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精选8篇)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篇1
一、县域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是指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 在县域范围内, 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 以市场为导向, 优化配置资源, 由各种经济成份有机构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1、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优势经济、产业经济和城乡一体化经济的四合一聚集型区域经济。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这四个“经济”。“特色经济”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或产品组合。凭借其难以取代的特定地域资源优势形成巨大竞争力并获得较高经济效益;“优势经济”是依托特色经济, 聚合特色产品形成规模化生产, 以此获得市场优势, 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产业经济”是对地方经济起支撑作用的龙头企业和产业群体, 对产品的研发、生产、到深加工, 再到营销网络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挖掘, 形成完整、纵深的产业链一条龙的经济模式, 以此来带动地方经济总体发展;“城乡一体化经济”是一种新型城乡经济关系, 是发达小城镇聚集在城市周围, 整合生产要素, 将大量农民引流入小城镇, 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整体加速城镇化进程的经济模式。
2、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 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 其活动涉及国民经济各个环节, 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兴衰。县域经济由于其独到的地域特点和人文特点, 有明显地域和特色的比较优势, 其资源相对全国来讲也有其特有性和开放性。因此县域经济不仅相对独立, 而且市场主体也比较完整。如果能充分调动县域人口的主观能动性, 有计划地引导其以市场为导向参与竞争, 那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资源将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配置, 获取更大竞争优势。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县域经济的长足发展必然给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收益。
二、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2009年, 全国县域平均人口46.89万人, 实现GDP73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3.87亿元, 人均GDP15571元。据陕西省统计局资料显示:2009年陕西省有县和县级市83个, 县县域内行政区域面积17.69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5.9%;陕西当年83个县市平均人口29.1万人, GDP49.99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2.14亿元, 人均GDP17205元。分别为全国县均的62.1%、68.5%、55.3%、1.1倍。2009年, 83个县市中, 分别有12个、15个、12个县市的人口、GDP、地方财政收入超过全国县均水平。陕西只有近百分之十五的县市达到全国县均水平。可见陕西县均水平在全国处于下游。
2、陕西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2.1从产业结构来看, 陕西正处在传统产业结构向现代产业结构转型的困难时期。陕西的产业结构现在看来是在青黄不接的时期。传统农业经济在陕西县域经济仍占主导地位。2007年, 陕西83个县 (市) 实现生产总值2689.66亿元, 占全省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37.5%增加到49.2%, 提高了11.7个百分点,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此时, 沿海地区农业产值的比重己经快速下降到10%以下, 工业商业逐渐占领县域经济的主导地位。陕西第一产业产值仍占相当大比重,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更可谓捉襟见肘。县域工商业基础薄弱, 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陕西县级地方国有工商业企业大多由于设备老化, 技术落后、缺乏创新而举步维艰;民营经济虽如星火燎原, 但目前还未形成规模, 工业经济大多来自于矿产开发、农副产品加工等初级加工工业, 随着资源的逐渐减少, 产业对提高当地居民收入的传导带动作用不太明显, 经济发展的压力和风险较大。另外, 县域经济中重要的市场主体:龙头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竞争力弱, 对县域经济支撑力小, 使县域工业在产业、布局和投资结构上呈现出明显的粗放化与分散化的特点, 县域经济独特性、区域性竞争优势尚未显现, 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目的并未达到。
2.2从陕西内部条件来看陕西县域创新能力弱, 缺乏竞争和创新意识。东部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 创新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县域创新能力, 指县域内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陕西地处内陆, 一直以来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农民思想保守、与世隔绝, 缺乏接受新事物的愿望和机会, 缺乏艰苦创业的决心和动力, 缺乏勇敢开拓的精神和魄力, 这严重束缚了陕西县域经济的发展。
陕西县域创新能力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县级政府制度创新不足。县级政府的制度创新应该是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 通过诱致性制度创新, 因地制宜的制定适合本县发展的新制度。作为初级行政单元, 县级政府能将县域诱致性制度创新与中央强制性制度创新互相转化, 起上传下达的中介作用。目前陕西县级政府创新不足的表现主要有:产权制度创新滞后。产权不明晰, 不能保证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存在;投融资制度创新滞后。农民贷款成本高, 贷款难, 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农村支持力度不够, 县域经济失去金融支持;行政管理制度滞后。法制程度低、工作效率低, 民意不达, 不能同心。
二是技术创新缓慢。县域技术创新应包括两个部分:第一, 农业技术创新。是将农业技术发明应用到农业经济活动中所引起的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的过程。农业技术创新有公益性、通用性的特点决定了政府或政府资助的技术研发与推广机构仍为现阶段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县级政府及科技单位对技术创新组织具有较强的独占性, 这无疑会造成技术供给的滞后和短缺。第二,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企业的发展, 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因此,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目前, 陕西县域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是:主导产品起点低、种类少、技术含量低、带动力差。
三、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办法初探
1、推进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摆脱县域经济落后的根本方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首先, 城镇化的推进, 取决于城镇能否为进城农民提供广泛而稳定的就业机会。第三产业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将是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县域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需要劳动力多, 特别是对技术和资本要求相对较低的农副产品流通业。县域优势产品、特色产业要走入国内外市场, 流通业的大发展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对综合性批发市场和专业性批发市场的新建、扩建和改造, 完善其服务功能, 实现管理现代化;另一方面要重视应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 大力宣传特色产业及优势产业, 加快农产品跨区域流通;同时还要通过网络技术, 为农户把握市场信息, 提供优质服务。要三管齐下, 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 才能加快农产品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流通。
其次, 城镇化的推进, 取决于城镇能否为进城农民提供完善的后续服务。如:一, 小城镇建设定位是否恰当、规划是否科学、布局是否合理、功能是否完善。要努力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 为人口聚集、产业聚集打好基础, 使之尽快成熟, 发挥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二, 小城镇的后续经济增长点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点可以考虑大城市的辐射效应。三, 进行户籍改革, 加快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给农民以安定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使农民愿意流向小城镇。
2、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
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强县不仅能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 而且能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县域工业发展的领头羊。实践证明,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富民强县的有效途径。县域特定的资源优势决定了其工业发展必须与农业、农民结合, 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县域资源优势及特色, 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伊利集团, 银桥乳业集团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十多个县区, 三十多个乡镇的1万多户农民致富。这些成功企业的发展历程使我们有理由预见龙头企业未来发展的巨大市场潜力。目前来说, 大力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的深加工龙头企业, 部分优势产品和特色产业在结构调整中已初具规模, 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很大, 与之相关的有影响、有实力的深加工龙头企业就要迎面跟上, 使产业链向纵深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2.2乡镇工业、工业园区是壮大县域工业基础, 实现县域工业新突破的先锋队。乡镇工业迅速崛起, 一度极大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 尤其是县域经济的发展。然而乡镇企业的缺点也显而易见, 如:一味模仿, 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没有核心技术、科技含量少从而导致核心竞争力极度缺乏, 使乡镇企业经不起丝毫风吹雨打, 很多乡镇企业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因此, 应该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二次创业, 加大科技投入, 进行技术创新, 打造核心竞争力。或者通过资产重组, 使乡镇企业能联合起来, 参与国际国内市场分工, 让乡镇企业重新焕发魅力, 振兴县域工业。
