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经济区域发展

2024-09-21

武汉经济区域发展(精选10篇)

武汉经济区域发展 篇1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至今,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 科技和知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渐显著。世界经济的主导已经由匹兹堡、底特律等制造业基地转向纽约、伦敦、东京、香港、新加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高度发达的地区和城市。

网络经济的兴起彻底改变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服务也正逐渐被知识密集型服务所替代。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最早源于“知识产业”这个概念, 马克·卢普在《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中给出了知识产业的一般范畴和最早的分类模式。丹尼尔·贝尔提出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概念, 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相对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而言的一种以运用智力资源为主的服务业。我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定义为: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手段的现代知识服务产业, 其产品价值体现在信息服务的输送和知识产权上, 需要一定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服务行业。这一界定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包括邮政、通讯服务, 金融保险服务, 租赁业, 计算机应用服务, 卫生与福利, 教育, 研究开发和商务服务。根据年鉴计算公式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产值=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40%+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90%+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事业*75%+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符合我国目前的行业分类, 本文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采用该定义。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协同互进的关系。当经济获得长足发展时, 会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生巨大的需求, 促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较快的发展。同时,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也必将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增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核心和重心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长积累性、高增值性和高带动性的产业特征, 它对区域经济具有极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其延伸而出的工业产业链和服务产业链将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扩散同时也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市场空间。因此,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区域经济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基础和动力, 也必将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核心和未来城市功能发展的重心。

(二)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带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

随着产业高级化的演进, 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越来越向知识要素如科技、信息、人才等转变。这些要素的瓶颈不像交通、能源等形成的硬件约束, 而是潜在的不明显的软性约束。但它们对处于区域经济所造成的阻滞却是显而易见的。在区域经济的产业链中, 三大产业间存在着互为条件、互为前提、互为“上游产业”的辩证关系, 服务业比重日益趋大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客观趋势, 是经济发展中必然要出现的过程。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大调整开始, 区域经济中的服务业更加趋向知识化,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比重成为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追求的结构性目标。

(三)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拉动了区域劳动者的就业数量

服务业具有大量吸纳劳动力的潜力,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 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基本上都呈上升趋势。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在知识的生产、传播与扩散过程中, 必然会形成产业群, 从而带动高素质人员的就业需求, 拉动教育、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以及区域的就业需求,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将为区域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四)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

与传统工业化相比较, 新型工业化更加依赖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 特别是更加倚重金融业、保险业、物流业、商务服务、科研服务等行业的发展,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已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体系。因此, 区域或城市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成为制造知识化和服务知识化不可或缺的支撑和平台。

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为了揭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笔者拟以北京、上海、武汉三城市作为实证分析的对象进行对比研究。

(一) 变量和数据的选取

本文选取了1997~2006年北京、上海和武汉同期的区域GDP、服务业产值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值作为变量, 用于分析的样本数据来源于1997~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 北京统计年鉴、上海市统计年鉴、武汉市统计年鉴中历年相关数据。

(二)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区域经济贡献实证分析

假设区域GDP为Y,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值为X1, 服务业产值为X2。本文建立了一个一元回归模型, 用来比较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 模型如下:

在①式中, Y为因变量, 表示GDP的产值;X为自变量, 分别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值X1、服务业产值X2表示;α、β为估计参数, ε为随机误差项。通过北京市的相关数据, 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 可得:

从分析结果来看, 北京市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服务业与北京市GDP的增长存在着强相关性,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GDP的影响系数为2.53, 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 北京市GDP将会增长2.53个百分点, 而服务业产值增长1个百分点, 全市GDP增加1.44个百分点, 即北京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GDP的贡献高于北京市服务业对GDP的贡献。

同样的可以得到上海、武汉两城市的一元回归方程:两城市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服务业与两城市GDP的增长也存在着强相关性, 笔者将三城市的相关系数做一个横向比较, 如表1所示:

从表1看来, 三城市的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GDP的影响大于服务业对GDP的影响;其中上海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GDP的贡献尤为明显, 为三个城市之最。

(三)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各行业对GDP的影响

假定某地区经济总量 (E) 是知识密集型各行业邮政, 通讯服务 (x1) 、金融、保险服务 (x2) 、租赁、计算机应用服务 (x3) , 卫生、福利 (x4) , 教育 (x5) 和其他因素u的函数, E是因变量, 其余指标均为自变量, u为除了知识服务业产值、投资和发展环境之外的随机因素。通过判别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可以判断每个自变量指标与因变量之间的关联度。笔者构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各行业与区域经济总量的相关模型为:

笔者选用1997~2006年北京、上海、武汉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及区域GDP通过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如表2-表4所示[注:根据t检验的双尾显著水平, 打双星 (**) 的相关性分析均通过显著水平为0.01的统计检验, 打单星 (*) 的相关性分析均通过显著水平为0.05的统计检验]:

第四, 卫生、福利服务行业对经济增长也有正向关联, 三城市为0.990, 0.995, 0.992, 在这个行业上对经济的影响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小。

第五, 教育行业北京为0.991, 上海为0.987, 武汉为0.862, 武汉略低于其他地区, 将教育作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产业, 将提升武汉服务业乃至经济总量的优先选择。

由表2-表4可见,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各行业发展与该三地区的GDP增长起着正面的促进作用, 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的各行业对GDP的影响是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差异的:

第一, 对于邮政、通讯服务行业而言, 北京的邮政、通讯服务行业对GDP的贡献为0.990;上海为0.995;武汉为0.940, 这说明在邮电、通讯行业对GDP的影响紧密相连, 但也因为地域的不同而稍微有些差异, 武汉邮政、通讯服务行业对GDP的影响略低于其他地区, 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 金融、保险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呈高度相关关系, 北京、上海、武汉三地分别为0.992, 0.998, 0.965, 从数据看来武汉、北京的金融业对服务业及区域经济总量的贡献较大, 而上海作为正在发展中的中心, 其金融和保险行业势头发展良好, 对上海经济总量具有很大促进作用。

第三, 租赁、计算机应用服务对经济的影响, 三个城市为0.984, 0.980, 0.959;武汉在这一行业产业基础较薄弱, 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引进的力度。

三、结论

通过对北京、上海和武汉三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首先,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产值对区域GDP的增长有很大贡献,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向关联。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收益递增的特性, 其生产经营过程是信息和智力资源的积累过程, 在使用过程中不仅不会折旧, 反而会不断增值。而在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产品和经营模式与其他行业相比, 更容易创新, 更能满足顾客的个性化的需求。同时,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所具有的多样化、个性化和需求多变的特点, 不仅能拉动经济的增长, 也能产生吸引众多人口就业的社会效应。其次,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与城市,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的邮政、通信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教育行业等都与区域GDP呈现高度相关性, 这说明金融、物流、信息业的发展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方向。

