在我国的经济发展面前有一个重要的障碍,那就是地域发展极度不平衡。内陆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甚至还不及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1 /3。促进区域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我们要想促进中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要使得中国地区间、城乡间人均生产总值保持在适当的差距范围内,促进共同发展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促使区域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逐步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1地区发展不平衡原因及协调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反之内陆地区经济发展远不如沿海城市,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区域经济差异。城市化进程加快也让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显现出来。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表明各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我国国土辽阔,地理环境极其复杂多样,人口众多; 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各地区文化差异也较大; 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还是偏低,因此也造成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据1999 年数据显示: 占国土面积39% 的中东部地区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80% 以上,而资源丰富占全国国土面积61% 的西部地区却只创造了18. 47% 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数据表明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也表现在了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对国民的经济贡献率差距较大。这既是一种警示也是告诉我们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

2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随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视提升,区域经济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国的经济不再重心于东南沿海地区,协调性越来越增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断的渗透发展,扩展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使全国经济发展逐渐均衡。中部西部和北部一些地区也发挥了自己应有的特色,改变了以往落后的局面,奋发振兴本地区的经济。中国政府对个别特殊贫困的地区加大了扶持和鼓励的力度,制定了许多的保障帮扶制度来促使这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得到发展的能力。随着国际经济的不断发展,扩大内需也促使我们不断加快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大崛起。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和地区更加有利,加快转型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使经济更加蓬勃有活力。虽然我国区域经济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革和发展,但是也要看到全球经济压力越发加大,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转型阶段,区域性经济也还未处于成熟期,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经济虽然在不断前进,但是区域间的差距依旧在拉大。虽然中西部地区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较东部地区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异。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既有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因此要清晰地把握统筹发展区域经济的方向和着力点。

3 因地制宜合理分工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对于地域辽阔的中国来说要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就必须要充分了解和发挥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尽最大的可能发挥各个地区的区域优势。优化地区结构,实现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比如西部的能源和畜牧业发达,沿海地区的航海业和海鲜业繁盛,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基层深厚,华北地区的种植业优势等。还有个别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因此从提高全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利益出发,加强各个区域间的经济合理分工合作是重要的措施,让区域间形成有利于发挥各地区特色和各区域协作的经济体系。这样一来,可以将全国经济的统一性和地区经济的区域特色性相结合,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统筹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就像虽然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近些年,“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南水北调”等工程更是直接地体现了区域间能源的协调共享,另外也是区域经济协调的一种有效工程形式。要发挥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同时也要注重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策略放在突出的地位,统筹发展,改善边远地区的生产方式。

4调整各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模式, 发挥优势互补

具体在发展各地区经济的过程中,要着重了解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和发展已有和潜在的可能性。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统筹安排。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实现西部大开发,促进中东地区的崛起。鼓励各地区加快经济高效绿色发展,发挥各地区优势,以形成东部、中部、西部的优势互补,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格局。

就我国西部地区来说,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贮藏量占全国的82. 5% ,西部的陆地边境线长达1. 8 万多千米,与10 个国家接壤,连接15 个贸易口岸等。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潜能很大,但是依旧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有所差距。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坚持科学的统筹发展方式,一步一个脚印的根据实际去发展。西部大开发对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全国的区域经济统筹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中部省份近些年崛起发展成效也较为显著,大力实施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农业现代化战略。发挥其特色有效发展经济,提高中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5 重视经济区域的各要素的完善和发展

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中,通常认为每一个区域经济都要由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三个要素同时存在才能构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经济区域。要想发展经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重视一个经济区域中的每一个部分所起到的作用,只有各个部分正常高效的运转才能让整个区域的经济充满活力。

经济中心自然是一个区域的交换活动和工业活动空间聚集地,这两个空间的重叠使得城市具有聚集经济的效应。一个地区的经济中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体现一个区域经济是否繁荣活跃的场所。同时,经济腹地是与经济中心相依附形成紧密连续的地域。它是决定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要重视经济中心的交易活动,密切联系各地区的经济交往能力,壮大经济中心,拓宽经济腹地。相对来说经济网络是一个经济连接的通道和系统组织。各地区之间的信息、网络和交通的联系程度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大力发展交通通信是提升区域间经济交流联系的重要渠道。交通网状可以联系到各地区的运输和经济交易,加强经济中心地区与周边的贸易联系。

因此发展一个区域的经济要剖析本区域的发展各要素,在每一个部分都不放松,大力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和交往,这就要依靠各地区的信息网络和交通的发达程度。反之,当一个区域经济高速发展时,本地区的信息网络也会十分发达。如果每个区域都能依循这些要素去面面俱到重视发展,那么全国范围内的各区域经济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讲十分必要。我们着力于制定各个地区提升经济的战略方针,也更加重视协调统筹每个区域之间的联系合作共同进步。在提升区域经济的同时缩小全国各区域间经济水平的差距,立足优势互惠互利。因此把大力推进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敖丽红.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J].中国市场,2007(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篇5

摘 要:经济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目标,而森林资源能够促进经济快速的发展;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与林业产业的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矛盾,但是,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同时,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本文对府谷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研究,主要对两者之间发展关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以什么样的策略能够促进两者协调发展。

一、府谷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协调发展

森林资源的保护对于府谷地区来说极为重要,不仅如此,国家也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作为重点,因而,应该充分的把握森林资源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林业资源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眼前发展是为长远发展做铺垫,如果过度的重视眼前发展的话,那么会影响到森林资源的长远发展;另外,如果过度的重视长期的发展,那么,也会对眼前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是一项长远的工程,不仅要坚持眼前的发展利益,同时要做好长远利益的发展目标,并且对其进行协调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长远利益的发展目标非常关键,必须要保证长远目标制定的合理性。

