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2024-08-19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共8篇)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篇1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本文列举了目前我国高校(本文特指大陆地区)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并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作者指出,高校管理中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对高校行政化管理的体制和思维尚未得到改变,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类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原因所造成。最后作者针

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目前,我国高校在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的问题。近年来,一向在人们心目中远离是非纷扰之地的圣洁的象牙塔--高校也频频被学生推上行政诉讼的被告席。高校被学生起诉,一方面反映了我们正处在一个“走向权利的时代”,人们的权利意识得到了普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包括莘莘学子们都在“认真地对待权利”并“为权利而斗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我国高校在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确实十分严重。

一、目前高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招生方面

受教育权与平等权是我国宪法所明文确认的我国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但由于历史的及其它的种种原因,这两项基本权利在我国高校招生中往往并未得到完整的贯彻。就拿平等权来说,众所周知,每年高考我国各个省份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并不一致。特别是作为我国的首都和文化中心的北京,就其教育发达程度和国家对其教育投入的经费来说,均遥遥领先于其它省、自治区、直辖市,如果按照实质正义的要求来理解,北京地区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应该远远高于其它省份,但情况却正好相反。因此,对北京地区考生的高考低分录取的政策相对于其它地区的考生来讲都是不公平的,甚至山东省的几位考生还专门为此诉诸法院。现在,北京地区高考虽改成单独命题,因此无法与其它省份对比录取分数线的高低了,但这仅仅是回避了问题,并不是最终解决公平录取问题的办法。

另外,平等权还要求对所有考生自身来说在录取时要做到人人平等。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招生时对考生的身高、视力、健康状况等往往都作了一些限制。当然,一些特殊的专业对考生作出一些特定的要求是正当的也是必要的。例如播音、表演等专业对考生的形象、气质、音质等作出要求,染整专业要求考生非色盲等都应属于专业本身性质所要求的必要的限制,但如果对从性质上来讲对于那些根本无须进行任何特定限制的专业而对考生进行了限制,或仅仅因为考生患乙肝等疾病或有残疾就不录取或录取后取消其入学资格,那么高校就会有对考生进行歧视和滥用职权侵犯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权之嫌。

在招生中还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关于招收保送生的问题,按照国家教委1988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的暂行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其目的在于完善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招收保送生的工作,应有利于培养和选拔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有利于更好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鼓励和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条例》第二条详细地规定了保送生的条件,总的要求是被保送的学生必须是德智体美劳方面表现一贯优秀的高中应届毕业生。不可否认,制定该《条例》的出发点是好的,在《条例》施行之初也曾起过比较好的效果。但在近些年的招生工作中,由于受到当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及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办法,在招收保送生工作中,不正之风已非常严重,以致严重影响到了招生的公平性以及违背了制定《条例》的宗旨。

招生工作中还普遍存在着一个透明度低的问题。现在高考录取招生,一般采用网上录取的方式,减少了腐败的机会。但对于研究生招生,按照《高等教育法》第19条的规定,硕士、博士、研究生取得入学资格所要求的是“经考试合格”。这里其规定的是“合格标准”,但对于有数个上了分数线的“合格者”是否必须按名次录取的问题却没有规定。于是,便出现了在考研、尤其是考博时,同导师的“关系”极为重要的情况。甚至圈内人都知道一个公开的秘密:考博一是考外语;二是考“关系”。而且对考研、考博的考生来讲,因往往只能查到自己的成绩,根本不知道别人的成绩和自己考试成绩在其中的排名情况,权利被侵犯了往往自己还蒙在鼓里。

2、对学生管理、尤其是在处分学生方面

目前,在我国教育类法律、法规中,直接涉及到高校学生管理的主要有两部规章,即前国家教委分别于1989年与199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各高校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规定一般都是在以上两部规章的基础上自行制定的。如果有兴趣上各个高校的校园网页去浏览一下,就会发现各高校有关学生管理方面的规定林林总总、各具特色,但总的特征是抽象、笼统、粗糙。有的高校在一些处罚性条款--尤其是对学生处以勒令退学或开除处分的规定往往本身就不合法。例如为了严肃考风考纪,有些学校

规定,考试作弊一经发现即对作弊的考生处以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我们这里姑且不论高考的过程对考生来说是如何的艰辛,上大学机会对学生来说是如何的来之不易,被勒令退学或开除对学生来说往往命运与前途毁于一旦,如此规定是否违反高等学校教书育人的宗旨等等,就其规定本身来说,其实就是不合法的。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12条的规定:

对于“考试作弊的,应予以纪律处分”,第29条规定应予退学的十种情形之中,并没有不遵守考场纪律或作弊应予退学的规定。第63条规定:“违反学校纪律,情节严重者”,可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但前提应是高等学校的“学校纪律”规定的本身应该符合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而不能在法律规定之外任意扩大,自我授权。

在高校对学生管理中最经常遇到的也最令管理者头疼和敏感的是对大学生偷食禁果的处理问题。虽然在对待是否准许大学生谈恋爱问题上,我国高校普遍经历了一个从严禁到不提倡也不禁止的态度的转变,虽然前些年在一些高校的校园里堂而皇之地设置了安全套自动售货机,但在对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问题上,高校普遍不敢越雷池一步,对于对待学生中偷食禁果者的处理问题上,高校的态度是十分坚决毫不含糊的,一经发现则对之予以勒令退学或者开除。高校对学生中偷食禁果者作出这样的处分,其依据的是《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有关规定。《准则》第8条规定,大学生应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男女交往,举止得体;第13条规定,学生宿舍不得留宿异性,而《规定》第63条第四款规定,有品行极为恶劣,道德败坏者,学校可酌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但是,对于发生性行为是否属于“品德极为恶劣”或“道德败坏”的问题,有关部门却并没有作出解释,实践中一直是这样做的,也很少有人提出异议(包括被处分的学生),但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有值得进一步商榷和探讨的余地。另外,高校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往往还涉及到对被处分学生隐私权保护的问题,稍一不慎,很可能会有侵犯被处分学生的隐私权而面临被推上被告席的危险。

另外,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往往还缺乏程序观念,前些年报道的数起学生起诉高校的案件中所批露的情况反映了这一点。如在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案中,学校当初对田永的处分决定并未直接送到田永的手中,亦未告知其申辩、申诉的权利。再如黄渊虎诉武汉大学学籍与户籍管理案中,当初武汉大学因黄考博政审不合格作出不予录取而让其跟读的决定时,亦并未告知黄申辩、申诉的权利和途径,也未告知其“跟读”的具体含义。而且,既然田永当初已被“取消”了学籍、黄渊虎并未“取得”学籍,那么学校就不应该让他们一直在学校读到毕业,因为可以预料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毕业时发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北京科技大学对田永处分的程序,直接违反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64条的“处分要适当,处理结论要同本人见面,允许本人申辩、申诉和保留不同意见。对于本人的申诉,学校有责任进行复查”的规定。而武汉大学对待黄渊虎问题上亦违反了“正当的法律程序”。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高校在诉讼中,往往缺乏证据意识,例如在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中,北京科技大学在庭审中才提供了其自行调取的有关老师的证言、考试成绩单、学生登记卡等证据,因违反了行政诉讼法中的被告不得在诉讼中自行向原告和证人取证的法律规定,故法院对之未予采纳。而在黄渊虎诉武汉大学案中,武汉大学庭审中也没有提供对黄渊虎进行政审的记录、决议、及政审后的通报过程等证据。

3、学术管理问题

学术是高校的灵魂、生命和品牌,对于学术管理问题,任何高校都应从严要求,尤其是在当今一个虚假学术泛滥的时代更应如此,因此各个高校有权自主制定学术管理的规定,但现在的问题是,目前一些高校制定的学术管理的规定本身往往从实体上或程序上却是不合法、不合理、荒谬及不近人情的。

例如,国内有高校规定,对于毕业论文不能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者,学校只颁发结业证书,不发毕业证及学位证。但事实上,该规定的本身即与原国家教委于1995年发布的《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不相符合。该《规定》第33条规定了颁发学位的条件是“研究生按培养计划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可见,获得学位并不是颁发毕业证书的前提条件,故以上规定突破了法律的规定,依法应属无效。

再如,前些年有高校规定,该校文科博士生必须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三篇论文以上,理科博士生必须被SCI转载论文三篇以上才有论文答辩资格。重压之下,博士生们必加倍的努力,于是该高校在国内、国际刊物上所发表和被转载的论文数在国内高校的排名中一下子遥遥领先,该校因此也声名大振。很多高校得其真传于是也纷纷效仿,于是现在国内大部分高校都有这一类规定了。其中有的学校规定,在读的博士发表文章必须以本校的名义发表,以其所工作的单位名义发表的论文不在此列。甚至有的高校所作出的规定与“始作俑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问题是,国内核心期刊就那么多,如果让博导们在三年内在同类的刊物上发表那么多文章,可能对一些博导们来讲也不那么容易。更何况众所周知的是,国内核心刊物往往被一些名人、专家所“垄断”或“包揽”。由于越来越多的高校作出诸如此类的规定,而且扩招政策将使我国的博士数量越来越庞大,最后让这些博士们到哪里去发文章?博士们怎样才能完成这个硬性指针?我想,如果该规定必须被严格执行的话,最终的结果只能或者是使得学术越来越虚假、浮躁和腐败,并因此而制造出更多的学术垃圾和学术泡沫;或者是博士们拿不到学位与学校发生矛盾而对簿公堂,一般情况下可能是两种结果兼而有之。

