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2024-08-02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通用8篇)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篇1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1、监管机制问题(普遍存在于各领域)。

2、养老保险金待遇不均(主要体现在公务员不需要交要老保险费却可以领取高额保险金,整体分为公务员养老保险、国企单位职工养老保险、普通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镇无职业人员养老保险、农村人口养老保险——分类可能不准确,可自己另行分类);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对子女养老的强烈依赖等)

3、医疗保险(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合作医院太少、应提高合作医疗药店等级、数量、报销药品种类);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参保人数少,很多企业不为农民工参保)。

4、社会救济(红十字会、五保问题、低保户等的评定、保障金的发放标准——按户发放而非按人口发放)。

5、社会福利(主要是社会福利待遇较低,如住房补贴等;幼儿园——私立幼儿园被取缔,公立幼儿园收费高,很多孩子上不起幼儿园;最近频发的校车事件)

6、养老基金的使用问题(将基金进行可靠的投资,增加其利润;基金应有地方政府管理缺乏统一性和专业性)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篇2

在发达国家由公共年金制度、农民年金计划和个人储蓄性计划构成的“三柱式”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障大致可分为纳费型养老保险、非纳费型养老金以及其他非正规保障制度, 其中非纳费型养老金占据主导地位, 非正规制度的养老保障在较多发展中国家还比较强大。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发展, 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问题日益凸显。建设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长期发展的重大事情。现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问题和对策介绍如下。

1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现状

目前, 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令人担忧。农村老年人生活保障上多数存在住房安全隐患, 享受不到医疗保障, 经济上需要依赖子女, 缺乏精神生活等问题。现行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形成以家庭养老为主, 集体养老、储蓄养老和社会养老等其他养老方式并存的格局[1,2]。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为老年人提供经济保障和生活服务保障[3]。老年经济保障包括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贫困老年人社会救助、老年津贴等;老年生活服务保障包括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服务、失能老人生活服务、养老福利服务、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传统观念影响深远, 对养老保障认识不足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面, 部分领导干部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紧迫性及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为农民养老是农民个人的事情, 应由农民自己计划安排养老问题, 政府无需过问。另外,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许多农民, 尤其是老年农民, 还是希望并习惯于在自己年轻力壮时把收入用于抚养子女、为子女置办家产, 年老以后由子女承担供养自己的责任、照料自己的日常生活, 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观念上难以适应和认同, 行动上更是缺乏主动性。

2.2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覆盖率及保障水平低

目前,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的是农民自愿的原则, 尽管国家鼓励具备投保条件的农户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但是在农村人口中参保人数所占比重仍非常低。此外,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过低, 不足以维持养老。“新农保”虽然相对于“老农保”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按目前的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预期, 现在老年人55元的月最低养老金维持基本生活也十分困难。

2.3 农村保障地区间不平衡, 管理体制不合理

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比较高。而西部地区, 集中了我国大多数贫困人口, 有些人甚至连温饱还未解决,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相当低。在我国农村, 付诸实施的社会保障项目, 除了救灾救济、优抚安置之外, 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基本上无从谈起。

管理体制上, 全国多数省区直辖市将农保管理的职能划入劳动保障部门[4], 但多数地县和乡镇还未划转, 形成劳动保障部门没有接、民政部门不好管的状况, 造成不少地方的农保管理工作断档。在全国1 900个农保试点县中, 多数地方的农保机构还遗留在民政部门。

农村养老服务业存在着诸多主要问题, 主要有覆盖面小、利用率低以及市场供给缺口较大等问题。老年人福利机构主要集中在城市, 在农村只有零星分布于少数集体经济发达的样板村如江阴市华西村、常熟市蒋巷村等, 以及少数民间自发组织的养老机构。目前, 养老服务项目大多分布在不同的机构中, 各服务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较弱, 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领域涉及较少, 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和方式还不能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的需要。

3 对策

建立新型农民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目标是“低水平、广覆盖、适度保障”。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多, 基础薄弱, 国家不能包揽农民的养老问题。在农村社会的转型期, 要继续巩固农村家庭养老的功能, 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地区的社会养老保障之路[5]。

3.1 加快养老保障的立法进程

完善法律的规范和引导是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现有的养老保障法律法规立法层次低, 缺乏较高的法律效力和必要的法律责任制度。加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立法工作, 使得养老保障工作有法可依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环节。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应该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尽快制订符合法制化原则和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法》。在新的《社会保障法》颁布后, 还要做好与其他部门法如行政法、刑法、民法等的衔接工作, 使之形成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为了确保法律的实施, 还要制订相关政策。认真研究“新农保”实施中的新问题, 完善“新农保”政策, 为农村养老保险与城市养老保险、地方农村养老保险与全国农村养老保险的整合和一体化政策的制订打下基础。

3.2 统筹基本养老保险,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是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要实行全国统筹, 打破城乡界限, 在全国范围内对基本养老保障制度进行整合和统一, 资金需要由国家财政施行全国统筹[6]。二是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城乡统筹。建议先在省级层次进行整合, 然后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统筹与一体化管理。实现全国统筹必须首先建立养老保险垂直经办体制。三是城乡养老服务与医疗保障体系的整合。建设市、县、乡镇、村的4级老年服务保障体系。做好老年服务机构与服务组织与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 完善服务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营造养老尊老敬老的社区氛围。

3.3 深化农村养老保障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明确农村养老保障经办机构的性质和地位。农村养老保障经办机构接受政府部门的委托, 执行农村养老保障的各项政策, 属于政府决策部门的执行机构, 承担着农村养老保障这一公共服务的提供职能, 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独立性和权威性。二是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要实行全国统筹, 国家统一管理和监督。农村养老保障经办机构负责具体操作, 国家统一负责归集资金, 建立全国统一的账户管理信息平台;统一对养老金投资运营, 负责全国缴费型养老金的资金营运;统一制作并公布养老金年报;统一发放, 避免碎片化的待遇支出管理方式。三是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专项预算制来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责任分担和激励约束机制。设立基本养老保险单独预算制, 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责分配, 各级政府对缺口应承担补贴责任, 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老龄化程度, 制定统一的缺口补助财政分担计算办法, 明确各级财政的支出责任。

3.4 创新社会养老保障资金筹措制度

改变筹资方式, 开源节流。一是调整税制结构, 开征社会保障税。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 国家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主要是社会保障税。为了解决老龄化社会养老金的经济来源, 建议在综合研究我国现行税收结构问题的基础上, 调整依然严重依赖于间接税的税制结构, 同时开征社会保障税。二是有效控制支付水平, 提高支付效率, 减少养老保障支出的成本。三是从多渠道筹资解决资金来源, 可以通过减持国有股、增加彩票发行及增加财政预算支出安排等途径予以补充国家养老金。四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 做好养老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工作。

