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

2024-09-16

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共8篇)

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 篇1

加快发展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思考

石泽龙

贫困山区县域经济如何发展,特别是民族贫困地区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永远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现实问题。这里就进一步加速泸溪县域经济发展谈几点思考。认清形势,增强两种意识。一是正视压力,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做好应对更加复杂局面的充分准备。二是把握政策,增强机遇意识,借力发展,借势提速。强化特色,壮大优势产业。有特色才会有优势,才会有核心竞争力,只有结合县情,不断强化特色,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有效壮大优势产业,才能保证县域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健康发展。一是突出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新型工业化。着力传统产业提升,大力推进锰锌冶金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积极促使新上项目建成投产;大力推进锰锌企业多方式横向整合,组建企业联盟和产业集群,切实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大力推进生产技术改造升级,把技术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产能。着力新兴产业培育,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尽快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着力园区平台建设,注重道路、电力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把工业园区建设与城镇改造扩建有机结合起来,以地生财,促进园区发展。二是突出创品夺牌增效益,加快农业现代化。在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升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现代农业生产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争取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大力奖励特色农产品包装上市、商标注册。在品牌创建上狠下功夫,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开展精深加工,不断开拓外销市场。狠抓项目,增强发展动力。推进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狠抓项目。一是加大争项争资工作力度。牢牢抓住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的难得机遇,做好项目规划编制,抓好项目库建设,论证、包装、储备、申报一批重大项目和一大批各行各业的小项目。在此基础上,加大上争项目资金力度,力争

更多项目进入上级项目计划笼子。二是加大对外招商工作力度。立足本地战略支撑产业和优势主导产业,注重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的战略合作,着力引进大项目、大投资,推进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尽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特别是交通、水利、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切实增强发展后劲。

高效经营,建设新型城镇。加快推进城镇化是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内容,是增加投入、拉动消费的重要载体,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同时,突出抓好城镇的高效益经营。一是加大城市土地储备力度。建立健全统征储备制度,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化投资格局,加大对县城和乡镇闲置土地、城乡结合部乱占乱用和非法买卖土地清理监管力度。二是推进城镇土地开发出让。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化,努力实现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三是抓好城市资产经营。放手经营城镇资产,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和经济开发区建设与经营管理,实现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和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作者系泸溪县委副书记)

来源:湖南日报

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 篇2

1.1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所谓县域经济, 就是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划分地理空间, 在县级政权主管和市场导向下, 实现地方资源优化配置, 形成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 乡镇为纽带, 城乡兼容。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 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 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各部门, 突出发展重点产业, 发挥产业比较优势。

1.2 我国县域经济的特点

县域经济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多年来, 我国县域经济形成了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和差异性等基本特点。一是农村性。县域经济是一种民本经济, 直接与占中国人口最多的农民相联系。要实现社会和谐, 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 必须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来实现;二是地域性。县域经济的地域性, 是指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范围, 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位置和相互间可分割的行政界限。县域经济的社会再生产过程, 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 主要是在这一特定区域内进行的;三是层次性。是指一个县范围的全体经济的总和, 它既有产业的总和, 也有各种经济所有制的总和;四是差异性。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 县域经济的差异性以及相关联的县域社会差异性, 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点和难点。

2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 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改革开放以来,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但是, 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落后的面貌没有根本改变, 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 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加大。

2.1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基础设施落后, 自我发展能力弱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分布在偏僻的高寒山区、低深河谷地区, 生态环境差, 地质地貌复杂, 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经济建设成本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加之投资不足, 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比较缓慢, 如农田水利设施较差, 人畜饮水困难, 缺水问题突出, 住房条件较差。封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限制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流动。

2.2 产业结构单一, 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大多以农牧业为主, 种植业仍没有跳出小农经济、小规模经营的圈子, 经济效益不高。由于群众科技文化水平不高, 种植养殖科技含量低, 管理粗放, 严重影响农牧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加之信息不灵、交通不便、销售渠道不畅、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往往造成增产却减收的尴尬局面。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来源不足, 财政自给能力低, 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收不抵支的状况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受资源匮乏、地域偏僻、信息闭塞、灾害频繁等因素制约, 农牧民增收十分困难, 收入不稳定。

2.3 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教育投资不足, 国家拨付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保证教师工资, 使得学校无力改善办学条件。老百姓的教育观念未跟上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边远山区医疗设施简陋, 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仍然存在, 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有发生。

3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措施

3.1 发展特色产业, 促进区域化合理布局

发挥区域优势, 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产业。结合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资源状况和特点制订长远规划, 分步实施, 逐步实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特色经济有较大发展, 产业化经营水平有较大提高。首先要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 甘当中心城市或其他经济体产业的配角, 勇于在产业链的下游寻求自己的定位, 培育自己的产业优势。其次要确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化生产方向, 引导产业集聚。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环境资源优势, 发展特色旅游业, 依靠科技和农牧资源, 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 大力发展无公害和有机农牧产品。

3.2 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要跳出过去一味求全的框框。一是要结合本地实际, 只有这样才能发展有特色的县域经济;二是要根据本地的资源和市场的要求, 重点培养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形成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互相依存、协调发展的产业群体;三是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四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积极发展建筑业、服务业、运输业等产业, 同时, 建设和培养一批有辐射力的大宗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专业批发市场, 鼓励和支持各类民间流通组织的发展, 以小城镇为依托, 把大工业与乡镇企业、广大农村联结起来, 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优化资源配置, 使城镇成为市场的集散地和经济辐射源。

