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兴趣化论文(精选6篇)
专业知识兴趣化论文 篇1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活动的动力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 学习积极首先来源于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语文的必要保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可以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 探索知识的奥秘。有了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身贯注的积极思考, 这样所学的知识就能迅速的牢固掌握,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设悬念, 课前设疑
在导语中巧设“悬念”, 把学生的好奇心诱导出来, 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兴趣。如教《日月谭》一文时, 我根据课文意境巧设“悬念”: “同学们, 这节课老师要带他们去一个地方。”学生精神大振, 跃跃欲试, 我接着说: “带你去哪里呢?”说完板书课题《日月潭》。“哦! ”学生恍然大悟, 但随之产生疑虑, 日月潭?在哪里呀? 那里是怎样的景象呢? 这时, 我顺势引上一语: “同学们, 宝鸟台湾, 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那里地杰人灵, 风景如画。日月潭就在台湾省境内, 要想领略日月谭的秀丽风光, 就让我们随作者去日月潭旅游观光吧! ”这样,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更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山水, 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从而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中投入了学习活动。
二、变提问为激问
老师要深入钻研教材, 顺着作者的思路, 在教材中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地方, 在似乎没什么疑问或学生易阻塞之处确立好提问的角度。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 在教《钓鱼》一文时, 我诱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质疑问难, 多问几个为什么。有的学生提出“既然课文写阿成是钓鱼能手, 为什么还要写‘我’学钓鱼”? 这是理解的难点, 我引导学生从“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角度去想、去问, 学生又问出“我”学钓鱼与阿成是钓鱼能手有什么关系? 这样在学生层层质疑中难点便突破了。而且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同提问相同, 激问更要面向全体学生, 留出一段时间, 而后让学生提问, 这样才可以使学生都投入到该知识点的学习, 让他们去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使他们为同学提出问题的新颖中肯而惊奇, 对同学或老师回答问题和为自己终于懂得这一问题而兴奋。总之, “点将不如激将”在提问的同时, 适当运用“激问”的艺术去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 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三、运用错觉语言引发兴趣
所谓错觉语言, 就是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讲授某个知识点或复习某方面的知识, 故意对课文内容或语言文字进行错误的解释或判断。激发学生辨误查正的能力, 从而学到正确的答案。例如: 在板书时, 故意把字词写错: “详细”写成“祥细”对于这个词, 大部分同学立即知道“祥”应改为“详”。这样不仅检验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性, 还能够让学生记住两个字的差别。
所以, 如果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 那么“发现错误常常也是向真理跨进了一步”。采用错觉语言可以使学生知误辩正, 提高抗干扰能力, 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意义。这种激发兴趣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自我表现”。学生把发现老师的错误看作是自我表现的机会, 当他几次纠正老师错误获得成功, 对老师上课的注意力也就更加集中, 对课堂学习也就更有兴趣。
四、借助电教, 直观激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合理使用电教手段, 结合课文教学内容, 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 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 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 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处于轻松的状态, 让学生从进入课堂开始, 就仿佛倘徉在语言形象的园林之中, 或信步漫游, 或曲径探幽, 得陶醉之情趣, 尽求索之愉悦, 走上一条到处充满轻松, 愉快的学习道路。如教古诗《鹅》, 我先让学生边听配乐小故事, 边观赏色彩鲜明的投影片 ( 白鹅戏水图) , 激发学生兴奋愉快的学习情绪, 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情境, 享受作者所描写的自然界的美。其次, 再采用“以图引学新字新词”法, 指导学生理解“项”“歌”“红掌”“清波”等词义, 尤其利用板画, 寥寥几笔, 不仅形象地展现了诗的主人公“鹅”的生动形象, 而且连带图解了诗句, 使学生在图画的刺激下,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以人为本,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 忽视教学特点, 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 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机制, 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 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 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 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 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增强学生使用语文的能力。正如布鲁纳所说的: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 被动地跟着老师走。
总之,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艺术, 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而那种能使学生“唯恐听之不足, 不知铃声之既响”的成功的课堂学习兴趣的调动, 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星彤.小学语文兴趣教学探究[J].新课程 (小学) , 2013, (09) .
[2]吴孝亮.浅谈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学语文, 2008, (03) .
[3]冯伟.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商情 (科学教育家) , 2007, (09) .
