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

2024-05-20

区域发展(精选12篇)

区域发展 篇1

当前,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缓慢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社会发展的进程。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农村发展迅速赶上地区发展水平,缩小区域内外的发展差距,继而缩小地区间差距,分析影响农村区域发展问题进而提出适应对策十分必要。

一、当前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

1.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管理的严重短缺存在。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管理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管理是严重短缺的,难以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成为制约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负担减轻的“拦路虎”。为此,就必须要实现农村的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管理,就必须认真研究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管理短缺成因。

2.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的管理问题,目前的农村征地制度,是以先将农村的集体土地转为国有为手段,然后再进入市场当中。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农民是没有土地所有权,加之实际征地的过程缺乏民主和监督,各级政府和官员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取消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使得农民不可能获得土地出让后属于自己的的可观增值收益。而农地流转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和实现。

3.农村教育管理问题。农村教师缺乏和素质低下成为各地农村教育管理改革和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管理的劣势地位。农村学校“开不齐课、开不足课、开不好课”的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音、体、美、英课程普遍缺乏师资、缺乏资源,“音乐基本靠吼,体育基本靠走”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真实写照。此外,有些地方有电脑,无网络;有网络,无资源;有资源,无师资。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正成为农村教育管理新的突出问题,也是老少边穷岛地区教育扶贫需要突破的“最后一公里”。

4.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面对“三农”金融需求增加,我国目前只能设立村镇银行,银监会初衷在于促进整个农村金融发展。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村镇银行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到2013 年10 月13 日,我国村镇级银行的数量已经达到1000 家。2009 年银监会发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 2011 年工作安排》,其中要求设立村镇银行1027 家,而到2013 年10 月村镇银行的数量才达到1000 家,发展甚为缓慢,与目前有需求扩大趋势不相适应。

5.农村商品市场体系管理。农村市场体系是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与发展的结晶。目前农村商品市场体系管理过程中存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注重形式、忽视内容,合作化、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必须统一认识、统一规范建设。培育农产品市场经营主体不够,农业部门创新产销衔接工作方法不足,完善信息采集发布和市场预警体系尚未建立。

6.农业国际竞争力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是大国农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大国农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凸显重要。农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实力向外延伸。但目前,农业基础设施短板,高产稳产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适应规模经营的农田基础设施还不完全配套。现代技术装备的短板。与国际市场相比,我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也是农业生产成本高的重要因素,农产品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大路货多,品牌产品少;带动农民松散型多,紧密型少。

7.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当前,作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社会保障尚未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农村需要,民政部也正在积极地研究对农村特困户的救助方式、办法,政府政策顶层设计正在加强。有些地区也出台了相应的农民工工伤等方面的医疗保险制度,但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范围有限,这些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仍然是非常小,无法惠及整个农村地区。

二、影响农村区域发展管理的原因

第一,目前农村土地的市场发育具有相对滞缓性,造成了农民的农地产权明显缺失、农地的流转市场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现状的出现等。这些因素突出地表现在农地流转中的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严重损害的后果上,导致了政府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农民利益,不能实现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这就极大地打击了农民参与农地流转的积极性,阻碍了农地的自由流转,拖延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进程,增加了农村区域管理的难度和问题的及时解决。

第二,当前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而农村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是如何更好地实现农村教育管理,农村教育管理的关键是难点问题的破解。然而,农村教育管理一直是我国教育管理比较薄弱的一环,基层对此更是忽视。

第三,从已经成立的农村村镇级银行来看,大多数村镇级银行设在行政中心地区,实际上已经改变了村镇级银行布置在金融服务空白地区的布局规划,其经营范围不是专注“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小额农贷业务,而是贷款金额比较大的小企业主及出口企业,显然,这已经偏离了设立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政策宗旨。

第四,农村的市场体系其培育规划和监管有待建立,农村市场的各主体水平不高,农村市场体系有序不足,农村消费群体的维权意识不强,农村市场体系中的种种不和谐因素又有不断强化之势,农村市场发展资金短缺,市场的开拓能力有待提高,市场的信息和技术援助双重缺乏,这些是困扰我国农村市场很多年发展的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

第五,农村公共产品管理供给总体上质量不高,矛盾突出。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状态,城乡两级投入差距明显;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主要由县乡两级政府承担,县乡两级财力有限,又无力保证农村的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管理形成,难以提供有力支持;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管理主体的错位,财权和事权这两权不对称,中央和地方划分财权,但事权不清,尤其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管理有些却要由下级政府提供,造成这种供给管理的主体错位现象极其严重;另外,税费改革遗留的投资缺口暂时还无法得到及时弥补等。

三、促进农村区域管理适应性的对策建议

农村区域管理最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地实现农村全方位发展管理提升。为此,促进农村区域管理适应性的对策建议可以考虑如下几方面:

第一,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大力促进土地流转,调整政策确保农产品价格有序提高;.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促进高效、优质、绿色农业发展;在农业产业化、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工业部门对农业的服务职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方面加快推进步伐;发挥好财政支农作用,有效提高农业竞争力。

第二,加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的不足问题,努力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需平衡,从而减轻农民负担,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要想改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状况,应该发展多元化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机制,以政府为主体、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同时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等部门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政府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制定相关制度等措施,规范和引导各类供给管理主体的供给管理行为。

第三,重视基层农村教育管理。应加大政府一级的公共财政投入的力度,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有效地均等化,确保一般农村教学区都能够有相对独立的教育运行经费;实行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以形成制度鼓励优秀教师乐意并愿意服务农村教育;妥善解决教师工资待遇,政府和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联手加强研究,确保教育质量等等方面的措施有效,努力使农村教学点基础配套设施尽快得到完善,实现均衡的义务教育。当前,我国农村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亟待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促进城乡幼小教育健康发展、初级和中等职业教育起步。因此,必须形成多元融资和多元化投入体系,加强政府主导和投入的责任意识,构建一个适合农村教育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必不可少,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农村教育管理发展的现代化。

第四,加强政府金融政策扶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的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农村当中引致金融需求不足的因素正在发生一些变化:(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不断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金融需求扩大;(2)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迅速;(3)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促进农村金融服务多元化;(4)农村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农村金融需求。因此,必须加强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和保险市场,为村镇银行信贷保驾护航,促进村镇银行的发展规范化、合理化。

第五,完善农村的市场体系管理。农村市场是国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市场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持久动力。加强农村的商品市场体系建设,是我国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村市场体系培育、建设有生机与活力,要依靠建立和完善农村的市场经济体制,也是适应农业的新阶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以及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

第六,加大措施力度,提高农业竞争力。对于农业国际竞争力来说,应该把创新提升到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高度,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提高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对市场化的适应能力和活力,必须在强化技术创新,强化机械化、智能化装备,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上下功夫。采取引导科研教学与推广部门联合攻关形式,以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加快农业的机械化步伐。加大农业的物联网的试验示范的力度,推进农业的智能化、精准化的管理。推进农业的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增值的关键。各级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农业的产业化推进力度,强化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基础设施以及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等公共平台的建设;加快农产品的加工技术转型升级步伐,努力创建促进农村区域加快发展的全国性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区以及国家级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集群集约式发展;打造产业优势突出的、带动能力强的重点企业,完善与基地、农户利益的联结机制。

摘要:农村区域是我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加强现代化农村管理,提高农村区域发展质量和速度,这对于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和质量,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从而缩小地区内外差距,确保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协调同步发展有重要意义。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适应性对策建议十分必要。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管理,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 篇2

发展区域经济 促进重庆发展近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正其在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因地制宜,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多措并举促进增收致富。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个自然环境、人文条件基本相似的地理区域内,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实现最优化的发展。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的新兴直辖市,长期以来都面临着城乡差距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小马”拉“大车”一直是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难题。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重庆市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发展区域经济。打造了以主城区为核心的 “一小时经济圈”,建设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地区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地区“两翼”,构建出了“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实行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的战略抉择。其中:“一小时经济圈”着眼于“领头领跑”,努力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域、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的战略平台;“渝东北地区”着眼于“提速提档”,努力建成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渝东南地区”着眼于“做特做优”,努力建成武陵山区经济高地、民俗生态旅游带、扶贫开发示范区。

重庆市通过区域经济板块互动,通过“一圈两翼”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了互利双赢。探索出了一条区域协调、统筹城乡的新路,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区域金融如何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 篇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理论界一直存有争议。古典学派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众多西方经济学家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摸索。尽管有学者指出部分研究过分夸大了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积极而又紧密的联系。国内学界往往在整理回顾了国外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宏观经济层面,金融发展确实对整个经济发展起到了协调和促进作用,其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在于整个经济和金融系统而引发的要素流动,特别是资本流动。但是立足微观区域视角的一些研究并没有支持上述观点,有研究发现,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金融发展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因,可能只是经济增长的内生结果。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始终是没有打开的“黑箱”。

就传统意义而言,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主要采用财政、税收等非金融手段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行,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但是这种调节存在严重的挤出效应和非市场化效应,难以切实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伴随着中央深化改革举措的不断推出,立足市场机制、包括资本市场建立和健全区域的经济运行系统就成为当前政府职能部门关注的核心问题。

