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2024-07-09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通用11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篇1

浅析产业发展视角下区域经济的协调途径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之间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商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根据我国在特殊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受经济体制改革区域推进的影响,我国各

区域的经济市场化程度不一,产业发展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区域之间一致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是时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只有在相同的体制环境下,各个区域才能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依据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区域之间也才能形成共同发展的局面。

第二,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干部分。

1区域之间产业的竞争与分工。通过竞争,可以有效地发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挥市场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引导和选择作用。并通过市场供求与选择作用,引导

2区各区域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于产品市场中实现区域之间的产业合理分工。○

域之间产业的合作。即,通过在组织形式上把有关区域之间的相关产业连接成3区域一个整体,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和效益。○

之间产业转移。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是引起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自主选择、互惠互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之间产业转移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政府在信息提供、信贷、产权变更、职工安排等方面要给予相应的支持,使产业转移更为有序、合理。

第三,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区域之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是促进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应从体制上消除限制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根源,取消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加大区域的开放程度,使要素在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作用下在各区域之间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第四,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面对当前产业发展地区不平衡的现况,企业跨区域发展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因为,企业跨区域发展在实现本企业扩张的同时对所涉及的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够产生刺激和推动作用,并能够密切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目前,企业跨区域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信息不畅、利益分配不规范、投资法律保障缺乏和体制环境不配套等多种问题,对此,国家应及时的提供政策上的服务和支持。

第五,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对于促进

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协调区域经济关系,构建联动、有序的经济区域等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本原则是:合作各方平等参与,按投入份额大小分享利益、承担分险。

第六,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地

区的经济发展。主要手段包括:扩大中央在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对外交流的条件;优先在欠发达区域布局有区域意义的重点建设项目;引导外资投向欠发达区域;增加对欠发达区域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科技开发方面的投入;适当进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给予欠发达区域财政支持。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篇2

一、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区域金融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是推动区域经济进步的有效驱动力。一般情况下, 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总体关系是:经济发展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而区域金融发展也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增长。

从短期来看, 经济增长水平由投资、消费和进出口的增长水平决定;从长期看, 经济增长水平由资本、劳动、土地的投入增长及技术进步水平决定。因此, 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 资本都是影响经济增长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而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要发挥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 这就需要金融的发展, 发挥金融在经济中的催化与导向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各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 可以说就是资本积累水平增长和资本产出率提高的过程, 由金融先行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反之, 如果金融发展过程出现曲折、波动, 必将影响区域经济平稳发展和繁荣, 严重时将引起经济停滞和衰退。

二、影响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现实因素

(一) 区域金融信贷资金逆向流动

我国区域之间信贷资金流动的特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 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优化配置, 在对企业配置信贷资金和经营授权时, 以其经营效益、经营规模、资产质量、业务发展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并以此为标准, 由于经济落后地区的优势企业不多, 部分银行经营效益不够理想,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配置资金中, 势必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造成了信贷资金多由经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由农村流向城市的现象。由于资金虹吸作用, 严重影响并制约着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 区域经济实体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资金需求大和供给不足的矛盾

我国区域经济实体资金需求大, 而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不足, 造成供需矛盾。主要表现在:营销观念的制约;区域金融服务功能弱化;责任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匹配;信贷资金供需条件不适应;金融产品创新与服务观念落后等。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存在贷款难的问题, 而作为微观经济主体也存在借贷能力不足的问题, 对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影响。

(三) 重复建设造成金融资产质量低下

重复建设是区域支柱产业的选择与地区发展优势相背离的结果。我国曾确定建筑、机械、石油化工、电子及汽车5个产业为支柱产业, 也是各省市区重复建设的产业。由于支柱产业的重复建设, 导致支柱产业发展不足与产品的相对过剩, 进一步导致地区工业结构的严重趋同, 效益自然较低。由于重复建设, 势必造成对支柱产业的贷款增加, 降低了金融资产的质量, 效益随之下降, 增加了潜在的金融风险。而且重复建设过程中多个投资主体重复对某一产业盲目投资, 也会引起相关产业的连锁投资扩张效应。重复投资引发的后果反映到金融上, 必然会导致地方政府硬性规定国有银行为地方建设项目贷款“买单”, 加大了不合理的资金需求和占用, 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从而危害了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

(四) 经济金融运行环境有待改善

目前我国虽然各区域内相应成立了一些信贷担保机构, 但缺乏经验和足够的实力, 运行也不规范, 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而完整的信用调查、评价体系以及保障体系, 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会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 金融机构往往缺乏对区域内部优质企业的关注, 经济、金融运行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以优质企业为突破口, 加强区域金融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三、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构建区域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 必须建立一种彼此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合作、相互竞争和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必须站在综观立场上, 更新理念, 统筹兼顾。

(一) 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金融发展规划, 优化区域金融结构, 形成有效率的金融资源流动机制

第一, 金融要支持经济发展在区域上实现有效的均衡, 应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不断优化金融的区域结构,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资本的流入, 向落后地区导入先进的生产力, 才能提高落后地区的价值总水平, 支持落后地区的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金融资源取得更多的市场回报。

第二, 创新型国家建设注重地区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金融业要对各地区的产业情况和资源情况进行认真的研究, 投入资金支持一些地区打造高端产业集群, 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行业, 推动区域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第三, 在金融机构设置上, 可以考虑做强、做大区域性商业银行, 在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等方面进行创新, 为中西部开发提供金融支持。金融要支持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技术交流和人才交流, 促进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协同发展, 通过资金流动促使先进的生产力向发达地区流动。

(二) 金融业应在改善民生、建立长期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支持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第一, 要搞好政策性金融改革和发展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 很多具有中长期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 商业金融往往无法支持, 因此政策性金融对于一个新兴市场国家十分重要。一是要明确政策性金融的目标。用政策性金融支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项目, 支持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项目, 支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二是要完善政策性金融的体制, 使政策性金融不断发展壮大。三是政策性金融改革不能削弱政策性金融的政策性功能, 而要强化和完善这种功能。

第二, 金融业要通过金融体制创新、产品创新和机构创新, 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缩小贫富差距的思路中, 不能不考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从实际出发, 既要逐步扩大保障的覆盖面, 又要合理确定保障水平, 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要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 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金融部门要支持社保部门和地方政府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和增值。