摘要:文章在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界定的基础上, 定性地描述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北京、上海、武汉三城市数据作为实证分析的对象, 通过回归分析, 定量研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并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各行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为基点, 对不同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区域经济,经济贡献

武汉经济区域发展 篇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工作的意见》(武发[2008]11号),市财政设立循环经济发展引导资金(以下简称引导资金)。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加强引导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引导资金(含节能专项资金)是市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用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强节能降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引导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预算管理制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科学管理、讲求效益、专款专用的原则,确保专项资金的规范、安全和高效使用。

第四条 引导资金由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共同管理,按照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项目的申报、会同市财政局组织评审,编制年度项目计划,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组织验收,会同市财政局监督检查引导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市财政局负责引导资金的预算和财务管理、参与项目管理,会同市发展改革委下达资金使用计划,配合市发展改革委对项目进行验收,办理资金拨付,监督检查引导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第五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制定实施计划,组织项目按进度实施,筹措落实项目所需资金,并做到专款专用,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按要求提供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有关财务资料。

第二章 资金的支持范围和方式

第六条 引导资金的支持范围是:

(一)循环经济示范区类:包括国家、省、市级循环经济视点园区

(二)新型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类: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沼气开发利用等;

(三)重点行业、重点流域的清洁生产示范项目;

(四)水循环利用类:包括列入国家、省、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重点的中水回用等项目;

(五)重大循环经济科技开发和应用推广项目类:包括能源替代与梯级利用技术、再生水回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等;

(六)节能项目类:包括燃煤工业锅炉(炉窑)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能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节能工程项目,高效节能产品技术的推广及节能环保设备的生产等。

(七)其他列入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按市政府要求须重点支持的循环经济项目

第七条 引导资金采取补助、贴息、奖励的方式,在项目进攻投产后,按照实际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贴息或奖励,单项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第三章 项目资金的申请

第八条 市发展改革委和市财政局根据引导资金安排计划,于每年10月份向社会公布下一年度引导资金支持的重点,发布引导资金申报的有关事项,项目承担单位可于次年4月底前在武汉市财政支持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平台( )上申报项目。

第九条 在武汉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和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具备以下条件,均可申请引导资金。

(一)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有规范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管理制度,能及时向项目所在地财政部门报送信息,信用状况良好,诚信纳税,经济效益良好及发展前景良好。

(二)申报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及我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总投资应达到一定的规模。

第十条 申请引导资金的企业和单位应提供一下资料:

(一)循环经济发展引导资金申请报告,并附报投资项目核准(备案)文件;

(二)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年度企业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

(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情况说明材料、预算及发生费用的有关凭证;

(四)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一条 一个企业在同一年度内,原则上只能申请一个项目,同一项目本年或上年度已通过其他渠道获取同级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专项资金不再予以支持。

第四章 资金的申报、审核与拨付

第十二条 各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局负责组织本辖区内企业的资金申请,并对申请企业的资格条件及相关资料进行初步审核,由区发改、财政部门汇总上报市发展改革委

和财政局。市有关单位和我市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企业申报引导资金,可直接向市发展改革委和市财政局申报。

第十三条 市发展改革委对项目申报资料进行审核后,将根据年度引导资金支持重点方向,编制年度项目计划和资金预算安排计划。

第十四条 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财政局建立中介机构的评估论证制度,组织专业机构或相关技术、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及当年度专项资金的支持重点,对申请项目进行评估或评审。

第十五条 市财政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依据专家评审意见或专业中介机构的评估意见,确定拟支持的项目,对拟支持的项目评审结果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公示。在核定项目资金使用方案后,确定资金支持范围与额度,联合下达年度资金计划。

第十六条 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将对项目组织专项验收,对补助和贴息资金单项达到150万元或以上的项目,验收时提供中介机构出具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报告。项目验收合格后,由市财政局直接将资金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

第五章 资金的监督与检查

第十七条 市财政局负责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在检查中发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两年内取消其申报资格:

(一)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含项目重复申报);

(二)不按要求报送企业有关数据、项目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要求报送的其他材料的;

第十八条 建立项目定期报告制度。各项目单位须在每年年底向所在地发展改革委和财政局报告本单位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进展情况。各地应将每年引导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汇总汇报市发展改革委和市财政局。

第十九条 建立项目跟踪管理制度。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进行现场检查,了解引导资金扶持项目的执行情况、项目资金的使用和财务管理情况、项目完成后的实际效果,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发挥资金的最佳效益。

第二十条 项目单位应按有关财务规定妥善保存有关原始票据及凭证备查,对主管部门的专项检查,应主动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文件资料。

第二十一条 对弄虚作假骗取财政专项资金的单位,按照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进行处罚,相关单位三年内不得申报相应专项。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武汉经济区域发展 篇3

这是武汉市继获批国家光电子产业、国家生物产业和国家信息产业三个专业性基地后,获得的又一块含金量更高的国家级基地授牌,是国家对湖北科教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充分肯定,它是促进全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举措,它更是国家发改委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而采取的重大对策的组成部分。这也是中国的第七家国家级综合性产业基地,前6家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深圳、西安和湖南长株潭地区。

作为全国7个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武汉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承担着辐射武汉城市圈,黄石、襄樊高新区,乃至带动中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任。综合性基地代表着目前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最高水平,这一次武汉获批综合性基地,可以说就成为了国家创新能力的主力军,也进入了参与世界竞争的最前沿。

光电子是基地的最大特色,综合性特色也体现在专业性优势和特点上。与专业性产业基地相比,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在支撑带动作用和辐射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扩展:按照国家批复武汉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规划,到2015年产值要占到武汉市整个工业产值40%以上,要成为武汉市最重要的支柱产业。通过核心区、拓展区、辐射区要带动武汉城市圈乃至全省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批复要求,综合性基地还要带动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它们不是专业性基地简单的叠加,而是在更高的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为湖北省争取国家更大的支持,推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和很好的工作平台。

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做出部署,决定在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地区,建设6个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24个行业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以促进全国高技术产业集聚,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从行业基地走向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短短一年时间,武汉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途上实现了重要跨越。

三十年前,中国第一根光纤从武汉南望山拉出,华中重镇成为光电子产业前沿阵地。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武汉开启转化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探索征程。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东湖高新区成立并渐成规模,2001年,“中国光谷”在这片土地上诞生。2007年,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获国家发改委批复,集生物产品研发、生产、流通为一体的光谷生物生物城,产a分工明确,产业链完善,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近日,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获批使武汉再次成为焦点。八年一转身,此时的武汉已坐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国家信息产业基地三块重量级授牌,高新技术产业从一到多,形成聚集优势。

