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2024-11-17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共12篇)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篇1

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 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内涵上看, 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就是要使地区间、城乡间人均生产总值差距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 人民群众都能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协调和谐状态,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要求上看, 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就是要使各地区和城乡的比较优势能保持合理有效发挥, 促进共同发展, 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城乡区域发展的方向和任务。这是在准确判断形势、准确把握城乡区域发展规律基础上做出的一项高瞻远瞩的重大战略决策, 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对我区优化人口和生产力布局,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加快城镇化进程

《意见》突出要求加快城镇化进程, 既是我国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 也科学地反映了我区城镇化进程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内蒙古半个多世纪的城镇化历程来看, 城镇化正处于中期的加速阶段。2002年以后内蒙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约1.33个百分点, 相当于每年再造一座30万人口左右的中等城市。到2009年底, 全区设市城市发展到20个, 其中地级市9个, 计划单列市2个 (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 , 盟 (市) 辖县级市9个;旗52个、县17个、区21个、建制镇457个 (包括旗县所在地城镇69个) 。全区总人口2422.07万人, 其中, 城镇人口1293.45万人, 城镇化率达到53.4%,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全区初步形成了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为龙头, 以盟市所在地等地区性中心城市为支柱, 以旗县所在地及重点镇为支撑的城镇体系框架。

但是总体上看, 我区城市规模偏小, 总数偏少, 分布散, 辐射带动力弱。截止到2009年底, 我区城镇化水平尽管位居全国第10位, 然而与分别位居前后位的吉林省、福建省相比, 内蒙古城市总数明显偏少, 城市规模普遍较小。从空间分布状况看, 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乌海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 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是兴安盟、赤峰市、通辽市、巴彦淖尔市, 空间分布十分不均衡, 形成城市化水平高值区与大中型城市分布不相符的状况。由此可见, 作为经济发展中心的大中型城市的区域扩散效应不明显, 辐射带动能力还未充分发挥出来。《意见》明确提出,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促进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 积极构建多中心带动的城镇发展格局。依托盟 (市) 、旗 (县) 所在地和建制镇, 积极引导产业集聚, 提高城镇服务功能, 引导城镇有序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这为我区未来城镇的科学布局指明了方向。

必须注意到由于全区许多建制镇是在“撤乡并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形成的, 加之我区林区、垦区、矿区较多, 城镇化质量较差, 特别是城镇基础设施水平没有跟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2001年到2007年, 内蒙古的城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连续七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固定资产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由此造成目前我区市政公用设施的11项指标中, 有6项位列全国第24位之后, 有4项处于全国中游水平。《意见》着重提出, 加强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也就是说, 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 特别是加强城镇道路、桥梁、给水、集中供热、供气、电力、环保、通信、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加强中线收入阶层的住房建设, 增强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承载力, 为城镇化持续稳步推进提供基础性条件。

我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不足, 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镇群还没有形成。《意见》特别提出, 推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 对于我区推进呼包鄂一体化和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要求, 稳妥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为农牧民进城就业落户创造条件。这是针对制约我区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过程中遇到的城乡二元体制障碍, 有针对性地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 将制度上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城镇对农村牧区人口的吸纳能力, 促进城镇化进程。

二、培育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是城市和农村牧区结合点, 城乡联动的关节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县域经济在全区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县域 (除去21个市辖区) 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98%, 县域人口占全区人口的70%左右。在构筑城乡区域发展新格局中, 内蒙古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快, 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强劲势头。通过“生态移民、产业移民、扶贫移民、教育移民”进行人口城乡分布格局调整, 努力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 进一步加快农村牧区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的发展, 不断健全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 着力抓好扶贫开发, 有力推动了农村牧区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缩小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截止2009年底, 我区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80个旗县市完成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区的55%以上, 其中, 地区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旗县有30个, 超50亿元的旗县有32个。农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大幅度提高, 由不足30%提高到目前的50%以上, 其中牛奶、羊绒的加工转化率高达80%以上, 粮油、肉类的加工转化率达60%以上。同时, 旗县区域也是吸纳新增就业人员的重要的“蓄水池”, 成为转移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目前, 全区80个旗县全社会就业人员占全区的70%左右。在我区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 涌现出一大批县域经济强县。在2009年第九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中, 内蒙古有20个旗县 (市) 名列其中, 占据西部百强县市的1/5。鄂尔多斯市的准格尔旗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均居全区80个旗县首位。

但是总的看, 我区县域经济结构单一, 经济基础落后。不少旗县缺乏主导产业, 特色经济没有形成规模, 有带动能力的项目少、规模小、效益差, 县域各种资源难以得到有效整合, 资源优势不能得到很好发挥, 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同时, 不同县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很明显。《意见》着重提出, 发挥比较优势, 扶持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配套型等产业发展, 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特色产业, 着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经济强县 (旗) 。针对县域发展中开发区分散建设, 布局不合理的实际, 《意见》特别提出, 合理规划布局工业园区, 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 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县城和重点镇建设, 提高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

我区县域经济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产业特色鲜明的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意见》要求, 鼓励龙头企业在农牧区建设原料生产加工基地, 有利于通过城乡一体、工农协同, 推动农村牧区现代农牧业发展。

农牧区劳动力转移是农牧业规模经营的重要前提, 也是农牧民致富的主要途径。

《意见》提出, 结合推进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相关产业发展和城镇化, 有序引导农牧区劳动力转移, 正确地指出了我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三、统筹内蒙古东西部地区发展

我区特殊的地理、区位特点, 决定了东西部经济发展呈现各自不同的特征。“十一五”以来, 内蒙古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积极推动资源富集区和优势地区率先发展, 不仅缩小了城乡差距, 也使区域经济进入了黄金发展期。特别是坚持“适度收缩, 相对集中”的原则, 以资源和区位条件为基础, 依托交通干线、中心城市和口岸, 明确了中心城市的定位和发展重点, 大力建设产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 完善了城市支撑体系, 破除了城乡壁垒, 建立了人口向中心城市有序集聚的机制。目前, 呼包鄂地区发展势头强劲, 带动能力逐步增强。东部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 加快经济发展, 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 全区正在形成与周边省区市及腹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必须看到, 目前东西部差距还很明显, 东部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于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呼包鄂地区是沟通我国华北和西北经济联系的枢纽, 能源矿产等资源富集, 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近年来, 呼包鄂地区依托较好的发展条件, 以占全区11%的土地、28%的人口, 创造了全区55%的经济总量和57%的地方财政收入, 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974亿元 (人均GDP接近1.3万美元) , 经济总量略高于北部湾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 略低于辽宁沿海经济带, 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东部五个盟市是我区少数民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 面积占全区的56.2%, 人口占全区的52.6%;分布着430万少数民族人口, 占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的82%。2009年东部五盟市经济总量占全区的30.8%, 财政收入占全区的23.3%,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3289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77元。因此, 促进我区区域协调发展, 首先要解决好东西部发展的协调问题。

《意见》对我区区域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 完全符合内蒙古的实际。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看, 西部地区应加快构建沿河沿线经济带, 增强区域总体活力和竞争力, 特别是推进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一体化发展, 着重提高基础设施、产业等方向的一体化程度, 辐射带动西部整体发展。呼包鄂地区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包昆通道纵轴的北端, 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 呼包鄂和陕西省榆林的部分地区已被列入国家今后10年的重点开发区域。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能源、煤化工基地、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和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 北方地区重要的冶金和装备制造业基地。主要任务, 一是构建以呼和浩特为中心, 以包头、鄂尔多斯等为支撑, 以主要交通干线和内蒙古沿黄产业带为轴线的空间开发格局。二是增强呼和浩特的首府城市功能, 建成民族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包头、鄂尔多斯应依托资源优势, 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升级, 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三是统筹煤炭开采、煤电、煤化工等产业的布局, 促进产业互补和产业延伸, 实现区域内产业错位发展。加快城市人口的集聚, 促进一体化发展。四是加强农畜产品生产及其加工基地建设。五是加强节能减排、灌区节水改造以及城市和工业节水, 加强黄河水生态治理和草原生态系统保护, 完善引黄灌区农田防护林网, 构建沿黄河生态涵养带。展望未来, 这一区域在国家未来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东部地区要坚持两个轮子一起转, 一方面要实施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环渤海地区快速发展带来的有利外部环境, 主动融入外部市场, 借力发展;另一方面, 要立足自身优势, 特别是优化水煤资源配置, 有序发展煤电、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实现跨跃式发展。

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贫困地区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最为薄弱的区域, 发展滞后问题十分突出, 是内蒙古今后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全区101个旗县市区中, 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旗县31个, 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旗县29个。按照国家扶贫标准, 全区现有贫困人口55万人, 占全区农村牧区人口的4.2%。从贫困人口分布状况来看, 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和牧区, 这与内蒙古幅员辽阔、生态环境脆弱、老少边穷片区大、边境线长等区情密切相关, 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在资金、人才、技术和项目等方面给予扶持, 特别是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意见》就此明确提出, 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扶贫攻坚, 这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部署, 很有针对性, 十分必要。

针对自治区东西发展差距的显著特点, 《意见》提出, 在加大对东部地区支持力度的同时, 建立自治区内部对口帮扶机制, 引导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加强对东部地区的帮扶, 这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推动东西部经济交流与合作,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010年8月,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决定由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鄂尔多斯市与兴安盟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首批援建的乌兰浩特一中新址、两座公铁立交桥项目已经启动建设。鄂尔多斯19家企业与兴安盟以及各旗县政府签订了5大类共37个项目的合约, 总投资1200亿元。根据《鄂尔多斯市与兴安盟合作建设工业园区框架协议书》, 将在兴安盟建设“兴安盟鄂尔多斯工业园区”。两地的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 为全区东西部经济交流与合作树立了榜样。

以上这些内容和特点, 既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核心所在, 也是今后推动我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点。只有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这几点, 才能真正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这一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

四、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矿产资源富集, 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能源原材料基地, 在长期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 形成了一批以煤炭、矿产、森林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 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急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抓住国家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机遇, 尽快建立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对于保障能源资源供给, 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 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7]38号) 。自治区政府结合全区实际, 制定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 (内政发[2008]110号) 。总体目标是:2011年前, 重点资源枯竭城市建立起新型替代产业和支柱产业, 资源型城市非资源产业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以上, 历史遗留的沉陷区和棚户区得到治理与基本改善。资源型城市基本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水平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均达到全区平均水平, 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为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型城市积累的矛盾与问题, 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自治区政府设立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 计划从2009年至2011年, 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6亿元, 三年共18亿元用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地质环境整治保护和沉陷区治理及棚户区改造。国家将大兴安岭地区列为典型枯竭地区, 阿尔山市被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 予以重点支持。为促进全区资源型城市转型,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 阿尔山市和锡盟锗深加工项目被分别列入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试点和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专项支持范围。为配合国家工作, 自治区决定每年为阿尔山市安排300万元的中央转移支付配套资金。

