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2024-07-17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精选8篇)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篇1

工商管理学院会计2班

张玉芳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

——形式与政策课听后感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浮出了水面,到了2008年,雷曼兄弟的倒掉和“两房”危机,更是将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使尽浑身解数,动用了所有可以使用的救援政策。尤其是巨额的财政刺激以及罕见的宽松货币政策的双管齐下,使得各国经济又很快转危为安。

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成功抵御了国际经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极为困难的形势下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在全球范围那率先走出了危机的阴影。2010年,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进一步改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石头可望继续保持下去。但国内外经济中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因素较多,如果说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2010 年可能是最为复杂的一年。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因此,我国经济发展必须立足自身,而我国经济中的四大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投资和消费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的调整成效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

产业结构最大的问题是工业比重太高,服务业比重太低,农业的比例在下降。服务业比重上不去,会产生很多问题,尤其是中国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就业问题很难解决。

关于投资和消费结构,我们现在要扩大内需,但内需既包括消费,也包括投资,如何扩大内需中的消费的比重,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城乡结构中现在最大的为题是如何拉动低收入者的消费。

地区结构中,地区见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我们长期面临的艰巨任务。这包括: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各种生产生活服务业,调整传统产业和高新产业结构,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加快高新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推动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品结构,针对市场需求生成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等。同时,还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只有在调整优化结构方面实实在在地做出成绩,取得进步,我国经济才能走向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010年要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重要的是继续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要更加注重需求和供给的有效性,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胡锦涛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8点意见

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中央举办这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认真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验,深入研究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完善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和举措。

胡锦涛强调,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作出了3个重要判断,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使2009年成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我们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立即果断实施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态势。二是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拓展我国发展的外部空间。三是必须把保持我国经济当前平稳较快发展和为长远发展营造良好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政策措施不仅要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且要努力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营造良好条件。我们立足扩大内需保增长,在扩大内需中增强经

济发展协调性,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营造我国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在全党全国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经济实现总体回升向好。

胡锦涛指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初步的,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中的新老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我们要继续努力,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胡锦涛强调,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添推动力。

胡锦涛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胡锦涛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全党全国必须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胡锦涛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他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8点意见。第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第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第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第四,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六,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开拓文化市场。第八,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推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篇2

一、机场公益性属性的经济学分析

(一) 机场的外部性特征

从机场的经济活动来看, 机场凭借其核心资产 (跑道、停机坪、航站楼等) 所提供的飞机起降、飞机停场、客货进出港等服务, 不仅仅使得机场自身从相关收费中获得一定的收益。与此同时, 上述服务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经济活动主体也得到收益, 如客货运、航空油料、客货销售代理、飞机配餐、周边商业零售、机场周边酒店等因机场的运营而得以发展, 而且这些经济活动的从业人员通过生活消费还能够带动更广范围的经济活动。因此, 机场运营过程中存在外在收益, 即产生了正的外部性, 而机场自身的收益小于实际产生的全部社会收益。

(二) 机场的准公共品特性

从机场所提供服务的市场表现来看, 在不超过硬件设施饱和容量的条件下, 消费者人数的增加不会带来机场边际成本的增加, 也即机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 可以通过收费、制定价格, 做到排他。因此, 机场属于准公共品的范畴。

正是基于机场所产生的外部收益和准公共品特性, 许多国家将机场定位为具有社会公益性的基础设施。

二、机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航空运输行动小组 (A T A G, A i r Transport Action Group) 的研究报告显示, 截至2004年底, 在全球范围内, 航空运输业每年运送大约20亿人次的旅客, 全球约有40%的旅行者选择航空交通, 全球40%的商品出口额由空运实现。航空运输提供了2900万个工作机会, 创造了29600亿美元的经济增加值, 相当于全球GDP的8%。具体来说, 民航机场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可以归纳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具有积极的政治社会意义两方面。

(一) 机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机场作为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汇聚中心, 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催化剂。

1. 促进企业经营

对于一个地区或国家来说, 机场的存在, 使得当地企业得以在更大市场内运作, 使当地企业能够更快捷、方便地与远距离的市场接触, 在更广范围内进行商务访问、拜访客户、安排经营, 实现规模经济;也使得当地能够更方便地接收来自全球范围内的异地企业的服务;机场带来的快捷航空运输使得企业得以提高运营效率。英国《布里斯托尔国际机场经济效应研究》调查显示:空中客车英国公司认为布里斯托尔机场的发展是促进空中客车增长的催化剂;惠浦公司认为布里斯托尔机场使得公司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方便;皇家苏格兰银行则认为机场新航线的开通促进了银行业务的发展。

