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2024-07-21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精选12篇)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篇1

摘要:县域经济是丹东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丹东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丹东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丹东,县域经济,发展

一、丹东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丹东市县域范围包括凤城市、东港市和宽甸县, 2012年三县 (市)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77亿元, 增幅超过19%, 比计划高出2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激增, 完成24.7亿元, 增幅26%, 高出计划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预期指标, 完成173亿元, 增幅43%, 高出计划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89亿元, 增幅超过2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99元, 增幅16.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9922元, 增幅15.7%。

从农业来看, 2012年宽甸县被省政府确定为人参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县, 成为继东港草莓产业示范县之后丹东第二个“一县一业”示范县, 全县人参种植面积达80万亩, 草莓栽种面积也达到25.5万亩。凤城市的板栗产业获得“丹东板栗全国第一县 (市) ”称号, 板栗面积82万亩。

从工业来看, 2012年三县 (市) 新引进落地项目384个, 投资总额489.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6个, 投资额度达311.7亿元。丹东市重点发展的12个产业集群7个在县域, 其中东港再生资源产业集群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 同比增长36%, 并获得国家3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凤城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同比增长49%;宽甸非金属新型建筑材料产业集群预计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是2011年的3.7倍。

从服务业来看, 东港市临港现代物流集聚区被批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凤城市的现代物流、商贸商务集群区初见规模, 天正国际广场被确定为全省百家重点服务业集群区建设项目。宽甸县以北方山奇大市场为核心的特色农产品商贸物流集聚区已完成10万平方米的交易中心和功能服务区。

二、丹东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丹东市各县 (市) 缺少成规模的支柱产业, 增收渠道狭窄, 发展基础十分薄弱。同时丹东牵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投入严重不足, 财政能够投入的引导资金十分有限, 政府出台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优惠政策很难落实到位。

二是缺乏新兴产业。发达地区在三次产业同步发展过程中, 早就提出工业主导, 反哺农业, 一三产业紧密结合发展的理念, 但目前丹东县域的产业结构中, 一产的占比仍然较高,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产和三产占比又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形成“两低一高”的特点。

三是依靠资源发展经济。丹东县域的主导产业中, 90%以上依赖基础资源, 绝大多数加工企业处于原料的初加工, 如矿山企业, 企业数量很多, 但附加值极低;水产品加工企业多数处于简单的冷冻加工, 缺少精深加工;硼资源储量丰富, 但是加工产品数量不仅少, 而且附加值低。丹东加工企业所采用的高技术设备较少, 效率低下, 制约长远发展。

四是对产业集群认识不足。目前丹东正在建设的几大集群, 最大规模的年销售收入也不过几百亿, 与南方的一些大型企业单体水平差不多, 各地还没有深刻认识到扩大产业集群的必要性, 更没有一套好的手段真正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建立起来的园区也仅处于简易的三通或五通一平, 与发达地区的园区软、硬件配套措施相比差距甚大。

五是人才流失严重。县域经济建设需要大量人才, 但一些地方的人才竞争意识淡薄, 致使丹东县域人口流失严重, 每年有大量丹东籍高校毕业生, 特别是一些技术型人才很难回到县里工作, 同时丹东年轻的农民工外出打工也愿意选择大城市并且对于非丹东籍人才引进政策不到位。人才短缺将成为影响丹东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三.丹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明确主导产业, 做好产业规划

明确的主导产业和科学的产业规划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产业发展, 规划现行。各县 (市) 应结合自身的特点, 聘请高校或科研机构专业从事产业研究的专家学者做详细性产业发展规划, 同时聘请各县 (市) 实际从事相关经济工作的管理人员同时参与。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这样规划不仅具有理论高度, 更能符合各县 (市) 的实际情况。

二是要以促进产业联系为主线, 把产业链做成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脉

一是把大项目做成大产业。目前县域范围在建设一些大项目, 一个大项目, 就能形成一条产业链。要规划建设好现有的大项目, 有针对性地布点, 充分预留产业链伸展的空间, 拉长产业价值链条。二是变大企业规模拉动为产业带动。在县域经济发展中, 除了强调对外招商引资, 还要进一步强调对内开放, 并重视本地下一代具有竞争力企业的繁殖和衍生, 招商引资要以现有大企业为基础, 开展产业链招商, 通过产业链直接为投资者提供市场, 提供原材料和中间产品, 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降低投资风险, 提高资金回报率, 吸引企业聚集形成产业集群。

三是创新融资模式, 拓宽园区融资渠道。

县域经济范围内的工业园区多数都属于新建园区, 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撑。首先加强与各级金融部门的合作, 取得金融信度, 开展银行贷款融资, 特别是国家开发银行的政策性贷款;其次争取国家对边境地区专项扶持资金和国债专项补贴。三是市场化运作的办法, 采用企业垫资、BOT和BT等融资模式。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积极吸引各种社会资金和金融资金投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经济实体, 采取委托代建的方式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实行投资收益分成。

四是明确政府定位, 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要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 特别是要为丹东县域经济建立的产业带、产业园区提供必需的基础设施等;二是加大对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公共投入力度, 培养有技能的劳动力群体。三是信息服务。如收集行业的市场与技术信息, 制定行业标准, 强化本地厂商的产品质量意识与管理, 建立公共培训机构, 组织联合技术攻关, 创建区域品牌等。

参考文献

[1]周静言.丹东县域经济工业园区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12)

[2]吴金明.湖南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战略刍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8)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篇2

一、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金融机构内部因素

从金融部门的主观而言,银行、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应值得肯定,但由于目前存在着一些急待改善和解决的体制或管理问题,致使银行、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的力度相对弱化。

1.金融机构网点收缩,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不能适应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据统计2005年底该县金融机构网点共有44个,其中:工行2个、农行2个、建行1个、农发行1个、农村信用社21个、邮政储蓄17个,比90年代金融机构最多的时候减少47个,比2004年末减少5个,其中农行2005年撤消2个,农信社2005年撤消3个,而且目前中国银行已经撤消,工行、建行前几年就降格为分理处,今年建行恢复县支行。撤消的机构存款有的并给邮政储蓄,商业银行目前大部分存款上存,由于当前金融组织体系撤并,造成了大量的发展县域经济资金流失。截止2006年6月末,我县各项存款为160573万元,各项贷款为80136万元,贷存比不到50%,剔除各类存款备付金后,尚有8000多万元资金上存,形成资金外流。另外,农信社“一农”难支三农,农村资金需求满足率低。长期以来农信社产权主体不明晰,历史包袱沉重,员工素质不高,电子化建设水平低,结算手段落后,服务品种单一,独自面对庞大的农村市场需求,其规模与实力显得十分弱小。目前,农村信用社提供的服务产品仅局限于传统的存贷业务,而且受贷款方式、贷款期限、贷款政策取向的制约,使县域中小企业、种养业加工大户和农业产业化大额资金需求难以满足。

2.金融机构信贷权限上收,经营体系不能适应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县基层工行、农行、建行三家基本上只有吸收存款和收贷收息的任务,对法人客户没有自主审批和发放贷款的权力,对于存单质押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基层虽然有权自主营销,在发放贷款时均需逐笔上报,基层行的信贷功能逐渐“萎缩”。如2005年末,工行、农行只发放了部分个人消费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建行也只发放了1笔工业贷款120万元。由于贷款权限的收缩,一方面,不仅严重地影响到工、农、建三行根据市场需要灵活自主地拓展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工、农、建三行在贷款管理不适应个性化的融资需要,其贷款准入门槛高、条件多,处于创业初始阶段的个体私营者很难成为三行的信贷客户。

3.金融机构风险控制不活,制度体系不能适应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对信贷业务考核重量化指标、轻定性分析。各商业银行的上级行对基层行信贷考核方面,普遍以数字指标进行考核,没有分析特定的主客观原因,特别对于不良贷款率、收贷收息率等指标近乎指令性,对没有完成的予以严厉处罚。如此严厉的考核办法很容易人为造成该收的贷款不收,不该收的贷款要收的现象。二是奖惩办法重责任追究、轻激励措施。各行社在制定信贷内控制度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防范信贷风险,怎样追究责任人,有的明确规定要追究终身责任,而对如何通过激励机制,调动一线信贷人员的积极性涉及较少,信贷员拓展信贷业务所担负的责任与应享受的权利极不对称,信贷员开展信贷营销的积极性大打折扣。金融机构的这种经营理念、市场定位和管理体制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矛盾,不利县域经济发展。

(二)外部环境因素

从外部环境客观而言,金溪县经济欠发达,担保体系尚未形成,社会信用基础较差,使得银行、信用社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1.社会信用环境欠佳,贷款安全系数低,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一些企业借承包、租赁、出让等企业改制形式逃废金融债务,悬空银行贷款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有关部门单纯从地方短期经济利益出发,维护企业利益多,关照银行利益少,考虑社会稳定多,考虑银行损失少,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放宽条件,导致银行资产流失,企业逃废债务情况严重。金融机构为了维护金融债权,一方面、金融机构对于以前的工商企业、乡镇企业大部分逃废债案件几乎都采用诉讼方式解决,由于起诉费、申请执行费过高,加大了金融机构的贷款回收成本,另一方面、依法执行不到位,银行向法院起诉往往的结果是“赢了官司输了钱”,甚至由于借款人资产的流失导致“颗粒无收”,给“诚信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各商业银行虽然把这些不良贷款划转到资产管理公司,但其“后遗症”逐渐显现。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考虑贷款的安全性原则,支持县域经济的信心受挫。

2.银、政、企缺乏有效沟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发放难,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金溪县传统的产业或改制或处于停产状态,个私经济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新型产业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在当前的新型产业中大部分是近几年来招商引资企业,外地来金溪投资办企业的较多,银行业对

这部分企业的信誉度不了解,贷款风险掌握难。加之我县社会各界储蓄倾向高于消费倾向。因此,不论是从启动生产的角度还是从启动消费的角度看,银行都很难找到有效的信贷增长点。另一方面,近几年各银行的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增强,贷款较为审慎,而个体私营企业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盈利水平差、抗风险能力弱、财务信息不透明等原因,在无法满足贷款条件的情况下,能起担保作用的担保公司又没有成立,制约了贷款的发放。

3.不良贷款清收难,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有效投入低,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截止2006年6月末全县不良贷款为36479万元,不良贷款率为44.93%,从不良贷款形成的时间和分布看,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不良贷款基本上已经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大部分还是市场经济时期形成的,这些贷款基本集中在农垦企业、供销企业和工商企业,所涉及的欠款企业多数停止生产经营活动,这部分贷款实际已成为损失。大量的信贷资金被沉淀,严重地影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4.金融机构受当前经营理念的影响,对经济投入偏少,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2005年末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8496万元,比年初增加1583万元,同比少增6397万元。一是金融机构在支持县域经济方面往往偏重于有市场、效益好的“黄金客户”而一些急需资金的外来个体或私营业主由于资信程度不够,又缺乏足够的财产抵押和担保条件,所以很难达到银行贷款的条件;二是商业银行基于贷款问责制和不良贷款负增长的规定,信贷行为偏好“风险最小化”,特别是一些引进的民营企业存在“贷款难”问题,银行贷款槛高,条件严,融资困难大。