当前,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中之重是加快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意见》着重强调, 积极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 建立多元化的产业体系, 支持资源型城市加快经济转型。也就是说, 要支持引导各资源型城市根据自身资源现状, 探索建立切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支持资源型城市结合国家规划、产业政策及原有优势特色产业建设产业接续和转型园区, 打造招商引资平台, 拓宽发展空间;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延伸产业链条, 发展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制造、高技术、现代服务业、绿色食品加工、口岸经济等产业;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 大力引进发展非资源型加工制造业。

目前除现有列入国家试点的城市外, 我区还有一些城市面临着与国家资源枯竭城市性质相近、程度相当的困难和问题。《意见》综合考虑了历史贡献与当前实际困难等情况, 提出将我区符合条件的资源型城市 (地区) 列入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 增加转移支付补助。我区一些资源枯竭城市有望得到国家的更大支持。

《意见》特别提出, 推进内蒙古整体列为国家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 这是从长远上支持内蒙古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我们应抓住机遇, 秉持先行先试的精神, 抓住与资源型经济转型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推进改革, 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率先突破, 率先走出一条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为全国其它地区加快资源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近年来, 内蒙古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正在建立, 但是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仍需完善。《意见》强调, 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规范资源矿业权及产权交易。这是关系到我区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 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对矿产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方面需要加大改革力度, 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

我区是矿产资源大省, 由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次生地质环境问题非常突出, 土地沙化、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水质污染、地下水位下降及煤层自燃等, 使植被面积减少、生态和水环境破坏、空气污染。加大矿山地质环境防治, 减少地质灾害, 是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意见》从全面推进采空区沉陷区治理、植被恢复和尾矿库安全闭库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我区乌海、包头等地的矿区棚户区住房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房屋简陋、面积小, 因年久失修, 已极其破旧, 墙体大多开裂。我区从2009年起着手解决棚户区矿区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 但是地方财力不足, 资金缺口很大, 需国家给予更大的支持。我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企业转产转业人员安置的难度较大。《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矿区棚户区改造和转产转业人员安置, 为我区争取国家资金、政策支持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篇2

无锡市赴欧洲考察组

2007/12/26

10月23日至11月3日,市委研究室、科技局、规划局、环保局和城管局等部门一行专程赴德国和西班牙进行学习考察。考察学习的目的是借鉴后工业化国家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强生态建设的经验,进一步拓展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优化发展的思路。总的感觉,德国、西班牙的发展历程和现有实践,对于无锡加快由重点发展向优化发展转变、建设“东方新欧洲”颇有学习借鉴意义。

经验和做法德国和西班牙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顺应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潮流,城乡区域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产业结构调整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跳出了传统的路径依赖和一般认识范畴,走出一条顺应时代要求、加速发展转型的路子。他们的主要经验和实践:

1、空间布局加速优化。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大陆国家在工业化伊始就实行了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合理配置城镇体系的发展路子,以经济区域和自然区域为基础,形成了大、中城市和小城市有序分布的格局。在战后恢复时期和上世纪60年代经济起飞时期,为了避免中心城市的过度膨胀,开始调整区域发展规划,积极发展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新型卫星城市为基础的城镇发展体系,构建梯度推进的经济腹地,以缓解城市生产交通压力,聚集腹地各类要素资源。这一时期德国形成了上百个新型卫星城市,改善了城镇空间布局结构。这种格局是与传统产业结构和生产组织形式相适应的。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种思路受到了新一轮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德、西等欧陆国家,更加突出以中心城市“极化扩张”为发展取向,着力强化特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的带动功能。德国政府重点推进柏林、汉堡、法兰克福、杜塞尔夫、慕尼黑等五个特大型国际化城市建设,拓展都市圈发展区域,加速各种要素向城市集中,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与之相适应,积极推进工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加速新型服务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管理技术中心向城市集聚。在集中转移过程中,对一般工业企业实行生产外移和制造加工环节的有机分离;对重化、能源、基础原材料企业实行全球转移,既解决核心生产要素配置的集聚化、分层化配置,又扩大了城市服务业发展新领域。

2、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德国、西班牙加速支柱产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生产组织方式由集中化、规模化向柔性化、扁平化转变。巴塞罗那是西班牙最大的制造业、港口产业、金融服务和传统工艺产业的生产基地。转型后整个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了62%以上。尽管目前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还占36.7%,但从经济形态上主要是从事技术研发扩散、产品销售服务的总部经济,直接从事制造加工业人员不到全部就业人口的5.2%。德国海德堡原来是欧洲重要的印刷、轻工、食品、包装机械的重要基地,经过20年的努力,“实现了漂亮的转身”,产业转型带动了城市功能转型,已经成为欧洲的科研城、文化城和旅游城。这种转型,不仅引起了生产组织方式上的变革,而且推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拓展了都市服务产业的发展空间。西班牙近两年兴起交换服务、推进融合的“时间银行”。每个用户都持有一份“时间存折”,“时间银行”管理机构负责记录每一笔交换服务的时间,协调付出和接受之间的差额。交换服务内容有家政服务、老幼陪护、语言授课、家庭保健、聊天陪伴等,服务项目之间交换的条件就是时间。目前马德里有60多家“时间银行”,主要参与者70%以上是就业不足的中年妇女。“时间银行”作为扩大合作的组织形式,已经成为拓展服务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3、规划体系科学严密。德国北因州杜塞尔夫市负责地区发展规划事务官员施 史泰芬博士介绍,德国区域发展和城市建设规划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规划体制的严密性。按照现有的《规划法案》的体制框架,明确了国土利用规划、各州的州规划、各专区(直属中央政府的大市)规划和市镇建设规划四个层次,相对应的法定主体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划管理法律,还包括一些具体细化的程序和形式要求。二是规划内容的科学性。德国区域发展和城市建设规划,从人的发展状况、需求变动趋势和产业发展要求出发,统筹兼顾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等相关制约因素。这些因素的考虑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严格的实证调查。三是规划过程的公开性。他们认为,科学性是建立在公众参与的过程之上的。规划过程中积极鼓励公民参与、社会讨论。四是规划执行的严肃性。既强调依法监督,又强调市民监督;既强调舆论监督,又注重民间组织的监督。

4、生态建设多管齐下。由于历史传统和人文素质,德国和西班牙国民不仅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强,而且在经历大工业化时代环境付出沉重代价后,这种意识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甚至形成了主政党、主政国家的理念。德国生态环境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二战前,城市生态建设集中在城市绿色空间的营造;二战后至1990年,注重城市空间拓展下的自然环境培育,强调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1990年后注重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网络。德国政府每四年颁布一轮生态建设计划,明确橙色土地(工业废弃、转移土地)转型、生态重建计划、土地减少利用计划,实行指令性管制。西班牙马德里是缺水型、高能耗、沙化高的城市,近20年来,他们加大生态保护和重建。①政府对沙化地、戈壁地进行了大规模整治,积极发展人工作业和机械自动喷灌、科学复绿;②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发电等再生能源,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③采取政府补贴鼓励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各种大卖场建立资源回收系统,抵扣新购商品价格;④大力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政策奖励市民少消耗、少占用,倡导节约型生活方式;⑤公共建筑和私人建筑根据不同的功能性质,确立不同的节能等级,强制使用节能材料和节能设备。⑥鼓励国外资本和私人资本进入区域生态建设领域;⑦实行土地利用逆向管理,确定绿化等生态用地在用地结构中的比重;⑧改进和完善各类工程技术,大量采用与自然、生态环境吻合的新工艺和新技术。

5、污染治理持续有力。德国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认识也有不断演进的过程。从上世纪中叶的边污染、边治理,到现在保护治理优先、保护优先,把环境污染治理作为生存发展的前提。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对环境保护,坚持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和技术治理。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产业调控政策,设立技术门槛、绿色门槛,并不断提高门槛标准。黑森州的威尔堡市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围绕主要市河――郎河的治理,按照工业和生活污水分流的要求,首先是截污,分别运用城区集中截管和企业单位截源的办法,将污水分别集中到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处理厂;其次利用膜技术将城市路面改成错层、自流的雨水收集、蓄存、过滤处理系统,形成城市绿化浇灌冲刷等自动循环系统;再次是监测排水口,安装自动监测系统,一旦超标、超量排放,系统自动关闭。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朗河已重现鱼翔浅底、少小嬉水景象。西班牙马德里是内陆城市,工业发展以后,保护水源、污水处理的矛盾突现。上世纪70年代马德里政府首先颁布了《污水处理法》,规定所有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必须达标排放;其次整治河道流经的区域环境,将企业、居民逐步搬离水源控制范围内;三是大规模使用膜生化反应技术,改进水处理工艺;四是推行污水干化处理,把污泥作沙漠生态整治的垫料和肥料;五是政府出资鼓励居民饮用水和中水回用;六是大规模开展河道清淤、绿化等综合整治,提高河道的生态自净功能。持续十多年的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使马德里已经重现生态良好、环境宜人的风貌。

启示和反思两国的经验给我们以新的启示,在一些深层问题上引起反思。一是对中心城市地位作用要重新认识。一般认为欧洲经过高度发展以后,城市化发展道路开始由中心城市向中等城市和新型卫星城市转移,走“反城市化”或者“城市郊区化”发展道路。但是从我们现实考察和讨论座谈的情况来看,欧洲城市化经过多轮发展以后,发展方向和重点又开始了新的变化。柏林城市研究所的托马斯博士介绍说,欧洲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演进,在经历城市化集中发展、区域化拓展两个阶段以后,近几年又呈现了中心城市高度化发展态势,重回集中化、高度化的中心城市极化发展的路子。他们认为,没有这种极化效应不可能形成区域辐射推动效应。它的出现有三个基本背景:一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农村内部就业人口向城市集中;二是交通、环保和信息技术创新,缓解了历史曾有的“大城市病”,改变了城市原有的功能和生态环境,增强了中心城市对区域资源的集聚力和吸引力;三是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产业转移升级,放大了中心城市的文化、科技、金融、信息以及现代化商务的主导配置能力。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高集中、高功能、高效率的发展载体。当今国际竞争的主体,实际是城市经济。城市越大,创新动力越强,竞争能力越强。马德里理工学院城市规划研究所埃米利诺教授说,重新选择中心城市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具有内在必然,这是竞争法则和做大法则所决定的。尽管特大城市的商务成本较高,但是机会成本低,交易成本更低。从现代技术发展的条件来看,中心城市不仅是区域经济资源、生产要素集聚的中心,而且也是区域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心脏和发动机。从另一角度考察,中心城市的发展模式不同于早年的单极功能、多元分散、垂直体系的发展格局,而是走中心突起、多元整合、扁平互动的发展道路,就是将区域内的中等城市、卫星城市按照功能分区的要求,直接融入大城市体系。这种判断从考察中得到印证。不管是法兰克福,还是杜塞尔夫;不论是马德里,还是巴塞罗那,作为区域甚至是国际大都市都呈现了快速扩张、高速极化的态势。2005年柏林市启动了大柏林计划,将勃兰登堡州的2800平方公里区域面积纳入柏林大都市体系统一规划建设,建设融入大柏林的城市生态走廊,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使中心城市更加富有吸引力。德国、西班牙经济发展表明,中心城市不仅是区域发展的主要依托,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出路。

