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题化

2024-05-17

知识问题化(精选10篇)

知识问题化 篇1

高效课堂理念下要求教师做智慧型、创新型的教师, 要求教师“俯下身子”和学生平等对话、真诚交流, 以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能力为根本, 努力塑造创新型人才。高效课堂理念下所言创新型人才, 绝不是老师问什么他就答什么, 老师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老师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的“人才”, 而是头脑里充满了无数的好奇与问题, 具有“刨根问底”, 要弄清“究竟是为什么”的强烈愿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精神。爱因斯坦这样解释他自己的卓越才能:“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 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追究问题罢了。”他还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数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创新型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美国教育家布鲁贝克也说:“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 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在高效课堂理念下, “预习”是前提, “综合探究”和“训练达标”是核心内容, 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成“合作探究”和“达标训练”的内容?很显然, 只有将文本当中的“知识”转化成一个个“具体可感”的“问题”, 进行逐步的理解消化, 同时将一个个“具体可感”的问题转化为一个个“具体可操作”的“习题”, 进行巩固练习, 也就是“知识问题化”和“问题习题化”这两个“节点”寻求突破, 才能实现这一根本性的“转变”。

一、努力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基本技能

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过:“做学问, 先学问;只学答, 非学问。”在以往的教学中, 一般都是先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个个小问题, 然后由学生回答。这样做实际上是由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是以教师为中心, 显然是与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相悖的。因此, 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发现需要探索的问题, 使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成为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交流互动, 共同发展的探究过程。同时让学生在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会一些提出问题的策略, 即善于提问, 掌握学习方法, 培养自学能力, 提供学习效率, 从而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应该是需要我们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我们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通过课前预习, 观察思考, 合作交流, 小组讨论, 达标测验等一系列过程, 逐步学会根据学科知识特点, 联系自身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 提出自己想要和需要探索解决的一些问题, 从而实现“知识问题化”的学习目标, 进而为下一步“问题习题化”建构坚实的知识框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当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我们应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 启发他们学会质疑问难。如在课前, 每上一节课事先做好“预习先行”环节, 体现“3+X”课堂教学模式的“先学后教”和“不学不教”的原则。还如在课中, 即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引导学生首先从“知识的生长点”上找问题, 也就是在实现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其次是在“知识的结合点”上找问题, 也就是要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

二、精心打造“生命的狂欢, 知识的超市”的高效课堂特色

我的每节数学课紧紧围绕“知识问题化”和“问题习题化”这个中心, 一节课解决十多个问题, 体现高效课堂的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目标要求, 把课堂教学还给学生, 把学习时间交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奥秘中乐起来, 正是每节数学课的最佳选择和最大收益。以往教师讲得天花乱坠,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不见了, “群言堂”替代了“一言堂”。教师提前科学策划教学流程, 课堂内精心组织教学, 课堂教学的大容量, 教学效果的高收益, 体现出数学课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大转变。

四年级数学下册《猜数游戏》一节是解方程, 这节课的目标要求是: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技巧, 熟练运用所学数学方法正确解答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中有个片段:“老师, 这样猜数游戏要是一直进行下去, 一节课都不够用。”“老师, 是不是还有更简便方法?”“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把心想数假设为X, 心想数X乘以2加20等于100, 这样就可以知道X为40, 太简单了。”“老师, 还有好几种方法呢, 我还可以用还原法!”“我还可以列出一个等量关系式!”“我还可以……”老师一板一眼的讲解不见了, 学生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氛围充盈整个教学活动, 学生夸赞学生、学生评价学生的语言在最恰当的时间出现, 温馨的提示, 激励的语言, 充满活力的表现, 呈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的高效教学模式是不是带给学困生学习上的更多困难?我是通过“捆绑式”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学困生学习上的难题。教师在课堂内外进行个别单独辅导的同时, 大多数时间采取兵带兵、兵教兵、兵帮兵等形式, 帮助学困生攻克学习上的“拦路虎”, 使他们在参与中学习, 在合作中进步, 在探究中成长。

因此, 在具体教学工作中, 我把一节课的知识点细化为诸多个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理解消化再科学设计若干个习题, 用习题落实学习目标, 通过学生对这些习题的熟练正确解答练习, 最终实现学生掌握知识的高效率, 学生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高效率。

一句话, 唤起学生的提问意识、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 实现“知识问题化, 问题习题化”, 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中心, 就找到了高效课堂的突破口。只要我们认准这一点, 各种“高招”就会不请自来。这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乃至高效课堂的有效推进, 还有素质教育的实施,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都是大有裨益和至关重要的。

帮助学生主动提问把知识问题化 篇2

关键词:学生主动提问知识问题化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我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把知识问题化,大大提高了课堂资源利用率。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一、在预习中形成问题

预习完后让学生产生疑问,是问题形成的前提。但是有的同学哪儿都是问题,原来清楚的也变模糊了。这时应让他们看小栏目,这些栏目的设置与教材知识点相关,或是紧密联系了学生实际。看过之后,启发学生问为什么?有的学生自己就解决了,也有的在进一步深入琢磨后也就不成问题了;但还有一部分学生解决不了的,这是同学们就处在问题情境中了。这些问题的形成,是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能培养学生的质疑和逆向思维能力。金融危机下,我们的理念是将“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创造”,在义务教育中,就需培养学生的创新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这是从探究问题开始的。

二、帮助学生知识问题化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直接交给学生答案不如教给其思维方法和技巧。在指导学生提问时,我告诉学生这样提问。

(一)同桌互考,把理解的地方变成问题。这是因为学生把知识问题化并非短期效应。在逆向思维能力形成前,应主动培养其意识。“意识支配行动”,只要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调动起提问的兴趣,主动性、积极性,对课本的知识结构,形成一个个问题。才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第三。把分的层提炼出问题;第四,配合视频。联系旧知,把问题具体化。在互问之前,我启发学生问题要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在我的启发诱导下。学生主动提问的精确率越来越高。期间,教师要巡视调动学生们发现疑问的足够兴趣并帮其建立起提问的信心和勇气。老师也从中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何乐而不为呢?

(二)把你不理解的地方变成问题,求助于同学和老师。在美国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当作教学的首要任务。从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摆脱对老师的过度依赖心理。不理解的地方,是学生深入思考后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学生懂的,我们不说或少说;学生深感疑惑的,我们应联系旧知,由因到果,若自己也疑惑,就问老师或查阅资料或上网,给学生讲清讲透,让学生彻底明白。并向学生道一声谢,因为,学生教会了先生知难不弃。很显然,学生要从学问提到发现问题并用语句完整表达出来。是需要老师点拨的。或用明知故问法;或反复强调关键词;或结合材料、文本资源,总之,若想要学生如你所愿。就需要老师课下深挖教材。认真研究学生,找准课上与学生对话的切入点,课上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从而科学系统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努力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最佳结合,让每一个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人生的需要与精神的愉快,是自身在课堂价值的实现。

知识问题化 篇3

用问题驱动课堂关键在于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在课堂的实施中应注重以下三点。

一、问题的设置

难度适中, 过易则不能很好地训练思维, 过高则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问题尽可能在本节课内容的基础上贴近生活, 暂且不论问题生活化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就全班学生来说, 即使基础不太好, 不太喜欢数学的学生也能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

二、提问的方式

问题给出之后, 老师在课堂上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提问, 对于简单的问题先让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回答, 有难度的问题尽可能多让几个成绩不错的学生进行相互补充着回答, 对于带有考查反应灵敏度的问题, 可实行抢答。

三、问题的解决方法

许多老师在课堂上给出问题之后, 不管学生问题的解决过程, 过一段时间就直接进行提问, 忽略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作用。对于较难的问题, 我通常在学生进行简单的思考之后让学生们停下来一块儿讨论, 指出一个明确的思考方向, 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对于中等难度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出一个大致结果之后, 再让学生们讨论定下一个最佳方案。

下面就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 谈谈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说明。本节为必修四第一章第一节任意角, 是一节概念讲解课, 因此在设置问题时应注重两点:1.开头, 开必修四的头, 开第一章的头。2.注重基础, 问题应从已知向未知转化, 因为初中学生已经接触到角。

过程展示:

一、教学目标

1.体验角的概念扩展的必要性, 理解任意角象限角的概念。

2.会表示终边相同的角。

二、教学重难点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三、教学设计

问题1:概括本册导引第二段内容。

(此问题用来开书, 本段内容主要讲本册书要给学生讲哪些内容)

问题2:叙述本册导引第三段内容。

(此问题用于开章, 本段主要讲第一章要给学生讲哪些内容)

问题3:看第一章章头图, 说明学习三角函数的必要性。

(让学生体会学习三角函数是有用的) 问题4:回顾初中角的概念及范围。 (本节课的导引问, 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

问题5:你见过生活中超出上述范围的角吗?

