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2024-07-20

《县域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共8篇)

《县域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篇1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

县域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农村区域经济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商品流向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是特定区域农村经济整体的总称。每个区域都有其特有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和特点,因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布局的差异性。各经济区域均把发挥区域优势、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农村经济区域化的共同特点是,集聚产业群,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加快共同市场建设,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加强统一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强区际联合,推进环境保护一体化;统筹管理,推进社会信息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

农业产业的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发展阶段,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将有限资源实现最佳配置的体现,也是农村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必由之路。农村经济生产的区域化,有益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标准和指导;有益于“品种、知识、科技”三大更新工程;产品易集中收购和销售;容易实现效益农业致富农民,推进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实现农村经济区域化,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综合易县的自然地域、农村经济现状和农业产业化情况,将易县农村经济划分成八大农业资源产业经济区。依据各区资源产业经济特点,进行产业定位,分区发展。

一平原农牧资源产业区(Ⅰ):位于易县东部山前平原,总面积300.1km2,涉及易州、高陌、凌云册、塘湖、裴山、高村7乡镇,119个村,45862户,160966人。具有气候适宜、地势平坦、土壤质地良好、水资源开采便利、粮油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等特点。

1.产业特点:农牧产业占主导优势。本区是全县的粮油主产区,粮油产量分别占全县总量的55%、60%;也是供应县城居民消费的蔬菜生产基地,生产量占全县蔬菜总产量的44%;全县的肉牛育肥、良种肉牛繁育、秸秆养羊示范和瘦肉型猪基地均分布在本区。粮油和养殖生产在全县农业中占有突出位置。

2.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耕地和农作物秸秆饲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粮、油、菜种植与畜牧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实施以“三元”种植模式为特征的结构调整方案,形成以农养畜、以畜促农、多业互补互促良性循环的农牧产业区,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 成为北京农副产品(蔬菜、畜产品)的直供基地。

3.区域发展措施:①龙头建设。重点扶持塘湖肉牛产品加工、正四方牧公司、广源养猪场等项目。②优化农业结构。合理调整占地结构,改“二元”为“三元”种植结构,实现种植与养殖互补、效益共赢的产业链条。③强化水土资源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有效遏制土地锐减势头;严格控制水资源污染;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④增加科技投入。重点推广优质高产作物新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农业常规技术,提高科技含量。⑤适度规模养殖。采取公司加农户,小规模大群体的养殖路子,家家参与产业化经营,形成千万个小家与大产业互动的局面。⑥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抗灾防灾能力。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健全防雹、人工降雨体系。做好灾害预报预警机制,提高应变能力,为农业产业化“保驾护航”。⑦发展乡镇工业。重点建设舍龙城花岗岩开发、天然板材工业园区、康元林木科技有限公司和亚林板业有限公司等项目,继续完善良村铸造和桥头三类建材工业小区建设。

二平原丘陵传统工艺手工业产业区(Ⅱ):位于易县东南部,总面积44.9km2。涉及尉都、凌云册和裴山三个乡镇,19个村,7908户,28545人。区内农业气候适宜,土地条件较好,拥有砚石矿特色资源,以此构筑了易水古砚的产业基础。

1.产业特点:①鞋垫产业已成规模。东庄鞋垫加工产业起步早,是在市场引导下,由农民自发参与兴起的。从业人员之多,生产规模之大,销售范围之广,已占领东北、西南等国内市场,还远销俄罗斯等国。东庄鞋垫产业现已辐射到了塘湖、凌云册、裴山等乡镇村,形成了名副其实、颇具区域特色的产业经济。②易水古砚久负盛誉。易水古砚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备受世人青睐。生产历史之久且久负盛誉。已形成了石料开采、雕刻、销售为一体的采、加、销产业体系。产品占领了国内大部分大中城市。制砚产业已呈现出越做越强之势。鞋垫、砚台的年产值占全区非农总值的40~50%,由此使农民增收104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9.1%。

2.发展目标:以鞋垫、砚台产业为支撑,以其品牌效应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健全服务组织为保障,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冲出国门打入世界,把该区建成带动全县农村经济的传统手工艺特色经济区。

3.区域发展措施:①健全服务组织,实行统一管理。成立县、乡、村三级砚台、鞋垫产业协会,对资源、产品、市场价格等进行统一管理,完善营销网络;成立专业合作经济实体,有效解决单家独户经营规模小、实力弱、各自为战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 的松散状态,提高产业整体的凝聚力。②培育龙头企。以“龙头企业加小作坊或农户”的形式进行产业化生产,规范加工标准,提高产品竞争力和产业活力。③实施精品战略。坚持以生产精品为主流的产业发展策略,以精品创品牌,以精品占领市场,以精品创高效益,使精品成为整体产业内部活力的动力源。④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砚石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也是易水古砚产业的基石,应给予特别珍惜。统一规划,科学开采,杜绝资源浪费。⑤加强宣传。尤其要加大对我国南部大中城市宣传覆盖面。充分利用信息网络优势,把产品信息推向全国和全世界,使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产品,以此提高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 丘陵林果旅游资源产业区(Ⅲ):位于易县最南端,总面积160.2km2,涉及独乐、山北、塘湖、管头四个乡镇,43个村、12987户,45549人。山区、丘陵、平原俱全,具有土地类型的多样性。林业、旅游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有省级狼牙山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森林公园。

1.产业特点:①林果业是该区的特色产业。以生产水李为主的设施林果在独乐乡已悄然兴起,人均果树2亩。农民人均纯收入约70%来自林果业。独乐乡已成为全县名副其实的林果专业乡。果品总产量占全县果品总产量的近20%。②旅游业系该区的第二主导产业。借助狼牙山国家级保护单位和省级重点旅游景点的机遇,区内旅游业呈日趋火热之势。2003年旅游业给当地农民人均增收200元左右。

2.发展目标:依托县校、乡校联合,实施科教兴乡、兴区域产业战略,不断提升林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冲破营销瓶颈创新品牌,实现林果生产品牌化、旅游资源配置功能化、蔬菜生产产业化、生产经营标准化,把该区建成全县林果产业的领头羊、旅游产业的生力军。

3.区域发展措施:①创建龙头企业。重点培育狼牙山果脯厂,谋划柿果储藏、加工企业和地膜芸豆深加工企业。②打造知名品牌。集中精力从生产、管理到市场营销,全力打造1至2个品牌,以精品取胜,使产品真正成为名副其实、高知名度的品牌。③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根据国家、省出台的相关标准,尽快出台适合易县操作性强的可执行标准,并付诸实施。以全面提升林果产品质量。④加强市场建设。重点建设狼牙山果品批发市场,扩大场地规模,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市场管理,净化市场环境。规范岭东和石家统果品产地市场,作为狼牙山市场的延伸。⑤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高农家游质量。重点建设索道、道路、绿化、环保设施、餐饮购物服务等配套设施。规范颇具农家特色的农家游,以增加旅游品种,弥补区内服务设施之不足,提高旅游区的整体功能。

四 丘陵牧业杂粮产业区(Ⅳ):位于易县丘陵地带,总面积546.4km2,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 涉及高村、裴山、塘湖、白马、流井等10个乡镇,119个村、32521户,111572人。具有适于旱作种植较大面积的旱地,气象条件适宜,土壤环境条件好,饲草资源丰富等资源特点。

1.产业特点:①小杂粮产业已渐起步。该区是全县小杂粮生产的集中区域,小杂粮产量占全县小杂粮总量的47%,其中甘薯占全县总量的34.2%。区内建有谷子、甘薯和旱作农业精品示范园。已形成全县甘薯和谷子两大生产基地。②畜牧生产初具规模。牛、猪、羊饲养量分别占全县饲养量的25~26%,家禽占22%。区内建有百泉养牛、养羊精品示范园,瘦肉型猪场2个,家禽养殖场16个,家禽存栏18490只。