还有更不理性简直是恐怖的规定!为了整肃校风学风和强化对学术的管理,某高校规定在学生中实行“末位淘汰制”!对每学年班级成绩排名中处于末位的学生实行淘汰,而且与之相应的还规定了任课老师所出的试卷必须符合学校规定的标准,即必须有不及格的学生。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考及格就是老师的失职,将受到纪律处分。还有的高校硬性规定了该校的博士生在毕业前必须按入学人数淘汰15!这些规定的荒谬与非理性显而易见。众所周知,高等学校的教育是所谓的合格教育,其目标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才。以上的规定,事实上与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格格不入,其所造成的恶果是不但使学生的行为失去了可预期性,将在学生中造成人人自危的后果,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极容易发生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情况。

4、与教师的关系

高校与教师的关系中,容易发生冲突之处主要表现在职称评定、人事流动两个问题上。因为职称直接与工资、住房、福利挂钩。而且,职称、工资、住房、福利这些东西一旦“先占”了就会永远地占有,如果错过了往往很多机会会与错过者失之交臂。既然职称如此重要,那么职称评定主要看什么呢?答案是主要看“学术成果”,也就是“学术论文”与著作的数量与质量,而质量的标准就是文章所发表的刊物级别的高低。但职称评定往往有“指针”限制,使得僧多粥少,因而职称评定过程中充满了矛盾和斗争。为了争夺有限的指标,于是便出现了同评委关系极为重要的情况,有人为了早一点被评上,不惜花重金去“搞定”评委。可能是出于为了避免矛盾或其它的考虑,因此职称评定的过程有如按祖传秘方炮制灵丹妙药那样秘不示人,最终参评人为什么被评上或没有被评上,及评委为什么投赞成票或反对票,其赞成或反对的理由到底是什么等均成了永远也解不开的谜。

再如人事流动。由于体制的原因,进了高校工作如同进了保险箱。对于庸才,不管其学术、工作责任心等情况如何,是极难清退的。但与之相对应的是优秀人才想流动也极为困难,一些高校,尤其是是一些地方性高校留住人才的办法不是对之提高待遇及不拘一格予以重用,而是将其“档案”及户籍关系死死扣住。很多高校为了留住人,还作出限制考研尤其是限制考博的规定。原国家教委1982年发布的《关于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暂行规定》的第5条规定,“各单位要从大局出发,积极支持符合报考条件人员报考,努力为国家输送人才。凡是符合报考条件的在职人员报考博士生,所在单位应予支持(现役军人除外)。”但是,对于以上的规定,很多高校根本置之不理,甚至在对合同期满后提出报考博士申请的教师还予以种种刁难,其做法不仅违反了上述规定,更有侵犯报考者依据我国宪法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之嫌。

二、问题出现的原因

1、由于计划经济年代行政管理的体制与思维尚未改变,高校自主管理权很难得到落实。例如高校进人有人事指针限制,进一个人很困难。而且,人进了高校,因高校控制着户口和档案,服务合同到期后想出去也极为困难。另外,高校想主动清退不合格人员因体制的限制也很困难。高校内机构的设置与动作基本等同于行政机构,“官本位”意识浓厚,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工作人员在对待学生管理的问题上往往将学生当成受教育的客体,根本不尊重学生的权利与人格。例如报载某位同学在毕业时学校拒不发给其毕业证与学位证,理由是他曾经考试作弊已被取消学籍。当这位同学四处申诉,在国家教委为此专门给该校发文,指出其对该生处分不当之处的情况下,该校的某位负责人却坚持说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是该生必须回去参加高考,只要考上,学校马上就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给他。不知这位负责人以上言论的目的和法律依据是什么?但从语气与内容上来看,其完全不是一种平等的姿态,从中完成可以看到计划经济年代某些行政官员的遗风。

2、一些在计划经济年代产生和实行的政策长期以来一直被延续下来,没有主动地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加以改革。例如当初制定北京地区高考考生低分录取的政策的目的,主要是从当时首都经济无法解决那么多青年就业的问题考虑的。如果将那么多无法安排就业的青年人放到社会上不利于首都的治安,为了首都治安的稳定,干脆让他们去读书。当然,不管是在该政策实行之初还是在今天,该政策的实行产生的结果都是不公平的。但问题是当初出台该政策时人们对公平问题尚未予以重视,而且当时人人向往首都,无限地羡慕幸福地生活在首都的人们,所以让首都的人们沾点优惠全国人民都能容忍甚至能理解。而现在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合法权益,对宪法所确认的公平权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开始思索该政策的公平性问题。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与文化中心,国家对其教育投入大量的经费,其教育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那么再出现那种各省的考生只有精英才能上北大、清华,而北京稍优秀甚至普通的考生就可以上北大、清华的情况,是非常不公平的,人们对此再也无法继续忍受。因为北大、清华是全中国人的北大、清华,而非北京人所独有。前些年报刊曾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这个问题至今并未得到解决,讨论的唯一结果就是北京地区高考改成单独命题了。此外,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前制定该政策的原因已基本不存在至少已被大大地弱化了,比方说现在北京市的学生很容易出国读书,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高中毕业生放弃在国内读大学的机会而直接出国留学。因此,适时地调整这一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再拿保送生制度来讲,当初制定该制度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而且在起初的实践中确实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问题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由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的影响,保送制度已被严重扭曲,保送名额往往成了有权或有钱的人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子女争取上个好大学的机会所纷纷追逐的目标。

3、由于受当前社会浮躁的风气的冲击,近年来高校纷纷忙于合并、扩招、升本、以及高校排名,高等教育大跃进式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极其混乱的局面并由此带来了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治乱世当用重典”,于是各高校纷纷出台了以学术及教学管理为主的各种严厉的规定。因此,上文所述的诸如“末位淘汰制”等种种荒谬的规定遂应运而生。但问题是,作为社会理性与良知的摇篮的高校出台的规定理所当然也应该是理性的。如果在人们心目中一向被当成是神圣的知识殿堂的高校所出台的规定却是荒谬的、不理性的,那么高等教育不但产生不了理性和良知,反而只能对整个社会的荒谬与不理性起到推波助澜的恶劣的作用。

事实上,高校的所谓学术管理往往只是针对学生的,靠剥削学生的劳动来为学校争国内高校论文排名。但对于评上职称的副教授、教授以及评上硕导、博导的副教授、教授们,却缺少行之有效的考核的办法。现实情况就是:只要某人被评上后,他就永远可以霸在这个位置上,享受教授或硕导、博导们按学校的规定应该享受的待遇。至今还从未听说过哪位教授或导师因不合格或因水平下降或水平长期徘徊不前而被取消职称或导师资格的情况。故发生那种人力资源管理的导师从未管理过人力资源,上课所讲的内容还是十几年前的过时的纸上谈兵的理论,以及导师根本导不了弟子的情况一点也不奇怪,甚至还会发生南方某高校总务处长被评上博导的天下奇闻。而且,对很多教授们来说,成名后往往各种社会职务和头衔接踵而来,成天周旋于各类行政的及社会的事务性工作之间,根本无力或无心再去搞学术。而有些热门专业的博导们虽然带了二、三十个甚至更多的硕士、博士,但弟子们一年内却难见导师尊容几次,导师正在国内飞来飞去忙于讲学、“顾问”,大把地挣银子呢。相当一部分的教授成名后往往为名所累,遂使得成名即意味着宣告了学术生命的终结。但由于体制的原因,往往有些成名的教授十年没有有份量的学术成果,发表文章只能靠剥削自己的硕士、博士的劳动,但他还是博导,有才的青年学者就是上不去。事实上,对比一下当今国内的一些高校纷纷忙于“办班”、变相出卖文凭和各高校的系主任专心致力于搞“创收”,及一些高校在对待“仕而优则学”的人如同娼妓拉客的媚态的现状,所谓加强学术管理之说实属自欺欺人。

4、在我国高等教育方面,法学理论上尚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在我国高等教育方面,法学理论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高校管理行为,尤其是高校对老师和学生进行处分行为的法律定性的问题上。目前,法学理论上一般将其定性为行政处分,对于处分行为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只能通过申诉等其它途径来解决。但是,对于严重到可以将老师、学生除名或开除的,极有可能侵犯到我国公民的享有的,且为我国宪法所明文确认的劳动权及受教育权的“处分”,受处分者不服却不能诉诸法院,实在有违情理。虽然法律规定了受处分的老师如果不服,可以向当地人事部门提起仲裁,但对于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应该如何救济,尤其对有关当事人是否可以提起诉讼的问题,法律并无明文规定。另外,对于受处分的学生能否向法院起诉以请求司法救济的问题,目前法律对此亦无明文规定。对此,各地司法实践中的做法也不一样。实践中有的法院决定立案,有的法院决定不予立案的分歧一方面使得国家司法权威受到损害,另一方面,不予立案使得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本无法得到救济,违背了现代司法制度设立的宗旨及法治社会中法院应当发挥的功能。而且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学生的处分须必记入学生档案并不得撤销前科,被处分的学生将背一辈子黑锅,“一日有罪,终身有罪”。因此,在对待学生被处分,尤其是被勒令退学或开除的处分问题上,被处分学生如诉诸司法,虽然目前法律尚无明文规定,但从法理上讲,司法则不应对之保持沉默。

