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发展(共12篇)
县域发展 篇1
一、县域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基础的区域经济, 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县域金融发展较快, 有力地支持了县域经济发展。实践证明:没有县域金融的大力支持, 中国县域经济就不可能快速发展。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首先发展县域金融, 县域金融是保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县域金融不断加大支持力度。
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要部分。发展农村经济是加速县域小康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发展农村经济首先是发展现代农业, 逐步推进现代农业的特色化、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 由此使农业产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资本密集趋势增强, 对县域金融的依附性加大。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富裕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农村个体工商户日益增多。农民从事个体工商业离不开县域金融的支持。同时, 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包括乡镇基础建设的发展, 农民生活保障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农村教育及文化事业的发展等, 这些事业的发展所需的主要资金都必须依靠县域金融的支持。
2. 县域中小企业的发展更需要县域金融支撑。
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农业的发展、县域中小企业的发展。其中中小农业企业、中小工业企业、中小商业企业、中小交通运输企业、中小建筑企业是县域经济的骨干。在这些中小企业中, 除极少数有较充足的自有资金外, 其余绝大多数企业的自有资金都比较少, 它们从筹建、挂牌成立到发展壮大都离不开县域金融的支撑。
3. 县域经济发展对县域金融服务多元化需求不断增加。在
当今市场竞争条件下, 无论农业企业还是工商企业的发展都需要县域金融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品种的金融服务。如多层次多种类信贷服务, 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汇兑服务, 多种形式的电子货币服务, 多种类的投资理财服务等。同时还需要县域金融提供便捷的结算工具和现代化的结算服务等。
二、县域金融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理论和实践上看, 县域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县域金融的支持和服务。没有县域金融的支持和服务县域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快速发展。县域经济需要县域金融支持其持续快速平衡发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 县域金融的支持及服务明显滞后于县域经济发展。其主要表现是:
1. 县域金融机构不断收缩, 农村金融网点覆盖率降低。
自2003年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来, 县域银行业机构出于自身效益考虑, 大幅收缩撤并基层分支机构后, 没有新的相匹配的银行机构、金融服务方式及时跟进, 致使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降低, 县域金融服务明显不足。
2. 县域存款资金持续外流, 县域经济发展缺乏资本动力。
近几年, 随着县域金融格局的调整和县域资金趋利性的加剧, 县域除了机构网点供给不足外, 县域资金外流渠道在增加, 资金外流增量逐步扩大, 导致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总量减少。如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抓大放小”的经营战略后, 把大中型企业和大中城市发展作为主要支持对象, 一方面将县域基层机构资金层层向上级银行集中, 将县域农村大量资金转移到城市或非农领域, 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在加大资金组织力度的同时资金运用权限层层上收, 大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县级以下机构只能发放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和部分足值资产抵押贷款, 其余新的贷款发放或者建立新的信贷关系均须逐笔、逐项报上级审批, 导致县域金融机构存贷比降低, 县域贷款余额不增反降。
3. 县域信用担保抵押难, 经济主体融资障碍大。
一是县域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缓慢、担保能力弱。无论是政策性担保机构还是商业性担保机构都规模小、费用高、放大倍数低, 反担保条件高, 尤其是县域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十分缓慢, 信用担保能力更低。二是中小企业抵押担保贷款难。因为这些企业多为租赁经营, 自身积累少, 大多没有可供抵押的房地产, 难以拿出让银行信服的资产作为贷款抵押物。而银行的贷前调查过分注重担保物和抵押物。三是县域中小企业办理抵押贷款成本高、环节多、手续繁、收费高, 既要花费房产及其他资产评估费、抵押登记及公证费, 又要支付财产保险费、印花税、工本费以及他项权转让手续费等诸多费用, 使符合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贷款成本增大。
4. 县域金融功能不健全,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弱。
目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还是农村金融机构和其他国有商业银行。而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是“抓大放小”, 县域资金层层上存, 贷款权限高度集中, 基层银行贷款无自主权, 县域经济发展融资难。同时, 为控制信贷风险, 贷款审批链条加长, 延长了贷款发放时间, 很难满足县域小企业使用资金上的“快、急、短、频”的特点。二是农村金融服务手段单一, 现仍是传统的存款、贷款和汇兑业务, 个人消费信贷和投资、理财、代收代付、代理买卖证券等中间业务, 乡镇银行机构基本没有开展。现代金融服务手段, 诸如信用卡、自动柜员机、承兑汇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城市已十分普遍, 但在农村则基本上是空白。涉农贷款的期限较短、额度较小, 与现代农业生产周期不相适应, 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需求。
5. 县域社会信用文化缺失, 银行机构缺乏放贷积极性。
当前县域经济主体实力较弱, 技术含量较低, 产品结构不合理, 缺乏市场竞争力;绝大多数县域个体民营企业规模较小, 加工产品简单, 附加值低, 其产品的市场饱和度较高。它们生产经营的市场风险和信贷违约风险较大。在一些中小民营企业中逃债有理、赖债有功的风气盛行;不少企业常借破产、改制、转制之机, 有意或恶意逃废金融债务。同时, 中国现阶段的金融执法效率不高, 银行胜诉案件执结率较低。对借款人逃避银行债权的行为, 银行诉诸法律, 个别地方法院对银行债权案件判决不及时或判决后执行难, 或执行周期很长, 对金融债权的有效维护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县域金融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生命”。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说“县域金融是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柱石”, 当然也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柱石。所以有人说, “县域金融资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禀赋”, 合理高效的县域金融资源配置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县域金融支撑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又推动县域金融业务的不断扩大和县域金融体系的日益完善。因此, 县域金融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 既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又是县域金融自身发展的需要。各地县域金融机构应当主动积极地承担起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当前中国县域金融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1. 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构建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县域金融体系。
在有利于三农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 根据县域各金融机构的职能和特点, 合理进行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布局和经营格局的调整, 从而有效整合县域金融存量资源, 完善县域金融服务整体功能。其主要措施一是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充分发挥其支持县域经济的骨干作用。国有商业银行应切实转变经营理念, 强化支持县域经济尤其是三农发展的义务和责任, 适当下放贷款权限, 加大对县域经济建设的信贷投入。如农业银行应按照“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 适当恢复撤离乡镇的部分机构网点, 发挥其贴近农村的传统优势, 着力提高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地方骨干企业、农村中小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二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充分发挥其支持三农主力军作用。农村信用社应尽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切实转换经营机制, 逐步恢复已撤销的乡镇金融服务网点, 着力提高对农户贷款的覆盖面, 使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广大农民发展生产、走向市场的支持者和金融纽带。三是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县域保险是县域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开拓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品种。
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也是促进城镇人口就业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县域金融创新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 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新金融产品或新金融服务项目。如国有商业银行改进信贷管理体制和信用评级体系, 对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县域中小企业, 下放贷款审批权限, 扩大授信额度。各银行机构开拓更多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信用工具, 推出更多、更新、更具有灵活性的信贷产品;研究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标准、贷款方式和具体操作流程;努力探索公司担保自然人贷款、仓单质押贷款或仓库物权抵押贷款等贷款方式;在个体私营经济中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工作;大力发展票据融资业务, 方便中小企业办理商业汇票的承兑、贴现业务等, 全方位为县域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3. 打造社会信用文化, 营造良好融资环境。
当前中国公民的信用意识不强, 许多中小企业信用度较低, 由此造成县域经济融资的社会信用环境较差。打造社会信用文化, 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已迫在眉睫。为此, 首先, 应加强全社会金融知识普及和诚信意识教育, 大力推进诚信系统建设, 加大农村、企业、社区和区域等信用工程建设力度, 着力培植“信用村镇”、“信用社区”、“信用企业”、“信用户”等微观信用主体, 增强县域经济主体诚信意识。对培植的信用主体要在信贷资金、税收等方面实施政策倾斜, 发挥典型示范效应, 推动区域社会信用环境改善。其次, 健全金融法律制度, 加大金融执法力度。第三, 努力提高金融消费者和执法者的素质, 打造社会信用文化, 营造良好的县域信用环境, 提高县域金融市场的吸引力。
4. 实现政银企信息共享, 不断提高县域融资市场活力。
县域金融承担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 成为真正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必须实现政、银、企协作, 建立高效运作的县域经济金融互动交流平台, 使银行、企业、政府信息共享, 工作上相互联系、相互协作。为此, 应建立政府职能部门与金融机构联席会议制度, 经常以银企恳谈会、贷款营销推介会、项目洽谈会等形式, 及时发布和反馈经济信息, 保证银行信贷投放的准确性。
5. 努力提升县域经济主体自身实力, 为县域信贷持续增长提供良性载体。
县域经济主体是县域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 也是其向县域金融机构融资的主体。它们的素质和经济实力状况对县域金融的发展影响很大。因此, 县域党政应采取各种之有效措施促使其经济主体苦练“内功”、“强身健体”, 加快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 努力提高自身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从根本上改善自身融资环境。
四、安徽省肥西县金融机构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举措
1. 整合金融资源, 确保县域资金用于县域经济发展。
要采取措施, 建立有利于减少县域资金流失的机制。一方面加强县人民银行的“窗口指导”作用, 有效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建设实际, 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 适时发布信贷政策指引, 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 确保县重点项目资金需求, 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另一方面, 规定各商业银行从县域吸收的资金按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并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 将上存资金调减到最低水平。同时, 鉴于邮政储蓄银行开展了存单小额质抵押贷款业务, 应支持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好小额质押贷款业务, 不断提高地方性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实力。同时, 对肥西地方经济发展贡献较大的金融部门, 政府要在用地、规费等方面予以倾斜。
2.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要加强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 打造诚信政府、诚信金融、诚信企业, 加大对守信企业、村镇和个人的信贷倾斜, 促进全社会诚信意识不断提高。要加大对金融环境治理力度, 全力支持基层商业银行保全和维护债权, 加大对欠、赖、逃债行为的打击力度, 防止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 通过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调动金融部门增加信贷投入的积极性。要督促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中介机构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工作效率, 切实解决资产评估、公证、转让中的收费过高、手续过繁等问题, 为基层行开办抵押担保贷款业务创造条件。
3. 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加大对县域中小企业的支持。
贷款风险防范措施无力, 是企业融资难的首要问题。要出台政策, 改善环境, 按照支持发展与防范风险相结合、政府支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开展担保与提高诚信相结合的原则, 加快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建立, 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担保难问题。政府要逐年增加现有担保机构担保基金数额, 提高担保能力, 扩大担保范围, 也便于金融机构贷款操作, 满足企业信贷需求。要不断创新担保方式, 允许农民以住宅、林权、土地使用权等有效权利作抵押, 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4. 加强银企对接, 建立新型银企关系。
金融机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创新贷款方式, 加大投入力度, 支持全县经济发展。要克服“零风险”的信贷意识, 转变观念, 积极开拓客户市场, 加大对诚信企业、优势客户的信贷支持, 发挥资金效益, 提高银行自身的投资回报率。企业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从产品档次、开发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入手, 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要规范经营, 依法经营, 诚信经营, 提高企业的资信度, 增强金融机构对企业投放信贷资金的信心;遇重大经营事项要及时与银行沟通, 及时反馈信息, 定期反映生产经营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发展策略等。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搭建平台, 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等, 为加强银企合作创造条件。
5. 加强银政沟通与合作, 建立经济金融信息共享机制。
要加强政府部门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和合作, 建立经济金融发展协调机制, 成立支持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工作领导小组, 定期召开经济金融联席会议, 通报经济、金融情况, 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磋商和协调。平常要建立和完善经济金融信息共享机制, 加强县域经济金融信息双向交流, 促进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一方面, 县域经济主管部门要及时向金融部门提供经济信息, 包括资金需求信息、生产经营信息、市场信息;另一方面, 金融部门要及时向县经济主管部门传导金融政策、金融产品和金融信息。要建立县域经济发展项目库, 并及时向各金融机构发布,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
摘要:近年来, 县域金融机构大幅收缩, 县域信贷管理体制过于僵化, 使县域金融资源大量流出,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不断减弱, 因此, 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创新金融产品, 打造社会信用文化, 营造良好县域金融环境, 实现政银企信息共享, 不断提高县域金融市场活力。安徽省肥西县金融机构也探索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举措。
关键词:县域金融,县域经济,思考
参考文献
[1]闫恩虎.构建促进和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体系[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7, (5) .