2.确保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同步进行

对于森林资源保护来说,主要是通过一些保护措施来增加森林资源的储备量、提高森林资源的覆盖面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经济发展需求。然而,在实践中却存在重开发利用、轻保护的现象,如果忽略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就会使得森林资源不断的受到破坏,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长期以往势必会造成森林资源、以及周边环境受到破坏。对此,要在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制定合理的计划,既要保证森林资源有着很好的恢复效果,还要保证经济效益的效率化,要一边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一边利用森林资源来创造利益,尤其是要合理控制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度,避免出现先破坏、后治理的现象,这样不但会影响到环境,同时对经济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3.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基本原则

针对森林资源保护国家也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而有些地区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度的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再加上法律法规执行力较弱的情况下更助长了这些人们破坏森林资源的气焰。对此,应提高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在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要严格的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全面提高府谷森林资源保护的力度。

二、府谷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1.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对于森林资源来说,具有再生能力和自主更新的能力,然而,在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之下,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在逐年的提高,对森林资源的保

护也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在这种开发高于保护的情况之下,森林资源的再生能力和自主更新能力也在逐渐减弱,不利于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发展,因此,应建立全面有效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传统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缺乏全面性,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森林资源发展的要求,因此,要根据当今森林资源利用和开发的现状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保护体系,建立健全的、科学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快速发展。

2.充分发展林业经济

林业的发展与森林资源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一方面涉及到采伐来增加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对此,应做好林业的合理发展,对森林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详细的分析,因为森林资源的具体发展情况要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森林资源面积来决定,通过合理的分析并找到林业企业发展的最佳比例,不但能够有效的提高林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将林业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最大化。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

企业是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直接施加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就是对企业加强控制和管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以法律为准绳,加强监管力度,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就是要使企业主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纳入到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由于各种产业对生态资源的利用与影响都有所不同,所以在监管中要根据产业、企业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拟定出合适的环保标准,合理开采资源。同时,还要加强社会的舆论监督能力,使破坏森林资源、污染生态环境的现象曝光,使企业主失去社会诚信。

4.发挥中央及地方政府作用

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这样才能满足森林资源稳定、和谐的发展,通过地方政府的力量来加强对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和采取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首先,应加大对森林资源保护投入的资金,同时大力开辟森林资源保护投入资金的新渠道,合理的分担森林资源保护的资金,在稳定资金的支持下来促进森林资源保护措施的实施。其次,要加强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对森林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使人们在潜意识中认识到森林保护对经济发展以及环境的重要性,才能确保人们积极的投入到森林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要将一些媒体资源、传播渠道、信息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培养人们对森林保护的正确观念,促进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结束语

贵州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篇6

【关键词】人口;经济;主成分分析;协调度

一、引言

人口与经济的关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长期以来人口和经济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具有密切关系,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等因素,对经济的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在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中,经济发展对人口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人口发展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为许多经济发展的指标中都离不开“人均”的概念。因此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合理控制人口数量,进一步调整好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人口和经济的协调状况可以用两者的协调度来反应,协调度是用来度量系统或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的定量指标,指对某一区域不同时段内,人口系统和经济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配合以及两系统间相互作用耦合程度的定量描述。

二、指标选取及研究方法

1.指标的选取

如果人口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就算人口规模很大,人口与经济的协调性程度也较高,反之,如果两者不协调,就算人口规模很小,人口与经济的协调性程度也较低。因此,为了能够合理的评价贵州省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本文选取了能够反映人口状况的4个指标,分别为:人口自然增长率、男女性别比、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口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城镇化率),分别从人口增加速度、性别、从业结构、城乡等方面说明贵州省人口状况;选取了反映经济状况的5个指标,分别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从总的经济结构、分城乡情况等方面反映了贵州省的经济状况。

2.研究方法介绍

(1)人口和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的计算

为全面分析问题,往往要搜集多个观察指标的数据。如果一个一个地分析这些指标,无疑会造成对研究对象的片面认识,也不容易得出综合的和一致性很好的结论。而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即主成分分析法就是考虑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个指标转换成较少的几个互不相关的指标,从而使进一步研究变得简单的一种统计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首先,为了消除变量量纲及数量级不同所造成的影响,在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要先将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 其计算公式为:

S代表指标的标准差;

将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利用SPSS 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相关矩阵的特征根和各指标的贡献率、累计贡献率等。一般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前K个成分已基本上能反映原变量的主要信息。因此,选取前K个指标作为主成分。将标准化后的原始数据代入下面公式(2)中,求得各主成分得分。

为了衡量贵州省的人口与经济的协调情况,我们运用协调度来作为衡量的手段,衡量协调度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耦合协调度、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和相关分析法等,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采用相关分析法中的Pearson相关系数来衡量贵州省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由于人口状况(比如从业结构、城镇化率等)的改变速度较慢,一般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所以短期的观察一般不明显,所以本文采用了5年作为一个阶段,分别来观察每五年的人口与经济的协调状况。具体协调类型的判断标准如下表1:

三、研究结果分析

1.人口与经济发展状况评价

本文运用贵州省2000—2011年的统计数据,运用上述分析方法对贵州省的人口和经济状况进行了计算。利用SPSS19.0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选择了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具体见下表2。

以上的数据反应出,人口系统的主成分F1、F2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93.992%,所以选取两个主成分;经济系统的主成分F1的贡献率达到了96.476%,所以只需要选取一个主成分。

利用公式(3)构建人口和经济综合发展函数f(x)和g(y),两者的表达式如下:

f(x)=0.675F1+0.325F2

g(y)=F1

根据以上两公式,把我们所计算得到的主成分代入,可以得到贵州省人口和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如下表3和下圖1所示:整体来看,贵州省的人口和经济系统的函数值呈现上升趋势。这反映出贵州省人口与经济发展整体上处于上升的态势。

由于主成分分析法是以若干年的指标做为一个整体,通过分析每一个指标在这个整体中的权重来求出系统综合发展指数,这个指数反映的不是该年度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绝对水平,而是相对水平。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得的指数既可能有正值,也可能有负值。当其为正值时表明该年度的发展水平高于平均发展水平;当其为0时表明和平均发展水平一致;当其为负值时表明该年度的发展水平低于平均发展水平。发展水平越高的年度其评价指数越大。由系统分析的性质知人口系统的得分值与经济系统的得分值在数值上是对等的, 即人口系统得分的1分与经济得分的1分是等值的。