2.发展目标:抓龙头带基地,抓示范创品牌;抓生态和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抓服务组织建设,促产业协调发展。将小杂粮纳入产业化轨道,创具有绿色认证标志的小杂粮品牌。发展草业,挖潜秸秆潜力,以草促畜,实现种植与畜牧产业互促互补、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3.区域发展措施:①提高小杂粮产业的组织化程度。成立小杂粮专业协会,对小杂粮生产进行协调、指导,确保小杂粮生产有依托,加工有方向,销售有目标。②强化小杂粮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增加科技投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着力发展绿色、有机小杂粮。谋划龙头加工企业,实现加工、包装增值,提升档次,创出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③发展草业,恢复草场植被。实施天然草地植被恢复与保护工程,改良草场6万亩,人工种草4万亩。

五 丘陵林渔游资源产业区(Ⅴ):位于易县中心地带,介于丘陵与浅山过渡区域。总面积218.3km2,涉及梁格庄、西陵、大龙华、安格庄4乡镇,40村、10404户,35874人。具有山地和丘陵双重地理特点。蓄积着全县95%以上可养水面资源。.有以山水为景的南湖和龙湖、以生态景兼道教文化的云蒙山、科教兴村的柴厂华夏第一村和最具近代文化特色的清西陵等。集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一体,是全县旅游功能较完善、旅游品种最多的区域。

1.产业特点:①统揽全县水产养殖于一区。渔业是本区的优势产业。全县水产养殖95%的资源和产量均出自本区,渔业产值占该区农业总产值25.6%,占全县渔业总产值的92.6%。②旅游业蓬勃发展。该区旅游业堪称全县旅游业的“龙头”。景点多,品牌多,功能较完善,旅游直接收入占全县旅游总收入的81.2%,综合收益占91.4%。

2.发展目标:发展林草,改善生态;挖潜水面资源潜力,提高水产养殖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 产出量;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整体功能。把该区建成生态环境优美、水产丰富、风光秀丽的水产之乡和旅游胜地。

3.区域发展措施:①发展林草,改善生态。景点周围适度发展观赏树种和经济林种;景区中、上游营造水土保持林,保土固沙;配合实施天然草地植被恢复与保护项目,改良草场,为发展牧渔业奠定物质基础。②改造中低产水面,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开发不同水层资源发展立体养殖;科学施肥,提高水面肥力;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水产品科技含量;适度发展网箱养殖,以其高投入获取高产出、高回报;完善经营机制,培育加工企业,使渔业生产纳入产业化轨道。③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旅游整体功能。加强休闲度假、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建设龙湖碧枫斩度假村、南湖旅游综合开发和中义村度假村等项目。④加大宣传力度,创旅游品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多渠道、多方位 地进行宣传,提高知名度,创旅游品牌,以此推动全县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六 浅山林牧矿资源综合产业区(Ⅵ):位于易县西南部,总面积721.8km2,全为山地。涉及管头、七峪、甘河净、坡仓、乔家河、良岗等9乡镇,74个村、13157户,42404人。区内局部小气候明显,林、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分布广泛。

1.产业特点:①林业生产的突出位置。该区是全县林业生产的重点区域之一。干果产量占全县总量的23.9%,其中板栗占60%,花椒占54.65%。有林面积位居各区之首,占全县的27.6%。②畜牧业是实施易县“西繁东育”战略的仔畜繁殖区,每年为东部平原区域提供大量仔畜。畜牧业产值占全区总值的42.6%。③矿产建材业发展迅速。金矿、铁矿采炼和花岗岩大理石开采加工发展迅速。有各类开采加工企业140家,从业人员3010人,产值达到28200万元,占非农总产值的52.1%。

2.发展目标:以植树种草、改善生态为基础,以发展畜牧、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为着眼点;以发展矿产加工、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区域经济为目标,建成易县西部生态环境良好、牧业生产兴旺、矿产业发达的林、牧、矿协调发展的综合产业区。

3.区域发展措施:①植树种草,改善生态。植树造林采取生物与工程措施、飞播与人工造林、水保与经济林三个结合。搞好退耕还林,确实把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大力开展人工种草、改良草场,尽快提高植被覆盖度。②丰富山区绿色土特产品生产。柴鸡生产推广以放牧为主及相配套的饲养技术,提高肉蛋的“野味”,迎合消费者心理,满足市场需求。干果生产要扩大栽培数量,加强对现有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 果树的技术管理,提高干果的总体规模和效益。③划区轮牧,科学管理。以村为单位,将牧场划分成若干个放牧区,实行轮封轮放。倡导舍饲圈养,减轻对草场的践踏和压力。④规范开采行为。严格“矿产法”,打击无证采矿、越权越界等违法行为,对矿山实行统一规划,科学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⑤优化资源配置。引入专业勘探队、投资商、项目与人才;优化资源配置与环境,实行集约化经营;抓综合治理,尾矿回填和矿区绿化,实现开发与治理同步。

七 浅山林牧矿电游资源综合产业区(Ⅶ):位于县城西北边界地带,总面积470.26km2,全为山地。涉及紫荆关、南城司、大龙华3乡镇,50个村,10878户,33968人。区内气候温凉,林牧和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独一无二,旅游资源特色明显。

1.产业特点:①林牧业是该区的基础产业,其产值占到了农业总产值的46.5%。②矿产业发展迅速,建筑砂、黄金、大理石、铁粉、麦饭石等生产均占据全县矿产业的半壁江山。年产值15190万元,占本区非农业总值的51.3%。③小水电已成为全县水电事业的支撑,对全县工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④旅游是近年来形成的一个朝阳产业。以紫荆关景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景点的开发已初见成效。与清西陵景区相呼应,对全县旅游业产生了良好的互补作用。

2.发展目标:立足资源,放眼市场,抓招商引资,促地方经济。以矿产采加和荒山拍卖为突破口,以科技、体制创新为动力,以生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为起点,以旅游开发为后劲,把该区建成林牧同进、矿电并举、旅游互动的林、牧、矿、电、游协调发展的综合产业区。

3.区域发展措施:①加强科技培训,普及农业常规技术,并改善提高农民对合理开发农业资源的认知能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②发展绿色农业。改善土壤环境和理化性状,保持水、肥、气、热因素协调。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科技含量。使绿色成为农业的主调。③林牧资源协调利用。科学实施封山育林,保护天然植物;加大人工造林,加速荒山绿化。牧业实施划区轮牧,以草定畜,适度舍饲,永续利用,实现林牧并进。④培育龙头企业。扶植南城司杏仁加工厂,谋划小杂粮、干果、柴鸡蛋等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矿业重点建设紫荆关东明石材开发、国际博览厅、胜利村铁矿厂等项目。⑤整合矿产资源,优化开采结构,提高开采技术含量。做好环境监管,采用适用的环保技术,确保开发治理同步、经济与生态共存。⑥增加投入,加快水电、旅游产业发展。加快紫荆关六级水电站、胶东口水电站和琵琶台水电站建设。调整旅游产品结构,注重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绿色纯天然产品等,实现旅游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八 深山林牧生态旅游产业区(Ⅷ):位于县城西北部边界,面积71.5km,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 全为山地。涉及蔡家峪一个乡,5村,898户,2482人。区内气候凉爽,环境宜人,林牧资源丰富,有颇具生态特色的旅游资源。

1.产业特点:①林牧业是该区的主导产业。林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7.5%。林业既为本区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全县重要的林产品生产基地,生态西北大门的守护者。畜牧业,人均肉类总产量183kg,居全县之首。人均畜牧业产值1011元,接近一区水平。也是全县獭兔养殖基地。②土豆产业已渐起步。马圈子土豆种植颇具特色,个大、淀粉丰富,面甜适中,口感颇佳,深受市场亲睐,是当地的优势品种。③生态旅游迈出可喜的一步。已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整合,修路改善了交通条件,来此旅游的人数逐渐多了起来。2003年旅游收入25万元。

2.发展目标:以生态建设为着眼点,以生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为突破口,以生态旅游开发为杠杆,以致富农民为目标,全面实施“生态建设奠基、绿色生产搭台、旅游开发唱戏”的发展战略,把该区建成林牧生产无害化、生态环境优良化、旅游产业特色化的林牧生态旅游第一区。