专业知识兴趣化论文 篇2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要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上产生极大的愉快和积极的情感。
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立定跳远比较枯燥,可采用游戏的方法来进行,或用比赛的形式来进行,那么学生的热情就会高涨起来。又如在游戏障碍赛跑中,也不是千篇 一律的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提出那组能遵守规则为胜,第二次加上那组队伍排得整齐为胜,第三次加上那组跑得快为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来吸引学生完成游戏任务。同样在跳绳、拍皮球、踢毽子等活动中,当学生拿到绳子或球时,多么想自由地活动。
用兴趣化疑解惑 篇3
一、设置悬念
什么是悬念?著名的电影悬念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发生爆炸,导致人们惊慌失措的场景,普通导演会采用写实的手法拍摄,而优秀的导演则会拍摄打牌前安放在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炸弹”所起的作用就是制造悬念。教学中,遇到抽象的概念时,教师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教学《光现象》中“光线”的概念时,教师既要让学生了解引入这个概念是为了方便用几何方法研究光的直线传播,又要让学生知道“光线”是一个模型。这两个方面都很抽象,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怎么办呢?思虑再三,教师决定从设置悬念入手。教师即兴诵读了杨利伟在“神五”升空脱离大气层后的日记:“上午十一时许,周围一片漆黑,太阳像一轮金色的圆盘镶嵌在头顶的天幕上……”听到这里,学生大惑不解:“上午十一点不是有太阳吗,天空怎么一片漆黑?为什么看不到太阳的光线呢?”教师顺势引入了“光线”的概念,进而让学生感知了光线是一个物理模型,引入它是为了研究方便。
这样教学加深了学生对“光线”概念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利用好奇心理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是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物理学是学生身边的科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根据教材实际挖掘物理现象,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光现象》中有这样一道解答题: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光是哪种光?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绿光”。对于这个答案,很多学生既不解又好奇,很想深入了解。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交流、展示、讨论。学生最终明白了:植物是依靠光合作用补充营养的,绿色叶子对绿光不敏感,会将其反射出来,而红橙光和蓝紫光能被叶绿素吸收,促进其生长,所以绿光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这也正是大部分植物的叶子呈现绿色的原因。
这样教学简明清晰,收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效果。
三、联系科技实践
把物理学与本学科的前沿知識联系起来,也能引发学习激情,提高教学效率。
《光现象》中,“全反射”概念是“光的折射”知识点的延伸。教学中,教师从有“光纤通讯之父”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高锟的故事引入,引导学生了解光导纤维与玻璃纤维的制造原理,一直追踪到“全反射”的概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由兴趣推动,既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澜,又达成了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通城县隽水寄宿中学)
专业知识兴趣化论文 篇4
近日,CBH中国品牌人物颁奖典礼于2018(第二届)中国品牌峰会成功举行,在线幼儿英语教育品牌新学问教育荣膺“最具投资价值品牌”奖项。同时,新学问教育CEO刘石川荣获“中国品牌人物·科技创新奖”。会后接受央视采访时,针对在线幼儿教育行业的特点,刘石川表示,幼儿教育是有其独特性的,游戏化教学应该是最基本的教学模式,老师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尤为重要。孩子们天性活泼好动,幼儿园阶段不要着急抢跑,一定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任何“揠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都是不应该出现在幼儿园的教室里的。所以基本教学模式应该是游戏模式,这就要求老师具备很高的素质和互动能力,在游戏互动中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探索的能力。
(新学问教育外教老师与幼儿园孩子们进行直播互动)
在对幼儿园孩子的教育上,新学问教育严格遵循教育部推出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双师大屏互动模式,为全国每个角落的幼儿园带去科学的游戏化教学。“新学问”通过外教和幼儿园老师相互合作的方式完成,既有集体教学环节,又有分组游戏和一对一的互动,“游戏化”贯穿课堂始终。
作为专业的幼儿在线英语启蒙品牌,新学问教育极其重视幼儿爱玩的天性。教学设计坚持以游戏活动为主导,给予幼儿快乐的英语启蒙体验。例如歌曲、故事、说唱儿歌等,外教老师更会在线上带着孩子们做各式各样的小游戏,互动性极强。幼儿通过在线直播形式,与老师一起玩乐,在玩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英语听说能力和相互合作的态度,并给予其展现自我的机会。
(外教老师和中教老师相互配合与孩子们做游戏)
同时新学问教育特别强调,“游戏化”绝不意味着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几个小游戏,而是贯穿课程目标、课程架构、游戏设计、孩子们参与程度的提升和观察、孩子自主游戏与自主学习等各个维度,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启蒙系统。这种语言类游戏非常重视情境的创设,新学问教育会利用多种技术手段给课堂增加活力,比如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动画与真人直播影像的合成叠加等。老师们则要经过系统的培训,熟悉3-6岁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与认知规律,综合利用多种教学工具,能把孩子带到浸入式的游戏化语言情境,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健康的生活习惯,更能提升国际视野。
