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2024-10-25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问题的研究(精选8篇)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篇1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知识产权 主要问题 解决方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文章阐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增强国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世纪,世界经济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产权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但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而且与当代国际政治、经济贸易的发展关系日益密切。可以说,当今国家与国家经济实力乃至综合国力的较量,就在于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因此,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保护水平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和解决。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专有技术的流失。例如中药处方和配方的失密,缺少防范意识,轻易被外国公司获得,然后进行仿制,比如六神丸作为养神静心的中药,日本公司把它拿过去以后,稍加改造和包装就变成了著名的“救心丹”。仅这个救心丹,在国际市场上每年销售额能达到6 亿—7 亿美元,相当于我国一年的中药出口总额。还有,我国安徽宣纸工艺失密事件、“景泰蓝”技术失密事件等,都是因为我们既没有申请技术专利,也

没有将其作为商业秘密给予有利保护,疏于防范而被外方掌握了关键技术、带走了全套的技术资料,使我们的民族工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二)知名商标被取代。在对外合资合作过程中表现明显。外方有意识地选择我国一些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厂商进行合作,然后借口他们的产品是名牌产品,在合资协议中要求使用他们的商标,或者干脆花巨资买断我们著名商标的使用权,然后占而不用,同时对他们商标的商品大肆宣传。这样,我们通过几十年创造的名牌在几年之内就被洋品牌完全取代了。比如饮料行业,我国原来的“八大名牌”如“亚洲”、“崂山”、“八王寺”等,一开始,除“健力宝”、“正广和”未合资,其他6 家都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合资了;洗衣粉行业,上海的“白猫”,广东的“高富力”、“中意”,合资后,被外方控制,他们利用我国名牌厂家的生产能力和销售渠道,推销他们高价的“碧浪”、“汰渍”,把我们的名牌打入“冷宫”。广州肥皂厂的“洁花”香皂与美方合资后,很快被“海飞丝”、“潘婷”取而代之。我们的老品牌就这样成为了外国品牌的跳脚板。(三)商标被抢注。知识产权是具有地域性特征,依据一国法律取得的知识产权只在该国领域内有效,在其他国家是不必然受到保护的。商标也是一样。近几年来,当我们的一些名牌准备出口国际市场时,发现其商标已被外商抢注。比如,电器商标“海信”在德国被抢注、“康佳”在美国被抢注、“科龙”在新加坡被抢注;云南卷烟品牌“阿诗玛”、“红塔山”在菲律宾被抢注、“五粮液”在韩国被抢注;天津麻花商标“桂发祥十八街”、北京酱菜老字号品牌“六必居”在加拿大被抢注;河南白酒品牌“杜

康”、百年老字号“同仁堂”、在我国被列为“国宝级”保护的“一得阁”墨汁被日本人抢注等等。商标被抢注后,产品要进入这些国家和地区,我们或者以重金买回本属于自己的商标使用权,或“改名换姓”,重新培育名牌。

(四)遭遇知识产权欺诈。知识产权是具有地域性、时间性特征的权利,在一国有效的知识产权不一定在另外一国就必然受到保护。而且除商业秘密外,知识产权都是一定期限里的权利,而不是永久性的权利。超过法定保护期限,人人都可以自由无偿地使用,不需要权利人的许可。但由于我们缺少这方面的知识,以致屡遭知识产权欺诈。例如,我国的某汽车厂与外商进行合资谈判,外方提出技术入股,以其中的97 件专利技术,共折合1600 万美元入股。由于这家企业不懂得专利法,后来才得知,这97 件专利技术中有23 件专利是过期的,还有29 件专利已临近到期,13 件则刚刚申请中,真正算数的专利只有32 件,也就是说2/3 的专利是不能折算股金投资入股的。该企业吃亏上当,追悔莫及。

(五)盗版、山寨货猖獗。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的。几乎任何东西,只要想买盗版,总是能找到途径。盗版分盗版国内和国外两种情况,盗版国内产品,由于国人的知识产权意识比较单薄以及国人宽厚仁慈的内心,一般不会追究盗版者的责任,但是盗版国外产品,后果却恰恰相反。他们会斤斤计较,对盗版行为追究法律责任,我们往往败诉,承担巨额的侵权和损害赔偿责任。

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甚至是惨痛的。首先,传统的专有技术的流失,对我们的影响不仅仅是技术被窃取那么

简单。一方面,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的技术经验,是花费了古人几百年甚至是几千年的经验和心血凝结而成,只因我们的疏忽大意就被窃取,实属不应该。一句缺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完全不能作为浪费祖宗智力成果的托词和借口的。另一方面技术流失的同时我们也没有了自此之后发展的动力。技术所带来的财富也随之流失。再者,全体中国人的智力成果被其他人盗用,成为别人赚钱的工具,自身获得的价值被人为消减,权利人原本可以获得的经济利益无法得到充分实现,却看见盗版的人在坐享其成,我们国人心里是什么滋味呢?咬牙切齿、有苦难言不足以形容,在祖宗的眼里,我们也是一个个败家子。其次,我们自主商标的淡出,外国商标的挤入,加之中国人崇洋媚外的心里,可想而知,未来,我们还剩下多少自主品牌。我们都要靠进口过日子的时候,外国人在背地里可能在取笑这一群傻瓜。因为中国的市场他们已经牢牢的掌握了。他们的一举一动牵动十四亿人。掌控者十四亿人的钱包,任何一个资本家都会开心透顶。第三,我们的名牌商标被别人抢注,等于说本来是你拥有的东西,别人反而说是属于他的。而且还限制你自由使用的权利。任何一个智力健全的人都不会甘心这种情况吧,何况是一个国家?最后,知识产权问题的存在,有损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不利于我们和其他国家的合作。我国于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加入世贸组织过程中重要的一项谈判即是有关知识产权的谈判,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比较晚,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都很不完善,国际上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多有不满,对我国怀有不好的印象,为了扩大和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我国承诺加强知识

产权保护工作。当前在与外交往中,因知识产权问题与国际社会产生了纠纷摩擦,影响了对外交流。综上,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让我们自己在智力成果和财富创造上吃亏,而且影响了我们的国际形象。不论从哪一方面讲,知识产权的保护都是必须的。