5.企业自身发展不理想,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积极性不高,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一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外向型经济人才和熟练技工匮乏,产品品种单一,附加值低,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从目前全县现有招商企业总体来看,都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更新换代意识薄弱等等问题;二是企业市场开拓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投资项目过于集中,招商结构趋于相似,出口或销售市场占有份额较小,企业发展能力受到制约。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制约了金融信贷的投入。

二、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1.加大社会信用环境整治力度,努力构筑信用金溪新形象,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一是县人民银行在有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基础上,应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建立全县个人征信系统和金融债权管理信息系统,将企业和个人逃废债信息和贷款欠息信息在有关媒体公布,构建企业及个人信用信息平台,通过建立和完善信用评价制度,逐步健全企业及个人信用档案。二是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发挥好示范作用。三是健全有关信用建设的法律法规,让维护债权人利益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四是银政加强综合治理, 认真落实各项社会承诺措施,建立良好的信用约束机制,加大对违约行为的责任追究和惩戒力度,对恶意逃债的企业及其高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进行联合制裁,并通过新闻媒体对其进行公开“曝光”, 促进诚信制度建设,带动本县的信用风气的根本好转。同时建议政府将整治信用环境作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抓出成效。要大张旗鼓地开展打造“信用金溪”工程建设,以推动全县信用环境建设向纵深发展,为我县经济金融稳健发展,创造优良的社会信用环境。

2.实行金融服务优惠政策,改善金融服务环境。各行、社在对县域经济环境、诚信环境、市场环境深入开展调查的基础上,向上级行(社)及时推荐项目,做好对授信客户的风险评估,做好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和对已承诺贷款项目的后续服务。并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打造好本地诚信环境同时,及时全面向各行、社推荐优质信贷项目,与银行业共担推荐项目风险,并承担5—10%的风险损失;出台有关行政规费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建议政府督促物价部门组织对全县收费项目的清理整顿,查处一些乱收费的违规事项;制订《降低抵押物评估、登记有关税费及抵押登记时限与银行信贷合同相衔接一致的指导意见》,对银行在清收处置抵贷资产过程中涉及的部分行政手续、规费标准给予减免等优惠政策。对再次办理登记手续免收土地权属调查费、地籍测绘费、房屋他项权利登记费;指导中介机构减半收取资产评估费,对再次评估的项目按照收费标准的30%收取评估费,在正常情况下同一资产进行二次抵押不强制要求重新评估;抵押登记机关保持抵押登记合同中的抵押时间与银行信贷合同中的贷款时间相吻合;抵押物过户到银行免收有关税费。

3.出台中小企业评级办法、中小企业授信标准和中小企业授信快通道等符合县域实际、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制度办法。中小企业评级办法对评级时企业应当提供的各种资料予以了细化,对评级对象的企业性质、信用等级予以了统一,对评级指标中所涉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经营管理、履约情况及发展能力等均给予了详细设定,为各银行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中小企业评级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中小企业授信标准对银行在开展企业授信时,授信企业必须符合的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诚信和纳税记录,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担保措施等予以全面细化,为银行开展授信业务提供具体的指引。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县域经济 结构调整 协调发展

About county territory economy development question ponder

Liu Jinlian

Abstract:Development county territory economy,key and difficulty in countryside.Must persist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acts as circumstances permit,take the market as the guidance,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technology advancement for the instruction science development view,the readjustment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took county territory economy development heavy in,the strength privately operated economy took its basic outlet,the cultivation characteristic economy took its main attack direction,speeds up the cities construction to take its effective carrier,pays special attention the project to take its force support,the optimized economic environment took its first competition spot,realizes the county territory economy leap frog development.

Keywords:County territory economy Structure adjustmentCoordinate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155-02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经济。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它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意义重大。

1.县域经济的作用和地位

1.1 强国富民的基石。

据统计,截至2002年年底,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有2861个(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除外)县域国土面积896平方公里,超过国土总面积的93%;县域内人口总数9.1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88%;全国县域经济的GDP为6.45亿万元,占全国GDP的55.15%。同时,县域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才能稳定。

1.2 工业资源的基地。县域资源是国家资源的基本构成部分。土地、矿藏、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大都集中在县域。没有县域资源在国家资源中的合理配置,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业和轻工业,以矿物质为原料的重工业和新兴产业等,大都依赖于县 域资源的支撑。同时,广大农村为国家还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可以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要素主要源于县域。

1.3 拉动消费的“超市”。在县域范围内集中了全国大部分购买力,集中了货币总量的60%,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将使县域成为国内最大的消费市场。只有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农民收入和购买力提高,市场容量才会进一步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才会更强。

1.4 经济发展的动力。县域经济包括城镇经济、乡村经济、农户经济几个层次。按经济成分可划分为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贸、股份制和各种混合经济。各个层次、各种成分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无论哪个层次,哪种成分实现大的跨越,都会对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二十一世纪,县域经济作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

载体,是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剂。

2.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选择

2.1 县域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

按照经济学的理论,一个地域的经济发展会经过从不平衡增长到趋于相对稳定,到发展差异缩小,最后趋于平衡增长的总体发展过程。因此,在发展观念上,必须承认经济发展本身的差异性和现实性,集中发展优势,在集中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协调,最终达到经济总体的快速发展。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整体推进,做到“突出一个整体,抓好两种经济,搞好三个结合”。

突出一个整体,就是要树立全县(乡)一盘棋,县乡经济一体抓的发展思路。一方面要突出整体规划,提出发展县域经济的整体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各乡镇围绕这个整体规划,去找准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要整合资源优势,即整合全县现有的自然、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充分发挥县区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龙头企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打破乡镇界限,形成合力,携手发展,形成一个一、二、三产业齐上,大中小项目并举,县乡村联动的局面。

抓好两种经济,即抓好特色经济和民营经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地区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一个县区要占领竞争制高点,从产业经济上看,就是要抓好特色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从所有制经济上看,就是要主攻民营经济,增长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

发展两种经济,关键要做到三个结合。首先要搞好内外结合,即抓好县域内的资源、资本与外部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及先进和理念有机结合。一方面通过大力招商引资,激发群众创业的积极性,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盘活本地存量资产和资源,使存量资产变成增量资产,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劳务输出,加强对劳动力转移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健全包括就业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在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其次是搞好城乡结合,就是把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从某一方面看,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推进城镇化进程,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是培育产业,只有大量产业聚集,城镇才能保证旺盛的活力。城镇化战略必须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非农产业培育有机结合,把农村经济发展作为推进城镇 化进程的前期工作来抓。第三是搞好工农结合,即要把工业发展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一要坚持工业化的道路不动摇。不工不富,不商不富,发展农村工业就要围绕“农”字作文章,着力建设食品工业基地。二要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要借鉴工业企业经营、销售、管理和打造品牌等方面的做法,使农村企业确定自己要经营的优势产品,把处在同一产业链上的农户、基地以及种、养、加工、销售等环节视同工业的生产车间,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2.2 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和多样化经济,应当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县域是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并与历史人文和特定资源相关联。尽管我国各地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但都各具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各地特色的不同,县域经济必然呈现多样化。每一个成功的县都有各自显著特点,有的一县一品,有的一县多品,或特色农业、特色工业;或特色出口贸易、特色矿产资源产业;亦或是特色旅游业等。它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县域经济应该结合县域实际,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少我多,人多我特上下功夫,建立起具有产业优势的特色经济,要从根本上打破县就是农、农就是粮的老模式。

2.3 县域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市场条件下的县域经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市场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它没有国界,更没有县界。县域经济是现代经济,不是“诸候经济”,必须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跳出县域范围发展经济,确立竞争优势,而不能划地为牢,在小圈圈里搞“鸟笼经济”。凡是经济发达的县,都有一条普遍的经验,那就是发展县域经济应当把培育支柱产业、培育专业市场与实施走出去的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顺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大优势,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和开放经济的思路来提高区域块状经济的发展水平。

2.4 发展县域经济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突出强调经济的增长和人类福利的增进的同时,不能脱离或损害维持一切生命系统的自然生态与自然资源的基础,必须形成一种能够使自然资源和生命维持系统都安然无恙的经济与社会制度,从而使人类及其经济活动的境况能够得到不断地、普遍地改善。一是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努提高人口素质。我国人口从解放初期的四亿五千万,到七十年代的八亿,再到二十世纪的十三亿,增长速度惊人,而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国是粮食进口的大国,每年进口量达二千多万吨。二是要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建立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制度。三是要加强生态建设,大力植树造林,遏制生态恶化。四是要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二十年前,早在中国经济起飞之初,国家高层领导就提出,我们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从而使环境保护成为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如今我们的GDP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而环境污染却如烂泥里拖稻草越拖越重,空气、水源、土地的污染与日俱增。

2.5 县域经济必须强调高质量,坚持技术进步为指导的原则。

科技含量低是阻碍县域经济与农村专业市场间高层次发展的原因之一。无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三产业,或是传统的优质产业,如果离开了科技和信息的运用,都是不行的。靠科技进步形成的特色经济才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科技含量低是阻碍县域经济与农村专业市场间高层次发展的原因之一。市场经济的角逐,实质上是技术的角逐,人才的角逐,智力的角逐。继续重复几千几年的耕种品种和作业方式,永远不会在市场经济中赢得主动。只有“科技兴脑”,然后才能“科技兴农”、“科技兴村”。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用一流的土地,一流的种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生产出一流的产品,走出一条以特色资源为基地,以城市资源为依托,以设施基地为平台,以产业化经营为载体的快速发展的新路子。

3.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选择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紧紧扣住经济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不放松,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增加财力为中心,提高经济综合力为核心,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3.1 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农业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高高”的思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要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要以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购物服务、乡镇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

3.2 要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

3.3 要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特色是品牌、是市场、是竞争力。经济发达县(市)的发展实践也告诉我们,发展特色经济才是成功之道。特色经济多是“块状经济”,“集群”型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人们之为“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此,发展县域经济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球全国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新亮点。

3.4 要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和集镇。从我国发展经济的实践看,沿海发达地区,近十几年来形成一个密集型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更好地提升人气,提增财气,提高品位,做强城镇经济,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镇集聚和重组,为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和创造条件。

3.5 要把抓好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

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看,只有坚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项目、引资金,才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为项目竞争,谁拥有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高产品质量的项目,谁就能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主动。要想靠有限的资金投入换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立足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导向,选准投入方向,避免低层次盲目投资,要靠科学的选项来推动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3.6 要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