第三, 金融业要支持国家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 构建和谐的就业结构

扩大就业是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要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支持为增加就业而实行的培训、技术转移, 支持社会就业体系的资金需求。在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的同时, 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业升级,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促进其发展壮大。加大和改善对服务业的支持, 支持提高服务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三) 大力发展农村金融, 切实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一直是大问题, 中国要扩大内需首要的是启动农村的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定要把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而转变农村金融发展方式有利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具体做法上, 农村金融改革要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的市场化建设, 树立农村金融大市场的观念, 根据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通过金融业推动以城带乡和以工促农, 提高农村生产力, 使优秀的生产力要素和资金一起向农村地区流动, 才能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金融要通过农产品市场的建设, 支持搞好农产品流动, 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的作用, 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 推动农产品的标准化、市场化和国际化, 为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各种金融支持。

(四) 加强金融生态建设, 优化区域投融资环境

一是要进一步改善金融政策环境和经营环境, 正确把握运用金融规律, 以政府为主导, 大力加强诚信建设, 打击逃废债务行为, 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信用环境, 以利于更广泛和多元化地吸纳本外地社会资金, 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新鲜“血液”。

二是进一步规范企业改制行为, 提高透明度和协调性, 依法加强金融部门维权, 减少风险资产损失。

三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壮大现有信贷担保机构实力, 组建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型担保机构、贷款风险担保基金, 保险公司也应试办农村及中小企业贷款保险业务, 提高区域整体信用能力。

四是发展和完善征信公司、资信评级机构等信用体系, 加快企业征信体系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 做好农村信用区、信用村 (镇) 、信用户的建设, 努力净化经济金融活动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环境。

(五) 发挥政府部门对优化金融环境、扶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地方政府是区域地方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参与变量, 政府部门应该辩证地看待经济与金融的互动关系, 在强调金融对经济助推作用的同时, 不能忽视区域经济与产业结构对金融环境的影响。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各种市场规范制度, 按照相关法律规范好自身行为, 履行好自身角色, 为所管辖的企业提供正确的引导信号, 摈弃只顾部门利益、只顾硬性数字指标, 而忽略金融企业利益的“小团体意识”, 要从维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出发, 积极帮助金融企业大力组织资金、防范化解不良贷款, 协调各部门维护金融企业的合法权益。

政府应从维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出发, 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进一步强化司法公正, 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 加大对恶意逃废债务行为的打击力度, 提高案件执结率, 增强法律的威慑力。同时, 司法机关应主动与金融机构配合, 加大依法清收力度, 加大对诉讼资产的保全力度, 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企业的资产损失, 降低执行成本, 提高办案效率, 依法维护金融债权, 完善金融环境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本地区建立“内外环境和谐、金融服务优良、支持经济有力、互惠互利互赢”的良好金融环境, 促进地方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篇3

摘 要 文献资料法、分析法、归纳法分析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在目的、表现形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点,但在运动的内容、形式上有共通性,各自在实现目标时,所产生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转化,相互促进。

关键词 群众体育 竞技体育 协调 发展

一、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中国军团在北京奥运会上最终取得51金21银28铜的历史最好成绩,超过美国,高居金牌榜榜首,从1984年许海峰为中国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到如今金牌数目笑傲群雄,中国体育走过的24年道路见证了我们竞技体育的崛起。但是,金牌第一并不等于就是体育强国,如果没有强大的群众体育基础,仅凭运动员和奖牌数量,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二者的关系,经历了转变到按并列的两个子类来认识的变化。回顾中国竞技体育近几十年的历史,中国运动员在竞技体育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一个运动项目参加活动的人数越多,越有可能更快地提高参加这个项目的广大群众的技术水平。例如,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多年来长盛不衰,原因之一是开展的基础好,普及率高。

二、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的向导作用

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竞争性身体活动,其实基本功能是娱乐。但是,通过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往往表现出相应的潜在功能。如指导娱乐产业经济功能;促进人全面、协调、完善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化的教育功能,以及独特的竞技体育礼仪庆典文化与道德规范文化整合功能;另外对外改善国际关系,对内维护政治统一和民族团结以及促进社会稳定的政治功能。

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参加28个大项38个分项的全部比赛,运动员639人、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各个体协,包括42个少数民族,有利于中国运动员向各国,促进奥林匹克事业的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健身热情,促进群众体育的健康发展,带动体育产业和各项体育事业的进步。

三、要以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大发展

回顾中国竞技体育近几十年的历史,进步无疑是巨大的。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运动健儿的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分不开,但同时更得益于“举国体制”这一发展模式。

竞技体育与全民体育并不是矛盾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就以我们的乒乓球为例,容国团拿了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带动了当时全国群众的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和开展,现在中国既是乒乓球竞技的第一强国,也是打乒乓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像2008年奥运会中国选手获得网球比赛的双打冠军,在国内肯定会掀起一阵网球热,群众的广泛参与,也会为中国网球早日走向世界提供良好的上升空间。

竞技体育具有示范作用,而群众体育为竞技体育夯实基础。群众体育的发展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比如人才、经费、场地等等。竞技体育正成为经营城市、提升城市国际形象一个重要手笔。在沿海的厦门,马拉松已经成为城市每年一度的全民体育狂欢节,围绕仅仅半天时间的马拉松赛事,厦门人玩出了花样,对激发广大市民的运动热情起到了明显作用。

四、用科学发展观统筹群众体育

群众体育工作要贯穿科学发展观。当前,群众体育虽然获得蓬勃发展,但体育基础和资源不足仍然是制约着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利用经济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为广大人民群众尽可能提供充实的体育用品、体育服务和参与体育的机会,创造优质的体育健身条件和环境,从而动员、吸引和引导人们在自愿参与中使体育需求得到满足,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

“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工作主题伴随着北京奥运筹备过程,在深化了“人文奥运”理念的同时,极大动员了全社会参与健身的积极性,推动了群众体育的发展。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做出更大贡献。

五、中国将迎来群众体育时代

在群众体育方面,我们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讲究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到注重人才素质的培养,从推崇赛场竞技,到倡导全民健身,现代中国体育将迎来一个群众体育的新时代。依靠“乒乓外交”成功打开中国通往世界大门的新中国体育,走过了一段曲折、艰难而又辉煌无比的崛起之路。至今日中国乒乓球依然保持着全球领先地位。全民素质的提高,从运动员抓起,赛场竞技是手段,推动群众体育和提高民族素质才是目的,让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发展齐头并进无疑是中国体育加强创新的一个亮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级各类大型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各地的体育场馆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六、小结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在目的、表现形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点,但在运动的内容、形式上有共通性,各自在实现目标时,所产生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实现中国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重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必须认识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是相互依靠、相互渗透的关系,回顾过去,中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今非昔比,展望未来,中国体育事业依旧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宋全征.中国竞技体育人才[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 苏连勇.体育社会问题与控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峰.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职业圈.2007.3.