加强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途径有哪些呢?首先,要转变思想意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二是学会欣赏国产的魅力。第二,要重视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21 世纪什么最贵的是人才,知识产权战略的运用必须由具有专业意识和专业知识的人来实施。但是目前国内的状况是:直接参与创新的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缺乏知识产权管理;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发人员没有专利意识;参与市场经济的主体不懂知识产权战略。所以,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另外,由于传统的专业技术以及知名商标被外国企业窃取或排挤,中国目前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是不多的,在重视保护已有产权的基础上,必须开源,不断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第三,加强立法,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21世纪是法治的世纪,法治的基础是有法可依。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必须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做基础。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就其内容来看滞后于社会发展,存在可操作性差的问题。2.加强执法,保障知识产权权利人利益的实现法律的保护不仅在于立法的完善,更重要的是依赖于有力的执法。在知识产权保护的部门设置上,存在职责划分不清,部门工作积极性不高,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问题。执法人员执法素质不

高,缺乏一定的知识产权知识,没有组建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执法队伍。执法部门获取违法侵权报案渠道不畅,有些部门对违法侵权行为没能及时查处,甚至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人相互勾结,利用权力充当他们的保护伞,助长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3.加强宣传教育,使知识产权保护深入人心。我们的知识产权制度主要是通过政府颁布法令来实现的,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缺少相应的思想基础和经济基础。所以知识产权保护要得到人们的了解、认同并遵守,需要一定的时间,更需要政府不懈的宣传、普及和教育。

参考文献:

曹荣辉:《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经济研究导刊,2010 年第20 期 孙力:《有关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思考》,现代商业

孔奕雯:《浅析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对策》,法制与社会,2008年03月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篇2

农业知识产权与工业知识产权不同,它包括涉农版权、专利、商标,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农业商业秘密、农业生物遗传资源与传统知识等。它具有独特性和广阔性,如价值标准的不确定性、易扩散性和不易保护性等;它是对约定俗成被相应的权利人依法享有的信誉、标记的确定,也是一种对创新活动的法律界定。

2 我国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知识产权来源于农业科技创新,它们是相促相成的关系。正是因为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农业知识产权。

2.2 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调整

在市场经济中,农民工大力进城务工,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渐衰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必有之路。而其支撑,则是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

2.3 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在国际农业竞争浪潮中,为保护国家的粮食安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也具有了战略高度,它决定了一个国家农业市场的发展内生力。

3 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3.1 对农业知识产权缺乏保护意识

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的对象是广大涉农企业和农民,农业的经济利益收获周期长,直接效益低,保密性差。农业科技工作者很难获得应有的权益,对维护自身知识产权不够上心,缺乏保护意识。

3.2 对农业知识产权缺乏激励机制

当前我国的农业科技研究,主要是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在搞,用于服务农业推广,缺乏农业科技市场推广的经济效益。农业科技创新研究的作用,主要是用在了评职称、职务晋升,发明人最多能获得一定金额奖励。对农业知识产权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很难调动农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容易造成农业高级人才的流失。

3.3 对农业知识产权缺乏产业化运作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有了较大进步,农业知识产权也申请了较多。但农业知识产权转化为经济效能的利用率极低,往往申请后就束之高阁,没有市场活力。研究者缺乏对农业知识产权的转化,申报专利只为完成任务申报。另外,据科技部研究数据表明,我国每年会产生三万多项的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但其中能够大范围推广并产生规模效益的仅仅占到了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比率。

3.4 对农业知识产权侵权缺乏维权机制

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一旦发生产权被侵权后,产权拥有者很难维护自己的权益。因为其鉴定过程涉及多个职能部门,调查取证较为复杂,产权拥有者缺乏有效的维权机制。

4 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建议

4.1 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培育机制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领域,常态化培育和留住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创造出农业知识产权的“源头之水”。要制定科学的农业人才培养制度,加强学科设置和重点专业建设,加强实验室、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为农业科技人才搭建良好平台。要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奖励、补助津贴,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经济待遇。

4.2 建立和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

通过互联网、数据库,建立和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整合国内外最新的农业知识、科技、产权。为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最前沿的参考和借鉴,同时避免重复研究,提高研究的起到和水平。

4.3 建立和完善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要通过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增强对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兼顾集体、个人的利益,促进农业知识产权的良性发展。对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中,有卓越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奖励,激发人们维护农业知识产权的积极性。

4.4 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

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对市场的敏感度,弥补行政管理部门和农业科研单位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不足,为农业科研单位、企业、市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出农业知识产权的价值。

摘要:农业知识产权是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保护,是对知识的尊重,对我国农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目前我国在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过程中存在着保护意识淡薄,缺乏奖励机制、产业化运作、维权机制等问题,本文从农业知识产权概念、保护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篇3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保护 对策

一、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由于历史等原因,知识产权的概念对大多数人来说仍是一个相当陌生的名词。许多人,甚至是一些知识分子,既不懂得维护自身的知识产权,又不会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个别的甚至肆意践踏知识产权。我们的许多知识成果诞生了,但却不知道运用法律的武器予以保护,结果后悔莫及,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据报载,近年来我国每年取得的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达3万多项,而每年受理的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发明专利申请只有1万多件,还有2万项左右的成果没有取得专利保护。这些技术一旦公开,就等于白白流失。还有的发明人只是申请中国专利,而不申请其他国家和地区专利,也导致专利大量流失。近几年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虽有一定提高,但受惯性思维的影响,整体保护意识仍然比较淡薄。

2、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知识产权,需要国家政府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对其予以保护。但是,由于我国知识经济和商品经济发展滞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就法律来说,国家虽然颁布了《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等,但相对于内涵和外延极其丰富的知识成果和人类无穷无尽的创新能力而言,现有法律制度仍然很不完备,也很不配套。同时,知识产权领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就行政而言,国家虽然已经成立知识产权局,但面对面广量大的知识市场,面对大量存在的违法侵权行为,仍然缺乏健全的管理网络和强有力的管理措施进行应对。就经济而言,知识市场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扶优限劣、优胜劣汰的运行机制,往往合法经营的收益微薄,而盗版侵权的则大发横财。

二、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建议

1、牢固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要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式,广泛开展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使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知识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使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行动成为社会公众的广泛自觉。不仅知识产权的拥有者要知道依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的权益,依法与各种形式的侵权行为作斗争,而且知识产权的利用者也要明白只有依法才能取得知识产权,才能使用知识成果。从而逐步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尊重知识产权,自觉维护知识产权,努力开发知识产权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为知识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自我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如果能够从源头上做好保护工作,可以消除很多纠纷,减少大量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权利人,尤其是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应当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制订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应当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做好专利申请工作,争取获得专利保护; 做好商标注册的申请工作, 并对商标进行合法使用;制定完善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做好对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的保护工作,避免对外泄露,尤其是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利益攸关的商业秘密更要着重加以保护;在与他方的合作或交易过程中,就知识产权问题应做到约定明确、权责清晰,防止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3、发生纠纷,积极应对,依法维权