八年磨一剑,八年铸就了武汉高新技术产业从专一到综合的跨越,新的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不但为“两型社会”建设发挥示范效应,还将带动全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科教大省的湖北高校、科研院所云集,科教优势成为最大亮点。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获批,为科教能量释放提供更大平台,并将逐步提升武汉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持续创新的能力、生成新兴产业的能力和打造规模经济的能力,迅速壮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集聚,辐射带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获批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武汉也将获得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在对国家的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实验室的认定和培育方面,包括在国家对一些重点项目的资助、贴息,包括国际资金的应用,国家会给予倾斜和支持。武汉已围绕光电子信息、生物、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以及高技术服务业等基地发展重点产业,组织策划了272个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作为基地建设项目支撑。

武汉经济区域发展 篇4

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开办于1995年,2011年获批为武汉市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可持速发展的需要,在专业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旅游管理专业2012年6月通过了院级教改试点专业的终期验收;2012年6月《导游基础知识》通过了院级精品课程的终期验收;2013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年获批为院级教学团队的建设项目;新建了两个校内生产性的实训基地——会务实训室和金色假日旅行社实训室、一个虚拟实训室——导游模拟实训室两个重点实训室;2012年7月旅游经济研究经评审被列为了我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笔者以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就旅游管理专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可持速发展谈点浅见。

一、调整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可持速发展

为了把旅游管理专业建成武汉市品牌专业,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调整了专业建设目标,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主要面向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城市圈,服务旅游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旅游服务与管理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事旅行社、景点景区等旅游企事业单位导游、计调、营销等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此基础上,使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达到湖北省重点专业或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等同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办学水平,处于省内同类专业的领先水平。

在明确专业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武汉商学院确定了专业建设思路:以“一个定位、两个课堂、三个整合、四个强化、五个对接”的思路推进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一个定位即坚持专业教学应用型定位,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两个课堂即传统意义的课堂即课程教学课堂和第二课堂即课外活动与实践,要把专业教学从传统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前为主、后为辅,一以贯之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三个整合即整合教学资源、整合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四个强化即强化技能训练、强化实践性教学、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五个对接即专业与旅游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服务流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导游资格证等)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人才培养适应省市旅游产业需求和符合个体长远发展要求。基于此,专业建设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校企深度合作为依托,深化教学改革,加大教学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在探索和完善基于工学结合的“循岗导教·2AB”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师资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实训条件建设以保障专业教学开展、推动专业课程结构合理化和专业主干课程精品化以提升课程授课效果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校企合作、开放办学为专业办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可持速发展

1. 科学把握专业定位

在武汉市品牌专业和教改试点专业建设以前,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专业定位不清晰、不准确的问题,岗位面向太泛,专业建设缺乏规划。比如,在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原来的人才培养是面向全国,大而泛,没有与武汉旅游业、与湖北省旅游业良好对接。通过分析研讨,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调整了专业定位,主要面向湖北省,尤其武汉城市圈,服务旅游行业的发展。这一调整,使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科研的方向性更为明确,也促进了与武汉市地方经济的联系,这两年该专业毕业生中在武汉就业的比重占到了60%以上。在职业岗位面向上,由原来几乎对旅游业的无所不包,调整为主要面向旅行社、景点景区等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导游、计调、营销等服务和管理工作岗位,更契合高职对接行业一线服务岗位的人才培养要求。

2. 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注重总结、优化和跟上形势的变化。2011级、2012级、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都在总结上一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和执行的基础上,又结合行业发展变化、旅游人才需求调查分析、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来修订和完善,使得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完善。比如,原来旅游管理专业及旅行社管理方向的大二专业顶岗实习,均安排在同一学期——第四学期,容易导致一学年两学期一紧一松的教学资源不均衡问题,每学年的上半年实训室闲置、教师教学工作量太轻、实习单位的实习岗位不能对接,而下半年则是实训室的实训教学排不过来、教师教学工作量太重、实习安排的压力很大,专业教学资源利用不均衡。为合理配置专业教学资源,对专业和专业方向的教学顶岗实习做了错开的调整,将旅行社管理方向的大二专业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三学期,同时对原来第三学期课程以及先修和后续课程对应做调整。同时根据行业发展变化,先后在各年级中增设了相应课程。

与此同时,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制定批准就严格执行,坚持按计划实施,原则上不对已经制定实施的方案做改动。当然,人才培养方案的超前性设计如果有一些考虑不到的地方,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调整,经论证按程序办理申请变更。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从学生素质及其感受、用人单位的反馈和评价来看,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大幅提升,毕业生更受企业的欢迎,效果是明显的。

三、改善教学基本条件与设施,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可持速发展

1. 师资培养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加强了师资培养和建设。结合学校有关政策,于2011、2012年间,先后引进了多名教师充实师资队伍,专职教师人数达到12人。目前,引进博士也已经达成初步意向。对这些新进教师,组织了以交谈、听课等形式对其备课、课堂教学等进行指导,提升教学水平。先后选派多名教师参加教育部师资培训基地及国家旅游局举办的旅游专业师资培训班等学习;先后选送老师到武汉金色假日国际旅行社、武汉极之峰国际旅行社(极之峰户外俱乐部)等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技能;两名专业骨干老师取得了国家高级导游员资格(湖北省总计不到40名);两名专业教师先后晋升为副教授,两名青年教师先后晋升为讲师,80%的教师取得了行业职业资格。

注重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在提高教师个人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的同时,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加强了专业教师的分工合作、课程教学衔接,实施了课程负责人制度,每位老师承担2门课左右的课程负责人和主讲任务,形成不同教研课改方向。聘请了湖北省扬子江国际旅行社执行总经理林凯、武汉中远国际旅行社总经理袁剑、湖北省中国旅行社的武汉五星级导游朱鸿俊、武汉大学旅行社的武汉五星级导游谷音等12名兼职教师,形成了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目前,该专业校内行政兼课教师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专任教师中,有副教授3人,讲师3人,高级导游2人;这些教师中,有武汉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武汉市职教名师2人,武汉市劳动模范1人,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武汉市师德建设“十佳”教师和师德先进教师等3人,多名教师被评为校“十佳老师”、“师德标兵”和“青年岗位能手”。教师团队职称明显提升,取得了多项荣誉称号,教学水平显著提升。其中,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2011年获批为院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2. 实验实训条件及其改进

