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知识推送问题

2024-05-21

企业档案知识推送问题(共6篇)

企业档案知识推送问题 篇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知识产权对企业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企业知识产权的维护。知识产权对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资源, 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在当今社会, 市场竞争激烈, 企业要想在这激烈地竞争中生存下去, 就必须重视知识产权的管理问题。企业知识产权档案是企业最原始的、具有保护价值的资料, 它是在企业的产权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是企业知识产权信息的载体, 也是企业维权的重要凭证。

一、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的定义

企业知识产权档案是企业知识产权在活动中的产物, 记录着企业知识产权的活动过程, 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使之形成具有保护和收藏价值的文件。知识产权档案包括商标档案、著作档案、商业秘密档案以及专利档案等, 是企业知识产权的重要载体, 它反映出的是企业内部的本质, 因此, 企业应该在当代背景下, 遵循在知识产权活动中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和规律来进行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

二、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意识比较薄弱

在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中, 首先存在的问题就是企业对知识产权档案的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很多企业首先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 把经济效益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 不重视对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的管理工作, 也对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了解, 不能很好的去进行产权档案的管理。另外就是企业管理人对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的意识薄弱, 使得企业员工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认为这项管理工作没有什么意义, 也没有发展前途, 导致企业员工对这份工作没有积极性, 缺乏竞争力。

(二) 档案的内容收集不全面

现如今, 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的知识产权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一直都是很被动地进行, 企业档案的管理人员对这份工作也没有很大的热情, 导致档案部门就单纯的成为了保管档案的部门, 失去了档案的真正价值。而且资料也只是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交多少就收集多少, 而企业的核心资料没有得到完整的保留, 导致企业在产权档案管理中出现了资料收集不全的问题。如果企业的档案收集不全面, 企业一旦遇到什么问题, 企业维权时难以提供依据, 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三) 档案管理混乱

由于对知识产权档案缺乏重视, 一些企业未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归档范围, 或即便列入归档范围, 也形同虚设, 拿不出实际资料, 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在我国的企业中对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的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去执行, 缺乏统一的档案管理模式, 导致资料过于分散, 在移交归档资料时, 常常出现推诿现象。另一方面是因为管理人员的专业性问题。一是企业知识产权部分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法律观念薄弱, 缺乏管理方面的知识, 也没有归档意识, 或是对归档工作存在误区, 认为资料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利用, 归档后并不利于工作等;二是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不能制定合理的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制度, 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 同样会影响到工作人员对企业档案的收集和归档。业务行为的不规范会使得档案资料遗失、混乱的问题, 大大降低了对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的利用, 不利于企业的维权。以上种种原因都造成了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工作比较混乱。

现在我国的部分企业学习了国外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 在企业中也设立专门的部门和相关的工作人员去负责管理知识产权档案, 专门解决企业知识产权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有助于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工作, 使知识产权档案更完整、更专业、更具备利用价值、更能及时为企业维权提供依据。

(四)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一个完善的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制度, 有助于落实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工作。现阶段在我国对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的管理工作做的还不是很到位, 接触的时间也不长, 还只是在发展中的探索阶段, 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再结合我国企业的发展特点, 现如今只是拥有了一个较新的管理模式, 这个模式还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实践, 因此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 再加上企业知识产权活动相当的复杂, 所以企业现在的知识产权的管理还分散在各个部门, 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去规范, 不利于企业对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针对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问题的改善措施

(一) 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提高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意识, 一方面是要提高的是领导人的档案意识。企业能否顺利的开展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取决于企业的领导人, 提高企业管理人的档案意识是推动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企业要加强领导人的档案意识, 宣传、引导领导人重视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的管理, 营造企业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人员都重视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工作的一种氛围, 让大家意识到开展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全企业人都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 必定会营造一种积极的、团结的、良好的工作环境, 团结一致共同为企业做贡献, 有助于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反之, 如果领导人的档案意识不高, 在企业内部也不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 那么其他员工对这份工作也更没有积极性, 都抱着这种不负责的、消极的工作态度面对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工作, 那么必然会造成档案资料收集不全、管理混乱的工作局面。

另一方面就是要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员工是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者, 所以要加大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使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档案意识增强, 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开展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工作, 更好地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二) 提高业务素质

具备相关的业务素质是做这份工作的前提条件, 只有具备了相关的知识技能才能在这个岗位上为企业、为个人创造价值。我国企业在当代背景下, 结合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档案特点, 加强对工作人员在业务上的培训, 让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不断地加强和完善, 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在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的时候, 一定要先从基础知识进行培训, 因为我国的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模式还处在初级探索阶段, 所以首先要从知识产权的基本内容开始, 然后再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一个普及教育, 使管理人员对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能够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 以此来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 不断地完善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制度。

(三) 完善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制度, 进行规范化管理

进行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工作时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管理标准, 约束和指导管理的方向, 使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工作日益规范化。企业知识产权档案进行规范管理能够明确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的权利和责任, 通过相关部门的相互合作、相互支持, 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收集材料, 将材料进行归类总结, 保留对企业有价值的资料, 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制度, 为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提供依据, 发挥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四、结语

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工作已经逐渐的被我国企业的领导人所重视, 我国企业领导人也开始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档案的管理部门, 并在实践工作中积累经验, 完善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制度。顺应时代要求, 将企业的知识产权档案管理问题处理好, 才能有效的保障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更好地为企业权益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刘艳玲.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 2012, 05.

[2]陈晓倩.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 2012, 13 (23) :73-74.

[3]季春丽.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 2014, 07 (15) :302.

企业档案知识推送问题 篇2

关键词:档案馆,民生档案信息推送,公共服务

一、引言

在信息推送越来越普遍,丰富着网民的生活,形成网络的共同话语语境并影响着网民,推动着时代进步的今天,相比之下拥有档案信息资源的档案馆在信息推送方面却没有建树。不仅如此,还出现了公民向档案馆提出查询要求后往往感到不满意的事例,其中有些还升级为案件如“河南咪表公案”等。

1.档案馆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分析。档案馆陷入困境的因素至少有以下三个:一是体制机制及其相应的法律法规。如对档案馆的性质与职能的划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中关于档案提供利用的一些粗放和模糊的条款。二是档案的来源单位。当某些非现行文件公开后对来源单位不利,档案馆的开放利用肯定要遇到很大的阻力。三是公民。要使公民的利用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 档案馆的工作方式方法要改善,工作量要大幅提升,更由于要顾及前两个方面,往往很难满足公民。这三方同时拉扯着档案馆,他们分别代表着国家、集体和个人。在三方都得顾及的情况下,档案馆难免陷入了困境。