作为知识产权权利人,可能经常会发现权利被他人侵犯;而作为市场经营者,又可能会面临知识产权人的侵权指控。一旦发生纠纷,应合理运用诉讼策略,实现利益最大化。首先,企业对于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诉讼应当积极面对,而不能消极回避,应从各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全方位衡量诉讼利弊得失,选择适当的应对策略;其次,应确定整个知识产权诉讼的核心问题,搜寻案件的突破点,争取在诉讼中占据有利地位;第三,应将知识产权诉讼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以诉讼为核心,辅以行政处理手段、媒体宣传等,全面开展工作;第四,诉讼中应审时度势,有效利用洽谈磋商等非诉讼解决方式,避免出现两败俱伤的不利结局。

4、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首先,立法机关应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制定新法,对原有法律进行修订与解释,力图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充分的权利基础。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是知识产权救济机制中的两个最主要的途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应对不同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各具特点,行政保护机制处理速度快、程序相对简易;司法保护机制则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效力的终极性。企业面对不同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应遵循最有利于实现其利益的原则提起行政处理程序或司法程序,抑或二者配合进行。承担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职责的有关机关应当充分发挥各自特点,保护知识产权人的权益。

其次,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内部管理制度,善于运用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自己。企业之间未来的竞争将主要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因此一定要多学习知识产权方面的新知识,多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管理上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起本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使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研发、生产与经营的全过程。要及时将自主创新成果、核心技术、名优产品在国内外申请相应的知识产权注册,以期得到有效保护。要以企业的核心专利技术为依托,构筑自身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措施体系。

知识产权保护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知识经济健康发展的可靠保障。在现代社会,在经济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情况下,知识产权的保护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知识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了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切实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篇4

3 如何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3.1 明确基本思路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应当以促进人口发展、资源发展及经济建设为宗旨,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人民的生产生活为目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实现区域突破,着眼于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土地石漠化治理,大力推进植树造林,保护和抢救濒危物种,想方设法增强森林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政府应当要正确处理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之间的关系、重点和一般之间的关系、点和面之间的关系及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关系,不断加强对生态重要区域和生态脆弱区域的保护,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生态建设工作,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尽量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共赢局面。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之时,应当要先重点后一般,即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方优先治理,并大力建设林草植被,增大绿化面积。在大面上,应当要进一步加强对长江、江黄河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进行绿化的同时不断增强森林的生态效能;而在点上则应当要抓紧森立公园建设和湿地保护工作,充分利用废弃工矿地来进行绿化,尽量增加森林面积。

3.2 抓紧工作重点

目前我国约有二十多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点保护地区,这是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重点。而目前比较重点的治理工程有青藏高原生态屏蔽系统、东北防护林建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及南方丘陵山地带水土治理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要以重点工程带动为主,充分改造原本的低质低效林。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要投入更多的相关科学技术,并依靠分散的物资和劳动力,实现人工措施与自然措施的有机结合,从而一步步恢复林草植被与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同时还要优化栽培技术,不断提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此项工作与民生建设联系在一起,实现生态与经济的有效结合。

3.3 完善相关制度

若想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要拥有一系列完善健全的管理政策制度。因此,当前政府和林业部门必须要在已有政策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国情和地域因素,总结过往经验,学习国外理念,不断改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并加强执法力度,大力打击乱砍滥伐等破坏林业生态环境的行为,确保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而为了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使我国的林业得到可持续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及人们都必须要重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强化对美化、绿化环境的认识,并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术,勇于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只有这样,才能够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张金波。如何做好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J].农业与技术,2015.

[2] 白金瑞,赵广杰。策论新时期林业如何做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J].农民致富之友,2014.

[3] 宁可。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其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

[4] 索南德吉。江河之源中华水塔---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之我见[J].农业与技术,2013.

我国海关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研究 篇5

作者: 许红青

[摘要]依法实施知识产权的海关保护既是一项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措施,又是我国加入WTO、履行国际义务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知识产权人合法权利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国海关建立现代海关制度,深化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使企业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尤其是知识产权的海关保护,重视海关这把不容忽视的边境保护伞。

[关键词]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主动保护模式平行进口

[正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许多侵犯他人合法的知识产权的行为。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非法货物在国际贸易中的数量和比例一直居高不下。据估计每年全世界假冒货物产值占世界贸易额的5-8%,约达1000至1200亿美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进一步加强,经济来往不断增加,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发展迅速,这些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货物大量涌出国门,涌向世界市场,大大损坏了我国和我国企业的形象,破坏了正常的对外贸易秩序。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中国正式成为世界经济联合国中重要国家,我国政府该如何切实履行WTO的各项协议,成为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当务之急。海关作为我国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应根据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相关条款,对知识产权实施保护,有效制止进出境侵权货物违法活动,维护国家正常对外贸易秩序,鼓励外贸企业公平竞争、合法经营。

一、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重要性

2005年3月26日,福州某进出口有限公司向福清海关(福州海关下属关)申报出口2.8万双PE面底拖鞋,运抵国为莫桑比克。在查验时,福清海关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个疑点。当把集装箱放在X光下过机检测时,工作人员看到集装箱内的纸箱摆放极不规则,这是夹藏不法货物的信号,工作人员当即要求开箱查验。在长达40英尺的集装箱中部,共计1200双使用了“星鸽”字样及盾牌图形的拖鞋混在其中。通过查询海关总署备案库,工作人员很快就辨认出该产品涉嫌侵犯“白鸽及图形”商标专用权。此后,福清海关的上级关———福州海关将此情况通知“白鸽”商标权利人福建省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该司认为上述1200双拖鞋侵权,向海关提交了知识产权保护申请。福州海关依法扣留了上述侵权货物。

福州海关的出色工作拯救了屡遭侵权假冒而濒临“折翅”的“白鸽”牌塑料拖鞋,这只是近年海关查获侵权物品,保护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当中的一个例子。海关打假最大的好处就能够在口岸查获产品,对侵权物品起到威慑作用。今年4月7日,北京海关查获侵犯“耐克”、“阿迪达斯”商标案,共查获运动鞋2740双,案值6850美元,涉嫌侵犯商标权的鞋类制品的出口目的国为俄罗斯和乌克兰。去年10月,1415只标有劳力士标识的侵权手表,想从邮件快递渠道蒙混出境,被厦门海关现场关员逮个正着。