2.人口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

本文運用上述计算协调度的方法,以每5年的滑动周期计算出了贵州省2000—2011年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见下图2和下表4),可以看出贵州省人口和经济的协调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从2003年以来就一直处于良好协调的状态。

2000—2004年的协调度很低,仅为0.204,处于濒临失调的状态,主要是因为2000年贵州省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而经济的增长速度较慢,所以造成协调度较低,随后的时间里人口增长速度在下降,经济的增长速度在不断增加,尤其是2004年以后,所以人口和经济的协调度较高。

以上的数据反映贵州省的人口和经济发展协调度良好,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各个产业的总值都在不断增加,2011年贵州省三次产业比重为0.13:0.38:0.49,已经趋于合理化,其中增加值比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口也不断合理化,2000年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为0.7:0.12:0.18,到2010年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为0.66:0.12:0.22;2000年,贵州省城镇化率为23.87%,而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贵州省省城镇化率已经达到33.80%,十年间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了9.93个百分点。这些都说明了人口和经济的发展都在不断趋于合理化。

四、结论

人口与经济之间关系密切,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但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对贵州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仍较少。本文在对其他省份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评价体系和相应的模型,对贵州省2000—2011年的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除个别年份外,贵州省人口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良好。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人口与经济发展有较紧密的联系,所以在不断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注重人口结构的调整,包括总人口数量的控制,就业结构调整、城镇化率的提高和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等等,尤其是城镇化率的提高,因为贵州省的农村人口较多,农业存在大量闲置劳动力,所以积极合理的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对经济发展很有利;要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因为近些年贵州省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所以积极发展老龄产业,能在很大程度减少社会的负担,加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冬华.多元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苏飞,张平宇.辽宁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0,2.

[3]李雪铭,李婉娜. 1990 年代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分析[J]. 经济地理,2005,5.

[4]杨忍,任志远.西北五省人口经济协调状况及空间相关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10).

[5]蒲婷婷,王家勋,王生林.甘肃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10,3(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篇7

一、当前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

1.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管理的严重短缺存在。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管理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管理是严重短缺的,难以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成为制约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负担减轻的“拦路虎”。为此,就必须要实现农村的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管理,就必须认真研究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管理短缺成因。

2.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的管理问题,目前的农村征地制度,是以先将农村的集体土地转为国有为手段,然后再进入市场当中。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农民是没有土地所有权,加之实际征地的过程缺乏民主和监督,各级政府和官员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取消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使得农民不可能获得土地出让后属于自己的的可观增值收益。而农地流转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和实现。

3.农村教育管理问题。农村教师缺乏和素质低下成为各地农村教育管理改革和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管理的劣势地位。农村学校“开不齐课、开不足课、开不好课”的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音、体、美、英课程普遍缺乏师资、缺乏资源,“音乐基本靠吼,体育基本靠走”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真实写照。此外,有些地方有电脑,无网络;有网络,无资源;有资源,无师资。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正成为农村教育管理新的突出问题,也是老少边穷岛地区教育扶贫需要突破的“最后一公里”。

4.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面对“三农”金融需求增加,我国目前只能设立村镇银行,银监会初衷在于促进整个农村金融发展。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村镇银行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到2013 年10 月13 日,我国村镇级银行的数量已经达到1000 家。2009 年银监会发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 2011 年工作安排》,其中要求设立村镇银行1027 家,而到2013 年10 月村镇银行的数量才达到1000 家,发展甚为缓慢,与目前有需求扩大趋势不相适应。

5.农村商品市场体系管理。农村市场体系是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与发展的结晶。目前农村商品市场体系管理过程中存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注重形式、忽视内容,合作化、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必须统一认识、统一规范建设。培育农产品市场经营主体不够,农业部门创新产销衔接工作方法不足,完善信息采集发布和市场预警体系尚未建立。

6.农业国际竞争力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是大国农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大国农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凸显重要。农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实力向外延伸。但目前,农业基础设施短板,高产稳产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适应规模经营的农田基础设施还不完全配套。现代技术装备的短板。与国际市场相比,我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也是农业生产成本高的重要因素,农产品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大路货多,品牌产品少;带动农民松散型多,紧密型少。

7.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当前,作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社会保障尚未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农村需要,民政部也正在积极地研究对农村特困户的救助方式、办法,政府政策顶层设计正在加强。有些地区也出台了相应的农民工工伤等方面的医疗保险制度,但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范围有限,这些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仍然是非常小,无法惠及整个农村地区。

二、影响农村区域发展管理的原因

第一,目前农村土地的市场发育具有相对滞缓性,造成了农民的农地产权明显缺失、农地的流转市场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现状的出现等。这些因素突出地表现在农地流转中的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严重损害的后果上,导致了政府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农民利益,不能实现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这就极大地打击了农民参与农地流转的积极性,阻碍了农地的自由流转,拖延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进程,增加了农村区域管理的难度和问题的及时解决。

第二,当前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而农村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是如何更好地实现农村教育管理,农村教育管理的关键是难点问题的破解。然而,农村教育管理一直是我国教育管理比较薄弱的一环,基层对此更是忽视。

第三,从已经成立的农村村镇级银行来看,大多数村镇级银行设在行政中心地区,实际上已经改变了村镇级银行布置在金融服务空白地区的布局规划,其经营范围不是专注“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小额农贷业务,而是贷款金额比较大的小企业主及出口企业,显然,这已经偏离了设立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政策宗旨。

第四,农村的市场体系其培育规划和监管有待建立,农村市场的各主体水平不高,农村市场体系有序不足,农村消费群体的维权意识不强,农村市场体系中的种种不和谐因素又有不断强化之势,农村市场发展资金短缺,市场的开拓能力有待提高,市场的信息和技术援助双重缺乏,这些是困扰我国农村市场很多年发展的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