3.5 促进农村养老组织的多元化发展

农村养老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保险组织和养老服务组织。完善组织体系, 是实现养老目标的组织保证。政府、企业、社区、家庭是该体系的主要成分, 还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发展农村养老保障事业, 需要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非营利性组织[7]。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加强对非营利组织进行适当财政支持。在发展农村养老保障事业中, 由于我国财政支持极少, 许多养老院或其他服务组织仅靠爱心人士或企业家捐赠维持, 经营时常陷入困境而难以维持, 这种情况也表明政府支持的必要性。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财政扶持政策, 以改变农村养老保障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养不良、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

3.6 加强农村养老保障的监督

一是加强行政监督, 民政、社保部门行使监督外, 财政、审计部门等要对农村养老保障计划监督、统计监督、财政监督、金融监督、审计监督。二是加强专业监督, 建立劳动保障、财政、审计等政府部门代表、农村居民代表等组成的专门农村社会保障专门监督委员会。三是加强司法监督,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四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以村委会为平台, 形成广大村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和监督的社会氛围;加强公告监管,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发挥新闻媒体对农村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的舆论约束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2]张敬一.农村养老保障政策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3]孟艳春.中国养老模式优化探析[J].当代经济管理, 2010 (9) :56-58.

[4]李绚.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养老问题探析[J].农业经济, 2010 (9) :29-30.

[5]杨发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模式及其优化策略[J].学术界, 2010 (7) :192-201, 282-285.

[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篇3

关键词 信用体系 信用制度 信用信息系统

一、信用体系的涵义及其作用

(一)信用体系的涵义

信用体系是指以独立中介机构为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收集和分析个人及企业的信用资料。为客户提供当事人的信用状况等证明材料的社会信用系统。本文所及主要是狭义信用体系。

(二)建立信用体系的作用

信用体系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①降低信用风险。信用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基础上的,具有公平、公开、公正性。通过这种“三公”原则,对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城市的信用状态将会有一个较准确的掌握,以便能正确地估算出授信方所承受的风险系数,从而做出合理的预期收益。②建立信用信息反馈系统。通过建立信用信息系统,调出所需数据,并使之进入一个分析平台;再由分析平台提供的技术,得出一整套风险控制措施,以此来修正整个产业策略。这一整套循环过程都要紧紧围绕计划的商业目标和宏观的信贷政策来进行。③信用体系的建立将使整个社会经济的高效、低成本运作成为可能,而且,它也会在道德和法律的轨道中实现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使交易活动正常化,从而使经营者无论是在投资还是在消贽过程中都充满信心,其结果必定会大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信用危机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一)我国信用危机的表现

1.商品信用危机。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部分商品,其信用程度低下。虚假的广告宣传,促销人员的胡编乱造和产品说明的夸大其词等极县欺骗性。即使步步为营、小心谨慎,仍然是防不胜防、屡屡上当。商品市场混乱,商品信用下降。

2.金融弃用危机。日前我国大量资金不能与产业迅速有效地结合,其根本原冈在于没有金融信用金融企业放贷投资患得患失,如履薄冰因为屡屡现的恶性骗贷、逃债和拖债让人提心吊胆。这种金融环境不改变,就谈不上资巾流动、融资行为干¨风险投资。银企合作很难文现。

3.商业信用危机。市场经济体系就是契约经济,苇合同,守信,一言九鼎,严格履约是商家最基本的品质和素质,没有这一规则就没有市场上的一切运作行为。信用的丧失,使整个商界处于一种高度戒备和严重无信任状态,严重地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4.企业、相关部门、部分官员信用危机。首先是固有企业,由于它足所有者缺位,所以信用丧失;其次是有限责任公司,它可以一次不讲信用之后,关了门再开另一个:第二是有砦政府官员不能正确地掌握相关法规。在接待或处理圈内外商务时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使得整个社会对这些企业、相关部门技其部分政府官员的承诺缺乏起码的信任。

(二)造成我国信用缺失的原因

1.体制上的原因。多年来,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非市场经济。而世界各国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大致都不同程度地小现过信用缺失现象。

2.信仰上的原因。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的信仰基本上是共产主义。打开围门以后,大量西方社会思潮的涌入使人们缺乏了共同的信仰,一方面造成丁许多人相信“钱是惟一可信的东西”;另一方面,也造成厂许多人的浮躁心态,从而导致信用价值的沦丧。

3.思维上的原因。几千年中网的小农经济,使人们养成了“尊权蕈势”的思维模式,对当权者信用水准的高估,客观上造成了中国社会对当权者信用状况缺乏应有的评估、监督和制裁,而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这电是造成政府信用危机的直接原因。

4.金融意识上的原因。汁划经济体制时期,几乎所有的信用关系都是在公有产权结构框架下以“公对公”的形式实现的。这样的经济环境必然造成企业普遍存在着金融意识淡薄的问题。

三、建立中国信用体系的对策

(一)从转变观念入手,树讲信用的社会之风

一个国家市场化程度越高,对信用的要求也就越高,信用观念也会显得越重要。当我们已经踏上了市场经济的时代列车的时候。因此,我们必须从构建以思想道德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观念人手,加大宣传力度,以强化整个社会公民的信用观,并达成共识,从而加速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二)以政府立法为先导,强化法律对信用的保障作用

第一,要制定规章制度,明确相关条例和法规,让信用小良的人受到制裁。第二,在立法中首先要解决的是信息公布的问题。哪些信息可以公布,哪些信息不可以公加。以前这方面不是很清楚。第三,在立法中应尽快出台促进信用企业发腱的扶持政策,信用好的企业应该优先得到政府公开的相关信息及其应有的保护。信用好的企业是其产业发展的关键。

(三)构建以独立中介机构为主体的信用体系

在构建信用体系的初期。不可否认需要政府的引导和规范。但政府的作用应该更多地体现在制度的建没上,而不应该插于于具体的事务。信用体系主体应该也必须是民间没立的独立巾介机构。

(四)我国的中小企业应构建自己的信用体系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状况不是很好,它没有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作保障。所以,我国的中小企业必须了解自身所处的信誉环境,要意识到不讲信誉就没有生路,在此基础上全力以赴,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诚实守信意识,提高履约信度,树立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品牌和信誉形象。

(五)尽快建立起我国的信用信息系统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加人WTO以后,中国的银行、保险和金融信息服务业都将开放。所以应尽快在我国广泛地建立起信用信息系统已成为发展新经济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赵艳.马克思信用理论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期刊论文]-当代经济研究.2008(01)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篇4

一、我国审计体系的基本概况

(一)我国审计的发展历史

我国审计制度产生于西周,其主要标志是“宰夫”这一官职的出现。“宰夫”实施国家审计职责,不掌管财物的收支,由皇帝授权考察财物的领用和保管情况,发现违法乱纪者,可越级向天宦冢宰或周王报告。

