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2024-10-2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精选12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篇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区域之间或同一区域内各经济组织之间协调共生,合力推进大区域经济实现由无序至有序、从初级到高级的动态转变,形成“互惠共生,合作共赢”的内生增长机制,并最终促进大区域高效有序发展的过程。为此,文章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分析,管窥区域经济协调在我国的发展状况,进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正确发展道路。

1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地位确立的历史必然性

1.1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引导和发展下,我国经济呈现的差距逐渐增大,并且差距日渐悬殊。现如今,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差距所带来的危害,因此开始提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原则,在社会主义这一方向的领导下,就应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显然,缩小经济发展差距,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区域协调的本质是利益的协调,没有完善的利益评判与分配、补偿机制以保证各方的综合收益大于合作成本,就使得竞争的动力大于合作的动力。只有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在我国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逐步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实现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目标。

1.2实现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选择

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处于转型的攻坚时期,计划经济的发展向市场经济转变,政府宏观调控让位于市场自由发展。可以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出现和确立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转轨。首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确立适应了改革开放的过程,区域经济发展最先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开放的扩大实现发展,沿海城市、沿海特区的建立,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对外开放的战略举措,并且使得沿海地区实现优先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现如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确立不仅适应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还适应了计划经济市场体制的转轨,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水平的发展。政府对经济发展的管控力减弱,市场经济发展的自主权扩大,使得市场经济在区域资源配置中能够得到相应有效的发挥,提高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资源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合理化配置。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2.1政府政策支持

对于政府而言,政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相应建设性的作用,在企业的融资、重组、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与保障。为促进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规范化,对政府的职能进行明确,有效地实现政府职能智能的适应转变及归位。京津冀地区在区域协调经济的发展中之所以出现问题,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在于行政的分割,这一矛盾是其他矛盾的根源。基于政府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打破地域壁垒,呼吁制定协调发展中的近、中、长期的总体规划,完善专项的编制工作,消除行政区划分所带来的阻碍,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与环境。政府还需要对传统的观念进行转变或摒弃,立足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将权力让位于市场,积极为市场提供服务。

2.2对市场结构进行调整

首先,制定区域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规划制定的过程中需要着力地避免区域内产业趋同及重复建设现象的存在,积极努力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布局。相应的学术领域内积极着眼于区域环境发展,针对不同的行政主体、地区定位,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对税制和金融体制进行改革,重点需要对纳税办法进行改进,积极推行纳税制度,改变现有僵化的贷款方法,使得银行能够按照企业的资信情况发放贷款,做到一视同仁。积极培育建立跨地区产权交易市场消除壁垒和关卡,有效促进技术资金人员的合理流动。

其次,协调创新共同体轮廓已经凸显,将积极开放共享作为发展新主线,此外,金融市场的共建上,还应当尽快设立协调发展基金、产业结构调整基金。两会召开中,“协调创新共同体”的概念提出,意味着区域协调打破地域行政分割的藩篱,以互利共赢、长远发展作为目的,注重长短期利益的平衡与取舍,积极发挥资源的聚集效应,使得生产要素变得更加自由流动、进而创造出更高的供给生产效率。打造“协调创新共同体”,不仅能聚集更多的创新资源,市场也会进一步扩大,降低研发和销售成本。

最后,建立健全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合理配置相应资源,创造更多价值的稀缺资源,积极向需要发展的领域内进行协调发展。使得消费资源可以被高效、合理的利用,便于发挥最大的功能和效用,最终还能够有效地满足生产与消费的目的。

3结语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但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由于地域问题必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根据地区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树立协调发展的共赢局面,进而有效地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兆洲,安康,桂文林.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统计研究[J].统计研究,2002.

[2]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3]周立群,江霈.京津冀与长三角产业同构成因及特点分析.江海学刊,2009(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篇2

石家庄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仿真分析

本文以系统工程的.观点,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石家庄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分析石家庄市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模拟多种对策方案,确定较为优化的方案,为石家庄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决策制定提供支持.

作 者:于春田 李颖 赵美 YU Chun-tian LI ying ZHAO mei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18刊 名: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55(4)分类号:F127关键词:协调发展 系统动力学 仿真分析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发展

一、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用性特点

职业教育与传统本科院校“重学轻术”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其注重培养学生快速融入岗位的基础岗位技能。职业教育应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具体的岗位技能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兼顾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平衡,在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基础上,使学生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以职业标准为原则进行课程建设

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必须根据职业岗位要求来设置课程,把职业标准中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融入相关课程教学大纲,全面整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构建以考证代替课程考核的新模式。

三、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调整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反映了职业教育对社会的服务方向,同时也体现着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一致性与协调发展,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职业院校要建立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机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才能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就业渠道和机会。

四、拓宽专业口径,深化专业内涵

职业教育要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点,就必须合理把握专业能力培养的深度和宽度,即要保证过硬的基础岗位技能,也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要达到这一要求,需要弱化专业界限,在横向上拓宽专业口径,以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培养人才。同时借助专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学生就业的适应性。

五、教学模式设计要充分体现职业性

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实习实训工作等方面,都要紧密结合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紧紧围绕职业工作需要展开,以行业岗位胜任力为基本目的,体现职业教育职业性特点。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通过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和体验教学,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提升教学的质量。

六、建立和深化“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的关键在于找到校企双方的利益共同点,根据企业的利益点来设计合作模式实现双赢。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深化学生岗位技能培养和训练,为学生就业开辟更多的选择道路,从根本上改进人才培养与使用衔接不畅的问题,实现毕业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七、完善实践考核保障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及考核体系改革,以企业及行业的人才需求标准调整课程设置,将企业或行业内对人才的衡量与考核标准有机的融合到高职教学的课程考核体系中来。将职业资格鉴定与专业实训相结合,使实训、考试、职业技能鉴定三位一体,克服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鉴定相脱节的弊端,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接轨。

八、实行开放式办学

职业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实行开放办学。借此了解社会的需求,提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建设与市场需求的融合度。通过开放式办学,让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指导专业论证、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实训教材的建设开发及实践教学指导等等;同时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将职业技术训练和岗位技能培训直接放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真实环境中实施,不仅院校节省实训基地的建设的资源投入,提升学校资源的配置效率,也提升了实习实训的质量。

总之,职业教育要针对本地区经济结构布局与发展规划,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专业的调整,使人才培养目标与用人需求相一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与用人的双重矛盾,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配置,从而实现协同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分析 篇4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

就传统角度来看, 区域协调发展表现在区域经济差距不断缩小。但随着市场经济转型不断深化, 经济相关研究成果日渐丰富, 人们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所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是指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之上, 总体经济、社会效益快速发展, 并逐渐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 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当中。此外, 各地区居民能够充分享受到平等的公共服务, 最终避免出现区域经济过度拥挤或者衰落等问题的出现。

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分析

(一) 总体经济发展趋势

本文将全国GDP作为衡量指标, 采用2011年~2015年数据, 并借助标准差方法, 分析总体经济发展趋势, 得出以下结论, 如表1。

观察上表数据可知, 全国人均GDP逐年快速增长, 且2015年全国人均GDP是2011年的1.6倍之多。

(二) 区域差距扩大

区域绝对差异作为区域经济指标之间的偏离距离, 能够充分反映出区域之间经济发展量上等级水平的差别。其经过统计发现, 近年来, 我国区域相对差别更为明显。不仅如此, 随着时间的推移, 各个省份之间的经济总量差距还会逐渐增加, 但是区域差距扩大的速度也将加快。

(三) 居民享有公共服务差距

任何一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有所差别, 使得各个地区的财政收入也会不同。但是中央政府采取纵向转移等手段, 努力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但依旧没有改变财力支出差距问题。尤其是财政中的公共服务, 绝大多数面向的是本地户籍人员, 与外地人员与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三、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的相关因素