2.3“科教兴县”是县域工业发展的制胜法宝。县域经济发展滞后, 源于科技和教育的落后。农科教结合是“科教兴县”的不二选择。首先:推广新型高效的农业科技引进示范体系。如: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与教育培训信息体系、特色突出的科技示范体系。其次:建立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以点带面, 培养农村急需的实用技术推广人才, 普遍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吸纳新技术的能力。
3、转变政府职能。
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因此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打造结构合理、精简团结、作风过硬、素质高、效率高的政府班子, 运用市场手段增强县级政府服务和调控经济的能力, 努力营造适宜经济发展的政府环境。二要深化产权制度, 不断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可以采用股份制、合作制、民营化等多种形式明确产权制度, 使乡镇企业运行时产权清晰、管理科学, 能够自主经营、自我发展。三要加快农村金融特别是信用社的改革。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步伐, 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环境, 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门槛, 形成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投融资体制。使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所急需的资金需求得到满足, 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晓红.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分析.商场现代化, 2006 (11) :197[1]刘晓红.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分析.商场现代化, 2006 (11) :197
[2]刘儒, 张敏.陕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探讨.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7 (4) 2:19-21[2]刘儒, 张敏.陕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探讨.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7 (4) 2:19-21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篇2
2002年以来的十年,是陕西大发展的十年,也是县域经济发展最好最快的十年。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壮大县域经济”精神的鼓舞下,陕西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以建设西部强省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为目标,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来抓,强化发展措施,丰富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发展工作,县域经济呈现出竞相发展、科学发展的大好局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为全省发展大局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经济总量跨越式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过去十年,为改变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状况,陕西省委省政府采取超常发展措施,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决定》、《关于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强县级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建立了科学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机制,将县域经济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极大地激发了全省各地加快发展的积极性。特别是2009年以来,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陕西进一步细化发展措施,全省11个市区实施“一市一策”,大力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强力打造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集中力量加快重点示范镇建设,举全省之力推进扶贫避灾移民工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省县域经济实现突破性发展。十年来,全省县域GDP总量在连续突破2000亿元(2006年)、3000亿元(2008年)、4000亿元(2009年)、5000亿元(2010年)的基础上,2011年跃上6000亿元台阶,达到6671.26亿元,较2004年增加了5479.46亿元,增长了4.6倍;县域GDP占全省的比重由37.5%提高到53.8%,提升了16.3个百分点;县均GDP由14.36亿元增加到80.38亿元,增加了66.02亿元,是2004年的5.6倍。全省83个县(市)中有18个县(市)GDP超过百亿元大关,44个县超过50亿元,而2004年全省仅有2个县超过50亿元,过百亿县则没有。县域GDP最高水平从2004年的52.37亿元,发展到2011年的771亿元,增长了13.7倍。在2007年到2010年的3年里,全省先后有3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西部“百强县”从2004年的4个增加到2010年的12个,是西部“百强县”增加最快的省份,县域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过去十年,围绕县域农业成份较重、农民收入偏低的状况,陕西省委省政府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安排专项资金启动实施了粮食单产提高、果业提质增效、畜牧业收入倍增等七大农民增收工程,着力提升农业产业规模和效益。为了培育县域农业主导产业,陕西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县一业,一乡一品”振兴产业活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陕北的羊、薯、杂粮、枣,陕南的瘦肉型猪、中药材、茶桑蚕、食用菌、绿色食品,关中的果业、蔬菜、畜牧业等各具地域特色农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陕西狠抓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积极引领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到2011年,全省县域三次产业之比为14.4:60.8:24.8,与2007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0.6个百分点。在农业特色产业方面,全省水果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1682万亩和1333万吨,较2004年增长了42.3%和81.1%。特别是苹果面积达到935万亩,较2004年增长了51.3%,产量达到903万吨,占到全国苹果总产的1/3和世界总产量的1/8,优果率达75%以上,实
现了面积、产量、品质全国第一;猕猴桃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75万亩和74万吨,均较2004年增长了2倍,实现面积、产量全国第一,总产量已占到世界的1/3左右,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秦岭北麓猕猴桃集中产区,农业产业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三、县域工业发展壮大,主导作用更加突出
县域工业落后一直是制约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源所在。过去十年,为加快县域工业发展,陕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工业化发展纲要
(2009-2012年)》和《关于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并设立100个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在这些政策措施的激励下,全省各地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培育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工业规模,县域工业获得快速发展。到2011年,全省县域工业实现增加值已经达到3734.61亿元,是2004年的8.5倍。十年来,全省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县域GDP的比重已经由2004年的37%大幅提高到2011年的56%,其中有14个县(市)工业比重超过70%,而2004年只有3个,县域工业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四、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城镇化步伐加速推进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是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抓手。十年来,陕西在城镇化发展上集中力量,实施重点突破,为推进县域城镇化发展进程,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纲要》、《关于加快重点镇建设推进全省县域城镇化的意见》和《加快重点示范镇建设的通知》等相关政策,启动实施了关中百镇、陕北陕南50个镇建设工程,并择优扶强在全省确定100个重点镇,赋予100个重点镇县级管理权限,安排专项资金,成立陕西省城镇建设投资公司,为100个重点镇建设搭建融资平台。2011年,陕西省政府又在全省遴选了31个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建制镇作为重点示范镇加以建设,为每个重点示范镇提供1000亩土地增减挂钩指标和1000万元专项启动资金,支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此同时,陕西还大力实施避灾移民搬迁工程,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推进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为抓手,加快建设农民幸福家园。在多项政策措施的共同作用下,陕西城镇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2011年,全省有12个县(市)城镇化率超过50%,有14个县(市)高于全省47.3%的平均水平,城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五、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总量占据“半壁江山”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是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不活不强的主要症结。十年来,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陕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放宽投资领域,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扶持力度,改进和完善金融服务,加大信贷金融支持力度等8个方面32条措施。各地从强化鼓励、引导和扶持入手,积极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推动力度,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到2011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突破6000亿元大关,达到6257.1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50.5%,较2005年提高了10.5个百分点,已占据全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全省83个县(市)有27个县(市)非公有制经济占比超过50%,较2005年增加了16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六、财政收入大幅增加,民生支出力度不断加大