秦朝设御史大夫支持上计行使检察职权。秦承汉制,并且制定“上计律”是“上计”制度有法可依,标志着我国审计立法的开始。隋唐两朝建立了比较独立的审计机构,在刑部下设比部。可以说,隋唐是我国封建王朝时期国家审计最兴旺的时代。到了宋代取消比部,一度无独立于财政部门的审计机构。之后,专门设立“审计院”,这是我国首次出现“审计”命名的审计机构。元明清三代基本没有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由户部兼顾财政和审计监督,审计制度出现明显的衰落。

我国近代审计,这一阶段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在国务院下设中央审计处,各省设审计分处。1914年,北洋政府将“审计处”改名为“审计院”,颁布《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细则》。1918年,北洋政府颁布了第一部注册会计师法规——《会计师暂行章程》,批准著名会计学家谢林为我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他创立了中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是现代国家审计的振兴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审计迅速发展。1983年9月审计署成立,相继颁发一系列法律条例,《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各种审计规范,共同构成我国审计法律体系,标志着我国国家审计逐步走向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改革开放以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已初具规模[1]。

(二)我国审计的涵义

一般悉知的审计定义是: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它是由独立的专职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授权,对被审计单位在特定时期的财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以及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公允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监督、评价和鉴证的活动,其目的在于确定或解除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

在讲到审计的涵义,笔者认为还必须注意到审计的两个基本特征:独立性和权威性。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审计的权威性,是审计监督正常发挥的重要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决定了它的权威性[2]。

(三)我国审计体系的构成及其基本现状

审计体系是指由若干个审计要素互相联系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审计界关于审计体系认识不完全一致。例如,《中国审计体系研究》提出:“审计体系是指属于审计范畴的有关事物及其体讲,本书所要探讨的审计体系主要包括审计理论体系、审计组织体系、审计法律规范体系和审计方法体系的有机结合体。”,而在《审计辞海》提出审计体系则包括审计理论体系、审计组织体系和审计方法体系[3]。

笔者认为一般所说的我国的审计体系是根据审计主体的不同,将我国的审计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国家审计是以各级国家审计机关为主体,主要负责对各级政府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评价财政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内部审计由各单位所属的内部审计部门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经济效益、管理状况进行审计评价;民间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委托方的财务收支、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出具客观公正的鉴证意见,为财务信息需求者提供有关信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审计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审计的继续发展有了新的要求:(1)国际化,适应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同时,要正确协调审计国际化与审计中国特色之间的关系。(2)信息化,利用信息促进经济发展。(3)规范化,采用具有标准性、统一性和一致性要求的手段、措施和途径进行审计。(4)高素质化,以人为本重视知识的创新和知识的生产,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进行现代化管理[4]。

二、现阶段我国审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审计存在的问题

1.国家审计的“透明度”有待改善

随着我国民主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参与政府工作决策,监督政府工作效率的行列里来。纳税人要求获知取之于民的钱如何真正的用之于民,这也是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在民主社会中,知情权是一项基本权利,公众应当知晓政府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Joseph Eugene Stiglitz 认为,政府属于公共信息的创造者、拥有者和控制者,社会公众获取公共信息的多少往往取决于政府愿意提供信息数量的多少。各国的实践表明,政府审计在打破这一格局中起着独立鉴证政府信息真实性的重要作用。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信息不完全”的状态就是“缺乏透明度”或“不透明”,因此,我们认为,社会公众能够及时、充分地从政府审计机关获取政府审计工作进展及审计最终结果信息,即为政府审计透明度[5]。

近几年伴随着行政体制改革,大量的非机密政务信息开始公开,人民群众才切实感受到了审计机关的工作成果。同时,我国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虽有所发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公告的内容不全面、不明确,审批程序不合理,审计结果要经政府部门同意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审计公告职能的发挥。显然,这样的政府审计“透明度”是不符合人民群众期望的。

2.绩效审计发展缓慢

我国将绝大部分的审计资源都用在了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两个方面上,对财政收支效益的监督重视不够。《审计署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绩效审计,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时机已经成熟,但发展缓慢。我国绩效审计发展缓慢主要受以下的制约:绩效审计没有明确的评价绩效标准;没有科学统一的绩效审计方法和技术。

(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 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内审的效用

我国的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发展不平衡。虽然规模大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都普遍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大量的中小企业和基层组织都是内部审计的盲区。从总体上说,这些基层单位的内审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原因在于管理层对内审工作重视不够,在我国,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内部审计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直接关系,其结果不仅使内部审计无力监督财务部门本身,而且也很难监督其他同级部门。然而,事实上内部审计对于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有重要意义[6]。首先,内部审计可将企业运作中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其次,内部审计中的风险导向审计能有效提升中小企业对于风险的识别与应对能力。再次,内部审计可为外部投资者提供可靠的信息,以便吸引投资。随着国际化并购浪潮的兴起和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投资者就越希望得到真实可靠的审计报告,内部审计就可以实现这一点。

2. 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展开

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财务、企业管理、审计等各方面的知识,以保证工作质量。然而目前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专业性知识不强,对内部审计业务知之甚少。这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力不从心,难以深层次发现问题。这种状况导致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也不能引起领导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

(三)民间审计存在的问题

1.民间审计独立性较差

我国民间审计起步晚,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普遍较小,自律机制不够完善。这样就难以保证执业人员独立性。在注册会计师审计中,财产所有者通过委托注册会计师对财产经营管理者实施审计,以实现维护财产安全、完整进而增值的目的,这是理论上的制度安排。但是在我国现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很不平衡,且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另外,我国民间审计普遍缺乏风险意识,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受利益诱导。片面追求业务收入,为了能接到业务,不管有无风险、风险有多大都要去承接,还有的在工作中放弃原则迁就客户,甚至出假证明、假报告等。目前审计法规尚未健全,监管不够规范,使审计工作独立性受到质疑。

2.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不高,执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业务仅限于审计业务。业务领域的过于集中不仅导致行业竞争激烈,而且高风险业务比例过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一些因执业质量和职业道德缺陷所带来的隐患开始暴露,并呈现出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的不规范审计一方面直接导致了股市长期低迷,国家经济受到严峻考验。另一方面人们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行为产生怀疑,使国内民间审计出现了严重的信用危机。当前,既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的优秀注册会计师数量少,很多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不在业务旺季临时雇佣大量的助理人员,而助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工作质量难以保证,影响到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整体执业水平。注册会计师属智力密集型行业,而目前执业队伍的现状却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要求。市场没有形成对经营者的选择机制,从而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管理水平形成掣肘 [7]。

三、完善我国审计体系的措施

(一)完善审计监督体制

1.改变审计监督模式为“立法审计”

立法监督是其他监督的力量之源,如果把审计机关划归人民代表大会管辖,实现“立法审计”可以强化政府对自身行为的监督意识与责任,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将审计机关划归人大,与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是相辅相成的,审计机关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下属机构有利于加强人大对公共财政的监督,也有助于加强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国际上审计监督的先进经验表明审计作为监督者,与被监督对象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确保监督的实效。隶属于人大的审计是对财政的监督,是一种立法监督,具有监督政府财权的性质,又是一种外部监督,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健全审计法律体系