(此问题带有生活性, 比如体育名牌361°, 体操用语向后转体720度等等, 此问题照应教学目标1, 当理论不能满足生活需要时需要扩展理论, 怎么扩展角的范围, 由此引出下个问题)

问题6:怎么扩充角的范围, 何为正角、负角、零角。

(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转一周为360度, 则多转角就增大, 但转法不同角会一样吗, 由此引入正角、负角的规定)

问题7:何为象限角?

(注意强调为了研究角的方便, 为了有一个统一的“参照系”, 我们常把角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研究)

问题8: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所构成的集合如何表示?

(此问为本节课的重点, 注意引导学生先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 如α=45度, 最后再得到一个一般的结论)

问题9:写出终边在x轴非负半轴上的角的集合。

问题10:写出终边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

(问题9和10是对8的一个引申, 当α=0度时就是问题9了, 当α=0度或180度时就是问题10了)

问题11:写出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

问题12:写出终边在直线y=x上的角的集合。

(问题11和12是对9和10的一个引申, x轴上的角加90度就是y轴上的角, x轴上的角加45度就是直线y=x上的角)

问题13:看学案开头的教学目标, 你能说出它们分别针对以上哪几个问题吗?

问题14: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对本节所学的知识总结一下吗?

小学乐理知识趣味化教学策略 篇4

关键词:小学;乐理知识;趣味化教学

乐理知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是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乐理知识本身带有抽象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面对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乐理知识,许多小学生都会“敬而远之”,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小学阶段的乐理知识教学难度非常大。为了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乐理知识,需要进行趣味化教学,将抽象的乐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兴趣,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

一、设计游戏教学,让乐理知识教学充满乐趣

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游戏的热爱程度非常高,不管是哪个学科,采用游戏教学法必然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对于乐理知识教学来说,如果仅凭教师讲、学生听,就会让学生的注意力丧失,学生不愿意听、不想听,自然也就无法理解和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所以,小学音乐教学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变被动为主动,加强对乐理知识的认识。例如,在讲授音符及其时值时,可以采用歌谣的形式。教师在黑板上先将各种音符画出来,让学生描述一下音符的形象,很快学生就能了解到各个音符的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用歌谣的方式来描述音符:“全音符像鸡蛋,二分音符加条棍,四分音符是黑心,八分音符多条尾,十六分音符双尾巴”。对于小学生来说,充满律动和节奏的歌谣更容易理解和识记,再加上生动形象的描述,学生很快就能牢牢掌握音符的形状。再如,关于慢速、渐强、渐弱、原速的变化教学中,可以采用“坐火车”的游戏,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模仿火车,进行“启动、飞驰、渐慢、到站”动作演示,这样学生在快乐的玩耍中很快就理解了关于一系列速度、力度标记的含义。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快乐的乐理教学情境

如今,多媒体已成为现代化课堂的重要辅助工具,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于小学阶段的乐理知识教学来说,采用多媒体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这一点在新课标中有明确要求。多媒体具有让抽象知识变得生动形象的功能,从而创造有利于学生快乐学习的教学情境。在实际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乐理知识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演绎出来。例如,在关于各种音符及休止符的名称、形状、时值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因过多的音符知识而倍感压力,教师就可以将所有音符比喻成一个大家族,并用动画的方式展示出来。在这个音符大家族里,有爷爷、爸爸、妈妈、叔叔、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及自己等。爷爷年纪最大,头发掉光了,走路说话都比较慢,就像一个圆圆的全音符,音的时值最长,其他音符也按照这种方式进行一一介绍,将文字讲解和动画效果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像在听故事和看动画片,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的注意力会非常集中,教学效果自然明显。再如,关于切分音节奏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媒体情景,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这样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能够轻松认识和理解切分音节奏的意义。

三、采用交叉式教学,让乐理知识教学更加灵活

近年来,新课标一直提倡学科之间的整合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综合应用多学科的教学方法,学会交叉式教学,提高教学的厚度和广度。在小学乐理知识教学中,为了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可以适当地引用其他学科的教学元素。例如,在感受乐曲喜悦、悲伤、纯朴等情绪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美术的色彩教学法,红色代表喜悦、灰色代表悲伤、白色代表淳朴等,很容易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乐曲中的情绪。同时,针对乐曲中的加花,教师可以采用语文教学中的扩句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认识和理解。再如,关于切分节奏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舞蹈教学,让学生通过跳舞来感受节奏的魅力,从而很快就能掌握切分节奏的要领。可以说,在乐理知识教学中,通过引用其他学科的特点,往往能够借助交叉教学的优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通过学习乐理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虽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乐理知识教学占据的部分非常小,但是,学习乐理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教师长时间采用灌输式的理论教学方式,就会让学生对音乐学习失去原有的兴趣。在小学乐理知识实际教学中,趣味化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关键在于教师的巧妙设计和合理安排。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采用趣味十足的游戏、生动形象的动画、灵活多样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易学、乐学、善学中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

参考文献:

[1]贾俊.让小学乐理知识教学生动有趣[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4.

[2]金艳.激发小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积极能动性[J].北方音乐,2015.

知识问题化 篇5

一、知识产品与知识财产

知识描述人类的认识, 认识是反映一定思想和情感的信息。[5]知识的本质是信息。知识产品, 即知识性产品或知识形态的产品, 其在空间上就可以无限地被复制、传播, 他人可以与创造人同样的方式同时占有和使用, 先天不能被控制性占有, 亦不能被排他使用。物质产品则不同, 它不可能同时被不同的人所占有和利用 (共有除外) , 具有天然的可控性, 并能为排他使用。所谓财产, 康德认为, “一个外在的对象, 如果它的本体能够为某人要求是他的, 该对象便是他的财产。”进一步说, “外在的‘我的’财产是指在我自身之外的东西, 凡是对我随意使用它的任何妨碍, 就是伤害我或对我不公正, 就像侵犯我的自由一样。”[6]可见, 财产具有被独占使用、排他使用的本质。所谓知识财产, 即知识性财产或知识形态的财产。因此, 知识产品因不能被控制性占有、不能被排他使用, 天然不是一种财产, 当然也不属于知识财产。

洛克认为, ……他的身体所从事的劳动和他的双手所进行的工作, 我们可以说, 是正当地属于他的, 所以只要他使任何东西脱离自然所提供的和那个东西所处的状态, 他就已经掺进他的劳动, 在这上面掺加他自己所有的某些东西, 因而使它成为他的财产。[7]智力创造者对其创造出的创新性智力成果拥有不容辩驳的财产权, 或者说, 没有理由不在创新性智力成果上为其创造者设定财产权。[4]如果他不能收获, 他就不会去播种。[8]因此, 为了激励人们生产出更多的创新性智力成果, 必然要求外部力量为知识产品赋予知识财产的特性。正如登姆塞茨所言:“如果新智力成果能自由地被所有人利用, 如果在新智力成果上存在着公共的权利, 将会缺少创造这些新智力成果的激励。来自于这些智力成果的利益将不能被集中于原创者。如果我们为原创者授予一定程度的私有权, 这些智力成果将会更迅速地产生。”[9]