[2]樊吉.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弱化问题研究[J].华北金融, 2010, (2) .
[3]刘瑞清.对欠发达地区县域金融信贷支持的思考[J].华北金融, 2010, (3) .
[4]韩建军.金融商业化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矜持的对策研究[J].华北金融, 2011, (10) .
县域发展 篇2
发展县域经济是加快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胡锦涛
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加快城镇的建设,能很好地为中小企业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推进农业产业化,形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有利于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带动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的综合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加快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共同富裕。近年来,我省坚持以科学规划为指导,多元化筹措资金创新体制,发挥潜能,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取得了显著成绩。
到2008年底,全省有10个地级市,1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个县级市,907个建制镇,其中县城镇80个,2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全省城镇建成区面积达1937.01平方公里,目前实际居住在城镇人口达到1583.8万,城镇化达到42.1%。
加强以西安都市区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建设
以西安都市区为核心,陇海铁路为轴线,配合关中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依托“一线两带”,积极促进产业和人口聚集,加快关中城市群建设。
关中城市群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城市功能,促进特大城市与周围卫星城镇的有机结合,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和实力。以高等级公路、陇海铁路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骨架,提高运输网络密度,优化交通结构,建设城际快速干道体系,提高道路等级和通达深度。建立秦岭北麓景观保护区和渭河及其支流沿河自然景观保护带,保护森林植被、河流水系及生态湿地等自然景观资源,构筑网络型的生态结构,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品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现代化城市建设之间的协调。整合关中地区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塑造城镇特色,创造宜人的多样性城乡生活空间。
大力推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城镇群建设
随着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的加快,陕北地区已经显示出具有发展区域性城镇群的潜力,要以榆林、延安为中心,以西包铁路为主轴线,以拟建的青岛—银川高速公路和太原—中卫、神木—朔州铁路为副轴线,积极推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城镇群建设。
结合陕北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布局,着力建设一批发展条件较好的县城和重点镇,提高对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促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城镇群的形成。合理确定城镇规模、产业结构和资源开发强度;加强区内交通建设,重点建设中心城市与县城、重点镇和主要工矿区之间的快速交通干道;加强水资源保护力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力推广节水技术设备和管理措施,做好城镇和工矿区供水规划,严防水源污染和矿山开采导致的水资源破坏,警惕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生态灾难;加强城镇绿化防护,搞好城镇周边地区防风固沙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切实保护好城镇生态环境;在《我省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并实施《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城镇体系规划》,协调好区域内城镇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和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关系,保障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积极促进陕南汉江沿岸城镇群形成
陕南地区要发挥生物、矿产、水力等资源优势,以汉江和阳安铁路为轴线,以汉中、安康两中心城市为核心,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为重点区域,大力发展以食品、制药、水电、旅游等绿色产业为主导的特色专业化城镇,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间快捷交通与信息网络建设,促进陕南城镇群的形成和发展。
汉中市要努力建成以现代制造业、旅游、商贸为主的大城市,成为陕、甘、川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安康市要以建成集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商品集散、特色产业、商贸旅游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型城市为目标,拓展城市组团用地,以江北组团建设为重点,把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绿色食品和生物制药企业集群作为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重点发展食品、生物制药、旅游、水电等绿色产业,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市区基础设施,建成以商贸、旅游、资源加工业为主的中等城市。商洛市要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强与西安都市区的有机融合,促进西合、西康铁路沿线小城镇发展。发挥生物多样性的优势,以中药、茶、林特产品为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和绿色食品产业,加快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建成以绿色产业、资源加工、商贸和旅游为主的中等城市。
加快以县城和重点镇为核心的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要以县城和重点镇为核心。县城和重点镇发展要以培育专业化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增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引力。关中城镇密集地区要加强小城镇与中心城市大中型企业协作配套,重点加强已具有产业集群萌芽的城镇的发展,通过加强引导和培育,促进集群规模壮大或技术升级,形成一批由核心企业带动、关联企业配套,分工协作紧密、规模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城镇。陕北地区要做好能源化工基地项目的建设布局与城镇规划的协调工作,配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发展一批资源开发与加工型的专业化小城镇。在陕南地区,要围绕中药材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发展一批专业化特色鲜明的城镇。“十一五”期间,县城建设要以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功能为重点,户县、岐山、凤翔、蒲城、富平、大荔、乾县、黄陵、神木、府谷、靖边、绥德、勉县、城固、略阳等县达到设市标准。另外,选择100个交通条件便利、经济基础较好、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进行专业化特色城镇建设示范,以带动农村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改善城市交通条件。“十一五”末城市道路长度达到7450公里,道路面积达到1310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0平方米,实现大中城市道路(街道)照明装置率100%。西安市实施地铁建设和铁路枢纽扩能建设工程,建设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力争使地铁2号线建成通车。加强城市道路、立交桥、停车场库及行人过街桥涵的建设,形成“六纵七横三环”城市道路骨架网建设,基本缓解西安交通拥挤问题。宝鸡、咸阳、汉中、榆林、延安等城市要适当提高道路建设标准和养护标准,加快建设机动车、非机动车分离的道路系统,加强停车场建设,搞好进出城通道的建设,处理好与区域性干线交通的联系,提高路网通行效率。县级市和建制镇要加强过境路建设和相关用地规划控制,解决好过境路与城镇道路相互影响问题。继续建设和完善“一主四辅”航空运输格局,加快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改造扩建工程,完成榆林机场迁建工程,做好延安、汉中机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全力加速县域跨越发展 篇3
第一,要在加速县域跨越发展中不断拉升新的标杆。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这是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由“建设”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并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这给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纵观整个发展历程,天长市所提出的“三大工程”、“三年倍增”、“五年翻两番”的目标均如期超额实现。自2011年以来,天长市大力实施“五大战略”、加快建设“三个天长”、奋力实现“两个冲刺”的总体思路。这些都充分表明,我们只有在发展中不断拉升新的标杆,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新突破、新提升。
第二,要在加速县域跨越发展中不断确立新的要求。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形势对县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天长市克服了无资源优势、无大城市辐射带动、无国家大项目支撑的因素制约,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域发展之路。未来,我们将按照十八大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的要求,实现经济增长真正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二产带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自主创新转变。
第三,要在加速县域跨越发展中不断抢抓新的机遇。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家统筹东、中西部“两个大局”,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纵深推进等诸多因素为县域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难得的机遇。我们应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的精神实质和最新内涵,增强把握机遇的能力和水平,不断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真正把诸多发展机遇提供的种种可能与机会,转化为县域经濟社会发展的生动现实。
海南县域旅游发展研究 篇4
关键词:海南,县域旅游,综述
原标题:公共财政支持下的海南县域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8月19日
自2010年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 旅游市场得到快速发展, 旅游人数不断增加, 旅游服务质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 海南旅游市场的不均衡发展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传统意义上的东部旅游市县依旧占据着核心地位, 而西部和中部市县的旅游市场开发没有明显起色, 究其原因, 在于长期以来县域旅游市场开发的不均衡, 及县域旅游发展定位、发展模式的不明确等。本文试图从公共财政支持的角度, 探讨县域旅游发展模式问题, 为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一、海南各市县县域旅游发展综述