档案馆必须在这三方进行选择,认定其中一方作为自己服务的首要对象,以此摆脱三方无法同时顾及的困境。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档案馆的职能是公共服务,不只是为国家和各组织机构积累保管好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及其物理载体。民生档案信息推送是档案馆在与这三方进行博弈的过程中选择了公民作为工作的重心,作为服务的首选对象的做法,抓住了问题的主要矛盾。这种选择应该是三方及档案馆都能共同受益的做法,符合国家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精神,也符合各组织机构都应该进行政务信息公开的要求,是能够较好地回应公民的知情权诉求的一个措施。仅仅靠目前的开放档案则档案馆的前景难于期盼。

2.档案信息推送与开放档案的现状相比有着质的不同。档案馆开放档案是依公民申请和依法开放那些保密期满的档案。法律不允许或者公民未申请档案馆都将无所作为。而民生档案信息推送是指档案的集中保管处所如档案馆、档案室等通过研究某些公民的信息 需求将所选信息主动地通过某种传播渠道特别是网络这一渠道送达给公民的行为。其在档案提供利用上占据主动性,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首先对待法律法规的态度是做与时俱进的法律法规的修订的促进派;其次与档案来源单位形成平等的关系,即奉行在来源单位已公开的档案走入档案馆后也同样可以公开,且积极延展可公开档案的面;再有以同样的心态对待公民,为公民提供贴心的服务,真诚地成为公民的朋友。

首先,推送档案信息思想的根基是档案馆是一个公共服务部门,应该主动为公民提供所需信息;再则档案馆是政务信息资源的重要积存地,从信息资源的战略高度来看理应发挥出资源的效益; 三是从档案馆的生存角度来看,只有积极地与外界进行互动才能打破死水一潭的局面,构建出一个日新月异的档案馆。

二、摒除阻碍民生档案信息推送的落后观念

1.首先应该解决档案馆公共性的问题。现有的观念将使档案馆不可能真正把公民作为服务的首要对象。而在现有的档案馆之外再构建公共档案馆是完全不可行的。其一,所需要的工作量是难于估计的;其二,从档案内容上是难于准确地划分公共与非公共档案的;其三,即便把档案内容分出了公共与非公共,但为了保持档案来源的有机联系和完整性也是不能随意将它们拆散的。对于档案领域公共服务提供者———档案馆而言,他们的“绝对”责任是“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服务”,需要通过扩大档案开放、消除不必要的信息控制来实现[1]61。

2.收集民生档案后才能开放民生档案。如此的观念是把民生档案的范围排除在了档案馆现有档案之外。民生档案是那些与公民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档案。如涉及食品、婚姻、计生、医保、房产、移民、学籍、社会福利、诉讼等政策法规的档案。国家的各级政府是执政和 行政为民的机构,档案信息是他们处理国计民生后自然而然形成的副产品。国家的各类型组织在日常运作过程中也从各自的生产、经营、管理等领域产生与民生相关的信息。只要档案工作人员能够为公民着想,就能敏锐地从现有档案馆存储的信息中获取公民感兴趣的信息。

3.在法律法规面前完全没有能动性。如此的观念使档案馆对滞后于时代的法律法规条款无能为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最新的版本是1987年9月5日通过的,最近的修改时间是1996年7月5日[2]。在这二三十年间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与时俱进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已是众望所归、势在必行。档案界要看到这一情况,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做档案法律法规修订的促进派。

4.公民的信息需求不需要创造任何条件进一步促成,公民的知情权是公民自己的事。如此的观念使档案馆与公民之间产生一堵墙,彼此隔阂。大家知道:每个人都存在着一种共同的心理现象,即若是不知道某物存在那么某物对于该个体来说相当于不存在,所谓的井底之蛙是也;再有,越是信息闭塞的个体就越没有探究更多信息的欲望。那么若公民对档案馆很陌生,不知道档案馆里存放着什么,或者即使大致知道存放着什么,但由于查看利用的路径很艰难也就不再心存前往利用的想法了,这样对于公民来说档案馆相当于不存在。让档案意识深入社会,在人们提起档案的时候不是一片茫然,这应该是档案工作日后应该努力的方向[3]252。

如果档案馆能主动地推送信息,公民就能接受更多信息的刺激,当这种刺激达到一定的量,公民探究更多信息的欲望就会被唤醒。活跃的公民信息需求将是一股正能量,可以提高民生质量,也能够不断地推动档案馆一系列开放档案工作的进展。马太效应所揭示出的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现象将大大地被遏制,档案馆在打破信息获取的不对称、不公平状态上就能够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5.简单地将公共服务等同于免费服务。档案馆的公共服务是指档案馆应用其所具有的公共服务权利为公民提供属于公民的资源即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如果不区分各种情况,只是认定公共服务不能收取费用,结果将使得公共服务无法开展。档案馆要提供档案信息给公民利用需要有各种相关工作的开展才能得以完成,比如为公民提供复制件、视频、出具证明等等都需要消耗各种材料,因此需要资金,这些除了档案信息之外的花费可以由利用者承担。走入公共服务的此种认识误区导致的结果是,使档案馆谈公共服务而色变。一些行政主管部门不分具体情况地要求档案馆不允许收费则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总之,落后观念不抛弃,行动将难于焕发出与时俱进的活力。

三、以民生档案信息推送期盼档案馆的未来

1. 民生档案信息推送将使档案馆的公共服务理念得以切实践行。民生档案信息推送应该成为档案馆将公共服务理念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举措,主动推送关系民生的档案信息,就是把公民当成服务的首要对象,把追求公民的权益包括生存权益、知情权益、民主权益当成自身服务的最终目标。民生档案信息推送将成为档案馆人以实际行动大胆地为自己解缚的有效手段。档案馆受到来自体制机制、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档案来源单位等方面的严重束缚。首先体 制机制及其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档案馆开放需谨慎。其次档案来源单位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担心档案信息推送可能触及他们的某方面利益,亦不愿意档案馆有过多的自主开放权。档案信息推送无疑是深度开放,显然与那些谨慎的条款和要求不一致,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的精神实质则保持了同步,把为公民服务摆在了首要位置。可见在档案信息推送下,档案馆已经成为旧体制及其陈腐法律法规的改革者,成为构建和谐民主社会的积极推动者。

2.民生档案信息推送确保了档案信息资源效益的充分发挥。以民生档案息推送迎接信息时代“大智移云”新阶段将要来临的挑战。“大智移云”新阶段,即以大数据、智慧城市(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化阶段。公民在这一新浪潮面前拥有的信息更丰富,信息来源渠道更广泛。档案馆若不积极采取行动,将可能成为拥有大量能够转化为财富的信息资源的贫穷者,因为民生档案信息关系着民生利益会始终成为关注的焦点的,问题只在于档案馆如何提供一种令公民满意的信息服务而已。摆在档案馆人面前的紧迫任务是积极主动分析馆藏中的档案信息,努力挖掘出民众感兴趣的信息然后主动推送,否则这些分析挖掘及推送工作可能将很快被他人捷足先登。