区域金融影响经济运行的机理分析

区域金融作为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运行的作用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维度。作为生产性服务业,金融服务本身就是价值创造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伴随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层次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必将直接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之一。但是立足以一、二产业发展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金融在自身赢利、创造价值的同时,更重要的职能应该是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推动和扶持区域产业的竞争力提升。发挥上述功效的关键在于明确金融系统作用于区域经济的立足点、明确作用的方式和路径、解析内在的机理。

立足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为实体企业提供资本,是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融资是资本市场最主要的功能,而资金短缺又是当前企业面临的最大困境。如何通过有效的资本市场运作,发挥金融系统的融资功能,将直接决定区域金融系统是否有效。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组织,是配置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在信贷压力不断扩大、IPO步骤放缓,而企业转型升级资金需求日益提升的情况下,通过有效引导企业分层次地参与“地区股权交易”“新三板”等场外业务和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场内业务,借助小微贷等金融产品,可以缓解资金压力,实现规模扩张和能力提升等转型升级要务,进而形成区域经济的内源性增长。

立足生产性的金融服务开发,为流通环节提供推动力,是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枢纽。对于生产性企业而言,金融系统还为整个经济系统提供服务工作,特别是立足商贸、流通环节,金融的作用非常重大。流通环节立足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金融在支付工具、信用担保、保险对冲、融资租赁等众多环节起到关键性作用。特别是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全球价值链的整合,以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新型流通金融服务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衔接生产与流通的枢纽,成为新的增长极。

立足自组织的金融系统建设,为区域经济提供动力,是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实现金融系统的服务功能依靠的不是政府的主导,而是涵盖多层次、多领域的金融服务与中介组织,以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区发展银行、城镇合作银行为主体的银行金融组织,以券商、投行、基金公司为代表的金融中介机构,以地区股权交易平台、股交中心、新三板、期货、现货交易平台为代表的金融平台组织,相互结合、互相补充,构建成为区域金融系统。系统内部能够依靠市场机制,联合企业形成自我供给、自我完善的自组织系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立足安全性的金融防范系统,为区域经济化解危机,是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保障。由于资本天生的逐利性,面对地区经济之间的落差,资本将会自发寻找套利的空间和机会,国际资本的“热钱”、国内众多“产业基金”都会对地区的实体产业、地产、消费品等众多领域带来冲击,形成物价上涨,引发经济波动,甚至造成经济泡沫,为经济发展带来威胁。而此时,金融防范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金融政策制定、金融监管系统的运行,保障地区经济平稳发展,将是区域金融体系的重要任务。

结论

区域金融体系构建与金融创新是金融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迫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流的经济、金融领域更为关注金融调节行为与经济波动之间的数量联动关系,关注宏观和中观层面的内在联系,而相对忽视微观金融系统内部的机理,使得当前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与执行缺乏理论依据,其效果必然与目标相距甚远。本文力图对区域金融作用于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探讨,认为金融体系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于提供资金支持、引导产业发展、维护区域经济稳定、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多方面。地方政府在区域金融体系建设以及区域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应该是“掌舵人”,而不是“船夫”,应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规划、协调、调控与监督职能,针对现有的金融发展瓶颈,大力发展金融组织,推进企业资本化运作,组织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维护金融系统健康、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区域联系与区域间协调发展 篇4

1.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及影响

例1 (2015年广东文综卷) 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 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 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 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 (1) ~ (2) 题。

材料一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1) 。

材料二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 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 (图2) 。

(1) 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2) 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 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题思路】第 (1) 题湖泊水量和面积的增多, 会对周围地区的气候、生物产生影响, 进而对通航条件、养殖及旅游业产生有利影响。

第 (2) 题, 题意是工业发展过程中, 如何减少对水质的影响, 因而是调整工业结构, 而不是调整产业结构, 应从污水排放、污水处理、法律法规及环保意识等方面提出相关措施。

【参考答案】 (1) 1提高湖泊自净能力, 改善水质;2稳定湖泊水位, 维持湖泊水量;3保护生物多样性;4改善局地小气候。

(2) 1调整工业结构, 降低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2优化工业布局, 便于集中处理污水;3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 减少污水排放量;4完善污水处理设施, 实施达标排放。

2.产业转移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例2 (2015年海南地理卷)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 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 我国电解铝业西移是大势所趋。图3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 (2010 年前) 。据此完成 (1) ~ (3) 题。

(1) 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 )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

D.良好的工业基础

(2) 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 会导致 ( )

A.能耗降低B.产品价格提高

C.污染排放减少D.运输成本增加

(3) 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

A.交通线B.输电线

C.绿洲D.荒漠

【解题思路】第 (1) 题, 我国西北地区电力资源较为充足, 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廉价而充足的电力。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生态环境脆弱;西北地区铝土矿资源不丰富;西北地区经济较为落后, 工业基础较差。

第 (2) 题, 电解铝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向大气中排放较多的废气, 这主要是受到生产过程的影响, 和该工业分布位置无关, 电解铝业向西北地区转移不会导致能耗降低和污染排放的减少;西北地区电力资源较为廉价、充足, 可使电解铝成本降低, 产品价格降低;西北地区铝土矿 (电解铝业的原料) 缺乏且远离市场, 我国电解铝业向西北地区转移导致原料和产品运输成本增加。

第 (3) 题, 电解铝厂污染较为严重, 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 为减少对该地的污染, 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绿洲。

【参考答案】 (1) A (2) D (3) C

例3 (2015 年浙江文综卷) 根据下列材料, 完成 (1) ~ (2) 题。

材料一图4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图5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 一级岸线优于二级, 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 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 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 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1) 长江江苏段___________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 说明利用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

(2) 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若迁移, 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 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解题思路】第 (1) 题, 根据图4可知, 长江江苏段北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 北岸一级、二级岸线里程长, 三级岸线较少。说明江苏段北岸环境容量较大, 所以工业适宜布局在北岸。资金密集型工业的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 宜采用水运。该类工业用水量较大, 沿长江分布, 用水便利。

第 (2) 题, 如迁移到安徽, 则劳动力工资水平降低, 生产成本降低。但迁入地区生产配套不完善, 距市场远, 运输成本上升。如不迁移, 则应采取措施, 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 提高劳动生产率, 减少劳动力投入, 降低生产成本。

【参考答案】 (1) 北。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 宜采用水运;用水量较大, 沿长江分布, 用水便利;环境容量较大。

(2) 变化:生产成本降低;生产配套不完善;运输成本上升。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

二、解题准备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与意义

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进行的, 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 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如下表所示。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表所示。

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4.资源跨区域调配重大工程

(1) 南水北调

(2) 西气东输

(3) 西电东送

5.产业转移

三、命题预测

2016年高考地理“区域联系与区域间协调发展”将会继续围绕资源跨区域 (国际或国内) 调配重大工程、产业转移典型案例进行命题, 侧重重大工程对区域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角度。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内容是课标要求的核心问题, 侧重考查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总体来说, 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是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 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 要结合不同的资源类型、区域特征, 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来分析对资源输出地和资源输入地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 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输出地和输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而且还要注意对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 即工程建设沿线地区的影响。如西气东输工程沿途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区, 对于沿线地区同样可以起到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加就业机会、解决沿线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等积极影响, 工程建设也可能产生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等负面影响。又如, 北煤南运会加大沿线地区交通运输 (尤其是铁路运输) 的压力, 运输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产业转移选考的案例既有国内的, 更有国际的。

当前, 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的三大特点:一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越来越多。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 在制造业中, 高耗能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产业。近年来, 一些发达国家为减小本国的环境压力, 从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对高耗能项目进行限制, 越来越多地将此类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产业, 服务业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二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越来越多。东部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一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但西部地区所拥有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要素低成本优势等, 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到西部进行投资。东部地区外商到西部地区再投资, 也已成为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三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越来越多。如制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设立各种形式的开发园区、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技术引进、消化提升和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等。跨国公司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 但中小企业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是:一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的衰退, 另一方面,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一些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 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 如果中西部地区努力完善体制机制, 优化投资环境, 推动本地区成为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输出基地, 那么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最佳的国内产业转移承接地。

四、能力测试

(改编) 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 (图6) , 回答1~2题。

1.“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

A.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的差异

B.新城科技力量雄厚

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

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

2.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 )

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D.有利于两地缓解就业压力

(改编) 读某区域能源跨区域调配图 (图7) , 回答3~4题。

3.图中1234四条能源调配路线, 调配的能源依次是 ( )

A.煤炭、水电、石油、天然气

B.石油、天然气、水电、煤炭

C.天然气、煤炭、石油、水电

D.水电、天然气、煤炭、石油

4.34两条路线调配的能源主要来源分别是 ( )

A.东北、西南B.华北、中东

C.新疆、印度D.日本、中美

(改编) 2013年7 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全线通水, 2014年12月中线工程全线通水。图8为南水北调东、中线调水线路示意图。读图, 回答5~6题。

5.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调往北方, 该调水工程会 ( )

1加重海河的防洪压力2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3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4增加长江下游的泥沙淤积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 ()

A.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

B.带动沿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C.促进沿线地区的环境治理

D.利用南北地势落差开发水电

图9表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的一种趋势。读图回答7~8题。

7.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

A.先进的技术B.廉价的劳动力

C.广阔的市场D.丰富的资源

8.汽车产业转移到丁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利于 ( )