知识财产发生的外部条件, 是法律的确认。知识财产要获得法律确认, 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在客观上, 知识产品的具有效用性、稀缺性和可控性;二是在主观上, 财产观念由“有形的物”嬗变为“无形利益”[10]效用性指产品必须具有某种使用价值, 稀缺性指不是随处可拾, 可控性指可排他使用。知识产品已具备法律确认为财产的如下条件: (1) 效用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资产阶级在它最初一百年的统治中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使科学技术同社会生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 稀缺性。除了资本之外, 经营方式、科学技术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 创新的知识因为能够带来超额剩余价值而日益成为稀缺资源; (3) 具备法律确认的主观要件。罗马私法以“物” (包括有体物与无体物) 为客体范畴, 设计出以所有权为核心的“物权”制度;近代民法大大扩张财产权客体范围, 将有价证券、知识产品也作为交换的标的;现代民法对财产问题作出新的制度安排, 其客体涉及到一切可以作为财产看待的物质与非物质对象。[11]因而, 使知识产品成为知识财产, 客观上, 只需由法律赋予其可排他使用的特性即可。物品具有排他使用性, 即具有可控性。

二、知识产品财产化

财产化, 指使知识产品形成知识财产的过程。知识产品形成知识财产, 外部条件是法律赋予排他使用性, 内部条件是当事人积极生成。法律规定,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 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 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 都不得实施其专利。法律亦规定, 不得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其他人使用他人商业秘密。外部条件的满足只是一种财产资格的取得, 同时, 作为知识产品的创造者、生产者, 也必须遵守这种形成机制, 积极行为以使自己的知识产品形成知识财产从而被法律所保护。

(一) 专利化, 商业秘密化, 专利、商业秘密化的规则

一般而言, 一项技术成果, 当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时, 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申请专利注册。一是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受理处提出国内专利申请, 二是根据专利合作条约提出国际专利申请。专利具有地域性特征, 没有同期申请国外专利的话, 不得制止他人在国外使用;对于一些不宜采取专利保护或出于知识产权战略需要的, 具有实用性、价值性、秘密性的技术成果, 可以使其成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成为商业秘密不需要办理任何申请手续, 也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 只要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即可;对于一项可分解的完整技术或需一系列技术形成的产品发明, 可采取以商业秘密与专利相结合的方式保护。在同一技术上, 专利保护与商业秘密保护是不可能并用的, 因为如果选择前者就意味着技术公开, 而一旦公开就不再具备秘密性。但如果一种产品发明, 需要一系列技术, 或者一项完整的技术可以分解, 对于其中保密性差、能通过反向工程方法获取的技术可申请申请专利, 而将技术的核心部分, 如产品的配方、设计图纸、工艺程序等作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 或将一项完整的技术分解, 隐藏整体技术其他分别申报专利, 使他人不能从专利申请文件中得知整体技术, 从而达到既获得专利保护, 又没有公开整体技术的目的。

对于客观上既可采取专利也可采取商业秘密保护的技术成果, 如何选择保护形式?需要明白专利权、商业秘密权之利弊后理性选择。专利权优点在于独占性较强, 可以排除任何人在授予区域内擅自使用。但也有存在诸多不足和风险:首先, 时间有限, 期满成为公共技术;其次, 专利权享有以充分公开技术成果作为“对价”, 公开技术可能会造成他人在该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开发, 取得更先进的专利反过来制约专利权人;最后, 专利权的取得不是自动而要获得批准, 提前公布的程序会造成一旦申请未成, 就连获得技术秘密保护的可能也没有了, 该技术信息就将为公共产品。商业秘密权优点在于无期限性, 只要保密得当就可以无期限地垄断相关技术, 又由于保密的特点, 可以避免竞争对手对自己技术成果的追踪和改进, 有利于确立自身的竞争优势。其缺点在于, 首先, 独占性不强。它不能禁止他人反向工程求取, 更不能禁止他人独立开发获取, 而且, 他人将前述途径取得的技术成果申请并获得专利后, 商业秘密所有人只能自己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再者, 商业秘密只有处于秘密状态时才有保护的价值, 一旦公开, 就不再属于法律上界定的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权因公开而消灭。因此, 针对一项特定的技术成果, 高校应根据知识产权战略的需要加以审慎决定。一般而言, 如果一项技术成果, 很难或不可能通过反向工程获得, 或, 技术成果本身技术水准较低, “新颖性”或“创造性”不明显, 可专利性不是很肯定, 又或者, 技术成果属于竞争对手易绕过的创造, 高校可考虑以商业秘密的形式对其进行保护;相反, 一项技术具备可专利性特点且符合以下条件时宜申请专利:主观上权利人为了获取垄断地位或在于许可、转让;客观上技术本身比较容易被自主研发、仿制或反向工程获得, 且竞争对手难以绕过, 加之市场效益较佳、市场寿命较长。

(二) 专利化、商业秘密化的时间点

专利具有排他性, 又实行先申请原则, 专利化应及时申请以防被他人抢注成为他人知识产权。例如, 电话机专利, 28岁的贝尔比41岁的电气专家格雷早申请一个小时而蜚声世界;英国专利局授予的人造茜素专利权, 当时英国工业家威廉的申请仅比德国人的申请晚一天。又如,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 我国就有人发明了VCD技术, 并通过成立公司制造和销售VCD产品。由于没有对该具有先导性的技术及时申请专利, 以致很快出现了大量以低成本制胜的竞争企业, 不仅使公司研究开发和市场开拓投资无法收回, 而且完全丧失了通过专利保护控制市场的大好机会。更具讽刺意味的是, 后来随着VCD产品国内市场的饱和, 只得面向国际市场, 而此时国外跨国公司已在同类产品上部署了众多专利, 且通过专利池战略构建了严密的技术壁垒, 共同阻止我国VCD产品的低价竞争, 结果我国VCD出口企业因为“赤膊上阵”, 在与穿上了专利“铠甲”的跨国公司对垒中惨败。[12]但及时不等于尽早, 需要以适时为前提。关键在于技术成果的成熟程度, 不成熟而尽早申请, 可能不是好事。一般认为, 一项发明创造从得到实验室验证后到进入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或工业性实验之前, 是申请专利的最佳时机。

商业秘密要求秘密性、保密性。秘密性指不为公众所知悉, 属结果范畴;保密性指采取保密措施, 属行为范畴。如果创造人、生产人自己没有采取保密措施, 即使技术成果在客观上不为公众所知悉, 也不得寻求商业秘密权保护。换句话讲, 即使此时自己的技术成果被披露、被获取、被使用, 他人的行为也是合法的, 因为, 自己不是它的权利人。如果他人获取后继而采取保密措施, 他人即可成为商业秘密权人;如果他人获取后继而申请并获取专利, 他人不仅成为专利权人而且原创造人不得继续使用。因此, 选择商业秘密化保护的话, 不仅应及时而且应尽早采取保密措施。当然, 并不是说专利化根本就不需要保密。技术成果没有被申请专利前, 假定以任何形式公开成果 (存在不丧失新颖性的情形的除外) , 会因欠缺新颖性丧失专利保护的机会。只不过两者对保密要求的时间不同, 专利化只要求至申请日前, 商业秘密化要求保密的持续。