二是对政府的作用要重新认识。一般概念认为,西方国家信奉自由市场经济,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德国、西班牙等国政府并不是小政府、弱政府,而是大政府、强政府,在应有职能范围内显示了强大的调控力和管制力。埃米利诺博士讲,现代市场经济的经验,必须靠市场、政府两只手,缺一不可。区域发展、城市建设、生态保护是满足社会基本需求的公共产品,必须靠政府。同时政府是管理组织,要讲究成本、追求效率,就必须采取层级较少,缩短行政路线、相对集中权力的模式。德国在区域发展和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视强化政府的调控作用,积极发挥调控和管制功能,特别注重对城市规划和生态重建的行政干预。一是法律约束。德国政府20世纪初先后出台了城市规划法、社会保障法、反垄断法和城市土地利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仅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就多达100多个,并建立和形成严格规范的规划体制和运作机制;二是直接进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安排公共设施建设,重点推动满足公民需要的住房、交通和自然环境等重大建设,在基本性和基础性项目上采取政府直接投资。三是直接提供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如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绿化保洁等。有些公共事项尽管采取了服务外包,但预算管理、监督调控权等仍然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马德里市政府直接干预或参与城市管理。一是市政府自上而下对城市管理的一级管理体制,事权财权高度集中,社区不承担城市具体管理;二是直接负责城市管理的所有投资、建设开发和项目经营;三是直接负责城市治安、广告、街景、绿化、保洁等基础性公共设施的管理任务;四是直接承担古旧建筑重修、保护职责和投资,负责对居民的直接补偿。

三是对城市产业发展方向要重新认识。马德里大区建设规划部行政官员路易斯 安哥尔博士介绍说,产业结构具有由一、二产业向三产演进的客观规律,但是城市产业发展方向并不是就以第三产业(服务业)为唯一方向或主要选择。城市作为各种资源的集合体,服务产业为主并不是排斥其它产业,需要多元产业综合发展,同时服务产业发展还尤赖于农业、制造业等产业为基础的。城市保留农业和制造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营形态和实现方式。都市农业主要是生态功能、休养功能和空间调节的服务功能。制造业主要是研发功能、贸易功能和社会就业功能。这些功能与城市转型并不矛盾,相反这些功能的实现,拓展了城市服务业发展空间。法兰克福已成为欧洲大陆重要的金融、会展、商务、交通枢纽中心,但其强大的制造业体系,尤其化学、机械、电子和电器工业在全市的生产总值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工业水平仍然称雄欧洲甚至是世界。关键是现有工业生产组织方式不同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原有产业形态,也不是传统概念上的组织方式,而是适应城市结构轻型化、生态化要求,以总部经济、区域经济为主要形式,承担产品研发营销服务、经营管理等的关键环节,生产加工则实行专业分工、中间分离的国际性转移,形成全球采购、世界配套的生产加工体系。同时城市高科技企业也打破了原有的自主创新、就地转化、生产制造的传统路径,把自主创新、设计创意环节与成果转化、生产制造环节分离,创新集聚,转移创业,使城市的高科技企业,成为创新创意中心和成果孵化转移中心。这种体系的本质属于制造业体系,但其实现形式和组织方式是新兴的服务产业。用马德里大区规划建设部官员的话讲,制造业较其它产业更直接扩大人流、物流和经济流,有利于促进提升城市服务产业。关键是制造业的结构和产业生产组织形态。产业化并存、综合发展仍然是德国、西班牙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的重要特点。

四是对城市功能分区演进趋势要重新认识。城市功能分区是城市的基础构架,合理与否事关城市综合发展水平。上世纪50-80年代,城市功能分区强调专业化、差别化,形成不同区域、不同功能的城市单元。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德国在加速城市化过程中亦按照这种思路进行调整改造,在中心城市内形成了结构单

一、相对分工的专业功能区。例如法兰克福市在东部的上哈蒂地区重点形成轻重工产业区;在南部的格里斯海姆重点形成交通服务区;在西北部的普劳思海姆重点形成文化娱乐区;在西部的波斯特地区重点形成加工工业区;在城市中心重点形成商务金融区。马德里市亦按照城市的四个方向,分别确定东部住宅、南部商贸物流、西部重工、北部加工制造和中心地带行政金融商业的不同功能。由于过分强调单一定位、专业功能,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城市交通组织难度加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利用率下降、生态环境保护各自为战、居民生活不尽方便的问题,中心城市人居就业环境下降,城市居民出现了郊区化居住的趋势。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对功能分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城市功能分区要相对分工,但不能机械分工;服务功能不能单一定位,要综合定位。为此,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城市功能分区建设上突出重点方向,实行综合开发。一是综合配套建设;二是把专业功能作为城市单元建设,完善公共服务、社区管理体制,形成了区域内相对独立的小城市;三是加快功能区之间的有机联系。法兰克福分别在上哈蒂、格里斯海姆、波斯特和普劳思海姆地区开发建设了大批居住小区,商业街区、文化场所和服务设施,使居民生活、就业、文化娱乐相对稳定在一个区域中。

问题和差距经过20多年发展,无锡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但是同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工业化国家相比,表现出较大的差距。具体分析:

一、发展结构和进程的差异。目前我市城市化率67.1%,相当于德国1889年的水平;三次产业比重,特别是服务业比重相当于德国1915年的水平。我市重工业比重高达70%以上。

二、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2006年我市城镇居民收入折合后仅为2280美元,农民收入1130美元,只相当于德国1961年的水平。尽管有购买力加权平均因素,但我市居民的支出结构、生活质量差距很大。从收入结构分析,我市的城乡结构差别较大,社会收入分层结构不尽合理。

三、区域空间合理布局的差异。尽管近年来我市实施了城市工业“退城入园”和重点园区建设,但还存在产业空间蔓延,布局分散,资源环境占用较大,产业分工职能不清,区域化结构同化现象严重,产业集而不群,社会分工合作不强等问题。城镇体系调整的差距还很大。

四、生态环境建设的差异。从现状来看,我市生态资源急剧减少,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容量严重透支,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改变。

五、规划管理体系的差异。我们现有规划依据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经济增长为主要依据,对人的需求和环境容量等因素考虑不多。同一行政区域中规划主体多头分散,缺少协同联动、有机整合的协调管理机制。规划制定的程序上,缺少市民听证、公民参与、上下对接的社会互动机制。规划管理制度执行上,人为因素偏多。

六、全民人文素质的差异。1981年欧共体12国的公民科学素养值达到了4.4%,德国为6.1%,2005年上升到7.8%。2006年无锡市公民素养值调查结果仅为3.1%。从深层次分析,整体人口的创业精神、环保意识、行为规范、卫生习惯等文明素质差距更大。对策和建议尽管德国、西班牙与我国政治经济制度和管理体制不同,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也不同,但是城乡区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了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方向。为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1、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的思想起点。结合我市实际,注意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城镇体系建设的要求上,既要尊重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更要充分体现民情民意,把为民、利民、便民、富民作为区域城市体系建设的主要出发点。二是在发展的目标取向上,要跳出原有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框框,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建设与保护、环境与资源等关系的协调。三是在优化发展的思路上,要坚持以中心城市为重点,调整和完善区域城镇布局,积极构建城市都市化、农村城市化的区域城市化体系,带动区域优化发展和生态建设环境。

2、更加突出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一是加快拓展中心城市框架。围绕城市功能定位和“五大名城”的城市发展目标,以无锡中心城区为主体,以江阴、宜兴为两翼,整合空间资源,构建区域大都市的空间总体布局。二是加快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交通、水利、环保、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和完善中心城区与新城之间的双向快速交通网络。三是加快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加快启动和建设一批提升中心城市集散带动能量的功能性载体,扩大中心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经济流;提升中心城市的集散能力和服务能力。

3、更加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结合无锡实际,借鉴工业化国家产业变动、演进规律,实行聚焦突破。一是加快现代服务产业长足发展。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动漫创作、文化创意、金融保险、咨询服务等高端服务业,积极做大教育、医疗、科技、文化、会展、体育等产业化发展规模,着力创新和提升各类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产权市场的业态和能级。重点发展软件外包和流程外包,打造国家服务外包重点转移基地城市。二是加快制造业产业形态的转型升级。以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和20个优势产业为重点,积极实施技术研发和营销服务两端延伸,加快生产制造加工环节的向外转移和生产外包。三是优化提升农业综合功能。大力推进城市功能区中的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转型;尽快使我市农业成为改善城市功能、建设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4、更加突出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以建设国家火炬创新型城市为契机,更加突出科技创新的主战略地位。一是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建设。以企业为重点,着眼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二是强化政府推动的引领作用。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专业功能性载体建设,完善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体系。三是构建支持创新的政策环境。四是推动全社会科技创新。

5、更加突出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结合我市的实际,有必要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子上,实行依法保护、科学保护和全民保护,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坚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加大污染综合治理,建设节约型社会。一是建设循环经济体系。二是强化环境保护体系建设。以水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为重点,科学确定排污总量削减目标,开辟清水通道,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实施河流生态修复工程。加大执法力度,仿效德国设立环保警察,严厉打击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确保环境保护投入占GDP的比例逐年提高。三是大力推进生态修复整治工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生态保护区比重和水平,提高各种环境要素的生态平衡功能。四是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6、更加突出规划龙头地位,进一步提升规划的导向力和约束力。一是把经济社会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二是以公开化、民主化为重点,拓展规划修改和完善的依据,进一步扩大执行规划的社会基础。三是进一步形成规范和完善的规划建设信息披露制度、项目公布制度、建设听证制度、申述复议制度和社会协商谈判制度,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7、更加突出政府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和效率。根据现阶段政府职能的基本定位,在宏观经济调控、公共产品提供、社会管理运作等方面体现引导力和强制力。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实现从单纯追求GDP转向追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强化区域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府在推动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功能性载体、重点片区开发上的推动作用,三是扩大政府社会事业领域的公共产品供给。大力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制改革,吸引社会力量举办公益性和混合型社会事业。建立起社会事业政府投资持续稳定增长的机制。