3.民生档案信息推送确保档案馆成为开放系统,有效提高档案馆生态位。

(1)档案信息推送是实现档案馆有机体系统开放从而达到优化目标的良好路径。档案馆在与公民的互动中没有积累愉快的记忆,公民给予的评价不高,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档案馆人对档案提供利用工作产生厌倦并排斥,结果档案馆将越来越封闭,最后危及生存。

档案馆是一个耗散结构,它是通过积累工作不断获得输入的档案信息,又通过提供利用工作输出档案信息的。其中只要是输入信息或者输出信息活动停止的话,档案馆的所有秩序或结构都会瓦解。因此如果各个档案提供单位对于将档案信息输入档案馆的积极性减弱,再加上档案馆对提供利用工作不够积极主动的话,就意味着档案馆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越来越低迷,该耗散结构的自组织系统就达不到变化所需要的一定的阈值,只能失去进一步完善的机制,最终走向灭亡。档案馆应该认识到推送档案信息是一种充分输出信息的方式,可以借此广泛地与外部的民众产生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成为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一个很好的路径。

(2)档案信息推送避免使档案馆走入生态位重叠的危险境地。档案馆的生态位重叠是指档案馆的自身特色丧失、功能的发挥被取代。生态位一旦出现重叠就意味着面临可能被淘汰的危险。目前档案馆的主要功能有三项,即积累、保管和提供利用。积累、保管的客体主要是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及其物理载体,提供利用的客体主要是各单位的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和档案馆分析挖掘编研的纸质和电子材料。今天电子化工具越来越发达,网络档案查阅利用才是最符合时代特征的利用方式。试想如果利用者不喜欢到实体档案馆而网上档案馆查阅档案又不如直接到档案的来源单位查阅来得便捷和内容丰富的话,他们自然会选择到单位查阅而不是到档案馆查阅。那么档案馆的功能就只剩下积累、保管这一项了。因此,档案馆要在内容上分析挖掘,提供切合民意的信息;要在利用方式上改进,提供便捷服务。其中设置一项主动的切合民意的档案信息推送服务使公民喜闻乐见。争取把档案馆构建成公民乐于来访的公民之家,那么档案馆的前景将可以期盼了。

知识本体框架下的网络新闻推送 篇3

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政府或企业如何快速有效地掌握信息,使组织内成员了解本领域的发展趋势,有利于组织改善业务的状态,并做出符合潮流趋势的发展规划。职能是现代化企业创新求变的基础能力,由于知识管理的兴起,发达国家相继引入职能发展技术,强化组织的竞争优势, 然而,“洋为中用”的职能发展技术在我国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虽然有些单位或者部门已经构建了职能模型,却无法落实到具体领域。以高校组织为例,行政管理是高校营运的核心,涉及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学生选拔以及外联管理等众多业务。由于社会、网络环境的变迁,行政人员所面临的困境越来越多。因此,组织行政管理人员如何通过新闻信息的及时获取,快速了解教育相关的动态信息,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提出以知识本体为基础架构,对组织职能与网络新闻进行知识本体建模,再以语义规则定义职能与新闻之间的语义关联,有利于组织成员了解隐含在其中的关联信息,即将网络新闻分析后,推送至对应的组织或人员,使组织能获取准确的领域相关信息。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做分词分析并解析出其概念。以知识本体表示组织与职能的概念及属性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概念的实例内容中有许多的例外情况,无法以逻辑关系逐一的清楚定义,需使用语义规则针对实例内容进行判断。所以,利用语义关联的机制,结合网络新闻与职能本体二者之间的关系,辅以推理机制,判断出新闻所属的组织层级,达成网络新闻派送的功能。

二、对网络新闻推送模型的阐释

本体知识库是一个以本体技术为基础的知识库,在其构建过程中知识工作者将特定领域的抽象概念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结构。这个过程分为知识发现、知识表达和知识应用三个阶段[1]。整个研究流程如图2所示,在知识发现阶段, 收集Internet上的网络新闻,经过信息检索和分词处理后, 形成主题词表用于分析网络新闻的概念,并作为知识表达阶段建立新闻本体的参考依据。同时由网页收集各组织层级的职能信息,分析各职能对应的组织结构及概念,并作为知识表达阶段建立职能本体的依据。此外,还同时由组织网页收集各组织层级的职能信息,基于FCA方法分析各职能对应的组织结构及概念,并作为知识表达阶段建立职能本体的依据。

在知识表达阶段,分别构建新闻概念知识和职能本体, 并描述新闻概念和职能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透过语义关联和行政组织的职能本体结合,辅以推理机制以推理出新闻概念所归属的职能及组织层级。在知识应用阶段,结合语义规则及推理机制,推理出每篇新闻所归属的职能单位,并以网页的方式呈现给职能成员浏览,作为其执行业务的参考。

三、对组织行政职能本体构建的思考

(一)组织行政职能的概念、构面与特征

组织行政职能是组织依据经营原则和组织管理条例,运用有效科学的方法,对组织内的“人、事、财、物”四大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管理,以促进组织核心业务的发展,达到组织效益的最大化。因此,组织行政职能的构面包括了组织内的“人、事、财、物”。对组织内任一行政职能的确定,都可以从这四个要素进行描述,也有利于统一定义组织行政职能的知识本体。

组织行政职能的特征包括知识、技巧、能力、以及其他特征模式。具体来说,知识是员工必须学习或取得的与之工作绩效相关的信息;技巧是运用工具、设备或机械等硬件完成组织行政业务的技术,通常源于以往的经验;能力则是基于心智、精神活动等非硬件设施以达成行政业务的潜能。其他的个人特征包括了个人特质、动机和兴趣等可预测员工行为的指标[2]。

(二)行政职能层面对网络新闻知识的获取

新闻媒体每天针对不同的主题,以“人、事、时、地、物”为要素展开叙述,即5W的Who(人)、What(事)、When(时)、 Where(地)、Which(物)。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人们可以突破时空与场合的限制,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信息。为了实现与组织行政职能的对应,先采集与组织职能相关的网络新闻, 经过统一格式、过滤筛选等前期处理后汇总成新闻训练文档集,再经过分词处理,形成组织新闻词典库;这时的词典库并不能作为与职能对应的特征词,需要再依据行政职能的四个层面(人、事、财、物)作分类,并重新规划词典库,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其中,对于新闻概念知识中的“Who(人)”需以广义的角度来定义,例如对于学校行政职能中,有关于要素Who(人)的含义是泛指服务的对象,包含机关团体(如教育部、科技部、科协组织等等)、自然人(如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等。)

