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石油化工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

2024-08-02

盘锦市石油化工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共3篇)

盘锦市石油化工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 篇1

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发展均衡

李洁娟 孙延杨

2012-8-15 15:13:49来源:《光明日报》2012年8月11日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处于加速转型阶段,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就业结构的相应变化。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保障和促进就业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促使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的均衡发展同步,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正确认识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均衡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为就业均衡发展提供重要机会。区域性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本区域内就业结构的状况,其变动和调整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动。当前我国区域性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性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比例不协调;城乡之间的产业发展失调;区域内城市之间的产业发展不平衡;各城市的产业特色不突出,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区域性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进而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要做好区域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必须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合理分配发展资源,切实淘汰落后产业和生产能力,加快产品和技术更新换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及时调整产业布局,促进不同产业的均衡分布和协调发展,努力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从而增强内部的经济发展动力,在减少就业岗位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我国就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提供巨大机会,促进就业的均衡发展。

(二)就业均衡发展为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尽管就业结构由产业结构决定,但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也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对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影响。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不仅仅涉及到产业结构本身的问题,也不可能仅仅靠相关产业企业自身即可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任何一个区域性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制定和执行、调整后新兴产业经营管理和技术支持、产业结构调整配套支持等方面的人才支持。没有这些人才的保障,任何一个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从历史发展情况看,我国的就业结构变动滞后于区域性产业结构变动。据统计,2008年我国三大产业比重为:11.3∶48.6∶40.1,而同年我国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39.6∶27.2∶33.2。这说明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仍然过多,我国就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现在,我国很多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都依靠大项目、大企业的投资来实现,而这些大项目、大企业的投资条件之一就是当地有着相应的高等教育条件和人才资源配套,主要从当地获得企业和项目经营管理所需的大部分人才。因此,就业结构要实现合理调整,实现就业的均衡性发展,就必须跟上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和方向,深入分析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的人才需要,及时为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调配符合要求的人才,从而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多措并举,促进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均衡发展的相互协调

(一)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人才发展与第一产业发展同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在经历了几个快速增长期和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后,产业结构出现了较大变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但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明显不合理,种植业比重过大,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比重偏低,亟待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我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粮食安全必须依

靠农业基础地位的稳固。因此,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必须抓好农业的转型升级。要结合当地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装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大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升级改造,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科技含量,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水产养殖业和高效经济作物,构建一个高技术、多种类、低成本、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调整优化第二产业,促进就业发展与第二产业发展相协调。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第二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轻重工业之间、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之间不协调的矛盾。在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时,应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培育本地区的支柱产业,正确处理好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注意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以第二产业结构的内部调整来吸引优秀人才,保障和促进就业。对于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和家具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大力进行科技改造,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工业的优势,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就业;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冶金和金属制品业及医药制药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要积极引入资本和技术,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大力进行科技创新,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做好新兴产业的人才配套工作。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就业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进一步规范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放宽第三产业发展的准入限制,采取鼓励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优点,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均衡发展相互协调的发展之路。要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新的现代物流业、旅游业、金融业、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兴服务业体系。要从教育、培训等方面着手,通过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和校企联合等方式,鼓励第三产业的企业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培养适合第三产业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不断提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素质,为我国第三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就业的均衡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盘锦市石油化工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 篇2

近年来,受新型工业化、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和扩张性财政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本市经济出现了稳定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大关,达到了5408.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1年增长10.9%,增速比2001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0%,第二产业增长12.1%,第三产业增长10.0%(见表1)。在把三个产业所占全市GDP总量的百分比用平滑的曲线表示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1998年至2002年的5年里,在GDP增量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GDP增量中的比重则逐年下降(见图1)。

上海所呈现出来的这种产业结构的"三、二、一"格局与本市民营企业的基本产业分布是完全一致的。统计显示,1997年本市民营企业中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企业分别为69户、18328户和51024户,分别占0.1%、26.4%和73.5%。而到了2002年,上海市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民营企业数分别上升为640户、63025户和160997户,是1997年的9倍、3.4倍和3倍.分别占到了统计总量的0.3%、28%和71.7%(见图2)。

另外,在第三产业中,从各行业情况来看,在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业及国家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业等行业中,公有制经济仍占有绝对优势,其中,国有经济的份额均在80%以上。而在民营经济方面,除了在传统的商贸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等行业中继续领先其他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等行业中继续领先其他经济类型外,近年来民营企业在现代服务业中异军突起。初步统计显示,2001年上海市从事社会服务业的民营企业数达21022户,占此类企业总数的50.7%,其中从事中介、信息咨询服务的民营企业有7569家,同比增长50%,占该行业总户数的60%以上。此外,在市场策划、保险代理、物流、会展、投资管理和咨询等各类新兴现代服务业中的民营企业也都发展良好。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目前上海市的民营企业所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以私营企业为例,统计显示,在1997年到2002年的6年间,以上三个行业内的私营企业总数均占到了当年私营企业总数的85%以上,其中最高的是1997年,为96.29%,最低的是2002年,为8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表2中所显示的所有行业中,制造业与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的企业数量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包括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交运业、仓储业、社会服务业在内的其他行业,行业内的企业数量在6年里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一方面初步反映出上海民营企业目前的行业分布比较均匀,另一方面也说明在面对经济转型期的诸多不确定因素时,大量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由于自身实力相对较弱的原因,仍相对集中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内。