3.3 努力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

纵观我国多年来城乡发展情况, 实现经济腾飞的主力是城市。从我国实践看, 沿海发达县市的小城镇发展速度迅猛, 形成密集城镇群, 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因此, 只有大力做强城镇经济, 提增财气, 提高品位, 县域经济发展才有可能。城镇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要把建镇扶贫与移民建镇结合起来、把道路建设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把工业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通过城镇化提升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推进以发展县域经济为目标的城镇建设, 软件和硬件上做足文章, 改善城镇建设环境, 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3.4 创新制度, 打造县域金融平台

(1) 发展民营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根据国家有关政策, 发展民间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为“三农”服务。少数民族地区要根据实际大胆尝试, 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2) 商业银行应支援农村建设服务。一是建议国有商业银行, 在县域内保留县级分支机构, 并在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建立相应的办事机构;二是建议国有银行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 适当扩大县级银行的贷款权限。

(3) 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立足“三农”, 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农村信用社目前是服务“三农”的主要机构, 构成了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部分。除了机构职能上要明确的规定, 而且要在农村金融政策做足文章。

(4) 建立和完善县域信用担保体系, 为银行信贷支持和开展多样化金融服务创造良好条件, 实现达到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的目的。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 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诚信体系, 提高公众的信用意识。

参考文献

关于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思考 篇3

摘要: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是全国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 优化配置资源 管理体制

1 县域经济竞争力

县域经济竞争力是指县域单位进行资源配置、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具体来说,它是县域所特有的,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生产、市场开拓及服务中,与其它地区相比具有较大竞争优势,且不易被其它地区所模仿或学习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和制约因素非常多,主要在先天优势力基础、能动的资源配置能力和配置效率产生的推力、优势产业群支撑三方面。

2 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私营与民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中小工商业发展严重不足,县域经济明显缺乏活力。其单一公有制或者以公有制经济为绝对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没有明显改变。由于县域工业发展水平低,在许多县域内,地方财力严重不足,甚至无力承担改革的成本,使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缓慢,不得不长期忍受县乡国有企业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低、经济效益差、历史包袱重等问题,致使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明显缺乏活力。

2.2 经济管理体制僵化,县市政府公共服务、管理水平落后。在发展县域经济时,仍沿袭传统的思维模式,只关注自然资源、区位条件等所谓先天优势,而忽视政策、体制、组织管理方式等外生因素,因此,政府在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与选择中反而成为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制约性因素。

2.3 工业布局分散,缺乏中小工商业的集群效应,而且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经济发展不明显。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中的中小工商业总量规模小,布局分散,多数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更谈不上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同时,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工业化水平低,产业结构呈现低层次化、低度化和趋同化,加剧了民族地区因效益低下导致资源短缺与重复建设而形成的生产能力过剩的矛盾。

2.4 人口素质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教育科技落后,科技人才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弱。据统计,在我国一些民族县乡现有劳动力资源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口比例高达70%,严重影响了先进技术、先进生产方式和方法在县域的推广应用,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而民族地区县市财力不足,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十分有限,造成教育设施及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这对于低素质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民族地区县域人口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使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中最具基础性作用的支撑力量失去了支撑。

3 金融支持有助于县域经济发展

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确保实施效果:一是充分发挥窗口指导职能,引导辖内金融机构优化资产增量。调整结构,准确把握实施国家稳健的货币政策与区域发展的结合点,制订切合县域经济金融发展实际的货币信贷指导意见。二是充分运用利率、再贴现、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县级人民银行要站在区域发展的角度上,积极为辖内金融机构争取再贷款、再贴现的额度,为金融机构的有效信贷投放做好保障。三是加强金融监管,维护辖内金融秩序的稳定,协调有关经济部门,为金融机构保驾护航。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吸引资金有效投入:由于民族地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尤其是新疆南疆地区大部分县域经济总量较小,农业经济占大头,且盈利能力较弱,对信贷资金的吸收力不强,使得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大量流向大企业、大城市,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健全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尽快建立农村合作银行,为农业经济、农户和农村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同时要在经济较发达的县(市)建立城市商业银行,重点为城镇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要继续按照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给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层信用社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

4 集群经济能够促进县域经济的提升

企业集群是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这种由独立的、非正式联系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形成的企业集群代表着一种能在效率、效益及韧性方面创造竞争优势的空间组织形式,它所产生的持续竞争优势源于特定区域的知识、联系及激励,是远距离的竞争对手所不能达到的。随着对集群经济的深入研究,集群经济理论被当前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是新型区域发展理论。集群所具有的地理集聚特征,使区业内关联产业及其支撑企业、相应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等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往往代表着区域核心竞争力;集群所具有的专业化特征,使区域内成员企业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侧面延伸出来的互补产品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联的企业进行专业化的分工生产和协作,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形成了区域内产业集群的价格竞争基础。近几年来,我国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省的经济发展令人瞩目。比如在浙江,虽然国有大型企业很少,但人均GDP却排在全国各省区的前列,一些不起眼的小商品、日常生活用品在当地形成了一个个大的产业,像温州的皮鞋、服装、眼镜、打火机,义乌的小商品,绍兴的轻纺、化纤等等原本很不起眼的小商品一旦出现了产业集群,就产生了惊人的经济规模和效益,小商品做出了大产业。

5 以非公有制经济为突破口,培育和发展集群经济,促进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要培育和发展集群经济,增强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活力,就必须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突破口,促进和培育小规模经济和小企业的迅速成长,把发展经济的主动权交给社会。目前,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发展的层次不齐,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因此民族地区应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突破口。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之我见 篇4