(三)基于形式化概念分析构建组织职能本体主要步骤

首先知识工作者通过调研、网站采集的方式收集组织的结构、职能、相关关系等信息;进一步将组织结构定义为对象或对象的集合(g或G),将职能定义为属性或属性的集合(m或M);最后通过FCA建立组织结构域职能之间的关系,并以符号“×”表示对象与属性的二元关系,再以方格图建立(如表1所示,以高校行政组织结构为例)。

根据上表,以形式化概念{(对象集合),(属性集合)}的格式来表示组织结构与职能的关系,其中 φ 表示没有对应的对象或属性,也就是现实中没有对应的概念,上表可以表示为如下16条形式化概念:

{(招生处,教务处,学生处,后勤管理处,科研处,财务处,人事处),φ}

{(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教师进修)}

{(教务处,人事处),(教师进修,教学方法)}

{(教务处,财务处),(教师进修,课程安排,调停课)}

{(教务处),(考试,教师进修,课程安排,教学方法,调停课)}

{(财务处),(奖学金,学费,贷款,教师进修,课程安排, 调停课)}

{(人事处),(教师进修,教学方法,课题申报)}

{(学生处,后勤管理处,科研处),(学术交流)}

{(学生处,后勤管理处),(学术交流,安全)}

{(学生处),(奖学金,生活管理,贷款,学术交流,安全)}

{(后勤管理处),(学术交流,安全)}

{(科研处),(学术交流,课题申报)}

{(招生处),(招生,考试)}

{φ,(招生,考试,奖学金,生活管理,学费,贷款,教师进修,课程安排,教学方法,学术交流,课题申报,调停课,安全)}

结合表1的概念格和上述16条形式化概念,构造哈斯图(Hasse diagram)呈现其概念关系(如图4所示)。进一步检验对象与属性之间关系的准确性,对于不明确的逻辑关系需再作修正,例如后期管理处含有“学术交流,安全”两个属性,但是这两个属性同时又与学生处、科研处、人事处有关, 其逻辑关系不明确,因此呈现的是“内部交叉”的圆形图标, 须再进一步修正属性关系,待逻辑关系明确时即呈现为“黑色”的圆形图标,以此循序渐进的方式协助专家获取概念性的组织知识,作为下一阶段建立职能本体的参考依据。

(四)职能本体的构建程序

要对组织职能进行本体构建,必须遵循职能知识管理的步骤展开,在2006年提出职能管理的五个步骤,依次为:

1.分析职能管理的定义和目的:主要以询问方式来了解组织职能的细节及其行使者;

2.定义组织的职能:分析主要任务及执行任务所需要的能力;

3.评价工作者的能力:分析组织内同一群租成员的职能能力;

4.评价组织职能的模型和测量:依据步骤2和3建立职能模型及测量的方法。

5.使用模型:结合职能管理及知识本体构建的五个程序, 开发职能本体亦需要五个步骤(如图5所示):

(五)基于语义规则的新闻概念知识与职能本体映射

首先定义职能本体中各类别的属性(如表2所示),属性(所定义的即为事实知识,作为描述逻辑的依据;并定义属性与属性之间是否具有可逆性———能够自动反转出该属性相对应的类别,以简化知识本体的建立过程。

(六)语义规则的定义

语义网规则语言(SWRL)是以语义方式呈现法则的一种语言,SWRL法则的部分概念是由Rule ML所演变而来,再结合OWL本体论而形成的,目前是W3C规范的成员之一。 SWRL可以直接使用知识本体中定义的类别、属性和描述逻辑的关系,运用已定义的逻辑关系来定义SWRL的语义规则。在运用SWRL定义分派新闻的法则过程中,本文共设定四项语义规则作探讨(SWRL规则在Protégé 工具中直接定义),如图6所示。

(七)职能本体仿真模型

根据上述行政职能本体的构建方法,在获取了网络新闻概念知识和职能领域知识之后,依据职能本体的构建程序, 对新闻概念知识和职能本体进行语义融合,能够创建一套实现网络新闻推送功能的组织职能本体,图7显示了该本体的一个仿真片段(以高校行政为例)。

四、结论

研究以语义规则为基础的面向组织职能的网络新闻推送模型———运用知识本体对职能领域知识和新闻特征进行概念塑模,确定概念类别及其属性,利用语义规则定义出职能与网络新闻之间的推理关系,以实现对职能的新闻推送。 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组织各职能成员快速取得相关的网络新闻,为其执行职能任务提供了最新的参考资讯,保证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未来的研究工作包括:如何支持用户对网络新闻的模糊语义查询;如何面向不同领域对网络新闻情境知识本体进行更合理的设计以支持更大范围内的集成;如何对新闻特征进行更合理的设计以获取更有价值的资讯信息等。

摘要:为满足组织中不同职能对互联网上最新行业动态信息的需求,设计基于语义规则和职能本体的网络新闻推送模型及其构建程序:首先,定义组织行政职能的概念、构面与特征,继而设计网络新闻概念知识的获取机制;其次,基于形式化概念分析方法即FCA方法获取具有层次结构的职能领域知识;接着,基于职能知识管理的步骤设计职能知识本体的构建程序;最后,研究职能本体构建过程中的网络新闻概念与职能知识本体的语义映射规则和方法,并通过仿真知识本体片段呈现。

关键词:网络新闻,职能本体,语义规则,FCA

参考文献

[1].戚玉樑.以本体技术为基础的知识库建置程序及其应用[J].资讯科技与社会,2005,5(2):1.

[2] .张瑞玲,白桂梅,徐红生,沈夏炯.基于FCA的本体的构建于合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8,25(7):40-43.

[3] .徐文杰,刘炜,付剑锋,刘宗田.事件本体中的动作推理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1,32(9):1785-1789.

[4] .陈玉凤.发展以语义规则为基础的新闻分派系统[D].台北:中原大学,2011:13-57.