十年来,伴随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陕西县域财政实力有了显著提升。到2011年,全省县域实现财政总收入825.11亿元,较2004年增加了711.69亿元,年均增长32.8%。县均财政总收入9.94亿元,是2004年的7.3倍。在财政增收的情况下,陕西省委省政府把保
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陕西省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出台了完善城乡居民养老制度,及时建立低收入群体生活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解决特殊利益群体现实问题等26项新政。在此基础上,强力推进陕南避灾移民、陕北扶贫搬迁工程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重大民生工程,2007年以来,全省用于民生的投入高达7000多亿元。到2011年,全省县域用于教、科、文、社、卫、农和住房保障支出比重达67.8%,比2004年高出23.7个百分点。县均财政支出12.66亿元,较2004年增加了11.01亿元,是2004年的7.7倍,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
七、惠民政策成效显著,居民收入快速增加
十年来,为了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全省人民共享,陕西在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寻找平衡点,先后实施农民增收“七大工程”、民生“八大工程”、民生“十大工程”,通过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及时跟进国家出台调节居民收入的分配政策,重点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实施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到2011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28元,较2004年增加了3161元,是2004年的2.7倍,有63个县(市)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比2004年增加了39个。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45元,较2007年增加了7482元,增加了70%,有46 个县(市)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比2007年增加了45个,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经济强县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年来,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指导下,陕西能矿资源富集县(市)依靠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贡献不断增大。到2011年,全省“十强县”县均生产总值、县均财政总收入、县均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48.84亿元、51.40亿元和15.42亿元,是2007年全省“十强县”水平的2.5倍、3.1倍和2.8倍。位居全省“十强县”榜首的神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1亿元,是2007年的3.9倍。2011年陕西“十强县”以全省7.2%的人口,创造了全省20.1%的生产总值,比2007年高出2.1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显著的带动作用。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篇3
(一) 调查背景和研究意义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行政区间范围内或其经济空间范围内的经济, 包括县、市 (县级) 区经济, 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兰州大学高新才教授的说法, 在实质上, 我国当前的县域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农村经济和农民经济。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我国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农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生活环境日趋优越,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网络和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革新, 大大改变了农民的交流方式和社会生活。基于此, 为了进一步了解西部县域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使用新媒体的现状和特征, 从而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及建议, 笔者对陕西省神木县农村地区居民使用新媒体的状况展开实证调查和研究, 以期对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体合理使用新媒体发展县域经济有所裨益。
(二) 样本选取
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部, 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 因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 县域经济和综合实力位居陕西省各县之首, 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前30位。我们在神木县开展了“我国西部县域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新媒体使用现状”的实地调查, 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等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283份, 回收280份, 有效问卷269份, 有效回收率达到了96.1%。在有效的问卷受访者中, 男性占48.7%, 女性占51.3%;年龄分布为22岁—50岁者占72.8%, 22岁以下和51岁以上者分别占17.5%和9.7%;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占22.7%, 初中者占40.9%, 高中及中专者占23.6%, 大专及以上者占12.8%。
二、神木县农村农民群体新媒体的使用和传播现状
(一) 农村家庭媒介接触及其对新媒体的认知现状
如表1, 作为传统媒介的电视 (包括有线电视和自装卫星接收电视) 在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的媒介设备中仍然高居榜首, 其次是手机和固定电话, 电脑作为新型媒体也已占有一定比重, 高于报刊、收音机等传统媒介。通过实地走访, 我们了解到, 在实际生活中, 农村居民的整体信息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 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介的使用率和影响力已明显弱化, 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则异军突起, 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使用和推广。尤其是手机, 在农村居民受众中的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 16-55岁的农村居民几乎人手一部。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其具体表现为受访农民认为新媒体给他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内容与活力, 方便了沟通和交流, 增加了了解外界的渠道, 淡化了自身以及自身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地缘关系, 使他们的个人权威与社会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促进了他们生活品质的提升。
注:比例=拥有某种媒介的家庭户数÷有效家庭总户数×100% (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
(二) 农村居民新媒体的使用情况
对于农村居民这一群体而言, 受到自身经济基础和消费意识的影响, 习惯于将新媒体的使用集中在自身选择上, 并借助手机、电脑、有线电视等媒介进行与新媒体相关的活动。调查显示, 居于新媒体用途第一位的是通讯工具 (如打电话、发短信等) ;其次是与他人互动交流 (如QQ聊天、微信、微博、发送邮件等) ;其三是用作消遣娱乐 (如听音乐、玩游戏、看视频、看电子书等) ;其四是使用新媒体进行与经济生活相关的活动 (如了解富农政策、接受涉农信息报、寻找致富信息和农产品销售渠道、了解农产品价格等) ;最后是使用新媒体进行与教育相关的活动 (如在网上查询相关资料、关注时事新闻、浏览当地官网和论坛、了解子女教育相关知识等) 。
(三) 农村居民信息获取的渠道分析
经历了新媒体的逐步普及和推广, 农村居民信息获取的渠道已不断拓宽, 较之过去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表2可以看出, 神木农村居民在获取不同种类信息时, 首选渠道仍是最大众的电视媒体, 藉此包括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娱乐等多个方面的信息;然后是使用手机和电脑等新型媒体, 而且已远高于其他媒介渠道。可以看出, 农村居民获取各类信息时的心理偏好和选择倾向已经大大地向新媒体靠拢了。
(四) 新媒体信息传播对农村居民的效用及影响状况
传统媒体已无法满足生活在经济发达县域的农村居民群体对于信息的需求量, 他们不断受到新媒体的冲击, 农村居民渴望享受新媒体带来的便捷。对于神木广大农村地区而言, 新媒体的首要功能仍然是信息传播功能。但其影响和作用已不仅限于一定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中, 主要表现在产生了以人口流动为核心的影响圈。农民工是神木农民群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市场经济环境下, 农村剩余的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 这些农民工要比留守在农村的农民使用新媒体的频率更高, 新媒体和互联网也为他们提供了表达自身利益的言论平台。新媒体不断满足了他们因为流动而产生的对于人际关系维护、个人感情归属、孤独寂寞排解以及自身权益维护等的迫切需求。这些在新媒体影响下有了思想变化的群体返回家乡后, 往往派生着信息高速传播的变革力量, 真正意义上促进了新媒体在当地的广泛传播和农民公民意识的不断觉醒。
三、结语
(一) 结论
整体来看, 神木农村地区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较其他西部农村地区相对完善, 新媒体的普及度较高。留守的青少年和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壮年群体对新媒体接触和使用较多, 幼龄及老龄群体对新媒体的需求动力不足, 普遍存在技术和心理障碍。即便如此, 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业已在农民群体中广泛使用, 成为他们了解党和国家政策, 当地经济、医疗、养老、教育和娱乐信息的重要渠道。传统的广播、电视、宣传栏、基层宣讲等由上自下带有“层级化”色彩的传播方式日趋萎缩, 农民获取所需信息的方式已经变成了大众传播式的“直通车”模式。新媒体带给他们的不仅是生活方式和娱乐的多样化, 更是延伸了农民社会交往的空间范围, 在深层次上改变着县域内广大农村的社会生产关系。但由于受到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制约, 农民群体对新媒体的利用率相对较低, 利用新媒体提升自身生产力以及获取致富信息的较为有限, 现代电子商务应用与农村市场还有很大距离。城乡新媒体普及出现断层, 传统的城乡“知识鸿沟”尚未填平, 新的“信息鸿沟”又快速形成。
(二) 思考
1. 政府应继续加大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西部县域大多处于偏远地区, 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不够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得网络技术也难以实现对其全面覆盖。即使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域也同样存在网络普及力度参差不齐的地区差异, 农民群体虽然对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和新媒体的使用存在较强的接受愿望, 但多数家庭由于基础设备条件而受到限制。政府需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建设工程, 完善媒体设备和技术水平, 建成村级信息网络体系, 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要把城乡网络一体化发展上升到更高层面来推动, 突破新媒体推广中的瓶颈, 化解媒介之间的冲突, 实现县域媒介多元化, 加快县域新媒体发展进程。