三、财产化固有风险防范

(一) 专利化的风险防范

如前所述, 专利化的固有风险主要在于公开后竞争对手的反制约以及未授予时成果的公共化。

防范前者: (1) 外围专利策略, 是指企业围绕基本专利, 开发与之配套的外围技术, 并及时申请专利, 获得专利权的一种战略。最初目的在于形成外围专利屏障使他人基础专利失灵, 从而突破技术垄断, 变被动为主动, 实现以小制大。因为没有这些众多的外围专利, 基础性专利就不能具体实施, 这样就可以迫使双方形成交叉许可。当然,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外围战略策略也完全适应于拥有基本专利的、技术和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予以适用, 甚至可以被作为对企业基本专利的重要保护手段。[12]权利人可围绕自己基本专利开发配套的外围技术并一并申请专利, 以抵御他人对基本专利的进攻; (2) 收费门策略。先对包含竞争对手技术在内的技术作综合分析研究, 从中发现以后的研究方向。然后再具体研究、预测以后的发展趋势。最后, “跳过”目前的研究阶段, 抢先提交专利申请, 将下一研究阶段可能出现的新技术以非常宽的权利要求加以覆盖———即使对采用这些新技术的产品结构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13]一旦专利申请获得批准, 对与自己获得的专利相关的工业领域来说就可以像是高速公路收费门一样, 当实际的产品发展到自己的专利水平时, 要求“路过”自己的专利时交纳“过路费”。[14] (3) 反绕过策略。由于专利侵权实行的是全面覆盖原则, 缺少权利要求记载的一个或多个技术特征, 就应当认定其没有侵犯专利权。因此, 在实践中, 放弃或改变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某一个或者某一些技术特征的省略部件、使用新材料、改进技术原理等方法, 均是竞争对手常用的绕过他人专利避免陷入专利侵权风险的策略。为防止他人实施“绕过策略”对付自己的专利, 权利人可以实施相应的反绕过策略, 对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绕过策略加以考虑, 然后对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适当修改, 以使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尽可能扩大, 将专利保护范围扩大到竞争对手可能想得到的技术范围。[13]

防范后者, 主要在于科学评价技术的可专利性。可专利性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而言, 即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造性要件是专利授权实质要件中最重要的要件, 同时, 创造性的判断更复杂, 受审查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 实践中大部分发明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都是针对创造性的问题发出的。根据《专利法》第22条第3款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30条的规定, 具备创造性的发明, 应当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专利审查指南》第2部分第4章2.2、2.3和3.1规定, 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是指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是非显而易见的。发明有显著的进步, 是指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能够产生有益的技术效果。可见, 我国专利法律法规的创造性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需要以“非显而易见性”解释;另一部分是“显著的进步”, 体现为“有益的技术效果”。这两部分是并列关系, 不可或缺。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反映的是发明的质的特征。即发明的技术方案同现有技术相比, 不是通常人们所理解的简单的小改小革, 而是具有本质上的区别:这种本质上的区别是发明人创造性构思的结果, 是非显而易见的。[15]实际上, 发明创造性的判断复杂, 主要难点就在于确定是否具有显而易见性。《专利审查指南》规定判断发明专利申请是否显而易见可以按照以下三步法进行: (1) 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2) 确定发明的区别特征, 并根据区别技术特征能达到的技术效果; (3) 判断现有技术整体上是否存在某种技术启示, 即现有技术中是否给出将上述区别特征应用到该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以解决其存在的技术问题的启示。如果有, 则是显而易见的, 发明无创造性;反之则有创造性。

(二) 商业秘密化的风险防范

商业秘密化的风险在于秘密权利因公开而消灭。因此, 采取保密措施不仅是商业秘密权取得的方式, 也是防范商业秘密权消灭的唯一路径:一种是权利人在自己的管理权限内采取保密措施, 如使用保密设备和保密技术、保密制度等;另一种是与交易相对人或员工签订保密协议、竟业禁止协议, 进行保密教育。因为造成商业秘密失密的因素中很大比例都是在职或离职员工有意或无意的造成的, 现实中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竟业禁止协议成为最主要的最常见的保密措施。签订保密协议可以与所有人员签订, 包括员工及相关的交易人、合作人、接触人。竞业禁止协议签订有特别规定: (1) 签订主体仅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2) 与以上离职人员签订时, 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补偿, 且限制年限不得超过二年, 否则, 协议无效。关于竞业限制补偿的标准, 目前尚没有全国性的法律规定。例如, 《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规定, 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的补偿费, 按月计算不得少于该员工离开企业前最后十二个月月平均工资的二分之一; (3) 可以约定违反竟业禁止义务时的违约金条款; (4) 禁止就业的范围仅是, 禁止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就业, 包括自己直接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

专家评点

基于技术创新的知识产品财产化问题研究

曹全来, 祖籍河南省社旗县, 中共党员, 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制研究室副主任、广西依法行政研究会会长,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吉林大学博士后,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中国法学会会员、全国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会理事。已出版专著《中国近代法制史教程 (1901—1949) 》、《历史、理论与实践:中国国情与司法改革》等4部、合作10部, 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200余万字。

智力成果或知识产品的法律保护问题, 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硬实力的重要连接点。保护智力成果, 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当前, 我国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加强, 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力度在逐渐加大, 知识产权的立法、执法和司法制度都得到重视。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知识产品财产化, 即智力成果法律保护的问题, 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从历史上看, 我国缺乏知识产权保护, 特别是智力成果的文化传统。近代从西方引进知识产权的法律, 从某种意义上助长了“科学”的概念。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 西方经济学对产权的研究和贡献, 共同推动了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在中国的长足发展。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相关法律制度得以完善。

另一方面,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 专利执法问题, 大量侵犯专利权的案例比比皆是, 假冒伪劣产品大行其道;一些专利权人并不懂得如何行使权利;在司法方面, 国内探索多年的知识产权审判方式改革, 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亦未能在制度层面建立统一的机制, “三审合一”基本上还处于试验阶段等等。技术创新必须与法律制度结合, 才能保护技术创新的热情, 保持创新的活力。要解决这些问题, 除了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提升为制度成果, 还应在理论层面深入探索。例如, 制度经济学如何区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等等, 这对于专利的形成、许可, 以及商业秘密等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以及司法保护机制等等, 都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陈群峰, 法学博士,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多年来, 独立或参与著有《离婚利益协调机制研究——财产、子女及其他》、《审判视野下的公司诉讼研究》、《民法案例教程》、《亲属法与继承法》、《物权法原理与案例教程》、《合同法教程》、《新合同法条文精解和典型案例》、《商法学》、《经济法实务》等著作与教材, 并发表专业论文几十余篇。

知识产品财产化是知识产品取得法律保护的前提, 是激励创造人从而提升技术创新的基础。当然, 知识财产的形式有著作、商标、专利、技术秘密, 而与技术创新相关的知识财产主要是专利和技术秘密。

因此, 文章选择从专利和技术秘密视角探讨基于技术创新的知识产品财产化问题, 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首先, 文章指出, 知识财产发生的外部条件, 是法律的确认。知识财产要获得法律确认, 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在客观上, 知识产品的具有效用性、稀缺性和可控性;二是在主观上, 财产观念由“有形的物”嬗变为“无形利益”。知识产品财产化是指使知识产品形成知识财产的过程。而知识产品能形成知识财产需要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的结合。外部条件是法律赋予排他使用性, 内部条件是当事人积极生成。外部条件的满足仅是一种财产资格的取得, 而作为知识产品的创造者、生产者, 还必须遵守这种形成机制, 积极行为以使自己的知识产品形成知识财产从而被法律所保护。另外, 文章还进一步分析论证了专利化与商业秘密化对保密要求的时间不同, 专利化只要求至申请日前, 商业秘密化要求保密的持续。商业秘密要求秘密性、保密性, 因此, 选择商业秘密化保护的话, 不仅应及时而且应尽早采取保密措施;同时指出, 专利化也需要保密, 因为技术成果没有被申请专利前, 若以任何形式公开成果 (存在不丧失新颖性的情形的除外) , 会因欠缺新颖性丧失专利保护的机会。最后得出结论, 专利化的固有风险主要在于公开后竞争对手的反制约以及未授予时成果的公共化;商业秘密化的风险在于秘密权利因公开而消灭, 故采取保密措施不仅是商业秘密权取得的方式, 也是防范商业秘密权消灭的唯一路径。总之, 文章思路清晰, 观点也较为鲜明, 但从文章的选题看, 有偏大之嫌, 建议选择其中一个角度进行深入地分析论证, 这样会避免文章内容过于分散, 结构逻辑性不够紧密的问题。