目前, 海南省各市县政府为了推动本地旅游经济发展, 纷纷加大政府干预力度, 加快旅游产业布局, 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应当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 完善旅游环境。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基础, 也是扩展旅游市场的关键。根据市县政府网站公布的消息, 市县政府更倾心于投资环境建设, 纷纷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确保旅游景点路通、水通和电通。2010年以来, 海口市政府为了支持“乡村游”项目, 对项目自然村的基础设施进行规划, 投资建设道路, 改善电力设施, 对水资源进行治理, 完善旅游投资环境。定安县政府为了加强南丽湖旅游景区建设, 投入大量资金, 治理南丽湖周边水系, 纯洁湖水质量, 改善旅游环境。琼海市政府投资大量资金, 用于“白石岭”周边道路建设, 确保周边官塘温泉旅游区、红色娘子军景区道路畅通无阻。三亚政府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关注度一直居全省之首, 在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也最多, 构建完整的沿海旅游景区道路, 确保景区道路畅通, 加快旅游扶持力度。
2、加大旅游企业扶持力度, 加快旅游产业升级。
旅游产业是一个市场化较高的产业, 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世界各国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表明, 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旅游市场开发及市场运作, 能快速提高旅游市场质量,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目前, 海南省各市县政府政策性支持重点, 在于实施招商引资, 通过提供优惠措施, 加大引资力度, 创造良好投资环境, 提高服务质量。三亚市政府出台各项优惠措施, 吸引希尔顿、万豪等国际知名旅游企业参与三亚酒店建设, 提供高质量的酒店服务, 提高服务水平。琼海市政府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的机会, 鼓励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参与旅游景区开发, 丰富旅游产品线, 实现旅游服务产品的多元化。海口市政府公布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邀请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加盟, 共同打造“四宜”旅游发展文化。而希尔顿、海航等酒店企业的加盟, 为海口创建了新的旅游发展环境。万宁市政府联合体育总局, 邀请冲浪企业加盟, 以政府投资推动, 开发沙滩冲浪旅游项目, 提高旅游知名度。
3、加大旅游项目规划力度, 合理布局, 提高旅游长期竞争力。
旅游基础理论研究表明, 旅游发展规划是旅游发展的核心, 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海南省各市县在旅游发展规划方面, 均投入大量资金, 做好长期性发展规划, 谋求长期性发展空间。海口市政府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 对今后10年旅游发展方向提出具体要求。三亚市政府邀请专业咨询机构, 对三亚“十二五”期间旅游发展重点及发展方向进行规划, 确保旅游产业升级换代成功。文昌、陵水等其他市县政府, 依据地区特色, 突出地区旅游资源的特殊性, 实施差异化旅游发展策略, 确保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
二、海南县域旅游发展中财政投资不明确的原因
在海南县域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 财政资金均有介入, 并一定程度上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然而, 由于财政资金注入方向不明确, 其直接作用并不明显。
1、财政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 内容较为单一。
当前, 作为推动海南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行政主体, 市县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主要有修建旅游景区道路、扩大旅游接待能力的车站、机场建设等。由于道路、车站和机场等具有公共产品性质, 企业投资意愿不足。政府以财政资金注入等方式, 能有效解决公共产品供给问题, 也符合财政资金投入原则。然而, 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投资层面较多, 市县政府资金大量用于基础设施投资, 其投资方向过于单一, 对地区旅游经济的影响也十分有限, 不利于实现县域旅游经济长期性发展。
2、财政资金注入机制不明确。
目前, 关于市县财政资金注入的研究, 尚未形成规范的体系, 市县政府尚未形成明确的投资途径和投资方式。海南省许多市县政府对财政资金的投入, 主要依靠政府的关注重点安排。由于市县政府管理职能较宽, 涉及民生支出领域较多, 用于旅游发展上的资金投入较少。在市县旅游市场投入方面, 由于没有完善的投入机制, 市县政府的资金投入, 主要表现在推介旅游品牌宣传上。如海口、三亚、五指山市政府每年均在全国一些重点省份举行旅游推介会, 向当地群众介绍海南市县旅游资源, 开拓潜在旅游市场。市县政府这种各自为政的旅游投资方式, 对旅游市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其效能如何等, 均值得思考。因而, 加强市县财政资金投资机制研究, 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是一个值得研究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
3、财政资金对旅游企业的影响不明显。
在成熟的旅游市场中, 市场竞争主体主要是企业。企业依据竞争机制, 通过开发科学合理的旅游项目, 来吸引消费者, 进而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企业资金筹集及资金运用, 主要来源于投资主体和市场供给。这种资金筹集模式, 使得市场成为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 企业为了发展壮大, 必须遵照市场运行规律运作, 以竞争实现资本增值。由于海南市县旅游市场较小, 发展空间不足, 资金量较少,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而严重制约旅游市场发展。而财政资金由于缺乏相应的进入渠道, 无法直接注入企业, 这是导致政府对旅游市场调控较弱的原因, 也是制约市县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 提高海南县域旅游发展水平
1、设立市县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支持旅游企业发展。
在海南市县旅游市场中, 除了海口和三亚有大型旅游企业驻足之外, 其他市县旅游企业一般规模较小, 竞争力不强。虽然各市县政府采取招商引资措施, 吸引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参与市县旅游市场开发, 然而效果并不明显。本地旅游企业由于受资金及市场制约, 一直没有形成规模, 无法实现旅游跨越式发展。为此, 由财政出资设立市县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对旅游企业及旅游项目实施补贴, 是一种可行之道。财政部门设置的专项资金, 必须具有专门用途, 专项用于旅游市场开发与扩展, 其资助内容包括老景点扩展、新景点开发、旅游创新等。对于旅游景点扩展, 由于其投资成本较大, 资金回收期较长, 还债压力较大, 许多旅游企业受资金制约, 不愿意投资景点扩展业务。专项资金的设立, 能有效解决旅游企业资金压力问题。对于符合发展规划的景点扩展行为, 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确保景点扩展行为的成功。对于新景点开发业务, 可采取分类资助原则, 实施资金支持。对于新景点旅游设施建设, 遵循适时配套原则, 按照资金配比比率, 实施资金支持, 确保新旅游项目开发成功。对于旅游创新项目, 由于其风险较大, 风险规避不可避免。加大财政承担风险力度, 鼓励旅游创新, 确保旅游方式创新。对于海口市、三亚市这种旅游市场开发较为完善的市县, 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将主要投入到旅游新景点开发上。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支持, 鼓励企业开发新景点, 丰富旅游产品线。当然, 由于财政资金源于税收, 是公共资金, 其资金用途及投入领域有一定的限制。财政资金的支持, 不能成为企业旅游项目开发的资金主体, 只能是配套资金, 且这种资金支持必须符合市县旅游发展规划要求, 以扩大市县旅游市场为目的。在资金投放过程中, 一定要规避部分旅游企业人为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 确保资金安全。
2、设立旅游人才培育专项资金, 培育旅游人才。
研究人员对国内外旅游发达地区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表明, 人才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命力, 是核心竞争力。加快人才引进力度, 能快速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快人才培育力度, 能有效改善人才结构, 提高人才竞争力。当今, 旅游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培养, 主要依靠旅游企业培养。企业通过不断扩大经营规模, 提高经济效益, 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 进而改变人才结构, 提高人才竞争力。海南市县旅游企业受收入水平限制, 其主动培育旅游人才的动力不足, 导致旅游人才缺乏, 人才竞争力不强。以财政投入设立旅游专项资金, 助力旅游市场, 能加快旅游市场开发, 加速旅游市场发展。政府设立的旅游专项资金, 可以实现企业资金与政府资金的有效融合, 共同助力海南旅游市场的发展。借鉴国内其他省份的成功经验, 政府提供的旅游专项资金可以用于资助高端旅游人才的安家费等支出, 确保高端人才居者有其屋, 解决其后顾之忧。企业提供的资金主要用于发放高端人才工资福利待遇支出, 提高人员生活水平。由于旅游专项资金解决了高端人才的居住问题, 能有效降低企业人才引进成本, 提高高端人才服务海南的成功率。此外, 旅游专项资金还可用于本地旅游人才培养。通过专项资金支持, 选送旅游企业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或机构参与培训学习, 提高其专业技能, 进而提高其业务处理能力。此外, 也可以由专项资金邀请国内外知名旅游专家学者到海南进行业务培训, 提高海南旅游管理人员素质。总之, 政府设立旅游人才培育专项资金, 能有效发挥政府统筹旅游市场的能力, 吸引旅游人才, 为他们创造发展机会, 共同参与旅游市场开发, 有效提高旅游市场人才的综合素质。
3、设立市县旅游发展融资平台, 助力旅游发展。
当前, 中央政府支持地方政府设置地方性融资平台, 参与资本运作, 解决地方经济发展资金缺乏问题。海南各市县政府可以根据财政实力, 以财政投入方式, 独立设置市县旅游发展融资平台, 推动旅游金融的发展。也可以由几个市县共同组织, 按照资本运作原则, 共同投资, 创建统一融资平台, 共同推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市县融资平台建设, 将为市县旅游企业筹集资金提供机会, 助力旅游市场发展。市县旅游发展融资平台的投资方式, 可以采取财政贴息等方式, 支持地方旅游企业向全国性金融机构筹集资金, 用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企业借款期间的利息, 可由财政资金负担, 既能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又能激发企业开发新项目的热情。在企业旅游项目投入运行之后, 可从其门票收入中抽取一定比率收入, 充实到旅游融资平台中, 扩大旅游融资平台资本额, 提高其资本运作能力。此外, 也可以采取由旅游发展融资平台统一筹集资金, 将资金直接贷给市县旅游企业, 用于本地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这种筹资方式, 由于发挥公共资金信用优势, 加入财政信用, 能有效解决本地旅游企业由于信用度不高, 无法筹措资金等问题。
四、结语
本文探讨公共财政如何参与海南省市县旅游经济建设, 提高旅游竞争力问题。海南省各市县由于历史发展等原因, 普遍存在旅游企业规模较小, 竞争力较弱等问题。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注入、设立旅游发展融资平台等方式, 能有效解决资金缺乏问题, 提高人才培育质量, 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培勇.公共财政:概念界说与演化脉络[J].经济研究, 2008.12.
[2]童光辉.财政学中的国家观的分歧与比较[J].经济学家, 2010.7.
[3]刘晓燕.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与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基础选择[J].财会月刊, 2008.8.
[4]姜维壮.关于确定我国财政学理论基础与财政基础理论的几点想法[J].财贸研究, 2010.2.
[5]陈智博.江苏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J].经济地理, 2008.11.
[6]李霏霏.云南省旅游产业布局特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11.
