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区域协调

2024-09-26

会计区域协调(精选8篇)

会计区域协调 篇1

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和投资的不断增加, 中国与东盟各国企业在贸易及投资过程中, 双方需要按照对方的要求调整各自按本国会计准则 (或会计制度) 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 以便评价、掌握各自的资产实力、经营和财务状况, 作出正确的经营、投资决策, 这将加大交易成本, 降低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这一问题可能将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障碍。因此, 有必要了解与东盟国家有商务往来的企业, 在跨国经贸往来中所使用的会计信息中因各国会计准则不同所产生的差异, 以及会计信息不可比对各国企业之间的贸易和投资的影响, 进而比较中国与东盟各国会计制度和会计体系的差异, 研究中国与东盟会计区域协调机制, 建立适用于中国与东盟各国会计协调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缩小各国财务会计信息的差异, 提高中国与东盟各国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排除中国与东盟各国经贸往来中的会计信息障碍, 降低交易成本, 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

本文选取与东盟国家有经贸往来且提交了有效问卷的36家云南企业为研究对象, 对其在跨国经贸往来中会计信息可比性障碍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对36份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评价如下:

一、关于与东盟国家有经贸往来的企业的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36家提交有效问卷的被调查企业中, 与缅甸有经贸往来的企业有18家, 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0%, 与泰国有经贸往来的有16家, 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44.4%, 与越南有经贸往来的有14家, 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38.9%, 这表明在东盟10个成员国中, 缅甸、泰国、越南3国是与被调查企业有经贸往来的主要东盟国家。

二、关于中国—东盟各国经贸往来双方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的差异及实现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的意义问题

对中国—东盟各国经贸往来双方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差异的程度、会计信息存在的差异对双方贸易和投资的影响程度、双方经贸往来中是否存在, 一方要求另一方按本国会计准则调整会计报表以及实现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的意义问题, 本文根据调查结果作如下分析:

(一) 对于中国—东盟各国经贸往来双方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差异的程度问题。有1份问卷表示很大, 11份较大, 15份一般, 9份表示没有差异或不相互提供信息无法比较, 加权平均的总评价值2.89, 表明现阶段中国—东盟各国经贸往来双方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差异并不大或不相互提供信息无法比较。

(二) 对于会计信息存在的差异对双方贸易和投资的影响程度问题。有3份问卷表示很大, 7份较大, 14份一般, 12份没有影响, 加权平均的总评价值2.97, 表明现阶段会计信息存在的差异对双方贸易和投资的影响程度也不大。

(三) 对于双方经贸往来中是否存在一方要求另一方按本国会计准则调整会计报表问题。有5份问卷表示经常存在, 6份不时存在, 15份偶尔存在, 10份不存在, 加权平均的总评价值2.83, 表明现阶段双方经贸往来中较少存在一方要求另一方按本国会计准则调整会计报表的问题。

(四) 对于实现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的意义问题。有19份问卷表示很有意义, 9份比较有意义, 7份有一般意义, 1份没有意义, 加权平均的总评价值1.72, 表明大多数被调查企业认可实现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 对于缩小各国会计信息之间的差异, 避免各国企业在投资、融资和贸易过程中经常性调整各国会计信息之间的差异,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经营效率,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

综合上述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可以看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 尽管从总体上看, 现阶段中国—东盟各国经贸往来双方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差异并不大或不相互提供信息无法比较, 会计信息存在的差异对双方贸易和投资的影响程度也还不大, 且双方经贸往来中也较少存在一方要求另一方按本国会计准则调整会计报表的问题, 但是各问题回答的次数还是发生了变化, 只有1份问卷表示中国—东盟各国经贸往来双方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差异的程度很大, 但有3份问卷表示会计信息存在的差异对双方贸易和投资的影响程度很大, 有5份问卷表示双方经贸往来中经常存在一方要求另一方按本国会计准则调整会计报表的情形, 而且有19份问卷表示实现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 对于缩小各国会计信息之间的差异, 避免各国企业在投资、融资和贸易过程中经常性调整各国会计信息之间的差异,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经营效率,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很有意义, 9份问卷表示比较有意义, 两者合计28份, 占收回的有效问卷总数的77.8%, 说明由于现阶段中国—东盟各国经贸往来双方企业相互提供会计信息的情形还不多, 总体上会计信息存在的差异对双方贸易和投资的影响程度也还不大, 但还是有近八成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实现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 对于缩小各国会计信息之间的差异, 避免各国企业在贸易和投资过程中经常性调整各国会计信息之间的差异,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经营效率,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有意义的, 因此, 研究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问题, 实现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仍然是现阶段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关于会计报表主要需要调整的差异问题

在收回的36份调查问卷中, 有10份表示不存在调整会计报表的情形, 在调查表中没有回答这一问题, 只有26份对会计报表主要需要调整的问题在调查问卷中作出回答。这26份问卷中, 有19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作出回答企业总数的73.1%, 14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53.8%, 13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资产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50%, 9份回答由于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34.6%, 7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坏账的核算和计提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26.9%, 7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存货发出成本的确定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26.9%, 6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折旧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23.1%, 6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各国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的规定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23.1%, 4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15.4%, 3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可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11.5%, 2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固定资产减值转回的会计处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7.7%, 2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7.7%, 1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3.8%。此外, 有一份问卷还注明其主要需要调整的问题是由于汇率变动而产生的差异, 另有一份问卷注明会计报表披露存在较大差异。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存在调整会计报表的情形下, 会计报表主要需要调整的问题依次是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坏账的核算和计提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存货发出成本的确定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折旧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各国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的规定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可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固定资产减值转回的会计处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和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从这些需要调整的主要问题可以看到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还存在差异。研究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问题和实现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过程中, 应重点关注这些需要调整的主要问题, 使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问题的研究更有针对性, 以利于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的顺利实现。

四、关于应在推进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中发挥作用的机构问题

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相关的会计协调机构来负责实施, 才能保证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的顺利实现。关于在推进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中发挥作用的机构问题, 有22份问卷表示各国政府有关部门应在推进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中发挥积极作用, 占收回问卷总数的61%, 2份表示各国会计职业团体应在推进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中发挥积极作用, 占收回问卷总数的5.6%, 9份表示专门的会计协调机构应在推进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中发挥积极作用, 占收回问卷总数的25.1%, 3份表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应在推进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中发挥积极作用, 占收回问卷总数的8.3%。

从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我国的会计准则历来都是由财政部制定并颁布实施, 会计准则委员会只是会计准则的咨询机构, 加之我国的民间会计职业组织尚不十分成熟, 因此当前由各国政府有关部门作为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机构是企业界可以接受的。