第五,农村公共产品管理供给总体上质量不高,矛盾突出。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状态,城乡两级投入差距明显;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主要由县乡两级政府承担,县乡两级财力有限,又无力保证农村的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管理形成,难以提供有力支持;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管理主体的错位,财权和事权这两权不对称,中央和地方划分财权,但事权不清,尤其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管理有些却要由下级政府提供,造成这种供给管理的主体错位现象极其严重;另外,税费改革遗留的投资缺口暂时还无法得到及时弥补等。

三、促进农村区域管理适应性的对策建议

农村区域管理最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地实现农村全方位发展管理提升。为此,促进农村区域管理适应性的对策建议可以考虑如下几方面:

第一,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大力促进土地流转,调整政策确保农产品价格有序提高;.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促进高效、优质、绿色农业发展;在农业产业化、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工业部门对农业的服务职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方面加快推进步伐;发挥好财政支农作用,有效提高农业竞争力。

第二,加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的不足问题,努力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需平衡,从而减轻农民负担,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要想改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状况,应该发展多元化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机制,以政府为主体、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同时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等部门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政府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制定相关制度等措施,规范和引导各类供给管理主体的供给管理行为。

第三,重视基层农村教育管理。应加大政府一级的公共财政投入的力度,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有效地均等化,确保一般农村教学区都能够有相对独立的教育运行经费;实行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以形成制度鼓励优秀教师乐意并愿意服务农村教育;妥善解决教师工资待遇,政府和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联手加强研究,确保教育质量等等方面的措施有效,努力使农村教学点基础配套设施尽快得到完善,实现均衡的义务教育。当前,我国农村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亟待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促进城乡幼小教育健康发展、初级和中等职业教育起步。因此,必须形成多元融资和多元化投入体系,加强政府主导和投入的责任意识,构建一个适合农村教育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必不可少,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农村教育管理发展的现代化。

第四,加强政府金融政策扶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的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农村当中引致金融需求不足的因素正在发生一些变化:(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不断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金融需求扩大;(2)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迅速;(3)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促进农村金融服务多元化;(4)农村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农村金融需求。因此,必须加强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和保险市场,为村镇银行信贷保驾护航,促进村镇银行的发展规范化、合理化。

第五,完善农村的市场体系管理。农村市场是国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市场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持久动力。加强农村的商品市场体系建设,是我国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村市场体系培育、建设有生机与活力,要依靠建立和完善农村的市场经济体制,也是适应农业的新阶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以及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

第六,加大措施力度,提高农业竞争力。对于农业国际竞争力来说,应该把创新提升到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高度,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提高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对市场化的适应能力和活力,必须在强化技术创新,强化机械化、智能化装备,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上下功夫。采取引导科研教学与推广部门联合攻关形式,以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加快农业的机械化步伐。加大农业的物联网的试验示范的力度,推进农业的智能化、精准化的管理。推进农业的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增值的关键。各级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农业的产业化推进力度,强化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基础设施以及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等公共平台的建设;加快农产品的加工技术转型升级步伐,努力创建促进农村区域加快发展的全国性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区以及国家级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集群集约式发展;打造产业优势突出的、带动能力强的重点企业,完善与基地、农户利益的联结机制。

摘要:农村区域是我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加强现代化农村管理,提高农村区域发展质量和速度,这对于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和质量,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从而缩小地区内外差距,确保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协调同步发展有重要意义。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适应性对策建议十分必要。

甘肃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篇8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既要保持国民经济的高效运转和适度增长, 又要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 使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 达到各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1]。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强调坚持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相结合的动态协调发展战略。它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 既要保持区域经济整体的高效增长, 又能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 使地区间的发展差距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 达到各区域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一种区域发展战略。

1 研究区域概况

甘肃省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地处青藏, 内蒙古, 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处, 地域辽阔, 资源丰富, 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全省辖14个市州, 87个县市区, 省域面积45.4万平方公里。2007年底总人口为2617万人, GDP达2702.40亿元, 人均GDP10346元[2]。

2 甘肃省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人均GDP增长速度来看, 甘肃省从2001-2007年, 增长速度比较快, 除了2001、2002年外, 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特别是2004年, 增长率为25.24%, 同期全国平均为13.92%;从人均GDP数量上看, 人均GDP水平还相当低, 2007年甘肃人均GDP10346元, 在31个省级单位中, 排名倒数第二, 仅高于贵州;同时, 同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绝对差距也在一直增加。2001年甘肃省和全国平均差值为4459元;2007年, 则达到8588元。从GDP总量增长速度上看, 甘肃省2001-2007年增长速度一直比较快, 其中2002-2003增长率都超过了20%;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保持微弱的上升态势, 但是比重太小, 比例最高的2007年, 也仅占全国的1.083%, 在省级地区中处于较为靠后的位置。

3 甘肃省内部区市之间的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次是要素的协调, 主要评价区域性要素和非区域性要素之间的适宜程度和协调程度, 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要素适宜度[3]问题。第二层次是发展的协调, 主要评价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另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第三个层次, 主要评价一个区域与另一个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 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均等化问题。

3.1 甘肃各地之间的经济差距根据2007年全国人均GDP平

均水平18934元和甘肃人均GDP平均水平10346元将十四个地区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酒泉市, 人均收入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类包括白银市、张掖市, 人均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 但高于甘肃平均水平;第三类包括天水市、武威市、平凉市、庆阳市、定西市、陇南市、临夏州、甘南州。从人均GDP来看, 嘉峪关市最高, 是最低定西市的17.1395倍, 相差55125.37元。从空间上来看, 甘肃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要高于东部地区, 北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要高于南部地区。利用甘肃各地人均GDP和各地人口数量, 计算出2007年甘肃的变异系数[4]为1.076412, 加权变异系数[5]为0.668433, 可见甘肃省各地的经济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因此, 从区域经济差距来看有必要进行协调。