A.提高甲地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升级

B.优化乙地产业结构, 缓解其就业压力

C.促进丙地产业和人口集聚, 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D.加强丁地环境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

(改编) 9.读图及相关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缅油气管道是我国管道建设史上建设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

材料二目前我国进口原油的80%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的敏感地带之一, 该海域海盗活动比较猖獗。

材料三图10 为中缅油气管道线路示意图。

(1) 简析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难度大的原因。

(2) 简述中缅油气管道的修建对缅甸发展的影响。

(3) 我国已规划布局了西北 (中亚) 、东北 (俄罗斯) 和海上三大油气战略通道, 分析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2.B 3.D 4.B 5.D 6.C 7.C8.A

9. (1) 地形复杂, 多高山峡谷;处在地质活动带上, 地质灾害多发;降水丰富且集中, 洪涝灾害频发。

(2) 带动缅甸沿线相关产业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增加经济收入;满足沿线油气需求。

区域发展 篇5

它的区域文化主要分为三种,一是自古就有的农耕和游牧文化;二是中原人所带来的中原文化;三是外来的宗教文化。这三种文化的交织导致西部地区的文化呈现多元性特性并且还带有宗教主义色彩。该地区的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有一定的抵触,并且很多人还在苦苦追求宗教。长三角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吴越文化成为了这个区域大家普遍认同的文化。吴越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进而使得长三角地区的各种文化能够共同发展。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具有典型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它的开放性结构和强烈的自主创新精神是江浙地区各行业竞争力的源泉。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下,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成功的诞生。另外,吴越文化的开放性让各种技术和生产条件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和交流,各行业相对公开透明的对外合作,这为企业创新营造了一个很好地条件。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是中小企业能够不断地从自身出发不断地进行管理方式、技术、资本等各方面的创新,所以这也使得这些企业能够在迎接挑战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

5重塑区域经济文化,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

5.1充分发挥文化整合的作用,以文化认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资源整合和共享是各国实现共赢的选择。通过更加广泛的交流和切磋,将资源共有和市场共享落实到实处。通过文化的传播,增加相互之间的文化认同感、管理理念和科技认同感。此外,我们更要利用文化的认同感来降低成本和提高管理的效率,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当前应该做好以下几点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首先:要打破市场体制的阻碍,做到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构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体系和规则;第二,要加强文化的宣传和建设,加深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打造一个文化和经济共建和共同发展的平台。比如,中国打造长三角经济圈目的就是整合各种各样的资源,带动长三角甚至是全中国的经济发展。总而言之,我们要加大整合文化资源,以文化认同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5.2以区域文化为基础发展特色经济

在文化整合基础上发展特色经济就要求我们把区域文化灵魂带入经济里面去。利用各区域的相对优势,设计出一个特色区域经济模型。再者,要根据区域文化的特点生产和创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打造出一个新的产业,建立一个别具一格的经济格局。

5.3文化建设要向产业化迈进

文化作为一项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宝贵战略资源,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建设这方面。文化产业是通过文化的宣传和运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以及产品的行业总称。文化为这些行业或者企业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推动了这些企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全世界越来越强调经济竞争本质上就是文化竞争,如:美国的好莱坞文化渗透于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国每年都要上映十几部好莱坞的大片,这些大片除了给美国带来票房也就是带来了经济增长以外,美国的文化也随之被带入了各国,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许我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点。这就充分说明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加强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将自己的优秀文化塑造成一个产业走出去。另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要求文化成为一种经济,这对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毫无疑问,文化是我们普遍追求的东西,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应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依靠市场经济不断推进先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文化和经济的一体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敦之.论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8).

[2]李明波.长江三角洲地区文化认同的历史与现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

[3]侯景新.论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J].生产力研究,(1).

[4]李本和.区域文化心理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理论建设,(01).

区域发展 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 区域金融 政策选择

一、前言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强势推动,区域金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金融政策对地区经济的支持,需要结合地区发展实情,因地制宜,充分地运用已有资源达到效益最大化,以促进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区域金融政策选择的正确与否,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选择正确的区域金融政策是谋求地区又快又好发展的推动力。

二、现阶段湖南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现状

(一)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湖南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平稳,多数经济指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增速快。湖南在这些年中实现了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内生动力稳定增长,结构调整有效推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市场活力有效释放,极大程度上使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湖南地区第一产业比例有所下降,第二产业比例基本维持不变,而第三产业所占比较有小幅度上升,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在金融、服务等行业的消费需求有所提升。从产业增长幅度来看,湖南地区第三产业相较于其他地区而言,增长最多,由此体现了第三产业在湖南地区广阔的前景。但与全国数据对比而言,第三产业在湖南仍没有发挥最大效用,目前湖南仍依靠第二产业来拉动经济增长,第一产业在湖南的比重相对而言较大,农业比重偏高且竞争力不强。

目前湖南地区仍处于转型阶段,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政府的项目投资基础投资均有大幅增强,创新与环境治理并举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湖南稳步推进重点改革和改革试点,推动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深化商务和开放型经济改革,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公共领域投资,激发了市场活力和投资热情。金融市场进一步开阔,第三产业持续增强。

(二)湖南区域金融发展现状

近年来,湖南省政府为促进湖南地区经济的增长,在金融领域做了一系列举措来推动经济的发展,使得金融服务得到提高,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得到加强,金融市场更加繁荣,同时也使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湖南以长株潭地区为经济中心,着重加强经济中心的金融建设,再由经济中心的投射作用使得周围城市群共同受益。湖南省政府加大了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力度,截至到2014年11月末,长株潭城市群共有农村商业银行8家,村镇银行7家;有上市公司65家,进入2014年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的企业126家,在“新三板”和湖南股权交易所挂牌企业分别为16家、74家;有小额贷款公司74家,融资担保机构106家。金融机构数量持续增长,金融机构的关联程度也越来越高,金融机构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不可分割。2014年湖南地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长率28.5%,比上年提高14.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投资力度的增大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与此同时,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1950.77亿元,同比增长19.4%,比全国平均水平快3.7个百分点。无论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工业投资还是新兴产业投资,均激发了市场活力,刺激了市场的活跃程度。

湖南地区金融业有着区域性的特点:一是目前的金融结构中,银行业的间接融资一直占主导地位,有绝对的优势,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二是证券市场融资现今已成为融资的重要渠道,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努力,湖南的上市公司数量和股票市场筹资额得到了大幅提升。证券机构持续稳步发展,期货业发展提速。首发融资增速放缓,再融资渠道更加优化。贷款比例继续下降,债券融资快速增长。三是随着人们的保险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不断有外资保险公司进入湖南市场。

(三)湖南区域金融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第一,主要增长动力有待提高。2014年,湖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年回落6.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和房地产开发两大重点领域分别回落13.2个和9.2个百分点,计划总投资和投资项目到位资金增速分别低于实际完成投资3.8个和3.5个百分点。投资活动能促进证券业,银行业以及民间的融资活动,湖南地区在这方面的不足,将使推动金融增长的一大主要动力有所削弱。融资活动是金融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结构有待优化。湖南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湖南相对不发达,而城市的发达程度以及经济发展速度主要依靠第三产业的带动,金融业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下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发达城市的金融行业水平必定是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的,而湖南地区金融行业发展还处于一个中等的水平,无论是金融机构、金融服务、金融市场还是金融监管都趋待完善。

第三,区域金融有待推广。由于湖南地区金融的不发达,使得金融行业的监督工作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加之群众对金融行业的信心不足以及近年来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行业总体态势疲软,产品没有得到有效推广,市场反应能力差,金融政策效果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的成效。

湖南省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仍然不足,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任务依然艰巨,政府债务风险面临挑战,金融机构不够成熟。随着金融产业在湖南的持续发展,金融业固有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对于银行来说,防范流动性风险是银行的一大要务,2008年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的破产给全球的银行以及整个金融行业敲响了警钟,正是由于流动性不足,在次贷危机来临时雷曼兄弟没有充足的资金来保障银行的稳定运行,乃至最终宣布破产。房地产业价格持续上涨,泡沫隐患堪忧。保险市场低迷,行业压力大。证券市场动荡,市场发展极不稳定。

三、区域金融政策选择的建议

(一)加强金融行业风险监督

一是政府部门须对金融行业做好监督和防范,定时察看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金融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监督金融法规的执行情况,防范流动性风险所带来的金融危机。二是对金融产品实时监控,以防出现较大的漏洞,对金融市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三是完善金融立法,通过法律手段对各机构进行监督,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金融机构的资信状况,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避免不良资产大规模爆发现象的发生,维护金融环境的稳定。四是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民间融资风险检测,以防对整个金融行业产生影响。五是定时召开金融行业交流会,针对湖南省的经济情况让各金融机构相互分享经验,提出意见。

(二)逐步完善资本市场

基于对湖南地区金融市场的考虑,政府应积极推动债券融资以应对各项投资的需要,同时加以股权投资,为省内大规模投资需求创造条件,再者期货市场也需湖南省加以重视。以投资促进融资活动的发生,可使金融市场更加活跃,市场效率也能得到改善。

(三)大力支持保险业

保险业在湖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仍处于瓶颈期,无论是消费者信赖程度还是自身的发展水平都尚未成熟。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未来将有更多的人关注保险业,保险业也会成为我国金融行业一大重要的产业。因此,湖南政府应重视保险业的发展,为未来提供一切可能性。对保险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以法律手段保护投保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推动基本保险如养老保险在全省的推行,争取更多的人受益,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

第三,扩大保险机构的普及范围,为民众需要提供保障。

第四,加强对保险业内部之间的监管,建立健全的保险法律和监督机制。

第五,推动保险行业进行创新,为不同的顾客提供优质多元化的产品服务。

第六,大力推动保险知识的普及,为广大民众树立保险意识。

地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地区金融的发展,地区金融的发展状况由该地区金融政策的选择决定,湖南地区金融水平不高,经济增长靠第二产业的带动,而未来为了实现湖南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将金融发展至于领先地位,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金融政策的制定,对于湖南省来说,选择正确的区域金融政策是促进金融发展的基石。

参考文献

[1]梁宇超.区域金融调控的主体、目标和模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03).