理清了发展思路,弄清了资本的解决途径和招商引资的重点方向,能否招来投资的关键就要看你那里是否有良好的投资环境,特别是在县域经济高速发展、县域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投资环境显得就愈加重要。

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篇4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实力不断提高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 环保京津、濒临渤海、区位优越;资源丰富, 地貌类型多样;既有平原县, 也有落后的山区县, 县域类型较为齐全。全省共有135个县、市及自治县区域, 县域总人口占全省的83%, 县域总面积占全省的94%。虽然各个县市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多不平衡, 但经过近几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河北省的县域经济整体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008年年底, 全省县域生产总值为11551.26亿元, 占到全省GDP的71.54%;2009年, 县域生产总值上升到12794.6亿元, 占全省GDP的74.2%;2010年, 县域生产总值为15170.6亿元, 占全省的比重为74.4%;2011年136个县 (市) 累计实现县域生产总值16773.9亿元;2012年, 县域生产总值为18263.66亿元;2013年为28301.40亿元。

二、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县域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

由于各县市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不同, 使得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表现出了较为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在河北省的130多个县中, 有将近30个县拥有着丰富的铁矿、石油等自然资源, 如唐山周围的一些县市, 还有一些县市的地理位置较为优越, 如北京周围的一些县市, 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自然资源及区位优势, 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除了这些发达及较发达的县市之外, 河北省仍有6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这些贫困县多处于山区、冀南平原和中东部地区, 因为地理位置等因素, 生产总值与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的的强县相比有巨大的差距, 如果这些县的经济不能迅速发展, 将会对河北省整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2. 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县城的数量多, 规模小, 制约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支撑, 县城的发展水平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关键作用。河北省目前的县城体系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是数量多, 规模小, 辐射带动功能较弱。全省现有县城城区平均人口10.9万人, 20万人口以上的县城只有12个, 多数为5~20万人口的县城。还有10个5万人以下的县城。县城小, 就使得其能及较低, 聚集和吸纳人口能力不足, 产业能力不足现象较为普遍。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 与先进省份差距较大。

虽然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在过去的几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与一些县域经济发展好的强省相比, 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尤其是与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相比, 差距就更加明显。《2013年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中给出的全国百强县市排名江苏、山东和浙江三省占据了百强的将近半数, 其中, 江苏省在百强中占据18席, 山东省占据16席, 浙江省占据14席, 江苏省的昆山市位列第一。而河北省仅迁安市和任丘市进入百强, 仅位列19和51位。2013年, 江苏昆山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920.08亿元, 河北省排名第一的迁安市仅为1005.1亿元。与先进省份相比, 河北省县域经济表现出来的一个特点是的弱县较多, 强县少。2012年, 河北省统计的135个县市中, 生产总值在300亿元以上的县只有12个, 不到十分之一, 100亿元以上的县有63个, 占总数的不到二分之一。有87.4%的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10亿元以下, 有将近50%低于3亿元。

三、推动河北省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1. 重统筹, 促进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想要改变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的现象, 须将统筹发展摆到突出位置。可以将河北省目前不同县的发展情况进行划分, 分为强县、较弱县和弱县, 分类指导。对于强县, 制定优惠政策, 使其更好的发展, 然后带动较弱县及弱县进一步发展, 更好的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资金缺乏对于河北省很多经济发展较弱的县是一大问题, 可以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提供更多的发展资金, 如完善农村担保体系;加快推进风险代偿基金建设, 尤其是对“三农”的信贷风险代偿体系;改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等等。同时, 对于这些县给予更好的财政政策支持,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这些做法, 增强其自身的发展能力。

2. 下大力气改善县城现状, 以此促进河北省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因为县城规模较小, 河北省县域经济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为了改善县城的这些现状, 可以建设规划产业园区, 通过园区经济带动县城的发展。通过对全国的县城进行考察发现, 凡是在历届百强县评比中名列前茅的县市, 大都是以园区经济的发展为支撑。产业园区的见了, 可以放大人口聚集效益, 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减轻环境污染, 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还可以让农民工就近就业, 减少生活成本, 为县城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发展空间。就目前河北省的情况来看, 可以在每个县 (市) 规划一个产业园区, 通过产业集聚提升技术水平, 形成品牌效应, 带动区域整体实例提升。同时, 要注意推进骨干企业的规模化。要想发展产业园区, 企业的规模很重要, 如果都是小型企业, 很难发挥产业园区的优势。所以, 要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收购股权以及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经营等方式, 扩大企业规模, 形成规模较大的优势骨干企业。政府还要通过优惠政策, 引导小型企业向大型企业转变, 小规模纳税人向一般纳税人转变。通过这些做法, 让园区经济能够发展起来, 进而带动县城经济的发展, 最终能够转化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3. 积极采取措施,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缩小与先进县市的差距。

通过分析, 可以看到河北省的县域经济与先进县市还存在较大差距, 需要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加快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一是要充分利用京津冀一体化, 充分利用北京、天津的资源, 来发展河北的县域经济。河北省很多的县市其实很早就借助了北京的一些资源, 如燕郊、涿州市、廊坊的香河等等, 但是, 很多县市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还没有借助到一些资源, 那就需要省政府进行协调, 如积极争取将北京的一些企业转移到河北的县市, 发展北京周边县市的旅游事业等等, 带动河北省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大力发展外向型的经济。这主要是针对沿海经济带和环首都绿色经济圈。他们可以依据区位特色, 把招商引资作为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之一, 引进先进的技术、资金和项目, 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三是要注重转型。对各个县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找出各县市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因势利导, 如对农业县要进行引导, 让其向工业县转变, 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资源型县要向加工型县转变, 不能只进行资源的采掘和粗加工, 要延伸产业链条, 加大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等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2013年昆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载《昆山日报》, 2014.

[2]四大攻坚战第三场座谈会:县域做强需突出特色.http://www.hebei.com.cn, 2013.5.30.

[3]马建章.河北:全面提升县城建设层次和水平[N].河北日报, 2014.

[4]宋效忠, 王利宾, 靳兰.河北省欠发达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6 (2) .

[5]孙玉梅, 朱军分.县域经济平稳发展整体竞争力亟待提升[J].统计与管理, 2011 (5) .

[6]陈佳飞, 张玉, 陈佳雨, 等.河北省县域经济实力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1) .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篇5

中共抚顺市委党校科研处课题组

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实现我市新一轮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我们党校科研处课题组针对我市三县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查、走访,现将调查的结果及我们对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战略研究概述如下。

一、县域经济的作用和地位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1.什么是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第三,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第四,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发展重点产业。

2.县域经济的特点。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中,县域经济形成了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差异性等基本特点。

(1)农村性。在中国,习惯上总是把“县”与农村和农业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农村和农业也就不称其为“县”。所以,农村性是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2)地域性。县域经济的地域性,是指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范围,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位置和相互间可分割的行政界限,如:抚顺县占地1600平方公里、新宾县占地4200平方公里、清原县占地3900平方公里。县域经济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在这一特定区域内进行的,县域的经济管理权限也局限在这一范围内。

(3)层次性。是指一个县范围的全体经济的总和,它既有产业的总和,也有各种经济所有制的总和;既有老百姓经济,即就业与收入;也有政府经济,即财政收入和财政收支平衡。从这个意义上看,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层次性。(4)综合性。县域经济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运行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缩影,具有与国民经济相对应的各个产业、领域和部门。县域经济集三次产业、集生产和非生产性活动、集经营与管理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5)差异性。县域经济的差异性以及相关联的县域社会差异性,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据统计,人均GDP最高的100个县是最低县的15倍以上。如:2010年昆山市和海城市分别实现GDP2100亿元和650亿,而抚顺、清原和新宾县分别是91亿、92.3亿、75亿。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经济实力雄厚,其数量占全国县(市)总数的不足二十分之一,人口占全国县域总人口的不足十分之一,而创造的GDP超过全国县域经济的四分之一,实现县级财政收入近三分之一。(二)县域经济的作用和地位

自古以来,就有“郡县治则天下安”之说。县(市)一级在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承上启下,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其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国富民的基石。据统计,2010年全国县(市)有2001个(不包括市辖区860个),其中:县级市367个、县1462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2个、林区1个。县域国土总面积896万多平方公里,超过国土总面积的93%。县域内人口总数9.1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88%。目前,全国县域经济的GDP占全国GDP的50%以上。同时,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社会才能稳定。从全国经济发展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县域,只有农村小康了,才能有全国的小康。

二是工业资源的基地。何谓工业?工业是以农产品和自然资源为加工对象的行业。没有农业就没有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业和轻工业,没有自然资源就没有以矿产物质为原料的重工业和新兴产业。同时,广大农村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可以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要素主要来源于县域。总之,县域资源是国家资源的基本构成部分,土地、矿藏、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大都集中在县域。没有县域资源在国家资源中的合理配置,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是拉动消费的“超市”。在县域范围内有五六万个小城镇和集镇,集中了全国大部分购买力,占全国零售商品总额的1/2以上,加上农民从城市购买的部分,则达到70%以上,集中了货币流量的60%。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县域成为国内最大的市场。只有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农民收入和购买力提高,市场容量才会进一步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才会更强。如:2009年我国为扩大内需,主要手段就是扩大农村购买力,如:家电下乡、农机减税和放贷等。

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县域经济包括城镇经济、乡村经济、农户经济几个层次。按经济成分又可划分为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股份制和各种混合经济。各个层次、各种成份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无论哪个层次、哪种成份实现大的跨越,都会对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动作用。全国县域经济GDP增速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数,其中基本竞争力提升最快的百强县(市)GDP增速达到28.%以上。新世纪,县域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是进入工业化中期后,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器。

二、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位于辽宁东部山区的抚顺,现下辖四区三县和两个开发区,总人口226万,占地面积11334平方公里。抚顺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新宾满族自治县共有人口76万,占全市人口的33.6%,面积10000平方公里,占全市88%,共有37个乡镇,364个行政村。抚顺是典型的“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城市。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0亿元,三县258.3亿,是全市29.5%,农民居民人均收入6885元,是城市居民的45%。一般预算收入81.3亿,三县18.5亿,是全市2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致750亿左右,三县284亿,是全市的37%,所以,抚顺又是典型的“大工业小农业”社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对三县的建设力度,三县的经济呈现出积极向上,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社会环境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但是,与兄弟城市比较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1.经济总量少财政贡献小。2010年,辽宁省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海城市为650亿元,一般财政收入31亿。而抚顺县的国内生产总值为91亿元,一般财政收入5.8亿;清原县的国内生产总值为92.3亿元,一般财政收入7.1亿;新宾县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5亿元,一般财政收入5.6亿。三县的GDP和一般财政收入是个什么概念,从全省44个县的排名来看,GDP分别是35位、34位和38位;一般财政收入分别是32位、27位和38位。抚顺县域经济总量少财政贡献小,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而来,一是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大;二是由于总量小社会资本积累也就小,抚顺三县的县域经济还仅处于基本解决温饱的普通发展经济的状态。由于三县经济总量与发达县域经济总量无法相比,因此,社会资本积累也就非常有限,进而严重地影响了农业和工业经济发展,影响了第三产业等消费领域的快速发展。