1、非农产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西部多数县经济结构调整还局限在农业内部,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劳动力流动、城镇化水平提高等涉及城乡互动层面的调整还远远不够,有的甚至还没有破题。一些地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组织社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

2、县级财政拮据,发展后劲不足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普遍基础薄弱,呈现出典型的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一方面,少数县自身财力只能保吃饭,还有相当一部分县保吃饭都有困难。另一方面,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设在县上的银行基本上是只吸储,不放贷,资金流向城市的问题日益加剧。此外,大部分县域工商企业效益不好,相当多的企业名存实亡,传统财源陆续丧失,后续财源又跟不上,自身无力投资搞建设,基础设施欠帐过多。

3、人才瓶颈的制约较大

环境上的差异、交通上的不便、待遇偏低,导致西部县域对各类人才的吸纳和集聚能力较弱。人才和技术缺乏,劳动者素质偏低,企业技术开发、技术创新能力普遍弱小,品牌意识不强,直接影响着西部县域经济的活力和动力。

4、体制性矛盾比较突出

县一级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缺乏集中有效的经济调控手段。有的垂直管理部门对县域经济发展想的少,配合支持不够。一些县(市)党政领导调动频繁。乡镇领导三年一换届,任期偏短,影响工作的连续性。

三、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1、更新观念,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

众所周知,发展工业,需要耗费大量的水、电、工业燃料和原材料等资源,还需要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方便的交通条件。一般而言,西部地区大多数县并没有特别的地理、交通、资源、能源优势。也就是说,大多数县域的经济发展,不能依靠“招商引资”,不能迷信于“工业兴县”。如果引入破坏生态环境新企业,那还将是一种“饮鸩止渴”式的危害子孙行为。因此,西部地区发展县域经济,要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激发第三产业发展潜力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有自然风光的俊美,又有人文风景的绚烂。为此,在旅游业发展中,要尽可能地保持自然和历史形成的自然风貌;尽量选择、利用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项目,以突出自己的独特地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争取旅游项目反映当地文化特色,突出民族风情和地方传统格调;积极探索旅游业产业化运作模式;不断进行开发与创新,开发出更多特色的、新颖的旅游产品给市场消费者,以挖掘当地第三产业的潜能,带动当地经济大发展。

3、开发当地“名、优、特”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传统名优特产品,特色产品较传统产品的开发,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来讲,显得愈加重要。具体做法:(1)对县域内传统特色产品品种进行清查登记,利用现代技术,对其进行再改造、再开发,研发新产品。(2)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对传统产品进行逆开发,确保传统特色产品的原料高质高产稳产。(3)制定统一的行业质量标准,强制依照标准生产,坚决取缔黑加工点和质量不达标加工企业,下大力气树立当地产品的优质形象。(4)统一市场管理,遏制价格大战和恶性竞争,并适当提高原料收购价和成品销售价,确保本地传统特色产品行业健康发展。(5)对各地名优特产品进行形象创新,加强品牌建设。(6)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对涉及自然资源开发的项目应加强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对涉及到野生动植物利用的项目,应经研究后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充分体现产品环保的形象。

4、大力培养和吸收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办几座工厂,建几幢高楼这样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吸纳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做好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加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另一方面,不拘一格,招聘人才。县域经济要发展,技术是关键,而技术问题,说到底就是人才问题。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招揽人才,比如:为那些拥有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他们的工资和生活待遇拨专款解决;做好后勤工作,解除他们工作的后顾之忧;对确实为当地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坚决予以重奖等。

5、创建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 篇5

促进沿淮低洼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探索和思考

作者:范寿清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6期

霍邱县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淮河中游南岸,属淠史杭史河灌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资源大县。全县总面积3493平方公里,耕地181万亩,可养水面62万亩。全县辖32个乡镇,424个行政村,总人口16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7万人。淮河干流过境79公里,经过境内临淮岗、临水、周集、城西湖、王截流、新店、潘集等乡镇,境内的姜家湖、城西湖、城东湖是淮河的主要蓄洪区,临淮岗淮河枢纽工程是淮河最大的洪水控制工程。淮河的主要支流史河、淠河流经我县入淮,加上县内的汲河、沣河等河流,全县沿淮、湖低洼面积达60多万亩,淮河水患灾害频繁,成为制约沿淮经济的又一“瓶颈”。为此,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沿淮低洼地区发展适应性农业的新路子,不断加大对沿淮地区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探索与实践

按照十七大会议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结合我县的实际,针对沿淮低洼地区的特点,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探索发展适应性农业的各种途径和模式,规避自然风险,变对抗性农业为适应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粮食生产,在沿淮地区大力实施小麦高产攻关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

霍邱是产粮大县,2004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5~2010年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粮食总产位居全省第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沿淮地区的粮食生产和发展,战胜多种自然灾害,使全县粮食生产逐年实现新跨越。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在沿淮地区建立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50万亩,重点推广小麦生产“六改”技术,小麦单产400多公斤,实现了沿淮稻茬麦产量新突破。去年上半年,全县小麦总产59.8万吨,是历史正常年景增幅最大的一年,实现收获面积、单产、总产三超历史。着力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围绕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在沿淮地区实施水稻丰粮工程,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创优品牌,大力推广旱育抛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重点技术,今年水稻生产取得新突破,沿淮地区水稻种植面积60万亩,优质率达85%以上。推行良种补贴与良种挂钩。在沿淮地区18个乡镇建立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核心示范区75万亩和良种良法配套高产攻关示范片25处2万多亩,优选25个主导品种与良种补贴挂钩,使沿淮地区优质稻面积扩大到30万亩,为加快沿淮地区水稻优质化生产基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沿淮地区的粮食产业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2.依托资源优势,强力推进沿淮地区的农业产业化