8、更加突出社会建设,进一步提升社会创新发展水平。一是要统筹城乡发展。以放大中心城市带动辐射功能为重点,以加快新型卫星城市建设为抓手,加快农村综合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要积极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新型社区管理体制。逐步形成街道依法指导、社区依法自治的良好互动关系。三是大力发展社会民间组织。引导发展社团行业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在社会管理、科技普及、环保监督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有效调节利益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编辑:wlxwb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篇3

一是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力求形成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使全体国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这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是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是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与强劲的出口和投资需求相比,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着国内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尤其是农民和低收入群体消费不足的问题,影响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事业,能够减少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改善其消费预期,增强当期消费。这是扩大居民消费特别是挖掘农民消费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内需与外需平衡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的重要保证。

三是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中国正处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社会保障作为社会运行的安全网和稳定器,是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我们的发展不仅要追求效率,也要注重公平;不仅要加快经济发展,也要推动社会进步;不仅要增加物质财富,更要全面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事业,对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农民收入,逐步解决其各种生活风险等民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做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关键在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当前要努力缓解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努力扩大居民消费,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积极促进就业,着力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是坚持统筹规划,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协调发展。要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实力,针对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的不同特点和薄弱环节,加强对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的全局性问题研究,统筹规划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不断改进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其适应性和普惠性,保障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需求,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的协调发展。

三是加大政府投入,促进社会保障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强对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窗口服务、康复设施、养老设施等建设的支持。合理配置地区、城乡间的社会保障服务资源,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保障服务条件,切实提高社会保障领域的公共服务质量。

四是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正视我国城乡、区域的巨大差异,从现实国情出发,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解决好城乡社会保障中的制度覆盖问题。如农民工、农民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问题。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篇4

作为传媒研究者, 我们注意到, 在我国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试点改革的新阶段, 如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 可以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产生特有的功效。为此, 由我领衔的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大学影视与传媒产业研究基地规划了重点资助项目“我国城乡IPTV受众需求与使用的比较研究”, 由我的博士研究生高红波具体主持实施。

该项目将我国第一个成功应用IPTV的农村试点———河南省巩义市作为典型个案, 并选取了上海和河南552个典型用户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和量化研究, 证实IPTV的使用与需求对农民现代化观念具有显著的影响, 提出了建构“中国IPTV城乡传播体系”的新思路。该研究以“电视机+宽带+机顶盒”的IPTV为例, 用发展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IPTV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及向信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认为新媒体的应用与发展能够有效提高人口素质, 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创造有利的条件。在IPTV产业研究的纷纭见识中, 这样的结论, 无疑提供了一种新的关注点和高度。

三网融合后, 传媒产业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与扩张, 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当避免“数字鸿沟”的进一步扩大, 重视我国城乡区域社会

露, 主要是靠形象传神, 寓情于事、寓情于人、寓情于景中;靠以理导情, 优秀的新闻是理性的, 但是新闻中的理性又常常与情感交融在一起, 因理见情, 理在情中。没有理性、思想的新闻, 常常也没有什么感情;感情淡漠的新闻, 思想往往也肤浅平庸。优秀的新闻报道, 必定情理兼备, 情真意切。《方永刚:真情传播的协调发展, 并在三网融合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形式多样的增值业务, 积极发挥新媒体在城乡区域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信息滑板”功能和对“现代观念”的提升作用, 以助于从根本上着眼努力实现“市民与农民”在人的文明化进程意义上的同步演进。

具体说来, 重视和发挥新媒体在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 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加大中西部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为新媒体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奠定基础;第二, 对于电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的终端载体的“家电下乡”应作进一步的政策倾斜, 确保新媒体终端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第三, 针对农村受众需求特点, 创新性地提供内容服务;第四, 有针对性地提高受众媒介素养, 避免“数字鸿沟”的扩大, 促使新媒体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书是在作者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论文提出的很多观点, 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其中对农村IPTV公益性的论证与呼吁尤其具有建设性, 受到众多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希望作者能以此为基础, 在今后的研究中从更广阔的视角进一步思考和探讨农村IPTV的公益性价值和功能及其健康发展的路径问题, 为新媒体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进行理论探索。

(《中国IPTV城乡传播体系建构研究》, 高红波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2年7月)

新媒体发展研究基地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编校:董方晓

真理》, 堪称事、理、情交织融合得很好的新闻作品。

真情有如新闻中奔流的“血液”。只有“血液”流畅, 新闻才能活起来动起来立起来, 使受众爱看爱读爱听。这就是新闻中注入真情实感带来的魅力。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如何认识城乡协调发展 篇5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的30年间,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平衡发展战略,各种投资政策和财政支付转移明显地向边远和落后地区倾斜,然而效果不佳,付出的代价非常大.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来了一个大转变,从平衡发展战略转向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发展和开放的政策明显向沿海地区倾斜,使得沿海地区得以迅速发展起来,也迅速地拉大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差距.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03年广东省为13626亿元,约相当于3个湖南(4639亿元)或10个贵州(1365亿元)或35个青海(390亿元).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03年浙江为20147亿元,3倍于江西(6678元),4倍于甘肃,5.6倍于贵州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中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于20世纪30年代用一条简单的线条描述了中国自然地理,人口地理与经济地理分布的不平衡特点:从东北黑龙江省瑷珲县到西南云南省腾冲县之间,用一条近乎直线连接起来,把中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9.2%,人口却只有全国总人口的3.7%;东部面积占全国50.8%,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6.3%.相应地,西部贫穷,东部富裕.“胡焕庸线”只是大体上形象地描述了幅员辽阔的中国东西部的地理分界.现今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划分主要是按照行政省区,辅之以经济发展水平,大体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这三大地带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由东向西呈递减阶梯状态.(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中,最高的广东达13625.9亿元,最低的西藏只有184.5亿元,广东是西藏的74.7倍.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最高的内蒙古有116.8,最低的云南为108.6,相差8.2.2003年地区工业总产值,前五位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分别为21513.5亿元,18036.7亿元,15380亿元,12864.2亿元,10342.8亿元,后五位的西藏,青海,海南,宁夏,贵州分别只有21.4亿元,247.9亿元,333.5亿元,352.8亿元,977.6亿元,后五位都在1000亿元以下,前五位都在10000亿元以上.(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在改革开放以前,北方地区领先于南方地区;在改革开放前期,北方地区仍然领先于南方地区,而且差距进一步拉开.20世纪90年代以后,南方地区经济迅速崛起,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7.2%,北方地区经济的领先地位受到动摇,南方地区后来居上,不仅在增长速度上超过北方地区,而且在人均GDP的绝对值上也超过了北方地区,其来势之猛烈,使南北地区间的静态不平衡差迅速拉大,而且存在着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享有“辽老大”美誉的辽宁省,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已降到全国第10位左右,黑龙江和吉林省的排名也逐步下降.(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城乡二元结构被视为造成中国城乡差别的主要因素,城乡差距的实质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大大高于大多数国家(1.6:1)的水平,按照国际劳工组织1995年发表的36个国家的相关资料,城乡差距超过2:1的国家只有3个,中国便是其中之一.从绝对差距看,1978年农民年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相差209.8元,之后几乎每年都在扩大,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达1242.6元,2000年达到4027.0元,2003年达到5850.0元.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2)区位条件

1978年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采取了不平衡发展战略,使沿海地区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区位条件优越,中部地区同样也有一些大城市作依托,但在地理区位上与东部地区相比,其对外联系明显不如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虽也开通了一些对外贸易口岸,但由于与中国西部接壤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无力带动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另外,东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好,气候宜人,土壤肥沃,有利于开展较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和产业布局,而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特别是西北地区干旱严重,生态恶化,土地贫瘠,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较大.(3)制度因素

中国自1978年以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由于各地区体制转轨的程度不同,从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般说来,一个地区的非国有化程度越高,计划控制能力就越弱,市场化程度也就越高.从表2-3可以看出,中国东部地区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发展速度和市场化程度都明显高于内地.(4)政策倾斜效应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给予沿海地区的倾斜政策,包括投资,财税,外资外贸,金融等方面,使得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在发展能力上产生了极大的差距.据有关资料统计,1985-1995年中国各地区实际利用外资1499.50亿美元,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实际利用外资达1309.56亿美元,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87.3%,而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分别为127.06亿美元和62.88亿美元,仅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8.5%和4.2%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从表2-4中可以看出,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无论从绝对数还是所占比重在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分布状况是: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这种人力资源条件的差异,不仅导致了现有的发展差距,而且还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源条件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3,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①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当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距时,发展程度较好的地区就自然成为发展状态较差地区所效法的榜样,发达地区就会更加进一步发达,落后地区就会奋力追赶,从而形成你争我赶的整体经济发展的活力.②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区域的条件优势要素的差异形成的竞争优势的不同,各区域的经济主体可在各自的区域优势及其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寻找经济联合,如资源型优势与加工型优势的区际联合.③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发达与落后的差异,才迫使落后地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向发达地区学习,从而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来说,会产生一种“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效应,使得落后地区在追赶发达地区进程中大大节省成本,少走弯路,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4.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一国要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首先整合国内经济,提高国民经济的素质.只有实现国内经济的一体化,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加强各区域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在区域经济发展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篇6

推动一个跨越——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柳河县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着力点,以各具优势的龙头企业为载体,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明确提出率先在柳河镇初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建成以山葡萄、中药材两大产业深加工为主的吉林省柳河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示范区内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23户,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户,年销售收入11.23亿元,年利税总额1.1亿元,为柳河现代农业的发展、财政收入增加、人民收入增长、社会稳定和谐做出了突出贡献。

着力推进粗放型农业向精细型农业转变。强力实施玉米产业提升、稻米产业振兴、烤烟产业推进、山葡萄产业跨越、北药现代建设和劳务产业增收“六大工程”。积极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全县共有“一村一品”专业村近百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44.8%;着力推进温饱型农业向效益型农业转变。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3户,总资产已达到65450万元,年产值达到50204万元。带动农户46800户,助农增收效益明显。

抓紧两个突破——城乡差距缩小; 一三产业互动发展

城乡差距缩小实现突破 柳河县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初见成效。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55元,2009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47元,同比增长11%。2009年, 25.45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27%。全县建立省、市级新农村示范村83个,一村一品村、科技示范村近百个。2400户农民修建沼气池。2009年投入9.02亿元进行新农村建设。

产业互动发展实现突破 探索“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协会主体、市场运作、文化提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实现一、三产业良性互动发展。以向阳红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吉林紫鑫药业红石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柳河县烟叶科技示范园区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农民致富的支撑点。

抓实三个做强——龙头产业;龙头企业;发展机制

做强龙头产业,形成特色产业体系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截止目前,全县拥有三品认证64个,其中有机认证12个;绿色认证23个;无公害认证29个。分类编制不同产业规划,形成优质稻米、山葡萄、烤烟、中药材四大支柱产业。全县共认证基地32个,29.082万亩,涉及13个乡镇。今年成功实现了国家30万亩水稻和10万亩山葡萄,2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批复,完成了6个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和棚膜经济发展5年规划。建立了种植面积1.8万亩的三源浦、向阳、凉水3个中药材产业园区,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4万亩。