2.结构不合理产业水平差。从三县三大产业的有机构成和联系来看,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农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比较低、产业关联度小,工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一是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产品初级化特征明显。一方面,是对现有的农业资源利用程度低,种植业主要以粮食、蔬菜及各种农业经济作物为主;养殖业主要以牛、马、鹿、羊、猪、鸡为主,而且规模有限,产业结构趋同;另一方面,对资源的利用还多处于粗放经营和掠夺式开发的状态,深度和系列化开发的产业或产品有限,许多产品均为初级产品、原料型的资源性产品,产品科技含量低、商品化程度低,产品市场分额小,市场占有率低。目前,一些前景看好的农业资源,如林蛙、食用菌、中草药、山野菜等农业主导产业或其中一些品种,由于受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限制或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已出现明显的萎缩迹象。二是工业发展严重滞后。抚顺三县工业发展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工业从业人员少,据了解目前三县工业从业人员仅为1万多人(按就业登记人员统计),占三县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很小。另一方面三县工业的发展基本处于资源型、原料型及粗加工的产业格局,结构效益差、科技含量低。特别是国家和省把抚顺三县列为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区后,在大伙房水库上游已不准进行任何带有污染的工业和农业企业的生产和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抚顺三县工业和农业产业格局的健全和企业的发展。同时,抚顺三县第三产业发展,由于受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水平的局限,特别是第二产业发展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3.城镇化水平低就业难。目前我市三县有大小城镇20个,除清原镇、红透山镇、新宾镇、永陵镇、南杂木镇和石文镇等城镇具有一定规模之外,多数城镇人员少,缺乏规模大、效益好的支柱产业。企业的发展滞后,再加上大部分城镇人员少,社会需求小,必然导致第三产业发展跟不上去。再加上农民增收困难,市场购买力差,农产品商品化率低,更给三县城镇的就业增加了难度。

4.企业发展慢技术升级差。抚顺三县原有的国有、集体企业由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要求,大多数已被市场淘汰,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三县经济发展的实力。再加上国家和省把抚顺三县列为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区后,在一定程度上更限制了抚顺三县工业和农业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县域工业企业严重缺乏大量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因此,其在产品更新换代、技术升级、市场营销等方面更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5.职能转变慢行政效率低。抚顺三县的县、乡、村三级政府的职能转变还没有到位,其政府机构精简力度还非常有限等都导致了县域行政效率不高,行政运营成本具高不下,并造成了社会资源浪费、经济效益低下、资源配置低效和社会福利减少的后果。特别是抚顺三县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取消了农业税和特产税两大支柱税种后,更使政府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为了解放财政收支的突出矛盾,也就加大了企业和农民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负担。

当然,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一是对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认识不够。正如上面所说的,多年来由于煤、油、电、钢、铝是我市的主导产业,“大工业小农业”是大多数人的共识,为此,对县域经济发展认识不足、思想不解放、工作不积极、措施不得当是导致县域经济不发达原因之一。二是产业不突出工业不发达。产业兴县,工业强县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从我市三县发展情况来看工业化进程滞后,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集中度低,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是我市的事实。三是市本级基本建设投资不足。我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投入不是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长,而呈逐年下降的趋势。1999年以前的几年里,市本级县域经济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大体安排在3000万元左右;近几年市本级基本建设的投资规模缩减到1000万元左右;2008年安排县域经济发展项目仅100万元,2009年投资5000万元(算是多一些),但是,省内大连投了12亿、沈阳投了9个亿、鞍山投了8个亿。所以投资不足也是导致县域经济上不去,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抚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 1.制战略 明方向

回顾各地发展的历史,哪个不是在正确的战略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历史。如:广东的东莞、江苏的昆山等。那么何谓战略,如何制定战略?战略是指对具有长远性、全局性问题的谋划。作为战略都具有指导性、长远性、整体性和风险性。要制定好战略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搞好定位;二是根据本地区实际确定目标拟订方案;三是评价方案和实施方案;四是跟踪、反馈、修改、延续。值得一提的是战略一旦确定,必须常年坚持,否则将会事倍功半。2.抓基础 保稳定

俗话说的好:郡县治则天下安,何谓县?这里的县就是县域。县域具有农业性,也就是说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不出问题社会就不会出大问题。如何发展农业呢?一是加快产业化进程,包括:设施农业建设、有机粮基地建设等;二是扶植龙头企业的发展,特别是省级、市级龙头企业的发展,因为他们有市场、有产品,带动力强;三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我市森林覆盖面积近70%,在辽宁乃至全国可以说是森林城市,发展好林下经济是我市未来的选择。所以必须在现有林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下养殖业和种植业。只有这样我市农业基础才能打牢,社会才能稳定。3.建园区 带工业

“无工不富、无工不强”这是普遍认同的真理。而要发展工业就必须有发展工业的裁体,这叫“筑巢引凤”。具体的说就是:一是在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基础上搞好园区的建设,如:原抚顺县拉咕、兰山工业园区;新宾的南杂木、永陵(特艺木业园区)、新宾镇(为健康食品加工园区)的工业园区;清原的健康食品加工园、孤山家子万亩工业园区。二是结合本地战略招商引资。也就是说不要乱招商,瞎招商,要结合本地区实际需要有目的、有选择的招商。三是运用好和制定好政策扶植本地区现有的工业企业,让他们作大作强。4.重特色 壮民营

何谓抚顺特色,“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这是我们的特色;近70%的森林覆盖率这是我们的特色;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林蛙、人参、鹿茸、山野菜等这是我们的特色。所以,我们要利用这些特色资源发展和壮大地方经济。一是发展好旅游业。旅游的发展千万不要千遍一律,不要人家搞什么你搞什么,如:清原重点把漂流搞好;新宾应围绕启运之旅、文化之旅开展;抚顺县应以休闲旅游、农家乐旅游为主。二是搞好林蛙、人参、鹿茸、山野菜的加工;三是搞好食品加工。这是发展壮大三县民营经济的主要途径,因为未来的粮食深加工是我市县域工业发展的方向。5.强城镇 带新农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十分关注的问题,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要求,就必须加快城镇化建设。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一是必须结合三县实际选好要发展的城镇。采用点-轴式模式选择乡镇,点--轴式开发模式是发展极理论的一个创新,其原理是除种植业以外的社会经济活动,大都聚于大小不等的城镇,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向各个方向平均辐射的,而是沿着交通线扩散的,这就形成了以小城镇为”点“,交通线为轴的产业带或发展轴线。这一模式对于抚顺三县地处山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来说,有着特殊意义,按照上一模式抚顺三县具备“县域内的极“的发展条件,主要是新宾镇、南杂木镇、救兵乡、石文镇、清原镇、红透山镇等工业较发达的乡镇。二是城镇化建设必须以产业为支撑。如:新宾的南杂木、榆树,原抚顺县的兰山、拉咕的发展,都是依据产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6.转观念 树形象

学过公共管理的人都知道,政府管理分为三个时代:一是统治时代;二是行政时代;三是公共管理时代+公共服务时代。如何实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是我们改变软环境建设,实现县域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一是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二是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建设学习型、法制型、廉洁型政府。

课题负责人:齐学敏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 篇6

关键词:县域经济;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62-01

一、县域经济的特征

县域经济与其他类型的区域经济相比较,具有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它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第二,它又是一种开放型区域经济。尽管县域经济是在县行政区域长期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但它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具有开放性。第三,它是一种既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又具有地域特点的特色型区域经济。一般而言,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以及一、二、三产业各部门。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经济布局不合理。由于规划意识较弱和规划手段的落后和人员素质的制约,长期以来缺乏对县域经济布局的合理规划,导致县域经济布局不合理,工业分散布局的问题尤为严重。农村改革启动后,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的涌现,也是导致县域工业布局分散化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对县乡基层干部政绩的考核,经济发展指标占绝对权重。在这一指挥棒的引导下,县乡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遍地开花,工业布局进一步分散。分散化的工业布局必然带来城镇化的分散,城镇规模过小,遍地开花,城镇化质量不高,而且难以发挥集聚效应,不利于产业的升级。

(二)经济结构单一,产业层次低。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援城市的发展战略,政策的着力点和要素配置过度向大城市倾斜,致使工业化的二元特征十分鲜明。国家只注重城市工业(主要是大城市工业)的发展,而县域工业的发展基本被排斥在国家工业化整体发展规划之外,其发展难以得到明确的产业政策指导。除沿海部分发达县域外,大多数县域经济结构单一,产业层次较低,县域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不仅来自于三次产业之间的失衡性比例结构,也来自于各次产业内部不合理结构。

(三)县域经济科技含量不高。由于我国绝大多数的大中专院校和科研机构都布局在大中城市,国家科研经费主要流向了大中城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科技投入严重短缺。布局在大中城市的大中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其科研选题主要来自于大中城市,科研成果自然也主要投向大中城市,其培养的人才也主要留在了大中城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很难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得以体现。对大多数县而言,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很不明显,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很低,科技储备匮乏,尤其是基础性成果储备更少。

三、新形势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我国的广大县域和县域经济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观的基本依托和主战场。城乡统筹的核心是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把重点放在城乡联系最紧密的层面———县域经济上。城乡统筹的许多政策措施也只有在县域经济层次上才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城乡逐步实现统筹、协调发展的实践过程。为此,县域经济在进行发展规划制定、政策措施的出台、经济结构与经济布局的调整优化时,应自觉遵循统筹城乡发展思想,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调整县域经济布局,将县域经济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受行政管理体制和地域范围的限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政策要在县域这个具体的地理空间中进行实施。如果产业布局与地理空间的具体情况不相适应,那么这些产业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益。合理的产业结构也难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县域经济布局比经济结构更重要。新形势下,调整县域经济布局,须要统筹规划,将县域经济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工业企业布局分散化和小城镇分散发展的模式。要实现县域工业在一定地域内的集中布局,把县域工业的集中发展与城镇建设统一协调起来。要有效利用原县城资源,把县城建设成为县域经济的龙头和城镇化的经济中心。对于比较大的县和工业基础较好的县,还可根据县域内的人口分布、非农产业基础等有选择的规划一个或几个中心镇,作为周边农村地区非农产业发展的集聚中心。通过相关政策和措施,来引导周边农村非农产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中,让城镇成为非农产业的聚集地。这既可创造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又可带动人口的集中,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反过来又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样,为数不多的、布局合理的县城和中心镇就会成为县域内的工业中心,并不断向着中小城市的方向发展。