5、在我国高等教育方面,法律规定的缺位、滞后与粗糙

在我国高等教育方面法律规定的缺位,最突出地表现在缺乏必要的纠纷解决机制方面,尤其是缺乏受处分学生对处分不服如何救济的法律程序。例如在对学校处分学生方面,虽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64条规定了“对学生的处分要适当,处理结论要同本人见面,允许本人申辩、申诉和保留不同意见。对本人的申诉,学校有责任进行复查。”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法律、法规、规章对受处分的学生如何行使申诉权,包括申诉的机构、申诉的时效以及有关机构答复的期限、对申诉答复不服的,被处分的学生应当如何救济等种种问题并没有作出规定。故据报道的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拒不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案中,自96年权利被侵犯时起,三年来刘燕文一直向北大及国家教委申诉,但从北大得到的答复却总是“无可奉告”或“研究一下”即无下文。

在高等教育方面,法律的滞后、粗糙与缺位相比显得更为明显和突出。例如,现在我国高考已取消了对考生年龄、婚姻状况的限制,但是在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招生中却仍然对考生有年龄的限制,而且对本专科生仍然禁止在校期间结婚等。另外,我国的《教育法》与《高等教育法》分别于1995年与1999年施行,其与时代脱节之处并不多,但由于这两部法律规定得都比较原则、笼统和抽象,在高校管理及司法实践中较少有实用性。但对于与高校管理及与高校学生有着密切关系的《学位条例》、《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却分别于1981年、1989年、1990年实施,它们之中自实施之日起至今最长的有21年,最短的也有12年。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至今的二十多年里,尤其是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些当初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时期由“政府推进型”立法所产生的法规本身就笼统、粗糙,加之近些年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及人们观念的急骤改变,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的形势,这些法规在新形势面前已显得“力不从心”。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63条规定对有品行极为恶劣,道德败坏者,学校可酌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在高校管理中,对于学生偷食禁果者的处分一般都套用该规定而对其予以勒令退学或开除的处分。但是,对于偷食禁果的学生是否属于“品行极为恶劣,道德败坏者”,在今天人们的观念已经能够容忍避孕套自动售货机已堂而皇之设置在一些大学校园内的“新形势下”,是否能继续延用以前的思维值得进一步思考。

再如,就学位评定程序来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想取得学位必须过两关:第一关是毕业论文须经院系答辩委员会通过;第二关是毕业论文经院系答辩委员会通过后,还要必须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按照《学位条例》第10条第二款的规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任务是“负责审查学士学位获得者名单,负责对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报请授予硕士学位或报请授予博士学位的决议,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决定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经全体成员过半数通过。”《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10条规定,学位评定委员会由九至二十五人组成,任期二至三年,还规定了其下可设置若干分委员会。因此,从以上的规定来看,高校的学位评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并没有专业的限制,实践中其一般也是由各个不同专业的专家所组成的。因该《条例》及《暂行实施办法》并未规定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查是实质审查还是程序性审查,由于该立法存在的这一缺陷,遂使得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那种外行审查甚至否决内行论文的不合理现象。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必须加强高等教育自身的及有关高等教育方面法学理论的研究,加快高等教育立法以及及时清理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等教育管理类法律、法规的步伐,解决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无法可依和法律、法规严重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的现状。可喜的是,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教育管理类法律、法规、规章滞后于时代要求的问题并正着手予以解决。据报道,日前《民办教育促进法》草案已出台,并即将交付审议,我国高等民办教育长期以来无法可依的历史在不久的将来即有望结束。另外,不久前在南京召开的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综合处一位负责人在会上透露,现行的《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是1995年颁布的,已落后于高校扩招的新形势,会议决定修改并加以完善,修改后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将有较大的放宽,突出了以人为本思想,适当放宽研究生学籍、在校时间,允许婚后有子女的研究生把孩子带大,再重新回校攻读学位等。

2、高等教育要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对计划经济年代遗留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的,从性质上来看或为实践所证明已严重不公平的或在实践中产生大量腐败问题的,如对北京地区考生高考低分录取及保送等种种政策,应大胆地改革或直接予以废除。此外,对高校的现行管理体制也应锐意改革,革除目前高校中存在的官僚的陈腐的积习,发扬民主,充分发挥专家、教授以及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使高校真正地实现自治。另外,对学术管理问题,应健全专家的以及民间的评估机制,学术问题应由高校的自律及知识分子的良知来决定。

3、高校管理中,必须贯彻依法治校,尤其是依法律程序或合理程序治校的原则。高校管理中,特别是学术管理中如果出现了良心问题,一般情况下法律是无法解决的。但如果有关高校管理的规定本身或高校管理行为及管理过程从实体上或程序上是不合法的、不合理的、荒谬的、不近人情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那些由于这些不合法的、不合理的、荒谬的不近人情的规定或管理行为而自身合法权利受到侵犯的当事人提出了法律救济的请求,那么司法则不应对之保持沉默。另外,高校在贯彻依法治校原则的同时,在管理中还应怀着远大的目光和宽阔的胸襟。例如在对待人才流动问题上,对高校来说,应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态度。因为只有人才流动学术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创新,长期静止困守一隅的后果只能造成视野局限、近亲繁殖与学术停滞的后果。英国著名的法律史学家梅因曾说过人类社会的发展无非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过程,“从身份到契约”标志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事实上,在高校管理中,在对待人才流动的问题上,只要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来办理就足以解决问题了,对于违约者,依造约定追究其违约责任就可以了。契约应当被遵守在古罗马时代就被确立为一条基本原则,对此,作为承担着人类文明传承使命的高校不遵守契约是非常可笑和可悲的。

4、最后一点,必须强调的是,以上所有的这些措施都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只有确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的信念以及蔡元培先生所说的“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的理念,只有不断地努力地去革除高等教育中的积弊与陈习,才能使高校避开社会浮躁风气的冲击,真正地成为学术及社会良心的诞生地,成为知识分子(包括老师和同学)研究学问和保持良心的象牙塔。(好范文整理)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篇2

一、对高校财务管理现状的分析

曾几何时,高校是一片“净土”。然而,近年来,高校经济案件频发,涉案人员从校长、处长到普通员工,其中不乏学者名流;涉案金额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案件涉及学校基本建设、物资采购、企业改制等方方面面。所有问题,无不与学校财务管理相关。

同时,一批高校为建设新校区,向银行贷款高达十数亿元,一方面,学校财政不堪重负,难以周转之时不得不靠借款发放工资;另一方面,又存在资源相对闲置状况。高校迫切需要引入“经营”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高校财务面临的新情况和新形势。具体地,应该看到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1、宏观环境的变化。

虽然我国高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但高校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影响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同时,更在改变着高校教职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原有的管理体制就很难更好地激发教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难以促进学校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2、经费渠道的变化。

由于高校办学主体和办学模式的变化, 其经费筹资渠道已由原来单一的政府拨款向以政府拨款为主的多渠道筹措经费模式转变:除国家财政拨款外,学费收入、校办产业利润、科技成果转让所得、单位和个人的捐款等已经成为学校的主要经费来源渠道。

3、管理手段的变化。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为高校的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所有的高校都实行了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方便、快捷、准确,而且为更好地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创造了条件,实现了相关方面的联运和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

4、管理内容的变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单纯的对国家下拨的事业单位的经费管理。它需要参与经费筹措、需要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财务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高校的财务管理,是“经营”高校。

由于形势的变化,高校财务管理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多数高校的财务管理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核算报账制”: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资金收取、分配和使用上。财会的主要停留在记账、算账和报账等日常事务方面。由于诸方面的原因,“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还流于口号,很难为学校的决策提供参谋和咨询作用。

2、教育经费短缺与宏观管理失控。一段时间以来,虽然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长,但增速仍赶不上事业发展和物价上涨幅度。不少高等院校入不敷出, 连年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支, 尤其是一些院校出现了债台高筑、举步维艰的局面。其重要原因在于学校自身在财务管理上的失误:如基建规模过大、产业开发决策失误、校办企业管理不善,等等。如此种种,都表明财务管理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国有资产存在流失现象。侵占教学资源用于经营,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此过程中,一些经济实体为了个人利益, 违反国家有关财经法规, 自定分配方法, 自立提成标准, 少数人从中捞好处。一些高校领导、中层干部在企业兼职,赞成管理上的混乱,扰乱了学校的财务管理,赞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影响了学校事业的健康发展。

4、内部控制机制流于形式。《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要求高校必须建立严密的内部监督制度。虽然各高校也相应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但具体实施情况不尽如人意, 往往还是依长官意志行事。从财务管理到审计监督,内部控制机制只停留在纸上的制度上,结果是带来了高校经济犯罪案件的屡屡发生。

5、管理队伍素质相对较低。

从制度、技术、业务和思想素质层面各方面看,高校财务管理队伍的总体素质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传统意义上,高校的财务管理是服务性岗位,所以,其人员的配备标准相对较低。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经营”高校的理念出发,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队伍是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有力保证。