在国有名牌维权的浩大行动中,中国海关是一个有力的“保护者”。自1996年至2004年,全国海关共查获各类进出口侵权案件4361起,案值6.3亿元人民币,有力打击了进出口侵权货物的违法行为,净化了口岸秩序,维护了权利人的利益。

从以上的具体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海关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就是指海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在进出口环节采取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措施。海关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把守着防止侵权产品冲击企业国际市场份额、损坏企业声誉的最后一道大门。

二、我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历史和具体内容。

(一)历史:

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措施。1994年9月1日,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实施保护知识产权、制止侵权货物进出境的管理措施》的公告。1995年7月5日,国务院176号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条例》,至此,政府通过法规正式授权海关得以制止和查处侵犯知识产权货物进出口的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条例》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海关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法制化和制度化的新阶段。与此同时,海关总署也随即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实施办法》,对知识产权的海关备案、调查、放行、处罚、处置等工作进行了细化,进一步完善了海关执法的根据。2000年7月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正式通过了新修订的《海关法》,其中新增加了两条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条款,地四十条和第九十一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了海关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地位和权限,能够对与进出境货物、物品相关的知识产权实施同样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措施。2003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规定了海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范围基本程序等,是目前中国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主要执法依据。总而言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实施办法》是海关行使知识产权保护的依据。

(二)我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具体内容:

1、我国海关保护知识产权的具体范围和模式:

(1)范围: 我国海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范围主要限于狭义的知识产权,主要是指《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条例》保护的商标专用权,《著作权法》及《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保护的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邻接权),《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保护的专利权。

(2)模式 :根据修订后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海关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分为主动保护和被动保护两种执法模式。主动保护指海关依据法律赋予的职权,主动采取措施,保护知识产权;被动保护指由知识产权权利人(主要是商标注册人、专利权人或著作权人)向海关提出申请,海关依照其申请对其知识产权提供保护。

[1].主动保护模式。主动保护模式主要有以下内容:(1)知识产权权利人应当事先进行知识产权备案;(2)海关发现涉嫌侵犯备案的知识产权的进出口货物,应当中止放行侵权嫌疑货物,并书面通知权利人;(3)海关根据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申请扣留侵权嫌疑货物;

(4)海关有权对货物的侵权状况进行调查认定;(5)海关对能够认定侵权的货物,应当予以没收;不能认定的,应当协助人民法院对货物进行司法扣押;(6)海关有权对没收的侵权货物进行处置。

[2].被动保护模式。被动保护模式有以下内容:(1)知识产权权利人发现侵权嫌疑货物后可以直接向进出境地海关申请扣留,不必事先进行知识产权备案;(2)海关依据权利人申请扣留侵权嫌疑货物;(3)海关不对货物的侵权状况进行调查。如果人民法院未能在海关扣留货物后20个工作日内要求协助对货物进行司法扣押,海关应当立即放行货物。

2、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主要程序 :

(1)权利人向海关总署提出备案申请 :修订后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取消了强制备案的要求,但为了更充分地发挥海关对知识产权的主动保护职能,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将其知识产权向海关总署申请备案。

(2)进出境地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原则是禁止侵犯知识产权的货物进出口。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可以依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申请作出,也可以依职权调查处理。

(3)海关调查 :在主动保护模式下,海关应当自扣留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对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是否侵犯知识产权进行调查、认定;不能认定的,应当立即书面通知知识产权权利人。

海关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发现涉嫌犯罪案件的,应当将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4)海关没收侵权货物 :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经海关调查后认定侵犯知识产权的,由海关予以没收。海关作出没收侵权货物决定的,应当将情况书面通知知识产权权利人。

三、国际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历史和现状。

(一)国际知识产权边境(海关)保护的历史:

1、19世纪之前:早在18世纪,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和日本都拥有了自己的专利制度,但是国际间涉及知识产权的商业交易甚少,知识产权的边境保护更加是没有。(狭义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仅只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本文所指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仅指狭义的知识产权的海关保护)

2、十九世纪中叶---1994年: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的产生。十九世纪中叶,国际间技术交流日渐增加,对知识产权的边境(海关)保护也被提上了议程。知识产权的边境保护制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883年、1886年分别签署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保护文学与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这两个公约都建立了各自的执行机构,即国际局

(InternationalBureau),1893年上述两个国际局合并,标志着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朝着整体化和全面化的方向发展。20世纪60年代,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即“WIPO”成立了,他直接促进了区域性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发展。在欧洲,1986年12月1日欧洲共同体理事会关于确定禁止假冒商品进入自由流通之条例(1994年被《关于禁止假冒商品和盗版商品进入自由流通、出口、再出口的措施之条例》所取代1).在北美,北美自由贸易区根据1992年12月17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即NAFTA成立,NAFTA是美、加、墨三国间全面的综合性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共8篇22章。第1718条指出边境措施是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所不可缺少的。

3、1994年以后: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到了巨大的发展。1993年年底,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坚持下,最终将Trips协议纳入了作为“乌拉圭回合”谈判成果的“一揽子”协议,并在新建立的世界贸易组织里设立了专门的理事会,负责执行知识产权协议的落实。尤其是在199

5年世界贸易组织运行后,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Trips协议对知识产权做了许多突破。它第一次在国际多边协议中系统的对知识产权边境保护进行了规定,明确了海关在知识产权边境保护中的独特地位,另外,任何WTO成员过迟早都必须遵守WTO协议规定的义务,从而大大的扩展了国际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的适用范围。

(二)国际知识产权边境(海关)保护的现状:

为使边境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化,许多国家专门制定了关于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单行规范,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海关保护为重点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在美国,美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条款主要集中在《美国法典》(UnitedStates Code)第19篇即“海关关税”部分,海关条法局的知识产权处依据海关条例实施美国海关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香港,海关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唯一执法机关,承担调查、起诉、执行等多项职能;在日本,《海关税法》授权海关负责在边境知识产权保护中行使调查和对当事人起诉的权利。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边境保护,重视海关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四、我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及面临的困境:

(一)我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不足及面临的困境:

1、扣留侵权嫌疑货物提供担保金几仓储费用的问题:

《保护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知识产权人请求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应当向海关提交不超过货物等值的担保,用于赔偿可能因申请不当给收发货人造成的损失以及支付在被海关扣留后的仓储、保管和处置等费用。根据条例要求,即使货物的侵权状况非常明显,海关也必须向权利收取担保金,特别是连续遭遇侵权的权利人,往往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支付大笔多笔保证金,给权利人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2、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中的证据问题:

申请海关保护其知识产权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若企业申请海关保护其知识产权,就意味着企业在申请之前,必须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收集了大量的信息,特别是证明市场上纯在相关进出口产品侵犯了其知识产权2。只有在有充分证据证明市场上相关进出口产品侵犯了其知识产权的情况下,海关才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否则海关根本不会中止放行侵权货物进入流通市场。根据《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对于现场执法部门来说,这是一个自由裁量的标准,但是对与企业来说,这就是一条无法把握的规定,证据标准到底是什么,到底怎样才能充分证明呢?这是一个需要明确的问题,否则仍然不利于合法知识产权人的知识产权保护。

3、知识产权人和侵权行为人的和解问题:

在海关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后,如果知识产权人和收发货人和解了,这无疑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浪费,因为知识产权属于一种私权利,权利人在不违法且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可以自愿的自由的处置其权利,可以追加授权侵权人使用其知识产权,而一经授权,本是侵权的货物也就不在是侵权货物了,海关也就不应当查处没收了。

4、平行进口问题:

平行进口是指合法的知识产权商品权利人未经进口国相同的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同意,将该商品经合法途径进口至该国。在这里,进口方相对于进口国权利人享有的知识产权就是平行进口。双方在同一种商品上都享有合法的知识产权,从而引发权益纠纷。因为知识产权是具

有地域性的,在一个国家取得了知识产权并不当然的在其他所有国家都取的知识产权而具有专有排他性。我国对平行进口问题没有规定。

35、在现行的海关知识产权保护依据中有很多规定存在不确定性,缺乏可操作性:如在侵权案件的刑事责任追溯的标准上,虽然有对侵犯知识产权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追究形式责任的规定,但在侵权清洁和案值达到何种程度后才追究和追究何种刑事责任,却没有明文规定。再如在对侵权案件的罚款幅度上,《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规定,对进出口的侵权货物,并处货物价值30%以下的罚款,而侵权货物价值如何确定却没有具体的可操作的标准,使海关在实施处罚是可能产生处罚尺度不统一,不利于严格公平执法。外贸企业自身的原因分析:

1、企业对知识产权申报存在理解误区。主要是:部分企业认为应该向海关申报的知识产权仅限于企业的自有品牌,对国外客户指定贴牌加工所使用的品牌不用向海关申报也不涉及侵权问题;部分企业认为应该向海关申报的知识产权仅指在国内已注册的商标或已在海关总署申请保护的备案商标,对未注册或未备案的品牌不需申报;

2、知识产权备案内容变更不及时,影响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3、外贸公司不负责任造成侵权行为发生,但事后往往宣称不知情,海关举证难。

4、侵权货物查获存在难点。由于出口货物多为免税,通关速度快,侵权商品执照产家分布较广,难以查获,海关较难发现真正的制假者。

5、权利人对海关查获知识产权案件消极配合甚至不配合。有的权利人对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

五、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应注意的问题:

(一)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和便利合法贸易相结合:

海关采取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措施,应当做到及时、有效。对侵权状况能够确定的进出口货物,海关应当按照法定程序予以扣留、没收和处置措施,不应放任其继续流入商业渠道。对侵权货物的收发货人,海关还应当依法予以处罚或移交有关部门追究刑事责任。但是,由于海关手续是国际贸易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加强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海关在便利合法贸易和维护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合法权益方面的责任,海关在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时,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充分保障收发货人在内的所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海关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有效通关结合起来。既要保护合法知识产权人的权利,又要保证正常的贸易秩序。

(二)企业应当增强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十分薄弱,大部分企业至今仍普遍忽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申请。据了解,宁波有20个品牌被列入“2005~2006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品牌名单”,但这20个出口品牌中却只有6个向海关总署办理了知识产权备案手续。福州海关2004年有进出口业务的国内企业共705家,在海关总署备案知识产权的仅8家,仅占总数的1%。

企业应当增强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时向海关进行知识产权备案,内容有所变更时,及时进行知识产权的备案变更,以便海关更好的保护起知识产权。

(二)保守商业秘密:

在实施知识产权的进出境保护过程中,海关通过备案、申请等环节掌握了量的权利人的经营信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保守商业秘密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在《条例》中第6条也明确规定“海关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时,应当保守相关当事人的商业秘密。”

[结语]依法实施知识产权的海关保护既是一项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措施,又是我国加入WTO、履行国际义务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知识产权人合法权利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国海关建立现代海关制度,深化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是企业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尤其是知识产权的海关保护,重视海关这把不容忽视的边境保护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关于知识产权海关保护部分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全文参考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办法》,全文参考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知识产权保护部分

[5]黄勤南,《知识产权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6] 陈东星,《中国海关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现状研究》,中国期刊网,2005年7月11日

[7]于鹏,《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法律研究》,中国期刊网,2006年5月

作者单位:江西省石城县人民法院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篇6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王敏鸽

摘 要:当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如下:改革规划管理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形成促进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改革投融资制度,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提高城镇化水平;推动城乡产业化,增强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城镇化;制度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069-02城镇化主要是指伴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和分工细化而产生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6%,超过50%的中国城镇化正在驶入加速的快车道,然而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乡分割严重,二元结构明显

改革开放后,先富带后富的政策使得我国东部和沿海地区快速发展起来,成为我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后备力量。但是在随后的逐渐发展过程中却造成我国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后果,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分割严重,贫富差距大,二元结构明显。因此,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分割化的现象成为我国城镇化所面临的障碍和问题。同时,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相差很大,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而在户籍制度的约束下,人口不能自由流动,农村居民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在这种背景下,农民进城只是身份变了,居住地变了,不能享受同等的福利,生活条件等各方面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一大批进城农民由于缺乏资金或技能,很快就沦为城市贫民。所以,现阶段我国的城镇化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外在的城镇化,是以城镇人口数量提高为目的的城镇化过程。

2.规划体制不健全,土地制度存在弊端

规划体系不健全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规划缺乏前瞻性,城镇建设只谈城镇,忽视了农村的发展,不能将城乡建设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城乡分割。而且,政府的一些政策严重向城镇偏移,子女上学、社会保障、廉租房建设等一系列为农民进城做保障的政策缺失,政府城镇建设规划与农民实际需求不相符,不利于城镇的长远发展。另外,土地制度的弊端也为城镇化的推进带来了障碍,土地产权不明晰、流转制度不规范制约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自由流动,而且农民依靠土地所带来的收入相当低,农民物质基础薄弱,很多农民处于亦农亦工的状态,辗转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不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快速转变。