[2]区域金融改革的着力点[J].中国金融.2014(04).

[3]张贝.我国区域金融均衡发展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1(06).

[4]刘仁伍.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社,2003.

区域资本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 篇7

1.1 区域资本市场的概念

区域资本市场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融资期限在一年 (不包括一年) 以上的金融工具交易所形成的市场。区域资本市场的期限长、借贷量大、风险高、收益高。区域资本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资本支持、品牌提升、战略并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2 区域资本市场的共同特征

首先, 在区域资本市场中, 经济发展水平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旗鼓相当, 有明显的区别特征表现在整个资本市场中;其次, 在区域资本市场范围内, 出发点要主要以生产的地域分工和交换贸易的全局背景主, 具有明确的区域战略主导产业、产品链, 对于本地区的产业机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可以依靠主导产业来进行带动。同时, 以主导产业为核心, 对相关产业及产品进行发展, 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连锁效应得以实现。此时, 区域资本市场起着资金融通、资本运营、产权流动的关键作用;第三, 在统一资本市场中, 区域资本市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区域经济一体化被推动的同时也使得全国经济一体化得到了推动以及整个经济发展速度也得到了加快;第四, 对于促进地区性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区域资本市场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我国发展区域资本市场的必要性

首先, 我国国情需要发展区域资本市场。在市场经济中, 区域内活动的资本资源流量越来越大, 且区域特色也比较明显, 从而使需要通过区域资本市场来引导经济发展。我国经济的增长也逐渐地从产业推动型转化为资本推动型, 而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也越来越显示其巨大的活力, 当然资本市场也是如此。

其次, 社会进步、社会分工需要发展区域资本市场。在资源、科技发展水平或者在经济社会中我国各地区的差异都较大, 那么要以相同的模式进行发展必然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3 区域资本市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首先, 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转换可以通过区域资本市场的建立而快速、有效的完成, 从而使得区域内的主导产业链和经济增长级能够迅速的形成, 并且也使得区域经济的共同高速发展得到了加速;其次,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区域资本市场在自己的分工体系、完成市场定位形成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区内的合理利用资金、有效避免重复投资, 区域资本市场对其具有促进作用, 而且还能够促进合理分工协作, 从而使得那些低级别的竞争性内耗能够得以防止;再次, 区域资本市场的成熟运作, 不仅会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而且它是强化市场机制的主要途径;最后, 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合理流动能够通过资本市场的创新和发展形成, 从而使得资本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得以提高。

4 完善我国区域资本市场

4.1 完善我国区域资本市场的基本原则

4.1.1 开放性发展的原则

区域资本市场的运行首先要对区域内外的联系有利, 要能够促进区域内的开放和区域内的横向联合与协作, 并且还要对区域资本市场中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促进作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的限制和束缚受到了全球化商品生产的影响。因此, 区域资本市场在促进经济发展的时候要对不能超过市场容量的限制给予考虑, 从而在发展区域资本市场时把资源开发和市场开拓结合起来。

4.1.2 总体最优原则

发展区域资本市场要受到宏观高层政策法律法规和低层次经济发展区域状况的限制, 同时还要受到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限制。区域资本市场是一个开放性的市场, 需要与其他区域资本市场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与磨合, 因此, 在空间上各个相对独立的区域资本市场与全国资本市场最大限度相适应, 在时间上, 区域资本市场的优化表现为一个整体。因此, 对区域资本市场优化问题的分析不能只从某一时点或者某一阶段进行。而是对其分析需要从区域资本市场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来进行, 那么这就需要区域资本市场在发展过程中要追求总体最优。

4.1.3 发挥区域经济优势原则

对于商品经济来说, 发挥区域经济优势是客观要求, 区域资本市场要想发展就不能脱离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区域内发展何种产业、形成怎样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区域社会经济基础条件决定的。区域资本市场形成和发展最重要的条件和基础就是区域内各种条件的有机结合。因此, 区域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能够把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品在不同地区生产费用的区间差异和同一地区不同产业部门经济效益水平的差异体现出来。

4.1.4 协调发展原则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 效率和公平原则是一对矛盾, 主要表现如下:提高区域经济效率, 就可能扩大区域间经济差距, 而人为的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又可能降低区域经济效率。提高区域经济效益是发展区域资本市场的首要目的, 进而使得全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得以提高。发展区域资本市场, 首先要服从区域内和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目标, 其次对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能够承认并最终, 再次对于效率和地区平衡发展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协调好。

4.2 完善区域资本市场的建议

4.2.1 强化资本市场发展的创新精神

首先, 要树立大市场观念。一般来说, 极强的流动性和地域的淡化性这两者特性是资本市场中资本所具有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就是实现全球一体化, 在国际资本方面, 已经具有了以下特点:流动领域拓宽、流动速度快、规模扩大;在国内资本方面, 通过资本市场可以对更大范围的资金进行运作, 已经没有了边界和地缘的限制。其次, 树立不断创新的观念。

4.2.2 资本市场发展创新的制度环境的构建

第一, 加快体制改革步伐。主要就是把改革速度的快与慢的关系、改革的点与面的关系、改革质量、内容和数量、形式的关系、整体改革与局部改革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就行。第二, 加快企业主体的制度建设。第三, 加快适应资本市场发展创新的宏观体制环境建设。第四, 利用和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 促进体制改革创新。第五, 加快资本市场的监管体制建设。在资本市场制度环境建设中, 对区域资本市场的监管体制建设的改进以及对资本市场发展的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4.2.3 增强资本市场发展创新的政策推动力

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必然会框定一个区域性资本市场的政策制定、实施以及创新等行为。区域资本市场的政策创新就是要根据本地区以及区域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 对资本市场发展规律、发展趋势、发展阶段进行充分考虑, 从而对有限的政策、条例和法规进行实施。

4.2.4 在竞争中加快区域资本市场的发展

对于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各区域资本市场都应该能够适应, 各地域资本市场都应该培育、并购与重组以及发展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企业主体, 都应该对资本市场的至高点进行抢占。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在竞争中, 各国资本市场都在互相交流和作用。对于这个大的体系, 区域资本市场应该积极地参与, 然后把先进的资本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法从这些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中学到手, 这对于区域资本市场的健全和完善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5 结语

总而言之, 发展和完善区域资本市场, 有利于促进资本的积累和转化, 能够把目前困扰许多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很好地解决, 从而使得区域内企业的市场化进程得到快速的发展;发展和完善区域资本市场, 还能够拓宽区域内各类企业融资渠道;发展和完善区域资本市场, 对于调节和改善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从而能够很好的合理利用资源, 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和完善区域资本市场, 对于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能够得到协调和平衡, 进而对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 将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资本市场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事实上, 我国有些区域资本市场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必须对现存的区域资本市场进行完善。本文主要对区域资本市场、我国发展区域资本市场的必要性、区域资本市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完善我国区域资本市场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资本,区域资本市场,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杨晓丽, 孙云辉.经济增长与区域资金流动的关联性——基于中国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理论探讨, 2009, (02) .

[2]胡明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思路探析[J].辽宁经济, 2010, (08) .