会计区域协调 篇2

作者/安虎森何文

内容摘要在非均衡力和经济一体化作用下,可流动要素不断向聚集力较大区域聚集,这就形成了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不断吸引可流动要素的良性循环累积过程,以及具有区位劣势地区不断损失可流动要素的恶性循环累积过程,区域差距内生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思路。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打破这种循环累积机制。而要打破这种不断积累区域差距的机制,则需要中央政府有序地组织东部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提高中西部地区参与全国经济大循环的能力;需要中央政府改革现有的转移支付政策,加大提高居民公共服务和福利水平为主要目标的收入型转移支付;需要在财政政策、金融信贷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资源政策、人力资本政策等方面,实行东西部梯度的、有差异的政策,切不可过度宣扬经济一体化,实行“一刀切”的政策。

关键词区际差距区域协调发展循环累积过程区际一体化差异化政策

作者1安虎森,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2何文,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天津:300071)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但不同地区的经济绩效不尽相同。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环渤海的开发开放,使得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中西部的广大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则相当迟缓。尽管近几年西部一些省份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东部的一些省份,但中西部地区在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结构提升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其实,改革开放初期中央的意图是很明确的,即东部沿海具有接近国外市场的优势,利用国外市场首先获得发展,然后利用经济辐射效应,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然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并没有出现这种理想化的状态,东部地区的发展不仅没有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反过来进一步扩大了我国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我国区际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引起决策层的关注。1991年3月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中明确指出,“要正确处理发挥地区优势和全国统筹规划、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较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促使地区经济朝着合理分工、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并按照沿海地区、内地、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四种类型规定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与目标。1996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专设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章,论述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本网网 )与此同时,国家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武汉和长株潭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等战略,范文《区域差距内生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思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尤其是在2009年到2012年5月期间,更是批复了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河北沿海地区、辽宁沿海地区、北部湾地区、皖江地区、中原地区、重庆两江地区、成渝地区、柴达木地区、喀什霍尔果斯地区、图们江地区等20多个区域的发展战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区圈地运动”。同时,继国家“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主体功能区战略以来,在2011年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正式上升为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显然,上述,这些战略都是为协调区域发展差距而采取的举措,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所倾注的力度。然而,对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尤其何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性选项,并不是所有人都很清晰。

区域差距内生机制

两个多世纪以来,空间问题一直不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处理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技术工具,或者说无法突破“空间不可能定理”的屏障。也因为空间问题长期不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研究领域,就为其他非经济学学科研究空间问题也即区域经济问题留下了空间;我们常把空间不可能定理作为研究空间(区域)问题时的一种参照系。根据空间不可能定理,当研究空间经济问题时,如果认为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现象,且把经济活动区位的不同状况归结为空间的非均质特性,则可以在新古典的一般均衡框架下讨论空间问题,如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等,都强调了这种空间的非均质性特征,且在新古典的一般均衡框架下都有解。相反,如果认为存在规模收益递增,则此时的市场结构为不完全竞争,无法在新古典一般均衡框架下进行研究,不存在空间竞争的解或只存在零解。现实中的许多经济现象都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经济活动区位更是如此,许多区域问题无法在新古典框架下进行讨论。

因为规模收益递增,因此每个企业都专注于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特征的产品的生产,也就成为该产品生产领域的垄断企业并成为该产品的专业化企业。也就是说,规模经济必然促使专业化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出现。此时,如果贸易成本很高,在专业化生产基地集中生产某种产品,并运到其他市场区消费时的成本大于其他市场区自产自销该产品时的成本,则此时就不能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可能出现相互分割的两个或多个市场。反过来,如果贸易成本低,在专业化基地集中生产某种产品并运到其他市场区的成本低于其他市场区自产自销时的成本,则此时就有可能形成统一的大市场;这意味着,如果贸易成本很高,则市场是相互分割的,此时生产活动和人口是分散分布的;如果贸易成本很低,则会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即在某一中心区位集中生产并向各市场区提供商品和服务是完全可能的,此时各种生产活动和人口将高度集中在中心区位,该中心区位就成了该区域的中心城市或核心区。那么,规模收益递增条件下,贸易成本的变化为什么会促发区域结构的变化,或者说为什么会发生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现象?

区域联系与区域间协调发展 篇3

1.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及影响

例1 (2015年广东文综卷) 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 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 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 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 (1) ~ (2) 题。

材料一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1) 。

材料二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 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 (图2) 。

(1) 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2) 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 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题思路】第 (1) 题湖泊水量和面积的增多, 会对周围地区的气候、生物产生影响, 进而对通航条件、养殖及旅游业产生有利影响。

第 (2) 题, 题意是工业发展过程中, 如何减少对水质的影响, 因而是调整工业结构, 而不是调整产业结构, 应从污水排放、污水处理、法律法规及环保意识等方面提出相关措施。

【参考答案】 (1) 1提高湖泊自净能力, 改善水质;2稳定湖泊水位, 维持湖泊水量;3保护生物多样性;4改善局地小气候。

(2) 1调整工业结构, 降低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2优化工业布局, 便于集中处理污水;3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 减少污水排放量;4完善污水处理设施, 实施达标排放。

2.产业转移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例2 (2015年海南地理卷)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 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 我国电解铝业西移是大势所趋。图3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 (2010 年前) 。据此完成 (1) ~ (3) 题。

(1) 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 )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

D.良好的工业基础

(2) 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 会导致 ( )

A.能耗降低B.产品价格提高

C.污染排放减少D.运输成本增加

(3) 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

A.交通线B.输电线

C.绿洲D.荒漠

【解题思路】第 (1) 题, 我国西北地区电力资源较为充足, 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廉价而充足的电力。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生态环境脆弱;西北地区铝土矿资源不丰富;西北地区经济较为落后, 工业基础较差。

第 (2) 题, 电解铝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向大气中排放较多的废气, 这主要是受到生产过程的影响, 和该工业分布位置无关, 电解铝业向西北地区转移不会导致能耗降低和污染排放的减少;西北地区电力资源较为廉价、充足, 可使电解铝成本降低, 产品价格降低;西北地区铝土矿 (电解铝业的原料) 缺乏且远离市场, 我国电解铝业向西北地区转移导致原料和产品运输成本增加。

第 (3) 题, 电解铝厂污染较为严重, 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 为减少对该地的污染, 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绿洲。

【参考答案】 (1) A (2) D (3) C

例3 (2015 年浙江文综卷) 根据下列材料, 完成 (1) ~ (2) 题。

材料一图4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图5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 一级岸线优于二级, 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 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 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 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1) 长江江苏段___________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 说明利用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

(2) 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若迁移, 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 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解题思路】第 (1) 题, 根据图4可知, 长江江苏段北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 北岸一级、二级岸线里程长, 三级岸线较少。说明江苏段北岸环境容量较大, 所以工业适宜布局在北岸。资金密集型工业的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 宜采用水运。该类工业用水量较大, 沿长江分布, 用水便利。