(二)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县与县的情况千差万别,每个县的资源禀赋、历史人文等有较大差异,而这些对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县域范围小,资源整合难度少,易于集中力量将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发展成为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要挖掘潜力,拓展空间,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具体到工业领域,新形势下,县域工业的发展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眼于县域的实际情况逐步培育县域的支撑产业。县域工业的发展不可再走模仿大中城市工业的老路,在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的同时,不仅要看项目的总量,还要注重技术进步和生态保护。县域工业的发展应主动与临近的大中城市进行对接,变被动的提供配套产品为主动地引进资金技术和人员,开发利用县域特色资源。县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资源开发型县域,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开发的技术含量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达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县域工业的发展要基于市场比较优势,根据各自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资源能源状况,选择农业服务牵引型、工业催生型、城市辐射型、旅游开发型、矿产资源型、农产品加工型等不同县域产业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县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当前和将来的很长时期,对绝大多数县来说,农业是重要产业,是占人口主体的农民的主要就业领域和生活改善的重要来源,加快农业发展,依然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环节,而这必须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新形势下,推进农业产业化,应注重对专业农户的培育,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同时要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为专业农户扩大经营规模创造条件。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既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也可以推进农户成员的非农就业,从而加快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立华.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全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J].财经界(学术版).2016(10)

[2]赵志荣.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对促进县域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作用分析[J].中国市场.2016(21)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篇7

1 彰武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具有拉动作用的大企业数量较少

截至2012年底, 全县有规模企业85户, 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90亿元, 与周边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如康平县现有规模工业企业427户, 2012年规模工业总产值预计实现520亿元。法库县现有规模工业企业中收入超过3 000万元的达到300多户, 2012年规模工业总产值预计实现950亿元, 彰武县规模工业总产值仅是康平县、法库县的17.3%和9.4%。大企业数量少, 严重影响了该县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 可见大企业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1.2 产业链条短

目前, 彰武县大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模式是“购买原材料—加工生产—产品输出”, 生产线比较单一, 缺少深加工的产业链条。其中, 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资源型企业中粗加工产品占相当大的比例, 这样不仅造成资源浪费, 而且还影响企业的利润空间[1]。

1.3 科技创新能力弱

目前, 全县大多数企业人才短缺, 技术相对落后, 管理粗放, 只顾眼前利益, 没有长远规划, 对科技创新和开发新产品重视不够, 产品的科技含量低, 附加值低, 很难把握市场导向, 在生产经营中处于被动局面[2]。

2 彰武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2.1 做好企业“提升、倍增”工程, 培育彰武县域经济品牌

没有好质量就没有好品牌, 没有好品牌就没有好市场。当前, 应以彰武“绿色农业、绿色工业”为招牌, 结合该县食品产业占比例较大的优势, 以过硬的产品质量, 使彰武县成为沈阳经济区及周边省市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 突出宣传“绿色食品、生态农副食品”特色。比如, 以金谷、金禾为龙头, 打造绿色保鲜玉米、冷鲜蔬菜的品牌;以谷香、大四小米等粮食加工企业为龙头打造绿色杂粮品牌;以福元食品、合盛肉鸭、雨润食品为龙头打造生态牛肉、鸭肉、鸡肉等品牌。在此基础上加大精深加工能力, 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 做大做强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 有计划地着重培育几个具有彰武地理标志的大品牌, 提升产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2 做好产业规划, 强化产业招商,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聘请业内专家作为彰武县工业发展顾问, 提供科研技术服务, 特别是对该县四大产业的产品方向选择、产品规模、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等进行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与之相配套的项目库;要围绕四大主导产业规划, 突出产业招商, 在做好资源的储量、品质及适用产品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招商引进有资金、有技术、能延伸产业链、在行业中有优势的战略投资者落户该县, 提升四大主导产业的整体水平。

2.3 做强优势产业,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从长远意义来讲, 产业结构的升级有2个重要标志:一是在水平方向上, 产业重点从加工制造向价值链上下游延伸, 所谓“6+1”, 即在整个价值链中除了生产和销售, 要大大增加研发、设计、物流和营销服务等环节所占比例, 实现企业对价值链的控制;二是在垂直方向上形成自生性产业集群, 通过产业集群自身和同类集群之间的竞合来决定集群的发展, 从而形成行业的控制优势。比如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近10年的发展, 已经实现由农产品加工、食品生产向高科技领域进军、转移的战略, 通过对玉米的各种精深加工, 生产出上百种产品, 企业自身形成一个联系密切的产业集群。因此, 在2013年全国淀粉行业都亏损严重的情况下, 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仍然能够平稳运行, 而彰武县的豪森科技和鸿翔淀粉由于产品单一, 从2013年初到现在一直处于停产状态。结合全县实际, 现有的85户规模企业中有40户企业是林产品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在生产经营过程对原料的依赖性导致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非常多, 木材量供应的多少、玉米价格的高低、牛源禽源是否充足等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效益。这就形成了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短板, 只能脆弱运行。要完善拉长产业链, 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把握中共十八大以后产业升级的契机,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洞悉产业集聚成长壮大的机理, 因势利导抓好彰武县四大产业集群垂直和水平整合,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3,4]。

2.4 加大科技创新步伐, 提升传统产业水平

科技创新是现阶段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过去, 全县工业的发展主要靠富余劳动力较多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 现在这个优势已经不存在。企业要生存、发展, 必须要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 研究和掌握行业核心技术, 拥有自主创新的品牌。只有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才能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建议政府今后要将科技创新置于工业发展的全部环节和整个过程, 通过制定政策和设立专项资金, 鼓励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工艺、设备和技术, 不断开发新产品, 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精度和档次[5]。奖励有核心技术的企业, 奖励产品科技含量高的企业, 通过政府引导和调控, 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机制和环境, 提升传统产业整体水平。

2.5 加大工业人才队伍建设, 保持发展后劲

(1) 政府要招贤纳才, 以招到真正有本事、有贡献的专门人才为目的, 并鼓励专业化人才到企业就业, 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 建立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

(2) 要与各大学、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和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大中企业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逐步建立自主培养、引进人才、外出培训等多种渠道的选人用人机制, 强化企业实用型、急需型人才培育, 切实提升彰武县工人的整体素质。

(3) 拓展学校、企业、政府联合培训工人的途径, 利用“职工培训”、“农民工知识化”等途径, 加大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 以解决目前以及将来产业工人不足的问题。

(4) 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培训, 通过有针对性地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方式, 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学习, 提高管理者素质;同时积极提拔重用懂工业经济、有能力、有贡献的干部到领导岗位上来。

2.6 强化政策支持, 健全激励机制

建议政府设立鼓励县域经济发展县长专项基金。每年县财政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 设立“彰武县域经济发展县长基金”, 由财政专户管理。按照分类扶持原则, 通过贴息、专项补助等方式, 奖励大工业项目投产达效、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品牌打造, 给企业或相关有功人员以奖励。

参考文献

[1]周相云, 郭声栋, 曾广炆.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 :144-146.

[2]高洁.对县域经济和“三农”问题的几点分析[J].华北农学报, 2004 (S1) :116-120.

[3]蔡世忠.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 2005 (9) :9-11.

[4]杜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出路[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18) :8696-8698, 8756.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篇8

1.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 城镇化水平不高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发展体制是“二元结构”, 即以牺牲农村为代价, 获得城市的较快发展, 从而导致县域经济不能独立自主地发展, 上升的空间也很狭小。从现实情况看, 不完善、落后的通讯及交通等基础设施, 低水平的城镇化, 使得小城镇难以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来实现产业聚集, 从而造成县域人力和自然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2.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 劳动力素质较低

(1) 不甚合理的、较单一的产业结构

尽管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 但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给县域经济打下的深刻烙印, 至今仍没有完全改变, 经济的自给自足倾向依然明显, 产业结构还比较单一。

(1) 工业。工业生产的产品大多为原材料或半成品, 技术含量很低, 附加值也不高, 而且不同地区之间产品的差异很小, 所以市场竞争力很弱。

(2) 农业。由于农业资金不足, 所以推广新产品与新技术的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质量低劣的农产品销售不出去、进而造成大量积压的情况经常发生。

(3) 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 第三产业的比重非常低, 根本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2) 普遍偏低的劳动力素质

根据统计资料, 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人口在县域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竟然高达43%。教育水平严重落后, 既掌握一定技术、又懂市场、对法律也很熟悉的、层次较高的人才的匮乏, 会直接削弱县域经济的发展基础, 使得县域经济快速而健康发展成为不可能, 进而影响农民增收并严重威胁国家的粮食安全。

3.农业企业发展乏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

由于在县域招商引资有相当大的难度, 所以项目建设任务完成起来就很吃力。绝大多数县域都没有龙头企业, 即带动能力较强而又规模较大的企业。因而, 县域的产业化经营因为链条短, 所以附加值也很低, “拳头产品”和品牌产品稀缺, 农民和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也无法真正建立起来。

二、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金融服务主体不丰富, 主力农村金融体系功能不足

一段时期以来, 特别是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来,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以农业银行为主的服务县域经济和农村发展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大幅度的发展战略调整, 向城市位移的趋势非常明显。根据调查, 在现阶段,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是农信社或其升级版农商行, 辅助是农发行与中国农业银行, 补充则是小贷公司和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及邮储行。从表面上看, 这一体系还算合理, 但实质却是, 无论是在产权关系方面, 还是在经营机制与管理体系上, 各家金融机构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对县域金融的健康、快速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作为主体的农信社由于管理体制不合理, 造成产权制度不健全。具体说来, 其省联社的性质是政企合一的, 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 导致其与下级联社之间, 职权和股权的配置相违背, 没有形成“权、责、利相称”机制。作为辅助的农业银行近几年也进行转向, 大力发展县域及农村经济, 虽有一定程度改观, 但改革步伐仍需加快, 如“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3年之久, 许多地方还没有按照改革方案及支持方向去履行职责, 致使银行大量信贷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投入农村、农民群体较少。农业发展银行还处于转型阶段, 其政策性银行优势和辅助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作为补充的邮政储蓄银行内部管理和业务创新还存在缺失, 缺乏实施不同业务、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化管理, 加之人员素质偏低, 还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金融企业的发展需求。村镇银行受制于机构数量少, 资本金小, 结算渠道不畅等因素, 其补充作用有限。与此同时, 农村信贷市场形成农信社垄断地位, 农村信贷市场缺乏竞争。

为加强金融支付环境建设, 人民银行从2012年大力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 以满足县域农民群众领取支农补贴、小额取现、余额查询等基本金融服务需求。这是金融支农、惠农的一项系统工程, 是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主要途径。然而, 县域偏远地区农民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仍未能得到有效满足。如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只能满足农户取现、余额查询的需要, 还不能办理存款、转账、代理缴费等业务。