2. 通过不断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增强和推动农民对新媒体的信任和消费
我国县域经济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民生活水平总体大幅提高, 大部分农民家庭的经济情况呈现出稳定中有增长的发展态势。政府应该更加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特别是对失地农民、留守农民、弱势群体增加保障收入的来源渠道。用不断增加的经济收入逐渐推动农民新媒体的消费信任和投入, 实现这一群体的“消费自立”。同时农民群体对新媒体的信任度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他们的媒介选择、媒介消费和使用行为。要逐步建立农民和运营商、新媒体之间的良好信用合作关系, 增强农民利用新型媒介获取信息的能力, 而不是仅仅将其作为单纯的娱乐工具。另外, 可逐步试行推广新媒体的管理机制和诚信运营机制, 从公信角度增加农民群体的媒体信用度。
3. 注重农民的媒介素养教育, 降低新媒体的技术门槛
培养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广大农民的媒介素养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 这需要政府、媒体、农民自身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除了加大物质层面的投入外, 可以从技术层面入手, 开展相应的培训和宣传, 帮助广大农民掌握必要的媒介知识与技能, 增强他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传媒提供的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媒体要真正地俯下身去, 善走、巧走“群众路线”, 切实体会农民需求, 提供和传播农民迫切需要, 对他们生产生活、发家致富有益的信息。广大农民自身也要努力实现“自立”, 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基本的媒介操作基本技术, 提高媒介使用的能力, 理性的判断和分析纷繁复杂的媒介信息, 获取有益部分为我所用, 同时能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 不轻信、不信谣、不传谣。
摘要:以移动手机终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 极大地改变了我国西部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的格局, 并深刻影响着其历史进程, 使农民的社会生活呈现出诸多变化和特点。陕西省神木县是西部经济发达地区, 对这一地区农村居民新媒体使用和信息传播状况的调查和反思, 对于了解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民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之间的关系, 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体合理使用新媒体发展县域经济有所裨益。
关键词:县域经济,新媒体,农民,陕西神木
参考文献
[1] .陈娟.中国农村类报纸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3:2.
[2] .白云, 王环.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与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4.
[3]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报告[R].北京:2010.
[4] .闵阳.新媒体环境下西部农村信息传播的变化与影响因素——以陕南农村为例[J].新闻界, 2012 (13) :36-40.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篇4
陕政发 〔2009〕21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陕西省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纲要》已经2009年第6次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三月二十七日
陕西省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纲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确保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纲要。
一、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县域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举措。
县域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不断向县域城镇聚集的经济社会过程。推进县域城镇化,充分发挥县域城镇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作用,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提高土地集约效益,促进人口就地就近转化,减轻大中城市人口过度膨胀的压力。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对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
(二)县域城镇化是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县域城镇化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推进县域城镇化,能够吸引中小企业向城镇集聚,承接城市的产业转移,促进县域工业发展;推进县域城镇化,能够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增强城镇服务功能,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带动文化、教育、卫生、商贸、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推进县域城镇化,搭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平台,承载县域经济发展要素,对于建设西部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三)县域城镇化是拉动投资消费,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要求。
我省86%的国土、64%的人口在县域。加快县域城镇道路交通、给水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加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通过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向县域城镇集中,可以不断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进一步调整分配结构、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县域城镇化对于确保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具有现实意义。
二、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改革推动、产业支撑、政策支持、机制激励、体制保障的工作思路,按照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以加快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动力,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作为
重点,不断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指导原则。以城乡一体化规划统揽县域城乡建设发展全局。增强城乡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发挥规划对县域城镇建设和产业布局的指导作用。
——坚持产业支撑原则。积极推进县域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着力发展第三产业。吸引工业向县域城镇或工业园区集聚,形成规模效应,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城镇就业岗位,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城镇化提供发展动力。
——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新机制,积极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形成推进县域城镇化的强大合力。
——坚持重点突破原则。在统一规划、全面部署的基础上,突出县城和重点镇建设。优先选择区位有优势、产业有特色、发展有潜力的建制镇,加大支持力度,进行重点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立足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合理确定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安排重大基础设施,引导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2012年,县域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非农产业初具规模,工业布局相对集中,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健全,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镇为支撑、以中心村为基础的全省城乡一体化框架。在此基础上,再用10年左右时间,使县域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城镇化质量进一步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在西部处于领先地位。
1.县域城镇化水平。
到2012年,县域城镇化水平达到34.3%,年均增加1.2个百分点,县域城镇人口达到790万,年均增加28万;到2020年,县域城镇化水平达到43.5%,年均增加1.2个百分点,县域城镇人口达到1000万,年均增加26万。
2.县域基础设施建设。
到2012年,全省县域市政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高,服务功能基本完善。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人均道路面积达到8平方米,燃气普及率达到85%;建制镇、村庄主要道路全面硬化,建制镇建成简单、低耗的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实现统一收集处理。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善,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资源向县城和重点镇集中;县城有剧院和标准化文化馆、图书馆,镇(乡)有标准化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城镇体育场地人均达到12平方米。
3.县域人居环境。
到2012年,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5平方米;主要街道、沿街建筑、交通设施、广场绿地、广告牌匾等整洁美观,30%的县城建成园林县城;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2平方米,居住环境优美,服务功能齐全。
三、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形成集约发展态势。
关中地区以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开发为契机,重点发展“一轴一环三走廊”。“一轴”即沿陇海铁路陕西段的城镇绵延带,“一环”是以西安都市圈为核心的关中环线城镇带,“三走廊”为彬长旬城镇带、咸阳——铜川城镇带、渭南——韩城城镇带。依托重点镇建设,做大做强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现代农业、能源化工和区域性物流等产业,提升关中城镇群综合竞争能力,实现关中率先发展。