2、 上海民营经济的典型产业(行业)分析

2.1 工业

随着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获得了更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更大的发展空间。上海民营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全市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过去对全市经济来说微不足道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民营工业,如今已经成为了上海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显现,地位越来越重要。以上海市2002年上半年上规模民营工业企业的发展情况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上海市民营工业企业发展的一些基本特点。

2.1.1 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发展迅速

上海民营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表现为企业数量的增多,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企业规模的扩大、上规模的民营工业企业越来越多上。截止到2002年6月,全市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达500万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共有1368家;从业人员由2002年年初的14万人增加到14.3万人;资产总额由年初的193.66亿元增加到206.0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由1.9%上升到2.0%。

上海民营工业企业在数量和资产总额增长的同时,生产和销售总量保持大幅度的增长。从200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民营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36.14亿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了17.7%增幅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出了6.3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的3.9%,比其资产总额所占比重高出了1.9个百分点;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31.1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3.7%。仅2002年上半年,产品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民营工业企业就有13家。

从解决就业问题的角度来说,上海市民营工业企业的迅猛发展,切实解决了大批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社会的稳定做出了贡献。以2002年年上半年为例,民营工业企业的就业人数为14.3万人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数的7%,大大超出了其资产所占的比重。

2.1.2 民营工业企业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

随着上海市民营工业企业的发展,其经济类型也逐渐增多。民营工业企业早期的经济类型主要是独资与合伙。近年来随着民营工业企业业主经济管理意识的增强,其经营管理方式正在逐步向现代企业靠拢。就目前来看,本市的民营工业企业有四种经济类型:独资、合伙、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I公司,这其中又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2002年初的数据显示,上海市1357家民营工业企业中有1008家是有限责任公司,占到了总数的四分之三。相比而言,传统的独资与合伙工业企业的数量则较少,2002年年初只有346家,占到了总数的四分之一。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股份有限公司也已经出现在民营工业企业中了。2002年初的统计显示,本市股份有限公司有3家,拥有资产1344万元。

2.1.3 民营工业企业涉及的行业广泛

上海市的民营工业企业在其发展初期较多集中在服装、纺织、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制造业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其所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多,目前已达到28个大类。统计显示,2002年上半年民营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行业依次为:服装及其他纤维品制造业、纺织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其中完成销售收入最多的是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达16.5亿元,利润总额1.17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近年来工业领域的民营经济成分成长很快,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仍是上海工业的主体,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越来越朝着混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统计分类中的非国有经济类型仍然包含着混合产权中的国有投资,只有分离出国有和国有控股,才是严格意义上的非国有,即民营经济成分。上海只有在最近几年才对工业领域的一些指标作了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专项统计,据此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目前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在上海工业领域的地位和影响。从表3来看,2001年国有及其控股工业企业主要指标占全市的比重绝大部分都在50%-60%上,但其他类型企业的指标比重也基本上超过了三分之一,有4个指标(单位数、从业人员、工业总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已经过半,2个指标(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在45%以上。

2.2 商贸、服务业

上海历来是全国的国内商贸服务中心,作为竞争性行业,该领域的所有制结构调整比工业领域起步早、动作快。1978年,上海商业、餐饮业及服务业的网点数和从业人员中国有和非国有的比例是60.3﹕39.7和60.9﹕39.1,非国有类型当时主要是集体和个体,集体在网点数中占了26.9%,个体占12.8%,从业人员中集体占 38.4%,个体占0.8%。1980年,该领域网点和从业人员中国有和非国有的比例已调整为37.5%﹕62.5%和57.3%﹕42.7%。但此时的非国有类型仍为集体和个体,网点数中集体的比重上升了约12个百分点,为38.7%。从业人员中非国有的比重增长则相对缓慢,集体人员的比例只增加了2个百分点,个体人员的比例则增加了1.5个百分点。从增长速度方面看,近年来民营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要远远快于民营商贸业。已有的资料中,对民营经济在商贸、服务业的情况作了专项统计。统计显示,在1998年至2002年的5年间,民营经济在商贸、服务业的网点数增长了98.8%,从业人员增加了52.8%,销售额增长了76.5%。其中,民营服务业在网点、从业人员和销售额的增长方面都领先于民营商业企业(见表4)。

