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教育

2024-07-04

民族地区教育(共12篇)

民族地区教育 篇1

“两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其中, 扫盲教育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扫盲教育要结合民族地区、农牧聚集地区的实际, 积极探索创新, 努力走出一条与民族地区自然人文特点和历史文化传统相契合、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发展道路, 使扫盲教育真正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凝聚着各民族的智慧, 反映着各民族的特色。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 如果脱离了民族传统文化, 发展农村教育就难以收到实效。

一、产生新文盲的主要原因

1.在民族地区, 一些家长对学校教育信心不足,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民族文化、发展要求不完全适应, 学生在学校里无法充分学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而且不能学以致用、学以致富, 从而产生了厌学、逃学现象, 出现读书无用论思想。因此, 民族地区发展农村教育, 不但应重视将现代学校教育引入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来, 而且应努力实现现代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机结合, 使学校教育成为传承人类共同知识和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同的主渠道, 成为传承民族文化、脱穷致富的主渠道。

2.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加之农村学校教育受到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育投入等方面的限制, 对于多数学生来说, 升学特别是进入高等院校的机会是有限的。片面强调升学率, 往往会导致多数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局面, 进而助长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应该看到, 民族地区的发展急需大量各种类型的人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部分学生升学无望, 往往辍学外出务工。其实, 升学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 把教育的内容和任务仅仅定位在提高升学率上, 不但与教育的基本功能相背离, 而且不符合民族地区的实际。

3.由于大多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 加之学校数量较少, 学校教育的受益面受到明显限制。

二、针对民族地区扫盲教育的具体措施

根据民族地区文盲的思想状况和现实生活条件, 以实用技术培训为主开展形式多样的扫盲工作。

1.对15~50周岁的青壮年文盲采取集中扫盲和分散扫盲的方式, 将扫盲工作落到实处。组织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学生参加扫盲活动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 对帮助家庭成员脱盲的学生予以表彰。

2.将自学和督学结合起来, 注重学习效果。改变了单纯以识字量、算术运算等作为衡量学员是否脱盲的标准, 建立满足扫盲对象的基本学习需求, 适当增加与其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经济实用的脱盲标准。

3.通过“送教下乡”和“送文化下乡”等活动的开展, 积极进行扫盲工作的再教育、再动员工作。乡镇、村、学校要将集中扫盲和分散扫盲紧密结合起来, 除了在各集中扫盲点不定期扫盲之外, 也将扫盲重心转移到各个村社扫盲点, 实行“一对一”扫盲。

4.利用正常、健康的宗教活动, 发动僧侣对周围的群众进行扫盲教育。

5.将扫盲工作和驻寺工作组的工作结合起来, 要求驻寺工作组成员在闲暇之余对村社扫盲对象进行必要的辅导和教育。

6.加大职业教育, 使民族地区农村学生“升学有基础, 务农有技术”。努力拓展教育形式, 积极探索建立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文化教育与技术培训、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发展模式。也就是说, 既要通过基础知识的传授, 使学生获得继续升学的能力;又要在教学中增加职业技术方面的内容, 使学生掌握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和其他工作的知识与技能。

7.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十分重要。随着国家在广大农村地区实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推进, 以及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等工程的落实, 民族地区的交通、通信状况大为改观。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 大力发展以广播、电视、网络为载体的教育形式, 使人们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学习掌握文化知识和各种实用技术。同时, 应通过设立科技文化集市、提倡赶科技文化集等形式, 为广大农民群众接受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开辟新的途径。

总之, 民族扫盲教育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利用农牧区实用技术扫盲教材, 努力采集形象的、浅显易懂的远程教育资源, 依托农牧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手段, 帮助文盲学员掌握所需知识和基本技能, 加大农牧民实用技术技能的培训。

民族地区教育 篇2

大院子中学

文古罗铁

马边彝族自治县是国家重点扶贫县。近几年,在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春风的吹拂下,马边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们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边教育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如顺利通过国家“普九”验收,高考本科上线超100人等。特别是实行“两名一补”政策,给马边教育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学校规模不断壮大,教学设备设施不断增加„但马边的教育相对于其他市县,教育质量仍然很差,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现状令人担忧。如今年全县民族地区小学毕业检测,双科平均分达到90分就算优秀,中考500分以上不到10人,高考400分以上不到15人。教育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力所在,是学校能否跨出校门、打出品牌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一大难题。本人就如何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浅谈自己的一些意见。

一、民族地区的教育现状

1、经济落后,观念滞后

在马边偏僻的彝家山寨,很多家庭都是靠劳动来维持生活,人们除了在地里干活,就是在山上打笋子、砍柴,也有一些人开始到外面去打工。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读不读书没什么差别,只要能认识几个字,能去打工挣钱就行了,这种思想导致民族地区学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家长则是因为害怕政府不能享受低保、扶贫等优惠政策而让孩子来读书,这种学生往往是开学来读几个星期,农忙季节就让孩子回去干活,等到期末检测再来。不仅学生家长观念落后,教师的观念也落后。有些教师认为民族地区的学生素质差,不打不成材,所以经常体罚学生;甚至有些老师认为再努力学生成绩也差,所以自己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就行,只要保证学生安全就行等。

2、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

马边教育的一个怪现象是城区附近的学校教师严重超编,而边远学校则严重缺编。为此实行教师轮岗制,但这些教师都是三天打渔,两天撒网,工作不积极,对学生不负责,反正干一年,他就回去,干好干不好他都能回去。随着学生家长观念的不断变化,民族地区学校学生不断增加,学校规模不断壮大,但教师编制却依然变化不大,小学村校依然没有足够的老师,所以只能聘请代课老师。这些代课老师大多数是中学毕业没考上高中的,自身素质不高,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结果这些学生学了三年几乎什么都没学到。因为公务员和教师工资待遇的差别太大,现在的年轻老师来到民族地区教学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跳板,工作重心就是考公务员。结果就是学生刚适应一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就换成另一个老师了。

3、学校管理不力

一所好的学校,必然有一个优秀的校长。由此可见校长工作的重要性。在民族地区,校长第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搞好与上级的关系,从而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至于如何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生活是否幸福,教师教学是否做到教学六认真等这些问题,能关心和解决的,恐怕十个校长中很难找出一个。

4、教师待遇低

社会地位不高、工作条件差、没有福利待遇而劳动强度大是我县民族地区教师工作现状。近几年,全县年终公务员奖1万多奖金,事业单位奖5000元而教师只有3000元。教育部门年终绩效也是全县平均最低的。没有奖金,没有补贴,从而给教师生活带来了压力,从而削减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

1、加强培训,改变观念,提高素质

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力军和关键。因此培训教师,改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应成为首要任务。首先,教育局或进修校每年暑假应组织教师进行专题培训。现在每学期都在搞些专题培训和网络远程培训,这影响了教师教学进度,更影响教师教学效率。造成上课上不好,培训只是应付,没起任何作用。如果利用假期培训,可以使教师安心培训,从而达到培训目的。当然为了避免培训走形式,培训完以后应检查或展示培训成果。其次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和交流。一般一个月至少组织一次。既要学习有关的教育文件和理论,还要组织教师介绍一个月的教学工作情况,相互交流和学习,互相提意见,从而共同进步,最后交心得体会。再次,外出培训人员学校应安排工作积极、认真,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去参加,从而达到激励教师认真工作的作用。同时参加培训教师返校后要上汇报课,让他回来培训全体教师,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这样通过培训,让每一个教师都知道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知道实施素质教育和教研教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从而加强学习,认真工作,积极探索提高民族教育的模式,从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2、加强管理,提高管理力度,规范管理行为

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实施者,管理好教师,学校教学质量才有可能提高。民族地区大多数学校对老师管理松散,存在老师上课不认真,批改作业不及时,不认真辅导学生,甚至有的学校课时不达到要求,经常钻空子休息。为此,一方面县主管局应加大对学校常规工作的检查力度,定期不定期对学校工作进行专题检查,防止学校管理松散;另一方面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力度,实行开放民主的行政管理,增强校务、财务的透明度,使每位教师都清楚了解学校的财务运行状况,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这将有助于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使教师具有更强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在对教师评价上,要改变自上而下的缺乏教师自我参与的评价机制,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3、增加聘任教师的途径

提高教育质量,需要一批高素质且稳定的教师队伍。当前马边聘任教师的方法有引进和公招两种方式。引进主要是针对本科生,只需要面试就可以了;而公招是针对专科生,需要进行笔试和面试。这两种方式对引进县外优秀人才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马边各方面条件落后,导致很多本科生根本不到马边来,即使来了也只是过渡,一两年后都会考回去。鉴于此,我认为一方面引进教师以后应明确规定,3年或5年以内不准离岗,若离岗需交违约金,违约金根据年份制定,最高可达3万元;另一方面,重视选拔本地人才,特别是民族人才,因为本地区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只有本地人才能真正留守。所以当公招教师人数不够时,可以因地制宜,降低要求选拔本地区的人才。