2. 促进贸易发展

机场的存在可以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参与全球经济的机会, 大大促进当地与其他地区、其他国家之间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对于一些内陆国家、一些偏远的岛国以及一些主要出口高附加值商品或易腐烂商品的国家, 航空货运对贸易发展极其重要。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斯基浦机场。长期以来, 为获取国际贸易方面的竞争优势, 荷兰政府努力健全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通连接。荷兰现代运输网络的发展就是以阿姆斯特丹斯基浦机场为中心来构建的, 通过采用自由的航空政策和机场扶持政策, 超过20家货运航空公司从斯基浦机场开展业务, 截至2004年, 斯基浦机场已经和世界87个国家的237个机场建立了航线联系。与此同时, 荷兰也已发展成为欧洲重要的商品中心, 而且成为欧洲和世界其它地区之间开展国际贸易的门户。

3. 提供就业机会

机场为旅客、货主、航空公司提供相应服务将直接创造就业岗位, 同时, 机场的运营带动了大量间接和引致的经济活动, 创造了大量的间接就业机会。例如, 据测算, 加拿大温哥华机场直接创造了2.7万个就业机会, 并带动了2.5万个间接就业机会;美国的休斯敦机场群直接创造了3.7万个就业机会, 间接带动了2.6万人就业。除此之外, 机场对于就业市场的影响还体现在, 机场的存在使得当地的企业更容易从全球范围内吸引优秀人才。对于一些高级雇员和专家而言, 是否能够便利地进行国际联系直接影响他们决定在哪里居住和工作。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IATA, International Aviation Transport Association) 2005年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 被调查43%的企业证实当地机场的存在对于他们吸引高级雇员和专家意义重大。

4. 完善产业布局

随着机场的发展, 以机场为核心, 周边产业群的配合可以形成现代临空经济圈。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发现, 交通条件对产业集聚和产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作用。一个城市机场的发展将带动旅游、高科技、物流、会展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并促使相关产业在机场周边积聚, 产生集群效应, 完善产业空间布局, 也使得机场周边土地升值。日本大阪关西机场、香港赤腊角机场、台湾中正机场的发展都已经显示出这一效果, 当地的政府也已主动采取了相应措施, 建设航空城, 促进临空经济发展。

(二) 机场对区域政治、社会的意义

1. 机场的政治意义

机场与航空运输密切相连, 对于国防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 机场对于国家的外交而言意义重大。在国家内部, 机场所提供的便捷运输有利于国家领导人了解国情, 加强与人民的联系。

2. 加强了地区间的联系

机场促进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 特别是对于极其偏远的地区和国家, 机场所提供的航空运输甚至是该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得以联系的唯一交通方式, 使其得以与全球接触。从而, 机场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等各方面的融合, 推进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

3. 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 机场的存在, 提供了世界范围的假日目的地选择;使人们得以用便捷的方式来拜访远在异地的亲友;而且全球范围的商品、服务供应, 丰富了人们消费的内容;机场也是急件运送等紧急事件得以快捷处理不可缺少的条件。此外, 空运为疾病治疗、药物运送、器官移植提供了便利, 促进了人类健康。在面对自然灾难、饥荒和战争的情况下, 机场的存在得以通过飞机在最短时间内输送救济物品或运送灾民, 为开展救援提供条件。

4. 促进社会持续发展

机场提供和带动的就业对于促进社会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 机场相关的经济活动提供了财政收入, 为社会发展提供财政支撑。从非洲的发展来看, 近年来, 得益于民用航空的发展, 旅游产业对非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对于毛里求斯、摩洛哥、突尼斯、埃及和加纳等国家, 机场和民航的发展, 使得这些国家旅游资源优势得以发挥, 旅游带来的收入支撑了国家的发展, 从而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

三、影响机场公益性发挥潜在的问题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全球化开放的背景下, 中国航空运输市场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近年来, 除2003年受SARS影响外, 我国通航机场生产指标呈快速增长态势。一些机场在业务量快速增长的同时, 企业经营业绩良好, 取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但是与此同时, 我国民航机场的公益性发挥也潜藏着一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绩效考核过于片面