县域经济发展论文 篇5
内容摘要:近几年来,虽然湟中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但其中仍然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现代农业基础薄弱、投资增长难度加大、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今后应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用足用好中央支持“三农”的政策,刺激和扩大农村消费,加快调整优化县域经济结构,推进城镇化,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的文章,积极扩大县域开放、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和活力,以此积极促进湟中县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为努力实现湟中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和提升全县人民幸福指数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加快发展、湟中、县域经济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支点。在当前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的时代大背景和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对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湟中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提升地区幸福指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此问题结合湟中经济发展的实际谈一点认识。
一、当前湟中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河流域中上游。全县总面积2700平方公里,县境三面环围西宁市。县辖10镇5乡、13个社区居委会和393个行政村,总人口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9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1.8%,有藏、回、蒙古、土族等少数民族13个,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耕地面积92万亩,林业用地112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28万亩,林木覆盖率21.6%。
近年来,湟中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县域经济阶段性发展特点和规律,提出了“依托优势,发挥特色,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项目建设和投资力度,狠抓园区建设”的工作思路,以全县“一统三基”和“四个发展”战略为重点,坚持富民强县的发展理念不动摇,突出重点抓产业,加快发展抓统筹,奋发图强,开拓创新,使县域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12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8.24亿元,增长15.6%;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3亿元,增长21.7%,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7亿元,增长16.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6974元,增长18.3%。全县蔬菜、蚕豆、油菜、马铃薯等优势特色农作物种植比例达到76%,温棚总数达到1.63万栋,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8万亩,销售蔬菜27万吨,占西宁市自产蔬菜销售总量的41.5%。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3家、小微企业达到840家。青海藏文化馆、“吉祥八宝”等旅游景点相继建成,塔尔寺景区成功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文化产业销售收入3.8亿元,“八瓣莲花”被认定为全省第一个文化旅游产业中国驰名商标。《湟中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通过省政府批复,完成了174个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和产业规划。投资13.5亿元完成了鲁云公路、西塔高速公路匝道口改造等一批重点道路工程,开通城乡客运公交线路24条。2011-2012年全县用于民生方面的资金达到39.5亿元,占到财政总支出的86.5%。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9.7%、80.7%。2011-2012年新增城镇就业5000余人,累计劳务输出31.34万人次,实现劳务性收入15.49亿元。在321个村实施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1个村1042户,24.8万人实现脱贫。累计改造农村困难群众危房1.5万户,建设奖励性住房2.2万户、廉租房350套、公租房850套,完成棚户区改造374户。
虽然湟中县近几年来在县域经济的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根据目前全县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区外经济总量小,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产业化发展水平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足,工业经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依然薄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很重,缺乏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支撑点的发展压力还很大;经济发展的潜力主要来之工业,园区工业经济占比较大,工业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总量和速度,尤其在区外经济发展中缺少重大项目的支撑。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仍然薄弱
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农副产业精深加工能力弱,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村劳动者素质有待更大提高;特色产业虽然初具模型,但现代农业发展速度不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制约农民持续增收的不利因素较多,保持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特别是浅脑山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差,扶贫开发任务依然艰巨;温室建设资金需求量大,特别是深冬温室建设每栋投资近5万元,但财政专项资金投资少,农民自筹资金大,资金筹措困难;畜牧业投入不足,养殖户从金融部门贷款难度很大;养殖基地建设用地审批难度大;实施的项目规模小、专项资金少,难以满足养殖场户需求。
(三)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难度加大
项目建设是发展的根本,是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今年我县投融资渠道还不宽,项目配套资金缺乏,社会投资不够活跃,保持投资较快增长的难度较大。
(四)第三产业的发展缓慢
特色旅游产业开发不够,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较慢,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刚刚起步,尚未形成产业化经营。服务业比重小、发展慢,导致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不多,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增长缓慢尤其是农民收入和城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缓慢,是制约消费增长最重要的方面。尤其是收入在城乡、行业和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农民减负增收的难度很大。收入增长的缓慢和差距的拉大,不仅制约了消费,也加大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将从经济运行的基础上影响发展。制约农民持续增收的不利因素较多,服务业发展仍然面临
诸多体制性障碍。服务业根基薄弱。服务业发展速度、层次、水平不高,中心城镇规模偏小,服务业功能不强,购物、餐饮、娱乐、医疗等服务业严重外流。房地产和商贸、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功能性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信息服务、科技孵化、仓储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培育乏力,服务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这些极大地制约了第三产业及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今后湟中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鉴于湟中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今后湟中县应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统筹城乡发展,深入实施各项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特色新兴产业,发挥优势促对接,改善民生强基础,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攻破难点,积极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用足用好中央支持“三农”的政策,发挥制度安排对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放大效应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好中央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是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重中之重。用好用足中央的政策就是要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防止工业化高速推进时期,资源要素外流给农业和农村带来不利影响。要围绕化解“三农”矛盾和问题,形成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合理的工农业交换、城乡产业布局和城乡资源分配关系,把中央安排“三农”投入的专项资金用好。要根据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整体面貌要求,围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等投资领域来开展工作,利用投资的拉动效应,使投资倾斜政策能在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最大效用。
(二)科学利用内需拉动力,刺激和扩大农村消费,使农村需求升级对实现县域经济增长的保证作用得到充分释放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根据农村市场、农村消费环境出现的新特点、新情况,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千方百计抓住农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消费增速加快、消费规模扩大的契机,努力使消费成为保证县域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拉动力。一要因势利导,用足用好中央刺激农村消费的政策。二要因时制宜,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完善农村流动基础设施,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三要着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村需求结构升级。
(三)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抓手,着力突破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难点,加快调整优化县域经济结构
新型工业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根据我国工业化“内外双源”和“内外兼具”的模式特点,深入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大力控制资源型的、铺摊子型的、过度外延型的工业化,不断调整优化县域经济结构。第一,坚持市场导向,明确县域工业发展定位。第二,抓住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的机遇,推动县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第三,增强县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按照生态规律,体系。第四,抓好县域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第五,加速县域人力资本的积累。
(四)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加快推进城镇化,是加快转变方式的有效途径,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手段。在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中,要根据我国目前县城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还很落后的现状,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推进城镇化的突破口,大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要在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小城镇聚集过程中加强政
府、企业与农民的良性互动,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通过建立多主体的就业联盟,完善促进就业与创业的市场机制,鼓励返乡农民就地创业。要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因地制宜,有选择性的发展小城镇,促进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各地县域气候、土壤、生态、资源等情况,把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改变小城镇数量扩张很快,但规模偏小,尤其是人口在1万以下建制镇数目偏多的现状。要着力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交通便利顺畅、环境优美宜人、地域特色突出、产业构成合理、社会和谐稳定的各式各样的旅游主导型、工业主导型、现代农业主导型、商贸主导型、民族文化欣赏型、特色产业型等多类中心镇。
(五)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的文章,持续拓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与领域
要使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联结起来,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就必须在用足用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措施的过程中,把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结合起来,坚持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业效益,(六)积极扩大县域开放、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加快县域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和活力
要在协调推进城乡改革的过程中,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林业和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提高农业对外开放的水平。与此同时,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县域的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认真总结“省直管县(市)”的改革经验,创新县域管理体制。要围绕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在深化农村改革上下工夫。要完善政策法规,统筹城乡就业,着手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有效推进职业培训制度化,实行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就业管理体制的协调发展。
总之,当前湟中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取得了多方面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今后我们一定要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以此积极促进湟中县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推动湟中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升全县人民的幸福指数奠定坚实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资料:
1、党的十八大报告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3、湟中县《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3月)。
让县域引领绿色发展 篇6
绿色是和平、生命的象征,代表着发展和延续,人与自然相生相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将“绿色发展”作为我国“十三五”建设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提出。最近,四川省委相应出台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决定》指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是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满足全省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责任担当,是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使命。
就四川省而言,丰富的绿色资源主要集中于县域,这为四川县域经济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县域经济是构建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的底部基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战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发展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其强弱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兴衰。没有县域经济的大步跨越,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实力攀升;没有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强筋壮骨。坚持绿色发展,将是四川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国家有要求,人民有需要,客观有基础,因此,走绿色低碳、“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构建科学的县域绿色产业体系,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打造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
筑牢绿色发展底线
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重要保障,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基本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
四川省县域经济拥有绿色发展的资源优势,同时也承载着“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重要责任。因此,要抢抓绿色发展机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讲,要抓住“五个重点”、推进“五个体系”建设。一是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推进生态体系建设;二是以加强资源永续利用为重点,推进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三是以生态保护和恢复为重点,推进秀美山川的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四是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建设;五是以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高效、稳定、配套的能力保障体系建设。
明确绿色发展目标
要把绿色可持续、特色有支撑作为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向;要使县域在全省创建生态文明、倡导绿色生活中发挥引领作用;要努力实现生产空间高效、生活空间宜居,发展城镇化绿色空间新格局,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县域绿色发展应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市场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不断加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注重自然层面和社会层面、形象美与内在美的有机结合。从而,逐步提高县域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在让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发展成果的过程中,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提升生态审美趣味,收获满意度和幸福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结合生态美学观,生活方式绿色化,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释放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动能,推动县域经济从粗放向创新和绿色双轮驱动转变;要深挖绿色经济潜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形成勤俭节约、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发展理念;要深挖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结合县域绿色资源优势,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把生态比较优势转化为生态竞争优势,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激活绿色发展动力
一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四川是农业大省,农业生态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有利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而且有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结合微循环生产模式,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形成有机农业生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三产互动的多元化发展态势。推动生产与生活、养殖业与种植业的生态循环发展,实现农业多元化、村镇景点化、农民多业化、资源产品化,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生产带,打造县域特色品牌名片,提高地方知名度。