4、城乡合作,共同进步

马边近几年,城区教育质量稳步上升,素质教育开展的有声有色,所以我建议主管局将本县教育搞得好的学校向全县宣传和推广,让其他学校向它学习。具体做法不是光搞讲座和大张旗鼓搞宣传,而是将这些学校与农村学校结成对口单位,互派教师相互学习:让城区一小部分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送经,指导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感受在农村工作的辛苦;让农村学校个别教师到城里取经,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回来再组织开展本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目前马边将部分超编学校的老师进行轮岗,时间是一年。这样因为工作时间短,人数少,从而对支教学校没起到促进作用,相反造成管理不便。因此我建议将本县将轮岗人数有1 人改为1个小组(3人或5人),时间为3年,每年主管局单独对其进行考核,优秀的可以返校,否则在农村进行服务。

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民办教育 篇3

民办学校办学实践证明,穷国办大教育,特别是民族地区发展教育,拓宽民间资金参与教育事业发展的渠道,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投资教育和社会培训事业,不失为一种重要的途径。但是公、民办学校的法律地位仍不平等、发展民办教育的政策不配套、民办学校缺乏应有的招生自主权等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恩施地处武陵山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既存在外延增长不足,也存在内涵建设薄弱等问题,教育结构性短板十分突出。一边是城镇学校学位难求,一边是乡村学校日益凋敝;一边是公办学校做大做强,一边是民办教育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各级政府要根据公、民办教育的功能定位,做好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优化公民办教育结构。“均衡发展”与“选择性教育”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公办教育不能做到鱼和熊掌兼得。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办公办教育,应着力均衡发展,缩小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区域、校际差距;政府吸引社会资金办民办教育,目的在于办高端教育,满足社会选择性教育需求。

落实教育治理改革,建立有利于社会资源持续投向教育的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如:建立促进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教师合理流动的机制;出台差异化财政扶持政策,通过扶强的方式,支持高水平有特色民办学校建设,提高民办教育供给质量,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选择的教育需要。

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协调解决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之中凸显的诸如落实民办学校分类改革、落实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待遇、保障民办学校学生权益、完善民办学校税费政策等深层次问题。

论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 篇4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教育,改革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的地区, 社会生产力处于一个相当低的水平。在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 有50个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5%左右, 全国5个民族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的80%在西部地区, 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严重影响着整个西部地区乃至全中国小康社会的建设。

总体上看, 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规模普遍偏低。如每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 1999年全国平均为27.65人, 在西部民族地区中, 除新疆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外, 其余地区都远远低于全国水平。研究生数量就更少, 且西藏、青海和宁夏在博士授予点上还是空白。西部民族地区面积辽阔, 人口居住相对分散, 且交通基础设施差, 造成学校规模偏小。每所学校平均在校学生数, 除小学外, 西部民族地区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师生比看, 高等学校中, 除广西每一教师负担学生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 其余地区都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中等学校中, 广西的师生比高于全国, 贵州和云南接近全国水平, 其余都低于全国水平。特别是青海省, 教育的规模不经济问题十分突出。师资力量薄弱, 影响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西部民族地区适应其经济发展的专业技术学校少, 而且师资待遇低、师资和教学质量差, 学校数量与西部民族地区人口数量的比例很不协调, 教育队伍极不稳定, 合格教师较少。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达不到规定学历的占41.7%, 初中、高中教师达不到规定学历的达53.6%。目前, 西部民族地区小学和中学的教师学历合格率大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特别是高中教育, 能够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

当前, 我国政府作出了开发大西部的战略决策。教育是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决定西部地区在今后能否实现赶超的最关键的因素。在这个大背景下, 西部民族地区必须抓住机遇, 努力提高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文化水平, 开拓本地区教育事业良性循环的美好局面。反过来讲, 西部民族地区要取得开发的成功, 必须依靠教育的大力配合和支持。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上去看待, 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第一, 增加教育投资。西部民族地区基本上深处内陆、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教育差、师资短缺、经济落后, 因此, 本地区发展同种程度的教育所需要的资金比其它地区要明显的多。由于西部地区发展落后, 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教育发展问题基本上行不通, 必须要中央政府来着力解决。中央政府可以对西部民族地区的省份在资金和基础条件上给予进一步的支持, 建立以财政为主体的“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基金”, 实施教育发展援助计划, 并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 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等多种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另一方面, 本地区的各个地方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支出比重也要提高。教育投资必须统筹兼顾、按计划和规定实施。教育投资必须按照经济开发原则和智力开发原则办事, 注重投资的长短期效益。同时, 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希望工程”。目前, 全国已建立“希望小学”近1000所, 救助了成千上万的失学儿童。但是, 必须杜绝个别挪用希望工程捐款的现象, 把这些钱用到使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行动中去。

第二, 改革教育体制。应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 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在现阶段, 基础教育应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高等教育逐步形成以中央、省 (自治区) 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 应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并且, 应走出国门, 加强对外交流。在教学方向的选择上, 应建立有层次、有梯度的各种学校, 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支持和鼓励中小学同附近的企业事业单位、街道或村民委员会建立社会教育组织。

第三, 调整教育结构。目前, 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结构与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之间的矛盾在于比较重视基础教育, 忽视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文化教育, 这样, 尽管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小学毕业生, 但其中真正能够适应西部地区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本却非常缺乏。在总体教育水平低下的情况下, 西部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普遍存在“一高两低”的现象, 即入学率高, 合格率、完成率低。

第四, 加大西部地区师资建设和人才引进的力度, 努力提高教师待遇、教师素质。一方面必须大幅度提高教师工资, 并按不同的留居年限, 为中、高层次专家发放不同的高额地区津贴。另一方面要求增加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 为教师尽可能地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便利的交通、丰富的娱乐场所、四通八达的通讯网络, 使人才乐意扎根西部。在配合民族地区教育扶贫计划, 减少失学儿童数的同时, 可以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资助优秀学生上大学学习, 把他们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未来西部民族地区的本土教师, 学成后返回家乡工作。

同时, 加大西部地区师资建设和人才引进的力度。这些计划包括“21世纪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计划”, “百万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等。并希望通过“春晖计划”、“长江计划”、“对口扶贫支教工程”等项目引进人才参与西部民族地区开发以改变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的窘困现状。

参考文献

[1]、杨云著 《西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 民族出版社, 2007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 篇5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民族教育的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标志, 没有民族教育的发展就不能说我国实现了教育公平。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实施了一系列倾斜政策, 采取了诸多重大措施, 加快少数民族教育发展, 大大缩小了少数民族教育与其他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 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模式,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历史、自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等原因,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还需要坚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教育发展。

[关键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问题

当今少数民族的教育与共同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中国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的现实利益及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基础是有限的,教育日益发达完善的中国教育平台,面对多民族教育的尽快发展,没有了少数民族自身教育的发展,全国的教育发展和经济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多数地处偏僻,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相对滞后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目前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 不断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提高人民素质, 使少数民族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强国。

一、提高民族地区教育之必要

(一)中国的民族特点鲜明,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有12.4 亿多人,其中55个民族共1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证明,无论是古代封建统治者的“夷夏观”,还是资产阶级的民族观和民族政策,都解决不了中国的民族问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把中国的民族问题列入宪法,使民族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解决,其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发展民族教育,从民族自身强大、健壮起来,同其他民族站在同一起点,共同努力,共同发展。

(二)民族地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有自己的优势,但不足更是毋庸置疑,像甘南藏族自治州,大部分以藏族为主,这里的少数民族有游牧民、半农半牧,少部分人居住在城市接受着先进的教育,而大多数人以继承父辈们的工作为主,虽然国家的“普九”政策全面落实,但他们的思想还没有改观,他们仍然想着读书只是为了多识几个字,而没有把受教育作为自己人身品格修养的依据,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为了未来的生活和希望而思索人生的学习者,这就促使我们必须通过教育,让教育来作为辅助,使他们为民族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三)国家“两免一补”政策是近年来我国政策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的一项资助政策,国家在“普九”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地为农村地区和少数

民族进行优待政策,这就使得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有了被人呵护的意识,大部分民族地区的学生比汉族学生更发奋努力,但也有一部分借着国家的“光”,不思进取。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从教育着手,从自身强大起来,从意识上坚强起来。与各民族的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①

二、民族发展存在着的差距

(一)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是这一发展过程很不平衡,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依然明显,发展上存在着差距,并且这种差距还将长期存在。

(二)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许多少数民族群众尚未摆脱贫困,从本世纪初以来的统计数据看,民族地区的贫困发生率高出全国4到5个百分点。

(三)民族地区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落后,教育获得巨大进步的同时,投入依然不足,办学条件差,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到2007年,全国未实现“普九”的县约有40个,基本上都在民族地区,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方面,民族地区也是发展滞后,各民族地区几乎没有知名大学生,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广播电视节目也存在数量有限、质量不高、信息滞后等问题。教育和文化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也呈扩大趋势。

(四)随着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但相对于东部地区,增速偏慢,而财政支出不断加大,故地方财政自给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财力困难,难以支持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财政支持经济建设、调控经济运行的力度不足。

三、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现状为:

(一)建立起了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据统计,本世纪初民族自治地方建立了学校84000余所,其中全国共有独有设置的民族学院(大学)13 所民族小学20000多所,民族职业中学100多所。

(二)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少数民族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各类民族高等学校具备了以本科为主,兼有干部培训、预科,招收留学生、研究生的多层次,多类型办学的能力。