3.区域发展措施:①着力林业建设,提高生态质量。封山育林,兼顾人工林。注重立体布局,山上用材、防护林,山脚栽培经济树种,做到适地适树。严格林木管理,改造低质林,确保林木蓄积“长”大于“消”。②加强牧业管理。科学规划草场,封育近山草场,开发远山草场,鼓励舍饲圈养,积极改良草场,增加牧草总量。③发展有机农业。提高农民对绿色有机农业重要性的认识;改善立地条件,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产出量,以充分发挥自然地域优势。④培育龙头企业。注重对小杂粮、土豆初深加工、林果贮藏包装等骨干企业的培育,组建农副产品销售中介组织,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⑤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强化宣传,突出生态特色。统筹发展旅观光农园、森林旅游、民宿农庄等多种旅游产品。丰富旅游文化,提高旅游品位。建立旅游服务站,健全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真正成为生态观光旅游的乐园。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

《县域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篇2

2006 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之后,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一度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不少地方政府也着手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的监测工作。 初期的研究成果多为定性分析,主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评价标准、指标选取和评价方法等问题。 其中具代表性的是李明贤、[1]周亚莉、[2]张磊[3]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5 个方面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 郭翔宇等[4]则从新型农民、发达农业与和谐农村三个方面建立了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并详述了加权求和法、 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3种测评方法。 随后,出现了一系列关注地方新农村建设的实证研究。 王学军等[5]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6 年我国27 个省(区)的农村投入水平、政府效能发挥和新农村建设绩效进行客观综合评价,并运用聚类分析探索各地区在上述3 个方面的表现水平和特征差异。 汤惠君等[6]对广东省省级新农村建设的实现程度和制约因素进行了测评和分析; 周曙东[7]、王富喜[8]等分别对江苏和山东两省地市级行政区划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测评和比较,后者还利用聚类分析法将山东省17 个地市分为6 种类型, 进一步分析了新农村建设的地域差异特征;王晓丽等[9]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吉林省县市级行政区划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对3000 户农民的抽样调查;同样利用实地调查数据,李树德、[10]李虹[11]等分别以天津市和湖南省的行政村为对象进行了测评。 然而,2009 年之后就鲜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学术期刊之上,2010 年以来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董立彬等[12]在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新农村建设进行测评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计量模型,探讨影响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以及不同影响因素对其发展水平的驱动与制约作用。 张广胜等[13]基于调查数据对辽宁省45 个乡镇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通过文献回顾,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目前有关新农村测评指标体系的理论和方法已经较为成熟,但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需要不断根据各方面情况的变化来调整和修订建设重点及目标,这客观上要求测评指标体系与时俱进,因此相关研究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仅构建指标体系而未作实际测算的文献中所选取的指标虽然往往更具代表性,但缺少足够的常规统计数据支持,很难应用于实际测算。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大多数实证研究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地选取替代指标, 这无疑会大大降低评价结果的可信度,而另一部分实证研究则被迫采用高成本的抽样调查方式获取数据,这又使得监测工作难以实现长效化。 第三,现有实证研究中以县级行政区划作为评价对象的很少,而在实际工作中县(市、区)往往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者和实施者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基于县域数据的测评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但是,目前很难在公开统计资料上查找到充足的县域数据,这大大阻碍了相关研究的开展。

本文认为,导致新农村测评研究昙花一现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农村统计调查工作还比较薄弱,以至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者们很难从统计部门那里获得他们最想要的数据,或是得到的数据不够准确。 但不可否认的是:对新农村建设进行定量评价研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它能够使我们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实现程度、清晰判断新农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 进而明确未来的工作重点和方向。因此,不能仅因数据获取方面存在困难就放弃这项工作,反而应该通过对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来发现当前农村统计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和完善的方向,实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统计调查工作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 本文得到了湖北省统计局的大力支持, 数据可信度有较强的保障。 我们以县域数据为基础,对湖北省县、市、省三级行政区划的新农村建设均进行了测评,并试图通过与统计调查部门的长期合作和良性互动,建立湖北省新农村建设长效监测机制。

二、湖北省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测评对象及地区分类

本文的基础测评对象是从湖北省103 个县级行政区中挑选出来的80 个涉农县(市、区),这80个县(市、区)所拥有的农业人口占全省农业人口总数的98%。 基于县域数据,对省、市两级地区的各项指标也进行了测算。

由于各县(市、区)的自然禀赋差异较大,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不尽相同, 为使评价结果更具可比性,以便能够对各县(市、区)的新农村建设测评结果进行分类比较及排名,本报告依据省内各地区地势地貌特征和土地利用方向上的差异,参考《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将所选的80 个县(市、区)分为A、B两类地区(见表2)。2

A类地区:以平原为主,具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自然禀赋和区位条件,大致包含《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中所划分的武汉城市圈都市连绵区、鄂中工农业协调发展区、鄂中南农业发展区和鄂北工农业协调发展区。

B类地区:主要是山地、丘陵、水源地、生态保护区,耕地稀少,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发展非农产业的自然条件不佳,森林覆盖率高,部分地区属于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地区。 大致包含《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中所划分的武汉城市圈外围生态屏障区、 鄂西生态旅游区、鄂西南生态农业区和鄂西北生态屏障区。

(二)指标解释、目标值和权重的确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确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目标。 党的十八大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 “ 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目标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不断更新。 因此,本研究并没有试图确定湖北新农村建设的长期目标, 而是以2020年为节点设定了阶段性目标值。 按照设想,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届时评价指标体系也需要在指标选取和目标设定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本文构建的湖北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四化同步5 个一级指标及25 个二级指标(见表1)。 与已有文献中的评价指标体系相比,本文在指标选取上有以下几点不同:(1)所选指标数据全部来自湖北省统计局农业统计报表,数据来源统一、稳定、可信度高,适用于长期监测;(2)将“四化同步”指标纳入新农村建设评价体系中作为一级指标;(3)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准确性,本文暂时未将“管理民主”这一发展目标纳入监测体系当中。

1. 评价指标

(1)生产发展A类指标,包括7 项二级指标,分别是:A1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用以综合评价一定区域内的生产发展水平)、A2 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用以衡量农业劳动者的生产效率)、A3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指数(用以反映农业组织化程度)、A4 万人农业技术人员数(用以衡量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A5 常用耕地有效灌溉率(用以反映农田水利建设情况)、A6 万亩耕地拥有农机总动力(用以衡量农业机械化水平)、A7 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用以反映农业服务化水平)。

(2)生活宽裕B类指标,包括5 项二级指标,分别是:B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用以反映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情况)、B2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用以反映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情况)、B3 农村社会保障指数(用以反映农村社会保障水平)、B4 农村医疗服务指数(用以反映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和B5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用以反映农村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情况)。

(3)乡风文明C类指标,包括4 项二级指标,分别是:C1 农村居民文化娱乐支出比重(用以反映农村居民精神文明程度的高低)、C2 农村教育普及指数(用以衡量农村教育水平)、C3 农村文体娱乐设施健全指数(用以反映农村文体娱乐设施的建设维护情况)和C4 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指数(用以反映农村社会治安状况)。

(4)村容整洁D类指标,包括4 项二级指标,分别是:D1 自来水受益村所占比重(用以衡量农民生活卫生状况)、D2 垃圾集中处理的村所占比重(用以衡量村庄清洁状况)、D3 森林覆盖率(用以反映农村实现绿化程度和居住环境)和D4 乡镇公路密度(用以衡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5)“四化”同步E类指标,包括5 项二级指标,分别是:E1 非农产业劳动力比重、E2 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E1 和E2 用以反映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及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程度)、E3 人口城镇化率、E4 城乡居民收入比(E3 和E4 用以反映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及城乡一体化程度)、E5 农村居民信息化指数(用以反映农民对信息产品的消费能力及信息获取能力)。