第 (2) 题, 如迁移到安徽, 则劳动力工资水平降低, 生产成本降低。但迁入地区生产配套不完善, 距市场远, 运输成本上升。如不迁移, 则应采取措施, 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 提高劳动生产率, 减少劳动力投入, 降低生产成本。

【参考答案】 (1) 北。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 宜采用水运;用水量较大, 沿长江分布, 用水便利;环境容量较大。

(2) 变化:生产成本降低;生产配套不完善;运输成本上升。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

二、解题准备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与意义

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进行的, 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 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如下表所示。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表所示。

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4.资源跨区域调配重大工程

(1) 南水北调

(2) 西气东输

(3) 西电东送

5.产业转移

三、命题预测

2016年高考地理“区域联系与区域间协调发展”将会继续围绕资源跨区域 (国际或国内) 调配重大工程、产业转移典型案例进行命题, 侧重重大工程对区域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角度。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内容是课标要求的核心问题, 侧重考查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总体来说, 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是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 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 要结合不同的资源类型、区域特征, 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来分析对资源输出地和资源输入地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 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输出地和输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而且还要注意对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 即工程建设沿线地区的影响。如西气东输工程沿途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区, 对于沿线地区同样可以起到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加就业机会、解决沿线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等积极影响, 工程建设也可能产生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等负面影响。又如, 北煤南运会加大沿线地区交通运输 (尤其是铁路运输) 的压力, 运输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产业转移选考的案例既有国内的, 更有国际的。

当前, 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的三大特点:一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越来越多。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 在制造业中, 高耗能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产业。近年来, 一些发达国家为减小本国的环境压力, 从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对高耗能项目进行限制, 越来越多地将此类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产业, 服务业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二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越来越多。东部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一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但西部地区所拥有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要素低成本优势等, 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到西部进行投资。东部地区外商到西部地区再投资, 也已成为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三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越来越多。如制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设立各种形式的开发园区、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技术引进、消化提升和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等。跨国公司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 但中小企业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是:一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的衰退, 另一方面,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一些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 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 如果中西部地区努力完善体制机制, 优化投资环境, 推动本地区成为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输出基地, 那么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最佳的国内产业转移承接地。

四、能力测试

(改编) 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 (图6) , 回答1~2题。

1.“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

A.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的差异

B.新城科技力量雄厚

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

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

2.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 )

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D.有利于两地缓解就业压力

(改编) 读某区域能源跨区域调配图 (图7) , 回答3~4题。

3.图中1234四条能源调配路线, 调配的能源依次是 ( )

A.煤炭、水电、石油、天然气

B.石油、天然气、水电、煤炭

C.天然气、煤炭、石油、水电

D.水电、天然气、煤炭、石油

4.34两条路线调配的能源主要来源分别是 ( )

A.东北、西南B.华北、中东

C.新疆、印度D.日本、中美

(改编) 2013年7 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全线通水, 2014年12月中线工程全线通水。图8为南水北调东、中线调水线路示意图。读图, 回答5~6题。

5.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调往北方, 该调水工程会 ( )

1加重海河的防洪压力2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3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4增加长江下游的泥沙淤积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 ()

A.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

B.带动沿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C.促进沿线地区的环境治理

D.利用南北地势落差开发水电

图9表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的一种趋势。读图回答7~8题。

7.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

A.先进的技术B.廉价的劳动力

C.广阔的市场D.丰富的资源

8.汽车产业转移到丁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利于 ( )

A.提高甲地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升级

B.优化乙地产业结构, 缓解其就业压力

C.促进丙地产业和人口集聚, 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D.加强丁地环境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

(改编) 9.读图及相关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缅油气管道是我国管道建设史上建设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

材料二目前我国进口原油的80%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的敏感地带之一, 该海域海盗活动比较猖獗。

材料三图10 为中缅油气管道线路示意图。

(1) 简析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难度大的原因。

(2) 简述中缅油气管道的修建对缅甸发展的影响。

(3) 我国已规划布局了西北 (中亚) 、东北 (俄罗斯) 和海上三大油气战略通道, 分析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2.B 3.D 4.B 5.D 6.C 7.C8.A

9. (1) 地形复杂, 多高山峡谷;处在地质活动带上, 地质灾害多发;降水丰富且集中, 洪涝灾害频发。

(2) 带动缅甸沿线相关产业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增加经济收入;满足沿线油气需求。

会计区域协调 篇4

一、当前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

1.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管理的严重短缺存在。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管理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管理是严重短缺的,难以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成为制约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负担减轻的“拦路虎”。为此,就必须要实现农村的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管理,就必须认真研究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管理短缺成因。

2.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的管理问题,目前的农村征地制度,是以先将农村的集体土地转为国有为手段,然后再进入市场当中。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农民是没有土地所有权,加之实际征地的过程缺乏民主和监督,各级政府和官员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取消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使得农民不可能获得土地出让后属于自己的的可观增值收益。而农地流转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和实现。

3.农村教育管理问题。农村教师缺乏和素质低下成为各地农村教育管理改革和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管理的劣势地位。农村学校“开不齐课、开不足课、开不好课”的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音、体、美、英课程普遍缺乏师资、缺乏资源,“音乐基本靠吼,体育基本靠走”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真实写照。此外,有些地方有电脑,无网络;有网络,无资源;有资源,无师资。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正成为农村教育管理新的突出问题,也是老少边穷岛地区教育扶贫需要突破的“最后一公里”。

4.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面对“三农”金融需求增加,我国目前只能设立村镇银行,银监会初衷在于促进整个农村金融发展。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村镇银行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到2013 年10 月13 日,我国村镇级银行的数量已经达到1000 家。2009 年银监会发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 2011 年工作安排》,其中要求设立村镇银行1027 家,而到2013 年10 月村镇银行的数量才达到1000 家,发展甚为缓慢,与目前有需求扩大趋势不相适应。

5.农村商品市场体系管理。农村市场体系是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与发展的结晶。目前农村商品市场体系管理过程中存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注重形式、忽视内容,合作化、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必须统一认识、统一规范建设。培育农产品市场经营主体不够,农业部门创新产销衔接工作方法不足,完善信息采集发布和市场预警体系尚未建立。

6.农业国际竞争力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是大国农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大国农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凸显重要。农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实力向外延伸。但目前,农业基础设施短板,高产稳产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适应规模经营的农田基础设施还不完全配套。现代技术装备的短板。与国际市场相比,我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也是农业生产成本高的重要因素,农产品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大路货多,品牌产品少;带动农民松散型多,紧密型少。