企业档案知识推送问题 篇4

网络化制造是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利用网络突破企业生产经营的地域约束,实现企业间协同和资源共享的先进制造模式,是在需求与技术共同驱动下发展起来的。在经济全球化和制造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变其制造模式,实施网络化制造。网络化制造的研究和应用正在向着协同化、知识化和集成化的趋势发展[1]。网络化制造过程知识管理和集成是提高企业知识重用水平,防止知识流失,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的有效手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大多以数据库、知识库、纸质文件和人脑中隐性知识的形式存在,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主要通过手工检索,无法保证知识获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所以研究将已有知识与特定制造活动相关联,与制造过程进行集成,使得生产过程参与人员在恰当的时间获得需要的知识显得很有必要。

国内外对于产品设计制造过程知识管理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如下3个方面:

(1)知识的获取、建模、表示方法的研究。文献[2]研究了企业知识的分类、表示、构建及共享和集成,为实现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平台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文献[3]针对夹具协同设计过程中知识的语义理解障碍,通过本体表达领域知识,便于Agent自动进行推理。

(2)知识集成系统框架与体系结构的研究。文献[4]对产品开发活动中的知识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个集成知识的参考系统;文献[5]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集成的车间制造系统运行模式,并研究了实现该模式的工作中心服务化、制造执行链构建等关键技术。

(3)知识集成与应用关键使能技术的研究。文献[6]针对产品协同设计过程设计人员获取知识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的产品协同设计知识推送方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研究内容多数是针对产品设计过程中知识的表示、演化、管理和集成方法,而对于网络化制造过程如何有效地组织和重用制造知识,并辅助制造过程的决策则较少提及。本文在对网络化制造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制造过程知识集成模型,通过对制造活动知识情境的描述实现基于本体查询的知识主动推送。

1 网络化制造过程知识集成模型

本文所述的网络化制造过程是指产品协同制造过程中动态获取并有效传递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包括制造任务规划、制造资源配置、工艺规划,以及零部件生产的进度和质量管理等。

定义1 制造活动。制造活动(NMA)是制造过程中具有相应角色的人员进行的具体操作和决策行为。制造活动具有不可再分性,是网络化制造过程中的“原子活动”,如任务分解活动、进度数据采集活动。制造活动可以由参与生产的不同企业协同完成,所以又具有地理位置的分布性。

定义2 网络化制造过程。网络化制造过程(NMP)由完成某一制造任务的一系列动态的、具有时序关系的制造活动组成,是一条完整的网络化制造执行过程。网络化制造过程是制造活动的集合,表示为NMP={NMAi|iN+}。

定义3 制造子过程。制造子过程(NMSP)也是网络化制造过程NMP的构成要素,如果NMSP是不可再分的操作和决策活动,则其意义对应于制造活动,即NMSPi<=>NMAj,如果NMSP可以继续分解为制造活动序列,则NMSPi=NMAseq={NMAjjm},m为制造子过程i包含的制造活动数。

制造活动和制造子过程通过工作流引擎的驱动构成网络化制造过程,通过定义角色模型、任务表等数据,在数据库、知识库的支撑下,执行整个网络化制造过程。网络化制造过程工作流控制模型如图1所示。

网络化制造过程是制造知识密集的生产活动集合,一方面制造活动应用大量的规则知识、实例知识、经验数据进行决策和指导生产;另一方面制造活动也是知识产生和获取的源泉[7]。知识集成的目标就是将制造知识管理与制造过程结合,通过对制造活动角色、对象、目标、需求等属性的描述,与相关知识进行匹配,从而减少手工知识搜索工作,实现快速准确地将制造知识传递给操作人员。

与网络化制造过程相对应的制造知识流是制造知识在制造活动间积累、转化、应用的过程。在制造知识流中定义如下算子实现知识的处理以及与制造活动的集成:

(1)知识发现算子。知识发现主要是通过统计、挖掘的手段,从历史数据或生产过程采集的数据中发现新知识。形式化表示为:D(Set{data1,data2,…,datan}, K): Set{data1,data2,…,datan}→K,其中,Set{}为数据集合,K为发现的新知识。

(2)知识表示算子。知识的表示包括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分布异构的知识的规范化描述。形式化表示为:E(K,K′):KK′,其中,K为处理前的知识,K′为显性知识或规范化的知识,例如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

(3)知识转化算子。知识的转化是指知识在制造活动间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可能伴随着知识内涵的增加。形式化表示为:T(K1,K2):K1→K2,其中,K1表示转化之前的知识,K2表示经过转化重新组织或更新的知识。

(4)知识匹配算子。知识匹配通过对制造活动情境的描述实现制造过程与知识的匹配,便于实现基于语义的知识主动推送。形式化表示为:M(K,Context):E(K,K′)∩E(Context,K″),其中,Context表示制造活动情境,K″表示情境的形式化规范描述。

网络化制造过程知识集成模型如图2所示。

2 网络化制造过程知识检索与获取

2.1 知识检索与获取的形式

根据知识的特点及查询需求的不同,网络化制造过程主要采用3种不同的知识检索与获取形式,分别为手动检索、主动推送和知识服务,3种获取形式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结合。

(1)基于语义的知识检索。

基于语义的知识检索是根据用户的查询需求,从本体概念的同义、上下位、蕴涵等语义关系进行语义扩展,进行精确检索或模糊检索。语义检索较关键字匹配具有更高的查准率和查全率,缺点是检索结果依赖于人工定义的检索条件的准确性,须对知识库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2)基于情境的知识主动推送。

基于情境的知识主动推送是由系统自动识别获取当前制造活动的要素和属性,建立知识查询的情境模型,然后与知识库中知识的情境信息相匹配,实现将匹配的知识主动提供给操作人员。知识主动推送强调知识的主动服务性,减少了知识搜索的工作量。

(3)知识服务检索。

网络化制造环境下,不同的企业实体对其知识资源具有自治性,知识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具有专利性、私密性和有价性[8],能否或者以何种条件提供给其他企业的用户可以通过知识服务的形式进行协商。知识的拥有者将知识封装成服务,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注册和发布,知识的需求者检索并获取与需求匹配的知识服务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网络化制造采用“拉取”与“推送”相结合的方式,推送可以自动获取生产决策知识,拉取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检索相关知识,是知识主动推送的补充。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讨论知识主动推送的实现方法,首先对制造活动的知识情境进行描述,通过需求与知识库内容的查询匹配,判断是否存在适用于解决当前问题的知识。

2.2 制造活动知识情境模型

制造活动知识情境(KC),也就是网络化制造过程知识集成、应用的条件、需求和背景等,它是区分、识别不同知识活动,决定与当前制造活动相关联的知识类别、范围和实例的重要因素[9]。

可以从3个维度对制造活动知识情境进行描述,定义为如下的三元组KC=(Knowledge_Process,Role_Permission,Task_info),其中,Knowledge_Process是对当前知识活动过程的描述,进一步定义为Knowledge_Process=(ID, Name, Goal, Input, Output, Previous, Next,State,Knowledge_required)。Goal表示知识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标;InputOutput分别表示知识活动执行过程的输入、输出数据;PreviousNext分别表示当前制造活动的上游和下游活动,由工作流管理系统进行定义;State为制造活动的状态,State∈{等待,执行,终止,完成};Knowledge_required 描述制造活动对知识的需求信息。Role_Permission描述执行当前制造活动的角色权限信息,进一步定义为Role_Permission=(Role, Department, Enterprise, Permission),其中,Role为执行活动的角色;Department为角色所在的部门;Enterprise为部门所属的企业;Permission指定该角色是否有执行活动的权限,为布尔类型的属性。Task_info表示制造活动的作用对象,即生产任务信息,定义为Task_info=(Task_ID, Task_Name, Drawing_Num, Quantity, Completion_Date),分别表示生产任务的ID、名称、图号、计划数量及出产日期。