(一) 自然因素

自然资源对于工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 气候、水资源等环境较为复杂, 且区域之间差距较大。如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条件较好, 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同时凭借自身良好的交通体系, 显著提升了交易及生产效率。而中西部地区,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但由于缺少水资源的支持, 难以实现质的飞跃。

(二) 资本因素

资本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能够帮助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等, 为当地基础服务建设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1]。但是不同地区物质资本积累差别较大。如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较为扎实, 能够形成强有力的资本形式。而相对落后的内地地区金融市场不够完善, 且不够开放, 难以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到本区域当中, 使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三) 政策因素

现如今, 国家采用的财税调控手段受到层层剥离, 至基层时, 资金大幅度减少, 造成一些地区由于资金不足而难以进一步发展。不仅如此, 地方政府对于资金管理不到位, 资金在执行环节存在非常明显的随意性, 最终造成地方性政府存在贫困现象[2]。

(四) 战略因素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阶段, 市场“无形的手”功能不够完善, 需要政府宏观调控。自改革以来, 我国提出的沿海指向的不平衡发展战略等都可以证明政府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如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使得大量资本、人才等资源流向该区域, 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如何利用上述因素进行协调和匹配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一) 构建多层次产业体系

要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政府和企业要通力合作, 加强对产业未来发展做好整体规划和布局, 确定主体功能定位, 明确开发方向, 进而加大开发力度, 减少产业雷同性, 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另外, 针对各个区域特点, 应制定并落实相关产业政策, 优化并调整区域之间茶叶之间的比例关系。另外, 在实践中, 应注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以此来增加更多就业机会[3]。在产业规划的制定中,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资源优势, 如沿海城市具有较强的港口优势, 更加适合石油化工、运输行业发展, 在产业规划时, 应适当向该方面倾斜。二是市场, 对产品辐射范围等进行计算, 并预估市场前景, 进而指导企业产品生产计划的制定, 减少生产盲目性问题的产生。三是针对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解, 如人才引进难度等。四是国家政策导向, 尽可能确保产业规划与国家政策导向相一致, 获得更多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二) 增加财政投入

改革并完善税收制度, 创建公平、和谐的经济大环境是缓解区域经济差异的有效途径。针对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 可以适当增加财政投入,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如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等, 优化经济发展外部环境, 进而吸引更多外资进入该区域, 对经济产生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4]。另外, 还可以适当增加国债, 使得资金能够流入到基础设施建设环节当中, 既能够减轻居民贫富差距, 还能够帮助国家筹集更多资金, 形成规模性物质资本。

除此之外, 政府要给予落后地区更多关注, 并从税收等政策层面上提供更多优惠, 加大精准贫困工作的落实力度, 以此来调动居民积极性, 向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众所周知, 道路交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当公路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时, 将会产生阻碍作用。对此针对各地区的差异制定针对性的公路收费政策非常重要。如对落后地区支付能力较为薄弱, 可以适当降低公路费用,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提高企业经济收益。

(三) 努力拓展融资渠道

政府与企业要将产业集群作为核心, 构建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 如建立股份制商业银行、专门信用担保机构等, 进一步放宽对企业信贷的约束和限制, 设立专门的产业发展资金, 形成多元化融资渠道, 从而满足企业规模拓展等方面的需求[5]。与此同时, 政府还需要加大对资金管理力度, 使得资金资源能够得到良好的配置。地方政府要加大公共服务支出, 优化居民医疗、教育等生活现状, 向居民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 消除本地与外地居民差别对待。

(四) 树立区域品牌

培育龙头企业, 逐步逐一进行布局, 以此来夯实企业在本地的稳定性, 成为本地区品牌, 产生巨大的影响力[6]。另外, 政府要树立龙头企业, 使其朝着高端、精细化等方向转变, 由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朝着以技术为核心的精细化发展模式过渡。在企业发展中, 充分利用本地优势, 适当增加资金等方面的投入, 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进而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结论:根据上文所述,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性问题日益突出, 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在实践中,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充分发挥自身积极作用, 其中政府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针对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制定针对性政策, 在资金、税收等方面向欠发达地区提供有力支持。而企业要加大对外部市场的观察和分析力度, 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战略, 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沟通, 从而在区域经济协调中逐步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目标。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愈发突出, 使得人民生活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影响因素较多, 如果不能够对各项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势必会阻碍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文章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入手, 结合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 深入探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 希望为我国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因素

参考文献

[1]夏菁.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 2015, (02) :31-32.

[2]郝春新, 吕帅.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名城, 2015, (06) :16-19.

[3]杜传忠, 邵悦.中国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其提升对策[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1) :87-95.

[4]李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农业与技术, 2013, (07) :206.

[5]仝文录.影响中国工业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因素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06) :430.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篇5

宝应县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分析

摘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宝应县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宝应县经济系统呈可持续发展趋势,生态环境系统呈非可持续发展态势,经济与生态环境处于非协调发展中,指出从系统整体优化的视角,构建经济与生态环境同步协调发展的.措施,是推进宝应县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作 者:陆军    杨娟娟    LU Jun    YANG Juan-juan  作者单位:宝应县环境监测站,江苏,225800 期 刊:北方环境   Journal:INNER MONGOL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年,卷(期):, 22(3) 分类号:X2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综合评价    熵值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篇6

关键词:金融业 经济 协调发展 关联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5954(2012)08-58-04

金融业是经营金融产品的特殊行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命脉,其在经济发展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和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金融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十一五”以来,四川金融业获得了长足进步,已基本形成了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为四大支柱,以其他非银行金融业为补充的金融服务业体系。

一、四川金融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四川金融业在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中不断发展,金融总量大幅增加,基本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等功能齐全、分工合作、层次分明、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协调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

(一)金融业总量不断增加,但占GDP的比重相对较低

近年来,四川金融业总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在资源配置、融通资金、调节资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四川金融业增加值仅299.5亿元,2009年突破500亿元,2011年突破800亿元,达到868.15亿元,为2006年的2.9倍,总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但从金融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看,还是相对偏低,2006年四川金融业占GDP比重仅为3.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3个百分点,2009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2011年金融业占GDP比重虽上升至4.1%,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1)。

(二)金融业发展迅速,但对GDP的贡献率不高

“十一五”以来,四川金融业增长迅速。2006年~2011年,四川金融业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5.8%,比全省GDP平均增速快1.9个百分点,比全省服务业平均增速快3.7个百分点。2011年四川金融业增速为29.8%,比全省GDP增速高14.8个百分点,比全省服务业增速高18.6个百分点,增速创2006年以来的新高。但从增速走势和对经济的贡献看,四川金融业发展的波动较大,对经济的贡献率不高。2006年~2011年间,四川金融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未扣除价格因素)为4.6%,低于农业、工业、建筑业对GDP的贡献率(见图2)。

(三)现代金融体系初步形成,但金融市场化程度不够高、金融机构创新步伐相对迟缓

目前,四川省银行类金融机构类别和数量不断增加,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市场规模不断壮大,结构日趋合理,基本形成了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为四大支柱,以其他非银行金融业为补充的金融服务业体系。截至2011年末,四川省共有保险公司64家,境内外上市公司95家。总体上看,四川已初步形成了以各类银行和保险公司为市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化金融体系。

但目前四川金融业仍是高度行政垄断条件下产生的高集中的产业,长期以来以公有制居主导地位,市场化程度不高,缺乏竞争力。2011年金融业民营经济仅占20%,国有经济仍占80%,而同期四川经济的民营成分已达57.8%。此外,四川金融业仍然存在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业务管制较严,存贷款利率没有弹性,计划定价特征明显,银行缺乏创新能力,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机构改革深化程度不够,创新步伐相对迟缓等情况,这些都制约了金融业发展。要提高金融业效率,就必须打破垄断,改变这种无法使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的市场垄断,促进和提高市场竞争。