徐阳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博士,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后,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兼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院长助理 (挂职) 、中国人民大学财税法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破产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担任《月旦财经法杂志》执行主编。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等部级科研项目3项, 在《法学家》、《法学》、《环球法律评论》、《税务研究》、《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出版专著1部、合著和参编教材近10部。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公司破产法、财税金融法。

该文题为知识产品的财产化, 探讨的是知识产权领域一直热议的话题, 包括知识产权究竟是否可归入财产权范畴、为何要探索知识产权的财产化、知识产权的财产化如何可能、财产化后形成的知识财产如何防范因此而生的风险等重要问题。文章选择基于技术创新知识产品进行分析, 分析了知识财产专利化、商业秘密化的具体选择规则、生成时间点, 这是文章的亮点所在。

文章提出使知识产品成为知识财产, 外部条件是法律赋予排他使用性, 内部条件是当事人积极生成, 外部条件的满足只是一种财产资格的取得。同时, 作为知识产品的创造者、生产者, 也必须遵守这种形成机制, 积极行为以使自己的知识产品形成知识财产从而被法律所保护。文章最后关于财产化固有风险的防范, 让命题回归到理性层面。诚然, 知识产品财产化, 具有其积极意义, 但因此而生的固有风险却是各国法律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例如, 知识产品专利化的固有风险主要在于公开后竞争对手的反制约以及未授予时成果的公共化。为此, 对专利权人, 则不得推出外围专利策略、收费门策略、反绕过策略等技术战略, 对于国家, 则希冀通过专利法来界定“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显著的进步”, 突出其可专利性;并通过专利审查机制, 来确保可专利性的实现。

知识问题化 篇6

怎样将数学核心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成儿童可以接纳的教育形态,让儿童在探寻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以核心知识为主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实现对数学本质特征的领悟?笔者以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应该精心配置一些具有启迪性、探索性、反思性的问题,把数学核心知识“问题化”,深化数学理解。

下面,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用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为例,谈一谈核心知识问题化的路径与方法。

一、紧扣教学内容,配置具有启迪性的问题

所谓启迪性,就是通过问题解决过程的探索和结果的获得,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更多的思想方法,并能发现问题的本质与规律。

[片段一]关系匹配

1. 根据问题想条件

(1)_________,买5本笔记本花了多少钱?

(2)_________,大米和面粉一共多少元?

2. 根据条件想问题

(1)买了4块蛋糕,每块10元,_________?

(2)每支铅笔2元,_________?

(3)买了4条裤子,每件衬衫60元,______?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紧扣学习内容,精心设计了旨在厘清条件和问题相互关系的问题,不但让学生深刻理解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而且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只有一个条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例如问题(2);即使有两个条件,如果不相关联也不能解决问题,例如问题(3)。

二、抓住问题解决,配置具有探索性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数学学习总是带有完成老师交代任务的性质,具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与被动性,缺乏学习兴趣。为改变这种状况,老师可在适当的时候配置具有趣味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创设具有感染性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片段二]诱发冲突

课件出示例题1: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

(指名读出题目,然后黑屏隐去条件)

师:你能说出有哪些已知条件吗?

(生口述记得的条件,发现没说全。)

师:为什么呢?

生:条件多,乱。

师:嗯,是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整理一下?

(生尝试整理信息。)

实际上,在学习“列表”策略之前,学生也能根据已有经验解决本课时例题所提出的问题,但是他们多是凭经验而为,解题思路比较无序。面对这样的教学起点,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告诉学生解决问题要用列表的策略整理信息,那么学生不但不能体会到列表的好处,还会容易产生抵触的情绪。

要让学生形成并掌握列表的策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列表的好处,激发学生寻求策略的需要。如上节中通过多媒体黑屏让学生原原本本地叙述刚刚看过的信息,这时,冲突出现了——条件太多,排列无序,根本不可能记全!破解困惑的欲望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片段三]优化策略

(将全部信息再次打乱。)

师:如果小芳一开始提出这个问题(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我们能够像刚才那样快速地解决吗?

生:信息多、有点乱……

(师随机将桃树和梨树的信息板挑出,对应放好如下:)

桃树梨树

3行桃树4行梨树

桃树每行7棵梨树每行5棵

师:给这些信息加上表格线会更清楚哦!

师:看看这儿的表格,你觉得怎么样?还能再简洁一些吗?

生:少写一点字,比如桃树这一列下面就不要再写桃树这两个字了。

师:那把“每行”也去掉吧,行吗?

生:……

师:看来,能省则省,不能省则不省。如此一来,列表就更简洁、更实用了。

有的教师在新课上为降低难度,直接出示表格让学生填写,学生在练习时也依样画瓢,先画表格,填了不合适又擦去,如此反复。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意识到分析条件与问题是与列表整理同步完成的,没有对条件问题的整理,怎能形成表格。为此;在教学时,教师细化了表格的出示过程,学生明白了整理信息要有用之后,让学生思考如何列表整理,要分几行,第一行写谁的信息,第二行写谁的信息,这样就让所整理的信息对应了。教师在板书时简化书写内容,最后加上表格线形成表格,这样就形成了优化的策略,从问题出发,列表整理有用的信息。

三、着眼经验提升,配置具有反思性的问题

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核心知识教学的终点,教师还应该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觉调用原有的数学经验来解决问题,通过经验的应用促进经验的优化,形成经验从积累到应用再到提升的良性循环,有助于新经验被纳入原有知识结构,实现经验层次的提升和优化。

[片段四]回顾反思

师:怎么才能知道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呢?怎么检验?

生:把41棵看成已知条件,把表格中的一个信息板拿走,现在我们回过来再算这个量,如果能算到就是对的,如果算不到就有问题了。

师:看来,列表在检验阶段也有用处,那我们试试看,先试这个(拿走“3行桃树”),在空白的地方写上“?”

验算:5×4=20 (棵)41-20=21 (棵)21÷7=3 (行)

师:接下来拿走“4行梨树”,再次验算。

生:每一个条件都可以作为验算的结果,所以不止一种验算方法。

师:刚才我们解答了两个问题,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相同的地方都是先分别求出每种树各有多少棵

生:都是先列表整理信息

生:根据不同问题列表整理的信息不一样

师:回忆一下,我们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

生:列表整理信息

生:分析数量关系

生:解答并检验

(师及时板书: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并检验)

师:(指着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所要经历的一般步骤。

当学生沉浸在成功的体验中时,教师让学生说说两个问题分别是怎样解答的,比比解题过程有什么联系。学生从中会有许多体会,普遍认为列表便于整理解题信息和便于分析数量关系。这样就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解题思路,感受列表整理条件有利于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方便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实体会到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四、结合生活实例,配置具有趣味性的问题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与维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可谓方法多样。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更多的是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着年级的增高、年龄的增长,这样的教学形式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中、高年级学生随着阅历的提升,在教学中设计一些与他们密切相关的熟悉的实用性的问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片段五]学以致用

1.

八桥小学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45人;五年级有4个班,每班48人;六年级有4个班,每班49人。

(1)四、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四年级比六年级少多少人?

2.

小磊逛了一天书店,买了3本工具书,10本连环画,8本故事书。已知每本工具书售价18元,每本连环画售价3元,每本故事书售价5元。

(1)买工具书和故事书一共用去多少元?

(2)买连环画比买工具书少用去多少元?

3、

张老师买2件长袖衬衫一共用去270元,买3件短袖衬衫一共用去180元。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多少元?