7.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当前,作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社会保障尚未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农村需要,民政部也正在积极地研究对农村特困户的救助方式、办法,政府政策顶层设计正在加强。有些地区也出台了相应的农民工工伤等方面的医疗保险制度,但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范围有限,这些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仍然是非常小,无法惠及整个农村地区。

二、影响农村区域发展管理的原因

第一,目前农村土地的市场发育具有相对滞缓性,造成了农民的农地产权明显缺失、农地的流转市场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现状的出现等。这些因素突出地表现在农地流转中的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严重损害的后果上,导致了政府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农民利益,不能实现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这就极大地打击了农民参与农地流转的积极性,阻碍了农地的自由流转,拖延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进程,增加了农村区域管理的难度和问题的及时解决。

第二,当前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而农村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是如何更好地实现农村教育管理,农村教育管理的关键是难点问题的破解。然而,农村教育管理一直是我国教育管理比较薄弱的一环,基层对此更是忽视。

第三,从已经成立的农村村镇级银行来看,大多数村镇级银行设在行政中心地区,实际上已经改变了村镇级银行布置在金融服务空白地区的布局规划,其经营范围不是专注“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小额农贷业务,而是贷款金额比较大的小企业主及出口企业,显然,这已经偏离了设立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政策宗旨。

第四,农村的市场体系其培育规划和监管有待建立,农村市场的各主体水平不高,农村市场体系有序不足,农村消费群体的维权意识不强,农村市场体系中的种种不和谐因素又有不断强化之势,农村市场发展资金短缺,市场的开拓能力有待提高,市场的信息和技术援助双重缺乏,这些是困扰我国农村市场很多年发展的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

第五,农村公共产品管理供给总体上质量不高,矛盾突出。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状态,城乡两级投入差距明显;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主要由县乡两级政府承担,县乡两级财力有限,又无力保证农村的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管理形成,难以提供有力支持;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管理主体的错位,财权和事权这两权不对称,中央和地方划分财权,但事权不清,尤其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管理有些却要由下级政府提供,造成这种供给管理的主体错位现象极其严重;另外,税费改革遗留的投资缺口暂时还无法得到及时弥补等。

三、促进农村区域管理适应性的对策建议

农村区域管理最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地实现农村全方位发展管理提升。为此,促进农村区域管理适应性的对策建议可以考虑如下几方面:

第一,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大力促进土地流转,调整政策确保农产品价格有序提高;.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促进高效、优质、绿色农业发展;在农业产业化、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工业部门对农业的服务职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方面加快推进步伐;发挥好财政支农作用,有效提高农业竞争力。

第二,加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的不足问题,努力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需平衡,从而减轻农民负担,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要想改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状况,应该发展多元化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机制,以政府为主体、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同时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等部门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政府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制定相关制度等措施,规范和引导各类供给管理主体的供给管理行为。

第三,重视基层农村教育管理。应加大政府一级的公共财政投入的力度,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有效地均等化,确保一般农村教学区都能够有相对独立的教育运行经费;实行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以形成制度鼓励优秀教师乐意并愿意服务农村教育;妥善解决教师工资待遇,政府和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联手加强研究,确保教育质量等等方面的措施有效,努力使农村教学点基础配套设施尽快得到完善,实现均衡的义务教育。当前,我国农村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亟待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促进城乡幼小教育健康发展、初级和中等职业教育起步。因此,必须形成多元融资和多元化投入体系,加强政府主导和投入的责任意识,构建一个适合农村教育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必不可少,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农村教育管理发展的现代化。

第四,加强政府金融政策扶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的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农村当中引致金融需求不足的因素正在发生一些变化:(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不断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金融需求扩大;(2)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迅速;(3)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促进农村金融服务多元化;(4)农村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农村金融需求。因此,必须加强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和保险市场,为村镇银行信贷保驾护航,促进村镇银行的发展规范化、合理化。

第五,完善农村的市场体系管理。农村市场是国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市场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持久动力。加强农村的商品市场体系建设,是我国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村市场体系培育、建设有生机与活力,要依靠建立和完善农村的市场经济体制,也是适应农业的新阶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以及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

第六,加大措施力度,提高农业竞争力。对于农业国际竞争力来说,应该把创新提升到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高度,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提高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对市场化的适应能力和活力,必须在强化技术创新,强化机械化、智能化装备,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上下功夫。采取引导科研教学与推广部门联合攻关形式,以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加快农业的机械化步伐。加大农业的物联网的试验示范的力度,推进农业的智能化、精准化的管理。推进农业的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增值的关键。各级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农业的产业化推进力度,强化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基础设施以及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等公共平台的建设;加快农产品的加工技术转型升级步伐,努力创建促进农村区域加快发展的全国性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区以及国家级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集群集约式发展;打造产业优势突出的、带动能力强的重点企业,完善与基地、农户利益的联结机制。

摘要:农村区域是我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加强现代化农村管理,提高农村区域发展质量和速度,这对于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和质量,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从而缩小地区内外差距,确保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协调同步发展有重要意义。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适应性对策建议十分必要。

会计区域协调 篇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各区域间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的流动性也不断得到增强。资本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之一,其在各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势必对各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正致力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缩小各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促进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从理论和实证上考察资本的跨地区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借鉴Feldstein和Hofioka的模型,先考察我国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资本流动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考察资本流动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主要从以下二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地区间资本流动的方向;二是地区间资本流动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若资本的流动性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则资本应该是从资本丰裕的地区流向资本短缺的地区,并有利于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

二、我国区域资本流动性的变动趋势

早在1980年,Feldstein和Horioka从投资和储蓄相关性的角度对资本的流动性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当一个国家的储蓄率和该国投资率的相关程度较高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就较低;反之,当一个国家的储蓄率和该国投资率的相关程度较低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就较高,因为较小的相关程度表明本国的储蓄被投资到其他国家了。他们通过构建一个度量资本流动程度的基本关系式:(I/Y)i=α+β(S/Y)i,其中(I/Y)i、(S/Y)i分别是i国的投资、储蓄与GDP的比值,系数β值的大小则描述了资本流动性的高低,β值越大(小)流动性越低(高)。他们利用该式对21个OECD国家1960~1974年间的数据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一国的投资率与该国的储蓄率是显著相关的,亦即在这21个OECD国家之间,资本的流动性是比较低的。

此后,Feldstein和Horioka的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Bayoumi(1990)运用同样的关系式估计了英国各区域资本流动的大小;Andrew(2003)等实证检验了运用储蓄和投资的相关性来分析资本流动的可靠性。Hong Kee Kim(2004)运用面板数据估计了OECD国家中拉丁美洲国家和亚洲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性,认为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1980年以后国际资本流动显著增强的趋势。

