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2024-10-21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共12篇)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篇1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中都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这表明, 发展县域经济已成为按照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 我国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但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我们应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 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缩小城乡差距。为促进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 可采取如下对策。

一、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发展

目前,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其核心内容有两条:一是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二是强调全面发展, 实现经济增长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保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应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三大战略原则:一是资源经济的比较优势原则。由于县域经济最大的比较优势是自然资源, 因而理应在经济起步阶段扬长避短, 以发展资源工业为突破口, 以便迅速取得突破性发展。二是落后经济的后发优势原则。县域经济在工业化历史进程中落后, 但辩证地看, 落后也有优势。首先, 由于落后, 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 生产要素物美价廉, 具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其次, 后发者有先行者的经验可以借鉴, 免去了自己摸索的过程, 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也可少走许多弯路。再次, 由于社会经济的进步, 后发者处于较高的发展起点, 可以获得更有利的发展条件。最后, 后发者较少受到传统的束缚和旧技术结构的制约, 既有竞争的压力, 又有追赶目标, 有更强烈的上进心和积极进取精神。三是知识经济的以人为本原则。通过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取得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改善人的生活条件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 努力降低经济发展的资源成本、生态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 走出一条经济与资源、人口、社会、环境及生态相互协调的发展道路。

二、要在制度和政策上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条件

国家扶助县域经济发展, 根本性的措施是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保障性的制度环境和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首先, 要从制度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解除城乡分割的歧视性制度, 包括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县镇行政管理及公务员薪酬制度等方面, 县域应该与城市接轨, 逐步实现无差别的“国民待遇”。其次, 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和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 探索农村土地资本化, 赋予农民土地经营产权,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再次, 需要在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基础上, 在财税政策、产业政策、金融和信贷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上向县域经济倾斜,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刺激县域经济发展, 增强县级财政的自给能力和发展能力。最后, 国家在交通、电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投资上, 也需要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

三、各地区要培育支柱产业

能否培育出具有带动全局作用的支柱产业, 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由于各县域情况不同, 条件各异, 所以在推进县域工业化的过程中, 各县域要发展具有优势和自己特色的工业部门, 走特色经济之路。一是要充分发挥县域农副产品丰富和劳动力廉价的优势, 把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加工、储藏、保鲜、运输, 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深度, 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作为县域工业发展的重点。二是要培植龙头企业, 完善产业链, 使“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成为农副产品深加工的主线。要以生产高质量的绿色食品为中心, 积极采用生物技术和工程化食品技术开发新资源、新产品, 向方便营养、安全卫生、天然保健的方向发展。三是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市场需求和当地实际, 加快县域原有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对那些浪费资源、污染严重、质量低劣、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益低的小企业, 通过生产要素的整合和重组及时进行改造和转产, 促进县域工业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质量, 提高县域工业竞争力。四是要逐步提高产业聚集水平, 实现集约化发展。县域工业发展一定要进园区, 发展园区经济要以资源引项目, 以项目引资金, 采取园区招商、规划招商、重点项目招商、产业招商等方式, 把工业企业聚集到园区, 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 推动形成集群经济。五是要抓住非公有制经济准入放宽的机遇, 引导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向交通、能源、供水、供气、道路、环保等行业和教育、文化、医疗、信息、中介服务等新兴行业推进, 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四、要壮大民营经济, 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发展县域经济, 必须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思路, 取消对民营经济的一切不合理限制。要放开市场准入, 废除一切歧视民营经济发展的规定, 除国家明确限制的领域外, 都要对民营资本开放, 为民营经济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尽力降低民营经济投资创业的成本;要引导民营企业树立诚信敬业、守法经营的观念, 政府应出台明确的保护政策, 加大对民营经济的保护力度, 使其能够放心经营、大胆发展。吸引民营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 鼓励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 实现中小企业体制和机制创新, 促进以民营化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强劲发展, 带活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篇2

其次,在基础较好的县城和中心镇新建一批工业园。我市现有的五个县域工业园分布于东五县,五个山区县还未形成明显的工业园。在山区条件较好的重点镇,按照“成熟一片,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方针,再新建一批工业园。使之成为带动山区工业发展的加速器。新建工业园要科学地做好发展规划,在规划制定上要体现实事求是原则、突出重点原则、明确目标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要突出当地资源优势,突出项目的载体作用两个特点。政府各级部门要从征地、税收等各项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协调和解决好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园区建设尽快成规模、见效益。

(三)重振乡镇工业雄风,壮大县域工业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工业的迅速崛起,极大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的长足发展。在县域工业中,乡镇工业的支柱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乡镇工业当年高增长时期的市场环境、机制优势已不复存在,乡镇企业这一我国农民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在近几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增长速度明显趋缓、经济效益下降、吸纳劳动力能力减弱等。因此,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使乡镇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实现二次创业,是振兴县域工业的关键所在。

1、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不断深化乡镇企业改革。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生产过剩,乡镇企业的低起点、小规模、高污染,技术落后、产权不明晰等弊端日益凸显,必然导致乡企发展步入低谷。从深层分析,则是受制于乡镇企业组织结构和产权制度改革的滞后,使乡镇企业在发展中的“国企脖充分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政企不分、产权不清和家族式管理等,使企业难以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因此,必须以产权制度为核心,采用股份制、合作制、民营化等多种形式,加大改革、改制力度,使乡镇企业尽快成为产权清晰、管理科学、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

2、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推进乡镇企业的资产重组。孝弱、散,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占有率低是目前乡镇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乡镇企业要想重振雄风,谋求更大发展,必须在资产重组上下功夫。小型企业要按照产品链,积极向大型企业靠扰,同行业之间也要从提高规模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战略高度出发,广泛开展以资本为纽带的联合与协作。食品、造纸、建材等都是我市乡镇企业中的优势产业,通过资产重组,做大做强的潜力巨大。因此,要放眼国内和国际市场大分工,敢于联合起来“走西口”。

3、加大技改投入,努力调整结构,促进企业升级换代。乡镇企业普遍从“模仿”起家,没有核心技术,加之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必须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进二次创业,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重振乡镇企业雄风。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从自己企业的市场定位出发,立足实际,分析市尝研究市尝细分市场,选准消费群体,找准切入点,以此为目标,努力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二是要加大技改投入力度,一方面加强研发,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要提升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彻底改变作坊式生产的现状,进而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才是科技的载体,是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乡镇企业要高度重视高科技人才在企业中的作用,把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为我所用与为我所有相结合。同时要做好对员工的终身培训,锻造学习型组织,不断提升企业整体素质,使我市乡企能驾驭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经济环境,真正成为立于不败之地的市场竞争主体。

二、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减少农民。如果大多数农民永远停留在土地上,农业效益就难有大幅度增长,农民收入水平就永远难有大的跨越。因此,减少依靠土地的农民数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转移农民的另一重要途径在于城镇化。城镇化水平越高,土地基础设施利用率就越高,使用边际成本就越低,资源的利用率就越充分,经济主体间的交流就越多,产业间自然会形成相互衔接的链条,人流、物流、信息流、产业链的互动性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会出现以农兴城、以城促农、城乡联动,农民不仅进得来、留得住,而且可以将城镇的文化、科技、信息向农村扩散,更好地发挥“辐射源”的作用。我市与全国的城镇化水平尚有一定差距,与发达地区比差距更大,振兴县域经济,就必须做好城镇化这篇大文章。目前这种撤乡建镇,遍地开花的理想化、一刀切做法,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只能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必须以中心城镇建设为重点,实行优势城镇率先崛起,达到产业、人口、资本、资源等要素的快速聚集,实现规模经营,从而使城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1、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选择,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从转移农村人口目标看,大中城市生活成本和就业成本远远高于小城镇,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很难支撑在各类城市的定居生活,而且城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面临的困境、社会保障支付的压力以及现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进城定居的“门槛”。而小城镇与农村的天然联系和较低的进入成本,使其成为离开土地农民的理想去处,从这一点来讲,其作用是大中城市无法替代的。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小城镇将在活跃县域经济、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到2002年,我市经撤乡并镇后建制镇的数量已达到96个,但小城镇功能的发挥还远远不够。加快小城镇建设,一是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进行户籍改革,加快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农民进得来、留得祝二是小城镇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小城镇的规模、功能做好科学规划和定位,重点抓好十个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聚集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三是要努力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为人口聚集、产业聚集打好基矗四是在山区县要把扶贫攻坚、移民搬迁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在满足就业的前提下,使部分农民一步进城。

2、依托大城市建设,完善城市体系

伴随大城市建设,岐山、凤翔撤县设市和“一区七园”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市的城市化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小城市要抓住机遇,主动承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拾遗经济”、“补缺经济”和“城郊经济”,大力引进大城市建设过程中转移或外溢的产业和企业,积极开展与大城市大企业的生产合作,为其提供初级产品和零配件,实行配套协作生产,“借船出海”,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扩大城市规模,尽快成长为中等城市,形成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与小城镇蓬勃发展的城市体系。

3、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的推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镇本身能否为进城农民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在未来发展中,第三产业将是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就成为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举措之一。我市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仅为21.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更大,说明县域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还相当广阔。各县县城及中心镇,要从自身优势出发,积极发展服务于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各种服务业,特别要重视发展农副产品流通业。

农产品流通是连接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吸纳劳动力强,对技术和资本要求相对较低,与“三农”联接紧密等特点,同时在县域第三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市县域的辣椒、畜产品、蔬菜、瓜果、中药材等优势产品、特色产业要打开国内外市场,也必须依赖流通业的发展。各县要根据本地实际,依托特色农业和特色资源开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搞好产前信息、产中科技和产后销售服务,加快农产品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步伐,重点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1)培育几个区域性的综合批发市场,或有特色的专业批发市常(2)扩建、改造现有批发市场,不断完善其综合服务功能和管理的现代化程度。(3)营造品牌,培育优质名牌农产品,引导农民改变观念,争创名牌,以此开拓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同时要重视应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一方面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我市各县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促进农产品跨区域的流通,抢占国内外市场;另一方面通过网络技术,为农户把握市场信息,提供优质服务。

三、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虽然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在逐年下降,但农业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国农产品已出现市场饱和,进一步增加产量,市场已难以消化,加之入世后农产品的价格已普遍高于国际市常因此,简单地依靠增产、提价已难以实现农民增收。依靠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出路仍在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近几年来,我市的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区域特色仍不明显,优势产业还不成熟。要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使农业这一县域经济的基础产业得以焕发生机。

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要以优质、高效、绿色环保为前提,突出区位比较优势,紧紧围绕具有我市特色的辣椒、苹果、弥猴桃、干杂果、蔬菜、中药材等拳头产品,扩大规模,连片开发,专业化种植,优化农产品的区域结构,形成山、川、塬特色鲜明,主业突出,比较优势明显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2、大力发展畜牧业。我市畜牧大市建设的实践证明,畜牧业是农业经济中发展最快、潜力巨大的产业,要在已有基础上,做大规模,提高水平。北部山区要结合退耕还林、还草,主攻畜牧业,进行无粮村、无粮镇试点;川、塬粮食主产区,要进一步调整粮经饲比例,提倡在高效农田种植优质饲草,大力发展以高产奶牛为主的舍饲养殖,培育养殖大户,以点带面,推动畜牧业的大发展。

3、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结构调整。我市县域内有五个省级星火密集区,32个农科专家大院,又毗邻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这是一笔宝贵的科技资源,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综合集成管理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通过示范引导,不断扩大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使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始终处于以科技为先导的基础上。

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科技和教育的差距,振兴县域经济必须着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在广泛引进各类高科技人才,不断充实县域科技队伍实力的同时,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快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对策 篇3