区域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篇8

经济、政治、文化是构架有人类文明社会的三大支柱。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尤其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软实力”。作为文化范畴的一个重要方面,区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于一个区域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全面进步,具有深层次的动力支撑作用。

1 关于区域文化的内涵

何谓区域文化?目前,我国学者对此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解。

其一,以文化空间组合为特征的地理人文科学说。即区域文化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地理人文科学。持此种认识的学者认为,中国不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而且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由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就具有了明显的地域特点。所谓区域,在这里是一个很宽泛的人文地理概念,它既可以以地理环境划分,又可以以人文背景划分,既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实的。

其二,一定文化的时间、空间互动说。持此种认识的学者强调,“时间”和“空间”的互动关系网络是理解区域文化传统不可或缺的基本视角。因为任何关于“空间”问题的研究都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时间”范围之内,同样,任何关于“时间”问题的探讨也必须和一定的“空间”相关联,即不存在脱离具体地理空间的时间,反之亦然。此类学者运用美国学者怀特的名著———《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中的观点:对于区域文化而言,时间是事件之间最原始而基本的关系,即区域文化是时间积淀之结果。同时又吸收中国区域文化研究专家的观点: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历史事件依据一定的地理空间而发展,地理空间因历史事件的发生而有意义。进而提出了区域文化是一定文化的时间、空间互动关系网络的论点,并对“地理人文科学说”提出了异议,认为将区域文化的研究称为“历史文化地理”,实有点画蛇添足。

其三,文化的空间分类说。持此种认识的学者指出,所谓区域文化,则是文化的空间分类,是类型文化在空间地域中以特定人群为载体的凝聚和固定,区域文化研究的工作就是研究文化原生形态和发展过程的以空间地域为前提的文化分布。它将具有相近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特征的集结作为单独的认识对象,然后进行历史的和文化学的分类和归纳,从而重建历史时期的文化景观。此类学者们援引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周振鹤的观点:“文化区的划分往往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归宿。”认为区域文化是以文化空间区域的划界为目的。

其四,社会文化子系统说。持此种认识的学者认为,一般而论,只有民族才是文化承载的主体,一个民族只能有一种文化。但是由于地理条件、人种血缘、历史传统的差异,民族文化确实又表现出多样化的形态,在民族文化总体制约下,可能在生产、生活方式及心理素质、语言表达上表现出鲜明的区域特征,从而具有了某种“准文化”性质,人们称之为“区域文化”。因而,区域文化是指以独特的人文及自然资源为纽带,从而形成的带有明显地域特征且独具系统性的社会文化子系统。所谓齐鲁文化、巴蜀文化、潮汕文化等等,都属此类。

上述关于区域文化内涵的研究论点,对于我们全面、深入、系统地理解和把握区域文化本质属性,具有开拓视野、启迪思路的重要作用。

2 关于区域文化研究的内容

区域文化是一个涵盖面十分广阔的领域,因而区域文化的研究内容亦涉及领域。就此,学术界较一致的看法是:区域文化研究不仅仅限于文化领域,而是物质、政治、经济、文化与人文关系的“泛学科”领域;不仅仅限于学术领域,而是涉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现实、未来的所有社会实践领域;不仅仅限于意识形态领域,而且愈益深入到物质生产的核心领域之中。

具体而言,研究区域文化,对于全面认识民族文化,把握民族文化的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制定经济、文化发展战略,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因为文化不再是生产与事物的“坚实世界”的一个装饰性附属物,它与世界一样是“物质性”的。从此种意义上讲,区域文化实际己经成为现实经济、政治、教育、生活制度与传统历史风物、考古遗迹等因素的整体概念了。

区域文化的研究目标,乃在于重建业已消失的社会史和文化史,借用人文地理学中流行的术语,就是重建历史区域的文化景观。其间,比较重要的层面主要有文化的自然地理基础;政区基础、制度基础;学术文化和意识形态;观念文化;风俗文化;文化遗迹等。通过运用文化学方法,展开文化实体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特色研究,并拓展及于人文自然环境、政区、制度、学术、风俗乃至人物、思潮等文化实相各个层面,从大量事实中用描述的方法展现文化景观,揭示文化历史性变迁。此外,还可以进行行政文化、管理文化、企业文化等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进行从文化视角探讨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文化发展战略等等。所有这些研究,对于生产、工作、生活,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都能够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3 区域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文化是在中华主导文化整休的基础上建立与发展的。也就是把一般的、民族的有关文化的观点、原则、规律、理论,应用到区域文化中来。区域文化繁荣与否,事关一个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区域文化对区域政治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价值观,在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大前提下,尊重区域文化的差异性,包容区域文化的多样性。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表现方式,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地建设美好家园。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独具特色的文化理念为区域经济发展及企业管理提供精神动力与文化资源,是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及企业品牌的深层内涵,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提高区域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在支撑力。此外,作为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文化产业在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实现文化资源的循环使用、形成新的增长点、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提升区域的文化影响力、塑造民族精神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强大优势。从某种意义看,文化产业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它是继传统产业之后出现的新的支柱性产业。

区域文化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发掘、保护地方文化遗产,继承优良传统文化,丰富区域发展内涵。优秀的区域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实质上也就延续了地方文化的血脉,这对于打造区域文化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此外,从社会结构角度看,当代中国社会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社会要素与现代社会要素交错、共存,加强区域文化建设,对于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进而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有效引领社会思潮,构筑精神文化高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条件。

区域文化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为区域大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与服务,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有助于在艺术创作上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发展上不同品种和业态的积极创新,进而实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使社会主义文化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区域文化对区域生态保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通过凝练、宣传、继承优秀的区域文化,有效实现传统文化理念与保护自然生态的理念相伴而生,相依而存,进而在全社会实现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相吻合,以实现从单纯的环保向构建新的绿色文化的转向,并通过自然生态文化的建设,来影响与推动区域人文生态的建设,从深层次解决现代生态环境问题。

4 关于我国区域文化建设应注重的问题

在文化已经成为推进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面发展的软实力的当今时代,“今天的文化就是每天的经济”亦愈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就我国的现况而言,在各地竞相发展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省域均把加强区域文化建设作为实现大发展的重要途径,纳入本省域经济社会发展主导战略之中。要使区域文化建设取得理想成果,发挥应有作用,应当注重六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应准确提炼和把握本地文化的特征与精髓;其次,应深入探求和梳理本地文化的发展脉络及内在规律;第三,应站在全国和世界的视角来审视和评价区域文化的价值;第四,应把区域文化创新和发展作为区域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点内容;第五,将区域文化建设和发展有机融入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最后,应从哲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文学、民族学、民俗学、建筑学、美学、艺术等多领域、全方位去研究与建设区域文化,进而形成较完善的区域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黄活虎.我国区域文化竞争力概念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09,(11).

[2]郭永航.国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9,(10).

[3]李宁.国内区域文化发展战略比较[J].学海,2009,(06).

[4]邹广文.我国文化竞争力的特征分析及实现途径[J].宁夏党校学报,2008,(05).

[5]何瑶,李婕.“全国第二届区域文化与文学学术研讨会”述要[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6]肖向东.吴文化的理论定位与关系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3).

[7]郭丽芳,牛冲槐.三晋文化对山西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09,(04).

[8][美]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9]李勤德.中国区域文化[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探讨 篇9

金融是作用于经济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在推动力, 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中扮演着不可获取的角色。不管是世界各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 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 都一定程度显现了金融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全面认清金融发展规律、合理判定区域金融发展阶段和状况、充分探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间的关系等, 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1、区域金融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传递机制

区域金融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传递机制包括:I.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及收入水平提升带动了区域储蓄能力, 区域金融进步提升区域储蓄率与储蓄—投资转化比率, 同时促进区域外部资金不断流入, 进一步升高了经济投资;II.在区域内外双重经济投资升高的机制下, 区域生产力不断提升, 经相应的金融效率、R&D资本以及人力资本等提升影响下, 使得区域生产效率逐步升高, 从而进一步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 区域全面经济处于良性循环中。以国家为单位, 一些经济发达区域具备较好的经济环境, 在对金融资源全面利用的机制下, 区域经济得以急速发展;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则未有充分的金融效率, 未有潜在经济发展要素可供挖掘, 区域经济发展无法找到着力点。

2、区域金融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资本形成作用

区域金融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资本形成作用包括:I.提升区域内储蓄率, 在区域金融发展、储蓄率提升的作用下, 区域应用于经济发展资本逐步增多;II.提升区域内储蓄朝投资转化比率, 区域金融发展重要作用于提升区域内储蓄朝投资转化比率, 唯有储蓄不断转化为投资, 方可作用于实体经济, 缩减储蓄朝投资转化的障碍, 增多储蓄朝投资转化的途径, 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III.提升区域运营效率, 能够一定程度缩减金融系统占用资金及人力物力资源, 从而进一步促进作用于经济发展的资金、人力物力资源增多。

3、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结构起着调整作用

在有效的金融市场当中, 通常要基于对经济理性分析上实施资金流向决策, 而资金流向则很大程度取决于资本成本及投资收益率。由于资本逐步朝有着高效率的投资流向, 同时不断脱离不同区域水平不足的产业, 使得资本使用效率逐步提升, 进一步实现经济的增长。

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因素分析

1、区域金融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金融中心属于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金融支持平台, 多层次的区域金融中心网络重要作用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I.供给金融市场, 优化金融结构, 区域金融中心通常很容易产生较为成熟的金融市场, 从而促进区域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区域聚集众多金融机构及区域金融工程逐步多元的作用于, 金融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从而达到金融发展的目的;II.强化金融监管, 防治金融风险, 区域金融中心通常是区域金融主体主要活动区域, 全面的市场竞争可极大地避免市场垄断, 缩减信息不完全情况, 有助于开展金融监管。伴随区域金融中心设施设备的逐步规范、完善, 极大地缩减了营运风险。

2、区域金融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1储蓄与投资效应。于一个区域内部, 政府、企业以及居民等经济主体将经济收入用于投资、储蓄或者消费。但是, 区域内企业、居民将自身经济收入运用于投资、储蓄与否, 或者说他们会将自身经济收入中的多少运用于投资、储蓄, 则很大程度上由投资、储蓄风险收益和投资、储蓄金融工具可选择性等所决定。由此可见, 区域企业、居民储蓄与投资效应受该区域金融结构状况很大程度影响。