在国内,已有学者运用Feldstein和Hofioka的模型来研究我国省区之间的资本流动性,豆建民(2005)采用该模型,利用1992~2002年我国的分省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研究了国内资本的跨省流动性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麦勇和李勇(2006)也用该模型,运用我国各省份1982~2005年的面板数据估计了我国省际的资本流动程度。

在研究我国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时,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外资流入对我国资本流动性的影响。从外商投资对我国储蓄的影响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是资本存量、知识和技术的综合体,作为一种资本存量,外商直接投资能够缓解国内储蓄的短缺,但其对我国国内储蓄的间接影响较小(魏后凯,2002)。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影响来看,自1980~2000年间,我国的国内投资而非外商直接投资是形成我国固定资产的主要原因(武剑,2002),且外商投资形成后在我国国内各省之间再次转移的数量十分有限(张倩肖,2004)。因此,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动对我国省区间资本流动性的影响是有限的。所以,在以下的研究中,我们不考虑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资本流动性的影响。

经典的Feldstein和Hofioka模型为:

其中,Iit和Sit分别为投资和储蓄,Yit为GDP,下标i代表第i个省区,t代表时期。εit为随机扰动项。如果各省区的投资主要来源于本省的储蓄,则各省的投资率和储蓄率之间就存在高度的相关,此时在(1)中,β的值就比较高,且有β>0,较高的β值意味着较低的资本流动性。模型(1)涉及的变量仅包括各省每年的投资率和储蓄率指标。投资率在我国即为资本形成(包括固定资本形成与存货)率,储蓄率在我国没有现成的数据,根据GDP的支出法核算原理(GDP=C+S)可以知道储蓄率=1-消费率,利用1985~2006年各省区的投资率和储蓄率数据进行逐年估计,得到描述我国资本流动性的指标值时间序列{βt}(表1)。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观察到,我国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总的来说是比较高的,β值的最大值是1995年的0.67,远低于21个OECD国家间资本流动性的最小值0.871(Feldstein and Horioka,1980)。具体地,我国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5~1987年,β值较低,且不显著,说明该阶段各省的投资率与储蓄率的相关性是比较低的,也就是说该阶段各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是比较高的;第二个阶段是1988~1999年,β值较高,且均显著,说明该阶段各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相对较低;在1995年以前,资本流动性逐渐降低,之后,又逐渐下降。第三个阶段是2000~2006年,β值较低甚至为负,且P值很高,说明在这一阶段,该阶段各省的投资率与储蓄率的相关性极低,亦即在该阶段各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是很高的。

三、我国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 区域资本流向分析

在我国,各省区的利息率是一致的,所以导致资本自由流动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投资收益率。欠发达地区之所以欠发达,资本短缺是一个主要原因,即人均资本要低于发达地区的人均资本。根据资本报酬递减规律,在欠发达地区,资本作为一种稀缺要素,其回报率应该要高于发达地区的。现实的资本流动是否流向资本相对稀缺的地区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回归模型来进行检验:

式中的Capit和kit分别代表各省区的资本流入量(负数则为流出)和劳均资本存量,εit为随机扰动项,下标i、t的含义与前面同。如果我国省区间资本流动的方向是由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居多,应有α1<0。

各省的资本流入数据根据公式Capit=(Iit/Yit-Sit/Yit)GDPit来计算,各省的劳均资本存量=每年的资本存量总额/就业人口数。每年的资本存量总额数据来源于张军(2007)的估计数据,但张军的数据没有2006年的数据,在本文中,我们采用永续盘存法再估计了各省2006年的资本数据:Kit=Iit+(1-δ)Kit-1,其中I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δ为折旧率,取值0.096,与张军等(2004)的取值相同。GDP数据和资本存量数据均以1985年的不变价格来表示,GDP、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就业人口的数据均来源于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考虑到各省区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我们采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方法进行估计。下面的结果是采用Eviews5.1软件对大陆地区28个省区(不含海南和西藏,重庆并入四川)1985~2006年的数据进行估计的结果:

回归结果与我们的预期完全一致,解释变量的系数小于0,且为1%显著,即我国省区间资本流动的方向是由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的。

2. 区域资本流动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

1)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

我们采用相对平均偏差(RW)方法来测算1985~2006年间我国省区间的经济差距:

式中的Rw为相对平均偏差,yi和y-分别是经济体i和所有经济体的人均GDP,p1和P分别是经济体i和所有经济体的总人口,n是经济体的个数,计算结果如表2,由表2观察到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在1985~2006年间基本态势是上升的,与已有文献的结论基本一致。

2)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

资本流动若能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那么它应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为此,我们构造以下的模型来进行检验:

式中的Rw,t为描述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时间序列,CVkw,t和CVwop,ten为各省区人均资本和对外开放度的加权变异系数,将CVkw,t和CVwop,ten作为解释变量,在于投资与对外开放度的差异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因素,我们预期γ1和γ2的符号为正,βt是描述我国省区间资本流动性的时间序列,如果区域资本流动有助于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则应有γ3>0。εt为随机扰动项。

对(5)式进行估计所需的βt和Rw,t的数据,前文中已经估计。计算CVkw,t需要各省区逐年的人均资本存量数据,各省区的人均资本存量ki,t=Ki,t/POPi,t,其中Ki,t和POPi,t分别是i省区t年的资本存量和总人口,各省区资本存量数据利用Zhang Jun(2007)的数据,但Zhang Jun的数据只到2005年,2006年的各省区资本存量采用永续盘存公式Kit=Iit+(1-δ)Kit-1来计算,其中I为资本形成,δ为折旧率,取值0.096,与Zhang Jun(2004)相同,各省区的总人口数量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87~2007。计算CVwop,ten需要各省区逐年的对外开放度数据,对外开放度采用各省区的进出口总额与省区GDP的比值来衡量,各省区进出口总额与GDP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87~2007。为方便分析,我们利用大陆地区28省区(不含海南和西藏,重庆并入四川)1985~2006年的有关数据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回归结果表明,解释变量系数的符号均与预期相同,CVkw,t和CVwop,ten的系数分别为0.411和0.061,且分别为1%和5%显著,表明人均资本的差距和开放度差距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因素。而βt的系数为0.022,且为1%显著,这意味着较高的β值是与较大的区域经济差距相联系的,即资本流动性越低区域经济差距越大,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各省区间资本流动性的提高,对于缩小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

本文利用Feldstein and Horioka(1980)模型,考察了1985~2006年间我国各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发现我国的省际资本流动趋势是不断增强的。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考察了区域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一是考察了我国区域资本流动的方向,发现我国的区域资本流动主要是从较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由于外省资本的流入,使得劳均资本得到提高,从而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增长,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所导致的东部地区资金向中西部地区的流动有着密切系的关系。二是考察了资本的流动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发现较低的资本流动性总是与较大的区域经济差距相联系的。所以,推进各省区间的经济一体化,消除省区间资本流动的障碍,将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豆建民.国内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当代财经.2005,(8):84-87.