二、应对问题的策略和举措

针对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应该从提高认识、完善体制、加强监控、经营理财、培训队伍等几方面入手,达到强化管理、规范运作、提高效益、促进发展的目的。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

财务管理不是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附庸,而是学校管理中极其重要的方面。“投资效益”应该是与“教学质量”并重的理念之一。在学校资源配置的高度认识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引导作用、评价作用和监控作用。要建立高效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健全相应制度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应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统一的校内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 使学校财务管理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3、强化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

资金的流向是其能否发挥效益的前提,而财力平衡是学校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障。预算管理就是要从学校财力出发,对学校全部可动用资金, 包括国家事业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 按一定程序和方式实行总量控制, 综合平衡。编制总体财务收支计划, 便于学校根据需要和可能, 统筹兼顾, 保证重点, 量力而行。财务预算方案一经批准应成为指导和控制全校经济活动的“法令”。财务部门作为经费管理的职能部门, 对全校的财经活动实施全面管理, 必须严格按照预算办事。严格招待预算计划,不仅保证了学校的财务安全,也可以有效地防范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

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会人员队伍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

体制、机制问题明确以后,关键的因素就是干部队伍建设。要在下列方面加强对高校财务从业人员的培训:一是加强对财会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及财经法规教育, 引导大家正确对待手中的财权,增强法制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利益观。二是加强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在职进修、脱产培训、会议研讨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相关知识培训,提升其岗位服务能力,实现知识更新, 使其具备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的财务管理能力和水平。

5、学会“经营”高校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新任务。

加强资产管理, 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提高高校的理财水平是当下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课题。自2006年7月1日起实施的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高校的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学校应按照法律、制度的规定对资产加强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今年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对包括高校在内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和用于经营性的资产进行清理,这将为高校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所以,首先必须增强资产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的购置验收制度、使用维护制度、报废报损制度、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考核分析评价制度等。形成一整套的资产管理制度。第二,要建立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确定职能部门实施日常管理,配备国有资产管理人员, 将国有资产管理纳入经常化、规范化轨道。第三,规范经营管理。在将非生产性资产用于经营时,必须严格履行报批手续,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要建立经营性资产专项管理制度,包括项目论证、日常管理和监控等,以确保资产安全和投资效益。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大建设、大扩张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保障, 推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在此过程中, 办学主体也由单一变为多元, 经费筹措渠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这就迫切需要高校改变原有的财务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本文从分析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入手, 提出了“经营”高校的概念和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若干对策措施。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经营,对策

参考文献

[1]彭丽萍.加强我国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思考[J].经济师, 2007, (3) .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篇3

【关键词】旧城改造;历史文化保护;解决对策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problems and their countermeasures

Li Rong-rong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Sichuan 621000)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city is the inevitable product of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improve its urban functions, improve the city's image and improve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has many benefits, but also led to some problems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especially in the Old City's overall transformation induceddestru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blems, seriously cause the city to lose its cultural charm. This paper briefly summarizes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mprovement in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city.

【Key words】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Solutions

1. 引言

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使得城镇新区建设和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导致旧城老化问题日益突出。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旧城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水平落后,土地利用率低,布局零乱,环境恶劣,城镇功能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旧城改造应运而生。

改造旧城一方面可以使旧城区适应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另一方面也能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旧城改造逐渐得到各级政府的的重视,将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视为同等重要。但由于缺乏经验以及政策机制的不健全,目前旧城改造的模式尚未得到规范的统一,许多城市在旧城改造时都会遇到某些问题。其中,旧城改造对城市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破坏问题日趋严重,解决之势迫在眉睫。

2. 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旧城区的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政府部门往往过度专注于经济效益,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忽略旧城区改造中应尽量平衡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单纯通过对旧城区中某些黄金地段的改造所获取的利润来解决部分旧城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而许多地块由于改造开发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对其的规划改造则一再推迟,导致了严重的“城中村”现象。

2.2 重视局部改造,忽视全局的统筹协调。

目前的旧城改造,通常都以局部的某个单体旧城改造项目为中心来进行规划设计,从改造质量和改造水平等多个环节出发,力争使每个项目成为旧城改造项目的典范,但是对旧城改造的全局统筹性和协调融合性普遍没有重视。

2.3 重视城市景观,忽视城市特色和个性。

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为了追求华丽铺张的城市景观,塑造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在规划过程中完全没有根据自身城市的特色和形态进行改造和建设,而是模仿国内外著名城市的规划建设,甚至对外地的建筑、景观照搬照抄,导致了“千城一面”的现状,造成改造中的新建单体建筑造型虽然独具匠心,但表现的风格却与城市自身的特色形态格格不入,建筑的风格没有整体协调性,极大地削弱了城市个性,造成了旧城改造的水准缺失。

2.4 重视土地利用,忽视生态环境的建设。

由于旧城区城市用地紧张、人口密度大、住房紧张,因此在旧城改造的时候,通常采用提高建筑密度和增加建筑高度的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高密度化和高层化的城市居住空间虽然提高了城市土地的利用率,缓解了城市居民住房紧张的状况,但同时引起了该部分地区人口和产业的过度集中,公共绿地等生态环境建设相对落后,旧城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2.5 重视改造开发,忽视旧城修复和保护。

目前的旧城改造中还存在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开发与保护两者的矛盾。当下旧城改造的现状是:强大的商业利益的推动,使得许多城市在具体的改造工作中采取了不分良莠,一律大面积拆迁,整平土地重新建设的做法。这样的方式不仅直接瓦解了城市原来的社会结构、文化脉络、地方风情和薪火相传的生活方式;同时市场化运作对高回报率的追求,屡屡突破城市规划对建设控制的各项规定,导致城市历史格局、肌理的破坏和传统风貌的丧失。城市的记忆和历史岁月的痕迹已不复存在,眼观当下的中国城市,几乎找不到中华文明存活过的完整证据,几代人在毁城灭迹的同时令每一座城市都成了受伤的城市。

3. 解决旧城改造中开发与保护的问题

当下的旧城改造,大部分采取大拆大迁、整体重建的规划改建模式,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保存价值的古建筑和遗迹在此过程中黯然消逝。如何在城市进行旧城改造发展的同时采取保护性的开发,达到旧城改头换面与历史文化保存延续双赢的局面,是目前值得我们城市规划者们潜心钻研的问题。

3.1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由于旧城改造旨在解决城市老化问题,完善健全城市的功能结构体系,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繁荣城市经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因此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环境舒适这三大效益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若要在旧城改造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则此三者必须相互平衡,达到利益化的最优解。要达到此最优解,一方面是要在旧城改造规划时对改造区域的各种现状、文化底蕴和潜在价值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正确划分拆迁、改建、保护的区域,从经济、政治、历史、人文等整体局势的角度出发,拟定各分区域的开发规模、强度和保护措施,合理统筹安排工程时间、资源和资金,避免超负荷的改造建设。另一方面是应时刻坚守“以人为本的”的方针,以改善公民的生活质量为最重要的目标,尽最大努力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此外,旧城改造中需要大刀阔斧改建的区域应尽量避开古建筑群所在的范围,规划好旧城改造的蓝图,保护具有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和遗迹,保持城市文化底蕴,突显城市特色。

3.2 坚持新旧协调发展原则。

在对旧城区进行改造的同时,也要兼顾新城区的发展,将改造中的旧城区与发展中的新城区结合起来,把两者的功能结构和经济结构密切联系,使二者形成一个互相协调发展的整体性空间城市布局。旧城区改造应将三大利益的最优化格局放在首要地位,而新城区的建设发展较旧城区而言则以直接的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以新城区的经济优先发展建设模式创造更多就业、创业机会,以此从经济上来带动旧城区的城市化体系完善进程,并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旧城区改建时期的人口膨胀、环境拥挤和就业困难的压力。因此,城市旧城改造的重点应着眼于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的协调发展,进行旧城改造的规划时要先充分评估其对新区开发的影响,新区开发也要结合旧城改造,及时调整两者的关系,使旧城区与新城区真正成为一个整体的城市空间体。

3.3 坚持改造面与保护点协调的原则。

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是面与点的关系,在整个城市范围内实施旧城改造,而在旧城改造区域的某一范围内实行保护政策,两者如何相互协调并存,这即是整个改造面与重点保护点之间的关系应如何妥善处理的问题。众所周知,建筑所处的特定的环境是建筑内涵存在的依托,离开此环境则建筑无法独立存在。同时中国传统建筑以群体的形式存在,其独特的魅力主要是靠相互之间无限的视觉通廊来体现。因此,在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保护点周围的新建建筑要与它们的风格特色相协调,要尽量保持原建筑、原遗迹的整体性;同时,新创造的环境空间要与之协调,达到氛围的统一融合。

3.4 坚持保护和再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旧城区中无重大特殊意义,但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采取保护为主,改造为辅,保护再利用的原则。在具体操作时,尽可能保持其原有风貌,重点保护好古建筑周围环境风貌和建筑外立面的特色风格;再利用的关键是对建筑内部的改造,根据古建筑的现有结构和新的使用需求,对古建筑的内部功能分区进行适当的调整。将古建筑的平面布局按实际需要进行改动,并修缮破损危险的部分后,再重新安装内部的水电管网等设施,真正达到保护性再利用的目的。