3.2 甘肃各地发展的协调分析从各地的三次产业构成来看, 第

一类地区中, 只有兰州市属于三二一结构;嘉峪关市、金昌市、酒泉属于二三一结构, 而且嘉峪关市和金昌市第一产业比重很低, 第二产业比重很高, 第三产业比重也很高, 这说明嘉峪关市和金昌市经济结构比较畸形;第二类地区白银市和张掖市都属于二三一结构, 说明第三产业发育不足, 有待增强;三类地区中, 天水市、武威市、临夏州三二一结构;平凉市、庆阳市、陇南市二三一结构;定西市、甘南州三一二结构, 这反映了定西、甘南比较落后, 还没有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

兰州市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工业化水平高, 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较为协调, 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高。嘉峪关市、酒泉市、金昌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因此产业结构比较单一,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不仅难于带动其他地区的经济和谐发展, 连自身的经济协调都难以保证[6]。从进出口总量来看, 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四市就占到了整个甘肃省进出口总量的94.52%, 其中前三市占了86.35%, 可见甘肃的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

3.3 甘肃各地区内资源禀赋与经济结构之间的适宜程度分析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本地的经济结构、人才、耕地、经济总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中人才、耕地、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之间的适宜程度直接制约着一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文借鉴要素适宜度的概念和方法[7], 构造一个适宜性系数来对一个地区的区域性要素和非区域性要素之间的适宜程度进行度量。

各地适宜性系数得分如下表所示:

由表可以看出, 在适宜度上, 兰州市得分最高, 为2.57614, 说明兰州市经济结构和当地的资源禀赋最为适合, 经济发展最健康、可持续发展空间大;其次是定西和天水、武威;嘉峪关、甘南、金昌、临夏得分最低, 尤其是嘉峪关市, 得分为0.106599, 仅为兰州市得分的4.14%, 说明当地的资源禀赋与经济结构严重不合拍, 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需要大力调整。

4 甘肃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研究分析表明, 甘肃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很多问题, 如三次产业结构不协调;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协调;区域内部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不协调等, 建议采用相应对策进行调整。

4.1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调整产业结构甘肃省产业结构比较单

一, 主导产业为石油加工和炼焦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优势产业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烟草制造业, 都是产业链短、商品附加值不高的资源型产业, 而且由于历史原因, 工业主要集中在几个城市, 如兰州、酒泉、金昌、嘉峪关等。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 因此, 甘肃省虽然进行过几次大的调整, 仍没有取得满意效果。目前, 世界上第五次的产业转移正在展开, 我国东部地区有些产业由于要素成本和政策因素, 也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8], 甘肃省应该抓住这次机遇, 大力引进机械制造、服装、橡胶、农产品加工、药材生产和加工等产业, 着重降低第一产业比重, 提高第二产业中轻工业比重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生态农业, 提高农业对工业的支撑作用。

4.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城市化进程从可以看出, 除兰州

市、嘉峪关市、金昌市城镇化率比较高外, 其他各地城镇化率均小于25%, 最低的几个地区仅有不到10%, 如庆阳市、定西市和陇南市。点轴发展理论认为, 城市和交通在缩小地区差距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 因此应加大交通、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甘肃省中部地区, 应以兰州市区为核心, 白银市区为次一级中心, 以永登、皋兰、榆中、临洮、永靖、靖远刘川和东湾、平川区等众多的乡镇为外围组建小城镇群落;在东部地区, 以天水市区为核心, 甘谷、秦安为次核心, 形成以北道区元龙、马跑泉乡镇、渭南、石佛、秦安县的兴国、郑川、西川等为主的小城镇群落。

4.3 打造产业链, 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 甘肃内部各市经

济发展联系不大, 而且对一个城市内部产业结构来说, 与其资源禀赋的配合也不够, 这说明甘肃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对于嘉峪关市、酒泉市、兰州市、金昌市传统资源型产业, 要进行科技改造, 拉长产业链, 提高产品配套能力;大力发展旅游业, 深入挖掘旅游资源, 提高旅游企业的管理能力, 特别是嘉峪关市;加快“一体两翼”战略的实施, 形成以兰白为中心的石化产业集团;以酒泉为中心的航空航天高科技技术基地;以张掖为中心的粮食产业基地;以天水为中心的机械电子工业基地等;加大对庆阳石化的扶持力度。

摘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促进各区域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本文对甘肃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了的改进建议, 以期为甘肃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甘肃省,区域经济,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高志刚.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3 (2) :229~230.

[2]甘肃省统计局.甘肃省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1~213.

[4][5]郭岚.中国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8.33~34.

[6]张雪梅.甘肃省产业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J].兰州学刊.2008 (8) :71~72.

[7]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1~213.

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篇9

一、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上, 其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 表现为基础性。土地的开发和利用为人类提供着生存、发展的基础性物质条件。房地产业的发展是居者有其屋的基本要求, 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其次, 是先导性。包括建筑业在内的广义房地产业的发展, 为农业、工业、商业、运输业等国民经济基本行业的繁荣发展提供着先导性物质条件。为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利用外资创造着良好的经济环境。

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连锁效应, 诱导新产业崛起;对为其提供生产资料的各部门、所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变化, 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由于房地产的产业关联性, 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据统计, 房地产业产值增加一个百分点, 就使其相关产业增长1.52个百分点, 其乘数效应大于1。与房地产相关的企业涉及多领域多行业, 不仅推动了建筑、金融、钢铁、机电等行业的发展, 也带动了家电、家具等消费的快速增长。据统计, 房地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占GDP的7%左右, 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影响。

二、房地产业投资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

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 使得房地产业的投资持续增长, 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是投资赖以扩大的基础,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和促进了投资数量, 而投资增长又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