近年来,湖北省县域经济应该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沿海发达地区发展相比仍显不足,发展速度迟缓,其中原因之一就是金融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湖北县域经济发展与壮大的“瓶颈”。在农村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地方财力紧张、招商引资有限的情况下,银行贷款就成为了县(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因此,如何加大银行贷款支持力度,促进湖北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湖北省现有76个县(市、区),总面积1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5.8%;總人口4971.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2.4%;2005年共完成生产总值3390.6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52.3%;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5.88亿元,占全省一般预算收入的25.6%。其中前20个县(市、区)的经济实力雄厚,2005年创造的GDP为1536.4亿元,占全省县域经济的45%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40.85亿元,占全省县域一般预算收入的42.6%;GDP增长速度为12.34%,工业增加值增长18.97%,财政收入增长23.3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36%;非农产业比重达到76.3%,工业化率为34.6%,城镇化率为31.5%。与此同时,全省仍有近20个县(市、区)国民生产总值县均为24.8亿元,仅为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55.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县均为7565万元,仅占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60%,严重入不敷出。

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总体不平衡,差距在拉大。这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引起的,这是因为目前发展县域工业仍是县级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湖北省目前县域工业比较发达的县(市、区)主要集中在经济最为活跃的武汉、宜昌、荆门、黄石、随州等城市的周边,由于发展基础和速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县域工业化进程也存在较大差异。从农业来看,农业在大多数县都属于主体产业,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通过采取农产品深加工等一系列措施,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在粮棉生产大县中,已有一半以上的县财政收入超过亿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湖北县域国土面积和人口在全省占有较大份额,但反映湖北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生产总值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的比重却较低,说明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规模不大,财力明显不足,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弱,迫切需要强化外界的金融支持力度。

二、金融服务湖北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削弱了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

湖北是农业大省,却非农业强省。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但到目前为止,湖北县域经济主体仍是大量的农副产品加工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典型特点是规模较小,产业层次低,自有资金不足,经济效益不高,管理水平低,生存周期短,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生存和发展。中小企业这些特点导致一方面银行单笔贷款成本高,风险大,银行提供信贷支持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现实,也给新的金融机构的设立、金融业务的创新与发展等造成困难,无疑也阻碍了金融自身的发展;最后就是湖北县域范围内担保制度不太健全,社会不能提供有效的社会化担保服务和信用服务,这也增加了银行贷款的难度。

2.社会信用环境不佳

目前,社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状况恶化,再加上作为信用体系建设基础的制度、法规还基本上是一片空白,造成企业逃废金融债务的现象十分严重,成为影响金融业稳健运行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中小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置银行债权于不顾,故意拖欠金融机构贷款本息,想方设法逃废金融债务,大量占压银行信贷资金,严重干扰了银行的正常信贷活动,侵蚀了县域经济中信用文化的建立和发展。尤其是随着银行管理工作的加强,金融信用约束越来越强,金融债权要求不折不扣地履行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这种失信行为必然导致银行减少对其信贷支持力度,其结果是贷款供给下降,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中小企业自己。

3.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完善限制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供给

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追求安全,增强自我经营与约束能力,近年来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加大了金融改革力度,对市场空间和业务定位做了适当的调整:一是精简机构,撤销了大量的县域范围内的银行分支机构;二是上收了县域范围内的银行分支机构的贷款权限,造成县级支行只有组织资金权、贷款(贴现审查)调查权和收贷权,对县域经济支持和经济结构调整所需的大额资金没有审批权,减少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贷款数量;三是各大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实行了贷款责任终身制,给基层信贷人员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又未有与之相匹配的奖励措施,这种责、权、利不相称的信贷管理制度严重影响了基层银行信贷人员发放贷款积极性。国有商业银行上述的这些改革对提高银行自身效益和应对加入世贸的挑战有其积极意义,但对县域经济发展却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对县域经济的信贷资金支持力度。

三、推动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对策

1.建立健全湖北县域信用体系建设

为了尽快净化湖北县域经济的信用环境,增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信心。首先各级地方政府应具备长远的目光,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积极支持和配合金融机构依法收贷收息,落实金融债权,打击各类逃废银行债权行为,实现县域资金的良性循环;其次应加快由人民银行牵头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对列入逃债“黑名单”的企业实施严厉打击,同时对遵守信用、遵纪守法的企业在投资政策、工商税收倾斜、金融机构结算和信贷支持等方面给予鼓励,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最后,应进一步强化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担保机构——湖北省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的担保功能,从而保证大量有市场发展前景而又苦于缺乏抵押品的农业产业化企业获得生产所必需的宝贵金融资源。

2.大力提升湖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对金融服务的吸引力

由于湖北是农业大省,要想大力提升湖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必须改变湖北的农业大省为农业强省地位。为此,湖北县域经济必须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大力推进现有县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创新经营机制,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积极扶持和引导那些有规模、有品牌、有效益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实行低成本扩张和强强联合,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和活力。

3.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大力发展

现有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政策性金融+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多层次结构。为了充分发挥现有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功能,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体制的完善应体现在减少管理层次,适当扩大县支行信贷权限,并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基层信贷人员提供贷款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明确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县域金融中的重要作用;继续强化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湖北省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支持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除了继续按照国务院要求做好政策性金融业务,还应抓住国家准备对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转型改革的有利时机,积极拓展和扩大对湖北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商业性贷款;支持湖北县域经济的发展。

促进漳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篇4

一、漳州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

(一) 区位优势

漳州地处福建东南部, 东濒台湾海峡, 与厦门隔海相望, 东北与泉州接壤, 西北与龙岩相接, 西南与广东的汕头毗邻, 既是闽西南和粤东的主要物资集散地, 又是闽西、粤东和赣南的枢纽地带, 拥有闽西、粤东、赣南、湘东南广阔的内陆腹地, 发展潜力巨大。

(二) 港口优势

漳州位于台湾海峡西岸, 港口资源丰富, 有厦门港的招银、后石、石码三个港区和漳州港的古雷、东山、诏安、云霄四个港区。海岸线长680千米, 其中龙海、漳浦、云霄、诏安、东山等五个县市均有可供开发的深水岸线, 沿海建港条件良好。比如东山湾古雷水域港阔水深, 淤积轻微, 进港主航道天然水深优良, 全港可建万吨级泊位125个, 特别是古雷头西侧水域能够建设20万吨~25万吨级泊位, 是福建省发展超大型码头泊位或实现对台中转的优良深水港湾。港口建设大大带动了临港产业的发展, 比如引进后石电厂、诺尔港机、中集集装箱、凯西不锈钢、金石制油、一德石化等一大批大中型项目, 带动临港产业的整体性开发和产业集聚。港口作为投资硬环境的重要方面, 是今后漳州外向型经济发展所不可多得的有利条件。

(三) 资源优势

首先, 漳州作为外向型的农业示范基地和海峡西岸 (漳州) 对台农业合作实验区, 农业资源丰富, 素有“花果之乡”的美称, 盛产荔枝、龙眼、杨梅、柑橘、香蕉等名优水果和蝴蝶兰、三角梅水仙花等花卉。其次, 漳州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滨海旅游资源等。沿海滩涂丰富、海洋生物品种繁多, 浅海滩涂11.23万公顷, 渔场1.5万平方公里, 海洋植物200多种, 浮游生物607种, 鱼类213种, 软体动物212种, 节肢动物约72种;拥有海岸地质地貌、海滨风光、红树林、珊瑚礁等滨海自然生态、海洋温泉和海岛自然风光, 旅游开发价值高。第三, 可供开发的劳动力资源丰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 漳州全市人口4 809 983万, 其中具有大学 (指大专以上) 程度的人口为285 384人, 占5.9%;具有高中 (含中专) 程度的人口为521 390人, 占10.8%;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 836 290人, 占38.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 800人上升为5 933人, 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 624人上升为10 840人, 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1 967人上升为38 177人。可见, 漳州市可供开发的劳动力资源日益丰富。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是今后漳州县域经济三大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二、漳州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着眼于漳州市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与省内其他先进县市的发展进行对比, 漳州县域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足,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

漳州地处厦门和汕头两个特区之间, 既是闽西南和粤东的主要物资集散地, 又是闽西、粤东和赣南的枢纽地带, 拥有丰富的农业和生态资源、港口和海洋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然而, 这样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2011年中郡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市) 名单揭晓, 漳州市仅龙海入围, 排名第六十五。相邻的泉州市, 其区位和资源优势与漳州类似, 但共有晋江 (排名第七) 、南安 (排名第四十七) 、石狮 (排名第四十九) 、惠安 (排名第五十四) 等四个县市入围, 并且排名均高于漳州, 其中晋江跻身进前十。

(二) 经济发展基础不同促使各县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从经济总量上看, 漳州市各县区GDP差距明显。2009年全市GDP达1 178亿元, 其中市区 (芗城区和龙文区) 为299.82亿元, 占比25.45%, 龙海为294.79亿元, 占比25.02%。可见市区和龙海的GDP超过市区的50%, 其他各县的GDP总和仅占全市的一半左右。排名最后的华安GDP仅有38.53亿元, 仅占全市的3% (见表1) 。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福建统计年鉴 (2010) 。

从人均经济水平上看, 漳州市各县区人均GDP差距亦较大。2009年人均GDP最高的是市区49 887元, 排名第二的是龙海市21 023元, 最低的是云霄县仅有12 770元, 最高最低相差37 117元 (见表2) 。

单位:元

资料来源:福建统计年鉴 (2010) 。

漳州县域间自然基础、经济基础、生产要素投入等差别较大, 导致各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比如中心城区及龙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多位于九龙江三角洲地区, 地势较平坦, 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 而平和、云霄、诏安等多为山地丘陵, 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较为不便, 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在生产要素投入上, 各县域投入尚存差距。比如资本投入, 以2009年为例, 漳州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 702 668万元, 其中市区为1 169 933万元, 占比24.9%, 龙海市为976 749万元, 占比20.8%, 投资最少的平和县仅为154 188万元, 仅占3.3%。

(三)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企业“小而散、小而全”, 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 形不成产业链或产业链太短, 缺乏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发展较早的农产品加工业为例, 突出表现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连接不紧, 粗加工产品多, 精加工产品少, 中间产品多, 终端产品少, 出口贴牌多, 自有品牌少。目前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为57%, 虽超过全国30%的平均水平, 但远低于发达国家加工增值23倍的水平。

(四) 经济基础设施不完善, 经济发展缺乏后续的支撑性骨干大项目

调查研究表明, 在构成经济增长的各种制约因素中, 名列首位的是基础设施, 而不是制度、技术、金融等软性因素。漳州县域经济的发展, 正面临着经济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制约。缺乏发展基础好, 抗风险能力强的骨干大项目, 经济发展就缺乏持续有力的发展后劲。

(五) 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集群效益低

当前漳州市全市经济产业结构步入“二、三、一”布局, 但是县域经济内部产业结构差异甚大, 只有龙海市、长泰县和东山县步入该布局, 大部分县市第一产业比重过大, 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较低。部分县市如云霄、漳浦、诏安、平和等4个县第一产业的和第二产业的比重基本持平, 有的甚至远远超过 (如平和县) 。此外, 主导产业发展缓慢, 产业基础薄弱, 产业化水平低。虽已形成初步的产业集群, 但规模较小, 发展程度低, 在市场竞争中竞争力不大。对比晋江市, 产业集群效益十分显著, 这些集群共聚集企业6 000多家, 年产值600多亿元,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90%以上。而漳州的县域经济产业定位不明确, 缺乏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三、促进漳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发展县域经济关键是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 而要保持县域经济持续的竞争优势, 其关键在于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培育、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当前国际经济下行, 在这个困难时期, 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更应着眼于漳州市实际,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确保漳州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