2. 目标值的确定

如前所述,本文中所涉及到的目标值指的是“以2020 年为时间节点确定的阶段性目标值”。 每项指标的具体目标值都是在查阅大量文件、规划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湖北省实际情况推算出来的。2

3. 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大量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初步确定了指标权重,进而通过广泛征求专家意见、专家打分的方法,进一步对指标权重进行了修正,最终确定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监测指标权重(见表1)。

4. 实现程度的计算

首先,二级指标实现程度的计算

(1)对正向指标

其中:f(Xi)为第i个指标的实现程度;Xi为第i个指标的实际值;Xmax为第i个指标的正向目标值。

(2)对逆向指标

其中:f(Xi)为第i个指标的实现程度;Xi为第i个指标的实际值;Xmin为第i个指标的逆向目标值;Xmax为第i个指标的上限值。

然后,采用加权合成法计算新农村建设阶段性目标总体实现程度和各一级指标的实现程度。 新农村建设阶段性目标总体实现程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F为新农村建设阶段性目标总体实现程度;F(A)、F(B)、F(C)、(D)、F(E)分别为各个一级指标的实现程度;bAi、bBi、bCi、bDi、bEi分别为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

三、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综合测评结果与分析

为了科学地反映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本文对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结果显示,2009、2010 和2011 年, 湖北省新农村建设阶段性目标的总体实现程度分别为63.7%、69.3%和74.6%,依次比上年提高5.6 个百分点和5.3 个百分点(见表1)。

从生产发展来看,2009~2011 年的实现程度分别为58.3%、64.6%和73.5%,3 年间提高了15.2 个百分点,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提高了4.1 个百分点。 在反映生产发展的7 项指标中,耕地有效灌溉率、万亩耕地拥有农机总动力和万人农业技术人员3 个方面的实现程度很高,2011 年分别达到了96.7% 、96.6% 和91.5% , 比2009 年份分别提高了5.2、12.2 和21.5 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指数方面实现程度较高,2011 年分别达到了80.6% 和78.9% , 比2009 年分别增长了6.9 个百分点和10.9 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实现程度较低,2011 年分别为63.7%和58.7%,但增速较快, 比2009 年分别提高了17.2 个百分点和18.3 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进一步提高湖北省农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还有很大的空间,应作为今后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从生活宽裕来看,2009~2011 年的实现程度分别为64.4%、69.6%和77.1%,3 年间提高了12.7 个百分点,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提高了3.2 个百分点。 在反映生活宽裕的5 项指标中,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和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方面的实现程度很高,2011 年达到了98.8%和100%, 分别比2009年提高了3.8 个百分点和2.3 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社会保障指数和农村医疗服务指数的实现程度较低,2011 年分别为69.0%、64.5%和71.8%, 但增速较快, 比2009 年分别提高了18.6、23.5 和5.8 个百分点。 因此,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加强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是今后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从乡风文明来看,2009~2011 年的实现程度分别为80.6%、80.7%和77.2%,3 年间下降了3.5 个百分点, 促使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下降了0.5 个百分点。 从反映乡风文明的4 个方面看,农村教育普及指数和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指数的实现程度较高,2011 年分别为86.1% 和88.9% ,2009 年分别为81.2%和95.7%。农村文体娱乐设施健全指数的实现程度较低,2009~2011 年分别为54.2% 、53.6% 和53.4%。 农村文化娱乐支出比重下降明显, 从2009年的84.8%降低到了2011 年的74.5%。

从村容整洁来看,2009~2011 年的实现程度分别为55.9%、60.5%和66.9%,3 年间提高了11 个百分点, 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提高了1.7 个百分点。 从反映村容整洁的4 项指标看,森林覆盖率和乡镇公路密度的实现程度很高,2009~2011 年均已达到或将达到100%, 但在自来水和垃圾处理方面较为滞后,2011 年的实现程度仅为61.5%和39.0%,比2009 年分别提高了9.9 个百分点和20 个百分点。 因此,新农村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大对饮水安全和村庄清洁方面的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

从“四化”同步来看,2009~2011 年的实现程度分别为63.1%、74.1%和77.0%,3 年间提高了13.9个百分点, 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提高了2.5 个百分点。 从反映“四化”同步的5 个指标看,非农产业劳动力比重和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实现程度较高,2011 年分别为91.5%和89.4%,2009 年也达到了89.9%和90.4%的较高水平; 人口城镇化水平和城乡收入比的实现程度较低,2011 年分别为64.7%和66.8%,但增速较快,比2009 年分别提高了18.2 个百分点和9.5 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信息化发展迅速, 实现程度从2009 年的60.0%快速上升到2011 年的79.5%。 由此可见,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来提高城镇化水平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今后在“四化”同步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2009~2011 年湖北省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总体特点是: 乡风文明方面的实现程度最高,但2011 年略有下降;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和“四化”同步方面的建设进程稳步提升,后两方面建设水平比生产发展建设水平略高; 村容整洁方面建设滞后, 但仍在缓慢提高。 从新农村建设的25 项指标看,农业技术人员、耕地灌溉、耕地的农机动力、恩格尔系数、住房、社会治安、森林覆盖率、乡镇公路、非农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实现程度较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人均收入、社会保障、文体娱乐设施、自来水、垃圾处理和城镇化等指标的实现程度较低。

四、湖北省新农村建设分地区测评结果与分析

由表2 可见,A类地区(武汉城市圈都市连绵区和鄂中南区)的实现程度明显高于B类地区(鄂西北区、鄂西南区和武汉城市圈外围生态屏障区),大中城市郊区和邻近县(市、区)的实现程度明显较高。 具体来看,受地理条件、自然条件及发展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湖北省不同县(市、区)的新农村发展程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A类地区,大部分县(市、区)的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都超过70%,低于70%的县(市、区)主要集中在鄂中南农业发展区( 松滋市、 公安县、 江陵县、 监利县、 洪湖市、 天门市)。 在B类地区(鄂西北区、鄂西南区和武汉城市圈外围生态屏障区),由于交通不便、特色产业和乡镇工业欠发达, 新农村发展实现程度普遍偏低,大约在60%左右。 武汉市、宜昌市和襄阳等(特)大城市及周边地区新农村发展的实现程度较高,2011 年几乎都达到了80%以上,汉南区、宜都市和当阳市位居前三甲,分别为89.5%、88.1%和87.7%。

由表3 可见,地级(直管)市之间新农村建设总体实现程度的最大差距已达到30%,而且这种差距仍在扩大。 2011 年,在17 个地级(直管)市中,武汉、潜江和宜昌新农村建设总体实现程度分别为86.6%、82.5%和82%,位居全省前三甲,而十堰、 恩施则位居最后两位,其新农村建设总体实现程度仅为61.8%和56.3%。 另外,这种差距仍在扩大,从2009年到2011 年的3 年间, 恩施州和十堰市的新农村发展实现程度分别提高了7.9 个百分点和10.3 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0.9 个百分点的平均水平。 同期武汉、宜昌和襄阳的新农村发展实现程度则分别提高了14.4、14.3 和13.1 个百分点。

由表3 还可以看出,在5 个一级指标中,生产发展和“四化”同步两方面的实现程度地区差异最大,缩小新农村建设进程地区差异的关键在于协调地区间生产发展水平,而缩小地区间“四化”同步的差距则是重要突破口。 具体来看,2011 年,十堰和恩施州在生产发展方面的实现程度仅为48.0% 和44.8%, 居最后两位, 分别比全省的实现程度低了25.5 个百分点和28.7 个百分点。 而新农村发展实现程度较高的宜昌、武汉、潜江和襄阳则在生产发展方面位居前列, 分别达到89.8%、83.4%、80.7%和79.2%。 十堰和恩施州在 “四化”同步方面的实现程度为60.6%和54.7%,也居最后两位,比全省平均水平落后16.4 个百分点和22.3 个百分点。 鄂州、潜江和武汉在“四化”同步方面的实现程度位居全省前三甲,依次为94%、91.2%和88.7%,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14.2 和11.7 个百分点。