2.2资金配置与结构调整效应。在当前市场经济大环境下, 企业自主权不断提升, 收入分配结构变得愈来愈分散化、多元化, 金融逐步转变为资金融通、分配的首要途径, 在这些转变状况下, 对区域金融结构展开优化, 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协调、有效促进区域内及各种经济区相互间资金配置优化。由此可见, 区域金融结构一方面左右着区域内的储蓄、投资流量, 一方面制约着投资结构、储蓄流向, 进一步使得资金使用效益出现转变。

2.3约束与制衡效应。经济扩张性是经济发达区域与经济落后区域相同具备的内在特性, 这一经济特性所产生的结果为高效率与低效益、高投入与低产出以及不同区域的不断建设等, 使得生产资源出现很大程度的浪费。鉴于此, 为了确保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协调, 务必要就这一经济特性制定相应的制衡、约束, 充分认识到在以金融调控为中心的经济管理系统中, 完善的金融结构可形成区域内在稳定调节机制。

3、区域金融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1可以调控地区差距。以地区居民水平差距为主的地区差距, 若出现较大的情况, 极易对社会安全构成威胁, 鉴于此, 全球各个国家在实施区域政策过程中, 通常以调控地区发展水平差距及体制文化背景差距、扶持落后地区发展作为重要的政策内容。经实施各式各样针对的区域金融政策, 促进落后地区形成经济资本, 加快储蓄至投资的转化, 对资金流向进行引导, 对不同地区金融差距进行协调, 从而消除地区间的各种差距。

3.2促进区域金融结构优化及区域金融发展。区域金融发展指的是对区域金融结构展开优化, 包括提升各式各样的金融资产、构建各式各样的金融机构、强化金融交易规模以及提升金融效率等。区域金融政策实施应当从区域相互间经济差距角度出发, 设立起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金融结构, 并不断对其优化以达到促进区域金融发展、加快储蓄至投资的转化及增加储蓄转化为投资途径等目的, 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不断明显, 并逐步成为世界上经济社会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为了改善这一局面, 务必要全面分析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明确认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因素, 不断专研、研究, 积极促进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泽广.金融结构趋同、经济增长差异与金融发展模式选择—转型国家金融, 结构问题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 2003, 13 (04) :32-63.

[2]张慧芳, 王言峰.区域增长格局和地区差距的实证分析一一以陕西省为例[J].经济地理, 2009, (04) :567-571.

[3]Sokol, Martin.Space of flows,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geography of financial services in Ireland[J].Growth and C7umge, 2007, 03 (38) :224-259.

[4]周立, 胡鞍钢.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1 9 7 8-1999[J].清华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2, (02) :324-328.

[5]艾洪德, 徐明圣, 郭凯.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04, (07) :126-132.

区域发展 篇10

区域经济的形成依靠区域产业的发展, 区域产业体系的形成的关键因素不是各类产业数多少, 企业数量多少, 而是产业链的形成和产业链的延伸而引发的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带来的产业融合程度。现代产业发展依靠技术延伸或技术创新形成的产业融合, 由专业化分工各企业构建自己的核心业务。现代企业专业化分工日趋明显, 企业间协作关系更加密切。产业融合和企业协作带来的是一定区域内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众多中心企业构成的产业集聚现象, 这种产业集聚是建立在产业链基础上的, 是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部门或企业以产品为纽带按着一定逻辑关系联结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链网式企业联盟。充分利用区域优势, 资源优势, 技术优势等形成集群化生产。如美国硅谷形成的微电子, 生物技术和风险资本几个产业的集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各类产业发展是基础, 产业链的宽度、深度、产业集聚的规模是关键因素。产业集聚规模的形成由三个因素决定的即:市场需求, 市场辐射力, 区域物流体系竞争力。区域物流体系竞争力是保证区域产业终端产品市场辐射能力的最有效的保证, 是产业链中企业间供应链关系建立的基础平台。区域物流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产业集聚产生实质的影响。

(1) 区域物流全面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区域物流是个宏观概念但其构成是各个微观个体物流企业群构成。物流企业群经过长期的与区域产业共同发展, 经过物流企业自身整合、融合过程形成有效的物流产业结构也就是区域物流体系并生成区域物流竞争力。区域物流竞争力加大了产业集聚内的资源流量, 产品的市场流量, 构成了区域闭环内的“增长极”推动产业链共同增长。在区域物流水平上, 产业集聚中企业间供应链关系的建立决定企业间资源利用程度和社会资源利用效果。区域资源利用效果是区域产生吸引力的关键, 它决定产业集聚的规模和区域产业的发展。

(2) 区域物流水平决定区域内生产要素配置状况。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单纯去配置产业的资源要素, 不如高效率的利用生产要素。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中, 产业链中许多生产要素的联结、利用是需要区域物流产业来连接的。无论物流产业要素还是区域物流生产要素的合理化配置, 物流水平起着相当重要作用。同时区域物流能力是使生产集聚发挥资源节约效应的关键因素。

(3)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产品市场全球化, 消费需求的个性化, 使产业链中各企业的核心业务越来越凸现, 企业必须集中优势完成自己的核心业务形成强势竞争力, 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成为必然。在一定区域内集聚的企业间供应链关系的建立是企业保证自己核心业务优势的惟一手段, 而区域物流是这些集聚企业形成供应链关系的基本平台。

(4) 区域物流体系是形成企业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平台。区域物流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能够带动产业链经济发展, 理论依据是产业关联性, 这种关联性通过物流流动方向, 速度和大小得以外化。依据产业集聚理论, 该区域内竞争力在“物流企业竞争力”上形成“极点”得到极化, 极化后在“产业链”上集聚, 通过下游产业的密切合作竞争力不断扩大, 吸引众多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区域产业得以不断扩大。

(5) 区域物流能力反映着区域之间的能量交换, 这种能量交换的程度取决于该区域的输入输出能力。区域能量交换是协调重组区域资源的关键, 输入有效资源, 输出不适合产业发展的资源, 这一循环是在产业链发展中完成的, 是保证产业集聚效率的动态过程。

2 区域产业集聚型经济对区域物流的需求

产业集聚形成集聚经济群, 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决定着区域物流水平。物流业业属于服务业, 依附于制造, 商贸等产业而存在, 其价值体现在产品流通质量上。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 各类产业规模, 产业效率, 产业水平, 产业集聚程度等方面都产生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但这种需求是有明显产业特征的。产业链延伸引发的产业集聚特征, 使产业投资的趋向、规模明确, 对产业需求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对物流设施, 物流方式要求适合于产业的特征并和产业发展方向同向。产业链的深度, 产业集聚的广度决定着区域物流结构和水平。在一个较大区域内, 区域产业不是单一的, 存在着不同产业的产业链以及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如吉林玉米产业集聚的物流体系突出二个层次特征;第一层面突出粮食仓储、运输, 其物流范围是区域性的, 第二层面突出粮食深加工产品 (如化工醇、乳酸、饲料、化工品等) 的物流特征, 特种专业性运输较多, 物流范围是全国乃至全球性的。如:吉林汽车产业物流体系等都有其明显的产业特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同产业形成的集聚有时是交织在一起的。产业集聚下的物流体系是与产业集聚类型、特征及产业规律相符合的。不同种类的集聚产业产生不同的物流结构形式。如美国加州酒业集聚, 它的物流体系主要是由酒原料供应, 酒类仓储, 运输以及酒类服务业和旅游业物流构成。区域性产业集聚衍生的物流产业布局有着明显的自身特征。如港口城市进出口国际货运量形成的国际物流通道所产生的经济带。资源集聚型地区山西煤炭形成的全国煤炭物流网络等等。

3 物流产业发展与集聚型经济的融合

在产业链基础上为产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物流产业是具有明显产业特征的。具体表现为物流技术边界, 市场边界, 运作边界的范围。区域物流产业发展不但要适合于不同产业链、产业集聚要求, 更重要的是使区域物流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或物流产业内不同物流企业间, 相互渗透交叉互补即有高效专业化物流, 又有适应性极强的通用性物流, 形成具有促进地区总体经济增长的物流体系。

物流业与集聚型经济协同发展是集聚型经济市场拓展的重要依托。经济的全球性竞争,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到90年代快速发展, 到21世纪的今天全球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大国的全球化制造使产品以最快速度, 最便捷方式进入全球市场各个角落。以资源特征为存在条件的集聚型经济区域为全球市场提供原料或中间产品 (吉林玉米产业) , 它应是全球供应链体系的一个结点。这种区域经济的辐射力, 供应能力应与全球经济运作同步。区域集聚型经济的物流体系、物流业务、物流技术应以区域产业集聚种类为边界为不同种类集聚型产业服务。它的市场服务应以供应链用户为服务边界, 这种市场多数情况下是跨国界的甚至全球性的范围很大。市场辐射范围是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物流业与区域集聚型产业融合不是一个“一维空间”概念, 包括五个维度内容即:基础技术融合、市场网络融合、设施设备融合、管理理念融合、信息系统融合。在基础技术方面, 物流体系中仓储, 运输, 装卸, 搬运等一系列物流技术不能只适应于一种产业集聚企业群, 应对区域内所有产业都能提供适时服务, 适合于区域经济总体发展要求。在物流网络与产业市场边界上, 物流网络为集聚产业市场覆盖面应提供有力保证。区域物流体系网络延伸应与集聚型产业市场同步拓展使之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在物流设施设备融合方面, 无论仓储, 运输, 装卸搬运网络设施方面都应与集聚型产业发展相匹配, 使产品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及时流向用户。在管理理念融合方面涉及到企业间文化差异, 价值观差异具体表现在管理标准执行及管理指标等方面。所以区域物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标准等都应符合区域集聚型产业的发展要求。

产业链、产业集聚已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它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现代经济发展规律。产业集聚型经济发展形式必然伴随着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 集聚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是重要的, 区域物流业与集聚型产业的融合, 协调是产业集聚能量发挥的关键, 也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

[2] 路江涌, 陶志刚.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 2006 (3) :103~114.