依托沿淮地区粮油、畜禽、水产、杞柳等优势产业,按照“扶持一个企业、建立一片基地、带动一个产业”的目标,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发展粮食产业。由于沿淮地区优质稻面积的扩大,推进了沿淮地区的粮食产业发展,新建庆发集团30万吨精米加工厂,改扩建乐民等8家米业公司,每年与优质稻产区农户签订80万亩收购订单,每公斤价格高于市场0.1元,仅此一项每年农户亩均增收30元以上,全县可增收近亿元以上。发展杞柳产业。以沿淮地区为主,在临淮岗、王截流、临水等重点乡镇集中连片发展杞柳生产,基地面积每年以3000亩的速度递增,全县万亩以上连片基地2处,千亩以上的5处,500亩以上20处。发展畜禽产业。以生猪、麻黄鸡、皖西白鹅、郎德鹅、獭兔为重点,抓好沿淮地区的生猪,东西两湖、沣河、淠河沿线的草食畜禽,扶持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在沿淮地区已建成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小区10余个,1000只以上的养鹅大户32户,10000只以上的养鸡大户37户,规模饲养量占全县养殖总量的50%以上。发展水产业。利用东、西两湖无公害大水面为基地,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重点发展鲢鱼、沟鲶、银鱼、草鱼和黑鱼养殖。全县自然繁殖场2.5万亩,投放大规格鱼种9800吨,已建立西湖、蚂虾坝等标准化生态养殖区25处,沟鲶培育基地500亩,全县现有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基地20.5万亩。

3.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

为了更好地使企业和农户对接,我县在沿淮地区积极引导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扶持了庆发优质稻米、腾桥菜藕、十里西瓜、新店獭兔等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近3万户农民从事特色优质农业生产。城关镇腾桥村依据自身特色组建菜藕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开展内联外销从湖北引进10万斤菜藕新品种,全村种植面积扩大到6000亩,入社农户由当初200多户增加到700多户,带动了周边新店、潘集、孟集等乡镇菜藕生产发展,在腾桥菜藕合作社的带动下,全县菜藕种植面积突破了12000亩,形成了城东湖岸边特色农业基地。庆发优质稻米合作社一头连基地农户,一头连龙头企业,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拉紧链条,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互利双赢的局面。

4.不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沿淮低洼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针对沿淮低洼地区农田水利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洪涝旱渍灾害并存,以洪涝灾害尤为严重的特点,不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河疏水,挖沟筑坝,建设防洪屏障;修渠建站,强化配套,发展排灌事业,提高了农业灌溉、抗洪和排涝能力。大力开展以圩堤加固、洼地治理、节水灌溉、水土保持治理、农村饮水、标准田建设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抗灾兴利,促进农村产业化发展和种植业结构调整,为农业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全县建成固定机电排灌站244处;修筑各类堤防415公里,防洪面积7.5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1.5万公顷,占耕地面积96%;除涝面积3万公顷,占易涝面积85%;旱涝保收面积11万公顷,占耕地面积91%;改造中低产田5.9万公顷,占中低产田总面积61%,极大的改善了沿淮低洼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抗灾能力,为推动我县的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思路与对策

沿淮低洼地区农业发展应着眼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经济特色,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技支撑、面向市场、适度集中、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努力提升产业层次,着力提高农业的产业效益,变对抗性生产为适应性生产。紧紧围绕水资源做文章,针对洼地不同的地理高程,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林则林,设计构建不同的生态经济模式。

1.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按照“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努力创建以特色产业为农村经济新格局”的要求,立足沿淮低洼地区实际,依托资源优势,抓好粮食产业,重点围绕低洼地区发展优质稻米生产、小麦生产、杞柳、畜禽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逐步将其培育成具有低洼地鲜明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努力实现沿淮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多业并举的特色产业化格局,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

2.退耕还渔

由于一些生产圩堤防洪标准低,抗洪能力差,排涝设施不配套,经常受淹,不仅农作物产量低,而且排涝费用高,农业生产效益很低,大灾之年常常造成绝收,损失更大。通过改造,退耕还渔,建成精养鱼塘,发展水产养殖业,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益。如我县范桥乡的倪庙、龙头等村,位于城西湖沿岗河低洼圩区,面积2000多亩,原以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为主,三年淹两头,农民增收困难,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为改变落后面貌,2003年大水后,乡组织沿湖四个村,将低洼地统一改造成精养鱼塘,建成沿湖水产养殖带,采取农户自养或对外发包的方式,发展特色水产品养殖,现已初具规模,一般精养塘每亩纯效益达1200多元,特种水产品和鱼苗生产效益更高。2007年相邻生产圩被淹,造成农作物绝收,而养殖户收入不减,有效规避了水患损失,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3.种植高秆耐涝植物

对沿淮低洼地、湖滩等,洪水来时淹没,过水后自然落干,过水时间较短,通过种植高秆耐涝植物—杞柳,可减轻水害。该植物一般在汛期到来时已长至2米以上,只要树梢不被大水淹没,过水后都能够恢复生长,其产品主要用于柳编,生产工艺品,出口创汇。我县临淮岗、临水、新店等乡镇现已发展杞柳近8万亩,在国家级龙头企业-庆发集团和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华安达公司的带动下,已形成全国最大的杞柳种植和柳编生产加工基地,柳编产业已成为沿淮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当地农民算一笔账,一亩柳条只卖条子(只种不编),收入1000元左右,加工成半成品,亩收入2000元左右。通过编成产品(又种又编),亩收入4000多元。可见,效益非常可观,且减少农业生产排涝费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水灾损失。