五、结语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四化”同步5 个一级指标及25个二级指标的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湖北省103 个县级行政区中挑选出80 个涉农县(市、区), 并依据其地势地貌特征和土地利用方向上的差异,将所选的80 个县(市、区)分为A、B两类地区进行了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的测评,对省、市两级地区的各项指标也进行了测算和比较。 结果表明,若以2020 年新农村建设阶段性目标为节点, 截至2011 年,湖北省新农村建设已走完了接近四分之三的进程, 新农村建设进入后期阶段。 若能基本维持2009~2011 年间新农村建设的提升速度, 则有望在2020 年之前提前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与此同时,由于湖北省新农村建设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因此全省今后应该在村容整洁和生产发展方面下大功夫,并努力协调地区间生产发展水平,缩小地区间“四化”同步方面的差距。

摘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的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县域数据,利用加权求和法对2009~2011年湖北省80个涉农县(市、区)、13个地级市及全省整体的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进行了区域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以2020年新农村建设阶段性目标为节点,截至2011年湖北省新农村建设已走完了接近四分之三的进程,进入后期阶段;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的区域差距较大,平原地区的实现程度明显高于山地、丘陵地区,大中城市郊区和邻近地区的实现程度相对较高,地级(直管)市之间实现程度的差距最高已达到30%,而且差距仍在扩大,生产发展和“四化”同步两项一级指标实现程度的地区差异最为悬殊。

《县域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三农”问题;农村劳动力开发转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in Hubei

NIE Hui-ping WANG Pei-gen2,GUO Yi-fu1

(1.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s and Humanities,Changdei 415000,China;

2.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The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and the county economy should develops together with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This paper analyses “ the problem of countryside; peasant and agriculture”of the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ubei, suggesting the mode which can speed up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er system of human resources, and illustrating the strategic measures of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ubei.

Key words: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roblems of countryside, peasant and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nd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1],是国民经济以及省、地区经济的重要基础。湖北作为我国中部农业大省,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明显落后于东部发达省份,并且湖北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力过剩的欠发达省份,大量的劳动力依附于有限的耕地上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成为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湖北县域经济转型发展面临“三农”问题

(一)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不足,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缓慢

湖北省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依然过高。2004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 020.0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比2000年也提高了0.7个百分点。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总体水平比较低,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能力不强。2005年农民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为7.6%,其中政府组织的占1.7%。农村城镇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建制镇中无规模以上企业,常驻人口不足5 000人的微型镇还占很大比重,不能有效发挥城镇功能。

(二)农业效益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湖北省农业经营规模较小,先进适用技术难普及,农业的成本难降低,农产品市场价格难提高。2003年以来,化肥、种子、农药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平均上涨50%左右,2004年粮食、棉花、油料每亩生产成本分别比2002年上升了1.8%、3.2%、12.9%,而粮食、棉花、油料近两年销售价格稳中趋降。WTO协议保护期满后,全省农产品面临来自国外的更大竞争压力。

(三)农民收入水平比较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任务艰巨

2005年湖北省和全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 099元和3 25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90:1,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2005年为0.3140。全省农民收入已连续五年处于低迷徘徊期,2002年增长率为3.9%,如果扣除税改这一因素后,农民人均实际增幅为2.8%,比2001年的3.7%的增幅还低0.9个百分点。

(四)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制约了农村进一步发展

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的比例为87.4%。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左右,初中文化的占52.8%,高中及中专文化的占12.3%,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占0.3%。随着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年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留在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文化水平更低,不能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五)体制和政策障碍仍然存在,改革创新面临很大困难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体制、“以钱养事”的农村公益性事业发展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现行政策体系还没有完全摆脱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的就业、流通、信息和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十分薄弱,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发育不足,市场机制难以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发展县域经济的互动性关系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就是要使农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而在目前我国存在严重资源制约,人地矛盾突出的情况下,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大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因为作为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人的自由流动会提高要素生产率,带动经济的发展,从而拓宽了就业空间,扩大了经济活动总量。人力资源产业间流动的根本动因在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总是从比较低级的经济部门流向较高级的经济部门。而正是这种流动,使较多的人集中于劳动生产率较高、经济产出量较大的较高级产业部门,其结果是县域经济的增长加速。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同时,减少了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增长和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从而使农业生产效率与效益得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不仅加快了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也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农村经济结构得以优化,用工业带动农业发展,增强了农村综合实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传统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通过在二、三产业和外出就业,不仅挣了钱,还受到现代工业和城市文明的熏陶与洗礼,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他们中的不少人回归故里或投资农业或创办企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世界银行等机构的研究表明,我国劳动力重新配置——由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流动,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大约在16%到20%。另有学者估计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工业、服务业,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平均9.2%的GDP增长率的贡献为16.3%。可见,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特别是向非农产业等高生产率部门的转移,不仅拉动了消费需求同时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样,县域经济的发展也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伴随经济发展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产业结构的变动,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经济活动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 ·库兹涅茨搜集和整理了二十多个国家的庞大数据,把其中某些国家的国民收入、劳动力在第一、二、三产业分布状况的变化趋势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随着年代的推移,农业部门 (即第一产业)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比重)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2]。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将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县域经济发展的直接结果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县域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工业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最常用的衡量指标有三个:人均GDP,工业增加值比重(或制造业增加值比重),非农就业比重[ 3]。可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本身就是工业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首要解决的是他们的就业问题,为其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这必须通过加快工业发展来实现。20世纪90年代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17万个,而分散居住的农村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聚集,增加对电力、交通、供水、餐饮、娱乐、商业及社区服务等需求,又反过来刺激了工业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85万个。这个数据在湖北尤为明显,据测算,湖北省服务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增加就业人数130万人。农村人口在转向二、三产业过程中减少,可有效地促进农村有限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从而提高土地的规模经营和为资本和技术集约程度创造必要条件,从而推动农业发展。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县域城镇化的关系

城镇化,就是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化的同时,实现劳动力与人口向城市、城镇的集聚的过程。而在城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自由就业,其核心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转移,就没有城镇化。这是因为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向城镇聚集的过程,随着城镇产业的聚集,带动了产业的分工和就业岗位的增加。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二、三产业就业和定居,同时也带动资金、资源向城镇的流动和聚集,引导工业和第三产业向城镇相对集中。在规模经济与聚集经济效应共同作用下,企业交易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和产业规模化,进一步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扩大空间。尤其是随着城镇产业和农村产业的关联强化,带动了农村非农产业和服务于农业的相关联产业的发展,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提供了就业岗位,也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城市产业对农业的影响,提高了农业劳动力生产力,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三、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选择与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开发体系构建

(一)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选择

目前,湖北省劳动力转移面临两大困难,一方面存在着数量庞大、素质偏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城市化发展滞后,城市吸纳劳动力容量有限。这一背景决定了,试图用任何单一的转移模式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都是不现实的。吸取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再结合湖北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走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相结合、转移数量与质量并举、农业内部转移与非农产业就业相结合的路子,实行农村就地吸收、城市异地分流、内外多元输出、转移创业相结合的转移模式。城市经济圈辐射区与非城市经济圈辐射区、县域三次产业合理发展地区与三次产业尚未合理发展地区,转移模式选择应有不同侧重点。其着眼点是鼓励发展县域经济与城市圈经济的发展,在农村就地转移与向大、中、小城镇转移的前提下,深化与延伸农业产业,合理发展与改造城市产业,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务工收入与务农收入差距,加快制度创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制度与组织、技术空间,并充分各种模式的作用,完成二元结构的转换,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构建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开发体系

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仅局限于转移的方式途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结合县域经济发展,构建全方位、立体的劳动力开发转移系统: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为载体与桥梁;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民营经济和农村现代化服务业为重要就业渠道;以调整产业结构,用科技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为关键,以大力提高农村人口科技文化素质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为根本;以政府推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城乡统筹制度环境为保障。具体讲就是,统筹城乡制度,使城乡劳动力转移不受体制障碍的影响;构建城市化、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与农村人力资源互动的环境系统;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为农村人力资源有针对性的转移搭建桥梁;建立覆盖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培训系统,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储备人力资本;选择适合湖北农村劳动力特点和现实情况的转移模式,即三个结合: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国内转移劳务输出相结合,输出与回流创业相结合。以上各维度的开发,其自身都形成一个循环系统,且各维度间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促进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和经济的发展,如图1所示。