(三)民族语文教育和双语教学有了积极的进展。目前全国有13各省自治区的1万余所学校使用多种民族语言或双语授课,在校生达到600多万人,有10个省自治区建立了相应的民族文字教材编译,出版机构,每年编译出版中小学各科教材近3500种,总印数达1亿多册。②

(四)提倡少数民族妇女要接受良好的教育。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妇女得到更多的良好的教育是发展教育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使得妇女能够更好地扮

演好母亲的角色,并乐意在孩子的健康和教育方面花费较多的力量;在男女平等也有很大帮助,对少数民族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进行根本上的清除。

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问题

虽然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其先天不足和其他原因,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一)经济落后,少数民族地区对教育需求日益上涨的愿望难以实现

经济的滞后与贫困,必然导致了教育的落后,教育的落后又必然制约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必然导致教育投资和人才出路的困境。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属“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其它原因,仍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初期,在现代化建设上还处在起步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和粗放式的“资源开发型”发展模式导致了经济发展缓慢。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日益上涨,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愈来愈深入人心,但由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与内地和全国相比仍然偏低。不少农牧民的孩子因家庭无力支付书学费而辍学、失学,这必然对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改善民族地区的整体环境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③

(二)教育投入不足,影响教育发展的需求

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是困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最大难题。要改变民族地区教育的现状,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加大教育投入是最主要的途径。虽然“九五”期间针对民族地区《行动计划》的实施以来,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有了较大幅度增加, 但因为教育经费历史欠账太多, 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太低, 且教育经费的增长主要用于教师工资和政策性补贴,而民族教育规模却十分巨大。民族地区属于贫困地区,生产力水平低,经济不发达,财政收入少,绝大部分县财政赤字,人口总体收入不高,许多地方还处于非常贫困的状态,这又制约着藏区对民族教育的投入。由于教育的投入不足,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办学经费不足,配套资金欠缺,导致办学条件难以改善,校舍简陋,学校危房面积大,教师学生住宿条件差等基本问题、困难得不到较好的解决,这些都势必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教育工作者积极性的发挥。④

(三)思想观念落后,不能适应体制转换的发展

民族教育落后,除了经济困难等客观因素,还存在农牧民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对当前市场经济下体制转换的认识不够产生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目前,民族地区教育产业化尚不具备条件,教育经济效益差,社会效益也相对不高,加上当前大中专学校并轨招生,学生自费读书,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就业门路严重缺乏等现实问题,造成部分农牧民一时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教育面临急剧滑坡,中小学学生入学率,尤其是初中升高中入学率依然较低。一些

地方出现了学生“不愿读书”,“无钱读书”,“读不完书”的情况。

(四)教师队伍,量少、质差、结构不合理

从数量上看,民族地区教师队伍总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综合素质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依然还远远不能适应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民族地区“普九”的需要。从质量上看,问题更是非常之多。代课教师量大质低,并且教师学科不配套,素质教育得不到有效进行。代课教师大都未经过专业训练,自身学历不高,文化素质教低。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以及音、体、美、计算机老师等严重不足,民族地区“双语”教师严重缺乏,直接影响到教学。教师观念落后,知识结构陈旧。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都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教师知识面相对狭窄,尤其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大多数教师在知识的广度、深度上还仅限于自己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还是经验主义。

(五)教育整体结构不合理,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现出来。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办学思想的影响, 民族地区的教育重点一直在基础教育上,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至今尚存在着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的单一结构,未能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另外,长期以来,民族地区教育只是照搬内地教育模式,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忽视了民族教育的民族性,教学内容缺乏地方特色,导致教育结构、人才模式和质量与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不相适应。

五、改善民族教育之对策

(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各级政府领导要给予充分的思想重视,加快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教育问题,而且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是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大事,各级政府要把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纳入社会整体发展的规划中,时刻不忘抓民族教育,同时还要认识到教育是一个周期性比较长的事业,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周期性更长,更要花大力气去发展,当地领导干部必须改变原有的不利于教育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从长计议,把教育发展当作头等大事,更重要的是对当地民族群众做好宣传工作, 使他们认识到“科教”对“兴农”的重要性,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二)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班质

发展教育最终要靠教师, 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振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关键。从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现状来看, 一是民办转公办的教师比例较大,且这部分教师年龄偏大, 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相对减退。二是教师学历层次相

对较低。三是教师使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还相对较弱, 教师教学的“ 土方法” 还普遍存在。因此, 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就必须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立教师定期学习制度和师德师风评价制度, 积极开展学生、家长和社会等各方面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进行监督和评议活动, 坚持从严治校, 从严治师。二是全面推进教师资格制度。首先控制总量, 调整结构, 按照新的编制标准, 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控制中小学教职工总量,规范学校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其次对现有教师资格进行重新认定, 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严把入口关。三是深化以人事制度改革为主的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重点推行“三制” 改革, 即全面推行教师全员聘用制;积极推行校长负责制;积极推行教师结构工资制,“强化职责, 以岗定薪, 按劳取酬”,真正体现能者多劳,优劳优酬。四是拓宽师资培养途径, 大力抓好教师队伍的培养。狠抓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着力培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师。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⑤运用水平不高和学历层次较低的现状, 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参与各类培训。

(三)合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必须着力抓好四大调整。一是抓好小学布局调整。在坚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 重点调整村小和教学点。提倡联村合并办学, 乡(镇)中心小学所在村一律不办村小, 实行与中心小学联办。少数地理环境复杂、居住分散的地方可实行隔年招生或办复式班, 适当保留教育延伸点。二是抓好初中布局调整。初中布局调整主要保持现有规模, 注重内涵发展, 采取扩容增效的方法, 扩大初中招生规模, 确保初中学位,平稳渡过初中入学高峰期。三是抓好普高布局调整。重点要加快高中建设步伐, 扩大“普高”规模, 打破初中发展的“瓶颈”制约, 实现高初中分离, 与此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考虑高中布点,确保高中教育适度发展,为将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做好前期准备。四是抓好教育结构调整。要大力巩固“ 普九” 成果, 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确保“两个平衡”, 即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学生比例平衡, 职中与普高学生比例平衡。要加快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面向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要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龙头, 融职成教育及各类培训为一体, 着力筹建职教中心, 形成灵活多样的办学体制。

(四)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 抢占教育“制高点”,构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平台”,既能克服少数民族地区同发达地区之间的地域差异, 又能克服教师能力水平之间的差异, 通过网上学习, 获取信息, 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接受均等的教育信息。首先, 要以项目引进为重点, 建好一批“示范

校”和“实验校”。积极创造条件, 加快计算机普通步伐, 启动“校校通”工程, 逐步在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开设信息课程, 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和其他课程的整合, 激发中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其次, 要构建完整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按照“政府主导、校企合作、市场动作”的指导思想,加快中小学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建设,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同时,高度重视中小学英语教学, 使信息技术课与英语课相互补充,为缩短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与先进地区的差距, 为培养现代化急需的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要强化管理,提高现代教育设施设备的使用率。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方面要做到“ 三进” 和“ 四个百分之百”, 即现代教育技术进计划、进教案、进课堂和电教器材、实验仪器使用率达百分之百, 分组实验开出率达百分之百, 演示实验开出率达百分之百, 装备电脑的学校, 百分之百的教师要学会使用电脑。

(五)加大投入,确保教育经费和资金到位

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自身原因,短期内发展经济是不可能的,况且经济与教育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要想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最根本也最直接的措施是要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只有加大教育的经费投入,才能大力发展寄宿制教育,促进民族地区“普九”的进程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使广大学生有充足的书本、宽敞明亮的教室,进一步向现代化的教育进程迈进;通过加大投入,保证、提高教师的工资,才能使教师“留守阵地”,无“后顾之忧”;也只有加大投入,切实落实中央及各地政府的政策,切实做到免除特困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各项费用,建立优秀学生奖励基金和贫困学生助学基金,才能使广大失、辍学学生回归课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真正提高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

总之,我国还要继续加强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力度,促进全国56各民族共同和谐的发展,促进我国文化建设。①

立足社区,推动民族地区德育教育 篇6

怎样能让孩子“知荣辱、讲正气”,“知恶从善”呢?我的做法就是:立足社区,推动学校德育教育。

一、挖掘社区材料,精心设计每一节课

艺术来源于生活。德育作为一门教育艺术,它洗涤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是先辈们优良生活传统的传承和发扬。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充分应用社区材料中蕴含的德育因素,然后恰到好处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例如:在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知多少”的主题活动时,由于我们处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人在山区自由行走惯了,对交通法规的认识浅薄,不管是行人还是车辆,时常都可能在马路上横冲直撞。活动前,我先让孩子们去调查社区或村子里看到和听到的有关交通事故的故事,并查阅资料,收集交通与安全的相关知识,教师也收集相关的资料和视频。活动中,学生讲述的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老师播放的交通事故的视频画面,带给孩子们的是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也让他们深深地感觉和认识到:了解交通与安全的知识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二、组成社团,融入社区,付出一份劳动,收获一份感动