4.发展水生植物

对低洼积水和内涝较重的地方,可通过发展水生植物,调整种植结构,达到抗灾增效的目的。如地处城东湖岸边的城关镇腾桥村,由于地势低洼,常受涝灾影响,农业生产效益低。为此,该村利用气候、土壤、水资源有利的条件,通过引种浅水藕,及时调整农作物生产布局,因地制宜发展菜藕生产,取得显著效益。农民种植浅水藕的经济较高,亩产鲜藕4000斤左右,亩纯收入在4000元左右,产品供不应求,单位面积的浅水藕生产效益相当于当地农业生产的5-6倍。该村还成立了藕农合作社,种植面积扩大到6000多亩,已初具规模。近年来,沿湖地区农作物内涝灾害严重,而腾桥村浅水藕产量、收入不减,深受农民欢迎。

5.调整结构,退耕还牧

对低洼滞洪区实行午麦秋牧,以生猪、麻黄鸡、皖西白鹅、郎德鹅、獭兔为重点,抓好中、西、南部地区的生猪,东西两湖、沣河、淠河沿线的草食畜禽,罗花路、左单路沿线的麻黄鸡三大生产基地建设。

三、措施与建议

当前,对淮河支流和洼地的防洪治涝、移民迁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要从让道于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理念对沿淮支流和洼地湖泊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实现沿淮人民安居乐业。

1.搞好水利规划,实施综合治理

由于人与水争地过度,减少了河湖调蓄容量及泄水能力,导致了洪涝灾害频繁。今后要统一规划,研究该区域原来自然系统的本底状况及其演变规律,有计划地实施退田还河还湖,恢复扩大河道泄洪能力和湖泊洼地的滞蓄水容量,扩大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湿地经济、生态经济沿淮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特别是人与水的关系,变对抗为协调。

2.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积极探索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坚持旱涝兼治。在沿淮洼地紧紧围绕治淮骨干工程建设,加快综合治理步伐,加强中小河流整治,提高防洪保安能力。在沿淮低洼地区重点搞好排涝系统工程建设,加快以泵站建设为主的沿淮低洼地的排涝工程建设,加大现有泵站更新改造力度,努力兴建新的泵站工程。在加强防汛抗洪工程建设的同时,重点对精养鱼塘改造和农田整治、排灌等治理工程的投入,提高抗灾能力。

3.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立足我县沿淮低洼地区农业结构现状和市场发展形势,以遵循市场导向、区域特色、品种创新为出发点,尊重市场需要、尊重农民意愿,突出政策扶持、信息引导、技术和物资服务,用成功的经验、良好的效益引导农民自觉开展农业结构调整。

4.加快推进产业化

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工业化,坚持大市场带大龙头、大龙头拉大产业的思路,走以农促工、以工带农、双向互推的路子。通过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和资源,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调整结构,趋利避害,增加农民收入。加大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增加对沿淮低洼地区调整结构的投入,对部分流转土地,调整结构的农户,予以补偿性扶持,带动农民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5.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 篇6

发展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河沙镇散杂居少数民族现状的调查报告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5月27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镇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现状,探讨加快这类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根据市民族办和区民宗局工作安排,我分别深入18个村,开展调查研究,召开12次座谈会,听取部分村两委领导的情况介绍,老党员、少数民族代表共同分析散杂居地区经济状况。全镇共有200多人接受了这次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还深入实地,查看了解近几年来扶持少数民族户发展经济和子女就读,以及这些项目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等。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我镇散杂居少数民族基本情况

我镇是少数民族杂散居的地方。根据全镇详细摸底结果,我镇现有18个少数民族,人口470人,约占全镇人口的1.8,分布在18个行政村。

2004年,全镇18个行政村工农业总产值×元。但从各村情况具体分析,其经济发展状态极不平衡。群众年人均纯收入2212元,低于全区人均纯收入600元。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的群众年人均纯收入基本上在1000元以下,低于全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水平。

两大差异决定了散杂居少数民族户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一是自然生存条件的差异。地处山区、半山区的行政村,地理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长期缓慢,人均收入大约在2212元以下;地处浅丘陵地带的行政村,人均收入大约在2212元以上。

二是思想观念的差异。地处山区、半山区的少数民族群众,长期存在死守家园一块田、自给自足保稳定的陈旧观念,安于现状,不敢承担风险,缺乏经济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地处浅丘陵地带的少数民族户,虽然日子能过得去,但手中钱财并不多,却耽于现状,裹足不前,缺乏开拓精神;

二、影响散杂居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在各有关部门大力扶持下,我镇散杂居少数民族户的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少数民族户的群众也充分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但历史形成的原因以及欠发达地区地理位置、生存环境和思想观念等主客观因素,严重影响并制约了我镇散杂居少数民族户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薄弱,生存条件较差。少数民族聚居地大多是偏僻、边远、贫穷的山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如梓桐村,距离市城区33公里,由于交通条件限制,市城区在收购花生、田藕时都已涨价0.2~0.4元,他们还是低价销售,如果要想每斤多卖0.1元,必须自己用肩挑8公里到集镇卖给商贩。仅这两项收入就减少2万多元。板桥村、赤岩村、桂花村等同样存在类似问题。18个行政村虽然都通了公路,但等级不高,且有部分没有通到少数民族聚居的村社。如原来的狮子村、高寺村、接龙桥村都没有通路。简易机耕路通往这些行政村,如遇雨天,道路难行;一但下大雨交通断绝,群众生产生活便受到严重影响。学生读书每天打火把上学、回家,由于山高路远,这些村的农副产品销售价格比浅丘村至少低20以上。广播电视、通讯设施也由于散杂居少数民族行政村落所处的地理位置差、投入不足而无法建设,影响了当地群众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如梓桐村、新开村、虽离场镇才十几公里,但至今没通有线电视,无线收视效果极差。根本没有通讯条件,要打手机也只有到山顶。饮用水是民族地区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至2004年底尚有18个行政村未用上达到卫生标准的自来水。大多居住户靠挖山洞引水。2004年底,船山区委、区政府实施红层打井后,目前已经完成500多口卫生井。