[2]麦勇和李勇.1982-2005年中国省域资本流动差异解析[J].中国软科学.2006,(l2):79-86.

[3]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4):19-26.

[4]武剑.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J].经济研究,2002,(4):27-35.

[5]张倩肖.外资流入与国内储蓄、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4,(5):107-115.

[6]杨国忠.我国民间资本投资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经济数学,2009,(3):70-75.

[7]Andrew J.Abbott,Glauco De Vita.Another Piece in the Feldsten-Horioka Puzzle.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3,50:69-89.

[8]Bayoumi T.Saving-investment Correlations:Immobile Cap-ital,Government Policy,or Endogenous Behavior IMF Staf Papers.1990,37:360387.

[9]Hongkee Kim.The Measurement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Mobility Using Panel Cointegration Estimators.Seoul Journal of Economics,2004,17(2):25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篇6

1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地位确立的历史必然性

1.1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引导和发展下,我国经济呈现的差距逐渐增大,并且差距日渐悬殊。现如今,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差距所带来的危害,因此开始提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原则,在社会主义这一方向的领导下,就应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显然,缩小经济发展差距,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区域协调的本质是利益的协调,没有完善的利益评判与分配、补偿机制以保证各方的综合收益大于合作成本,就使得竞争的动力大于合作的动力。只有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在我国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逐步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实现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目标。

1.2实现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选择

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处于转型的攻坚时期,计划经济的发展向市场经济转变,政府宏观调控让位于市场自由发展。可以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出现和确立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转轨。首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确立适应了改革开放的过程,区域经济发展最先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开放的扩大实现发展,沿海城市、沿海特区的建立,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对外开放的战略举措,并且使得沿海地区实现优先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现如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确立不仅适应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还适应了计划经济市场体制的转轨,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水平的发展。政府对经济发展的管控力减弱,市场经济发展的自主权扩大,使得市场经济在区域资源配置中能够得到相应有效的发挥,提高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资源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合理化配置。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2.1政府政策支持

对于政府而言,政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相应建设性的作用,在企业的融资、重组、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与保障。为促进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规范化,对政府的职能进行明确,有效地实现政府职能智能的适应转变及归位。京津冀地区在区域协调经济的发展中之所以出现问题,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在于行政的分割,这一矛盾是其他矛盾的根源。基于政府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打破地域壁垒,呼吁制定协调发展中的近、中、长期的总体规划,完善专项的编制工作,消除行政区划分所带来的阻碍,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与环境。政府还需要对传统的观念进行转变或摒弃,立足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将权力让位于市场,积极为市场提供服务。

2.2对市场结构进行调整

首先,制定区域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规划制定的过程中需要着力地避免区域内产业趋同及重复建设现象的存在,积极努力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布局。相应的学术领域内积极着眼于区域环境发展,针对不同的行政主体、地区定位,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对税制和金融体制进行改革,重点需要对纳税办法进行改进,积极推行纳税制度,改变现有僵化的贷款方法,使得银行能够按照企业的资信情况发放贷款,做到一视同仁。积极培育建立跨地区产权交易市场消除壁垒和关卡,有效促进技术资金人员的合理流动。

其次,协调创新共同体轮廓已经凸显,将积极开放共享作为发展新主线,此外,金融市场的共建上,还应当尽快设立协调发展基金、产业结构调整基金。两会召开中,“协调创新共同体”的概念提出,意味着区域协调打破地域行政分割的藩篱,以互利共赢、长远发展作为目的,注重长短期利益的平衡与取舍,积极发挥资源的聚集效应,使得生产要素变得更加自由流动、进而创造出更高的供给生产效率。打造“协调创新共同体”,不仅能聚集更多的创新资源,市场也会进一步扩大,降低研发和销售成本。

最后,建立健全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合理配置相应资源,创造更多价值的稀缺资源,积极向需要发展的领域内进行协调发展。使得消费资源可以被高效、合理的利用,便于发挥最大的功能和效用,最终还能够有效地满足生产与消费的目的。

3结语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但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由于地域问题必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根据地区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树立协调发展的共赢局面,进而有效地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兆洲,安康,桂文林.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统计研究[J].统计研究,2002.

[2]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会计区域协调 篇7

关键词:区域物流,区域经济,协调性,产业结构

1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及区域物流需求分析方法

1.1 区域物流及其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作为涉及广泛、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区域物流的“经济区域”属性已被普遍认同,并认为区域物流的研究内容是在特定区域内物流活动的规律。借鉴系统工程对系统的定义,可对区域物流作如下定义:“一定经济地域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所有物流要素在不同空间尺度上进行的具有特定运行规律和功能的经济活动。”

区域物流由微观的企业供应、销售物流等基本单元构成,同时又是全国物流、国际物流等宏观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微观物流与宏观物流的衔接,区域物流属于中观层面,其目的在于运用物流链管理的方法解决单一企业以外的各种物流问题,以实现区域或更大范围的物流合理化,从而实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衡量一个地区的物流水平的主要要素有:交通设施、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总的来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具体而言,区域物流是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重要手段,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可以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增长极”的作用。现代物流产业几乎与区域内所有其他产业和部门相关联,当物流业开始增长时,所在区域的其他相关产业也开始增长,随着就业的增加,区域市场逐渐增大,新的产业部门也被吸引到这个地区投资,伴随着这个过程,经济增长动力将进一步渗透,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区域物流的发展,决定着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也决定着区域物流结构。

1.2 区域物流需求分析方法

区域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物流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的差异和不平衡性决定了区域物流需求结构的特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要协调发展,三大产业结构所占比重是影响二者关系的最直接的因素。

从产业角度分析区域物流需求,可以通过分析区域内产业的比较优势,确定区域物流的主要流体和流向,在此基础上确定各流体在区域物流中涉及到的主要物流环节。区域内产业的比较优势可以用区位商来确定。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比率,其表达式为:

其中:i——第i个地区(i=1,2,3...n);j——第j个行业(j=1,2,3...m);Lij——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Lqij——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1]。

运用区位商可以对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行对比分析。从某区域与其他区域的比较看:

当LQij>1时,产品有剩余,物流流向主要表现为由区域内向区域外。

当LQij<1时,产品不能满足区域内需求,物流流向主要表现为由区域外向区域内。当LQij=1时,产品基本上自给自足,物流流向以区域内交流为主。从区域内部的各产业比较看,当LQi1>LQi2>LQi3>LQim时,区位商越大,该产业优势越明显。

2 湖北地区物流现状分析

2.1 湖北地区近五年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同全国整体情况一样,湖北省在近五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GDP每年都在以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2004、2005、2006这三年,GDP增长率分别为11.5%、11.4%、12.1%,第三产业在经济组成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