[4] 仇军.中国体育人口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篇4

本文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界定为:东中西部、沿海和内地的发展机会平等、区域经济之间交往关联互动密切、形成区域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我国相关学者对财税机制的基本认识理解有着较大的不同,本文笔者界定的财税机制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运用财政税收以实现经济发展及其他政府职能的相关法律制度。

1.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财税机制的关系

广安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篇5

广安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介绍广安市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分别从农业、工业、交通与邮电通信、商贸、科技与文卫、旅游、资源等方面介绍了其经济发展和未来设想与规划,并提出了广安市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市化为重点、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所有制结构变化为关键,四者配套联动,协调发展的思路.

作 者:苏明武 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管理与资源环境系,四川,内江,641112刊 名:内江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NEIJIA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9(2)分类号:F127关键词:广安市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篇6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沛县栖山镇党委书记 钟声

今后五年,是徐州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尤其是当前,徐州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实现跨越发展的条件和机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人心,充分认识徐州振兴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牢牢把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牢牢把握报告提出的未来五年全省“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发挥后发优势,增强内生动力,在发展中加快转型,在转型中实现跨越,努力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一要坚持乘势而上,推进加快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始终突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乘势而上,加快发展。要乘宏观经济环境趋好之势,牢牢把握省委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遇,借助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梯度转移不断加快的时机,力求能快则快发展;要乘发展惯性之势,顺势而为,做大总量;要乘发展氛围之势,凝心聚力,全力干事,进一步激发内生活力,调动和保

护全社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共同推动又好又快发展。

二要坚持差异竞争,推进特色发展

特色发展是做大做强区域经济的有效路径,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特色推进战略,走差异化竞争路子。按照省委对徐州发展提出的“两快两带”“三先”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充分发挥基础优势、特色优势和潜在优势,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平台、强化产业链招商、加快科技创新、优化产业服务、加强行业协作和行业自律,促进特色产业做强做大。要创新发展理念,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做到差异竞争、以特取胜。要创新工作方法,注重战术运用,善于抓具体、抓关键,通过创新特色工作机制,推动工作的落实。

三要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协调发展

加快发展,最核心的环节在工业和城市经济,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近年来,徐州市经济总量明显扩大,财力明显增强,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已经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哺农”的新阶段。必须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多的投入、用更扎实的举措,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提升工作理念,切实把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同时,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实现

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并进。

四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篇7

而在当今社会中, 由于人们已经从温饱向小康迈进, 体育锻炼已成为人们的迫切要求, 社区体育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凸现。虽然目前许多新的小区建设有了体育设施的规划, 但大多数城市社区仍处在体育资源紧缺的状态。因此, 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必须寻找一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教育观念, 正确认识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的内涵

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协调发展, 从社区角度讲, 不仅仅是得到高校体育设施和人员的支持。通过体育文化的共建, 使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更为融洽, 这种良好的氛围会对学校和社区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互动为学生构建了一个了解社会的平台, 为其今后走向社会创造良好条件。同时, 在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时候, 也可能寻到一些勤工助学岗位。

从高校角度来讲, 不是单方面的学校将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还应该鼓励和支持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到社区的各项体育活动中去, 为社区的体育文化建设进行各种形式的服务。目前社区体育指导员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很低, 高校体育教师受过专业教育, 特别是一些有体育专业的高校, 这部分学校体育专业学生就是很好的社区体育指导者。学校向社区选派体育指导员, 不仅提高了社区体育的指导力量, 也能进一步吸引居民参加体育锻炼, 为推动社会体育发展, 增加我国体育人口起到重要作用。在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 师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通过社区体育这个平台充分展示教师和学生的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 提高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提高了自信心, 为学生步入社会创造了良好的锻炼机会。

二、建立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协调发展的法规制度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社会各种力量都要为全民健身活动提供方便和支持, 体育总局领导和各地方体育局领导也多次在讲话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机关、厂矿的体育设施要为社会体育提供方便。高校的体育设施都是国有资源, 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 社区的居民就应该有权使用在社区内学校的体育设施, 但是实际上在具体操作上有很多困难。

学校体育设施之所以不愿意向社会开放, 根本上说是经费的问题。一般认为公共物品的消费不一定意味着就是全部免费的, 拿体育消费来说, 参与体育活动是那些爱好体育的居民, 并不是所有的社区居民, 受益者是局部成员。体育资源在目前还属于紧缺资源, 因此本着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 是完全可以让居民接受的。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要收回一些管理和维护的费用, 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因此我国急需出台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法律法规, 在场馆设施的使用、时间要求、收费的大致范围和一定的弹性标准, 才会使高校真正打开校门为社会服务。

三、建立社区和高校体育部共同管理的社区体育委员会

社区体育委员会是在社区和学校体育部指导下, 由社区负责体育的工作人员和高校体育部指派人员以及社区居民共同组成。根据社区居民健身需求和高校体育部门的优势, 设计体育活动计划。社区体育委员会开展的活动包括:

(一) 利用学校的学生体质测试系统对居民进行体质测试及义务监督。根据教育部的要求, 高校每年都要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试, 高校的体质测试设备比较齐全, 但设备的使用率不高, 每年仅仅是几周的时间, 这些设备常年处于闲置状态。因此高校完全有能力对社区的居民进行体质测试, 并针对居民的身体状况开设运动处方, 提高身体锻炼的科学性。同时也可以协助体育职能部门完成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二) 举办居民体育保健知识讲座。学校体育教师受过专业教育, 对于体育知识和健康保健知识都有较高的素养, 学校可以选派这方面有专长的教师到社区举办讲座, 进行体育科普知识的传播。