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 篇7

一、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龙岗信用社经过积极的努力, 业务突飞猛进增长, 存款以每年18%左右的速度增长, 至2012年5月底各项存款达到13391.29万元, 各项贷款达到9003.12万元, 业务发展欣欣向荣, 但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相比仍面临巨大压力, 因为专业银行撤并收缩, 新增加的邮政银行业务在发展的初期, 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就落在农村信用社的肩上, 如何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环境, 走信合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值得探讨和研究。

1、整合机构的经营现状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趋势和县联社的要求, 县联社自2005年组建县级统一法人联社, 即对辖区内网点进行了整合, 人员、资金等金融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 将龙岗信用社原有机构也进行了整合, 合并成二个营业网点,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保留了一个农村信用社和一个分社, 两个机构的负责人都在县联社统一法人的领导下, 实行扁平化管理, 在各自的阵地开展工作, 互相没有业务冲突, 都能互相兑付农补资金, 对辖内客户办理信贷业务, 县联社对二个营业网点增加了对外形象工程投入, 对营业网点进行统一规划和改造。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营业危房进行重新装修;使农村信用社网点按全县营业网点信合标识进行统一更新和规范, 面貌焕然一新。

2、推进乡村金融现代化服务

近几年来, 在省联社现代化金融技术支持下, 龙岗农村信用社也加快网点的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建设, 实现二个网点与全国农村信用社之间的资金往来通存通兑;全面开通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和跨行交付业务, 方便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异地存取款;定期开展“反假币”、“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 促进金融知识在乡村的普及;并在辖区的农村信用社增设自动取款机, 拓宽农村地区的金融结算渠道。通过这些措施, 为居民提供便利、优质的金融服务环境, 使辖区居民也享受到24小时自助银行服务。

3、人力资源配置得到优化

龙岗农村信用社二个分支机构, 现有员工11人, 其中有5人服务于网点门市业务。为优化网点人员的配置, 龙岗信用社采取加强培训、末位淘汰、竞争上岗, 鼓励员工参加继续教育等措施, 促进信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同时, 制定岗位轮换制度, 将优秀的人才向营业重点岗位倾斜, 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合理设置, 保障了营业网点临柜人员综合素质, 以维护农村信用社良好的外部形象和发展要求。

4、资金合理利用, 兼顾城乡经济的发展

2004年以来, 龙岗信用社坚持把以小额信用贷款为载体的信贷服务推向社会, 收益有农业、也有工商业, 受益最多是一般农户、农村专业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涉农企业。资金使用兼顾城乡、综合衡量的原则, 把资金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落实到亟需资金的客户。截至2012年5月底, 龙岗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9003.12万元, 其中农业贷款7833万元, 占各项贷款的87%, 有效促进了该地区资金向支持以“三农”为主的方向发展, 尽量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二、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支农后劲不足, 影响了农村信用社支农业务的拓展

农村信用社虽然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但组织资金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向外吸收资金困难, 农村资金市场又增加了邮政银行的竞争对手, 由于邮政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结算方便, 信息技术相也比农村信用社先进, 加之国家一些政策对专项资金存入农村信用社的限制性、歧视性规定仍然存在, 又使农村信用社在县域地区金融竞争市场上处于劣势。这些业务贯通和政策取向等客观因素给农信社造成了在城、乡资金组织上的障碍, 形成了支农的后劲不足, 进而影响了支农业务的进一步拓展。

2、信用环境和信贷程序制约, 使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步伐缓慢

近年来, 农村信用社经过使用信贷风险系统、人行征信系统及信用村镇的创建, 使县域地区居民的诚信意识有所提高, 新增不良贷款得到较大的控制。由于农村信用社贷款以“小额、分散”为主要特点, 其信贷业务的良性循环更有赖于良好的信用体系的支持, 加上信贷风险程序的复杂性, 很多优质的客户农村信用社不能为他们提供便捷的服务, 仅龙岗农村信用社今年1—5月份发放各类贷款为1106笔金额3318.17万元, 比上年同期1205笔金额3615.5万元, 少投放99笔金额296.83万元, 形成了信用环境和信贷程序不宽松, 各种贷款都明确了“四包一挂”的责任追究制度, 使再好的客户有上述的因素制约也只能爱莫能助。小额信用贷款证自2004年开展以来运行良好, 但从2009年信贷风险系统上线运行以来, 经营社只按章操作, 不能灵活运用, 使简单的信贷业务又设置成了复杂化, 使这一品牌优势刚推广开又被制约, 据统计2009年龙岗农村信用社全年发放贷款2973笔金额5956万元, 而2010年全年发放贷款仅2872笔金额为4633万元, 同期减少101笔金额4633万元, 2011年贷款投放持续下降, 其支农服务和内部效益相应也减少, 与当地经济发展不能同步, 这对即将包揽县域经济发展的农村信用社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3、因缺乏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 使农村金融长期处于“两难”境地