3.产业发展滞后,不能带动城镇发展

城镇化建设需要经济的发展作为依托,特别是需要第二、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西部,产业发展相当滞后,许多地区生产力低下,虽然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未形成农业产业化生产,第二产业又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而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餐饮等服务行业,没有形成具有强大生产力的产业基础。产业发展的滞后直接导致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下降,外来劳动力和人口难以进城立足,制约了城镇经济的发展。

4.城镇体系不健全,功能不佳

首先,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一些地区小城镇数量众多,缺乏大城市的支撑,而与此同时大城市又不能充分发挥带动作用,使得大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经济发展相互制约。其次,城镇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地区不能有效利用地区特色,建立具有特色产业链的农业经济。忽视与周边经济的联系,不能将农村社会服务和农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第二、三产业发展不足。最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不佳,比如生活垃圾的无害处理、用水普及、人均绿地面积等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

5.资源环境压力大

在加快城镇化步伐的同时,工业化过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理念也带入了城镇化建设中,使得很多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一方面,有些地区片面地把城镇化理解为城镇建设,滥用土地建设一大批形象工程,同时城乡规划不合理,农民良田被强占并用于城镇建设,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环保意识的缺乏,人们随意排污,生活垃圾、生产废水随处可见,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同时由于缺乏对环境的管理和监督,污染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的制止。这些行为都使得城镇化的推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二、推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

1.改革规划管理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形成促进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一方面,改革规划管理制度,合理进行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实现城乡发展的全覆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使城市和农村得到同步发展和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同时加大对城镇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建设,特别是保障房、社会保障等覆盖要广,使农村人口能够获得同等的机会。另一方面,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明晰土地产权,规范土地的使用和流转,使农村土地真正为农民谋福利,同时合理规划土地用地,减少对农地的行政侵占,完善土地征收制度,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另外,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方式,缓解城镇化过程中的用地供需矛盾。通过改革规划管理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为城镇化的推进创造有序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2.改革投融资制度,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城镇化过程需要城镇经济的发展作为基础,而在现阶段,一些地区城镇产业化发展滞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融资渠道的缺乏,资金紧张将会导致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并制约城镇经济的发展。因此,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对于促进城镇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除了政府的财政投入外,应充分调

动起国家、社会、集体、个人、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作用,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在这之中,政府的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或者个人投资到城镇的建设中来。只有广泛地利用多种投资渠道,才能使地区经济发展更活跃,更有吸引力。

3.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提高城镇化水平

我国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限制人口流动,对城市人口严格管理所建立起来的,而传统的户籍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当前必须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提高城镇化的水平。从目前来看,先放开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对已在城镇取得固定住所、有稳定收入来源但仍是农村居民身份的人员,居住满一定年限后优先办理;对具有投资移民性质的人员,在户籍管理上相应实行优惠政策。然后再逐渐放开小城市、中小城市、大城市的户籍管理,通过自下而上的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城镇化建设所需要的户籍管理制度。当然,需要重视的是户籍改革不单是改变户口,更重要的是户口背后社会福利性质的公共服务,只有实现了社会福利的均等化,户籍制度才实现了实质性的改革。

4.推动城乡产业化,增强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

产业化是推动城乡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我国一些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落后,没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建立起特色的产业链,导致城镇化进程缓慢。所以,建立起地区特色的产业,为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关键。具体来说,一方面,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积极发展科技农业、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深化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实现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开拓农业生产的新市场,以农业经济为核心,辐射出其他具有市场价值的产业,将农业经济与乡镇企业发展相衔接,选择地区主导产业,组建地区企业集团,强化产业带动功能,给城镇经济发展带来持续的动力。

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现阶段的城镇化率虽然已超过50%,但目前的城镇化过于追求城镇人口数量,是低水平的城镇化。据调查,城镇化背后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农村人口不能同等享受城镇的公共服务和福利体系。所以,现阶段,政府应采取措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面向所有农村人口的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同时,给予失去土地且暂时无法自力更生的农村人口最低生活保障,避免他们沦为城市贫民。另外,积极组织农民工就业,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农民工能真正地在城市立足。总之,政府应重视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保障问题,使城乡都能享受到均等的社会福利,使农民能够真正“市民化”。

6.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会议提出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集于一体。可以看出我国对建设可

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的重视。所以,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建设也必不可少。当前,一些地区在推进城镇化时完全不顾环境的承受力,大肆地污染与破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因此,新型城镇化需要以绿色生态环境为前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积极宣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绿色生态的理念根植到城镇化建设中,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行为,走生态城镇化建设之路。

三、结语

城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挑战和风险,城镇化进程也存在很多问题和阻碍,现阶段,我国的城镇化是一种低水平的、形式化的城镇化,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城镇化水平,从土地管理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投融资体制到生态环境建设,都需要优化和改革,使城乡实现均衡协调的发展,使农村人口能真正地融入城市,使区域经济得到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篇7

1. 建立了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法律体系。

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中美知识产权谈判,1992年中国和美国经过第二次知识产权谈判,双方签署的《中美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1994年7月15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决定》首次对海关进行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了授权。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海关总署于1994年9月1日和1995年5月5日分别发出了《关于海关监管工作中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通知》和海关总署公告,要求各地海关对进出口货物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进行查处,这是我国海关监管知识产权制度的雏形,从此实施知识产权进出境保护成为我国海关的一项职责。1995年7月5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并于同年10月1日起实施,1995年9月28日,海关总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了备案、调查、放行、处罚、处置等事项。至此,我国初步建立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加入WTO以后,中国政府加快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立法步伐,为了提升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水准,使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水平基本接近先进国家,2000年7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新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一次在法律层面对知识产权的海关保护作出了规定,确立了与TRIPS协议相协调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2003年11月,国务院颁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2004年5月,海关总署颁布了修正后的实施办法,2004年9月,国务院公布了《行政处罚实施条例》,对进出口侵犯知识产权的行政处罚予以明确规定。至此,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涵盖了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三个层面的完整体系。