做强龙头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鼓励农业资源就地加工,形成产业互动。依托禾兴米业、蛙田米业等,做强优质稻产业,争创柳河知名稻米品牌;依托清木园、雪兰山等葡萄酒企业,带动全县葡萄酒企业精深加工山葡萄。

做强发展机制,完善产业服务保障 逐步完善配套投入机制,做到优势资源配优势产业,优势资金投入重点产业。县财政2008年~2010年3年补给山葡萄种植户每年每亩500元,2008年的补助2009年已经全额兑付。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2009年获得了省政府一等奖。今年又承接了万亩玉米和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田2个。创建任务目前看,效果非常好,在大灾之年,玉米万亩示范田平均单产达到1558斤/亩,水稻万亩示范田平均单产达到1244斤/亩。玉米高产攻关田产量达到了2048斤/亩,水稻高产攻关田产量达到了1475斤/亩。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有力的带动了全县粮食生产,已顺利通过了省中期和年末的检查验收,力争再获奖励;发挥专业合作组织作用,培育壮大山葡萄产业协会、山葡萄产业商会、火山岩稻米产业协会等一批专业协会、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组织培训鉴定农产品加工经纪人300人。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各种优惠扶持政策帮助协会解决资金、土地、办证等问题,提供政策、信息、技术。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篇7

1 坚持科学规划, 加快基地建设

根据全县资源优势和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将全县蔬菜生产布局为“三大区域”:

1.1 建设城郊专业蔬菜生产区

以靠近县城的东河、嘉川、尚武、白水4个乡镇为中心, 新建专业蔬菜生产基地200hm2, 培育规模25~35hm2的专业蔬菜生产村4~5个, 以保障城区蔬菜供应。

1.2 建设乡镇蔬菜供应调节区

在除上述以外的乡镇, 根据当地人口状况, 在其场镇周围规划建设1个3.5~6.5hm2的蔬菜生产调节小区, 以保障当地蔬菜供应, 避免与城区争夺蔬菜。

1.3 建设高山错季节蔬菜生产区

充分利用北部山区高海拔、立体气候特点明显、蔬菜成熟期晚的独特自然条件和特点, 在天星乡建设1个万亩高山错季节蔬菜生产示范园区, 以调节全县蔬菜供应和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2 健全服务体系, 强化科技推广

2.1 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进一步健全“县级主管部门—乡镇农业服务站—村社技术员—科技示范户”的“四位一体”科技服务体系, 为蔬菜生产重点乡镇增配专业技术人员, 通过培训种植示范户、骨干农民等措施, 为村社培育一批乡土人才, 保证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

2.2 强化技术指导与培训

采取举办培训班、专家大院、蹲点联系、现场示范等形式多样的推广手段, 强化设施蔬菜栽培、错季节蔬菜栽培、穴盘育苗、嫁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生产技术, 以提高菜农生产技能和种菜经济效益。

2.3 抓好良种引进与推广

按照“引种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 大力开展品种试验示范, 逐步筛选出气候适宜、产销对路的优良品种, 将蔬菜良种普及率提高到95%以上。

3 出台扶持政策, 建立长效机制

3.1 建立蔬菜种植补贴制度

凡属县政府规划、认定的专业蔬菜生产基地, 县政府每年安排财政资金或项目资金给予菜农300元/667m2的种菜补贴 (补助种苗、农膜、肥料等实物或现金) , 享受补贴的农户要求一年四季种菜, 对于间歇性种菜的农户, 取消其补贴资格, 以切实调动菜农的种菜积极性。

3.2 建立专业菜地保护制度

凡属县上规划认定的专业蔬菜基地, 必须实行栽桩定界、建档备案的菜地保护制度, 若有单位或个人征用专业菜地, 应提前向农业主管部门提交占地申请和新建菜地开发方案, 经农业主管部门核实并报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 方可报国土部门办理征用手续, 确保菜地的占补平衡。

3.3 建立菜地基础设施配套制度

专业菜地凡需配套基础设施的, 须经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实地考察论证备案, 根据实际生产需求, 配套建设蔬菜大棚、渠系、作业便道、生产运输路、滴 (喷) 灌设施、土地整治等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竣工后, 建设单位须报请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农业、审计、物价等部门对其建造成本进行评估核算, 按照核算成本的50%进行补助。对大型智能日光温室或大型蔬菜展示大棚, 业主建设完工后, 须报请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农业、审计、物价等部门对其建造成本进行评估核算后, 按照核算成本的70%进行补助。

4 加大项目投入, 抓好业主培育

按照“政府引导为辅、民间投入为主”的原则, 整合涉农项目资金, 加大蔬菜基地建设的投入, 为蔬菜基地配套蓄水池、耕作便道、提灌站、排灌渠系等生产设施, 以营造良好的蔬菜产业投资环境, 吸引更多地社会资金注入蔬菜产业发展。同时, 积极引导蔬菜开发者采用租赁、承包等方式流转土地, 采取合伙、独资等投资手段组建企业、专业合作社等, 引导其采取“公司+基地”、“公司+农户+基地”、“专合组织+农户+基地”等模式建设蔬菜基地, 努力促进我县蔬菜生产的朝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通过发挥业主的示范带动作用, 努力推进蔬菜产业“产、加、销”一体化进程。

5 严把管理环节, 提高蔬菜质量

认真贯彻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 对产地环境、生产投入品、生产过程、产品检测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督管理, 建立从田间到市场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切实保障蔬菜质量安全。产前要重点开展蔬菜基地环境质量监测, 加强无公害操作规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严格按标准化组织生产;产中要重点搞好宏观监控、技术服务、产地自检和宣传培训, 加强肥、药、水控制, 严格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产后要重点建立抽测制度, 加强市场标识化流通管理, 把好市场准入关。同时, 把开展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认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通过“三品”认证提升蔬菜的质量。

6 发展营销队伍, 加强市场流通

6.1 强化营销体系建设

支持蔬菜产销专合组织建设、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的评估认定和产品认证、品牌打造、有机蔬菜专卖店建设以及蔬菜营销经纪人队伍的培育等, 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积极搭建生产、销售、加工对接平台, 拓宽蔬菜销售渠道。

6.2 抓好蔬菜冷藏设施建设

采取项目补助建设的办法, 依托县内实力雄厚、事业心强的蔬菜产业开发业主, 建立适度规模的蔬菜冷藏库, 调节蔬菜产销旺淡矛盾。

6.3 强化市场管理

组建由物价、工商等部门参与的菜价预警工作小组, 调研蔬菜市场, 及时、准确分析蔬菜价格动态, 打击市场垄断、哄抬菜价等违法经销行为, 科学指导蔬菜生产和蔬菜品种结构调整。

7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工作责任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篇8

1.1 区域发展的历史地理评述

1.1.1 历史沿革

新乡位于黄河中下游,五千年前即有人类在此活动。1949年1月,新乡正式建市,为太行行署直辖市,1986年3月新乡地区行政专员公署撤消,设市带县管理体制,现辖五区二市六县。

20世纪初,道清、京汉两铁路相继通过新乡,卫河航运直达天津,新乡水陆交通便利,民族工商业兴起,新乡成为豫北粮、棉、油、土特产集散转运的中心。30年代初有了电灯,40年代有了自来水。1949年初新乡市人民政府在新乡县小冀镇建置,5月7日进驻县城,划分周围14个自然村、街为市区。建国以后,新乡作为地级城市,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新兴工业城市,城市建设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1.1.2 地理格局

新乡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华北平原的南端,华北、西北和华中三大区的结合部,有九省通衢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中原地区通往华北西北地区、西部地区通往山东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我国南北大通道京广铁路、京深高铁、京港澳高速公路以及新太新菏铁路、大广、新晋、济东高速公路在此交会通过。新乡既是山西能源外运的“门户”,又是东部沿海地区技术资金及产品流向西部和中部的“转运点”,是山西资源优势地区、山东的技术资金优势地区和当地的商贸流通信息优势地区的过渡地带,这些优势在此交融、整合为各自发展提供机遇。新乡“门户”和“转运点”的位置是新乡最大的区位优势。

1.1.3 历史发展规律的启示

纵观新乡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新乡发展是伴随着交通设施建设逐步发展起来的,卫河航运、京汉和道清铁路以及建国后修建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路见证了新乡的发展。

1.1.4 资源禀赋

新乡处于太行山东南缘和黄河积扇轴北侧,大量的平原地带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保障。在已发现的27种矿产中,具有优势和现实意义的是:重晶石、石灰岩、麦饭石、水泥灰岩、垩土、矿泉水、煤、大理石、花岗岩、白云岩和冰州石等,以非金属矿产为主,主要分布在凤泉区、辉县、延津、卫辉山区,非金属矿产占75%,以建筑材料矿产为主。

1.2 存在的问题与制约条件

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特别是对农村社会服务设施的投入少,农民存在就医、接受教育、就业、养老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城乡协调发展。

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乡建设不协调,致使城市不能充分发挥人力、土地、资本等资源的效率,影响城市竞争力。土地使用政策与城市快速发展的矛盾,使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用效率相对降低,相应增加城市的运行成本。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当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以科学的规划来引导发展模式,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资金的短缺、投资渠道单一,影响了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降低了吸引力和竞争力。与中原城市群和豫北的焦作、安阳、濮阳等城市相比产业优势不明显,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综合竞争力不高。

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扩大投资、上新项目的拉动,给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水体、大气环境恶化的趋势未见明显好转,耗水、耗能、耗地工业项目所占比重较大,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相对较高。

市域各城镇职能单一、类同,各种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尚未转化为发展优势。新乡市域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且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率低,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差,吸引力和产业影响力小,就业岗位少,吸引当地富余劳动力能力有限。县乡工业多以当地农业资源粗加工为主,规模小且较分散,城镇间缺少横向经济联系、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承载人口的数量有限,经济互补性差,经济中心作用不强,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未达到最佳状态。

2. 影响城镇化进程因素

2.1 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将迅速增加,占全部劳动力80%的农村劳动力仅仅创造16.4%的GDP。农村劳动力创造产值过低,存在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生产规模效益不够、生产力低下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因为农村劳动力大量闲置,且不能得到很好的转移。

新乡市全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居住在农村,与目前的工业化水平很不匹配。解决城市就业问题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将其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加以支持。自下而上,启动民间投资,完善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克服投资主体能力弱化、投入严重不足的现象。加大政策扶持,强化金融支持和导入市场机制。强化产业支撑,优化小城镇功能,增强城镇力,克服产业支撑弱、特色不明显、人才缺乏和制度不健全的现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战略高度重视小城镇的规模效应,克服小城镇规模小、布局散、功能弱的现象。以人为本,发挥能人效应;开展农民科技教育,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2.1.1 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富余劳动力