目前, 农村信用社除农户小额信贷外, 其他贷款品种都须提供抵押或担保, 而我国《担保法》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等集体所有的使用权不得用于抵押”, 多数农户和农村经济实体因缺少所谓的“有效”足值抵押品和担保, 使农户难以达到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的准入条件, 同时, 农村信用社面对农户发放的贷款由于小额、分散,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 农村信用社不可避免地成为风险承担者。农村地区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 使农村金融长期以来面临农民贷款难和农村信用社难贷款的“两难”问题。

4、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上的滞后使其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受限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收入的不断提高, 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 “三农”对高效快捷金融品种和现代化金融服务手段需求与日俱增。而目前农村信用社服务手段仍然以存款、贷款、结算三大传统业务为主, 支持结算体系残缺, 电子化建设滞后, 金融技术创新、工具、理财等创新产品几乎是一片空白, 这使其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受到极大的限制。

三、解决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建议

1、多方努力, 多渠道解决农民贷款难和农信社难贷款的“两难”问题

一是政府部门出台农村抵质押担保政策或措施, 使林木所有权及农村房产等真正成为农户向农信社贷款的有效融资担保标的;二是继续推广农户、小企业3至5户的联保制度, 2008年联保贷款推行以来, 龙岗信用社共发放联保贷款1950多万元, 有效及时地解决了农村个体企业户的燃眉之急, 深受用户好评, 且没有一笔形成不良;三是建立农贷担保基金, 专门为农户贷款提供担保;四是农信社应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村特点的客户评价体系, 把农村各类信贷资金需求对象纳入信贷评价范畴, 推广农民住房贷款、农用大型机具购建贷款、被征地农民创业贷款等信贷品种。

2、加强合作, 解决农信社支农资金紧张和清收不良贷款难的问题

一是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 争取国家对限制到农信社开户结算的有关规定进行修订, 使农信社在资金组织渠道上与国有商业银行享有同等待遇, 从而扩大其支农资金来源, 增强后劲;二是加强与政府农资部门的沟通, 争取其向农信社推荐优质支农项目, 帮助农信社拓宽信贷服务领域, 促进其支农资金的良性循环;三是加强与司法、纪检等部门的沟通, 使定期召开银政联谊会成为制度, 借助合力提高农信社依法收贷的效果, 尽可能地减少农信社支农资金的损失。

3、完善机制, 改善信用环境, 解决县域地区经济信用环境差的问题

一是各级政府应在优化信用环境、支持信用社信贷投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建议地方政府牵头建立支持“三农”发展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 降低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大户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二是大力开展“信用工程”, 按照方便、灵活、安全的要求, 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次数不限、周转使用的程序办理。同时信贷人员还应坚持走出社门, 访农民家、知农民情、助农民富, 从根本上扭转农民“贷款难”问题, 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

4、加快创新, 解决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水平滞后的问题

个人金融业务市场在农村有极大的开拓潜力, 农村信用社应在完善电子化网络平台的前提下, 借鉴商业银行先进的产品和技术进行创新, 开发适应于农村市场的电子金融服务产品, 创建自己的金融超市, 特别是小额信用贷款能简化的就要简化, 采取一次授信, 余额控制, 周转使用, 随用随贷, 最好的办法, 把授信额度在与用户签订相关协议后直接存入信用卡, 使用信用卡来取代繁杂的办贷程序, 要把以小额信用贷款为载体的信贷服务做活做强, 不断丰富自己的特色产品, 建立农村信用社自己的金融品牌。同时, 根据县域地区客户的不同需求, 对地区市场进行科学的细分, 准确定位, 寻找市场的空白点和不足点, 向地区居民提供个性化、差别化的优质服务, 通过提升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水平, 不断推进农村信用社向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以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贾晓辉:农村信用合作社面临的问题与改革思路[J].人力资源管理, 2011 (1) .

[2]周婧:农村信用社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J].商场现代化, 2007 (8) .

[3]石全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8 (4) .

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 篇8

【关键词】县域地区;财政经济;问题

一、县域地区经济财政的职能与作用

我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朝,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县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已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国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有2854个,县域经济GDP达5.7万亿元, 占全国GDP的54.5%。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对县域经济发展非常重视。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使用“县域经济”这一概念,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县域财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支撑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县域财政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只有县域财政搞活了,财源充裕了,地方经济才能振兴,国家财政的振兴也才真正有望。县域财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一是资源配置。县域财政采取转移支付、税收优惠政策等手段促进要素市场的建设和发展;通过调整投资结构,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实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通过财政投资手段提供公共商品等达到合理资源配置。二是收入分配。县域财政为确定县域政府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通过税收转移支付、提供公共服务资金、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保障公共支出等措施,实现对市场经济收入的再分配,社会事业的发展支持。三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稳定。包括直接投资办企业、上项目来发展县域经济;包括综合运用国债、税收、财政贴息等多种政策手段和经济杠杆等来调控县域经济,培育和发展县域经济的各类市场主体,为它们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促进县域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德化县财政经济发展状况