(一) 充分发挥政府的能动力

1. 组织和鼓励企业走出去参展办展, 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继续做好“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的工作, 积极组织漳州重点企业、特殊产品外出办展或参加各种展销会、交易会, 以行业为牵头企业, 引导漳州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同时, 利用自身区位优势, 在国际经济合作和国内经济分工中找准位置, 努力成为国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基地之一。

2. 加大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的培养和建设。

主导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火车头的作用, 能够带动相关的产业稳健运行。大企业、大项目发展基础好, 抗风险能力强, 是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抓紧抓好大企业、大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能够有效增强发展后劲, 同时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目前漳州集中力量实施事关发展、惠及民生, 展示形象的“双十建设工程”, 包括古雷石化基地、特殊钢铁基地、光伏玻璃基地、光电科技基地、农产品物流城、花卉物流中心、碧湖中央商务区、南太武滨海新港城、东山生态旅游岛、福建土楼 (南靖、华安) 生态旅游区的十大产业项目工程。沿海大通道、厦漳第二跨海通道、厦漳城际轨道交通、漳州军民合用机场、“三馆一中心” (市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和体育中心) 、奥林匹克体育公园、陈元光漳台文化公园、漳州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市区第二饮用水源、九龙江防洪排涝工程等十大基础设施与民生项目工程。

(二) 适取金融政策, 加大金融支持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1969年Goldsmith开创性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联系进行研究, 得出的分析结论是: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是同步进行的, 经济快速增长的时间一般是伴随着金融快速发展。国内学者蔡则祥等从县域出发, 认为县域金融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是正相关的关系。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没有完善的金融支持, 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因此, 寻求金融支持, 对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漳州要尽快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困难形势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最关键的是资金。在当前困难形势下, 企业能否及时有效地融资, 对于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要加大对企业融资的协调服务力度, 努力帮助有产品、有市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缓解资金紧张矛盾。探索推进中小企业小额融资服务, 培育多元化金融产业主体, 增加金融资源配置渠道。充分发挥现有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作用, 加强银、保、企三方的协调沟通, 理顺担保融资渠道, 尽最大可能提高担保额度, 增强担保机构的担保融资功能。同时要抓好正筹备的新担保机构的审批和组建工作, 促其尽快完成工商注册并投入实际运营。推动开展银企保对接活动, 讨论并签订统一的银保企优化框架协议, 并力促一批融资担保项目的签订落实。要以工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主要平台, 组织区管委会与担保机构及相关银行开展对接交流活动, 为入驻区内的成长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要做好对目前现有典当行经营情况的跟踪服务, 充分发挥典当融资简便快捷的特点, 有效满足部分中小企业的应急短期融资需求。

(三)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调整三次产业比,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首先, 由于第一产业仍然是县域的支柱产业, 并且农业现代化亦是县域经济的基本任务, 所以第一产业仍要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其次, 重点发展第二产业, 特别是以本地资源为条件的加工业;再次, 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以科技为主导, 加快发展新兴行业, 逐步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综合配套、相互促进的第三产业体系。促进比较优势的发挥, 建立能够发挥地区优势的产业结构, 实现区域分工的协调。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宏观政策优势, 选择合适的发展产业方向, 并以市场准入、优惠税收和财政补贴、优惠关税和净出口配额及优惠的自然、人力资源政策为支撑, 激励这类产业快速发展, 并带动社会其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比如长泰县利用地缘优势, 对接厦门特区发展蔬菜种植和加工业, 全县新增蔬菜种植面积1.4万亩, 新建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片5 200多亩, 辐射周边地区形成绿色蔬菜生产面积上万亩。

(四) 巧用财政税收政策

运用税收政策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协调地区经济发展。要对税收计划和执行方法进行改革和完善, 税收计划合理科学, 使税收的增长真正建立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同时规范税收政策的执行, 严格依法治税, 在税收征管中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完成税收任务的关系。要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采取对介入资金成本的折扣、对利润再投资免税、退税或加速折旧以及流转税起征点调整、税收优惠等措施, 影响资本收益率, 影响市场主义的投资决策行为, 引导其做出符合政策导向的决策、促进要素流向目标领域。

优化合理地方财政支出结构, 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要通过发展自身经济来增强地方的财政实力;另一方面要在现有财政实力的约束下, 整合财政资源,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提高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投入、科技人才投入、社会保障、再就业等, 尤其需要向欠发达地区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 逐步实现这些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公共服务平均等化, 逐步缩小区域间差距, 增强地方财政的公共保障能力, 从而更好地助力县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娟娟.漳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9, (5) :55-59.

[2]曹立伟, 汤小华.漳州县域经济差异及其经济发展因素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 :79-81.

[3]蔡则祥, 孙国锋.江苏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耦合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4, (5) :44-47.

[4]福建统计年鉴 (2010) [BL/OL].http://www.stats-fj.gov.cn/tongjinianjian/dz10/index-cn.htm.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篇5

刘 霞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2011级经济关系专业,山西,太原)

【摘要】我国有超过五分之二的县是山区县,山区县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地理、历史、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大部分山区县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经济发展仍相对滞后。要做大做强山区县域经济就必须遵循立足特色发展的原则,突出重点发展的原则,创新机制发展的原则和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必须解放思想,创新山区发展思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山区发展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增强山区发展后劲;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强山区造血功能。

【关键词】山区经济;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超过五分之二的县是山区县,山区县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十六大中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有目共睹。但由于地理、历史、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大部分山区县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经济发展仍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平原和沿海地区利用良好的基础条件,抓住有利机遇,加快发展步伐,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大部分山区由于地处内陆,发展基础薄弱,信息传递迟缓,资金、人才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缺乏,经济发展步伐相对缓慢,与平原和沿海地区始终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入世以来,这种差距呈进一步拉大之势。现在,尽管山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较低,但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比例却很高,以至于相当部分山区县、乡成了贫困的代名词。如何立足山区实际,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实现山区与平原、内陆与沿海的同步协调发展,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研究解决的紧迫问题,而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现实任务。因此,做大做强山区县域经济,不仅是山区县加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是亟需研究解决的重点课题。

一、山区县域经济的现状

山区县(市)多为“老、少、边、穷、困”区,又是我国主要的“生态源”。长期以来。我们把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集中投放在仅占国土面积1/3的平原和盆地上,而对山区经济建设重视不够。其结果是既加剧了山区的相对贫困和落后,同时产生了三个相当尖锐的矛盾:一.全国资源的相对贫乏和山区资源的相对丰富的矛盾;二.经济发展所需的巨大市场与山区有限的支付能力的矛盾;三.山区贫困落后的现状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总目标相悖的矛盾。由于我国自然资源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平原中已形成相对饱和的人口压力,解决这三个矛盾的根本途径只能是通过开发山区资源,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迫切需要,将其转化为商品优势,进而使山区尽快地富裕起来。

山区县(市)大多数的基本状况是生产方式原始,生产手段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农民素质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仍然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之中。尽管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由于自然条件、社会历史等原因,山区经济开发将是一个艰巨、复杂、长期的历史过程,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因而只有正确把握山区经济的共性,才有利于探索其经济发展的原则和对策,从而指导山区快速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早日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构想。

二、制约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山区自然条件比较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山区经济发展先天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的一个因素。除此之外,制约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区位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当地百姓赖以生存的基础,尤其是交通、通讯等设施,是山区人民走出去、外面的文化传播进来的主要途径,交通、通讯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长期以来,基础设施一直是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软肋,虽然国家每年在这方面的投入都比较大,但由于山区地广人稀,自然环境差、地理条件复杂,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而且欠帐较多,山区县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滞后于全国。

2、科技发展水平较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今后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山区县域科技投入少,发展水平落后,已经影响了山区自身优势的发挥。

3、思想观念陈旧。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山区县域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但一些地方落后的观念和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成为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落后保守的小农经济意识、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观念在一些山区还大有市场。观念相对落后,发展能动性不足。加上受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限制,缺乏发展的勇气和动力,仍停留在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上。

4、地方财力薄弱。要发展一个地方的经济,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服务职能,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撑。地方财力薄弱,造血功能不足,制约了山区县域经济自我发展的能力。再加上农户、中小企业手里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金融部门的支持力度又不够,实际上打击了民众的创业热情和积极性,制约了山区经济的活力、创造力和发展潜力。

5.资源利用率不高,特色经济不明显。水电、山林、矿产、“四荒”等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6.主导产业规模不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基本上以分散小规模的农业经济为主。仍是农户分散经营、各自为战的现状。

7.干部的服务技能滞后,服务作用难到位。山区农民致富的心情都非常迫切,由于受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限制,加上市场信息不灵,不敢轻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非常需要有人能给他们进行技术指导,提供市场信息。但基层干部队伍中真正懂农业新技术的很少,干部平时的培训也以政治理论政策精神知识为主,很少涉及农村适用技术的培训,培训内容与农民所需脱节,服务作用难以到位。

三、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一)立足特色发展的原则

特色就是财富,特色就是生产力,特色就是竞争力。贫困山区县(市)只有立足发展特色经济,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也只有以特色抢占市场制高点,才能占尽先机,加快发展。发展特色经济,就要根据县情,按照“不求其全,但求其特”的要求,将地方发展个性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围绕特色创优势,围绕绿色创品牌,围绕品牌抢市场。

(二)突出重点发展的原则

一个县(市)能否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基础设施是否改善,有无骨干企业、主导产业。因而,突出重点发展是山区县(市)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又一重要原则。必须紧紧抓住事关全局,对经济增长拉动力最强的标志性工程和支柱产业,加快发展。

(三)创新机制发展的原则

机制创新,是发展经济的必要保证和助推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墨守陈规,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心改革,就不可能有发展。特别是山区县(市),本身经济基础薄弱,信息相对闭塞,观念比较落后,发展的困难较平原发达地区大得多。因而创新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也自然而然成为山区县(市)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四)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

山区县(市)要迎头赶上发达地区,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发展意识,而这种超前发展应该适度,适度超前发展的重点应放在制约山区县(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上。就是要超常规地加快城镇网、路网、电网、通讯信息网和广播电视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坚持立足长远,走“育才、引才、用才、留才”相结合的道路。

四、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及对策 发展思路:(一)依托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发展

项目是投资的主要载体,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促进县域经济优化升级的关键,是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的有力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说,项目就是资金,项目就是发展。一个地方每增加1元重点项目投资,可拉动GDP增长1.223元。加快项目建设,是贫困山区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最现实、最有效的举措。

(二)推进民营化加快经济发展

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是当前山区县(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政策扶持,发展引导,环境优化,权益保护,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

首先是大力拓展发展空间。坚持全面放开、彻底放开、长期放开,扶持从优、负担从轻、服务从实、保护从严。

其次是营造宽松环境。除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原有优惠政策外,对具体项目可进行专题研究,以特殊政策加以解决。加快建立民营企业服务体系,搞好资金融通、信用担保、信息咨询、人才培养、技术扶持、法律保障等综合服务,全方位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三是努力提高产业素质。按照“生态、绿色、外向、高效”的发展方向,努力扶持和积极引导部分民营向特产业型、科技型企业发展,创办实业,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进步,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三)拓宽筹资渠道推动经济发展

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投人,特别是落后的山区县(市)更应该切实搞好资金筹措,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1)抓项目争取国家投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扶贫工程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增加国家对贫困山区的资金投人额度。申报和争取的重点应放在既有资源又有市场、投人少产出多、有带动能力、劳动密集型以及见效快的项目上。

(2)加大信贷投人。扩大信贷规模,增强融通能力,是解决山区资金不足的重要途径。

(3)创造环境引导投入。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要突破“内陆开放先天不足、缺乏条件”的思维定势,破除封建的内陆意识和无所作为的思想。实行政府引导社会投入,政府主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投资者创造良好、完备的投资硬环境,引导社会加大投入。