新乡市人均耕地1.06亩,劳动力资源总数为230.01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约为187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约为110万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程度将有较大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将会继续增长。规划期内考虑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及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产生的富余劳动力和需增加的劳动力等因素,到2020年,按每一劳动力耕种15亩耕地计算,农村富余劳动力将分别增加到175万人以上。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产生的富余劳动力直接推进城镇化进程。

2.1.2 投资与工业化

近年来,新乡市投资增长速度和投资规模居河南省前列,新乡市37个工业聚集区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工业化将进一步有效拉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同时将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吸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2.1.3 服务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建设四大物流园区的产业政策,以及市、区、县、乡、社区、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网点的建设,是吸引富余劳动力,解决就业的重要领域和途径。建立健全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网络体系,全面实现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完善劳动就业培训制度和城乡劳动力培训体系。构筑城乡社会保障相衔接的框架体系,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农村居民享受标准,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2.1.4 社会调控机制

加大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和小户型建设比例,逐步使在城镇的外来务工人员与城镇居民同样享受政府的住房优惠政策。建立基本覆盖城乡居民应保对象的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医疗保障的一体化。改进传统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扩大覆盖面和提高享受标准,缩小城乡低保享受标准差距,改善城乡贫困人口生活质量。建立城乡一体化的重大疾病救助制度,使具有本市城乡常住户口、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或农村特困户救济待遇。

加快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建设,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对农村困难群众的救助体系,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建设政府管理体系,整合公共资源,改善公共服务优化整合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广电、信息等各种资源,做到设施高效利用,政策统一配套。加快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扩散和城乡融合步伐,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使城乡居民享受同等公共服务。

深化户籍管理改革,研究出台相关改革措施,逐步消除依附在户籍上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服役退伍、文化教育等城乡差别政策。打破行政界限,形成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快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把投入的重点放到农村,增加对农村的投入力度。重点保证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农民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交通、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按实际居住地进行登记的户籍管理制度,进城落户的农民,允许保留承包地五年,五年后鼓励实行承包地有偿流转。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和跨地区就业限制,其子女在就学、就业方面与当地居民享受同样待遇,确保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2.1.5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根据生态及水资源承载力,新乡市域平原地区面积占77%以上,丘岭和山地占23%,规划期末,市域湿地水域、林地、草地等绿色生态用地面积为1500平方公里,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每人应保证200平方米的绿色生态空间,按此测算可承载的人口规模为750万人;根据预测,在考虑到内部挖潜和南水北调供水的前提下,到2020年市域可供水资源量为21.96亿立方米/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多案例的统计分析,人均水资源量300立方米/年以上可满足现代小康社会生活和生产的标准要求,按此标准和可预见的经济技术水平,新乡的水资源可承载人口为730万人左右。

2.2 城镇化水平预测方法

2.2.1

相关分析法——按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测算,本方法把新乡市1995~2006年各年的城镇化率与对应的人均GDP的历史数据,放到以城镇化率为横轴,人均GDP为纵轴的平面坐标系上,得到新乡市的城镇化水平与人均GDP关系的线性方:

且a=△Y/△P式中:

U1——规划基年的城镇化水平

Ut——规划期末的城镇化水平

Xt——规划期末的人均GDP

a——人均GDP与城市化率的系数△Y——城镇化率的增长幅度

△P——人均GDP的增长幅度1995~2006新乡市人均GDP与城镇化率统计表(如下)

注:人均GDP按1990年可比价格计算

由上表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单位城镇化水平下人均创造的GDP也会不断增加,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系数会不断降低,年均下降0.00007, 2000—2006年a的平均值为0.002,所以a近期取0.0017, a远期取0.0014。

根据新乡市的城镇化水平线性模型:Ut=23.58+aXt2020年人均GDP达到24802.13元(1990年价)。

2020年新乡市的城镇化水平:

新乡市城镇化水平预测结果见下表:

2.2.2 联合国法——按城乡人口增长率差推算

根据已知的两次人口统计的城镇人口,求取城乡人口增长率差;假设城乡人口增长率差在预测期保持不变,则外推可得预测期末的城镇人口比重。具体计算公式为:

且r=1/n×ln[(P1/1-P1)×(1-P2)/P2]式中:

r——城乡人口增长率差

n——两次统计间的年数

t——预测期距第一次统计的年数

P1——第一次人口统计的城镇化水平

P2——第二次人口统计的城镇化水平

Pt——预测期末的城市化水平

e——自然对数的底,其近似值为2.7183

根据新乡市统计年鉴2000年新乡市的城镇化水平为23.58%,2006年新乡市的城镇化水平为35.51%,可得:

虽然本方法是在假定城乡人口增长率差(r)在预测期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预测的,由于进入2000年以后新乡市区进行过多次区划调整,城镇人口急速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预测期内新乡市域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会逐渐趋于平稳,城乡人口增长率差r也会逐渐减小。r值取0.076。

根据Pt={[P1/ (1-P1) ]×ert}÷{1+[P1/ (1-P1) ]×ert}

P2020=[ (23.58/76.42) ×e20r]÷[1+ (23.58/76.42) ×e20r]=58.3%, 2020年新乡市的城镇化率为58.3%。

2.2.3 年均增长率法——按非农业人口年均增长率推算

1995~2006年的全市非农业人口年均增长率为3.33%,其中2000~2006年年均增长7.96%。跨入2002年后,新乡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大中型项目建设的影响下, 尤其是中原城市群战略和人口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 以及进行的行政区划调整, 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创造了较高水平。而且, 新乡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 也吸引了部分非农业人口的进入, 给非农业人口的快速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非农业人口预测时, 年均综合增长率也将保持较高水平, 这既符合非农业人口发展规律, 也符合新乡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预测中,近期的非农业人口增长水平选取2000~2006年的平均数7.5%,远期以5.8%作为预测参考指标。计算公式为:

Yt=Y1 (1+V) n式中:

Yt——规划期末非农人口数

Y1——规划基年非农人口数(162.4万人)

V——市域非农人口年均增长率%

n——规划基年与规划期末的年数预测结果:

2020年新乡市域非农业人口Y2020=Y1 (1+V) n=162.4 (1+5.8%)14=357万人

1995年~2006年市域非农人口和城镇人口变化(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市域非农人口要少于市域城镇人口,但总体看两者之间的差距呈下降趋势,预测期内城镇人口和城镇非农业人口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两数据会趋于一致,2001~2006年非农人口与城镇人口的平均比值是1.24,年均下降0.017所以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预测非农人口与城镇人口的比值近期为1.17,远期为1.02。预测结果见下表:

2.2.4 趋势外推法——按城镇化发展速度测算

2000年以来新乡市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99个百分点,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规划期内新乡市城镇化速度将继续保持这一快速发展趋势,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城镇化率的增长速度会逐渐趋于平稳。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规划期内新乡市域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速度到2020年为年增加1.6个百分点。2020年新乡市的城镇化水平为:35.51%+1.6%×14=57.91%

3. 结论

加快统筹城乡教育促进协调发展 篇9

加总体部署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 加快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 我区率快统先的改在试革渝验试东工验南作提“, 供积一示极翼范为”和实全借现市鉴城统。乡筹教城育乡统教筹育发综展合筹一区的总体、思路建设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城“实三党个 (的代一十表) 七指”大导重和思要市想思委。想三坚为届持指三以导次邓, 全认小委真平会贯理、彻论区落和委乡重庆二届四次全委会市领, 按照“统筹、优化精神, 、拓展以科学、提升发展观”的工为统教黔江区作提城升镇思教薄路育弱, 质学以量校推为办进突学教破条育口件体, 为制以重改改点革善, 和农深机村化制学城创校乡新和教、育育和谐教育改革, 提, 升教育总体水平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为, 黔江统筹城乡促进教育公平促委员会发乡展教 (积育二累改) 有革主益与要经发目验展标, 提。为供总少示体数目范民标和族:借地坚鉴区持。统以筹城城带进高主任乡影育、响体整教制体育机推改制进革改, 发革城展创乡的新一各, 着体种力、瓶提科颈高学制农发约村展, 推教, 突进育破教保协峰规划布障水平, 局努、资源配置力缩小城乡、政策制度教育差距、, 水平提升实现教育调加完善区域均衡, 城乡化和、区域教育发城乡一体化。展更加协调教育结构体系, 教更发育高社机, 会职会发业更展教加的育平能特等力色, 显学更著校加增整鲜强体明。到教, 2育教01质育1量服年更务, 加经在提济渝展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示范区东南率先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建成重庆

具体目标:到2011年, 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80%以上, 每个乡镇建设一所规范化中心幼儿园;在渝东

南率先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九”,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率达到95%以上, 30%以上的中小学办学特色鲜明, 彻底消除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和择校现象, 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管理效益、教育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 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在渝东南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95%以上, 优质高中阶段学校比例达到70%以上;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突破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人数达到2万人以上, 中职和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 基本建成渝东南职业教育基地;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 建成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质量达到市内区域性中心城市中上水平, 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2年以上, 基本建成规模适当、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质量优良、效益显著、持续发展、协调均衡的基础教育体系。

到2020年, 形成区域教育互动协调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 率先在渝东南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5%以上;全面实现双高“普九”, 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达标率达95%;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优质高中阶段学校比例达到90%以上;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人数达到6万人以上, 建成武陵山职业教育高地;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 毛入学率达50%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基本形成由坚实的基础教育、较完善的职业教育和较发达的高等教育组成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 建成渝东南教育中心和武陵山教育高地, 成为重庆市教育强区。

(三) 战略重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着力抓好六大重点: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为载体,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园为骨干和示范, 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城乡幼儿教育发展格局。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开发转移为主线, 完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推进农科教结合,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行业要求、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以创办高等教育为突破口,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层次, 加强产学研合作, 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拉动城市扩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作用。

——推进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建设。以全面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为抓手, 加快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建设步伐, 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实现城乡学校办学条件相对均衡。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 着力提高教育核心竞争力,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依法规范学校管理。以教育改革创新为动力, 完善学校管理体制, 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创新教育科研, 着力提高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水平。

二、建设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的主要任务

(一) 统筹规划城乡学校布局。

根据黔江区城乡总体规划, 通盘考虑全区教育整体规划, 建立城乡一体、各地各校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衔接协调的教育建设发展规划体系, 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按照“高中阶段学校向主城区集中, 初中向原‘区公所’所在地集中, 中心小学、幼儿园和成人学校向乡镇所在地集中”的原则, 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合理调整城乡学校布局, 盘活存量教育资源, 集中优势规模办学, 整体提高办学效益。推进舟白职教基地建设, 建好区职教中心, 积极创办高等教育。支持有条件的乡镇举办中心幼儿园。结合城镇化发展要求, 修订完善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方案, 进一步优化城区学校布局结构。