首先,针对现行《审计法》存在的问题作出适当修改:赋予审计机关足够的法律责任,明确界定审计监督主体与其他责任主体的责任,制定审计监督处理的具体法律依据,明确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依据等。其次,努力解决现有法规之间不协调的问题。既要考虑本系统内部法规的相互对应,也要考虑内部与外部法规的协调性,使全社会经济工作建立在相互配合、上下统一的制度基础之上。再次,严格审计执法,进一步细化审计监督的各项办法、准则和指南,严格执行审计监督程序,规范审计监督行为[8]。

(二)建立透明、高效的国家审计体系.完善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可以将审计机关的监督扩大为全社会的监督,大大增强审计监督的威慑力。在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设计上,美国赋予公众查阅审计报告的权利,而且在必要时由国会参、众两院召开听众会,专题报告被审计单位情况,听众会完全公开,任何人均可参加。在法国,审计法院通过向新闻界发布审计结果和发布国家审计结果公告的形式,将审计结果公布于众,以便于公众和社会舆论的再监督。德国联邦审计院将年度审计报告递交议会及联邦政府的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由审计长将年度审计报告有关重点内容公布于众。在日本,会计检察院将审计报告提交国会,并抄报内阁和首相,或通过新闻机构公开发表[9]。

2.由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方向发展

财政审计与财政绩效审计是同属财政审计的两个不同层面,都是财政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二者的侧重点不同。财政合规审计是常规审计,而财政绩效审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属于专项审计,它是对财政运行过程中的收入政策、支出项目及管理体制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评价,正好弥补财政合规审计没有达到的领域,所以财政绩效审计是在合规性审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对财政审计的进一步深化。目前,为了加强审计的监督、控制作用,增强政府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西方国家都已把绩效审计纳入审计范围。财政绩效审计作为现代政府审计的主流内容,已经进入了中国审计人的视野。从国家审计署在《审计署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的描述中可以得知,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财政绩效审计的主要目标就是要防止领导干部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为重点,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维护财政资金的安全,防范财政风险,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三)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体系,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

1.高度重视内审工作,营造良好的内审工作氛围

在我国经济体系改革的这一进程中,现代内部审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监督和参谋作用,其职能已由传统的监督、评价拓展为监督、评价与咨询,逐渐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审计重点也由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转向以效益性为主的管理审计。笔者认为,内审工作要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管理咨询作用,多提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取得被审计部门、被审计对象的理解和支持,再加上决策层的合理授权,必然会取得更好的效果[10]。

2.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拓展内部审计领域

针对现阶段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现状,要想实现内部审计的功能作用,就必须进行人才建设。只有配备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才能切实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否则的话,内审机构就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或者是导致内部审计质量低劣。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审核、评价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查明每一项控制措施是否存是否完全得到遵守和执行,关键控制点是否失灵等,进而评价内控系统的健全程度,针对薄弱环节和漏洞,及时提醒决策层加以改进,起到标本兼治、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同时,内部审计可以帮助单位防范各类风险,实现经营目标。即内审人员通过调查、取证、分析、评价企业的内外部主要风险,测定风险点和风险程度,进而帮助企业及时识别风险、寻找对策。

(四)正确引导民间审计,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1.加强民间审计的独立性,严格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审计只有独立,才能得到社会的信任和尊重,才能保证审计人员依法进行的经济监督客观、公正,审计报告更加可信。为了增强我国民间审计的独立性,严格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打破市场壁垒,减少政府对会计服务市场的不当干预,促进各会计师事务所用正当竞争手段达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加强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自律机制,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第二,注册会计师协会也应严格执行《独立审计准则》,制定出一套规范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执行情况的体系。加强监管力度,以确保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和执业质量的提高。第三,规范民间审计的执业行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强化民间审计的法律责任,实行依法治国,以保障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地执行审计业务。民间审计的执业人员也应增强风险意识与精神上的独立性,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第四,要健全内部人事管理制度,同时应引导员工之间加强交流与协作,培育团队合理精神,形成良好的事务所内部文化。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执业质量是事务所的生命,质量控制则是事务所长远发展的根基[11]。.大力加强人才建设,培养优秀的执业会计师,提高整体执业水平

目前我国已按世贸组织条款的相关规定,全面开放了会计服务市场。面对国际会计公司在境内业务发展的迅猛势头,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和执业会计师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大力加强人才建设,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市场竞争。中注协制定发布的《关于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系统地提出了行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表明了国家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重视和寄予的期望。随着指导意见的贯彻实施,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必然会迎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拓展业务范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个执业机构必须努力适应这种需求,在已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努力拓展新的服务项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利用本土事务所熟悉本国特殊国情的优势,大力开展管理咨询业务。管理咨询业务与传统的审计业务相比,风险较小且收益较高,在我国迅猛发展的民营企业为管理咨询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开发新兴的人力资源理咨询服务。现代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视,相应的服务需求也比较复杂。执业机构可以为客户提供服务,与客户共享发展带来的收益。

结论:一个具有中国持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审计体系在我国已经形成,即一个包括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下的不同主体各司其职,泾渭分明地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审计的作用在我国现阶段的审计体系中。但是,无论是政府审计、内部审计还是民间审计,都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进行完善和提高,以不断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关需求。我国审计体系的完善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需要各方主体共同努力,进一步提高审计的效能,充分发挥了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和建设性作用,进一步推动中国审计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为宏观及微观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兰棠.从审计历史的延革看审计发展的趋势[N].潍坊学院学报,2005-9.

[2] 秦荣生、卢春泉.审计学[M].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9-10.

[3] 于玉林.审计体系的再探讨[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7,17.

[4] 汪春贵.浅谈我国审计体系创新[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11.

[5] 程 莹、欧阳华生.政府审计透明度评价体系构建与国际比较[J].审计研究,2010,3.

[6] 刘新蜀、陈超、赵莉娟.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界,2010,1.

[7] 晋晓凤.浅析我国民间审计的现状[N].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9.

[8] 杨标.国家审计监督存在的缺陷[J].经济师,2005,3.

[9] 刘凤环.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N].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6.

[10] 蒋玉英.如何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J].现代金融,2009,8:39-40.

[11] 杜祥彩、王冉冉.关于民间审计独立性的探究[J].商品与质量,2010,8.

[12] 侯淑娟.我国审计体系问题研究[J] .现代商业,2009,5: 223-224.