(4)招商引资。贫困山区财政拮据,自身不具备支撑发展的经济实力,招商引资是解决发展中财力不足,人才短缺,管理落后,观念陈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贫困山区在招商引资上没有区位优势,没有交通优势,重点要放在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特别是生态资源优势上。同时,要十分重视软环境的建设,以一流的软环境来弥补硬环境的不足,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部门服务、业主开发、企业招商、各方参与”的招商引资新机制。

(四)抓好软环境治理保障经济发展

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要强化服务,坚持以“诚”引商、以“优”便商、以“信”安商、以“法”护商,营造“零投诉”软环境。

(1)坚持从国家政策和山区县(市)实际出发,大力改善政策环境。(2)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大力改善法制环境。(3)坚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大力改善服务环境。

(4)坚持以提高全面开放意识为重点,大力改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也是一种竞争力。要大力推进思想观念的创新,努力营造起鼓励竞争、崇尚创新,诚实守信、敬业进取,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精诚团结、共图发展的人文环境。以开明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

发展对策:

1、要解放思想,创新山区发展思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山区县域经济,必须把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关键是如何扬长避短,发现自己的优势、利用自己的优势,走有特色的发展之路。一要破除认为山区自然条件差,发展空间有限的消极思想,树立扬长避短、化被动为主动的进取观念;二要破除仅依赖自然资源谋发展的落后思想,树立既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又充分利用外部的技术、人才、资金的先进观念;三要破除山区经济是本地经济,只局限于当地发展的狭隘思想,树立冲出山区走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大局观念;四要破除山区经济是乡土经济,只发展农业的片面思想,树立工农兼顾、择优发展的科学观念。

2、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山区发展水平。山区县大多地处我国江河湖泊的上游,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要算经济账,而且要算生态账,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依托山区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坚持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道路。一要发展新型工业。坚持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原则,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加大技改力度做大做强,通过深度开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解决山区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加快山区县域的生态发展意义重大。我们要按照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的原理和规律, 解决山区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唯其如此,才能实现既有“碧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的终极目的。

3、要提高人口素质,增强山区发展后劲。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技工队伍和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为当地培养一批掌握一技之长的现代农民,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二要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培养干部。通过走出去的干部把先进的观念、信息和管理经验带回山区;三要采取多种方式引进外来人才。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花大力气引进人才,把先进的思想和经营理念引进来,武装山区本土人才的头脑,更新本土人才观念。

4、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强山区造血功能。投入上去了,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改善了,要素流动就会活跃起来,就能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增加政府和农民的收入。而经济发展了,财政收入增加了,又会带动和促进对各项事业的投入。所以要通过对山区的“输血”增强其“造血”功能,提高山区自我发展的能力。

纵观当前的宏观形势,对于山区县域而言,既面临着优惠政策增多的大好机遇,又面对着激烈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山区县应当善于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大干快上,全面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要正视当前的大好形势,切实理清工作思路,确定积极可行的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山区县要在深化认识中统一思想,凝聚加快发展的力量;要坚持把改革作为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的关键措施,按照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的原则,全方位推进改革,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要坚持整体推进,全面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大力营造开明灵活的政策环境,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市政策,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和作法,科学制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优化经济环境、加快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政策依据;要推进科技创新,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科技放在重要战略位置,通过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升级。

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地方能否快速发展起来,关键因素不在于基础条件的优劣,而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努力创新,山区县域经济就一定会迎来崭新的未来。

[1] 金慧馨;把山区经济搞活让山区人民尽快富起来[J];当代财经;1980年02期

[2]肖绶武;对发展山区经济的几点看法[J];经济问题探索;1981年02期

[3] 刘长江;促进山区经济发展[N];解放军报;2000年

县域重点高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篇6

一、推进内部精细化管理,树立正面的校风形象

县域尖子学生和普通学生大量流失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家长、学生对我们缺少信任。因此,我们把“重塑形象,重建信任”作为突破口。我们“善待每一个走进我们学校的学生”,力争“让每一个走进我们学校的学生都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们不再把培养考取北大、清华的学生作为突破方向,而是寻求大幅度提高一、二本,甚至三本上线率,让大量百姓子弟得到实惠。

1.选择“重塑形象,重建信任”的突破口

选择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和高考成绩作为“重塑形象,重建信任”的突破口是不现实的。因为,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和高考成绩要有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所以,我们选择了以“推进内部精细化管理”为学校“重塑形象,重建信任”的突破口。

(1)一所学校的兴衰有很多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我们要引导全校教职员工正确归因。不能把主要原因甚至一切原因归咎于外因,而应该把主要原因归咎于内因。内因有可能是我们学校教学质量确实下降,高考成绩也没有可圈可点的亮点;部分老师责任心不强,缺乏敬业精神,令家长、学生不满,损害了学校的整体形像;学校内部管理,如寝室、安全、食堂、环境等方面,与其他省、市城市重点中学相比,确实存在明显不足,以至于我们自己教育的学生都成为了我们学校的“反面宣传员”。

(2)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群体对事业和目标的认同,在这种认同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共同的思想境界,形成对一个目标的追求。要重振一所学校就要培育一个全校教职员工都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以统领全校教职员工的行动。我校致力于构建以“责任”为核心的价值观:管理者为学校的科学发展负责,教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学生为自己的人生幸福负责。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到“教书”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角色。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这个群体的要求,比对其他任何群体的要求都更严格。为人师表,把心放在教学上,把教学放在心上是我们的职业要求。

2.全方位改善学校常规管理工作

(1)为推进内部精细化管理,学校首先对纪律、寝室、安全、食堂、环境等方面,从管理的内容和范围、管理的标准、管理的实施和评价作出精细要求。我校梳理出学生必须每天严格遵守的“二十条常规”,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并严格执行;推出了“德育关注每一个方面,教学关注每一个环节,安全关注每一个时段”的管理要求。刚开始,学校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比如门卫管理制度,很多学生、家长都觉得很不方便也不习惯,但很快地,严格遵守这些管理制度就成了学生和家长的自觉行为。每一个走进我校的学生和每一个把孩子送到学校的家长,都确实感觉到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在积极行动,确实感觉到学校各个方面正在发生着良好而深刻的变革。

(2)狠抓“三支队伍”建设,打造学校的中坚力量。我校的“三支队伍”是指领导班子队伍、班主任队伍、备课组长队伍。在学校困难的时候,学校领导及中层干部带头管理精细化,带头上课,带头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一名合格的学校干部,其职责应该是既教好书又管好事。班主任队伍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但班主任工作的内涵不是仅停留在管“吃、穿、住、行、学”这些事上,还必须在培养学生优良习惯这项系统工程上下功夫,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一个优秀的备课组长等于一个优秀的备课组。”我们要求每一位备课组长,每届高一时就要将本学科三年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作出详细计划,学校教学教研部门要对各备课组的教学进度和计划进行检查。通过对备课组长精细化的培养,我们的备课组长成长为了课堂教学和教学规划的行家里手。

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共同行动

任何改革都是有阻力和风险的,课堂教学改革也不例外。很多县域重点中学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办学历史,有自己的教学传统惯性,又怕改革不能取得成功,因此懒得改革,不愿意改革,甚至抵制改革。所以,学校领导首先要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只有自上而下的改革,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领导亲自顶层设计,领导提供理论支持,领导带头实践,全体师生参与的课堂教学改革。

(1)开宗明义开展课堂教学改革。2007年8月,在我校的校本培训班上,校长亲自宣布,开始实施“10+35有效课堂教学改革”。校长在校本培训班上作了题为“必须跨过这道坎”的主题报告,报告就进行“10+35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的紧迫性、理论和实践意义、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达到的目标和研究方法作了深刻而全面的阐述。

(2)课堂教学改革要进行不断的诊断和调整。在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校领导亲自听课,亲自召开学生教师座谈会,亲自诊断调整课改思想与方法。经过近两年的摸索调整改革,逐步形成了“以‘教·学·练案为载体,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为理念,基于学生‘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了让教师深刻理解、掌握这种教学模式,校长在两次校本培训班上分别作了题为“我们的选择”和“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的主题报告,使“教学就是‘教学生‘学”的理念植入到每一个教师的思想和课堂中。

2.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关键是要强力推进

(1)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要请进来走出去。为了开拓教师视野,我们请省内外专家到学校讲学。每学期请省教研室专家到我校听课、评课、讲学3到5天;我们派教改做得比较好、有一定见解的教师,去省内外课改名校听课学习,并回校作学习体会报告。

(2)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开展校内课堂教学比赛。为了及时检验推广课改成果,我们每年进行从备课组到学科组,再到全校的校内教学比赛,比赛一、二等奖获得者,分别等同市级讲课一、二等奖获得者,在职称评聘时计分。我们每学年都评选“课改先锋”,被评为“课改先锋”的教师享受与优秀班主任同等待遇。

(3)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行随堂听课制度。为了促进教师相互学习,也为了避免教师课堂教学搞“两张皮”,我们实行推门随堂听课制度。年轻教师、中层干部、校级领导分别有每学期20节、40节、60节的听课任务,有的校级领导每学期听课100多节。每个备课组每周都要组织一堂教学研讨课,学校科研处每天进行实时检查。

(4)鼓励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了促进全校课堂教学改革,学校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学校领导亲自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教育部规划课题“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式发展研究”子课题——“构建以‘责任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和“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已结题并被评为优秀课题。学校鼓励教师开展针对性更强的,贴近课堂、贴近课改的“微观课题”研究。三年来,全校已有30多位教师的“微观课题”结题,学校给每个参加“微观课题”教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教师真真切切地研究了课改中的问题,确实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任何一所学校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兴旺,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地衰落。一所学校必须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坚特精细化管理,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才能赢得社会、家长、学生的信任,才能保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篇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和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双倍增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如果我们略微调整一下计算方法, 把党的十八大召开作为起点, 2012年我国人均GDP是5400美元, 未来十年, 我们人均GDP再翻一番, 5400美元就可以达到10800美元。如果再努把力, 提高到12000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意味着我们跨入了高收入国家行列。我从网上查了一下, 世界银行的标准, 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的分界线是人均GDP12000美元, 也就是说5400美元再增长1.2倍, 就能够跨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在未来十年或者是十二年的时间内, 要想跨入高收入国家, 我们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现在居住在农村的近七亿人口, 怎么样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率, 怎么增加他们的收入。现在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二、三产业劳动生产力的28%, 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31%, 我州的差距是6244元, 也就是说还有近40%的差距。凡是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 一般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就是城市化率达到70%左右;第二, 农业劳动生产率要接近和超过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第三, 农民的人均收入要接近和超过城镇居民的收入。如果没有这三个条件, 就掉在中等收入的陷阱, 达不到12000美元。所以, 未来十年, 最大的难题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 发展县域经济。

二、关于巴州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经济总量相对较小

根据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 2012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市) 的平均规模:人口87.93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578.34亿元, 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39.36亿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69390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5110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2320元。从我州县域生产总值看, 2012年, 全州8县 (除库尔勒市, 下同) 完成GDP318.42亿元, 仅占全州GDP总量的35%。从发展规模看, 我州县域经济平均规模小, 市场竞争力弱。2012年, 全州县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9.8亿元, 相当于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市) 的平均规模的6.88%,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亿元的仅有3个 (和静县65亿元, 若羌县60.01亿元、轮台县51.5亿元) , 地区生产总值在20亿元以下的有3个 (博湖县18.01亿元、和硕县18.8亿元、且末县18.2亿元) 。县均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3.49亿元, 相当于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市) 平均规模的8.87%,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5亿元的县仅有3个, 最少的博湖县不到1亿元。