房地产业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传导:第一, 房地产物业形成之前, 房地产业投资总量通过乘数效应对国民经济产生扩张的作用, 但如果投资增长速度过快, 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将形成投资资金膨胀, 形成投资泡沫, 导致经济过热;第二, 房地产物业形成之后, 因房地产业的投资结构变化将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同产业部门生产所需的物业类型有所不同, 因此, 不同类型的房地产物业会影响各个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和结构平衡。如过分偏重于住宅、宾馆等消费型物业的建设, 势必影响其他生产型物业的建设, 将会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一直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 而房地产业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里重要组成部分, 其带动了相关行业投资的增长, 从而扩大了投资乘数效应, 提高了房地产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不断推进, 住房的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的持续增加, 导致房地产价格逐步提高, 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房地产业, 部分地区房地产投资过热现象明显, 甚至出现房地产泡沫破灭的事件。

房地产业发展的区域性特点, 使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当地房地产业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 供需均衡, 经济结构协调,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为房地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空间。同样, 如果当地经济发展乏力, 结构失衡, 经济发展整体效益及增长质量不高, 房地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首先, 受消费水平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一个地区的消费水平越高, 对房地产等高价消费品的需求就越大;反之, 消费水平低, 对房地产物业的需求将减少。其次, 收入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条件下, 消费结构的变化影响着对房地产业的需求, 进而拉动或抑制房地产业的发展。

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二者协调发展将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首先, 房地产业发展水平应与地方经济增长保持协调一致。房地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呈现出与经济发展相类似的周期性波动。一般情况下, 房地产业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其要先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当经济持续增长时, 房地产业率先发展, 带动社会投资的增长;当经济萧条时, 房地产业及相关行业首先受到影响, 进而推进经济加速下行。只有房地产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协调一致, 才能促进经济的稳定健康增长。其次, 房地产业总量结构也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房地产业供给结构影响到供求是否均衡, 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稳定性。

三、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

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增长的基础, 也是房地产业平稳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房地产发展速度超过经济增长, 投资过快增长导致经济过热, 或者投资结构与需求不一致, 将导致大量资本积压, 金融坏账等危及经济的稳定。

(一) 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房地产发展战略。

房地产业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符合, 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应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相一致, 房地产业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规划应纳入区域经济的总体规划, 应当因地制宜地制定房地产发展战略。

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 房地产业作为一个强大的增长极, 因其关联性强, 将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同时, 随着房地产业商品化和市场化不断深化, 进一步带动服务业和消费市场。进一步适应市场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以市场为导向, 积极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房地产, 提高消费满足度。同时, 因房地产业的高耗能、资源、环境负担较重, 对房地产业的约束较高, 因此要积极发展节能型房地产, 减少对当地经济资源、环境过度消耗。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应充分利用国家关于保障住房的相关政策, 加强经济适用房和保障房的建设, 满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刚性需求。通过合理定位, 满足中低收入者的购房需求,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促进当地经济稳定增长。

(二) 区域内房地产价格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由于房地产业的区域性特征, 具有区位固定性、空间上不可流动性, 使得不同区域的房地产价格与供求数量有着巨大的差异。房地产业区域性的最明显的特征表现在其价格的区域性。当一个区域内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时, 无法将其他地区的房地产物业吸引过来, 只能吸引外区域的投机资金的介入, 进一步推高本地房价, 产生房地产泡沫, 对当地经济造成危害。因此, 区域内房地产要有合理的定价机制, 以市场为导向, 结合当地消费水平及收入水平, 符合当地居民的承受能力。当前市场情况是房地产的价格远高于当地居民的消费水平, 导致大量外地资本的流入, 进一步排挤了本地居民的刚性需求。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 在项目审批和收费环节, 应该避免乱收费、多收费, 降低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成本和运营成本, 从而带动房价的降低。

(三) 建立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

由于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过程中, 城市居民住房需求旺盛, 住房价格长期高位运行, 造成城市居民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较大, 保障程度相对不足。特别是像一线大城市, 在常住人口中外来务工人员占比大, 户籍与非户籍人口倒挂, 而相当一部分居民家庭财富积累相对薄弱, 住房支付能力不足, 形成数量较大的“夹心层”家庭。这些群体不仅是当地经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也是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来源。因此, 统筹解决好原有户籍人口和新增城镇常住人口的住房保障问题是大多数特大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

住房保障需求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特点。有些是长期住房支付能力不足, 需要政府长期支持或兜底;有些是短期住房需求或者是阶段性住房困难,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给予一定程度的帮助。因此, 住房保障方式也不应千篇一律, 应根据补贴程度, 分清楚哪些是救助对象、哪些是扶助对象、哪些是支持对象, 做到以人为本、按需定产、分区域分类型重点施策, 给住房保障对象更多自主选择权, 建立“宜租者租, 宜买者买”的多元化保障体系。

摘要: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性、支柱性产业, 但房地产业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协调一致。通过分析房地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的基础, 提出两者实现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包亚钧.房地产可持续发展论[M].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0.

[2]邓仕敏.试论我国房地产业的区域特性[J].市场论坛, 2004.5.

[3]李勇辉.我国房地产业的区域差异分析及对策建议[J].改革与开放, 2006.1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篇10

促进区域协调, 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是区域内部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自然资源、环境与人类对其开发利用的一种平衡, 也是区域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改革开放以来, 南疆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 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长期以来, 南疆与疆内其他地区相比, 仍存在较大经济差异。统筹南疆区域经济发展,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不但是经济问题, 也是政治问题, 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1.1 南疆四地州经济发展的现状

新疆南疆四地州 (指新疆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以下简称克州、喀什地区和和田地区) 是新疆经济欠发达地区, 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 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但与全疆水平相比仍十分落后。

近年来南疆四地州经济总量稳步增加, 但较全疆经济基础水平依然偏低。2012年阿克苏、克州、喀什和和田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20.94%、27.08%、23.13%和15.98%均高于新疆GDP增长率13.45%, 说明南疆四地州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数据来源:《新疆统计年鉴2013》)

1.2 南疆四地州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2.1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合理

2012年南疆四地州整体固定投资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分别为3.6%和53.16%略高于新疆投资水平2.22%、36.06%。但第二产业投资43.23%显著低于新疆61.72%的水平, 投资力度不足, 投资结构不合理, 不利于工业产业化经营, 制约了第二产业对南疆四地州工业化的实现及经济快速增长。 (数据来源:《新疆统计年鉴2013》)