我国大部分机场在属地化改革后, 作为国有企业接受当地政府的绩效考核。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将机场定位为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 而我国不少地方政府把盈利作为机场的运营目标, 把盈利不盈利作为衡量机场运营效果的标准, 对机场的绩效考核更多地把机场看作是一个普通的国有企业, 主要通过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年度利润总额、年度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考核机场的企业经营效益。但是, 对于机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整体效益考虑不足, 没有相应的指标进行考核。这样的考核难以避免会导致机场的短期行为, 例如为了追求短期经营效益而对软硬件设施改善投入不足等。

2.机场建设投入不足

机场作为一个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 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 投资力度和投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础设施的水平。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对机场建设投入不足, 机场软硬件设施更新改善速度过慢, 不能适应航空市场的发展需要。特别是一些机场的跑道、候机楼等核心设施接近饱和, 严重制约了航空运输产业的发展, 从而影响了机场对社会经济的带动作用。

3.政府宏观协调不足

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宏观协调和引导的作用。但是, 由于片面强调机场的经营效益, 致使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引进航空公司、货运代理等方面重视不够, 扶持力度不足, 未能实现机场与航空公司、货运代理等战略伙伴的良性互动发展。而且, 由于机场的发展受规划、国土、交通、财政、安监等主管部门以及当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机构的指导, 政府对机场发展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对相关单位的协调力度。

4.对机场公益性发挥缺乏主动引导

我国各地机场的社会公益性发挥大多处于被动状态, 从上到下都没有进行主动的引导。在城市的整体规划、区域规划中尚未充分考虑机场对周边经济的带动作用, 缺乏在临空经济概念指导下的科学布局和规划, 没有充分发挥机场的产业带动功能。这直接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例如一些地方机场周边产业布局凌乱, 产业链纵向关联薄弱;一些地方机场地面 (地下) 交通与机场连接不畅;一些机场范围内的用地规划随意性强, 缺乏科学规划等等。

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的原因来自我国民航业尚处在起步阶段, 社会各界对机场的社会公益性作用认识不足, 许多地方政府过多地把机场作为一个企业, 而对机场的公共服务职能重视不足;另一方面, 迄今为止我国尚没有机构对机场的社会公益性进行过科学、系统的评估, 各地缺乏相应的机制和专业的机构对机场的社会公益性进行评价和考核, 而评价的指标体系更是尚未建立。

四、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 机场对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促进经济繁荣方面, 机场能够发挥促进企业经营、促进贸易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完善产业布局等作用;在政治方面, 机场对于国防安全、国家外交、政治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在社会发展方面, 机场有利于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并促进社会持续发展。而我国机场在社会公益性职能发挥方面潜在一定的问题, 诸如:绩效考核片面、建设投入不足、宏观协调不够、对机场公益性发挥缺乏主动引导等。

基于此, 本文提出如下的政策建议。1.进一步明晰机场的社会公益属性

各地政府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通过完善当地的机场管理办法, 明确机场的职能定位, 把发挥机场的社会效益提高到战略高度。进而, 明确机场运营机构、机场管理机构以及政府相关主管单位的职责。当地政府从充分发挥机场的社会公益性目标出发, 科学进行宏观决策, 完善财政对机场的投入机制, 加强机场与相关单位之间的宏观协调, 促进机场长远健康发展。

2.加快完善对机场的绩效考核方法

各地政府在对机场进行企业经营效益指标 (如年度利润总额、年度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 考核的同时, 也应该对机场的社会公益性发挥情况进行考核。在对机场的社会公益性评价考核中, 可以探讨采用旅客对机场的满意度、航空公司对机场的整体评价、货主对机场的满意度, 以及机场为当地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增加值、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对相关产业的带动系数等指标。3.有条件的地方应加快航空城建设

一些旅客吞吐量和货运吞吐量方面已经达到相当规模的机场, 对于周边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已逐渐得以显现。当地政府应主动引导临空经济圈的发展, 加快航空城建设, 通过机场的辐射作用, 带动临空相关产业发展, 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备一定发展基础的城市, 应制订航空城建设专项规划, 并纳入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城市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同时, 在城市整体规划、区域规划中, 充分考虑机场对产业的带动作用, 完善产业空间布局;在地面交通规划中, 完善机场周边路网与机场场内交通的衔接;在机场与驻场单位联动方面,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协调作用;在产业政策方面, 以科学的配套政策推动航空城规划的实施;在政府财政投入方面, 分阶段、有重点地完善航空城基础设施建设。