(二) 统筹配置城乡教育经费。

统一学校公用经费的预算决算, 统一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 保证每一所学校公用经费足额按时到位。视轻重缓急情况, 统筹安排城乡学校建设经费, 重点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审计制度, 逐步缩小城乡教育投入的差距。城市教育费附加优先安排给农村中小学, 教育技术装备优先装备农村学校。

(三) 统筹改善城乡办学条件。

加快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步伐, 有效解决城镇学校容量不足、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不配套、农村学校条件简陋等突出问题。更加重视农村学校发展和薄弱学校治理, 逐步缩小城乡教育硬件设施差距, 有效解决中小学择校问题, 实现教育公平公正。加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施力度, 进一步扩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规模, 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 实现城乡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到2011年, 全区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相对均衡。

(四) 统筹提升城乡师资水平。

统筹城乡教师编制配置, 实行城乡同一标准并在核定总编制内向农村学校倾斜, 按规定配备乡镇中心幼儿园教职工, 确保村小教职工配备, 完小及以上学校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必须配备专职教师。全面推行“城乡互动帮扶”工作, 每年组织10%的城镇教师下乡定期交流支教。加强教师继续教育, 特别要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 整体提高农村教师特别是“代转公”教师队伍的教书育人能力。加快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城乡教师职称结构, 岗位设置、职称评审适当提高农村学校中、高级比例。凡晋升中、高级教师职务的城区学校教师, 应有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支教一年以上经历。凡评上中小学特级教师、名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的, 应为所在学校服务5年以上方可流动。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对终身在农村从教的优秀教师实行奖励。

(五) 统筹抓好城乡教育管理。

探索试点城乡学校“两个法人单位、一个法定代表人”的管理模式, 实现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优质管理资源共享。建立干部定期交流制度, 探索试行城乡中小学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互派挂职制度, 加强校际合作交流。建立城乡教育管理经验定期交流制度, 定期举办校长、教师论坛, 提高农村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建立城市学校支援农村学校、重点学校支援薄弱学校的对口支教、轮流支教制度, 广泛开展“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送教下乡活动。建立骨干教师联系薄弱学校、乡镇中心校教师到村小讲课制度和农村学校选派教师到城镇学校学习培训、挂职锻炼制度, 定期组织城镇优秀教师“下乡上课”和农村教师“进城进修”。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重视体艺、科技和人文教育, 加强科研创新,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建设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的行动计划

(一) 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行动计划。

结合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 调整城乡学校布局, 进一步优化城乡学校布局结构。正阳、舟白新城开发和旧城改造按照实际需求规划和建设好普通中小学校及幼儿园, 到2011年新建2所小学, 改扩建3所中学、6所小学, 迁建2所中学、区职教中心、2所小学, 新增校舍15万平方米, 城区学校办学规模达到7.5万人, 切实解决大班额问题,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满足城区入学需求。加快村小布局调整步伐, 对三个班以下的村小在确保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前提下尽量予以撤并, 村小闲置校产主要用于举办村成人学校和幼儿园。

(二) 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行动计划。

加快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建设, 到2011年, 把全区25所农村中心校 (含九年一贯制学校) 和13所农村中学全部建成寄宿制学校, 实现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到乡镇中心校住读达到75%以上, 初中学生住读率达到85%以上, 有效解决农村学生特别是边远地区学生的上学问题。着力提升教育技术装备水平, 加速推进中小学实验室、图书馆 (室) 和音体美科技活动等功能室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以及学生活动场地建设。到2011年, 全区中小学办学设施、教育技术装备均达到国家标准, 做到学校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和环境优美。

(三) 实施职业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把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推动城市扩容的突破口, 努力打造职业教育品牌, 不断提升我区职业教育影响力。全力加快重庆市渝东南职业教育基地建设, 2011年, 实现“1+1+N”目标, 即建成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和一批具有活力的民办职业教育学校, 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达到2万人以上, 形成“专业设置合理、办学特色鲜明、品牌优势明显、社会影响较大”的职业教育学校集群。继续加强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和后勤保障建设。抓好职业技能培训,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四) 实施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

以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效能为重点, 建成覆盖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宽带城域教育网和满足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的计算机教室, 进一步扩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规模, 增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11年, 全区5个班以上中小学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 完小以上中小学建成计算机教室, 开齐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让全区所有中小学师生能充分共享国家优质教育资源。

(五) 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行动计划。

大力倡导“敬业爱生、明理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的教师道德规范, 建立“热心爱教、文明执教、优质施教、廉洁从教”的“四教承诺”制, 严格师德考核, 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机制, 创办渝东南教师进修学院, 鼓励支持教师提高学历层次。2011年, 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0%, 小学专任教师专科率达到80%, 初中教师本科率达到40%, 高中教师本科率达到95% (其中研究生学历达到5%以上) 。

(六) 实施名校创建行动计划。

以培养“名校长、名教师”为抓手, 创建一批“名学校”。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大力实施“154”工程, 即在2011年前培养1名以上国家级教育专家、50名市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400名区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校长、教师队伍。建立名校创建和名教师引进、培训工作机制, 设立专项经费, 对纳入“154”工程的教师予以岗位补贴。健全名师、名校长奖励制度, 区委、区政府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批名校长、名教师;解决好区级以上高中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家属两地分居问题。建立学校管理人员岗位职务补贴制度, 实现学校管理人员责权利的基本统一。

四、建设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的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改革试验领导小组, 由分管教育的副区长刘承升担任组长, 区政府办、区教委、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人事局、区建委、区规划局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 加强对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改革试验的指导和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教委, 由区

科、职成教科、督导室、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中心和教科所等相关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具体负责全区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改革试验的日常事务和相关协调服务工作。建立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改革督导评估制度, 对各乡镇、街道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改革工作定期开展督导评估, 对督导评估结果及时予以通报, 并纳入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年终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 完善政策制度。

进一步健全区级部门联席教育会议制、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 从政策制度上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和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强化政府教育督政职能, 由区政府分管领导兼任教育督导室主任。加大依法治教力度, 进一步强化教育执法队伍建设。健全农村教育统筹管理机制, 强化乡镇政府管理农村教育的相应职责, 落实并扩大中心校办学自主权。完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落实区直各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深化各级各类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 推行校长职业化改革试点。建立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机制, 健全目标责任、督查督办、考核评估、奖惩激励和预警干预等制度, 充分利用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试验区战略平台, 积极策划争取推出一批教育发展项目, 编制完善各项行动计划具体实施方案, 各司其职, 分工负责, 协同配合, 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得以实现。

(三) 保障经费投入。

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篇10

(一) 黑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

如表1所示, 在1985-2010年间, 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有大幅度提高, 但城乡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之势。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从1985年的344元上升到2010年的7646元。

资料来源:《黑龙江省统计年鉴》 (2011) , 中国统计出版社

(二) 黑龙江省城乡消费差距

消费, 作为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民生活的质量。特别是在考虑城乡差距问题上, 消费的差距更能从一个侧面深刻反映现实生活中农村和城市的距离所在。从表2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 黑龙江省城乡消费差距从1985年的494元, 增长到了2010年的7866元。以2010年为例, 黑龙江省城镇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2402元, 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2.73倍。

资料来源:《黑龙江省统计年鉴》 (2011) , 中国统计出版社

(三) 黑龙江省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

长期以来,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在医疗保险、保健方面, 基本处于自保状态, 农民成为了最大的自费医疗群体。虽然黑龙江省近年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得到了不断强化, 但是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仍然显而易见。2010年末, 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952.2万人, 而同期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仅为254.6万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覆盖率目前已接近100%, 最低生活保障方面, 城市居民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而农村社保制度尚存在较大完善空间。

(四) 黑龙江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

农村和城市最为明显的差别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既包括水利设施, 又包括农村交通、环保、生态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以来, 黑龙江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 固定资产投资逐年递增, 但对农村相对投资依然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 基础设施落后, 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第二, 由于缺少必要的投入, 原有的农业基础设施由于年久失修, 使用价值降低;第三, 交通水平落后。虽然黑龙江省交通状况大有改善, 但整体水平仍然跟不上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使得农村很难从外界吸取资金技术等资源。这样一来, 一方面城市蓬勃发展, 另一方面农村却因为各种基础设施的缺乏导致发展受阻, 严重阻碍了其经济的发展, 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黑龙江省城乡发展不协调的因素分析

城乡差别是从自给自足演进到完全分工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由于城市居民集中居住的交易费用系数比农村居民要低的多, 城市的分工水平也就由于交易效率的改善而大大提高, 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生产力和商业化等方面就会出现差距。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城乡二元性的形成是在分工过程中“循环累积因果链”的结果。城市和乡村分别为具有差异的块状经济, 不同的块状经济之间存在一种内生的非均衡力。这种非均衡力表现为聚集力或分散力。其中, 本地市场放大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构成聚集力, 它促使生产要素向市场规模较大区域转移;市场拥挤效应构成分散力, 它阻止生产要素的进一步集中。在经济活动由自给自足向高水平分工发展时, 分工的演进主要取决于交易效率。由于城市内的交易效率高于农村分散居住时的交易效率, 使得城市逐渐具备了市场放大效应和由于生活成本下降带来的价格指数效应, 从而使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 聚集力进一步增强 (远远大于市场拥挤效应带来的分散力) , 要素进一步集中, 至此, 循环累积因果链形成。此时若没有政策约束的话, 城乡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下面, 我们从“循环累积因果链”形成入手, 分析黑龙江省城乡不协调发展的因素。

(一) 交易效率的不同

交易效率的不同是“循环累积因果链”形成的初始因素。要素的趋利性是“聚集力”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资源要素的流动和组合受经济利益的支配。资源要素向能够获得更高利益的地区、产业和企业流动和转移, 以争取尽可能多的利益回报, 这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基本的和普遍的现象。城镇与农村相比, 由于经济活动的聚集交易费用明显低于乡村, 从而导致交易效率的城乡差异。资源向城镇工商业部门、企业集聚的经济效益显然高于农村。尽管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制度安排、经济政策以及行政手段对这一现象加以引导和干预, 但资源主体作为理性的“经济人”, 其对资源要素流向地的选择是十分明确的。特别是在黑龙江省地区, 农业产业化的程度相对不高, 与工业相比收益差距还很大, 资源向城镇流动, 向城镇高效益的产业、企业流动是必然的。

(二) 政策的制约

长期以来, 政策制度的倾向性制约了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前,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各项经济政策向城市倾斜, 各种社会资源、主要资金和物资在政府的指令计划下纷纷流向城市, 向城市聚集。使城市本来具有的“聚集优势”进一步加强。改革开放以后, 城乡发展的不同制度, 如劳动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进一步使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向城市, 从而强化了“循环累积因果链”。