记得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德育是盐,不能单独给人吃,必须溶解在各种食物当中。德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并根据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进行分析和调整。鼓励和指导孩子们积极参加有益的社团活动,融入社区生活,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去接近生活,了解生活,把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付出一份劳动的同时,也收获一份感动。比如,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在家里的大部分是老、弱、妇、幼。我组织的“爱心小分队”,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去帮助那些年老、行动不便的就医人员,帮他们拿药、送水,陪他们聊天。虽然只有一早上,孩子们也比较辛苦,但是,在告别时听到的那一声声“谢谢!”“谢谢你们!”孩子们的脸上都挂满了幸福的笑容。小分队队员木色阿衣有真切的感受,她说:“奶奶住院的一个星期,我没有着急,因为有老师的帮助和小伙伴们的陪伴,我有时间学习,还可以给奶奶和弟弟做饭,也没有让爸爸妈妈从外地赶回来。”“我现在是小学生,以后上了初中、高中,上了大学,我也要一直做下去,用我的爱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

如今,随着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大脑。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正逐渐向着家庭、社会倾斜,因此,要着实提高学校教育的实效性,德育工作的主战场就不能停留在学校,而是要团结学生的家庭和社会的力量,着力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促进德育工作不间断、全方位。

浅谈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篇7

民族教育通常被视为等同于少数民族的教育,这种认识在《教育大辞典·民族卷》中也有体现,“民族教育是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简称,特指除汉族以外,对其55个民族实施的教育。”[1]这种看法严重忽视了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是不可忽略的。因此,无论作为发展民族教育的国家还是接受教育的社会个体,对于民族教育内涵的准确理解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从教育的体制与对象、教育内容、方法三个方面理解。

(一)从教育的体制与对象来理解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内涵的理解往往局限于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中小学教育。而更为具体地讲,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教育事业,包括学前教育(幼儿园)、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以及扫除文盲、职业培训、在职干部的进修与提高和其他的特殊教育。现实生活中,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是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的。少数民族地区并非只存在某一种少数民族,正如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更多的不是指代某个民族的贫困,而是指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普遍贫困。

为了给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更多便利条件,国家针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采取了特殊照顾政策与举措,如内地高校的少数民族预科班以及高考加分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自治地方教育发展的各项规定也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便利。这种支持是长期性的,与少数民族地区不发达的教育实际相适应。2014年9月末的第六次全国人民进步表彰大会也提到,“教育投入要向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加快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办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搞好双语教育。”[2]

(二)从教学内容来理解

对于民族教育内涵的理解,可从教学内容和方法入手去理解,主要分为双语教学、地方性知识的灌输、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对各民族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宗教观的教育。

1.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在这里指少数民族母语与国民教育通用语言文字相结合的教学。这对于那些学前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十分有益,但其使用也要以不同民族语言通用情况为依据。如新疆、西藏、延边、内蒙的少数民族从学前教育至大学有着较完善成体系的双语教学,而很多少数民族只有部分老年人会使用本民族语言,年轻人几乎不会使用本民族语言。在这种情况下用双语教学的实行将十分有难度。同时,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诸多问题,如少数民族语言的词汇量不一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尤其是教授高中理科课程时,某些化学或物理学的学术用语在少数民族语言体系中很可能是没有相应词汇,这将影响教育的效果。因而,双语教学要以少数民族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做到科学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2.地方性知识的灌输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学生作为学生群体中的少数部分在接受教育或参加工作时享受着国家因其民族成分而提供的优惠政策。他们理应对所处地区或本民族相关的历朝代的地方志、文联社科刊物等资料有所了解。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之所以历久不衰也与对历史的重视有很大关系,邓小平讲过,“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3]因而,对于少数民族而言,清晰把握自身发展历史,有利于汲取经验,从而为更好地发展自身提供动力支持。

3.民族文化的传承

不同民族创造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又构成了民族自身的特征,而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使民族成为民族的重要条件。民族文化传承包括历史上的宗教教育、工艺传授与传统的各种生产生活技能的习得与言传身教。大多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是通过文字,没有文字的民族中也通过口传来承递自身的文化。而还有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往往和宗教密切结合,如回族地区的伊斯兰教经堂教育,会开设《古兰经》注释、阿拉伯语修辞学及语法、教义学等高深课。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由于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也会推行经堂教育,出现了“戴红领巾的小和尚”的现象。

4.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宗教观的教育

中国许多的民族问题出现与人们没有接受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宗教观的教育相关。民族教育不仅是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也包括作为历史悠久、世界上人口最多民族的汉族学生的教育。同时,民族教育的范围应该是全方位,胡锦涛也曾指出:“要大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不仅要教育群众,更要教育干部;不仅要教育少数民族干部,更要教育汉族干部;不仅要教育一般干部,更要教育领导干部。”[4]只有这样,民族教育才能真正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服务。

二、民族教育与民族繁荣

民族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教育事业。但不局限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内地中心城市非自治地方的各级各类学校同样肩负着民族教育的重任。同时,全面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建立在各民族繁荣发展之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族教育与民族繁荣之间的关系,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来观察。

(一)民族教育与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

国家的少数民族队伍由无到有、由弱到强,逐渐完善。然而,从80年代到今天仍有很多问题,例如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干部数量与人口比例不相应、不平衡;干部队伍结构不够合理,队伍结构和现代化要求不同,专业干部相对少。各民族干部能力、水平、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无一都是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落后有着相应的因果关系。这样一来,少数民族干部的参政议政能力将受到严重影响,这将直接关系到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关系到民族区域自治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关系到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二)民族教育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资源开发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资源开发、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离不开内地高校对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视,离不开各高校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的专业与课程设置。中国民族问题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民族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相对较大。改革开放以来,原来已经缩小的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的发展距离在扩大,这要求国家要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与进步。这将依靠政策和科学,一方面需要有一定教育背景、素质高的干部对党的各项政策的积极贯彻和落实,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实现对科学技术的传播。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动者素质低下,而要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离不开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与职业培训。只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民族间、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三)民族教育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少数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从广义角度看,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教育也属于文化,同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灿烂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掘、整理、抢救、保护与传承,离不开民族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尤其对于没有自身文字的民族可以运用现代的数码技术把一些传统文化保留下来,作为历史的直观储存展现给后人。相应地,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科技、体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事关各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同样需要民族教育事业对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

三、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探讨

(一)国民教育与民族教育的协调

民族教育与整个国家的国民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民族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受到整个国民教育发展程度与水平的制约,其进步离不开整个国家国民教育的进步。只有整个国民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使中小学生真正减负、快乐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规定的自治地方发展教育事业的各项自治权才能真正落实,从而双语教学(人的学习有功利性高考不考就不重视)、自编教材、自主招生(没有名额、指标)、地方性知识的灌输,才有充分施展的空间。虽然这些问题的解决存有难度,但我们相信随着教育体制深化改革,问题总会解决。

(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倾斜

国家应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学资源,进一步完善和调整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照顾政策。很多汉族同胞认为那是分数面前不平等的表现,剥夺了他们的权力,这是他们不理解这种照顾政策实行必然性而产生的误解。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高考加分政策,体现了大民族要用对待自身的不平等直至牺牲自己的某些利益来帮助少数民族以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的关辉思想,“压迫民族即所谓‘伟大’民族的国际主义,不仅在于遵守形式上的民族平等,而且在于压迫民族即大民族要以对待自己的不平等来抵偿生活上实际形成的不平等”[5]。

(三)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发展与教师待遇的提高

双语教学充分体现了列宁坚持民族平等必须首先坚持语言平等的思想,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使用自己语言文字平等权利的尊重,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但在具体实施当中应当区别不同民族使用语言文字的不同情况,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必要性和推广使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须知,任何民族语言都是财富,都是不可替代的,人们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加以区别对待。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级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默默无闻地奉献,是知识与学生之间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中介。发展少数民族教学事业,必须提高教师的待遇使教师得到应有的尊重,稳定教师队伍,重视教师的培训,促进教师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高,否则教师的积极性将会大受打击,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也会大打折扣。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乎民族进步与繁荣,是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和内地教育事业的发展相比,仍存在着教学资源不充足、灵活性差且难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等问题。因此,合理把握民族教育的内涵、认清民族教育与少数民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际科学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将有利于推动各民族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关键词:民族教育,少数民族教育,民族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民族卷[z].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2]习近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6.

[4]胡锦涛.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促进各族共同繁荣进步[N].人民日报,2004-10-23.