二、金融业与经济的关联度分析

金融业与经济的关系既是相互促进,相互依托,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运用投入产出表模型能定量分析金融业与经济的关系。

(一)从中间投入率看,金融业是高附加值、低带动能力的产业

某一产业的中间投入率是指该产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与总投入之比。

中间投入率指标反映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单位产值的产品需从其他各产业购进的原料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反映该产业对其上游产业总体的、直接的带动作用。一般而言,中间投入率大于50%的产业为“低附加值,高带动能力”的产业,中间投入率小于50%的产业为“高附加值,低带动能力”的产业。通过模型计算可以看到,四川金融业中间投入占其总投入之比为0.39,即金融业每实现一单位产出,需要消耗关联产业0.39单位的中间产品,同时实现0.61单位的增加值,实现的增加值是投入的1.6倍,在42个投入产出部门中间投入率排序中居第37位,比率小于50%,说明金融业是“高附加值,低带动能力”的产业,应优先发展。

(二)从中间需求率看,金融业是以提供生产性服务为主的产业

中间需求率,是指各产业对某产业产品的中间需求之和,与整个国民经济对该部门产品的总需求之比。

该指标反映各部门总产品中有多少作为原材料为各部门所使用。一般来说,中间需求率大于50%的部门为以提供生产性服务为主的产业,即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率小于50%的部门为以提供生活性服务为主的产业,即生活性服务业。通过模型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四川金融业的中间需求占其总使用之比为0.93,比率大于50%,在42个投入产出部门中居第7位。这表明金融业总产出的93%要作为中间产品提供给关联产业使用,表明金融业主要是为其他产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行业,提供生产性融资的比例大,提供给居民的消费性融资不足。

(三)从直接消耗系数看,金融业发展对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直接消耗较大

直接消耗系数是指某产业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直接消耗其他产品的数量,可从金融业对其他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来分析金融业与其他产业的直接依存关系。

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金融业发展对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金融业自身都有消耗,不直接消耗第一产业。其中,对其直接消耗最大的前十个投入产出部门分别是:住宿和餐饮业为0.0739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0.06389,造纸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为0.0365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为0.03500,交通运输及仓储为0.020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为0.0188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0.0177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为0.01689,教育为0.01643,批发和零售业为0.01637。即金融业每生产1亿元产品需要直接消耗住宿和餐饮业为739.3万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638.9万元,造纸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365.2万元,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50万元,交通运输及仓储业201万元,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88.8万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77.8万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68.9万元,教育164.3万元,批发和零售业163.7万元,在直接消耗系数前10位中有8个投入产出部门都是第三产业。说明发展金融业对这些投入产出部门有直接的带动作用,调整金融业的投入结构,可以优化其成本结构,转变经营方式(见表1)。

(四)从完全消耗系数看,房地产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对金融业的依赖程度高

完全消耗系数是指某一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需要直接和间接消耗(即完全消耗)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数量。各部门对金融业的完全消耗系数主要反映了各部门获得的直接和间接金融服务或融资的多少。

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对金融业依赖程度最高的是房地产业为0.12466,其余依次是交通运输及仓储业0.124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120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0974,金属矿采选业0.089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089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0877,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085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0.0840,金属制品业0.0827,这些行业每生产1亿元最终产品需直接、间接消耗金融业9857万元。这表明每个部门都需要金融业来提供服务,只是对金融业的依赖程度不同。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或减少某些行业的融资,可解决部分行业由于资本金不足造成的生产经营困难、部分行业资金过剩而造成的市场泡沫膨胀等(见表2)。

(五)从影响力系数看,金融业对经济的影响力较弱,但受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较大

影响力系数又被称为“后向关联系数”,是指当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1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越大,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也越大。四川投入产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金融业的影响力系数为0.73,小于1,金融业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在全省42个投入产出部门中居第38位,表明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较小,带动效果不明显,由此表明国民经济发展对金融业的推动作用增大(见表3)。

(六)从感应度系数看,金融业对其他产业的推动作用较大

感应度系数又被称为“前向关联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1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如果某一部门提供给其他部门的中间使用越多,就越能有效的促进其他产业扩张,推动其他产业发展,反映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支撑作用。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四川金融业的感应度系数为1.45,高于全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在42个投入产出部门中居第8位,表明金融业对其他产业的推动作用较大,在经济产业链中处于较为核心的地位(见表4)。

以上分析表明,金融业是低中间投入率、高中间需求率的中间使用型基础产业,经济发展对金融起决定作用,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同时,经济发展对金融业的依赖性也较强,经济增长必将带来对金融业需求的增加。正确认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重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积极防范金融对经济的不良影响,才能使金融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获得健康成长,从而最大限度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三、金融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处理好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从前面分析可以看出,金融业是高附加值、以为生产服务为主的基础产业,实现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是:金融业应该得到优先发展。如果金融业发展滞后,将直接影响其他产业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发展金融业重点应放在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加快金融改革方面,以引导经济发展。具体说来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经济和金融的关系,推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经济和金融相伴而行,两者以资金为纽带,经济发展对资金的持续需求会有力地拉动金融业的发展,金融业的发展又以资金供给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对经济起促进作用。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金融日益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的形势下,做好金融工作,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金融业不仅要重视自身的发展,更好地整合银行、保险、证券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源,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效率,还要优化其成本结构,对各项成本和收益进行严格核实,不断完善成本约束机制,提升盈利能力,使金融业健康发展。

(二)创新金融业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金融企业要积极推进金融创新理念,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一是强化投资、市场、客户、风险和人才等观念创新。二是探索金融制度创新,包括金融调控与监管制度创新、经营管理制度创新等。尤其是企业融资制度创新,积极探索企业直接融资的新途径。三是根据“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开展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创新,发展跨行业、跨市场的交叉型金融产品。四是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推动金融技术创新,全面推进现代化支付方式建设。五是通过不断更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实行金融服务创新。

(三)加快金融改革,创造有利于金融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一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二要深化股份制銀行改革和推进城市商业银行重组改造;三要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四要推进非银行金融企业改革;五要稳步发展多种形式中小金融企业,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服务;六要推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规范和创新发展,形成规模多样、经营特色各异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体系;七要建立现代保险企业制度,逐步形成国有、民营和外资优势互补、相互竞争的多元化保险机构体系;八要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加强国际金融交流与合作。只有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关心和支持金融业的发展,才能在金融改革、发展速度、资产质量、效益和结构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四川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四川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四川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2011年四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四川统计网站,2012年3月。

[3]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2007年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4]彭志龙,《2011-中国投入产出理论与实践》,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5]《我国金融服务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国家统计局网站,2003年7月。

[6]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川办发〔2012〕1号,2012年1月。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篇7

1.金融法调控区域经济的内涵

区域经济,主要是指代一定区域内部人们的经济活动,是人们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内,使用相类似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产生的经济结构相类似或者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从而将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结合,逐渐形成的具有地域性明显特征的经济运行系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调节和控制。国家政策的支持,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中、 西、东部经济之间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国家经济政策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同时,资源、环境、人力、地域等条件的差异,导致了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仅仅依靠市场的自发性调节,不能有效缓解当前的经济发展态势,需要金融法发挥作用。金融法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主要是为了实现区域之间的平等竞争,给各个地区平等的发展机会。

2.金融法在调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现状

2.1区域经济发展中商业性金融的现状

商业性金融是金融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我国的东部和西部在金融制度方面有所差别。东部地区金融机构发展多元化的趋势较为明显,市场中的金融成分较高,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广泛存在于市场当中,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西部地区的发展当中则有所不同,市场成分较低,大多还是以商业银行为主。我国对于金融机构的设置是按照行政区划进行的,一方面便利了政府的管理,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不利于多种市场成分的充分发展。