在上面的片段中,教师通过学生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同学、自己的老师所经历的一些实例感受到真实性与代入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策略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策略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不断地增强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并最终引导他们领悟到:不管题目如何变化,我们所掌握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却始终有用,这也是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灵魂。

综上所述,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从核心知识中提炼层层深入的问题,以问题引领数学知识框架的建构,促进学生数学认知水平的提升和数学素养的发展。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应该精心配置一些具有启迪性、探索性、反思性、趣味性的问题,把数学核心知识“问题化”,将数学核心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成儿童可以接纳的教育形态,让儿童在探寻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以核心知识为主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实现对数学本质特征的领悟。

浅析语文知识的情境化教学 篇7

有学者将语文知识教学与语文课的人文性截然对立起来,认为语文知识教学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实际上语文知识教学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淡化甚至排斥语文知识的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目前,不少语文学界的工作者一再呼吁应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虽然如此,20世纪学术研究中留下来的两大问题——“语文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语文知识的有效教学”依旧是争论的焦点,这两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语文知识长久以来没有明确的定论。

对语文知识的类型进行明确分类,提供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有效的语文知识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以往的研究讨论也对语文知识的类型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划分,但忽略了不同类型的语文知识所承担的课程功能和课程目标的差异、不同性质的语文知识所需要的教学设计、不同的客观事实,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做法致使课堂陷入了讲与不讲、讲多与讲少的泥沼中。

“语文知识”概念是一个历史产物,是随着语文课程自身独立化而出现的一个名词,随着语文课程的不断发展、调整而变化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语文知识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对语文知识的认识,不能脱离这种历史的境遇。关于语文知识,过去有一个所谓“八字宪法”的表述,即“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字宪法”是语文知识在教学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是一种描述性而非类型化的表达方式,是教师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所教的语文知识的一种经验式的总结,它并没有具体论述分类的原因,也没有揭示相互之间的关系。

国外研究方法的引入,为我们划分语文知识类型提供了参考。现代认知心理学将语文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这种语文知识类型的根本视域和立场是学生,符合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活动宗旨,并有效结合了课程与教材目标。“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是什么”的知识,它是人们对事物的状态、内容、性质等的认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它是人们关于活动的过程和步骤的认识。“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学习的策略的知识,即如何确定“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在学习活动中,它表现为,学习者能明确认识自己面临的学习任务,知道自己目前学习所达到的程度,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省和调节。学习过程由学生自己进行调控、领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首先应研究教材,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不同的语文知识类型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7年的“语文大讨论”,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知识的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语文知识教学的地位由原来的霸主地位渐渐退居次要的从属地位。2000年的初高级中学语文大纲大大简化了语文知识的内容,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只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课文四个方面设计教学内容和要求,语文知识没有单独列出。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实现了语文课程目标的战略性转移,在基本理念中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法、修辞不作为考试内容”“评价学生阅读诗词和浅译文言文,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此,彻底摆脱了传统课程过于重视语文知识传授的倾向,实现了语文知识教学的转轨。

此次标准最大的变化是没有把语文知识作为一项单独的目标提出,其指导思想是“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把系统的知识转变为有用的知识,变知识的掌握为知识的运用,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让知识的掌握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同时对语法等基础知识作出不作考试的要求。”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知识放在附录部分,语文知识的地位进一步被削弱。语文知识教学出现进一步淡化的趋势。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知识教学的淡化,实际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知识内容也相应减少,先是逻辑知识被取消,然后是语法教学被淡化,再次是修辞知识被淡化,最后是词语教学被忽略。语文知识地位和要求的变化,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求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变化。

得当的教学方法对语文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一直是教学研究的重点。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再把语文知识作为一项单独的目标提出,不主张系统地讲授,而是将必要的语文知识分散到阅读和写作目标中,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在这一要求下,实现语文知识的课堂情境化教学尤为重要。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语文知识主要以概念性质的陈述性知识为主,在课文的课后补白部分安排了较少的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分布于课文注释和课后研讨与练习部分,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主要以记忆为主,但这种记忆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有意义式记忆。人教版教材在编排这部分语文知识时,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编排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语文知识,以初中第一册课文《春》为例,这篇课文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运用了大量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生机盎然。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编排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一知识点,在这之前,学生接触过大量的比喻句式,但对“比喻修辞手法”的准确定义模棱两可。在涉及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应抓住课文中的例句,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环境中去体会。例如“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句话,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带动学生一起去描绘这幅画面,把抽象的定义化解为具体形象的例句,加深学生的记忆。在进行词语教学时,语文教师也可将学生置于一定的环境中,例如在教授“张皇失措”这个词语时,教师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这一词语表现的情态,学生不但记忆深刻还能在各种情况下灵活运用该成语。一种知识得以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式的使用,以体验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方法是提高陈述性知识效度的重要策略。

鼓励学生运用这些陈述性知识,将静态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程序性知识,在运用中掌握陈述性知识,完成知识的迁移。人教版教材的阅读板块中,在“课后研讨与练习”部分,安排了很多“仿句”题型,模仿课文中的句型仿写句子,这是学生内化陈述性知识的一种方式,即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此外,通过“写作”板块,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是运用语文知识的途径之一。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要求学生能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对文本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验,一定的策略性知识是学生能独立体验和理解文本的基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渔”就是一定的“策略性知识”,即思路和方法,例如在教授说明文《故宫博物院》时,教师主要采取引导探究的方法,设计问题,让学生独立沿着浏览路线一层层剥开其中的“策略”,即本篇说明文所用的说明方法。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以达到深入策略性知识的“元认知”和实现学生对认知过程的自我调控,全面地理解知识生成的过程并对自身某部分的认知进行新一轮的修正和建构。

语文知识教学的淡化而非语文知识教学的弱化和边缘化,缺少了语文知识,学生就失去了独立体验、感悟文本的认知基础,语文教学将变成一个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的过程。教师将语文知识教学融入语文教学的整体实践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灵活掌握语文知识。教师适时提示知识在情景中的相互关联性,使学生对复杂的内容领域形成灵活而丰富的理解,实现语文知识教学的情境化,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秀芬.构建语文课堂知识生成观[J].语文教学之友, 2011 (11)

[2]王荣生、李海林.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

[3]黄伟.语文知识教学的更新与重建[J].中学语文教学, 2007 (11)

[4]王丽.中学语文知识教学的现状反思和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2009

[5]何凤.人教社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知识类型及结构分析[D].西南大学, 2010

写作教材中知识的过程化呈现 篇8

一、现有写作教材知识的呈现特点

20世纪30年代, 我国就出现过几套以写作知识为线索的著名教材。一是孙俍工编写的《国文教科书》, 以“文章做法”知识为主;一是傅东华主编的《复兴中学国文教科书》, 以文体知识为主线, 构建了“记叙、抒情、说明、议论、应用”的基本训练框架;一是叶圣陶、夏丏尊主编的《国文百八课》, 将文体、文章、文法、修辞知识与阅读贯穿起来。这些教材的知识编撰体系, 为写作教学奠定了基础, 并影响至今。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的知识观, 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的原因, 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 因此又称为描述性知识。这类知识一般可以通过记忆获得, 因此也称为记忆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 用来说明学习者“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它实际上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 因此, 也称为操作性知识、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就是有关学习策略的知识。 “学习策略作为一个学习的执行监控系统, 它是由学习方法、学习的调节和控制、元认知三个层面的要素组成的。其中, 学习方法是学习策略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元认知是学习策略的核心, 学习调节和控制是学习方法和元认知的‘中介’环节。”[1]

从这一角度审视我国写作教材中所呈现的写作知识, 一般以陈述性知识为主。如写作态度习惯的知识:“用心感受生活”;文章技法知识:“叙事要有波澜”;文学体裁方面的知识: “小说的特征”, 等等。在教材中, 这些知识有时以知识短文的形式呈现, 有时会在范文分析点评中出现, 还有的以小贴士、链接等形式呈现。总体上具有系统完整、笼统模糊、简要浅显的特点。 这些陈述性知识教给学生静态的写作规则、原理、概念及经验, 作用在于帮助识别某类写作的特征与规律, 但对于写作实践却往往显得无力, 难以提供更明确、更实用的操作性指导。这种无力表现在学生往往明白“要这样”, 却不知道“怎样才能这样”。