原来,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实训室与其他专业共享,专业性不够强,专业实训室太少,仅有导游模拟实训室和金色假日旅行社实训基地2个校内专业实训室。近两年,新建了2个校内实训室,专业实训室达到了6个,实训条件大为改观。其中,2011年新建了一个基础实训室——礼仪实训室,可同时容纳50人进行形体与礼仪实训;2012年又增加了一个校内生产性的实训基地——会务实训室,面积150平方米,分会议接待室、会议室两部分,其中会议室为一中型会议室,可容纳60-80人开会,会议接待室可会议前VIP会见、休息等。它即可供《会展旅游》等课程实训之用,为《会展旅游》等课程的会务策划、会议接待等实训提供了良好场所,也可承接我系及我校小型会议并由学生进行会议服务。

四、加强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可持速发展

1. 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改革是专业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和关键所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最终通过各门课程来落实,包括顶岗实习等实训实践课程。原来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很多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偏重理论,授课形式以讲授为主,且未与岗位良好对接。2011年启动品牌专业建设后,结合教改试点建设,根据企业岗位需求,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更明确了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导游、营销、计调,并以此构建了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模块、导游模块、营销模块、计调模块四个主要模块课程,按照导游、计调、销售等专业面向岗位设计和开发专业学习领域课程,重点是基于工作过程和岗位任职要求重构了课程体系。

同时,近两年来,除国内旅游、入境旅游继续旺盛以外,呈现出中国公民出通过这些改革,特别是在专业实训实践教学体系方面,包括校内理论课程中的实训环节、校内实训课程、校外观摩和考察等短期实训与实践、校外顶岗实习等长期实践等模块之间更加协调、更好衔接。

2. 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加大经费支持力度,积极尝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方式、教材、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等一系列改革,突出内容选取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方法和手段更符合行业要求和易于学生接受,课程考核要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学以致用,让授课真正使学生收获能力。这些做法获得了认可与肯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中,《导游基础知识》2012年通过了院级精品课程的验收。

发展区域经济 促进重庆发展 篇5

发展区域经济 促进重庆发展近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正其在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因地制宜,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多措并举促进增收致富。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个自然环境、人文条件基本相似的地理区域内,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实现最优化的发展。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的新兴直辖市,长期以来都面临着城乡差距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小马”拉“大车”一直是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难题。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重庆市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发展区域经济。打造了以主城区为核心的 “一小时经济圈”,建设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地区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地区“两翼”,构建出了“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实行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的战略抉择。其中:“一小时经济圈”着眼于“领头领跑”,努力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域、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的战略平台;“渝东北地区”着眼于“提速提档”,努力建成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渝东南地区”着眼于“做特做优”,努力建成武陵山区经济高地、民俗生态旅游带、扶贫开发示范区。

重庆市通过区域经济板块互动,通过“一圈两翼”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了互利双赢。探索出了一条区域协调、统筹城乡的新路,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浅析武汉新港经济发展策略 篇6

武汉新港是武汉港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位于武汉东部武汉港的下游河段, 横跨长江左右两岸, 从武汉港原有的港址范围延伸至鄂州港和黄冈港的部分港区, 形成一个跨市、跨区、跨江的组合港区。

2 武汉新港腹地经济分析以及武汉港发展存在问题

2.1 武汉新港腹地经济分析

腹地的大小, 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运输分布形式有关,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港口的吞吐量。考虑武汉新港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主要货物集散运输情况, 依据腹地货源与武汉新港吞吐量关系的紧密性, 我们将武汉新港的腹地划分为三个圈层:中部六省、武汉城市圈、武汉东部循环经济区。其中武汉东部循环经济区为直接腹地, 中部六省和武汉城市圈为间接腹地。

(1) 中部六省

近年来,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 大大促进了中部六省经济的快速发展。2007年, 中部各省经济延续了近年来的良好发展态势, 增长速度稳步加快, 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全年中部六省实现生产总值51864.3亿元, 比2006年增加8902.7亿元, 占全国比重由2006年的20.5%提高到21%。六省生产总值增幅比全国高1.6~3.1个百分点, 其中, 增长最快的是湖北, 增幅为14.5%;河南和湖南均增长14.4%;山西增长14.2%;安徽增长13.9%, 江西增长13%。

(2) 武汉城市圈

根据《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城市圈重点发展的是钢铁、矿建、石化、电力、轻纺、农业等产业。这些产业发展对港口吞吐量的增长将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

①钢铁。

武汉为中国钢铁基地之一, 2007年武汉钢铁公司年钢产量已突破1000万吨, 预计2010年“城市圈”钢铁产量将达到1800万吨。

②矿建。

华新水泥厂单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葛洲坝水泥厂是全国大坝水泥生产基地。预计到2010年, 全省建材工业产值将达到600亿元, 年均增长13%。其中, 2010年全省水泥能力达到6500万吨, 浮法玻璃生产能力达到2500万重量箱。

③石化。

中国石化拟投资200亿元在武汉化工新城建设80万吨乙烯工程。预计到2010年全省石化工业产值达到900亿元, 年均增长10%以上。其中, 原油年产将达到1000万吨, 化肥年产400万吨。

④电力。

湖北省境内所消耗的煤炭, 一方面, 由铁路调入;另一方面, 由水路进口, 主要满足沿江钢厂、电厂以及化工园等生产需求。

⑤农业。

武汉城市圈是传统的农业聚集地, 依托现有优势, 将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食品加工、酒类、造纸、精品卷烟生产, 促进农产品综合开发、多梯度利用。

(3) 武汉东部循环经济区

武汉东部循环经济区将充分利用本身的区位交通和独特的深水岸线资源, 以优良的集装箱港区和便捷的交通运输为依托, 以网络化的物流枢纽为平台, 重点发展规模化的重工制造业和优质的现代服务业, 实现东部地区快速发展, 促进武汉经济上新的台阶, 并为武汉新港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支撑。

2.2 武汉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武汉水运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仍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

(1) 优良岸线资源稀缺, 岸线利用率较低

由于历史原因, 武汉港目前较为优良的港口岸线大部分已被占用, 长江沿岸码头总长为16.22千米。同时, 受航道条件、桥梁通航净空和产业布局的制约, 可用的深水岸线已经很少, 可开发利用的优良深水岸线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的金口和下游的阳逻、白浒山等地, 总长为62.24千米。

(2) 港口与城市、产业发展不协调

由于港口规划与城市规划随着港、城发展与空间布局的变革而出现的不协调现象, 致使港口建设与岸线使用、后方陆域使用、道路、水电通信、环保水利设施建设等相矛盾;同时由于近年来城市规模不断扩张, 极大地限制了已有港区的发展空间, 因此制约了港口的发展。

(3) 港口集约化程度不高

武汉港码头布局比较分散, 功能分区不强, 专业化程度低,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港口通过能力和整体作用的发挥。