4. 结语

旧城改造历来是城市建设中最复杂、涉及面最广的系统性社会工程,它涉及到政府、社会、经济和公众等多个方面,同时也是群众最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简单总结了城市旧城改造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对策。旧城改造工作不能操之过急,要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树立集体观,从全局整体的角度出发,合理规划旧城改造方案,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保护好历史文化建筑和遗迹,实现社会、环境、经济三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建平.常州市旧城改造模式及实证研究.厦门: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

[2] 赵兰.旧城改造若干问题之我见.城市开发.2003.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篇4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论我国物业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专

业: 工商管理

级: 2007工商企业管理二班 姓

名: 史 小平指导教师: 高 文 洁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论我国物业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内容摘要

目前物业管理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但由于我国物业管理行业起步比较晚,所亦在现实的实践和发展中任然存在一部分比较突出的问题,为解决目前物业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主要采取了加强立法,加强物业公司的资质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建立专项维修基金管理委员会,建立专项维修基金管理委员会,加大组织领导力度理顺管理体制,处理好物业公司与其他方面关系等一系列措施,以促进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物业管理: 措施: 发展

绪论:

中国的物业管理始于八十年代初,从产生初期的感性、无序,到迅速发展狂热的中期,再到平稳和理性的后期,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二十多年发展 历史。现在,中国的物业管理市场已经日渐成熟,表现在,物业管理法规更加完善,政府监管物管行业也日趋规范;经过不断的行业重组,物业管理企业实力增强,市场化行为更加理性规范;专业技术重组使得物业管理的专业技术服务基本实现专业化、社会化;业主维权行为趋于理性;业主委员会的运行逐步规范并开始纳入政府监管范围。物业管理发展到现在又似乎进入一个两难境地一方面市场化正日渐成熟,另一方面物业管理发展方向却又十分迷茫。这种矛盾和不平衡预示着物业管理行业变盘即将到来。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通过的《物权法》,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物权法》是调整财产支配管理的法律,是对财产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最基本准则,是中国制定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法制目标,《物权法》的颁布将解决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内一系列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将对中国物业管理行业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1世纪,是中国物业管理行业进入发展、完善和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将会出现一个竞争激烈、管理完善、服务理念提升的时期。对物业管理行业来说,质量理念和品牌理念的角逐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格局的形成、高新技术的应用、消费观念的更新,要求物业管理企业从服务观念到服务方式,从经营理念到市场定位,都要作出相应的变革,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一、目前我国物业管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开发,物业管理已形成规模,其效益也越来越明。在经济效益对地方政府而言,主要体现为:减少了大量的财政补贴,对住宅区,开发企业而言,能提高物业市场竞争力,使开发企业的房产畅销,加速资金周转。同时,完善的物业管理能为开发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的房地产交易商和消费者。在环境效益上,住宅区内的环境和布局、治安等与整个建设风貌融为一体,提高了房地产业的综合效益。但是,目前在物业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1、物业管理架构不完善。

目前,我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架构不完善,体制需进一步理顺和重新构建。其中,政府、管委会、物业管理公司责、权、利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例如,成都市近年来已竣工的住宅小区中,房屋及物业管理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管理的,二是房地产开发商以企业管理的,三是产权单位自管的,这三种物业管理模式大约各占1/3。而其中不少物业管理往往是局部的或单一的,一些物业管理单位企业忽视自身建设,把物业管理看成只是收费服务和简单生产活动,对企业发展和专业管理水平提高,一无规划,二无措施,没有明确管理目标责任制,企业既无压力也无动力,管理不计成本,年终无核算,对该建立哪些规章制度和管理标准,心中无数,照搬照抄了别人的规章制度,使这些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2、配套设施运作不理想。

目前,小区的投资建设与物业管理脱节,没有从物业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的全过程来通盘设计和全方位运作,配套设施运作不理想,物业管理滞后于住房消费使用。其公用设施本来已很少,商店、学校、银行、娱乐设施等本来不足,而这些商业性网点还因种种原因“名存实亡”。

3、维修保养不得力。

小区或写字楼一旦发生故障性事件而向物业管理公司反映(诸如电梯损坏、水管泄漏、电闸破坏、防盗门失灵、墙灰剥落等),往往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原因是物业管理公司在这些方面无能为力。他们一不具备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二无配备必要的维修队及设施,一旦接获维修投诉,只能向其他相关单位报告或申请维修,这显然不符合专业物业管理规范。

4、物业管理经费难以为继。

物业管理和建设一样,也需要资金的投入,在物业管理中,应该贯彻“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形成物业管理资金的源泉。但是,传统的福利住房消费观还有相当的惯性,不少住户往往把物业管理理解为无偿服务或低偿服务。这有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住宅消费原则,也是影响物业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一大症结所在。

5、物业管理法制不健全。

全国性小区物业管理方面的法规很不健全,诸如物业管理体制、物业管理经费、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的资质审查、住宅小区的物业验收交接等关于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中的重大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明确规定。为此造成了物业管理很难纳入依法管理的法制轨道,实行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等缺乏法制的根本保障。

6、物业管理公司与社会相关方面关系不顺。

物业管理公司在其经营管理服务过程中与街道、居委会、公安、交通、环保、卫生、市政、园林、教育、公用事业、商业及文化娱乐等部门都有密切关系。由于工作范围不明确,关系不协调,已成为小区物业管理中一大突出矛盾。

7、物业管理不到位。

目前有物业管理公司不以“物业管理”为主业,而着重于多种经营,或只限于收租金和一般养护维修,而对于如何保养好建筑物的外貌、公用部位、周围环境,主动维修设备,提高物业的使用功能和经济价值则未能很好顾及,更谈不上特约服务了。

8、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各个省(市、区)申报参评全国优秀管理住宅小区,不足全国小区总数的30%,参评城市不到全国城市的1%,有6个省会城市不出小区参评。这里既有南北经济发展差异的客观因素,也有主管部门“重建轻管”的倾向。

二、解决对策

面对上面的这些问题国家应尽快出台物业管理专业性法规,规范政府、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房产开发商、居住者各自的责、权、利,以及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进一步明确物业管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和作用,为物业管理公司提供一个宽松、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使我国物业管理向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经营轨道上迈进一步。

1、国家尽快颁布针对物业管理的专业性法律。立法上明确划分建设单位与物业管理企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包括前期物业管理)。首先应当在立法中明确建设单位对开发完毕已竣工验收合格的小区住宅必须实行前期物业管理,其组成应由建设单位在当地房管部门指导下进行。规定入住率达到一定比例(如30%——50%)或首次交付使用达到一定期限,房管部门必须组织业主筹备成立业主大会,如果建设单位或前期物业管理企业阻挠业主大会成立的,一定比例(如10——15%)的业主可向房管部门申请强制成立业主大会,房管部门应当给予支持,否则,业主可向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行政诉讼,状告房管部门“不作为”。业主大会成立并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后,在一定期限内(如6个月)应当做出选聘新物业管理企业的决定,在选聘新物业公司期间,建设单位必须将物管条例第29条规定的竣工验收资料、技术资料说明文件等移交业主委员会保管,由业主大会授权委托业主委员会在房管部门的指导和街道办事处的配合下确定物业管理企业,定聘后,业主委员会再将上述物业资料转交物业管理企业保管。物业管理企业直接对业主委员会负责,最终对业主大会负责。以此杜绝“老子”遗祸“儿子”担罪现象发生,对现有建设单位已设立的物业管理企业,可采取限期分离办法解决,使建设单位逐步淡出物业管理行业。同时立法还应明确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建立建设单位、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三者互相平衡制约、相互监督的制约机制。业主委员会的产生,体现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通过建立团体关系、维护共同性物业权益的强烈愿望。它由业主大会选举产生,其对公共物业财产的管理权利,来自于区域内全体区分所有权人以业主公约或业主大会授权的方式所做的委托,双方之间产生的是一种类似于信托性质的民事关系。可以说,成立业主委员会这样的法律主体,是所有权人行使公寓化建筑物所有权的一种新的法律形式。但正如胡杰丰律师所说,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的关系就如公司董事会与股东会的关系,业主委员会只是业主大会的一个内部机关,而不是法人和其他组织。按照法律规定它并不具备任何法律主体资格!这对于当事人的诉讼、对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及时有效保护,以及对法院的案件审理工作都将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压力,它既不符合司法效率的原则,也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也使物业管理在立法与实践中脱节,并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因此,法律应明确规定业主大会可在依法成立并登记后取得法人资格,业主委员会是大会的执行机构,它负责实施其决议,代表业主大会对物业进行有效管理。这有利于改变业主与物业公司权责不对称的状况,从而有效地缓解矛盾,并最大限度地避免纠纷的发生。

2、加强物业公司的资质管理。

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对物业公司进行严格的资质管理,实施注册和许可证制度,扶持市场化、社会化的专业性物业管理公司,引导专业性物业公司向大型化发展,创造规模效益,并将业绩优良的物业管理公司向业主委员会进行推荐。

3、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对物业管理工作的认识水平。物业管理实质上是一种服务,最受益者是广大居民,同时又减轻了政府的负担,还能解决部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可以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推进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要加大对物业管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物业管理的认识水平,营造一种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物业管理工作的社会氛围。