(二) 经济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 我州县域经济总体趋好, 但受经济发展基础、区位、资源、交通等因素的影响, 各县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比较突出。2012年末统计数据显示, 县域主要经济指标相差幅度较大, 如工业增值增速最高为且末县106.4%, 最低为焉耆县在2011年的基础上还下降了7.4%, 高低相差11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最高为轮台县8.8亿元, 最低为博湖县1.26亿元, 高低相差近6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最高为若羌县21700元, 最低为博湖县10071元, 高低相差11630元。

(三)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总体看, 县域经济结构仍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工业规模小, 高新技术产业数量少, 科技含量较低, 工业基础薄弱, 是产业结构中的薄弱环节。2012年巴州三次产业结构为16.9∶64.6∶18.5, 而8县除和静县、若羌县、轮台县外, 则基本呈现一、三、二分布状, 一产偏高, 二产偏低。一产比重最高的和硕县高出全州38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最低的和硕县比全州低47个百分点。与2012年新疆二产比重 (47.3) 比较, 只有若羌县 (66) 超过, 和静县 (45) 接近全疆水平。数据显示, 我州大部分县域经济仍是以农业为主的农业经济性结构, 工业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还需走很长的路, 依旧是县域经济的“短腿”。

(四) 经济发展活力不足

县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相对较小, 2012年, 全州完成地方固定资产投资额556.72亿元, 增长36.3%。仅库尔勒市、开发区分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7亿元和58亿元, 占全州的60.58%, 其他8县共完成地方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19.3亿元, 平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仅为27.41亿元。与区内先进地区比, 无论从规模上, 还是发展势头上, 都处于落后水平。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不够协调, 第一产业投资少, 比重低, 第二产业投资多, 比重高, 主要集中在电力交通、钢铁冶炼、石油石化、矿产资源等行业, 资源输出产业多, 高科技项目少。第三产业投资不足, 带动能力弱。后续储备项目不足, 对县域经济增长拉动力不强。

(五)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制约

在我州县域中, 大部分依靠能源、资源产业支撑, 随着资源的逐渐减少, 经济发展压力日益增大, 而且这些产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的传导带动作用有限。从发展现状及趋势看, 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发展要素将按其优化配置更多的流向发展较快的区域和县市, 特别是大中专学生回乡率很低, 由于产品科技含量低, 产品附加值少, 缺乏市场上的竞争, 难以适应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 难以实现先进适用技术和产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 经济落后区域很难形成资金、人才和技术的“洼地”。这将促使我州县域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

三、关于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几项对策

(一) 抓重大项目, 扩张县域经济

按照“谋大、谋深、谋远”和“突出产业发展、突出项目储备、突出项目报批、突出项目招商、突出项目进度、突出项目服务”的总体要求, 坚持不懈地抓上三到五年, 力争在石油石化、特种钢材、天然气开发、有色金属选冶等重大项目上有所突破;围绕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 筹划一批农业开发重大项目;围绕景区建设, 筹划一批旅游开发特色项目;围绕拉开城镇框架、增强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形象, 筹划一批城市建设项目;围绕构建大交通、大网通、大流通, 筹划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大项目;围绕科技、教育、体育、卫生等事业, 筹划一批社会事业发展重点项目。

(二) 抓市场主体, 驱动县域经济

巴州县域经济发展不够, 产业规模不大, 经济总量不大, 主要问题是市场主体发展不够。全州注册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共有65420户, 其中私营企业只有11314户 (注册资金在1亿元以上的21户, 1000万元以上的449户)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185户 (包括二师) , 个体工商户也只有5.1万多户, 私营企业仅占全部市场主体的17.29%。2012年新增市场主体与2011年相比减少61.21%。这些企业主体还不够大、不够强。各县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强化措施, 放手发展一批市场主体;抓大扶小, 扶持发展一批市场主体。

(三) 抓基础平台, 支撑县域经济

一是抓城镇建设。城市是先进生产要素的集合体, 要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建设, 把城镇建成县域经济的“桥头堡”,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县域经济新格局。二是抓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要制定鼓励政策, 支持引进的工业项目进入园区, 销售收入、税收由相关县市受益, 真正把园区打造成生产要素的积聚区、经济发展的先行区。

(四) 抓对外开放, 激活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篇8

1 彰武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具有拉动作用的大企业数量较少

截至2012年底, 全县有规模企业85户, 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90亿元, 与周边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如康平县现有规模工业企业427户, 2012年规模工业总产值预计实现520亿元。法库县现有规模工业企业中收入超过3 000万元的达到300多户, 2012年规模工业总产值预计实现950亿元, 彰武县规模工业总产值仅是康平县、法库县的17.3%和9.4%。大企业数量少, 严重影响了该县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 可见大企业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1.2 产业链条短

目前, 彰武县大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模式是“购买原材料—加工生产—产品输出”, 生产线比较单一, 缺少深加工的产业链条。其中, 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资源型企业中粗加工产品占相当大的比例, 这样不仅造成资源浪费, 而且还影响企业的利润空间[1]。

1.3 科技创新能力弱

目前, 全县大多数企业人才短缺, 技术相对落后, 管理粗放, 只顾眼前利益, 没有长远规划, 对科技创新和开发新产品重视不够, 产品的科技含量低, 附加值低, 很难把握市场导向, 在生产经营中处于被动局面[2]。

2 彰武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2.1 做好企业“提升、倍增”工程, 培育彰武县域经济品牌

没有好质量就没有好品牌, 没有好品牌就没有好市场。当前, 应以彰武“绿色农业、绿色工业”为招牌, 结合该县食品产业占比例较大的优势, 以过硬的产品质量, 使彰武县成为沈阳经济区及周边省市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 突出宣传“绿色食品、生态农副食品”特色。比如, 以金谷、金禾为龙头, 打造绿色保鲜玉米、冷鲜蔬菜的品牌;以谷香、大四小米等粮食加工企业为龙头打造绿色杂粮品牌;以福元食品、合盛肉鸭、雨润食品为龙头打造生态牛肉、鸭肉、鸡肉等品牌。在此基础上加大精深加工能力, 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 做大做强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 有计划地着重培育几个具有彰武地理标志的大品牌, 提升产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2 做好产业规划, 强化产业招商,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聘请业内专家作为彰武县工业发展顾问, 提供科研技术服务, 特别是对该县四大产业的产品方向选择、产品规模、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等进行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与之相配套的项目库;要围绕四大主导产业规划, 突出产业招商, 在做好资源的储量、品质及适用产品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招商引进有资金、有技术、能延伸产业链、在行业中有优势的战略投资者落户该县, 提升四大主导产业的整体水平。

2.3 做强优势产业,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从长远意义来讲, 产业结构的升级有2个重要标志:一是在水平方向上, 产业重点从加工制造向价值链上下游延伸, 所谓“6+1”, 即在整个价值链中除了生产和销售, 要大大增加研发、设计、物流和营销服务等环节所占比例, 实现企业对价值链的控制;二是在垂直方向上形成自生性产业集群, 通过产业集群自身和同类集群之间的竞合来决定集群的发展, 从而形成行业的控制优势。比如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近10年的发展, 已经实现由农产品加工、食品生产向高科技领域进军、转移的战略, 通过对玉米的各种精深加工, 生产出上百种产品, 企业自身形成一个联系密切的产业集群。因此, 在2013年全国淀粉行业都亏损严重的情况下, 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仍然能够平稳运行, 而彰武县的豪森科技和鸿翔淀粉由于产品单一, 从2013年初到现在一直处于停产状态。结合全县实际, 现有的85户规模企业中有40户企业是林产品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在生产经营过程对原料的依赖性导致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非常多, 木材量供应的多少、玉米价格的高低、牛源禽源是否充足等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效益。这就形成了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短板, 只能脆弱运行。要完善拉长产业链, 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把握中共十八大以后产业升级的契机,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洞悉产业集聚成长壮大的机理, 因势利导抓好彰武县四大产业集群垂直和水平整合,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3,4]。

2.4 加大科技创新步伐, 提升传统产业水平

科技创新是现阶段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过去, 全县工业的发展主要靠富余劳动力较多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 现在这个优势已经不存在。企业要生存、发展, 必须要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 研究和掌握行业核心技术, 拥有自主创新的品牌。只有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才能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建议政府今后要将科技创新置于工业发展的全部环节和整个过程, 通过制定政策和设立专项资金, 鼓励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工艺、设备和技术, 不断开发新产品, 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精度和档次[5]。奖励有核心技术的企业, 奖励产品科技含量高的企业, 通过政府引导和调控, 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机制和环境, 提升传统产业整体水平。

2.5 加大工业人才队伍建设, 保持发展后劲

(1) 政府要招贤纳才, 以招到真正有本事、有贡献的专门人才为目的, 并鼓励专业化人才到企业就业, 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 建立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

(2) 要与各大学、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和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大中企业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逐步建立自主培养、引进人才、外出培训等多种渠道的选人用人机制, 强化企业实用型、急需型人才培育, 切实提升彰武县工人的整体素质。

(3) 拓展学校、企业、政府联合培训工人的途径, 利用“职工培训”、“农民工知识化”等途径, 加大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 以解决目前以及将来产业工人不足的问题。

(4) 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培训, 通过有针对性地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方式, 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学习, 提高管理者素质;同时积极提拔重用懂工业经济、有能力、有贡献的干部到领导岗位上来。

2.6 强化政策支持, 健全激励机制

建议政府设立鼓励县域经济发展县长专项基金。每年县财政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 设立“彰武县域经济发展县长基金”, 由财政专户管理。按照分类扶持原则, 通过贴息、专项补助等方式, 奖励大工业项目投产达效、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品牌打造, 给企业或相关有功人员以奖励。

参考文献

[1]周相云, 郭声栋, 曾广炆.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 :144-146.

[2]高洁.对县域经济和“三农”问题的几点分析[J].华北农学报, 2004 (S1) :116-120.

[3]蔡世忠.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 2005 (9) :9-11.

[4]杜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出路[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18) :8696-8698, 8756.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态势及对策 篇9

一、县域经济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亮点

1、生产总值增长高于全省水平

2008年, 全省79个县 (市、区) 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大关, 达到6018.6亿元, 同比增长14.4%, 高出全省1个百分点, 创下2002年以来新高;占全省GDP的比重由2007年的51.8%提高到53.1%, 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1%, 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0.8个百分点。21个县 (市、区) 的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 比2007年新增10个, 仙桃市、潜江市和曾都区的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 最高的仙桃市达233.5亿元。

2、规模工业增长高于全省水平

2008年, 全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732亿元, 同比增长25.8%, 高出全省4.2个百分点;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比重由上年的39.1%提高到45.1%, 为应对金融危机、平抑全省工业波动发挥了积极作用。工业企业效益继续向好, 前11个月县域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553.3亿元、利润220.04亿元, 分别增长42.7%和46.9%, 高出全省工业26.4和38.2个百分点。

3、财政收入增长高于全省水平

2008年, 全省县域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86亿元, 增长28.4%, 高出全省8.1个百分点;对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4.3%, 比上年提高了7.3个百分点。其中, 江夏、黄陂、新洲、大冶、夷陵、潜江的财政总收入超过10亿元, 最高的大冶市达18.02亿元;21个县 (市、区) 一般预算收入过3亿元, 最高的江夏区达7.26亿元。

4、部分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黄冈、襄樊、咸宁、十堰、恩施州等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明显加快。2008年, 黄冈县域GDP增长15.5%, 高出上年同期增速1个百分点;十堰县域GDP增长14.2%, 高出上年同期增速4.1个百分点;恩施州县域GDP增长12.4%, 高出上年同期增速6.4个百分点;襄樊县域GDP增长14.5%, 高出上年同期增速0.3个百分点;咸宁县域GDP增长14.9%, 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5、武汉城市圈县 (市) 领军作用突出