现行中学写作教学一般写前有指导, 写后有讲评, 但最关键的写作过程, 教师的指导却常常缺失。这与教材中写作知识的呈现方式有密切联系。写作课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 教材中的写作知识的呈现方式就必须改变, 其中,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知识的过程化呈现。知识的过程化呈现, 表现在关注知识的动态呈现而不是静态分类, 关注怎样把知识转变为学生习得的能力而不是传授知识的系统框架, 关注学生写作行为的引导而不是进行知识概念的辨析。

二、教材写作知识的过程化呈现方式

教材的编撰是为解决师生的教学问题服务的。但是, 写作个体的差异很大, 学生的写作困难不尽相同, 且解决这些写作难题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因此, 写作知识不应该追求面面俱到, 而应聚焦核心问题, 选择核心知识呈现。这些知识必须高度简约, 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否则学生将陷入写作的知识学习而忽略写作本质是实践学习。因此, 写作知识的选择应该目标明确, 重点突出, 简明扼要, 直指关键, 强调过程, 容易操作, 重在习得, 融入实践。具体说来, 有以下方式。

1.变陈述性知识为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可以为实践技能的形成定向, 直接指导技能的练习和形成。程序性知识教给学生的是动态的步骤、过程、方法、策略。 程序性知识常常和策略性知识结合在一起。写作课需要程序性知识指导学生的写作技能练习。以“修改”的写 作知识为例。

沪教版关于“修改”的知识呈现如下:修改的重要性, 修改的范围和程度, 修改符号介绍。整个专题关于修改的知识只是告诉学生“你要从***方面改文章”, “改成什么样”, 至于怎样才能改成那样, 学生并不清楚。

国外某写作教材提供的关于修改的程序性知识如下:

修改分两步———第一步:发现问题, 第二步: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离不开批判性的阅读。阅读可以是自己阅读自己的作 品, 也可以让别人 (同伴、老师、朋友、父母或者其他能够给你的文章提供帮助的人) 阅读。读自己的和阅读别人的文章, 所使用的策略是不一样的。使用什么策略, 要根据不同的文章类型与写作目的而定。 [2]

这段话有三个知识:修改的步骤、谁是修改者、修改的目标。语言简要。为了让学生清楚再次阅读作品时应该怎么做, 教材继续提示:

发现问题分四步:

———获得总体印象 (重读、写梗概) 。

———列表修改, 拿一张纸, 左边写这类文章的基本特征 (如叙事的基本特征包括故事、场景与人物、自传的意义、结构, 右边留空白写对照文章后发现的问题) 。

———分析自己作品的基本特征 (写出问题) 。

———研究批评性的评论 (尤其是别人的评论, 一定要保持客观的态度) 。

根据这些提示, 学生很清楚自己每一步该做什么, 怎么做。

2.知识以多 样 形 式 分 散 地 呈 现 在 整 个 写 作教学 活 动 的 过 程中

(1) 知识以扼要概括的语句分散呈现在各个写作环节。写作的主要环节有:计划、构思、起草、创作、修改。知识可以呈现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中。用导语形式把知识呈现于计划 环节, 起总说作用, 提纲挈领, 可以明确学习核心要素。在范文分析中点出知识, 可以对前面的总说做更具体细致的解说, 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还可以用小贴士、链接等形式把知识及其运用过程中的一些细微之处和注意事项在修改环节再次呈现, 起到巩固效果。当然, 用语一定要简明扼要, 要言不烦。

(2) 知识以操作建议的形式呈现在导学 (写) 活动中。知识如果变成写作的操作性建议, 那么反而换了一种模样, 让人不自觉地接受。如讲“叙述的顺序”时, 可以这样设计:

时间顺序可以使读者一步一步地把握事件的发展。简略列出你要讲述的顺序。遵循以下建议:

①从最先发生的事件开始, 然后按时间顺序继续。

②使用“其次”、“然后”和“最终”这样的词语使顺序尽可能清晰。

③避免时间顺序上的变换。

(3) 知识以形象直观的图形呈现在构思环节中。图形往往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 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此外, 图形往往能显示知识间的结构化关系, 更有利于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关系中把握知识点, 启发学生作更有深度的挖掘。

在构思环节, 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厘清思绪, 清晰地呈现文章脉络。

(4) 知识以问题的“变式”呈现在练习中。 知识以问题呈现, 在内容上避免了与知识短文的重复, 达到了自测的效果。而且, 问题本身就具有操作性和行动性, 以问题探究代替知识的归纳总结, 更有利于学生自觉主动地展开言语实践。如下面这道写作练习设计就是以问代说, 很有启发性:

哪种视角、语气和风格是我所要创造的这种类型的文本最合适的选择? (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客观/主观;严肃的、讽刺的还是诙谐的、机智的, 等等) , 带着答案, 改写下面这个故事。

(5) 知识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在评改标准中。把知识变成评改标准, 放在修改环节, 可以帮助学生再次巩固复习知识, 并强迫学生不自觉运用这些知识修改文章, 这就是很好的实践。并且, 设问后放在表格中, 可以对一些非主要学习目标的细节做补充, 完善前面的主要训练点。

作者:

三、写作知识的过程化呈现的意义

教材写作知识的过程化呈现必将带来课堂教学的改变。教师不再高谈阔论, 而是着眼于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学生不再茫然于眼高手低, 而是在写作过程中习得知识, 并最终把这些知识融入写作实践, 提高写作能力。此时, 写作教学将发挥应有作用。

摘要:我国现有写作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一般是以静态地呈现陈述性知识为主, 这虽然能帮助学生识别一些写作特征与规律, 但对于学生的写作实践却往往显得无力。教材知识的过程化呈现有助于把知识融入写作实践, 更具有操作性和有效性。具体呈现方式为:变陈述性知识为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以操作建议、图形、问题变式、表格等多样形式, 分散地呈现在整个写作教学活动环节中。

关键词:写作教材,知识呈现,过程化

参考文献

[1]韩雪屏.审视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J].语文建设, 2002 (5) :11-13, 18.

知识问题化 篇9

【关键词】课程意识 文化相对主义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正确的课程意识。要形成正确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知识权相对化”的问题。

全球教育范式已经转变,学习者成为教学中心。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以学定教”,可谓顺应潮流。事实上,重学甚于重教原本就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特点;如何处理学与教的关系,有可资借鉴的极为丰富的历史经验。但是,在外来理论的强势影响下,“以学定教”还没有充分吸收传统教育精髓,就已经感染上文化相对主义带来的“知识权相对化”的弊病。

文化相对主义思想主要来自启蒙运动的反对者,他们认为不同的集团对世界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方式,不再相信客观知识的权威性。“将知识等同于人们从零星经历中获得的洞见,这一倾向使人们无法拿出一个有意义的共同标准,来衡量是否拥有知识。通过把知识细分为各种知识,知识分子的地位被削弱了。”[1]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化相对主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将知识权相对化的倾向也越来越强烈。这“对教学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在,许多教育家认为经验知识与理论知识有着相似的地位。文化相对主义学说促进了那种鼓励以庸人态度对待知识的教学理论的繁荣。……在学校里,儿童的主观经历被赋予了相当的权威。……教师的职责不是传授这一经验之外的知识,而是发展孩子们已经具有的洞察力,使其发挥出来。……对儿童的特殊经历的颂扬在学校教科书中得到系统的贯彻,联系现实是教科书的主导风气。”如此一来,“教育体系不是尝试通过挑战和压力来激励儿童,而是致力于使他们感觉舒适。”充分照顾儿童的情感需要,关心提高或保持儿童的自尊和自信,固然是好事,但刻意避免挫折教育,专注“私人知识”的建构,忽略“公共知识”,动摇教师闻道在先、术业专攻的权威地位,则未免有些不妥。且不说此举容易使社会陷入弱智化的尴尬境地,不利于培养有担当、负责任、尽义务的现代公民;就算我们承认“知识权相对化”具有合理性,屈从于儿童的自然需求,这种教育最终也难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不利于人的社会化。“对个人来说有意义的认可是与成就感联系在一起的。被制度化的权利从来不能满足对被认可的渴望——它仅仅刺激个人要求更多的保证,保证能得到尊重。”[2]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层次的需求,这一点马斯洛已经做了相当详细且已得到普遍承认的阐释,无需赘述。