二是发展循环清洁能源,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四川是清洁能源大省,水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主要分布在广大县级区域,尤其是水电资源装机容量位列全国第一。要科学有序开发清洁资源,探索水电、风电、光伏发电与精准扶贫对接的有效途径,创新清洁能源开发模式。助推县域绿色技术发展,发展适宜各乡镇的节能低耗、低污染的绿色工业,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效益显著、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资源产业化道路。
三是发挥绿色资源优势,壮大特色旅游产业。四川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要坚持打好“绿色、生态、特色”三张牌,通过合理规划、科学开发,运用县域绿色资源,发挥养眼、养身、养心、养神的乡村旅游特性,打造农业观光、水湖景观、森林氧吧、野外探险、养生休闲等旅游项目,开发包括养生休闲项目、农家乐、特色旅游产品等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带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平台,增加群众收入。
绿色发展潜力无限,绿色发展任重道远,绿色发展必将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统筹推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篇7
1、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统筹推进
1) 县域经济内涵的综合性
县域经济是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以及一、二、三产业的综合体。县域经济涉及到投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过程, 涉及到“农”和“非农”诸多行业和部门, 涉及到公有制经济和私营经济等主体。这些过程、行业、部门、主体构成县域经济的丰富内涵。县域经济内涵的综合性要求从经济要素到行业部门的多领域来推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2) 县域经济外延的圈层性
县域经济不是孤立的, 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对县域经济开放性的理解可以有以下四个圈层, 第一个圈层是县域经济个体, 主要是一个县域如何科学发展, 如何培育和壮大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如何强县富民;第二个圈层是县域经济个体之间, 主要是经济协作, 包括同质交流型、异质互补型等两种类型;第三个圈层是县域经济个体与中心城区, 主要是县域经济要与中心城市结合起来, 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第四个圈层是县域经济总集与县域经济总集的外在环境的约束。这些外在环境约束主要是影响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制度变迁问题。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受到体制性约束比较大, 如“市管县”体制和财税体制等。县域经济外延的圈层性要求从个体到总体再到环境、由内到外的多层次推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3) 县域经济政府推动的级别性
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政府级别至少有4个, 第一个级别是县市旗, 第二个级别是地市州盟, 第三个级别是省市区, 第四个级别是中央。在县市旗级别上, 基本形成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竞争局面;在省市区级别上, 认识到县域经济的关键性, 许多省市区建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机构, 制发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进行县域经济发展考核以及“强县扩权”改革等;在地市州盟级别上, 正在初步形成“转变职能、加强服务”的局面, 但还不够;在中央级别上, 要统筹政策, 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县域经济政府推动级别性要求从下到上、由县到中央的多级别推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4) 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县域经济的基础条件差异性非常大, 在面积上, 大的有几万平方公里, 小的有几百平方公里;在地形上, 有高原山区, 有丘陵, 有平原, 有海岛;在人口上, 多则超过200万人, 少则不到1万人;在资源禀赋上, 有富集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藏的资源优势县, 有地下无矿藏、地上无良田又缺少资金和人才的劣势县;在产业上, 有的是工业主导, 有的是农业主导, 有的是旅游和商贸主导;在发展水平上, 有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县, 有相对落后的西部山区县。县域经济的差异性要求分类型、差异化方式来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5) “县域经济”与“县域内县域经济关联因素”和“县域外县域经济关联因素”的关联性
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要与“县域内县域经济关联因素”关联起来, 做到协调发展。“县域内县域经济关联因素”主要是指与县域经济紧密关联的县域社会、县域文化、县域政治、县域生态等。县域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县域社会的建设也要与县域经济发展协调起来。
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受到“县域外县域经济关联因素”的制约, 这些“县域外县域经济关联因素”是“县域”本身所不能解决的, 必须从更高层面上来统筹的关联因素, 如主体功能区建设、城市群 (圈) 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
“县域经济”与“县域内县域经济关联因素”和“县域外县域经济关联因素”的关联性要求从“县域内”到“县域外”、从“经济性”到“经济关联性”的多角度推进。
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内容繁多, 体制约束性大, 涉及利益方面广, 再加上县域经济实力比较弱, 内在发展能力不足, 必须做好多领域、多级别、多层次、多类型、多角度统筹推进。
2、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必须重点做好“三个统筹推进”
1) 统筹推进“县域”科学发展
郡县治, 天下安。县域科学发展是一个大问题, 它反映了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面。县域是科学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实践平台。如果在全国县域都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那么全国层面的科学发展也将会基本实现。
县域科学发展一要统筹县域经济各领域的发展, 做好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二要做好兴工促农, 以城带乡等工作;三要突破县域经济概念, 打破一般“县域经济=县域”的工作思维, 统筹县域经济与县域社会、县域文化、县域生态、县域政治等“县域内县域经济关联因素”的发展;四要将科学发展基本理论与县情相结合, 进行实践创新, 走切合实际的发展道路。县域科学发展是一个实践创新的过程, 实践创新构成县域科学发展的方法论。
2) 统筹推进“县域外县域经济关联因素”科学发展
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经济”, 更不是“诸侯经济”, 而是具有开放性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受到许多“县域”本身难以解决的“县域外县域经济关联因素”影响。现在影响比较大的“县域外县域经济关联因素”主要是主体功能区、城市群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
主体功能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 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 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 规范空间开发秩序, 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这是在区域发展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 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新思路、新举措, 对于缩小区域差距, 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县域经济发展不能以膨胀经济总量为唯一目标, 不能单纯走“大开挖”的路子, 要尊重自然规律,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要有“全国一盘棋”的思想, 既要金山银山, 也要绿水青山。
城市群 (圈) :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区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两个组成部分。县域经济是中心城区经济的发展腹地, 中心城区经济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带动和辐射。大中城市要履行市带县的责任, 积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县域的延伸, 引导城市产业向县域转移, 实现县域与大中城市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县域经济发展要与中心城市结合起来, 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建设城市群 (圈) , 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也就是说, 在基本的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应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 尽可能地使人们享有同样的权利。公共服务领域包括公共设施、公共医疗、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等。无论县域经济总量大小、人口多寡、发展方式如何, 每个县域的居民都能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主体功能区、城市群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定位、发展动力、发展速度将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3) 统筹推进体制改革和改进政府管理方式
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受到许多制度性约束, 比如“市管县”体制、行政区划、户籍体制、干部管理和财税体制等。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成为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的新动力。以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四个基本内容 (强县富民、共同富裕、生态环境保护和和谐社会) 为基本导向, 推进“省直管县”等行政体制改革。
推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要求转变政府工作作风和管理方式。在工作作风上, 推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需要面向基层、面向大众, 服务基层, 服务大众;在管理方式上, 推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需要建立以县为基本单元的体现市场经济和政府能动的“激励和保障”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对由市场来调节的经济部分采用“激励”的手段多一些, 对市场调节不到和不足的采用“保障”性手段多一些, 体现了“统筹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使每个县域上的公民都能享受到均等化的社会主义文明。
统筹推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和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可以在某一省市区率先得以系统地实践和突破。
发展我国县域经济的对策 篇8
一、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发展
目前,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其核心内容有两条:一是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二是强调全面发展, 实现经济增长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保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应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三大战略原则:一是资源经济的比较优势原则。由于县域经济最大的比较优势是自然资源, 因而理应在经济起步阶段扬长避短, 以发展资源工业为突破口, 以便迅速取得突破性发展。二是落后经济的后发优势原则。县域经济在工业化历史进程中落后, 但辩证地看, 落后也有优势。首先, 由于落后, 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 生产要素物美价廉, 具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其次, 后发者有先行者的经验可以借鉴, 免去了自己摸索的过程, 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也可少走许多弯路。再次, 由于社会经济的进步, 后发者处于较高的发展起点, 可以获得更有利的发展条件。最后, 后发者较少受到传统的束缚和旧技术结构的制约, 既有竞争的压力, 又有追赶目标, 有更强烈的上进心和积极进取精神。三是知识经济的以人为本原则。通过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取得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改善人的生活条件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 努力降低经济发展的资源成本、生态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 走出一条经济与资源、人口、社会、环境及生态相互协调的发展道路。
二、要在制度和政策上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条件
国家扶助县域经济发展, 根本性的措施是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保障性的制度环境和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首先, 要从制度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解除城乡分割的歧视性制度, 包括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县镇行政管理及公务员薪酬制度等方面, 县域应该与城市接轨, 逐步实现无差别的“国民待遇”。其次, 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和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 探索农村土地资本化, 赋予农民土地经营产权,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再次, 需要在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基础上, 在财税政策、产业政策、金融和信贷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上向县域经济倾斜,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刺激县域经济发展, 增强县级财政的自给能力和发展能力。最后, 国家在交通、电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投资上, 也需要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
三、各地区要培育支柱产业
能否培育出具有带动全局作用的支柱产业, 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由于各县域情况不同, 条件各异, 所以在推进县域工业化的过程中, 各县域要发展具有优势和自己特色的工业部门, 走特色经济之路。一是要充分发挥县域农副产品丰富和劳动力廉价的优势, 把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加工、储藏、保鲜、运输, 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深度, 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作为县域工业发展的重点。二是要培植龙头企业, 完善产业链, 使“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成为农副产品深加工的主线。要以生产高质量的绿色食品为中心, 积极采用生物技术和工程化食品技术开发新资源、新产品, 向方便营养、安全卫生、天然保健的方向发展。三是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市场需求和当地实际, 加快县域原有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对那些浪费资源、污染严重、质量低劣、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益低的小企业, 通过生产要素的整合和重组及时进行改造和转产, 促进县域工业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质量, 提高县域工业竞争力。四是要逐步提高产业聚集水平, 实现集约化发展。县域工业发展一定要进园区, 发展园区经济要以资源引项目, 以项目引资金, 采取园区招商、规划招商、重点项目招商、产业招商等方式, 把工业企业聚集到园区, 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 推动形成集群经济。五是要抓住非公有制经济准入放宽的机遇, 引导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向交通、能源、供水、供气、道路、环保等行业和教育、文化、医疗、信息、中介服务等新兴行业推进, 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四、要壮大民营经济, 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加快电网建设服务县域发展 篇9
1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进一步加快电力电网建设
按照石泉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 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实现经济总量、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四个翻番”, 实现新型工业、城镇建设、生态旅游、现代农业、扶贫开发“五个新跨越”, 实现综合经济实力、公共服务能力、人民生活水平、生态环境质量、改革开放水平、社会管理水平“六个大幅提升”。到2015年, 规模工业企业总数达100个, 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0户, 工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22%、工业增加值达到22.7亿元、年均增长14%, 实现工业增加值翻番。
电力作为基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石泉县供电分公司近年来加大了建设力度,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随着两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石泉交通运输能力的大幅提升, 使石泉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出来, 今年以来, 明显感受到石泉的人气更旺了, 各方客商对石泉的兴趣更浓了, 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电力产业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已逐步暴露, 主要是电网结构薄弱, 变电设施老化, 难于适应当前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的要求。由于电力需求不能保障, 陕西盛宏矿业有限公司未能按时投入生产。2013年随着池河火电厂、阳安铁路复线、石泉至宁陕高速路引线开工建设、鸿兴矿业二期投产以及饶峰石墨矿等客户用电, 电力需求将进一步加大, 如果不迅速改变目前的供电状况, 势必阻碍县域招商引资工作, 阻碍石泉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新一轮发展潮中将会处于落后位置。所以说, 电网建设不仅是供电部门自己的事, 而是石泉经济发展的大事,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结合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超前、系统地研究电力电网规划, 注重电网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合理性, 及时掌握招商引资、经济社会发展、负荷分布及发展动态, 使电网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并做好电网项目的立项、跟踪落实及评估分析工作。
按照石泉县“十二五”电力发展规划, 石泉供电分公司要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加快两河110KV变电站, 长安坝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力度, 逐步建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度超前”的现代化电网, 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加强工程项目的管理, 组织好设计、设备采购和施工, 合理安排工期, 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进度三不误, 确保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企业落地生根。
2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加快保障性住房、危房改造、移民搬迁户用电工作
石泉县按照“一江两湖三园四桥六区”县城建设总体规划, 围绕建设“陕南最美丽的县城”目标, 确立“山水园林城市”的风格定位、“旅游休闲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安康副中心城市”的区域定位, 按照东延西扩和开发江南发展战略, 将投资7亿元强力推进县城“44432”工程建设。同时积极推进集镇建设, 突出抓好池河、后柳、熨斗、两河四个重点镇建设, 注重其他集镇的开发建设。稳步实施农村社区和集中安置点建设, 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城镇化率提升5个百分点。2013年石泉县移民搬迁、保障房建设、危房改造任务是1850套, 建筑面积90000平方米。石泉县供电分公司提前介入开通绿色报装通道, 及时沟通确定供电方案, 为工程竣工验收供电、临时施工用电提供电力保障。同时简化《业扩报装流程》, 对超时限办理提出考核标准, 对各环节的工作时限、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进行跟踪监督, 规范工作流程, 提高保障性住房报装接电工作。
3 围绕重点项目, 服务地方经济
在石泉经济快速发展中, 供电企业要立足行业特色, 加快扶持力度, 实施特事特办, 为重点项目快速发展做好服务, 带好发展势头。实施了曾溪变电站3条10KV出线工程, 实现了由长安坝变电站向县城供电所专线建设;完成了景区供电任务, 向云雾山架设10KV线路13公里;完成了杨柳路高低线路改造;同时实施了污水处理厂、陕西潮午天然气、公安技防、东延片区、陕西子润科技有限公司、石泉东力栲胶以及廖家湾、水井湾、竹儿湾等安居工程电力线路架设。完成万人社区、珍珠河畔、新桥小区、安家苑等客户阶梯式预付费电能表大面积推广应用工作 (累计完成1500户左右) ;完成了东阳新村智能小区管理试点工作。截止10月底, 为6个小区1316户接火用电。受理了熨斗、喜河镇、城关镇等移民搬迁申请530户。
4 结束语
总之,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供电企业要想得到发展, 就必须积极进行经营与管理的新思维, 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服务为大局, 以人民满意为目标。
摘要:电力工业建设必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并依托经济发展实现企业经营可持续不断发展。为此, 县供电企业要不失时机积极挖掘当地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 寻求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电网建设,服务,县域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坤.构建电网工程建设融资租赁模式的研究[D].厦门大学, 2009.