四、促进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

根据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事例,再结合湖北实际,当前湖北壮大县域经济除了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发外,要继续实施“一主四化” 的发展战略,加快信息化发展,发展特色经济。

(一)实施“一主四化”发展战略

即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及信息化与国际化的发展。激励民间创业,加大民营经济发展的力度。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最根本的是把人民群众的致富热情激发出来,形成全民创业的有利局面。当前要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为主体,大胆引进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引进资金、人才和技术,促进体制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延伸农业的产前产后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使农业产销环节联系起来,培育市场、企业、中介、农户四位一体的产业化组织结构。以工业化为核心,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和统领县域经济发展,通过工业化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及信息化与国际化。以县域和中心镇为依托推进城镇化,推进农民非农化和农村城镇化,最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以产业发展来建设城镇相关配套设施,增强其经济辐射力与带动力,使之成为重要的“增长极”和城镇圈[ 4]

(二)形成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特色经济

一是要建立专业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或农业园区。依据周边城市和全国城市的需求,大力培育农产品专业市场。着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挥其牵头作用,形成农户+龙头企业+市场的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格局。要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继续发展多样化和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二是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提高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应用能力。优化品种,努力培养农业技术人员,保证农业科技资金投入。第三是立足现有支柱产业特色和优势,这也是湖北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从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典型来看,基本做到了因县制宜,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培植产业增长点,从而发挥自己特有优势和潜力。事实上,湖北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和区域品牌,如以宜昌柑桔、秭归脐橙、罗田板栗、随州银杏等为代表的林特产业体系等。打造品牌、唱特色戏,应成为县域经济走上致富道路的有效法宝。

(三)进行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应体现在软环境和硬环境两方面。进行制度创新,改变政府职能和提高服务效率,按照“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行政审批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执法、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营造优良的信用环境,通过全局规划、强力监督,着力培植信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公民,强化信用制度、信用文化建设,加强信用管理,树立诚实守信的形象[ 4],这些都是营造良好软环境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鼓励发展覆盖全省的信息网络,使农村信息交流更快捷、硬环境更具吸引力。

五、结语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为了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将转移与开发并举,将劳动力转移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使两者之间呈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转移开发模式,制定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促进湖北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奋勤.县域经济发展与规划[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2] 金元浦.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及对文化发展的意义[EB/OL].http://www.culsky.com/thread.php?fid=22.

[3] 景普秋.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 武汉市委党校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湖北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初论[J].长江论坛,2004(2).

《县域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篇4

中共XX县委员会 XX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建好、管好、护好、经营好”农村“四好”公路为总目标,以“建设精品化、管护专业化、运营市场化”为总抓手,固本强基,助力经济,支撑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夯实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一、抓监管,注重质量,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精品化”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为彻底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运力不强、出行难等交通瓶颈,把通向XX生活的道路打通,我们不断加大投入,坚持标准,严格质量,依托以XX高速公路、302省道及XX公路为主的“A”型公路网络主骨架,扎实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6.1亿元,改造升级国省道2条,建设农村公路43条,使全县农村公路达到255条1489公里,通乡通村率实现100%,实现了物畅其流,人畅其行。在建设过程中,为把每条公路都建成精品工程和民生工程,在工作思路上,由重视扩大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在工作布 1 局上,由重视交通专项规划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多领域融合转变;在工作推进上,由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向与产业项目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等有机结合转变,确保了农村公路建设标准过关、质量过硬。我们的主要做法是,重点采取健全“两个体系”,严把工程质量关,一是健全专业监管体系,建立“政府监管、工程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保障体系,严把“三道关”,严把政府监管关,采取出台《XX县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加强对项目的约束管理,并与建设项目法人签订施工质量责任状;严把工程监理关,采取“驻地监理+旁站+流动监理”的方式,不留死角地对施工全过程监督;严把企业自检关,采取“随机抽查、联合检查”的方式,对工程进行质量把控。二是健全群众监管体系,组织道路沿途村屯组建由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组成质量监督小组,全程跟踪监督道路建设,为“家门口”的道路把好关,工程完工后,在他们签字认可后,方能通过验收。

二、抓责任,健全机制,推进农村公路管护“专业化”

农村公路建设是基础,养护是关键。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克服养护公路多、里程长、任务重、经费少等诸多困难,力争做到认识到位、主体到位、资金到位、治理到位、监督到位,努力将农村公路管好、护好、养好,让道路宽阔平坦,四季畅通,风雨无阻。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 2 健全架构,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在县级,成立农村公路管理站,整合地方养路费征稽分流人员;成立县路政大队,重要路段进行二十四小时巡查看守;交通局牵头,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组成常设综合执法办公室,多部门联动执法。在乡镇,全县10个乡镇组建9个农村公路管理所(XX镇、友谊乡县直所在地合并组建1个),每所配备3名工作人员,实行一岗双责,负责路政巡查和专业化养护工作;在村级,每个村选派2名路政协管员,进行本村(屯)内路政巡查。二是加大投入,在县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坚持养护经费“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将管理养护资金及人员工资等支出纳入财政预算,给予充足的财力保障。五年来,共投入养护资金4280万元,超过省补规定标准,满足了养护生产的需要。三是活化机制,实行分段作业机制,明确农村公路管理所人员分段养护责任,对由于超载产生新的大中修路段,自行解决维修经费;实行奖罚激励机制,每月进行联评打分,前三名红牌,倒数三名黄牌,奖罚措施对应到具体责任人和全体养护人员;实行联路计酬机制,对养路工人的养护工作,实行量化打分;实行成效考核机制,成立考核小组,将各乡(镇)、各部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到季度和年终考核,通过层层签状明责,兑现奖惩措施,提高管护实效。

《县域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篇5

【摘要】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作为立足服务“三农”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支持发展县域经济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本文以云南省Y县龙岗地区为例,分析其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并探讨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县域经济 问题 对策

云南省Y县龙岗地区,现有版图面积215平方公里,下辖7个村96个小组,总人口3.1万人。党的十六大精神以来,坚持以发展为先,实施了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商贸活镇的战略,使经济建设取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农村经济形成特色鲜明,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立足农业生产基础,加大了对苗木花卉、规模蔬菜和畜禽养殖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致富奔小康。目前,龙岗地区农业现已形成四大板块:苗木花卉面积达500亩;烤烟、蔬菜种植达10000亩;绿色畜禽饲养面积达1000亩,年出售牛、羊、鸡、猪等达2000万元;林木面积达5000亩;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地区工农业总产值不断上升。

一、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龙岗信用社经过积极的努力,业务突飞猛进增长,存款以每年18%左右的速度增长,至2012年5月底各项存款达到13391.29万元,各项贷款达到9003.12万元,业务发展欣欣向荣,但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相比仍面临巨大压力,因为专业银行撤并收缩,新增加的邮政银行业务在发展的初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就落在农村信用社的肩上,如何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环境,走信合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值得探讨和研究。

1、整合机构的经营现状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趋势和县联社的要求,县联社自2005年组建县级统一法人联社,即对辖区内网点进行了整合,人员、资金等金融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将龙岗信用社原有机构也进行了整合,合并成二个营业网点,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保留了一个农村信用社和一个分社,两个机构的负责人都在县联社统一法人的领导下,实行扁平化管理,在各自的阵地开展工作,互相没有业务冲突,都能互相兑付农补资金,对辖内客户办理信贷业务,县联社对二个营业网点增加了对外形象工程投入,对营业网点进行统一规划和改造。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营业危房进行重新装修;使农村信用社网点按全县营业网点信合标识进行统一更新和规范,面貌焕然一新。