(三) 举办社区运动会和各种单项竞赛活动。高校可以协助社区举办社区运动会和各种单项竞赛, 这种运动会可以打破传统以成人竞技比赛的模式, 以家庭为单位, 不断创新竞赛形式, 沟通家庭成员之间、社区居民之间的感情, 使运动会具有更广泛的参与性、娱乐性。

(四) 多渠道筹集社区体育活动经费。社区体育是一项公共服务事业, 社区体育活动经费紧张是我国城市社区普遍的现状, 高校只能缓解体育设施紧缺, 但不能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因此社区体育必须秉承多元化办体育的思路。

四、结语

中国的社区建设目前还是刚刚起步的阶段, 许多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社区体育也仅仅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 与我国的社区建设的初始阶段一样有许多困难和矛盾,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系涉及到很多层面问题, 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研究。我们相信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区体育在未来社会中将会呈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国民素质的提高会变得形式更多元化、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摘要:随着我国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社区体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社区体育在场地设施、人力、文化资源等方面却十分匮乏, 严重地阻碍了社区体育的发展。而高校是体育资源占有的强势群体。在大教育观和终身教育的要求下,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系必须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本文就我国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调发展的途径进行研究, 为社会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社区体育,高校体育,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樊炳有.社区体育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2].王凯珍, 等.社区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唐.培根等著, 周海涛译.学校与社区关系[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

[4].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如何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篇8

摘要:国民经济这个范畴,包括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如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第二产业中的工业、第三产业中的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在不同的产业部门内部又分为许多行业,如农业中的饲养业、林业、种植业;工业部门的钢铁、机械制造工业等:商业中的批发、零售业等。各个行业之间相互联系,形成国民经济的有机统一体。

关键词: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1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律

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规律国民经济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如果国民经济的发展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那么它的发展就会遇到波动与障碍。国民经济运行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上。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能相互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原料、材料,同时又能把生产出的大量产品顺利地销售出去,既要满足各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要,又要同时满足城乡居民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形成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发展的合理结构,以及各产业内部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优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农业的发展是保障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的产品除了农村居民自用部分外,还要提供给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向部分工业企业提供充足的粮食、禽畜等产品作原料。另外,工业生产的产品。还要有一部分用来满足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的需要,对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起着重要作用。

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要能满足工业再生产和城乡居民对生活消费用品的需要。在工业内部各行业和各企业之间,生产的各种劳动资料和各种不同性能的零部件及各种原材料,要能相互满足需要,工业的各行业和各企业的生产才能协调地发展。除农业、工业之外的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商业等行业,也在国民经济的物质生产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交通运输业,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产品要经过运输,才能从生产地运到销售地,运输业如果发展不够,就会有一些产品运输不出去而无法销售,会制约生产的发展,所以运输业是和直接的物质生产过程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是相互联系的,需要相互的协调发展,才能促使国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所谓结构合理,就是它们要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它们之间比例关系协调的具体表现,即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相互满足需要,形成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果某一种数量的商品不能满足购买者需要,它们的价格不仅会上涨,甚至购买不到,这就会影响购买者的生产:如果某一种类的产品生产过多,大量被积压,这又会造成物资和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力的大量浪费,这两种情况,都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损失。为了能使经济结构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处于合比例的状态,国家还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处理好各产业及其内部之间的比例关系。

2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及其增长速度处于国际前列。然而,在这种高速增长的背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各产业之间的比例不尽合理,有些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落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只有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战略性调整,同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型转变与全面发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并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持久性。

从国际经济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加紧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这对于我国来说,机遇、挑战并存。我国必须实现产业结构与增长方式的调整与转变,这既是我国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国内来说,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约束日益突出,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的中心内容。

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必然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化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我们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要注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竞争力为中心,消除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与资源、原材料的结构性短缺问题,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和企业转移,推进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3培养创新发展的经济人才

加快科技发展,实施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都要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3.1中国经济的创新发展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国民经济是一个整体,因此,管理国民经济的人才,既要能够从全局出发,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同时对国内各地区的企业和全国各行业的发展情况也要有所把握,还要尽可能掌握一些企业经营管理与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等要有所了解,从而在具体工作中能够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管理国民经济的高级管理人才,要通过对全国一些地区、一些行业、一些企业进行经常性的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情况,从经济与社会角度考虑生产效率、生产质量、产业结构等等问题,进而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3.2培育一大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当前,人才竞争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培养和锻炼出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发展状况,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企业家。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管理者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要善于任用一些具有新思想、新方法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特别是要有一些高水平的技术专家、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他们是企业在竞争中发展的源泉,他们的水平是高是低决定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创新活动的推进,决定着生产出的产品是否是市场上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因此,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格外重视。

3.3培养一大批高级专业技术与技能型人才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有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企业才能不断进行技术与产品创新。因此,对我们这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尤其需要造就一大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以加速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实力的增强,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高技术人才的使用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大力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科技专家,他们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研究 篇9

摘 要: 皮毛业是大营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支柱产业,近年来有了跨越式发展,大营镇皮毛业的快速发展刺激了经济的繁荣,但是在推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发展与教育协调的问题。本文通过调研结果从大营镇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着手研究了经济与教育的协调发展问题。

关键字:大营 经济 教育 协调

1大营镇发展状况

在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农村逐渐走向“城镇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人们想赚更多的钱,因而不注重教育,有了“教育无用论”,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得不到提高,而青少年也因为社会旧俗及家长影响产生了厌学、弃学现象。

枣强县大营镇辖88个自然村,6.5万人,总面积136平方公里,是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镇,省小城镇改革发展重点镇,省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镇,是省“农业专业化十大专业市场”之一。200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0亿元,销售收入35亿元,行业自营进出口4100多万美元,间接出口1亿多美元,上交税金8000多万元,占到全县税收的一半以上,连续两年被评为衡水市第一工业强镇。

皮毛业是大营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支柱产业,近年来有了跨越式发展,到目前,大营现拥有皮毛企业和摊点1.1万个,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327家,千万元以上的企业73家,固定门店2160个,流动及固定摊位7000多个,全镇皮毛业的加工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3%,农民家庭收入的90%来自皮毛业。