陕北地区要通过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带动,加快长城沿线和210国道“人”字形城镇带建设。充分发挥煤、油、气、盐等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关联度,促进城镇带建设,实现陕北跨越发展。
陕南地区要加快三个城市发展片区、汉丹江两个生态功能拓展带的建设,以城镇为承载,依托优势资源,促进园区建设,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陕南突破发展。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承载能力。
按照统一规划、配套建设的原则,加快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城镇交通、污水管网和垃圾清运设施,县城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大力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加快城镇园林绿化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完善城镇公共设施的配置,依据服务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与分布、设施服务半径,合理建设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服务设施。建设县、镇(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文化服务网络,县城建有公共体育场馆,社区、村庄普及健身设施。抓好公共安全工程建设,完善城镇综合防灾体系。重点做好防洪、排涝、抗震、消防等工作,防止和减少灾害发生与损失。
(三)突出产业支撑,加快工业化进程。
根据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明确产业定位,引导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以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和产业集群为核心,积极培育有竞争力的专业化、规模化的城镇主导产业。
工业园区应根据城乡建设规划,合理选址布局,并与县城和重点镇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城镇基础设施,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以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生物制药为重点,培育一批重点产业。
(四)完善市场体系,实现生产要素高效有序流动。
继续培育和发展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进一步完善技术、信息、房地产市场,打破市场的城乡分割、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构筑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服务良好的市场体系,为城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流转创造条件。
四、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规划编制,指导县域城镇化科学发展。
启动县域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统筹城乡建设、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综合交通、供水体系、农田保护、村庄分布、生态涵养等方面的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
加快县城和建制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大规划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足额安排规划编制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2010年底前完成建制镇规划的编制工作,未编制规划的,不予安排建设项目及补助资金。
(二)统筹城镇建设用地,扩大城镇发展空间。
以国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做好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建设规划的衔接。城镇总体规划和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规划等确定的建设用地应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范围。在下达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时,县域建设用地指标要向县城和重点镇倾斜。
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挖掘土地潜力,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鼓励将移民搬迁、旧村改造、空心村治理、破产工矿企业场地利用、川道河滩治理等开发复垦的土地,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指标。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允许以转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方式进入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进行流转。鼓励农村成片宅基地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用于城镇的开发建设,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分配办法,保证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30%以
上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城镇规划区内的城中村改造,增加城镇建设用地。城中村土地可由村民参股的企业进行开发建设,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将城中村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在土地性质转变过程中的有关费用按规定给予返还。建立用地审查报批绿色通道。
(三)深化投融资和公用事业改革,加大县域城镇建设投资力度。
县(市、区)政府可成立城镇开发建设投资公司,建立城镇建设融资平台。尽快形成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专业化管理的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实现城镇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政府公共财政要积极引导投资方向,财政资金主要用于项目资本金和贷款贴息。
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推行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运营企业化、设施享用商品化。按照统一规划、特许经营、有序竞争、加快发展的要求,对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水、供气、供热等经营性城镇基础设施,根据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采取多种形式投资建设,扩大城镇建设的资金来源。
整合使用各类项目资金,充分发挥资金效益。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部门联动的原则,做好项目和资金的衔接,集中有限资金,重点投入,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和城镇发展相结合,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建设项目要向县城和重点镇集中。
(四)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
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和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确保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政策,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办法,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五)大力支持城镇住房建设,推动县域城镇化发展。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市民受益的原则,着力培育和搞活县域房地产市场,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县域城镇建设及旧城改造。允许在基本农田以外的山地、荒地等适宜居住的地块,开发建设低密度、低容积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居住区。
充分利用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推行农房确权办证,为农民以农房作抵押申请贷款、提供创业资本金、增加财产性收入等创造条件。鼓励长期在城镇经商、务工的农民用宅基地在城镇换房。
五、加大县域重点镇建设力度
(一)择优扶强,确定重点。
在建设好关中百镇,全面启动陕北、陕南50个镇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择优扶强的原则,在全省范围内选择100个重点镇,集中财力,创新投入机制,力争3—5年形成全省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100个重点镇的标准是除县城所在镇之外,镇域生产总值超过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超过500万元,生产总值增幅连续3年在15%以上的建制镇;镇域人口3万人以上,镇区居住人口5000人以上、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建制镇;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便捷的建制镇;具有独特文化旅游、矿产资源,产业发展有潜力的建制镇。
(二)创新机制,扩权强镇。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赋予100个重点镇县级管理权限。理顺县镇财政关系,建立一级财政,设独立国库的财政管理体制,形成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在100个重点镇可设置城镇建设管理办公室,编制2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三)筹措资金,专项扶持。
成立陕西省城镇建设投资公司,为100个重点镇建设搭建融资平台。省市财政设立100个重点镇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100个重点镇按照县城标准征收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生活垃圾处理费和污水处理费,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
(四)政策倾斜,确保用地。
全省下达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时,将100个重点镇建设用地指标单列。土地出让金收益除农民安置补偿和有关税费外,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符合城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建设项目,简化环节,缩短审批周期,确保建设用地。
六、加强县域城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加快县域城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推进县域城镇化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指导全省县域城镇化工作,省、市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县级人民政府是推动县域城镇化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对县域城镇化的领导。在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办公室配备一名城镇建设管理员。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篇5