[3] 张耀辉.产业创新的理论探索[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

[4] 林敬松, 黄细洋.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 2005 (6) :88~89.

面向发展的区域合作 篇11

一、全球经济趋势预示世界经济将持续增长

预计2007年世界经济将连续第五年保持增长势头,总产出估计增长3.4% 。因此,发展中国家(包括许多最不发达国家)将继续受益于对初级产品的强劲需求,贸易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也使一些非洲国家的外部收支和内部财政平衡状况得到进一步缓解。预计2007 年,非洲将以6%左右的速度增长,而拉丁美洲和西亚的增长率或将略有放慢,接近于5%。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都得到了改善,有些国家必须支付更高的石油进口费用,而其出口产品价格并没有以同样比率增加。

由于中国、印度良好的经济表现,东亚和南亚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在未来若干年内,除非作为亚洲最大出口市场之一的美国采取激进措施矫正其经济失衡从而导致重大经济衰退,中、印的较高的投资率仍可望继续维持。东亚和南亚经济增长是在已经很高的增长率的基础上加速的,使这些分区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4 年间翻了一番以上。

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表现和追赶发达国家的潜力大大提高。虽然按绝对收入计算仍存在巨大差距,但2003—2007 年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几乎增加30%,而七国集团国家则仅增加10% 。2007 年,全球143 个发展中国家中只有不到10 个实际人均收入将有所下降。在如此有利的外部经济环境下,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体或是出现了强劲的就业增长,或是成功地稳定或略加减少了失业率。

二、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和资本净流出增加

1998—2006 年,发展中国家实际出口额翻了一番以上(而七国集团增长不足50%)。东亚和南亚是实现出口增长最成功 (以数量计) 的地区,增长率约为160%,尽管其贸易条件有所恶化;在其他发展中地区,出口数量增长较为缓和,接近于七国集团,但从贸易条件中获得的利益提升了出口品的购买力,进而促进了进口。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从1996年的29% 增加到2006 年的37% 。

出口收入的有力增长,激励了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增长势头。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发展中国家经常账户总体已首次转向盈余。与此相反,而发达经济体则主要因美国的巨额赤字而陷于赤字。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目前已逐渐成为规模资本的净输出国,资本正从较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持续地向资本富裕的发达国家净输出。

三、全球经济失衡进一步扩大

面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进一步扩大,国际经济学界围绕经济失衡的根源、是否持续以及可能的调整办法展开了激烈的经济政策辩论。但任何可能的调整措施都可划分为两类:一是“软调整”,即通过政府干预逐渐纠正;二是“硬调整”,赤字国将经历痛苦的紧缩和危机,并将对盈余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对中国施加政治压力迫使其实行浮动汇率制将可能适得其反,产生与预期正好相反的结果。目前中国利率仍然很低,人民币可能效法日元和瑞士法郎,将中国资产输送到高利率地区而造成人民币贬值,这将进一步提高而不是降低中国的竞争力——是一种使全球不平衡更为加剧的后果。

因此,根据当今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可以判断,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但世界经济仍然笼罩在严重的经常帐户失衡阴影之中,大量投机性资本流动扭曲了汇率,使得经济失衡更为加剧。而可以纠正经济失衡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像约束关税和出口补贴一样,建立适当的全球汇率安排制度。在目前缺乏这样安排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货币和金融合作可以填补全球经济治理的某些空白。

四、发展中国家之间应推进区域合作

报告认为,区域经济合作有各种形式和程度,一般而言都是为了增加跨境联系和深化经济活动的相互渗透,以使一个地区的各经济体相互受益。区域经济合作又可分为政策诱导的一体化与市场驱动的一体化两种类型,前者被称为“区域主义”,指正规的、条约性的经济合作安排;后者则被称为“区域化”,其激励因素是区域增长活力、国际产业链的运动变迁以及相关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动。

不可否认,在提供替代手段和选择、协助各国更好地应对全球化方面,区域经济合作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它有助于填补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空白。但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形式往往受到特定地区的历史、地理和地缘政治因素影响,还取决于市场力量和地区内各国的干预。自20世纪90代初以来,世界各国缔结的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或优惠贸易协定迅速增加,美国是谈判自由贸易协定特别是与发展中国家谈判这类协定最热心的国家。欧盟也已与不同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签订了各种形式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还计划签署更多的此类协定。日本在与亚太地区的几个国家进行双边贸易谈判;其他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如澳大利亚、智利、中国、墨西哥、新加坡和土耳其也在追求与不同地区国家缔结双边优惠贸易协定。

上述趋势反映出,各国对市场力量日益重视,以及日益相信市场自由化、国际贸易自由化及金融开放将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特别是将会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和加速技术升级;也反映出发展中国家趋向于把全球化看作是进入北方市场和吸引发达国家投资者投资的进程,视其为成功融入世界经济的关键。

应当承认,南北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确实有可能向发展中国家伙伴提供大量的新贸易机会,还可能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发展中国家。但是,这也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潜在的不利条件,因为这类自由贸易协定一般要求对外国投资和政府采购作出影响深远的开放,对某些方面实行新的竞争政策规则、严格管制知识产权、采用劳工和环境标准等。许多南北自贸协定还强迫发展中国家在世贸组织多边规则安排之外承诺对货物贸易实行更广泛、更深入的自由化,一些协定还规定了与世贸组织协定不同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形式,从而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压力,迫使它们在这一领域作出更大开放承诺。因此,签订南北自贸协定很有可能缩小发展中国家政策空间,不能忽视的是,国家政策空间在竞争性产业的中长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南北自贸协定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另一理由是:由于自贸协定是互惠承诺,与发达国家缔结该协定就同时取消了发展中国家可能从其他协定中获得特殊和差别待遇的可能性。由于发展中国家是在较落后的国内工业发展阶段、供给和市场能力较弱的时期缔结南北自由贸易关系的,这使其被置于与发达国家相比不利的地位。

此外,发展中国家能否从北南双边谈判中获益,还受到其较弱的谈判能力以及发达国家缺乏灵活性的制约,许多发达国家根本不把将减少或取消农业补贴作为双边自贸协定的谈判议题。除农业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南北自贸协定谈判的另一难点问题是,常常因为自身有限的供给能力和竞争力以及本国企业向发达国家出口时无力遵守发达国家严苛的原产地规则,无法实际享受到自贸协定提供的更多市场准入机会。因此,某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缔结自贸协定后能够享受到的优惠,在同一发达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缔结自贸协定后往往很快受到侵蚀。

如何帮助发展中国家走出上述困境?出路在于,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地开展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这一区域合作的内涵是广义的,即光有贸易自由化是不够的:积极的区域合作应扩展至促进整体经济增长、改善经济结构的宏观经济政策领域,包括货币与金融安排、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政策等。

具体来说,在一切有助于加强发展中国家增长潜力、改善经济结构的宏观政策领域,发展中国家间都可以开展密切的区域合作,包括就宏观经济与金融管理、贸易支持与产业政策等各方面开展合作。这种合作的潜力无疑是巨大的,因为这将不仅有力地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也会在相当程度上填补现有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不足和空白,同时还将有助于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论区域形象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篇12

1955年美国IBM率先导入企业识别系统 (CIS) 理论, 以高度组织化和系统化的科学手段塑造企业形象。4 0多年来, 随着企业国际化竞争剧烈, 企业形象战略的新观念和操作方式日趋成熟。一些从事区域研究的经济学家、地理学家把企业形象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扩展到区域形象设计, 从而产生了区域形象理论。学者们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强调区域形象是一种“印象、反映、看法、评价”, 主要有以下几种定义:

区域形象是人们对该区域的一种综合认识和评价, 是该区域客观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感受, 它具有“有形”和“无形”的特征。区域形象是指某一区域公众对区域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 它是历史的、现实与未来的一种理性表现。区域形象是指某区域内部与外部公众关于该区域内在综合实力、外显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一整套情感和印象, 是该区域内自然、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历史、生态诸方面要素在公众头脑中反映后形成的总体印象, 涉及区域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及发展模式等内容。区域形象是由区域的内在特点所决定的外在表现, 是这种外在表现在区域内外公众心目中的印象和评价。

区域形象既包括硬形象也包括软形象。硬形象是指区域生存和发展中所具备的物质力量, 是具有客观具体形态或可精确测量的各种要素, 主要包括区域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与资源、基础设施、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居民收入、消费水平、教育水平、科技力量等。软形象是在区域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各种难以精确测量、受心理因素影响较大的各种因素, 主要包括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精神理念、公众形象、企业形象、政府形象等。不论是硬形象还是软形象, 区域形象本身是客观存在的, 是可以塑造的。