如今的大营镇呈现出“街巷无处不经商、铺天盖地是皮张”的繁荣景象。皮毛业的发展与壮大,为小城镇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但是皮草行业的操作主要要求员工操作的熟练程度,与学历没有直接的关系,这无疑就给孩子灌输了一种观念,只要能操作工具就可以挣钱,而当地一般工人的月收入均在2000元以上。拥有这样“强有力”的后盾,当地青年不愁找工作,所以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较低,学习积极性下降,造成学习成绩的相应下降,成绩不好的结果就是早辍学早就业,这样导致了辍学数量的上升,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当今大营镇经济高

速发展,教育滞后的现象。

2目前大营镇经济与教育难以协调发展的问题

经调查发现,衡水市大营镇经济高速发展,政府部门在教育方面投入不少,但是,当地辍学就业现象较为普遍,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相比,存在诸多的不适和问题,跟不上经济增长的需要,而大营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瓶颈突破必须要有较高水平教育发展的助力。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当地经济与教育未能协调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

2.1社会旧俗严重影响当地学生求学选择

大营镇经济发达,人均收入高,当地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不高,一些学生辍学后很快找到了工资颇高的工作,对于在校继续求学的学生很难摆正自己的认识,容易产生上学无用,挣钱更重要的思想,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产生很大的阻碍,进一步导致在校学生厌学、辍学现象的产生,形成恶性循环。

2.2 当地教学质量不高

通过对政府的走访,我们了解到,目前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少,学校住宿条件良好,所有中小学全部实现锅炉或空调供暖。硬件设施配备较为齐全,但是在在教师方面,略有欠缺,教师队伍整体年龄趋于老化,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日益凸显;原始学历层次较低,现有学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知识结构单一,专业能力不高;教师专职化程度较低,“所教非所学”,专业不对口,不能发挥专业特长,同时教师整体专业学科结构不均衡、不合理,特别是音、体、美、劳技等教师相对匮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2.3 家庭教育严重影响当地教育水平

据了解,当地居民文化程度较低,只有不到20%的人接受过高中及以上的教育,并且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大多数是初中文化程度,俗话说“没文化真可怕”,家长因文化水平低,未能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对孩子继续求学还是打工挣钱,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甚至有些不鼓励孩子继续读书,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辍学率。

3大营镇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途径

鉴于发现的问题,我们从社会、学校、家庭方面提出一些改善途径,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为其他地区改善目前经济与教育不能协调发展局面时提供一些参考。

3.1 改善社会旧俗,创造良好成长环境

3.1.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政府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方式加大对教育的宣传,使学习知识的风气在当地普及开来。多给村民一些学习的机会,让其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然后更好的教育孩子,慢慢的改变传统的守旧思想,使教育工作从村民自身先重视起来。

3.1.2培养舆论压力,树立读书光荣的文化氛围

社会文化团体应该发挥其宣传作用,通过宣传表扬有知识、有文化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行为表现,鼓励适龄孩子读书,以及尽可能地去接受高等教育。

当地企业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带动员工提升素质。在工厂、车间张贴文化方面的宣传画,创立企业的文化理念,在企业设立借书处,放一些历史、政治、文化、时事等方面的书籍,供大家传阅。企业对应聘员工有学历要求,不能一味的只看技术,也要兼顾学历。对于职工的就职安排以及工资安排,根据学历的高低做出适当的梯度加以区别及鼓励。

3.2学校从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2.1提高教师质量,完善教育体系

3.2.1.1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师资水平均衡发展(1)是开展教师全员培训;(2)是分配、引进新教师;(3)是加强教师学历进修;(4)是组建兼职教研员队伍。

3.2.1.2实施信息共享,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均衡发展

3.2.1.3贯彻保障机制,促进经费投入均衡发展

3.2.1.4落实招生政策,促进学校生源均衡发展

3.2.2 正确引导孩子价值观,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心理、生理方面都在不断走向成熟,对事物的认识也更加理性化,其个性也逐渐形成,因此老师要深人了解学生,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教育问题,不被世俗文化所影响,做新世纪“四有青年”。

大部分厌学、退学的学生是因为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而是认为“上大学不如回家卖皮毛”,导致价值观畸形化。因此,老师和家长应该更积极主动地引导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通过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获得新知识。当他们取得一定成绩时要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3.2.3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

我们与一些孩子谈话时,问及他们将来有什么打算时,听到的却是“读完初中就不读了,去皮草公司上班挣钱”,或者“读大学浪费时间,不如早点就业,卖皮草很赚钱”。因此,我们应该激发孩子的思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长远的学习目标,明确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完成学业。

3.2.4 老师家长常沟通,正确引导孩子

孩子的教育不仅需要学校,而且还需要家长的协助。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有助于老师更好的了解孩子在家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将更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对孩子的教育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那些不支持孩子上学的家长,老师应该多向其宣传知识的好处,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3.3 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3.3.1 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从小对其灌输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

家庭教育在人类教育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从出生起,就开始接触家庭教育,孩子最初的知识都是从家底里学到的,包括学走路、学说话等等。家长应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思想,使其从小时候就从思想上重视学习,避免厌学的情况出现。同时,平时要多抽出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督促其学好文化知识。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平时多看书看报,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3.3.2 对于孩子辍学就业进行约束,减少辍学就业青年人数

家庭教育独特的权威性暗示了孩子对父母的服从,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同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因此家长必须以良好的道德品德和端正的行为举动去引导孩子。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也非常了解,所以孩子的身上的变化,如近期的情绪变化等等,都会引起父母的注意。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要及时了解愉况,找到孩子厌学、弃学的原因,并帮助孩子彻底解决问题,使其重返课堂,才有可能实现更长远的教育目标。

4结语

经济与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永久的课题。希望大营镇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结合当地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创新思路,强化举措,不断推进经济与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 家庭教育导读[J]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008

[2] 王玉昆 教育经济学[J] 华文出版社 1998

[3] 靳希斌 教育经济学[J]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4] 李小彦 浅析陕北地区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J] 当代教育 2008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篇10

成祖德(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合肥,230022)

本文从区域城镇协调发展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安徽省区域城镇群体协调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徽省区域城镇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重点战略任务,并对安徽省实现区域城镇协调发展的相应保障措施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以及思路的创新。[关键词]区域 协调发展 战略 保障措施区域城镇协调发展的内涵