2“.两多两难”困局没有根本好转

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中小企业和涉农产业在保障地方经济增长, 稳定就业等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 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外贸出口受挫、内需消费不足的影响,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企业转型发展需要, “融资需求多、贷款难, 民间资金多、投资难”的困局, 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主要反映在几个方面:一是贷款抵押制度不合理, 造成贷款担保难问题。中小企业作为县域规模最庞大的主体之一 (另一个为农民) , 就其来说, 由于其自身可用作抵押的有效资产很少, 社会上的信用担保机构又比较稀缺, 再加上其管理不是很规范, 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财务不透明, 都使得其贷款的难度大大增加。二是农村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就农民而言, 要取得贷款其抵押物只有住房和承包土地, 受目前政策约束, 农村住房没有产权证书, 承包的土地为集体土地, 均不能作为抵押物, 农民申贷难度很大, 农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制约。三是贷款金额和期限设计与农业生产周期不匹配。中小企业的本身弱质性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嫌贫爱富”的本质, 导致了县域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经济发展需要资金支持, 资金求而不得, 必然阻碍县域经济的发展。从实践上看, 满足农户资金需求的主要渠道是农信社发放的小额信贷, 然而, 与农户的实际资金需求相比, 这种小额信贷的额度显然过少, 对单个农户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的额度一般在2万元以下, 农户联保贷款的额度则一般在5万元以下。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 期限与生产周期脱节, 根本不能满足农村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的资金需求。

3.服务品种单一, 竞争不充分

一是抵押贷款占比过大。据统计, 抵押贷款占贷款总量的63.5%。银行发放贷款之所以以抵押为主, 根本的原因在于县域的整体社会信用环境仍然较差, 银行与借款人信息不对称, 迫使银行只能以“一刀切”的方式进行贷款发放, 即无论是谁, 要想获得银行贷款, 都必须向银行提供合格的担保人或者足额的抵押品, 二者必居其一, 否则不能贷款。二是我国的长期资金市场尚未全面对县域经济开放。我国的长期资金市场, 亦即资本市场, 无论是其中的债券市场, 亦或是其中的股票市场, 均主要是用来满足国有企业的融资需求的, 县域经济则很难利用其来为自己的发展融通资金, 即使是县域龙头企业, 也是如此。对县域的龙头企业来说, 无论是发行公司债券, 还是努力争取到额度直接上市, 或者是转让自己的股权间接上市, 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三是支农贷款产品不能满足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资金需求。金融产品创新动力的不足, 使得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不能得到很好满足, 转而向理财公司等影子银行寻求相关服务。

4.宏观调控与县域发展需求矛盾依然突出

贯彻稳健货币政策, 要求人民银行引导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 指导金融机构在用好信贷增量、盘活存量、调整结构上下功夫。地方政府出于发展的需要, 要求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 不注重产业是否符合调控政策, 只看“贷存比”, 个别县还通过政府发文的形式, 给金融机构下达贷款任务指标。西部县域骨干企业大多主要是水泥、钢材企业、煤炭、冶炼等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 受产能过剩、环境评估等因素影响, 很难通过金融机构信贷审批。然而, 骨干企业又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 无论对地方GDP、还是税收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贡献, 不予支持就会大大影响县域经济发展。银行要实施支持行为, 又违背宏观调控, 不予支持, 金融机构处在当地, 业务发展、子女就学、生活配套等必须要依靠当地政府, 金融机构往往处在“两难”的境地。

5.缺乏保障机制, 影响金融机构发展

由于农村经济受政策和市场、自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及影响, 因而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及风险, 对此提供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也需要承担一定风险, 而目前保险和担保机制尚未完善。一是缺乏完善的风险保障措施。在支持县域发展过程中, 因为县域基层缺少农业保险, 涉农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等保障制度又不完备, 金融部门所承担的风险和损失得不到及时的补偿, 从而使其心存后顾之忧。二是财税政策等综合保障因素乏力。支持县域发展的财政与税收政策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相应的优惠措施很少, 财政贴息也没有配套跟进, 最终导致金融部门没有太大的动力去支持县域发展。

6.有关配套体系及为融资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发展相对滞后

这是目前县域金融面临的很大的一个问题。与县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源源不断的融资需求相比较, 融资中介及配套服务发展明显滞后。一是担保公司不但数量少, 而且规模也很小。二是抵押贷款的评估过程存在很多问题, 登记环节多, 甚至出现重复登记的现象, 高收费、乱收费也时有发生。特别涉及土地、林权等相关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中介机构定价、估值方面等缺乏统一的规章和授权, 评估费用定价上下幅度过大, 据调查, 资产评估、抵押登记等费用一般要超过贷款总金额的3%。县域资产登记、评估部门无论企业在银行贷款时间长短, 对抵押物的评估有效期限只定一年, 在次年贷款虽然没有到期, 企业还得重新进行资产评估, 市场的不规范变相加大了企业融资成本。三是仍然很不全面的农业险险种, 还有众多的农副产品, 如蔬菜和水果以及水产等的风险没有被农业险覆盖。

7.基层货币政策工具功能的弱化, 制约了货币政策的传导能力

从再贷款工具来看, 以支农再贷款为例, 自2005年起, 支农再贷款申请逐年减少, 限额逐年下降、余额逐年萎缩。至2011年支农再贷款余额才逐步回升。制约支农再贷款政策效果发挥的主要因素一是贷款目标过于单一, 风险过高, 且缺乏风险分担机制。从再贴现工具来看, 票据市场发育不全等因素使得再贴现政策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近几年由于票据业务特别是商业汇票业务发展缓慢, 票据品种单一、参与票据流通、转让的企业和金融机构较少, 在这样一个发育不全的票据市场, 人民银行再贴现政策很难在基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表现:一是再贴现资金投向不尽合理。如近几年再贴现资金集中投向大型企业, 对“三农”及涉农行业和资信状况好的中小微企业及非公经济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是目前再贴现作为缓解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的主要政策措施有所走样。调查结果显示:申请办理再贴现大部分为可以扣减信贷规模的买断式再贴现, 使得当前将再贴现作为缓解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 以增强其对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金融服务能力的措施有所走样。

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及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篇9

一、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 湖南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加快推进县域经济体制改革创新,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涌现出一批全国百强县。

(一) 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

“十二五”以来, 全省县域经济增长势头强劲, 保持平稳较快增速, 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2012 年, 全省县域经济增速为11.6%, 高出全省经济增速0.3 个百分点;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754.22 亿元, 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6.6%, 较2010 年提高2.2 个百分点。全省GDP过200 亿、100 亿的县市区分别达到23 个、55个, 较2010 年分别增加17 个和14 个。全省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718元, 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加7378元, 人均水平大幅提高。

(二) 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

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2012 年, 全省县域财政总收入达1015.68 亿元, 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34.6%,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过10 亿的县域达18 个。全省县域财政总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0.9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为4.19%, 较2010 年提高0.89 个百分点。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7897 元和7317 元, 分别比2010 年增加3987 元和2083 元, 维持较快增长速度。全省县域工业实现增加值6760 亿元, 较2010年增加2375 亿元;县域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285 亿元, 较2010 年增加197 亿元。县域新型工业提速增效明显。

(三) 经济增长动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 全省县域经济增长的动力不断增强, 发展的后劲明显增大。2012 年, 全省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9.3亿元, 分别比2010 年和2011年增加了1162 亿元和593 亿元, 占全省的比重维持在55%左右。 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达8906.2 亿元, 较2010 年增加了3844 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占全省比重由2010 年的51.5%上升至61.1%, 提高9.6 个百分点, 投资增速明显加快。

(四)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效

全省县域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2 年, 湖南县域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1 :51.2 :32.8, 与2010 年的19.2:48.0:32.8 相比,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上升3.2 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 湖南县域第二产业占比高出全省3.8 个百分点;县域工业增加值达6760 亿元, 比2010 年增加了2375 亿元, 占全省的比重由2010 年的69.5% 增加至74%, 工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南县域经济做大了总量, 提升了质量, 取得了诸多新突破。但是,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日渐显现。目前多数的县域仍是经济小县、财政穷县, 经济素质不高、产业层次偏低、工业化程度低、需求水平低以及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等。但是, 总体看, 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还客观存在, 规模不大、质量不优、结构失衡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

(一) 发展差异依然不小

全国来看, 湖南目前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只有4 个, 相比江苏 (27 个) 、山东 (22 个) 、浙江 (18 个) 的差距很大, 而全国百强之一、省内强县第一的长沙县, 经济规模只有全国百强首位昆山市的1/3。县内各乡镇间的发展也多不平衡, 以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宁乡县为例:2011 年人均GDP最高的白马桥乡80656元, 是最低的流沙河镇的8.7 倍;人均一般预算收入最高的玉潭镇59163 元, 是最低的东湖塘镇的237.6 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玉潭镇达23718 元, 是最低的巷子口镇3.2 倍多。

(二) 产业结构依然不优

“十二五”以来, 全省县域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但与全省平均状态比, 一次产业高3.5 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低7.3 个百分点。一方面, 县域农业虽然品种多、产量大, 但农业经营效率低、效益差、特点不突出, 农产品加工链条短、档次低, 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另一方面, 虽然二次创业比重总体上超过50%, 且县域工业企业数量不少, 门类也较齐全, 但仍然普遍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经济效益差等问题, 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极小,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够,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产业技术升级较慢, 普遍缺乏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和有影响的知名品牌。此外, 资源和环境约束持续加剧, 高能耗和环境污染亦较严重, 节能减排压力很大。

(三) 收支矛盾依然突出

总量不大、质量不优, 必然导致经济实力不强和发展后劲不足。湖南县级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状况至今仍未发生根本改变。2012 年全省县级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仅为1074 元, 甚至比2009 年时的全国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水平还要低;全省县级财政平均自给率仅为29.52%, 远低于全省财政自给率 (43.27%) 、全国平均水平 (87.6%) 和全国县级平均水平 (50.73%) ;大多数县域自身的财力极为有限, 最低的龙山县仅为10.65%。绝大多数县域至今仍要靠中央、省、市的财政转移支付才能维持正常运转。此外, 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 当前几乎都面临着必须依靠自身努力消化许多刚性财政支出的压力, 特别是为改变落后面貌, 又必须加快改善基础设施, 优化发展环境, 建设开发区, 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而增资、社保等方面的刚性支出增长远远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 这便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县级财政收支失衡的问题。