2.2区域经济发展中政策性金融的现状

政策性银行在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中占据着较大地位, 在很多特定领域进行相应的融资。我国的政策性银行能够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起到一定的调节和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能够按照相关区域政策的要求,保证资金、人才等资源向着特定的方向流动。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它在调控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国家开发银行将大比例的银行贷款权限给予了东部地区,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3.加大金融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控制

3.1促进中央银行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中央银行想要有效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不断完善自身宏观调控的法律制度,加强相关政策的实施和管理。在货币政策方面,需要实施具有一定差别化的区域货币政策,保证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区域都有着共同的发展机会。实行差别化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根据区域间经济结构、市场发育程度和政府作用的不同情况进行判定的,这些因素的不同,区域间经济的发展模式也会有所差别。在实行差别化的货币政策时,需要有相应的组织和法律制度作为保障。中央银行在发布一些相关货币政策时,都需要遵循着一定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货币政策委员会的相关制度,为货币政策制定的正确性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障。建立起较为规范合理的货币表决机制。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时,需要有良好的表决机制作为前提。

3.2加快区域性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工作

金融法调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和完善工作,对于促进金融法作用的有效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合作金融立法工作需要加紧进行,对于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村信用合作社在调控区域经济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因而需要不断完善这方面的改革工作。将外资金融方面的管理规定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规范,加快市场成分的充分发展。

3.3确立政策性银行的法律制度

加快政策性金融立法工作的逐渐发展和完善,对于政策性银行有效促进区域经济间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政策性银行的金融立法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影响到政策性银行相关工作的展开。加快这方面的立法工作,能够更加明确不同政策性银行的义务和宗旨,促进其实现自己的职能。政策性银行想要实现调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就需要对自身的业务范围进行明确,增强对不同业务的管理和控制,起到调控经济发展的作用。

结语

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仅仅依靠市场的自我调节,起到的作用是缓慢的,使用金融法调节和控制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促进中央银行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快区域性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工作,以及确立政策性银行的法律制度,对于有效发挥金融在调节和控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占国.金融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商业时代,2013(18):82.

[2]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李思敏.金融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南方金融,2014(07):16-2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篇8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趋势,特征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直为关注热点, 政策层面先后制订了一系列计划, 比如说西部大开发, 中部崛起, 等等, 形成了发展经济的一整套战略。首先是国家为发展区域经济制订了很多的措施, 地方政府也响应国家的号召根据本地区的特点, 出台了一系列有益发展的政策。为配合国家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 地区之间也开展了经济合作与帮助, 较为发达的地区为那些发展较差的地区提供一些支持。但是这些措施是否真正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呢?这就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的内容。

有观点认为这些政策措施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认为我国实行的五年计划颇有成效, 区域的差距缩小得将会更加明显。相关学者从学术研究方面给出了见解, 他们认为区域将会逐渐“均衡发展”。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 此前的观点都是从“区域发展”这一大概念展开来说的, 本文将从“区域经济”这个角度, 按照区域经济的相关概念具体分析。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为相关的研究领域做出补充, 为我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方法

本文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解, 包括三个方面:区域的经济联系、增长以及差异。区域协调发展主要指的是各个区域之间相互交流、联系, 区域经济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各区域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而我们国家的一些学者对于区域经济的理解更多的是考虑了区域各个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 [1]比如说区域的社会、政治、环境等, 这种理解更多的是趋向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为了发展区域经济, 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对此进行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 这些政策主要是为了帮助缩小各区域之间的差距。因此说, 本文从区域经济角度入手, 更有现实意义。

本文对于区域发展的协调度采用了以下方式:用Morans I系数分析区域经济的联系程度, 用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变异系数分析区域的经济差异状态, 用区域经济增长率变异系数分析区域经济增长情况。研究内容包括特定的年份、以及固定要研究的几个区域、几个区域的人均GDP等等, 计算出的Morans I如果是大于零的, 是正的, 那么代表区域的经济联系比较紧密;如果是小于零的, 那么则表示区域的经济联系比较不密切。关于区域经济的增长情况的研究方法的公式, 所需要的则是所要研究的区域的具体的GDP的值, 所得结果的值越大, 则表明区域之间的经济所发挥的促进作用不是很明显。计算区域经济的差异状况的公式和增长状况的公式是一样的, 得出的系数越大说明区域的差距越大。我们最终计算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要综合考虑这三项指标, 最终得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特征

(一) 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趋势以及特征

从总的趋势上来看, 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水平普遍有所提高, 在本世纪的前十年, 我国的区域发展度整体上大幅上升。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总体全国的发展水平已经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虽然总体上是在上升的, 但是在本世纪的后四年, 分为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07-2009年, 另一个阶段是剩下的两年。前面的两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很多区域经济大幅下滑, 但是在接下来的两年中, 区域协调发展的程度快速增长, 这说明了我们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 提高全国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有明显的成效。[2]

(二) 四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以及特征

四大区域指的是东部、西部、东北部以及中部地区, 这四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呈现出不同的趋势以及特征。在本世纪的前十年, 东部地区还是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增长, 增长幅度很大, 从开始的0.1左右到最后的0.8左右。它的发展趋势随着全国的总体趋势在本世纪的后四年分为了前两年和后两年, 分别经历了大幅下降以及迅速回升。我国的中部地区在这十年中有着国家政策的支持, 以及中部地区各个省市自身的努力, 有效地应对了金融危机, 大幅度地提升了自身的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一直以来我国的西部地区区域发展的协调程度就比较低, 在这十年中甚至是出现了进一步的下降, 当前的情况稍微有所缓和, 但是还是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东北部地区在这十年中呈现了较为特殊的发展态势, 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在金融危机期间, 也就是从2007年开始到2009年, 当我国大部分地区区域发展的协调程度都在下降之时, 它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但是在2003年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协调度处于一个稳定的较低状态, 之后主要是国家给予了东北地区较为优惠政策的扶持, 帮助其在之后的几年当中迅速发展, 东北部自身又有很强的发展实力, 相较于西部来说, 有着明显的优势。[3]

(三) 省市区区域协调发展的趋势以及特征

关于各省市区的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从分析结果来看, 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几个特点。

首先, 全国的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总体上都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根据我们的研究, 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0.9的一共有新、晋、宁、粤、冀、湘、赣、渝、藏、鲁、吉、湘、贵、沪、浙、辽、苏、秦、青、甘、豫、京、川这23个省市区, 而再低一个层次协调发展度在0.7-0.9之间的是津、云、闽, 协调发展程度在小于0.2的只有粤, 剩下的几个省市区发展的协调度在0.3-0.6之间。

其次, 在我们的研究中, 本世纪前十年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上升的省区已经占据了八成, 在31个省市区中有25个省市区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增长了, 其他的省市区有所降低。从这些下降幅度较大的省区来排名, 下降最大的是桂, 然后是鄂。

然后, 在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发生期间, 我国有15个省市区的区域协调发展的程度在下降, 包括京、青、黑、桂、皖、津、闽、新、苏、滇、晋、湘、鲁、赣、浙。剩下的几个省市区的经济发展协调度反而都在上升。上升的省市区中, 上升最为迅速明显的是藏。西藏地区与国外的经济联系比较不密切, 而且有国家的政策支持, 所以在金融危机期间上升较多。而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与国外的联系相当密切, 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协调度下降较大。

最后, 在2009到2010年的这两年的时间中, 在全国的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都在回升的背景之下, 一些省市区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回升情况, 在这一阶段的回升当中, 最快的就是晋, 回升的程度接近1。但是也有一些省市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内蒙古、皖、闽的下降程度最大。