注:各项数据都为比上年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相关资料计算。

盘锦市石油化工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 篇3

【关键词】广州市 高职教育 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39-01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教育结构的变动正相关,教育结构的合理配置又反作用于经济结构,高职教育是培养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基地,它的生命力体现在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目标相切合上。随着广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广州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层次、区域布局、专业设置等方面暴露出设置不合理、发展不均衡等亟待改进的问题。

一、广州市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一)高职院校数量和在校学生数

截止2013年底,广东共有79所高职院校,其中11所列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广州地区共有高职高专院校46所,占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总数的57%。其中,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36所,专科学校3所,公办的有28所、民办的有11所。截至2012年,广州普通高职高专学校在校人数为51235人。

(二)高职院校教育经费现状

广州高等职业教育投入迅速增加,多主体投入办学的格局基本形成,政府、部门和行业、民间对高等职业教育投入比例增大,但是,据2011-2012年广州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按各级各类教育总投入构成例来看分别为3.05,2.98,在各级各类教育所占份额小,又有下降趋势。截至2012年,广州市预算内教育经费普通高职高专只占2.5%,广州市普通本科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16465.84元,普通高职高专学校为10776.85元,可见广州高等教育偏重本科支出。广州普通高职高专学校生均预算内经费支出只占普通本科高校的65.45%。以2012年广州普通高职高专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10776.85元作比较,同年该指标广东省为11093.86元,广州普通高职高专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低于广东平均水平。

二、广州市产业结构升级对高职教育的需求

广州作为目前中国的三大城市之一,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带的核心。2012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3551.2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为1.58%,34.84%,63.58%,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0.5%,30.2%,69.3%,三次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拉动分别为0.1%,3.2%,7.2%。根据2013年广州统计年鉴,2012年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为8. 62%,37.50%,53.88%。第一产业人员比例维持在10%以下,但产值比重只有不到2%, 其人员的贡献率只为0.5%。说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换过慢,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短缺与闲置现象并存,而且影响产业转换的正常发展。到2011年底,广州市现有从业人员743.18万人,专业技术人员57.2万人,占总比例不到10%,“十一五”末期,广州市技能需求总量为190万,现有的技能人才数量为136万,缺口54万之多。广州产业正面临着从以“制造工业” 为主向“服务产业” 为主的产业转型,广州不缺乏劳动力而是缺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一半以上分布在传统行业,而新兴的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三、与广州产业结构相适应的高职教育改革方向

(一)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同步

广州出于珠三角地区,是珠三角经济的重心,主要发展航运业、海洋业、汽车制造业、房地产业、物流邮政业、服务等行业。应以广州为辐射中心带动粤北粤东粤西等地区,成为区域技术推广、辐射和示范的中心。这离不开高职教育为之输送与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和完善的教育体系作保障。目前高职教育虽然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专业设置却陈旧与市场脱节,让高职学生面向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建设必须势在必行。广东应向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按照“产业结构调整到哪里,学校办学就跟进到哪里;重装企业需要什么样的高技能人才,学校就提供什么样的人才支撑”的思路办学。广东省共有68所高职院校在经济发达珠三角地区办学,11所在粤东西北地区办学,区域布局不平衡也势必影响到国家的双转移政策。

(二)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举办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

不论从我国高职教育内部发展来看,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要求,高职教育现在正处于从规模发展向内涵提升的阶段,但由于传统的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上,从人才选择标准和经费分配上,都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然而广州高职教育具备实用性和技术性和职业定向性三方面的要求,需要大量的投入建设实验室、实训室,而高昂的投入和经费不足之间的矛盾时时存在。除了依靠政府和学费,广州高职教育应向更高层次延伸,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这样以来高职教育糅合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师资、经费等硬实力,又可以走出“国家重视,社会轻视”的怪圈。例如: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升格成为广州航海学院(本科院校)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三)深化校企实践和文化合作之路,拓展国际办学新领域

高职高专和普通高校培养特色差异不明显。根据麦可思调查数据,在2012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有41%的学生认为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是“学习和实践环节不够”。目前仍有25%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没有参加任何社团活动,相对本科(18%)仍有上升空间,广东省社团活动项目中“社会实践及公益类”参与度百分比名列第一,要实现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高职院校不可以“闭门造车”,必须听到学生们的迫切呼声,得到企业的支持和配合,增加对院校自创收入,实行针对性的“产业学校”模式,引入市场机制,把科研成果转让给企业,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产学研结合是学校长期发展的基础,也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动力, 更是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郑霞.从广州产业转型看高职教育的发展[J].高等教育,2009 , (6).

上一篇:庆祝六一儿童节的画下一篇: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策略的研究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