“以学定教”的倡导者和拥护者虽然未必是文化相对主义者,但“知识权相对化”的思想却伴随“以学定教”而经常出现。如今,由这种思想产生的弊端在国内也已经屡屡可见,甚至左右了一些教师的课程意识。

这里可以举一个较为典型的例证。几年前,有一位语文特级教师在参加完国务院参事室召开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座谈会”后,在较有影响力的报纸上发表了一篇评论,呼吁“教材编写要听听学生的反映,了解学生到底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语文教材要注入时代的源头活水,要跟上现代中学生阅读的阳光心理!”在文章中,这位教师声称“语言太深奥,距离自己的时代太远,学生当然不喜欢”。言下之意,他的学生不喜欢的十篇课文,如《咬文嚼字》《改造我们的学习》《拿来主义》《简笔和繁笔》《离骚》《纪念刘和珍君》《逍遥游》《祝福》《柳毅传》《〈物种起源〉导言》,都应该从教材中全部删除。

在他看来,“儿童不必面对对他们的经验来说陌生的形象和观念”,学生的主观经历和感受才是最权威的尺度。如果真像他认为的那样做的话,那么,我们的语文教材就只能收录学生喜欢的文章了。这就等于承认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知识结构和相对客观的判断能力,既不需要不同的知识和经验,也不需要通过阅读深奥的文本来锻炼逻辑思辨能力、鉴赏能力。持有这样的观点,表明他没有认真思考过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区别与作用,不承认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不承认作为教材编写者和教师的权威身份与能动作用。

这是对现代课程理论的严重误解。“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也强调“学习经验”的重要性,认为学习经验是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体行为而发生的;决定学习质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但与此同时,泰勒还明确指出教师具有重要职责,即构建适合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各种情景,以便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显而易见,泰勒的学习经验取向有别于“知识权相对化”的观点。虽然出于建构新型课程理论的需要,泰勒并没有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但他绝没有否认这一点。在分析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适合这种能力的各种情境、提供有意义的经验方面,教师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毋庸讳言,为了转变教育范式,贯彻“以学定教”原则,新课程改革在理论宣传和实践指导层面,有点过度夸大“学习经验”和“学生的学”的重要性,使一些人对新课程理论产生错误认知,客观知识和教师在某些方面的权威性遭到质疑或贬低。“客观知识都没有享受到文化上的有力承认”,教师的权威性也就可能荡然无存。来自外界的轻视,已经给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教师自身对知识权相对化的承认,对神圣职责和权威地位的放弃,将会更加严重地影响到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正常发展。

斯托特在《好感觉课程》中指出,教师不能毫无原则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渴望,“学生将无法得到他们需要的教育,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智慧来判断他们应该需要什么样的课程。”富里迪也说,“学院教学——不同于语言学校所提供的服务——并不追求提供顾客想要的东西,而是试图提供学生应有的东西”。提供学生应有的东西是教师的天职,体现教师这个职业的根本意义与终极价值。能否提供学生应有的知识,能提供多少这样的知识,能否有效地提供等等,则是衡量教师专业能力的标杆。教师对此应该有非常清醒的体认,进而形成正确的课程意识。

只有在这种课程意识的指导下,教师才能重新认识和区分不同类型的知识,尊重学生的经验和感受,引导学生进行“私人知识”的建构;同时,特别重视教导他们尊重、接受并尽可能地开拓、丰富“公共知识”,推动“智力升华”(intellectual clarification)和文明进步。只有这样,才能纠正“知识权相对化”的流弊,重树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权威性。

当务之急是教师要重建自信,不但面对学生时要自信,在各种理论面前也要有自信,勇于甄别理论并积极实践,在实践中检验、修正理论,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积极学习外来先进理论,一方面不忘汲取传统经验,取长补短,融会贯通。要做到这一点,还是需要教师祭出“学而不厌”的精神,勤于储备多方面知识,努力提升教学技能,学思行合一,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戴从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马良诚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 篇10

一、捕捉“生活素材”, 唤起学习兴趣

“教科书, 只是教与学的工具, 绝不是唯一的资源”;“大胆而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甚至是重组或改编教材, 那是教师的业务权利”。我认为, 教学时可以对数学教材内容进行替换或改造, 采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 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教学“24时计时法”时, 围绕教学目标, 对教材内容进行替换或改造, 较好地体现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 增强教学实效。首先, 通过学生熟悉的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从0点时刻引入, 围绕“正月初一你在干什么”?让学生谈一昼夜的活动安排, 结合钟面操作, 了解24时计时法。在计算一日内经过的时间这一教学环节, 设计“猜一猜”的内容替换教材的例题——老师明天去福州参加教学研讨活动, 请大家帮助老师设计方案: (1) 根据闽南快运从云霄到福州的汽车客运时刻表, 算一算经过多少时间能到达? (2) 根据会议报到的时间, 你建议老师应该乘坐哪个班次的客车?算一算老师大概什么时刻能到达福州。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换成学生感兴趣的题目, 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数学的活动中, 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与生活同在。可见, 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教学实效, 关键是要善于捕捉“生活素材”, 采撷生活数学实例。

二、数学语言情趣化, 调动学生积极性

语言是情感交流、启发思维的工具, 它可以用来储存和传递信息, 在信息时代, 数学的语言功能更为突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 在不影响知识准确性的前提条件下, 巧妙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童趣化的数学语言感染学生, 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语言交流中学习, 给课堂教学增添一份异样色彩。

“课题揭示”环节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学习“米的认识”变成“我的新朋友———米”;学习“大于、小于”变成“一对好兄弟”;学习“比较大小”变成“排排队”;学习“人民币的认识”变成“逛商店”等。生活味十足的数学语言,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到有趣又有用。

在学习过程中, 采用情趣化的语言感染学生, 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开启学生的思维。如, 一年级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 知道“老大”是20, “小弟”是0以后, 老师出示20> (, 风趣地问道:“这个小娃娃是谁呀?你能把他认出来吗?”简单而有趣的语言, 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亲近、好学, 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学习方式活动化, 体现“在玩中学”

数学活动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创设游戏活动, 引导学生愉快地参与学习, 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动是儿童的天性, 让学生置身于学、玩结合的操作活动中, 既能满足动的需求, 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例如, 启发学生思考:你能不能用转化的思想, 求出这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经过剪、拼、量、算一系列操作, 悟出了方法, 既发展了思维, 又开发了智力。

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 将课堂布置成各种生活“现场”, 让学生当演员, 设计模拟活动。如, 开设“文具店”、“玩具店”, 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活动, 帮助学生认识、使用人民币。

合作活动是学生自主探索的重要学习形式, 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 可以留给学生自学时空, 启发思维灵感, 发现数学规律。如, 学习“长方体的体积”, 可分组进行合作实验。用2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可拼搭成怎样的一个大长方体, 并做好记录。根据实验结果展开讨论, 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在自由的合作活动中, 学生想自己所想的, 做自己想做的, 说自己想说的, 充分满足了他们的活动欲望并从中获得探索成功的喜悦。

四、思维训练生活化, 拓宽学生的思维

思维训练生活化, 是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联系生活实际, 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慧的氛围,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思维的创造过程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 是内在的隐性活动, 因此, 必须以外在的动作技能活动作为基础。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新知识, 以达到能力的拓展。

例如, 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 有这样一题:“165-97=165-100+3”, 学生对“减100后要加上3”难以理解, 可以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妈妈带了165元去药店, 想买一盒97元的西洋参给爷爷补身体。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 现在口袋里的钱应该是16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 此时口袋里剩余的钱应该加上营业员找回的这3元钱。所以多减去的3应该加上。这样让抽象的运算算理获得了经验的支持, 具体的经验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 也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

上一篇:愉快学习下一篇:伸缩缝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