关键词:金融,县城金融,金融发展效率,陕西,贫困县,城乡收入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衔接农村与城市、 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桥梁。 为了促进小城镇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推行,县区政府资金需求刚性不断增强,县级财政收入难以维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解决县域发展难题离不开金融资源的注入。 陕西省农村金融机构稳步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机构定位不明,分布区域不均衡,格局不合理,资源严重外流,服务质量难提升等问题,成为金融业增贷的软肋。
如何提升金融发展规模与效率, 调整县域经济资金需求刚性与资金供给渠道狭窄的矛盾, 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对象。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针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外学者Goldsmith[1]、King和Levine[2]及Levine和Zervos[3]分别依据35个国家百年数据、80个国家30年数据,以及引入股票市场层面的金融发展指标,验证了金融中介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我国学者将研究范围扩展至金融发展与收入领域。 一是集中在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直接关系上,如温涛等[4]、余新平和熊德平[5]。 温涛证明我国金融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 中国农村改革没有诱生出农村内生金融。 二是大量学者关注于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的影响, 普遍认为农村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6]。
以上学者大多通过时间序列或面板数据, 采用VAR模型或静态面板模型, 从整体测度我国金融发展对收入水平的影响。 而笼统的研究不足以客观反映金融发展对不同群体收入水平的影响。 因此,本文选取更为微观的县域经济研究样本, 以陕西省84个县区为例, 划分贫困县、 非贫困县和全部县, 构建SYS-GMM模型,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两个层面,深入分析县域金融发展对人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二、模型设立和变量选取
通过上述文献讨论, 可得出金融发展与人民收入水平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此处借鉴崔艳娟和孙刚[7]等学者的研究方法,设立计量模型:
其中, 被解释变量lnincit为陕西省各县区人均收入自然对数值。 lnincit-1为被解释变量的滞后一阶。 firit表示金融发展程度, 可分为金融发展规模fait和金融发展效率feit两个层面。 lnecoit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自然对数,表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govit为各地区财政支出占比。 xit为控制变量,包含城市化、投资水平、医疗水平、收入分配等。 μit为误差项,下标i(i=1……,n)代表地区,而t(t=2000……,2012)表示时间。
三、计量结果与分析
本文涉及2000-2012陕西省84个县区面板数据,其中N=84、T=13,共有1092个研究样本,属于典型大N小T的短面板数据, 因此本文采用系统广义距(SYS-GMM) 方法进行检验, 数据来源于 《2013 陕西省区域经济统计年鉴》。 首先,通过对比不同区域金融发展指标一次项和二次项的系数, 检验金融发展对收入改善是否产生非线性作用。 其次,测度人均收入水平一阶滞后项、 经济增长和政府支持等主要变量的影响作用。 最后,加入收入分配、城市化、医疗水平、投资水平等一系列控制变量,分析不同因素对人民收入状态的影响。 为了检验计量方法的有效性,运用Abond命令和Sargan检验, 分别验证随机扰动项是否存在序列相关以及工具变量的有效性。 结果显示AR (2) 和Sargan检验的p值结果均大于0.1, 表明在10%的置信水平上拒绝原假设,不存在扰动项二阶序列相关,且工具变量有效,实证结果如表1。
(一)金融发展与人均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
总体而言, 金融发展与人均收入水平存在显著的“U形关系”。无论金融发展规模fa,还是金融发展效率fe,一次项系数均为负值,二次项系数则为正值。 但非贫困县金融发展规模fa2的正向效应不强, 未通过5%的显著水平检验。 其余各地区fa、fa2、fe和fe2均在5%的水平下统计显著。 其中贫困县fa2的系数为全部县区fa2的两倍多。 非贫困县fe和fe2系数分别为-0.110和0.016, 贫困县fe和fe2系数则为-0.0349和0.00291,非贫困县金融发展效率的负向和正向效应都高于贫困县区。 这种“U形关系”的产生主要由于陕西省县域金融发展结构不合理, 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占据市场垄断地位,四大银行、股份制银行及政策性银行机构网点过少, 而以服务贫困群体为主的资金互助社和社区银行更为缺乏。 为了扩张利润和降低风险,商业银行更多地吸储存款而谨慎地发放贷款, 导致金融资源伴随金融规模的扩大而“外流”,不利于地区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升。 此外,由于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的垄断经营,贷款利率较高、期限较短而且审批严格, 致使借贷群体信贷压力增加。 因此,金融发展效率提高,增加了信贷群体的贷款数量和还款成本, 甚至造成低收入群体缩小生产投入弥补欠款的现象。 只有当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跨越门限值后,金融机构的覆盖规模、市场竞争程度和信贷利率得以改善, 金融服务的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得以体现,才能有力促进人民收入提升。
!:(1)"#$%&stata11’(xtdpdsys)*+,;(2)-./$01234;(3)、567"89:1%、5%5 10%;<=>?@。
(二)政府财政支出与人均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
相较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及收入分配等指标,陕西省县区财政支出比例对人均收入水平的正向促进效果更为显著。 非贫困县区gov系数约为0.4,且在1%的显著水平下都能统计显著。 表明政府财政支出比增加1单位,非贫困县人均收入提升40%。而对于贫困县区,这种作用效果则更为强烈,贫困县gov系数约为0.9,是非贫困县作用效果的2倍多。 说明对于提升贫困县区人民生活水平, 政府财政支出占据关键地位。 主要由于贫困县区经济基础薄弱,未能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形成特色经济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加之区域内基础设施落后、人力资本和资金匮乏,贫困县区难以形成持续发展的机制和动力, 对国家拨款和地方财政支持的需求非常强烈。
(三)经济增长与人均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
经济增长对陕西贫困和非贫困县区人均收入水平均具正向作用,且在1%的水平下统计显著。非贫困县区lneco的系数约为0.1,而贫困县lneco的系数约为0.25,表明贫困县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约为非贫困县的2倍。 说明通过加速贫困县区工业化进程,培育当地特色产业, 引进投资项目和技术水平推动贫困县区经济稳健增长,仍是人民摆脱贫困的有效路径。
(四)控制变量的影响
首先, 收入分配不均对贫困县区人均收入水平产生负向冲击。 全部县和非贫困县收入分配ig在10%显著性水平下也不显著, 而贫困县在1%显著性水平下就已显著。 贫困县区ig系数约为-0.003,而fa2系数为0.00793,说明如果收入差距拉大,将会抵消近一半金融发展所带来的正向效应, 影响人民收入水平提升。 这主要由于收入分配差距加大,使得弱势群体的现状固化和延续, 丧失更多发展机遇和公平享有金融服务的权利, 致使贫困群体难以摆脱贫困提升收入水平。
其次, 城镇化水平显著影响陕西省各经济区域人均收入水平, 并且在贫困县区尤为明显。 非贫困县、 贫困县和全部县城镇化水平urb系数分别约为0.788、1.3085和1.2065,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保持显著。 相较于医疗水平、投资水平等因素,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更为强劲。 这是由于,一方面城镇化推动了生产要素、城乡要素的流动,提升了贫困人群的获益途径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另一方面城镇化提高了产业集聚度、基础设施利用率和土地集约使用效能,释放了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 而历史经验也证明,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 常常与该地区的城镇化率成正比。
最后,投资水平、医疗水平也对人均收入产生一定影响。 表1中固定资产投资水平inv和医疗水平med的系数均约为0.1,并在1%的水平下统计显著。 表明单位投资水平和医疗水平的增加, 均能带来人均收入10%的提升。 促进人均收入的增加,需要各县区投资水平和医疗水平的相应改善。
四、结论
本文以2000-2012陕西省84个县区1092个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计量分析了陕西省不同经济区域人均收入水平与金融发展状况的关系。 结果表明:陕西省贫困、非贫困和全体县区,无论金融发展规模,还是金融发展效率与人均收入水平都存在明显的 “U形关系”。 贫困县金融发展规模的正向效应高于其它地区,而非贫困县金融发展效率正向效应则较高。 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和城镇化对人民收入状况改善均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尤其对于贫困县区而言,其带动作用更为强烈。 其他因素如投资水平、医疗水平也具备一定影响,而收入分配则对贫困县区有负向作用效果。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认为,通过金融发展推动陕西省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状况, 不仅应从量上扩充金融机构网点和服务范围, 从质上调整金融机构层次结构,还要注重金融发展效率,促进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 加快欠发达地区金融格局多元化和竞争性发展。 一方面发挥政策性银行优势,加大对农村公益性、长期性、高风险和低效率贷款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弥补商业金融不愿涉足的服务领域空白;另一方面放宽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准入门槛, 给予民间资本适当支持,推动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和社区基金等新型金融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形成多层次金融格局的同时, 实现商业可持续和服务弱势群体的双重目标。
第二, 设定符合县域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差异的组织机构、产品服务和政策支持,满足扶贫性资金,生产生活小额信贷和农业产业化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求,构建具有县域经济特色的金融服务网络。
第三,应针对弱势群体探索多种抵押担保方式,创新融资担保机制。 如林权抵押、农机具、牲畜、农作物收获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耕地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商家协会联保或龙头企业担保等多种方式。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篇6
一、县域工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发展重点
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 积极培植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名牌产品, 加快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 推动县域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逐步形成以区域特色产业为支撑, 资源开发加工型、为大工业配套型、劳动密集型、科技创新型企业协调并进的县域工业化发展的新格局, 走出一条富有陕西特色的县域工业化发展道路。
2. 目标任务。