致谢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篇5

[内容摘要]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起来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国民生活保障与社会稳定系统,担负着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协调公平与效率的使命。文章简要阐述了当前加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制;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对策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因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但是,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研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于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现状及特点

(一)、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多种就业形式的出现,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也在逐步扩大,不仅覆盖到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还将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的职工覆盖进来。2005年底,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

1.75亿人、1.38亿人、1.06亿人、0.85亿人和0.54亿人。社会保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使老年、失业、患病、工伤等低收入社会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能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促进了社会的公平、稳定与和谐。

(二)、建立了多方共担的筹资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其资金来源主要由企业、职工个人和政府共同负担,其中,企业和职工各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是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来源。1998年以来,中央财政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较大幅度的提高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弥补地方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和养老金支付缺口。2000年,国务院设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 1

金理事会,通过中央财政拨款、减持国有股及其他方式筹集社会保障的战略性储备资金。多方共担的新机制的建立,拓宽了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渠道,也增强了劳动者的自我保障意识。

(三)、创新了社会保险制度模式

实现了基本养老保险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社会统筹部分按社会平均工资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依据个人账户累计额计发。基本医疗保险也实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个人缴费的全部和单位缴费的30%划入个人账户,主要用于个人支付门诊费用;单位缴费的其余部分形成社会统筹基金,主要解决住院医疗等大病费用。

(四)、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目前,全国95%以上城市街道建立了劳工保障工作机构,为企业退休人员和低保对象提供社会化管理服务。这项工作的开展,减轻了企业的社会事务负担,也为社会保障对象更好的融入社会创造了条件。全国所有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都已经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0多万城市贫困人口被纳入保障范围。

二、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仍然较窄、城乡发展失衡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主要覆盖城镇企业职工,而广大的农民则以自我保障为主,其覆盖面只有2%,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也只占总额的11%,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严重滞后,农民缺医少药的状况还很突出。鉴于此,构建一个覆盖面较为广泛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统筹层次低、制度被分割

目前,养老保险仅陕西、吉林等几个省份实行省级统筹,多数地区仍为市、县级统筹,全国有近2000个统筹单位,形成了统筹单位内各自为政、区域自治和统筹单位间无法联接、协调和共济的分割格局。其结果,不仅在不同的人群之间存在制度公平问题,而且地区之间保障水平和筹资责任也失衡,养老保险关系难以转移和携带,无法适应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三)、社会保障基金收缴和管理上存在缺陷

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方法不科学。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办法是现收现付制,即当前的基金收入完全用于当前的给付。这个办法最大的缺陷是存在社会保障负担的代

际转移问题。而且,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主要靠行政手段、缺乏规范性。在基金的管理上也存在缺陷,社会保障基金的统筹、来源构成和循环运转等管理较为混乱,也缺乏财政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四)、社会保障的运行机制缺乏有效监督

我国目前对社会保障运行机制的职能监督逐渐弱化。从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上看,应有的财政监控管理也非常乏力。主要表现在:社保资金既未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也未实行财政部的统一管理;对财政部下拨的财政性资金,缺乏全程的跟踪监督;尚未建立一套统一完整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财务会计制度,致使各地各部门执行的会计制度各种各样。因此,在社会保障改革的过程中,社保基金被挤占、挪用、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降低了社保基金的使用效益,还造成相当部分基金的流失。为此,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加强社会保障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管理机构的内部控制非常重要。

(五)、立法滞后

在我国,除1953年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可视为社会保障立法外,还没有第二部社会保障法律。虽制定了规定和条例,但不能代替法律的作用。首先,规定和条例不具备法律的权威性,执行起来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其次,有的规定或条例规定得较早,已不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最后,有的规定和办法具有明确的临时性,即权宜之计。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康发展。

(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需要完善

政府目前在农村推行的保障项目实质是社区保障,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社会保障的性质。无论是农村医疗保健制度、或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同时农村保障项目的管理混乱,不够科学与规范。管理体制不顺,表现为政出多门,管理多头;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成本高、基金运营不合理,保值增值程度低。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水平不平衡、农村地区各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平衡。现行农村保障项目的推行带来了许多副效应。如加重了一些地区的农民负担、加剧了社区之间的不平等与“壁垒性”等。

三、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对策

(一)、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让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

一要适应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就业形式变化的格局,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二要适时改革政府机关和事业

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形成既适合机关、企业、事业单各自特点,又相互衔接,便于人才流动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三要根据城镇化的进程,研究制定适应农民工就业特点和需求的社会保障政策,适时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首先解决他们在工伤和大病医疗方面的突出问题,同时探索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试点。

(二)、加强基金筹集和基础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是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必须依法强化社会保险费用的征缴,加强缴费基数的审查与稽核,建立社会保险参保缴费的诚信制度,做到应缴尽缴。进一步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特别是加大地方政府对社会保障的财政资金投入,逐步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提高到15%-20%,并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制度。同时,采取包括划转部分国有资产等多种形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大社会保障储备基金。

(三)、财政部门加强对社会保障财务会计的监督管理

财务会计管理是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是管好用好保障资金,实现其保值增值的前提。目前我们还未能建立一套统一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财务会计制度。因此,各地在社会保障资金的财务管理过程中,执行的制度各不相同,这种状况极大地妨碍了政府和社会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审计和监督。因此,财政部门应尽快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全面地社会保障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四)、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要抓紧制度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条例、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保障法规体系。同时严格执法监察,加强社会保障宣传,提高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提高用人单位依法参保缴费的自觉性,提高劳动者依法维权的意识,为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五)、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和规范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系。要使农村社会保障得以健康发展,必须在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上下功夫。在宏观管理上要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范,消除“多龙制水”、条块分割的状态,由政府组建社会保障委员会领导管理,负责编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规划、收支标准、实施办法,指导地方组织实施具体保障项目,监督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管理、经营和发放等。在具体执行上要依靠基层政权组织及群众性管理组织,分级分类负责各地区的具体社会保障事物的管理、执行、监督,努力建成分工协作的社会

化、法制化的社会保障网络。同时,还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依法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确保基金使用的安全、高效。从法律上确认农村社会保障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保障的性质、对象、内容标准,规范农村社会保障执行者的职责和参保者的权利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总之,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经济社会制度,直接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宏观调控的加强,牵动着整个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它能够改善居民对改革的心理预期,增加即期消费。同时,对实现劳动力合理流动、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种种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解决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劳动部课题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M],中国经济出版社

[2]张鸣起,进一步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规范,人民日报.2004.09.18,第六版

[3]石宏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问题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4(2)

[4] 王国军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初探 2000(2)

[5] 期刊论文 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立法与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理论月刊

[9]期刊论文 对我国农村小城镇社区化社会保障模式的思考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8(8)

[11]刘芳.欧阳令南 对上海实施小城镇社会保险的思考 [期刊论文]-社会科学战线

2005(06)

[12]石裕东 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 [学位论文]硕士 2005

[13]王元月.马驰骋 贫困农村社会保障环境的特殊性与保障制度创新 [期刊论文]-

我国社会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篇6

论文关键词 法制建设 存在的问题 对策研究

一、我国社会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公民法律意识淡薄我国公民当中很多人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这一问题极大的阻碍了我国社会的法制化进程。在人民群众当中,公民的法律意识、权益意识、民主意识、义务意识普遍缺失。在领导干部中,一定程度存在着知法犯法、腐败等问题。更有一些司法干部在执法的过程当中忽视了法律的公正意识和效率要求。这些问题都极大的限制了我国社会法制建设。