摘要:本文首先对民航机场的属性进行了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认为机场有着典型的社会公益性属性。进而, 深入分析了机场对区域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并对我国机场公益性发挥潜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 在此基础上, 本文围绕各地政府如何充分发挥机场的社会公益性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民航机场,社会公益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 鲍德威、威迪逊.公共部门经济学[M].邓力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黎诣远、李明志.微观经济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王志永.中国民航市场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 2006.

[4]、徐公达、石丽娜.航空旅客运输管理[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3.

[5]、Oxford Economic Forecasting.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air transport[EB/OL].http://www.atag.org, 2005-09.

[6]、Roger Tym&Partners.Bristol Interna-tional Airport economic impact study[EB/OL].http://www.tymconsult.com, 2005-10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困境与出路

社会服务的职能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它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由于其培养的人才直接参与生产实践,因而能否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和智力的支持,高職教育的职业性和区域性,决定了它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1]”

一、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困境

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制约了其发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其困境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高职院校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政府与企业的支持等方面。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不合理

1、人才培养目标滞后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合理是制约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需要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高职院校本身的实际,而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缺乏相应的市场调研,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2、课程结构不合理

一些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不合理也是导致其面临不能有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些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同时对于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缺乏合理的比例,此外一些院校缺乏开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

(二)高职院校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目标高职院校的发展水平有限,理论水平不足,科研水平欠缺,因而很难将其成果应用于实际,客观上制约了高职院校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这导致了企业与其开展合作的动力缺失,在这个不良的循环模式中,使得高职院校愈发的面临着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困境。此外,高职院校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其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缺乏为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保障。

(三)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2]”而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都是毕业以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研究生,他们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缺乏在企事业单位一线的生产与管理经验。因此,“高职教育要发展就必须建设一支学术水平、教学水平较高,实际工作能力较强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3]。”

(四)缺乏政府与企业相应的支持

从宏观层面上,政府缺乏对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缺乏相应的政策、制度的支持,同时缺乏为其参与服务社会的财政支持。此外,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吸收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因而对于校企合作而言,企业是缺乏相应的动力的。

二、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出路

(一)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立足于地方,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培养符合当地需求的人才。也就是说,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首先是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有着良好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此外,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二)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调整课程结构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培养的人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也就意味着课程的设置也要符合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加强课程的改革需要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课程的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合理的分配专业结构的布局,使得教材与课程体系实现有效的链接,设置合理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发挥高职院校的特色,开办一些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训基地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得到加强与完善,这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完善“双师型教师”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在提高教师的素质方面,首先需要提高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让教师实际感受、参与企事业单位的一线生产与管理,以考察学习的目的增强自己的经验水平;再次,可以将一些企事业单位中优秀的技术、管理人员纳入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以此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水平,从而形成合理的“双师型教师”结构。此外,高职院校要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培训晋升机制,突出教师的教学技能与实践水平以及提高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能力。

(四)与企业加强合作,培养适合一线生产的人才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能够直接参与社会的生产与服务,能够了解和认识到社会所需求的人才,有利于其为社会培养适合于一线生产的合格人才。此外,对于企业来说,采用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模式能够大大降低了用人资本,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开设的课程与企业所需的人才基本一致,同时,高职院校可以任用企业中优秀的技术管理人员作为课程的讲师,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五)相关部门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包括相关的政策、制度与资金的投入,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引导其发展方向,为其更好的办学做好监督工作。此外,政府应为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搭建平台,一方面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另一方面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高职院校的就业市场的完善。针对科研转化率低的现实,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搭建科研平台,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以促进各个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得科研成果转化为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产品。

三、启示

高职院校在我国的整体发展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无论是其科研能力、服务于社会的能力还是培养人才的标准。在其发展过程中,虽然目前面临着诸多困境,但就其发展方向而言,高职院校、企业、政府能够形成合力,最终必然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者单位: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翠云《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2]王强.新建地方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8):189-190.