通过5年努力, 培育一批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县 (市、区) , 促进县域经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 全省县域工业化水平有明显提升,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状态得到基本改善, 县域工业成为全省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到“十二五”末, 全省中小企业 (含个体经营户) 数达到147万户;从业人员达到787万人;中小企业增加值总量超过9000亿元, 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以上;非公经济增加值总量超过1万亿元, 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5%以上;县域工业增加值达到4500亿元, 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5%以上。
3. 发展重点领域。
一是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优势资源, 大力发展粮、油、果、畜、菜、茶、药材加工企业, 加大技术引进和新产品开发,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包装储运、贸易营销、农资配送、信息咨询等农业产业化配套服务企业, 形成服务促生产、配套促加工的格局。
二是围绕大企业大集团发展配套型工业。装备制造领域, 以飞机制造、汽车制造、输变电设备、电子通讯设备、工程机械、专用设备等为重点, 围绕大型骨干企业和主导产品, 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能源化工领域, 结合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支持发展煤化工、石油化工, 开发水电、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着力发展一批技术密集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环保型企业。
三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依托陕西科技、教育、人才优势, 发挥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学科技园区的孵化和辐射功能, 推动科研成果在县域转化落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 以及为其配套的产业和现代生产服务业。围绕大型环保节能装备、资源综合利用、新型洁净产品等领域,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是提升改造县域传统工业。在造纸印刷、日用化工、纺织服装等轻工行业, 通过加快技术改造和资源优化整合, 重点发展一批专业化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县域工业企业。开发民俗工艺, 创办小企业。鼓励发展为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市场需求而采用人工作业的小企业。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 挖掘县域老企业、老品牌潜力,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五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引进现代物流企业, 建设和培育产品交易市场, 培育和发展会展、设计、服务外包等生产服务业, 促进生产服务业向制造业渗透, 直接作用于制造业的生产流程, 延伸产业链条, 培育产业集群,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二、全力推动县域工业转型升级, 努力实现县域工业跨越式发展
1. 加快集中区建设, 搭建县域工业转型升级平台。
按照“布局合理化、产业特色化、建设标准化”的原则, 以科技型龙头企业和优势行业为依托, 以资金、技术和产品为纽带, 积极引导企业集聚, 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县域工业集中区。集中力量抓好100个重点工业集中区建设, 配套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业聚集区, 努力提升工业集中区水平, 使其成为县域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载体。引导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向集中区集聚, 发展产业集群, 把特色集中区做大做强。
2. 加大小企业培育配套力度, 推动工业企业成长转型。
一是实施百企升级、千企成长、万企培育工程, 力争每年500家小企业发展为中型企业, 1千家个体经营户或微小企业发展为规模企业, 1万家小企业进入信息库加以培育。二是提高中小企业配套水平。制定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配套发展的指导意见, 引导中小企业围绕省12个产业振兴规划和20个产业集群规划, 积极开展合作。三是推进中小企业的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在100个重点县域工业园区中, 支持建设10个中小企业“两化”融合示范区, 培育500户信息化推进示范企业, 每年促进万户小企业入网。
3. 实施自主创新工程, 加快企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实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工程。制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工作指导意见, 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十二五”期间, 重点建设50个中小企业科技园区;搭建200个省级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暨自主创新、技术成果转化交易和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培育1000个“专、精、特、新”产品。二是开展“产学研企”联盟创新活动, 组织20个大专院校与1000户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三是大力推进品牌战略, 鼓励企业创建自主品牌, 加快培育知名品牌、驰名商标, 发挥其在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品牌效应。四是促进县域工业企业节能减排。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 引导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 积极主动抓好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工作。扶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兴办循环利用资源项目。
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增强县域工业发展后劲。
一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力争逐年增加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项目建设, 提升县域工业发展水平, 优化工业结构。二是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推动成立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中心, 推动政府、银行、企业、担保、协会“五方联动”, 建立政府推动下的市场化融资新机制。建立合理的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 设立陕西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 用于银行信贷奖励或风险补偿, 促使银行加大对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鼓励民间资本以投资入股的方式参与发起设立中小企业银行、村镇银行、社区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 推进民间资本投向中小企业。加大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力度, 为拟上市企业开辟信贷和项目申报“绿色通道”。启动发行小企业集合债券、信托基金、短期融资券和信贷资产证券, 推进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5. 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为县域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支撑。
加快制定全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专项规划,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 面向产业、服务企业, 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原则, 积极发展各类服务机构。整合现有服务资源, 规范服务标准, 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启动和建设全省中小企业产品展销中心, 用3~5年时间, 在中小企业、非公经济集聚的区域和行业建立、充实和完善一批服务平台, 重点培育一批运作规范、支撑力强、业绩突出、信誉良好、公信度高的示范平台。通过资格认定、业务委托、奖励等方式, 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和综合服务机构作用, 引导带动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快速发展。使服务平台特色更加突出, 功能趋于完善, 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6. 实施人才发展计划, 为县域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保障。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篇7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发展中所积累的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 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凭证。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社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工业经济已成为时代的主流。传统的文化逐渐埋没在工业经济发展的步伐中, 这都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另外, 受外来文化的冲击, 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一些心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生存繁衍的环境, 致使我国许多历史、科学以及特有的民间文化遭到破坏。有的民俗文化随着传承人的去世, 面临着消亡的境地。甚至有的人利益熏心, 将我国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料和历史文物贩卖到国外, 导致我国文物流失境外。
由以上现象可知,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 许多民间音乐、民俗文化生存形式不容乐观、如祈雨歌、打夯号子、打铁工艺、耕地歌、石匠工艺、毯毯匠工艺以及木匠工艺等民间音乐、民间工艺已逐渐趋向消亡。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们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及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历程中沉淀出来的精神文化。因此,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显得尤为珍贵。我们应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深刻认识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工作。
二、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条件
近几年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备受各界关注。我国政府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为我国政府重点扶持工程。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 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精神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是一个国家对民间文化的态度, 是衡量一个国家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以及民族文明的程度。同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是衡量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尺。