按东西走向,湖北省地理位置可划分为鄂东、鄂中、鄂西三个地区。由图1可知,虽然鄂中地区面积占湖北省总面积的26.9%,人口占总人口的41%,经济总量却占整个湖北省的54.5%。而鄂东地区人口达到鄂中地区1/2强,其GDP比重还不及鄂中地区的1/3。

湖北省西部地区面积为中部地区2倍,人口与鄂中地区相当,其GDP比重只及鄂中地区1/2强。就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来说,如图2所示:鄂中地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已经接近1:1,说明鄂中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而湖北省东部、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很大,表明这两个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总之,湖北省区域经济呈现出鄂中地区向鄂东、鄂西两边递减的趋势。从整体情况来看,湖北省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主体地位,表明湖北正向工业化中期发展,需要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的物流业务。从局部情况来看,占人口大多数的鄂东、鄂西地区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两个区域的物流发展应全面考虑三大产业的需求。鄂中地区实际上是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这个地区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超过45%,且该地区主要集中在以武汉为中心的100公里范围内,有发展高层次物流的需求和条件。

2.2 湖北省物流需求分析

根据2005年中国年鉴中的数据,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4%、47.3%和40.3%。根据区位商计算方法可得出表1。

根据表1可知,湖北省第一产业区位商大于1,表明农业是湖北的优势产业,需要向省外输出;而第二产业工业差强人意,需要少量从区外调入;第三产业可以自己自足。因此,湖北区内输入以工业产品为主,输出以农产品为主,物流需求可以形成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的体系,加之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水运也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2]。

(注:表2、表3均根据湖北统计年鉴2005分析)

根据表2可以看到,湖北省的经济中间大两头小,鄂中地区与鄂东、鄂西地区在资源上可以互补。这些资源和产品之间的流通都有很大的物流需求,物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空间[3]。根据表3可以看出,湖北省的发达工业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和以武汉为中心100公里范围内,再加上十堰、宜昌这两个老工业基地,及江汉平原有的轻工业,其他地区主要以第一产业产品输出为主。湖北省的物流业发展规划可以设计为以武汉为第一级物流基地,以宜昌、襄樊为第二物流基地的态势,从而辐射湖北全境。

2.3 湖北省区域物流水平现状

湖北省拥有发展物流业的龙头——“九省通衢”的武汉,正成为“中国中部最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4]。

2006年一年湖北省的公路里程数就比前一年增长99.48%,达到181791公里。同时,湖北省拥有武汉港、宜昌港、黄石港、荆州港4个港口,另外还拥有19个重要港口、28个一般港口,总吞吐量已经达到1.42万吨,其中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0.8万标箱(注:数据来源,湖北年鉴2005)。

物流业的高度发达依靠的是活跃的物流主体。世界500强企业里,已有普诺斯和敦豪两家专业物流企业进驻湖北。另外7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来到湖北的时候,也带来了自己在国外长期合作的物流伙伴。中铁快运、中国集装箱公司等国内龙头老大在武汉设立了分公司,欲与国外对手一争高下[5]。本土物流企业如省汽车运输总公司、九州通物流、中百物流等企业也各有所长。

3 湖北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1 物流货运量与GDP相关性模型

根据通用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用区域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6],用货运量来代表物流业的发展水平。首先对区域物流货运量和GDP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以货运量为横坐标,GDP为纵坐标做散点图,初步确定两者基本符合描述经济增长趋势的逻辑(Logistic)模型,即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上式中:y为GDP,x货运量,k、a、b为未知常数,k>0,a>0,0

Logistic曲线所描述的现象的特点是:初期增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当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增长率又逐渐下降,最后接近一条水平线。这种曲线增长的特点与统计描述的关系图比较吻合。为方便使用线性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对函数关系式(1)作如下变换:

这样使用最小二乘法就可以估计出(2)式中的参数a'、b'。对于K的给定,根据Logistic的理论方程,当0

3.2 湖北省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相关性分析

3.2.1 货运量的时间序列分析

分别将湖北省GDP和货运量作为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来进行分析。获得基础统计数据如表4所示。

(注:本数据来源于湖北省2005年年鉴)

用散点图对上表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可得图3:

可以看出,货运量随时间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假设货运量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a+bx,用最小二乘法求得:y=177.12x+523.1。从以上回归结果来看,拟合系数(RSquare)为0.972155,拟合程度很高。从回归拟合图也可以看出,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差甚微。作显著性为95%的假设检验,检验值为174.5653,远远大于查表的临界值F0.05(1,5)=6.61,且P值也小于临界值,说明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是显著的,回归方程关系成立。并且t值相应的P值均小于临界值,通过t检验,说明回归系数是显著的。以上分析表明,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湖北省的货运量将平均以每年177.1154亿吨的速度增长。

3.2.2 货运量和GDP相关性模型的建立

下面分析货运量和GDP相关系数,从而判定两者的相关程度,并建立相关模型,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出GDP与货运量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这种相关是非线性的,呈现出S形的曲线。因此可以运用经济增长趋势的逻辑(Logistic)模型来拟合二者之间的关系。

面来求K值,首先确定湖北省的GDP增长趋势,图5是湖北省进入21世纪后GDP散点图。根据图6显示,GDP随时间增长基本呈线性趋势,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a、b的值,y=523.28x+3565.8。从以上的回归结果看,拟合系数(R Square)=0.9657,拟合程度相当高。作置信度为95%的假设检验得检验值为140.7692,远远大于查表的F0.05(1,5)=6.61,且P值也小于临界值,说明建立的一元回归模型是显著的,并且t值相应的P值均小于临界值,说明回归系数是显著的。根据以上分析湖北省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以523.28亿元增长,可以预测湖北省2015年(t=16)GDP预测值为11938.3亿元,取更大一点的“饱和值”12000亿元,由于K→1/y,因此在这段时间内,K=1/12000。

根据(1)、(2)对图4作变换可得出图6

从GDP与货运量的新回归模型可看到:

R Square=0.93266,拟合程度很高。作95%置信度的检验,检验值为69.25095542,远大于临界值0F.05(1,5)=6.61,说明建立一元回归模型是显著的,回归方程关系成立。由t值和相应的P值看,P值均小于临界值,通过t检验,说明回归系数是显著的。由此可得出:

所以,假定的Logistic模型表达式为:

从经济学意义方面讲,

其中K=1/12000>0,a=0.00031>0,0

3.2.3 推导模型的实际意义

可得dxdy=-a(lnb)×bx(k+abx)2(4)

将湖北省2006年货运量数据代入(4)中得到:dxdy的具体值m为2.87519,表明货运量每增长1亿吨,GDP就相应的增长2.87519亿元。

由于,求,可以得到驻点n,当x>n时,,当x

4 结论

上述研究表明区域经济为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在诸多方面提供平台,区域物流的发展又会对区域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运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湖北产业结构、物流业发展进行情况分析,得出近年来湖北省经济与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性,比较直观地回答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由于笔者的研究能力有限,加之一些更详细的资料难以获得,从这个方面看本文的论点还缺少一些力度,但希望本文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能对今后分析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物流产业作为湖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强劲的规模经济性、价值创新性。同时作为区域的推进型产业,它将带动区域内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9]。在湖北省几大中心城市可以建立高水平物流体系,在广大农村、矿区、林区,可以加大对低附加值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使这些地方成为湖北省经济崛起的又一大力量。

参考文献

[1]秦璐,刘凯.基于产业结构的区域物流需求分析[J].物流技术,2006,(7):5.