民族地区教育 篇8

关键词:民族地区,教育经济学,教育投资风险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 人们对教育投资日趋理性, 日益认识到个人教育投资风险问题。教育投资负担加重, 就业形势困难, 部分地区“教育致贫”、“教育返贫”等现象, 无一不昭示着教育投资并非一本万利, 其中蕴含的风险是巨大的。

一、个人教育所面临的投资风险

1、就业风险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 个人通过教育投资所获得的人力资本提升了自身的生产能力, 可以获得较高的收入。其中包含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充分就业。只有获得就业进行工作, 才能实现个人的人力资本, 获得收益。但是就业问题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 要看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 教育投资并不能直接解决就业问题。如果接受教育后, 无法找到工作, 无法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 个人就无法获得教育投资收益, 或者工作岗位并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价值, 导致教育投资收益低于预期, 从而形成个人教育投资风险。随着高校扩招, 逐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供给超过了需求。于是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起薪低, 已成为个人教育投资风险最直观的表现。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教育致贫”、“教育返贫”的现象, 违背了投资教育以缩小贫富差距的初衷。

2、专业风险

我国学校教育的连贯性和长期性决定了个人在进行教育投资的时候, 一旦选择了某个专业就很难进行更改。所以专业的选择对于个人教育投资至关重要, 它不仅关系到个人教育投资的成功与否 (不同专业对于具体个体来说, 完成的难度是不同的) , 而且还关系到教育投资的收益率 (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是不同的) 。但是, 个人在进行专业选择的时候并不可能获得完全的信息。对自身的能力和潜力无法正确的估量, 对各个专业的具体内容不了解 (需要系统学习后才真正了解) , 对未来趋势无法正确预计, 因此就无法对自己需要进行的专业教育做出最佳选择。一旦不幸选择了不合适或者前景不佳的专业, 个人教育投资者就不得不面临就业困难, 甚至无法获得文凭的风险。

3、个体风险

每个受教育者都是独一无二的, 即使所处环境、经历完全一样, 不同的人最后的成就也是各不相同。不同个体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质, 由于教育供给的问题, 不可能提供完全符合个体需求的个性化教育, 在同一的教育下, 必然存在对不同个体产生不同效果的现象。同样的教育经历, 由于天赋的差别、努力程度的差别、性格的差别、身体状况的差别, 形成的人力资本会迥然不同, 教育投资的收益自然有高有低。同时, 由于个体的寿命和健康状况各自不同, 人力资本的形成和产生收益的情况也各自不同, 其中的风险不言自喻。

4、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不同于前面所述的风险, 事前无法预计会发生什么状况, 无法判断其发生的概率大小、造成影响的严重与否。比如突发的自然灾害、重大疫病、恐怖活动、战争等等不可预知的事件。不确定性由于其不可知性, 无法采取措施来规避或者减少损失, 对于个人造成的影响一般比较重大, 形成的风险也较大。不可知性也造成对不确定性的风险无法进行研究。

二、各民族地区个人教育所面临的风险

1、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个人和家庭财务状况差

教育收费等支出不分地区差别, 民族地区个人教育投资的成本与其他地区相同, 与家庭经济状况相比, 相对投入较高。在绝对风险水平相同的情况下, 由于家庭财务状况较差, 相对的风险也较其他地区高。

同时, 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导致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质量较低, 同样进行教育投资, 民族地区的个人在同样的教育周期中获得人力资本积累比其他地区要小。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使得民族地区个人无论是在继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 还是在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参加工作时, 都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教育投资的绝对风险也较其他地区高。

2、民族地区生活习惯等与其他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别

民族地区相对较为封闭, 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而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教学要求、评判标准等方面则不分民族地区与否, 全国统一标准。由于所处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 民族地区个人在接受全国统一标准的教育时, 难以理解在自己原来生活条件下未曾接触过的知识, 难以在全国统一的起跑线上获得公平的待遇, 加大了教育投资风险。

3、民族地区相对封闭, 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差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 拥有信息的多寡已成为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虽然随着互联网的建设和应用, 信息资源的地理限制已经被打破, 无论是民族地区还是其他地区, 都使用同一个网络, 可以获得相同的信息, 但是民族地区的信息环境和氛围还远不如其他地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的使用门槛日益降低, 但是对于民族地区个人来说, 一方面由于经济实力低下, 购置设备和相关费用仍是相对较高的支出;另一方面, 民族地区信息氛围不足、对于信息的重视程度不足和对于网络的认知不足, 使得个人的信息观念薄弱, 对相关的设备和信息资源了解不够。信息能力的弱势将会导致在学习、生活、社交、工作等方面的劣势地位, 既影响了人力资本的形成, 又影响了人力资本的使用和发挥, 降低了教育投资的收益, 加大了教育投资风险。

虽然根据相关学者研究, 西部地区 (多为民族地区) 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要高于其他地区和全国的平均水平, 但是单就民族地区个人投资者而言, 教育投资的风险却要高于其他地区, 并且由于自身财务状况不佳, 负作用更大、压力更重。此外, 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问题, 不同层次教育之间的衔接紧密, 只有完全接受完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 才能获得最佳收益, 否则, 除了能够积累基本读写计算能力外, 对人力资本的提升和就业并无太大的用处。大学肄业生和初中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相比, 并不存在明显的优势, 漫长的教育过程和层层的筛选, 使得个人教育投资在民族地区与投资相比更像赌博, 而且这个赌博即使最后获胜, 也未必有奖品。这样大的风险极大的阻拦了民族地区个人投资教育的意愿, 降低个人对教育的投资, 进而使整个民族地区的教育投资下降, 影响了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的形成, 从而降低了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的减少必然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加大与非民族地区差距, 妨碍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 与我国缩小和消除各民族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的目标相悖。

教育作为社会健康发展的稳定器和平衡器, 对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对于民族地区而言, 教育不仅可以为加快经济发展、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提供人力资本支持, 还能为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保障。但是这些教育的作用都是建立在民族地区个人接受教育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教育投资风险超出了个人的承受范围, 个人将会选择只接受基础的义务教育或者不接受教育, 以规避教育投资风险, 这样会使教育在民族地区的作用大打折扣。

三、应高度重视民族地区个人教育投资风险, 实现民族平等、团结

1、加强民族教育政策的建设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大都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制定, 由国务院制定的甚少。民族教育政策层级过低, 导致刚性不足, 影响其效力的发挥;民族教育政策体系不完善, 重点不突出, 原则性规定较多, 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弱, 监督机制未有效行使其职能。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 民族地区的教育并未得到应有的政策支持, 也未受到强有力的重视, 将民族地区的教育等同于普通的教育, 忽视了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要想降低民族地区个人教育投资风险, 必须重视民族地区的特殊性, 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文化状况, 制定和执行与民族地区相适应的教育方针和方式, 以确保少数民族成员真正享受国家给予的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要想实现这一目标, 就必须得到国家法规和政策的支持, 只有从法律和政策上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和民族地区个人的教育给予足够的关注, 并根据民族地区个人的特殊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方针, 才能切实减少个人的教育负担, 形成适合民族地区实际需求的人力资本, 有效降低教育投资风险。

2、解决民族地区教育的特有问题

除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外, 民族地区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 民族传统文化、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教育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不考虑民族地区的特有问题和传统, 一味的按照全国的一般经验来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 必然会事倍功半。必须立足本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特点, 结合现代教育的特点, 走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道路, 才能在发展教育、提升人力资本的同时, 发展和发扬民族文化, 使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既可以让民族地区个人学到实在有用的科学知识, 提高个人收入, 发展民族经济, 缩小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 又可以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发展和完善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资助体系

民族地区个人经济条件差, 教育投资成为家庭最大的负担, 加重了教育投资的风险。相关的教育资助可以帮助个人减轻教育负担, 从而有效地降低风险。但是最需要资助的民族地区受教育者却很难获得资助。

专门为民族地区学生设置的资助较少, 民族地区学生需要和其他地区的学生在同一规则下共同竞争各种资助。各种奖助学金大多与学生的成绩相关联, 而民族地区学生的基础一般较差, 需要比其他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去适应环境。掌握新的信息获取方式, 弥补以前的知识缺陷, 学习和新同学更好的沟通, 使得学习成绩与其他地区的学生存在一定差距, 难以获得各种奖学金。同时国家助学贷款供需矛盾大, 竞争激烈, 由于民族地区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佳, 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难以获得贷款。

为此, 有必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设立专门的教育资助体系, 帮助民族地区个人更好的接受教育、积累人力资本, 减少教育投资风险。这种资助体系不仅仅是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经济上的帮助, 还应该在学习、生活、心理和人生规划方面给予指导和帮扶。

4、帮助民族地区个人正确的认识和规避教育投资风险

有收益就有风险, 需要让民族地区个人及其家庭充分了解从教育体系到就业问题的一系列教育方面的信息, 认识到教育的风险性, 做出正确的教育选择, 既不能盲目进行教育投资, 又要摒弃“教育无用论”。

由于受教育者多为未成年人, 基本不具备进行投资的经济基础, 个人教育投资大多是代际投资, 由父母为子女进行教育投资, 或其他家庭成员进行资助。这就导致了家庭为子女进行教育投资的时候, 除了考虑未来收益之外, 还伴随着情感、义务、观念等非经济因素。加之每个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子女是最棒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不切实际的高估了子女的能力, 对未来收益分析的理性成分较少, 对未来憧憬关注较多, 过度乐观, 而对教育投资风险关注甚少。而民族地区家庭由于对教育投资决策信息了解较少, 对未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趋势了解不足, 更加忽视教育投资风险。而一旦教育投资风险成为现实, 造成损失, 对脆弱的家庭经济的打击是重大的, 甚至是致命的, 可能成为“教育致贫”或“教育返贫”的新成员。

现实中的“教育致贫”或“教育返贫”现象, 为周围的家庭上了一堂教育投资风险的课,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族地区个人教育投资的积极性, 尤其对低收入家庭的教育决策影响尤为重大。尽管大多家庭为了子女的将来, 出于对子女的情感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等非经济因素的考虑, 仍然会冒着巨大的投资风险, 义无反顾的为子女的教育投资买单, 但在学校、专业的选择上不可避免的选择费用较低的, 而不是最合适的, 更加大了投资风险。对于贫困家庭而言, 无论是为子女教育投资与否都意味着痛苦, 投资意味着用全家去赌明天, 需要背经济负担, 不投资则意味着负疚感的增加, 需要背心理负担。

因此, 正确的认识和规避教育投资风险对于民族地区的个人和家庭而言弥足珍贵。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应该向家庭和个人提供详细的教育投资信息以供参考, 并正确引导受教育者及其家庭正确认识投资风险, 不能忽视, 也不能高估, 指导教育投资者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 规划自己的职业和人生, 做出适合自己的教育投资选择。

参考文献

[1]杨东平:“公平的发展”: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J].江苏高教, 2007 (1) .