1.权利意识的淡薄权利意识作为公民意识的核心意识从古至今都比较单薄,这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封建社会传统及风气所造成的。在我国古代,人们长期受到宗法制、集权制和自然经济这三个方面的影响,自由、平等观念的培养几乎没有。另外,人们主观上普遍对儒家思想中的重义轻利思想比较推崇,长期以来受到了深究长远的影响,很多公民仍然以打官司为羞,即使他们的利益受损,居然误以为打官司就是不光彩的事,就不愿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利益,这就是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

2.公民法律教育的滞后当代社会对公民的法律教育不是十分重视,另一方面,公民对法律的学习也不是很重视。尤其是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国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没有得到发展,法律教育至今还是沿用较为传统的模式,这也是导致公民法律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

(二)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律运行机制不完备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在制度建设方便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现阶段,社会制度失效或效率不高的现象大量存在,有的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补偿,有的罪犯却因法律漏洞逍遥法外。由于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对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社会公平、国家发展都起到了不良影响。

首先,法律体系不完备。其次,之前所制定的一些有关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满足新情况新形势的需要了。再次,一些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很差,就使部门的利益化不同程度的倾向。此外,我国当前的许多法律没有相应的保障机制。一个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几个有关的管理部门就可以组成执法队伍,这就造成了行政执法机构粗制滥造。而且执法部门间的职责界限划分模糊,这就分散了执法的力量。现在有很多单位都努力争取成立执法队伍,以便在执法的过程中通过罚款和收费的方式来解决工作人员的奖金、工资、福利等问题,通常执法单位以部门的利益为目的去执法,以罚款的方式处理违法行为。并且,执法的程序规定也不健全,执法的责任制、奖励制度和考核也不完备,执法只是一种形式。这使执法的严肃性、公正性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法律监督不到位我国法律监督不到位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监督主体缺位的问题导致的。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在例行公事时监督比较多,但是在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没有有效的监督。在我国之所以一些腐败现象频繁出现,这与我国法律监督不到位有很大的联系。

1.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这一现象在我国领导干部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由于忽视了法律的严肃性,常常出现我国公职人员滥用职权的现象。例如在我国征地用地的问题上,毫不顾忌法律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对土地乱占滥用。

2.执法不严、违法办案我国司法机关当中经常出现违反程序、按人情办案等严重侵害公民权益的问题。甚至出现了案件审判完毕之后无法操作和执行的现象,以至于出现了官了民不了的一系列问题。

3.以罚代法,重罚轻管在我国社会法制建设当中,经常可以看到以罚代法的现象。比如执法部门在处理诸如假冒伪劣产品的时候,仅仅作出较大的经济处罚,但没有进一步的追究销售商和生产商的法律责任。这种处理办法所带来的结果也就直接导致了售假贩假的问题得不到遏制的问题,以至于生产的假冒伪劣产品还是在在市面上销售流通,给我国消费者带来不利的损害。

4.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由于法制体系的不完善,执法部门执法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了权钱交易的现象。这样不仅仅玷污了我国司法机关的形象,而且对执法机关的声誉构成了直接的损害。在少数领导干部中,对下级执法人员寻思枉法、玩忽职守的问题放任不管,一度竟成为了这些腐败分子的保护伞。

二、推动我国社会法制建设的对策研究

加强我国社会法制化的建设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障人民的权益及维护社会公平。因此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目标发展时必须要推进我国社会法制化的建设。从而真正的实现我国法制的司法公正,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不可忽视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一些难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解决社会法制化建设当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科学的采取对策,推动我国社会法制建设。

(一)与时俱进,构建全民警法教育的长效机制众所周知,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它是一个不断法制和完善的过程,而且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转移。推动我国社会法制化建设需要及时更新和完善社会真正需要的法律制度。正因如此,通过与时俱进、构件全面警法教育的长效机制就能够很到的达到司法公正及维护公民自身权益的目标。

1.加强公民的普法工作加强公民的普法工作首先应该着重在法律宣传教育这个环节上加以落实。在法律宣传教育这一环节上应该分层次、有计划的进行。第一,制定一个基于现实、面向未来而且有操作性的法律宣传教育规划。第二,在普法教育工作当中突出领导干部学法这一重点,务必保证领导干部在公务处理当中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执行任务,并利用法律手段合理的解决现实问题。因为只有提高了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模范作用,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提高我国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感。第三,创新法律宣传教育方式。我国不同阶层的公民对法律的了解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只有在普法工作当中结合人民群众各个阶层的特点才能够达到普法的良好效果。比如在学校的普法工作当中可以开展校园普法活动,在农村当中深入开展送法下乡的活动。并通过充分调动媒体的积极性等措施进行法律的宣传教育工作,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2.构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新格局就目前而言,我国所开展的法制宣传工作仍然是作为一种义务式的宣传教育来进行的,因此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免会陷入僵化的格局,难以达到其宣传教育的效果。但是通过构建一种新法制宣传教育格局,比如把法律宣传教育工作方面立法使得其具有强制的法律效力,必然会建立起一个科学有效的宣传教育机制,进而推动我国社会法制化进程。不仅如此,因为在法律宣传教育工作上所涉及的方面较广,但是可以建立由党委领导、普法系统参与及教育部门协调的一种新格局,这对于推进我国社会法制化建筑的进程有较大的作用。另外对法律宣传教育工作的方式加以创新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创新法律宣传教育工作就能够为我国社会不同阶层的公民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法律宣传教育服务。

(二)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监督机制在我国社会法制建设当中,一定要转变立法思想,这样不断完善我国法律体系,推动我国社会法制化的建设。首先是要转变以往由多立法来完善法律制度的观念,而向不断提高立法质量来实现。其次,要尽可能的弥补我国法律制度当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力求我国的立法工作达到严密细致。再者在我国的立法工作上,一定要把握好大局,进而有预见性的、有步骤的、有计划的开展立法工作。还需要得到重视的是,在立法工作的进行当中,必须要坚持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与立法相结合的原则。就我国当前局面来看,立法工作加强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而房屋,因此立法工作当中,对于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反响强烈及改革建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并采用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社会广泛调查的方式来合理的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不断巩固法律解释工作,不断提升我国立法工作的质量水平。

1.建立健全执法司法制度首先要结合我国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及政府机构精简的任务和目标,撤除执法部门中一些不必要的机构,并根据相关的执法结构的具体情况对其职权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争取行政执法和司法活动有效的向制度化、程序化转变。另外还要健全和完善公务员、法官、检察官制度,从而全面的提高司法行政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2.建立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增强法制监督的力度从某种程度来讲,增加法制监督的力度能够保障我国社会法制的建设。因此,对我国法制监督机制进行完善健全等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建立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无时不刻让公务人员在执法中受到强有力的监督,才能够切实推进我国社会法制化进程。这一点上首先要完善我国法制监督体系,健全法律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可以从我国权利机关监督职能的强化来实现,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其他国家监督机关的制度化,充分发挥我国国家机关内部监督的作用。另外,还可以通过加强我国外部监督来增强法制监督的力度,比如通过完善社会监督体系、人民政协监督等监督渠道来实现。对法律监督制度加以完善,可以保障人民群众通过信访、投诉、举报等途径实现人民群众监督。