4、建立专项维修基金管理委员会。

专项维修基金的收取、管理、使用、续筹与监督等均应明确到位,建立专项维修基金管理委员会,对其使用情况、利息情况定期予以公布。从实际情况看,专项维修资金的筹集一般有三种途径,第一是开发商售房时按房款2%收取,然后转给物业公司保管。第二是业主购房时不交专项维修基金,待用时再以业主大会决议形式筹集。第三是在收取物业管理费用中分两部分,一部分为平时物业管理支出,另一部分为专项维修资金。至于采取哪种方式续筹专项维修基金,也必须经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所持投票权2/3以上通过。

5、设置机构,规范管理。

国家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一些法规、政策对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开发商实施综合管理,并尽快编制物业管理劳动定额,各物业各工种的工作量、材料消耗,及以机械台班损耗等做出明确的测定,使物业在竞争中一方面即可双向选择,又可防止物业行业不正当竞争。

6、加大组织领导力度理顺管理体制。

按照建设部《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的基本要求,结合兄弟城市住宅小区实施物业管理的经验,加速住宅小区实施物业管理工作步伐,以适应住房制度改革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建议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规划局、房产局、房改办、城建局、公安局、财政局、物价局、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 领导小组,以加强对全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领导。按照建设部《办法》第三条“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小区管理的归口管理工作;市政、绿化、卫生、交通、治安、供水、供气、供热等行政主管部门和住宅小区所在地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小区管理中有关工作的监督与指导”的规定,建议明确市房产管理局为市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市房产 管理局要加强对物业公司的领导,建立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组织物业公司开展各项活动,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服务水平。

7、处理好物业公司与其他方面的关系。

物业管理是通过管理公司实施的,而物业公司对物业点的管理必须符合当地的政策规定,并接受属地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因此,物业公司在管理中要积极与居委会、街道办、派出所、物价、税务等单位取得联系,辅助行政机关工作,共创文明小区。内部条件包括处理好行业内部的平衡,成立行业协会提高管理服务水平,重视员工素质保证基本队伍的技术力量,提供多种服务和多层次服务,以及合理收取和使用管理经费等五个方面。

8、强化管理、树立品牌,建立激励机制,促进物业行业健康发展。

对于我国物业管理行业起步比较晚,在社会的影响力还不够,相关的体制还不完善,强化管理树立品牌,建立激励机制,能步断的提升行业在社会上的影响了,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 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高质量的生活水平的追求欲望越来越强烈,物业管理作为我国服务行业的一份子,与人们生活质量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管理是否完善直接影向人们的心情和生活质量,因此面对我国目前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加强立法,加强物业公司的资质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建立专项维修基金管理委员会,建立专项维修基金管理委员会,加大组织领导力度理顺管理体制,处理好物业公司与其他方面的关系以及强化管理、树立品牌,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来解决我国物业管理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符合我国国情和人们的切身利益的。

总之,不断的完善我国的物业管理服务,不仅能使我国的物业管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生存和壮大,还能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保庆,中华工商时报网络版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篇5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7日 09:26

来源:审计署作者:崔德法 刘彦锋(审计署郑州办)

政府支农资金主要是指国家财政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建设性资金投入,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含国债投资和水利建设基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政扶贫资金、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科技投入等。目前财政支农资金存在资金管理多头、投入分散、效益较低的问题日益突出。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04年至2007年的中央1号文件,分别提出了整合支农资金的总体要求。

2006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国有162个县(市区)开展了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其中26个县纳入中央财政整合支农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试点县的探索实践表明,整合规范财政支农资金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它不仅直接带来了支农资金集中投入、效益提高的显著变化,而且引起了财政支农工作思路、部门职能和体制机制的逐步转变。

一、目前财政支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零基预算概念薄弱。很多单位在实际项目申报中不是根据社会事业发展实际需求安排项目,而是为了争取资金而编制各类项目。从财政监督和审计的情况看,一些部门单位甚至已经形成固有思维,认为往年该项目安排了专项资金,虽然本已没有履行该项目的职能或该项目已完工,但在编制部门预算时本仍然申报该项目,要求财政部门安排该项目资金,且基数只能增不能减。同时为了争取专项资金的安排,部分单位甚至出现了虚报项目规模和内容等情况。

(二)财政专项资金安排零星分散。由于一些部门单位职能边界不清,存在错位现象,同性质项目多头申报情况依旧存在。如司法救助项目资金,司法、法院、政法委等几个部门单位都有这个性质的项目申报,虽然不同部门司法救助金的实际用途也可能略有不同,但同类性质的专项资金完全可以通过各部门整合协商的方式达到统一平台、集中管理、统筹使用的目标。

(三)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程度不够深入。一方面由于相关部门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因自身财力有限,存在专项资金使用不规范以

及与自有资金相互调剂使用的情况,专项资金管理相对比较混乱,使用单位没有形成有效的专项资金管理体制;另一方面由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资金以及商贸、支农等财政专项资金由各职能处(科)室分散管理时,账户管理缺少统一的监管部门,从表面看,专款专户、管理方便,但实际上财政专项资金从国库拨出后,游离于国库“笼子”之外,形成“第二国库”,脱离了国库监督,因此各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存在银行账户开设随意性较大、支票管理与资金拨付环节管理薄弱、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不利于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管理和控制。

(四)财政专项资金跟踪问效方法相对缺乏。近年来,随着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各部门逐步完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主动研究事业发展经费的决策分配机制,推进“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等资金拨付方式,探索财政资金绩效考评试点,在规范资金管理的同时,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但同时在改革和完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资金到项目,核算到项目等有待进一步完善,对项目资金的使用如何跟踪如何问效等方法相对缺乏,财政专项资金分配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二、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整合的对策

一是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加强宏观调控,是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前提。要积极推进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改革,通过合理配置机构和职能,从根本上解决支农资金使用分散的问题。支农资金整合不是简单调整和归并,也不是单纯将某一部分资金划归一个部门或机构管理,而是形成一个有机的管理系统。因此,整合支农资金就要从管理机构的职能调整上入手,改变管理机制上纵横交织的网状结构,使资金流动按照有序方向来进行,减少资金使用上的交叉和重复。从而使有限的资金形成“拳头”,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和关键领域给予有力的支持。

二是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集中使用,是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基础。支农资金整合并不是将各种渠道的资金简单归并,而是要通过整合明确支农资金的重点投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财政部提出,各地可根据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对现有资金进行适当归并,并以主导产业或重点建设项目打造支农资金整合平台,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支农资金的集中使用。在具体方式方法上,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定。比如,针对部门和行业特点,明确各自的投入重点和支出范围,适时推进财政预算安排的支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支农资金的使用。要统筹规划,将资金重点,优先投入义务教育、交通、水利、医疗卫生等农村最基本的公共产品的供给上;集中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重点支持农田水利、生态建设、现代农业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农业项目;同时,加大对农业科研、新技术推广、市场信息服务等农业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大幅度增加农村劳动力培训等人力资本开发方面的投入。

三是改革和完善项目立项管理,推行项目招投标制、公告制、专家评审制等制度,建立项目库制度,是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关键。支农专项资金的管理实行项目申报制度。项目申报材料应包括项目规划、实施计划、项目预(概)算、资金来源、可行性报告及效益预测。对较大的项目建设,在立项之前,应由实施单位组织调研,并提出可行性意见,必要时,聘请有一定资质的专业人员或专家论证,建立项目库。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一经确定,各单位财务部门应做好资金核拨工作,财政部门核拨资金后,各主管部门、各单位必须及时将资金拨付到项目单位,对于需按工程进度拨款的项目,要按进度及时核拨资金,确保资金及时到位。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篇6

随着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口流动的数量和速度也在急剧上升,农村大量劳力流出,城市大量民工流入,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出现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数量倒挂现象,面对新形势,公安机关户籍管理的重点也开始由常住人口转变到流动人口。多年以来,公安机关依托人口管理平台掌控社会治安,人口管理的成败对公安工作将造成重大影响,为了使人口管理顺利转型,笔者结合本县实际,分析研究了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对策。文中如有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

一、流动人口的现状

出租房屋是与流动人口相伴而生的事物,谈流动人口必然离不开出租房屋。以笔者所在的吉安县为例,分析流动人口及出租房屋的现状。

(一)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

1、人员数量和增幅。2006年至2009年,吉安县登记在册的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屋数分别是:1971人、1266人、2244人、2863人;286所、394所、461所、676所。而流动人口大大超出这些数字,仅工业园区务工人员就突破万人。

2、人员分布和住所。吉安县的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主要分布在县城工业园区、县城中心商业区、油盘铁矿、天河煤矿、安塘煤矿和各乡镇的砖厂、松脂采集点等地。居住地点分散,有居(农)民家中,有厂矿企业临时宿舍,有山林和工地的临时工棚。

3、人员来源和类型。吉安县的流动人口来自全国的20多个省市。其中,油盘铁矿主要来自沿海福建等地;天河煤矿和安塘煤矿主要来自湖北、河南;各乡镇砖厂主要来自贵州和四川;采松脂工人主要来自广西等地;县城中心商业区和工业园区外来人员除了部分来自台湾、香港、沿海城市的外商外,主要来自邻近县(市、区)和本县农村地区。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农村。

4、人员职业和素质。吉安县流动人口所从事的职业以服装加工业、建筑业、餐饮业、运输业、服务业等劳动强度大、收入报酬低的工作为主,从事技术行业的比例极小。流动人口文化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强。