[2]陈立鹏: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回顾与评价[J].民族研究, 2008 (5) .

[3]赵宏斌、赖德胜:个体教育投资风险与教育资产组合选择[J].教育研究, 2006 (8) .

民族地区教育 篇9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 国家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其具体权限包括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自治权;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制定权以及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的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权;组织维护本地方治安公安部队的自治权;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经济建设的自治权;管理本地方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自治权;配备民族干部和培养民族人才的自治权;以及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的自治权等。从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 自主发展和管理本地方的教育事业, 是我国宪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一项权利。

一部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教育政策和立法的发展史。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世界各国纷纷通过教育政策和法律的制定来推动教育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社会、经济、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于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 支持和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是国家和政府的重大历史责任。这对于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 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增强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而言, 只有通过不断加强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 才能保障和推动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 不断缩小与全国教育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 全面实现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权利。

建国五十多年来,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工作伴随着新中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从不健全到较为健全, 开始奠定初步的基础的历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根据各个历史时期我国民族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国家制定了大量的民族教育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其范围基本涉及了我国民族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 构筑了我国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框架的雏形。根据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 这些政策和法规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和法规, 主要包括《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中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条款以及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政策意见、建议、决定、指示等, 如《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关于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费的指示》《关于从民族地区补助费中适当安排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建议》等, 其内容涵盖民族教育行政管理、民族教育经费、少数民族师资、少数民族学生升学优惠、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民族地区女童教育等各个方面。二是少数民族地方的教育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根据其自治权所制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以及根据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和当地民族特点所形成的变通和补充规定。就云南和宁夏两省 (区) 而言, 地方性教育政策和法规的主要形式包括自治区地方性法规以及其通知、讲话、决定等其他规范性文件, 内容涉及基础教育的目标、任务、教师队伍建设、中小学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和现代远程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等若干问题。如《云南省职业教育条例》《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条例》《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若干规定》《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暂行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基础教育分级管理规定》《宁夏回族自治区启动实施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宁夏回族自治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实施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 (试行) 》, 等等。

从上述已出台的教育政策法规的内容及其分布可以看出,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是当今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重点关照对象。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建设和立法工作以实现少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 纵观我国民族教育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民族教育法规建设总是落后于民族教育自身的发展。由于民族教育法制的不健全, 导致民族教育政策所确定的各项优惠措施难以落实, 民族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得不到保障, 极大地限制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现有的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逐渐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需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在我国现有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之中, 零散的法律条款和专门性的规范性文件占据了很大比例。这些条款和文件往往是工具性的, 旨在帮助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追赶并达到全国平均的教育发展水平, 然而它们在强调问题针对性的同时却忽略了相互之间的必要衔接和有机联系, 缺乏整体和全局性的设想, 反映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工作还没有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如何处理中央政府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问题, 如何维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 这些都是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其次,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完善。从国家层面来看, 关于少数民族教育的政策法规散见于《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之中, 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现有规范性文件多为民族教育行政规章及规章性文件, 且多用“意见”“决定”“通知”等名称, 立法名称庞杂混乱,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从地方层面来看,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所制定的教育政策法规也呈现出明显的模仿性和应景性。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广泛的政策和立法自治权, 然而在现实中, 这些自治权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既有的地方性民族教育政策法规, 在制定过程中往往缺乏系统考虑和长远规划, 未能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特殊情况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补充和变通, 大多只是模仿性地出台一些规范性文件, 因而造成政策和立法对于现实问题的敏感性缺失, 未能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规定, 造成了某些地方、某些问题至今无法可依的局面。

再次, 现有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也呈现出内容不完善、重点不突出、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一方面, 我国现行的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中很少有关于维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民族教育发展中的其他重大问题, 如政府在发展民族教育中的职责、民族教育经费和师资等, 或忽略不言, 或言之甚少, 言之不明。另一方面, 现有政策法规之中原则性规范多, 对政府责任的规范比较空泛。这一立法特点直接导致了现有的民族教育政策法规脱离现实、针对性差、特色不鲜明。例如新《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能力普遍不足, 如何真正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帮助那些贫困学生入学, 法律却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但这一问题在目前仍以“普九”为主要任务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严重, 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最后,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政策法规的适用性还存在缺陷。由于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原则性条款较多, 不能使法律规范与少数民族教育相关各方主体及其权利义务之间建立起具体的、实际的联系, 没有能够充分发挥法律在保障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二、确立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政策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政策立法的指导思想是立法者进行政策立法活动的理论依据, 是政策法规的灵魂。而政策立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政策立法活动中所要遵循的主要准则, 它是政策立法指导思想在实践中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立法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 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及《教育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 全面贯彻超常规发展、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教育与一般教育同等质量要求的科学发展思想。[1]民族教育政策立法活动除了遵循国家政策立法活动的一般原则外还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民族教育实践既是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源泉, 又是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基础。只有根据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地区自身的特点和实际, 把民族教育政策立法建立在民族教育实际状况上, 才能确保政策法规内容的创新并具有针对性。

2. 坚持民族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全国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平衡, 各民族自己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也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民族教育有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点, 其发展必须从本民族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另一方面, 民族教育是我国完整的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 与我国整体教育具有共同性, 离开这些共同性去研究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问题,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民族教育的特殊性, 但是由于脱离了与民族教育互为一体的全国整体教育体系, 容易出现失之偏颇的情况。

3. 坚持法制统一的原则

在我国《宪法》和《教育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中, 均有大量的条款涉及民族教育问题, 它们是民族自治地方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总原则。少数民族教育法是教育法的下位法, 它和《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教师法》同属于教育专门法律, 共同构成了我国教育法律体系。民族教育立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原则, 不得违背上位法, 亦不得与其他平行的法律相冲突。

三、完善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

如前所述,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的不完善是当前制约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 只有建立起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有机联系、协调发展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 才能提高立法的质量和效率, 避免政策法规之间不必要的交叉和重叠, 从而较好地发挥每一项政策法规应有的作用及由此产生的整体作用。从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定性以及教育学和法学的基本原理出发,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应是在《宪法》和《教育法》的指导下, 以“少数民族教育法”为龙头, 以“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促进法”“少数民族教育经费保障法”“少数民族教育师资保障法”“少数民族学生升学优待与学习辅导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为骨干, 由众多民族教育规章、地方性法规所组成的法规体系[1], 是与从国家到地方、从宏观到微观、从横向到纵向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所组成的政策体系共同构成的政策法规体系。在这一政策法规体系之中, 民族教育基本法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一个层次, 是调整民族教育内外部关系的民族教育法律, 是规定和调整民族教育根本性、全局性的民族教育总法。其法律效力仅次于教育基本法, 高于其他民族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 是其他民族教育法规的立法依据。民族教育单项法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二个层次。民族教育单项法是民族教育基本法以外的法律, 是调整民族教育某一方面关系的民族教育法律。民族教育单项法, 在我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 其法律效力次于《教育法》、民族教育基本法, 高于其他民族教育行政法规和规章。民族教育行政法规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三个层次, 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其他法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涉及全国范围, 有助于教育法、民族教育基本法和民族教育单项法的具体实施。民族教育行政规章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四个层次, 是由国务院各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 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的有关民族教育的规范性文件。较之民族教育行政法规, 民族教育行政规章更为具体, 直接对民族教育某方面工作产生作用。地方性民族教育法规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五个层次, 是由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民族自治地方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的人民代表大会, 在自己的权限内制定的民族教育规范性文件。这类法规是为贯彻国家的民族教育法律和民族教育行政法规而制定的, 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 其效力要低于民族教育法律和民族教育行政法规, 并只适用于本地区。

四、教育政策法规应就少数民族教育实践中若干重大问题做出规定

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律规范所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 它包括民族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基本任务是规范民族教育领域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 以形成一个合理的、符合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民族教育体系, 保证民族教育事业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从我国民族教育及民族教育政策立法实践看,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应就以下少数民族教育实践中几个重大问题作出规定。

1. 确定少数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政策和立法必须确定中央政府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必须确定各级少数民族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地位、职能和权限划分。

2. 确定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来源。以法律形式明确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来源, 确定少数民族教育经费拨款、集资及使用管理办法, 以及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等。

3. 必须以法律形式确定少数民族学校的地位、性质、组织原则、职权、任务及建立和撤销的原则;确定包括经费、校舍、生源、教学质量等办学基本条件。

4. 根据民族教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特点, 教育教师特别是边远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来源、资格要求、权利、义务、培养培训的渠道、特殊的优惠待遇等作出具体规定, 用法律形式规定少数民族师资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优待方法, 以稳定和提高少数民族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5. 明确少数民族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对牧区、居住分散的山区以及其他特殊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应采取特殊的措施和办法, 对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以及其他特殊教育对象采取教育资助办法, 保障这些地区和这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