区域城镇协调是指区域内部城镇的和谐及与区域外部城镇群的协调共生。区域城镇协调发展是通过内在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发展聚合,在区域内部城镇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的关系,通过良性竞争与紧密合作,与区域外部城镇协调经济社会关系,创造最佳总体效益,形成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格局,从而达到一种区域内外城镇群体高度和谐的协调发展高级阶段。从空间地域结构的角度来看区域城镇协调发展包含区域内部城镇和区域之外城镇群体的协调发展。此外,它还包括区域城镇之间的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区域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区域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的协调发展,以及区域各种行政关系的协调发展。区域城镇协调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区域整体和谐发展。

2.安徽省城镇协调发展的现状特征与问题

2.1全省城镇化水平地域差异明显

根据安徽省2004年统计年鉴计算得到,用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分析安徽省各地的城镇化水平,可以看出全省城镇化水平地域差异明显,城镇化水平呈现较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差异。马芜铜地区是本省城镇化水平较高区域,是皖江城镇带的领跑者。皖中城镇群和皖南旅游城镇群中仅中心城镇合肥市和黄山市城镇化水平较高。以阜阳、亳州市为重点的皖西北城镇群城镇化水平较低,急需重点培育中心城市,提高区域城镇化水平。

2.2城镇行政区与经济区不一致

根据场强辐射力模型和断裂点计算公式,分析安徽省1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经济强和弱的辐射半径、强和弱的辐射范围(见表1)。在这17个城市中,其强辐射范围有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蚌埠、黄山、淮南、淮北、巢湖等9个城市大于行政范围,其余8个城市的强辐射范围小于行政范围。从弱辐射范围来看,大多数城市的辐射范围大于其行政范围,只有阜阳、六安等2个城市辐射范围小于其行政范围,说明这2个城市尚不能起到市域中心的作用。比较计算出的辐射范围与行政区范围可见,安徽省城市的辐射范围与其行政范围不一致。

2.3中心城市的核心作用不突出,难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从安徽省域来看,省域的中心城市-合肥市人口仅150万人左右,规模偏小,很难带动全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加上我省省域城镇体系结构不尽合理,缺乏特大城市,使区域经济缺乏核心,难以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我省在推动城镇化发展时,要注重中心城市的战略突破。

2.4省内区域城镇协调机制不健全

安徽省近年来编制了不同等级层次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以及合肥都市圈、皖江城镇带、京沪铁路安徽段沿线城镇带、马芜铜城镇群等城镇协调规划,但由于没有专门的区域城镇协调规划管理机构和区域城镇协调发展法规来保障规划的实施,仅由省有关部门使用有限的权力去协调城镇间错综复杂的各方面问题,规划实施效果不够显著。

2.5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存在行政管理体制分割的问题

近年来,安徽省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同时,安徽省与周边其他省份也形成了一定的经济联系网络。但由于受行政管理体制的分割,区域合作缺乏政府的有力推动和区域城镇协调机制的引导。因此,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整合市场与资源,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是确保安徽省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3安徽省区域城镇协调发展战略

3.1战略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坚持五个统筹发展,重点加强省内城镇协调,优化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完善城镇职能结构,调整城镇地域空间组织,划分经济协作区;加强与省外相邻、相关地区的协调发展,核心在与长三角地区的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重视城乡空间发展的协调,加强对区域性基础设施统筹安排,构建区域“无地界”基础设施体系;划分用地分区,防止城镇无序蔓延,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安徽省区域内部城镇的和谐及与区域外部城镇群的协调共生,从而达到区域内外城镇群体高度和谐的协调发展高级阶段。

3.2重点战略任务

(一)重视省内区域空间结构的协调

经济协作区是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与其紧密相连的广大地区共同组成的经济上紧密联系、生产上互相协作、在社会地域分工过程中形成的城市地域综合体。区域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表现为通过不同的城市经济协作区的协调发展,实现区域整体和谐发展。

充分考虑安徽省现状中心城市及其影响范围和各级中心城市的发展潜力,将安徽省划分为皖北经济协作区、皖中经济协作区、皖江经济协作区、皖南经济协作区四个经济协作区。皖江经济协作区以长江为纽带,由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宣城、宁国等城市和当涂、和县、无为、芜湖(湾址)、繁昌、铜陵、青阳、枞阳、东至、怀宁、望江、宿松等县的城镇组成。皖北经济协作区包括宿州、淮北、阜阳、亳州、蚌埠、淮南各市和凤阳、寿县等县的城镇组成。皖中经济协作区由合肥市、六安、巢湖市、滁州市为次中心,以及肥东、肥西、舒城、庐江、长丰等县的城镇组成。皖南经济协作区由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区、休宁、歙县等区、县的城镇组成。四个经济协作区在经济上要加强彼此协作,又要加强自身的协调发展。安徽省各经济协作区之间的城镇群,特别是合肥都市圈、马芜铜城镇群、合巢芜城镇群应加强与长三角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而在安徽省的区域城镇群(带)内部,以及城镇密集区内部的城镇间要强化区域性大型基础共建共享的思想,构建区域“无地界”基础设施体系,对区域内的大型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共同投资、共同受益,实现多赢。

(二)加强与相邻相关区域的协调

1.东向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与长三角地区的协调发展

随着长三角连绵带的外扩,东向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与长三角协调发展,是提高安徽省城市竞争力和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战略。

(1)实行梯度融入战略,塑造新的城市经济增长极。以近临长三角和交通优势明显的合肥经济圈和马芜铜城市群为重点,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加强跨省区域合作,逐步推进梯度融入长三角步伐。

(2)突出比较优势,建设面向长三角的“四大基地”。建设面向长三角地区的能源、原材料和化工产业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劳务输出基地;旅游休闲基地。

(3)打造与长三角接轨的基础平台。一要着重搞好与长三角接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着手进行长三角轻轨线的延伸规划,力争实现与长三角的无障碍流动。二要以信用建设和接轨为重点,形成吸引长三角地区要素流入的良好发展环境。三要着力数字并轨。加快数字安徽建设,尽快缩小安徽同长三角间的数字鸿沟。