区位条件与区域经济发展 篇4

区位条件就是一个区位本身具有的条件、特点、属性、资质。其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管理、政治、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人类对自身场所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位条件的好坏。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随之不同,例如,在选择工业区位时,劳动力、资本、原料、能源、运输、市场等一般是主要的区位条件;而在选择农业区位时,光热与温度条件、土壤条件、劳动力条件、交通以及市场条件则构成主要的区位条件。对一个地区的区位条件的分析,使得在选址和规划中,充分发挥该区域的区位优势,尽量避开不利条件。区位条件影响着某事物的选址,以及选址在某处今后的发展状况。

我主要通过分析《广州大学城选址布局的区位条件分析》《世界杯足球赛主办国区位条件分析》和《黔西南州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三篇文章,来探讨一下区位条件的选取与区域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前两篇主要是根据区位条件而进行选址的分析,后一篇则是根据黔西南州的区位条件分析它的经济发展,也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选址对于某一区域今后的发展状况。

广州大学城的选址主要是通过从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对广州大学城的选址进行论证分析,认为将其布局于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小谷围岛及其以南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宏观层面上主要是通过南北方的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经济、文化的差异的对比,发现北京的科教职能指数远远高于上海和广州,而经济方面,2000年上海和广州的GDP总量约为北京的3倍,这种南北方文化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谐调格局势必会影响全国经济、文化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广州建立大学城的必要性;中观层面上广州大学城选址小谷围具有多重区位优势,主要是从广州城市空间发展关系上,产业空间发展关系上和交通、文化、旅游网络体系的说明它的优势性;而微观层面上则是落实到了小谷围的具体用地条件,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充足的发展空间等区位因素。文章由大到小的来分析了广州建立大学城的必要性,以及具体选址在小谷围的优越性。就像电影镜头的由远及近,通过政策、交通、土地等清楚的分析了选择小谷围作为大学城的区位优势。

世界杯足球赛主办国区位条件分析,分析了世界杯举办国多集中于欧美国家的原因, 并以世界杯举办国德国为例, 对其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足球文化产业机制等区位条件进行分析, 由此提出科学的选择主办地和量力申办所需重点考虑的区位因素。在对德国的区位条件分析上选择了德国 3 个主要城市气候状况,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来表明德国比欧洲北部和印度等国家更具有气候优势来举办世界杯;而在社会经济方面通过对德国3 个主要城市的环境污染状况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较低, 适合大运动量的足球赛事的举办。在足球文化方面同样的是通过德国多次获得世界杯冠军,论证着德国浓厚的足球文化;本文一大特色就是通过较多的数据的比较来论证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浓厚的足球传统及健全的产业机制是德国承办世界杯足球赛的区位优势。

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篇5

摘要】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或区域的地域空间系统中的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加速城市化进程是我国更为坚定不移的发展目标。众多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长期以来一直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制约。基于此,本文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并提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国内很多区域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具体体现。在改革进程中,历史原因一直以来牵绊着经济的发展,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一直存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是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进而实现城乡良性互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我国各个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为理想的选择是走城市化道路。同时,城市化的加快也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有利条件。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城市化本质

1、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为适应国际与各国内部地域分工深化的要求应时而生。它是针对当时国家之间、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情况,从国民经济学中产生并逐渐壮大的一门应用性的新兴学科。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虽然,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可以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并获得尽可能的产出。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可总结以下几点区域发展存在的现象。

(1)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在区域上不仅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而且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各个区域发展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由分化现象导致了区域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全国整体市场的形成。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区域经济的差异是区域之间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变化的综合反映,也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引起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导致一些突出问题解决起来极其棘手。

(3)城市化进程艰难前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发展的主题,而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线,城市化是结构变化的其中一个方面。由于诸如结构调整方式不合理等因素,城市化进程并不能平稳前行,时常遭受各方面的阻碍。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也给城市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城市化的本质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实现,同时也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同时,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互动前行