2. 建立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执法体制。

自1994年9月1日我国海关开始承担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来,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和不断探索,知识产权执法已经成为我国海关的一项日益重要的职责。在这期间,我国海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和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建立了统一,高效的知识产权执法体制。主要体现在:(1)建立了方便、快捷的知识产权中央备案制度。只要权利人事先将知识产权在海关总署备案,各级海关依职权对嫌疑侵权货物实行监管。无论侵权人在那个口岸进出境涉嫌侵权的货物,都将受到口岸海关的查处,真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2)实行主动保护和被动保护相结合的执法模式。一方面,海关对已备案知识产权,依职权实行查处;另一方面,知识产权权利人发现即将进出海关的货物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的,申请口岸海关查处,扣留侵权嫌疑货物。依申请查处弥补了未向海关备案而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权时海关不依职权查处之不足。(3)建立了实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措施。包括:扣留,扣留是海关保护知识产权的主要措施;没收,经海关查处确认侵犯了权利人受我国法律、法规保护的知识产权的货物由海关予以没收;担保,担保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在申请海关扣留涉嫌侵权的货物时,需提供规定数额的现金、票据作保证,否则,海关不予以扣留。(4)建立健全了海关知识产权执法机构,加强了执法队伍建设。多年来,全国海关系统设立了相关的部门负责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工作,十一个海关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具备条件的海关在业务现场设立了知识产权工作的联络员,至此,我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执法机制,即:海关总署———直属海关———隶属海关三级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已经初步形成。

3. 海关执法成效显著。

我国海关从授权监管侵犯知识产权货物进出境之日起,丝毫没有放松过打击力度。自1994年中国海关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以来,已经查获各类进出口侵犯知识产权货物的案件8000多起,案值近10亿元人民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海关查获的侵权货物案件每年都以30%左右的幅度增长。

二、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问题和困境

1. 在知识产权保护执法中,海关与权利人缺乏联系配合,影响海关执法。

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是公权介入私权,因此权利人的积极配合是海关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和基础。在现实工作中,海关与权利人之间的保护协作关系不够理想,一方面,有关员认为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是行政执法,是海关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不能让权利人参与其中。另一方面,权利人消极作为的现象比比皆是。权利人极少将知识产权在海关备案,如广东江门市拥有一个驰名商标、28个著名商标,但仅有一个商标在海关备案,申请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权利人放弃边境保护或擅自与侵权人达成和解的现象比较严重,不仅耗费了海关的执法资源和行政成本,损害了海关保护的严肃性,影响了良好的外贸环境的构建,而且从长远角度看,也不利于打击侵权行为和权利人自身知识产权的发展和壮大。

2. 权利人提供担保金加重权利人的维权负担,影响权利人的维权积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第14条规定,知识产权权利人请求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应当向海关提交与进口货物到岸价格或出口货物离岸价格等值的保金。根据该条规定,权利人应提供的担保的形式是唯一的,即只能采取担保金的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规定是不利于权利人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实践中,对于那些其知识产权屡遭侵犯的企业,在全国各口岸均有侵权货物的情况下,往往需要在极短的期限内同时筹措多笔担保金,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权利人合法权利的行使,对有效打击进出境环节的假冒侵权行为形成障碍,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知识产权权利人请求海关保护的积极性。有些权利人因交纳不起担保金而不得不放弃请求权,这与其说是为保护权利人的利益而设计,不如说是侵权人侵权的保护伞。同时担保金的另一功能是用来补偿仓储、保管、处置等费用,或用来赔偿因申请不当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失。但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规定来看,无论权利人申请正当与否,都将付出高额的仓储、保管等费用,而且这些费用一旦付出,日后很难得到补偿,导致知识产权权利人消极配合甚至不配合海关查获海关知识产权侵权案。

3. 知识产权权利人享受的权利与与承担的义务不平等,以至于在权利人的心理产了畏难情绪。

首先,对权利人提出侵权存在的证据要求过高。《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知识产权权利人请求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应当提交申请书及相关证明文件,并提出足以证明侵权事实明显存在的证据,海关总署的实施办法也作出相应全面、具体的规定。如果权利人提不出确凿的侵权证据,其权利将失去受到保护的可能性。其次,权利人对海关的处理结果没有参与权。知识产权属于私权,私权的最大特点是意思自治,也就是说权利人在没有违背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有权自己作出处理决定。权利人申请海关保护其知识产权,就构成了权利人与海关的委托关系,而这种委托关系形成后,权利人就没有变更、撤销、参与委托事务的权利,比如与侵权人和解、接受被处理的侵权产品、获得相关信息的权利,这种权利与义务的失衡,导致知识产权权利人消极配合甚至不配合海关查获海关知识产权侵权案,心理上或多或少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畏难情绪。

4. 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较轻,对侵权人没有形成威慑,对权利人保护不够。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侵犯知识产权的损失主要表现为间接损失,而间接损失为的计算却很困难,所以在知识产权侵权中权利人的损失往往难以界定,造成获得赔偿的数额比实际损失少的多。在实践中,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现象比比皆是,出现权利人放弃维权,助长了侵权人的侵权,甚至在不少地方出现公开侵权的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规定认定侵犯知识产权的货物由海关予以没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现阶段,海关查获的侵犯知识产权的货物一般只是没收侵权货物,很少追究刑事责任,这样就使得侵犯知识产权的机会成本很小,侵权人只要付出很小的成本就可获取高额的利润。由于对侵权人的处罚力度较轻,没有形成威慑效应,造成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例数量与年俱增,这也是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值得重视的问题。

三、进一步强化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对策

1. 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执法中,加强与权利人的联系和配合。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是一项特殊的海关执法,是公权与私权的结合,其特殊性体现在必须通过海关与权利人的紧密合作才能实现高效执法权利人的积极协作配合是海关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和基础。比如,海关人员要掌握所有商品信息是困难的,而企业对自己的产品、销售情况却非常清楚。像NOKIA的法律顾问就向海关介绍了其产品的防伪标识和辨别技巧,世界著名的运动产品制造商NIKE、ADIDAS、PUMA的代表就曾向海关介绍,这三种产品不可能出现在同一合同、同一单据或同一集装箱中,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则其中肯定有假冒产品。这些信息大大降低了海关判断侵权风险的难度,说明权利人的充分协作对于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很多外经贸企业协会以及QPBC(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都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权利人组织,我们可以尝试扩大与这些组织的合作范围,在立法和执法中常常听取权利人的意见和建议。在执法中海关尽可能将侵权嫌疑信息提供给权利人,与此同时,权利人也通过权利人组织积极向海关提供有关其知识产权的详细信息,在侵权货物认定、仓储及查扣侵权货物处置上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实现双赢。