参考文献

边远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篇10

(一) 家长文化素质偏低, 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

边远民族地区的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教育观念缺失, 没有意识到教育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 要求教育“吹糠见米”。有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言行, 行动鲁莽, 语言粗俗, 在孩子面前不能很好地表现出家长的风范, 甚至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 往往把孩子学习知识、学习做人、学习交往等能力的培养全部都推给学校, 推给教师。他们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外, 对孩子的成长问题、心理问题一概不管。当部分学生由于受到不良影响而滋生辍学念头时, 父母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作动员返校工作, 间接助长了学生的辍学念头;有的家长甚至希望学生回家帮忙或外出务工挣线贴补家用;不少家长有赌博嗜好, 逢年过节、嫁娶活动, 大肆饮酒、抽烟;有的迷信思想还很严重, 认为子女的学习好坏是命中注定的, 对孩子的学习过问甚少, 这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另外, 在边远民族地区“男尊女卑”的观念还很严重, 女生的流失率明显高于男生。这个突出的问题主要源于家长接受文化的程度低。

(二) 大批家长外出务工, 留守儿童数量剧增

在落后的农村, 很多人选择了外出务工这条路。绝大多数的务工家长终年在外, 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一次。子女有的被寄养在亲戚家, 有的委托给家中年迈的爷爷奶奶, 有的甚至是孤身一人。笔者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 所在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 要求学生通知家长时, 得到的回答要么是:“父母打工去了。”要么是:“我的爷爷和奶奶在家, 他们来, 行吗?”召开家长会时, 满座几乎银发, 有的老人连孩子在哪个班, 班主任姓什么也说不上来。家长为了生计常年奔波在外, 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缓解了一时的经济困难, 能满足子女上学所需的花费, 这本无可厚非, 可他们忽视了更重要的事情———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家长片面地认为, 只要满足了子女对物质的基本需要, “只要老师负责任, 管得严, 孩子就能够学得好”。殊不知, 学生缺失的家庭教育是无法用物质弥补的, 父母的温暖和关爱也是老师无法取代的。当孩子进入青春期, 心理矛盾增多, 需要父母更多的理解和关爱时, 父母却只忙于挣钱;当孩子真正远离了父母亲, 家长觉得应该教育孩子时, 却已鞭长莫及, 爱莫能助了。

(三) 教育观念陈旧落后, 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可怜天下父母心。祖祖辈辈生活在贫困家庭的父母更是将一切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期待子女能跳出“农门”, 光宗耀祖, 可是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观念落后是一个人最大的落后。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在家长的大脑中根深蒂固, 家长在家庭中的绝对权威、家长主义、命令主义等落后陈旧的思想观念严重束缚了家长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是粗暴型。

以家长式的权威和命令主义为主, 以家长为中心, 孩子几乎没有表达个人意愿的机会, 严重地压抑了子女的个性, 挫伤了孩子的创造力, 久而久之形成孤僻和冷漠的性格。在家庭教育的消极影响下, 孩子的能力被“蚕食”, 创新意识被湮没。

二是放任型。

家长抱着“树大自然直”的态度, 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得不到及时地纠正, 错误观念没有得到科学合理地引导。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 孩子总认为家长轻视自己, 长此以往, 最终只能像野草般生长。

三是冷热无常型。

对子女的心理需求知之甚少, 往往凭着自己的情绪进行说教, 高兴时夸子女聪明无比, 失望时骂子女“狗屎不如”。孩子得不到及时的鼓励与客观的评价, 是不可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

四是矛盾型。

表现在父母双方对子女的要求不一, 不同辈分间对孩子的要求不同, 往往造成孩子有钻空子的心理, 从而形成混淆是非, 蛮不讲理, 知错不改的毛病。

五是滥施奖励型。

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许多家长为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采取依成绩高低实施物质奖励的办法激励孩子勤奋学习。从短期效果上看, 物质奖励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这不是鼓励子女树立远大理想, 形成长期努力学习品质的有效办法, 长此以往, 还会刺激孩子对物质的强烈需求。过多的物质刺激往往使孩子过早地失去童心, 超前消费, 荒废学业, 甚至使个别孩子误入歧途。

(四) 家长与学校沟通不畅,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协调

在边远民族地区, 由于许多家长对教育的片面理解, 认为把子女送进了学校就等于送进了“保险箱”, 教育只是学校的事, 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 家长不主动与学校沟通, 将孩子交给老师后不闻不问, 甚至一年半载不到校看望子女, 无暇过问子女的学习, 不关心子女的在校表现, 更谈不上为了子女的教育主动找学校和老师交流意见;有的家长为了让子女在老师眼中留下好印象, 习惯替子女说话, 刻意庇护孩子的缺点和错误,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缺乏配合和协调, 致使学校教育工作很难取得成效;在中、高考升学的压力下, 有些家长对本来潜力不大的孩子, 却提出过高的要求, 结果使子女处于一种高压状态, 使他们在精神上和心理上产生考试焦虑, 不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 不能正确地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家庭是人才的诞生地, 也是孩子来到人间的第一所学校, 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边远民族地区家庭教育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 反而是在湮没人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关于父母必读》中写道:“教育子女这是一件伟大的、严肃的而且负有极大责任的事情”;“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放任自流, 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其实, 关于边远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 我们并不是无计可施, 而应大有作为。

(一) 发挥基层教育部门的作用, 向家长传播科学的教育方法

基层教育部门应该从提高家长的认识, 转变观念入手, 利用各类媒体宣传教育, 举办家庭教育讲座, 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综合考虑农务的季节性、学校资源及家长盼子成才的迫切心情, 利用农闲时间举办各类家长培训, 教会家长一些最基本的教育方法, 比如在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自觉学习新知识等方面应采取怎样的措施等等。只有这样, 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就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目, 多一些科学方法少一些粗暴手段, 多一些先进的教育科学知识少一些教育的无知,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作用, 使家庭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从根本上解决家庭教育滞后的问题, 将家庭教育有效地转化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续。

(二)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给予更多关注

孩子最信任的人理应是父母。孩子因为有了父母的保护而产生安全感, 逐步形成对父母的尊重和信任, 易于接受父母的教育。然而, 越是贫困地区的家庭, 父母外出务工挣钱的现象越突出。一旦父母长期在外, 孩子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学校及家庭理应更加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一是“结对子, 手拉手”, 热情关怀, 以情动人。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 当孩子不能得到完整的爱时, 他们渴望在学校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 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二是加强指导, 交流协作。教师主动家访, 做好临时监护人的工作, 利用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 召开家长会, 使家长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 增强对孩子的责任感, 形成家校合力效应;三是有计划地强化与儿童身心发展相适应的各种教育活动, 灵活多样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知法、守法的知识和技能;四是多向管理, 形成教育网络, 学校、教师和村干部出面组织留守儿童“小家庭”, 对留守儿童的校外学习和生活进行管理和辅导。学生在入学时, 学校明确要求家长定期回来探望, 与教师电话联系, 与子女通过电话或以书信方式进行情感沟通, 尽可能地弥补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三)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形成切实可行的长期合作方式

民族地区中学音乐教育的误区 篇11

关键词:族地区;音乐教育;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057-01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人类情感的体验,陶冶人的情操,以美感人,激励人们奋进的一种教育形式在民族地区的实际教育中却被忽视了。致使教育改革始终得不到健康协调的发展,在民族地区合理、正确、科学开设音乐课成了一道难题。追根究底,其原因是不重视美育教育,民族地区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培养目的不明确

音乐教育的初衷是面向全社会,培养有音乐审美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早在中国古代教育孔子就曾運用“六艺”来开展旨在促进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孔子为弟子制定的教学计划中的“六艺”,其中的“乐”,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音乐教育的作用在我们先人眼中是何等的重要。近代以来,历史赋予音乐教育以新的内容。1907年,清政府按新学制的要求谕令中小学正式设置了音乐课程,定名为“乐歌”和“唱歌”课;“五四”运动前后,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五育并重”“美育救国”等主张,他领导下的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最早的高等专业音乐学校、最早的高等美术专科学校、中国人自己的第一支管弦乐队……伴随着新文运动的狂飚吹向全国,在中国大地上催生了一大批音乐院校和人士,他们为民族的独立与复兴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音乐教育受到一定程度的冷落,直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兴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重新确定音乐教育是人类一下在提倡这种培养人全面发展,培养人高尚情操的美的教育的角色和地位。一部中外教育史证明,学校如果十分重视音乐教育,如果它的音乐教育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人文色彩,那么它所培育出来的学生总是更富有活力、更富有创造力、富有进取精神、更具有更深刻的人生体验、具有更健康的人格和更高的精神境界。