作为区域经济学理论之一的“城市圈域经济理论”认为,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求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空间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主要向城市集中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城市对经济的集聚功能和扩散效应这两者在既定区域的发展平衡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内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和农村工业化的力量的主要动力是推动区域经济集聚和城市化。区域经济的集聚水平与扩散功能之间相对平衡发展的阶段轨迹特征由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良好互动直接决定。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制度是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那么,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在这种创新机制作用下,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前行。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表现为二者的相辅相成,即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城市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可以通过人口、资源、资金等要素产生集聚效应,它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加速经济增长并同时促进区域和城市的快速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主要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农村发展非农产业促使人口、劳动和资源等要素集聚,带来规模集聚经济效应,促使农村向城市扩散并发生转移,这是工业化带来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直接原因。地方政府为了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经济迅速增长所带来的财富,推动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由此促成城市化与经济之间就形成不断循环的互动推进。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循环、互动推进,为地方政府在更大的区域经济范围上争取到更大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支撑。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认为,不同区域所处的城市化进程阶段不尽相同,其促进城市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也不一样。然而,区域内和区域外经济的发展需要协同力量,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主体的不同甚至可能背道而驰极易导致区域发展失衡。城市化的加快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这些难题。

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诸多实践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节奏并不完全同步,区域发展不平衡随之产生。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是促进成熟进程的最主要动力。为了缩小或者消除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城市化进程阻碍,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经济发展同样会有一定的冲击。故此,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1、发挥地方政府职能,制定适宜政策

城市化进程虽是一个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但这一过程不能脱离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而存在。各个区域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要相适应的的政策。一项政策的制定并不都是既适宜经济发展又益于城市化进程的。此时,地方应当发挥其职能,根据区域总体利益进行调控,改进或者重新制定相关政策,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与城市化进程不相协调的问题和矛盾。

2、最大化区域内资源优势,提供前进动力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由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另外,其他诸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导致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给城市化进程带来了阻碍。由于不可调和的因素的存在,一些区域没有吸收外部资源的能力,只能依靠本区域内资源发展。故此,区域应当努力促使区域内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才能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保障。

3、协调区域内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功能上独立的,经济上一致的城市区域是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区域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依靠工业数量扩张带动城市化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只有完善城市体系和增强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大环境,进而才能保证城市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协调区域内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发展变的尤为重要。

4、坚持科学合理的理念,充分提供前瞻功能

运用科学合理的理念,协调新城区、建成区、老城区及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以及城区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各方面工作,提高城市化进程覆盖率和科学性,逐步完善城市化进程体系,促进城市化建设与管理的有序发展。研究科学合理的城市定位,从城市资源、环境、人口等多方面分析和研究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提高城市化规划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一个国家和区域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以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才能使整体发展有条不紊。由于区域内或者区域间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城市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工业化的进程,进而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了缩小了区域贫富差距,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城市化程度的提升引起了区域市场的趋同,这推动了我国统一经济市场的建立。故此,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以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的大环境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要求,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本观念融合、渗透到城市化进程之中,才能使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人的需要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篇6

立足地方工学结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探索与实践

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的高调召开,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推力.职业教育终于开始摆脱后持续低迷的阴霾.重新步上发展的轨道.

作 者:甘慕仪 徐刚 作者单位: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顺德,528300刊 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年,卷(期):“”(21)分类号:G71关键词: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 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双赢,策略

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建立良性的互动发展关系, 是促进两者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经济区域化和高等教育地区化的出现, 高等教育与区域通过良性互动, 谋求共同发展, 以实现“互补”、“双赢”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正确处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对于区域发展以及高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双赢关系

1. 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与发展的, 又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动力源”, 高等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首先, 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现代劳动力。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知识和技术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而作为劳动者, 如果不经过系统专门技能训练, 是无法参与到其中的经济活动的。因此, 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充分的人才储备和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多种人才结构, 是区域经济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高等学校承担着为本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在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因素中, 高等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尤其是后发型地区要实现赶超, 迫切需要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高等教育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一方面, 通过扩大学校的招生规模, 提高人才储备的数量;另一方面, 通过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多规格、多层次、多样化的劳动者, 不断改善本地区的人才结构, 从而推动和保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其次, 高等教育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基地。在知识经济时代, 科学技术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高等学校人才荟萃, 科研实力雄厚, 处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地位, 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持, 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国外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看, 高等学校在增强地区竞争力方面有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选取高校集中的地区建立高新技术工业园区, 大力发展高科技生产, 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腾飞的制胜法宝, 如美国的斯坦福科学工业园 (硅谷) 、犹他州的盐湖城地区、日本的筑波科学城、韩国的大德科学城、台湾的新竹科学工业园等。