刘石川认为,游戏化教学不能泛泛而谈,简单认知为做游戏、“傻玩”。新学问教育始终努力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快乐的英语语言启蒙,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及交往沟通能力,更在游戏化语言启蒙之中赋予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诉求。
专业知识兴趣化论文 篇5
一、激发兴趣,指导方法,重视积累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作文是由说到写的过程,所以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因此,在低年级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与学生共同生活中,要善于创设情境,找适当机会,多让学生说话,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和较强的表达能力。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说话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要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说、爱说、敢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发展,从而培植“想写”的意识,激发“乐写”的兴趣,培养“善写”的能力。我们应该把说话训练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轻松的语言氛围,使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地、积极主动地融入说话、写话的活动之中。
2、指导学生说话方法。低年级学生说话往往漫无目的,想到哪说到哪,没有中心,没有条理。在进行说话训练时,我要求学生无论说几句话,都要围绕中心,把意思说清楚、说明白。如何使学生说话有中心、有条理呢?这就必须教给他们说话的方法。如:做某件事,观察某事物,就用“首先……然后……”或“开始……接着……最后……”等句式叙述;介绍某一处景物,可按方位的顺序叙述;介绍某种物品,可按先整体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体的顺序叙述等等,使学生言之有序。
3、重视学生阅读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遍,不会做诗也会吟。”这说明写作与阅读是密切相关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让学生品读、背诵、积累,指导学生将课内所学的好句段和课外接触的佳词好句摘录下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认知经验,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我是这样做的:每篇课文中出现的优美段和词句,要求学生在书本上划出来,课后找时间背诵。
二、抓住文本,创设情境,由说到写
阅读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说写训练点,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练习说话、写话,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说写训练。
苏教版第三册《云房子》一文,是一篇美丽的童话故事,里面蕴藏着丰富的说写训练素材。在细读课文第二段时,通过多媒体给学生看小鸟们造的云房子,请学生分别用一句话来说说小鸟们造的云房子美在哪里,然后再让想象说话: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要造一幢像________一样的云房子(特点、作用)。学生一个个都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只聪明的小鸟,纷纷介绍了自己设计的云房子。有的说,要造一幢像飞机一样的云房子,可以载着小朋友们一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有的说要造一幢很高的楼房,能请全世界没有家的小鸟都住进来……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学生把自己设计的云房子画下来,并在每幢房子边上写上一两句介绍性的语句,学生的兴致高涨。
2、根据故事发展指导说说写写。
低年级学生喜爱听故事,课文中的故事使他们学到许多知识,懂得许多道理。但课文中有些故事往往没有明确地写出它的结果,这就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也提供了丰富的说写素材。如《狼和小羊》一课,故事的结尾写道:“狼向小羊扑去。”我适时地点拨道:“这时会发生什么事呢?小羊一定被狼吃掉吗?”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他们根据各自的理解说出许多不同的想法,为故事找到了一个个让自己满意的结果。在学生充分练说的基础上,我又要求学生课后充分思考,把故事续写完整,进行写的训练,巩固说的成果。
3、扮演角色在表演中练习说写。
低年级课文的内容一般都适合表演,符合儿童好表现的心理。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特点,引导学生在表演中练习说话。如教学《青蛙看海》一文时,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后,我要求学生分别扮演青蛙和小松鼠,不仅要表现出课文中描写的动作、表情,还要有各自的对话和表白。
三、联系生活,实境体验,快乐写话
我们引导学生立足教材,但教材中的写话训练题材毕竟是有限的,生活才是写话的源泉。新课程提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新的表达。学生的写话素材非常多:一场大雨、一次独立上学的经历、班里新同学的转入、父母的批评、一次家庭作业、一场哭泣……可是,低段学生往往对眼前的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对周围环境缺乏细致的观察力。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多种途径去认识生活,搜集生活材料,激发写话欲望。
写话,使生活资源有效地深化了学生的感官体验,使学生对平时并不太注重的一些生活小细节,也能开始刻意地去留心与亲近,并用自己的方式观察与思考,学生更细心了。平时被忽视的生活资源也能够在课堂中被重新挖掘、开发与利用。学生在写话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生活体验,越来越善于捕捉生活资源,越来越会将生活资源自然而然地融于写话中,并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与独到的见解,写话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这样的写话,字字句句都是孩子们亲身接触社会,深化生活体验的成果。