[2]李洪源.我国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发展, 2009 (03) .
发展县域经济助力中部崛起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其固有的自然优势和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倾斜, 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 拉大了与内陆地区的发展差距。为平衡地区差异, 自上世纪末起, 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使历来经济基础薄弱的西部地区在政策扶持下实现了快速发展, 而东北也在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下逐渐复苏。到2004年, 我国传统的东、中、西部三大经济板块中, 东部以其多方面的优势继续引领国民经济发展, 而西部地区则奋力追赶, 势头迅猛。相比之下, 本来拥有多重资源、地理和人力资本优势的中部地区则发展滞缓, 在东西部夹击中形成“塌陷”之势。有鉴于此, 2004年3月“两会”期间, 温家宝总理提出:中部地区应找准定位, 实现中部崛起。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由此进入决策层视野, 在整个国家经济战略上开始寻求自己的定位。2006年4月15日, 中部崛起的纲领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 (中发[2006]10号) 正式出台。2009年9月23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中部地区是指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山西6省, 它们地域相连, 纵贯中部, 东承西接, 发展水平大致相当。自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以后, 中部省份曾经出现过争做龙头, 画地为牢, 各自为战的情形。学术界对中部崛起也进行了很多学术思考, 并依据现实提出了几种战略对策 (张培刚, 1992—2001;宋立, 2005;储祥好, 2006;解维领, 2007;王世红, 2010) 。本文认为, 中部地区的崛起必须在区域宏观思考的同时, 把发展的着眼点集中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上。
二、中部地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郡县治, 天下安”, 县域治理在我国一直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 无论是优先发展的沿海开放时期, 还是后发继起的西部大开发、东北攻坚阶段, 中西部的县域一方面以其广阔的腹地定位为其他优先区域和众多项目提供支持, 大量的资金、资源和劳动力被转移走;另一方面, 因自身区位、体制制度等因素的制约, 在发展上步履维艰, 大多数县份都是“农业大县, 工业小县, 财政穷县”。目前, 关于中部崛起的讨论和实践大都倾向于依托中部几个条件相对优越的区域中心极, 以龙头腾飞带动区域整体发展。这一战略虽然有利于我国产业内移、中部工业化升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发展, 但也虹吸了中部地区广大县镇及农村自然资源, 造成乡村日益凋敝, 阻碍了中部的崛起。另外, 新农村建设和民生建设, 也只有落实到县域下的乡镇和广大农村才能真正实现普遍的小康社会。因此, 发展县域经济, 夯实发展基础, 是中部崛起的一个重要助力。
当前, 中部地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有:二元结构十分突出, 工业基础普遍薄弱, 传统农业比重较大, 工农业发展脱节严重, 彼此未能协调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的输出, 与东部地区形成要素输出和本地凋敝的矛盾;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滞后, 交通、医疗、养老社保等民生事业改革普遍进展缓慢;观念落后, 发展思路、经济增长方式和人口素质都不足以促进现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金融、财政、人事乃至于转移支付也形成了一定制度约束。鉴于有如此之多不利因素的制约, 中部地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应以开放姿态, 融合既有先进经验, 走出依托本地特色的复合型发展之路。
三、中部地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
发展县域经济, 夯实发展基础, 必须正视中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利条件, 以开放的视野, 超前的思维寻求切合地区实际的发展策略才能真正助力中部崛起, 赢得发展机遇, 共享改革成果。
1、壮大农村实力, 大力发展农业
中部6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主产区, 是国家商品粮基地, 但长期以来, 中部区域的农业大而不强, 农民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严重不足。同时, 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年青人和专业技术人员都在比较利益的驱使下离开家乡, 外出打拼, 人才流失严重。中部地区农村呈现劳动力老化、乡村社会凋敝的不利局面。因此, 实现中部崛起必须以县域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和前提,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壮大农村实力。第一, 培养一批建设现代农村所需要的新型农民、技术人员和基层政治家,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 把农村建设成环境优美、文化品位较高的现代社区, 充分发挥新型农民、农业技术人员和基层新型官员的作用, 提高农村的吸引力和经济实力;第二, 立足本地, 开发一村一品, 充分挖掘本地农村劳动力潜力, 尽快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第三, 培育现代龙头农业企业, 建立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共享机制, 增强农民的市场应变能力;第四, 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社, 提高农民基于经济互惠的合作水平, 提高农民的市场地位;第五, 推动农业创新, 运用政策倾斜和投资杠杆, 发展高科技现代农业;第六, 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 以便更好地服务农村和农民。
2、培植产业集群, 发展工业经济
目前, 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已经基本完成, 内地成为中国下一步工业化的重点区域。截至2012年2月底, 在实现产业转移和内陆承接战略中, 国家先后设立了皖江城市带、桂东、重庆沿江、湘南、荆州等五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其中有三个设在中部地区, 充分显示了中部地区在产业转移承接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因此, 示范区内的县域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 依托示范区对周边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抓住产业转移承接的战略机遇, 充分发挥本地特色, 推动本地要素的积聚和产业升级转化, 培植立足本地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改革金融体制, 加强金融创新
金融在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灵活有效的金融投融资环境对产业发展、私人创业和企业经营都极为关键。目前, 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经济结构上的二元性在金融结构上也反映了出来, 中央银行控制的、有组织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会以低利率为现代产业部门和出口部门提供资金;而民间无组织的、中央银行不能控制的、有高利贷剥削的资金市场则为被排斥在有组织金融市场之外的小农场主、农户、小企业主、小商人提供资金 (张培刚, 2001) 。这种金融二元性结构在我国也是长期存在的, 并对经济发展构成了极大的障碍。部分温州中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遭遇倒闭, 以及大量民间游资对各种市场的冲击都是具有深刻教训的现实案例, 广受关注的吴英集资案更是其集中表现。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浅化”或“金融压制”现象, 麦金农 (1988) 和肖 (1988) 提出应以“金融自由化”实现“金融深化”。迈因特 (1984) 也提出以金融自由化实现金融市场的整合, 这都说明了金融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只有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创新金融体制监管机制才能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祁斌, 2012) 。中部县域经济发展中, 很多中小农户、有创业热情的企业家以及具有很好发展前景的中小微企业往往都需要金融机构的资金扶持, 如何发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润滑剂作用, 助推中部崛起, 是金融部门推进自身体制创新和发展现代金融的重要切入点。因此, 实现中部崛起就必须改革金融体制, 推进金融创新, 让金融服务于农业产业化, 助力发展中小微型企业。
4、依托中心城市, 发展生态经济
中部6省目前已形成了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太原城市圈和鄱阳湖城市圈等6大城市圈。这些城市群集中了大批的高校和现代研究机构, 拥有大批高素质的现代人才, 掌握着经济发展的现代技术和现代理念, 是本地实现崛起的重要依靠力量。但这些城市群又普遍存在要素积聚能力不强, 创新能力不足, 资源使用效率不高, 城市间经济联系不够紧密, 城市管理水平落后等诸多问题。鉴于此, 为深化城镇化发展, 县域既要依托所在区域城市群的经济、技术、文化和人才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寻找助力, 又要立足本地, 找准自身特色优势。各县域在接受辐射和积极融合中要以中心城市为纽带, 积极促进县域城镇化发展, 充分利用中心城市在引领乡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把自身发展成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文明的中心区。同时, 在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 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 发展生态经济。中部农村既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地带, 更是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只有良好优质的生态环境才能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中部农业发展和工业化过程中, 生态环境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 中部的县域发展必须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既要积极发展城镇化, 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又要保护和利用好本地的生态优势, 发展生态经济。
5、更新发展理念, 实现良性循环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往往表现为管理模式、治理理念和政府职能等多方面的落后。因此, 要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以中部崛起为契机, 更新发展理念, 转变政府职能, 以制度创新打破行政经济模式,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行政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 形成经济演进的内生式自我良性循环。
摘要:中部崛起是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但目前的战略思维和实践都过于重视以中心极城市为核心的龙头带动发展, 而对县域的基础性作用多有忽视。鉴于此, 本文提出了以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助力中部崛起的思路, 以期更好实现中部地区的现代化。
关键词:中部崛起,中部地区,县域,策略
参考文献
[1]储祥好:对外开放与中部崛起——析我国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现状与中部崛起战略[J].国际贸易, 2006 (10) .