(4) 港口功能单一,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武汉港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港, 目前简易斜坡码头较多, 配套基础设施完整的泊位少, 现代化泊位建设严重滞后。大部分老港区结构和功能单一、库场标准偏低, 设备陈旧, 能耗大, 效率低, 信息化水平低。

3 加快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港口布局规划

根据武汉新港港区地理位置、行政区划、自然条件、开发利用现状, 结合航道条件、岸线条件、集疏运条件、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 划定武汉新港作业区10个, 分别为:

长江左岸:

①阳逻1作业区:以件杂货、石油化工品为主要方向。②阳逻2作业区:以集装箱、散货、大型钢构为主要方向。③阳逻3作业区:以集装箱、散货、件杂货为主要方向。④林四房作业区:以煤炭、水泥、非金属矿石等散货为主要方向。⑤唐家渡作业区:以煤炭、水泥、金属矿石、钢铁等散货、件杂货为主要方向。

长江右岸:

①武钢作业区:以金属矿石、钢铁运输为主。②北湖作业区:以石油化工、钢铁、件杂为主。③白浒山作业区:以石油、件杂和固体化工品原料为主。④葛店作业区:以煤炭、矿建材料为主, 有化工原料、有色金属和石油。⑤三江作业区:以钢铁、金属矿石和固体化工品原料为主。

3.2 合理配套港口资源

(1) 集疏运规划

武汉市、鄂州市和黄冈市沿江地区的综合运输网络发达, 多种运输方式有机组合成集约型大通道, 为武汉新港与腹地便捷沟通创造了条件, 基本上可以满足港口集疏运的需求。

(2) 供电、给排水及消防规划

港区给水系统按照近期与远期相结合、树枝与环状管网布置相结合的布置原则进行分期实施。排水采用雨、污水分流制。生产、生活污水, 由暗管收集, 经处理符合规定后排入市污水管网。

陆域消防分为室内和室外消防。室内消防:采取配备消防器材, 完善的室内消防水系统, 设置防火通道和标志等措施达到相应规范要求。室外消防:配备消防水管网, 使突发火灾能及时被扑灭, 满足规范要求。

水域消防利用公用消防船艇和企业消防船艇。

(3) 通信、信息规划

根据港口信息工程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利用各种宽带接入技术, 以光纤为主, 加强武汉新港网路建设, 在主要港区内设置网络交换机, 组建全港计算机联网, 实现各港区间办公和管理自动化及进行网上数据传输和电子邮件收发, 同时通过光纤接入设备和高速宽带传输网路, 与中国电信Internet网连接, 各港区分别进入Internet网。

(4) 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武汉新港各作业区处于武汉三环以外, 不处于主城区, 符合“相对聚集、分层布局”的原则, 规划中尽量整合原有老港区的岸线和土地资源。

3.3 发展港口物流

港口现代物流业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极之一。现代港口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集装箱多式联运和货物门到门运输能力成为港口竞争的焦点。而现代港口作为综合物流系统的枢纽, 能否最大程度地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降低物流成本, 使货物进出港更加顺畅、高效, 并能得到最有效的监管, 则成为港口在整个物流系统中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发展现代物流正是保证上述目标实现的重要一环。

4 结论

武汉市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篇7

关键词:武汉市,经济,对策

武汉作为中国中部特大城市, 有着明显的地理经济优势, 建国之初, 独揽国家重点投资项目的四分之一, 一大批“武”字企业应运而生, 至80年代初, 武汉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同等城市中位居第四, 名副其实地发展为中国工业重镇。但是, 在国家工作重点由农业转向工业,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30年来, 武汉市由于思想解放不够、吸引的外资不多、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较小等原因使得与上海市在产业规模和质量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本文首先对武汉市与上海市的经济现状进行比较, 然后分析造成武汉市与上海市巨大经济差距的原因, 最后提出加快武汉市经济发展的对策。

1 武汉市与上海市经济现状比较分析

1.1 与上海市相比, 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太小,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比较低。

以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例, 上海市为13698.15亿元, 而武汉市只有3960亿元, 只有上海市的28.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方面, 上海市高达73124元, 而武汉市只有32800元, 只有上海市的44.85%。

1.2 与上海市相比,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过小。

从《2004年武汉东湖高新区统计报告》得知, 2004年武汉东湖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只有180.89亿元, 而上海高新区工业增加值达到448.67亿元, 是武汉东湖高新区工业增加值的2.48倍。

1.3 与上海市相比, 中小企业总数太少。

以2007年中小企业总户数为例, 上海市中小企业总户数为39.12万户, 而武汉市只有7.81万户, 只有上海市中小企业总户数的19.96%。

1.4 与上海市相比, 进出口总值太小。

以2008年进出口总值为例, 上海市进出口总值为3221.38亿美元, 而武汉市只有139.8亿美元, 只有上海市进出口总值的4.34%。

2 造成武汉市与上海市巨大经济差距的原因分析

2.1 与上海市相比, 武汉市吸引的外资过少。

以2007年吸引的外资为例, 上海市吸引的外资为79.2亿美元, 而武汉市只有22.5亿美元, 只有上海市吸引的外资的28.4%。

2.2 与上海人相比, 武汉人因循守旧意识较浓。

武汉人在计划经济发展高峰时期形成了满足现状, 等待观望, 或“撮短水”, 浮皮潦草, 遇难则退, 因循守旧的观念与恶习, 导致武汉在彷徨疑虑与求稳中失去进取之心, 改革与发展也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没有像上海人一样实现观念与实践与时俱进。

2.3 与上海市相比, 武汉市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较小。

2006年以前, 武汉市政府对武汉市的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很小, 2006年意识到沈阳、大连、济南、成都、南京等大中城市的中小企业都反超武汉, 武汉市政府才相继采取一些措施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筹建中小企业信用系统、安排1亿元资金, 用于担保机构风险补偿、企业担保费用补贴, 和对市属国有担保机构补充资本金, 为中小企业搭建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合作平台, 相比之下, 上海市扶持中小企业的力度更大, 扶持的面更广, 中小企业得到的实惠更多。例如, 上海市政府为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提供商业性贷款的信用保证, 担保金额累计101.01亿元, 支持中小企业捆绑发行短期企业债券, 在全市试点、率先成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公司;新增提高贷款利率补贴、扩大担保范围等。

3 加快武汉市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借力中部崛起, 主动承接沿海乃至境外的产业转移。

一方面要借中部崛起的机遇, 争取把武汉城市圈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同时还要谋求国家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产业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 支持武汉市老工业基地的改造等等。另一方面在当前外资和东部企业的“西进”中, 武汉凭借其区位优势、巨大的市场、整体上优于西部的工业基础以及巨大的劳动力优势, 更有条件承接沿海乃至境外的产业转移。