2014年德化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下同)11%;实现工业总产值254.51亿元(其中陶瓷产值177.15亿元,占86%),增长16.2%;农业总产值19.1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57.3亿元,增长8%;文化产业增加值53.24亿元,增长10%。公共财政总收入完成14.92亿元,比上年增收0.91亿元,增长6.5%,增速放缓。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1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1%,比上年增收0.94亿元,增长10.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8.93亿元,增长8%。全县税收收入12.14亿元,占总收入比重81.3%,下降0.3%。其中增值税收入4.09亿元,比去年下降3.5%;企业所得税收入2.1亿元,比去年增长5.3%;营业税收入2.28亿元,比去年增长7.5%;个人所得税收入1.09亿元,比去年增长10%;其他税种收入2.57亿元, 比去年下降8.9%;同时,民生支出14.51亿元,同比增加1.04亿元,增长8%,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6.6%;在政府性基金收支完成情況方面,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6.76亿元,比去年下降34.2%,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含计提部分)6.15亿元,比去年下降37.6%;残疾人保障金收入0.02亿元,比去年下降1.4%;政府性基金支出7.47亿元,比去年下降33%,其中土地出让金支出6.35亿元,比去年下降37.7%。从这些指标和实际情况分析如下:第一,收入。陶瓷产业是该县的支柱产业,是主要支柱税收来源,也显出出税收来源单一的缺陷;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财政收入增长缺乏有效支撑,财税等增速放缓。第二,支出。刚性支出需求大,特别是民生支出比重不断提高,各级出台提标扩面政策多,民生、法定投入、城市管理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收支矛盾仍较为突出。

三、现阶段县域地区财政经济发展存在的几点问题

1.财权与事责缺乏统一性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后,中央的财政收入及其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得到提高,致使县财政主体税种缺乏、财政收入及其占比逐渐下降,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呈下降态势,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县财政收入增幅及占比明显下降,收入上移,财力层层集中,很多县域财政收入过分依赖房地产发展。在财权向上集中的同时, 存在事责下移的倾向,即部分以前由上级财政负担的财政支出全部或部分下放给地方政府,从而加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县域财政的困难。 其中教育、医疗等民生支出成为分析县域财政支出的重头戏,如德化县2014年全县财政民生支出14.51亿元,占了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6.6%。

2.县域财政经济发展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但是从县域财政经济发展角度出发,现阶段很多地区财政都过于注重对刚性支出的投入,在促进经济发展投入上明显不够,没发挥好财政资金“酵母”作用,一些好的项目经常会因为资金不足而搁浅。同时,在财源培植上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出台支持企业增产增效实质性政策不多,没有着力破解建设资金瓶颈问题,对公共财政职能调整滞缓,越位与缺位并存,致使财政经济发展空间受限,凸现出大多数县域经济社会协调或可持续发展的困难。

3.县域财政经济发展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县域地区财政监管部门是国家财政监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财政经济发展呈日益复杂化趋势,监管关口必须前移。县域财政监督管理侧重点不够突出,人员不足、工作量过大等致使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缓慢、效果不明显等,阻碍了通过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作用发挥。

四、对于县域地区财政经济发展的一些建议

1.建立并完善县域财政经济发展保障机制

首先,取消分税制财政体制中的老体制上缴,实现真正的财政体制并轨运行,要在现行税制框架内,调减增值税中各级政府的分成比例,做强做实县级财政,提高县级财政保障能力。其次,中央、省、市政府要按照“缺口上移、财力下移”的原则,对县域财力最低保障进行测算,加大对县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在对县域人均财力标准进行测算时,应当在保工资和保运转等支出责任基础上进行测算,降低财政供养系数,保证县域特别是一些经济较不发达县域财政经济稳定运行。

2.加大对县域财政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

运用财政手段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并积极培植财源这一关键点。第一,充分结合当地情况有针对性的出台扶持政策,强化政策激励导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间接对创新服务企业载体,激发企业发展活力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以德化县为例,县政府几年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培育陶瓷龙头企业发展的扶持措施》《关于鼓励陶瓷企业购置机械设备的扶持措施》《关于推动非上市企业进入场外市场挂牌融资工作的扶持措施》等支持企业增产增效。第二,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县域政府不仅要积极对国有资产资源以及运作经营性土地进行整合实现企业规模化,而且还应当积极争取政府债券资金支持,为一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拉大城市框架。第三,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有针对性的制定引资项目一系列协议,吸引外界资金前来投资,及时帮助企业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大新兴财税源的培育力度,实现县域经济多元化,壮大经济总量。

3.规范转移支付资金管理

一是提高均等化转移支付比重,降低非均等化转移支付比重,尤其是要逐步减少专项类转移支付,通过转移支付比重的调整,将财政专项资金从其他资金中分离出来进行单独管理,及时控制和防范潜在风险的发生,尽可能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应当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相關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对转移支付的政策目标、资金来源、核算标准、分配程序、分配公式等进一步健全规范,确保公共财政下的转移支付有法可依。三是增强监管手段。在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以及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的管理上要实现系统化管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信息数据库等手段,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把财力向基层及公共需求倾斜,避免县域地区财政在资金使用上过于随意,间接促进县域财政健康运行。

4.完善县级财政经济发展监管机制

首先,县域财政经济发展监管部门应当明确监督管理工作侧重点,深入探究该地区所需监管内容;其次,监管部门应当加派人员来开展监管工作,不仅要针对各部门所反馈的信息材料进行监管,更要采取实地考察的方式开展此项工作,跟踪资金去向。同时,监管部门还可以采取项目事前探究可行性、事中掌握项目进度以及事后评价相结合的监管方式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起到促进财政经济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姚震.以旅游业为先导产业的经济结构调整模式探讨[J].社会科学家,2011(7).

[2]姚永康;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研究[M].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10).

[3]山东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山东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政论坛;2011(9).

上一篇:局开展“6.9国际档案日”活动情况小结下一篇:江西三清山导游词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