对制造活动知识情境的描述是实现知识与制造活动关联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取制造活动的知识需求信息。

3 基于本体查询的知识主动推送

网络化制造过程知识主动推送形式化描述为:KP=(NMA,KC,KR,KO,MK,δ),其中,NMA为制造活动;KC为制造活动知识集成的情境描述;KR为根据KC构建的知识推送需求和查询条件;KO为基于本体的知识库和规则库,是知识资源集,包括文档、数据库、实例类知识等;MK表示经过推理、匹配、推送,向用户提供的满足决策者需求的知识;δ表示推送方法算子,其表达形式为δ:KRxKOMK,是从知识库获取满足决策者要求知识的手段。

企业的知识资源通过本体进行了规范化和形式化,因此,为了便于实现知识的语义查询和推理匹配,本文提出了基于本体查询的知识主动推送方法。首先,由工作流引擎驱动网络化制造过程,通过工作流事件或数据触发机制激活制造活动,按照制造活动过程维、角色/权限维、生产任务信息3个维度对制造活动知识情境进行描述。结合领域知识本体提供的概念、属性及其关联关系,从知识情境信息中挖掘并构建知识查询本体,用于描述制造活动的知识需求和查询条件。图3所示为一个知识查询本体的例子,表示的查询语义是:根据精度等级、加工范围等属性约束,查询满足要求的制造资源名称、型号、状态(可用或故障),并经过推理得到制造资源所属企业的基本信息。图中椭圆形节点表示概念节点,矩形节点表示概念的实例化属性值,带“?”符号表示变量,将作为查询结果集的部分,箭头表示概念属性或关联关系。

实现知识主动推送的关键是进行知识的自动查询和推理,主要过程包括SPARQL查询语言[10]的生成,Jena推理机[11]对本体和自定义领域规则(Rule文件)的推理,在此基础上,ARQ查询引擎对SPARQL进行解析得到查询结果。最后,根据角色/权限以及知识的相关性对查询结果进行过滤、排序,经过可视化处理将知识提供给用户。上述过程的核心是从查询本体到SPARQL的自动转换,算法如下:

(1)定义查询结果集Result,查询条件集Condition,并进行初始化。

(2)取查询本体的概念集CS,将有关联关系的概念对表示为查询模式三元组,添加到条件集Condition,如概念实体为变量,在结果集Result中添加查询变量。

(3)依次取出概念实体CSi的所有属性约束AC,将属性约束ACi表示为查询模式三元组,添加到条件集Condition,如属性约束为变量,在结果集Result中添加查询变量。

(4)为提高查询效率,调整查询条件集,即将含确定条件的查询三元组放在前面。

图4所示为基于本体查询的制造知识主动推送机制。

4 应用实例

以生产计划变更与调整过程为例,分析知识集成与推送方法在网络化制造过程中的应用。紧耦合的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主生产企业对联盟企业生产过程的可跟踪性和可控性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及时准确地获取生产任务的进度信息,包括零部件的投入产出数量、时间、制造资源状态信息等。但是,生产过程存在各种扰动因素,包括设备层、决策层的扰动,会对生产计划的执行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网络化制造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协调统一的整体,不同企业生产的零部件存在时序与工艺等方面的约束,最终导致产品不能按期交付或造成经济损失。

针对以上情况,主企业必须根据生产任务知识、制造资源知识等及时对计划进行变更决策,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如某离散制造企业在区域实施紧耦合的网络化制造生产模式时,该企业通过网络对联盟企业生产进度进行管理和控制。在联盟企业执行外协生产计划过程中,要控制的扰动因素主要包括:①设备故障;②紧急任务到达;③物料拖期;④计划数量增加;⑤交付时间提前。主企业要及时根据扰动因素,参考与当前任务相关的制造知识提出计划变更措施。对于已经开始执行并投料生产的计划,通常只进行局部的有限度的调整,否则可能影响整个产品的研制周期,增加成本,具体措施包括推迟交付时间、重新选择企业或者取消生产计划等。

生产计划变更与调整活动需要推送的知识主要包括:与当前生产任务制造设备参数相近的资源信息以及下游零部件的生产计划,决策人员可以根据以上信息决定选择其他企业或延缓交付时间。以上两类知识的查询本体分别如图3、图5所示。生产计划查询本体根据当前生产任务的上下位概念查询下游零部件的数量、出产日期等信息。

根据SPARQL转换算法,得到的SPARQL查询语句如下:

资源查询SPARQL:

生产计划查询SPARQL:

由以上SPARQL经过推理查询、可视化处理,得到的结果如表1、表2所示。

以上知识自动推送到网络化制造系统生产计划变更与调整模块,为计划调度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减少了手动搜索知识的工作量,提高了知识获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 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制造过程知识的管理和应用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关注和重视,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知识推送作为提高知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可以使生产过程参与人员及时准确地获得需要的知识。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化制造过程,将制造活动与制造知识相关联,提出了基于本体查询的知识主动推送机制,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对于模糊和不确定性知识的描述和获取、知识推送结果的评价,以及更多的应用实践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飞,雷琦,宋豫川.网络化制造的内涵及研究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学报,2003,39(8):1-6.Liu Fei,Lei Qi,Song Yuchuan.Connotation,State-of-the-art and Research Tendency of NetworkedManufacturing[J].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Engineering,2003,39(8):1-6.

[2]倪益华,顾新建,吴昭同.基于本体的企业知识管理平台的构建[J].中国机械工程,2005,16(15):1353-1357.Ni Yihua,Gu Xinjian,Wu Zhaotong.Exploitation ofKnowledge Management Platform Faced to Manu-facture Corporations Based on Ontology[J].ChinaMechanical Engineering,2005,16(15):1353-1357.

[3]Ameri F,Summers J D.An Ontology for Represen-tation of Fixture Design Knowledge[J].Computer-Aided Design and Applications,2008,5(5):601-611.

[4]Bernard A,Xu Y.An Integrated Knowledge Refer-ence System for Product Development[J].CIRP An-nals-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09,58(1):119-122.

[5]王琦峰,阎春平,刘飞.基于知识集成的车间制造系统运行模式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15(4):698-705.Wang Qifeng,Yan Chunping,Liu Fei.KnowledgeIntegration Based Operation Mode for WorkshopManufacturing System[J].Computer Integrated..Manufacturing Systems,2009,15(4):698-705.

[6]杨洁,杨育,王伟立,等.基于粗糙集的产品协同设计知识推送方法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9,20(20):2452-2456.Yang Jie,Yang Yu,Wang Weili,et al.Research onRough Theory-based Knowledge Push in ProductCollaborative Design[J].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09,20(20):2452-2456.