3.2 坚决破除“等靠要”的消极观念, 牢固树立敢闯敢试的开拓创新精神。

营造敢闯敢试的氛围, 必须坚持鼓励创新的导向, 大胆选拔和使用思想解放、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作风扎实的干部, 注重使用才智出众而又个性特点突出的人才, 营造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发挥才干的良好环境, 使他们充分发挥才干;必须大力弘扬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既要对探索成功者予以奖励, 又要对探索性失败者予以宽容。

3.3 采取多种形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尽快开通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有选择地开展“创业板”试点, 改变中小企业过分依赖间接融资的单一渠道状况;扶持建立和重点发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中央、地方性金融机构, 保证有效供应;加大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力度, 中央和地方财政应拿出专项资金用于试点工作和担保体系建设;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和监管制度, 搞好中小企业资信档案, 银企联手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3.4 以中小企业立法为契机, 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当前, 要在抓紧清理中小企业现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加快《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立法步伐, 尽快完善法律框架;要抓紧修订统一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 建立符合中小企业实际的统计指标体系, 为政策的决策和执行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扩大社会统筹的覆盖面;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制止“三乱”现象;应放开行业限制, 宽松市场准入、疏通退出通道;要整顿市场秩序, 规范市场行为, 严格执法, 依法办事。

参考文献

[1]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武汉城市发展.学习与实践, 2008.2.

武汉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对策研究 篇8

1.1 经济型酒店的定义

目前对于经济型酒店的定义, 还没有很明确的规定。广义上而言, 我国目前的经济型酒店泛指软硬件设施介于高星级酒店和条件稍差的招待所之间的酒店;狭义上而言, 我国的经济型酒店指投资较低、规模较小、价格便宜但具备一定服务水准的以环保为主题的酒店。

1.2 经济型酒店的特征

经济型酒店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 性价比高, 略低于三星级酒店的住宿价格, 提供类似三星级酒店的服务, 消费者主要是对价格敏感的普通大众。 (2) 组织方面, 经济型酒店的组织结构较精简, 通常是一人多岗。 (3) 经营方面, 投资不高, 主营核心业务, 消减或外包非核心业务。

2 武汉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

2.1 武汉旅游业的发展概况

武汉风景秀丽, 名胜众多。截止到2009年, 武汉有以黄鹤楼、东湖、归元寺、古琴台、晴川阁、木兰山等为代表的旅游景区31家, 其中, 5A级1家, 4A级8家。旅游星级以上宾馆111家, 其中, 五星级7家, 四星级24家。2009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470万人次, 接待海外旅游人数53.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65.6亿元, 增长16.3%。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态必为酒店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带来契机。

2.2 武汉经济型酒店行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结合武汉市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和现有酒店的情况, 武汉的经济型酒店的行业环境如下:潜在进入者方面, 因经济型酒店的投资较低, 单店一般为1500万元左右, 回收期不长, 一般为3~5年, 而目前武汉市没有很好的经济型酒店品牌, 加上好的政府政策, 潜在进入者较多;现有竞争者方面, 因为目前武汉市经济型酒店提供的服务还没有明显的差异化, 竞争还不是很激烈;替代品方面, 与高档酒店相比, 经济型酒店在性价比上略显优势, 但是相比一些定位较低的社会旅馆, 在价格上略显不足, 所以经济型酒店在确保服务质量的同时, 可以尝试推出不同的服务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外包合作者方面, 经济型酒店的一大特征就是将餐饮和娱乐等非核心业务外包, 这也是经济型酒店的一个缺点——服务不全, 所以, 经济型酒店可以考虑与周围餐饮、娱乐企业合作, 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2.3 武汉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分析

总体而言, 武汉的经济型酒店数量多, 规模小。目前, 数量已接近200家, 国外连锁的有宜必思、格林豪泰、速8等, 国内其他城市进入的有莫泰167天、锦江之星、如家快捷等, 武汉本土有艳阳天、扬子江等。虽然数量多, 但规模上并没有任何一家占有绝对优势。各方之间势均力敌, 竞争异常激烈, 目前市场仍未饱和。

3 武汉经济型酒店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品牌意识不强, 市场细分不完全

因为武汉的经济型酒店在物业上很多是以租赁和改造旧房, 以便节约成本, 但同时也在设计风格和服务模式上较为单一, 缺少自己的品牌。此外, 大多经济型酒店定位不明确, 市场细分不完全。在国外, 经济型酒店按中高低档分为有限服务酒店、经济酒店和廉价酒店三种。每种类型的经济型酒店在价格和硬件设施上差距很大。但是武汉的经济型酒店, 还没有很明显的产品层次的划分。

3.2“经济型”存在挑战

“经济型”意味着低成本, 而目前武汉市大多数经济型酒店布局在交通便利处, 住宿价格控制在109~240元之间, 当客房住满时, 意味着收入的最大。因此, 要提高利润率, 只能降低经营成本。但是, 因为房地产行业的“欣欣向荣”, 商业地产的价格也是持续上涨, 加上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 经济型酒店的盈利空间正在逐渐变小, 如果不发展其他的获利空间, 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淘汰出酒店行业。

3.3 布局过于集中

就武汉市的经济型酒店布局来看, 在汇通路一带, 有定位于中档市场的汉庭、经济型酒店格林豪泰、扬子江等;在江汉路一带, 也有数家经济型酒店。随着经济型酒店的快速布局, 我们发现, 如同高星级酒店喜欢扎堆一样, 经济型酒店的选址布局也喜欢扎堆。

3.4 酒店管理人才缺乏

按照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前的酒店经理人都是为大酒店服务的, 而针对中小酒店的较少, 受市场环境、文化差异等条件影响, 目前国外经济型酒店进入到国内的不多, 但随着市场的发展, 国外酒店肯定会进入, 而且必将对经济型酒店市场造成冲击。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人才的储备也是个问题。

4 武汉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4.1 政府方面

4.1.1 明确经济型酒店发展政策和措施

一个产业要发展, 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结合其他产业的发展经验, 政府可以在土地、税收以及资金、电水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政策, 从而促进经济型酒店规模和品牌的形成, 由此推进酒店业的发展。具体如下: (1) 出台酒店业管理办法, 明确经济型酒店的基本发展规范, 为其发展创造一个良性的宏观环境。 (2) 资金方面, 为经济型酒店提供中小型企业转向发展资金, 引导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经济型酒店给予融资等。 (3) 水、电等基础设施方面, 对经济型酒店的用电用水方面实施扶持措施, 给予一定的优惠。