二、师资力量配备不够

在民族地区中小学,特别是偏远山区,教师严重不足。尤其是专业教师缺乏。面对这一情况,要开全开齐全校音乐课程,自然成了一道难题。在担任了“主课”及会考课目之外,剩下的音、体、美由别的老师兼任。或者给年长的教师给予“照顾”少任几节“主课”多担任几节“副课”。况且中学里专业教师少,每个年级不可能都上音乐课,一般毕业班不上音乐课,专门加工“主课”。这一情况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专业教师的培养,尤其在民族地区配备一支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道德高尚的教师队伍迫在眉急,应提上日程。另外,现有教师要积极地对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力求全身心投入,在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过程中不断完善,注重深度与广度的拓展,以敬业精神精心设计好每一节音乐课,以审美为核心,全面、健康、有序的推进教育教学质量。

三、应试观念转变不够

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教育改革在迅速推进,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比重日渐增大,而在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规模不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这对于加强音乐教育进而推动学生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转变旧的教育理念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紧迫的课题。

在民族地区,音乐被有些领导和学生家长视为可有可无的附属学科,甚至有时还被语、数、外等科目挤占,失去上课的机会。许多学校以提高升学率、合格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成绩。把学生的成绩视为考核教育的主要标准和重要依据。尤其是初中阶段,只要是中考会考范围之外的课程,统称为“副科”,家长、教师、学生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观念,音乐、体育、美术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民族地区广大音乐教师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水平,充分认识到音乐课称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学科,忽视了音乐自身的审美育人目标。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心理”全面发展的人,正确处理和解决“主课”与音、体、美、等“副”课的关系,让音乐教育正常有序的开展起来,使之成为真正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四、学生课余时间的组织不力

在较为落后的民族地区中小学,课余时间一般是学生盲目的活动,如相互嬉闹,三五成群的闲聊。学生把课余时间视为无事干的时间。学校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有组织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比如:音乐兴趣小组,除了唱唱之外,还可以学些乐理、视唱练耳、器乐、舞蹈等方面的知识。

五、教学方式的创新不够

民族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虽说使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但大部分学校不能按教材完成教学内容,特别是一些偏远贫困的地区。有些地方音乐课堂几乎是流行什么就学什么,而且是“口传心授”,不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的学习,音乐课成了流行音乐的“唱歌课”,歌曲的内容也不加以筛选。笔者2012年回东乡乡下看望亲人,路过一所小学,从校园里传来阵阵歌声,由于我是搞音乐教育的,处于一种惊喜,使我不由的停下来,细细听起来,结果传到耳朵里的是“是谁在唱歌,……温暖了我寂寞”,使我无奈地摇摇头。试想,如果音乐教学都是这样的课堂,音乐教育功能怎么实现呢?音乐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教材上所选用的歌曲,思想内容都是健康向上的,能给人以启迪,催人奋进的作品,而现今所流行的歌曲,这样佳作是屈指可数的。

以上几点民族地区中学音乐教育的误区,直接影响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想像力,欣赏力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爱好,无法达到音乐所要求的多种教育作用。这对学生身心健康、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开发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个性无有一利,这也不符合时代赋予我们全面发展教育的历史任务。

民族地区教育 篇12

一、贺州市民族地区农村教育贫困的基本表现

贺州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级市, 当地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虽已起步, 但仍处于贫困状况。基本表现如下。

1. 基础薄弱, 效益低下

一是教学用房严重不足。2000年前后, 在“两基”攻坚战中, 部分解决了中心校以上基本教学用房问题, 而村小、教学点的基本教学用房至今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二是教学仪器设备配备严重短缺, 绝大部分中小学连基本的实验课都无法正常进行。当今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由“进得来”向“教育质量不高与广大农村群众对较高质量义务教育需求的矛盾转变”[1], 而贺州市农村教育的当务之急仍然是要解决“进得来”的问题。

三是教育整体成本效益低下。具体表现为学生入学率偏低, 流失率增高, 巩固率下降。

2. 师资不足, 素质偏低

一是师资不足, 结构不合理, 优秀师资外流严重。2007年底, 贺州市29岁以下的小学教师仅占19.36%, 小学教师的中老年化趋势比较明显。在学科结构方面, 小学的音、体、美, 初中的理、化、英等学科师资欠缺。由于教学条件差, 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低, 造成大量优秀教师外流。在贺州学院毕业的优秀师范生, 也因为地方财政困难, 无法安置就业, 导致大量外流。

二是素质偏低。首先是整体素质偏低。无论师德师风、敬业精神, 还是知识修养、业务能力, 都需要不断加强和提高。其次, 高学历师资比率偏低。再次, 教学水平偏低。绝大部分农村学校只能进行不规范的、低层次的教学活动。

3. 生源流失, 恶性循环

一是优秀生源外流。全市每年通过各种渠道送往外地读书的初中生和高中生达数百人, 其中大部分为优秀生。

二是中学办学硬件设施不足, 学校规模偏小, 将相当数量的学生“挡”在门外。

三是“费外费”加重了学生负担。调查表明, 贺州市中小学都在程度不同地收取诸如择校、水电、军训、校服、测验、班会、就餐、住宿费等。一些变相收费使大量家庭贫困生错失就读机会。

四是“民工潮”波及中学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众多的贫困生和学习成绩处于“弱势”的学生纷纷加入打工群体。据统计, 2006年, 贺州市外出从业劳动力达30.56万人, 其中20岁以下占23.6%, 初中及以下学历占93.8%。

4. 职教失衡, 发展艰难

首先是总量失衡。据统计, 贺州市职业教育生源约2万人, 如再考虑湘、粤、桂三省 (区) 结合部的区位优势, 生源更为充足, 但贺州市各职业学校每年招生数仅为0.8万人左右。其次是结构失衡。目前贺州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基本上是为培养“农民工”服务的, 而真正意义上的为农业、农村自身发展服务的专业几乎是空白。贺州市的职业教育只有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等方面有所创新, 才能出现新的发展契机。

二、贺州市民族地区农村教育贫困的成因分析

1. 经济贫困是造成教育贫困的基础因素

教育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经济的发展。调查表明, 贺州市绝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人口比率都高出广西和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这种状况表明广大农民群众没有多余收入支付子女在义务教育期间的“费外费”和高中、大学阶段的教育费用, 从而直接造成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贫困。

2. 精神贫困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作用, 民族地区广大农民, 特别是散居于崇山峻岭的少数民族农民, 往往在低下的物质、精神生活条件下“知足常乐”。由于我们在农村教育目标导向上的偏差, 在他们看来, 教育不仅是可有可无, 甚至是一种负担, “读书无用论”得以再度流行。

3. 教育自身的贫困是制约教育发展的本质因素

民族地区的现代教育基础薄弱, 加上长期以来, 我国的农村教育始终无法找到为农村发展服务的最佳切合点, 把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发达地区教育等同起来, 办学体系、教育布局不合理, 导致办学效益低, 教学质量低下, 挫伤了农民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 使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最终丧失了自身发展的潜力, 陷入了恶性循环。

三、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反贫困的对策

1. 以法制促进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发展

加强农村教育立法, 是农村教育得以健康发展的法律保障。国家应尽快制定《农村教育法》、《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实施办法》、《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投入保障法》、《民族地区教育促进法》和《民族地区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细则》等法律法规, 相关省、市还应制定相应的奖惩条例, 以鼓励和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2.在全国教育系统中形成农村教育网络体系

根据农村人口占总人口大多数的实际, 我国的教育必须突出农村教育特色, 体现教育为农村服务的导向, 在全国教育系统中形成农村教育网络体系。从学校教育层面看, 要遏制农业院校的衰减势头, 强化其在农村教育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在中小学开设校本课程, 传授当地最需要的农用技术;通过职业技术院校实施农业技术教育。从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层面看, 要开通各种职业培训渠道, 包括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外出务工的岗前培训。从媒体教育网络层面看, 县级以上各级政府要开通专门的农村广播、电视频道;设立为“三农”服务的电脑网络信息平台;乡镇一级政府要会同村委会、村民小组, 制订并实施《农业技术员服务制度》和《农业技术信息共享制度》, 开办农业技术推广实验园区, 设立农业技术宣传栏, 进行全面、快捷、有效的农业技术教育和服务。

3. 激活教学资源, 提高利用率

激活教学资源, 提高利用率, 要适当扩大单位办学规模, 提高办学成本效益, 坚持以寄宿制为主要形式, 解决散居山村学生的教育问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学积极性, 真正实现从“以教育事业发展为目标的战略取向”转变为“在教育事业发展基础上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战略取向”;[2]建议在中小学实行“三级10%加薪制” (即在原有全国中小学教师基础工资加10%的前提下, 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再增加10%, 而对在民族地区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再增加10%) , 作为法定形式, 以鼓励教师安心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建立和健全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对口支教制度, 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差距。

4. 切实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一是国家应为少数民族教育投入立法。二是加大税费改革后财政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比例。三是增加投入, 重点解决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至为关键的教学用房、师资、学生学习生活补贴、远程教育网络等问题。四是完善社会团体与个人办学的规定。五是建立和健全社会捐助机制。六是建议实行民族地区高中阶段免除学杂费制度, 以加快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程度的提高。

5. 发展符合民族地区需要的多元化教育模式

建议恢复高等教育中的“农”、“林”、“水”、“师”院校专业的免费教育制度, 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的扶持制度。实施为农村发展、特别是为民族地区发展服务的高校定向生培养制度。探索适合民族贫困地区具体实际的多元化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孟庆瑜,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对策建议[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5) :41

上一篇:避难公园下一篇:专业知识兴趣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