2、推进乡村金融现代化服务

近几年来,在省联社现代化金融技术支持下,龙岗农村信用社也加快网点的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建设,实现二个网点与全国农村信用社之间的资金往来通存通兑;全面开通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和跨行交付业务,方便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异地存取款;定期开展“反假币”、“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促进金融知识在乡村的普及;并在辖区的农村信用社增设自动取款机,拓宽农村地区的金融结算渠道。通过这些措施,为居民提供便利、优质的金融服务环境,使辖区居民也享受到24小时自助银行服务。

3、人力资源配置得到优化

龙岗农村信用社二个分支机构,现有员工11人,其中有5人服务于网点门市业务。为优化网点人员的配置,龙岗信用社采取加强培训、末位淘汰、竞争上岗,鼓励员工参加继续教育等措施,促进信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同时,制定岗位轮换制度,将优秀的人才向营业重点岗位倾斜,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合理设置,保障了营业网点临柜人员综合素质,以维护农村信用社良好的外部形象和发展要求。

4、资金合理利用,兼顾城乡经济的发展

2004年以来,龙岗信用社坚持把以小额信用贷款为载体的信贷服务推向社会,收益有农业、也有工商业,受益最多是一般农户、农村专业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涉农企业。资金使用兼顾城乡、综合衡量的原则,把资金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落实到亟需资金的客户。截至2012年5月底,龙岗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9003.12万元,其中农业贷款7833万元,占各项贷款的87%,有效促进了该地区资金向支持以“三农”为主的方向发展,尽量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二、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支农后劲不足,影响了农村信用社支农业务的拓展

农村信用社虽然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但组织资金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向外吸收资金困难,农村资金市场又增加了邮政银行的竞争对手,由于邮政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结算方便,信息技术相也比农村信用社先进,加之国家一些政策对专项资金存入农村信用社的限制性、歧视性规定仍然存在,又使农村信用社在县域地区金融竞争市场上处于劣势。这些业务贯通和政策取向等客观因素给农信社造成了在城、乡资金组织上的障碍,形成了支农的后劲不足,进而影响了支农业务的进一步拓展。

2、信用环境和信贷程序制约,使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步伐缓慢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经过使用信贷风险系统、人行征信系统及信用村镇的创建,使县域地区居民的诚信意识有所提高,新增不良贷款得到较大的控制。由于农村信用社贷款以“小额、分散”为主要特点,其信贷业务的良性循环更有赖于良好的信用体系的支持,加上信贷风险程序的复杂性,很多优质的客户农村信用社不能为他们提供便捷的服务,仅龙岗农村信用社今年1—5月份发放各类贷款为1106笔金额3318.17万元,比上年同期1205笔金额3615.5万元,少投放99笔金额296.83万元,形成了信用环境和信贷程序不宽松,各种贷款都明确了“四包一挂”的责任追究制度,使再好的客户有上述的因素制约也只能爱莫能助。小额信用贷款证自2004年开展以来运行良好,但从2009年信贷风险系统上线运行以来,经营社只按章操作,不能灵活运用,使简单的信贷业务又设置成了复杂化,使这一品牌优势刚推广开又被制约,据统计2009年龙岗农村信用社全年发放贷款2973笔金额5956万元,而2010年全年发放贷款仅2872笔金额为4633万元,同期减少101笔金额4633万元,2011年贷款投放持续下降,其支农服务和内部效益相应也减少,与当地经济发展不能同步,这对即将包揽县域经济发展的农村信用社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3、因缺乏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使农村金融长期处于“两难”境地

目前,农村信用社除农户小额信贷外,其他贷款品种都须提供抵押或担保,而我国《担保法》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等集体所有的使用权不得用于抵押”,多数农户和农村经济实体因缺少所谓的“有效”足值抵押品和担保,使农户难以达到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的准入条件,同时,农村信用社面对农户发放的贷款由于小额、分散,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农村信用社不可避免地成为风险承担者。农村地区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使农村金融长期以来面临农民贷款难和农村信用社难贷款的“两难”问题。

4、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上的滞后使其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受限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三农”对高效快捷金融品种和现代化金融服务手段需求与日俱增。而目前农村信用社服务手段仍然以存款、贷款、结算三大传统业务为主,支持结算体系残缺,电子化建设滞后,金融技术创新、工具、理财等创新产品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使其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受到极大的限制。

三、解决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建议

1、多方努力,多渠道解决农民贷款难和农信社难贷款的“两难”问题

一是政府部门出台农村抵质押担保政策或措施,使林木所有权及农村房产等真正成为农户向农信社贷款的有效融资担保标的;二是继续推广农户、小企业3至5户的联保制度,2008

年联保贷款推行以来,龙岗信用社共发放联保贷款1950多万元,有效及时地解决了农村个体企业户的燃眉之急,深受用户好评,且没有一笔形成不良;三是建立农贷担保基金,专门为农户贷款提供担保;四是农信社应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村特点的客户评价体系,把农村各类信贷资金需求对象纳入信贷评价范畴,推广农民住房贷款、农用大型机具购建贷款、被征地农民创业贷款等信贷品种。

2、加强合作,解决农信社支农资金紧张和清收不良贷款难的问题

一是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争取国家对限制到农信社开户结算的有关规定进行修订,使农信社在资金组织渠道上与国有商业银行享有同等待遇,从而扩大其支农资金来源,增强后劲;二是加强与政府农资部门的沟通,争取其向农信社推荐优质支农项目,帮助农信社拓宽信贷服务领域,促进其支农资金的良性循环;三是加强与司法、纪检等部门的沟通,使定期召开银政联谊会成为制度,借助合力提高农信社依法收贷的效果,尽可能地减少农信社支农资金的损失。

3、完善机制,改善信用环境,解决县域地区经济信用环境差的问题

一是各级政府应在优化信用环境、支持信用社信贷投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建议地方政府牵头建立支持“三农”发展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降低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大户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二是大力开展“信用工程”,按照方便、灵活、安全的要求,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次数不限、周转使用的程序办理。同时信贷人员还应坚持走出社门,访农民家、知农民情、助农民富,从根本上扭转农民“贷款难”问题,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

4、加快创新,解决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水平滞后的问题

个人金融业务市场在农村有极大的开拓潜力,农村信用社应在完善电子化网络平台的前提下,借鉴商业银行先进的产品和技术进行创新,开发适应于农村市场的电子金融服务产品,创建自己的金融超市,特别是小额信用贷款能简化的就要简化,采取一次授信,余额控制,周转使用,随用随贷,最好的办法,把授信额度在与用户签订相关协议后直接存入信用卡,使用信用卡来取代繁杂的办贷程序,要把以小额信用贷款为载体的信贷服务做活做强,不断丰富自己的特色产品,建立农村信用社自己的金融品牌。同时,根据县域地区客户的不同需求,对地区市场进行科学的细分,准确定位,寻找市场的空白点和不足点,向地区居民提供个性化、差别化的优质服务,通过提升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推进农村信用社向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县域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篇6

巴彦县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的腹地,松花江中游北岸,幅员3137.7平方公里,下辖18个乡镇、116个行政村,全县现有人口70万。巴彦县开发较早,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系女真人发祥地,“巴彦”一词取自满语“巴彦苏苏”,即“富贵的村庄”的意思。全县“三山一水六分田”,这里土质膏腴,物产丰饶,资源丰富,山川秀美,生态优越,农业特别发达,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商品猪、商品鱼、大豆出口基地县和秸秆养牛示范县,曾多次被评为全国和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先进县。

在过去的一年里,巴彦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强工兴农,加快发展,振兴巴彦。他们提出了“工业强县”、“农牧富县”、“开放活县”、“和谐兴县” 的奋斗目标,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工贸并举和劳务输出等产业,全县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都取得了新的显著成绩。其中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53亿元,同比增长14.5%,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1.4个亿,同比增长2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188元和4616元,同比增长14.1%和16.8%。2007年巴彦县还获得了“全国生猪生产调出大县”的荣誉称号并获得了国家的1500万元资金奖励。回顾过去的一年,巴彦县主要抓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全面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大力度进行招商引资,县域经济质量和效益增长明显提升。