[2]宋立:关于“中部崛起”战略模式选择的思考[N].中国经济时报, 2005-06-03.
[3]解维领:“中部崛起”的战略优势和战略选择[J].理论建设, 2007 (1) .
[4]王世红:略论中部崛起的十大战略[J].技术与市场, 2010, 17 (10) .
[5]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1.
[6]罗纳德·I·麦金农著, 卢骢译: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88.
[7]爱德华·S·肖著, 邵伏军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88.
[8]H·迈因特著, 吴荣义译:发展中国家经济学[M].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 1984.
涿鹿: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篇11
近年来,涿鹿县大力实施“工业立县、科教强县、生态兴县、民营经济富县”四大战略,狠抓项目建设、优化环境、招商引资三大措施,全县经济迈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十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6%,2005年实现22.9亿元,比“九五”末增长59.8%。财政收入年均递增29%,2005年实现1.5亿元,是“九五”末的3.6倍。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36元,比2004年增长18.9%。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27.42亿元,同比增长20%;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8亿元,同比增长20%。2006年岁尾,记者来到涿鹿县采访了县长陈岗。
记者:陈县长,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知道涿鹿县紧紧抓住执政兴县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请您介绍一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陈岗:主要成绩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即“工业立县”为主导的县域经济总体框架基本形成。我们把工业立县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国有工商企业改革改制攻坚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打造发展环境,实现以商招商,成功引进和建设了一批投资大、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的工业项目,成为工业立县的重要支撑和潜在动力。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入园企业达到了26家,全县初步形成了高科技信息产业、机械加工制造、化工制药、矿山资源开发运销等四个工业产业集群,构筑起全县工业发展的总体框架。另一方面是,以新农村建设为核心的“三农”工作扎实推进。首先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按照发展规模化、种植区域化、养殖小区化、科技推广示范化的工作思路,通过典型示范引导、科技服务支撑、项目建设带动,结合退耕还林、首都21世纪水源、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农业工程项目的实施,发展壮大了饮料玉米、葡萄、杏扁、奶牛、蔬菜五大特色主导产业。二是打造以发展龙头企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实现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上档升级,2005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49%,比“九五”末提高了21个百分点。五年来,我县建成农副产品储、加、销重点龙头企业50多家,建成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3家。三是扎实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和千村经济振兴活动,建成了35个文明生态村。
第三方面,就是以三祖合符文化生态观光为主导的旅游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我县把中华三祖文化和合符文化开发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圣火与涿鹿中华合符文化高层论坛”,与北京客商签订了整体开发中华三祖堂景区的协议,桥山黄帝殿项目、立马关蚩尤祠等一批人文景观相继建成,中华合符坛工程正在建设之中。此外,投资5亿元的东灵山国际景区项目已经签约,正在进行前期工作。黄羊山国家森林公园,东灵山狩猎场,温泉屯乡和五堡镇的农家风情游都是我县的亮点。
记者:在县城里我看到市政建设焕然一新,基础设施建设你们取得了哪些成绩?
陈岗:我们按照县城“西移北扩”的城市发展战略,制定了新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相继完成了人民大街贯通及两侧开发、东风大街中西段改造、轩辕西路延伸等建设工程、北环大市场,怡馨家园、温馨家园住宅小区建设、轩辕大市场、污水处理厂等工程也正在建设之中,这些你都看到了。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45公里。17个乡镇全部实现乡乡通油路,208个村实现了村村通油路。
记者:请您谈谈涿鹿县“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思路。
陈岗:“十一五”期间我县确立的工作思路是:高扬“全党抓经济、全民谋创业、全面造环境、全力促发展”的主旋律,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积极实施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三化”战略,努力构建六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六个第一,以构建和谐涿鹿为目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科教文化事业,为建设经济强县、文化名县、旅游大县,重振涿鹿雄风而努力奋斗。
记者:请陈县长展开谈谈。
陈岗:六大产业集群是:一是以单晶硅信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北大青鸟环宇公司和涿鹿科技孵化园为代表的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群;二是以压力容器、吉庆万丰达精密铸造、正大银光铸造、液压件厂为代表的机械加工制造产业集群;三是以矾山磷矿、天宝化工、安慧沥青、亿能普药业为代表的化工制药产业集群;四是以赵家蓬区石材开发、吉庆矿业、涿鹿煤矿、保得煤炭运销等为代表的矿山资源开发运销产业集群;五是以中德食品安全保障体系项目为依托,建设以玉晶淀粉、五千年生物制药、果仁食品公司、新西兰良种奶牛繁育基地、卓丰养猪、葡萄酒加工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六是以三祖圣地人文景区、东灵山生态景区和国家级黄羊山森林公园景区为代表的旅游产业集群。六个第一是:全国最大的单晶硅信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安防产品生产基地、河北最大的花岗岩板材生产基地、华北最大的新西兰良种奶牛繁育基地、京西北最大的无公害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中华儿女祭祖第一圣地。
记者:如何确保战略目标的实施呢?
陈岗:一,围绕产业集群,力推“项目带动”战略。一是抓好在建项目建设。坚持把单晶硅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作为立县的重头戏,抓好8个单晶硅生产企业片及太阳能产品系列开发生产等项目建设。加快万丰达耐磨材料目、玉晶淀粉达产达效、五千年生物制药、新鹿蓝特非油炸方便面项目建设进程,确保企业早日见到实效。二是抓好新签约项目的筹建工作。重点抓好总投资6600万港币的太阳能硅单晶材料生产项目和1.2万吨干红葡萄酒等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三是抓好新项目的引进。充分发挥涿鹿高科技孵化园的招商优势,集中精力抓好北大青鸟公司新产品市场开拓、酿酒公司5000吨干红葡萄酒、永兴水泥日产4400吨新型干法水泥等新项目的引进工作。做好启动大秦铁路煤炭专用线的的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业立县战略,全力培植壮大工业经济。进一步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全面振兴老工业企业。我们将吉庆矿业、天宝化工、酿酒公司、液压件厂等一批老工业企业作为全县财政税收的主力军给予重点扶持,通过技改实现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幅提升。同时,帮助企业加强外联合作,壮大企业经营实力。继续加强资源型项目建设,做足做透资源文章。加强与河北中矿矿业公司合作,认真做好相广锰银资源风险勘探,多渠道做好探矿工作。对资源矿山企业进行整合,进一步提高全县资源性开发生产能力,由单纯的开发向实现就地转化成品生产转变。
三,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好“三农”工作。一是抓好农业结构调整。二是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三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到“十一五”末,实现85%的村通油路,移动通讯实现无缝隙覆盖。四是抓好文明生态村建设。对创建村进行街道硬化、绿化和亮化,同时,以养殖业为重点的创建村,合理推广沼气池建设。
四,围绕城市西移北扩战略,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积极实施县城“西移北扩”战略,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完善服务功能,发挥城市的辐射效应。重点实施怡馨家园小区后续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四星级古郡大酒店等城建项目。积极配合做好京化高速公路、张涿线和康祁线的建设,进一步改善我县的交通条件,并结合康祁线建设,抓好煤炭物流市场的谋划和建设。抓好各建制镇发展规划的编制,强力推进我县小城镇建设,发展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
五,围绕资源整合,加快旅游产业开发。实现我县人文、生态、观光农业等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以开发和弘扬合符文化为主线,全力打造“中华民族从这里走来”的县域特色旅游品牌,高标准建设中华合符坛工程,圆满完成奥运圣火传递工作。
县域经济发展机制探析 篇12
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县域经济本身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是否完善。因此, 深入改革现行县域经济体制, 培育健全、进一步完善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 对于推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完善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包括许多方面, 从当前县域经济二元结构的现状出发, 向一元的现代经济、商品经济过渡 (二元结构是指:一方面, 广大农村是沿袭了几千年的自然经济、落后的农业经济;另一方面, 也有了商品性的乡镇经济、现代性的县工业。一元结构则是指商品化、现代化生产的经济结构。)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对外开放联系的机制
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机遇, 机遇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许多事实表明:不抓住机遇, 不借助机遇, 一个县区域的经济只能缓慢地渐进地发展, 像蜗牛一样地爬行。很难想象经济发展的奇迹会在不会利用机遇的县域内出现。相反, 假如一个县善于捕捉、利用发展中的机遇, 这个县的经济就可能出现跳跃式发展、跃进式进步, 创造经济起飞的奇迹。从上世纪80年代起, 苏、锡、常地区的发达县 (如无锡、江阴、常熟、沙洲、武进“苏南五虎”) 之所以能在经济上迅速起飞, 以加速度前进, 发展成为商品生产发达、经济实力雄厚的高产值县,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县抓住了沪、苏、锡、常、宁等中心城市辐射、扩散生产力的机会。同时, 在商品经济的横向联系中又抓住了市场机会, 因而得以腾飞。这就启示我们:县域经济的大发展不可不重视机遇、不可不抓住机遇, 不可不利用机遇。
抓机遇, 首先要求县域经济是一个开放系统。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在对外的联系中遇到机会、发现机会、利用机会。一部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商品经济之所以能比自然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就在于它是动态的开放系统, 吸收、消化和提高了人类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 利用了种种机会开拓前进。对外开放、联系既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客观要求, 又是其发展的动力和压力。开放, 将商品生产者置于整个社会的比较之中, 并从比较中知其不足, 产生奋发进取追求进步的内在动力;开放, 又将商品生产者置于整个社会的激烈竞争之中, 产生图生存、求发展的外在压力。这种外在压力与内在动力相融合, 必然推动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既然开放、联系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如此密切的关系, 而县域经济的发展又依赖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既然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从开放中寻求机遇、利用机遇, 因此, 完善对外开放、联系的机制, 便是完善县域商品经济机制的首要任务。