为更好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各地政府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思想指导, 坚持以走科学发展观道路,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并将其放在首要地位。认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 及时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问题, 因地制宜, 将现代先进技术与其发展规律相结合, 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 并按照其规划进行贯彻落实, 分步实施。另外, 当地政府应积极配合, 分配出相关人员, 成立专业的保护小组, 积极、主动的发挥其职能作用。科学合理的开展非物资文化遗产挖掘、分配、整理、管理以及保护工作。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本身具有涉及广、跨度大、任务重等特征。因此, 政府部门应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 使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其中, 形成合力, 从而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
三、以安塞为例分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活态”保护为主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 许多的民俗文化主要通过口传心授一代一代的进行传承。例如, 安塞民俗文化中的剪纸艺术就是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进行延续。在传承过程中, 传承人仅能将固定的技术进行传承, 而对于个人的创作构思、文化空间以及人文环境等则随着传承人的逝世而消失。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主要以保护传承人为主。安塞的剪纸艺术通过母亲传授给女儿, 女儿在传授给自己的下一代。其历史悠久, 常被文化保护着称之为“活化石”, 所以对传承人的保护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
要做好非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必须要政府进行积极的配合, 首先, 政府需将以往管理型转念转变为服务型观念, 为传承者提供更好的传承服务。随时关心他们的生活条件, 对于生活困难者应提供一定的生活资助。其次, 要为他们保留良好的文化空间, 保留他们原有的文化土壤。再次, 要帮传承人树立起坚定的信念, 使其能充分展示民俗文化的风采。最后, 政府应多为传承人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 以老带新, 从而培养更多优秀的传承人。
(二) 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广大群众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
近年来, 我国尤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2006年我国政府将每年六月的第二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为了能更好加强人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政府应抓紧时机。向人们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例如多举办讲足, 免费开放博物馆, 发放宣传资料等都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的前提下要立足有发展和保护
任何完美的事业, 都离不开不断的发展创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一样, 我们不能只局限于保护的状态, 必须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创新。使其能更好的服务于人类。如何在发展的同时, 保留原有的民俗文化, 是当前人们应思考的首要问题。
综上所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因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 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发展规律, 因地制宜。摸清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情况, 统筹规划。结合当前先进的技术以及现代化保护管理理念, 制定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保护方案。另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着应积极与政府部门配合, 科学合理的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谭志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 2011.
[2]梁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嘉兴掼牛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 2012.
[3]陈炜, 陈能幸.近十年来中国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述评[J].百色学院学报, 2011 (01) .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篇8
(一) 企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根据2010年开展企业注册登记、纳税登记检查活动的调查分析, 三原县先后引进杭州娃哈哈、河南白象、香港中瑞、世纪明大、宏腾包装、福建恒安、西安米旗等知名品牌企业, 已经形成了以娃哈哈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以白鹿公司为代表的医药研制开发产业集群, 以宏达公司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产业集群, 以昌鑫公司为代表的机械加工产业集群和以中瑞公司为代表的家具研发加工产业集群等五大工业支柱产业集群。
(二) 非公有制企业成为支柱
近年来, 三原县坚定不移地把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和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心转移到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来, 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猛, 至2009年底, 全县已有691户非公有制企业, 完成产值49.7亿元, 占检查企业的58.8%;完成税收0.61亿元, 占检查企业纳税总额的43%, 非公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 企业社会效益不断增强
随着企业经营领域不断拓宽, 结构趋向合理, 该县企业逐步走出传统简单的生产加工、修理、运输、商品营销等领域, 不断适应新形势。如杭州娃哈哈、河南白象等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对县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日益增强, 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不断增大。2007年, 该县工业生产总值完成46.1亿元, 比上年增长35.5%;2008年, 该县工业生产总值完成62.1亿元, 比上年增长28.1%;2009年, 该县工业生产总值完成84.5亿元, 比上年增长35.5%, 年均以32.5%的速度递增。同时, 2009年该县新增就业1.1万人, 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4 123人。
二、问题及困难
三原县企业虽有较大的发展, 但从总体上讲, 企业数量不多, 规模大的企业较少, 且部分企业生产条件较差, 生产技术水平落后, 抗风险能力低, 经济效益不高。
(一) 企业户数仍然偏少, 规模优势不突出
至2009年底, 该县工商注册企业共有1 458户, 其中正常工商年检、运营企业938户, 占注册登记企业的64.3%;关闭、停产及其它企业520户, 占注册登记企业的35.6%。由此可见, 该县企业户数仍然偏少, 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仅有810户, 仅占该县注册登记企业总数的55.6%, 正常运营810户企业, 完成产值84.5亿元。充分暴露出企业经济效益不佳、企业经济总量偏小, 企业规模较小, 扩张力不强, 支柱产业规模优势不突出, 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 企业运行质量不高, 对财政贡献率偏低
三原县企业产值过亿元企业仅15家, 其它大部分企业基础薄弱, 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不佳;具有发展潜力和支撑作用的大企业不多, 且国有企业大多已处于停产、瘫痪状态, 包袱过重, 问题太多, 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省市企业中, 陕柴厂及西北医疗设备厂已完全破产, 陕西医疗仪器厂虽然处于正常生产状态, 但一直亏损, 企业运行困难, 企业效益不高。从正常运营的810户企业纳税来看, 税收小而零散, 有税源无税收的现象比较明显, 实际纳税的企业较少。2009年, 正常运营的810户企业实现税收1.4亿元, 企业纳税占该县总税收收入2.3亿元的62.1%。
(三) 企业管理不够规范
一是关闭、停业企业管理不规范。一些关闭、停产及企业转个体未注销的企业, 长期没有从事经营活动, 又没有及时到工商、税务部门登记销户, 导致工商注册企业户数虚增。二是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少数经营规模小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企业财务记账不规范, 会计凭证管理不规范, 甚至有些企业没有会计工作人员, 没有企业财务账本, 企业财务管理混乱, 导致企业经营情况失真, 造成税收流失。
三、对策及建议
(一) 加快园区建设, 重点培育大企业集群
围绕三原县“一城五园”总体规划, 加快食品工业园、机械加工园、西部家具工业园建设, 依托食品、建材制造、机械加工、医药制造, 家具制造等支柱产业, 分层次、分领域培育形成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和产业集群, 形成一批拥有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 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 并具有一定综合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带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 形成产业内适度集中, 企业间充分竞争, 大企业为主导, 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使园区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增长点。
(二)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县政府每半年组织召开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会议制度, 通过会议及时掌握未入驻和已入驻招商引资企业情况, 分析研究并解决企业发展、经营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 坚持多措并举, 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推荐阅读:
陕西县域经济十年发展报告08-28
县域的经济发展研究06-28
海南县域旅游发展研究07-07
县域经济问题研究管理07-23
《县域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07-20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河北省县域发展研究10-02
陕西省小城镇发展研究09-25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正式成立-2014-4-108-28
县域发展07-31
保定县域经济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