1.2.2 城市化水平低

2012年南疆四地州的城市化总体水平24.29%较低于新疆平均水平43.98%。从四地州城市化自身发展过程看, 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城市化总体水平很低, 城市规模普遍偏小;二是城市特色优势不突出, 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动力不强;三是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城市公共设施不足。

南疆四地州较之全疆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农业及农业相关产业比重过大, 高技术产业所占比重较小, 经济发展的后续能力不足, 这严重影响和制约南疆经济的增长。南疆各县市之间也存在显著的不平衡性, 为正确地评价南疆四地州各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 找出各县市间经济发展的差异, 文章对南疆四地州33个县市的9项经济指标进行因子分析, 对其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2 南疆四地州经济发展研究

2.1 方法选取及指标体系的建立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是数据的降维简化。它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存关系, 通过分析变量间相关系数矩阵, 利用少数几个独立的非观测变量翻译数据的基本结构, 这些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 可以反映数据的绝大部分重要信息。

以数据的可获得性为前提, 在选取指标时, 确定了如下着眼点:发展水平、发展规模与发展潜力, 结合南疆四地州的实际情况, 参考相关文献, 共采用了以下9项指标:X1表示生产总值 (GDP) (万元) ;X2表示人均GDP (元/人) ;X3表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 (%) ;X4表示第二产业所占比重 (%) ;X5表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 (%) ;X6表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万元) ;X7表示城市化率 (%) ;X8表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万元) ;X9表示GDP增长率 (%) , 各项指标的统计数据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2013》。

2.2 南疆四地州经济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由相关系数矩阵R计算得到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 由表1可知前三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2.12%, 因此, 提取前三个因子作为主因子。

采用主成分法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旋转, 旋转后的因载荷矩阵如所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在国内生产总值 (GDP)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GDP、城市化率这些指标上的载荷大, 定义为经济发展的实力因子。

第一主因子为反应城市规模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公因子, 在这个因子上的得分越高, 其经济水平越高、经济规模越大。

第二主因子在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GDP增长率这些指标上的载荷大, 定义为经济发展的发展因子。第二主因子反映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状况。

第三主因子在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的载荷大, 定义为经济发展的潜力因子。反映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经济的水平的潜在影响。

2.3 计算因子得分对各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为了考察各地区的发展状况, 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 采用回归法求出因子得分函数, 按各公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如下综合统计量:

由表3的综合得分可看出, 阿克苏市的综合得分高居榜首, 反映出其较好的综合经济实力。其次, 喀什市、库车县的综合得分相对较高, 表明这些城市经济实力也比较强。而墨玉、皮山、疏附等县的综合得分值低, 反映出这些城市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经济整体实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从综合得分的差异说明了南疆四地州县市间的经济发展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由于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南疆四地州县市经济发展状况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南疆四地州县市经济发展差距明显, 区域不平衡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33个县中22个县属于落后地区或欠发达地区, 特别是城市化水平低、少数民族人口居多的县, 基本上属于欠发达地区。 (2) 南疆四地州县市经济发展地区之间呈现一种金字塔式的地区差距模式。欠发达地区及落后地区 (共22个县) 构成庞大的塔基, 发达地区集中于6个县市构成尖锐的塔尖。这种地区差距模式缺少中间过渡的县。 (3) 虽然南疆四地州县市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低, 但也有一些“闪光点”, 充分依托得天独厚的能源资源、旅游资源和外贸口岸库车县、拜城县、乌恰县、塔什库尔干等县发展因子得分处于遥遥领先地位, 发展潜力强劲。

3 结论建议

3.1 根据城市资源发展各县市特色经济

现有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 如阿克苏市、喀什市、库车县, 应充分利用好原有的优势产业, 对南疆经济发展起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其能源、旅游资源优势, 带动服务业的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从而实现经济长足发展。注重技术创新, 提升当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加大环保力度, 在提升经济实力的同时提升城市的环境承载力, 改善人居环境, 提高其总体实力。

3.2 利用好现有发展机遇, 加快各县市经济发展

充分利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 新疆驶入跨越式发展快车道的机遇。随着喀什经济特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立, 充分利用国家援疆政策契机, 为南疆四地州各县市有效发挥区位、产业、资源等优势提供了独特机遇。充分利用这些优势, 为其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3.3 加快南疆四地州的工业发展, 形成产业集群,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依托南疆四地州丰富的林果资源和棉花资源, 发展以林果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和棉纺产业;充分发挥南疆四地州的民族历史文化底蕴, 发展独具特色的民族手工业。加强产业结构的协调与合作, 使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增强, 形成产业集群, 以增强区域竞争力。

3.4 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 促进跨越式发展

南疆地区和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慢, 更应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以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仅是一个地区投资与发展环境的重要标志, 更是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大力增强交通运输等基本基础设施的能力, 才能更好的吸引外资, 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篇11

【关键词】区域经济;对外贸易;相关策略

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越来越稳定的状态,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出现了不平衡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政府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改善与协调,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平衡,并且深入总结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外贸易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区域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要想使区域经济朝着快速、平稳的方向发展,就必须构建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促使对外贸易的积极性、活力得以调动,使对外贸易作用充分发挥。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两者间的关系

就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对外贸易扮演了两个角色,一方面,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外贸易的产生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产生了较大变化。

1.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

对于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因各国家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存在差异,极易受全球经济市场的影响,容易出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上看,两者的产业结构有明显差异,导致两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平衡状态,区域对外贸易可能会发生两级分化。在发达国家中,对外贸易活动所占比例较大,然而发展中国家则大多使用高耗能能源,伴随时间的延长,高能耗产品会严重破坏区域环境,对现代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良影响。