[7]杨春立,李浩,李滨.产品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8]黄琛,范玉顺.知识服务网格及其在制造网络中的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11(4):467-474.Huang Chen,Fan Yushun.Knowledge Service Gridand Its Application in Manufacturing Network[J].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2005,11(4):467-474.

[9]潘旭伟,顾新建,王正成,等.集成情境的知识管理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13(5):971-977.Pan Xuwei,Gu Xinjian,Wang Zhengcheng,et al.Methods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tegration Context[J].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2007,13(5):971-977.

[10]Arenas M,Pérez J.Querying Semantic Web Datawith SPARQL[C]//ACM Special Interest Groupson Management of Data.Proceedings of the ACMSIGACT-SIGMOD-SIGART Symposium onPrinciples of Database Systems.30th Symposiumon Principles of Database Systems.New York: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2011:305-316.

企业科研档案知识产权保护 篇5

一、科研档案与知识产权的概念及其关系

科研档案是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的简称, 科学技术研究档案是指在自然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根据1980 年9 月12 日国务院批准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第二条规定:科技档案 (全称科学技术档案) 是指在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照片、影片、录像、录音带等科技文件材料。因此科技档案除具有科技档案极强的专业性、成套性特点外, 并且作为档案的种类之一, 科研档案也同样具有原始记录性、信息性、知识性等属性。

知识产权也称为“知识 (财产) 所有权”或“智慧 (财产) 所有权”, 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 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商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的工业产权和版权 (在我国称为著作权) 两部分。在我国, 知识产权制度是由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若干法律构成。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 具有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限性等特点。本文中的所指的知识产权仅讨论工业产权部分。

科研档案作为记录科研活动信息的载体, 其内容就是知识产权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科研档案具有特殊性, 它不仅能够在归档后继续为企业技术生产活动提供直接的参考作用, 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而且能够为企业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提供重要的凭证作用。同样, 企业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也应注重保护科研档案资源。

二、目前企业科研档案工作中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变经济制度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全国各地大、中、小型企业数量剧增, 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和加工制造业表现的尤为突出。伴随着这类型企业对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产生的大量的科研资料最终形成了科研档案, 研究开发的成果成为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但是由于诸多原因, 我国的科研档案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逐渐显现出两个极端:一是企业过分注重知识产权保护而限制了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二是企业科研档案得不到有效保护导致知识产权受损流失。

(一) 知识产权过度保护限制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不久前,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改委) 与美国高通公司之间的反垄断案在经过了14 个月的反垄断调查后最终裁定高通公司违反了中国的反垄断法, 并且发改委还对中国厂商使用高通公司生产的芯片设计的版税费用做出了调整。此案的终结使知识产权再度回归公众的视野, 人们在纷纷思考如何保护企业知识产权问题的同时也同样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即过度保护知识产权对科研档案产生的影响有哪些。党的十七大报告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提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许多规模较大的企业加强了对本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 使拥有的知识产权转变为企业利益, 国家也采取一系列措施整治我国经济市场上的侵权行为。这一举措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也导致了一些大企业垄断现象的产生, 甚至也出现了一些利用所持专利压制中小企业发展的现象。科研档案作为记录科研活动的信息载体, 如收到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过分保护, 则会影响其开发利用, 这不仅违背了科研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 也不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虽然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特点, 但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科研档案工作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根本目的上的一致性。科研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使科研档案充分利用,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保护知识产权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保护科研成果、促进科技进步,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如果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限制过多, 则会影响科研档案交流利用的广度与深度, 长此以往, 企业的竞争力也必然会下降。

(二) 忽视科研档案保护问题。山西省一国有中型机械制造公司 (以下简称国有企业) 是原机械工业部重点骨干企业、国家技术进步制造企业,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山西省首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之一。该企业研发的弯曲矫正机械产品技术成为其核心技术之一, 后因经营不善导致该企业在2003 年被兼并重组。究其原因, 除了市场经济影响外, 企业管理者疏于对该企业知识产权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当国有企业研发成功弯曲矫正机械产品技术后, 当地相继出现了众多同类型民营企业, 这类民营企业的技术骨干大多来自于该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技术员工将弯曲矫正技术以“外聘专家”为掩饰, 擅自泄密给民营企业, 而国有企业却因材料不足无法正当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由上述案例可见, 相比于大型企业过分专注于保护知识产权, 限制科研档案利用来说, 我国有很大一部分中小型企业则出现忽视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对科研档案的认识不足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 企业领导者对科研档案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企业领导者仅把科研档案当做是记录工具, 忽视了科研档案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凭证作用;二是企业领导者忽视了科研档案信息的价值, 归档后仅仅将其保管存放在档案库房不再对科研档案进行开发与利用;三是企业领导在管理上忽视科研档案的重要性而导致的人、财、物力方面投资的不足。

第二, 企业科研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缺失。一方面, 长久以来档案管理部门不受重视, 一直处于被动地位, 一般情况下都是科研部门上交什么材料档案部门就接收什么材料, 档案整理存在不完整和不规范现象。另一方面, 我国虽然制定了《企业档案管理规定》和《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 但在企业内并没有认真贯彻和实施, 也没有制定相应的适合本企业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 有些企业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再者, 企业缺少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 缺乏对科研部门档案立档与归档的业务指导, 导致科研档案收集不全问题。最后, 企业科研档案管理保密工作存在漏洞。由于科研档案保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企业内部分员工有机会获取企业的科研档案, 导致泄密事件的发生。

第三, 企业员工人为造成科研档案泄密流失。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 个别员工将属于本企业的科研成果私自卖给其他企业或者自己生产销售, 严重违背了职业道德, 不仅直接对本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了损害, 而且扰乱了市场竞争的秩序, 更为严重的是损害了企业员工的知识权益, 挫伤进行科研研究的积极性, 最终导致科学技术的长效进步与发展。另外, 我国法律在知识产权的归属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的第六条明确界定了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专利权归属问题。对没有做出知识产权归属合同约定而利用本单位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其专利权人为单位;第八条中规定了除另有协议外的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的情况下专利权人的归属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某企业员工参与了发明创造, 也不代表他就可以随意转让专利权。

三、采取的措施

(一) 制定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避免因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而限制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保护知识产权是合理合法的, 但过度保护知识产权不仅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 而且影响社会科技进步。这就需要企业做到对所拥有的科研档案划分等级 (即档案密级) , 然后在合理范围内做到知识共享, 将科研档案与高校、同行、社会共享, 积极开发科研档案中所蕴含的价值, 推动科技创新与进步, 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最终实现企业与高校、企业与企业以及企业与社会的共赢。