(四) 要素制约依然严重

一是建设用地紧缺。在当前要素普遍趋紧, 特别是国家为加强土地管理, 将未利用地也纳入计划管理的情形下, 发展欠账本来就较多的县域建设用地空间也同时被压缩, 许多县域已出现建设项目等着用地, 或因无地而留不住来之不易的引资项目的现象。二是发展资金短缺。县域发展资金普遍短缺, 迫切需要银行贷款的大力支持, 然而金融机构对县域贷款的总量却十分有限。例如, 2012 年长株潭地区的醴陵市、攸县和湘潭县金融机构存贷比距离商业银行规定的存贷比最高上限的差值均低于26%, 金融机构贷款主要向大城市、大行业和优势企业倾斜, 县域金融机构内的资金流动受阻, 有相当部分可用资金在银行或投放在县外, 金融信贷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盘活。三是招商引资困难。县域引资的硬件优势相对而言本身就不如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单靠廉价的土地和优惠的税收措施也已难以为继, 加之国家与省对承接产业转移门槛的日益限制, 县域对外资的吸引力受到了很大冲击。

(五) 发展环境依然欠佳

当前, 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在不断加重, 而自主调控能力却在相对弱化, 特别是金融、税务、工商、国土、电力等一些职能部门的改革不到位, 甚至部分权力还在上收, 县域调控手段越来越少。相对于省、市级政府而言, 县级政府管理经济更具有直接性, 责和权的失衡, 往往使县级政府处于“空有雄心壮志, 少有调控手段”的尴尬境地。由于县域管理权限过小, 相当一部分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国家、省里和市里, 处于经济发展最前沿的县级政府基本没有多少最终决定权;加之县域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 县域自身政策和服务环境也不够宽松等, 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

三、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十三五”时期, 湖南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加快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集中连片扶贫攻坚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等重大发展机遇, 但同时仍将受到发展不足与质量不优长期并存问题的困扰, 面临着调结构、转方式压力大和外部竞争更加激烈的严峻考验, 必须要用新的视野、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 应着力探索解决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和对策措施, 引导全省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针对我省县域经济总体实力不强、县域间差距较大、功能体系不尽完善、自我调控能力较弱、发展后劲不足等突出问题, 着眼于全面提高我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以下四大方面做足文章:

(一)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改革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机制。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 侧重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民生改善和资源环境等多个方面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考评, 体现“三量同升”这一基本要求, 将县域经济发展考评工作纳入常规统计工作之中, 同时加强县域经济发展考评结果的开发应用, 引导各县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强政府职能转变, 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着力改变目前县级政府“有限权力”却“无限责任”的不合理状况, 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权限, 结合政府职能转变, 着力简化项目审批流程。精简、优化政府机构设置, 尽量减少政出多门、多头管理, 有所为有所不为, 将有序地“放”与有重点地“管”有机结合起来, 确保释放活力与加强监管同步推进。

(二) 加大财税金融支持,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一是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贴息、再贷款支持等手段, 确保县域金融机构的盈利水平与大中城市基本相当, 着力增强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 在加强原有县域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同时, 积极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模式, 为县域企业提供担保增信服务, 促进县域信贷投放增长。二是着力推进融资模式创新。严格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平等协商、风险分担、互利共赢的原则, 积极稳妥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PPP) 模式试点工作, 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加快探索和发展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 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支持县域重点领域建设项目开展股权和债券融资。三是推动财政分配制度改革, 加快形成合理的省、市、县财政收入分级划分机制, 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 加大对县乡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 夯实县域财源基础。

(三) 打造多元化支撑平台,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能力

一是推动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支撑平台, 要充分发挥园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作用, 进一步优化园区管理, 提升园区聚集发展能力, 依据本地产业特色, 突出自身比较优势, 进一步明晰园区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加快创新园区发展模式, 争取建成一批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甚至过千亿的产业园区。二是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围绕主导产业、特色资源及产业打造产学研创新发展平台, 针对县域产业发展的突出瓶颈特别是关键性技术瓶颈, 通过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进行联合攻关, 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要加大创业政策宣传力度, 充分调动全民创业的积极性, 充分吸引本县外出创业人员回乡创业、鼓励县域内农民进城镇创业。三是提升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打造县域产品产销对接合作平台, 通过定期召开产品推介会、互联网宣传等方式, 提高县域产品知名度, 促进县域产品对外展销交易;着力优化提升人才服务平台, 积极放开落户政策, 优化大中专毕业生回乡档案、人事关系管理体系, 提高人才服务水平。建好用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利用信息化系统及时有效地发布相关需求信息, 为物流业、家政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为广大居民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四)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篇10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大力发展工业是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加快工业发展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和整体实力的迫切需要。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 是以县域为中心, 以乡镇为纽带, 以农村为基础和腹地, 相对独立, 功能齐备的经济体系。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运行质量和后劲, 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经济, 基本支柱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对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 推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1 县域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资料表明, 大部分工业基础较好的县, 财政收入的80%来自工业, 工业成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要保持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能结合县的实际又快又好发展, 还要解决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是资源依赖型产业比较突出;二是龙头、支柱企业的规模和带动作用还不够强:三是产业链还不完整, 节能减排, 循环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还没形成。四是企业科技创新和管理水平还要大幅度提高。环境保护方面的制约和融资难的问题还没有根本的解决办法。

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式势,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一是有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二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可以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也能更多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三是在原有的工业基础上培育优势企业, 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招商引资平台, 有利于工业在一个较高和较好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四是国家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利用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2 加快建设新型工业的思路

实现县域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就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指导思想, 坚持走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科学合理配置资源,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的, 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兴工业, 努力提升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1 扩张规模、培育支柱, 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企业和产业。

实施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战略。培植一批骨干企业, 是引领工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实践也证明重点大企业是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要有工业振兴靠骨干的意识, 坚持择优扶强, 培育优势重点企业。要按照规模经济的要求, 以优势企业为龙头, 以资产联系为纽带, 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按照做大做强的原则, 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推动手段, 搞好现有企业整合和发展, 实现规模扩倍、效益翻番, 形成大企业集团

2.2 调整工业结构, 加快技术改造, 推进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

县域经济中的各种资源是相对有限的, 只有把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在最有前景的产业上, 才能取得效益的最大化。经过努力大部分县已处步形成了支撑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大产业, 但基本上还都是原材料和初加工产品, 附加值低, 竟争力还不强。已形成的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之间缺乏紧密联系, 相互之间的优势难以互补, 集群竞争优势难以显现。因此选准并主攻特色主导产业并形成产业链是县域工业化的关键。

2.3 加快工业园区和中小工业项目集聚区建设, 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大力发展民营工业经济。

工业园区和中小工业项目集聚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载体, 也是推进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从工业化的发展趋势看, 中小企业有恒久的存在价值, 并且向着“小而专、小而精、小而高、小而强”的方向发展,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功能。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一些经济强县就是依靠中小企业起步的。要根据资源特点和地域条件规划乡镇工业园。建设工业园区解决了工业项目集约用地, 避免了基础设施重复建设, 克服了环境容量不足等工业发展与产业政策之间的深层次矛盾, 将在县域内形成功能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块状经济区域, 推动县域工业化向更高层发展。

2.4 立足于农业资源加快发展农产品、畜产品加工工业, 以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促进工业化。

县域都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立足于农业资源发展工业, 是县域工业的自然选择, 也是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农牧产品加工业投资相对少、成本相对小、加工层次多、加工潜力大, 是县域现实的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道路, 应大有可为。要谋划更多的有规模、有品牌、能前延后伸拉长产业链的农产品、畜产品加工工业项目。出台优惠和鼓励政策, 降低项目准入门槛, 推行承诺服务, 简化办事程序, 提高行政效率, 广泛吸引外来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项目建设, 改革了县乡财政体制, 这些都可以为加快工业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 还要结合实际研究财政支持工业, 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和措施。尤其在项目的前期投入和服务上要给予更多的财政支持。

2.5 解决好建设新型工业的融资难问题, 促进县域工业健康、持续发展。

适时、充足的资本供给是制约县域工业发展的基本保障。疏通县域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解决县域工业发展中的资本短缺, 一是在国有银行内部建立专门以县域民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部门, 进而探讨成立专业银行, 进一步促进对县域民营企业等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二是鼓励各级政府协助建立面向县域民营企业发展的商业化经营的投资基金。以专业基金贷款方式对县域民营企业进行融资支持。基金筹措可以县域民营企业的互组金、信用担保金、财政基金为主要来源。三是建立县域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机制缓解贷款担保难, 以政府的积极介入为前提, 以市场的有效运作来推动。四是采用股份制动员民间资本进行投资。支持、规范、引导、监督民间融资, 改善投资环境, 引进外资。

2.6 加强企业管理, 全力协调工业经济运行, 大力发展工贸一体化外向型经济。

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是县域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面。要一手抓企业管理, 一手抓科技创新。完善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手段, 做好政策指导和信息引导, 为企业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问题, 引导企业强化管理, 安全生产, 节能降耗, 提高效益。县域工业提高经济效益, 增强竟争力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依靠科技, 不断推出新产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要鼓励企业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技术的先进性相统一,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培育一批以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体的科技先导型企业, 开发具有独特风格的先进实用技术, 形成一批具有比较优势行业和产品。鼓励和扶植大企业和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和科技中心。是要大力扶植这些企业创造一批名牌产品, 造就一批名牌企业, 县域工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县域工业产品不仅要在国内竞争, 还要紧盯国际市场调整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融入全球流通体系。发展外向型工业的意识要加强, 步子要跟上, 一是抓合资、外资企业搞出口产品, 二是要下大力气抓科技创新创国际名牌产品, 力争在短时间取得突破。

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提高质量与扩大总量并举, 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对做好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工作非常重要。面对宏观调控新形势, 积极探索一条体现区域性、注重科学性、富有创造性的工业发展之路我国工业发展的必经途径。为此, 本文论述了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县域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并提出了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实现县域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篇11

【关键词】县域地区;财政经济;问题

一、县域地区经济财政的职能与作用

我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朝,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县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已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国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有2854个,县域经济GDP达5.7万亿元, 占全国GDP的54.5%。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对县域经济发展非常重视。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使用“县域经济”这一概念,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县域财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支撑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县域财政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只有县域财政搞活了,财源充裕了,地方经济才能振兴,国家财政的振兴也才真正有望。县域财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一是资源配置。县域财政采取转移支付、税收优惠政策等手段促进要素市场的建设和发展;通过调整投资结构,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实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通过财政投资手段提供公共商品等达到合理资源配置。二是收入分配。县域财政为确定县域政府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通过税收转移支付、提供公共服务资金、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保障公共支出等措施,实现对市场经济收入的再分配,社会事业的发展支持。三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稳定。包括直接投资办企业、上项目来发展县域经济;包括综合运用国债、税收、财政贴息等多种政策手段和经济杠杆等来调控县域经济,培育和发展县域经济的各类市场主体,为它们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促进县域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德化县财政经济发展状况