2.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

对外贸易可分为两种,分别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在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时,需综合评判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人们必须意识到,对外贸易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外部市场的扩张,本区域经济能够得以带动,不仅能够促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升,而且能够改造、升级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区域经济发展朝着科学、稳定的方向发展。其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进口贸易也占据了较重比例,市场需求对进口贸易具有刺激作用,可增加进口贸易,对新经济增长点进行培育。另外,进口贸易有利于引入外国先进技术,促使相关项目研发费用减少,使产品生产效率提升。利用进口贸易,能够同本区域经济产生竞争关系,采用优胜劣汰的方式,使区域产品尽快更新换代,促使产品设备变得越来越完善。通过制定合理、完善的发展战略,有利于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推动,对本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刺激作用,可使经济转型加速。

二、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策略

要想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就必须制定合理的发展方案,明确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平衡。

1.促使人力资本投入增加

目前,我国信息化进程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且工业发展迅速,若单纯凭借资金投入与劳动力,则难以使现代经济增长需求得以满足。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上看,企业不仅要重视投入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还需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且合理应用新技术,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政府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方针,以科教兴国作为发展目标,加大力度培养优秀人才,促使资金利用率提升。就区域教学而言,需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条件。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素养,地方政府要采取措施,使医疗保险制度变得更加完善。

2.调整产业结构

因受到地域特征的影响,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政府在相关政策上对东部地区的发展有所倾斜,基础条件较好,然而西部地區的发展却不够理想。上述原因的产生与政府在不同区域、不同阶段所采取的措施存在关联,目前,各地区的政府都已经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开始采取措施,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进行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使农村机械化水平提升,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工业化进程加速。

3.促使对外贸易机会变得更加均衡、平等化

目前,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各区域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不过从实际发展情况上看,也存在差异。各区域在相关政策法规、基础设施上有明显差异,这会致使区域间贸易机会出现差异,各区域经济发展受到约束。为此,区域政府要采取措施对区域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并制定合理方案使相关法规变得更加完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在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贸易活动可起到很大推动作用,然而每个国家的不同区域在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差异,区域政府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采取完善措施,制定合理、科学的政策法规,使这种差异缩小。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机制会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政府必须制定协调发展策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银.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4.

我国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篇12

一、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一) 指标选取与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分层评价模型进行协调发展综合评价, 根据协调发展指标体系, 分别选取了经济指标 (作为逆指标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GDP、人均GDP、财政收入、第三产业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等正指标) 与人口 (包括大专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与平均教育年限等正指标, 总人口、人口密度等中性指标和自然增长率、婴儿死亡率与总抚养比率等逆指标) 指标等一级指标。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 确定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权重。

(二) 指标数据的无量钢化处理

由于本文采用的指标数据具有不同的单位, 这可能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无量钢化处理, 使其波动范围缩小到0和1之间。最常用的方法是极差标准化, 其公式如下:

正指标计算公式为:

逆指标计算公式为:

经济这种标准化所得新数据的值越大越好。

(三) 协调发展系数计算

协调发展系数强调两子系统的协调情况及发展水平。在文中先用协调系数来评价两系统的协调状况, 其公式为:

其中:Cij表示第i系统与第j系统的协调系数;Ui表示i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 (综合评价得分) , Uj表示j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 (综合评价得分) ;K=2/S^2, S^2为Ui和Uj的方差均值。

即使协调系数能反映两系统的协调情况, 但不能反映系统当时所处的发展水平。当Ui=0.7, Uj=0.7时, i系统与j系统的协调系数为1, 而当Ui=0.9, Uj=0.9时, 系统i与系统j协调系数也是1, 但是后者两系统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前者。所以本文还引入了协调发展系数指标。其公式为:

其中:D为系统i与系统j的协调发展系数;C为系统i与系统j的协调系数;α, β为权重, 且α+β=1, 具体到人口与经济两系统, 设为α=β=0.5。协调发展系数是一个正指标, 数值0和1之间, 值越大说明该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越好。

二、我国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区域评估分析

本文利用2007年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截面数据, 对全国各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作综合评价。因为, 反映人口发展水平的三种指标较难取, 本文在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钢化处理时用最佳状态值1。

(一) 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利用林凡元文章中所用的专家打分结果, 根据AHP方法分别构造出了人口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判断矩阵, 然后通过计算获取了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分别为3.095195和3.038711。人口与经济指标的特征向量如表1所示。

(二) 人口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与协调发展评价

本文选取我国各地区2007年的人口与经济发展指标数据, 首先根据正指标、逆指标不同, 进行数据无量钢化处理人, 其次根据加权平均法, 将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指标无量钢化数据与各指标对应权重值乘积来表示, 其公式为:

注释:最后一列表示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排位中的相对位置, 值为零表示人口发展水平排在经济发展水平前, 反之相反

本文运用Matlap软件以上两矩阵相乘得全国各省市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 然后根据协调系数和协调发展系数公式求得全国各地Cij和Dij值, 即具体值与排位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 在全国各地区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综合得分中, 人口系统综合得分均高于经济系统综合得分, 这可能由本文在无量钢数据里面人口密度、婴儿死亡率和平均人口受教育年限等指标引用了最佳引起的。C与D值前七位分别为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天津和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后四位是海南、湖北、湖南和吉林等地区。主要原因是在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 人力资源比较丰富, 人口素质较高, 因此东部地区人口与经济比较协调发展, 而在其他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程度较低。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 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经济总量保持高速增长, 人口增长率较稳定, 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 但是各地区发展区际差距比较明显。东部地区协调发展系数均为较高, 中西部地区较低。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区协调发展系数都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发展综合得分与经济水平综合得分较接近, 协调性好, 并且人口与经济发展整体实力较强。我国其他地区在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一定得不协调问题。分析结果表明, 海南、湖北、湖南、和吉林等地区存在严重的不协调性, 协调发展系数都排在后面, 从表2中最后一列可以看出一种共同特点, 即人口水平排位在经济发展水平前面。也就是说, 在这些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主要原因是人口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2]、达莫达尔N·古亚拉提.经济计量学精要[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3]、李慧京.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M].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3.

[4]、李仲生.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下一篇:三相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