三、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本文对于本世纪前十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以及趋势进行分析, 总结出六个方面的结论, 如下:

1.从全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的情况来看, 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有所提高, 当前处于比较乐观的、比较高的发展程度。[4]

2.在对四大区域的研究来看, 可以概括出两个上升以及两个下降。上升的方面是东部以及东北部, 东部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的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这十年东部区域协调发展的水平还在稳步提高。而东北是国家的政策重点扶持的地区, 国家出台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 发展东北的经济, 这十年中东北经济协调发展的持续提高。中部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的速度有所下降, 这是相比较东部以及东北部来说的, 中部自身的区域发展水平处于比较高的位置。另外的一个下降是我国的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的水平有了很大的下降。

3.在2008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 此次大危机源于美国, 虽然我国受到的影响比较小, 但是不可避免地全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也有了比较显著的降低。国家政策为解决危机做了很多努力, 在一两年的时间之内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较危机发生之时有所提升。[5]

4.我国西部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要多加关注, 它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 虽然近几年得到了较多的政策支持, 但总体不容乐观。而东北地区虽然之前的经济协调发展度不高, 但是近几年发展较快, 目前东北地区协调发展的程度处于比较好的位置。尤其是金融危机的那几年中, 东北地区反而呈现出与我国的其他地区不同的发展状态。我国的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甚至是东部在金融危机时经济协调发展程度都有所下降。东北部地区从2007年开始经济协调发展度不断提高。

5.在本世纪前十年中, 我国各个省市的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从当前的情况看还是比较好的, 大部分省区的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都在上升, 只有桂、苏、皖、湘、鄂、黑这六个省市的经济协调发展度略微有所降低。总体上来说,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态势。在这十年中虽然发生了经济危机但是2007-2009年间经济发展的协调度上升的省市还是占据了一半多, 31个省市区中15个省市区的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有下降的情况, 其他16省市区经济协调发展度都有所上升。[6]

6.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颁布了相关的政策, 地方政府为响应国家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根据本省市区的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其中, 为应对金融危机影响, 我国各个地方的政府都采取了一些手段, 这些手段的实施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使所在省市成功地避免了经济发展的协调度下降, 反而扭转了不利的局势。因为各个地区都有自身的特色, 所以全国的四大区域和各个省市之间经济发展协调度的特征以及趋势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其处在不同的地理环境, 资源状况也不尽相同, 所以在国家的统一方针政策的指导下, 各省市区还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为本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出一些努力。

(二) 建议

1.完善内在的经济协调发展机制, 在市场方面建立区域发展的联动机制, 帮助区域之间互助发展;建立和谐的市场机制, 促进协调发展;密切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 发展较好的区域帮助发展较差的区域;为保持全国的区域发展有较大较为持续的发展活力, 在市场、援助等方面各个区域都要互相帮助, 共用资源。

2.考虑全国发展, 统筹兼顾, 应对可能发生的一些困境。国家在金融危机期间, 陆续制定了很多的计划, 这些计划对于国家的发展确实有很大的益处, 也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为合理地发展经济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目前的几十项计划的制定, 都是国家为了满足各地方政府的要求, 适用于各个地方的制度, 但是并不适用于全国。在制定发展的计划之时, 为促进各地自己的区域协调发展, 很多地方往往只考虑本地的情况, 尽可能为本地区服务, 而没有考虑其他的周边地域, 不利于其他地域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应该制定一个统筹发展、治理的, 适用于全国的统一的政策措施。而且各地也要注意考虑到其他地区的发展, 制定发展计划的时候不仅仅是局限于一个省市区, 而是通用于几个省市区, 促进这几个地区的资源、生产要素的流动配置, 促进各个区域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

3.对于当前的组织格局进行创新, 完善全国、四大区域、各个省市区之间的空间战略布局。促进区域内联动发展, 形成良好的发展网络。重点计划以一些发达地区为中心带动周边发展的战略。比如说依托一些大城市为中心建立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 以及依托一些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建立的经济发展区域, 比如郑州、西安等这些大陆比较发达且是重要的交通枢纽的城市。目前来说是有7个国家的增长极, 这7个增长极相互联系, 内部之间也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以持续地均衡发展。

四、结语

根据本文的分析不难发现, 全国范围内、省市区、四大经济区的经济发展都相对比较协调, 而且经济发展也呈现一定幅度的上升态势, 各个地区的经济也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之所以会出现此种发展局面, 这与我国当前的政策支持有一定的关系, 但是与我国各大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 要想完善各大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 首先, 就一定要针对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体制改革, 对于不适应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一定要舍弃, 重新制定新的经济制度;其次, 各个区域的规划一定要统一合理地划分, 确保区域划分的协调性, 从而在区域内部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最后, 要不断创新和改革空间组织战略, 对于当前各个区域中的中坚组织战略, 一定及时进行考核, 不再适合实际情况的战略一定要及时进行改革, 从而形成一体化的、均衡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只有不断对当前的体制、战略、区域划分进行改革, 才能弥补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足, 摒弃不协调成分, 完善当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理念和战略,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托娅.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现代商业, 2015 (05) :92-93.

[2]倪金凤.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24) :20-21.

[3]覃成林, 郑云峰, 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 2013 (01) :9-14.

[4]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绩与“十二五”的思路建设[J].宏观经济管理, 2009 (11) :17-19.

[5]张燕, 魏后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U型转变及稳定性分析[J].江海学刊, 2012 (02) :78-8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篇9

一、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出背景

在最近20年来, 国际上以及我国国内都逐渐形成了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观念。在现今, 伴随着全球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地提高, 经济越来越繁荣, 而科学技术上的发展也越来越快, 全世界的人口数量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与日俱增, 人们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越来越高, 进而到了毫无节制的地步, 以至于出现了自然资源急剧地降低, 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形势越来越严峻, 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运行能力超出了生态环境系统自身的承受能力, 人类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面临着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 社会经济学家们以及环境学家们都开始意识到我们人类游戏要进行反思, 重新审视我们的这种单纯追求物资财富和经济发展的观念和人们的生产发展的方式, 希望能够找到一种能够更加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念和发展的方式, 因此, 就出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战略。国内和国外的众多科学家、社会学家也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二、经济与环境系统两者协调发展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需要一个指标体系来衡量和权衡, 经济与环境两者的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是指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与环境发展的指标体系的总和。因为经济和环境系统都极其复杂, 有多种因素在其中, 所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也是复杂和庞大的, 我们要从这些极为复杂和庞大的体系之中选取少量的要素指标来组成体系, 要求这个体系既要全面又要具体细致, 因此, 经济与环境两者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就得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一) 针对性原则。

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必须同时兼顾到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 协调发展的指标的体系就必须得针对经济和环境两者的特点和两者的性质, 必须兼顾到经济和环境的发展体现在未来的发展的趋势, 以保证选取出来的体系具有可行性和代表性。

(二) 简明性原则。

在现今, 全世界各国对于经济和环境两者协调发展的指标不计其数, 但是为了方便人们对于数据的收集及对其整理, 就要对指标进行精心地选取, 选出的指标必须简单明了, 以便能够最为恰当地反映出来环境和经济两者的变化。

(三) 区域性原则。

每一个区域有它自身与众不同的条件, 还有不同的历史以及文化的背景, 所以区域之间的经济发挥的水平差别较大, 经济发展的方式不一样, 在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地域的差别, 每个区域在实施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过程中, 他们的目标就一定存在着差异。所以, 在对于经济和环境两者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的选取中要遵循区域性的原则, 以便能够客观地, 准确地表示和反映出经济和环境两者系统之间的发展的状况。

(四) 动静相结合的原则。

经济和环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所以指标体系不但必须有反映经济与环境之间的静态指标, 同时还要有反映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发展趋势动态的指标, 做到动态与静态的结合, 才能够更好地反映出经济和环境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整个过程。