三、促进我国社会法制建设的总结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篇7

一、我国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现状

我国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 在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下, 监督管理体系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证。而当前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缺陷, 主要还是依靠行政手段来进行监督管理。自从《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颁布实施以来, 目前我国75%的县级以上地区逐步建立了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它对减少和遏制建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促进建筑施工安全水平提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但是, 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 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监督管理体制远远未能解决建筑业的安全生产问题, 因此当前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建筑业市场的发展。 (图1)

二、我国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 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当前, 我国与建筑安全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相关条款比较抽象, 操作性不强, 且一些建筑安全生产行政规章发布的时间过久, 不适合现行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发展要求;另外, 现行的建筑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规范不够健全, 如《建筑法》中规定了建设、施工、勘察设计、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 但具体工程建设中, 还涉及设备租赁、劳务承包、咨询等建设参与者, 而对这些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法律法规缺乏明确规定。另外, 法律法规对安全监督的执法主体设置不规范, 安全监督机构国家设有安全生产监督局, 行业设有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或独立的安全监督站, 但各职能部门职责重叠、交叉, 存在监管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的弊病。

(二) 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体制不健全。

在建筑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 仍有一些地区和城市没有设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建筑安全监督执法人员, 致使一些建筑企业不了解建筑安全技术的法规和标准, 更无法贯彻执行;很多地方政府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权利过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人员不足、素质良莠不齐、安全监督经费紧缺等致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难以开展;目前我国没有足够先进的安全监测设备和科学有效的监管手段应用于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而多部门实施的集中执法更使得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丧失了对安全生产违规、违法责任主体的处罚权, 因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普遍现象, 从而也致使安全监督机构在日常的安全监管工作中严重缺乏权威性。

(三) 建筑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缺乏相互监督机制。

我国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内部监督管理机制, 由于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包括施工单位内部安全行为的监管和对分包单位等安全行为的监管。同时,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监督管理和协调配合不够, 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的安全监督管理, 并不是直接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 而是通过委托监理企业进行, 而监理企业监督的范围和内容又受限于业主的利益和权责范围。因此, 监理企业的监督行为并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 而由于我国的监理市场混乱,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更不能保证监督管理的质量。与此同时, 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与设计单位等之间的监督管理脱节, 造成建筑企业之间缺乏相互的监督机制, 因此难以保证建筑企业之间的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因而也就不能发挥企业之间相互监督管理的作用。

(四) 中介机构的安全监督管理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由于我国大多数中介机构是政府主管部门划分来设立和管理的, 因此主管部门在与中介机构的利益关系被切断后, 失去了监管的积极性。而有些社会中介机构脱钩后主管部门仍是政府机构, 这些机构难以完全与政府脱钩从而独立成为一个真正的自律机构, 实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目标, 政府部门与中介组织之间的社会定位仍不够明确, 长期存在政企不分等体制性障碍, 政府职能尚未得到根本转变, 制约了中介机构的组织发展和行为规范, 监督力度明显不够。

三、建立健全我国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对策分析

(一) 完善我国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在我国建筑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融入标准化、体系化的法律法规框架, 明确划分建筑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制定完善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考核配套规章;认真做好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和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规范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 制定、完善和及时更新地方建筑安全生产法规, 尽快形成国家和地方相互呼应、互为补充、比较完善的建筑安全生产法规体系, 同时还要保证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此, 健全和完善的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有利于保障建筑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有利于落实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二) 完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运行体制。

完善我国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运行机制, 首先应明确监督机构的执法定位, 确定其单位性质为行政部门, 鼓励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大胆执法, 将监督机构的性质由执法类的事业单位直接转型为主体上由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执法单位, 使其行使行政执法更加合理合法。其次应避免多部门集中执法, 对于监督机构应实行垂直管理以排除行政干扰, 使监督管理能充分运用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和现行规范标准。最后为了保证政府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全面性和权威性, 监督机构应提高监督队伍的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 加强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 完善安全监督管理检测手段, 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应不同时期要求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模式, 建立起规范的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提高施工安全监督工作水平。

(三) 强化建筑企业安全监督管理机制。

建筑企业是搞好安全工作的主体, 只有他们加强安全管理, 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良性开展, 因此在认真执行现有建筑安全生产制度的基础上, 合理划分建设各方主体应承担的安全监督责任。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应自觉担负起建筑安全监督管理责任, 并增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同时, 还指导和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制度。监理单位和其他建设相关责任主体也要落实安全责任。在强调施工单位按事故鉴定结果承担相应责任的同时, 业主也应对安全事故承担相应的间接责任, 监理单位承担安全事故的监督失察责任, 设计、勘察和咨询等企业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使得建筑安全生产人人关心, 从而建立一套良性的安全管理监督运行机制。

(四) 加强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中介机构的发展。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 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不断由政府监管向市场监管的转变, 随着监督性质、监督内容和监督方式的不断调整, 建设安全监督管理成为以第三方签证审查为主要责任的中介机构, 这些机构应得到持续、健康、有序的建立和发展。同时, 政府监督对其他性质的服务机构 (如保险服务机构) 起到了促进作用, 保险公司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对投保单位进行安全咨询服务, 并做好预防控制工作。这样能够发挥社会各界力量, 增加现场日常的安全管理力度,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因此, 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就是把社会力量引入安全生产的保障之中, 完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培育引导这些中介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提高建筑安全生产整体管理水平, 开创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新局面。

摘要:本文从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角度, 分析现阶段我国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应以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为依据, 并通过完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运行机制, 强化建筑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和加强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中介机构的发展等方式, 开创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新局面。

关键词: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安全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张仕廉, 马亭, 王锋.构建我国住宅质量保证保险体系.土木工程学报, 2007.1.