2.加强区域协作,与周边省份的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重心由沿海逐步向内地推移,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开发开放,以及“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与实施,给位居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由安徽省和豫、鄂、赣、湘构成的中部五省地区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强劲的推动。中部五省应按照“合理分工、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原则,打破区内各省之间的封锁和利益局限,集分力为合力,加强横向联系,建立统一规范的大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组合,共谋进步。

(三)关注城乡协调发展

1.协调城乡空间,实现城乡空间和谐发展

城乡空间协调发展的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重要空间战略,重点在保持城镇和乡村各自特色,建立城乡协调、城乡一体的新型关系,促进城乡空间和谐发展。首先要建立跨城乡、跨地区的城乡统一市场,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与城乡劳动力就业协调。其次,要统一考虑城乡两个层次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强化产业发展的协调,建构分工协作、组合有序的城乡地域分工和经济体系。再次重视生态环境的协调,统筹安排污染性工业布局,对基本农田、自然湿地、野生物种及其生活环境、大型水库、湖泊、水源地和其他禁止建设区统一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此外,要兼顾城乡各方利益,加强规划建设的协调,把城乡居民点、工业布局、区域基础设施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

2.加强城乡用地的空间管治,保护城乡生态环境

实现安徽省城镇间的整体协调发展,要形成良好的城乡生活空间,走可持续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可将安徽省划分为城镇建设发展区、区域绿地、乡村发展区三种用地分区进行分类指导:第一,城镇建设发展区应根据城镇规划留足发展建设用地,高效利用土地,积极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严格控制城镇对长江和淮河水系等的污染。同时,在城镇密集区应为各城镇规划设置环城绿带。第二,对区域绿地进行管制,把对区域生态环境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的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大型水体等划为区域绿地,实施严格保护。第三,乡村发展区应适度控制工业企业布点,通过撤村并点,减少分散的自然村落数量,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并对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规划。实现区域城镇协调发展保障措施的探讨

4.1设立“城镇协调规划管理办公室”,健全区域城镇协调机构

区域城镇协调发展涉及到各城镇之间的关系和矛盾的协调,在现有体制下只有建立超越省内各城镇的从长期稳定的协调机构才能胜任这一工作。建议安徽省政府设立“城镇协调规划管理办公室”这一实体性执行机构,受省政府直接领导,与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合署办公,受省政府直接领导,业务上可由省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指导。

4.2探索构建安徽省城镇群体发展地区的城市管治体系

城镇群体发展地区城市管治体系的组织形式可以是自上而下的,也可以是自下而上的,这种协调组织与一般的行政组织在性质、目标和组织结构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现阶段,安徽省城镇群体发展地区的城市管治比较可行的策略是:垂直职能重新分配和管治体系的组织重构,两方面结合,形成以“城镇协调规划管理办公室”为龙头,半官方的城市联合协调组织为补充的比较完整的管治组织体系.4.3完善区域城镇协调发展法规

国外一般都有相应法律、法规来保证区域协调机构的权威性和协调规划的实施。要构建完善的区域城镇协调机制,应在国家及安徽省现有法规的框架下,建议由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颁布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各城镇群(带)协调发展规划的条例,确立区域城镇协调发展的执行机构,确定区域城镇协调发展规划在区域协调中的法律地位,以及规划的审批与实施主体,使区域城镇协调工作既有机构保障,又有规划依据。

4.4建立和完善区域城镇协调机制

综合运用政策手段、规划手段、经济手段、科技手段等,建立和完善区域城镇协调发展机制。

⑴政策手段:要从区域协调整体出发,逐步制定省域城镇体系、城镇群(带)、都市圈、都市区等的产业、土地、人口、环境、投融资等方面的区域性政策,为地方层次的规划和发展调控提供战略性政策框架。⑵规划手段:一方面,除了制定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外,还要针对重点区域,如开展城镇群(带)、都市圈、都市区等的区域城镇协调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区域城镇协调发展的专项规划和下一层次规划应充分落实上一层次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群(带)规划、都市圈规划、都市区规划等城镇协调发展规划。在具体建设政策和决策上要突出落实区域城镇协调规划,规定凡跨区域项目,必须纳入所在区域的城镇协

调发展规划或不违反规划所确定的原则,否则不予核发各类许可证,重大项目选址一定要通过“城镇协调规划管理办公室”。

⑶经济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地方与地方之间建立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机制,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在有条件的区域,可以试行通过区域内城镇参股的形式设置区域内城镇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基金,用来引导跨境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投资。

4.5推行区域城镇共同制度

制定产业、土地、人口、环境、投融资等方面区域共同遵守的制度,为地方层次的规划和发展调控提供战略性政策框架,为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提供制度保障。

⑴建立跨区域协调用地的新机制:为了保证土地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建立跨区域协调用地的新机制,建立以土地用途管治为核心的规划管理制度,根据各区域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实行跨地区调剂建设用地指标和占补平衡的政策,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实现用地平衡,既有效保护耕地总量,又能满足城镇建设发展用地的需要。

⑵实施环境保护考核制度:为了避免区域内城镇群之间的恶性竞争,遏制区域内生态环境的恶化,应推行在城镇密集区(带)实施绿色GDP核算和环境保护考核制度。

⑶建立区域交通设施建设和管理一体化制度:为了提高区域交通体系的整体效率,对于不同投资主体建设的交通设施,应加紧制定同一收费和管理政策。特别是在城镇密集区(带)推行公共交通跨境经营政策、公共交通统一定价政策、区域公交一卡通政策、机动车异地处理政策、多方式联运政策、高速公路统一收费政策。

4.6建立区域城镇协调发展规划和实施的监督机制

为了确保区域城镇协调规划对城镇协调发展发挥综合调控作用,规划的审批、实施和调整都必须通过法定程序。实行规划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大力提倡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调整的全过程,加大全社会对规划的监督力度。强化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职能,增强区域城镇协调规划的监察力量,对强制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实行动态监控与督查。此外,应从经济、社会、环境、基础设施及城镇间的合作等方面设定规划目标和监测变量,建立规划实施考评办法,以便对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斌、张兆刚、霍功编著 中国三农问题报告[J],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

2.傅崇兰、陈光庭、董黎明等著 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理论动态》编辑部编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J],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

4.连玉明主编 中国城市蓝皮书[J]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篇11

关键词:交通运输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一、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经济要点