(二) 强化科研档案意识。首先, 企业领导者应该加强对科研档案的重视程度, 了解科研档案在企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加大对档案部门的投入。其次, 需要利用公司广播或橱窗、企业文化活动等载体在企业内加强对科研档案普及宣传, 增强员工的科研档案意识。只有强化科研档案意识, 才能使科研档案得到重视, 提高企业领导和员工的责任心。

(三) 加强企业科研档案管理。首先, 应根据本企业实际构建规范的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科技档案管理行为。我国国家档案局已颁发《企业档案管理规定》和《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等相关条例, 并根据相关知识产权法律制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这样不仅能够使科研部门了解立档范围, 而且可以规范归档行为。其次, 要提高档案人员的人才队伍建设并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 才能对科研部门档案立档与归档进行业务指导, 避免科研档案收集不全与整理不规范的问题。最后, 需要加强科研部门与档案部门的合作, 积极主动地对科研档案进行开发, 促进企业的科研创新,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 制定合理的保密制度。企业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与《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并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合理的保密制度。制定保密制度可以对企业科研档案与知识产权的安全给予制度保证, 使企业的知识财产安全、经济财产安全免受人为损害, 还可以是企业科研人员的利益面受损害从而提高科研开发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黄忠铿.论测绘科技档案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J].机电兵船档案, 2005.05

[2] .熊建文.科技档案管理中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云南档案, 2012.10

[3] .王玉华.米皓坤.科技档案管理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6.11

企业档案与知识产权保护 篇6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档案管理的关系

1.保护企业知识产权与加强档案管理互相促进

企业知识产权是企业依法享有的在科学技术上的专门权利。企业档案上记载的是企业进行的科学技术活动, 不仅是智力劳动创造的成果, 还是一种知识产权的具体表现, 是构成知识产权的重要部分。在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中, 对企业的档案材料方面, 有专门的保护规定。企业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保护知识产权和加强档案管理。企业要想证明自己知识产权的专利性就必须要建立档案, 因为企业的知识产权和档案密不可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档案在企业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案中有重要作用, 同时也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凭证。因此, 企业必然会加大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力度。随着经济的发展, 市场竞争力也越来越大, 知识产权的纠纷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加强对档案的利用和管理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 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2.档案信息商品化促使企业知识产权入技术市场

档案和企业档案都不能作为商品来看待。但是档案信息却可以转化成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商品, 有利于企业的知识产权占据一定的市场技术份额, 比如说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开发。企业在自身所拥有的档案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技术, 将档案里知识产权变成生产力, 实现商品价值。例如, 有一家企业利用自己的科技档案信息与乡镇企业合作, 自己出技术, 对方出人和物以及场地, 两个方面共谋发展, 实现双赢, 这样一来, 双方的资源都得到了有效开发, 实现共同发展。

第二, 转让。技术转让是在不损害国家法律和保障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的前提下, 进一步开发档案信息, 对知识产权做出的进一步调整, 技术转让的多少由企业自行决定。比如说, 企业档案中的技术图纸, 在有需要的时候, 并且是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 可以复印使用, 这就是技术转让的一种情况。

第三, 咨询。技术咨询是咨询档案资料和知识产权方面, 在此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在进行技术咨询的时候可以通过编印技术资料、摘取相关信息和制造小册子等方式进行, 此外, 还可以通过电话、传真、广播、电视、报刊等方式进行。

第四, 服务。技术服务的运行离不开档案信息, 有时候受服务的乙方面可能在技术上遇到某些问题, 可以向企业寻求帮助, 企业可以委派专家进行技术上的指导。此外企业还可以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 主动委派相关技术人才进行技术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到企业的档案信息。

综上所述, 在技术市场中使用企业档案信息, 代表了企业档案开发和利用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是知识产权商品化的典型代表, 进一步推动了企业档案信息商品化的进程, 有助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适应经济发展。

二、保护知识产权对企业档案的新要求

1.收集

档案的管理工作最基本的内容就是档案收集, 同时也是知识产权得到保护的有力手段, 要保证信息收集的整齐和完整性, 这样企业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有力保障。在一些科研项目档案中, 要注意必须将资料的归属登记清楚, 也要特别注意不要漏掉和出现错误, 比如说合作开发、委托开发及合营联营等方面的档案。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侵权纠纷, 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2.整理

档案的整理工作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档案管理之间的各种关系。特别是所有权之间的关系, 要时刻注意不能损害到发明人的署名权, 根据《技术合同法》的内容, 个人取得的技术成果, 有权利标注清楚个人的所有权。在公务活动中, 企业所创造的照片、录音、录像档案等也是职务作品的一部分, 设置者有权利署自己的姓名。此外, 档案馆在向社会征集商标的时候, 也要注意商标属于专利档案, 在征集过程中要注意完善和归纳体系, 不能遗漏。

3.利用

知识产权档案的运用, 必须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借阅制度的要求, 对那些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的档案信息更是要严格把关, 必须取得所有人或所有单位的同意后才能提供出去。其他的一些寄存档案, 则必须是寄存着有权利支配, 提供给他人的时候一定要经过寄存者的同意才行。

三、加强企业档案管理的对策

首先, 要增强保护意识。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要在档案管理制度中加入保护知识产权的内容, 增强档案管理人员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重视度, 同时还要加强他们的保护意识和责任心。

其次, 强化基础管理。在档案收集过程中要实时跟进企业的研究过程, 及时将取得的成果归档保存, 要保障质量, 此外, 还需要不断完善档案整理程序。

然后, 加强保密工作。建立一个完善的保密制度, 并照此办理。档案管理人员面对档案时要严格遵守制度和程序的要求, 严格禁止徇私枉法和看认清等行为的产生, 做好知识产权的保障工作。

最后, 完善法律体系。尽快呼吁国家制定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好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尽快建立一个完善的保护制度和相关的措施, 并严格照此执行。

四、结语

档案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在本质上具有深刻的联系, 企业之侵权和盗取他人机密的事件在企业中也屡见不鲜, 造成这些原因的首要因素就是企业档案监管不力, 企业知识产权和专业技术保密性做的不够好。所以, 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和重要档案的保护意识对企业发展很重要, 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还能够让人们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随着我国对档案管理认识不断加强,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也将受到重视, 档案管理好知识产权保护将得到完善的发展。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知识产权上也逐渐出现了很多的纠纷和矛盾, 档案的保存和利用以及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渐被人们发现, 如何完善档案管理体系成为企业档案管理最重要的问题, 随着我国对档案管理认识不断加强,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也将受到重视,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意义重大, 本文针对知识产权和企业档案管理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企业档案,知识产权,保护

参考文献

[1]刘艳玲.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 2014.

[2]张梦婷.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信息服务研究[D].南昌大学, 2013.

上一篇:桥梁结构设计的优化下一篇:强化护理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