(二)流动人口对社会治安的影响

常住人口具有固定性、长期性,易于管理,而流动人口具有流动性、短期性,难于管理。人口管理难度的增大,使公安工作的压力增大,加上流动人口本身素质偏低,经济收入较少,工作岗位不稳,铤而走险违法犯罪的概率较高,对社会治安稳定影响巨大。仅2009年,我县公安机关共打击查处八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 536名,其中流动人口252名,占47%;共抓获“两抢一盗”犯罪嫌疑人343名,其中流动人口294名,占85.7%。在这些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中,进城一个月内就实施犯罪的高达占59%,绝大部分是借助我县发达的交通网络和便利的交通工具实施违法犯罪,在已破获的县城“两抢一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均为临近县(区、市)人员,自带交通工具流窜至我县作案后立即离开。事实表明,流动人口对社会治安的稳定已经带来了巨大影响。

二、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结合吉安县的实际情况,笔者分析流动人口管理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谁来管界线模糊。流动人口是个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个治安问题,因此,公安一家要承担起全部的管理职责是不现实的。现行的流动人口管理在形式上把房管、工商、计生、教育、城管等相关部门都纳入到流动人口管理小组当中,同时也设立了流动人口领导小组办公室。但是,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公安局户政科,一个正股级单位根本无法组织协调众多正科级单位共同开展工作。同时,参与流动人口管理的单位和部门并没有承担明确的管理职责,没有责任压力,自然不愿花大力气投入工作。于是,在实际工作中,各单位各部门对于有利益收获的行动便参与,没利益收获的行动便不参与,或者参与出工不出力。如,房管部门,能办证收费的出租房屋便积极管理,而不能办证收费的出租房屋置之不理;工商、计生部门,基本上是走过场,没实绩。靠公安一家管好人口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共同抓好流动人口管理是我们急需解决的根本问题。

二是怎么管模式滞后。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有很大差异,在管理模式的选用上也不尽相同。现行的管理模式与常住人口管理模式区别不是很大,根本无法行之有效地掌控流动人口。常住人口必须到派出所登记户口、领取身份证,公安机关可以不用上门,坐在办证大厅就能掌控常住人口的底数。在这种形势下,养成了部分民警以管人者自居的心态:自古华山一条路,必须得上门找我。可是,流动人口不需要也没有当地户口和身份,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不向派出所报告也能进行下去,他们不会主动到公安机关申报,坐堂等候的模式无法获取全部的信息资料,于是,在实际工作中,流动人口漏管失控的现象已成为公安工作的“软肋”。靠着一张身份证、一本户口簿就能看死盯牢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把握住流动人口的流动性、短期性这一特点试行新型的管理模式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三、对流动人口管理的几点建议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舒晓琴在全省公安局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更加注重在社会管理中与时俱进,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机制和方法手段”。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结合吉安县的实际情况,笔者对流动人口管理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提高管理级别,理顺管理体制,形成分工细、职责明、协调紧的流动人口管理新格局,确保管理合力大

由县公安局户政科牵头的全县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显然无法很好地组织协调各方面工作,笔者建议,提高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级别,把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治委,各乡镇、各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加入办公室,形成以综治委牵头、各乡镇及政府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流动人口管理新格局。综治委“一把手”亲自抓,各乡镇及政府职能部门“一把手”亲自抓,“抓领导、领导抓”,使各项管理职能真正落到实处。

一是分工要细。流动人口管理并不仅仅就是登记办证那么简单,而是涉及方方面面,包括立法、管理、宣传、经费保障、人员配备等一系列问题,一个环节跟不上,整个流动人口管理的效率就要大打折扣。如,立法跟不上,管理没有指导性文件,工作便会失去方向,这就必须由立法部门制订出台我县的《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规定》;宣传跟不上,流动人员没有申报意识,摸底的难度就要大大增加,这就必须由各乡镇统一建立宣传栏,由司法、公安等部门定期给流动人口上法制宣传课;经费、人员跟不上,各项工作没有保障,这就必须由财政部门把流动人口管理的经费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由各乡镇建立起一支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要充分考虑流动人口管理的每一项工作,切实防止工作的遗漏或重叠。

二是职责要明。大分工的基础上还要对各单位各部门的具体职责细化。如,房管部门要充分利用房屋登记办证的信息资源,把全县的房屋底数摸清,并对各房屋业主开展出租房屋注意事项及申报登记要求的宣传教育工作;劳动部门要充分利用劳务中介的信息资源,把全县人员流入流出数量、方向及从事职业的底数摸清,并对流动人员开展登记办证的宣传教育工作;卫生、计生、教育部门要充分利用流动人口在医疗、保健、防疫、计生、学习过程中登记的信息资料提供相关流动人口数据,并向流动人员宣传流动人口管理的政策和法规;公安、司法部门充分利用查处案件、调处纠纷时掌握的信息资源提供相关流动人口数据,并宣传相关政策法规,等等。要让流动人口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接受流动人口数据采集和流动人口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最大限度减少流动人口管理的盲区和死角。

三是协调要紧。多部门协同作战,协调不紧凑,即使分工再细、职责再明,也无法取得成效。要加强和完善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如,年初制定考核细则、下达管理目标,使各单位各部门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年中每季度召开一次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会,实时掌握流动人口管理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年底组织细致的检查考核,对未达村的单位和部门实行一票否决,督促各单位各部门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牢。要按照“以房管人”模式,明确公安和房管是流动人口管理的主力军,并对两部门工作予以重点协调和督察。如,综治委确定专人为两部门流动人口管理联络员,专门负责两部门信息传递和汇总,协同两部门同步工作;综治委在公安、房管两部门抽调专人成立出租房屋流动人口整治小组,在综治委的领导下对出租屋进行专项整治,并进行长期管理;公安、房管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加强沟通和联络,共商工作难题的对策。要让参与流动人口管理的所有部门实行互为共享,通力合作,真正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转变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模式,形成管理严、服务优、信息准的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确保管理掌控牢

流动人口散布各地,要真正管好流动人口,阵地必须建在基层,笔者建议,在社区(村、居委会)建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由社区(村、居委会)“一把手”任站长,社区(责任区)民警及相关工作人员参与管理服务站工作,具体担负起辖区流动人口管理的各项职能。

一是管理要严。流动人口对社会治安稳定带来的巨大影响使我们在流动人口管理上一丝也不能放松。要“以房管人”,实行上门登记。流动人口进入本地必须有落脚之处,把宾馆旅社、出租房屋控制住了,流动人口的底数也就大致清楚了。要紧紧依托县公安局开展的“四万”活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办万家事、解万家难,借助“周俊军工作法”信息平台,逐家逐户上门登记拍照,并绘制方位图。登记过程中,积极向业主宣传流动人口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业主的支持,引导业主主动申报,做到留有登记,走有销户,为今后流动人口数据变动登记打好基础。要加强流动人口的函调协查工作,掌握流动人口身份及经历。对流动人口中的重点人口,要看死盯牢,特别是流动人口集中、治安情况复杂的重点区域里的“无合法有效证件、无固定住所、无生活来源”的“三无”人员,要列为高危人群管理,及时有效的采取处置措施,预防案件发生。

二是服务要优。优质服务能给流动人口以“家”的感觉,他们就会主动地把自己融入当地社会,为当地社会各项事业做出贡献。工作中,要切忌以管人者自居,将流动人口视为低等人的观念,要切忌以本地人自居,对流动人口欺生、欺外的思想,要切忌随意斥责、辱骂流动人口。要把尊重人、关心人的理念融入到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要把各种便民利民措施贯彻执行到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这样才能赢得流动人口的配合和支持,才能使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驶入快车道。此外,我们要积极探索各项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使流动人口意识到,登记与不登记就是不一样。笔者建议,逐步推行居住证的做法,向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发放居住证,凡持居住证的流动动人口,可以享受相当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的计生、医保、教育、就业、经商等各项保障措施,吸引流动人口主动申报登记,也充分调动起流动人口的聪明才智,凝聚更多更强的外部力量,为吉安县经济的腾飞增添新能源。

三是信息要准。与常住人口区别最大的是,流动人口信息资料变化快,因此,我们要随时掌握流动人口信息的变化,确保信息资料及时准确。要在流动人口聚居地选择一些素质较高,法律意识较强,有凝聚力的流动人员作为我们的信息员,建立起信息员队伍。管理服务站定期组织学习,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使他们在业务上胜任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并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类信息。有条件的,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通过信息员队伍,我们可以要第一时间掌握流动人口的每一手信息资料。面对大量流动人口信息资料,我们要实行信息化管理。以社区为单元,整合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信息,建立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信息库,按照“人户(房)一致”的原则进行信息定位,实现流动人口的“户籍化”,做到“以信息化管人”。同时,能增强流动人口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并能加速的检索查询速度。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篇7

近年来, 尽管各高校普遍加强了德育工作, 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始终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认真反思这些问题, 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德育过程。当前高校德育过程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德育首位”思想落实不到位以及德育内容失范