巴彦县的领导充分认识到,只有发展工业,走工业化的路子,才能使县域富强,才能让农民增收,才能使农业更好地增值并让广大的农村受益。为此,巴彦县确定了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对全县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区四镇五大经济板块”的总体布局,即优先集群、集约发展工业经济,通过工业拉动农业产业化,同时发展粮食经济、牧业经济、商贸经济、加工经济、劳务经济五大经济板块。2007年巴彦县积极完善了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工业园区集中,先后有66个项目落户巴彦县,到位资金

5.15亿元。其中广西南华糖业、哈尔滨东北精密轴承和国能生物发电等诸多国内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巴彦县。与此同时,巴彦县坚持“放手、放开、放活”的原则,积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去年实现增加值18亿元,占全县工商税收的85%,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7年巴彦县总共投入1.65亿元的新农村建设资金,实施

了“十项惠农工程”,发展了“五大产业”。即标准化发展粮食产业,全县种植优质玉米230万亩,绿色水稻30万亩,粮食总产达到34.99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被评为全粮食生产先进县。规模化发展畜牧业,巴彦县积极落实国家的生猪的补贴政策,有效调动和保护了广大养殖户的积极性,生猪、黄牛和家禽的饲养量分别达到180万头、18万头和1140万只,牧业产值实现20亿元,增长9.4%。特色化发展“一村一品、一屯一品”产业,组织化发展劳务产业,实施劳动力转移“阳光爱心输出工程”、劳动力培训“雨露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政府推行“一条龙”的服务工作机制,全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3万人,创收7亿元。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落实,巴彦县的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全力改善民生,建设“和谐巴彦”有了新的突破。

巴彦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切实解决关系全县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县里先后实施了“民本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民安工程”。2007年总计铺设道路45条,新建一个自来水厂,电网改造、客运站建设和县中心敬老院建设均取得了突出成绩;文化广场、社区文化和乡村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日益丰富,新建了巴彦县中心医院,并初步构建了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完善了《巴彦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37个专项预案,公共安全应急体系进一步健全;通过农村治安防控体系的推广,全县社会治安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完善基层信访工作,进一步畅通了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巴彦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巴彦县政府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及时向县政协通报施政情况,主动听取社会各届人士的意见,深入实施《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许可法》,不断健全民主决策和政务公开制度,切实加强了法治政府的建设,通过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工作,全民法制意识明显增强,政府机关作风不断改进,政府服务效能进一步加强。党的十七大代表、县委书记张丽娜在谈到巴彦县未来的发展时总是如数家珍、充满信心。

《县域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篇7

在现行高考模式下, 高中三年是决定学生人生的关键阶段。因公民素质的要求, 在高一年级开设了较多必修课。一些学生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 学校部分资源配置欠合理, 学生常出现部分学科的学习困难, 学习成绩迅速分化, 极个别学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高中起始年级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充分分析本届学生入学的基本情况, 切实实行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防止学生过早分化。实施针对性的区域教学策略, 可合理配置学校有限的资源, 使教学行为更加有针对性、更有效。本文中数据引用自西部一处欠发达的小县城, 拟从中考成绩分析入手, 进行一些区域性教学策略的简单探讨。

二、学生平均成绩统计及各学科双因素相关性分析

2013年该县参加中考的男生有1209人、女生1468人, 共2677人。平均成绩统计表1所示。

现以初中科学对应高中理科, 历史与社会对应文科, 用SPSS统计软件做出学科双因素相关性分析, 表格已简化, 以下所有表格中Sig. (2-tailed) ) :.000。

将科学作因变量, 数学为自变量, 得所有学生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

表4所得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以上分析对高一年级教学的启示

参考人数女生比男生多, 说明西部农村教育的极大进步, 女孩能享受到与男孩同等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总分女孩比男孩高, 证明在初中, 女孩有一定的学习优势。同时说明男生比女生更早地参加社会化的工作。女生英语最具优势, 其次是语文、数学、实验及历史。男生的科学、地理和生物有优势。说明女生语言学习能力强, 男生则对充满奥秘的自然科学感兴趣。在高中课堂中, 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性别的差异, 在各项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优势, 让其体验成功的愉悦, 激发学习兴趣。

理综成绩与数学的相关性最高, 女生更明显。课标对所有高一学生要求相同。在实际的教学中, 不同班级的教师配备不同, 班主任教师也有很多分别带有文理科色彩。无意或有意中各自有不同的文理科取向, 不同程度地实施了高于课标要求的内容, 导致了一些学生在非擅长的科目中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 不良的情绪进而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在高一初分班时, 可否考虑尝试进行一些师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呢?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序分班时, 有理科倾向的班, 关键词依次用总分、数学、科学, 配理科强势的教师。而具有文科倾向的班, 成绩进行排序关键词依次用总分、历史与社会、生物地理, 配文科强势的教师。这样可避免师生双方的资源浪费, 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在男生多的班, 语言类科目配置有语言教学优势的女教师, 防止学生在这方面连续的弱化。在女生多的理科倾向班, 则应安排经验丰富的理科教师, 防止学生对理科产生畏难情绪。而所有的理科倾向的班, 数学的好坏是关键, 必须重视。在具有文科倾向的班, 数学科应安排讲课幽默, 能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 理科中体现人文素养的教师教学。

四、结语

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必须合理地分配利用。学生的情况有地域性特点, 用SPSS软件分析, 未列举的分析项目还很多, 可辅助我们了解认识学生的一些区域化现象, 找到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篇8

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发展县域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不竭动力。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产上不去,基础不牢固,再壮美的蓝图也无法实现;经济不发展,农民收入上不去,新农村建设就会失去动力支持。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才能健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更加巩固,农村经济也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主要面临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就业渠道狭窄、收入水平偏低、增收难度大等一些不利因素和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有关。只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增强县域的财力物力,才能促进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才有经济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有效带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发展县域经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如何发挥农民的主体力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难题。要使现代文明能向农村地区传播,除了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力度外,还必须通过发展县城经济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吸引众多农民到县城就业和消费,这些在县城就业的农民不仅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观念,能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

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历史任务,可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难得机遇和强大动力。

建设新农村有利于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会拉动工业品需求,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农村城镇化的过程。抓住建设新农村的契机,走“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协调发展路子,就能实现县域经济的新飞跃。

建设新农村有利于县域经济的集约发展。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应坚持就地城镇化和就地转移就业为主的方针,发展县域和中心城镇吸纳农村人口门槛低的优势,把工业园区与城镇新区建设结合起来,把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结合起来,这样就会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集约发展。

建设新农村有利于县域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建设新农村,有利于县域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搞好发展规划,合理进行城乡规划和产业布局,搞好城镇规划建设与村庄布局规划建设衔接,在推动农村发展的同时加快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新农村有利于县域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发展向农村延伸,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建设新农村,将有力地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县域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

如何以发展县域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

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各方互動的经济。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推进“三化”进程。

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察右前旗坚持用现代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发展,把促进农产品加工发展和培育龙头企业摆在重要位置,巩固种植业,拓展畜牧业,强化加工业,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壮大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以工业强县为主导,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察右前旗立足本地实际,科学研究制定县域工业的发展规划和思路,既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又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迅速壮大工业总量,走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方向,扎实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是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支撑。新农村建设本身就是一个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过程,是让农民在农村就能享受到城市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过程。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应实行政府主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构筑以县城为龙头,以中心镇为重点,以现有建制镇为基础的新型县域城镇体系。

发展县域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复杂系统工程。要保证取得实效,必须制定各项配套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科学编制规划,按规划有序推进。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科学编制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和建设、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和基础作用。拓宽资金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妥善处理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主动的关系,形成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重点是深化农业经营体制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化就业与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系;深化城乡投资建设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以县级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系。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提升主体素质。要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各类培训和教育活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上一篇:首师大三年级科学卷子下一篇:万圣节相关英语游戏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