2008年, 武汉城市圈内的35个县 (市、区) 实现生产总值2995.1亿元, 同比增长14.7%, 高出全省县域0.3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102.6亿元, 增长30.4%, 高出全省县域2个百分点;完成投资1377.9亿元, 增长50.3%, 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4%以上, 支撑和拉动作用明显。

二、支撑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

1、扩权强县的政策措施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

近年来, 省委、省政府把县域经济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坚持“一主三化”方针不动摇, 连续7年召开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将扩权县市扩大到所有县市, 实行了省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和激励性的财政政策, 对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一年一考核、一年一排位、一年一公布、一年一奖励。各地、各部门采取多种形式,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这些重大举措。

2、投资的较快增长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强的拉动作用

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全省各地在“两个对接” (对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对接武汉城市圈) 中, 抓住当前产业转移的良机上项目。2008年, 全省县域招商引资额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了1000亿和2000亿大关, 分别达到1092.9亿元和2446.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44.8%和51%;实际利用外资12.9亿美元, 增长35.3%, 投资增幅创县域经济近年来的新高。全年县域新开工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2500多个, 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398个, 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 成为县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3、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拉动能力明显增强

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 特别是城乡人民收入稳步增长, 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 县域城乡成为我省拉动内需的重要增长极。2008年,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56.4元, 增长16.5%, 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609.9亿元, 增长25.2%, 其中县以下农村消费增长22.8%, 高出上年同期增速5.9个和5.5个百分点。县域消费增幅创近年来新高, 对全省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 比上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县域城乡消费市场持续活跃, 消费升级进一步扩大, 对经济的拉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为我省县域服装、建材、农产品、医药、化工等一般性产品生产企业规避金融危机冲击、扩大内销发挥了积极作用。

4、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了市场主体的快速发展

省委、省政府不断强化“工业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意识, 一手创新服务方式, 启动大企业直通车服务, 促其做大做强;一手以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为抓手, 完善和强化目标工作责任制, 加大财政投入, 引导中小企业发展。在全省组织开展《中小企业促进法》和《湖北省〈实施办法〉》执法检查, 进一步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 全力优化全民投资创业的软环境, 一批小企业迅速成长起来。目前,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万家, 达到10660家, 比上年新增1632家, 其中县域规模企业发展到7198家, 新增903家。

5、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促进县域优势产业向集约集群化发展

近年来, 各地一方面将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统筹规划, 集中资金, 完善配套设施, 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 园区企业向关联产业链发展, 提升了园区的聚集效应和产业的关联度。在积极主动地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过程中, 针对重点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 创新招商方式, 策划系列项目, 利用“中博会”、“鄂港粤洽谈会”、“湖北台湾周”、“华创会”等各种平台进行宣传推介, 切实抓好项目引进, 增强和完善产业链的配套能力。省政府安排了1亿元专项资金, 支持省重点产业集群的骨干企业发展和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 对县域产业聚集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 52家省重点产业集群聚集规模以上企业1621家, 同比新增285家, 实现销售收入1485.3亿元、上交税金35.4亿元, 分别增长34.8%和29.6%, 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

6、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为保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金融危机, 省委、省政府及时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出台了《关于加大投资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加强与中央措施对接, 争取国家项目多投向湖北;安排1亿元产业集群专项资金, 促进企业向园区聚集发展, 向关联产业发展;从2008年8月起, 先后安排20亿元财政间歇资金,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 帮助县域重点企业缓解了流动性不足的问题;积极化解土地供求不足的突出矛盾;省财政预拨县域省集中税收增量返还2.5亿元充实各地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资本金, 加强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这些措施都有效地缓解了县域经济瓶颈性制约因素。

三、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从总体上看, 2008年是我省县域经济实现新发展的一年, 也是新情况、新困难较集中的一年。县域经济规模不大、工业实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外开放不够、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改变, 全球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不断加深和显现, 又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 新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在增多。一是全球金融危机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逐次传导, 导致近期县域工业出现大幅波动, 下行压力增大。二是在国际市场疲软、生产要素价格剧烈波动、环保压力加大、人民币升值以及房地产低迷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下, 冶金、纺织、汽配等传统行业整体形势转弱, 塑材、包装材料等一些行业增长放缓。三是在高价库存原材料、不断走低的产品价格、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和流动资金被占压等多重压力, 企业经营困难增多, 一些原本资金状况较好的重点企业也出现不同程度资金紧张, 更有少数企业资金链断裂, 生产难以为继。

四、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 是实现“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攻坚年, 也是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措施集中实施和湖北抢抓机遇、提档进位的关键一年。省委、省政府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的首要任务, 全省县域经济工作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抓住中央和我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机遇, 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 以对内对外开放为先导,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 以招商引资和鼓励全民创业为突破口, 以优化发展环境为重要抓手, 坚持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强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 培育特色产业, 办好工业园区, 壮大产业集群, 转变发展方式, 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1、坚定信心, 保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全省上下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 认真分析当前经济形势, 清醒地认识到危机蕴藏着的机遇, 统一认识, 坚定信心, 加大措施, 宣传典型, 激励先进, 将危机转化为机遇, 保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要抓住国家和我省应对金融危机、实施扩内需等政策措施的机遇, 把解决当前困难与谋求长期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进一步扩大引资投资规模;利用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节能减排, 促进县域经济高效发展。

2、在落实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

当前国家宏观调控促增长,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正是调优结构上项目的大好时机。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先导战略, 重点推进产业招商, 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争取金融资金支持, 加强园区建设, 提高园区产业集中度。加大财政投入, 突出发展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特色鲜明、市场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 使一批产业集群跨入百亿元行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围绕支柱产业、大型企业、大型项目, 壮大产业规模, 延伸产业链条, 形成配套网络, 打造产业板块, 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品牌, 加快县域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3、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加快市场主体的发展

以“成长工程”为抓手, 力争2009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600家以上, 培育一批税收过1000万元的县域重点企业。放宽市场准入, 降低创业门槛, 加强协调服务, 加大扶持力度, 激发全民创业热情, 加快私营企业的发展。抓住产业转移的良好契机, 打好“中部牌”、“特色牌”、“资源牌”, 积极主动地承接沿海地区和周边大中城市资本和产业转移, 引进“回归”一批企业。用好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扶持好一批县域工业的“领头雁”。

4、发展壮大产业集群, 加快县域产业集约集聚化步伐

围绕我省加快实施“千亿元产业计划”, 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 加强规划引导, 强化工作措施, 在形成特色、培植龙头、打造平台、配套服务上下功夫, 培育壮大一批特色鲜明、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形成特色板块经济, 打造区域品牌, 不断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要以延伸产业链与建设开发区、工业园区为主导, 鼓励各地依托优势和特色产业, 加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 科学规划指导企业向园区集中, 以推进产业向集约集群方向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形式, 促进企业规模化、品牌化经营, 努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领军企业。

5、围绕“两圈一带”战略部署, 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根据省委、省政府推进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战略决策,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加大武汉城市圈的项目对接和产业融合, 引导武汉市区传统制造业向圈内县 (市) 转移, 异地办产业园;大力开展创建旅游名镇名村活动, 开拓旅游市场, 促进鄂西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依托湖北支柱产业优势和沿江地区的资源禀赋, 以及“黄金水道”和区位优势, 加大船舶、磷化工、钢产品延伸加工等产业密集带建设的支持力度, 把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与长江经济带建设融为一体, 整体推进。

6、加大和完善政策支持, 营造县域经济良好发展环境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篇10

一、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 湖南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加快推进县域经济体制改革创新,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涌现出一批全国百强县。

(一) 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

“十二五”以来, 全省县域经济增长势头强劲, 保持平稳较快增速, 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2012 年, 全省县域经济增速为11.6%, 高出全省经济增速0.3 个百分点;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754.22 亿元, 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6.6%, 较2010 年提高2.2 个百分点。全省GDP过200 亿、100 亿的县市区分别达到23 个、55个, 较2010 年分别增加17 个和14 个。全省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718元, 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加7378元, 人均水平大幅提高。

(二) 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

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2012 年, 全省县域财政总收入达1015.68 亿元, 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34.6%,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过10 亿的县域达18 个。全省县域财政总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0.9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为4.19%, 较2010 年提高0.89 个百分点。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7897 元和7317 元, 分别比2010 年增加3987 元和2083 元, 维持较快增长速度。全省县域工业实现增加值6760 亿元, 较2010年增加2375 亿元;县域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285 亿元, 较2010 年增加197 亿元。县域新型工业提速增效明显。

(三) 经济增长动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 全省县域经济增长的动力不断增强, 发展的后劲明显增大。2012 年, 全省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9.3亿元, 分别比2010 年和2011年增加了1162 亿元和593 亿元, 占全省的比重维持在55%左右。 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达8906.2 亿元, 较2010 年增加了3844 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占全省比重由2010 年的51.5%上升至61.1%, 提高9.6 个百分点, 投资增速明显加快。

(四)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效

全省县域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2 年, 湖南县域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1 :51.2 :32.8, 与2010 年的19.2:48.0:32.8 相比,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上升3.2 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 湖南县域第二产业占比高出全省3.8 个百分点;县域工业增加值达6760 亿元, 比2010 年增加了2375 亿元, 占全省的比重由2010 年的69.5% 增加至74%, 工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南县域经济做大了总量, 提升了质量, 取得了诸多新突破。但是,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日渐显现。目前多数的县域仍是经济小县、财政穷县, 经济素质不高、产业层次偏低、工业化程度低、需求水平低以及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等。但是, 总体看, 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还客观存在, 规模不大、质量不优、结构失衡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

(一) 发展差异依然不小

全国来看, 湖南目前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只有4 个, 相比江苏 (27 个) 、山东 (22 个) 、浙江 (18 个) 的差距很大, 而全国百强之一、省内强县第一的长沙县, 经济规模只有全国百强首位昆山市的1/3。县内各乡镇间的发展也多不平衡, 以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宁乡县为例:2011 年人均GDP最高的白马桥乡80656元, 是最低的流沙河镇的8.7 倍;人均一般预算收入最高的玉潭镇59163 元, 是最低的东湖塘镇的237.6 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玉潭镇达23718 元, 是最低的巷子口镇3.2 倍多。

(二) 产业结构依然不优

“十二五”以来, 全省县域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但与全省平均状态比, 一次产业高3.5 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低7.3 个百分点。一方面, 县域农业虽然品种多、产量大, 但农业经营效率低、效益差、特点不突出, 农产品加工链条短、档次低, 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另一方面, 虽然二次创业比重总体上超过50%, 且县域工业企业数量不少, 门类也较齐全, 但仍然普遍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经济效益差等问题, 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极小,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够,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产业技术升级较慢, 普遍缺乏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和有影响的知名品牌。此外, 资源和环境约束持续加剧, 高能耗和环境污染亦较严重, 节能减排压力很大。

(三) 收支矛盾依然突出

总量不大、质量不优, 必然导致经济实力不强和发展后劲不足。湖南县级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状况至今仍未发生根本改变。2012 年全省县级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仅为1074 元, 甚至比2009 年时的全国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水平还要低;全省县级财政平均自给率仅为29.52%, 远低于全省财政自给率 (43.27%) 、全国平均水平 (87.6%) 和全国县级平均水平 (50.73%) ;大多数县域自身的财力极为有限, 最低的龙山县仅为10.65%。绝大多数县域至今仍要靠中央、省、市的财政转移支付才能维持正常运转。此外, 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 当前几乎都面临着必须依靠自身努力消化许多刚性财政支出的压力, 特别是为改变落后面貌, 又必须加快改善基础设施, 优化发展环境, 建设开发区, 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而增资、社保等方面的刚性支出增长远远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 这便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县级财政收支失衡的问题。