三、基于基尼系数的经济和环境两者之间按协调发展的分析

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基尼在20世纪初提出了一个影响到全世界的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一般被用来衡量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 还有区域之间的经济的协调发展, 它是指将人口的累积百分比与产量的累积百分比联系起来, 通过构建一个洛伦兹曲线来揭示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差异。基尼系数本身的经济含义是指在所有的居民的收入中, 用来进行表示出不平均分配的那些收入占全部收入的百分比。因此可以同样地将基尼系数应用在经济与环境两者的协调发展中。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来表现出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的程度。我们知道, 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基尼系数主要是讲区域的经济特征值与环境特征值通过洛伦兹曲线来联系起来, 以基尼系数的大小来表示出区域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的程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根据基尼系数来分解的优点是可以对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按照构成的要素来进行分解, 为我们探究经济和环境两者之间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四、结语

我们知道, 经济发展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具有极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 经济发展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要实现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困难, 但绝不等于说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目标就实现不了, 其关键在于我们必须应该认真寻找出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各种因素。而对于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各个城市都有不同的评价方法, 但是至今认未能找出一种比较完善评价方法。

摘要:随着现今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和过度追求, 导致了天然资源及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费, 同时也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所以国家提出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今人们已经在逐渐认识到, 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系统, 它是建立在生态环境系统的持续能力之上的。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但是现今对于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的研究很多都只是从研究领域上进行的, 对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的研究较少, 缺乏有效的定量研究方法。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简略地讨论了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基尼系数

参考文献

[1]、梁志红.山东省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 (2) .

[2]、郭景涛.内蒙古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分析研究[J].北方经济.2008 (10)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篇10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目前,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以下特点。第一, 各区域内农牧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不论是区域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 还是我国的西部、东北、中部地区, 普遍存在农牧业经济发展滞后现象。一方面, 农牧业的生产、加工技术落后, 农牧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另一方面, 我国各区域农业种植品种相对单一, 生产产品附加值小。牧业经济发展也较为传统, 目前, 猪、羊、鸡、牛的养殖发展良好, 相关产业链也跟随着逐渐的发展起来, 而其他养殖业及相关产业链发展还不成熟、规模较小。第二, 各区域的主要经济支柱大多为化工产业, 区域经济面临的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而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 对于技术、科技的开发程度不够, 经济转型效果不明显。第三, 经济区域内特色产业发展迟缓, 规模小、技术落后、开发难度大、总体水平不高。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1、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严重的差距现象, 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第一, 各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经济差距突出。我国的东部地区, 市场经济发展较早, 加之其优越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 发展较快, 目前已进入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转型阶段。经过产业整合等, 已逐步的实现了产品的精细加工, 商品的附加值得到了很大提高, 促进了经济发展的转型。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与东部经济, 经济发展模式还比较传统。第二,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改善。上世纪九十年代, 东西部经济的差距已经形成, 我国对于区域经济建设先后提出了“开发西部”、“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目前, 西部、中部、东部的区域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但与东部的差距仍然是不能忽视的。一方面,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一开始就很突出, 加之区间经济的融合、合作、一体化发展滞后, 因此, 要改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有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 不发达地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政策优惠等无绝对优势, 对外融资困难, 而区域内资金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资金的短缺引发的人才培养问题、技术开发问题等复杂繁琐, 解决起来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第三传统经济发展已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 而我做经济较落后区域的经济转型发展比较缓慢, 目前, 经济的发展还依赖于面临枯竭的资源的粗放开发。工业生产设备落后、工艺守旧, 科研经费不足、融资渠道狭窄, 致使其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为了取得地方利益的最大化和区域领导的良好政绩, 地方经济保护现象明显。或公开、或隐蔽进行的地方经济保护, 成为区域经济市场化整体发展的坚实壁垒。在贸易壁垒与行政壁垒的双重阻碍下, 地方经济发展平衡状态很难达到。一方面, 区域经济自身基础薄弱, 发展空间有限, 难以实现立足本土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区域经济。另一方面, 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了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的交流、流通, 致使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浪费严重, 竞争、开发、统一的大市场难以形成, 区域间的互补优势难以发挥, 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转型, 影响了区域经济与市场的整体发展的协调性。

3、市场整体发展不协调

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需要有一种合作共赢的发展意识, 提升产业整合的力度, 逐渐的实现我国经济产业转型。目前,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我国经济“大市场”的发展不协调。第一, 以大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形成了我国各地城市的扩建热潮, 城市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而城市化带来的就业压力, 城乡贫富差距等一些列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市场的整体性发展受到影响和制约, 难以达到理想的经济发展状态。第二, 为我国加入WTO后, 国际经济市场的动荡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 市场整体发展不均衡现象更加严重。一方面, 加入WTO后, 我国放宽了国外投资限制, 国外资本源源不断的流入我国, 而国外投资的开放性、竞争性影响了各区域资本的整合效率及经济发展稳定性。此外, 还形成了一些不良的招商引资行为, 损坏了国家利益。另一方面,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加剧, 国际热强涌入我国市场, 给我国市场的整体发展造成了很不稳定的因素。目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滞缓, 国外热钱已开始了流出动作, 这部分资金的流入和撤离影响了我国市场整体性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第三, 精细工业发展不平衡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协调性。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各区域经济的发展基本都是以工业产品的粗放加工起步的, 在不断的合作、摸索中, 我国的精细加工业取得了部分成就, 但相应的精细加工技术、工艺等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 其传播难度巨大, 而其他区域对于精细加工的探索、研究无疑会多走弯路, 增加了投资成本, 影响了市场的统一、协调性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与市场的整体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

1、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综合上述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现状,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水电资源严重匮乏。水和电是工业生产的根本, 水电资源的匮乏严重影响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 我国有较为丰富的淡水资源, 在经济开放的过程, 一方面, 由于对水资源的无节制利用和过度开发, 造成了水资源的紧张, 甚至一些城市的引用水都难以保质保量, “水荒”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较为严峻的问题。另一方面, 由于经济发展的粗放形式, 导致水资源污染严重, 以环境为代价换取的区域内短时间的繁荣景象最终尝到“恶果”。其次, 我国沿海地区, 水利发电、核发电技术较为发达, 电力供应相对稳定。而中西部地区及北部地区, 河流资源有限, 发电主要依靠火力发电, 其发电效率低, 电网供应不稳定, 难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求。2.土地供需矛盾尖锐。城市化需要土地作为建设基础,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修路铺桥, 与人类经济活动相关的各项建设都需要以土地为承载。随着我国土地占用的不断扩张, 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 在一些发达地区, 频现“地王”, 高额的土地使用成本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3.“用工荒”现象日益严峻。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以廉价的劳动力为优势,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并取得辉煌的成就。随着改革的深入, 我国劳动力综合素质的提高, 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也在不断的上涨, 由七八十年代的每月几十块钱涨到今天的每月几千块钱, 劳动力雇佣成本的上升加剧了企业发展困境。加之我国经济转型还不成熟, 区域经济发展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还比较突出。因此, 人力资源问题也是我国区域发展所面临的的重大问题之一。