[2]朱文.“一体两翼”—促进湖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N].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9,(3).

[3]朱汉民,何祎男.面向中部崛起的湖北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C].区域科技.经济.社会,2006(9):69-70.

[4]湖北统计局.湖北年鉴2005.http://www.hubei.gov.cn/hbgk/hbnj/2005nianjian/.

[5]湖北政府网物流滚滚——荆楚巡礼之五.http://www.hubei.gov.cn/xwzx/xw01/200705/t22273.htm,2007-05-12.

[6]周君.区域物流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4):109-112.

[7]杨春河,张文杰,邱潇潇.中国区域性物流实证研究[J].物流技术,2006,(7):2-3.

[8]陈黎.我国区域物流发展预测[J].统计与决策,2006(12):127-129.

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篇8

关键词:地区差异,协调发展,统筹经济,因地制宜,产业结构

目前在我国的经济发展面前有一个重要的障碍,那就是地域发展极度不平衡。内陆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甚至还不及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1 /3。促进区域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我们要想促进中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要使得中国地区间、城乡间人均生产总值保持在适当的差距范围内,促进共同发展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促使区域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逐步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1地区发展不平衡原因及协调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反之内陆地区经济发展远不如沿海城市,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区域经济差异。城市化进程加快也让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显现出来。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表明各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我国国土辽阔,地理环境极其复杂多样,人口众多; 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各地区文化差异也较大; 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还是偏低,因此也造成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据1999 年数据显示: 占国土面积39% 的中东部地区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80% 以上,而资源丰富占全国国土面积61% 的西部地区却只创造了18. 47% 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数据表明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也表现在了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对国民的经济贡献率差距较大。这既是一种警示也是告诉我们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

2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随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视提升,区域经济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国的经济不再重心于东南沿海地区,协调性越来越增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断的渗透发展,扩展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使全国经济发展逐渐均衡。中部西部和北部一些地区也发挥了自己应有的特色,改变了以往落后的局面,奋发振兴本地区的经济。中国政府对个别特殊贫困的地区加大了扶持和鼓励的力度,制定了许多的保障帮扶制度来促使这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得到发展的能力。随着国际经济的不断发展,扩大内需也促使我们不断加快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大崛起。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和地区更加有利,加快转型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使经济更加蓬勃有活力。虽然我国区域经济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革和发展,但是也要看到全球经济压力越发加大,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转型阶段,区域性经济也还未处于成熟期,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经济虽然在不断前进,但是区域间的差距依旧在拉大。虽然中西部地区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较东部地区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异。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既有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因此要清晰地把握统筹发展区域经济的方向和着力点。

3 因地制宜合理分工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对于地域辽阔的中国来说要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就必须要充分了解和发挥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尽最大的可能发挥各个地区的区域优势。优化地区结构,实现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比如西部的能源和畜牧业发达,沿海地区的航海业和海鲜业繁盛,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基层深厚,华北地区的种植业优势等。还有个别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因此从提高全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利益出发,加强各个区域间的经济合理分工合作是重要的措施,让区域间形成有利于发挥各地区特色和各区域协作的经济体系。这样一来,可以将全国经济的统一性和地区经济的区域特色性相结合,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统筹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就像虽然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近些年,“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南水北调”等工程更是直接地体现了区域间能源的协调共享,另外也是区域经济协调的一种有效工程形式。要发挥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同时也要注重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策略放在突出的地位,统筹发展,改善边远地区的生产方式。

4调整各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模式, 发挥优势互补

具体在发展各地区经济的过程中,要着重了解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和发展已有和潜在的可能性。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统筹安排。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实现西部大开发,促进中东地区的崛起。鼓励各地区加快经济高效绿色发展,发挥各地区优势,以形成东部、中部、西部的优势互补,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格局。

就我国西部地区来说,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贮藏量占全国的82. 5% ,西部的陆地边境线长达1. 8 万多千米,与10 个国家接壤,连接15 个贸易口岸等。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潜能很大,但是依旧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有所差距。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坚持科学的统筹发展方式,一步一个脚印的根据实际去发展。西部大开发对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全国的区域经济统筹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中部省份近些年崛起发展成效也较为显著,大力实施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农业现代化战略。发挥其特色有效发展经济,提高中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5 重视经济区域的各要素的完善和发展

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中,通常认为每一个区域经济都要由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三个要素同时存在才能构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经济区域。要想发展经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重视一个经济区域中的每一个部分所起到的作用,只有各个部分正常高效的运转才能让整个区域的经济充满活力。

经济中心自然是一个区域的交换活动和工业活动空间聚集地,这两个空间的重叠使得城市具有聚集经济的效应。一个地区的经济中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体现一个区域经济是否繁荣活跃的场所。同时,经济腹地是与经济中心相依附形成紧密连续的地域。它是决定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要重视经济中心的交易活动,密切联系各地区的经济交往能力,壮大经济中心,拓宽经济腹地。相对来说经济网络是一个经济连接的通道和系统组织。各地区之间的信息、网络和交通的联系程度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大力发展交通通信是提升区域间经济交流联系的重要渠道。交通网状可以联系到各地区的运输和经济交易,加强经济中心地区与周边的贸易联系。

因此发展一个区域的经济要剖析本区域的发展各要素,在每一个部分都不放松,大力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和交往,这就要依靠各地区的信息网络和交通的发达程度。反之,当一个区域经济高速发展时,本地区的信息网络也会十分发达。如果每个区域都能依循这些要素去面面俱到重视发展,那么全国范围内的各区域经济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讲十分必要。我们着力于制定各个地区提升经济的战略方针,也更加重视协调统筹每个区域之间的联系合作共同进步。在提升区域经济的同时缩小全国各区域间经济水平的差距,立足优势互惠互利。因此把大力推进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敖丽红.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J].中国市场,2007(2).

上一篇:环境执法下一篇:基于流程的工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