“德育首位”的教育是指在教育整体中, 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缺一不可, 而德育居于主导和统帅的地位。德育首位并非德育唯一, 健康全面的教育应是诸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和谐发展。其他方面教育中有德育, 德育的提高又促进其他方面教育的发展。把德育标准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标准, 确保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社会文明素质。要从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状态和不同层次的道德特点出发, 真正落实以人为本, 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注重个体思想道德发展需求, 探索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性意义, 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切实落实“德育首位思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发展, 受西方国家轻视道德伦理教育、推崇所谓“无导向教育”的影响, 人们把市场原则扩展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加速形成一个非伦理化的社会环境, 形成德育实效低下的恶性循环。定位的偏移导致德育生活的缺乏。德育目标缺乏时代性和层次性, 片面强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忽略了作为基本义务的道德要求, 脱离了现实生活。传统的中国教育是精英教育, 对大部分学生疏于教导或放任自流, 造成学生德育状况极不均衡。

1.2 高校德育队伍力量薄弱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加, 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数虽然在增长, 但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学生规模的扩张, 导致专职政工队伍数量的相对不足。绝大多数高校专职学生政工干部的配备没有达到教育部的规定数量再者就是结构不合理, 具体表现为专兼职结构不合理, 专职人员偏少, 兼职偏多;学历结构不合理, 本科学历者多, 硕士、博士较少;职称结构不合理, 中级、初级职称者多, 高级职称者少。三是队伍不稳定, 由于政策、待遇没有落实到位, 队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四是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职业认同感不强, 队伍流动大, 造成队伍总体素质难以提高

新形势下, 受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 部分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育人观念淡漠、奉献精神淡化、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缺乏, 无心教学。对改革开放、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不够, 不能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对问题的讲授自己也不能说服自己, 更无法解学生之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及道德修养有待提高。

1.3 德育工作实效性低、教学主渠道不畅

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是:德育目标笼统模糊, 德育内容空泛、脱离实际, 德育方法单一和进程断裂, 思想道德教育流于形式, 内容缺乏针对性。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改革开放的深人, 现实情况和形势政策发生了改变, 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中的参考数据更新不及时, 甚至某些理论观点与现行政策导向相背离。德育过程过于简单化、形式化, 过于强调灌输, 忽视道德培养的自觉性, 缺乏学生的主体参与, 脱离现实的空洞说教, 难以吸引学生, 学生不感兴趣, 老师勉强应付, 德育工作实效性低, 主渠道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德育体系中, 普遍存在德育管理体制不健全、规划不实、队伍不稳、落实不力、运行不畅、机制不活等问题。呆板的德育管理体制, 把学生置于一张无形的网中, 只注重抓行为规范和学校规范的教育, 缺乏教育的力度和深度, 使德育的生命力日趋萎缩。

2 我国高校德育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变化, 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等都发生相应变化, 高校德育工作也需与时俱进, 探索新形势下的有效途径。

2.1 树立明确的德育新观念

我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使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处于急剧变化之中, 而原有的德育观念和目标却与这种变化不相适应。因此, 树立明确的德育新观念, 确定恰当的德育日标就显得极为重要。

首先, 必须全面地理解高校德育的价值。高校德育需要向学生传授社会的道德准则, 但更根本的是要培养德性, 塑造完善人格, 改善大学生的道德生活, 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引导和提升作用, 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其次, 要重塑合理的道德理念。我国高校德育所面临的困境也是道德本身的困境, 是某种道德理念、道德精神的困境, 是道德合理性的危机。这种危机是由于没有理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真实关系, 或者过于强调集体利益却轻视乃至忽视个人利益而发生的, 它表现为大学生对高校德育所力倡的那种道德理念缺乏认同。由于对这种道德理念缺乏认同, 大学生在道德方面就会出现内外冲突、言行不一甚至道德虚伪现象。要想改变这种状况, 就必须重塑体现时代精神的、合理的道德理念。它应以关注人、关注人的生活为核心内容, 强调以人为本的精神, 崇尚贴近生活的道德。这种道德既不是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 又不是以群体为本位的道德, 而是以社会为本位的道德, 是正确地解决了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关系问题的道德。只有这种道德, 才能真正地立足于现在, 同时又着眼于未来, 才能被大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和内化, 从而达到提高其道德素质的目的。

2.2 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提升德育教师素质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在经济生活出现重大变化的同时, 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也在发生重大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 高校德育队伍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建设, 增强队伍的整体素质, 才能更好地完成时代所赋予的重大责任。一是要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才培养工程,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二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职务系列, 从专职政工干部的实际出发, 按照他们的专业发展方向, 解决好他们的职务聘任问题, 并逐步形成老中青、高中初等结构合理的梯队。三要增强专职政工干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整合学科建设、理论教育与日常教育资源, 形成合力。德育工作者可以专兼职结合实践证明, 专兼职相结合是适合我国大学德育需要和大学教育实际的最佳形式。

2.3 创立科学化的德育方式、拓宽和完善网时代的教育途径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篇8

关键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四个民主

中图分类号:D4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28-01

农村基层民主,就是指让农民群众直接参与管理、决策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社会事务。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具有自治性,它以基层群众自治为内容,是通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为基础开展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一项政治活动,是人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进行社会管理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构成了农村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不仅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推进民主政治的良好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维护农民利益等。

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窘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隐藏着一些矛盾与问题。

第一,农村政策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缺少与村民的对话平台。民主政治制度不接地气,导致缺乏村民参与基础,村民缺少参与渠道,一些好的制度落实难,基层村务欠缺村民关注之事,现行政治体制与民主发展脱节,村级民主管理中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等。此外,开大会、广播喇叭、拉亲结派、家族式管理等传统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在有的欠发达地区还比较盛行。

第二,村民参与意识淡薄。许多村民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对民主制度建设的热情不高,积极性不够,认为选举只是走过场摆样子,参加与不参加结果都一样,这导致大部分村民在行使权利时敷衍了事,不认真。村民对民主的认识存在偏差,对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理解狭隘,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认识尚浅,导致许多村民误认为除了选举权以外,再无其他权利。此外,留在农村的大多是一些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知识文化水平有限,更加缺乏民主意识。因此,农民自身文化水平较低直接影响到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效果,严重阻碍了民主建设在农村的发展。

第三,基层干部素质较低,腐败现象严重。农村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普遍较低,许多不能很好的适应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发展的需要。部分村干部对村务公开只注重形式,在整个村委会的日常事务管理的过程中频现程序不透明,公开虚假信息等情况。有的村干部只对上面负责,对农民不闻不问,重形式、轻内容现象严重。此外,许多素质较低的干部利用职务谋求自身利益,近年来,新闻媒体不断报道出基层干部贪污腐败事件。有的基层干部坐拥几十套房产,包养情妇,随意打人等等。习总书记曾指出,“苍蝇”有时候也能干出老虎干的事。基层的腐败不治,民主就无从发展。

二、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一,创新基层管理模式,建立以村党支部、“村委会”、村民代表会为主体的强有力的相关组织。建立健全农民参与民主政治平台,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政策的灵魂在于实施,历年来,国家对农村地区的的扶持和投入很大,有关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优惠政策颇多,但由于落实不到位,很多政策没有充分发挥出作用。改善传统管理模式,创造农民感兴趣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让广大村民主动参与到民主政治生活中来。

第二,加强村民的政治素养教育,提高参与意识。村民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力军,加强村民思想政治素养教育,提高他们参与民主政治的积极性,是建设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加强村民政治素质的培养首先要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农村的基础教育设施的投入,建立完善的农村基层教育体系,从基础上来培养农民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兴趣。其次要搞好農村的网络建设,扩大基层的民主政治宣传,完善电视、报纸等新闻载体的政治宣传,定期组织村民听讲座,看宣传片,组织建立农村文化活动室,多搞有关民主政治专题讲座等等,帮助村民进行文化沟通,从而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意识。

第三,加强立法和反腐工作,提高干部素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也离不开法治。要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民主的相关法律,农村根据相关委员会组织相关的乡规民约,上级部门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确保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相关法律的有效实施。此外,基层腐败现象严重,要继续推进反腐工作。切实落实民主选举,选举出正真有能力有知识的管理者来管理村内事务,对候选人的工作经验、学历能力、口碑等诸方面作硬性规定。加强信息透明度,防止暗箱操作。建立基层干部的绩效评议制度,明确相关评议时间、评议内容、评议规则和评议对象,切实加强村委会干部的工作作风建设,提高干部自身的责任感和纯洁性。此外,国家也要加强基层反腐工作的力度,让基层干部不敢贪、不能贪,切实维护广大村民的切身利益,减少干部腐败现象。

第四,完善四个民主建设。四个民主是切实增强广大村级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需要,为不断深化村民自治机制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是密切联系的。民主选举是前提,民主决策是根本,民主监督是手段,民主管理是必然要求。要在农村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对选要求、决策事项、监督对象、管理内容等形成制度要求。在现实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村民不能只参与选举,更多地应该是参与到决策监督管理中来。只有全面提升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创新民主选举、优化民主决策、抓实民主管理、强化民主监督,才能更好地建设基层民主政治村。

只有提高农民政治文化素养,提高干部能力与素质,加强反腐工作,切实落实四个民主,才能真正解决目前农村基层民主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实现农民当家主做的地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多方主体参与进来。

作者简介:蔡丽(1990.01-),女,汉族,四川泸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兰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上一篇:眼泪的滋味小学生作文下一篇:2024年青岛企业工资指导线实施方案