2、区域经济发展与市场的整体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

实现合作共赢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理想状态, 目前, 我们还为之正在奋斗。区域经济发展是市场整体发展的一部分,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可得出区域经济发展与市场的整体发展之间存在的典型矛盾。首先, 资源与发展的矛盾突出。当前, 资源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支柱, 而经济发展依赖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对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及为不利。其次, 产业结构单一与市场整体发展水平需要提高之间的矛盾。一方面,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集约发展、协调发展水平不高, 影响了市场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 随着产业的转型, 需要有一个市场整体发展水平较高的环境背景给以支持, 以促进其继续发展。而市场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影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致使企业技术更新慢、创新困难, 区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我国市场环境中缺少竞争力, 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再次, 地方保护主义与市场经济一体化发展之间的矛盾。第一, 地方保护主义致使区域经济间的生产技术、资源等流动受阻, 不利于区域间、行业间优势互补的实现, 影响了市场经济的统一、协调发展。第二, 区域经济发展中, 交易信息的获得、分析、研究对企业进行经济决策至关重要, 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区域保护主义致使交易信息获得的准确性、公平性等难以保障, 打击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不利于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四、我国区域经济与市场整体发展协调性的思考

市场经济一体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面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矛盾, 我们也许不能彻底的、完全的解决, 但应寻找积极的途径, 促进市场整体化的发展。第一, 转变政府工作职能, 将“大政府”转化为“小政府”, 将什么都管, 什么都抓的“管理型政府”转化成“服务型政府”, 突出政府的服务功能, 实现市场整体管理的公平性、统一性,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自由、自主性, 提高市场产品的质量、品牌知名度、附加值及竞争力。第二, 认真研究和贯彻国家对于各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 推进东部经济的转型成功, 改善西部落后局势, 发展中部使之崛起,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实现市场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进一步进行市场整合, 实现区域生产技术、信息、科技等的共享, 提高区域间的合作发展。第三, 优化国土使用、开发的格局, 做好国土整体规划, 确保国土整体规划的科学性、长远性, 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第四, 完善区域间的利益分配机制, 提高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合作, 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共赢。例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东电西送”等工程, 避免了区域内相对过剩资源的浪费, 使区域优势得以发挥。同时, 降低了其他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成本, 提高了市场经济整体发展的效益, 实现了合作共赢。

五、结语

面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认真、谨慎的把握区域经济开发的方式与方向, 是在资源日益匮乏、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社会大环境下确保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都有一定的相对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这些优势也在不断的改变。加快我国经济产业的转型, 进一步优化各区域经济结构, 是实现区域经济与市场的整体发展持续、稳定、协调的有效途径, 确保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经济发展导向”的提出, 对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起到了积极意义。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市场转型的关键时期, 了解和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持续发展的约束力, 是实现我国市场经济整体发展、协调发展的需要。如何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间的交流、合作, 区域经济利益和国家整体经济市场的发展利益, 是确保区域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协调性的关键。

关键词: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统一化,合作共赢,协调性

参考文献

[1]盛鹏, 宏观调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运用[J], 现代商业化, 2013 (03) :99-99

[2]娄文龙, 京津冀、长江三角和珠江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测量和比较[J], 统计与决策, 2014 (02) :90-92

[3]陶丽, 邓桥, 试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商业时代, 2014 (02) :12-13

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篇11

今年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呈现出两个积极变化:一是东部地区经济增速降幅逐渐收窄,呈现逐步趋稳的良好态势。二是中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固定资产投资等增速居各地区之首。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各个地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东北地区深层次问题凸显,西部地区总体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地区经济增长格局呈现出“东部缓中趋稳,中部稳中有进,西部稳中有忧,东北降幅较大”的总体特征。

从经济增速看,初步预计,上半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继续快于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仍低于东部地区。从工业增速看,中部地区保持较高增速,上半年,中部地区除山西以外,其余5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在11%以上;东部地区的天津、江苏、福建、海南等省份增速较快;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增速较快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降势明显。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看,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同比均有所回落,中西部地区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对外贸易看,西部地区趋于好转,东、中部和东北地区下滑明显。从地方财政收入增速看,东部地区增速最快,东北地区增速最低,中西部地区降幅较大。

二、今年以来开展的重点工作

(一)继续编制实施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

一是组织编制若干重要区域规划,支持重点地区加快发展,主要包括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等,并报经国务院批复实施;会同有关部门联合批复云南桥头堡滇中产业聚集区发展规划。抓紧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积极做好环渤海地区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二是大力推动已出台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的贯彻落实。切实加大实施力度,对近几年出台的若干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开展第三方评估;积极发挥部际联席会议、省际会商制度等协调机制作用,推动解决规划实施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

一是落实中央关于实行精准扶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的战略要求,继续加大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力度,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55亿元,比上年增加20亿元,计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91.69万人。继续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与扶贫攻坚,加快落实片区规划明确的重大项目和政策。二是全力做好涉藏涉疆和对口支援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疆西藏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对口支援新疆、西藏、青海等省藏区工作力度,着手开展“十三五”对口支援规划前期研究,全面启动南水北调中线对口协作、对口援黔等工作。三是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组织编制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

(三)统筹推进国土开发整治

一是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加强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二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深入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组织开展试点工作跟踪评估与监督检查,强化围填海计划管理,国务院批准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三是加强重点流域综合治理,继续做好太湖、渤海、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工作。

(四)不断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

一是加强对国内合作的统筹指导。指导重点示范区产业转移承接工作,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加强跟踪评估,总结推广试点经验。二是推动完善国际区域合作机制。继续强化中欧区域政策对话合作机制,推进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案例地区工作。继续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进一步深化中亚区域经济合作。

三、下半年区域经济重点工作安排

一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东部地区实现更高层次的开放发展,稳定发挥东部地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特殊“稳定器”作用。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努力扭转东北地区经济下滑趋势。落实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内陆和沿边开放,保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是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缩小政策单元,不断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扎扎实实打好扶贫攻坚战,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提高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全面贯彻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重点落实有关政策。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三是加强区域规划和政策的贯彻实施力度。高度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抓紧推进京津冀、环渤海地区等重点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强化已出台规划政策实施情况的跟踪评估与监督检查,狠抓政策落实和规划实施工作。研究制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丰富发展更加灵活有效的区域政策手段,逐步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篇12

1. 建立区域金融中心, 形成金融合力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改革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当前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与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经济竞争关键是金融的竞争, 而金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区域金融中心的竞争, 各地金融中心的构建已经成为城市间竞争的重要标准, 也成为评判一个城市能否建设成为大都市的首要指标。构建中原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是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 推进中原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 也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客观需要。优越的地理位置、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和稳健的金融发展使河南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中原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 金融机构齐全, 业务增长速度快, 资产质量高, 综合发展实力在北方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根据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 用10年至15年时间将郑州郑东新区建设成为金融集聚功能区, 金融市场发达, 金融创新活跃, 监管体系合理, 金融服务快捷, 金融辐射能力强劲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2. 建立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持续创新机制

建立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持续创新机制, 首先, 要具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政策环境。在技术方面, 现代化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实现了金融业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批量化、多元化, 也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定制化和专业化, 能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满足客户具差异化的需求。在政策环境方面, 随着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深化, 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能够明显改善, 公司治理改革成效显著, 内控机制更趋完善。其次, 建立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持续创新机制, 需要有明晰的创新战略导向, 高效的创新规划管理, 完善的创新管理架构体系, 有力的创新组织支持。持续创新机制的构建, 要注重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实行专业化的创新管理模式, 注重创新过程的管理和质量的控制, 加强资源在行业间的联动整合。再次, 强化创新激励机制, 提升持续创新动力。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的创新包括创意、设计、试验、应用等等几个步骤, 强化创新激励机制就是要在创新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和方案, 好的创意是创新的基础, 要适时的激励员工多出主意、想好办法, 积极参与到企业发展中去, 这是企业具有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激励的同时, 也要将创新管理水平纳入考核范筹, 通过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 提升整体创新效果。最后, 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 加强创新的风险控制管理。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创新是一把“双刃剑”, 在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新的金融风险。因此, 在创新管理上还要强化风险管理的意识, 防范因为出现片面追求创新效果, 忽视风险的存在, 而造成巨大损失的可能性。