初中古诗文教学兴趣化探究 篇6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兴趣;预习;授课;延伸
初中教材中,古诗文的比例较小学篇目上有了明显的增多,难度也加大了好多,当然,要求也提高了。但遗憾的是,学生对古诗文阅读的兴趣却没有提升多少。这是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现状。另一个方面,语文教师因各种因素的制约,每次都是“按部就班”地从字词开始,向句子、文章大意、主旨等方面“进发”。因此,學生一看到该学古诗文了,就开始犯愁:哎呀,又该上古诗文了!哎呀,那么长一篇,到时候怎么背下来啊!怎么改变这种状况呢?我认为,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兴趣抓住学生的心理。在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预习过程中
说到预习,相信所有的老师都不陌生,不外乎就是字词、文章内容等。但我这里说的预习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古诗文预习方面,首先要有点的确立。即让学生的预习有更为细致的目标——作者的生活经历、文章的写作背景、文中的典故或成语或名句、文中的人物等。文章名句方面,如《咏雪》一文的预习,可以让学生找到文中与雪纷纷扬扬有关的比喻。这样,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学生就必须阅读文章,理解了文章的大概意思以后,才能谈论对预习任务的完成与否。作者的生活经历方面,如《马说》一文,在给学生布置本课的预习任务时,可以让学生先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查找韩愈的人生经历,知晓他在做官方面的不如意。这样就会让学生在学习这一课的时候,便能理解韩愈为什么会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的感慨了。文中的典故或名句方面,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文中有一句话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可以让学生从这句话的意思、出处两方面寻找答案。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必然会涉猎很多相关的知识,如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进而会找寻辛弃疾这样感慨的原因。
二、授课过程中
古诗文的教学是很有难度的,也是很考验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过程。学生对古诗文的感受很多情况下是这样的:唉,好心烦,又上古诗文课了。唉,怎么又是古诗文课?是啊,怎么还有古诗文课?没办法,作为我们中华精粹之一的古诗文在我们语文课上怎么能少了呢?当然不行。那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又怎么能不继续钻研呢?因此,在古诗文的授课过程中,我们仍然要穷尽力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兴趣,从而跟着我们的节奏展开对古诗文的学习。因为前面的预习,虽然各课的侧重点不一样,但学生或多或少已经对文章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可以让学生交流对课文的认识、困惑、问题等。学生因为是在阐释自己的观点、看法,所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比较强烈,那么兴趣自然就会增强。以《咏雪》一文为例,学生在预习中已经基本明了本文中关于雪的比喻,那么上课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先自由交流自己的预习结果,然后就这个比喻展开对文中“兄子胡儿”和“兄女”所作比喻进行对比。这样,文章的主体部分自然就在学生的探讨比较中完成了。当然,这个交流的过程必须由教师来掌控,不能无限制地展开,避免使交流的过程“无边无际”和无目的化。完成了这个环节,接下来再让学生研读课文,这样学生就会在主动性方面多一分耐心和兴趣。
三、课程延伸方面
在课程延伸方面,我们可以做的最主要的便是知识方面和阅读方面的拓展。知识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有关所学文章中人物的一些材料。对古诗文中人物的了解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仍以《咏雪》一文为例。《咏雪》一文短短不到八十个字,在叙事的过程中却提到了谢太傅、胡儿(谢朗)、兄女(谢道韫)、谢无奕、王凝之五个人物。这些人物在历史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让学生课下自主找寻相关的资料,一来能加深对所学课文的印象,二来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还有可能引入一些历史方面的知识。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在搜集和整理这些资料的过程中学习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语文课,在使学生学习知识和形成能力的同时,不能缺少的当然还有情感方面的延伸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提升。语文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也做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教材中很多课文都能在这方面给予学生启迪,如《诫子书》《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等,可以说跟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不仅让学生在课上受到启发,还要让学生在自己生活中审视自己,进而发展自己。
当然,这些拓展性的举动,其实学生私下里很少会付诸行动,因为知道“老师反正不检查”。其实,究其原因,学生对此不感兴趣,也不是“硬性”的作业,所以他们不会去完成这些。那我们如何让学生对我们布置这类拓展性的作业感兴趣,并付诸实际呢?首先当然是选择能促动他们内心的一些东西,让他们自觉主动地把自己投入进去。其次,针对“老师反正不检查”设置一些必要的反馈性活动,如设置专门的活动课等。
古诗文教学,说起来容易,“讲”起来难,需要我们教师时刻“深研浅出”,紧紧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展开。相信,我们的用心一定会换来学生的“上心”。
参考文献:
何旭明.学习兴趣的唤起:教师的教育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1.
【专业知识兴趣化论文】推荐阅读:
知识问题化05-17
知识应用化08-26
专业兴趣培育07-09
专业学习兴趣11-13
应化专业08-07
兴趣是知识的源泉10-31
机电专业学习兴趣培养10-21
应化专业实习大纲范本10-25
让情感激发渴求知识的兴趣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