2. 进一步完善担保制度,积极推进总担保。

有些权利人因交纳不起担保金而不得不放弃请求权,这与其说是为保护权利人的利益而设计,不如说是侵权人侵权的保护伞。因此,有必要在出口环节建立有条件的担保金制度,以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规定不同标准的担保金比例,对有困难的申请人实行减交、少交、免交、缓交制度。除采用担保金形式外,还可增加其他有效、安全的担保形式,如银行提供的保证、财产抵押或质押等,当然此种财产应具有较高的流通性。此外各种担保可并用,如担保金额中一部分为担保金,剩余部分由银行提供保证。积极推行总署于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的总担保决定,鼓励更多的权利人通过银行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保函的形式向总署提供总担保,以期减少权利人保护知识产权的资金压力,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提高海关保护知识产权的工作绩效。

3. 推行依职权保护制度与和解制度,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海关对未在海关总署备案的知识产权也应实行依职权保护制度,只要是发现有嫌疑侵权货物,无需权利人申请,海关就主动查缉,权利人无需提交申请书及相关证明文件,并提出足以证明侵权事实明显存在的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经海关同意,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在海关扣留嫌疑货物前修改或且撤回其申请”。权利人撤回申请的一种重要情形是双方达成了和解,但是,能否撤回还要取决于海关是否同意,提出的时间应在海关作出扣留货物的决定前,否则,当事人将失去和解的机会。因此,在我国知识产权的海关保护中应完善和解内容,充分体现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的“意思自治原则”。只要是不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在权利人申请到海关处理的全过程都可以实行和解。同时,当事人的和解也减轻了海关查处的难度和负担。

4. 对侵权行为实施惩罚性赔偿。

惩罚性赔偿(Punitive damage)是指判定的赔偿数额超出实际损害数额的赔偿,即损害赔偿金不仅是对权利人的补偿,而且也是对故意侵权人的惩罚。在知识产权领域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与知识产权的自身特点密切相关。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其无形性是指其客体的无形性,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智力成果信息,信息具有无形性、传播性、共享性等特点。知识产权客体的信息性使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自我保护上存在先天不足。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智力成果信息,信息具有传播性和共享性,在同一时间,智力成果信息可由多个主体共享,不具有排他性,知识产权不能通过占有客体(智力成果信息)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在自我保护上存在先天不足。第二,知识产权客体的信息性与法律授权的信息公开性之间的矛盾,使其极易受到侵犯。因此,对其权利的保护只能通过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予以保护,在法律规定上,应规定比其它侵权更为严厉的责任,才能给知识产权提供充分的保护。在知识产权侵权方面,另外知识产权客体的信息性特点,使侵权行为呈现隐蔽性、多发性,导致权利人的调查、取证困难,维权成本高。笔者认为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知识产权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1)侵权人主观上存在故意或恶意,过失侵权不适用惩罚性赔偿。(2)造成了严重后果,包括物质、精神、商誉等方面的重大损失。赔偿金额为侵权货物金额的1—2倍,这样才能给权利人补偿,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对故意侵权人的一种惩罚,令其对自己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

参考文献

[1]吴汉东等.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2]王立民,黄武双主编.知识产权法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3]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网、法律教育网、新浪网.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篇8

关键词: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问题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55-1

1 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生态问题

近些年,人类对土地资源的任意开发随意利用,造成了我们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土地资源污染破坏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可知,我国每平方公里人数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根据《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可知,我国现有土地面积为18.31亿亩,人均面积为1.4亩,不足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再加上我国难以开发的土地资源面积巨大,土地资源后备力量严重不足,尤其是我国耕地面积逐年缩小,耕地土地资源非常匮乏。现在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已经达到100亿亩,占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还有三分之一是难以开发和不能开发的资源,比如:沙漠、戈壁、积雪地、沼泽地、石山、裸地等等。

1.1 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恶化

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导致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恶化范围在逐步扩大,危害程度日益加深,其具体表现在土地面积侵蚀面积增大、城市建设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用地农药用量超标土地污染严重、土地盐碱化严重、草地森林不断退化、湿地减退、生物多样化锐减、土地结构遭到破坏。目前我国的沙漠化面积已经到了174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18.13%,造成我国的经济损失达到500多亿;水土流失的速度超过了治理速度,需要新的治理技术加快治理速度。

1.2 城市用地浪费严重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用地面积急剧增加,工业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大量耕地被占用。根据2005年的城市用地显示,我国城市用地面积已经增加到427.4万亩,要比2004年增长了6%。这组数字说明,我国可利用土地在逐渐减少。另外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比例失调,行业内部也存在這种现象,城市有限资源不能合理最大化的利用,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得不到土地资源最大价值开发利用。

1.3 农业用地急剧减少

农业用地急剧减少的原因很多,首先是由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自然灾害导致农业耕地面积减少。另外非农占地现象严重,而且造成农业耕地永久性流失。非农业占地规划性不强,盲目性大,不仅使所征集的耕地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也使周边耕地备受污染,从而影响农业生产。据2005年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建设面积为318.2万亩,占耕地面积80.2万亩,说明所征集耕地建设约占总建设面积的四分之一。农村住宅基地规模过大,这是我国农村尤其是东北农村遗留下的问题,住宅基地过大,没有形成集中建设,大量耕地用在房屋建设,使得耕地面积浪费。

1.4 污水灌溉和环境污染破坏土地资源

造成土地污染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有工业、生活、农业以及交通,这几方面是土地污染的主要来源。从工业方面来说,近些年乡镇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一些问题不可忽视,乡镇企业分布广形成不了集约化发展;资金不足,使一些设备得不到改善;技术落后,制约企业进步。工业中的“三废”排入河流以及农田,造成土地资源的污染。据先关统计我国每年的废水排放量高达到200亿吨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也达到65亿吨,占地面积约为5万平方千米,再加上城市生活垃圾,土地资源浪费极为严重。此外,不合理的开采也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1.5 土地资源重金属超标

化学工业的蓬勃发展,对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作用。但是其对空气的污染、水体的污染程度却越来越深,而水体和空气污染最终都会导致土地的污染。在我国造成土壤污染最为严重的是重金属污染。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高达两千万公顷,约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因重金属污染造成我国粮食减产1000多万吨。这种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元凶是不规范的采矿和金属冶炼;在耕作区不合适使用化肥是造成总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在农业区很多农户不按照要求进行施肥,最终使土壤中所含的金属超标,从而改变土壤结构,致其肥力下降,另一方面是复合肥本身所含有的镉超标。

参考文献

[1] 中国环保总局网站.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OL].

[2] 中新网.国土资源部公布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OL].2006-4-5.

上一篇:以享受为主题的高三作文800字下一篇:工业设计工程领域领域代码08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