(一)公共性与强管制性

交通运输业源于公众的实际生活需求,公共服务性是它区别于其他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的基础道路建设。因此,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目标不是获取最大利润,而是合理高效地为社会的所有成员提供服务。在国外的研究中,运输经济学最早起源于社会的福利经济学,这也说明了交通运输的公共性。尽管运输业和利润指标没有太大相关性,但它与经济的发展却是密不可分的。

交通运输的另一个特点是强管制性,作为区域发展必不可少的特殊服务业,其公众性必然使得政府会制定相关政策加以管制。从经济角度出发,政府管制主要针对运输的价格,尤其是对一些垄断行业如铁路运输,通过制定运输限价对其均衡进行调控。

(二)较多涉及资本密集型工程

运输业本身并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但是它所依赖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铁路建设等)却常常是耗资耗时巨大的工程。以铁路建设为例,从图纸设计、材料采购到真正投入建设,这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巨额的投资,而且资金的回收需要很长的时间,短则几年,长则数十年。巨额的资金投入和漫长的回收周期是一般个人和企业很难承受的。

此外,相比于其他资本性工程,道路建设还有一个风险点:已投入资金成为沉没成本,难以收回。首先,专项购入的设备很难适用于其他工程,也就是说,设备一旦购入就意味着其价值的大幅缩水。其次,道路建设具有连续性,半途而废的工程是不会产生任何替代作用的,实际上这也对设计人员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一旦设计与实际出现偏差,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三)系统性与内部不可替代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出行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区域内,这就要求全国各地甚至整个世界的交通线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网络,保证不同地区之间实现无缝接轨。交通运输业的系统性要求其必须时刻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这实际上也是对技术和人才的要求。

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运输方式有五种: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综合运输系统。对个人来说,不同交通工具之间有一定的可替代性;但对于整个社会上的不同产业需求而言,这五种运输方式有着各自独特的功能和特性,它们之间的竞争性并不大。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不能一味地去发展某一特定的运输方式,而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协调发展。例如,在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就要着重考虑管道运输,而在一些沿海和海滨城市就要大力发展水路运输。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一)高水平的区域经济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助推器

交通运输业所依赖的基础设施建设属于资本密集型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交通运输业的结构和发展速度会有不同的影响。罗托斯理论中的“经济起飞”战略认为,大量的资本投入首先会带动区域的工业发展,这也是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脉络。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区域的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其对运输的要求也会相应变化,例如重工业中大型器械的运输要求,将促进区域的铁路、水运交通的发展,但对轻工业起到的作用则是相反的。

实际上,区域的任一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都会产生更大的运输需求,也就相应带动这一运输方式的发展。从宏观角度而言,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表现,尤其是作为基础工程的交通运输业,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势必会成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助推器。

(二)区域合理资源配置是保证交通与其他产业平衡配比的关键

作为钢铁、橡胶和铝材的主要使用部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区域资源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但是对于一个区域而言,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如何实现在各种产业之间的合理配置,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目标是提高交通设施的运营效率、降低对资源的依赖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区域在各产业上的资源配置应该适应其实际发展状况,并不是分配给交通运输业的资源越多越好。政府应该考虑的包括自然条件、人口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一般来说,在人口较为集中,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人们的出行需求较高,政府分配给交通运输业的资源也应该相对较多一些;而对那些地理条件不好,基础设施建设有难度的地方也应适当加以照顾。只有合理的资源配置才能保证区域各个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技术和人才投入保证了交通运输业的领先性和创造力

从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和演化史可以发现,交通运输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当前,较为完善的综合交通系统综合了先进的数据传输、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以及电子控制技术,使得交通运输成为合理、高效、精准的智能系统,从而减少了由于人为失误造成的交通损失。

目前交通建设的主要方向不再是单纯的扩大运输网规模、修建大量基础设施,而是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利用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交通运输的管理体系,实现交通运输业的综合型发展。其实任何产业都一样,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保证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保持应有的活力和创造力。

三、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保证资源投入,实现交通运输业的创新性与环境友好性发展

相比于其他产业,交通运输对土地和各种资源的占用是比较大的,这在很多时候就表现为对环境的直接破坏和污染。例如机场规划用地,一般要进行大规模、大面积的预先处理,这毫无疑问会对植被和一些动物的生存产生不利甚至灭绝信号的打击。而人口和资源状况又决定了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走可持续、环境友好的资源节约型道路,作为基础工程建设的交通运输也不例外。因此,在发展交通运输的时候同时要考虑到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人们经常认为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要以一定的环境破坏为代价,但实际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产业的发展不能兼顾的想法是有局限性的。尽管在资源愈加紧张、环境愈加脆弱的今天,能做到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企业也并不在少数,这样的企业获得的是更为长远的利益。对交通运输业来说也是如此,牺牲眼下的小利益,将注意力的一部分转移到环境保护上来,才能确保得到持续性和长远性的利益。

(二)引进先进国内外技术促进交通运输业的跳跃发展

要想真正实现跳跃性发展,对于交通运输业来说,高新技术的创新发展是根本。从短期来看,只有保证人力资源和资金的投入才能带来创新性发展。但是长远来看,新的技术会提高交通运输的管理、服务水平,降低其对资源的消耗和占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恶劣影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目前我国的最突出的交通问题是拥堵,这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体现得尤为明显,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人口众多,对交通的需求量大。对政府来说,在这个问题上能发布的也无非是“单双号限行”这样的治标不治本的政策,但是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拥堵的状况,还需要从交通运输本身入手。本文认为,现在比较普遍的出行方式中,地铁是资源节约型交通的最佳代表,其起源于英国伦敦,由于创新性与高效性,这一交通系统很快在世界各国普及。地铁本身并不占用地表上的土地,也就不会在地面上形成和其他交通方式的竞争,而且地铁的运行不需耗费石油能源,客运量也比较大。

信息全球化的趋势使我们更加便利地获取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信息,所以各个区域在积极谋求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不妨将目光放得更远,适当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为自身服务。

四、结语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它和区域经济的协调一体化发展是保证区域实现长期可持续及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的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政策变革、自然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新时期区域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仍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玉东.新时期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3(4)

[2]刘春梅.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研究[J].江苏商论,2013(9)

[3]董大朋.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于调控[D].东北师范大学,2010(6)

上一篇: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5》教学反思下一篇:孝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