问题是, 目前多数县域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县 (如苏北县域) , 由于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 到目前为止商品经济还不够发展。因而他们在观念上闭关自守、懒于交往;在行为关系上则“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在经济格局上一个县就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在管理体制上地区分割、城乡分割、条块分割, 一个县犹如若干个大大小小互不往来的自然经济单位的迭加组合, 缺乏与外界的交流, 当然更谈不上从外界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物质、技术、信息及能量。这种封闭半封闭的状况严重窒息和阻碍着县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 应从以下方面来完善对外开放、联系的机制。
首先是在县域内部实行自我开放。打破所有制界限、城乡界限、部门界限、行业界限、地区界限, 改变条块分割、各种经济单位自给自足、互不往来的状态。把县域经济由过去“封闭型社会”变为“开放性系统”。让物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能够自由流动组合, 以使县域各经济单位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其次, 各县要勇于敞开大门。县域经济系统应努力做到多层次、全方位开放, 严禁人为地搞市场封锁, 积极欢迎外地区的产品进入本县市场, 并为外地商品进入本县提供方便。
再次, 各县还要积极走出去, 努力将自己的产品投入外地市场、参与外地竞争。要使自己的商品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就一定要根据本地的自然、资源、技术等条件, 选择适合本县域特点的产业、产品、资源, 大力加以开发和经营。在对外开放的联系中, 各县域经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努力在商品经济的社会分工总体系中塑造出各县域的地方形象, 即拥有县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 优势产品。
第四, 开放, 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实行劳动力市场开放, 允许并积极鼓励劳动力流动。农村劳动力的过剩迫切要求流动, 只有在开放的条件下, 劳动力才能通过流动而与外村、外乡、外地的生产资料相结合, 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历史性转变。
最后, 各县域应努力通过人员、技术、资金、物资、文化、信息等具体形式的交流, 促进本县与外地的经济联系, 加速对外开放的进程。各个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应努力和外地建立起联合经营的关系, 有条件的县也可与有关市、县攀亲结好, 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
二、完善竞争机制
发展县域经济, 特别是大力发展县域商品经济、离不开竞争。竞争是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竞争、经较量决高低、由比试分优劣, 通过择优汰劣的法则使商品生产者可以获得巨大动能, 从而推动他们加速技术进步、加快设备更新、严格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优质服务, 不断把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推向更高的层次之上。因此, 要大力发展县域商品经济, 就必须提倡竞争, 鼓励竞争, 并尽早完善竞争机制。
但是, 就县域现状而言, 不竞争因素到处可见。从农民方面看, 许多人至今不知竞争为何物, 更不用说竞争了, 他们安于现状、安土重迁、不思进取、极易满足, 习惯于宁静的田园诗般的乡村生活, 畏惧于激烈的市场角逐。从县域工业方面看, 不少乡镇企业的建立和生产仅仅是为了满足本县域、低层次的需要而进行的, 因而他们也不愿积极参与竞争, 不愿意也不敢把自己的产品拿到外县、外省以至外国的市场上接受消费者的评判, 较量同类产品的质量高低。生产者缺乏竞争的成本观念、赢利观念、效率观念、投入产出比较观念, 因而行动拖沓、节奏缓慢, 领导者对竞争也是讳莫如深、忧心重重、畏首畏尾。在当今市场竞争的潮流面前, 更怕原有的晋迁道路被截断。鉴于上述情况, 完善县域竞争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那么, 完善县域竞争机制应当从何入手呢?笔者以为:
其一, 县域经济单位要重视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较。自觉认识价值规律无情检验一切商品生产、淘汰高耗低效者的作用, 加强对边际效益递减的认识。农民种粮再也不能不计成本, 随便追加劳动和投资, 不顾经济效益, 而应当把自己的产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置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尺度中衡量, 并从比较中寻找差距所在, 及时加以改进提高。乡镇企业也要加强成本核算, 注重经济效益, 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积极参与竞争, 自觉将本企业的产品耗费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比较。
其二, 要创造竞争的环境与条件。在价格上实行优质优价, 允许不同质量的产品拉开质量差价。取消在物资分配上不问效益好坏、效率高低、统分均配机制。比如, 不能不问农民种粮效益的差距而平均主义地供应化肥、农药等家用生产资料。对企业也不能不讲优胜劣汰, 平均主义地分配钢材、煤炭等原材料。在政策上、法律上对那些经济效益低下、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老是上不去、长期亏损的企业, 应当通过信贷杠杆和企业破产法促其破产, 而不应继续输血维持生存。此外, 在理论宣传上也要鼓励先进, 鞭打落后。鼓励人们竞争、进取、冒尖、追求更高的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
三、完善积累机制
资金短缺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普遍遇到的问题, 也是县域商品经济发展的突出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通过国家调整农副产品价格等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的推行, 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生产, 农民手中虽已有相当数量的资金, 然而, 由于农民缺乏积累的欲望、动力和习惯, 县域经济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积累。许多农民只图温饱、缺乏进取精神, 消费倾向日益趋重 (如大兴土木、攀比修盖房屋档次;婚丧嫁娶比排场、讲阔气;争购高档家具、进行欠债性消费) 。他们只图一时之痛快, 不顾未来生产之发展, 农业投入的减少, 已成为影响农业后劲的十分严重的问题。即使用于生产的投资, 使用也很不当, 考虑长远打算不够。往往在发展生产急需资金时, 他们又把眼睛盯向上级乞求贷款或救济。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县、乡、镇各级政府乃至村的摊派繁多, 加重了各经济单位的负担, 使得县域经济很难进行生产性积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
第一, 变农民的简单生产观为商品经济的扩大再生产观。鼓励他们自觉地进行积累, 帮助他们认识重消费、轻积累、收入多少消耗多少的观念是自然经济的简单再生产观念。这样只能导致贫穷而不会致富。只有适当消费、注重积累、树立商品经济的扩大再生产观念, 才能使农民在自觉进行积累的条件下, 走出自然经济重复简单再生产的小圈圈转而进入商品经济扩大再生产的运行轨道。商品经济是一种追求不断增殖、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经济, 要发展商品经济就必须注重积累, 通过积累使扩大再生产获得所需诸生产要素的补充与扩展。县、乡、镇、村也应积极主动减少或取消社会摊派, 以利农民进行生产性积累。农村信用社应发挥其引导农民积累的杠杆作用, 促使农民安排好积累与消费的恰当比例。
第二是运用股份集资形式推动县域资金积累。股份集资办企业是我国经济生活中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生产集中形式, 目前正在各地推广, 县域也应该积极用好这一形式。马克思在分析资本积累的形式时曾指出:资本集中是社会积累的强有力的杠杆。在现存条件下单单依靠县域内各经济单位自身的积累, 毫无疑问, 发展经济的速度必然是极其缓慢的, 而通过生产集中则可在短期内聚集大量资金, 大大加快生产发展的速度。作为生产集中形式之一的股份集资是社会主义积累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杠杆。它不仅可以在短期内迅速聚集发展生产的所需资金, 而且又有“经济利益共享、经营风险分担”的优点, 对广大群众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而我们应当积极推动这种集资形式的发展, 使它成为聚集各经济单位和农民手中闲散资金的吸收器, 以帮助县域经济的发展迅速越过“原始积累期”。
四、完善技术进步机制
县域经济落后的状态之所以长期以来很难改变, 成为我国最落后的一块经济空间, 一个关键的原因, 就是落后在它与城市经济的技术进步差距上 (如乡镇企业设备陈旧简陋、工艺水平落后;农民生产工具落后简单, 耕作方式原始) 。要从根本上改变县域经济这种落后的状态, 使县域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起飞, 使人民生活达到较为富裕的程度, 进而消灭城乡差别, 一个根本的途径就是提高县域经济的劳动生产率, 加速技术进步。
现在的问题是, 长期以来, 县域经济外无竞争之压力, 内无追求资金增值之动力, 因而缺乏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观念, 不重视技术进步。一讲发展生产, 往往就想到盖厂房、办企业、购置机器设备, 而对于技术进步、技术革新、提高管理水平、挖掘原有生产潜力却很少顾及。一些乡镇企业急功近利, 缺乏长、近期计划, 购买的一些设备往往是超龄多病, 早该退休的、被先进企业淘汰下来的落后装备。与此相应的工艺方法也很陈旧 (当然不否定乡镇企业从实际出发、采用一定的陈旧设备) 。从农民方面说, 许多地方的农民种田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看不到也不相信技术进步对于发展生产的作用。种田仍然是手工操作为主, 耕作方式照旧是原始的精耕细作, 不愿采用新的耕作方法。即使有了资金也不知用于购买先进生产工具、改善生产条件, 致使他们很难摆脱土地的束缚和羁绊。当然, 农民不重视技术进步还有其它客观方面的原因, 比如农村改革产生的抗异效应:一方面重建家庭经济, 焕发了微观的活力, 但同时也造成了无法避免的土地小块分割垄断经营的格局, 在激发活力的同时又阻碍了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益。可见, 上述阻碍技术进步的因素严重地制约着县域商品经济的正常发育。我们考虑有如下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一是使人们的思想转轨, 充分认识技术进步的意义, 树立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观念。同时还要树立与此相关的人才观、管理观、信息观, 注重人才的培养、聚集和智力开发;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信息收集、筛选和加工, 自觉推动技术进步。
二是通过实行对产品质量奖优罚劣制度, 产品创优评优活动以及拉开质量差价等措施,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 搞好技术革新。
三是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以及投标招标办法强化企业技术进步能力, 借助“星火计划”让科技进县下乡, 有条件的县域还可通过有计划的技术引进推动县域技术进步。
四是对农业生产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新技术开发和指导。农村因地块划分过小而阻碍技术进步的状况, 工副业发达地区 (如苏、锡、常县域) 可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来解决;较落后县域也要逐步把土地集中到种田大户手中, 以利推动技术进步;因资金困难, 难以购置先进生产工具的可通过提供低息贷款或价格补贴鼓励他们采用新设备、新技术。还可举办农技培训班, 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输送农业科技信息。即使农村扶贫工作也要把重点放在帮助他们改善生产条件、引导注重技术进步, 强化造血功能上。
【县域发展】推荐阅读: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07-21
加快发展大名县域经济06-20
县域经济发展对策07-06
海南县域旅游发展研究07-07
县域支行发展农行贷款06-08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06-19
县域保险市场发展调研12-29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10-21
文化旅游发展县域经济06-13
县域电网的发展和规划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