4.1.2 加强产业引导, 规范经济型酒店经营

结合现有经济型酒店定位不清、缺乏品牌等问题, 建议政府单位在了解酒店业发展基本情况的基础上, 了解经济型酒店的具体需求情况和供给情况。现有80%的旅游住宿机构将是武汉市经济型酒店的产业基础, 要在新建、扩建经济型酒店的同时, 把武汉市经济型酒店的扩张与住宿设施的存量调整真正地结合, 提高武汉市酒店业的经营服务水平。

此外, 还要每年定期调查当年的经济型酒店经营状况, 并予以公布, 以此引导行业建设, 避免其盲目发展。

4.2 行业方面

首先, 各经济型酒店企业应联盟成立经济型行业协会, 与相关部门一起制定经济型酒店的硬件设施、卫生、安全和服务标准, 以规范武汉市经济型酒店的经营, 促进其良性发展;其次, 行业协会作为政府、消费者和经济型酒店的纽带, 可以开展行业协调、行业维权、行业纠纷解决等工作, 规范其管理;最后, 行业协会可以组织经济型酒店开展联合营销, 提升知名度, 扩大整个行业的市场占有率。

4.3 企业方面

4.3.1 做好酒店的选址布局

考虑到主要消费人群、成本要求, 经济型酒店应建在商业区、交通枢纽和高速公路边。同时, 酒店周围应有餐饮和娱乐场所。此外, 还要注意不能与其他酒店离得太近, 最好辐射范围不要重合。

4.3.2 非核心业务外包, 以提高服务质量

为了降低价格, 经济型酒店的核心业务是客房住宿服务, 这样其他服务就是空缺。要弥补这个不足, 经济型酒店可以与周围的餐饮、娱乐等服务企业合作, 结合战略联盟, 共同为经济型酒店的客户提供综合服务。

4.3.3 降低成本

首先, 可以精简部门设置、降低人力成本。经济型酒店可以采取扁平式的组织结构, 提高人房比例。按照国际标准, 一家上百间客房的经济型酒店, 其人房比例可以达到1:0.5, 而一般星级酒店的人房比例为1:1.5, 控制人房比例,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力成本。比如, 锦江之星只设立了经营部和管理部, 节省了人力资本。

其次, 利用规模效应, 集团化经营, 降低运营成本。据有关资料显示, 国际饭店集团在中国管理的客房总数占10%, 而其行业利润却达到了90%。这说明集团经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利润, 而究其提高利润的根本, 在于酒店的统一采购、统一服务、统一培训等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所以, 针对武汉市经济型酒店成本降低空间有限的现状, 酒店自身可以想办法布局新网点, 发展连锁经营。

4.3.4 引入酒店管理人才

经济型酒店在组织结构方面要求扁平化, 这就要求经济型酒店的经营管理者拥有现代经营理念和方法, 能适应一人多岗的工作要求, 而目前经济型酒店的人力资源还做不到这些, 这就需要经济型酒店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 以提高服务技能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枚青.武汉市经济型酒店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4) .

[2]周格粉.成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对策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 2008, (01) .

[3]崔冬冬.浅析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及战略选择[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7, (06) .

区域经济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篇9

1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通常包括动力因素与限制因素。而若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就应当注意充分发挥动力因素的推动作用, 并最小化限制因素的制约作用, 在此基础上有机整合各种因素, 制定切实可行的整体性发展战略。限制因素主要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部分因素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呈动态性, 例如能源物质。在一定阶段内, 丰富的物质能源可以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但如果物质能源短缺, 就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除此之外, 地区制度、文化传统也会通过影响企业经营管理、人们的思想观念等, 对地区经济发展形成影响, 所以, 落后的政策制度和陈旧的文化传统同样会限制地域经济发展。动力因素则主要是指科技与知识等无形生产力, 这些要素能够有效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2 区域经济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2.1 构建区域经济创新体系

现阶段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应当依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理念, 构建趋于经济创新体系, 将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在一起, 建立以高等院校、企业、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创新体系。首先, 应当构建区域经济发展创新的宏观调控体系。即我国通过行政的、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途径, 将国家生产力和区域经济格局结合起来, 有效调和微观与宏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矛盾, 既要坚持宏观扶持, 又要保持微观的活力。同时, 还应当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整合各种生产要素, 加强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其次, 应当构建区域经济创新体系, 一方面要坚持将企业作为区域经济创新的主体, 另一方面还要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向生产领域拓展, 进而形成经济与科研相结合, 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相结合, 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型经济体系。再次, 还应当构建区域经济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 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关注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支撑服务体系。一方面, 应当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以便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职称, 并将其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 促进技术创新的多元性、持续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 还应当关注中小企业的生产力, 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与规模。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创新动力较大, 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 如果能够得到相应的扶持, 就会取得快速发展。此外, 还应当拓展区域经济的发展空间。运用技术培训、科技成果转让、技术承包、技术服务等形式, 不断推动技术转移的市场化。

2.2 建设区域经济创新网络

区域经济创新网络主要是指创新主体企业, 和高等院校、政策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其他企业, 以及人才、咨询、金融、保险、法律等创新中介服务制将建立的长期而稳定的关系。它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产物。若要建设区域经济创新网络, 首先应当构建营销服务网络, 通过网络将各种市场需求传送到区域决策系统中。其次, 应当研究开发网络, 进而将研究结构、科技园区、大学、实验基地有机结合在一起, 不断形成和输送各种创新成果。再次, 还要构建培训与教育网络, 将对企业员工的培训与专业机构、社会服务机构、教育机构、合作企业结合起来。此外, 还应当构建管理和决策网络, 合理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与手段, 对市场信息、质量控制、技术创新、成本核算、研究开发、营销服务、工艺设计, 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思路, 加以优化整合, 进而提升区域经济创新能力。

2.3 打破传统区域制度

当前, 部分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管理理念落后, 为了保护本地区企业发展, 盲目限制和约束外来企业。这种传统趋于发展制度, 不仅不利于本地区企业的创新性发展, 而且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 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显然极为不利。所以, 若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建立先进的、新型的制度, 及时打破传统区域制度, 吸引外来资本, 加大区域开放程度, 同时, 还应当应用科技力量, 促进新型产业发展, 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2.4 加强政策扶持