区域形象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综合性。区域形象涉及经济、社会、自然、政治、科技、教育、历史文化、生态环境, 以及社会风俗、居民素质等多方面内容。 (2) 差别性。各个区域有自身的特征, 要根据实际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战略建设出有本区域特色的形象。 (3) 长期性。区域形象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 建设区域形象涉及方方面面, 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 (4) 阶段性。同一区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区域形象。 (5) 可塑造性。良好的区域形象可以通过人们对区域形象的开发设计而实现。

二、区域形象与区域发展的一般关系

1. 区域形象是伴随着区域漫长的发展过程而产生和形成的

区域形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有着漫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是区域自然资源、历史传统、文化渊源、经济水平、区域特色和地域人文特性长期沉积的结果。区域形象反映了区域的历史、文化、经济实力、地区地位与影响力。如上海给人们留下开放与先进的形象。追溯上海形象的历史可以发现, 上海自开埠以来, 就是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窗口, 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19世纪到20世纪初, 电话、电影、电梯、飞机等重大发明, 在2年~9年内便传到上海。世界巨匠, 如爱因斯坦、罗泰、泰戈尔、萧伯纳、杜威、卓别林等, 都曾莅临上海。“五四”运动以后,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纷纷离开北京, 南下上海, 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收获最丰的十年。上海是国际移民的乐土, 中西文化的交汇处。1 9 1 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 数以万计的俄罗斯贵族和资产阶级移民上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1.8万的欧洲犹太人移居上海。中西文化长期的交错撞击, 形成了上海特有的形象, 推动了上海经济文化的发展。

又如2001年3月《大河报》刊登了由于河南人“形象差”而导致河南青年在京打工受冷遇的报导, 究其原因是因为长期以来诸如棉花搀假、毒大米等不良事件的影响, 使河南形象受到极大损伤, 甚至民间流传河南人是“一个萝卜刻个章, 拿个印盒骗阎王”。

2. 区域形象是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外显标识

从某种意义上说, 区域的发展过程可以通过区域形象的形成和变化表现出来。区域发展水平的高低、区域社会环境的优劣、区域竞争力的强弱、区域发展的潜力等, 都可以从对区域形象评价中显现出来, 区域形象就是评价区域发展的外在标尺。一般来说, 区域形象较好的地区其经济的发展也较好, 区域形象较差的地区其经济也往往较落后。

3. 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决定了不同的区域形象设计

区域形象设计是在研究区域经济、社会、资源、技术发展的历史状况的基础上, 对区域现实与未来的宏观把握, 属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领域。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决定了区域形象的不同的设计理念。在经济增长的观念下, 区域形象的设计是以G D P为中心, 以经济增长速度为标志;在自由发展的观念下, 区域形象的设计是以个体和群体的自由度为中心, 区域形象的标志是区域发展的空间和自由度;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下, 区域形象设计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 强调区域自然、历史、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

三、区域形象设计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一定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辐射所及的社会和地域空间, 是一个由人、社会、经济、自然等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与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不同,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观点, 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协调。而区域形象是区域自然、历史、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作用的反映, 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宗旨。区域形象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形象设计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决定了区域形象设计的目标,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决定了区域形象设计的核心理念, 区域形象设计的核心理念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区域形象设计实际上是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对区域形象进行定位和塑造, 以此全面统筹地改造社会, 实现区域全面协调发展。区域形象的设计能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根据可持续发展需求、限制和公平的思想, 区域可持续发展可分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区域形象设计和建设的驱动力也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 区域形象建设利于改善投资环境

良好的区域形象能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外部资源的流入。如昆山市提出“服务是品牌”形象, 通过“政策不足服务补、硬件不足软件补”、“诚信服务、规范行政、降本增效”等理念指导政府行为, 营造了“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代表开放形象”的良好氛围, 形成了较好的区域形象, 优化了投资环境。据统计, 2005年第一季度, 昆山开发区合同利用外资2.98亿美元, 全国排名第二, 仅列天津开发区之后;实际利用外资1.41亿美元, 排在天津、北京、广州和宁波四个开发区之后, 列第五位。

(2) 区域形象设计利于增加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

区域形象建设的主体是政府、企业、公众, 区域形象建设的内容包括政府形象、企业形象、公众形象。实践表明,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 企业形象的“含金量”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看重, 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砝码。开展区域形象建设能提高区域美誉度与知名度, 使区域内的企业获得比其他地区同类企业更好的“区域标签”。同时, 区域形象建设能从客观上对企业形象建设进行推动和指导, 为企业形象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使企业形象建设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3) 区域形象建设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区域形象建设涉及区域社会的物质精神领域, 内容十分丰富。不论是在硬形象还是软形象方面的建设, 都需要增加投入。而增加投入, 不但会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 而且会带动新兴产业的崛起,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如苏州在历史上是“丝绸之乡”, 而现在正崛起成为中国的“电子城”和现代制造业基地。美国《纽约时报》2 0 0 1年5月2 8日刊等了题为《丝绸之乡变为高科技中心》的文章, 称一度曾以丝绸和水乡文明于世的苏州市已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高科技阵地之一。苏州市以此为契机, 提出城市形象定位于高科技城, 利用高科技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

2. 促进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

(1) 利于形成积极的区域精神, 优化区域文化环境

区域形象的核心内容是区域精神, 区域精神规定和制约着区域形象的本质。区域精神的形成需要区域文化的支撑。区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包含知识、艺术、哲学、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内容。区域文化带有浓厚区域特征, 具有鲜明个性的地域文化, 是该区域人民的精神支柱, 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性格和精神世界。区域文化是历史的, 但历史并不是文化;区域文化是传统的, 但传统的并不一定是文化。人们在感受先进文化所带来的巨大力量和灵感的同时, 也受到消极文化的惰性的影响。区域形象建设的重点是从区域文化中挖掘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形成包含地区社会公民共同精神追求、信仰、价值观念等内容的核心价值, 即区域精神理念。区域精神理念具有个性, 即能体现出与其他区域的差异性及本区域的优势性;区域精神理念具有包容性, 即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势, 能够包容外来文化, 吸纳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文化;区域精神理念具有辐射力与感召力, 即能够影响其他领域和外来社会公众的思维。

(2) 利于优化政府形象, 增强政治公信力

政治公信力是执政团队履行其对公众承诺的状况, 是现代民主和法制条件下的责任政府的重要标识。政治公信力主要包括公民对政府的政治合法性的信仰, 公民对政府制度及公共选择过程的公正性、合理性的认可程度, 政府运作的效率, 民主与法制化程度,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公民心目中的具体形象等。区域形象的设计需要政府与公众的共同策划参与。公众参与能够充分表达公众对区域发展的要求, 使政策的公共选择能更加符合民意, 避免政府决策失误;公众参与能加深公众对政府的了解, 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与认同感, 从而积极主动地贯彻执行政府的决策。

(3) 利于提高区域公众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区域公众素质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区域公众表现出的在体力、智力、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程度等多方面的综合状况。区域形象的设计要求社会公众的参与, 通过参与了解、沟通和认识区域形象, 积极配合和落实区域形象战略的实施。公众在参与区域形象的建设中, 能潜移默化地使自己心态、观念和人格方面的需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并形成新的精神要素和人格要求, 增强发展的动力。如为迎接2 0 0 8奥运, 北京在进行区域形象建设中提出要提升市民形象。何振梁先生说:“我不担心北京奥运会的硬件设施, 然而, 最能打动人的是什么呢?是中国人民, 是中国人民的形象。这不是一两个月就能解决的, 是长期素质的积累。这是北京奥运会的难点, 解决好了, 恰是北京奥运会的亮点。”

3. 促进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

区域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人工环境是区域形象的重要外显标志。在进行区域自然和生态环境设计时, 可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 充分体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思想, 协调好资源、生态与发展的平衡关系。如可以通过立法和经济投入, 规范企业的环保行为, 扶持环保企业的发展, 延缓资源生态系统的衰退;可以加强环保教育, 普及环保知识,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在进行区域人工环境设计时, 可以通过合理规划, 建设具有独特区域风格的人工环境, 为区域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结语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更广泛、更深入层次的发展, 是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 是人的全面发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形象设计互为依存、互为驱动, 每一个区域都要根据区域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形象。

参考文献

[1]禹贡常立新:论区域形象识别系统—兼论常德区域形象设计问题[J].武陵学刊, 1995, (5) :100

[2]王黎明:区域形象设计—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新课题[J].经济地理, 1997, 17 (4) :1

[3]钱智徐俊:区域形象设计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以安徽形象设计为例[J].地理研究, 1998, 17 (1) :66

[4]秦启文周永康:形象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382

[5]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112, 115

[6]丁离:河南人谁也没[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203

[7]马志强等:现阶段影响中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形象问题的研究[J].经济经纬, 1999, (6) :23-24

[8]徐强郭本海: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形象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27

[9]黄洁:设计北京新形象[N].北京晚报, 2002-07-08

上一篇:220kV智能变电站下一篇:结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