三、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

从上述黑龙江省城乡发展不协调的因素分析中我们可知, 交易效率的不同是导致城乡差异的根本原因, 是“循环累积因果链”形成的最初始因素, 如果能把农村交易效率提高到较高水平, 则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差距将逐渐收敛, 从市场中得到的收入、商业化程度以及生产力水平都将趋于收敛。要提高黑龙江省城乡交易效率, 核心是加强城乡联系。

(一) 建立城乡统一大市场

统一的大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以及产业链等诸多城乡分割的市场, 这也是目前我国研究三农问题市场提出的城乡统筹问题。打破城乡分割体制, 为生产要素流动创造条件。人口与劳动力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集中, 从农村向城镇、城市转移集中, 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集中, 资本向地价便宜、劳动力廉价的地区流动聚集, 信息与技术从城市向农村辐射扩散, 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而建立我省统一的大市场的前提是制度创新, 如阻碍劳动力流动饿的户籍制度改革、乡村金融机构和信用担保机制的建立、农业技术的开发与普及、农业合作社等机构的建立等。

(二) 建立较为完整的城镇体系

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农村地区的经济循环与大城市的经济循环不同, 大城市的经济循环主要由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金融服务业、邮政通信等产业活动所组成, 成为高级循环;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农村地区的经济循环则由非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零售水平上提供服务的非现代服务业、小规模贸易活动组成, 成为下级循环。中小城镇是连接高级循环和下级循环的节点, 若没有中小城镇的连接作用, 城乡间将出现各种要素市场的分割现象, 无法形成统一的市场。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 城市是人口流、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合和发射源, 而且是按照“大城市—中等城市—城镇—乡村”的序列分层次传输和转移的, 各种流的强度大, 传输与转移的速度越快, 效率越高。这种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活动顺利高效地运转, 将带动和推动整个省域城乡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 建立完善的城镇体系是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 积极推进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乡村地区交易效率的重要途径, 加强黑龙江省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有利于乡村地区“聚集力”的增强。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 加快农村道路、用水、用电及通讯等公共设施建设, 弥补农村基础建设投资的历史欠账, 改善农民生活居住和生产贸易条件。同时, 要积极推进城乡信息化建设。良好的城乡信息互动有益于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跨越城乡信息鸿沟, 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建立高素质的农业信息队伍, 使各种有效信息进村入户。增强政府的推动作用, 进行适当的宣传激励机制, 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在城乡之间形成良好的信息氛围, 提高增强信息意识。以上基础设施的优化都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乡村地区的交易费用, 从而有利于交易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安琥森.新区域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2]豆建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区域协调发展蹄疾步稳 篇11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欠发达地区成为‘短板。因此,‘十三五时期,如何破解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失衡问题,切实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显得极为迫切。”民生证券新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瑜表示。

2015年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加快推进,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政策相继出台。随着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四大板块”和“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个支撑带”战略不断深入推进,我国区域结构进一步改善,一些中西部省份的经济增速超过了东部地区,区域发展不平衡正转化为中国经济梯度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大视角方面来看,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减少地方政策保护,促进公平竞争,缓解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

而在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的同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个支撑带”战略也取得了稳步推进。

据悉,在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8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达到120.3亿美元,同比增长66.2%,占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15.3%。

对此,张瑜表示,“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是构建新的经济逻辑,满足化解产能过剩的需要,同时,可以扩大对外直接投資并提高外汇使用效率,对我国经济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另外,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加快区域整体发展,同时带动交通、物流、通讯、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不过,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再齐表示,在新常态背景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还是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篇12

一、当前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

1.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管理的严重短缺存在。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管理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管理是严重短缺的,难以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成为制约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负担减轻的“拦路虎”。为此,就必须要实现农村的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管理,就必须认真研究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管理短缺成因。

2.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的管理问题,目前的农村征地制度,是以先将农村的集体土地转为国有为手段,然后再进入市场当中。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农民是没有土地所有权,加之实际征地的过程缺乏民主和监督,各级政府和官员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取消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使得农民不可能获得土地出让后属于自己的的可观增值收益。而农地流转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和实现。

3.农村教育管理问题。农村教师缺乏和素质低下成为各地农村教育管理改革和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管理的劣势地位。农村学校“开不齐课、开不足课、开不好课”的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音、体、美、英课程普遍缺乏师资、缺乏资源,“音乐基本靠吼,体育基本靠走”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真实写照。此外,有些地方有电脑,无网络;有网络,无资源;有资源,无师资。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正成为农村教育管理新的突出问题,也是老少边穷岛地区教育扶贫需要突破的“最后一公里”。

4.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面对“三农”金融需求增加,我国目前只能设立村镇银行,银监会初衷在于促进整个农村金融发展。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村镇银行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到2013 年10 月13 日,我国村镇级银行的数量已经达到1000 家。2009 年银监会发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 2011 年工作安排》,其中要求设立村镇银行1027 家,而到2013 年10 月村镇银行的数量才达到1000 家,发展甚为缓慢,与目前有需求扩大趋势不相适应。

5.农村商品市场体系管理。农村市场体系是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与发展的结晶。目前农村商品市场体系管理过程中存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注重形式、忽视内容,合作化、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必须统一认识、统一规范建设。培育农产品市场经营主体不够,农业部门创新产销衔接工作方法不足,完善信息采集发布和市场预警体系尚未建立。

6.农业国际竞争力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是大国农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大国农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凸显重要。农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实力向外延伸。但目前,农业基础设施短板,高产稳产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适应规模经营的农田基础设施还不完全配套。现代技术装备的短板。与国际市场相比,我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也是农业生产成本高的重要因素,农产品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大路货多,品牌产品少;带动农民松散型多,紧密型少。

7.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当前,作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社会保障尚未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农村需要,民政部也正在积极地研究对农村特困户的救助方式、办法,政府政策顶层设计正在加强。有些地区也出台了相应的农民工工伤等方面的医疗保险制度,但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范围有限,这些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仍然是非常小,无法惠及整个农村地区。

二、影响农村区域发展管理的原因

第一,目前农村土地的市场发育具有相对滞缓性,造成了农民的农地产权明显缺失、农地的流转市场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现状的出现等。这些因素突出地表现在农地流转中的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严重损害的后果上,导致了政府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农民利益,不能实现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这就极大地打击了农民参与农地流转的积极性,阻碍了农地的自由流转,拖延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进程,增加了农村区域管理的难度和问题的及时解决。

第二,当前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而农村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是如何更好地实现农村教育管理,农村教育管理的关键是难点问题的破解。然而,农村教育管理一直是我国教育管理比较薄弱的一环,基层对此更是忽视。

第三,从已经成立的农村村镇级银行来看,大多数村镇级银行设在行政中心地区,实际上已经改变了村镇级银行布置在金融服务空白地区的布局规划,其经营范围不是专注“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小额农贷业务,而是贷款金额比较大的小企业主及出口企业,显然,这已经偏离了设立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政策宗旨。

第四,农村的市场体系其培育规划和监管有待建立,农村市场的各主体水平不高,农村市场体系有序不足,农村消费群体的维权意识不强,农村市场体系中的种种不和谐因素又有不断强化之势,农村市场发展资金短缺,市场的开拓能力有待提高,市场的信息和技术援助双重缺乏,这些是困扰我国农村市场很多年发展的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

第五,农村公共产品管理供给总体上质量不高,矛盾突出。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状态,城乡两级投入差距明显;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主要由县乡两级政府承担,县乡两级财力有限,又无力保证农村的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管理形成,难以提供有力支持;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管理主体的错位,财权和事权这两权不对称,中央和地方划分财权,但事权不清,尤其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管理有些却要由下级政府提供,造成这种供给管理的主体错位现象极其严重;另外,税费改革遗留的投资缺口暂时还无法得到及时弥补等。

三、促进农村区域管理适应性的对策建议

农村区域管理最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地实现农村全方位发展管理提升。为此,促进农村区域管理适应性的对策建议可以考虑如下几方面:

第一,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大力促进土地流转,调整政策确保农产品价格有序提高;.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促进高效、优质、绿色农业发展;在农业产业化、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工业部门对农业的服务职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方面加快推进步伐;发挥好财政支农作用,有效提高农业竞争力。

第二,加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的不足问题,努力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需平衡,从而减轻农民负担,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要想改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状况,应该发展多元化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机制,以政府为主体、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同时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等部门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政府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制定相关制度等措施,规范和引导各类供给管理主体的供给管理行为。

第三,重视基层农村教育管理。应加大政府一级的公共财政投入的力度,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有效地均等化,确保一般农村教学区都能够有相对独立的教育运行经费;实行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以形成制度鼓励优秀教师乐意并愿意服务农村教育;妥善解决教师工资待遇,政府和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联手加强研究,确保教育质量等等方面的措施有效,努力使农村教学点基础配套设施尽快得到完善,实现均衡的义务教育。当前,我国农村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亟待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促进城乡幼小教育健康发展、初级和中等职业教育起步。因此,必须形成多元融资和多元化投入体系,加强政府主导和投入的责任意识,构建一个适合农村教育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必不可少,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农村教育管理发展的现代化。

第四,加强政府金融政策扶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的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农村当中引致金融需求不足的因素正在发生一些变化:(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不断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金融需求扩大;(2)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迅速;(3)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促进农村金融服务多元化;(4)农村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农村金融需求。因此,必须加强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和保险市场,为村镇银行信贷保驾护航,促进村镇银行的发展规范化、合理化。

第五,完善农村的市场体系管理。农村市场是国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市场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持久动力。加强农村的商品市场体系建设,是我国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村市场体系培育、建设有生机与活力,要依靠建立和完善农村的市场经济体制,也是适应农业的新阶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以及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

第六,加大措施力度,提高农业竞争力。对于农业国际竞争力来说,应该把创新提升到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高度,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提高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对市场化的适应能力和活力,必须在强化技术创新,强化机械化、智能化装备,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上下功夫。采取引导科研教学与推广部门联合攻关形式,以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加快农业的机械化步伐。加大农业的物联网的试验示范的力度,推进农业的智能化、精准化的管理。推进农业的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增值的关键。各级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农业的产业化推进力度,强化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基础设施以及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等公共平台的建设;加快农产品的加工技术转型升级步伐,努力创建促进农村区域加快发展的全国性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区以及国家级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集群集约式发展;打造产业优势突出的、带动能力强的重点企业,完善与基地、农户利益的联结机制。

摘要:农村区域是我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加强现代化农村管理,提高农村区域发展质量和速度,这对于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和质量,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从而缩小地区内外差距,确保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协调同步发展有重要意义。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适应性对策建议十分必要。

上一篇:导学案历史教学下一篇:农田激光平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