首先, 应当制定区域中心城市优先发展的政策。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 中心城市的形成成为必然趋势。若要促进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 一方面要明确中心城市的方向, 确立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 并加强区域产业分工的合理性, 形成特征鲜明的中心城市。另一方面应当扶持优势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的生产力布局, 着重培养支柱产业, 并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此外, 还应当正确处理形成区划和经济区划之间的关系, 有效解决双重区域带来的各种问题。同时, 还应当以中心城市为依托构建科技园区, 培育各种各样的科技市场, 加强与国外科的科技交流, 加强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创新作用。其次, 要明确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分工政策,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趋于人才、资源、科技和区位等优势, 只有这样才能够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出效益、降低成本。再次, 要制定区域产业布局政策。在明确区域内和区域间分工的前提下, 应当实现经济重心区的转换与推移, 以及跨域区项目的布局和选址。逐步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此外, 还应当注意区域经济发展的扶持优惠政策。这属于特殊问题政策, 扶持的对象多为相对落后的区域。在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对落后地区多采取救济、补助等扶持政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则逐渐采取救济、开发、补助相结合, 以开发为主的扶持政策。旨在增强落后地区的“造血”功能, 取得显著成效。所以, 在谋求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 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

结束语

在研究区域经济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应当认识到,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项任务重、周期长的工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根据区域经济具体情况, 结合地区政府职能部门, 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理念, 总结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 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创新性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制定经济发展方向和策略, 进而促进区域经济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苧萱.科技创新驱动蓝黄区域经济实现协调跨越发展[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

[2]闫磊, 姜安印.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涵和实现基础——空间管制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 2011.

[3]曹志鹏.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下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J].企业经济, 2013.

[4]姜安印, 谢先树.空间价值二元化:区域发展的空间演进特征[D].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武汉经济区域发展 篇10

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 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 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 要保持持续发展, 就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 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 使生态和环境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 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 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 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 其主要特征是形成典型的“三低一高”, 即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 其发展路径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武汉城市圈经济一直保持持续高速的增长, 但经济增长和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武汉城市圈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将会导致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矛盾更加突出, 武汉市及周边部分城市属于老工业基地, 产业结构偏重型化, 经济粗放增长, 资源与环境约束较大。2007年12月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为武汉城市圈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带来新的战略机遇。“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建设为切入点, 将经济与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运行过程结合起来, 推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武汉城市圈发展循环经济的障碍因素分析

武汉城市圈当前尚处于循环经济转型的起步阶段, 在这一特殊阶段, 循环经济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障碍

循环经济无论作为一种经济理论还是一种现实的经济模式, 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深入人心, 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对循环经济还存在以下一些错误认识:一是理解片面。认为循环经济就是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 是生产、经济管理和环保部门的事, 与己无关;认为资源不会枯竭, 看不到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已经不起传统发展模式的高消耗和高污染, 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为时尚早;二是重视不够。一些地方和企业还没有完全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环节加以落实, 各级政府对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也缺乏令行禁止的监督制约措施, 社会各界还普遍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三是认识不到位。一些居民对节能减排意识还比较淡薄, 认为节能减排是政府机关和企业的事情, 和他们没有关系, 很多人不太了解在同样情况下应该怎么样去做才能更好地节能, 不知道家庭也存在着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2、产权制度障碍

产权制度是一种基础性的经济制度, 它不仅对经济效率有重要影响, 而且构成了市场制度以及其他许多制度安排的基础。产权缺失就是指对构成产权的若干项权利没有准确界定而形成权利空白以及某些权利的非理性配置而形成的权利缺陷等状况。在循环经济发展中, 由于我国缺乏市场化的产权制度, 产权缺失问题广泛存在, 造成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缺乏动力, 阻碍了循环经济发展。资源和环境是作为一种半公共产品来使用, 在产权上具有非排他性, 因而存在着严重的搭便车行为, 从而导致环境使用 (污染) 和资源开采的低成本性, 不仅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 也造成了资源的紧缺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3、机制障碍

循环经济的发展还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和合理的费用机制, 政策的可操作性差, 与相关法规衔接不够、执行成本高、缺乏执行基础, 一些政策不能落到实处, 还存在执行走样的问题。

激励机制障碍。激励机制不是自生、自发的, 而是需要一个不断培育和优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市场、政府都责无旁贷。建立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 在于指导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它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 而不能是笼统的、模糊的。目前武汉城市圈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包括外在动力机制和内在利益机制, 都还很不完善, 应通过激励企业和居民节约资源使用,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包括在产业政策上, 调整产业结构, 支持产业升级, 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产业予以限制, 在税收、财政、金融、收入分配等等方面通过利益协调与补偿激励资源节约、环境生态保护, 实现可持续发展。

价格机制障碍。循环经济能够最大化地节约资源能源, 必然具有“经济”的可行性, 但是, 现实的情况是, 循环经济不“经济”。我国当前仍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 特别是在资源等基本生产资料领域, 市场发挥基础作用的定价机制和长效机制并未完全建立。从资源配置来看, 目前生产要素市场化还不完善, 市场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原因在于, 现行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将开采和使用资源对环境的破坏成本考虑在内。也就是说, 资源的使用者一般不需要为自己对环境的破坏行为付出代价或者付出足够的代价, 这就降低了资源使用的成本, 而且再利用和再生利用原料的成本常常比购买新原料的价格还要高, 这就构成了推进循环经济的价格障碍。

4、体制、法律障碍

从根本上说, 制度是为经济提供服务的。循环经济不仅仅是旨在改变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 而应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 规范和引导经济运行的路径。由于循环经济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现行体制下发展循环经济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能同时体现为企业收益的增加, 这种投入和收益的不相匹配, 决定了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不可能成为企业的自觉选择。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改变现有利益格局, 重新构建一种新的制度框架,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社会生产关系进行新的制度安排。这种新的制度框架的核心是要将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行新的规制管理, 纳入市场运行机制之中。明确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 并规定其交易和补偿机制。这必将重新构造社会价格形成机制, 从而重新调整社会利益分配关系。

当前, 我国虽然出台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部分法律法规, 如《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可再生能源法》等, 《循环经济促进法》也已经正式颁布。但是, 武汉城市圈地方性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相应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还需要完善, 城市圈内有些城市公布的在发展地方循环经济的制度按排上, 原则性要求多, 缺乏具体实施内容和强制性规定, 对违规企业或突发事件缺乏相应的惩治手段。

5、技术障碍

发展循环经济, 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支撑, 它是构筑循环经济的物质基础。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成熟的节能、清洁生产、生态工业链技术以及需要再循环、再利用、废旧原料再生和污染治理技术等作为支撑。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特大型城市拥有强大的科教资源优势和科技实力, 但是周边城市的技术研发实力相对薄弱, 缺乏能够在整个城市圈内提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技术咨询服务和产业共性技术供给的区域创新体系。总体上看, 武汉城市圈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依然比较滞后, 对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及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仍未普遍发挥出应有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兆华, 尹建华, 《循环经济理论的国际实践与启示》, 改革, 2005 (3)

上一篇:马铃薯病害及防治方法下一篇:颠覆传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