2014年德化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下同)11%;实现工业总产值254.51亿元(其中陶瓷产值177.15亿元,占86%),增长16.2%;农业总产值19.1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57.3亿元,增长8%;文化产业增加值53.24亿元,增长10%。公共财政总收入完成14.92亿元,比上年增收0.91亿元,增长6.5%,增速放缓。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1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1%,比上年增收0.94亿元,增长10.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8.93亿元,增长8%。全县税收收入12.14亿元,占总收入比重81.3%,下降0.3%。其中增值税收入4.09亿元,比去年下降3.5%;企业所得税收入2.1亿元,比去年增长5.3%;营业税收入2.28亿元,比去年增长7.5%;个人所得税收入1.09亿元,比去年增长10%;其他税种收入2.57亿元, 比去年下降8.9%;同时,民生支出14.51亿元,同比增加1.04亿元,增长8%,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6.6%;在政府性基金收支完成情況方面,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6.76亿元,比去年下降34.2%,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含计提部分)6.15亿元,比去年下降37.6%;残疾人保障金收入0.02亿元,比去年下降1.4%;政府性基金支出7.47亿元,比去年下降33%,其中土地出让金支出6.35亿元,比去年下降37.7%。从这些指标和实际情况分析如下:第一,收入。陶瓷产业是该县的支柱产业,是主要支柱税收来源,也显出出税收来源单一的缺陷;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财政收入增长缺乏有效支撑,财税等增速放缓。第二,支出。刚性支出需求大,特别是民生支出比重不断提高,各级出台提标扩面政策多,民生、法定投入、城市管理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收支矛盾仍较为突出。

三、现阶段县域地区财政经济发展存在的几点问题

1.财权与事责缺乏统一性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后,中央的财政收入及其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得到提高,致使县财政主体税种缺乏、财政收入及其占比逐渐下降,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呈下降态势,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县财政收入增幅及占比明显下降,收入上移,财力层层集中,很多县域财政收入过分依赖房地产发展。在财权向上集中的同时, 存在事责下移的倾向,即部分以前由上级财政负担的财政支出全部或部分下放给地方政府,从而加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县域财政的困难。 其中教育、医疗等民生支出成为分析县域财政支出的重头戏,如德化县2014年全县财政民生支出14.51亿元,占了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6.6%。

2.县域财政经济发展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但是从县域财政经济发展角度出发,现阶段很多地区财政都过于注重对刚性支出的投入,在促进经济发展投入上明显不够,没发挥好财政资金“酵母”作用,一些好的项目经常会因为资金不足而搁浅。同时,在财源培植上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出台支持企业增产增效实质性政策不多,没有着力破解建设资金瓶颈问题,对公共财政职能调整滞缓,越位与缺位并存,致使财政经济发展空间受限,凸现出大多数县域经济社会协调或可持续发展的困难。

3.县域财政经济发展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县域地区财政监管部门是国家财政监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财政经济发展呈日益复杂化趋势,监管关口必须前移。县域财政监督管理侧重点不够突出,人员不足、工作量过大等致使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缓慢、效果不明显等,阻碍了通过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作用发挥。

四、对于县域地区财政经济发展的一些建议

1.建立并完善县域财政经济发展保障机制

首先,取消分税制财政体制中的老体制上缴,实现真正的财政体制并轨运行,要在现行税制框架内,调减增值税中各级政府的分成比例,做强做实县级财政,提高县级财政保障能力。其次,中央、省、市政府要按照“缺口上移、财力下移”的原则,对县域财力最低保障进行测算,加大对县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在对县域人均财力标准进行测算时,应当在保工资和保运转等支出责任基础上进行测算,降低财政供养系数,保证县域特别是一些经济较不发达县域财政经济稳定运行。

2.加大对县域财政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

运用财政手段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并积极培植财源这一关键点。第一,充分结合当地情况有针对性的出台扶持政策,强化政策激励导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间接对创新服务企业载体,激发企业发展活力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以德化县为例,县政府几年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培育陶瓷龙头企业发展的扶持措施》《关于鼓励陶瓷企业购置机械设备的扶持措施》《关于推动非上市企业进入场外市场挂牌融资工作的扶持措施》等支持企业增产增效。第二,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县域政府不仅要积极对国有资产资源以及运作经营性土地进行整合实现企业规模化,而且还应当积极争取政府债券资金支持,为一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拉大城市框架。第三,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有针对性的制定引资项目一系列协议,吸引外界资金前来投资,及时帮助企业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大新兴财税源的培育力度,实现县域经济多元化,壮大经济总量。

3.规范转移支付资金管理

一是提高均等化转移支付比重,降低非均等化转移支付比重,尤其是要逐步减少专项类转移支付,通过转移支付比重的调整,将财政专项资金从其他资金中分离出来进行单独管理,及时控制和防范潜在风险的发生,尽可能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应当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相關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对转移支付的政策目标、资金来源、核算标准、分配程序、分配公式等进一步健全规范,确保公共财政下的转移支付有法可依。三是增强监管手段。在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以及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的管理上要实现系统化管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信息数据库等手段,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把财力向基层及公共需求倾斜,避免县域地区财政在资金使用上过于随意,间接促进县域财政健康运行。

4.完善县级财政经济发展监管机制

首先,县域财政经济发展监管部门应当明确监督管理工作侧重点,深入探究该地区所需监管内容;其次,监管部门应当加派人员来开展监管工作,不仅要针对各部门所反馈的信息材料进行监管,更要采取实地考察的方式开展此项工作,跟踪资金去向。同时,监管部门还可以采取项目事前探究可行性、事中掌握项目进度以及事后评价相结合的监管方式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起到促进财政经济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姚震.以旅游业为先导产业的经济结构调整模式探讨[J].社会科学家,2011(7).

[2]姚永康;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研究[M].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10).

[3]山东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山东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政论坛;2011(9).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篇12

全县行政区域土地面积1618平方公里, 辖九个镇两个乡和两个道街办事处。2014年, 全县总人口50.1万人,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5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5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76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007元。

1、农业:全县农业资源丰富, 区位优势比较明显, 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河北省豆角之乡、河北省生姜调味品之乡、全省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县。2014年,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80.4亿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4.8万亩, 总产量13.5万吨;蔬菜播种面积29.9万亩, 总产量122.4万吨;全年生猪出栏111.1万头;肉类总产量11.4万吨。

2、工业:全县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了以金属压延、食品加工、造纸及纸制品、水泥制造、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布局, 初步奠定了工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基础。2014年, 全县49家规模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80.0亿元, 实现增加值30.0亿元,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7.6亿元。

3、服务业:抚宁县是1988年国家批准的沿海开放县。全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人文、自然浑然一体, 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邮电通讯快捷畅通, 是河北省文化产业“十强县”之一。2014年, 规模上服务业企业总数达到18家, 实现营业收入4.9亿元;旅游社会总收入达到16.3亿元。

二、抚宁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抚宁县县域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因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 综合实力偏弱

近年来, 全县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是上升的, 但是综合实力在全省来看并不算强, 经济发展基础依然很薄弱。从全省排位来看, 无论是从经济总量、人均GDP, 还是人均财政收入等, 都存在较大差距。与首屈一指的河北省迁安市为比较, 2012年全县GDP总量仅为迁安的16.6%, 全部财政收入仅为11.3%。

(二) 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 全县各乡镇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以及受中心城市辐射程度上存在着较大差异, 从而导致各乡镇经济竞争力发展不平衡, 经济规模差异较大。

(三) 产业结构不合理

⒈第一产业中分行业结构差距逐渐拉大。近几年, 在一产的农林牧渔业结构中, 虽然农业还是占据绝对优势, 但林业、牧业和渔业因其基数小及政策扶持等原因增长较快, 而农业则发展缓慢。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农业产业, 全县当前的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 农业服务体系弱, 农民增收渠道不多, 增收后劲不足。

⒉全县规模上工业格局也不尽合理。这种不合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尤其明显。抚宁县工业曾经是一企独大的格局, 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产值曾一度占据全县规上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 这就导致了全县经济自我调节能力不强, 抵御风险能力偏弱,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县的整体水平及经济竞争力。近几年, 全县工业一直处于低速徘徊的局面, 未能走出困境。

⒊GDP中第三产业比重虽在逐渐提高, 但速度不够稳定且提高缓慢, 三产的贡献率较低。同时农业比重降低的速度太慢, 农村向城镇转化的动力不足。2014年, 全县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39.2%, 比全市平均水平低了8.9个百分点。

三、抚宁县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对策

(一) 立足县情实际, 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养一批发展潜力大、辐射面广、技术含量高、与农户联系紧密的龙头企业。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 以工业化为主导, 以城镇化为支撑, 构建县域产业发展新格局。依托全县的板栗、大棚蔬菜、生猪等种植养殖业, 培育龙头加工企业和产业协会, 实行基地种养、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产业化开发, 显著提高农业的产出水平。继续依托自然优势建设高品质的无公害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以绿色环保型生猪为主的畜牧养殖业, 形成绿色优良品种猪的繁殖基地与生猪屠宰加工基地, 同时可结合全县沿海及内陆水库等地理及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水产养殖业。

二是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加快工业化进程。面对工业发展现状和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要求, 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扬长避短, 错位发展, 找准工业发展基本思路。要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的观念, 坚持把推进工业化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培养出一批农副、山特产品、林木产品、矿产品等大型骨干龙头企业, 增强工业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是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稳固发展传统餐饮、住宿业, 大力发展新兴的文化产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物流业等。积极发展现代旅游业, 树立现代的“大旅游”观念。依托全县资源和区位优势,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景点建设, 加大宣传营销攻势, 积极开发新项目, 尽早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以工业为主导, 以农业为基础, 以旅游服务业为支柱, 构建与市区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是全县现阶段工作的发展要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县域经济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增强自身活力的客观要求, 要通过资源整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使有限的资源要素配置达到最佳状态。借助“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大势, 积极争取中央直属大型企业、南方发达地区大型企业和海外大型企业到全县工业园区投资建设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要依靠优越的区位、资源优势与旺盛的市场需求, 乘势而上, 借势而为, 把全县制造业的规模和层次都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使潜在的沿海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的沿海发展优势。

(三) 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没有科技进步, 就不可能有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要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主导产业的技术含量, 不断提高全县主导产业的技术层次和竞争力。要发挥科技在县域经济中的支撑作用, 一是要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大力引入民营资本;二是要加大科技的推广力度, 充分发挥公益性部门、中介组织、涉农企业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三是要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要根据全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特点, 培养适合于自己的科技人才。

(四) 壮大县域财政实力, 拓宽资金渠道

进一步扩大工业及第三产业的招商引资。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经济, 只有打破落后意识, 对外开放, 主动走出, 引资金、引技术、引人才, 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子才能越走越宽。要积极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全方位拓展, 要鼓励国内资金和国外资本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制式等多种形式投入到全县域经济中来, 使之成为全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主力军。

(五)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改善发展环境

上一篇:品牌发展战略下一篇:媒体运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