2.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影响

(1)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着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随着高等教育地方化发展, 地方政府对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的统筹权在不断加大, 并直接为公办高等学校提供经费支持, 地方财政拨款成为高等教育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高等教育要谋求更深远的发展, 就必须取得属地在教育经费、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扶持。而地方财政收入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 只有区域经济发展了, 才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从而提高教育经费投入。因此, 区域经济发展是增加教育投入的基础和前提,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 能够在教育经费上投入的就越多, 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 反之则投入越少, 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就越慢。

(2)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到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生源、办学乃至生存、发展。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 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持续增加, 仅2014年, 就有727万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 就业压力剧增。由于地方高校毕业生主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因此, 地方经济的结构和发展状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十分突出。当区域经济发展越快, 对劳动力的需求就大, 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就会越多, 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就越好。

(3) 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因和条件。高等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必须适应社会的要求。而高等教育对现代社会的适应, 主要体现在整个社会的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学科与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规格等方面符合社会和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结构、质量等方面的具体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 势必要求高等教育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 主动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水平结构、类型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布局结构等等, 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体制、管理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深化, 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

二、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

1. 要转变政府职能, 发挥政府引导、服务和协调的多重作用

政府是高等教育与区域良性互动的发起者、支持者、服务者、监督者和协调者。高等教育与区域的良性互动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政府应加快职能转变, 依据区域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 统筹兼顾, 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 使区域内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各方面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同时, 由于在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中会涉及不同的利益主体、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目标和动机, 政府还要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发挥协调、支持、引导、服务、监督等作用和职能, 为高等教育与区域良性互动提供法律、政策、制度、资源和技术上的支持, 如: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为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自身特有的纽带作用, 协调高等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各参与方通力合作, 实现共赢, 促进互动的良性发展等等。

2. 高等学校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为区域发展服务

属地政府在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是区域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 高等学校必须凸显服务地方的大学精神, 主动融入区域发展, 立足地方, 服务地方, 依托地方, “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求发展”, 致力于成为区域发展的“动力源”和“助推器”。首先要加快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高等学校要为区域发展培养和造就各种特色和能力的专门人才, 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 就必须使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相适应。因此, 高等学校必须依据本地区资源优势、产业结构和未来的发展目标, 加快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培养新型和特色学科, 优化专业结构和资源配置, 设置一些直接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特色专业, 使之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其次要立足地方科研需求开展应用型研究。高等学校必须坚持科技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立足地方科研需求, 立足于地方特有资源的研究与开发, 从地方特有资源的研究培育独特的科研方向, 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 提升区域竞争力。再次要充分发挥学科综合和人才汇聚的优势, 着力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 为当地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和实际操作方案。

3. 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 (研究机构) 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 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 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近年来, 作为连接科学创新和技术商业化的跨组织合作模式, 产学研协同创新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逐渐向跨区域化、国际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并有了一批较为成功的案例, 如美国扁平化、自治型的硅谷产学研“联合创新网络”;致力于生物技术协同创新的北卡罗来纳州三角科技园;日韩的技术研究组合和官产学研结合;芬兰、爱尔兰和瑞典等国协同创新网络及联盟等, 这些联盟对高等教育和区域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中, 我国地方政府应通过财税、金融、评估等多种政策手段, 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协同创新, 支持和鼓励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明确政府和联盟各方的利益范围和责任边界, 实现资源共享和联盟各方优势的发挥, 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113.

[2]蒲蕊.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中政府的角色和作用[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3) .

[3]严雄.产学研协同创新五大问题亟待破解[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07-3-20.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篇8

许昌学院作为一所省属本科高校,多年来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明确目标定位,加强内涵建设,推进特色发展,不断探索新建本科院校健康发展的路子。特别是近几年,许昌学院围绕我省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和“四个河南”建设,紧紧抓住河南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立足许昌、面向全省,积极推动政产学研合作发展,先后与许昌市教育局、长葛市人民政府、鄢陵县人民政府、许继集团、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等地方政府、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与瑞贝卡集团合作举办许昌学院瑞贝卡学院等,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今后,省教育厅将继续支持许昌学院转型发展,在政策、项目、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许昌学院转型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条件和环境。重点支持许昌学院积极引进急需人才和行业企业优秀技术人才;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建设学科专业群、协同创新平台和行业学院;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要,自主设置一批急需、特色的应用型专业等,全面实现许昌学院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

推动本科学校转型发展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希望各高校能够不惧艰难、坚定信心,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探索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不断增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做出全省高等教育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村蹲点调研报告下一篇:清明时节雨纷纷初中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