[2]何世民, 陈震.建筑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现状及发展探讨.建筑安全, 2007.4.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篇8

关键词:循环经济;法律体系;问题;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法律和政策上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基本的制度环境。从数量上看,有关环境污染方面的立法有5部,资源方面有3部,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法律有11部之多。在吸取地方立法经验的基础上,2008年8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自2009年1月1日实施。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循环经济起步较晚,立法理念与法律制度设计还存在不少的缺陷。

1.循环经济立法理念滞后

在我国,关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新理念和内容并未纳入到宪法、环境保护的基本法中。虽然在实践上,我国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的问题很突出,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仍然尖锐,而我国现有环保法律的立法思路主要仍然基于末端治理或分段治理,对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及规制重视不够。

因此,应当调整循环经济立法的价值理念,在立法中必须要注意到循环经济模式与末端治理模式二者在理念和方式上所具有的显著区别。过去有关环境领域的立法主要针对的是自然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少量针对的是恶化环境的重大事件,因此,属于被动性立法;现在循环经济立法应当强调有效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以保护资源、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为主要目标,增强主动性和控制能力,通过循环经济立法确定政府、企业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引导和促进公众介入和参与循环经济系统的建设。同时,对于国际范围内的循环经济法中为大多数国家认同的一些原则,也是我们在循环经济立法应当加以确定的,例如各国对其管辖范围内的生态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的原则、全球协作精神原则和公平承担责任原则等。

2.循环经济的立法体系有待完善

根据当前国外成熟的立法经验说明,我们国家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有这样几个方面需要完善:

2.1宪法需要修订

通过修订现行宪法,承认环境权所具有的基本人权属性,并赋予其宪法权利的地位。事实上,环境权既是生存权,又是发展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不能缺少的前提。因此,必须整合我国现行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对循环经济的国家发展战略作出明确的宣告;修订我国宪法第9条第2款的规定,把“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一规定改为“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促进废旧物质的良性循环和能量的梯级利用”,把发展循环经济确定为与保护环境并重的基本国策。

2.2循环经济基本法律《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配套立法需要制定

首先,根据这一基础性法律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各个专项法律。我国应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基本法律框架,抓紧制定更为具体的法律法规。根据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立法实际,我们认为,我国目前缺位的主要循环经济单行法至少包括《汽车再利用法》、《包装物再利用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法》、《绿色消费法》、《废弃物处理法》等。同时,从循环经济立法体系分析,现行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对循环经济某一具体领域的制度规定零散且抽象,缺乏系统的实体与程序解决机制,因此,很有必要采取专门立法和完善现有立法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解决。除此之外,法律体系的不健全还体现在资源法、环境保护基本法和专门法之间,缺少一类跨行业和跨部门的综合性法律,以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进行综合规定,例如像日本的《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和《废弃物处理法》这样的法律。

2.3《环境保护法》需要修订

将循环经济的理念纳入到环境保护法等基本法律文件。在环境保护法总则中对循环经济作出原则性规定,在分则中单列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回收、再用、再生利用规定。同时,增加相关程序性规定,增强可操作性。

2.4循环经济的关联立法文件需要修订

我国仅有的几部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循环经济方面的关联立法甚少,但过去由于缺乏一些综合性法律的统一指导和协调,相互之间仍然存在不少冲突和矛盾,且普遍不具有实际操作性。例如,很多国家对再生处理设备在使用年限内实行普通退税甚至特别退税政策的普遍情况相比起来,我国没有规定这方面的优惠政策。相对高额的税收负担的这些负面作用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遵照已经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对于已有循环经济关联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清理和修订,对这些法律的不足进行修正,以使现有的各循环经济关联法律文件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相适应。

2.5需要制定和完善循环经济的专门条例和行政规章

为了与这些法律相配套,我国政府还需要制定与之配套的法规条例。例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条例》、《资源综合利用条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条例》、《环境监测条例》、《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能源开发环境管理条例》、《清洁生产审核办法》、《重要生态功能区管理办法》、《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管理办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强制回收的产品和包装物回收管理办法》、《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管理办法》、《节约石油管理办法》、《转基因活生物体进出口管理办法》、《能源标识管理办法》等。另外,在制定专门条例和行政规章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强调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为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打下基础。

除法律体系需要完善之外,审视循环经济立法内容,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单个企业层次、区域和全社会层次以及综合层次上的循环经济法律规制不完善,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生态环境资源产权法制存在先天不足,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权属制度和环境容量资源权属制度两个方面。

3.地方性循环经济立法滞后

循环经济立法作为一个全新领域,在国家逐步进行循环经济立法的同时,许多省、直辖市、自治区也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地方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目标,并通过一系列的文件将这些既定的方针、战略固定下来,但真正能够体现循环经济内在要求的地方性法规并不是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地方性法规是:《山西省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细则》、《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云南省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办法》、《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等。这些地方性法规的出台大大促进了当地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国家层面的循环经济立法提供了很好的立法经验。例如《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该法明确规定循环经济立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废弃物的产生,推进新型工业化,保障生态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该条例还明确地从

城市规划、政府职能、清洁生产、资源再生利用、法律责任等方面规定了很多具体细则,非常具有操作性。深圳市于2006年3月审议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还确立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中长期规划、绩效考核、政策扶持、政府采购等10多个重要制度。

虽然不少地方进行了循环经济立法,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我国大多数地方经济发展长期以来是以环境的巨大损失为代价的,因此,许多地方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仍处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运行主流的边缘状态,与此相应的地方循环经济法规政策制度仍很粗糙,对地方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3.1缺乏综合性的循环经济地方立法

当前,我国有许多省、直辖市、自治区制定了清洁生产方面的实施细则和办法,不少省、直辖市、自治区制定了固体废弃物方面的管理条例,如上文所述,还有个别的省份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和资源综合利用条例,而几乎没有地方全面制定这些综合性地方法规、地方性规章、法律性文件等,使他们之间形成系统的循环经济地方立法体系。

3.2缺乏地方循环经济的专项立法

例如关于强制回收和回用名录的建立、废弃条件的设置、工艺标准及技术性规范的设立、回收和回用率的确定、循环信息的公开等法律问题,各地目前非常缺少这方面具有可操作性的专项法规。

3.3欠缺对企业实践循环经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这方面的措施例如财税、价格、投资和金融政策等方面相应的利益激励机制非常缺乏,一些企业宁愿支付罚款也不愿意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加大投入。不少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违反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行为,不能加大处罚力度,不能对企业的行为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使得减排节能等循环经济实践在经济活动执行过程中仍呈现边缘状态,经常被企业规避。

4.相关配套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要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转型,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肯定需要逐步重建一套新的经济制度体系来在转型的过程中支持这一经济发展转型完成。为此,我国应该优先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配套制度完善:

一是补贴制度需要完善。需要取消各种扭曲能源、资源价格的各种补贴。

二是价格制度需要完善。需要落实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完善我国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更好地发挥配置资源中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三是税费制度需要完善。例如企业排污费的征收标准需要提高,以减少污染排放;对企业开征生态建设税,将所得的这部分税收收入主要用于中西部的生态建设:对企业征收新鲜材料税和产品包装税,促使企业少用原生材料:推动征收城市居民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同时,还应当全面实行有毒有害物质的包装物、电池或包装容器的押金返回制度。

四是需要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产品的标示制度,推动政府绿色采购,鼓励公众购买循环经济产品。

五是需要大力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

六是把循环经济发展转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循环经济项目进行贷款贴息、资金补助或直接投资,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示范、引导作用。

上一篇:团建活动企业文化下一篇:测试岗位职责确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