(四) 要素制约依然严重

一是建设用地紧缺。在当前要素普遍趋紧, 特别是国家为加强土地管理, 将未利用地也纳入计划管理的情形下, 发展欠账本来就较多的县域建设用地空间也同时被压缩, 许多县域已出现建设项目等着用地, 或因无地而留不住来之不易的引资项目的现象。二是发展资金短缺。县域发展资金普遍短缺, 迫切需要银行贷款的大力支持, 然而金融机构对县域贷款的总量却十分有限。例如, 2012 年长株潭地区的醴陵市、攸县和湘潭县金融机构存贷比距离商业银行规定的存贷比最高上限的差值均低于26%, 金融机构贷款主要向大城市、大行业和优势企业倾斜, 县域金融机构内的资金流动受阻, 有相当部分可用资金在银行或投放在县外, 金融信贷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盘活。三是招商引资困难。县域引资的硬件优势相对而言本身就不如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单靠廉价的土地和优惠的税收措施也已难以为继, 加之国家与省对承接产业转移门槛的日益限制, 县域对外资的吸引力受到了很大冲击。

(五) 发展环境依然欠佳

当前, 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在不断加重, 而自主调控能力却在相对弱化, 特别是金融、税务、工商、国土、电力等一些职能部门的改革不到位, 甚至部分权力还在上收, 县域调控手段越来越少。相对于省、市级政府而言, 县级政府管理经济更具有直接性, 责和权的失衡, 往往使县级政府处于“空有雄心壮志, 少有调控手段”的尴尬境地。由于县域管理权限过小, 相当一部分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国家、省里和市里, 处于经济发展最前沿的县级政府基本没有多少最终决定权;加之县域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 县域自身政策和服务环境也不够宽松等, 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

三、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十三五”时期, 湖南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加快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集中连片扶贫攻坚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等重大发展机遇, 但同时仍将受到发展不足与质量不优长期并存问题的困扰, 面临着调结构、转方式压力大和外部竞争更加激烈的严峻考验, 必须要用新的视野、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 应着力探索解决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和对策措施, 引导全省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针对我省县域经济总体实力不强、县域间差距较大、功能体系不尽完善、自我调控能力较弱、发展后劲不足等突出问题, 着眼于全面提高我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以下四大方面做足文章:

(一)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改革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机制。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 侧重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民生改善和资源环境等多个方面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考评, 体现“三量同升”这一基本要求, 将县域经济发展考评工作纳入常规统计工作之中, 同时加强县域经济发展考评结果的开发应用, 引导各县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强政府职能转变, 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着力改变目前县级政府“有限权力”却“无限责任”的不合理状况, 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权限, 结合政府职能转变, 着力简化项目审批流程。精简、优化政府机构设置, 尽量减少政出多门、多头管理, 有所为有所不为, 将有序地“放”与有重点地“管”有机结合起来, 确保释放活力与加强监管同步推进。

(二) 加大财税金融支持,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一是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贴息、再贷款支持等手段, 确保县域金融机构的盈利水平与大中城市基本相当, 着力增强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 在加强原有县域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同时, 积极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模式, 为县域企业提供担保增信服务, 促进县域信贷投放增长。二是着力推进融资模式创新。严格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平等协商、风险分担、互利共赢的原则, 积极稳妥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PPP) 模式试点工作, 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加快探索和发展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 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支持县域重点领域建设项目开展股权和债券融资。三是推动财政分配制度改革, 加快形成合理的省、市、县财政收入分级划分机制, 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 加大对县乡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 夯实县域财源基础。

(三) 打造多元化支撑平台,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能力

一是推动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支撑平台, 要充分发挥园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作用, 进一步优化园区管理, 提升园区聚集发展能力, 依据本地产业特色, 突出自身比较优势, 进一步明晰园区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加快创新园区发展模式, 争取建成一批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甚至过千亿的产业园区。二是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围绕主导产业、特色资源及产业打造产学研创新发展平台, 针对县域产业发展的突出瓶颈特别是关键性技术瓶颈, 通过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进行联合攻关, 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要加大创业政策宣传力度, 充分调动全民创业的积极性, 充分吸引本县外出创业人员回乡创业、鼓励县域内农民进城镇创业。三是提升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打造县域产品产销对接合作平台, 通过定期召开产品推介会、互联网宣传等方式, 提高县域产品知名度, 促进县域产品对外展销交易;着力优化提升人才服务平台, 积极放开落户政策, 优化大中专毕业生回乡档案、人事关系管理体系, 提高人才服务水平。建好用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利用信息化系统及时有效地发布相关需求信息, 为物流业、家政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为广大居民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四)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篇11

关键词:吉林省;县域经济;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1)10-0042-03

收稿日期:2011-08-20

作者简介:高娜(1978—),女,吉林长春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科学发展观”赋予了“郡县治,天下安”新的历史性内涵。从古到今,县域始终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系统中最基础的层次和最基本的单元并承载着最基本的行政功能。县域是中国城市和农村的连接点,是城乡关系联动的关节点,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单元,是连接城乡经济的最基本链条。因此,壮大县域经济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吉林省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划分为8市1州共9个地级行政单位,辖20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17个县、3个自治县。本文所研究的县域经济范围是指除了市辖区以外的42个县(市、包括双阳区和江源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大约72.5%,其面积约为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绝大部分。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环节,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操作平台,是吉林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突出的地位,不仅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能够逆势上扬,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还连续5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呈现出速度、效益、水平、质量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财政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化进程实现突破性进展,项目建设突飞猛进,亿元以上大项目建设“井喷式”发展,县域经济对全省经济的增长极作用逐步显现。

据官方数据统计,2010年,全省42个县(市、包括双阳区和江源区)GDP突破了5000亿元大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00亿元,同比增长18%,是“十五”期末的2.79倍。连续5年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县均GDP达到124亿元;县域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292.1亿元,增长26.8%,是2005年的2.89倍;全省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50亿元,增长41%,是2005年的7倍多;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37.77元,比2009年增加了971.54元,增长18.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4%,首次突破6000元大关,创历史最好水平,实现了10连增,连续3年稳定在全国第10位的收入水平上。42个县(市、包括双阳区和江源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已占全省的近61%,其中有1个县(市)经济总量超过300亿元,有9个县(市)同比增速超过30%。最高的前郭县GDP实现340亿元,成为全省第一个GDP超过300亿元的县(市)。在2010年第十届东北三十强县(市)中占11席之多。从这些统计数据中不难看出,县域经济已经成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制约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吉林省县域经济在取得可喜成就的同时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⒈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偏小,综合实力偏弱。根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中心对参加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2001个县域经济单位(不包括县级市辖区)的统计,吉林省在全国百强县(市)仅占一个席位,而县域经济发达的江苏、浙江、山东等省每个省都上榜20多个县,吉林省与之相比差距巨大;从经济规模来看,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为人口83.4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407.1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9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43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9240元,而从吉林省来看,2010年吉林省县均GDP不到124亿元,即使最高的前郭县也只为340亿元,还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84%,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6000元。

基础薄弱必然使县域经济处于经济发展进程的初级阶段,必然会制约县域经济对发展战略的选择;总量偏小则决定了县域经济在市场竞争中总是处于劣势的位置,不能像大区域那样集中力量办大事。

⒉县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优势特色不突出。从2009年的统计数据来看,随着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粮食的丰收,2009年吉林省农民整体收入水平大幅上升,但农民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呈现扩大的态势。

县(市、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拉大。从2009年吉林省发展报告中的调查数据看,2009年农民收入水平排在县(市)第1位的是延吉市,其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221元,而排在县(市、区)末位的是通榆县,其收入为2717元,高低相差4504元,比2008年高低收入县之间3790元的差距提高了714元。

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如果我们把农民人均纯收入按高、中上、中、中下、低分成五等,从中分析高低收入户的差异程度,可以看出高低收入户的收入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也显现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结果。从全省平均计算看,2009年吉林省农民20%最高收入户的人均纯收入水平为12747元,而20%低收入户的人均纯收入仅为1437元,两者相差11310元,比2008年提高了401元。

另外,从发展县域经济优势产业来看,由于各个县域的发展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应该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各个县、市的特色优势产业。但吉林省这种优势产业发展还未形成一定规模,既存在很大一部分发展相似、条件雷同的发展模式,又缺乏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因此,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很难形成具有特色的区域竞争力。

⒊县域产业结构整体层次低,结构不合理。吉林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产业结构之间比例不协调、第一产业比重大、产业整体层次较低,支柱产业过于单一等方面。县域工业水平低是制约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突出表现在县域工业实力薄弱,结构单一,粗放型发展,集聚度差,高污染、高耗能等方面。服务业则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没有伴随老工业基地而形成新型服务业体系。近几年来,尽管吉林省县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从产业发展比例来看,第一产业比重仍然比较大,与县域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主要体现在第一、二产业上。由于吉林省现代化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仍然以农业为主,林牧渔业发展相对不足,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还不到总量的一半,处于主导地位的依然是农林矿产品的初加工工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较低,无法有效支援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而农副产品多半是以出卖原始产品或初级产品为主,精深加工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全省县域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24.3%,第二产业为40.8%,第三产业为34.9%,而吉林省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2.2:51.5:36.3。县域经济与全省相比较,一产比重高12.1%,二产比重低10.7%,可以看出吉林省县域第一产业一直占有较高比重,典型的农业经济特征比较明显。产业结构转换进程的滞后不仅影响了农民增收,也制约了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⒋财力不足,自主性增长能力弱。吉林省地方财力不足一直困扰着全省县域经济的发展。从2010年的统计数据看,全省县域地方级县财政收入为176.8亿元,县域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92.1亿元,按县域地方级财政收入来看,仅占全省GDP总额的2%,按一般全口径财政收入来看,也只占全省的3.4%,这个数值也仅仅与2007年的全国县域平均水平相接近。但地方财政支出却连年上升,很多县市财政入不敷出。这种金融支持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县域的快速发展。另外,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多是一些传统产业,名优特产品较少,精加工产品较少,一些大众产品和粗加工产品在市场上鲜有竞争力,县域经济市场活力明显不足。县域居民消费疲软,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县域消费水平与城区比较有很大差距,县域消费还存在很大空间。经济增长仍然主要靠投资增长拉动,特别是重点项目和大项目,但资金相对匮乏,还难以有效支撑投资的快速增长,而且投资主体也相对单一,缺少外资和民间资本的注入,县域范围的内生性增长还比较乏力,经济自主性增长能力较弱。

⒌人才和技术缺乏,劳动者素质偏低。多年来,我国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在教育上的投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许多发展中国家。虽然吉林省是科技文教大省,高等院校众多,知识人才众多,但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各种人才多集中于长吉等核心城市,县域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严重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⒍思想观念保守。由于县域范围的区位大多比较偏僻、交通不便,对外交流受限,因此至今仍然保持比较传统的生活习俗和思维方式。这种传统文化根植于延续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其特点一方面是勤劳、淳朴,另一方面是远见不足、观念落后。“文化传统、观念保守”经常会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中找到痕迹,小富即安已成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无形的“绊脚石”。

三、促进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⒈制定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县域经济要获得发展,首先要有正确的发展战略。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总目标、总任务以及实现总目标、总任务的关键性对策。其特点就是全局性、战略性、系统性、阶段性和针对性。因此,各个县域制定发展战略,一方面要与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相结合,另一方面要体现和贯彻全国以及本省总的发展战略要求,既要考虑经济发展战略的一般性又要考虑本地区的特殊性。

吉林省正处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大环境中,因此,目前采取的战略应以发展为主,赶超为辅。要充分挖掘各县市的发展优势,找出制约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要找出本县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结合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综合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制定符合本县域以及全省范围的发展战略。制定县域发展战略,关键要找准县域自身定位,找到差异,找到优势特色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总之,制定县域发展战略既要考虑大范围内经济发展战略又要考虑本县的战略要求,既要考虑当前情况,又要考虑未来发展。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⒉因地制宜,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县域经济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发展县域经济就是发展特色经济,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找准地方特色,围绕特色培育产业链条,使资源特色经济走产业化道路,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从总体上来看,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之路不能走“小而全”的道路,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抓强项、抓特色、抓品牌,找到自身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潜在优势。例如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地理区位等要素,突出重点产业,把发展县域经济与发展特色经济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区域特色经济,县域经济才能有生命力和竞争力。体现在县域工业发展上,就是要走特色产业集群之路,围绕县域特色资源逐步培育县域支撑产业,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围绕核心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走集约化、规模化之路。同时,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建立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业产业基地,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⒊切实优化经济结构,走内涵式增长之路。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吉林省县域应继续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调整内需结构,不断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要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积极扩大有效投入,把投资用在最直接、最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的地方,用在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行业上。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抓好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扩大县域消费。另外,产业结构的优化对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吉林省县域产业结构除了不断优化一、二、三产的比重之外,还应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新突破。除了推动产业全面开花并围绕优势产业形成主导产业外,还应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以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从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的转变。

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人才的带动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环节和关键。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来说,要力争培养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掌握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以此来增强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要大力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合,构建县域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支撑平台。要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和职业培训力度,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制定灵活、高效、优惠的人才吸引机制,树立科技兴县、人才兴县的战略目标。

⒌大力发展县域第三产业。县域第三产业经济发展是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县域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对于吉林省县域经济来说,改变第三产业薄弱的现状,首先,要构建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加强财税支持,建立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其次,要不断调整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不仅在“量”上加大,而且要在“质”上提高,要促进产业内部的升级优化,利用当地资源形成带有地域性特征的主导产业部门;再次,要改造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发展新型服务业,以加快农村产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赵影玉,刘玉军.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09).