3. 建立征信资源共享机制

建立征信资源共享机制即在规范的征信管理制度指导下,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通过数据平台, 实现征信资源在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共享。目前我国个人征信体系普遍存在社会信用意识差, 个人信用利用率低, 个人征信数据封闭、缺乏法律法规依据, 信用缺失成本低、征信中介良莠不齐等诸多问题。征信资源共享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和完善:一是建立征信立法机制, 制定一部关于征信制度的全国性法律文件, 做到有法可依。二是研发全国联网的征信体系技术支持, 建立信用征信数据库, 打破行业、区域、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壁垒。三是培育专业化征信中介服务机构。四是强化失信惩戒机制, 提高失信成本, 强化对失信的惩戒制裁, 严禁投机取巧、谋求暴利。五是完善信用评估指标体系, 在建立档案的基础上, 对每位客户的授信内容进行信用风险评级, 为经济个体信用活动的合同制订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六是建立科学、高效、灵活的管理监督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能, 制定法律规范、协调有关部门共享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检索平台, 推动信用征信体系建设的发展。通过机制的有效运行必将为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与金融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是建立区域金融中心体系、建立郑东新区金融集聚功能区的必然要求。

4. 建立财政资金引导机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资源配置主体是市场, 财政模式为公共财政, 是以弥补市场失灵,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的财政。财政在发挥其资源配置职能时, 可以通过政府行为改善或者引导资源的配置与流动, 从而改善市场对资源初始配置的不平衡。当前, 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 金融能否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还取决于政府的财政资金引导是否到位。建立财政资金引导机制, 一是通过向国家层面争取到更多向中原经济区倾斜的政策性贷款、优惠贷款, 并将资金倾斜投向新型战略产业、中小民营企业以及大型建设项目等。二是制定鼓励信贷资金流动的相关政策。在中原经济区内, 制定积极的信贷政策, 扩大全国性商业银行在辖区分支机构的资产负债比、中长期信贷比。三是政府出面协调, 积极引导中原经济区内大型企业上市项目的筹备工作。四是当前郑州尚处于区域性金融中心形成的初期阶段, 区域吸引力不够强, 这就需要政府推动来加快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在模式选择上可以采用通过政府行政力量规划金融中心的政府推进模式, 结合当前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实际, 改善中原经济区区内金融生态环境, 着力于拓展多层次化的融资渠道, 进一步增建、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建立健全区域金融体系。

5. 建立信息网络与金融网络一体化机制

金融产业服务过程数字化, 它属于数字密集型的产业, 本身只是数字的处理、储存。同时, 由于利率、汇率的市场化, 使金融市场上的金融产品具有极强时效性。这就决定了现代金融业的业务和管理都高度依赖于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网络与金融网络一体化机制就是依托信息网络技术, 改变传统金融业意识形态和技术手段, 不断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突破、实现自身的信息化, 进而把信息转化成价值, 将价值转变为利润, 构建金融产业新生命线。当前, 我们在信息网络与金融网络一体化建设中, 已经建立了办公环境自动化, 实现了业务管理的网络化、管理运作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跨越了金融交易与服务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障碍, 提高了金融服务与交易的效率, 推动了金融市场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同时,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 金融业的监管和风险防范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一方面要筑建坚固的金融安全网, 在信息网络与金融网络一体化机制的建设中, 利用数据库或管理系统将数据转化为优质信息以支持信息使用者的管理决策, 针对金融工具、金融产品业务运行的复杂性, 对它们的不同结构、种类和数量进行分类、量化的监管。另一方面, 对网络系统、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各个环节采取严密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 提高金融风险防控意识, 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与水平, 稳健深化金融信息化对金融发展、经济发展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

二、机制运行的预期效果分析

1. 有利于优化金融结构

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立, 必然推动河南金融体系与结构进一步的完善。特别是郑东新区金融集聚功能区的建立, 必然增强河南的城市服务功能, 在更高层次上推动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实现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目标。通过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 有利于集中、方便的控制和利用资金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有利于形成发达金融市场和对金融市场的高效监管;有利于快速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有利于重组中原经济区的金融优势和地位, 更好地推动中原经济区在全国的经济中龙头作用。

2. 有利于优化生态金融

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立, 河南金融生态环境必然得到优化。在当前的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中, 区域金融在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下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地方政府出面加强领导和协调、金融机构发挥主体作用、金融监管机构强化外部监督、市场经济个体广泛参与以形成合力, 在持续创新机制、征信资源共享机制、政府投资引导机制等共同运行下, 必将不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以实现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3. 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

通过金融产品与服务持续创新机制的建立与运行, 必将提高中原经济区区域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 提高市场价格对信息反应的灵敏度, 丰富可供选择的金融产品类别, 为投资者提供较大的选择权, 增强了剔除个别风险的能力, 有效地推动融资成本的降低, 促进储蓄转向投资, 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筹资者进入市场, 提高市场交易的活跃度。金融创新从总量和质量两方面同时提高需求者的满足程度, 增加了金融商品和服务的效用, 增强了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 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

4. 有利于解决诚信缺失问题

征信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 必将有效地解决近年来社会经济生活中日益凸显诚信缺失问题。征信资源共享机制是通过完善现行的法律体系, 制定针对征信的法律或法规, 为征信业务活动提供法律依据, 做到有法可依;规范商业银行对客户基本信息的审核行为, 强调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 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深入运用, 提高信用信息数据准确性, 克服数据更新滞等问题;在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下, 可以打破信息局部垄断, 部门之间信息闭塞的困境, 使涉及相关部门之间不再出现建设工作复杂、协调难度大, 各自为政、信用数据开放程度和信息共享利用率低等问题。另外, 在征信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中, 还需要及时的成立征信行业协会, 强化征信行业的自律意识。

5. 有利于解决资源配置失灵问题

财政资金引导机制的建立, 可以有效的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配置失灵问题, 通过政府财政的再分配活动, 克服政府缺位, 明晰政府职能, 调节资金资源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的配置比例, 改善资源分配不均衡。政府通过制定与中原经济区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财政政策, 并配合有效地货币政策, 将财政资金适当的向河南产业发展、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实施建设投资、中小企融资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投资等方向倾斜, 为盈利性金融机构及社会投资者做好引导示范作用, 对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指导、修正和补充, 充分激发社会投资潜力, 增加有效投资, 从而有力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发展。

6. 有利于消除城市壁垒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 为信息网络与金融网络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建设环境, 金融领域区域化的前提是整体经济的区域化, 金融业无法脱离实体经济而存在。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环境下, 信息网络与金融网络一体化机制的建立, 加大了金融机构的信息融通总量、质量与速度, 提高了支付清算能力和速度, 节约大量流通费用, 降低了金融业务成本, 急速增长金融机构拥有的资金流量的资产存量, 并大幅度提高金融机构的盈利率。尤其是郑东新区金融集聚功能区的建设, 必将使得未来的郑州在经济上将不再是一个城市, 而是一个开放的无界经济体, 是中原经济区的龙头, 中原经济体的核心, 必将推进中原经济区内各经济体金融环境的对接, 消除城市壁垒、加强交流合作、互融互通、共同发展。

摘要:建立中原经济区经济与金融业协调发展运行机制势在必行。其任务主要有:建立区域金融中心, 形成金融合力机制;建立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持续创新机制;建立诚信资源共享机制;建立财政资金引导机制;建立信息网络与金融网络一体化机制。机制运行的预期效果:有利于优化金融结构, 有利于优化金融生态, 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运作效率, 有利于解决诚信缺失问题, 有利于解决资源配置失灵问题, 有利于消除城市壁垒。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谈儒勇.金融发展理论与中国金融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2]殷剑锋.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陈金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4]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5.

[5]王洛林, 李扬.金融结构与金融危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上一篇:网络攻击检测技术论文下一篇:媒介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