[2]王昱.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02).

[3]刘国斌,刘静.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思考[J].东北亚论坛,2006,(02).

(责任编辑:高静)

On the Constraint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Jilin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Gao 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Jilin Province,the county economy as the province'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rapid development,and gradually embarked on a rapid development.But it also exposed many problems,such as weak economic foundation,uneve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county,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and low level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etc.In this paper,these constraints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篇12

1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1.1 经济规模

辽宁省共辖44个县域, 县域总面积为130898km2, 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8.44%, 县域总人口为2370.6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55.76%。2004~2008年, 辽宁县域经济GDP总量占全省经济GDP总量在36.97%左右波动, 2010年县域GDP为8467.83亿元, 占全省GDP的比重增长至45.88%, 即从2006年开始, 辽宁县域经济总量呈增长态势, 特别是2009年增长迅速, 较2008年增长了5.36个百分点 (详见表1) , 超过全省经济总量的1/3, 县域经济在辽宁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2010年辽宁省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县 (市) 由2009年的7个增加到10个。

1.2 工业化进程

2010年辽宁44个县 (市)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22.16亿元, 比上年增长51.41%。工业产业集群具有一定规模的有康平县的塑编、新民市的制药和印刷包装、普兰店市的互感器、庄河市的家具制造、海城市的矿产加工、凤城市的汽车配件、辽阳县的电子信息和汽车配件、灯塔市的日化工业、铁岭县的专用车配套、北票市的粉末冶金等产业集群;已明确发展方向的有彰武县和台安县的木材加工、东港市的机械装备制造、义县的电力电器、昌图县的换热器、凌源市的玻璃制造、建平县的陶瓷和冶金铸造、喀左县的紫砂和铸造加工、朝阳县的稀有金属加工等;超百亿元工业产业集群达到9个:法库县的陶瓷、辽中县的装备制造、瓦房店市的轴承、庄河市的食品加工、海城市镁质材料、大石桥市镁质材料、辽阳县的钢铁精深加工、开原市的起重设备、铁岭县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

1.3 产业结构

从产业结构看, 2004~2010年, 辽宁省县域经济的第一产业比例呈持续下降趋势, 第二产业比例呈总体上升趋势, 第三产业比例相对稳定, 在29%~32%之间波动。2010年辽宁省44个县域三次产业结构的配置格局依次为16:54:30, 与2004年的三次产业结构24:45:31相比,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工业和服务业在继续提升, 并且第二产业比重突破了50%。

1.4 生活消费水平

县域经济是民生经济, 更是富民经济。到2010年, 44个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值为8176.18元, 城镇在岗职工工资均值为26778.26元;从2004年到2010年, 辽宁省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值、城镇在岗职工工资均值6年间分别增长了129.20%、176%。这表明, 辽宁44个县 (市) 的农民收入水平和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水平不断提高, 生活质量不断改善。适度提高收入水平有利于拉动国内需求带动消费, 促进经济增长, 吸引资本, 凝聚人力和财力。

2 辽宁县域经济差异分析

2.1 辽宁县域经济内部的差异

由于自然资源、产业结构、支柱产业等等的不同, 导致各县 (市) 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也不同, 从而造成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内部差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可以分为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和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区域绝对差异反映的是区域间在经济发展规模和程度上的差异;区域相对差异反映的是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一般用标准差和极差来衡量, 标准差越大, 表明绝对差异越大, 反之亦然;极差越大, 表明绝对差异的极端情况越严重, 反之亦然。

仅从44个县 (市) 人均GDP指标来看, 2004年最高的为长海县23191.88元, 最低的为朝阳县3073.95元, 二者相差20117.93元, 即极差为20117.93元, 计算县域人均GDP标准差为5431.14元;而2010年最高的为长海县73216.71元, 最低的为建昌县7893.54元, 二者相差65323.17元, 即县域人均GDP极差为65323.17元, 计算县域人均GDP标准差为16636.88元。2004~2010年, 辽宁44个县域人均GDP的标准差与极差均呈增大趋势, 县域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增大。

结合辽宁经济的实际情况, 全省44个县 (市) 按经济发展水平可划分成3类:Ⅰ.经济发达地区。其主要特征是:地理位置优越、工业是县域经济支柱产业, 如普兰店市、大石桥市、东港市等县 (市) ;Ⅱ.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其主要特征是:自然资源禀赋好, 特色资源型工业占当地主导产业地位, 如稻米、河蟹、石油及矿产等资源丰富的盘山县、大洼县, 旅游资源丰富的宽甸县、桓仁县等;Ⅲ.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主要特征是:农业资源较差, 无主导的工业或服务业。如辽西地区的北票市、建平县等。

2.2 辽宁县域经济与其他省份县域经济的差异

虽然2010年辽宁省44个县域GDP达8467.83亿元, 较上一年增长26.31%, 县域经济跨越式的发展其成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极, 但是县域经济长期以来都是辽宁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 制约着辽宁全面振兴和全面小康, 与同为沿海省份的江苏、浙江、山东相比, 存在的差距仍然很大。

首先是百强县数量上的差距。根据2011年8月发布的《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市) 中辽宁省仅有10个, 占辽宁省县域总数的22.7%;全国百强县中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占的比例最大:江苏省29个, 占江苏县域总数的58.0%;浙江省24个, 占浙江县域总数的41.38%;山东省26个, 占山东县域总数的28.57%。

其次是百强县县域经济平均规模的差距。根据《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2010年县域GDP, 辽宁省为419.21亿元, 与县域经济强省江苏、山东的612.24、484.19亿元分别相差193.03、64.98亿元。

再从县域人均规模上来看, 辽宁县域差距仍然很大。以2008年为例, 辽宁县域人均GDP为22211.32元, 全国县域人均GDP为16030.98元, 辽宁在全国排名第7位, 比2007年有所提高。县域人均GDP最高的省份是浙江省, 为35268.84元, 辽宁与浙江相差13057.52元;辽宁县域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为892.69元, 全国平均值为2412.22元, 辽宁在全国排名第12位, 财政收入相当于全国的37%, 排在第1位的是上海, 为31658.92元, 辽宁与上海相差30766.23元, 仅相当于上海的3%, 与人均GDP最高的浙江也相差1301.23元, 相当于浙江的40.69%。总的来说, 虽然辽宁县域的人均GDP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但是财政收入却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很大。2008年, 全国人均GDP最高的县域是江苏省的昆山市, 为218984.09元, 辽宁省人均GDP最高的县域是长海县, 为46689.19元, 仅相当于昆山市的21.32%。由此可见, 辽宁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

3 对策措施

3.1 切实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扶持力度

省市两级财政每年应在预算内安排一部分专项贴息资金, 扶持县域中小企业发展, 培植县市骨干和支柱财源;建立财政激励机制, 对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 在财政资金投放上适当优先;挤出部分财力帮助困难较大的县市消化部分财政赤字挂帐;加大对县 (市) 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 对财政保运转确有困难的地区, 实行资金调度余额管理办法, 允许县乡合理调用除扶贫、社保、救灾、国债资金以外的部分专款保基本工资发放;适当调低贫困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的粮食风险基金比例;逐步完善和规范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 改进资金使用方式、扩大财政政策运作空间, 引导和启动社会资金的综合投入。

3.2 各级金融部门要充分发挥投入的主渠道作用

要坚决贯彻择优限劣、适度扶持的原则, 克服对发展县域经济的畏难情绪和借贷心理, 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改制改组和依法破产, 运用信贷杠杆, 活化不良贷款, 积极做好呆帐坏帐核销工作;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的生产企业和外贸出口企业, 要积极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 国家银行新增支农贷款占新增各项贷款的比例不能低于15%, 优先安排农业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切实增加对“三农”的贷款面, 提高贷款投放额。要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县域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

3.3 整合工业园区资源, 发挥扩散及集聚效应

创建农业科技园区, 以本地农产品为主要原料, 发展以农产品加工和服务基础的主导产业,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使辽宁县域农副产品增值, 农民增收, 完成对乡村建设的资金、技术、管理、信息等渗透, 实现工业与农业的关联,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变主导产业趋同、生产经营散乱而引起的市场占有水平低及价格形成机制无优势的现状,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中应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品牌观念, 善于发掘本地区的优势。辽宁县域在园区建设中要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 注重产业关联度与企业间的分工合作, 延长产业链条, 避免产业同构而出现的重复建设及恶性竞争。

3.4 加强区域间的横向联系, 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搞好县域经济不仅要在区域内部, 更要在区域之外发展。外向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县域经济, 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 而市场是开放的, 县域经济也必然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外向化县域经济要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内和国际统一的大市场, 跳出县域的范围, 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 拓展发展空间, 确立竞争优势。同时要牢固树立开放性的思维和观念, 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这样通过区域间的合作产生缩小差距的协调机制, 最终实现优势互补、要素互换、取长不短, 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3.5 壮大民营力量,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改革开放的历程告诉我们:民营经济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因此, 民营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将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就现在的形势来看, 县域工业发展的优势及路径选择,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县城相对于城市地租比较低廉, 可以通过接纳城市工业转移实现县域工业发展。二是以当地特产资源为依托, 建立起以特产加工为主的特产产业。三是根据现有的产业基础, 扩大产业链条, 培育产业集群, 形成竞争优势。

3.6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建立创新人才引进及激励机制

通过不断研究创新人才引进方式, 优化人才政策环境,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的企业家和高科技人才, 为其提供投资创业的优越环境;另一方面, 还要根据各地各企业实际合理运用各种人才激励方法, 留住人才, 建立一支专业技术队伍、技工队伍、管理队伍。

摘要:从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概况入手, 重点分析了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内部差异和与发达省份之间的差距,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县域经济,对策,措施,辽宁

参考文献

[1]孙雅静, 关于辽宁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与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29 (1) :109-112.

[2]陈旭南, 扩大对外开放与促进辽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 9 (6) :102-103.

[3]马占东,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及成因[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8 (1) :14-16.

[4]董雪、崔莹, 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对辽宁省的启示[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4) :281-283.

上一篇:科普期刊下一篇: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